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第一套--重点提示/义贯目次解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22 回忆一下(第一篇)第二章,一切法本如来藏,哪一切法呢?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这个作如何解释呢?

我们接着上一次,这个「目次」就是目录和次第,简单讲,就是《楞严经》的大纲。

回忆一下(第一篇)第二章,一切法本如来藏,哪一切法呢?

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这个作如何解释呢?

(第一节 五阴)众生位叫做色、受、想、行、识;

当第八意识转成大圆镜智的时候,这五阴的名相统统消失,

但转其名,不转其体,这个假名转掉了,叫做大圆镜智,色就是佛性;受就是佛性;想就是佛性;行就是佛性;识就是佛性。

换句话说:照见五蕴皆空,当体即空,佛性就显现。

也就是说:色就是身,受想行识就是心,身心看得破、放得下的人,而且要完全彻底,那么就是佛,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所以,佛转这个五阴身为金刚不坏身,是指涅槃妙性,而不是指相,释迦世尊在这个相上示现,也有生、有老、有病、有死,那是从相上里面来讲。

所谓佛,是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换句话说:色受想行识无论怎么变化,他的心都是如如不动,起心动念,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所以叫做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第二节)这个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对这个色、声、香、味、触、法,

意思是说:这六入,其实也是如来藏性所在缘起上里面建立的,如来藏性,它看不到、摸不到、嗅不到;但是,它可以起作用。

凡夫是眼耳鼻舌身意在造业,所以,从这六个地方,来染污我们的清净心;

而佛陀这六个地方刚好放光动地,妙用无穷。

所在,在圣人的角度来讲,叫做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恶」就是善恶的恶。

六尘没有所谓的好和不好,但看你的起心动念,叫做六尘不恶,还同正觉,眼入,就如来讲,入无所入,何以故?清净自性没有出和入,没有出和入。

第三节就是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眼色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就是说:眼根是缘起,它本来就空;色尘也是缘起,也是性空。

眼根是如梦幻泡影,不实在的东西;色尘也是如梦幻泡影,不实在的东西。

如梦幻泡影,空无自性的东西,一切法毕竟空,根,六根空;六尘还是空,所以叫做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第四节,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就是万法,也就是万法。

意思就是说:万法本来就是我们佛性所显现的东西,万法就是我们佛性所显现的。

第五节,七大就是如来藏性周遍法界。地、水、火、风、空、根、识,旧译的是地、水、火、风、空、见、识。

这个地、水、火、风互遍互融,

譬如说:石油,看起来是水,放一把火一点,就是什么?就是火,水就是火,水中里面含有火。知道吧!

岩石,山上的岩石,用高温它就会熔化,变成熔岩,变成液体,地大,一下子高温,就会变成水大,水大冷却,就会变成地大。

好!这岩石互相撞击,就会擦出火花,也是火大,火大。是不是?

岩石里面空空洞洞,那么,里面就是空大。

一个岩石就知道,地、水、火、风,它是互相交互,互遍互融的,不是地大就是地大,不是这样子的。

譬如说:水,一蒸发变成空气,氢、氧;常态25℃ 变成液态;再拿去冰箱一冷冻,变成固体。是不是啊?加热有温度。是不是?火大。

所以,地、水、火、风,不是用一个角度来讨论,它是统统是综合性的。

譬如说:山上的草、药草,药草一看是地大,是固体的东西,拿回来敲一敲,把这个汁绞出来,喝了病会好,变成水大。

你看,药草拿回来捣碎变成水,就是汁了,就是我们喝的这个药草,变成水大。

好!这个草放一把火烧了,就变成地大,化成灰烬嘛,

譬如说:这个是木柴,看是地大,是不是?放一把火,火跑出来了,烧起来了!

所以,我们要了解,地、水、火、风、空、见、识是交织周遍的。

什么是宇宙?就是业力之网,宇宙者,众生业力之网,听过这一句话吧?

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宇宙?就是业力的网,

我们会来人间,会生存在这个宇宙,是什么力量使之然也呢?就是业力,业力交织着,

把我们的人生跟宇宙摆脱不了,我们一切的众生,都活在业力的网子里面。

   23 不要随着感觉而走;不要随着缘起的假相而烦恼,那个是空无自性,不实在的

为什么色阴本如来藏呢?

因为色阴就是缘起,缘起就是无常,无常就是缘起,缘起就是生灭,生灭无常,缘起就是不可得、就是空。

所以,色即是空,当然就是本如来藏了。

意思就是说:色能看,一切相就是如来藏心所影现出去的,

它没有多一层执着,也没有多一层分别心,它就这样看,如如不动的看,

就像镜子一样,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什么相来,现什么相,可是,于心完全不着,所以说:色本如来藏。

所以,因此不要随着感觉而走;不要随着缘起的假相而烦恼,那个是空无自性,不实在的。

    24 我们因为纳受一切缘起幻化的假相,误以为真,所以,一再的创伤我们的内心世界

「受」就是感受,在这里讲:苦受、乐受,受,还有忧受、喜受,是比较指心灵的,

苦、乐受是指身;忧、喜受是指心,种种的感受。

我们因为纳受一切缘起幻化的假相,误以为真,

所以,一再的创伤我们的内心世界,

让我们的心魔铲除不了,让我们的般若智慧开发不了,

就是这个受阴,占非常强大的力量。

每一种事情都有感受,而不晓得,他所有的感受统统是错觉,

所以,稳住正念,放下那个苦乐忧喜,就醒过来了,觉受就出现了。

   25 大悟的人,色、受、想、行、识,这个名词转化成如来藏,同一个名,这个时候,佛证得叫做金刚喻定

「识」就是八识,眼识、耳识、鼻、舌、身、意,识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换句话说:大悟的人,色、受、想、行、识,这个名词转化成如来藏,同一个名,

这个时候,佛证得叫做金刚喻定,「喻」就是比喻的喻。

佛到这个时候,这个色身转换成大般涅槃金刚的定,

色受想行识这个名词,变成一个假相、假名,

而他内心是变成金刚不坏,

这个就是找到了佛没有皱纹的、没有老的、没有生病的,求其生老病死,了不可得,就是如来藏性,

佛陀就是即于生灭,就是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佛陀就是找到这个,不能离开生灭,另外找如来藏性。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26 一般来讲,说:尘染污了我们的清净心;而佛陀证悟了以后,却发现,所有的眼、耳、鼻、舌、身、意,其实,都是清净心

六入本如来藏。

为什么讲「入」呢?是从这个地方,

就是外境从眼、耳、鼻、舌、身、意,来入于我们的心,会污染我们的心,

从这六个地方,进入我们的心灵,同时污染我们的心灵。

所以,就在这个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建立这个六入,

由这六个地方,来接受外面的尘进入内心,叫做入,这六个地方。

一般来讲,说:尘染污了我们的清净心;

而佛陀证悟了以后,却发现,所有的眼、耳、鼻、舌、身、意,其实,都是清净心,同一个如来藏性,

没有分别,没有分别,都不离清净的如来藏性,

眼见一切法,就是如来藏性;耳闻一切音声,就是如来藏性的显现,

这个时候就是大用现前。

   27 整个宇宙观想一下,统统变成微尘的时候,没有这个相。业感又缘起,又显种种的相,所以,地大本来就是周遍宇宙的

地大。为什么讲地大呢?一切坚硬的,不只是内四大,通外面外四大,

意思是:这个色的元素;所谓化学成分,地就是所谓化学成分,不只是内四大是化学元素,包括尽虚空界,遍法界,都是化学元素。

如果我们把色身碎为微尘,把树木、把星球、山河大地统统碎为微尘,

那么,整个宇宙观想一下,统统变成微尘的时候,没有这个相,

再把它凝结,变成一个地球、一个月球、一个人、一只狮子、一条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山河大地,一个地球、一个月球、火星、水星,

凝固以后,业感又缘起,又显种种的相,所以,地大本来就是周遍宇宙的。

    28 不只是这个地球有火,其他的星球也有火,只要因缘具足,火大就显现

法界就等同宇宙。不只是这个地球有火,其他的星球也有火,只要因缘具足,火大就显现。

我们内心、内身也有火啊,就是温度,我们一失温,人会死的。是不是?

我们地大如果损伤,我们就要截肢,像台中市长老婆邵晓铃,这样子车祸一翻,这样子截肢了,地大损伤了,人就变成缺陷了。

火大一失去,人就失温了,就像去南极、去北极,没有穿保暖的衣服,火大消失,生命就结束。

    29 记得!讲话不能太绝,做人不能太绝,要留一条憨厚之道给人家走

    一个人一天不喝水,你试试看,是不是内四大要假借外四大呢?

内四大、外四大是不是要保持一个平衡点呢?记得!平衡就是中庸,中庸就是修行的指标、方针,和我们固定的模式。

记得!伤人不可以伤到极处,要留一条憨厚之道给人家走,一个人不可以把人家逼到死路、逼到绝路,讲话不能太绝,做人不能太绝。

就像南、北极就是绝地,都是冰山,不适合人住。

    30 风大,这个「大」就是遍满虚空的意思,有因缘就形成风

风大,这个「大」就是遍满虚空的意思。

风大,地球本身的运转,它就会产生风。

所以,台风为什么会在赤道的附近形成呢?

地球这样转动,太阳这样蒸气一照射,水气上升,地球转动,就变成飓风、台风,风大。

那么,我们需要呼吸,我们色身需要呼吸,

如果身体不舒服,我们往山上走一走,去呼吸新鲜空气,使内四大、外四大的风大调整一下,

因为风大尽虚空,遍法界嘛,有因缘就形成风。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31 空大,即如来藏。空无所不在,叫空大

    空大,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周遍法界,

  空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空」就是虚空,这虚空,我们鼻子如果没有空,我们没办法呼吸;

这个地球、星球没有空,没有距离、没有虚空,就没办法运转;

我们肠子没有空,吃下去的东西就没办法蠕动,运转需要虚空啊!

所以,空无所不在,叫空大。

    32 用眼根来代表六根,所以叫根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识大,就是我们的意识心,性识周遍法界,无障无碍

根大。这「根大」稍微注意一下,这「根」分旧译跟新译,旧译有翻译成「见大」,后来有人翻译成「根大」,

统统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叫做根大。

有的人翻译成「见大」,地水火风空根识,也对;地水火风空见识,也对,

只是旧译跟新译的差别而已,看你要用哪一个字,

其实,都是相同,因为有眼,他就有见,用眼根来代表六根,所以叫根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七大)7.叫做识大,就是我们的意识心,性识周遍法界,无障无碍,所以,识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33 当第八意识转成大圆镜智的时候,这五阴的名相统统消失

(五阴)众生位叫做色、受、想、行、识;

当第八意识转成大圆镜智的时候,这五阴的名相统统消失,

但转其名,不转其体,这个假名转掉了,叫做大圆镜智,

色就是佛性;受就是佛性;想就是佛性;行就是佛性;识就是佛性。

换句话说:照见五蕴皆空,当体即空,佛性就显现。

也就是说:色就是身,受想行识就是心,

身心看得破、放得下的人,而且要完全彻底,那么就是佛,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所以,佛转这个五阴身为金刚不坏身,是指涅槃妙性,而不是指相,

释迦世尊在这个相上示现,也有生、有老、有病、有死,那是从相上里面来讲。

所谓佛,是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换句话说:色受想行识无论怎么变化,他的心都是如如不动,

起心动念,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所以叫做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34 凡夫是眼耳鼻舌身意在造业,所以,从这六个地方,来染污我们的清净心;而佛陀这六个地方刚好放光动地,妙用无穷

这个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对这个色、声、香、味、触、法,

意思是说:这六入,其实也是如来藏性所在缘起上里面建立的,如来藏性,它看不到、摸不到、嗅不到;但是,它可以起作用。

凡夫是眼耳鼻舌身意在造业,所以,从这六个地方,来染污我们的清净心;

而佛陀这六个地方刚好放光动地,妙用无穷。

所在,在圣人的角度来讲,叫做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恶」就是善恶的恶。

六尘没有所谓的好和不好,但看你的起心动念,叫做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眼入,就如来讲,入无所入,何以故?清净自性没有出和入,没有出和入。

   35 中国的大乘佛教,很多后来的人的注解,因为没有大悟,所以,扭曲了佛陀的意思

我们在中国的大乘佛教,很多,多少,后来的人的注解,因为没有大悟,所以,扭曲了佛陀的意思。

譬如说: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讲过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而我们大乘佛法的法师,一直引用这一句话,

这一句话是无始无明,是错误的,佛陀从来没有讲过这一句话;

佛陀也没有讲过说:真空出妙有,妙有真空,释迦世尊,找遍三藏十二部,佛从来没有讲过这一句话。

佛陀也从来没有讲过说:从假入空,从空出假;不着二边,谓之中道。

释迦世尊从来就没有讲过这种话,没有的!

翻遍三藏十二部经典,没有讲过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也从来没有讲过:真空出妙有,妙有出真空;也从来没有讲过:从假入空,从空出假,不着二边,谓之中道,有出有入,哪里是佛性呢?

所以,第一句话应该改成:随缘显现。

说: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我们一般有自性见,认为如来藏性就是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好像是一潭死水一样。

错了!它会起妙用的,所以,它随缘可以显现,佛陀说法也在定中,行住坐卧,统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哪有一种东西是不变的东西?

这个随缘不变,会让人家落入:有一种东西不变,一直在找寻有一种东西不变,认为有一种东西叫做永恒。

他所谓永恒是永远不执着,充满智慧心叫做永恒,不是有一种东西叫做永恒。

要了解,有为法就是无为法,有为法就是缘起生灭无常法;彻底空就是无为法,当体即空,二话不说。

所以说:随缘显现,才是完全大悟的人讲的话,你随缘不变,哪一种东西不变呢?

大悟的人知道,佛性像摩尼宝珠,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它会变的,不变就是一潭死水了,它怎么起作用呢?是不是?

如果如来藏不变,那释迦牟尼佛怎么讲经说法呢?它不变,一潭死水,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就是妙用现前,怎么会不变呢,是不是?

所以说:佛性是无常的,所谓佛性是无常,是站在妙用的角度讲的;

佛性讲常,是站在体的角度讲的,对不悟的众生,只有这样讲。

讲无常,是佛悲天愍人,让你觉悟万法生灭无常,空无自性,所以,释迦世尊不得不讲无常,让你觉悟,提早觉悟。

讲常,是因为给二乘人有一个依靠,说我们的如来藏性是常乐我净,二乘人就执着有一种东西叫做常乐我净,又执着一个常。

释迦牟尼佛讲无常,是为了破除你的贪;讲常,是为了二乘人有一个依靠,二乘人却执着有一种东西叫做常。

释迦世尊又告诉我们:讲常乐我净,那是一种善巧方便,它要起变化,它就会无常。

讲经说法难道是常吗?它就是无常,无常当体即空,它就是常。

所以,性相本一如,何来常无常?性相本一如,何来住无住?到这个佛的境界,安上任何的知见,统统叫做错,不准你安上任何的知见,一法不立,这个才是正法。

佛陀从来没有讲过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这一句话是中国的祖师注解所讲的。

佛陀也没有讲说:从假入空,从空出假,

佛陀有讲:不二法门,你要搞清楚啊!

所谓不二法门,心境不二,是不是?缘起等于性空,不是缘起另外有一个性空。

缘起另外有一个性空,缘起就是随缘,另外有一个性空叫做不变。是不是?那就打成二段了,这个就不是不二法门了。

缘起当体即空,就是性空;生死当体即空,就是涅槃,生死涅槃无距离,菩提由来无一物。

我们要了解,因为我们没有大悟,底下的人也没大悟,这些祖师注解,错了也不知道,到最后,就用一个:

即空、即假、即中,就是空,讲空,一切都空;讲假,一切都假;讲中道,一切都中道,这样讲好像融为一体,空假中融为一体,告诉你:这个没有大悟;

六祖那一句话,才是大悟的人讲的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一物,怎么可以立空、立假、立中呢?

立空、立假、立中道,仍然是语言、意识型态,仍然是一种无明。

要进入不可说不可说的不可思议的佛的领域,要了解绝对的空性般若智慧。

在《大智度论》里面,佛跟弟子这样对话,弟子问佛说:如果有佛的99%,就是说:留一点点无明,能不能出般若智慧?

佛说:不行!

如果我们达到了99.9,还有0.01的执着,能不能出生诸佛如来?

佛陀说:不行!

那如何能够出生诸佛如来呢?要完全绝对统统放,万法尽舍却,根身、器界、习气,统统断尽,这个才是大悟。

所以,六祖的:本来无一物,这个「无一物」就是绝对的空,立什么空,立什么假,立什么中,统统是方便,也是名相,会变成一种自性见,意识型态的东西。

所以,我们讲:六尘不恶,还同正觉,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如果是证悟到佛的果位,就是无所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36 一切法毕竟空,根,六根空;六尘还是空,所以叫做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眼色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就是说:眼根是缘起,它本来就空;

色尘也是缘起,也是性空。

眼根是如梦幻泡影,不实在的东西;色尘也是如梦幻泡影,不实在的东西。

如梦幻泡影,空无自性的东西,

一切法毕竟空,根,六根空;六尘还是空,所以叫做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37 万法本来就是我们佛性所显现的东西

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就是万法,也就是万法。

意思就是说:

万法本来就是我们佛性所显现的东西,

万法就是我们佛性所显现的。

    38 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宇宙?就是业力的网。业力交织着,把我们的人生跟宇宙摆脱不了,我们一切的众生,都活在业力的网子里面

(楞严经讲)七大就是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七大是)地、水、火、风、空、根、识,旧译的是地、水、火、风、空、见、识。

这个地、水、火、风互遍互融,

譬如说:石油,看起来是水,放一把火一点,就是什么?就是火,水就是火,水中里面含有火。知道吧!

岩石,山上的岩石,用高温它就会熔化,变成熔岩,变成液体,地大,一下子高温,就会变成水大,水大冷却,就会变成地大。

好!这岩石互相撞击,就会擦出火花,也是火大,火大。是不是?

岩石里面空空洞洞,那么,里面就是空大。

一个岩石就知道,地、水、火、风,它是互相交互,互遍互融的,不是地大就是地大,不是这样子的。

譬如说:水,一蒸发变成空气,氢、氧;常态25℃ 变成液态;再拿去冰箱一冷冻,变成固体。是不是啊?加热有温度。是不是?火大。

所以,地、水、火、风,不是用一个角度来讨论,它是统统是综合性的。

譬如说:山上的草、药草,药草一看是地大,是固体的东西,拿回来敲一敲,把这个汁绞出来,喝了病会好,变成水大。

你看,药草拿回来捣碎变成水,就是汁了,就是我们喝的这个药草,变成水大。

好!这个草放一把火烧了,就变成地大,化成灰烬嘛,

譬如说:这个是木柴,看是地大,是不是?放一把火,火跑出来了,烧起来了!

所以,我们要了解,地、水、火、风、空、见、识是交织周遍的。

什么是宇宙?就是业力之网,宇宙者,众生业力之网,听过这一句话吧?

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宇宙?就是业力的网,

我们会来人间,会生存在这个宇宙,是什么力量使之然也呢?就是业力,业力交织着,

把我们的人生跟宇宙摆脱不了,我们一切的众生,都活在业力的网子里面。

   39 第一篇方便示导令悟本体:第三章 审除细惑、开示三如来藏

第三章 审除细惑、开示三如来藏
第一节 陈述二深疑
1﹒如来藏本净,为何有为迁流
2﹒五大如何周遍圆融
第二节 如来次第除疑
1﹒审明其惑
2﹒无明不觉生三细
3﹒境界为缘长六粗
4﹒世界相续
5﹒众生相续
6﹒业果相续
7﹒富楼那执因疑果
第三节 开示三如来藏
1﹒空如来藏——一切皆非
2﹒不空如来藏——一切皆即
3﹒空不空如来藏——皆非皆即、离非离即
第四节 诸妄之因
1﹒又起疑惑:实觉妙明,何因起惑?
2﹒有因非妄,妄即无因 (无因故妄)
3﹒顿歇即菩提
第五节 阿难起疑
1﹒未解佛语而执因缘
2﹒三狂缘断,即菩提心
3﹒因缘自然皆是戏论
4﹒斥离戏论,劝修无漏

    40 第三章,审除细惑、开示三如来藏。本章共有五节

  第三章,审除细惑、开示三如来藏。(本章共五节。)

   第一节,陈述二深疑,深深的怀疑,

  1.如来藏性本来就清净,为何有为迁流呢?为什么变成刹那呢?

  答案就是妄动,不了解境界是虚妄、妄心是虚妄,妄心执着妄境,以为是实在的,从毕竟空的东西,变成毕竟有,从毕竟空变成毕竟有。

  本来能缘之心空无自性;所缘之境也是空无自性,能缘心空,所缘境还是空,我们不知道这一层道理,从毕竟空变成毕竟有,有,就每天都奔流放逸、忙碌,就落入生死。

  所以,为何有迁流呢?就因为不知道是妄。

  2.五大如何周遍圆融?地、水、火、风、空。

  第二节,如来次第除疑,

  1.审明其惑,要审查、明辨惑从哪儿来?

  2.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三细,这个三细的定义是:不为凡夫和二乘人所了知,叫做细。

   凡夫没有办法了解到第八意识的微细意识生灭迁流的变化;二乘人证阿罗汉果,也没有办法觉察,除了十地菩萨、等觉和妙觉,有办法去觉察到第八意识的微细变化状态,其余二乘、凡夫都没有办法,叫做三细。

  (3、境界为缘长六粗),六粗就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

  无明不觉生三细,就是业相、转相、现相;境界为缘长六粗,就是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

  再来是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

  第7.叫做富楼那执因疑果,因就是已经成佛了,果就是:那么,未来成佛,会不会再继续轮回呢?未来会不会又突然产生山河大地呢?这个叫做执因,已经成佛了,那么,将来是不是还会突然冒出山河大地?成佛以后,这个佛会不会继续轮回呢?

  所以,综合言之,什么叫做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呢?就是整个宇宙与众生就是四个字:业力之网,我们全部被业力网住了!

  就像大海,我们去捕鱼的时候,捕鱼,这个网子一撒下去,一个都跑不掉,一个都跑不掉!所以,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不要再造这个新殃。

  第三节,开示三如来藏,

  因为《楞严经》这个如来藏思想,是大乘佛教后期的思想,有的人翻译成涅槃,也可以;佛性、实相,这个都可以;而《楞严经》用“如来藏”来形容,从三个角度来讲这个佛性,也可以称为如来藏。

  1.空如来藏,站在毕竟空的角度,一切皆非,“非”就是否定,说似一物即不中,这禅宗讲的,你讲什么统统不对!

  空如来藏,站在性空的角度讲,说:佛性是什么?是长的、是短的?是青黄赤白、是黑的、是绿的?是方形的、是圆形的?统统不对!说似一物即不中,叫做空如来藏,一切皆非,“非”就是否定。

  2.不空如来藏,站在缘起的角度,一切皆即,就是肯定,“即”就是肯定。

  什么是佛性?眼见就是佛性;耳闻就是佛性,眼、耳、鼻、舌、身,没有一处不是佛性的展现;山河大地,统统是佛性的展现。

  所以,一切皆即就是当下,不离当下,一切皆即就是活在当下,见一切相,如如不动,就是佛性,不离缘起,不坏缘起,不坏因果事相,叫做不空如来藏。一切皆即,就是当下,讲空,就一切皆非;讲不空,就一切皆即,就是肯定它。所以,佛法是既肯定又否定,同时超越肯定跟否定,因为这个还是名词,也是头上安头。

  空不空如来藏就是所谓实相,实相无相无不相。空不空就是不可思议,绝对的意思,讲也不对,不讲也不对,讲空,也是偏空;讲不空,还是偏有。所以,来一个空不空如来藏,看看你能不能进入不可思议的如来藏性?

  所以,底下,皆非皆即,离非离即。是不是?皆非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统统非,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如梦幻泡影的,空无自性,叫做皆非。也统统是,站在缘起的角度,不离当下,不离缘起。

  皆非皆即,同时要离非离即,安一个非,安一个否定,也让清净自性,如来藏性不增不减;加一个肯定,如来藏性也是不增不减,哪里可以给你否定,或者是肯定呢?怎么可以让你头上安头呢?

  所以,离非离即,连这个否定跟肯定统统要放下,本来无一物,怎么肯定它呢?你怎么否定它呢?叫做空不空如来藏。

  第四节,诸妄之因,

  1、又起疑惑:宝觉妙明,何因起妄呢?为什么会起妄呢?

  2、有因就非妄,妄即无因,(无因故妄)你找到了原因,就不是妄,因为妄,为什么会妄呢?妄心呢?就是因为无因。

  诸位!这个无因,跟外道的无因大不相同,外道的无因是穷追猛找,可是,找不着,所以,立一个无因,没有什么原因,突然出现,没有任何原因。

  佛教讲的无因,是追及到无始无明那一念,喔!原来它是妄动。如果你找到了因,那就不叫做妄了,找到因,就是找到了如来藏性了,这个叫做双钩论法(师拟两手食指相勾貌),妄一找到,真就显现了,钩住了,真被妄钩住了,妄发现了,真就显了;真没有显,是因为妄钩住了。所以,我们要了解,找不到原因,故妄。

  那么,找到唯一的原因就是什么?就是微细的妄念开始变成粗的境界,执着,所以,无因故妄。所以,佛教讲的这个无因,是无始无明,无量劫,最初的那一刹那无明的动力,妄就是因,因就是妄,无因,所以故妄。无因故妄。

  为什么缘故你迷了?迷了路呢?就是不知道路嘛,没什么原因。你在高雄市跑来跑去,你为什么迷路呢?就是因为不知道路嘛;等你找到文殊讲堂了,就不迷了嘛!是不是?迷有什么原因呢?没有原因,对不对?就是因为迷嘛!这样听得懂吗?懂!大家都点头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顿歇即菩提,顿悟放下那一念就是菩提。

  这里有一句话很重要的:哪一个人最接近佛呢?看谁对放下的功夫下死功夫,肯放下,还不必下课,你就接近佛;百千万劫放不下,统统见不到佛。

  记得!碰到什么事情,不要一直重复,烦恼不要一直起来,对于众生的错误,不须要太在意,他有自己的因果,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功夫,就是降伏自我,顿歇即菩提,歇即是菩提,放下,而且要彻底放下,这个功夫、这一招,能在平常活得快乐。

  放下就是: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那么,你可以自由发挥。

  第五节,阿难起疑,

  1、未解佛语而执因缘,因缘是二乘人修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那是佛不得已的讲法;现在《楞严经》要进入最无上的菩提大法,连因缘都要放下。

  2、三狂缘断,即菩提心。好!看我这里,二种人佛都有办法;二种人佛没有办法,第一个,善良的人,佛有办法能度他,善良的人。第二、恶的人,佛有办法示现神通降伏他,这二种人,佛都有办法。

  其中二种人,佛没办法,1、没有缘的众生,佛没办法,无缘的众生,佛一点办法都没有。第二、神精病的,佛没有办法,佛在世有一个叫做演若达多,他就是精神病,你看,跟佛同一个世纪喔,同时的人喔,他神经发狂,在《楞严经》后面有讲到,叫做演若达多。

  这个演若达多,佛就举这个例子,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这个演若达多早上起来照镜子,在镜子里面看到自己的脸,看到自己的脸,应该很高兴,他起嗔恨心,

  他说:我自己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脸?我这个头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脸?精神病才会这样,谁这个头有办法看到自己的脸?当然要照镜子,才看得到自己的脸嘛!对不对?他就狂奔,他说:我的头跑到哪里去了呢?

  就一直跑......到街道上去,这个精神病的演若达多就问人家说:喂!你有没有看到我的头?为什么我看不到自己的脸?后来碰到一个正常人,正常人就说:你的头就在这里啊,也没有丢掉啊!喔!我的头是在我的这里啊?没有丢掉啊?狂心若歇,歇即是菩提。

  佛就问弟子们说:演若达多狂怖奔走,有什么理由?没有理由,因为他精神病,他精神病。

  我们现在就是精神病,想要求法,一直奔跑,一直跑,不懂得歇即是菩提,想要求,奔走,参访善知识,奔走、求道,狂奔,懂得一点少许的佛法,可是,还是找不到清净自性。

  所以,这个发狂的因,有什么因?因为他精神病,结果妄走,虚妄的精神病,支持他一直狂奔。佛陀说:狂奔有什么理由?没有理由。因为他妄,认妄为真。是不是?后来找到头,你不能说他有失去头,他头本来就没有失啊!

  我们今天找到了清净自性,也是这样子,我们的清净自性,从来就没有失去,是因为你狂奔,趣流奔逸,你这个财色名食睡、贪嗔痴慢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嫉妒、排挤,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你什么时候歇即是菩提?没有!

  当你歇下来的时候,找到了如来藏性,你能说:我多了一个如来藏性吗?如来藏性从来不失,是因为你狂奔,你往外一直奔走,一直忙碌,一直贪着外境、执着外境。是不是?所以,当你发现你的如来藏性,其实,它本来就存在,只是没有经过明眼人的指点,明眼人。因为没有经过明眼人的指点,所以,你不晓得你的如来藏性就是在这儿,歇即是菩提嘛,发现,大悟了!

  所以,禅宗里面,一念大悟,恍然大悟:哇!原来我就是佛!从来就没有失;从来就没有增;从来就没有减;从来就没有来,也没有去。是不是?也不是常,也不是无常,如如不动,本来就是在那个地方,只是问题你没发现它,这问题在这个地方。

  所以,底下,2、三狂缘断,好!把笔拿起来,三狂就是:1、狂走; 2、执因缘、着因缘法;3、外道自然。

  因缘是二乘人修的;狂走就是例如演若达多,精神病的,佛对精神病的,一点办法都没有。第三,就是外道所修的自然,万法都是自然。

  三狂缘断,放下外道的自然;放下二乘所修的因缘法,用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修;同时不要像演若达多这样狂奔、狂走要找头,要找头就是头上安头,头早就在你的身上了,哪里有失去呢?所以,三狂缘断,即菩提心。

   3、因缘自然皆是戏论,二乘人所修的就是因缘法,在《楞严经》里面,是讲究竟菩提的,连因缘都要放下;自然则是外道。那么,二乘的因缘、外道的自然,都是戏论。

  诸位!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这里也要放下,好!如果你不懂,我现在举个例子,譬如说:这是一杯水,这一杯奶粉,这是水,泡下去,搅拌,一杯牛奶。水加奶粉,你说这个是因缘,说得通。是不是?

  世尊就告诉你:那心怎么合呢?心,我们的心怎么合呢?跟这个奶粉合起来呢?你讲因缘嘛!我们的心,怎么跟这个因缘合起来?水加牛奶,你说和合,有东西可以合啊;心呢?怎么合?你心难道跟牛奶泡在一起吗?没有!心当然没有跟奶粉泡在一起,心是独立的啊!

  所以,心性本来就不和合,讲因缘和合,是为了破外道断灭见,破这个自然的外道,所以,佛讲因缘法,这个还是属于善巧方便,不是究竟菩提之论;究竟菩提没有和合,非因非缘非果,究竟毕竟空。

  底下,第4、斥离戏论,勤修无漏。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41 要审查、明辨惑从哪儿来?我们先看“无明不觉生三细”。这个三细的定义是:不为凡夫和二乘人所了知

  要审查、明辨惑从哪儿来?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诸位!看这个表,三细,这个三细的定义是:不为凡夫和二乘人所了知,叫做细。

凡夫没有办法了解到第八意识的微细意识生灭迁流的变化;二乘人证阿罗汉果,也没有办法觉察,除了十地菩萨、等觉和妙觉,有办法去觉察到第八意识的微细变化状态,其余二乘、凡夫都没有办法,叫做三细。六粗就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

1.jpg

    我们先看三细相(业相、转相、现相)。

  所谓业相,就是一念无明,把(清净)如来藏性转成了业相,就是无明相。

  诸位!无明相就产生相分,无明相,譬如说:你看到虚空黑黑的,就是无明相;这个色身看不透,这个也无明相,我们根身、器界、种子,这个相分,根身、器界、种子都是第八意识显出来的妄相。是不是?

  那么,第一个业相是非常微细的,非常微细的,要到等觉菩萨才能够觉察到:喔!一切境界这个相,原来是妄动、妄念所产生的,业相,叫做相分,相分就是物质的世间。

  在《楞严经》讲:我们这个色身、山河大地,包括虚空,统统叫做相,虚空跟色是互相衬托的,色法衬托出虚空,虚空无相,但是它一样在相分,一样在色法里面。

  我们虚空是无相,衬托出有相;有相衬托出虚空无相,有相无相,统统叫做相分。所以,虚空也是妄想显现出来的相,黑黑的,昏暗的,因为没有见到自性的光明。

  转相就是我们的精神,我们这个精神,一定要起作用,一定要起作用,从来不会停,包括我们晚上睡觉,眼睛闭起来也会作梦。

  是因为精神要起作用,结果这个作用起错了,加上一层意识。

  诸位!清净自性,譬如说:这只左手(师示左手背),左手就是这样子,我们现在是怎么样呢?盖着一层无明(师右手盖在左手上),这个无明就是业相。

  清净自性在最深层的部位,我们盖上了一层无明,盖上了一层无明以后,我们把它切成二段,一半是精神作用,一半是物质作用,物质。

  诸位!清净自性(师示左手),一层无明(右手盖在左手上),转成无明,这个无明,把它打成二段,一个揽少许的四大为自身,少许的化学元素,认为有一个「我」,同时要起作用,结果这个作用已经失去真了,清净自性被无明挡住。就像一个人戴了一副太阳眼镜,很黑的,黑黑的太阳眼镜,一戴,昏天暗地了。

  好了!如来藏性;无明,我们把无明切成二段,一半是见分(精神作用),一半是物质,物质跟精神,其实来自同一个清净自性;相分、见分来自自体分。

  也就是说:如果大悟的人,所有的物质世界不能障碍他,他彻底的解脱,因为精神跟物质,他已经升华到最高点,所有的物质,都是缘起幻化的东西;所有的精神已经升华到不执着、不分别、不起颠倒,再怎么苦,佛陀都可以忍受。

  我们凡夫没有办法,一生病就倒了!佛有那个三昧的禅定,凡夫没办法,你想定都定不下来,痛就是痛。

  所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就是这个道理,见分、相分来自于自体分,自体分就是自证分,同一个清净自性。

  因为同一个清净自性,被无明卡住了,转化成内跟外,内四大跟外四大,其实是平等的,内四大也是元素所构成的,地、水、火、风所构成的;外四大也是地、水、火、风所构成的,因为内四大跟外四大本来就平等,心境本来就是一如。

  但是,因为凡夫不明了,揽这个内四大,以为这个自我,所以,每天追求,都是为了这个少许的元素,忘了大地那么大的元素,忘了大地的众生,忘记了!

  每天自私自利、占有、嫉妒、排斥、攻击、毁谤、伤害,就是为了这个色身想存活,多么的悲哀!

  佛悟到:内四大、外四大,一切众生都是平等,所以,他可以牺牲、可以奉献,吃什么亏都没关系,肯退让,所以,他心灵每天都在升华......

  你学佛是为什么?不是期待临命终往生极乐世界而已啊,你要现前当下这一念彻底的解脱,过快乐、安祥的日子,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这老和尚常常这样念: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

  他就是告诉你这个道理,佛法如果不能运用在现在、现前当下这一念,人生过着安祥、乐利、和合,那么,我们一直期待在临命终,有把握吗?

  所以,我们要了解,佛法的可贵在当下,在当下,现前本自具足这一念如来藏性。记得!见分、相分,其实是平等的。

  那么,因为有业相,有了相分,我们转相又想一定要看,见分就一定要看,结果看到的不是实在的境界。

  譬如说:你看到了虚空,晚上看到了虚空,那个就是业相所显现的相分。

  你看到了这个色身,境界妄现,起心动念就是讲「我」,这个境界妄现啊!

  这个是第八意识被第七意识所执着的一个色身,众生讲叫做命根,或者叫做灵魂,灵魂。是不是啊?

  境界妄现,这个境界妄现,包括根身、器界,包括种子,种子就是习气,统统是第八意识以前储存着,现在整个爆发出来。虽然爆发出来,但是,都在第八意识里面作用。

  譬如说:大海里面大风大浪,无论怎么大、怎么小,都不能离开大海。

  现在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境风吹识浪,境界风吹这个意识浪,意识,识浪,意识变成大浪,打击我们的清净心,叫做境风吹识浪。

  这无明的风一吹,境界一显现,起这个嗔恨心,咬牙切齿,伤害的是谁?伤害的就是你的如来藏性。

  所以,佛陀说:众生是很可怜的,我们每天都在做伤害自己的事情,而自已不知道。

  你每天在伤害谁呢?你愤怒伤害谁呢?你仇恨伤害谁呢?你嫉妒伤害谁呢?伤害自己的清净自性,我们每天都在做这种工作。

  我们爱一个人,难以割舍,清净自性隐没,无明显现。

  我们恨一个人,一直讨论他,三、五年前那个可恨的人,今天碰到,又一直讲,讲了又开始咬牙切齿,你伤害的是谁呢?是自己,

  你在这边讲,对方也不知道,你恨死对方,恨得快得忧郁症了,晚上统统睡不着,人家还中大乐透!

  什么叫笨?就是惩罚自己叫做笨。

  什么叫做众生?就是不懂得爱惜如来藏性,他不懂得爱惜。

  所以,《阿含经》佛陀讲:要用你的生命,保护你这一颗清净心,你一定要好好的体悟「不相在」这三个字,你所有看到的相,其实,它不存在的,它只是元素转换而已。是不是?

  所以,现相就会境界妄现,为什么妄现?因为妄心嘛,就看到以为有一个实在的境界,这个统统是第八意识,叫做微细意识。

  因为业相显现相分,因为转相转动,一念不觉,把这个如来藏性转成意识,见分就是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这八个识都有见分也有相分,就把这个如来藏性转成八识,这个八识就起作用,转成第八意识,就叫做阿赖耶;

  转成第七意识,再加的染污,叫做末那;转成第六意识,叫做分别事识,就变成一直污染,回不了头啊,我们回不了彼岸,因为没有大般若智慧,也没碰到佛法。


    42 物质跟精神,其实来自同一个清净自性。内四大跟外四大本来就平等,心境本来就是一如

    物质跟精神,其实来自同一个清净自性;相分、见分来自自体分。

  也就是说:如果大悟的人,所有的物质世界不能障碍他,他彻底的解脱,

    因为精神跟物质,他已经升华到最高点,

所有的物质,都是缘起幻化的东西;

所有的精神已经升华到不执着、不分别、不起颠倒,

再怎么苦,佛陀都可以忍受。我们凡夫没有办法,一生病就倒了!

佛有那个三昧的禅定,凡夫没办法,你想定都定不下来,痛就是痛。

    所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就是这个道理,见分、相分来自于自体分,自体分就是自证分,同一个清净自性。

  因为同一个清净自性,被无明卡住了,转化成内跟外,

内四大跟外四大,其实是平等的,

内四大也是元素所构成的,地、水、火、风所构成的;外四大也是地、水、火、风所构成的,

因为内四大跟外四大本来就平等,心境本来就是一如。

    43 佛悟到:内四大、外四大,一切众生都是平等,所以,他可以牺牲、可以奉献,吃什么亏都没关系,肯退让

因为同一个清净自性,被无明卡住了,转化成内跟外,

内四大跟外四大,其实是平等的,

内四大也是元素所构成的,地、水、火、风所构成的;外四大也是地、水、火、风所构成的,

因为内四大跟外四大本来就平等,心境本来就是一如。

  但是,因为凡夫不明了,揽这个内四大,以为这个自我,

    所以,每天追求,都是为了这个少许的元素,忘了大地那么大的元素,忘了大地的众生,忘记了!

  每天自私自利、占有、嫉妒、排斥、攻击、毁谤、伤害,就是为了这个色身想存活,多么的悲哀!

  佛悟到:内四大、外四大,一切众生都是平等,

所以,他可以牺牲、可以奉献,吃什么亏都没关系,肯退让,

所以,他心灵每天都在升华......

    44 你学佛是为什么?不是期待临命终往生极乐世界而已啊,你要现前当下这一念彻底的解脱,过快乐、安祥的日子,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

    你学佛是为什么?不是期待临命终往生极乐世界而已啊,你要现前当下这一念彻底的解脱,过快乐、安祥的日子,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这老和尚常常这样念: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

  他就是告诉你这个道理,佛法如果不能运用在现在、现前当下这一念,人生过着安祥、乐利、和合,那么,我们一直期待在临命终,有把握吗?

  所以,我们要了解,佛法的可贵在当下,在当下,现前本自具足这一念如来藏性。记得!见分、相分,其实是平等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45 佛陀说:众生是很可怜的,我们每天都在做伤害自己的事情,而自已不知道

    因为有业相,有了相分,我们转相又想一定要看,见分就一定要看,结果看到的不是实在的境界。

  譬如说:你看到了虚空,晚上看到了虚空,那个就是业相所显现的相分。

  你看到了这个色身,境界妄现,起心动念就是讲「我」,这个境界妄现啊!

  这个是第八意识被第七意识所执着的一个色身,众生讲叫做命根,或者叫做灵魂,灵魂。是不是啊?

  境界妄现,这个境界妄现,包括根身、器界,包括种子,种子就是习气,统统是第八意识以前储存着,现在整个爆发出来。虽然爆发出来,但是,都在第八意识里面作用。

  譬如说:大海里面大风大浪,无论怎么大、怎么小,都不能离开大海。

  现在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境风吹识浪,境界风吹这个意识浪,意识,识浪,意识变成大浪,打击我们的清净心,叫做境风吹识浪。

  这无明的风一吹,境界一显现,起这个嗔恨心,咬牙切齿,伤害的是谁?伤害的就是你的如来藏性。

  所以,佛陀说:众生是很可怜的,我们每天都在做伤害自己的事情,而自已不知道。

  你每天在伤害谁呢?你愤怒伤害谁呢?你仇恨伤害谁呢?你嫉妒伤害谁呢?伤害自己的清净自性,我们每天都在做这种工作。

  我们爱一个人,难以割舍,清净自性隐没,无明显现。

  我们恨一个人,一直讨论他,三、五年前那个可恨的人,今天碰到,又一直讲,讲了又开始咬牙切齿,你伤害的是谁呢?是自己,

  你在这边讲,对方也不知道,你恨死对方,恨得快得忧郁症了,晚上统统睡不着,人家还中大乐透!

  什么叫笨?就是惩罚自己叫做笨。

  什么叫做众生?就是不懂得爱惜如来藏性,他不懂得爱惜。

    46 《阿含经》佛陀讲:要用你的生命,保护你这一颗清净心

《阿含经》佛陀讲:要用你的生命,保护你这一颗清净心,

你一定要好好的体悟「不相在」这三个字,你所有看到的相,其实,它不存在的,它只是元素转换而已。是不是?

  所以,现相就会境界妄现,为什么妄现?因为妄心嘛,就看到以为有一个实在的境界,这个统统是第八意识,叫做微细意识。

  因为业相显现相分,因为转相转动,一念不觉,把这个如来藏性转成意识,见分就是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这八个识都有见分也有相分,就把这个如来藏性转成八识,这个八识就起作用,转成第八意识,就叫做阿赖耶;

  转成第七意识,再加的染污,叫做末那;转成第六意识,叫做分别事识,就变成一直污染,回不了头啊,我们回不了彼岸,因为没有大般若智慧,也没碰到佛法。

   47 要审查、明辨惑从哪儿来?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好!底下是六粗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

    要审查、明辨惑从哪儿来?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三细相(业相、转相、现相)。

  好!底下是六粗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

2.jpg

   第1.叫做智相,这个智相不是智慧之相,这个智相就是所谓的分别;

  简单讲:第八意识转成了第七意识,第二能变(第七意识)就开始拼命的执着。

  1叫做智相(俱生法执),「俱生法执」旁边写:先天性的;

  「分别法执」写:后天性的,后天所有的学习,都叫你执着,只有佛法叫你放下。

  所以,读到博士、超博士都不能解脱;但是,如果你有因缘听到佛法,无论有读书、没有读书,都能解脱。

  所以,解脱无关于文凭,但看这个人有没有福报?听得到正法,听不到正法?

  所以,这个智相就是与生俱来的分别心,小孩子一出生,他就会吃奶,你不须要教他,他就会找到妈妈的奶,拼命的吸,他肚子饿了,肚子饿了。是不是?俱生:与生俱来的;法执:对万法的执着。

  相续相就是连续的、不断的,叫做分别法执,就是后天的。

  出生以后,不但带来了先天的执着,还加上后天的学习。

  所以,所有的教育统统让你执着,叫做执着的教育,不得解脱。

  但是,佛法又不能从小去教育,也不能带到大学,现在好一点了,有宗教系,有宗教系的。

  世间人都教你如何设计服装;教你如何烹饪;教你如何当总统;教你如何变成一个政治家;但我们所有的大学,没有一个教你如何来解脱,如何来成佛,没有的!

  是师父很有福报,在逢甲大学普觉佛学社,一听到这个佛法,我就知道,这个是人生、宇宙的真理,这条路一定要走下去,这个是不归路,永远不后悔。

  这个智相是俱生法执;相续相是后天的分别法执。

  那么,这是第七意识,这个也是非常微细,第七意识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

  意思就是说:这个见分看这个相分,本来是不执着的;但是,产生强大的执着的作用,是哪一识呢?就是第七意识,

  第七意识有二种执着,一种是我执,一种是法执,所以,在「第七意识」旁边写二个:我法二执,我法二执就是第七意识,而且还是非常强烈。

  第三是执取相,看到了外境,俱生我执,先天性一出生,他就有我执,继续执取,就是追求境界,没有钱,想办法诈骗,诈骗集团。是不是?很多啦!

  再来就是计名字相,这个计名字相,就是看到什么就加一个名词,譬如说:钻石、珠宝、名牌,名牌。是不是?

  计名字相(分别我执),后天也是拼死命的执着,这个就是第六识。

  那么第七意识跟第八意识是息息相关的;第六意识要这个人出生以后,后天才存在的。

  一个人死了以后,前六识统统没有,第七意识也慢慢的消失,剩下第八意识,那个是微细的第八意识,我们所谓的灵魂。

  前六识、第七意识消失了,第八意识去转识投胎,种子都在里面,薰习种子都在里面,带到下辈子去作用。

  下辈子一投胎,又产生第七意识,第六意识、前五识又出来了,重复的轮回。我们种下了种子,执着和分别的种子,又继续去轮回。

  第5.叫做起业相;

  第6.叫做业系苦相。

  好!无明不觉生三细,就是业相、转相、现相;境界为缘长六粗,就是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

    48 解脱无关于文凭,但看这个人有没有福报?听不听得到正法?

    「俱生法执」旁边写:先天性的;

  「分别法执」写:后天性的,

    后天所有的学习,都叫你执着,只有佛法叫你放下。

  所以,读到博士、超博士都不能解脱;

    但是,如果你有因缘听到佛法,无论有读书、没有读书,都能解脱。

  所以,解脱无关于文凭,但看这个人有没有福报?听得到正法,听不到正法?

    49 所有的教育统统让你执着,叫做执着的教育,不得解脱。没有一个教你如何来解脱,如何来成佛,没有的!

    (人)出生以后,不但带来了先天的执着,还加上后天的学习。

  所以,所有的教育统统让你执着,叫做执着的教育,不得解脱。

  但是,佛法又不能从小去教育,也不能带到大学,现在好一点了,有宗教系,有宗教系的。

  世间人都教你如何设计服装;教你如何烹饪;教你如何当总统;教你如何变成一个政治家;

    但我们所有的大学,没有一个教你如何来解脱,如何来成佛,没有的!

  是师父很有福报,在逢甲大学普觉佛学社,一听到这个佛法,我就知道,这个是人生、宇宙的真理,

    这条路一定要走下去,这个是不归路,永远不后悔。

   50 一个人死了以后,前六识统统没有,第七意识也慢慢的消失,剩下第八意识,我们所谓的灵魂,去转识投胎

    计名字相(分别我执),后天也是拼死命的执着,这个就是第六识。

  那么第七意识跟第八意识是息息相关的;第六意识要这个人出生以后,后天才存在的。

  一个人死了以后,前六识统统没有,第七意识也慢慢的消失,

    剩下第八意识,那个是微细的第八意识,我们所谓的灵魂。

  前六识、第七意识消失了,第八意识去转识投胎,

    种子都在里面,薰习种子都在里面,带到下辈子去作用。

  下辈子一投胎,又产生第七意识,第六意识、前五识又出来了,重复的轮回。

    我们种下了种子,执着和分别的种子,又继续去轮回。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51 世界相续:世界就是如此产生,并且相续不断的

    世界相续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经文)

  我们看它中间的义贯,「义贯」就是把这个义理,这一段的义理贯穿起来,因为我们现在是在讲大纲,不详细讲,所以,我们只蜻蜓点水念过一遍,浏览一下,不加以解释。

  义贯:由真[觉]之体起妄[明]遂将真[空] 变成晦[昧]之空,明与昧[相待]互相侵夺而[成摇]动之风相,[故有风轮]成就,[执持世界](故世间诸风为妄心动荡之业感所成)。

  [因空]昧觉明,明昧相倾而[生摇]动之风大;

  次由[坚]固执着之心,必欲[明]晦昧之空体而成[立] 质[碍。

    彼金宝者]为依无[明] 妄[觉]所[立] 之[坚]相,坚执不休,就是坚固的执着,众生就是这样。

  积而成轮,众生的执着是坚固到极点,你要改变他,他命休掉,他都改变不了。

  [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坚] 执妄[觉]所立之金[宝]既[成,摇]动妄[明]所感之[风]大亦已[出,风]与[金相摩]擦,[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风金相摩而变化出火。世间之诸火,不离妄心之摩荡所成,可见火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之热相的业感。)

  金[宝]之体[明]净、遇热能[生润]湿之气,以[火光上蒸] 于金,[故有水轮含十方]世[界]。

  看经文:

  「火腾(「腾」就是往上)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交妄发生,遞(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义贯:[火]之性为上[腾,水]之性为下[降],水火一腾一降[交]互[发]生,因而成[立坚]碍之质,而为器界之本,

  其卑[湿]之处积水而[为巨海,干]燥之处则[为]土[洲]或沙[潬。

  以是义故,彼大海中],以本质含有火之气分,故[火光常起],

    而[彼洲潬中],因本质含有水之气分故,[江河常]于其中流[注](水性相近故)。

  若[水]之[势]力[劣]于[火],则[结为高山,是故山石]以本质中含有火之气分,故相[击则成焰)],

    若[融则成水],以本质中含有水之气分在故。

  若[土]之[势力[劣] 于[水],水势强盛,则[抽]拔泥土之精华而[为草木,

  是故]树[林]草[薮](草木聚处),若[遇]火[烧]即[成土],以草木本质中含有土之气分故;

    草木若[因绞]榨则[成水],以草木之本质中含有水之成分故。

  佛陀多么了不起啊,多么的科学啊,多么的了不起啊!二千五百年前的大圣人,就知道这个科学。

  如是,[交]互不断的[妄]心与妄境迭相[发生],更[递相为]万化发生之[种]子,[以是因缘]而令[世界相续]不断。(以上为器世间相续之源。)

  现在要讲一点点科学了,好!把笔放下来,这个是太阳,金星、水星,第三个星球是地球,地球,在Discovery科学的角度里面讲:

  如果这个地球太近,人没有办法出生,因为水全部被太阳.....如果这个是太阳,这个是地球,地球太接近太阳,就没有人类,因为所有的水全部被蒸发。

  所以,你看,水星跟金星完全没有水分,地球这个距离刚刚好,刚刚好!如果这个地球再远一点,像冥王星离太阳太远的地方,零下,-250℃,零下250℃,因为没有阳光,没有阳光,全部都冷冻,人也没有办法存活。

  这个世界的成立就是非常奥妙,这个地球在虚空当中,看起来是一个蓝色的星球,它就是距离刚刚好!它这个引力,拉力跟引力跟推力,刚好平衡,所以,它绕着太阳一直转动......一直转动,绕着太阳一直转动。

  所以,这个科学家说:这个地球要成立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距离太阳刚刚好的距离,也不会很远,很远就没有温度;也不会太近,太近全部都蒸发,刚刚好!所以,开始有这个水。

  这个地球的成立是怎么样?你知道吗?这个地球的成立,讲一点科学的,这个地球的成立,就是无量的岩石撞击在一起,当这个恒星爆炸以后,

  这个地球在四十二亿年前,开始撞在一起,撞在一起,熔化就黏在一起,愈来愈大,一个地球就愈撞......就黏在一起,熔化,熔化就黏住,因为高温嘛!

  这个彗星高温,撞击以后高温,变成熔岩,又黏住,熔化......这岩石本身含有水分,熔化,熔化以后,这个愈撞愈大......

  然后,又由于转动,转动的关系,所以,这个转动,变成把它修饰成一个椭圆形。这个撞击,本来不是这么圆的,一撞击以后,凹凹凸凸的,因为转动,风的关系,所以,修饰成一个椭圆形的,继续转动。

  这个地球本来是没有水的,因为撞击以后,产生二千多度的高温,这个高温开始热气出来,因为岩石本身就有水气,气,这个地球本身,那时候二千多度的高温,一滴水都没有,

  一撞击以后,这个水气蒸发,蒸发,一直上升......一直上升以后,经过几十万年,这个热气一直上升......一直屯积在上面,

  由于地心的引力拉住这个水气,所以,它到某一个高层以后,它不会飘到外太空,这个水气一直凝结......整个地球全部包住,当时候地球的表面看不到任何的阳光,也没有任何的生物,都是岩石、高温,都是冒烟,一直冒烟......

  然后,整个地球因为引力拉住这个水气,拉住这个水气,这个水气到上空以后,碰到了冷空气;譬如说:你那个电锅一拿起来,它就会滴水,因为到高温。

  然后,云层够厚了,非常的厚,地球本来一滴水都没有,就开始下雨......水蒸气,开始一直下雨。下那个雨,很大很大的雨,那是几十万年累积的气,几亿年前构成的这个气一直起来,那不是一点,那一下起雨来七十万年,下雨下七十万年,七十万啊!

  你现在所看到的这个大海,是十雨下七十万年,所累积的大海,累积的大海。

  这个大海累积以后,我们一开始,人类并没有这样子,开始慢慢......因为外太空有这个元素,氮的元素,或者胺基酸,胺基酸是生命的元素,它就会在大海里面变成一种藻类,这个藻类,当时候,地球没有氧气,这个藻类,会开始制造氧气,这个氧气一直冒出来......

  这个物种开始变化,一个无氧气的世间,藻类开始在深海里面冒这个氧气出来,开始大转变,大转变,所以,一直冒泡......我们现在大海里面的藻类,也一直制造氧气,制造氧气不只是说树木,大海里面的藻类,看大海里面一直冒......就是藻类制造我们人类需要的氧气。所以,当时是一大的突变,这个地球开始变成有氧气。

  这个地球开始变成有氧气了,因为业感的关系,只要有胺基酸,制造生命的碳、氢、氧、钙、胺基酸,业力,我们的神识,就转动,业感。

  所以,人类在大海开始是一条虫,小小的虫,虫,虫。这个虫经过几亿年的演化变成鱼,变成鱼。这个鱼吃不到岸边的,慢慢演化,变成爬虫类,爬虫类因为要吃树上的东西,要站立,还要跑给加害的......饿的动物要吃啊,跑给动物追。所以,人慢慢的直立......

  你看最近的科学报导,人以前身上是全部......几亿年前,人类的全身都是毛,都是毛。所以,这个DNA,如果有一个人,不小心一生出来......叫做还祖。

  如果那一对染色体,染色体,是几亿年前演化出来的,或者几百万年演化出来的,这个小孩子全身都会变成毛,叫做还猿,还猿,就变成原始。知道吗?

  所以,全世界的人,不是每一个人生出来都大致相同,有的不是,你到泰国去看,到中国大陆去看,有少许的人,他的全身都是毛,你知道吗?全身都是毛。

  这个就是DNA恢复到几百万年前人类的人猿,所以,他手一拉出来,哪这么好看!全身都是长毛,包括这个......我们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这个毛,包括这个脸、额头,全身都是毛发,这个叫做还猿,DNA一不小心配到染色体了,恢复到原始状态。

  所以,人类以前全身都是毛,同时脊椎还没办法直立,脊椎还没办法直立。后来慢慢慢慢......为了要吃东西,慢慢的演化,慢慢的演变,脊椎开始直立,开始要跑动物追,老虎、狮子要杀我们、要吃我们,我们要跑给它追了;我们要摘更高的水果。对不对?

  人类几百万年前开始吃肉,吃肉以后,这个脑部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

  人类跟猩猩的DNA99%是一样的,后来因为人类发明了武器,变成一个狩猎者,变成可以吃到其他的肉类,所以,脑容量增大,就是脑部所需要的蛋白质、养分,发育比猿猴、猴子、其他的动物更大。

  所以,人类的智慧慢慢的开通,开通,开通。是不是?这个就是演变到人类,一直这样子演变。

  回归到以前,没有人类,在海中只是一条虫,人类以前在大海,最怕的就是小卷、鱿鱼,有须须的,我是看Discovery科学的,所以,以前人类是怕鱿鱼的、怕小卷的,现在我们把它吃了!

  所以,人类在大海里面,本来人类是很脆弱的,慢慢慢慢发展成四肢。所以,人类以前还是有尾巴的,你摸摸你的屁股后面那个地方,尾椎,是有尾巴的,有尾巴的,慢慢的退化......收起来了,收起来了。

  好了!讲一点科学。

  好!底下,如是,[交]互不断的[妄心]与妄境迭相[发生],更[递相为]万化发生之[种]子,[以是因缘]而令[世界相续]不断。

  好!我们就生长在地球,目前发现有人类的,到目前为止,只有地球,其他星球目前没有找到,什么外太空、ET统统没找到,一个星球都没有,到目前为止!

  你知道投胎成人有多困难;你知道投胎成人,又能听到正法有多困难,你就可想而知!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52 众生相续:以是因缘,众生相续而生灭不断

    众生相续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经文)

  义贯:[复次富楼那],欲[明]了众生所起之[妄]因,并[非他]物,乃是妄[觉];

  真觉遗失了,变成妄觉,妄觉自己有[明]之能,要显现能,结果是妄能。此即[为]其[咎]之所在。

  就是头上安头,本能,如来藏性发挥不出来,所发挥出来的,都是意识心。

  能明及[所]明二[妄既]已成[立],为什么?能明就是妄心,所明就是妄境,

    不知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也不知道你今天所用的,都是妄心,是生死的心,都不知道,从来不觉悟。

  其所[明]之[理]体并[不]能超[逾]业相之范畴;你业力卡住了!

  [以是因缘]能闻之性所[听]闻者便[不出声]尘之限,能见之性所[见]者即[不超色]尘之局。

  于是乎,[色]、声、[香、味、触]、法[六]种所妄明之[妄]尘,皆各[成就]其各自之畛(zhěn )域。

  「畛域」就是界限的意思。互不相通,

  [由是]将一精明之体[分开]为[见(就是眼)、觉(就是身)、闻(就是耳)、知(就是意)] 舌(就是尝)、嗅(就是鼻)之六用,

  见、觉、闻、知、舌、尝、嗅,就是眼、身、耳、意、舌、鼻,他只是把它简化成见、觉、闻、知,用四个来代替六用。

  是为由一精明分隔成六和合之原由。本来同一颗心嘛!

  诸位看底下,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

故有因缘生羯罗蓝(就是七天,受胎七天叫做羯罗蓝。)、遏蒲昙(就是十四天,二七,初七叫做羯罗蓝;二七,二七就是十四天,叫做遏蒲昙。)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

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沈。以是因缘,众生相续。」(经文)

  义贯:卵生与胎生类之众生以[同业]而互[相缠]缚,而湿生与化生类之众生则以[合、离]而[成]其变[化]。

  中阴身于有缘父母处[见]到一点微[明]之[色]相[发] 出,由于此[明]而[见]妄境,其欲[想]便[成]。

  此中阴身若与父母有互[异]之[见]则[成憎]恚,

    所以,有的人,从小就把父母亲气得半死,就是来报复的。

  而为怨亲之种;生了一个儿子、女儿,从头到尾把他的财产花光光!所以,父子成仇,有时候,母女变成仇恨。

  若与父母为[同想]则[成爱],而为互爱之眷属之种。就变成来报恩的。

  [流]注此[爱]意[为种,纳]受此爱[想为胎]之亲因,以父母肉体[交遘(gòu)]之[发生]为助缘,因而[吸引]过去有共[同业]缘之中阴身入胎,[故有因缘]而[生羯罗蓝(初七)、遏蒲昙(二七)等]五胎位之相。

  五胎位就是把胎位里面分成五大阶段,这《大宝积经》讲得更清楚,以后讲到这一段,再好好的谈。

  是故[胎、卵、湿、化]皆各[随其]业感[所应]:

  [卵]生之众生[唯]由乱思之[想]而[生,

  胎]生之有情[因]亲爱迷恋之[情]而[有(所以,愈执着、愈贪爱,愈没有办法出三界),

  湿]生之有情[以]与外境暖湿之气分和[合]而[感]生,

  [化] 生之众生[以]喜新厌旧、[离]此讬彼相[应]而生。

  此中,于累劫之中,众生之[情、想、合、离]的状态[更相变易],并非一定。

  四生[所有受业]报之众生,皆随[逐其]善恶业感,或[飞]或[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而生灭不断。

   53 业果相续:众生生死之根本,由于三种贪:淫贪(欲贪)、杀贪(为了吃它)、及盗贪。以此三种贪,众生于六道中来往生死不断

    业果相续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经文)

    这一节为开示众生生死之根本,由于三种贪:淫贪(欲贪)、杀贪(为了吃它)、及盗贪。以此三种贪,众生于六道中来往生死不断。

  经文: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除非如来出世)。

  汝爱我心(就是女孩子欣赏男孩子那一颗心),我怜汝色(男孩子爱女孩子的美色;汝爱我心就是女对男;我怜汝色是男对女。);

  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所以,夫妻结婚以后,生了儿女以后,要叫他分离,那有如刀在割的痛!是不是?有如刀在割!

  譬如说:一对父母把孩子养大了,突然听到这小孩子在国中、国二里面,打篮球不小心摔死了,你看,他的父母亲到运动场上,去看到那个尸体,你说,他怎么哭呢?你可以知道,

  儿女是父母亲身上的一块肉,你可以了解,那一种束缚的力量有多大!是不是?所以,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惟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就是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义贯:有时[汝负我命]而还我命,有时则我欠你债故[我还汝债],[以是]相报[因缘],虽[经百千劫],仍[常在生死]轮回之中。

  有时[汝爱我心],有时[我怜汝色],[以是]爱怜[因缘],纵[经百千劫],亦[常在]爱欲[缠缚]之中,而不得脱。

  是故众生 [惟]以[杀、盗、淫三]种贪习种子[为]其生死之[根本。

  以是]种子为[因],现行之业为[缘],因缘相资,致令[业果相续]不断。

  [富楼那,如是]世界、众生、业果[三种颠倒相续]不断,[皆是]于真[觉]而起妄[明],就是知见立知,如来藏性加一个知,

  简单讲:用现在你听得懂的,就是加一层意识观念,就是加一层观念,在缘起缘灭毕竟空,变成一种观念。

  我们就是卡在一个观念,而且死执不放!

  此妄 [明]之无明妄有[了知]之[性,因]此妄[了]之无明而引[发]业、转、现之三[相],我们刚刚已经解释了。

  复[从]此三细之妄相(就愈来愈粗了。)[妄见]有六粗境[生],因而起[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执着不放。

  生住异灭(物有生住异灭、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天有春夏秋冬,统统在描述无常。

这个生,一下子就住,又异,「异」就是变化,到最后又灭。

生住异灭......[次第迁流,因此]种种[虚妄]之相得[终而复始],相续不断。

  多可怕啊!我们能够听到佛法,多么的幸运啊!

  翻过来,翻回来目次,好!目次我们已经讲了,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

    54 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不要再造这个新殃

所以,综合言之,什么叫做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呢?

就是整个宇宙与众生就是四个字:业力之网,我们全部被业力网住了!

就像大海,我们去捕鱼的时候,捕鱼,这个网子一撒下去,一个都跑不掉,一个都跑不掉!

所以,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不要再造这个新殃。

    55 《楞严经》用“如来藏”来形容佛性,从三个角度来讲这个佛性

    第三节,开示三如来藏,

  因为《楞严经》这个如来藏思想,是大乘佛教后期的思想,有的人翻译成涅槃,也可以;佛性、实相,这个都可以;

    而《楞严经》用“如来藏”来形容,从三个角度来讲这个佛性,也可以称为如来藏。

  1.空如来藏,

    站在毕竟空的角度,一切皆非,“非”就是否定,说似一物即不中,这禅宗讲的,你讲什么统统不对!

  空如来藏,站在性空的角度讲,说:佛性是什么?是长的、是短的?是青黄赤白、是黑的、是绿的?是方形的、是圆形的?统统不对!

    说似一物即不中,叫做空如来藏,一切皆非,“非”就是否定。

  2.不空如来藏,站在缘起的角度,一切皆即,就是肯定,“即”就是肯定。

  什么是佛性?眼见就是佛性;耳闻就是佛性,眼、耳、鼻、舌、身,没有一处不是佛性的展现;山河大地,统统是佛性的展现。

  所以,一切皆即就是当下,不离当下,

一切皆即就是活在当下,见一切相,如如不动,就是佛性,

不离缘起,不坏缘起,不坏因果事相,叫做不空如来藏。

一切皆即,就是当下,讲空,就一切皆非;讲不空,就一切皆即,就是肯定它。

所以,佛法是既肯定又否定,同时超越肯定跟否定,因为这个还是名词,也是头上安头。

   空不空如来藏就是所谓实相,实相无相无不相。

空不空就是不可思议,绝对的意思,讲也不对,不讲也不对,讲空,也是偏空;讲不空,还是偏有。

所以,来一个空不空如来藏,看看你能不能进入不可思议的如来藏性?

  所以,底下,皆非皆即,离非离即。是不是?

皆非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统统非,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如梦幻泡影的,空无自性,叫做皆非。

也统统是,站在缘起的角度,不离当下,不离缘起。

  皆非皆即,同时要离非离即,

安一个非,安一个否定,也让清净自性,如来藏性不增不减;加一个肯定,如来藏性也是不增不减,

哪里可以给你否定,或者是肯定呢?怎么可以让你头上安头呢?

  所以,离非离即,连这个否定跟肯定统统要放下,本来无一物,怎么肯定它呢?你怎么否定它呢?叫做空不空如来藏。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56 有因就非妄,妄即无因。为什么会妄呢?妄心呢?就是因为无因。诸位!这个无因,跟外道的无因大不相同

    第四节,诸妄之因,

  1、又起疑惑:宝觉妙明,何因起妄呢?为什么会起妄呢?

  2、有因就非妄,妄即无因,(无因故妄)你找到了原因,就不是妄,

    因为妄,为什么会妄呢?妄心呢?就是因为无因。

  诸位!这个无因,跟外道的无因大不相同,外道的无因是穷追猛找,可是,找不着,所以,立一个无因,没有什么原因,突然出现,没有任何原因。

  佛教讲的无因,是追及到无始无明那一念,喔!原来它是妄动。

如果你找到了因,那就不叫做妄了,找到因,就是找到了如来藏性了,

这个叫做双钩论法(师拟两手食指相勾貌),妄一找到,真就显现了,钩住了,真被妄钩住了,妄发现了,真就显了;真没有显,是因为妄钩住了。所以,我们要了解,找不到原因,故妄。

  那么,找到唯一的原因就是什么?就是微细的妄念开始变成粗的境界,执着,所以,无因故妄。

    所以,佛教讲的这个无因,是无始无明,无量劫,最初的那一刹那无明的动力,妄就是因,因就是妄,无因,所以故妄。无因故妄。

  为什么缘故你迷了?迷了路呢?就是不知道路嘛,没什么原因。

你在高雄市跑来跑去,你为什么迷路呢?就是因为不知道路嘛;等你找到文殊讲堂了,就不迷了嘛!是不是?

迷有什么原因呢?没有原因,对不对?就是因为迷嘛!这样听得懂吗?懂!大家都点头了。

   57 歇即是菩提,放下,而且要彻底放下,这个功夫、这一招,能在平常活得快乐

    顿歇即菩提,顿悟放下那一念就是菩提。

  这里有一句话很重要的:

哪一个人最接近佛呢?看谁对放下的功夫下死功夫,肯放下,还不必下课,你就接近佛;

百千万劫放不下,统统见不到佛。

  记得!碰到什么事情,不要一直重复,烦恼不要一直起来,

对于众生的错误,不须要太在意,他有自己的因果,

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功夫,就是降伏自我,顿歇即菩提,歇即是菩提,

放下,而且要彻底放下,这个功夫、这一招,能在平常活得快乐。

   58 放下就是: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那么,你可以自由发挥。像师父就是这样子,师父这一招就是放下,放下

放下就是: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那么,你可以自由发挥,

像师父就是这样子,徒弟开车出去外面密宗上师灌顶,我知道,没关系!

你高兴就好,你尽量去灌,不要醉,怎么加持都没关系,你喜欢嘛,你受益就好。

回来只要好好的按照我的五堂课诵,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什么?重要的是我自己的生死嘛,

徒弟年轻,会好奇嘛!

他如果是师父,师父这一招就是无招,无招,没有任何的招。师父这一招就是放下,放下;

做徒弟的招数就很多,想要找出什么东西,......是不是啊?

以前有一个徒弟很好笑,要去外面参,参......跑到一个道场,

那个道场的上人问他说:你亲近哪个上人啊?

他说:我亲近慧律法师,我希望出来参一参。

他说:你头壳坏掉!我们这里统统听慧律法师的!(笑)

拿一堆给他看;我们统统看慧律法师的,你还来参啊?回去,回去,回去!

他不回来,人各有志,不可强也。是不是?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意向、志向,有缘,我们师徒之间相处愉快;没有缘就勉强不得,勉强会造成遗憾。知道吗?是这样子的。

所以,当我建这个讲堂的时候,我就作最坏的打算,因为我建讲堂好,

只有一个,只有一个喔,找了那个已经往生的大甲吴居士来,准备做什么?准备晚上送急诊用的,睡在我的门外、外面,找一个吴居士,怕半夜送急诊。自己一个,讲堂只剩下一个,就这样子。

所以,有缘,我们来相会,为了佛教,为了常住,我们团结合作;

实在没有缘,我们互相尊重,你走你的路,你走你的阳关道、八线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现在都是八线道了,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八线道,各人走各人的;但是,如果有缘,那就团结合作。

所以,徒弟去哪里打佛七啊、去哪里打禅七啊、去灌顶啊,我统统没有意见,因为我早就彻底解脱自己了,

有看当作没看到,你高兴就好!是不是?没有什么关系!对不对?

所以,你看,我这个上人度量有多大,你要学什么宗的,没有关系,

你只要遵守五堂课诵、结夏安居、半月半月诵戒,我没有什么特殊意见。是不是啊?我绑不住你的手跟脚啊!

    59 现在《楞严经》要进入最无上的菩提大法,连因缘都要放下

    第五节,阿难起疑,

1、未解佛语而执因缘,因缘是二乘人修的,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那是佛不得已的讲法;

现在《楞严经》要进入最无上的菩提大法,连因缘都要放下。

   60 二种人佛都有办法,另外二种人佛没办法

三狂缘断,即菩提心,好!把笔放下来,看我这里,

二种人佛都有办法;二种人佛没有办法,

第一个,善良的人,佛有办法能度他,善良的人。

第二、恶的人,佛有办法示现神通降伏他,这二种人,佛都有办法。

其中二种人,佛没办法,

1、没有缘的众生,佛没办法,无缘的众生,佛一点办法都没有。

第二、神精病的,佛没有办法,

佛在世有一个叫做演若达多,他就是精神病,你看,跟佛同一个世纪喔,同时的人喔,他神经发狂,在《楞严经》后面有讲到,叫做演若达多。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61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佛就举这个例子,演若达多这个例子

佛在世有一个叫做演若达多,他就是精神病,你看,跟佛同一个世纪喔,同时的人喔,他神经发狂,在《楞严经》后面有讲到,叫做演若达多。

这个演若达多,佛就举这个例子,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这个演若达多早上起来照镜子,在镜子里面看到自己的脸,看到自己的脸,应该很高兴,他起嗔恨心,

他说:我自己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脸?我这个头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脸?

精神病才会这样,谁这个头有办法看到自己的脸?当然要照镜子,才看得到自己的脸嘛!对不对?

他就狂奔,他说:我的头跑到哪里去了呢?

就一直跑......到街道上去,

这个精神病的演若达多就问人家说:喂!你有没有看到我的头?为什么我看不到自己的脸?

后来碰到一个正常人,正常人就说:你的头就在这里啊,也没有丢掉啊!

喔!我的头是在我的这里啊?没有丢掉啊?

狂心若歇,歇即是菩提。

    62 佛就问弟子们说:演若达多狂怖奔走,有什么理由?没有理由,他精神病。我们今天也是这样子,我们的清净自性,如来藏性从来就没有失去,是因为你狂奔,你往外一直奔走、忙碌,一直贪着外境、执着外境

佛就问弟子们说:演若达多狂怖奔走,有什么理由?没有理由,因为他精神病,他精神病。

我们现在就是精神病,想要求法,一直奔跑,一直跑,不懂得歇即是菩提,

想要求,奔走,参访善知识,奔走、求道,狂奔,懂得一点少许的佛法,可是,还是找不到清净自性。

所以,这个发狂的因,有什么因?因为他精神病,结果妄走,虚妄的精神病,支持他一直狂奔。

佛陀说:狂奔有什么理由?没有理由。因为他妄,认妄为真。是不是?

后来找到头,你不能说他有失去头,他头本来就没有失啊!

我们今天找到了清净自性,也是这样子,我们的清净自性,从来就没有失去,是因为你狂奔,趣流奔逸,

你这个财色名食睡、贪嗔痴慢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嫉妒、排挤,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你什么时候歇即是菩提?没有!

当你歇下来的时候,找到了如来藏性,你能说:我多了一个如来藏性吗?

如来藏性从来不失,是因为你狂奔,你往外一直奔走,一直忙碌,一直贪着外境、执着外境。是不是?

所以,当你发现你的如来藏性,其实,它本来就存在,只是没有经过明眼人的指点,明眼人。

因为没有经过明眼人的指点,所以,你不晓得你的如来藏性就是在这儿,

歇即是菩提嘛,发现,大悟了!

所以,禅宗里面,一念大悟,恍然大悟:哇!原来我就是佛!

从来就没有失;从来就没有增;从来就没有减;从来就没有来,也没有去。是不是?

也不是常,也不是无常,如如不动,本来就是在那个地方,只是问题你没发现它,这问题在这个地方。

   63 三狂缘断,即菩提心。三狂就是:1、狂走; 2、执因缘、着因缘法;3、外道自然

所以,底下,2、三狂缘断,

好!把笔拿起来,三狂就是:1、狂走; 2、执因缘、着因缘法;3、外道自然。

因缘是二乘人修的;

狂走就是例如演若达多,精神病的,佛对精神病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第一、叫做狂走,发狂而走,就是演若达多一直跑,向人问:我的头在哪里?你有没有看到我的头?为什么我看不到自己的脸?第一个叫做狂走;

第二个就是二乘人修的因缘;

第三,就是外道所修的自然,万法都是自然。

三狂缘断,放下外道的自然;

放下二乘所修的因缘法,用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修;

同时不要像演若达多这样狂奔、狂走要找头,

要找头就是头上安头,头早就在你的身上了,哪里有失去呢?

所以,三狂缘断,即菩提心。

   64 佛讲因缘法,这个还是属于善巧方便,不是究竟菩提之论;究竟菩提没有和合,非因非缘非果,究竟毕竟空

3、因缘自然皆是戏论,二乘人所修的就是因缘法,

在《楞严经》里面,是讲究竟菩提的,连因缘都要放下;

自然则是外道。

那么,二乘的因缘、外道的自然,都是戏论。

诸位!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这里也要放下,

好!如果你不懂,我现在举个例子,

譬如说:这是一杯水,这一杯奶粉,这是水,泡下去,搅拌,一杯牛奶。

水加奶粉,你说这个是因缘,说得通。是不是?

世尊就告诉你:那心怎么合呢?心,我们的心怎么合呢?跟这个奶粉合起来呢?你讲因缘嘛!我们的心,怎么跟这个因缘合起来?

水加牛奶,你说和合,有东西可以合啊;心呢?怎么合?

你心难道跟牛奶泡在一起吗?没有!心当然没有跟奶粉泡在一起,心是独立的啊!

所以,心性本来就不和合,

讲因缘和合,是为了破外道断灭见,破这个自然的外道,

所以,佛讲因缘法,这个还是属于善巧方便,不是究竟菩提之论;

究竟菩提没有和合,非因非缘非果,究竟毕竟空。

底下,第4、斥离戏论,勤修无漏。

   65 第一篇方便示导令悟本体:第四章,捐舍小乘,入佛知见

第四章 捐舍小乘、入佛知见

    第一节 初心行者之二决定义

    1﹒初心之第一决定义 

    ①决定不以生灭心求佛果

    ②决了五浊生因、伏还无生灭性

    2﹒初心之第二决定义——决定捐弃诸有为相

    第二节 谛观六根与六尘

    1﹒审度六根功德优劣

    2﹒入一解六

    3﹒一与六皆由妄

    4﹒揽诸尘结六根

    5﹒离尘无结

    6﹒证不依根

    7﹒离尘无体即断灭,岂可为因?

    8﹒击钟验闻性不断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66 第四章,捐舍小乘,入佛知见。本章共有两节

   第四章,捐舍小乘,入佛知见。(本章共两节。)

  第一节,初心行者之二决定义,

  1.初心之第一决定义——这很重要的!

  A.决定以不生不灭的心求佛果,才能成佛。

  意思就是:记得!一个修行人,不要作太多的情绪变化,要如如不动,不取于相,那个如如不动,就是真如不生灭心,这样才能够成佛。

  今天如果碰到了心情好了,多念一点佛;明天心情不好了,就少念一点佛,这样子修行,要百千万劫都不能成佛,这个叫做情绪变化,生灭意识心,用这个生灭意识心,永远不能成佛。

  要以宽恕众生的心,要懂得退让,不跟众生计较、比较。所以,决定以不生灭心,来求这个佛果。

  B.决了五浊生因,伏还无生灭性,五浊就是劫浊、见浊、众生浊、烦恼浊、命浊。

    伏还无生灭性,你一定要降伏它,让它心性如如不动。诸位!这个很困难!

  古德讲:要让一个人没有妄念,就如同在牛角上端,要放一颗芝麻或者是绿豆、豆,这么困难!

  众生要降伏自我,让他自己没有妄念,这个功夫有多困难呢?

就像一只牛角,牛角尖尖的,上面要放一颗绿豆,咚!放了,掉下来,放了,咚!掉下来......

众生,他就是这样子,他知道要修行,可是,你要叫他降伏自我,不起妄,困难到极点!

他二六时中,都在起这个妄心、着这个妄境,这个有多困难!

  诸位!随便用一个财、色、名、食、睡,哪一关你能够看得开?睡眠少一点行吗?不行。

    那你夫妻结婚,欲望少一点行吗?也不行。财呢?没有钱怎么过日子?不贪,行不行?

  所以,修行,你看很简单,很难,非常难!

  所以,看到这个人很不舒服,从以前看到这个,就是很不喜欢看到的人,

我能不能如如不动,也是这样子喜欢的,不受影响的看他呢?难!对不对!

一看:哎呀!就刺眼!台语叫做“气岔”,一看就不舒服,莫名其妙就是不舒服。

  我跟他讲:你去跟他讲啊,讲一下!师父!我不要讲,您自己去讲,您叫我去跳爱河,我要去跳;您叫我去跟他讲,我不要!严重喔!难喔!这个实在是很困难!

  所以,要恢复到这个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真的不是简单。

    所以,大家就好好多多念念佛,能降伏多少算多少,临命终,大家去极乐世界。

  2.初心之第二决定义——决定捐弃诸有为相,要放下诸有为相,

  诸位!你把手指拿起来指指看,记得!你所指出来的,只要生灭的,佛陀讲:捐弃诸有为相,只要是生灭的有为相,统统要放下,

来!指指看,指指看哪里?护法像,生灭的。是不是?

花,生灭的;蜡烛,这个也会有生灭的。是不是?木瓜,生灭的;

看看,口袋里面的金钱、支票,也是生灭的,是不是啊?生灭的,不过是很好用!

用手指头指指看,从天指到地,你看哪一样?没有一样,

  不放、你放不下,苦了自己。是不是?用手指指指看,哪一样不是生灭无常法?统统要放下!

    第二节,我们既然要捐舍小乘,入佛的知见,第二节,要谛观六根与六尘,哪一根来修行力量最大?

  第一个就是:审度六根的功德优劣,为什么我们娑婆世界,要用耳根来修行最利?佛后面就有讲。

  1.审度六根功德优劣  

    义贯:[阿难,汝]应[复于]六根之[中,克定]诸根之[优劣]之性能,

  [如眼]之功能为能[观见],自身之[后]方为[暗,前]方为[明],在身之[前方]则[全]看得[明]白,在身之[后方]则[全暗]而完全看不清楚,然[左右]两[旁]亦能[观]看得到,故[三分之]中有[二]分可看得到,

    [统论]眼根[所]能[作]的,其[功德]并[不]完[全],以[三分]而[言],眼根之[功]德中,有[一分无]功[德]可显示,[当知眼]根[唯]有[八百功德]。

  [如耳]根之闻性,可[周听十方无遗],声尘有动静二尘两种,

    耳根听闻[动]尘(有声之声)之时,[若迩]若[遥]就是(或近或远)皆能得闻;至于闻[静]尘(无声之声)时,则了[无边际]界限,[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根[嗅闻]之功德,则[通出]息与[入息]两者皆有嗅闻之功能,鼻闻之功虽[有出有入,而阙]少[中]间[交]接时的短暂中止,那时即不能嗅闻,

    故[验于鼻根,三分]之功德[阙]了[一]分,[当知鼻]根[惟]有[八百功德](出入息各得四百功德)。

  [如舌]根能以言语[宣扬]道理,能究[尽诸世间]及[出世间]之[智]慧;

    [言]语虽[有]地[方]之[分]别,然[理]则[无穷尽],无有地域之拘囿。[当知舌根]能[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根之[觉]知[触]尘,能[识]别[于违顺]二尘,触尘若与身根相[合时]即[能觉]知,相[离]之[中]即[不]能觉[知],

根尘相[离]时算[一]份功德,根尘相[合]时算[双]份功德,故加起来共有三份功德,每份各有四百功德,

如是[验于身根]则[三分]之中[阙]了[一]份(以根尘相离时不能觉知,所以少一份功德),[当知身]根[唯]有[八百功德](根尘相合时双份乘以四百)。

  [如意]根于[默]然无言中可[容]包一切法,[十方三世]中,[一切世间]及[出世间法,惟圣]人[与凡]夫境界之法,[无不]能[包容],且皆能穷[尽其涯际,当知意根]能[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念了这一段,最重要的是告诉你:耳根还有舌根还有意根是殊胜的。

    换句话说:在娑婆世界,要以耳根最为精明。所以,为什么劝大家要多听经闻法?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审度六根功德优劣,娑婆世界以耳根最利。

  第2.入一解六,入一就是:你只要用一根去参,参透了,证入如如不动的涅磐妙性,那么,六根的烦恼全部解脱。

  因为眼、耳、鼻、舌、身、意,虽然有六,但是,同一个心,眼睛看什么事情,这些起爱恨,烦恼,还是那一颗心;耳朵听闻音声起烦恼,还是这一颗心。

  所以,所有的执着、分别,其实,都是同一颗心,虽然有眼耳鼻舌身意之分,其实,都来自于那一颗同样的心。

  所以,入于一根,只要你参得透,譬如说:眼睛,见一切色,就了解色即是空,也能体悟: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行,名为佛行;不住一法,名为正法,马上就单刀直入的。

禅宗,一念之间就可以证悟,只要你悟,只要你慧根够。

  所以,禅宗祖师有一句话说:一等是学,直须无学。一等是学,你真正要体悟佛的最上乘吗?一等是学,直须无学,当下就证悟无生,无学就是不须要学了,就毕业了!

  你真的要了解佛的涅槃妙心,如如不动的妙心吗?一等是学,直须无学,没有任何好讨论的,所有的语言、后天的学习,这些都是意识型态、都是经验。

  你要恢复你本来的面目吗?单刀直入,彻底放下;这一句也是方便说,本来一如,不须要放。

    如果我们也能够这样子,入于一根,了悟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也是空,地水火风空见识,都是周遍法界,都是平等,我们就能如如不动,不取于相。

  第3、一与六皆由于妄,为什么妄呢?

  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一加一等于多少?二。这叫做意识型态,这个就是由众生的意识型态、观念,产生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二等于四,这个大家都知道。

  现在要进入佛法的领域了,佛法的领域就不是这样子了,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佛法的领域是开始进入:一从哪里来?这个要进入佛法的领域了:一从哪里来?嗯?

  好!一从观念来;一从意识心来;一从全世界认同来;一从文化来;一从大家公认来;一从全世界都存在来;

    一从无变成有,本来没有一,是大家假设,一从假设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从假设来,因为我们习惯于意识型态,所以,一本身就是妄,彻底的妄。

  所以,佛法讲的一,跟世间人讲的一大不相同!佛法讲的一不是观念,是绝对的清净自性,叫做一。

  世间人讲的一二三四,那个一是后天学习的意识型态,为了方便语言描述一个数字,所以,一与六皆由于妄。

  所以,唯有佛陀是大悟的圣人,了解一是妄,六还是妄。

为什么?父母未生我们,本来的面目,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本就不存在;现在存在也是幻,只要你了幻即离,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你知道生命、宇宙是一种幻觉,记得!放下就成正等正觉。

我们就是多一层烦恼,多一层执着,多一层分别,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我们头上就是安头。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揽诸尘结六根,

  就是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六根,都是由色声香味触所构成的,换句话说:都是地水火风所构成的。

    我们这个色身也是这样,佛陀所讲的,不是像现在的化学家分析得那么详细,他只是简单的分列地、水、火、风、空、见、识,现在的科学,原子或者是分子,化学的元素可以分析到好多个,几十个、上百个。对不对?

  佛陀当时在世,并没有这样子,而是约略的,譬如说:我们这个色身,离不开地、水、火、风,

但是,如果以现在的科学家、化学家来讲的话,我们这个色身的元素就很多了,碳、钾、磷、钙等等,氮、胺基酸,种种种种的化学元素,就比佛陀讲的更复杂了!

我们结着种种的地水火风、诸尘:色声香味触,这些结为六根,就是六根离不开地水火风。

  第5.叫做离尘无结,“尘”就是外境。

  我们离开了外境,心就不会打结,一般众生就是:境界来引起内心,“结”就是烦恼,离尘无结,离开这个外境,众生就没有这个结,我们所有的烦恼,就是因为外境所引起的,这是指凡夫;圣人,根、尘全部都放,六根空,境界也是空。

  第6.证不依根,这个“根”是意根,就是你要证入佛的大圆满觉智,不能用生灭意识的根,要用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才能够修成正果,要有内证的功夫。这个根是指意根,就是指第七意识,就是生灭意识心的意思。

  第7.离尘无体即断灭,岂可为因?

  离尘无体就是没有永恒,没有实体,离开了这个外面的尘,就无体、就断灭了。

    意思就是:外面的境界,引起我们内在里面的烦恼,其实都是刹那生灭......它不是心的体性,心的体性是永恒存在的。

  岂可为因:怎么可以拿来当作修行的本因呢?修行的本因、下手处,应该从内观,观真如自性,从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心性下手,为何在这个外境,或者是意识心打转呢?这个意识心离尘无体啊!

  譬如说:看到一朵花,产生喜爱,一直贪;看到一个名牌,一直喜爱,在佛的角度来讲,证悟的角度讲,这个贪心是多余的,头上安头。我们清净自性本来是没有贪,我们看了这个境界,引发出这个贪念出来,变成我们清净自性的累赘。

  譬如说:你恨一个人,这个人恨的这个念头,一直卡在心性里面,而佛陀告诉你说:不相在,你所恨的对象,他不存在,你用的就是尘引起来的烦恼,其实,这个烦恼无体,它刹那生灭......虽然有记忆,可是,它不是我们如来藏性,是如来藏性受到境界的风一吹,起的多余的烦恼,所以,我们给自己压力,给自己负担,佛同情众生。

  第8.击钟验闻性不断,

  统统把笔放下来,这个时候要统统看这里,今天如果你悟了,一下子就进入佛的领域!

    听经闻法在于明心见性,用见性的心来念佛,所有的佛都是真如自性佛,要往生极乐世界,易如反掌,不再烦恼,所有的念,都是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所有的心性,就是一心不乱了。

  好了!眼睛统统看这里,开始要验......验明正身,要检验我们的本性出来,你要能够回光返照,这一刹那之间,就顿悟、契入佛的领域;要是这里听不懂就没办法,要注意听!好!

  佛叫所有的弟子统统集合,叫阿难:阿难!你去撞钟。阿难就去撞这个钟,咚~~~~这个钟响了,佛就问:声否?有没有声音?比丘就回答:有声!有听到声音。

  这声音慢慢慢慢消失以后,佛陀就问:声否?有没有声音?徒弟都说:没有声音。

  佛陀再叫阿难去撞第二次,阿难又跑去那个钟的旁边一撞,咚~~~~佛陀再问:有没有声音?他说:有声音!大家都回答有声音。

    等到这个声音消失了,渐渐渐渐,声音慢慢小了,佛陀问:声否?有没有声音?所有的人回答都说:没有声音。

  好!佛陀再叫阿难,再去撞第三次,阿难又跑到钟旁边去撞第三次,咚~~~~佛陀就问:闻否?有没有闻到这个声音?闻否?他说:闻!有闻到声音。

  等到声音消失了,佛陀问:闻否?所有的弟子都答:不闻!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没有听到?

    佛陀再叫阿难再去撞一次,阿难就跑到钟的旁边再撞一次,咚~~~~没有声音,佛陀就问:闻否?撞钟的时候,闻,所有的人都听到,闻。

  等到声音消失了,佛陀再问:闻否?听闻的闻,大家都说:不闻!这个就完了!

    佛陀说:不闻?那闻性就跟声音跑掉了,我再撞下去,你怎么能够再听到呢?闻性都没有了!闻性都跟这个声音跑掉了,再撞,你怎么听得到?就是闻性没有跟着尘跑掉,你知道吗?

  好!用那个撞钟的听不懂,看这里,这里一个关键,我要撞了,(师以醒木拍桌“啪”)声否?有声,这个就是尘。声音消失了,声否?没有声。对不对?

    再撞一遍,(师以醒木拍桌“啪”)声否?有没有声音?有!有声音。声音消失的时候,声否?没有!没有声音。

  再来!(师以醒木拍桌“啪”)闻否?你的闻性有没有起作用?闻啊!有听到声音啊;声音消失了,没有声音,

    佛陀问:闻否?所有的人都答错,都:不闻!这个还是闻啊!为什么?闻到什么?闻到寂静嘛,一片寂静声嘛!

  意思就是:我们这个根,不管声音有没有,它统统在闻。你知道吗?如果说:这个闻性跟着声音跑掉,不闻,下一次再撞,你怎么听得到呢?闻性跑掉了!是不是?所以,闻性从来没有跑掉,闻性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一直在作用,一直在作用......

  好!换句话说:我们如果不随着外在的声音起心动念,如如不动,那个就是我们永恒的心体。

    而这个心体,每一个人都具足,我们却被外面的境界——譬如说:耳朵听好听的,欢喜;耳朵听难听的,愤怒。好听是外尘;难听也是外尘,我们就是完全被声音拉出去,心光被它束缚,心的智慧、光明,完全被这个尘捆死了,所以,我们不得自在。

  所以,再回来,这个钟一撞,声否?是问尘,尘,外面的尘,这个尘慢慢慢慢的消失,是不是啊?这是尘,一个是有声,一个是无声,这个是尘。

而闻性不一样,有声也是闻;没有声,还是闻啊!闻性并没有跑掉,

我们的如来藏性,从来没有消失,但莫随这个外面的尘起心动念,心不要跟着外境跑掉了,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了知一切如梦幻泡影,尘自生灭,自性不动,那你就找到本来的面目了。所以,闻否?继续闻。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67 初心行者之第一决定义——这很重要的!A.决定以不生不灭的心求佛果,才能成佛。用这个生灭意识心,永远不能成佛

决定以不生不灭的心求佛果,才能成佛。

意思就是:记得!一个修行人,不要作太多的情绪变化,

要如如不动,不取于相,

那个如如不动,就是真如不生灭心,这样才能够成佛。

今天如果碰到了心情好了,多念一点佛;

明天心情不好了,就少念一点佛,

这样子修行,要百千万劫都不能成佛,

这个叫做情绪变化,生灭意识心,

用这个生灭意识心,永远不能成佛。

要以宽恕众生的心,要懂得退让,不跟众生计较、比较。

所以,决定以不生灭心,来求这个佛果。

    68 初心行者之第一决定义——B.决了五浊生因,伏还无生灭性。古德讲:要让一个人没有妄念,就如同在牛角上端,要放一颗芝麻或者是绿豆、豆,这么困难!

决了五浊生因,伏还无生灭性,

五浊就是劫浊、见浊、众生浊、烦恼浊、命浊。

伏还无生灭性,你一定要降伏它,让它心性如如不动。

诸位!这个很困难!

古德讲:要让一个人没有妄念,就如同在牛角上端,要放一颗芝麻或者是绿豆、豆,这么困难!

众生要降伏自我,让他自己没有妄念,这个功夫有多困难呢?

就像一只牛角,牛角尖尖的,上面要放一颗绿豆,咚!放了,掉下来,放了,咚!掉下来......众生,他就是这样子,

他知道要修行,可是,你要叫他降伏自我,不起妄,困难到极点!

他二六时中,都在起这个妄心、着这个妄境,这个有多困难!

   69 要恢复到这个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真的不是简单。所以,大家就好好多多念念佛,能降伏多少算多少,临命终,大家去极乐世界

众生,他就是这样子,他知道要修行,可是,你要叫他降伏自我,不起妄,困难到极点!

他二六时中,都在起这个妄心、着这个妄境,这个有多困难!

  诸位!随便用一个财、色、名、食、睡,哪一关你能够看得开?睡眠少一点行吗?不行。

  那你夫妻结婚,欲望少一点行吗?也不行。

    财呢?没有钱怎么过日子?不贪,行不行?

所以,修行,你看很简单,很难,非常难!

所以,看到这个人很不舒服,从以前看到这个,就是很不喜欢看到的人,我能不能如如不动,也是这样子喜欢的,不受影响的看他呢?

难!对不对!一看:哎呀!就刺眼!台语叫做“气岔”,一看就不舒服,莫名其妙就是不舒服。

我跟他讲:你去跟他讲啊,讲一下!

师父!我不要讲,您自己去讲,您叫我去跳爱河,我要去跳;您叫我去跟他讲,我不要!

严重喔!难喔!这个实在是很困难!

所以,要恢复到这个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真的不是简单。

  所以,大家就好好多多念念佛,能降伏多少算多少,临命终,大家去极乐世界。

   70 初心之第二决定义——决定捐弃诸有为相。只要是生灭的有为相,统统要放下。你放不下,苦了自己。是不是?

初心之第二决定义——决定捐弃诸有为相,要放下诸有为相,

诸位!你把手指拿起来指指看,

记得!你所指出来的,只要生灭的,

佛陀讲:捐弃诸有为相,只要是生灭的有为相,统统要放下,

来!指指看,指指看哪里?护法像,生灭的。是不是?

花,生灭的;蜡烛,这个也会有生灭的。是不是?

木瓜,生灭的;

看看,口袋里面的金钱、支票,也是生灭的,是不是啊?生灭的,不过是很好用!

用手指头指指看,从天指到地,你看哪一样?没有一样,

不放、你放不下,苦了自己。是不是?

用手指指指看,哪一样不是生灭无常法?

统统要放下!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71 审度六根功德优劣,娑婆世界以耳根最利。所以,为什么劝大家要多听经闻法?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我们娑婆世界,要用耳根来修行最利?佛后面就有讲。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

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

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惟八百功德。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惟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义贯:

  [阿难,汝]应[复于]六根之[中,克定]诸根之[优劣]之性能,

[如眼]之功能为能[观见],自身之[后]方为[暗,

前]方为[明],在身之[前方]则[全]看得[明]白,在身之[后方]则[全暗]而完全看不清楚,

然[左右]两[旁]亦能[观]看得到,故[三分之]中有[二]分可看得到,

[统论]眼根[所]能[作]的,其[功德]并[不]完[全],

以[三分]而[言],眼根之[功]德中,有[一分无]功[德]可显示,[当知眼]根[唯]有[八百功德]。

  [如耳]根之闻性,可[周听十方无遗],声尘有动静二尘两种,

耳根听闻[动]尘(有声之声)之时,[若迩]若[遥]就是(或近或远)皆能得闻;

至于闻[静]尘(无声之声)时,则了[无边际]界限,[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根[嗅闻]之功德,则[通出]息与[入息]两者皆有嗅闻之功能,

鼻闻之功虽[有出有入,而阙]少[中]间[交]接时的短暂中止,那时即不能嗅闻,

故[验于鼻根,三分]之功德[阙]了[一]分,[当知鼻]根[惟]有[八百功德](出入息各得四百功德)。

  [如舌]根能以言语[宣扬]道理,能究[尽诸世间]及[出世间]之[智]慧;

    [言]语虽[有]地[方]之[分]别,然[理]则[无穷尽],无有地域之拘囿。[当知舌根]能[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根之[觉]知[触]尘,能[识]别[于违顺]二尘,

触尘若与身根相[合时]即[能觉]知,相[离]之[中]即[不]能觉[知],

根尘相[离]时算[一]份功德,根尘相[合]时算[双]份功德,故加起来共有三份功德,每份各有四百功德,

如是[验于身根]则[三分]之中[阙]了[一]份(以根尘相离时不能觉知,所以少一份功德),[当知身]根[唯]有[八百功德](根尘相合时双份乘以四百)。

  [如意]根于[默]然无言中可[容]包一切法,[十方三世]中,[一切世间]及[出世间法,惟圣]人[与凡]夫境界之法,[无不]能[包容],且皆能穷[尽其涯际,当知意根]能[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翻回来目录,念了这一段,最重要的是告诉你:耳根还有舌根还有意根是殊胜的。

换句话说:在娑婆世界,要以耳根最为精明。所以,为什么劝大家要多听经闻法?就是这个道理。

   72 还是感恩父母亲!让我们眼睛有正常,耳根也正常,能够听经闻法

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眼睛瞎掉的人虽然是不幸,但是,比耳朵聋的人更幸运!

站在听经闻法的角度来讲,一个人耳朵聋了,这一辈子就几乎跟佛法无缘。

佛经虽然可以用眼睛看;但是,没有经过大善知识的指引,是悟不出来的,是绝对没有办法的。

所以,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

就是你用尽一切世间的聪明,都没有办法,都解不开的,因为那个不是意识的东西,那个是超越一切相。

所以,我们很幸运的,眼睛也能明亮看经典;耳朵也能听经闻法,恭喜诸位!

所以,有时候,我们对父母亲很不满的时候,有时候会发脾气,对不对啊?

有一个法师五十五岁,他的妈妈有时候个性会稍微很奇怪,常常生气,

有时候,我去照照镜子:嗯!不错!给我们长得这副脸,也不错!是不是啊?

眼睛有正常,耳根也正常,那算不错了,还是感恩父母亲!就是要观照一下,观照一下。

所以说:诸位能够坐在这个地方听经闻法,这可是修百千万亿劫的。

所以,审度六根功德优劣,娑婆世界以耳根最利。

   73 入一解六,入一就是:你只要用一根去参,参透了,证入如如不动的涅磐妙性,那么,六根的烦恼全部解脱

入一解六,入一就是:

你只要用一根去参,参透了,证入如如不动的涅磐妙性,那么,六根的烦恼全部解脱。

因为眼、耳、鼻、舌、身、意,虽然有六,但是,同一个心,

眼睛看什么事情,这些起爱恨,烦恼,还是那一颗心;

耳朵听闻音声起烦恼,还是这一颗心。

所以,所有的执着、分别,其实,都是同一颗心,

虽然有眼耳鼻舌身意之分,其实,都来自于那一颗同样的心。

  所以,入于一根,只要你参得透。

  譬如说:眼睛,见一切色,就了解色即是空,

    也能体悟: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行,名为佛行;不住一法,名为正法,马上就单刀直入的。

  禅宗,一念之间就可以证悟,只要你悟,只要你慧根够。

    74 你真正要体悟佛的最上乘吗?一等是学,直须无学,当下就证悟无生,无学就是不须要学了,就毕业了!

禅宗,一念之间就可以证悟,只要你悟,只要你慧根够。

所以,禅宗祖师有一句话说:一等是学,直须无学。

一等是学,你真正要体悟佛的最上乘吗?

一等是学,直须无学,

当下就证悟无生,无学就是不须要学了,就毕业了!

你真的要了解佛的涅槃妙心,如如不动的妙心吗?

一等是学,直须无学,

没有任何好讨论的,所有的语言、后天的学习,这些都是意识型态、都是经验。

你要恢复你本来的面目吗?单刀直入,彻底放下;这一句也是方便说,本来一如,不须要放。

如果我们也能够这样子,入于一根,

了悟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也是空,地水火风空见识,都是周遍法界,都是平等,

我们就能如如不动,不取于相。

   75 一加一等于多少?二。这叫做意识型态。佛法讲的一不是观念,是绝对的清净自性,叫做一

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一加一等于多少?二。这叫做意识型态,

这个就是由众生的意识型态、观念,产生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二等于四,这个大家都知道。

现在要进入佛法的领域了,佛法的领域就不是这样子了,不是一加一等于二;

佛法的领域是开始进入:

一从哪里来?这个要进入佛法的领域了:一从哪里来?嗯?

好!一从观念来;一从意识心来;一从全世界认同来;

一从文化来;一从大家公认来;一从全世界都存在来;

一从无变成有,本来没有一,是大家假设,一从假设来,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从假设来,因为我们习惯于意识型态,

所以,一本身就是妄,彻底的妄。

所以,佛法讲的一,跟世间人讲的一大不相同!

佛法讲的一不是观念,是绝对的清净自性,叫做一。

世间人讲的一二三四,那个一是后天学习的意识型态,为了方便语言描述一个数字,

所以,一与六皆由于妄。

所以,唯有佛陀是大悟的圣人,了解一是妄,六还是妄。

为什么?父母未生我们,本来的面目,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本就不存在;

现在存在也是幻,只要你了幻即离,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你知道生命、宇宙是一种幻觉,记得!放下就成正等正觉。

我们就是多一层烦恼,多一层执着,多一层分别,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我们头上就是安头。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76 揽诸尘结六根。就是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六根,都是由色声香味触所构成的,换句话说:都是地水火风所构成的

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六根,都是由色声香味触所构成的,

换句话说:都是地水火风所构成的。

我们这个色身也是这样,佛陀所讲的,不是像现在的化学家分析得那么详细,

他只是简单的分列地、水、火、风、空、见、识,

现在的科学,原子或者是分子,化学的元素可以分析到好多个,几十个、上百个。对不对?

佛陀当时在世,并没有这样子,而是约略的,

譬如说:我们这个色身,离不开地、水、火、风,

但是,如果以现在的科学家、化学家来讲的话,我们这个色身的元素就很多了,碳、钾、磷、钙等等,氮、胺基酸,种种种种的化学元素,就比佛陀讲的更复杂了!

我们结着种种的地水火风、诸尘:色声香味触,这些结为六根,就是六根离不开地水火风。

   77 离尘无结。我们所有的烦恼,就是因为外境所引起的,我们离开了外境,心就不会打结

    离尘无结,“尘”就是外境。

我们离开了外境,心就不会打结,

一般众生就是:境界来引起内心,“结”就是烦恼,

离尘无结,离开这个外境,众生就没有这个结,

我们所有的烦恼,就是因为外境所引起的,这是指凡夫;

圣人,根、尘全部都放,六根空,境界也是空。

   78 你要证入佛的大圆满觉智,不能用生灭意识的根,要用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才能够修成正果

证不依根,这个“根”是意根,

就是你要证入佛的大圆满觉智,不能用生灭意识的根,

要用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才能够修成正果,要有内证的功夫。

这个根是指意根,就是指第七意识,就是生灭意识心的意思。

    (那么,有疑问)离尘无体即断灭,岂可为因?

  离尘无体就是没有永恒,没有实体,离开了这个外面的尘,就无体、就断灭了。

  意思就是:外面的境界,引起我们内在里面的烦恼,其实都是刹那生灭......

    它不是心的体性,心的体性是永恒存在的。

岂可为因:怎么可以拿来当作修行的本因呢?

修行的本因、下手处,应该从内观,观真如自性,从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心性下手,

为何在这个外境,或者是意识心打转呢?这个意识心离尘无体啊!

譬如说:看到一朵花,产生喜爱,一直贪;

看到一个名牌,一直喜爱,

在佛的角度来讲,证悟的角度讲,这个贪心是多余的,头上安头。

我们清净自性本来是没有贪,我们看了这个境界,引发出这个贪念出来,变成我们清净自性的累赘。

譬如说:你恨一个人,这个人恨的这个念头,一直卡在心性里面,

而佛陀告诉你说:不相在,你所恨的对象,他不存在,

你用的就是尘引起来的烦恼,其实,这个烦恼无体,它刹那生灭......

虽然有记忆,可是,它不是我们如来藏性,是如来藏性受到境界的风一吹,起的多余的烦恼,

所以,我们给自己压力,给自己负担,佛同情众生。

    79 击钟验闻性不断。我们这个根,不管声音有没有,它统统在闻。你知道吗?换句话说:我们如果不随着外在的声音起心动念,如如不动,那个就是我们永恒的心体

统统把笔放下来,这个时候要统统看这里,今天如果你悟了,一下子就进入佛的领域!

听经闻法在于明心见性,用见性的心来念佛,所有的佛都是真如自性佛,要往生极乐世界,易如反掌,不再烦恼,所有的念,都是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所有的心性,就是一心不乱了。

好了!眼睛统统看这里,开始要验......验明正身,要检验我们的本性出来,你要能够回光返照,这一刹那之间,就顿悟、契入佛的领域;要是这里听不懂就没办法,要注意听!好!

佛叫所有的弟子统统集合,叫阿难:阿难!你去撞钟。

阿难就去撞这个钟,咚~~~~这个钟响了,

佛就问:声否?有没有声音?

比丘就回答:有声!有听到声音。

这声音慢慢慢慢消失以后,

佛陀就问:声否?有没有声音?

徒弟都说:没有声音。

佛陀再叫阿难去撞第二次,阿难又跑去那个钟的旁边一撞,咚~~~~

佛陀再问:有没有声音?

他说:有声音!大家都回答有声音。

等到这个声音消失了,渐渐渐渐,声音慢慢小了,

佛陀问:声否?有没有声音?

所有的人回答都说:没有声音。

好!佛陀再叫阿难,再去撞第三次,阿难又跑到钟旁边去撞第三次,咚~~~~

佛陀就问:闻否?有没有闻到这个声音?闻否?

他说:闻!有闻到声音。

等到声音消失了,

佛陀问:闻否?

所有的弟子都答:不闻!

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没有听到?

佛陀再叫阿难再去撞一次,阿难就跑到钟的旁边再撞一次,咚~~~~没有声音,

佛陀就问:闻否?

撞钟的时候,闻,所有的人都听到,闻。

等到声音消失了,

佛陀再问:闻否?听闻的闻,

大家都说:不闻!这个就完了!

佛陀说:不闻?那闻性就跟声音跑掉了,我再撞下去,你怎么能够再听到呢?闻性都没有了!

闻性都跟这个声音跑掉了,再撞,你怎么听得到?

就是闻性没有跟着尘跑掉,你知道吗?

  好!用那个撞钟的听不懂,看这里,这里一个关键,我要撞了,(师以醒木拍桌“啪”)

声否?有声,这个就是尘。

声音消失了,声否?没有声。对不对?

  再撞一遍,(师以醒木拍桌“啪”)

    声否?有没有声音?

有!有声音。

声音消失的时候,声否?

没有!没有声音。

再来!(师以醒木拍桌“啪”)

闻否?你的闻性有没有起作用?

闻啊!有听到声音啊;

声音消失了,没有声音,

佛陀问:闻否?

所有的人都答错,都:不闻!

这个还是闻啊!为什么?闻到什么?闻到寂静嘛,一片寂静声嘛!

意思就是:我们这个根,不管声音有没有,它统统在闻。你知道吗?

如果说:这个闻性跟着声音跑掉,不闻,下一次再撞,你怎么听得到呢?闻性跑掉了!是不是?

所以,闻性从来没有跑掉,闻性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一直在作用,一直在作用......

好!换句话说:我们如果不随着外在的声音起心动念,如如不动,那个就是我们永恒的心体。

而这个心体,每一个人都具足,

我们却被外面的境界——譬如说:耳朵听好听的,欢喜;耳朵听难听的,愤怒。

好听是外尘;难听也是外尘,我们就是完全被声音拉出去,心光被它束缚,心的智慧、光明,完全被这个尘捆死了,所以,我们不得自在。

所以,再回来,这个钟一撞,声否?是问尘,尘,外面的尘,

这个尘慢慢慢慢的消失,是不是啊?

这是尘,一个是有声,一个是无声,这个是尘。

而闻性不一样,有声也是闻;

没有声,还是闻啊!闻性并没有跑掉,我们的如来藏性,从来没有消失,

但莫随这个外面的尘起心动念,心不要跟着外境跑掉了,如如不动,不取于相,

了知一切如梦幻泡影,尘自生灭,自性不动,那你就找到本来的面目了。

所以,闻否?继续闻。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80 眼睛睁开是见,闭上还是见,见到一片漆黑嘛,统统见!意思就是说:见性无关于尘,无关于根,你体会得出来吗?

我们的如来藏性,从来没有消失,

但莫随这个外面的尘起心动念,心不要跟着外境跑掉了,如如不动,不取于相,

了知一切如梦幻泡影,尘自生灭,自性不动,那你就找到本来的面目了。

好!诸位!如果这样还不能体悟,

眼睛看,睁开眼睛,见否?见!

把眼睛闭起来,见否?啊?

见啊!当然见啊,见到前面一片漆黑嘛!是不是?

眼睛张开来,见否?当然见一切相啊!

眼睛闭起来,见否?当然见啊!见到眼睛黑黑,前面一片黑,

见性一直不动,见性一直在作用,无关于根跟尘,

眼睛看得到也好,看不到也好,清净自性都在作用啊!是不是?

这样听得懂吗?嗯?

所以,一般人都认为说:眼睛睁开来叫做见,看得到;眼睛闭起来叫做不见,是错的。知道吗?

所以,无关于外面的境界,眼睛睁开来,见否?见!为什么?清净自性在作用。

眼睛如果瞎掉了,见不见?还是见啊!眼睛瞎掉了,是眼根坏掉,心性没有坏啊!

你去问一个瞎子,统统看不到的瞎子,那一些按摩的瞎子,你问他:你见到什么?

他就会跟你讲:我“见”到前面一片漆黑。那还是在见啊!是不是?只是没有相而已。

所以,眼根坏掉,不影响到我们的心性的。是不是?

眼睛睁开是见,闭上还是见,见到一片漆黑嘛,统统见!

意思就是说:见性无关于尘,无关于根,你体会得出来吗?

如果你也能够体会到,我们的心性,无关于六根,也无关于六尘,

六根、六尘、六识完全都是心在作用,我们就证悟到万法唯心现量,

所有的法,都是你自已在起心动念,境界本不存在,唯心无境,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底下那一句怎么背啊?一切唯心造,答对了!这个就是这个道理。

境无好坏,也没有善恶、对错、是非,仁者自生分别,

就是因为你自己无明,卡在某一种无知的观念里面,一直用自己的观念在学佛。

由于我们无明所建立的三度空间和时间、空间,

因此我们在这里面,一直认为某一种东西存在,

而事实上,诸法毕竟空寂,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心如如不动,就是如来,

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根、尘、识,俱不可得,一十八界都是如来藏性。

我们就知道,睁眼也见,大悟;闭上眼睛还是悟,大悟的人,从来就不迷。

    81 我跟他讲:我从来不迷,哪来的悟?如来藏性,哪来的悟跟迷呢?

大悟的人,从来就不迷。

有一个人跑到文殊讲堂来,这个年轻人有学一点佛,我刚好下楼梯来,

这个年轻人讲话有一点傲慢,那个脸看起来就有一点不顺、不畅。

我刚好要下来吃饭。电梯门一开,

他说:你是慧律法师?

我说:嗯!

据说你是大悟?

我说:我从来不迷,哪来的悟?

他认为有一种东西叫做悟,

我跟他讲:我从来不迷,哪来的悟?

他认为有一种东西叫做悟,

我跟他讲:我从来不迷,哪来的悟呢?

悟是对迷讲的,迷是对悟讲的。是不是?

如来藏性,哪来的悟跟迷呢?

绝对的东西,没有迷跟悟的东西。是不是?

你安上一个悟,你还是迷啊,不容许你安插任何的知见。

所以,心境是不二的;善恶是不二的;有为无为是不二的,生灭、不生不灭是不二的。

所以,我们应当了解佛的用心,入于佛陀的大寂灭涅槃海。

   82 禅宗真的是很厉害:令心无所增减,是名修行

对境寂然,常不离佛,

什么是佛?你对一切境界,能够进入平等的心性,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不要头上安头。

不安一个善,不思恶;不安一个对,不安一个错、来去、增减。

所以,禅宗真的是很厉害:令心无所增减,是名修行。

一百分!(师比大拇指)一百分,这禅宗每一句话都是一百分,

令心无所增减,是名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意思就是:我身上放十块钱跟我身上拥有十亿,心情是一样,

十块钱是空,十亿还是空;十块是无常,十亿还是会无常;

十块钱,我临命终带不走;你身上拥有十亿,还是带不走。

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世间什么统统是短暂让你用一下,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

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

所以,佛陀在《圆觉经》里面告诉我们:怎么样能够最快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在《圆觉经》里面那句话,你要背起来:

恒观四大无我,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哪一个人能够最快成就佛呢?就是恒观二十个四小时,都知道一切法无我,

一切法无我,你为什么要贪?为什么要嗔?

83 一切法无我,你为什么要贪?为什么要嗔?

哪一个人能够最快成就佛呢?就是恒观二十个四小时,都知道一切法无我,

一切法无我,你为什么要贪?为什么要嗔?

     当时候我在建讲堂,在建讲堂,各个地方汇款过来,因为款不够,要去贷款。

有一个居士说:师父!现在股票上万的啦,去投注股票,一下子......

客家人讲:(客语)就发了,一下子就发了,客家人叫我去投注股票。

你想想看,每一个人的心情不一样,虽然我为了这个讲堂,

我想:我难道每天去打开股市,三块一买进,三块二卖出,四块五买进,六块五卖出。是不是啊?

这样子心情:~~\_/~~\(师拟股市涨跌曲线)

放下,统统放在银行,放在银行,统统放下,放下。

当然,我是出家啦,我是这样告诉你,我们立场不一样,

你们是在家嘛,偶尔做一做,我们知道,小股、大股、水饺股,很多人在做这个,是不是?我们没有意见。

如果像我的话就不一样,我们是出家修行,不沾染这一些,

与其我花费在这个地方,不如我专心来弘法利生,

而且出家人碰这个东西也不好,人家也会毁谤。

所以,我从头到尾都不碰这个东西。

   84 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所有的心性,就是一心不乱了

    听经闻法在于明心见性,

  用见性的心来念佛,

所有的佛都是真如自性佛,

  要往生极乐世界,易如反掌,

  不再烦恼,所有的念,都是这一句阿弥陀佛;

  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所有的心性,就是一心不乱了。

    85 第一篇方便示导令悟本体:第五章 解结

    第五章 解结

    第一节 解结之元

    1﹒生死之结,在于六根
    2﹒根尘同源,犹如交芦
    3﹒交芦中性,空有俱非,解因次第,六解一亡

    第二节 开示圆修之门

    1﹒绾巾示解结次第
    2﹒六结虽异,一巾所造
    3﹒六解一亡:若无诸结,即无彼此;劳见生狂华
    4﹒解结须从结心
    5﹒结心在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
    6﹒解结依次第——解后得人空及无生忍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86 第五章,解结,要怎么样解开这个结呢?本章共二节

第五章,解结,要怎么样解开这个结呢?(本章共二节)

(第一节)解结之元

1.生死之结,生死的烦恼结,在于六根,因为六根对六境,现在六根是我们的生死之结,也是我们解脱的地方,你现在见一切相,都了知一切相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它是缘起无自性。

第2.根尘同源,犹如交芦,根跟尘,其实来自于一个如来藏性,六根是空,六尘还是空,其实都是如来藏性。

犹如交芦,交芦就是它只是缘起,缘起如幻,

整部大藏经就是四个字:缘起如幻,所有的缘起统统是生灭;所有的缘起统统是无常,它就像如梦幻泡影,不实在的。

所以,记得!我们这个世间,是不实在的世间,六祖讲:万法无有真,离假一切真。

    交芦就是缘起,什么叫交芦呢?三根芦苇这样,一、二、三,看这边,芦苇就这样子放着,缘起就这样子,抽掉一枝,二根就倒了!

    你说哪一根功德最大?哪一根支持哪两根呢?没有!同时,缘起嘛,三根,一、二、三,放着,它就稳得住了;随便抽掉一根芦苇,两枝就倒下来了,缘起,它就这样子,空无自性。

第3、交芦中性,空有俱非,解因次第,六解一亡。交芦中性就是空无自性,就是缘起,就是空性的意思。

交芦中性,如果要讨论它,空有俱非。你讲空,它却是缘起,三枝芦苇顶在那个地方;你讲有,当体即空,扯掉一根,统统倒!

讲空也不对,讲有还是不对,讲有的话,它本身是性空;讲空的话,那就坏缘起。对不对?它又是不离缘起。

所以,佛法它就这样子,空有俱非,解因次第,解要懂得有所次第。六解一亡,六根只要随用一根,证悟到如如不动的心性,这个心性,眼、耳、鼻、舌、身、意,统统解脱!

第二节,开示圆修之门

(1.)绾巾示解结次第,佛陀把这个巾拿起来,打一个结,这是什么?佛弟子就说:这是结!

连续打了六次,说这个是结,第一个是结,第二个是结,第三个是结,第四个是结......

注意看这里(师示范手巾打结),打了六个结,天人所供养佛陀的一条手巾,佛陀打第一结,

佛陀问:这是什么?他说:这个是结,然后,这个没有拆掉,打第二个,佛陀说:这是什么?他说:这个是结。

然后,连续打了三,都说是结;四,是结;五,是结;第六个是结。

佛陀打完了这个六结以后,双手拉开来,从右手边拉一下,问弟子说:弟子们!这样能够解得开这个结吗?弟子们都说:没有办法!

然后,佛陀又把这个六个结的手巾往左边一拉,佛陀就问了:这样能解开这个结吗?弟子们都回答:没有办法!

那如果要打开这个结,从哪里打呢?从结心打开,从这个结心,(师示范解开手巾的结)开了!所以,往右边拉不开,往左拉不开,从这个结心就打开了。

所以,修行要在心性上下功夫,要在心性上下功夫,拉左边,着空也不对;拉右边,着有还是不对。

诸位看!第二节,开示圆修之门,绾巾示解结次第,示解结次第,“绾巾”就是把毛巾拿起来打个六结。

2、六结虽异,一巾所造,这六结就是六根,六根虽然不同,可是,都是那个心所造成的,都是同一个如来藏性。

第3、六解一亡,这六个结虽然不同,只要你进入一根,见到真如不生不灭的自性,你的烦恼彻底打破无明,六根统统解。证悟了,眼看任何东西,耳听闻任何东西,统统解脱!

若无诸结,即无彼此;劳见生狂华,劳见就是眼睛疲劳了,看到虚空当中有华,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以为有一个人生。

而佛陀说:不相在,这个相,它不存在,我们以为实在是有一个这样的人,怎么会没有呢?

佛陀说:有那个人,他是缘起、是生灭、是变化、不实在的,你所看的东西是错觉,是错觉!我们不懂得错觉,由于妄想、无明,又没见性。

所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如来藏性当中,而不知道,以为有一个真正的来去、增减、生灭,好像有一个人生,有种种的宇宙。

所以,在座诸位!你要了解,科学的终极点是精神,不是物质,无论科学家怎么样子的去往外太空,怎么样去追寻,人生始终不能美满,因为精神领域不是靠物质世界来解决的。

精神领域虽然不能离开物质世界,但是,但看一直发明种种的仪器、飞船,你这样子一直飞到外太空,

佛陀讲的:所有的宇宙,都不能离开地水火风空见识,周遍法界嘛!

所有的星球都是一样,元素虽然有所不同,引力也许不同;地球或者是星球的温度,也许不同;如果有生长植物,也不同,因为地心引力不同嘛!如果在外星球看到了人类,就不是像我们长得这样子了。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

就算人类在外太空发现了动物,一定跟地球不一样,这完全是看地心引力,地心引力它会影响钙质,影响钙质的循环。

譬如说:一个人把他送到外太空去,他这两条腿,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他下来以后,他要复健,因为在无重力状态,他的钙质没有办法循环,所以,他的两条腿会报废,

因此他在这个外太空里面,他一定要跑步,一定要运动,在太空舱里面,他一定要运动,不这样运动,他这个骨骼的钙质没办法导电,没办法导电。

我们现在就不需要,在地球上,因为我们有地心引力,我们只要直立站着,吃下东西,我们稍微运动一下,它这个循环系统就自然。

在无重力状态的外太空,如果不跑步、不运动,这个人他就会萎缩。

如果一个人没有重力设备,这个人在外太空一年、二年、三年,他就会像鱼,水中游的鱼。他这个两条腿就渐渐失去功能,因为他是浮在虚空的,不需要两条腿去走;两条腿长久不走的时候,这两条腿就是多余的。

在外太空,譬如说:观想一下,我们今天进来讲堂,它是因为有地心引力,所以,你站在地上走进来,如果今天讲堂是在外太空,诸位!你两条腿统统会报废,因为他是浮起来,

浮起来就变成用二只手,你知道吗?滑的,用滑的,腿因为不能作用,久而久之,它就是一直萎缩......因为没有重力、没有引力,它就一直萎缩。为什么?因为钙质没办法疏导,没有办法补给这个钙质,这个骨头就一直萎缩......后来就变成一只鱼,人两条腿就完全消失!完全消失!

好!佛陀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去外太空怎么样的去寻找,始终不能离开缘起缘灭的道理,还是生灭无常,还是缘起缘灭。

所以,尽法界就是一大缘起,这个《华严经》讲的,叫做无尽的缘起,每一个星球,道理都不能离开佛陀所讲的:缘起缘灭、生灭无常,都没有办法离开,因为这是共业所感的一个宇宙。

所以,科学的终极点是精神,不是物质,所有科学家的发明,都是为了要舒缓我们精神压力,但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佛,往外一直推,

棉被发明最好的;房子愈盖愈好;冷气愈做愈好;车子愈做愈好,这些科学的发明,都是满足人类精神上的需求;

但是,因为没有大悟,不能觉悟到空无自性,所以,欲求不满,就一直发明......往外......等到科学家的发明到终极点的时候,会发现:起点就是终点,起点就是终点。

所以,美国一个科学家,华裔的科学家,非常有名的科学家,他说了一句话:他研读了科学几十年,后来看了佛所讲的《楞严经》,他就说一句话:我如果早看了佛陀的《楞严经》,就不须要研究科学。

但是,也因为研究了科学二、三十年,也更印证佛陀的伟大,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已经全部讲完了,已经全部讲完了。

所以,我们应当了解,提升心灵的精神的享受,远重于物质,我们所有的这些发明,都是为了我们方便。是不是?所有。

所以,我们真正的修行人,应当怎么样?应当知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了房子、车子,儿女也孝顺,这样可以了,好好的学佛,提升心灵,因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生灭,

就是把你送到外太空,用最快的火箭,送到十亿光年的外太空去,答案还是一样:那边也是生灭、也是无常、也是缘起,不净、苦、空、缘起、无常、无我,答案佛早就讲过了。

所以,与其你要花费时间在外太空,用天文望远镜这样一直看,了解一下外太空是不错;但是,终归要回归内观,还是要观照这个心性。

你用天文望远镜往外一直看,不能解脱;了解一些科学知识不错,当作学问研究不错,给人类一种提升科学的知识领域,大家都很感恩;但是,能不能解决生死烦恼问题?不行!

要内观,要回光返照往内观。内观就是佛法,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十七道品,哪一个不是心法?

而佛最了不起,二千五百年前的大圣者,就知道物质的终极点是精神;科学的终极点是精神,不是物质,因此我们要了解佛陀的用心。

(4、)好!解结须从结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结心在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看到什么事情,心里就打结;见到什么事情、不满的事情,马上心就打结;耳朵听到什么不顺的,他的心就打结。对不对?

六根所引起的结、烦恼,如果你能看得很清楚,知道是虚妄的,不要被它骗去,不要被它骗去。

以前我刚出家的时候,我在台中南普陀佛学院,那时候,因为那个院长作风不太一样,始终弄冷饭、冷菜给我们吃,我每天都腹泻,广化律师也没办法,这个时候,大家都有点烦恼,有点烦恼。

所以,有一次,我们就去参广钦老和尚,那时候已经现出家相了,我碰到老和尚,就把这个事情请老和尚开示,我说:老和尚啊!我们南普陀佛学院学生很多人腹泻,九点就煮好了,十一点午供,念了一、二个钟头,二十几个殿,大殿、小殿统统要去拜,唉!全部都冷的,我们这个院长为什要这个样子呢?

广钦老和尚就回答一句话说:你已经被骗了,你已经被骗了!当时刚出家不久,实在是听不懂:为什么被骗呢?我在描述一件事实啊!为什么你不正面回答?却说:你被骗了?

喔!现在知道了,原来那个是假相啊!动念就被骗了,喔!我现在知道老和尚的意思了,原来法性本来就是空,哪有这件事情呢?所以,我被骗,现在很服,很服!这是后来才体悟的啦!

我就讲,又讲这个冷饭的事情,又讲第二遍,第二遍,老和尚听了就......他很有修养,我就重复再讲一遍,我怕老和尚听不懂、听不清楚,再讲一遍,重复再描述一遍,这样......用冷饭吃,院长怎么样......

老和尚说:要说我们自己没有福报吃热饭,不能说人家让我们吃冷饭。意思就是说:要怨恨是怨恨说自己没有福报吃到热饭,不能说人家用冷饭给我们吃。

哎呀!听到这一句话恍然大悟!喔!原来万法唯心,我们一直抱怨人家用冷饭给我们吃,为什么我们不会回光返照说:我们没有福报吃热饭呢?

现在想想这个广钦老和尚,还真的了不起,真的是圣人!可是,在当时,体悟实在还不是很深,现在体悟实在是很深!

原来一切众生不可能给我们痛苦,是我们自己没有福报,碰不到好人,碰不到好人。是不是啊?原来回光返照,转识成智,就是在这一念转过来了。

所以,我从此以后;广钦老和尚讲:要怨恨自己没有福报吃热饭,不能恨人家给你冷饭吃。我当时候恍然大悟,从此以后,不牢骚、不报怨,能够知足,会回光返照了,现在懂得转识成智是什么,原来是在这一刹那之间。是不是啊?所以说:看你会不会用心?

  转识成智在一念之间,我们每天都在牢骚、都报怨,Why为什么?就是不会转,不会转。

当夫妻二个吵得很凶的时候,先生常常对太太讲:我已经忍耐你很久了,你这个母老虎!我已经忍耐你很久了!

广钦老和尚讲的:这个要转,转......以后你太太对你凶的时候,你就转过身来:我的债快还完了!呼~~~~还要喘好几声,我再让你糟蹋也没几年了,你的牙齿都装的,已经老了,五、六十了!这样稍微转一下,要不然(师拟心脏快速跳动貌)会死掉!

跟父母亲过意不去的时候,父母亲让你很烦恼的时候,你就转识成智。

意思就是说:碰到逆镜的时候,自己要能够转,知道吧!一定要懂得自己转,那么你就所向无敌了,烦恼就不生了。是不是?

当你碰到一个一直“如”你,姓如(无理取闹)的,你碰到一个很会如(无理取闹)的老婆,半夜都不让你睡觉的,你要记得!感谢她,是我们的善知识,让我早成佛道,半夜起来精进念佛!

不能睡觉啊,一睡觉,乒乒乓乓,乒乒乓乓,心情不轻松~~~没办法!赶快起来念佛,阿弥陀佛......感谢她,半夜都不睡觉,让我起来念佛,阿弥陀佛......是不是?平常七、八点,九点就去睡觉了,弄到凌晨二、三点,不感谢她,感谢谁呢?是不是?稍微念头转一下。

第6.解结依次第——解后得人空,就是没有我执。以及无生忍,无生就是一切法无生,无生就无灭嘛!

   87 六根是我们的生死之结,也是我们解脱的地方

解结之元。

生死之结,生死的烦恼结,在于六根,

因为六根对六境,

现在六根是我们的生死之结,也是我们解脱的地方,

你现在见一切相,都了知一切相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它是缘起无自性。

   88 根跟尘,其实来自于一个如来藏性

根尘同源,犹如交芦,

根跟尘,其实来自于一个如来藏性,

六根是空,六尘还是空,其实都是如来藏性。

   89 整部大藏经就是四个字:缘起如幻

根尘同源,犹如交芦。

犹如交芦,交芦就是它只是缘起,缘起如幻,

整部大藏经就是四个字:缘起如幻,

所有的缘起统统是生灭;

所有的缘起统统是无常,

它就像如梦幻泡影,不实在的。

所以,记得!我们这个世间,是不实在的世间,六祖讲:万法无有真,离假一切真。

  交芦就是缘起,什么叫交芦呢?三根芦苇这样,一、二、三,看这边,芦苇就这样子放着,缘起就这样子,抽掉一枝,二根就倒了!

  你说哪一根功德最大?哪一根支持哪两根呢?没有!同时,缘起嘛,

    三根,一、二、三,放着,它就稳得住了;随便抽掉一根芦苇,两枝就倒下来了,

    缘起,它就这样子,空无自性。

    90 佛法它就这样子,讲空不对,讲有还是不对,空有俱非

交芦中性,空有俱非,解因次第,六解一亡。

交芦中性就是空无自性,就是缘起,就是空性的意思。

交芦中性,如果要讨论它,空有俱非。

你讲空,它却是缘起,三枝芦苇顶在那个地方;

你讲有,当体即空,扯掉一根,统统倒!

讲空也不对,讲有还是不对,

讲有的话,它本身是性空;

讲空的话,那就坏缘起。对不对?它又是不离缘起。

所以,佛法它就这样子,空有俱非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91 六解一亡。六根只要随用一根,证悟到如如不动的心性,统统解脱!

交芦中性,空有俱非,解因次第,六解一亡。

解因次第,解要懂得有所次第。

六解一亡,六根只要随用一根,

证悟到如如不动的心性,这个心性,

眼、耳、鼻、舌、身、意,统统解脱!

解结依次第——解后得人空,就是没有我执。以及无生忍,无生就是一切法无生,无生就无灭嘛!

    92 修行要在心性上下功夫。拉左边,着空也不对;拉右边,着有还是不对

开示圆修之门。

绾巾示解结次第,佛陀把这个巾拿起来,打一个结,这是什么?

佛弟子就说:这是结!

连续打了六次,说这个是结,第一个是结,第二个是结,第三个是结,第四个是结......

注意看这里(师示范手巾打结),打了六个结,天人所供养佛陀的一条手巾,佛陀打第一结,

佛陀问:这是什么?

他说:这个是结,

然后,这个没有拆掉,打第二个,佛陀说:这是什么?

他说:这个是结。

然后,连续打了三,都说是结;四,是结;五,是结;第六个是结。

佛陀打完了这个六结以后,双手拉开来,从右手边拉一下,

问弟子说:弟子们!这样能够解得开这个结吗?

弟子们都说:没有办法!

然后,佛陀又把这个六个结的手巾往左边一拉,

佛陀就问了:这样能解开这个结吗?

弟子们都回答:没有办法!

那如果要打开这个结,从哪里打呢?从结心打开,从这个结心,(师示范解开手巾的结)开了!

所以,往右边拉不开,往左拉不开,从这个结心就打开了。

所以,修行要在心性上下功夫,要在心性上下功夫,拉左边,着空也不对;拉右边,着有还是不对。

诸位看!第二节,开示圆修之门,绾巾示解结次第,示解结次第,“绾巾”就是把毛巾拿起来打个六结。

六结虽异,一巾所造,这六结就是六根,六根虽然不同,

可是,都是那个心所造成的,都是同一个如来藏性。

    93 只要你进入一根,证悟了,统统解脱!

六解一亡,

这六个结虽然不同,只要你进入一根,见到真如不生不灭的自性,

你的烦恼彻底打破无明,六根统统解。

证悟了,眼看任何东西,耳听闻任何东西,统统解脱!

若无诸结,即无彼此。

    94 我们现在以为有一个人生。而佛陀说:不相在,这个相,它不存在

劳见生狂华,劳见就是眼睛疲劳了,看到虚空当中有华,

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以为有一个人生。

而佛陀说:不相在,这个相,它不存在,

我们以为实在是有一个这样的人,怎么会没有呢?

佛陀说:有那个人,

他是缘起、是生灭、是变化、不实在的,

你所看的东西是错觉,是错觉!

我们不懂得错觉,由于妄想、无明,又没见性。

所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如来藏性当中,而不知道,

以为有一个真正的来去、增减、生灭,好像有一个人生,有种种的宇宙。

所以,在座诸位!你要了解,科学的终极点是精神,不是物质,

无论科学家怎么样子的去往外太空,怎么样去追寻,人生始终不能美满,

因为精神领域不是靠物质世界来解决的。

   95 科学的终极点是精神,不是物质

在座诸位!你要了解,科学的终极点是精神,不是物质,

无论科学家怎么样子的去往外太空,怎么样去追寻,人生始终不能美满,因为精神领域不是靠物质世界来解决的。

精神领域虽然不能离开物质世界,但是,但看一直发明种种的仪器、飞船,你这样子一直飞到外太空,

佛陀讲的:所有的宇宙,都不能离开地水火风空见识,周遍法界嘛!

所有的星球都是一样,元素虽然有所不同,引力也许不同;地球或者是星球的温度,也许不同;

如果有生长植物,也不同,因为地心引力不同嘛!

如果在外星球看到了人类,就不是像我们长得这样子了。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

就算人类在外太空发现了动物,一定跟地球不一样,这完全是看地心引力,地心引力它会影响钙质,影响钙质的循环。

譬如说:一个人把他送到外太空去,他这两条腿,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他下来以后,他要复健,因为在无重力状态,他的钙质没有办法循环,所以,他的两条腿会报废,

因此他在这个外太空里面,他一定要跑步,一定要运动,在太空舱里面,他一定要运动,不这样运动,他这个骨骼的钙质没办法导电,没办法导电。

我们现在就不需要,在地球上,因为我们有地心引力,我们只要直立站着,吃下东西,我们稍微运动一下,它这个循环系统就自然。

在无重力状态的外太空,如果不跑步、不运动,这个人他就会萎缩。

如果一个人没有重力设备,这个人在外太空一年、二年、三年,他就会像鱼,水中游的鱼。他这个两条腿就渐渐失去功能,因为他是浮在虚空的,不需要两条腿去走;两条腿长久不走的时候,这两条腿就是多余的。

在外太空,譬如说:观想一下,我们今天进来讲堂,它是因为有地心引力,所以,你站在地上走进来,

如果今天讲堂是在外太空,诸位!你两条腿统统会报废,因为他是浮起来,

浮起来就变成用二只手,你知道吗?滑的,用滑的,腿因为不能作用,

久而久之,它就是一直萎缩......因为没有重力、没有引力,它就一直萎缩。

为什么?因为钙质没办法疏导,没有办法补给这个钙质,这个骨头就一直萎缩......后来就变成一只鱼,人两条腿就完全消失!完全消失!

好!佛陀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去外太空怎么样的去寻找,

始终不能离开缘起缘灭的道理,还是生灭无常,还是缘起缘灭。

所以,尽法界就是一大缘起,这个《华严经》讲的,叫做无尽的缘起,

每一个星球,道理都不能离开佛陀所讲的:缘起缘灭、生灭无常,都没有办法离开,因为这是共业所感的一个宇宙。

所以,科学的终极点是精神,不是物质,所有科学家的发明,都是为了要舒缓我们精神压力,但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佛,往外一直推,

棉被发明最好的;房子愈盖愈好;冷气愈做愈好;车子愈做愈好,这些科学的发明,都是满足人类精神上的需求;

但是,因为没有大悟,不能觉悟到空无自性,所以,欲求不满,就一直发明......往外......

等到科学家的发明到终极点的时候,会发现:起点就是终点,起点就是终点。

所以,美国一个科学家,华裔的科学家,非常有名的科学家,他说了一句话:

他研读了科学几十年,后来看了佛所讲的《楞严经》,他就说一句话:我如果早看了佛陀的《楞严经》,就不须要研究科学。

但是,也因为研究了科学二、三十年,也更印证佛陀的伟大,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已经全部讲完了,已经全部讲完了。

所以,我们应当了解,提升心灵的精神的享受,远重于物质,我们所有的这些发明,都是为了我们方便。是不是?所有。

所以,我们真正的修行人,应当怎么样?应当知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了房子、车子,儿女也孝顺,这样可以了,好好的学佛,提升心灵,因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生灭,

就是把你送到外太空,用最快的火箭,送到十亿光年的外太空去,答案还是一样:

那边也是生灭、也是无常、也是缘起,不净、苦、空、缘起、无常、无我,答案佛早就讲过了。

所以,与其你要花费时间在外太空,用天文望远镜这样一直看,了解一下外太空是不错;但是,终归要回归内观,还是要观照这个心性。

你用天文望远镜往外一直看,不能解脱;了解一些科学知识不错,当作学问研究不错,给人类一种提升科学的知识领域,大家都很感恩;但是,能不能解决生死烦恼问题?不行!

要内观,要回光返照往内观。内观就是佛法,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十七道品,哪一个不是心法?

而佛最了不起,二千五百年前的大圣者,就知道物质的终极点是精神;科学的终极点是精神,不是物质,因此我们要了解佛陀的用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30 14: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