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论]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譬如我现在六十一岁,我五十岁的时候跟现在是截然不一样的两个人,但这中间有没有相似的地方,是有嘛。

绝对是有否则你们不会认得我,甚至我也不会认得我自己,这里面不管是身形也好、心态也好都是相似相续。

不只是十年前,乃至上个月、昨天这都是相似相续的,

如果依最严格的佛的道理来讲人的生命的现象,其实都是念念生灭的,前念不至于后念;也就是说前念不会跑到后念去。

也就是上一念跟下一念是没有衔接的,上一念跟下一念的生命现象都跟电影的底片一样都是一个一个单独的,但是它跑的很快无常,这就是行蕴,无常迅速刷刷刷,所以你感觉它是动的,所以你感觉它是连接的,你感觉它是一个。事实上不是一个,是很多很多单独的现象、单独的影像组合起来。

我在跟你们讲这个时候是我积几十年读书的心得,不只是佛法,包括世间法哲学全都在里面,只是我没点出来这一部分是属于哪一个、这一部分是属于哪一个,你知道吧。

刚刚讲心会乱是谁会乱?第六意识,其它没有人会乱,这个心里面会乱的就是第六意识。

我曾经讲过一般我们学佛人都把第六意识当作坏蛋,可第六意识它是坏蛋也是好蛋,作好作坏都是它。(台语)忠臣也是它在作,汉奸也是它在作,都是它;(台语)。

作好作坏,世间出世间一切的功德跟罪恶都是第六意识在作,所以第六意识不只是坏蛋,修行也是要靠第六意识,你没有办法用前五识来修。

你要问《楞严经》二十五圆通境界,你不要去讲那个,那个是菩萨的境界,你我是没办法的,我们还是要照一般的规矩来作,因为我们不是特殊人才。

现在讲诸识与禅定修行,刚刚讲完禅定,散乱谁在散乱?第六意识散乱;禅定谁来禅定?还是第六意识。

前五识没有什么禅定,前五识念念生灭就没了,眼耳鼻舌身,你不能说我鼻子好定,你的鼻子是牛鼻子?所以绝对没有,禅定还是第六意识在定,要修定就是让第六意识定下来就对了。

知道修定就是修第六意识,所以我们的对象就是第六意识,但是作这个修的动作也是第六意识,等于用第六意识来修第六意识,这很麻烦很难了解。或者这样说好了,用第六意识的善心来修第六意识的恶心就对了。

先讲前五识跟第六意识活动的关系:前五识跟第六意识它们两个活动的关系是怎么样?

依刚刚所说的再复述一次,第六意识它处理资料的来源就是前五识,所以前五识用我们话讲前五识是上游工业,它是提供第六意识一些零主件给它,第六意识就是我们的加工区,把前五识的零主件组合起来就变成品。

前五识所得到的讯息是零主件,单独是不能用的,要启用是在第六意识加工区里面加区才能变成成品用,它是利用前五识的零主件加工变成成品,变成成品以后自己用,它也不出口。

它有这么大的市场?有,它市场很大。

注意听这个用到静坐时候的道理,如果前五识不生起的时候,我们内心就没有输入的资料,内心既然是没有资料也就是没有前五识落谢的影子,如果没有前五识落谢的影子,第六识就没有现前可以攀缘的对象。

第六识没有攀缘的对象也就是说它就没有货进来,所以它就没有东西可以处理,它就没有急需处理的资料或者是业务。

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要静坐是要修第六意识让它摄心集中,但是你要修第六意识它集中之前,你不能光直接修第六意识,你必须要先作一个前置作业,什么前置作业?让前五识没有现前攀缘的东西。

举个例子,你不可能在听音乐会的时候修定,那是修什么定?修贝多芬定。

你现前有色声香味触进来的时候,第六意识就一定相应同时意识,它马上相应就会去攀缘那些东西。

所以只要外面有色声香味触你这个第六意识心一定定不下来,是绝对定不下来。

你不要跟我吹牛说且把尘劳当佛事,那尘劳还是尘劳,佛事还是佛事,跟你没关系,不是你的佛事。不过尘劳绝对是你的,你如果去攀缘尘劳,尘劳永远是尘劳。

你如果远离尘劳才可能作所谓的佛事,你先远离什么尘劳?五尘的劳动,五尘令心劳动所以叫尘劳。

你要先远离色声色味触,没有外在的打扰、纷扰,第六意识心才没有现前的境界可以攀缘。再进一步讲它才没有东西扰乱,因为你有资料进去它一定要处理,

所以要打坐一定要远离五尘境界,远离色声香味触;第六意识因为没有色声香味触的境界要处理攀缘,它就会自己慢慢静下来。

可是还不够,为什么?因为第六意识它即使没有现前,但它老先生神通广大,静静坐在那里现前没有,没关系我们来复习以前的电影,开始复习。

当然它复习也不一定有组织的,(台语),想以前的事情,人最容易作的是想以前的事情;但也不用故意想,它自动就会想。

譬如我们这个第六意识就有三个按钮:现在、过去、未来,你把现在按下它就处理现在的事情,但你如果把现在关闭,它会自动跳到过去马上就开始演以前的电影,所以就开始回忆。

你后来发现说我不要回忆,把过去也关闭,它就马上想未来的事情,计划下一次、明天、将来规划要作什么事情。

这个第六意识它很了不起,它忙得很,它如果不是忙现在的事情,就是忙过去的,如果不是忙过去的一定是忙未来的,我们说劳碌命,从来不会停下来。

现在人把它称为一个美德,说我是停不下来、休息不下来,说自己是劳碌命,其实是在褒自己,(台语),意思就是我很忙,很忙就是很好的意思,不忙的人就被人家觉得是游手好闲。

第六意识就是这样,现在用这个来讲到修禅定,你不是说身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远离色声香味触然后你的心就可以定下来了,不然、不会。

它没有现前的可以想过去的,没有想过去可以想未来的,所以心还是乱,你光是静静坐在那边没有用。

要有方法,什么方法呢?所谓的摄心一境,也就是现在佛法进来,你已经让第六意识在远离了前五识色声香味触的扰乱之后,来摄心让它不乱不散,就是摄心一境。

摄心一境就是要修什么都可以,譬如念佛、念咒、数息、修因缘观、种种不净观等等都可以,就是这个守住。

当然首先开始为了要摄心不乱还是要数息为主,那个数息我刚刚讲过不是要一二三四而已,深入的,乃至你可以依天台六妙门数息止观还净六妙法门去修。

天台智者大师写了一个六妙门,就是六妙法门:数随止观还净,数息、接着随息,随息就是我刚刚讲心系鼻头,观息出入,那个就随息。

随着息出入,乃至随息吸到肚子里面进来,气息到四体百骸,再从四体百骸出来的时候又从这样收摄出来,经过肺脏出来,这样观,这个观也都是为了要让你摄心专一。

接着修止,止就是定;止就是修奢摩他,那就是更进一步的。

再修观,观就是慧,观就有种种观,现在不详细说。还是指还到真如本性,净就是连真如本性亦不住,究竟清净。

古代有大德评价六妙门还是以前面为主,到后面比较高妙的以真如本性来修禅定的,这方面他的发挥比较弱,那方面可以用《楞严经》来补足。所以你要修禅定一定要懂《楞严经》。

摄心一境就有种种法门来摄心,等到你摄心一境了以后得到心一境性,在《毗婆沙论》或《俱舍论》,或唯识学相宗里面常讲心一境性,就是你摄心一境,那个一境就是你所攀缘境,就是你所修的法门。

譬如以念佛来讲阿弥陀佛这个圣号或是阿弥陀佛这个圣像就是你心所缘的境,境就对象。你心除了阿弥陀佛的圣像以外没有其它的东西这叫心一境。

你如果修其它的法门,譬如修不净你心里面只有这个境,只有你所修的这个法门,其它的都不去缘;不去想不去念叫缘。

达到心一境,心一境如果成就以后叫心一境性,这已经快得禅定,这个时候快得禅定,达到心一境性就称为未到地定。

什么叫未到地定?这个地我们上次讲初禅叫离生喜乐地那个地,这个地就是初禅的意思,初禅那一地叫离生喜乐地,但是还没有到初禅那个境界,初禅的前一站叫未到地定。

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全身会有十六触生起,十六触就是身体有十六种变化,这都是色法方面的变化。

譬如身体热,这个热不是一点点热,是很热很热,热的跟火焰山一样,一点点热不算,那可能也是打坐的一点点现象。

接着就是冷,(台语),盖四件的棉被,穿棉袄都还在发抖,那种冷。

然后痒,痒到什么地步?(台语),无始劫来(台语),讲一个比较土一点好像在脱胎换骨一样,(台语)。唯一的办法你就忍受,不能去动它,(台语),全身都烂了没用。

然后还有身体会摇动等等种种现象,乃至刚刚讲来电,还有最后一个是持身法起。持身法起就是我没有讲这个名词,我说打坐到后来它自然会挺直,那个就是持身法起,你不挺直都没办法,它自然就挺直,你一坐好气就起来就挺直,你也不用再去调整,也不会变形,这叫持身法起。

我告诉你这个好像都很不可思议,事实上这个都没有关系,很多人打坐着相很容易着魔,现在这个都是物质界的,我现在跟你讲这个道理给你听。

有的人有这些现象以后就很得意就到处去宣传,我告诉你那个没什么好宣传,那个道理是什么?

那个道理就是经过打坐以后你无始以来的业力开始转变,你心比较清净,心因为不乱所以清净;心清净以后但是我们这个肉体,你那个肉体还是杂染的。

因为心比较清净,业力开始重新排列组合,你身跟心不相应,身比较污浊,所以杂污污浊的身四大开始重新组合,开始重新组合的时候就释放出种种的能量,产生种种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十六触的产生,会有冷热痒,这个讲透了就了解,也就没有什么好执着。

不应该去执那个东西,也不要去追求那个东西,主要是心上,你静坐的结果对你的心有没有改变,你若坐了半天吵架还是吵架,妄语还是妄语,种种贪嗔痴还是一样,依然固我。即使你再怎么变,七十二变没有用,

不要搞错,先懂这些道理你再去作,碰到时候这很重要,你碰到时候第一个你不会认为你着魔,第一点。

第二点,你若不会认为你着魔,也不会认为你很伟大,我打坐有很多现象,好像已经超凡入圣,早得很。

幸亏我有闭关三年,不管在经教上面、乃至在禅定的实修上面都有些经验,这些年来碰到很多妖魔鬼怪跑来找我,我都不会被问倒,这个满幸运。(台语),

有的来找我的都是来踢馆,他已经全台湾跑遍好多道场,专找武林高手挑战,看到哪一个有名的法师他就去找去所谓参访,事实是踢馆,到我这边来都是踢,

很多就说师父只有你这里有真正的佛法,什么真正的佛法?佛法都是真的,只是你自己看不到。

所以你看打坐就不能随便坐,众生可怜末法时期真正有经验的人不多,大家都是盲修瞎炼,所以说有困难。

 楼主| 发表于 2020-4-2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39

接着讲以前很多来看我的都是在家居士比较多,很多动不动讲他入定怎么样,象那种我都不去跟他讲,为什么?一听就知道是外行,

为什么外行我现在告诉你,让你知道一下也不要被人家哄骗,他一讲他入定你就相信他入定,那可能是心比较静一点而已,你知道吧。

入定是何等境界你知道吗?我告诉你,刚刚讲入初禅之前有未到地定有那十六触,他有没有那十六触?那十六触都是很极端很激烈的,譬如痒不是(台语),不要胡思乱想;有点象是不是?不是,

那个是等于你身体整个在革命,很激烈而且不是一天两天,少则一个月、两个月,多则三四个月,不断的,(台语)

即使是那样有什么了不起,你能悟得一个佛理才是最重要,你见得你自己的本心那才重要。(台语)跑不了如来掌心,

什么是得定?首先讲得初禅就得定。得定经里面有一句话,离欲得初禅。离欲是什么?主要注意听离性欲,所以他只要还有跟女人睡觉的、或跟男人睡觉的,我告诉你他如果是修学佛法的不可能得定,除非他是修学外道法的那得外道定,有可能,那就跟魔定相类似。

一定要离欲才能得初禅,这个离欲得初禅不是说得了初禅离欲,是你要还没有修禅定之前就要先修梵行,跟女人没有瓜葛、没有关系,而且你更不贪爱这东西了懂吗?

你在勉强的不去跟女人交往不行,打从心里面就好像你吃素一样。你要吃到你根本对肉食、对荤的东西没有兴趣,甚至讨厌,这样才行,你如果做梦还梦到肯德基那就不行了,

如果说你虽然跟你太太再没有那样,可是你睡觉都一直梦到桃色的东西、粉红色的东西,乃至梦到梦遗,那就是心还没有离欲。

你如果真正得禅定的人他势必是离欲了,等到你得禅定以后更加对女色不会有兴趣,如果你一接触女色会怎么样?破功,必失禅定。(台语),

不要说你,五通仙人在天上飞,看到下面那个美女在洗澡心一动就掉下来,五通仙人那不只是初定、二定而已,(台语)。

末法时期众生可怜,(台语),招摇撞骗,天下他最大,众生就被误导了,可怜。

这些我以前都没讲,我觉得时机到,时机到怎么样?我知道、了解、我有经验,而且(台语),

未证言证大妄语。未证言证包括禅定,禅定证初禅,那是证的境界。我们不是有修跟证吗?得初禅就是证初禅,离欲得初禅。

你不要小看初禅,这个初禅就好像你上了大学一年级一样,那就是大学生,大一有什么了不起?大一没有什么了不起,大一也很了不起,因为他是大学生,只要他没有出状况一定大学毕业。

如果能得初禅他就一定一直可以上去,即使今生不能上去,来世也可以接着上去,因为什么?因为他现生已经离欲。

反过来说得初禅的人一定是离欲的,这个离欲指淫欲。再讲清楚一点,这个淫欲不只是跟女人,也包括不能自慰,也不会自慰,因为他没有那个需要,各种淫的方式他都不会有,离欲得初禅。

再一点得初禅的人他还有什么现象?(台语),我们说禅乐为食法喜充满,

什么叫禅乐为食?得初禅,住于初禅不吃饭,以什么为食?以第六意识的观想为食。为什么?前五识已经不现形,没有前五境,五尘的境界在前面所以前五识不起,五识不现形,所以五识就是止息的。

当前你在定中只有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观想佛法,以佛法那个法食让你维持你的生命,让你甚至就不用吃饭。因为凡夫众生一定要吃饭能活下来,但是入定就不用吃饭,第一点。

第二点不用睡觉,得定就不用睡觉,当然是在入定的时候,出定还是要睡,出定也是要吃饭的。唯独这个性欲是出定也是应该一样的。

还有得禅定的人一定是烦恼稀薄,随烦恼很淡薄;随烦恼就二十随烦恼,尤其是:忿覆悭嫉恼害谄诳骄,这十个随烦恼几乎是没有。这就从唯识来看修行,乃至修行的境界。

看五位百法,心所有法的第五项随烦恼二十,如果入禅定得初禅的人忿、覆、悭贪、嫉、恼、害、恨、诳、害、谄、骄,这十个随烦恼得定的人几乎不会犯。

我们来检验一下这个人如果说他得定了,你看他有没有这个毛病,如果有就表示他所说的得定是假的。

第一个忿,他不会忿,忿是什么?大怒,控制不住的暴怒、抓狂。恨,他心里面不会有恨,恨的意思偷偷嗔恨一个人;忿是当面破口大骂抓狂那种情况。

覆就是覆藏,作了坏事不让人知道。恼就是会恼害别人,这不是自己生恼,是令别人烦恼。

悭就是小气,尤其是指法上的悭法,或小气钱财也算。诳就是骗人,吹牛,这叫诳。谄,谄媚,(台语),拍马屁就是谄。

害就是要伤害众生,喜欢想要杀生,他得了定但还是很喜欢钓鱼那不可能,喜欢插虾那不可能得定。骄,骄狂,很骄傲。

所以得定的人就必须要有这样的德行,会远离这些随烦恼,你把这些背起来可以去印证、检验。

得定不是小事,因为已经离了欲界,离了五欲境界你看看,所以不是小事,不要听人家胡乱吹牛。

这就是我学佛的风格,什么呢?没有宗派的分别,引一如而知之,就全部都合在一起,显密性相,(台语),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是一家人,我们后代人把它分家了。分家就互相打仗,我都(台语),

你看你了解这个以后,这个是相宗的。你学性宗譬如禅宗要打坐,你不了解这些现象,你打坐糊里糊涂不知道坐什么,

记住,这不只是我发觉,而且我本来就这样想:如来的法是全体佛法,所以各宗各派都是互补的,也绝对不适合把它拆散,然后各自独立。

你若那样就只是瞎子摸象,摸一个现象这就是真如本性——摸那个象牙;这就是真如本性是这个样子,象皮管这样子。

所以全体佛法是不能够分开的,应该是这样。乃至于要成佛也一定要通达一切法,应该没有说通达一法而成佛,有没有?应该没有。

接着讲诸识与禅定修行,从诸识来看种种众生修行,前五识是凡夫外道境界,凡夫外道就是修前五识,乃至不是修前五识,是在五尘色声香味触法里面打滚,在色声香味触法里面去取着、贪着,

我顺便讲你知道耶稣教他们最宝贵最看重的是什么?是耶稣的神机或神通,他们称为神机。因为他们认为耶稣有神机有神通,他被杀了以后能够复活生天,所以他也必定会回来救你们,不救我们。

所谓的神通是什么?那都是色声香味触的境界,所以神通敌不过业力的原因就这样子,因为那个是在色声香味触里面贪着。

他们很看重耶稣会在水上走,耶稣复活,这个在佛法里面都是很平常的事,我们达摩一苇渡江,根本没什么。乃至黄蘖大师碰到一个小乘人他也会水上走,还被黄蘖大师骂一顿。

复活我们达摩祖师不也复活,更何况而且我们达摩还不人家真正把他害死的,耶稣好像被当贼跟两个小偷一起钉在十字架上钉死掉了。

你们若有看电影,我是没看,他背十字架很惨,有没有看那个电影,(台语)。

我们的佛菩萨是不会被人家害死的,害死他早就跑掉,预先知道了。为什么不会被害死?不要让众生造杀害圣人的罪,如果你要害他是绝对害不到,除非他故意要让你害死,但是佛法里面没有殉道,只有成道。

注意听,佛法没有殉道,如果有殉道都是错的,越南有自焚的,那都是错的,我们要为法而活着,不是为法而死。

在修道过程中死掉还没听过,还没看过,真的没有,所以你再怎么辛苦也会死掉,所以不会殉道。

不会殉道你说跟外在冲突,我告诉你佛法的修行人第一个就不会跟别人冲突,而且也不会卷入政治,也不会意识形态关系的冲突,然后被人家杀害,不会这种事。

因为他已经远离这些世俗的妄想分别境界,这些境界他也不会跟人家去辩跟人家去吵因此被人家杀掉,不会。除非是前世欠他的债有可能,

因为卷入政治意识形态不同而被弄死掉了,那个是佛法里面所谓的亡难,那个是业障重,所以耶稣业障很重。我是故意讲的,这个将来都要上网去的,没关系。

诸识跟修行,这不只是修行佛法而已,诸识外道跟凡夫所修的都是前五识,也就是在香声香味触打转,象道教的也都是。那个什么开沙盘那些都是色声香味触色法五尘的境界,

第六识是小乘境界,因为小乘已经不贪着色声香味触,从心里面的散乱种种烦恼去对付,所以他是修第六识。

第七识是菩萨修的,菩萨开始断我执,断我执的贪爱,对我的贪爱。

你说小乘不也断我执吗?没有,他是伏了我执,但他还有我相贪着,所以他要入涅槃。谁入涅槃?我入涅槃,如果没有我的话谁入涅槃,所以他还有我相贪着,

菩萨断七识贪着所以没有我相贪着,所以菩萨无我相就是修第七识。

八识就是佛跟大菩萨的境界,如来藏识也是一样,都是佛跟大菩萨的境界。

如果以五识来看五识是凡夫跟外道的境界,所以他们所修的禅就是凡夫禅或外道禅,所以凡夫跟外道也会有定。

小乘所修依于六识就是小乘禅,菩萨就修菩萨禅,要断我执我相贪着,入无我相,若人不贪着我相名为菩萨。

修第八识就是修断习气,那就是佛如来禅或是大菩萨的禅,或是最上乘禅,《楞伽经》所说的。这是通的,因为修第八识,第八识是它的相,它的本体是如来藏识,所以修这个最终就会达到这个,修八识就是在已经入地以后的圣位了。

关于二乘要灭第六识或诸识,这个其实是没有办法灭第六识,甚至任何一个识你都不能灭它,严格来讲,但佛以方便说灭第六识有灭尽定和灭受想定,事实上是没办法灭的。

前五识你不用灭它,因为它是念念生灭,你只要离境它就灭了;

第六意识你也没办法灭,为什么?因为第六意识是依第八识来,是由第八识转生出来,你也没办法灭它,或者说小乘也没办法灭它,只是用定力把它压住不起现行,这样而已。

佛就方便说这样的境界称为涅槃或灭受想定,因为第六意识压下来以后受跟想,还是要看唯识,你光是说灭受想定、灭尽定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20-4-2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五位百法,心所有法的遍行作意处受想思,就是我们的心行,心的作用就有这些作用:作意、处、受、想、思,这个受跟想或者你也不用看这个,

什么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受跟想这两个字影响众生生死跟涅槃,或是烦恼跟菩提最重要的,

譬如我们为什么学佛?因为觉得苦。你为什么会觉得苦?因为有受心所在,你不得不觉得苦或乐,

众生不是觉得苦就是觉得乐,你为什么能够觉得苦或乐,那就是因为你心识里面八识里面有一个受心所,所以让你有觉受,能够感觉外在与内心的事情,你能感觉苦或乐是外在给我们的,我们自心也会觉得苦。

譬如你现在身体好好的,也有职业、收入、子女、房子、汽车,什么都有,但是什么?你常常觉得很无聊,这麻烦了。不知道作什么好,

无聊的苦是世界上最苦的一种,这个苦是没有药,你不能说吃什么药无聊就好了。

你说我去听一场音乐会,音乐会也只能听一场,你不能一整夜都听,一整夜都听听到后来也累。

更何况现在的音乐会,我昨天到师大去跑步,吵死了;现在大学生变这个样子,都变成非洲野人,所以我觉得很可怜。

那个重金属的哇,(台语),我昨天跑步跑的不太好,因为太吵了。

你为什么会觉得苦,不一定要有外境或身体不舒服什么,你即使是完全没事你还不能觉得快乐,我以前不是有探讨过好多次快乐,快乐总说什么一大堆,

现在我告诉你什么是快乐,这是最后大概没有了,只有这种人能够快乐,如果不是这种人不可能快乐。

德性加智慧,光是有智慧也不会快乐,有智慧没有德性不会快乐,有德性没有智慧也不快乐。

这个智慧是什么智慧?当然一定要佛慧才行,以前讲了很多很多,现在总说就是这样子。

苏格拉底是个智者了吧,西方,孔子快乐不快乐?他好苦,到后来还被害死。他的徒弟柏拉图快乐不快乐?他也好苦,他也被放逐,然后又心疼他老师被害死,不得志,开一个补习班,生意也普通这样。因为那时补习的学生不太多,没有联考,过的马马虎虎普通。

还有谁比较有智慧的?想想看没有一个快乐的,近代哲学家罗素离过三次婚,好像三次还是四次尝试自杀,你看快乐不快乐?我看不会。

我看很难,你看他到处教人家智慧,甚至教人家什么叫快乐,还写一本书,我还看过好崇拜,我高中读了五六遍,就只差没把它翻译出来,我崇拜的要死,结果他是这样子,他苦不苦?好苦,绝对不可能快乐。

孔子快乐不快乐?孔子是圣人,圣人应该快乐,这个圣人是苦圣人,因为他失业了,他只当几个月的鲁国的宰相就被鲁公给撵走了,然后他从此就失业了,

失业以后我们都有读过周游列国,什么叫周游列国?就是到处去求职,没有职业介绍所,所以他就跟那些说客一下毛遂自荐,到处想要去说服那些国王给他一个官作。

周游列国七十二国没有一个国王愿意聘他,你看惨不惨?因为他长的难看很象一个恶人杨虎,在陈国跟蔡国之间那个陈国蔡国人很恨杨虎,以为他就是杨虎就把他围起来,所以孔子跟他的七十二贤在陈蔡绝粮三月,三个月没有饭吃,你看他苦不苦太苦了。

后来好不容易回到鲁国没有工作怎么办?跟柏拉图一样开中国第一个补习班,就这样,他满肚子牢骚,很不得志的一个读书人,他是很有学问,但那些学问都是教人做人的道理,就是教人作他自己不用;

只是教别人作,跟现在很多学佛人一样,讲很多道理只是教别人作,自己不用作。为什么?因为他比较高,他是教人的人,所以他自己不用作。

什么是快乐?快乐所有的智慧一定要是佛慧,如果世间人的智慧那苏格拉底也有,孔夫子也有,柏拉图也有,乃至尼采也有,尼采真正发疯了,而且眼睛还瞎了,惨不惨?可怜的是,尼采的哲学造就了德意志,产生希特勒。

他的哲学很厉害,很伟大,伟大就是在另一方面,就是说可以鼓动别人,我跟你讲我能考上大学有一半的功德是他的,因为我那时候就读悲剧哲学家尼采得到很大的鼓舞,

不过他有很多偏颇的力量,不过小孩子青少年哪里会分辨那么多,所以我是吸取他好的地方,但没有智慧,所以搞得后来自己也是一样失业,也是跟孔子一样大学不聘他了,因为他跟疯子一样讲很激烈的理论。

当然依佛法来看也不是真正的错,但在西方那个时代讲那个话不死已经不错了,他写了一本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章开始上帝已死你们听说了没有,第一句话;

你们这些井底之蛙的人都没有听到这个消息,那我现在来宣布上帝已死。

他一讲这个马上就失掉柏林大学哲学教授的职位,一生就是这样不得志,很疯狂。

象叔本华也是很有知识很有学问,他还懂一些东方的东西,但是快乐不快乐?他也是疯狂边缘。

所以真正要快乐一定要有佛法的智慧,还要有德性,从现在开始不要再问我为什么不快乐,你就该回答因为我没有德性也没有智慧,除非你有德性又有智慧,那你就保证快乐。

你一问我为什么不快乐?不用再去追求,不用再去问快乐在哪里,我要追求快乐?追求什么快乐?快乐又不是一块石碑、一块石头你可以找得到,你不用去寻找,怎么找得到,快乐就在这里。

所以不用问什么是人生的幸福、人生的目的是什么?那都不用问了,你懂吗?或是人生目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会问这个多半是很不快乐,而且百思不得其解的人,

因为他很不快乐才会问人生是什么意义,他有点好像跟那个存在主义所讲人生是荒谬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那都一群不快乐的人在想的。

什么是不快乐的人?不快乐的人就是一群没有德性又没有智慧的人称为不快乐的人。

德性加智慧等于快乐,所以常乐我净,什么叫离苦得乐?你要离苦得乐就要求德性跟智慧。

我为什么还是这么不快乐?那你就应该回答说因为我是这样的没有德性跟智慧,所以我这样的不快乐。

想一想这样子太好笑了,事实上是这样的,我刚刚讲的都是天下最伟大的人,都是哲学家,还不讲政治家呢,政治家更苦,一天到晚都在斗争。

今天本来还要讲这个,我看省了,我还没有忘记要考试,因为有些人是因为考试才来的。

我们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4-29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40

    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请放掌

    我们今天继续讲百法明门论,我本来这次不要讲经,因为等一下要传很多法很忙,后来想想不行很久没讲,讲经是很重要,开闻慧,你要有智慧般若为导修行才不会走错。

前天有一个人来看我,二十几岁还没读大学就开始学佛,很喜欢静坐,后来大学毕业就作了六个月工作辞掉,一天到晚静坐什么也不懂,觉得着魔了,着的很厉害、非常非常厉害。打坐的时候现象一大堆,(台语)不用细说,

还有一点他除了不懂佛法以外用道教方法来打坐,所以他可能是修外道,不是佛道。所以问题很多,很多鬼神,(台语),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子,着魔集大成。

把百法明门论顶戴一下,我们继续今天因为时间很少,所以我讲快一点,你们注意听。如果有不明白的请DVD、上网可以直接下载。

[五、心所有法(五十一种)]

心法是心的本体,心所有法就是心的作用,所以有体相用,心所有法就是它的相跟用,我们心的本体是这样子,但它运作的时候是什么样一个相状,就是这五十一心所就讲它的相状跟作用。所就是所有,所有就是拥有,心体所拥有的作用称为心所有法。

[论]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这个是全部的心所有法的大类,略有五十一种,大略说来五十一种,其实不只,是菩萨为了要让我们了解这一切法,把心所有法约略归类变成五十一种,事实上你说心的功能有多少种,那是千千万万,但就归类成五十一种。

[「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心所有法」,亦即心相应行法,]

心相应还有个心不相应,心不相应是另外一类以后再讲;所谓心不相应就是心不能够控制的。譬如业力、时间、空间,我们心可以了解但是不能控制,

但这些是我们心能主控,假如你有觉知,你学了圣道可以控制这些心所有法,当然凡夫不行。

凡夫只能了解,了解以后还没有办法控制它,为什么?你能控制这些心所有法,就称心得自在。

在经里面讲有心得自在,什么叫自在?就是能够控制这个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八识跟心所有法,因为能够控制这个心所以也就能够控制外法。但佛法目的不在控制外法,是在控制自己的心、心所有法。

[因这些法属于心王所有,]心王就是八识,八识如王所以称为心王。[如仆属主;与心相应,如臣随主:心王如「体」,]是本体,[这些心所有法是心体之作「用」。

所谓「用」,是作用、功能之意。「略」,大略;因为心体之作用,本来应有很多,决定不只五十一个,但为令修行者易于受持,]所以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就把它择要的说成五十一种,定下来五十一种,[故择要略说此五十一种。]

[「分为六位」:《俱舍论》]就是世亲菩萨写的《阿毗达磨俱舍论》所讲,其实是讲唯识学最根本的东西,而且很深,我将来要把它注出来。

[也是将心所有法分为六位,不过却有所不同:《俱舍论》将遍行五、别境五的十法,合成一位,称为「遍大地法」,其数也是十个,内容一样,只是其分类显然比较粗,不如大乘唯识学详尽。

另外一个比较不同的是,《俱舍论》不称「随烦恼」,]就是随烦恼不称随烦恼,[而称「小烦恼」,共有十法;]《俱舍论》很重要,真的想要通达唯识学一定要懂《俱舍论》,所以我这里稍微比较研究一下。

[而将唯识的随烦恼中的「无惭、无愧」,别立一位,]立一个类别,[称为「大不善法二」,]有两个,那是无惭、无愧,因为这个无惭无愧对修行来讲很重要,无惭无愧的人没办法修行,人无惭无愧万事可行,恶事。

[这当然有其好处,因为可凸显「无惭、无愧」的重要性。

然而,唯识学的「随烦恼」之命名,比《俱舍论》的「小烦恼」,要精当得多;因为「随烦恼」之名指出这类烦恼是「随着」根本烦恼而起的,故意义上深刻得多。

又,《俱舍论》的小烦恼只有十个,而大乘唯识学的「随烦恼」却有二十个,因此唯识学所论列的法,在深度、广度、及精致性上,都比《俱舍论》来得高。

再者,《俱舍论》把「贪嗔慢疑」这四法归为「不定法」,显然不是很恰当;]

《俱舍论》就是小乘的相宗,它所根据的就是《大毘婆沙论》有一百卷很大,跟《瑜伽师地论》一样,是小乘法相宗的集大成。玄奘大师有翻译,在瑜伽部里面,一百卷。

《俱舍论》是截取《大毘婆沙论》的精华,把它演述一下,也加了批评就是了。

贪嗔痴慢疑归于不定法,这个归类是《大毘婆沙论》归类,并不是《俱舍论》,它是依那个而来,并不是很恰当,

[唯识学是把这四法加上「痴、恶见」,成为「贪、嗔、痴、慢、疑、恶见」六法,立为「烦恼六」,]这个烦恼就是根本烦恼,[也就是六种根本烦恼,]或大烦恼,[显然较合理。

此外,大乘唯识学五位的第一位「心法」有八种(八识),而《俱舍论》的心法却只有一种,指意识,它的意思是说把六识合成一体,其意为将三八识」合成一体,不予细说,亦无论及第七、第八识。]

主要是小乘的修行就是以六识为主,他修到第六识为止,所以它就不谈第七、第八识,因为小乘人不断根本我执,他也不证无上菩提,所以不谈末那,不敬八识。

[可见俱舍的「心法」太略;同时亦可证佛在《解深密经》及《楞伽经》等所说:「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

(阿陀那识为第八识或第七识之别名)。看它在什么地方,这里是指第八识,佛对一般没智慧的人是不会谈第八识的。

作如是比较之后,可见大乘唯识学的法相,是比小乘殊胜、深入、广大。

(大乘唯识既然是释迦佛及补处菩萨(弥勒菩萨)为诸菩萨所开演的法门,那还有什么话说?决定是比小乘殊胜的——至于大乘是佛说、且定比小乘殊胜,这也是无著菩萨在其所造的《摄大乘论》的主要意旨。)]

刚刚讲那个东西是很专业,你们看过有点印象就可以,要真正了解恐怕要过些年,等你功力深厚以后再回头来看比较懂,现在懂大致一点点。

[1.五遍行]

看我翻译的英文的五位百法表,这张表等于是我几十年读书学佛修行的一个总绩的其中一个成绩。

读英文、读中文、学佛学等等,主要让你们看最左边一切法,一切法分成有为法、无为法两个大类。

我们现在看心所有法这一类,心王不是八识,心法八识:眼耳鼻舌身、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然后心所有法就有六类: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这个就都得心的功能或作用,我们的心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就是这个。

遍行就是普遍都存在的意思,也就是不管你心态是什么怎么样,它都有这些成分在里面,也就是:作意、触、受、想、思,

不管你的心是在作什么事情,它一定有这五个要素在里面,这是基本要素。

一切心行要起来的时候,它基本要素有这个五个所以叫遍行,遍就是普遍,

接着跟普遍相对的就是个别的;普遍的情景是这样,个别的情景是什么?个别的情景、特别的情景,这个别有特殊的意思。

特殊的情景、情况之下心会产生哪一些东西跟心王配合?有普遍的以及个别的这些因素、成分,

接着就谈到心在作用的时候产生好的就是善,第三类;产生坏的就是烦恼,产生跟烦恼有关系的就是随烦恼。

什么叫随烦恼?跟烦恼有关系,跟着烦恼起来的就是随烦恼,也就是我们讲粗话就是烦恼的跟屁虫,这个随烦恼总共有二十个。

接着不定,不定就是说上面善是好的,烦恼、随烦恼是不好的,另外有四种它不好也不坏,不一定是好、不一定是坏、也不一定是无记,这种性质不定的东西叫不定。

譬如以睡来讲,睡眠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也可以是没有关系的。

什么是好的睡眠?累了以后适当休息就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睡眠?已经睡够了还继续睡,睡的腰酸背痛那就是坏的。

什么是无记?不是善也不是坏?那就是说有时小睡一下,不足什么防碍,那叫无记的睡。

大致讲一下心所有法的几个性质,一个是普遍存在的,一个是个别存在的;有时候是善的、有时候是恶的,这总合心体的作用跟种类。

大致知道以后我们再回头看遍行,详细讲遍行,一切心的作用里它是普遍存在的。

[论]

【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遍行」:「遍」,周遍、普遍。因为这一类心行,]心行就是心的作用,行就是作用、功用;[具有四种普遍之义,故称遍行。这四种普遍是:1.遍三性、2.遍八识、3.遍九地、4.遍一切时。]

[1.遍于三性——「三性」是善、恶、无记三性。]

我们通常凡夫的法里面说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但是佛的智慧广大,不对。不是好的不是坏的,还有一种无记,也就是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也不能说它不好,也不能说它不坏。

记是指称,你不能指述、指称、或指陈它是善性、恶性那种东西叫作无记性。

譬如我讲一个好笑的,人傻笑没有什么好坏,打呵欠也没有好坏那是无记性,打呵欠你不能说坏、也不能说好的。

顺便讲所有的行住坐卧四威仪这个身体的动作都是无记性,你不能说它好,也不能说它坏,除非打人不算。

行住坐卧,乃至眼睛转一转,都是无记性;不能说眼睛转一转是好的,当然你没事乱瞟当然是坏的,不好没有威仪,对出家人来讲。

 楼主| 发表于 2020-4-29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的智慧就是这样广大,一切他都包了;外道呢?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二分法,是不是?所以不是褒上天就是贬地狱,只有这两种,没有中间灰色的,不是黑的就是白的,

事实上在实相上是有灰色地带,不仅是物质乃至人的心理都有,不是说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天使就是魔鬼,不是这样的,有中间的东西,而且很多。

三性是善、恶、无记,也就是好坏跟不能指称,我们把它应用一下,遍行有作意、处、受、想、思,

这五个遍行譬如以作意来讲有善作意、恶作意、无记作意;处也有善处、恶处、无记处;受也有善受、恶受、无记受;想也有善想、恶想、无记想;思也有善思、恶思、无记思,这样了解吧,所以全都遍。这个是遍三性,

我们往下看,[这五种心所法,不论是在哪一种性质的心行中,不论它是善念、恶念、或无记念之中,都必定要有这五种心所参与,才能起心行。]也才能起功用,

[也就是说,众生不管造善、造恶或造无记业时,都必定有这五种心所参与:因此称这五心所法为「遍三性」。]

[2.遍于八识——这五种心所,能遍于八识中而起作用,亦即在八识中的任何一识,若要起作用,必定会有这五种心所;也就是说,在心王起作用时,都能发现这五种心所的踪迹。]

我现在讲详细,你看讲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遍行有五个:作意、处、受、想、思,

现在我们用这五个遍行配识就有眼识作意、耳识作意、鼻识作意;或者用眼识作意、眼识处、眼识受、眼识想、眼识思,这样懂吗?

用八识来配五遍行,眼识来讲我们加一个心所,眼识作意心所、眼识触心所、眼识受心所、眼识想心所、眼识思心所。眼识要起来的时候必须要有这五种心所,

耳识也是一样,耳识作意、耳识触、耳识想、耳识受、耳识思;鼻识作意、鼻识触、鼻识受、鼻识想、鼻识思;舌识作意、舌识触、舌识受、舌识想、舌识思;

身识作意一样,乃至意识作意心所、意识触心所、意识受心所、意识想心所、意识思心所,末那识亦复如是。

遍于八识,八识里面都有这五个遍行心所。

[3.遍于九地]——三界再把它细分就称为九地,三界是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一、色四、无色四,总共就九个了。

欲界是一个地,地是什么意思?地就是境界的意思,或是众生住的地方,欲界就是一个,什么?欲界的众生都有五欲,所以它是一个。

有五欲的众生有哪些?除了天道以外地狱、饿鬼、畜生、修罗,这五道都有欲望、都有五欲,都同住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五道众生共居土,这就称为趣杂居地。

色界就是禅天,有四禅天所以四,四个层次;无色界有四空定天,四空天也是四个。

所以欲界一个,色界四个、无色界四个,这样就九个,这九个地方或是九个众生住的境界就叫三界九地。

[「九地」是从三界中开出来的(即是把三界再细分),故亦称三界九地」,密教则称之为三界九居」,以九地为三界众生所居住之处。]

你现在看一下三界六道表,这张表是我学佛几十年渐渐发展出来,我们看三界六道,常常学佛讲出三界,三界众生六道众生是怎么回事。

最下面是欲界,欲界有哪一些:地狱、饿鬼、畜生、人道,人道又分四个地方;阿修罗道是界于人道跟天道的中间,界于人道、天道、畜生道,所以阿修罗半属于畜生。

六欲天称为欲界天,还是欲界的,所以三界六道其实全是凡夫,你看我们过年拜天公是哪一天?忉利天,三十三天处,(台语)以佛法来看三十三天是第二天而已,释提桓因只是第二天而已。

我们过年不是拜道教很多神,那些神都是鬼道,不是恶鬼道就是了,鬼道好的鬼人把它称为神;什么是好的鬼?作善事有威力有福的就称为神,没有福的就称为鬼。

同样喝酒有钱人喝酒是酒仙,没有钱人就是酒鬼,然后同样赌博,有钱人赌博就赌神,没有钱人赌博就赌鬼,就这样,其实是鬼神同道,都是鬼道,它其实不是六欲天。

什么夜叉等等那些都是畜生道,迦楼罗、摩睺罗,天龙八部,除了天是天以外,八部将全都是鬼道。

至于外道拜的神不是鬼道,譬如耶和华不是鬼道,顶多顶多就是欲界天而已,阿拉不晓得是哪里。

色界有四禅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这个是初禅三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四禅天就复杂了:福生天、福爱天、光果天,接着有一个无想天,就是外道跟无闻比丘,

什么是无闻比丘?就是只修禅定没有智慧的这种小乘行者,将来就会生到无想,但他又没有邪知见的话,追求后生就生为无想天,他就是很懒,不想动止想所以就无想。

坐在那里好像草木一样,变成将来入无想天,当然你要先无想定才行。

可是你不要笑这无想定,无想定也是很高,只是他不是菩提道就是了,随便一个什么定都定都还没有,而且无想定已经是第四禅天了,第四禅天连呼吸都停止,没有呼吸。

初禅天就不吃不睡,禅乐为食,所以不会睡着。四禅天就呼吸停止,脉搏也几乎没有了。

无想天再上面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这五个天叫五净居天或五不还天,也就是三果阿那含;

从娑婆世界得到三果以后就生到这五净居天,通常是生到色究竟天,最高的那个,在那里证阿罗汉;色究竟天又称为阿迦腻吒天。

四空天就是四空定,四空定就是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天就是入空无边处定,将来可以生到那里去。

四无边处定就生四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都是外道修的,

我们学佛的就不可以入这个非想非非想处天,不是想也不是不想,这个很奇怪。为什么不是想也不是不想?因为他入这个定的时候,如果想的话他觉得太粗,如果不想他也觉得太粗,所以就在中间不是不想也不是想,心就定在那个地方。

三界六道除了欲界以外总共有二十八天,三十三天不算,三十三天它是一层。中间是释提桓因,四方各有八天,四八三十二加中间一天就三十三天。所以中间那一天统领四方三十二天,四方就是四天王。

你看看这都很困难,即使入初禅也不是很容易的,更何况说什么出三界,你现在知道以后就不要随便说我要出三界,谈何容易;

出三界就是要超出三界二十八层天,小乘阿罗汉入了四禅或是非想非非非想处天,最后用灭尽定、灭受想定断了生死烦恼才出三界。

我们所求并不是要出三界,但也不要住于三界,不要贪爱三界,所以菩萨所行是甚难。

[九地是从三界开出来的,此九地为:「欲界」五趣合为一地、]五趣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色界」四禅为四地、「无色界」四定为四地,共为九地。]

你们听过四禅八定有没有?四禅八定其实应该说四禅四定,因为色界是四禅,无色界是四定,可是不晓得为什么称为四禅八定,应该其实是四禅四定。

[又,这九地虽是从三界中开出,]就是演化出来的,[但它却可将三界众生的心态、精神状况、身心清净的程度,清楚地区分及标示出来;]

它的作用是这样,什么意思呢?我们众生为什么生在欲界,为什么有的众生生在色界,有的众生生在无色界?

越是轻的东西越飘的高,同样的这个轻是什么?业力轻或是心的清净,

如果心越污浊的越往下掉,越污浊的是什么?地狱众生,所以掉的越低;

业比较清净的就越往上,一直超过欲界天、到了色界、无色界这样一直上去,这个层次是依心的清净程度来决定。

这个心的清净程度怎么样能够决定,这由不得你,这要修什么?要修五戒、十善、还要修禅定。

从欲界天开始,五趣杂居地: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这些欲界的五道众生是依照它的福报而成立的。

这福报是什么?是自己修来的,所以有没有作布施、修行等,

持五戒,有布施修行作善事的就往上升,如果作坏事的就往下降,就是善恶之分,这是一般的。

象阿修罗不是这样,阿修罗是有修行,但他嗔怒心和嫉妒心很重,所以注意不要嗔心重、嫉妒心重将来变成阿修罗。

阿修罗以下都是依福报而分,阿修罗以上也是依福报,但那个福报包括有持戒在里面,持戒跟布施这两个,如果持戒跟布施很多的就会升到六欲天天道里面。

再往欲界天以上初禅天必须是修定,你光是修福不会生禅天,你修禅定今世得定来世能生禅天,简单讲一下。

不能再讲了,下面还要传法,我们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41

    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请放掌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讲大乘百法明门论?或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讲唯识学?不知道,

那我告诉你,为了要讲《楞严经》,因为你若要研读楞严经不懂唯识学你不会通,一定会卡住,因为里面是心相融合很多唯识的东西,所以你非懂不可。

我跟你讲,我在这本大乘百法明门论里面已经讲了好几年,为了要录DVD所以又重头开始讲,

所以我们在这里面已经(台语),大致原理原则都讲到了,而且我们楞严经义贯已经出来了,我准备从现在开始稍微讲快一点,期望明年可以讲楞严经,尽快把这个讲完。

但尽快讲完也不是随便讲,希望你们都能够懂,我讲稍微快一点,你们如果听的不详细的地方可以问问题,有一些不需要发挥那么久的,有时候我是会讲的慢一点,让你们多点时间去思考,去想,但现在可能要(台语),首先讲一下这一点。

看遍于九地,什么是遍行?遍行就是心所有法,我们复习一下什么叫心所有法?

心所有法就是指心的功能或叫心能,我们这个心有什么功能?它能够产生什么作用,其中有心的五种作用是遍于一切那些,所以叫遍行。

这五个遍行是:作意、触、受、想、思,上次大致讲过它的意思。

什么叫遍行?第一个它普遍于三性,也就是说不管你心里面起了善念、恶念、无记念,这就三性的念头或是思想,都必须会有作意、触、受、想、思这五种心里的能力含在里面,它等于是必须的有成分就对了。

还有遍八识,因为有一些作用、心能不是在每一个识都有的,但是这五个心能是八个识里面都有,所以叫遍行。

然后它是遍于九地,简言之就是三界,三界的众生它的心行里面都一定有这五个。

换句话说就象地狱众生它也一定有作意、触、受、想、思,乃至于初禅天的天人它也有作意、触、受、想、思,入于非想非非想定四禅八定的众生他也是有作意、触、受、想、思,所以它就遍三界一切的地位都有,所以叫遍行。

上次讲到九地,什么叫九地?一般我们显教就讲三界,详细一点讲六道,唯识学把三界六道再分得更详细,依什么来分?依众生心的清净程度来分。

[(1)五趣杂居地:]就是我们这个地方有五趣地狱、饿鬼、畜生、人、欲界六天,这些众生也就是欲界的都有欲,是五趣九居在一起的叫五趣杂居地。

再往上众生的业力就更轻、更纯,上去就是初禅天,顺便讲到阿修罗它是居于中间,有时候是天趣、有时候是鬼趣、有时候是畜生趣。

阿修罗不一定有的是畜生、有的是天、有的是鬼,怎么分?还是依他的业力、所受的福报,阿修罗福报大的就是天,阿修罗天;阿修罗受的福报比较差的就是鬼阿修罗;有的阿修罗更差就变成畜生阿修罗。

在五趣杂居地的众生,也就是欲界的众生再往上就是离生喜乐地,就是初禅天;离了欲界以后就得初禅。

这个生什么意思?特指欲界的生死,因为这个天的天人他已经离了欲界的生死,已经离欲了,这样懂吧。

但是色界的生死还有,只是离了欲界的生死烦恼,欲界的烦恼他没有了。

因为离了欲界的生死、烦恼跟尘染,所以他心就比较清净,忽然进去以后就很快乐,所以叫离生喜乐。

你离了欲界生死刚刚离的时候很快乐,就好像你回忆一下初学佛时开始舍离了世间的贪爱,很多贪爱你就舍离了,你一舍离马上就有快乐。

不管譬如你是离于抽烟、喝酒,或是离于杀生,发一个愿受戒不杀生,身心就清净很多,马上就快乐起来,那种快乐是其它东西不能够比喻的,也不能够取代的。

一样如果离欲得初禅以后就离了欲界的生死,欲界的生死里面它不是全部离,离了一部分,不过当然如果你得了初禅以后就已经不是属于欲界的众生。

第一个离了欲界的睡眠跟饮食,初禅天没有欲界的段食、没有欲界的睡眠、也没有欲界的淫欲,身心就很清净,那时候就感觉一种很快乐很快乐叫喜乐。所以叫离生喜乐,这就是初禅的境界,

因为已经没有欲界饮食的需求所以禅乐为食,不用吃东西,这叫识食。

在禅定中识会作种种的思考、思想,那个思考、思想或是观想就当作食物,(台语),不用饮食,当然也不用有大便在禅定中,也不用睡眠。

入了初禅以后就所谓的不倒单,不用睡了,但那个不倒单是不能修的,为什么?因为不倒单是你修禅定,得禅定以后自然得到的结果,所以你不能把不倒单当一个项目来修,

你不倒单又不修禅定到后来会怎么样?到后来你想睡又不敢睡,因为你修不倒单,睡眠不足火气大了,火气大了以后神经衰弱,然后到后来崩溃。

所以不倒单是不能修的,要修它的根本修禅定,你得禅定以后自然就不倒单。

[(2)离生喜乐地:尽其初禅天寿之期,他们都是一直处在「离生喜乐」的状态之中,也就是已经远离了欲界的五欲忧恼(就叫「离生」),且其心中一直有禅定的喜乐(所以叫「喜乐」)。

至于所谓「天人五衰」(天人之天寿将尽时,所出现的五种衰变之相),那是指欲界的六欲天的天人而言;至于色界的四种禅天以及无色界诸天都是没有这些衰相的。

问:「欲界天与初禅天,既同是天界,两者有何不同?」

答:六欲天人的天报,主要是修福(持戒、布施)而来,然而由于不离五欲,]所以六欲天象玉皇大帝那还是欲界天,他是没有离五欲的,所以你还要拜他,但色界天你就不用拜了。[故其果报虽殊胜,得享天福,却仍在欲界之中;

至于禅天之果报,则是一定要离欲、且修定、得定,才能得到禅天的果报。]

[(3)定生喜乐地:]他心灵纯净的程度又更高了叫定生喜乐地,[这是二禅天众生的境界。

因此天之天人,定力加深,于其定中产生更大的喜乐,故称为「定生喜乐地」。]

这个定是比初禅的定还要更深,得到往上再修叫离喜妙乐地,就是三禅天。

上面的禅天会觉得下面一层的禅天的感觉比较粗,所以他要离粗而得细。

[(4)离喜妙乐地:这是三禅天天人的境界。因为「喜」受比较粗,「乐」受比较细,]

顺便讲一下法喜跟法乐有什么不同?喜就是很强烈一下下的,很大的欢喜叫法喜,但很快就过去。所以法喜充满很好但一下下,最好是法乐,

法乐是什么?法乐常住,乐是不是很强烈的情绪,它是很沉潜的慢慢的,一直不断的这样叫法乐。

法喜的话一下子就没了,譬如你们参加法会就是法喜,能不能变成法乐不晓得;法喜就是你在这边很快乐,回去就没了,这叫法喜。

什么叫法乐?你在这得到快乐回去还是维持,维持一整天或很长时间,应该转法喜为法乐,

初禅天是离生喜乐,有个喜;这个乐是喜的乐。二禅天是定生喜乐地,又是喜乐;

三禅天就变成离喜妙乐地,喜这个强烈的情绪就没有了,舍掉强烈的情绪,得到那个乐是很平稳的那种乐受。

以世间一切的快乐里面,最快乐就是三禅乐,这三禅乐是所有快乐的顶端,乃至于你不管修什么法,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三禅乐。

你说四禅不是更快乐?没有,四禅以后那个快乐就是把乐给去掉了,那怎么乐?已经没有喜、没有乐、也没有忧、也没有悲。

[(5)舍念清净地:]三禅的时候是离开初禅、二禅的喜而只保存那个乐,第四禅的时候又把第三禅的乐也去掉不要了,只剩下如果心里面喜跟乐都没有了。

因为我们的心里面都是忧悲苦恼,这个就是欲界的人,离了欲界得了初禅以后欲界的忧悲苦恼都没有,只剩下欢喜跟快乐,这是初禅。

二禅的时候就是把乐加重、定力加重。等到三禅的时候快乐加重,很重很重,喜没有了。

第四禅把喜跟乐都没有,我们心本来是忧悲苦恼根本没有快乐,因为修禅定的关系所以充满了快乐,

现在修到第四禅的时候快乐也没有了,那是什么?那个心就是一片清净,所谓清净的本心就是那样,离于苦乐;离于苦乐的心就是四禅心,

所以四禅可以入涅槃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它离于世间的苦、也离于世间的乐,所以苦乐都没有执着,都放了,都没有、都不会污染他的心,这就是四禅的境界。

四禅的境界因为没有苦、没有乐,忧悲苦恼都没有所以心脏停止、呼吸停止,心脏也不是完全停止,它是很微细。

呼吸是完完全全停止,达到呼吸是鼻孔、鼻息停止变成用毛孔呼吸,毛孔呼吸你就测不到,所以他还是有呼吸,很微细呼吸是毛孔呼吸,这就是道家所谓的龟息。

乌龟的气息,不是没有气息,是很缓很缓,入四禅因为鼻子没有呼吸,所以脉搏也几乎是没有,不知道的以为死掉了,其实没死。所以这个是舍念清净地。

四禅天以后就入四空定了,虽然四禅离于喜乐,但离于喜乐那种快乐其实更深刻更广大,已经没有办法用凡夫的语言来形容那种快乐,所以他还是有乐。那个乐反而不是更小,是大的无量无边。

可是因为是快乐是一种乐,所以有些行者就觉得这还是依于识心的取着而得到快乐,所以他就要把第四禅这种清净的妙乐去掉、空掉,所以入于空天。也就是进一步的令心识的活动更降低、更少,所以就到了空天、四空定。

[(6)空无边处地:]空无边处定,行者在定中观虚空他的心跟他的身跟外面是一片无边的境界,所以已经不受心识范围的限制,这个也等于是观一切法唯心现,把整个法界全部都包括进来,心识整个打开,观心识里面一无所有空空荡荡,毫无执着,这个叫空无边处定。

所以心识在这个定境里面的境界是毫无执着,无所着那种不着于任何一处,这个叫空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又叫虚空定。

修行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往上,譬如你念经来讲,你念一部以后会想念第二部,念第二部以后会想念十部,念十部觉得念二十一部。发心念满二十一部以后我念四十九部,就这样一直会增上,修禅定也是一样一步一步会增上。

等到入空无边处定以后就会想这个境界好像太低了,不乐,比较粗了,要进于更细的境界里面。

[(7)识无边处地:这是无色界第二天天人的境界。]这种天人是转缘于识,与识相应,达心定不动,并观识无有边畔。

刚刚空无边处定主要是观外在的,整个虚空没有边畔,现在是观内心心识没有边畔,所以往内观自己心识没有边畔叫识无边处定。

等到第二空定观了以后又会往上增进增上就到了第三空定,叫无所有处定。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8)无所有处地:这是无色界第三天天人的境界。此天之天人,又厌患第二天之「识无边处地」,以其相为粗,故入于无所有处定;住于此定中,恬然寂静,诸想不生,]

为什么?这个很重要诸想不生,因为前面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它心识还是有在活动,这个很重要,

空无边处定还是有观想,观想以及观察外面的虚空是无边的,所以空无边处。

观察外边的虚空是没有边畔以后再观想内心的心识是没有边畔就得到识无边处定。

到第三空天的时候就觉得不管是外境或内心;空无边处是观外境,识无边处定是观内心。外境跟内心这都是在观,

等到第三空定粗讲这个观也没有意思,因为都还是在观,我现在什么都不观了,因为内外都观了还有什么好观,不观了就变成无所有,就变成无想,心也什么都不想了。

严重就在这里,从凡夫定入外道定,这个无想定就是外道定,所以禅宗六祖大师呵斥空心枯坐就是这个,什么都不想就入了无想定。

也不观、也不想就变成外道,那就是不是佛法,佛法一定要观、一定要想才能生智慧,他现在变偷懒,懒了以后什么都不观不想就变成无所有处定,也就是无想定。

这个是错的,所有的禅定里面都是好的,就是这个不好,这个就入外道定,入外道定怎么样?有定但是没有智慧,就变成愚痴,这厉害吧。

唯识还是要学,你不懂这个很微细的东西你连打坐都坐错了,就入了魔障。

佛弟子什么都可以修就是这个不能修,你修到快产生这个境界的时候要赶快出来,赶快跳过去,就好像把它当作一个禅定里面的火坑一样。

等到得到无所有处定的时候要赶快修跳过去修非想非非想处定。

[(9)非想非非想处地:]这个非想非非想也是从无想里面,因为无想是确定无想,再往前一步就变成非想又非非想,也就是一种暧昧的境界里面,这个也是跟外道有关系,可是这个害处比较少。

因为他还有非想非非想,不是决定无想,决定无想就有害,非想非非想还好,不会成大害。

非想非非想会达到一个清净无为,但这个清净无为是外道的清净无为,不是佛法的清净无为。

现在我们就把外道的境界讲进来,庄子他们所说的与万化冥合就是类似这种非想非非想处,有无交杂之地,与万化冥合,心若有若无,心本来是一个抽象无体的东西,跟外在的万化就结合在一起,所以那个其实就是类似这种境界。

非想非非想处也是一种属于偏于外道,已经不是凡夫了,但这个还好还有救,无想定是绝对没有救,你入了无想定又贪爱无想定必定成为外道,永远不开智慧。

入于非想非非想处定就不见有无之相貌,有跟无它都不看,泯然寂觉,清净无为,但这个无为不是佛法所说的无为,非圣教之所谓无为,而是压伏色心、令不起现行而已,其种子仍在,故报尽还生。

此天亦多为外道所住,以耽于沉寂,不能生善,所以圣贤就不住在这个四空天里面。

圣教里面的阿那含,多寄居于第四禅之「五净居天」中。

[4.遍于一切时]

以上讲五个遍行心所,是遍于三界九地,所有的一切凡夫都有这五个心所,接着讲遍一切时,是讲[这五个于一切时皆能遍,故称「遍行」。]

[「作意」:]意就是意识,就是意念或念头,这个念头是用作的,意念是你自己把它作出来的。

这个作意不管你是有意去作它还是没有意去作它,都是作意,你虽然无意作它不是真正无意,而是因为已经变成业习力你不用再去思考,它自然就有这种作意产生。

譬如蚊子叮你你不用想就打一下,你说我我不故意的我没有作意,打一下一定要作意才作的,但你说可是师父我并没有故意要去打它,我没有想。

我告诉你那一刹那你作意已经在里面,包括生物学里面所说叫脊髄反应,那个都是有作意在里面,只不过业习力太强了,所以你来不及思考。

譬如如果男女都好看到异性裸体的话,或是看到A片等等自然生理会产生反应,那个生理反应你说我并没有故意要那样,可是它自然就会那样。

那里面其实不是自然,包括它业习力里面就有一个作意,这个作意除非你现在就开始修行作一个反作意。你现在要有知有觉的去反作意,才能把它纠正回来。

我以前讲过这个作意在修行里面非常重要,顺便讲一下你看经一定要懂得看经,要会看经的人怎么样。

第一个要看第一篇第一品第一章那个最重要,所有的梗概都在里面,后面都是发挥,后面再分别解说,第一点。

第二点如果在经文里面一再重复一再重复的,那个就是最重要的东西;你不要觉得怎么又来了,那个就表示它的重要性。

我看整部《瑜伽师地论》,其它不说,光是这个作意几千几万次都有了,而且有不同的作意。

譬如你现在抓痒作意,你要修定,修定要有修定作意;你说我现在修定一定要起一个修定作意,光是修定作意还不行,你说我要入禅定,要起一个入禅定作意,然后你才能够入定。

它不会自然入定,因为众生自然是散乱,入禅定是反业习力而行的,一定要作意。

这个作意就跟性宗讲念念觉知配合上,你要觉知一定要作意,乃至于说念念觉知要起觉知作意,你要作意去觉知它,它不会自然觉知。

因为什么?因为自然是迷糊的,通常、平常迷糊,但是不迷糊是不自然的,不迷糊是修行得来的结果。

甚至可以说不迷糊作意,你要起不迷糊作意,乃至于睡眠也是有睡眠作意才会睡眠。

有种种的作意,那个作意就是你作那个意念而令心警觉应起的心种。

令心有一些心种把它叫出来,就好像你打电脑进去把它叫出来一样,所以你起什么作意就把相关的东西叫出来,它才能真正的,整个心就向那部分去作。

因为这个太重要,所以我还是详细讲一下。

[作意心所、作意的心能的体性是「警觉应起心种」,]为什么警觉?

因为我们这个心通常是糊里糊涂、混混沌沌的,所以你要修行一定要去警觉它,一定要去把它唤醒。你即使不能把整个心唤醒至少要唤醒你所需要的那部分功能。

也就是说你现在要作什么事情就要起那样的心种,作意就有这样的功能,能够令你心种里面有关系的连接上叫起来,然后才能运行。

譬如我现在要念经,你一定要起念经作意,然后才能够把跟念经有关系的东西都能连接上,譬如眼睛、耳朵、舌头。

[因为每一种心行,都各有不同的「心种」(心中之种子)来作用,「作意」能令某些特定的心种警觉。把它叫醒,

作意的业用是「引心令趣自境」,]趣就是走到,令这个心种走到自己应该缘的境。

自境就是自己应该缘的境,譬如耳朵是缘声音,所以耳朵的自境就是声;眼睛的自境就是色,所以眼识的自境就是色尘。

[也就是,在某种情境之下,作意这个心所先令某「心种」警觉,然后又引领心识趣向当时所要缘的境。

「自境」,即各自所缘之境,如「声」是耳识所缘的「自境」,因为不与眼、鼻等共,故称「自」,]

因为耳朵的自境跟眼识、鼻识的境不是共用的,所以称为自,[是独自、特别、专有之意。

简言之,在任何心行,任何起心动念之时,必须先有「作意」心所,才能生识,及引起种种心行。

因此作意可说是一切心行的「先锋」,它是带头、打头阵的。

因此成唯识论引经云:「若根不坏,(譬如眼识不坏),境界现前,作意正起,方能生识。」]生识要有这些,有根、有境、有作意。

我们不是讲根境和合就能生识吗?不是,内行一点的讲法根境和合而且要有作意才能生识。

比较普通的讲法是根境和合就生识,但是比较专业的说法应该是根境都有,都和合而且作意它一个正起,正起就是在那个节骨眼起作意才能够生识。

举一个例子,我有眼根、眼前有火,根境和合,眼根接触这个火应该生识、应该看到了,为什么看不到?因为没有作意,因为我心里没有想要看。

即使我眼睛看了那个东西,我心里面没有作意起来,所谓作意是我想要,我并没有想要看,所以我即使看到也等于没看,就造成视而不见。所以有眼睛、有色尘,看等于没看;

我们大部分都上过学,同班同学里面他说那个女的好漂亮,哪一个?你从来也没注意过,为什么?那个女同学一直都在那里,别人有注意她很漂亮,你就没有注意她很漂亮,也不知道她很漂亮,甚至从来好像没有这个人存在一样,为什么?

你有看到但你视而不见,因为你没有作意,但是你如果有意识的话你早就看到了。这是最粗浅的,

同样的英文有一个成语:你看得瞪矇发呆,他瞪眼睛很大,可他在看什么?什么也没看到,为什么?他有在瞪可没看东西。

譬如听讲时候也是一样,你看他好像很注意,事实上眼睛也没在看,耳朵也没在听,所以有根境现前,作意没有现前也就没有,所以也没看到也没听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这样现象。

可见作意非常重要,[因此,作意是一切识生起的必要条件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触」:触心所的体性是「令心心所触境」:]这个触就是触媒,就是它好像一个媒介一样,让心受想思这三个心所能够产生作用要靠这个触,

这就有点象中药的甘草,你要产生作用要有这个媒介,这个媒介好像不重要其实很重要,因为它没有很大作用,但没有它又不行。

这个触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碰到的触,这个等于是媒介的意思。

[「受」:有触必有受,「受」是领纳的意思。]这个受是最重要的,跟我们凡夫的生死乃至于要求菩提涅槃都有关系,为什么?

你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佛?要离苦得乐,苦跟乐是什么?是一种受。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要离于苦受而得乐受,得涅槃乐或菩提乐,所以这个苦乐跟众生的整个生活或生存的目标是最大的关系。

乃至我们说人生活着就要追求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一种快乐的感受。所以是追求乐受,

不过每个人对乐受的定义、取向不一样,这个受对众生它是属于哪种人是有决定性的,因为他把什么东西当作是乐受。

譬如以得到多的财钱为乐受,有的人是比较淫欲的人以淫欲是最大的乐受,有的人精神上的就文学、艺术、音乐等等,有的人喜欢游乐、旅行、打球等等,

种种追求快乐都是受心所在决定,你要知道这个受心所对我们众生是非常重要的。

[「想」:想心所的体性是:「于境取像」,]这个想对我们修行,尤其是修学佛法非常,我们说想象,想的意思是什么?想就是想象,什么叫想象?就是它是具体的。于境取像所以叫想象,

我们说观想法就是用这个想心所在作,我们为什么能够观想就是因为有想心所。

你如果学西洋文学就知道,西洋不只文学乃至艺术、音乐最重要的是什么?想象,

所以一个想象力丰富的诗人在西洋文学是必定是好诗人,如果一个西洋诗人他文词很好,但他没有想象力,那他的诗一定很干燥无味。音乐、艺术也都是一样,画画等,

所谓想象力哪里来的?就是这个想心所决定,你的想心所是不是很强?很强它就能够想象生天上地,海阔天空,(台语),想种种情景、情节。

譬如画画你要想象才能画出来,想种处情节就是写小说都要靠那个。

音乐家最辛苦,为什么?因为他所处理的素材是抽象,可是抽象里面用抽象来表达具象,你要用抽象的音符来表达不管是描写景物也好,

譬如你听贝多芬第六交响曲里面有暴风雨,哇,那简直是太棒了,棒的不得了,那个都是想象,把没有的化成有。

喜怒哀乐不用说了,用音符来表述喜怒哀乐,所以那个音乐家用无中生有,音乐家的创造力或是他的想象最耗精神,把他的精神都榨干了,所以音乐家都早死。因为他要无中生有,他特别苦。

我们佛法也必须还是用这个想象,你说我学佛不要想象力,你不要想象力学佛学不好,为什么?因为学佛要观想,观想也是要想心所,所以你还是放不掉。

只不过学佛这个想心所跟艺术家的想心所是同样一个想心所,但用的方向跟方法不一样,但还是要用它那个能力。

我们虽然讲的很快,但还是满丰富,让你得到整个佛法里面的梗概。

还有你读唯识学要有逻辑概念、逻辑思考也要有想象力,要有哲学概念,所以读唯识真的是不容易。

这个想很重要,我们学佛要观想,想心所的体性是于境取像。

于境取像就是在这个境界外境,取像就是在外境上把那个境界的形象它那个样子摄取放到心里面,这个叫于境取像。

境本来是在外面,但是我的心有一个能力把那个外境的东西拿拿为装在我心里面变成我的,这个就是想心所的作用。

外境的东西怎么会变成我内心的东西?就是想心所的作用。换句话讲就是将外法纳之于心,这个叫于境取像。

外法本来是外法,怎么能够跑到你心里面?那就是想心所有能力或功能或作用。

举一个例子,譬如你看到一个帅哥,那帅哥在外面为什么会跑到你心里面?那就是你有那个想心所把那个帅哥影像抓来放到你心里面,你才能慢慢受用,日思夜想,结果变成相思病。

想的那个帅哥在里面跑马,让你一天到晚就想心里面的帅哥,那个帅哥一旦被你从外面抓进来以后他就跑不掉了,因为属于你心里面。

同样辣妹也是一样,就放心里面,如果你纳那个外法帅哥放进来他会跑掉,那就不是表示你那想心所的能力不够,而是你对他根本没有意思。

你如果想心所很想,作意也很强,作意什么?我就是喜欢他,所以一定要抓来抓进去,你想象里面你就把他当作是还没追到就等于是你的,这就是想心所的作用,纳外法于心。

[也就是在种种境中,摄取那些外境之影像,]把它放到心里面,[这是「想心所」的体性。

想心所的业用是:「施设种种名言」,]你把外面的东西放在心里面以后干什么?你就慢慢去琢磨它、研究它。

譬如把帅哥放到里面以后就想他好帅,颜若潘安,这就名言。眼睛又象什么,耳朵象什么,鼻子象什么,施设种种名言,因为根据心中那个影像,再去给它种种的叙述、描摩,乃至判断它的价值,这都是名言。越想越喜欢,越想越爱,或越想越讨厌也可以,这都是名言。

种种名言干什么?为了进一步去摄取、描摩、指称、称赞、乃至毁谤等等,

接着你可以传递,什么传递?跟你的朋友讲你心爱的人,你必须要能够叙述出来,那就是用种种名言。

[也就是,摄取种种境像于心中之后,再为这些影像安立种种名称,亦即《楞伽经》所说的「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中,这就妄想。

之前二法:取「相」、及依相立「名」。这就是想心所的体与用。]先取相然后再依相立名,这就是想心所。

[「思」:]我们通常讲思想,思跟想不一样,想是粗的具体的,思是细微的抽象的,譬如你一直想个不停,细细的想,有体系、有条理的想叫思。

总而言之,思是比较高的想,而且它是抽象的,我们说思惟,思就比较高了。以上这些解释多半就是依照解释再把它引用发挥一下。

回向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42

    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放掌

    预告明年正月初一传大金刚轮手印跟真言,因为这个是密法里面护身跟结界必要的;

再传一个阿弥陀佛根本印,因为阿弥陀佛根本咒已经有,所以你们那个地藏密法,如果现在已经修圆满了就报告一下。要正式修地藏密法三百座就圆满了,(台语),

可能在明年就可以传一下观音法门,准提法好不好?传正点的真言宗准提法。

另外还有一个预告跟你们讲:五月八号诚如法师会来,他继续讲经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台语),优婆塞戒经就是菩萨戒,(台语),我准备今年年底十一月日月禅师尽兴法师传三坛大戒,诵真行师去那里受大戒,(台语)。

受菩萨戒首先具足已经持五戒,不能四戒,我们规定至少要持半年,最好是有一年,持五戒,能行六斋日。杀盗淫妄,

还有吃长素不能煮荤的给人家吃。(台语)菩萨就是要慈悲,你煮众生肉给人吃不好,

跟你们讲一下,等诚如法师回来赶紧把普门品圆满,再讲优婆塞戒经,你们如期来听。(台语)

接着讲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拿起经本顶戴,(台语)。

[2.五别境]

我们还是看五位百法表,心法、心所有法,

心所有法总共有六大类,我们已经讲了一大类就是遍行,遍行讲完了我们要讲别境有五个法。遍行有五个法,

复习一下为什么叫别境?这个别境也是相对于遍行,因为有遍行所以有别境,

用英文讲遍行就是普遍一切现象,别境就是个别、或特别特殊的情景,西洋哲学也是一样。

遍行是普遍,别境那个别就是个别或是特别的意思,别的意思譬如我的身体跟你的身体是不一样的;境就是境界或情景。

意思就是说遍行五法是你到处都看得到,这五种心所法是到处看得到;别境是要在特定状况下才看得到,在特定状况下它才会产生、才会出现,所以这叫特殊的法。

我现在总的进这个遍行法是什么样的情况会产生?不管是凡夫或是圣人都有这样的心所法、都有这样的心能,遍行。

别境是凡夫没有,只有佛法修行人有;只有佛法修行人而且要在某种特殊的情形下才有这些心所法,也就是说他才会有这些心能、心理的功能。

看表:欲,就是想修行那个欲。

我们先讲念定慧,念是什么?指正念、一念的念,而不是散念、乱念的念,得正念、一念的念,这是很特殊的功能,你必须要修种种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念出入息、念死亡,八念。才能得到正念,也就是正念现前、正念成就,这是绝对一定是佛法修行人才有的功能、心能。

什么叫心所?心理功能。定更加是,这定是讲正定、佛法定,所以你定心所生起的时候,当然你已经是念佛打座心都摄心不乱得定了,先得定才有定心所产生;当然这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首先得定再产生定心所,接着因为有定心所所以你要再回去入定就很容易,你还没有得到定心所的人就好像新开发,你就不容易入定;

可是一旦让你入定了,定心所产生出来,等定心所产生出来以后你出定,明天再来打坐,因为心里面已经有这个定心所,所以你很快由于专心一念马上就能找到定心所,定心所一出现马上入定。

第二次入定就容易,原因是因为有定心所,你看这个你不懂唯识,你如何能知道?

同样的念,你开始念佛、念咒、念经,妄念纷飞、杂念纷飞,因为什么?你还没有得到念心所,念经、念咒你还没有摄心不乱得于一念、得于正念,所以你那个念心所还没有成就。

因为没有念心所以会杂念、乱念、散念、妄念,等到你一天功夫成熟,不管是念佛、念咒你都能够摄心不乱得到一念,那时候就是念心所产生;

等到你真正念心所产生,下一次任何时候你再念的时候念心所就出来,你很快就能够进入状况,很快就能够念得很好。

但别人还是一直要奋斗,表面在念但心里面就打妄想,原因在这里,还没有修到念心所生起。

什么样的人能够有念心所生起?修佛的八念法门而得到佛的正念现前的人,那就念心所生起,他心里面用现在的话已经有那个正念的机制,什么玩意?这个狗臭屁,这就是现代人拿来吓唬人的概念。

你念念到功夫成熟时候得到一念,那时候就正念现前,念心所生起,当然不能休息太久,以后得念心所生起明天再念的时候,很快因为已经在心里面一调就出来,马上就又能够正念现前能够念的很好,即使散乱,开始一点点而已。

所以念定慧都是一样,就是一种特别的情景之下,佛正法的修行者在特定情景之下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功能叫别境。特别的情景、特别的心理功能。你说外道会不会有?外道不会有,这都特指佛法修行者。

[论]

【二别境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

[「别境」:「别」,各别、]特别、特殊。[「境」,所缘之境界。意即,这五心所,它们所缘的境,各各不同(各各有别),非如前面的遍行心所,五个皆同缘一境。因为这些心所所缘的境都各别,所以称为「别境」心所。

又,这「别」亦有特别、特定之义,亦即,这五个心所,各自都须缘一个特定的情境,才能生起,因此称为「别境」。

例如:「欲心所」必定要缘「所乐境」才能生起;]什么叫欲心所?欲就是喜欢想要,你想要的东西是不是你心所乐?一定要心所乐你才会去缘它,所以一定要所乐的境界。

当然这个所乐是指凡夫而是指修行人,修行人求禅定乐、菩提乐等等那种乐,不是五欲的乐,不是色声香味触那种乐,这个乐是指法乐。

要缘法乐的境界才会生起欲心所,什么叫欲心所?这里的欲不是五欲、不是淫欲、色声香味触法的欲,而是想要修行的欲望。

譬如你想要念经、拜佛、念咒这个欲就是欲心所,等你想要的时候那个就是你的欲心所起来。

还有你本来很想念经、作功课等等,可是因为接了一通电话然后心就散乱了;或说陪家人看一场电视就散乱,也不一定要是A片或是什么,不一定,只要是令你散乱的。

一散了以后,或是讲些杂话就散乱了,散乱以后有没有发现过?不可思议你就没有欲望不想作功课,本来很想很急着作这就不想了,那就是欲心所灭了,欲心所消失了。

换句话说你本来想吃东西,但是没有胃口,即使你肚子饿但没有胃口也是不饿,所以这欲心所就好像是法上的胃口一样。

你胃口开的时候你才会想吃,你想修行的时候就是有欲心所起来,但你因为不管是烦恼也好、心里杂乱也好、心里烦也好等等,或是因为生气、贪嗔痴、嫉妒等心起来以后就障碍你的欲心所,那你就不想修了想休息,那就是欲心所消失了,这个欲是指想要修行的欲望。

[「胜解心所」必定要缘「所决定境」,才能生起。兹表列如下:欲心所——缘「所乐境」。]你那个心一定要去缘所乐境才会产生欲心所,所谓所乐境那个乐是让你产生心里面很平静的快乐法乐才行。

[胜解心所——缘「决定境」,]如果不是决定境就不会产生胜解心所。

[念心所——缘「曾习境」。]习就是修,你曾经修过而且修的很熟叫习,习就是习惯,因为修的很熟习惯所以曾习境。

譬如你曾经修过地藏法门,你一缘地藏法门心缘地藏法门,很专心的去念它就会产生念心所,得正念现前。

这个正念现前的时候你念的很专心,用现在的白话讲就是念心所现前的时候你念经、念咒念的很专心,这叫念心所现前。

因为念的很专心所以你事后会发觉很快乐,当时也许也不觉得怎么快乐,因为就是很专心,专心到没有去觉察快乐不快乐,但是念完了以后你会觉得很快乐,那就是因为当时你有真正的念心所起来。

可是你如果念了一部经或是作完一次功课以后好像也没什么快乐?那是你在念的时候没有念心所,那是什么?那是散念、乱念、杂念,一边念一边打磕睡,那哪有念心所?

你念心所现前一定是警觉的、明觉的、一定是心不散乱的。

虽然有念就好像一般人吃饭,(台语)食而不知其味,吃了也没什么味道但还是会饱,可是虽然会饱当下没有什么真正的受用,

念心所的作用是这样,你必须能够很专心、安心的作,然后念心所现前,你作完以后一定会得到快乐。那种快乐当然不是吃巧克力糖或看电影所能比喻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定心所——缘「所观境」。]这就告诉我们你修定一定要有所观的境界,因为有观所以才能够得定,定心所才能够起来,修定就是止观。

念心所可以说是止,定心所就是观,有所观境所以才能得定,定心所起来,接着有慧心所起来。

[慧心所——缘「定中所观境」。]慧心所是修以定心所以后于定中所观境,慧指在定中观,而不是平常说我就这样坐着观,不是;而是在定中观。

[以此五心所所缘之境都是特定的、各别不同的,故称为「别境心所」。

换言之,这五心所,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之下,才能产生,且通常是在修行的境界中]才会有这五个心所产生。

[因此可说,这五种别境心所,也是修行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欲」:此欲不是淫欲或五欲的欲,而是欲望、愿望之义。]是修行的欲望跟愿望,

[欲心所的体性是:欲心所这个心能它的体性是对于「所乐境」(所爱乐的境界),希求冀望。]很想要得到,

[其业用是精进的所依——亦即,精进须依「欲心所」而起,若无欲心所,则无法起精进心。

故修行者若要精进修行,必须先令自己起「欲」,起修行的欲望,然后才能依于此欲而生起精进心;

又此欲既生起后,必须再不断地自我反复加强之,才能令这欲望更加强烈;修行的欲望越强烈,则能更加精进。]

所以如果有的人对修行没有欲望不想修行他绝对不能精进,必须对修行有胃口有欲望才能够精进。

欲望怎么来?欲望就是基于我希望得到修行的好处、利益才会产生这个欲望。

[又,这「欲」,类似一般显教中所说的「愿」,]欲愿,[只不过相宗用「欲」这个字,则意义上更加精确、更加赤裸裸,意涵上比较不暧昧,]

不是我们讲六祖坛经六祖大师说:当知修行是愿力法,这愿力一般显教讲的,性宗讲的;相宗就讲欲,你要有那个欲望。我们用现代人的讲话就是企图心,欲就是企图心。为什么事业能够成功?因为企图心很强,修行也是一样,一定要企图心。

[其范畴较有限定:故行者更容易把握。此「欲」字即类似英文之good Desire。]

[「胜解」:「胜解」,]胜是殊胜,解是理解、了解,[殊胜之解。]什么叫殊胜的理解?对佛法的义理能够有殊胜的理解,这是什么?很明白这是一种智慧,已经有一种智慧能够对佛法有殊胜的理解。

[胜解心所的体性是:于决定境,能作印可。]决定境什么意思?这个决定境是特殊的名词,指佛或菩萨所说的决定是这个样子,等于是真理,这是真理不可辩议的,决定如此的,

譬如世间即是苦,这是决定境。断烦恼才能成菩提这是决定境,

你如果要作别说那就不决定,譬如得菩提不一定要断烦恼,那就不是决定境。

什么叫决定境?就是佛的决定说的意思,佛依真智所说的法叫决定境。

一定要去掉散乱境界才能得到定,这叫决定境;你说我不需要去散乱也可以得定,那你是什么大罗神仙?大菩萨也不能这样,一定要去掉散乱才能得定,这是决定境,没有异说,确实如此叫[「决定境」。]

[例如世亲菩萨所说的:「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境,如是决定。」]

他举佛所说色就是色蕴,色蕴好像泡沫聚在一起,色就是色法物质界,

譬如我们的身体,你观我们的身体好像水中的泡沫聚在一起,表示无常而且很容易破坏,而且不要别人破坏它自己很快就没了。

我们的色身或一切众生的色身就好像水中的泡沫聚在一起无常、迅速、变灭。

受如水泡,我们所有的感受、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种种的感受、感觉都好像水中的泡沫一样。怎么样?不坚,不坚定很容易破坏。

想如阳焰,阳焰就是海市蜃楼,想是什么?想蕴,我们的思想,你看世间人把思想看的多么伟大,这个人是很有思想的人,但以佛法来讲再伟大的思想都是想,想都是虚妄的。

你看佛一句话,都死翘翘。再伟大的思想家的想都象阳焰,海市蜃楼、空中楼阁一样,那是什么?虚假的。好像某种情形下由于阳光的照射现出来的幻象,这就是想。

众生的思想所最着重,认为最高的就是思想,因为众生就是思想家就是最高的,思想家佛来看他的东西就好像海市蜃楼一样,虚妄幻化。

行如芭蕉,行就是行蕴,行蕴是什么?我们的心行,一切的行蕴心行就好像芭蕉,芭蕉树干是中空的,中空就无实,没有实在,

所以一切的行蕴、一切的诸行、一切的造作,行蕴有造作的意思,你所造的、所作的、所成就的,不管是有形无形成就造作,不管是物质的、精神的全都跟芭蕉一样中空无实。

识如幻境,我们的八识诸识好像幻化的境界一样,如是决定。

所以这五蕴色受想行识都象如聚沫、如水泡、如阳焰、如芭蕉、如幻境,如是决定,五蕴就象这样子,没有别说,一定是这个样子,确定如是。

确定如是什么意思?佛如是确定说而我如是确定信受、确定信解,叫如是决定。

你若如是确定信这个道理的话就叫得决定信,你要晓得这很高,得决定信,再没有犹豫、没有迷惑,得决定信,就是信不退了,等于第七信。

如是证解,如果得如是信就是得决定信;得如是证解,照佛所说的去解、去理解叫得如是证解,得决定信、得如是证解合在一起就叫做圣解。

为什么叫圣解?因为这是很殊胜的,不是普通一般人有的,一般人都是依我执、我见、我慢妄想分别去摄取佛法,强作解人,所以都不能得正信,更何况正解,所以更加不能得到决定信,

很迷惑、很犹疑。对佛所说的(台语),那就是没有决定信,如果佛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说(台语),那就是得到决定信。(台语)那就没有决定信,还是拿外道来比,拿世间人来比,觉得外道也有他的长处跟佛差不多,那就没有决定信、没有决定解,没有正解还赞叹外道,很难我告诉你,尤其是所谓的知识分子。

上面那句话是世亲菩萨在《大乘广五蕴论》里面所说的,(台语)我所引的都是权威的,你都懂了那就权威的著作你都懂了。

[这些观察、认知与譬喻都是正确、决定的、非犹豫性的、没有暧昧性的称为「决定境」。]这就解释决定境,

什么叫决定境?观察色如聚沫、受如水泡等等,以及认知一切色法真的如聚沫,受法如水泡等等这些譬喻都是正确的,不是随便譬喻的,而且是决定的、不会改意、非犹豫性,不是模棱两可,没有暧昧性叫做决定。手握金刚拳,(台语),那叫决定境。

[而「胜解心所」能令心在这些决定境上,能作「审决印持」。]这句话什么意思?你如果种种修行以后心里面产生圣解心所了,对佛所说的道理、理教已经决定了,(台语),那就心里面已经有圣解心所起来。

圣解心所起来以后会有什么作用?你能后再看到别的决定境,也就是佛所说的不可变异的决定的道理和真理就能够作审决印持。

审就是审察,印,印可;不是我的心需要师父或是佛的印可,而是我也必须要印可佛的道理,我的心也要印可佛理,(台语)。

持,因为印了以后(台语)就是持了,就能拿到法义持在身上,应该是持在心上。

[「审决」,审辨决断;「印持」,印可受持。

「胜解心所」的业用是「不可引转」,]引就是引诱,如果一个修行人起了圣解心所,所有的天魔外道、邪魔外道要引诱你都引诱不动,这就不可引。转,引了以后再转变、改变你的想法,这就引转。

所以唯识学很深就这样子,用文很古雅,你只有听成观师父解释你才有办法了解,(台语)。

你心中有圣解心所起来以后你对于法的决定性,决定不可改变性,(台语),不能够引诱你、引不走,所谓的心不动。于正法正持不动叫不可引转。

[亦即,对正理或邪理,审决之后,即如是印可受持,没有任何因缘能引他转变其知见。亦即例如:于所印持之大乘正理,既得如是胜解,便不再受任何凡、外、邪、小的知见所动摇或退没。]

对大乘正理能够得到圣解,我讲一个特殊的,我的经验是我在看《法华经》得到这样的受用,看法华经以后我对一切的凡外邪小决定不会动了。你听我讲一味大乘,从来也没有赞叹小乘,外道更不用说了。

[而于所审决的外道邪理,亦不会受任何影响而改变,成为接受或赞许。]

你得到佛的圣解以后你不会赞叹外道,不会赞叹孔子、不会赞叹尼采,不会赞叹任何了,只有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不比,决定如是。

例如现在讲一个故事,如果是当事人不要见怪,我举个例子:他太太车祸受伤,大家都为他祈祷(台语),让他醒过来等等,你完了,赞叹外道。说耶稣祈祷有功能你耶稣好了,对不?(台语)

你一开口种种世间外道也不能说完全没效,但你就不要讲了,因为那个是不究竟的,那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你不要称赞,你一称赞就是赞叹外道。

那有一个他也常常在书里面称赞外道、称赞世间的哲学家,(台语),在下下过一番功夫,(台语),全都是垃圾,为什么?所有的哲学家、思想家没有一个能对付他自己的贪嗔痴,他的烦恼一堆。这就什么?别的我不敢说这一点点正解在下是有,而且决定如是。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43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请放掌

    今天很特殊,就是我准备了很特殊的讲经内容,结果好几个很特殊的人跑来了,相当于法有缘。拿起大乘百法明门论顶戴。

稍微复习一下胜解,什么是胜解?胜就是殊胜、殊胜的理解或殊胜的了解,

可是你不要只是看表面字义,胜解不是那么平常,那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也就是说你差不多明心,你于法没有见性的话至少是明心,

已经有悟了的解是胜解,而且是得到正知正见的理解叫胜解。

我们看百法表复习一下什么叫唯识学?唯识学就是讲五位百法,什么是五位百法?就是从《瑜伽师地论》六百六十法里面世亲菩萨把它撮出来五位百法,

顺便告诉你,你到阿弥陀佛那里去要悟道也是先悟百法明门,现在学是作准备工作,免得到时候补修。

五位百法,五位就是五类,弥勒菩萨以及世尊都把法分成五大类: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心法就是心体,心所有法是心体的功能,也就是心体是体,心所有法是相用,所以体相用。

我们心有功能,那个能力是什么?就是心所有法。

这个心所有法因为属于心的功能所以是心所有,所有就是拥有的意思,这个心的功能又分成六大类: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

遍行就是一般中性的心的功能,别境就是修行人才会起的功能。

你看内容就知道,欲是想修行的意思,你有修行欲望,譬如你想要念经、打坐、拜佛这个就是欲,也就是你心中有这个欲心所,

这个欲心所怎么来?当然是修行来的,你往昔修行的业习力积在你八识田中,今世碰到因缘又再现出来。

你心里已经有这样的功能、能力,如果往昔虽然有学佛,但没有拜佛或念佛,它就没有这方面的欲心所。

乃至你往昔是学密教的,今世就对持咒很有欲望,就会很喜欢,每个人欲望就好像胃口一样,每个人胃口不一样,有人喜欢吃甜的、酸的、辣的等等,

所以有的人有念佛的欲,学净土有念佛的欲;往昔学真言的他就有持咒的欲;往昔习禅的就有打坐的欲、坐禅之欲。

胜解呢?胜解就是你修行后依正知见去静坐思惟,然后深入那个道理里面所产生的殊胜的理解,这种叫胜解。

举个例子,这些心理的功能就好像我们电脑里面的软体,心好像电脑主体硬体,硬体不能功用,必须要有软体、软件,所以你的心中如果有欲这个软件,那就这个功能;你心中如果装了胜解这个软体你就能够处理胜解的事情。

胜解是什么?分辨法的殊胜、不殊胜;好的、坏的;正法或邪法,都是依胜解这个功能来作用。

念定慧等等这些都是心的功能,也都是不同样的软体装在你的心里面,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些软体,这些软体都是买的,而且一个软体只能装一台,你装了不能说分给别人,我们夫妻两个买一个软体装两台,不行,各自买各自的。

差不多这样,你有没有念心所?也就是你的心体里面有没有装念心所这个软体,如果你有装念心所这个软体,那你就常常能够正念现前,常常不会失去正念。

同样你若装了定心所这个软体,大陆人称为软件,装了这个软件你的心常常能够有定,但你如果没有装这个软件的话你的心就不能取这样的功能,即使勉强的要修定也是不能持续,因为你没有那个软件。这不是很明白,就是这样,

慧心所也是这样,往昔你如果已经买了一个慧心所软件,已经装进去了,慧心所常常在你心中运作,你只要一开机常常会有智慧现前。

所以为什么禅宗六祖大师跟五祖大师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为什么?因为他老早就已经装了慧心所这个软件在里面,慧心所一直在运作,即使他还没有正式学佛,已经有慧心所在运作。

其它的都一样,刚刚是讲好的,现在讲坏的,烦恼心所,有的人贪心所很强,无所不贪,而且那个软件运作的时候无所不攀太强了,所以你要把它那个贪烦恼去掉很困难,你必须要把这个软件给卸载,删除。

大概是这样,也就是五位百法或唯识学是告诉我们怎么样修行,而且是很具体、很微细的,不是说戒定慧就完了,贪嗔痴就完了,而是分的很微细,让你真正能够了知你心里面所现的心相,你的自心怎么样运作就是依靠这个唯识学,

所以我们说转识为智,唯识学就是研究识,如果不了解八识的话你如何能够转识为智?

我们讲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连禅宗六祖大师也讲。转第七识为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如果是密教的话还多了一个,转第九阿摩罗识成为法界体性智,

转九识为五智或转八识为四智都是转识为智,你如果不了解识如何转?根本连门都摸不到。

唯识学就告诉你诸识是怎么样运作的,而且是很具体的详细的内容,学性宗不能不学相宗,不能不学唯识学。

你不了解诸识,像《楞伽经》一开始大慧菩萨问:诸识有几种生住灭?你不了解诸识有几种生住灭,你如何断烦恼令它止息烦恼。

诸识有二种生住灭,相生流住生,相灭流注灭等等。

[胜解:]殊胜的理解,[胜解心所的体性,]胜解心所也就是我们心这个功能它的体性是什么?[于决定境能作印可。]

告诉你百法明门论这些东西都不是我自己发明的,都是引成唯识论上面的字句,接着解释,你看懂这个等于也懂了成唯识论。

什么叫[决定境?例如世亲菩萨所说的: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境,如是决定。]

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的形相是什么?世亲菩萨说五蕴的形相色蕴好像聚沫一样,聚沫是无常没有本体;受如水泡跟聚沫意思一样;

想蕴如阳焰一样就是海市蜃楼,在沙漠中水气所现出的幻相;行如芭蕉,芭蕉是中空的,中空无体没有本体虚妄的,我们的诸行行蕴象芭蕉一样;诸识就好像幻境一样。

最后一个如是决定,色受想行识五蕴是这样子的情况,这件事情是决定的,没有别的说法,如来是这么说。

这样的情形这个说法、这个理解是决定的,你如果能够加一个决定信受、信解,你就对这个决定境这件事情已经心中印可这个决定境,

这从哪里来?从大乘广五蕴论,世亲菩萨所造的。我初期学唯识学的时候就是从这个大乘广五蕴论里面着手,都是古文现在人不太看得懂,

[这些观察、认知与譬喻都是正确、决定的,非犹豫性的,]犹豫性就是犹豫不定。[没有暧昧性的,称为「决定境」。]这个道理是确定的意思就称为决定境,

[而「胜解心所」能令心在这些决定境上,能作「审决印持」(成唯识论)。]我们心中如果有这个胜解心所,我们心有这个功能的话,它就能够让我们对于已经是决定的道理、确定无谬的道理作出审决印持。

[「审决」,审辨,]很明白的辨别,决,[决断;]决定。[「印持」,印可受持。]就是我们常常讲OK,OK就是印持,

佛说色如聚沫,你说嗯,OK,不错我信受,这就是印持。

乃至于说人生即是苦,对,一点点怀疑都没有,我信受理解,可是你如果还没有达到胜解,听到世尊说人生即是苦,可是人生有时候也有快乐,那个就没有印可。

[「胜解心所」的业用,]业用就是在作业的时候、实际用的时候[是「不可引转」,]引是什么?就是拉的意思,也就是你已经在正理、真理上得到印可、印持就没有人能够把你拉走,也就是拉不动了。

转就是转变,引也有引诱的意思,没有任何的凡夫外道邪小,小乘任何道理没有办法引诱你去信受他,偏离了正理。

你心中有胜解这个功能在里面,一切的凡夫外道邪说小乘都动你不了,因为你已经有一个东西在里面。

顺便讲到为什么有人持戒持的好,有的人持不好?持的好的就是因为他心里面有戒体,戒体本身好像也是一个软体一样,虽然是比喻但跟世尊讲的很类似,

因为戒体是无色、无对,这个戒体是没有颜色,也不是一个物质而且是眼睛看不到的,这叫无色无对。但它是有一样东西,这个怪异就在这里,你说为什么有一样东西?有,

我讲一个很简单,你心中有没有爱?有爱,譬如你心中爱不爱你的孩子?爱吧,你觉不觉得有那个爱在里面?有。你心中爱不爱你的父母?爱,你觉得有一样东西在里面,

那个爱心所能够驱使你去作很多爱的动作,乃至令你伤心,为了他而伤心、烦恼、忧虑都会,所以爱心所是有的。

恨呢也是有的,如果有人恨你你心中会产生恨心所,五位百法里面有恨心所,你产生恨心所就一直恨那个人,你不一定恨所有人,但你心中就有一个恨心所在里面,那个程式就针对那个人而写的专用的;

当然你也可以写一个很大的程式,适合所有人。象希特勒写一个很大的程式,那个恨心所是恨所有的犹太人。

我们心中确实是有一些东西,那些东西眼睛看不到它是有体,而且能够作用。

同样的爱、恨、嫉妒都是有体的东西,它在我们心里能够占一个位置而且能够起作用,胜解也是一样。

你如果累劫修正知正见,最后就会起胜解这个心所,你如果心里面已经起了胜解这个心所以后,从此以后累劫生生世世你就不会走错路,你就不会被人家骗的学错了法,这是很重要的。

每个人人都是有心要学,结果学错了,那不很悲哀可怜,我告诉你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走了半天走错路了,尤其是末法时期。

胜解心所就是让你心里面就好像戒体一样能够防非止恶,你心里面有一个戒体的话,碰到有一些引诱的境界让你破戒、或犯戒的情景出来的时候你就能那个能力,好像抗体一样抵抗那种诱惑而不去作坏事。

胜解心所也一样,如果碰到邪知邪见、不正说不正见的时候你心里面的胜解心所就能起作用,就能分辨说这个是错的,我不能跟着这样作,你不能这么说。

所以胜解心所的业用是不可引转,令行者他的对正知见你不能够把他引到别的地方去,引是引诱、引到旁边去,转就是转变;转更糟了,转可以180度、360度,转的完全不一样,转变了。

[亦即,对正理或邪理,审决之后,即如是印可受持,]印可受持不是只有如来或祖师印可东西,我们自心每一个人都可以印可,印可什么?就好像你说我赞成,盖一个印,确定我赞成这件事,这叫印可。

你对某一个道理或我现在讲这个道理,你觉得你理解而且觉得有道理你说OK,你自己在心里面盖一个章,这叫印可。印证许可,心里面赞同这个道理叫可。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任何因缘能引他转变其知见,亦即例如:于所印持之大乘正理,既得如是胜解,便不再受任何凡、外、邪、小的知见所动摇或退没。而于所审决的外道邪理等等,亦不会受任何影响而改变,成为接受或赞许。]

你既然对正理得到印可之后不会再去接受或赞叹、赞许外道的东西。譬如一个大学教授在美国教佛法或比较哲学,他讲到叔本华、尼采,他说其实他们道理常常也是很好的,这句话就是赞叹外道或赞叹世间法。

我告诉你这个是很厉害的,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为佛弟子你只能赞叹世尊如来,其它的人再怎么了不起伟大,你都慢一点点出口,不要出口。

说其实基督教也不错,你是佛弟子你赞叹基督教干什么?那你干脆学基督教好了,也不错嘛,何必学佛法,不一定要学佛法。譬如什么教育很有道理,很有道理你去学干嘛来学佛法?那个就是(台语)。

[因此可知,这「胜解心所」对修行人来讲,实在是太重要了——若无此心所,]也就是你的心体上没有装上这个软件的话,[则于邪正之判辨、抉择、及坚定执持或破斥舍弃,便无法作到。]

七觉支里面有一个择法觉支,那就是选择正法还是邪法,正法就修行,邪法就舍弃,择法觉支。择法觉支依什么而来?依胜解心所而来,有胜解心所才能起择法觉支。

[是故如来圣教弟子,于了知这道理之后,应努力于自心中多培育、长养、加强对圣教正理的「胜解」:「于决定境,审决印持,不可引转。」如是即是修习「胜解」之体与用。]这个胜解非常重要,如果不起胜解修行很容易走错路都不知道。

[「念」:]念心所,[念者,不忘也。]不会忘掉,念念不忘,能够心里常起这个念就是不忘,这个不忘能够泛指一切东西,但主要要是指佛法修行。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你妈妈几岁吗?你知道你妈妈生日吗?知道很好,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很多人不知道的,你爸爸生日知道吧,

为什么会知道?常常在念,念的意思就想的意思。

想跟念有什么差别?这个非学唯识学不行,念是啪一下这叫念,刹那的想叫念。如果说比较多刹那的念就称为想,

想跟思又有什么不同?思是有体系的想,所以我们讲这个人很有思想。思是抽象的思考,想是想比较具体的东西,这讲到下面会讲。

念的意思就是没忘掉,起正念的意思,这跟学佛非常有相关,很重要,为什么?

我们学佛就是要正念,你要能够往生净土就是最后临终不失正念,这难不难?不要说临终,你现在人好好的,一天有几秒钟是有正念的?都是在烦恼中,心里面都(台语)哪有什么正念?正念早就给你那些乱想、妄想、虚想、杂想盖住没办法出头,为什么?给那些烦恼盖住了。

这个念你必须要知道,这个念心所必须要培养,虽然这个软件很贵还是要装一装,不要装你的电脑没什么用途,对于不管是断烦恼还是生净土,不装的话你这台电脑都不能有这个功能。这样电脑拿到卖旧货的他也不收,太烂,丢垃圾箱好了。

[念心所的体性是:「于曾习境,令心明记」,]这个习不是练习,你要懂古文很麻烦,我讲了你会懂,三字经知道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个习就是那个习。

人在刚刚出生的时候,性本善是依孟子,谁是性本恶?荀子。我们佛教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应该是性本善,哪一个宗教是性本恶?基督教和犹太教,因为你们都是罪人。

为什么佛教是性善?因为每个人都有佛性,佛性是恶吗?佛性也不是超善恶,佛性是纯善、最高的善。离善恶那个有点断灭的危险,真正的应该是纯善。

人开始本性大家都差不多很相近,习相远就是经过生活作种种事情作多了叫习,不是练习的意思,因为作某些事情作多了,渐渐每个人个性就越来越远。

于曾习境的习也是这个意思,你作什么事情作多了那个就是习,你曾经经历过;这个习的意思是经历或反复作,你曾经经历过或不断造作境界,令心明记,你的心都能够记得住,这个叫念心所的体性。

也就是说因为你心里面有念心所,所以你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就不会忘掉,

我们现在说老人痴呆症,为什么痴呆就忘掉,为什么忘掉?因为他念心所的功能差了,所以就记不住东西。

但所有的心的功能,心所.以前讲就称为心所;所有的心就好像刀子一样越磨是越利的,你越用它能力越来越强,所以学佛的人应该不会变成痴呆,如果变成痴呆那就是学错了。

于曾经经历过的事情能够令你的心明记[而不忘,]这部分功能就是念心所所提供的服务或功能。

[「曾习境」,即曾经学习或经历的事,或者是惯习、]常常作的事情,[或串习之事。]串习就是一连串的意思,在唯识学常说串习,就是一连串不断的作叫串习。

[对于这些事,都能念念不忘失,这就是念心所的体性,]本体之性。

[念心所的业用是:能作「定」(三摩地)的所依。]这个太重要了,

我们学佛学什么?如果以内容来讲就是三圣学戒定慧,其中戒不用说应该要持的因为规范身语,定就规范这个心;

戒是令身跟语清净,持戒的人就身不会犯过,讲话不会讲的很粗,不要讲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些事情,身语清净以后,下面一步才能求心清净。

心怎么个清净法?心根本看也看不到,你如何去清净它?如何清它净它?

整个宇宙只有如来的定、三摩地才能够令心清净,其它一切世间外道所有的法没有一个是讲这个东西的,没有一个学问能够处理这件事情。只有如来的定可能令心清净,

可是你要得定之前要先有正念,也就是你要修定之前先心中不能有乱念、杂念、散念,一定要正念于心。有正念才能得正定,三摩地的意思就是正定。

为什么我们能够修定?就是因为心中有念心所,常常正念现前,所以才能够修定。你若没有念心所那没办法修。

[亦即,若有「念心所」现前,即得念念不失正念,]在念念间都不失正念,[便能依此正念之心而得定;反之,若失正念之心,正定即无所依,便不能得定。

因此,要得定,必须先有正念的「念心所」,作为定之所依。

这就是为什么在正教中,佛教弟子修三昧时,必教他们先修「念」由正念摄心,]用正念来收摄这个乱心,[以念正而不乱,]是故得定。因为你的心念是正的没有乱所以才得定。

看我们中文的造字原理,念:今心,当下一念心就叫念。今就是当下,当下的心就叫念,你要明心要明什么?就是明你当下此刻的念头就是你的心相。

反过来说楞严经里面不是七处征心,什么是心?念即是心,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个心时时刻刻都有念,只是你有没有觉察到而已,你为什么没有觉察到我们心的念呢?因为你太无明了。

所以你若念经念的一阵子你就发现我怎么这么散乱,不是你越念经越散乱,而是你以前根本连散乱都不知道,自己散乱都不知道,经过念经才发现原来我心是这么散乱。

那个有很多散乱念头的那个家伙就是你的心,不管正念的是心、乱念的也是心、杂念的也是心;不过正念是好家伙、杂念是坏家伙。

[因此,「四念住」的念,「念佛、念法、念僧」的念,「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舍、念戒、念天)的念,或「八念」(六念再加念无常、念死)的念,或「念佛」的念、「念咒」的念、「念经」的念等等,]密教经轨里面什么不动明王念诵法的念都是念,

那个念是什么?那个念都没有一个口,只是今心,你写个口就错了。很明白的指给你看,如来叫我们修念是叫我们修心不是修口。

可是通过有口来修而达到修这个心,为什么?因为众生抓不到自己的心,只好借声音的念然后来到达心中的念,它的最终目标是心中的念而不是嘴巴的念。

五种念诵最后是三摩地念诵,就是在心念,没有声音它还是在念,有声音是念,没有声音还在念。

可是有声音不一定是在念,为什么?因为有口无心,可是有心无口没关系;有心无口它是在念。

你说师父有时候忽然发现我心中一直在念阿弥陀佛或念什么,我也没有要念它一直在念,那是不是我在心念?不是,那个是机械作用,你那个心里面有个念佛机,它就一直在唱,谁在唱不知道。

糊里糊涂自己在念往生咒,那个是无明的念,不是明觉的念,明觉的念才是真正的正念,

你说我心中没有想。问题就在你没有想,我们前面讲作意,你没有作意,有意的去念它那个不是正念,

佛法的修行一定是作意而起念、作意去修,而不是糊里糊涂我不晓得怎么就念起来,那个就是糊里糊涂。

甚至有人叫人念佛散念就好,散念有什么好?散念你就干脆不要念了,你要念就正念,专心念、一念、用心用功的念,不要说什么,

这第一个表示你的决心、第二个表示你的诚意、第三个表示你的敬意,对佛对法的敬意,(台语)。

要做就要做好,要不然就不要做,你就念了半天结果是安慰自己,今天不错我作了功课,作什么功课?都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念佛。那个就是好像我小学一年级写功课的功课,虽然写完了拿过来都是不及格。

[都是在修习、熏习这「念心所」;]为什么叫熏习?好像香,我们烧香也是提醒我们熏习,熏习什么?熏修本性。熏久了就有那个味道,(台语),

[念心所成就,即是「正念成就」;正念成就,便能引发正定,]念成就一定能够得定,为什么?因为正念成就心就一定决定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转念间、刹那间就得定了。

[故成唯识论说,为何念心所能为定之所依呢?因为这念心所「能引定故。」]它能够引发正定,这个念心所重要吧,

一切修行的入手处都是念,念佛、念法、念僧等等这些法,乃至禅宗讲念真如都是念,大乘起信论里面,以及禅宗六祖大师也讲念真如也是念,那是更高的念,一般人作不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梵语三摩地(Samadhi),义为等持、或正定。定心所的体性、本体之性是:「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如果你心中有定心所出现,你的心能里面有定心所这个功能。

[意即,这「定心所」,它能令心在所观的境界上,]这个所观境不是指别的,指修行起慧观的时候比如观阿弥陀佛、观本尊、观净土等等所观的境界,白骨观、数息观,这些观注里面能够令你的心[专注不散。]

为什么你在观的时候你能够观注不散而我就不行呢?因为你的心有定心所,所以你才能起观而专注不散,我因为没有定心所,所以不能观。

[故大乘广五蕴论说:「谓于所观事,心一境性。」]这也是一个很高阶层的专有名词,

什么叫心一境性?就是你这个心收摄、集中在一个境界上。

你现在看到(我面前灯上的)火焰了没有?你专心的看它,眼睛闭起来想那个火焰有没有?有没有看到那火焰,那个就是你的心摄在火焰这个境界上,你当时就得到心一境性,就是这一刹那就是心一境性,修定的原理就这样。

只不过你要练习这个一刹那一直不断的延长,乃至延长到很久,从一刹那延长到一分钟、十分钟、一小时、乃至一整天,你都是摄心在这火焰上。

当然你观这个小的火焰比较好观,观到后来你这个成就以后,比较行了你就观不动明王的火焰,你能观那火焰心不乱不散专注,在一个境界上专注不散,这叫心一境性,所有的观法都是这样子

[「心一境」即是专注一境不散之义。定心所的业用是:能为智慧之所依,]

我们说学佛要求智慧,如何能有智慧?心要有定,因为心有定你那智慧才接近无漏的智慧,如果心不定你所得到智慧是散慧,不是与定心相应的慧,而是与散心相应的慧称为散慧。更糟糕与乱心相应的慧就是乱慧,乃至与邪心相应的慧就是邪慧,这很重要。

有智慧不重要,要有正慧这才重要、这才难,当然要先心能够定下来、能够定才真正有智慧。

正定是得到正智慧的依靠,你有正定你的智慧生起才有所依托,正定能为智慧之所依就是这个意思,休息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44

    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成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放掌

    定心所的业用,定心所的功用是什么?它能当作我们在求智慧时候的依靠,我们有定心所所以真正能够得到与定心相应的正智慧。

[因为「依斯便有抉择智生」,]斯就是指定心所,依这个定心所你的心中便能够有抉择的智慧生起,

[(成唯识论),意即,若依于定,便有能抉择的智慧生起,此智慧因为依于定,与定心相应,与清净心相应,所以是真智,而不是散慧、染污慧、黠慧、或邪慧。

反过来说,若无定,]如果没有定心所,[则慧无所依,]智慧没有办法生起,[无法生起。

因此,以论证经,楞严经说:「由戒生定,因定发慧」。可知,欲求无上正智,必须先离于散乱、杂染、摄念入定,方有慧起。

也就是说,欲求正智,须从正定入手。若得正定,]你的智[慧即有所依。]才有所依靠而不是架空的,才有根底,智慧才有根底或基础,智慧的基础是定。

慧好像盖房子一样,但你盖房子没有地基的话你那个房子是架空的,很容易垮,所以有定所起的慧,就好像盖房子有地基一样,那个房子可以久住。

因为讲定,所以现在讲首楞严经义贯,我主要要讲的是首楞严三昧定及三昧总持论,但还是从前面稍微讲过一下,这样比较清楚。

因为我们刚刚讲到定,我这里面讲定讲的很详细所以参考,这个就是我从高中大学就养成的一种作学问的方法。

譬如讲英文法的动词的时候,我就把十几本所有讲英文法动词的书一起看。那收获就很多,几乎没有什么遗漏,

所以要讲定也可以作这样工作,把所有讲定的东西全都拿来看,这样才能深入。

先看楞严法门三大主旨:首楞严法门主要的宗旨是什么?有三个:

第一、悟本性,首楞严法门第一个要令我们悟本性,那个本性指真如本性,

悟有三种:1.解悟,2.行悟,3.证悟。

解悟就是一般理解所达到的悟性叫解悟,譬如你看《金刚经》,如来者诸法如义,你看了以后什么叫如来者诸法如义,你就看注解,看了很多注解以后了解这句意思以后,忽然就把这个句子完全就通达了这叫解悟。

也就是你所了解的不只是文字表面而是深入,打成一片这叫悟。这是理解的悟,还没有起修,只是一种思惟上,

接着行悟。解了以后再去行,譬如如来者诸法如义,什么意思?什么叫如来?佛解释说诸法如义。

如来是佛的意思,什么叫诸法如义,诸法就是一切法,如是什么?问题就在这个如字。如就是平等不动,

什么是如来、或什么是佛的境界?已经达到一切法都是平等不动的境界,这叫诸法如,也就是如来。

什么叫平等不动,平等就是完完全全平等,这个容易理解。

什么叫不动?不贪、不嗔、不痴、不散乱、不昏沉、不掉举、不生不灭这个叫不动,这个意思哪里有写?没有,是我的体会。

这是我由于修学性宗跟真言宗合起来的,跟不动明王合起来的理解,也可以说是我的独得之秘,现在很便宜、无偿的送给你。

接着你了解这个意思以后你就开始去作了,诸法如、一切法如,其心平等,这很难,你心中完全没有偏见、没有歧视、完全不会瞧不起任何人,(台语)

你也不会去捧它,为了要得到他的利益而去阿谀他,这就是平等,行吗?难。

这只是如的平等,还有不动,不动更难,不贪、不嗔、不痴、不悲、不喜、不忧不愁、不生不灭,这个是如来,这才是不动。你这样去作,作到有一天你通达了,那就是行悟。

行悟是什么?解悟好像是初发心,菩萨初发心,十信位的时候是解悟,行悟就好像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分证法身。证悟就是十地本觉,完完全全进去了。

什么叫悟?如果真正悟了就是能够作得到,如果作不到只会讲那不是悟,那可能还是解悟都已经不错,只是了解而已。

了解、深入、通达、打成一片而且能够作得到这叫悟,所以就不要被人骗,他有大彻大悟;

大彻大悟不得了,大彻大悟那就应该生出三十二相,应该有三明六通、能够化身千百亿,

大彻大悟至少跟观世音菩萨一样,甚至超过地藏菩萨,因为地藏菩萨还没成佛。

观世音菩萨已经成佛过,所以他是大彻大悟的,所以他有三十二应身,谁是大彻大悟你就请他应一个看看,三十二应化身不要应太多,请您应一个两个出来看看。

地藏菩萨化身千百亿,你不要化身千百亿,你就化出一个两个也行。

一、悟本性:悟到真如本性;二、持心戒(初行)。持心戒是什么?心戒就是佛戒,一般讲持戒只是身口戒,但楞严经所讲的戒是心戒,不能起心动念犯,比菩萨戒戒要厉害。

因为菩萨戒是菩萨持的,楞严经的戒是佛持,所以说是佛戒。为什么?因为你要成佛道,不持佛戒怎么成。

一、四种清净明诲,二、三种渐次。四种清净明诲:a.其心不杀、b.其心不盗、c.其心不淫、d.其心不妄语。心都不去作这个事不要说身作。

三种渐次:除五辛、断除酒肉、淫欲;这个断除淫欲完全是梵行,包括在家,因为你要修首楞严大定必须要断淫欲不只是不邪淫。违其现业——不缘六尘,旋元自归。身语意三业清净,可以修大定。

三、修大定(正行),修大定要具备这些条件:①具信解、②持净戒、③严道场、④持心咒、心咒是指大佛顶首楞严心咒,⑤修大定、

⑥破五阴,破五阴就破五十种阴魔,这阴魔不一定是外来的,主要原因还是自心,所以要从自心五蕴里面去破,⑦证三昧、⑧证圆通。大佛顶首楞严经最后讲到的境界是要证二十五圆通境界。

接着是真正我的独得之秘,现在不秘了,因为已经印成书了,不过你自己看可能印象不那么深,所以我陪公子读书。

三昧总持论:一、三味总持略论。

何谓三昧?三昧梵文为(Samadhi),正翻为三摩地或三摩提。我们中文翻成三昧是错的,应该是三摩地。

我学三昧这个词是我初二的时候国文里面有一课讲到这个词,在初中时凡是碰到佛法名词我就特别有兴趣,在读历史课本介绍佛法佛的道理主要就讲涅槃,我一看就从来没忘掉过。什么意思不知道,因为历史课本也没讲清楚,它当然讲不清楚。

三昧是正定的意思,应该是三摩地,中国人简化变成三昧,其实是错的。

就好像和尚这两个字也是错的,我们说和尚不管是尊称的和尚、还是剃光头的称为和尚,其实梵文不称和尚。其实和尚这两个字是梵文,但梵文根本不是和尚。

总持什么意思?总一切义、持一切法叫总持。也就是有一样东西能够把所有的意思全部包括进来叫总一切义,把所有的法都涵盖进去叫持一切法。

所以佛在讲总持法门都是这个意思,他讲一个法,这个法可以包括所有的法,所有的法门都包括在里面这叫总持,一个法他可以包括无量的法叫总持。

三昧总持的意思就是以三昧这个法来涵盖包括所有的法在里面叫三昧总持。

「总持」者,梵文为「陀罗尼(Dharani)」,总摄忆持一切法义之意。有四种总持:法总持、义总持、咒总持、忍总持。

而「三昧总持」者,即是以三昧而总摄一切法门,一切法尽在其中称为三昧总持。

也就是你修三昧而所有的法都在里面,那为何三昧可统摄一切法?欲回答此问题,首先须知三昧有何重要性,这个就是我发现的秘密。

我们一天到晚在看三昧,但经里面都没有这样讲:「三昧即是一切佛法的精髓」,「一切佛菩萨修行最高的成就,都是以三昧来代表。」为什么?

你看任何大乘经典,你翻开地藏经,一开始什么三昧;般若经也是一样,什么三昧;华严经更多,种种三昧。那都是佛菩萨修证到最后成果里面的精髄,它是浓缩的。

任何法门,修证成就时,也都以三昧来表示。例如,修《法华》法门,成就时即入「法华三昧」;修《华严》法门,成就时即入「法界三昧」;修净土法门,成就时即入「念佛三昧」;你得到念佛三昧表示净土法门成就。

习禅成就时,即入「真如三昧」,或「一行三昧」;修唯识法门,成就时即入「唯心识定」;或是唯心识三昧。修密法,成就时即入当法之「本尊三昧」,

你看任何法门它的总体成就具体而言就是三昧。

例如不动明王三昧、准提三昧等;修《楞严》法门,成就就是得「首楞严三昧」;

一切等觉菩萨,于等觉后心,皆入「金刚三昧」(入金刚三昧就是金刚喻定),而断最后一分无明,那时候诸佛灌顶成就佛道。你一定要入金刚喻定断最后一分无明的同一刹那,十方诸佛授首灌顶,这尊菩萨成佛。

连所谓「最不着相」的《大般若经》,佛要讲此经前,也先入「等持王妙三摩地」,然后于三昧中,全身放光。因此可知,三昧是一切修行最高成就的精华。

又,三昧有狭义及广义两种意义。狭义即如上所说之定慧等持。广义的三昧,即是正定;正定者即佛所教之定,佛的正定相对于外道的邪定。

所以,一般也常以三昧或三摩地,作为「定」或「正定」的代名词。那个三昧可以是很殊胜的东西,也可以是很普遍的代表就是一个定。

二、定的重要性

(1)定为三学之关键

三学为「戒定慧」三无漏学。戒定慧三学彼此之关系如图所示都有交集,实际三个圈圈应该完全重合,好像三明治,定就是中间的那片面包。

定是体,戒跟慧都是它的用,以定体而起戒慧之用,所以你要持戒能够清净只有得定,得定能够令持戒完全清净,没有得定之前持戒都不会完全清净,一得定以后马上就得到一个定共戒。这是很不可思议的,很奇怪,

戒有两种:定共戒、道共戒,这也都是高档货,普通的超市都没有。

你学佛就是必须要懂这些东西,懂这些才是真正内行人学佛,如果说这些都不懂就是外行人学佛,人云亦云。

什么叫定共戒?这个很关键,定共戒是修行学佛的关键词,定共戒就是你如果得定以后就会自然生起一个戒体,这个戒体跟我们在戒场所得到的戒体不一样,这个是更高级的戒体,因为得定而起的戒体。

所以得定的人都共同有这个戒体,所有得定的人都共同会生起这样的戒体叫定共戒。

得定的人就会心很清净,心得定的人他就自然不喜欢一些很粗的东西,不讲粗语,也不会想一起令心烦恼的事情,他自然就有这样的机能,那种叫定共戒。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定以后二十随烦恼全没有,不是断而是伏,由定力所伏,忿恨覆谄诳骄全都伏了,因为有定力的关系,

得定的人就普通的戒决对不会犯。为什么?因为他看了就讨厌,那些杂染境界他看了就心烦、心乱,根本就讨厌他怎么会去作?不会。

乃至看到女色,(台语)绝对不会;看到女人分根本就不愿意看,赶快跑到。孟子讲:夫扰色逃,翻过来逃色;色逃就是看到境界他就跑掉。

有定共戒产生的种种色境的境界他都不会去亲近,因为一看就觉得那是染污的、不舒服。

道共戒?就是证道以后他自然产生一种更高阶的戒体,所有证道者所共有的戒体叫道共戒,这个道是指佛道,不是道教的道,也不是耶稣的道。

这个定也是指佛定,不是外道的定,也不是凡夫定,所以修佛定得定了以后就产生一个戒体,而让你不只是防非止恶,根本就是远离一切的恶事。心自然就不喜欢,很简单,

就好像你吃素很久以后闻到那个肉味就是很臭,不管是生的或煮的或烤的,那都很臭;但不吃素的人就觉得很香,是不是很奇怪。

如果你已经吃素一阵子,从超级市场尤其是卖鱼那部分,根本走进去很难受,

类似,定共戒有如这样子,他再也不去犯戒就有如吃素的人不会亲近那些腥臊的东西,

道共戒就更进一步,戒体更加清净、清净无暇。

讲这个就是解释戒跟定的关系,真正有定你的戒才能清净,没有定而持戒告诉你可以持,而且应该持,但是很辛苦,每个人持戒都持的好辛苦,那就是因为心无定,散乱;

散乱就是烦恼,烦恼就是要造业,但戒是要清净的,你造业、烦恼、散乱如何不冲突?当然很辛苦,常常有境界一来就想犯,业习就起来,所以很辛苦,

但是你一修定得定以后这些自然就没有了,自然就不喜欢讲谎话、自然不喜欢女色、自然不喜欢一切色声香味触这些东西。

慧也是从定体起的作用,因为修定的关系所以心很清净明洁,就起来一个智慧之用,好像有一个眼睛长出来,当然那个智慧还是要去修,不是修定本身就有慧。除非你修定是定慧一体的定,而不是纯定的定;

佛所说的定里面都有慧,没有只有定的,也没有只有慧的慧,所以定跟慧都有。

禅宗六祖大师说即定之慧,即慧之定,定跟慧是什么?就好像金刚缚、外缚拳这样缚在一起,很难分出左右手。

左手里面有右手、右手里面有左手,这是金刚缚,定慧也是这意思,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没有办法完完全全分成两截,我先修定再来修慧,其实不然。

定是止、慧是观,应该是先止后观,很奇怪,佛所讲的止、舍摩他都是观,都是三摩钵底,什么意思?告诉你从最先开始的止就是止息乱心,止息乱心就是定,五停心观,停心就是止、观,怎么样停心?修观。

什么是五停心观?数息观、不净观、因缘观、念佛观、白骨观,要止息贪心的不净观,要止息嗔心的慈悲观,要止息的愚痴的、散乱的数息观,要止息业障重的念佛观,都是观。

五停心都是观,以观来修止,虽然应该止先观,它又反过来。

一千多年来解释佛经好像也没有人提到,这个也是我的独得之秘,这有版权的。

所以定慧不能决然分为二,有时常常为了讲诉方便所以说定慧止观怎么样,事实上都没有真正完全拆开,你要作如是了解。

众生虽然心很散乱可是他在学习的时候又是一个脑筋,他没有办法两根脑筋同时进行。就好像我们不会打鼓的人,可能左右手拿不一样的东西,或脚又踩不一样的东西,可真正要打鼓一定不一样,你不能左右手打一样。

戒定慧就是体用,定是三学的关键。

(2)心若有定,即入正定聚,得出欲界,乃至色界、无色界。定是不是重要?我现在问你为什么要学佛?正确的答案是说我为了要断烦恼成菩提,什么东西能够令你断烦恼成菩提?我告诉你只有三昧。

三昧就是结合了定跟慧在一起,它们合成一体就变成三昧,但是以定为主体,让你能够断烦恼、证菩提,以三昧力故,因为心中有三昧力所以能断烦恼成菩提。

这已经是说明一切,你学佛而不修三昧、不修定那等于是没有真正学,

你说我有持戒;持戒不错,持戒是准备工作,持戒是为了要修定而持戒,你如果只持戒不修定的话,这条路你只走三分之一,才开始而已。

心若有定,即入正定聚,正定的这一类众生叫正定聚,因为入正定聚要出欲界,得定就出欲界,再更深的定就到色界,再更深的定就到无色界,再入最后的灭受想定出三界,断三界烦恼出三界,定的功用。

(3)定中有一切,你若修定里面什么都有。

(4)定是因位行人的「工具」,果位贤圣的成果;一切修行能不能成就,完全靠三昧;三昧是成就的关键。如果没有三昧,修行不可能有成就,如果有三昧就是成就。

(5)一切大乘、小乘、密乘所有经典,这个也是秘密,主要都是在讲修定。

所有的经典都是在讲修定,真正的修行,不是结缘性质,都是在讲修定;修定就是无漏的修行,真正的学佛;不是修定都是结缘的学佛。

你看如果以这个来看,当今有几个在真正学佛,都是在结缘,甚至连结缘都说不到,为什么?都是在结妄缘,而不是真正缘,

如果结正缘都还不错,譬如你持戒,诵咒结正缘,但常常都作一些跟戒定慧、经律论没有关系的事情,那就是结妄缘,那就是攀外缘。

三、三昧总持手记

前述「三昧总持论」系笔者(就是我)「发现」的佛法中的「公开的秘密」:「公开」,因为三藏诸经论中,都在说定或诸禅三昧,或如来入于诸禅三昧所起的功德,如放光、动地、种种神变、现通说法等,这些都是公开的。

但都没有这样明白地指出:「三昧是一切佛法修行的精髓。」有没有哪本它这样讲,没有;这是我发现的。太可怜了,梦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

而祖师大德(除了「龙树菩萨」有较接近的说法外),亦皆无如是直言指陈,因此大家都似乎不知此事实,故说是「秘密」;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所以是秘密。

笔者于遍览大小乘重要经论后,前后贯通,得此一体会,甚觉滋事体大,亦感概吾等末世众生可怜,无大善知识,大家修学都有如盲目摸索,不知头绪,无有次弟、亦无本末、不知主旨,常常无所适从,枉费工夫,不能得真修实证,不入实际;

上焉者比较高层一点的只在文字知解边上兜,中焉者中间的学少为足,下焉者不学不修,持一法二法,自以为大,自以为很了不起。

笔者有幸蒙佛菩萨加持,得此体会,不敢自秘,不敢自己偷偷藏起来,故于此公诸同道。

以下之「手记」者,原本为笔者之日记,悉为自励之语;今为砥励自他,「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是观世音菩萨的话,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面的话。

故不揣翦陋,摘录于此,与读者诸君,互相黾勉,共证无上,护佛正法。下面都是我的体会:

▲佛法的精髓在于三昧。禅定三昧犹如文人的笔,文人如果没有笔怎么样写出东西来、书法家更不用说了,(无笔何以成篇章瀚墨?)、武将的剑(无剑何以助成王霸之业?)、乐师的琴(无琴何以成动人乐章?)、演说者之舌(无舌何以成妙说善辩?),

如人之身(无身何以为人?)、如人无足(无足何以至于如来宝所?)、如人无手(无手何以取用如来无量妙宝?)禅定三昧就好像这些东西,很关键的事情。

▲心乱,即入烦恼,我问你烦恼从哪里来?我在刚初发心的时候有一位夏居士让我们参烦恼哪里来?大家东猜西猜,他们猜什么我忘掉,后来学唯识学知道烦恼哪里来。

确实如果禅宗的话你就是这么猜,学了唯识学烦恼从乱心来,心里乱所以有烦恼,心散乱就烦恼,或者说散乱本身就是烦恼,而且能够生更多的烦恼。

如何度烦恼心?先度散乱心,先令心不乱,然后才不会有烦恼。

心就好像我们的国土,国如果乱的话,这个国家能够没有烦恼吗?乱就是烦恼。

心乱就入于烦恼、生死。心定,即入菩提、涅槃。

简单一句话凡夫散乱,圣贤心定,凡夫跟圣贤的差别就在于一个心乱、一个心定,就这样的差别,智者自取之。

▲三昧是修学的根本,也是修学的究竟。一切修学只为三昧故,行者应依于三昧,活于三昧,乃至死于三昧。

你说死于三昧太可怕了,一点都不可怕,我们就是应该死于三昧,为什么?

(经云:「其人临命终时,心不散乱」,即是至死都不舍三昧,即是「死于三昧」。

又,释尊于四禅中般涅槃,亦是示现至死不舍三昧。又,历代祖师大德有坐化者,亦是「死于三昧」。)

只有凡夫才死于散乱,散乱所以心就恐慌等,是故,三昧者,乃佛法行人须生死以之,常不舍离者。

以有三昧即有一切;无三昧一切免谈。你修行就一切免谈。

现在因缘难得我现在讲到很重要一点。

▲诸佛菩萨如是修,我亦如是修;三乘贤圣如是修,我亦如是修。那什么?闻思修、戒定慧都要修,此是「必修」、必作,而非「选修」,可作可不作。

修定就要令心水沉淀、狂心休歇,如果楞严经下面就加一句话歇即菩提。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末法?正法、相法、末法我们都知道,「末」者,没也,沉没之谓也,亦即正法沉沦,一切法门皆没灭。(台语)

又,末法即是:在法上,这也可不作,那也可不作;结果是没有什么正法是必须作、必须修的(因此一切正法皆悉汩没)。

反之,其它与修行不相干的、攀缘贪爱世间的「拟佛法」、拟就是类似;「半佛法」、「次佛法」、「相似佛法」都变成可作,大为昌盛。

诸如「边缘佛法」(譬如经忏佛事等),「外缘佛法」(Peripheral Buddhism)(如社福、医疗、相卜、教育、政治、商业、企业等),

这些都是现在大行其道,这些都可以作,而且现在已经变成显学,人不这么作好像很奇怪。

「相似佛法」(Quasi-Buddhism)或「界外佛法」(ExternalBudhism)(如历史考据、学术研究、诗词书画等)。

譬如你不是看到有些出家人办什么书展、画展,就是这些;写诗,都是什么禅诗,

学了佛以后这些世间东西、一切记忆都要丢掉,你才是真正出世。为什么?

凡此皆与世间名利直接或间接挂钩,不离世间贪爱,都是生死业,

而自美名之为「大乘」、为「菩萨道」、混淆正法,败坏佛法,误导众生,所谓「一盲引众盲,相继入火坑。」

修正定者,如果你想要修正定的话,于此等境缘皆应远离。

你用这个标准来看,你看看你到现在所修的有没有跟这些挂钩的,还是你就是在这些路上,那都是迷途,这样作的人都是六祖大师所说的迷人。

能够不作这些事情才有可能真正是修行人,才有可能真正是佛弟子,我再自己重看这些我心里面就很难过,你看我把这短短一篇把所有人都得罪尽了,除了喇嘛教。

听说有法师讲这部经就有人反映,以后就不依这本了,依别本为主,这是什么?这就是要有胆识。

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台语)我这个包子叫菩提包子,以菩提心为馅,火候正好才能蒸的好。

我就是一肚子不合时宜,我就常常在想,儒家里我最喜欢孟子,孟子是一个很开通的人,孟子说:得志与民同乐,不得志独行其道。当然学佛不能这样,因为他不得志,退而与其徒万章等作孟子七篇。

这是必定的,即使在正法时期真正修习正法的人也是不多,修学正法就是金字塔尖一点,你有兴是在那一点点里面扒了一点点,那已经是很大的福份,所以学佛不是容易的事,不要把成佛当作很简单的事。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45

    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请放掌

    拿出大乘百法明门论,上次讲到念心所,没讲之前因为有一些是新来的要交待一句话,

为什么要研究唯识学?因为为了要讲楞严经,而楞严经里面有很多唯识学,你如果没有研究过唯识学你再来看楞严经,没办法完全彻底了解。

为了让弟子能够真正了解楞严经的意思,所以必须要先有唯识学的根基,也不是说非常深入,但你最起码的知识要有,有这样根基才能够真正的深入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二点,我们学佛就是为了所谓的转识为智,转识为智就是转凡为圣,那个识就是八识,八识只有在唯识学里面讲的很清楚,

一般其它的显教性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都不讲这些东西,只是点到为止,只是有个名相,不甚了了,

但在唯识学里面有非常详尽的、有体系的发挥,让我们知道我们这个心识是怎么样运作的。

研究唯识的意思就是让我们知道我们这个心是怎么样作用、运作的,要转识为智,断染成净都必须要有唯识学的知识运用到我们实际的修行,才能真正所谓明心见性。

明心什么?明我们自己心的作用、明自己心的心相。先明心相再见自己的性,明自心相见自本性叫明心见性。

上次讲念心所,为什么学这个念呢?念就是为了要修念而得定,因为我们众生心都是散乱,怎么散乱?哪里散乱?是心念散乱,所以心不定,因此佛在教弟子们怎么样修禅定的时候都是从念着手,上次有详尽的发挥过关于念。

所有的观想法都是从念开始,得到一心念的时候或念一心的时候就可以继续修定,也就是心已经不乱念、已经不散念的时候开始修定。

[「定」:梵语三摩地(Samadhi),]我们中文不晓得为什么古代大师变成三昧了,奇怪这是错误的翻译可大家都习惯就三昧。

音不对、意思也不对,因为昧就是不明了,可是修定是要明了的,怎么翻成昧了,这个字意思也不对。音也不对,摩地怎么变成昧很奇怪,大家都已经习惯三昧就三昧吧。

Sam是正的意思,madhi定,合起来正定,义为等持、或正定。等持就指定慧等持,为什么叫定慧等持?相对于有定无慧,象凡夫外道修定就有定无慧,

有的人民国初年有一个大德是习禅的,他写笔录或年谱就讲坐坐就定去了。

定去了如果是照真正禅宗来讲应该是错误的,可以定了,但不能定去了,为什么?你去到哪里?你定一定要摄心在内,心不能往外跑,如果定去了跑哪里去了?变阳神出壳、阴神出壳那是道教的东西,这差一点点搞错就错了。

定了就定了不要定去了,这很厉害很奇怪,那位就是自己跑到山里面闭关也没有人教,末世就这样,善知识难得就自己摸索,讲的好听摸索,讲不好听就有点盲修瞎炼。

常常摸错了也不知道,可他很用功,舍身相予,拼命的打坐,坐以后来他的年谱里面讲偶尔出去走走步行如飞,身轻。

可是他有一次深山里面有一个禅德,他就去参访,那个大德看到他就问他:你在哪里修?他说在哪里修。

大德问他:你是修佛道还是修外道?你知道为什么这样问他,因为他头也没洗、也没剃,出家人一头乱发,头发都长了,胡子没剃,身体没洗,穿的破破烂烂。

那个大德真的是大德,这位大德他也是很老实就把他的经历都写出来,你就可知那个大德真是大德,为什么?

这就是佛法、佛教跟外道的差别,佛教不管怎么样你就要清净庄严,如果是出家众就一定要依靠我们本心所作从初发心自剃发须,没有藉口,

不管你是闭关或是什么你不能够留头发、留指尖,变成好像长爪梵志,他没出家前是舍利弗的舅舅,那是外道。

佛道不是这样,佛道一定是内外都是清净的,有那个藏密的说闭关的时候不能洗澡,这个是不对的,因为不管是显教、密教在如来经里面讲,不只是说要洗澡而且你如果譬如礼佛、经行出汗的时候也要洗澡,所以一天你要一出汗一天乃至沐浴三次,一定要保持清净、庄严。

甚至有人闭净土关也不知道要剃发,很可怜,也不知道要剃头发,闭了两三年好长跟女生那么长,可是因为长了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牙齿一颗一颗一直掉下来。

后来才知道出家一阵子以后从来没留过头发,一留头发会掉牙齿,这很奇怪。

因为我也闭过关,所以种种的辛苦不能为外人道也,但最重要是要有善知识指导,没有善知识指导的话,要靠佛菩萨加持,然后自己的善根力才不会走错路,走错路都不知道。

譬如举个例子,虚云老和尚书里面写:打坐的时候不能靠背,靠背会吐血,我在闭关的时候怎么那么厉害不相信,但你在闭关的时候常常打坐,有时候累就靠一靠,真的不行,真的就出血。

后来我就思惟那个道理,他也没讲什么道理,其实怎么样?血气压住了,因为你坐久了以后气上来,气上来通常是从尾椎一般所说督脉上来,上来以后通过颈椎到头顶,从前额下来经舌舔上鄂搭个鹊桥接上去,因为这里断掉了,先天就断掉了。

所以凡夫没办法证到很高的地方因为这里常常气就不通了;下来到任脉一个周天。因为那个气很强,平常你气不会很强,但是打坐的时候它自然气会很强。

我告诉你气很强你不需要去修吐纳,也不需要去观想促成气流跑动,那个都变外道。

你只要沉心专致它自然会这样,它自然的东西,你不要去期望去修那个玩意那就变成外道。

现在种种叫你观脐轮、观七轮、观什么轮,不要观那些,观心就对了。

心总有一切,你观心然后摄心专注不设妄想,一切不可思议法都会出现,不可思议法出现的时候你也不要去思议,也不要惊怪。

因为气起来很强、非常强,它要起来你把它压住不让它起来,就把微血管给胀破了,就吐血了。

[义为等持或正定,]正定是相对于邪定而言,佛的定是正定,一切的外道都是邪定,凡夫是没有定的。

[定心所的体性是,]这个定如果你修习到后来得定以后,你心里面就有一样东西、新产品会出现,那个东西叫定心所。也就是你自心会起这样功能。

五位百法表,我们一切法分成五大类叫五位,一、心法就是八识;二、心所有法就是我们心的功能或心能,

这个怎么样说?这个心法就是我们的心体,心体就好像电脑的硬体、你的电脑主机就是心法。

心所有法就是所有的软件,你光有主机能不能运作?不能操作,所以你一定要装很多软件进去,有一些是生来就有的,父母生来就已经帮你装好了;但有一些就不是装好的。

譬如第一样遍行这个软件每一个人都有,已经装好,一出生就有;遍行:作意、触、受、想、思,所以你这台新的电脑就能处理这些工作。

二、别境:欲、胜解、念、定、慧,别境是特殊、特别的意思,也就是这些软体不是一般人有的,是修行者才有的,修行的人才能有想修行的欲。

胜解、正念、正定、正慧,这些是佛教修行者心里面才有这些功能。

善也是一样,修善法的人他里面就装善这个软件,包括有十一个小的软体。

譬如有人有善心就是他装了善这个软体,所以他有十一个程式,譬如有信这个软体运作对抗不信、对抗对佛法的疑、不信、毁谤,因为他心中有这个信心所产生这个功能,抵抗外面。

惭愧、无贪,无贪更明显,因为他修了很久,心里面有无贪这个心所、软件,所以碰到有贪欲这个境界的时候无贪心所就会起作用,抵抗外来的诱惑,而心不生贪,就是因为有无贪的这个程式在你的心体里面,你能够真正很实在的运作出来。

这都是很具体的东西,而不是抽象的,你这个人贪不贪?很明显,有的人比较贪一点,有的人比较不贪一点,有的人非常贪;非常贪的人就是这无贪心所他完全没有,不太贪的人有这个程式,这个程式太小,所以他那个功能就很小,相对的你就可以看得出来。


第四项烦恼第一项是贪,因为他无贪的软体太小了,所以相对的贪心所就大,贪心所的功能就很强、就很贪东西。

你看唯识学就是讲这个东西,当然你自己看看不出这东西,你到别的地方读也看不到这东西,这是我讲才有。

譬如定心所就是你往昔就有修禅定,不是今世才有,所以你八识田心里面就有残余的东西,残余的势力、记忆的影像在里面,

我们的心真的就是跟电脑一样,它的记忆体你一存进去除非当机了,但它都一直会保存住。

无始劫来你存进去的东西它都会保存住,你如果修过禅定而且得定了,它就会产生定心所,没有得定没有定心,一得定马上产生定心所,你就有一个很实在的软体在这里面,

所以你下次要再打坐修禅定的时候,你把主体打开,软件点选进去马上就入定。

可是你还没有得定的人,你没有这个软件,所以不能马上入定,你要还慢慢的累积它的势力,等到真正修成功了才渐渐有定心所出现。

定心所一出现也就是说你将来只要因缘适合的时候你很容易再得定。

所谓因缘适合第一个环境,第二个你的心情等等,内外的因缘都适合你一修定就很容易再得定,为什么?你一修定马上那个定心所就起来作用,让你入定。

我们修定就是为了要得到那个定心所,那个定心所是什么东西?

所有的心所都一样,在唯识学里面称无色、无对;无色就是它没有色体、好像抽象的东西一样。无对就是眼睛看不到,也摸不到,所以无色无对,

但是它是有那个东西,你有定心所还是没有定心所,那是很判然明了的,一看就知道,有定心所你一打坐那就入定。

入定也好多种,大智度论里面讲有的人虽然得了定心所,但不一定每个人运作都一样,

大家都一样有定的经验以后。有的人易入定、难出定;有的人难入定、难出定;有的人易入定、易出定。

譬如虚云老和尚可能就属于易入定难出定,什么叫难出定?也就是他不能随心所欲的出定。

他有一次在山里面煮豆子,煮煮他就说定去了,等他醒来时候豆子都煮干了,所以他没办法掌握他什么时候要定。

不过这还不太危险,有一次很危险,他到泰国去开示,在一个大佛寺里面,还没有开示之前他就坐在那边等信徒来,等一等定去了;

定去了信徒都来了他还没出定,大家也不敢吵他,结果就定了一天半,定了一天半以后出来时候糟糕时间地点不对两只脚差一点废掉,他因为这样就不能走路,可能气候、气流,也没有好好保护这个腿等等,

原来他没有准备入定,他只是坐一坐就定去了,后来没办法下座、起座,后来人家把他抬着走。

泰国国王听说他定了一天半这个是高僧大德,要请到宫中供养,没办法走去就抬去,这个叫易入定难出定。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是难入定易出定,一般人大概是这样,很普通;难入定我们都很难入定,这不用说了,易出定,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出来了。

易入定易出定这是很大很大的修行人,随心自在,想入定就入定,想出定就出定。

我告诉你现在末法时期很糟糕,有很多人随随便便讲我那天入定怎么样,我跟你讲你自己也不要随便讲,打坐稍微心静一点你不要讲入定。

你若内行人研究过唯识学,又深入禅法,那个入定有很严格、很明显的情景、境界,有没有入定你随便说说别人不知道,外行人听了好佩服你,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你有没有入定。

你嘴巴讲我入定,可是我一看脑门上写:没有定。

而且真正入定就不能,最好是不要讲自己入定,

总而言之一句话,上次我就讲过入定得定的人就有定共戒,心就离染,入定以后离欲得初禅,入定至少是初禅。

离欲得初禅,最简单第一个你对淫欲没有兴趣,而且你在得定之前大概就不会作淫欲的事情,已经本来就不喜欢了,尤其入了定以后出来你对淫欲不会有兴趣。

第二个你一定睡眠很少很少,少到顶多五小时,三四小时、两三小时这样就够,倒单不倒单到不一定用这样,睡眠就一定很少。

为什么睡眠很少?因为睡眠就是大昏沉,心的大昏沉才变成睡眠,

昏沉是什么?你们大家都有经验,一听经就磕睡了,那就是昏沉。两个眼皮掉两个铅锤,一听经就睡去了。

还有入定以后二十随烦恼都很轻薄,六大烦恼都很轻,为什么?入定一定是心清净,

我讲的定是指佛定,外道定就不说了,外道定他可以乱搞,佛定一定是这样子。

六大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都很稀薄,定是相对于烦恼,你烦恼心扰动心怎么会定下来?一定是烦恼稀薄、淡薄所以心能够定。

本来烦恼很稀薄,再一入定以后二十随烦恼:忿恨覆嫉谄诳骄无惭无愧不信放逸懈怠散乱不正知全都很稀薄,

所以已经入过定的人大概不会心动破口大骂人,这个就是忿。覆,就不会偷偷做坏人怕人家知道这就覆盖。

悭,不会小气,想修功德又怕花钱。嫉,嫉妒别人有学问、嫉妒别人有钱、嫉妒别人修行好,这个嫉妒心也小。

如果都还是一样,那我告诉你,你可以把这些条一个一个调出来,偷偷帮他检验一下,如果他这些都有那你可以确定他所谓的入定是如假包换的假。

[定心所的体性,]也就是你心里面已经装了一个定心所的软体以后它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

你心里面已经有定心所,定心所作用是什么?于所观境也就是说你要观的那个境界,观什么?观想。

我们修佛法主要都在修止观,止观一定有一个所观的境界,譬如观佛相好、观出入息、观因缘就是十二因缘观,或观白骨、或观不净观、或观净土庄严、数息观观出入息等等这些都是观,

你在作这些观的时候定心所能够令你专注不散,很能够专心不会散乱掉,因为你有定心的功能在。

[意即,这「定心所」,它能令心在所观的境界上,专注不散。]

什么叫所观的境界专注不散?你们看这木鱼了没有?你眼睛瞪大点看一下,眼睛闭起来还看到木鱼没有?闭起来还看到?那个就是不散,那个就是你所观的木鱼的相在你心里面产生一个心相不散。

开眼的时候见、闭眼的时候也能够见,而且那个形象不散掉表示你的心是专注的,表示你的心是集中观想那个木鱼。

我们不说木鱼观莲花也是一样,你看这个莲花眼睛闭起来还有看到莲花,那就表示你心是专注的,

什么叫修观乃至于修定?就是令你那个专注的心无限的延长,那个就是修定,

你观这个祥瑞的或是清净的相,乃至抽象的道理都能很专心的没有乱掉、没有散掉就表示你心是集中的,心集中无限延长都不断的话,那你的心就渐渐收摄得定。

既然你心不散乱就不会断,我们平常说散乱,散乱不是一个东西是两个东西,一个是散一个是乱,先散后乱。你要先散掉以后再乱,等到心要变乱的时候那已经很散很散。

你如果能够专注一样东西,专注清净法上的话,你的心就没有散、没有乱,专注不散。

你能够专注的原因就是你心中有一个定心所,但你如果还没有定心所至少萌芽了,快要有了,所以你才能够比较长的时间专注不散。

可是你如果心里面那个定心所门都没有,一点影子都没有,那你一下下就散掉了,一下下你就不能专注。

[故大乘广五蕴论说:「谓于所观事,心一境性。」]

我这本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有一个很大特色,这些注解我所引的都是权威的东西,那个都不是我自己写的,我只是解释,最专业的名词。

你在所观的事情上能够心得到一境性,心能够专注一个境界,达到那样的性质叫心一境性。

心一境性是什么意思?换句话说就是净土法门所说的一心不乱,唯识叫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就更加的很准确、精准,一心不乱就比较大致一点,心一境性就很铁定的、清楚、明晰,你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不乱,那样子的性质就称为心一境性。

[「心一境」即是专注一境不散之义。]上面讲定心所的体性,接下来讲业用;

体性跟业用的差别?体性是它本身的功能,业用就是运用,不是他本身的功能而已,而是再进一步推广功能的意思,功能的功能就叫业用。

譬如盐它的体性是咸的,但它的业用是可以防腐、冷却。氧气它的体性是它能够助燃,业用就是令快要晕倒的人不会晕倒,氧气筒,类似的。

体性是本身直接的功能,业用就是扩展,就好像数学有纯数学、有应用数学;美术有纯美术、应用美术。

[定心所的业用是:能为智慧之所依,]意思是你要有智慧要先有定,有定以后才能够有智慧,因为智慧是依定体而生的。这个所谓的智慧是指清净的智慧,与定心相应的智慧。

[因为「依斯便有抉择智生」(成唯识论),]斯就是定心所,依靠定心所人就有可以抉择法的智慧生起来,

什么叫智慧?智慧就是会分辨善恶、好坏、是非、高下,没有智慧的人(台语)。

有智慧人会分辨就不会被骗,不管是世间法上也好,出世间法上也是一样,这两个不太一样,有世间智的人不太会被坏人骗,有出世间智慧的人不会被恶知识所骗、所误导,变成盲修瞎炼,变成白辛苦一番都没有用。

[意即,若依于定,便有能抉择的智慧生起,]楞严经里面说的因定发慧,[此智慧因为依于定,与定心相应,与清净心相应,所以是真智,]就是佛菩萨的真智。

[而不是散慧]与散乱心相应、[染污慧]与染心相应、[黠慧、或邪慧]与邪心相应。

[反过来说,若无正定,则正慧无所依,无法生起。因此,以论证经,楞严经说:「由戒生定,因定发慧」。

可知,欲求无上正智,须先离于散乱、杂染、摄念入定,方有慧起。

也就是说,欲求正智,须从正定入手。若得正定,]得到定体,[智慧即有所依。]

因为讲定,正念能生定,定以后起智慧。讲定我们讲最权威的首楞严大定,上次没有讲的很清楚。

首楞严经义贯,楞严法门三大主旨,学楞严经,楞严经的主旨是什么?

1.悟真如本性,这是大佛顶首楞严经如来密因,这就是那个密因,诸菩萨万行的根本就是那个本性,要先悟本性真如如来藏才能起修。

你说我还没悟,没悟不能真正起正修,一来结缘、二来多多种善根,

真正能修楞严法门一定要先悟到本性,这是说真的。悟而后修,不悟复何修?你不悟在修什么?盲修,悟有个根本起修。

悟有三种:1.解悟,什么叫解悟?就是我现在讲一个如来藏道理你懂了,这就解不一定悟,悟就是讲的道理全盘都贯通讲悟,大致了解只是解不是悟,不要把解当悟,了解就了解不一定悟。悟了就全都了解、没有一点点疑惑、疑问,这就真正的解悟。

2.行悟,行悟依于解悟,你已经解了以后完全都明了,没有一点问题开始去作、去行,作作就悟了,这个悟就叫行悟。

行悟跟解悟不一样,解悟是通盘的,你一定要全盘了知,然后才能叫解悟。行悟就有很多层次、很多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不一太一样。

解悟等于是十信位,行悟就是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这都是不得了的菩萨,分证真如本性,所以行悟有阶段。

接着证悟是十地大菩萨,入究竟觉,这是证道位;行悟就是分证觉的。这个悟就是真正的悟了,但这个悟也不是大彻大悟,

大彻大悟是十地菩萨入金刚喻三摩地,就是金刚三昧,那个时候自己断最后一分无明,十方诸佛灌顶入等觉,那个叫大彻大悟。

现在末法时期你看很多人动不动就大彻大悟,有人说师父你是不是大彻大悟了,你不要这样挖苦我。

我现在不讲什么是大彻大悟,就讲初地菩萨能够化身十亿,其它不用说了,你说现在很多人大彻大悟,你叫他化一个看看。半个都没有,

除非用电影的摄影术弄个照片给你看看,这个胡说八道胡扯一大堆,骗外行人,

但是末法时期大家就是愚痴坚固,也不看经也看不懂经,就听人家乱扯他就乱信。

简言之一句话什么叫悟了?如果真正有悟一定有身心转变,身由粗质转成细质,我们不是着相,但事实上是这样,

譬如他学佛之前(台语),他悟了以后整个就变成很柔软,(台语)这是身转变。不要说还是一个大老粗张飞的样子,那就铁定没有悟,

心呢?大部分的习气都没有了,以前的坏习气都没了、转了,这个叫悟了。

如果还是一样的贪嗔痴慢疑恶见一大堆、烦恼一大堆,又想成名、又想赚钱,又想这个又想那个,搞一大堆,根本就是心杂染,那个有没有悟?那个有悟,伦敦大雾。

你们很幸运这个都是看书看不来的,这个有没有人告诉我?没有,都是我自己以六祖大师的话就是自修自证自悟,

悟跟证有什么差别?悟是某方面、单方面的,证的话是通盘的、全部都OK。

悟的话你可以悟某一些,你也不要被人家骗,如果他有悟你问他你悟到什么,他说那就悟了,你悟的怎么样?他若讲不出悟了什么,那就是没悟。

悟一定有悟的对象,悟什么?譬如悟法、悟理,悟法华一乘那就是悟,悟人生无常是悟,悟一切清净这也是悟,

总而言之,悟是有一个对象、一个东西、很具体的你悟到了。

不是说悟就悟了,然后有的悟了说悟了就傻了,那就不要悟了,本来就傻傻那还要悟。悟了不是傻、悟了就清楚了,哇,日光遍照那个才叫悟,天花乱坠。

你知道我为什么能说出来?当然是有点经验,当然也不要那么客气,不是只有一点点,比一点点多一点点,休息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46
    继续看楞严经义贯

三、证悟——此即「究竟觉」,亦是证道位,即为现量智。

是故当知,所谓「悟」者,绝非「神秘」、笼统的概念,而是有具体之悟境、对象、及内容的。

譬如举一个例子,刚刚讲一定要悟到什么,悟到真如本性。

而且悟前与悟后,其人之三业,就是身语意必然转变,有所不同;

你不能悟前悟后依然固我,还是那副德性,那个悟对你来讲根本没有作用,

然后悟了以后你自己改变,别人会有感觉、别人会知道这个人不一样,不一样是怎么样?更好了,不是更差了,更可敬,更可爱了。

不是悟了那一副臭脸,有一副庄严清净的脸,他必须改变,讲话不一样说话不一样,行为不一样,心想的东西,当然更慈悲、更有智慧处事更圆满,不会说悟了以后事情搞得一团糟,一天到晚骂人大家更怕他。

这个绝对不是悟了,悟了的人应该大慈大悲,令人如沐春风,这样才对。

当然有时候弟子们不好也是会责备的,连世尊也会骂人,舍利弗、目犍连做错事也照骂,说:如愚痴人、如所行非、如所行不善等等,你看阿含经。

不是说就不会责备,当然他责备他不由贪爱、他也没动情,唯一差别在这里。

就跟一般父母或师长不一样,骂半天骂自己就动气了,气得半死,中午吃不下饭、胃痛。

有所不同,其转变即:越加清净、庄严、不贪染、有智慧。

所以他悟了以后悟了一切无碍,酒也可以喝、肉也可以吃没有防碍,因为他已经到了无碍境界。正好相反,这些染污的东西看了就讨厌,更喜欢清净。

而且当然不会因为悟了,而言行乖异、有的人悟了以后就变成一个怪人。

悟了的人绝对不会这样,悟的人了他虽然喜欢清净,但因为慈悲的关系所以不会做出一副怪样子出来。

当然不会反常、狂妄、因为他悟了所以就目中无人,天下人他都瞧不起狂妄。

而且也不会贪爱世间、悟了绝对不会贪爱世间,为什么?因为悟跟迷是相对的,迷人才会贪爱世间,悟人怎么会贪爱世间,如果悟人贪爱世间那你们都不用再悟,因为你们就已经很悟了。

或者是恣行杂染,(若如此者,这个人悟了而言行怪异、反常、狂妄、贪爱世间又恣行杂染,恣行杂染就是喝酒食肉、行淫这样,如果有这样情形的话则决非悟了,而是着魔,这个魔已经入心了,让人感觉他好像有一些东西、有功夫——然末世众生愚妄不知,常以着魔为大悟!)

有一句话这是我以前在受戒的时候戒师所说的:和尚不作怪,信徒不来拜,末法时期不是和尚不作怪,居士也作怪,居士一作怪居士也去拜,所以很麻烦。

我讲一个本来很忧心,因为地藏菩萨加持我现在很好,我知道这些现象但我不那么忧心,要不然我真的会肝肠寸断,

上个礼拜有一个比丘尼从南部打电话来跟我感谢说看到我的楞严经义贯,尤其是后面的五十种阴魔,替她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只她一个,她还有同修。

什么问题?现在有一个人叫姑如,说他有网站,他已经台湾传法三年了,在南部有很多信徒,而且大部分都是出家弟子比丘尼,

你们知道什么是姑如,姑如就是上师的意思。他说他是从喜马拉雅山来的,他在喜马拉雅山修行,他说他是泰国华侨还是马来西亚华侨我搞不清楚,说他有网站我倒没有看。

他怎么教人?他教人打坐入定,打坐的时候观七轮,这很新鲜,有观脐轮、有观头轮或观哪里。但观七轮没听过很新鲜,你看新产品容易销路好,不落俗套,

接着他又说我们修行最重要要断我识,不晓得是不是智慧太深,还是不读书,不懂没有这个东西。

他说我们要断我识,因为我们是说我执不是我识,但他老兄可能不知道吧,断我识的方法很难,所以我们不能照正规的方法,要反其道才行。譬如我们打坐要寂静才行,他这就象楞严经五十种阴魔所讲的,歪理十八条。

没有智慧人一听(台语),因为你无始以来业习力太强,本来就我识很强,你要清净寂静要入定,因此要断我识。可是你越追求他你那个我识越强,所以没有办法,我现在悟到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反其道而行。怎么样?习禅就是要寂静,现在你不要寂静,你要打破常规,起来唱歌,越大声越好,不只唱还跳。一直唱一直跳跳到后来就忘我,忘掉我识我识就破了,

那些比丘尼就这样作,所以她们要在台北的话可能更方便,卡拉OK什么。

还有呢,又要断我识除了这样子大叫大吼以外,还有依照他的经验,喜马拉雅山常年结冰,但上面有一个湖不结冰,所以他常去游泳,一游泳以后池水很冰,游到后来就忘我了,所以他就鼓励比丘尼去游泳。

这本来是不应该讲但为了破末世邪魔外道,我跟你讲出家人是不能游泳的,不要说女众,男众也不行,你知道为什么?不庄严,要不然你想一想师父穿泳装的样子,你可以观想,观想成功你就成佛了,我自己都观不成。

还有说你要去掉我识,譬如你那个僧衣就不要穿,因为那个僧衣是个束缚,你把自己束缚住了,我识包在里面不能自在自由,所以你不能解脱。你要解脱你那个心先把你的衣服解脱掉,哇,赞。

比丘尼都听他的话脱下僧衣、穿T恤不晓得是不是名牌,出去游泳,里面穿泳衣,外面穿T恤戴顶帽子去游泳。因为我识就已经解脱了,在大殿里面穿T恤打坐,信徒来供养她,供养完想不对她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搞不清楚。

据她跟我讲因为信徒跟她们已经很熟,心里觉得很奇怪,因为到那个道场已经很习惯了,所以也就不了了知。

你看(台语),真就把僧衣脱掉了。然后又说我们还要反其道而行,你们吃素也是一种束缚,所以现在开始要吃点荤,吃的越多越好,我建议多吃大蒜,因为我在喜马拉雅山吃很多大蒜,对身体血液畅通非常好,所以她们吃大蒜。根本不是只是形象上还俗了,连实体上都还俗了,(台语)。

我再讲给你们参考,台北有一个团体他们亲近一个在家男老师,据他说是跟广钦老和尚学了十几年,广钦老和尚在世的时候常常亲近老和尚,老和尚就带他到山洞里面打坐、经行等等,

后来广钦老和尚圆寂,过些年后因为有人请教他关于打坐的事情,于是他就开始收徒弟、开始教人打坐。

但这个打坐,当然他也讲经,这很好笑,我所知道广钦老和尚并没有教这个东西,他教吐纳,他吐纳跟别人不一样,这恐怕也是反其道而行。

譬如我们吸进去应该肚子挺起来,出来的时候肚子扁下去,他正好相反,搞不懂,光是这一点就已经够了不起,因为这样我实在是做不来。

另外一点他说如果新进人员听他讲十堂课以后好像进入不是新鲜人的地位,他就带他去北投附近租了一块地教他们去出坡种菜,当然这也不新鲜,因为好像发明个有机禅。

什么叫有机禅?就是种有机的蔬菜,这有机禅实在很无稽。

这还不怪,怪的是他都是晚上种菜,教弟子们打赤脚,黑夜走山路走三十到四十公里,这叫什么禅不知道,但是常常要做这个事,

够乱,光怪陆离,一塌糊涂,我们现在佛法正式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百家齐鸣。

楞严经讲到这里为止,为什么众生会变成这么愚痴,奇怪,这很明显的东西怎么会听不出来呢?

幸好真的是地藏菩萨加持我,为什么说地藏菩萨加持?因为我事先把地藏经译好,这次在美国就加了很多注解,这本经变得很好,我自己觉得很好,洋人可以得到很大利益。

我加什么注解?我发现我光是这样译经对他们来讲没有什么用,所以地藏经都讲因果东西,所以我就把因果讲得很清楚,讲因、果、果报、报应什么很清楚,里面讲到很多不吃五辛、酒肉,我都在注解里面把实际要做的事情讲出来,

所以不是学佛老美就是要打坐而已,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知道。我做的非常清楚,而且常常把他们的耶教拿来比较,为什么?

譬如举个例子耶和华是会生气的、杀人的,你知不知道?不知道?耶和华造世界、造人以后人不听他的话,他认为他们犯罪就水淹整个地球七天这你不知道吗?所以他是杀人魔,他比希特勒还恐怖他要毁灭一切。

难怪嘛,因为不只是教主,他的神都杀人,基督教跟回教从无始来就杀个不停,

默罕默德怎么起来?他起来就是为了政治的因素,领导回教徒征服欧亚非三洲,建立大帝国,我们那时称为大食帝国,那就是土耳其帝国,乃至后来欧托曼帝国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才瓦解,所以佛教最好。

现在耶回两个杀的(台语)在美国就大家都有点觉醒,奇怪只有佛教没有参与这些事情,所以他们现在对佛法非常好奇、非常有兴趣,一天到晚都有人打电话来。

不过说实在学佛太困难,你看连我们老中,懂中文都(台语),老美更不用说,很难,不要有太大的希望,但还是要有一点点希望。

这一部分我们到此为止。

合掌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47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放掌

    请大家看楞严经义贯,上次讲的时候我觉得有个地方要再交待一下,现在咱们讲定心所和慧心所。看楞严经义贯解悟,本来我以为这样写已经很清楚,有人一问又问出一些问题出来。

解悟跟解有什么不同?解是了解,解是点的或是线,你可以了解或是一体或一大块一体,但悟不一样,解悟的悟是全面的,所有的只要是佛法全面的你都了解,这叫得到解悟,甚至比胜解还要更进一步。

解悟后有什么样的影响?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佛法你都没问题,都看得懂,佛法的道理再怎么样深或是各种佛法你都可以看得懂,这叫解悟,因为全面。

但解就不行了,解就只是点上的理解,解悟就是全面、全盘的你都理解,不只是理解,它的结果就是所有的佛法、佛理你都懂了,以前没有看过只要看一次就懂了,除非是名相查一查。

还有呢?除了懂了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正知见,正知见及正信坚定,这叫解悟。正信坚定也就是说你不太懂得佛理而且是正信,你没有搞歪理十八条,强自去解说它,你所解说的都依理依实去理解的,

正信坚定这表示差不多等于是信位的第七信,信成就、信不退,这才能够称解悟,你真正理解了、不退了,所有的一切经教以这个禅宗的话讲不由他教,你就能够懂。不由他教意思就是不需要别人教,

这个解悟也是懂而已,而不是说能够做得到,在理智上思惟你能够想得通那个道理,但懂是懂还不是你的境界,你还做不到,这种情形叫解悟。

能够做得到叫行悟,行悟也是慢慢的,不是一下马上全都做得到,有五十二位修证就是这样慢慢分证去修。

解悟当然每个人不一样,有的人可以有朝一日就全盘所谓的大开圆解,那时候所有的道理你都可以通达。但能不能做得到还要进一步去修,所以这解悟也就是解而已,记住,这个不是真正的证,离证还远。(通教的)圆教的情形不得了,圆教的境界我们只可以说一说,接着看百法明门论。

顺便提一下唯识三十论颂义贯没有请到的人还有几本可以请,因为很快会再印。

上次讲定三摩地,接着讲慧,你们要注意这个唯识学所说的定就是定,而不是禅宗所说的非定非不定的那种定,也不是说是心性之定、性定、本自有定那种定,都不是,而是真正就是坐下来,心也不生烦恼定下来那种定。慧当然也是,就是真正能够起作用那种慧,而不是说本具之慧。

[「慧」:慧即是智慧,此指正智而言,非世智辩聪之黠慧。]这个智慧当然是指佛慧,由正智所产生的智慧,而不是世智辩聪,

所谓世智辨聪是指世间有很多有学问的人就很会讲话,很会辩论,这叫世智辨聪,

在佛法里面他也用世俗的那种论辩来进入、趣入、理解,不是那一种的,那种就变成世智辨聪的黠慧,不依正理。

黠,狡黠,我举个例子,譬如有些人很喜欢把佛法的东西拿来用科学解释,有的很喜欢把它拿来用哲学方式来解释,那个就是黠慧,它看起来好像很有技巧那种感觉,不是正邪的邪。

可事实上不是很正确的,譬如我刚有讲到本性就是本体,变得有点是似而非,这个黠没有那么坏,但是不是好。这个邪就决定不好,这个黠不是很好,没那么坏,但总是不好。

[慧心所的体性是:于所观境,能作拣别抉择。]因为入了定以后你就要有观,那你所观的境界在那个境界你能够拣别决择,能够选择是对的、好的、错的、坏的,这叫拣择。

[亦即法华经所说的「能善分别诸法相」的善分别:]为什么说能善分别诸法相?

因为法性是不能用分别,但是法相是要分别的,一切价值的东西,善恶是非都是相,所以这个都是法的相,必须要能够分别。

[以有慧之拣择力故,于一切法之体、用、性、相,乃至因、缘、业、果,善、恶、无记等,这些相皆了了分明,不为外相所迷、所惑,故是有智慧之用,即称为「能善分别」。]

[又,今人常迷惑,]你可以听到常常听到稍微学一些佛的,然后就会讲我不分别,我无分别,那你要搞清楚他到底是指什么。

[以为「无分别智」的「无分别」,是凡事笼统、迷糊,不辨是非、不会分辨是非善恶、正邪,叫做「无分别」——错了!]

佛的无分别智不是这样子,上面那种[那是愚痴无智、无明暗钝,不是佛所说的「无分别」;

佛说之真「无分别」是指不妄想分别,]也就是没有妄想的了别,什么是不妄想的了别?就是[不依我执、我见、我慢等而生「虚妄分别」,]这叫妄分别。不依这些就是真正的无分别,[但并非没有依于正智,而于一切法了了分明、且能抉择之「善分别」。

这种当今流行的错误观念必须纠正过来,否则将会搅乱修行,因为「以愚为智」故。]为什么?因为凡事都笼统迷糊不去分别它,是愚痴,这种愚痴你把它当作是智慧、当作是佛的无分别智那简直是亵渎神圣。所以学佛到无分别变成越学越呆,那个是错的。

[其次,慧心所的业用是:能断疑惑,]有智慧的人他就能够决断疑惑,[尤其是对正法,若有种种疑网、或犹豫不决、或不信、或迷惑,以有慧心所起来,便能以此慧力观了抉择,而断除其疑。

因为「疑」是六根本烦恼之一,且是障碍修行之大者,因此,疑若不除,无法起真修。(心若有疑,即不能全信,即不能安心、全心全意地修行)。

故知断疑在修行中是很重要的一环,楞严经中所谓「咨决心疑」,即是断疑。

但若无慧,即无断疑之用。智慧就能斩断我们的疑惑,

又,断疑即是修行中「断惑证真」的「断惑」之第一步!]因为我们修学佛法就要断惑证真,怎么断惑?先断疑,疑惑嘛,疑是六根本惑里面很大的一个,这是第一步。没有断疑的惑就没有办法起正信,[若于正理疑心、犹豫不断,即于真修行上,第一步都无法踏出去!]

我现在必须要说明一下,我们前面讲的很详细然后很慢,可是大家又急着要听楞严经,我要把这部讲完才能讲楞严经,因为前面有基础,如果你们现在才来听的话可能有一点点不很详细,你们可以请DVD去听,但我从现在开始会稍微快一点、满快的。

但我们现在来看根本的,我们再回头复习一下,看五位百法表有一个总的概念。

五位百法,唯识学就是研究五位百法,百法就是一切法的代表,世亲菩萨把一切法简化变成一百个百法,分类成五大类。

第一类就是心法,心法就是心的主体;心所有法就是心的功能或简称心能。心法、心所有法都是属于心的,

心不相应行法,现在回答那个问题:初发心的时候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那个行,什么是行蕴?我们不是讲色受想行识,那我们从五位百法来看第三个色法就是色蕴,接着是受蕴,受蕴在哪里?你看心所有法下面那个受有没有?这个就是受蕴。

行蕴是什么?行蕴就是一切的心行都叫行蕴,包括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都是行蕴,心所有法就是心相应行法,第四个是心不相应行法,心所有法等于是又称为心相应行,所以心行不管是与心相应或是与心不相应都是行。

总之什么是心行?心的一切功能就是心行,它等于是代表一切,心行就代表心的一切功能。心的一切功能就有两个,一个是心相应,心不相应;心相应就是心所有。

搞了半天,你如果要了解观世音菩萨的心经,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你还要懂唯识学才行。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行是心行空,心行包括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皆空,这叫五蕴里面的行蕴空。

识就是第一个心法的八识就识运,所以你要懂得五蕴皆空真正懂得还要懂得唯识才能,否则只是大概懂了,真正问起来又不懂了。

接着我刚刚讲我在闭关时因为那时是看过八识规矩诵、大乘广五蕴论,几个比较小的唯识学东西,我打坐的时候就看自己画的五位百法,看看忽然禅宗所说的体会,体会唯识学的我认为精要。

唯识学什么?就是教你断恶修善,(台语),为什么?这里面最明显的烦恼、随烦恼;善十一、烦恼六、随烦恼二十,原来是教我们断恶修善,乃至于断惑证真,

真在哪里?第五无为法,虚空无为、真如无为,这个证真。就是这样子,

我就把握这个原则去学唯识学无往不利,没有说不通的,也不会迷惑,不会钻到名相的丛林里面出不来,你看便宜了,收不回来了。

我再告诉你我自己独得之秘,唯识心法是什么?心法是心体,心体是什么?就有点象电脑的主机硬体,心所有法跟心不相应行法是软体、软件,因为你只有一个主机不能应用,所以你一定要输入一些软体,你输入什么软体作什么事,没有输入不能做事。

举一个例子,第一个遍行是所有一切众生都有的,不用输入与生俱来,你不用买,买了主机就有这个东西在里面。

别境是有版权的,而且一个软件只能装一台,你买了不能分到你老公或你老婆的那一台去,没办法公用。为什么?因为别境只有修行者才会产生这些功能,

我讲心所有法就是心的功能,你的心里面有没有欲、念、胜解、定、慧功能那就看你有没有买我们佛陀牌的欲、胜解、念定慧软件,你都买了就一打坐就可以运用了。

譬如运用念的这个软件一动了以后你就可以心得一念,一念不乱,也就是你心中有念心所,有念这个软体。

你有定心所就是你已经装了定的这个软件,这个软体比较贵,装了定心所这个软体以后所以你一打坐的时候,因为有这个软体就很容易入定,你没有那个软体根本没办法入定。你若没有定心所,要先培养那个心所,要从头开始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8 20: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