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第十五套—十习因、六交报、七趣(道)轮回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634 在座诸位,如果你进入念佛三昧,就是这个境界

[「机括独行」:「机括」,]就是[弩上发]箭[矢之]的一种[机,]

这矢就是一种箭,[即]就是[弓弦上所安的机关,即]就是[今]现在[所谓的弹簧或]者是[机械装置。]以前没机关枪啦!

那么[「独行」,此弓上的机关之收或]者是[放,一时只能作一项,]不是收就是放,不可能同时收或者同放,只能做一项,[不可能收放二者同时进行。

以此比喻阿那含]的[圣者的心念,系独一无二,不杂余念,犹如机括之独行。]

在座诸位,如果你进入念佛三昧,就是这个境界。就是这个,只有一念,

所以为什么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会是最善巧,又同时是最究竟的,又同时最容易了生死的,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为什么?

因为不复杂,万念都在这一念,这一念全部集中阿弥陀佛,OK!又能够自力,又能够仰仗佛力,

为什么念佛的人了生死,,力道会比较大?两股的力量。

但是在座诸位,还是要注意,自力的功夫要强,你这一点要记住师父的话,

许多修净土法门的人,都忽略了这一点,就是阿弥陀佛…然后他临命终有一个期盼,期盼什么?期盼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我,

现在?现在贪嗔痴不管啦!五欲六尘,照样贪;男女,一样淫;碰到了执着的事情,个么都割舍不下。

在座诸位,也念佛,阿弥陀佛…念得还会点头,阿弥陀佛…但是呢?习气一点都不放下。诸位!那你临命终有办法吗?

这个就是修净土的人对净土法门看得太简单啦!其实净土法门真的不容易,不容易。

平常你要下功夫,能够舍掉五欲六尘,要能够伏惑,让它暂时不起现行,习气在临命终的时候,完全都是念佛的习气,都是行善的习气,都是修行、拜佛、念佛的习气,持咒的习气。

在座诸位,这样临命终才不会颠倒。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635 孝子贤孙要是能学佛,你在临命终就得大的助益

其实净土法门真的不容易,不容易。

平常你要下功夫,能够舍掉五欲六尘,要能够伏惑,让它暂时不起现行,习气在临命终的时候,完全都是念佛的习气,都是行善的习气,都是修行、拜佛、念佛的习气,持咒的习气。

在座诸位,这样临命终才不会颠倒,

平常的人也念佛,在临命终的时候,快死掉了,然后就说:唉呀,我已经当姥姥啦,我那个最后的孙子我还没看到,

阿弥陀佛站在旁边要接引她,阿弥陀佛,你等到一下啰!我要看我孙子最后一眼。等到看到孙子那一眼,阿弥陀佛不见了。

所以现在就是说,要了解这个世间的所谓孝子贤孙,都没有办法让你了生死的!要牢牢的记住师父这一句话。

孝子贤孙要是能学佛,你在临命终就得大的助益,

所以在座诸位,一定要度你的家人,一定要度你四周围的人,一定要度你的下一代的人,你临命终人家才会安排你,才懂得助念,

否则你临命终怎么办?全家人都没学佛,只有你一个人,阿弥陀佛…对不对?

你一断气,人家就摇你,爸爸你要醒过来,爸爸醒过来~儿子也不认识佛法,他爸爸离开他,伤心,你的女儿在旁边,爸爸,对不对?一直摇着你,她不知道临命终不能动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636 要抓到那个重点,伏惑、一心念佛、一心行善

在座诸位,这是个重点,我们不必说证到三果阿罗汉,要抓到那个重点,伏惑、一心念佛、一心行善,同时放掉这个五欲六尘,

临命终,一万个人往生一万个人,一个都不漏,不会有遗漏的!

所以在座诸位,你要对今天所有的五欲六尘完全没有兴趣,

不唱歌,也不跳舞,然后也不~食衣住行也看得很淡薄,

谁得罪你,你也能割舍得下,这些亲情都知道,

有一天,我们都要离开,迟早的事,提前做心理准备,

那么你临命终要看得开,那就一定的,一定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637 《大悲咒》,十万八千遍。《往生咒》三十万遍。非常的重要,这个叫做辅助的行,一心念佛以外,这个咒非常重要的!

在座诸位,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最清凉的,最清凉的,

不过这一辈子有个重大的功课,你一定要做!

《大悲咒》,你这一辈子一定要持十万八千遍;《往生咒》一定要持三十万遍;

诸位,为什么这两个咒这么重要?

《大悲咒》里面都讲了,如果有人持《大悲咒》,十万八千遍,不生诸佛国土的,观世音菩萨誓不成佛!《大悲咒》的重要可见一般。

修净土的人,《大悲咒》,十方净土随愿往生喔!

二、如果有人持,虔诚地持,一心不乱地持,不是说念一念~又看水果;念一念~又看那个饭;念一念~又看她的孙子;不是这样的!是真的下功夫持的,

《往生咒》三十万遍,经典里面这样写,如果有人持往生咒,至诚恳切的持三十万遍,临命终佛光注顶,灭五逆十恶重罪,接引往生,苦不如此,誓不成正觉!

《大悲咒》,十万八千遍。《往生咒》三十万遍。非常的重要,这个叫做辅助的行,一心念佛以外,这个咒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告诉你,你今天你如果到台北,坐一下捷运的,上去,闭上眼睛,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念了几遍,你的目的地就到了。

捷运很快,你今天要来高铁,从高雄,我们从文殊讲堂出去,那个公园,是不是?距离十分钟,劳工公园,去那边,咦!坐个十五分钟,就到高铁了,十五分钟,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念《大悲咒》很快就到了,这个叫做无热清凉。

所以你要善用你的心,不要说:我觉得很烦~就是你心没有在佛号,没有在咒语上。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638 色界天--四禅五净居天:③善见天

③善见天

(义贯)经文116:【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沈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注释]

[「十方世界」:指此一大千世界之内的十方世界,而非十方佛世界。]

[「妙见圆澄」:以其已修得「天眼智通」]三果的圣人已经证得天眼智通,[(又称]为[「天眼通」),故]所以[其妙见得圆满此大千世界,所见澄清朗彻。]

[「更无尘象」:谓其所见更无外境(尘象)之隔障。]为什么?他能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能透视一切相不实在性,空性。

所以没有任何的尘象,就了解万法唯心所造的道理是什么了。

所以在座诸位,心外无法。弄清楚!心外无法,所有的法都是从心安立;所有的名相也从心去安立;所以的观念从心去建立;所有的烦恼也从心去建立;所有的解脱也从心去解开;除了心以外,没有其他的法。

[「一切沈垢」:承上文,其所见亦无内心沉垢之留滞,是故于内外皆无障碍。]一个没有挂碍的人,内绝对不执着于五蕴身;外绝对不会执着一切相;了解凡一切相皆是虚妄。

[「善见天」:此天之天寿四千大劫,身长四千由旬。]

[义贯]

[此天之圣者,于此大千世界内之「十方世界」,以其已修得天眼智通故,其「妙见圆」满大千、「澄」清明彻,所见「更无」外境「尘象」之隔障,亦]也[无]有[内心「一切沈垢」之留滞,故]所以[内外虚融,妙见无碍。「如是一类」圣者,「名善见天」。]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639 除了心以外,没有其他的法

[「妙见圆澄」:以其已修得「天眼智通」]三果的圣人已经证得天眼智通,[(又称]为[「天眼通」),故]所以[其妙见得圆满此大千世界,所见澄清朗彻。]

[「更无尘象」:谓其所见更无外境(尘象)之隔障。]为什么?

他能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能透视一切相不实在性,空性。

所以没有任何的尘象,就了解万法唯心所造的道理是什么了。

所以在座诸位,心外无法。

弄清楚!心外无法,

所有的法都是从心安立;所有的名相也从心去安立;

所以的观念从心去建立;所有的烦恼也从心去建立;所有的解脱也从心去解开;

除了心以外,没有其他的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640 一个没有挂碍的人,内绝对不执着于五蕴身

一个没有挂碍的人,

内绝对不执着于五蕴身;

外绝对不会执着一切相;

了解凡一切相皆是虚妄。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641 色界天--四禅五净居天:④善现天

④善现天

(义贯)经文117:【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注释]

[「精见现前」:「精见」,]就是[精妙之见,指前]面的[之善见天,既已精妙之见现前。]

[「陶铸无碍」:「陶铸」,]就是[即修练、证得。「无碍」,指变现无碍。谓以定慧力,修练成就「神境智证通」(又称]为[「神境通」或]者[「神足通」),而得变现无碍。]

[「善现天」:此天之天寿八千大劫,身长八千由旬。]

[义贯]

[前]面的[之善见天既已证]得[天眼智证通而「精」妙之「见现前」,此天更以定慧力「陶铸」修证神境智证通,而得变现「无碍;如是一类」圣者,「名善现天」。]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642 色界天--四禅五净居天:⑤色究竟天

⑤色究竟天

顾名思义就是色界最后一天了。

(义贯)经文118:【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注释]

[「究竟群几」:「究竟」,]就是[究竟研穷。「群几」,]就是[群动之几微。群动者,一切有为法、]

诸位,动,心动就叫做有为法;心寂就叫做,寂灭的寂,心寂灭就叫做无为法。

在座诸位,究竟的如来藏,没有所谓有为,也无所谓的无为,有为是对无为讲的,无为是对有为讲的,连无为都不可得。

所以不修观、不修止,圣道亦不为,是真无为法。

一切有为法,[或]者是[生灭之法也;]

以有生灭相[以有生灭,故有动相。几微者,极小极小的微妙之相。

此谓此天之天人,研穷一切有为法,到了极其微小的生、住、异、灭之相,如刹那刹那之生灭相,亦得其究竟。]

[「穷色性性」:谓推穷诸色法之性,至于空性,即]就是[所谓邻虚尘;此亦即所谓「析色入空」。

此是凡小之法门;大乘菩萨则不如是,以了色性本空故,色相非空、非不空,以无为故空,以有为故不空;

是故菩萨知空非以析而空,本性空故,]本性就是当体,当体就是不可说,

所以不能讲有,也不能讲无,也不能讲中道,也没有东西,你要讲什么呢?当体即空,就是什么空都是绝对。[无有「有无」可得,故]所以叫做[究竟空。]

[「入无边际」:入于无边虚空之边际。]

[「色究竟天」:是为色界之最高天,故]所以[又称]为[「有顶天」,梵]语[名阿迦尼吒天,以是色界之极顶,故]所以[称]为[色究竟]天[。

又以其圣者穷研色法至于究竟,故]所以[得]到[「色究竟天」名。

又,色界之魔王,摩醯首罗天,亦在此天中,但与五净居天不同。

此天之天寿一万六千大劫,身长一万六千由旬。]

有较大一点点啦,喔!这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讲到这个,都是一种参考,也没人看过。

诸位,一万六千由旬多大?比地球还大呢!是不是?地球才四万公里而已,一万六千乘以四十喔!多少?几个地球大啰!对不对?所以我们对这个也没什么兴趣,那么大要做啥?

[义贯]

[此类圣者,「究竟」研穷「群」动之「几」微(一切有为法极微之生住异灭相),推「穷」诸「色」法之「性」至于空「性」(析色入空),而「入」于「无边」虚空境界之边「际。

如是一类」圣者,「名色究竟天」。]

所以在座诸位,如果你能够析色入空,你也是圣人!虽然是析空观,但是已经很了不起了。

所以一切,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叫你观想?一切都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

譬如说,你很喜欢吃蛋糕,蛋糕做到色香味俱全,蛋糕,对不对?这个蛋糕怎么做的?面粉做一做,再加盐,加一些料,哇!这蛋糕很庄严,又有形状,母亲节的时候,吃一块蛋糕,人就是过着这种重覆的生活,

但是你把它观照一下,哇!这个蛋糕是颗粒微尘的面粉所做成的,颗粒微尘的面粉,这个并没有蛋糕之相,面包也是,油条也是,馒头也是,

咦!你就慢慢发现,凡所有相都是虚妄,所以不要被假相所迷惑了。

在座诸位,如果你看到一个小姐,很漂亮,假设说,喔!她画得很漂亮,那么如果你有析空观,一观,没了!

如果你看到一个老人很丑,很不喜欢看,那你也把他用析空观也没有丑的这个,一个老人皱纹、什么都有了,看起来很丑陋,还会流口水,身上又有味道,你也不用排斥他,为什么?

有一天我们也会老,也会有味道,老人就是有一股味道,特殊的味道,special然后你也不用排斥他,为什么?你把他析空观,也没有老人家这个相,凡所有相还是虚妄,

诸位,看透了人世间,看透了宇宙,凡所有相都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没有一种事情,没有一件这个相不是颗粒微尘的所构成的,

如果你很执着美金,看一下,那个美金,花花绿绿的美金,把那个花花绿绿除掉,一张白纸,这一张白纸再把它切割,颗粒微尘,这张美金,一百块美金,没有了!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现实,非常的辛苦,非常的可怜。

最后一段,看一下喔,义贯,再看一下,此类圣者,「究竟」研穷「群」动之「几」微(一切有为法极微之生住异灭相),推「穷」诸「色」法之「性」至于空「性」(析色入空),而「入」于「无边」虚空境界之边「际。如是一类」圣者,「名色究竟天」。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643 心动就叫做有为法,心寂灭就叫做无为法

诸位,动,心动就叫做有为法;心寂就叫做,寂灭的寂,心寂灭就叫做无为法。

在座诸位,究竟的如来藏,没有所谓有为,也无所谓的无为,

有为是对无为讲的,无为是对有为讲的,连无为都不可得。

所以不修观、不修止,圣道亦不为,是真无为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644 [无有「有无」可得,故]所以叫做[究竟空。]

[「穷色性性」:谓推穷诸色法之性,至于空性,即]就是[所谓邻虚尘;此亦即所谓「析色入空」。

此是凡小之法门;大乘菩萨则不如是,以了色性本空故,色相非空、非不空,以无为故空,以有为故不空;

是故菩萨知空非以析而空,本性空故,]

本性就是当体,当体就是不可说,

所以不能讲有,也不能讲无,也不能讲中道,也没有东西,你要讲什么呢?

当体即空,就是什么空都是绝对。

[无有「有无」可得,故]所以叫做[究竟空。]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645 在座诸位,如果你能够析色入空,你也是圣人!

[此类圣者,「究竟」研穷「群」动之「几」微(一切有为法极微之生住异灭相),推「穷」诸「色」法之「性」至于空「性」(析色入空),而「入」于「无边」虚空境界之边「际。如是一类」圣者,「名色究竟天」。]

所以在座诸位,如果你能够析色入空,你也是圣人!虽然是析空观,但是已经很了不起了。

所以一切,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叫你观想?一切都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

譬如说,你很喜欢吃蛋糕,蛋糕做到色香味俱全,蛋糕,对不对?这个蛋糕怎么做的?面粉做一做,再加盐,加一些料,哇!这蛋糕很庄严,又有形状,母亲节的时候,吃一块蛋糕,人就是过着这种重覆的生活,

但是你把它观照一下,哇!这个蛋糕是颗粒微尘的面粉所做成的,颗粒微尘的面粉,这个并没有蛋糕之相,面包也是,油条也是,馒头也是,

咦!你就慢慢发现,凡所有相都是虚妄,所以不要被假相所迷惑了。

在座诸位,如果你看到一个小姐,很漂亮,假设说,喔!她画得很漂亮,那么如果你有析空观,一观,没了!

如果你看到一个老人很丑,很不喜欢看,那你也把他用析空观也没有丑的这个,一个老人皱纹、什么都有了,看起来很丑陋,还会流口水,身上又有味道,你也不用排斥他,为什么?

有一天我们也会老,也会有味道,老人就是有一股味道,特殊的味道,special然后你也不用排斥他,为什么?你把他析空观,也没有老人家这个相,凡所有相还是虚妄,

诸位,看透了人世间,看透了宇宙,凡所有相都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没有一种事情,没有一件这个相不是颗粒微尘的所构成的,

如果你很执着美金,看一下,那个美金,花花绿绿的美金,把那个花花绿绿除掉,一张白纸,这一张白纸再把它切割,颗粒微尘,这张美金,一百块美金,没有了!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现实,非常的辛苦,非常的可怜。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646 色界天--四禅五净居天结语:五净居天为四禅诸凡夫天所不能知见

3.结语:五净居天为四禅诸凡夫天所不能知见

(义贯)经文119:【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什么叫世间粗人所不能见?因为没有开这个佛的眼,佛有五眼,在《金刚经》都讲得很清楚了,所以世间人看不到阿罗汉,我们太粗了,他们的境界太微细了。

[注释]

[「彼诸四禅四位天王」:谓即使对于凡夫位之第四禅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中之四位天王而言。]

[「独有钦闻,不能知见」:「独有」,]就是[唯有。「钦闻」,即]就是[听闻;「钦」]就是[表]示[恭敬。「不能知见」,却不能知、不能见。

以五不还天为三果圣人之]的[境]界[,而第四禅天则或为凡夫、或为外道,连初果都尚未达到,故]所以[无]没有办[法知见圣人之境界。]

[「世间粗人」:「粗」,以烦恼具足故名为粗。]那么[烦恼粗重之凡夫,以不修无漏业,故]所以[不能知见圣人及其道场。]

[义贯]

[「阿难,此」圣人所居之五「不还天」即使对于「彼诸」第「四禅」天中之「四位天王」而言,亦唯「独有钦闻」其事,而「不能知见」其依正。

犹「如今」之「世间」中,于「旷野深山」中若有「圣道」之「场地」,以「皆」是「阿罗汉」等圣众之「所住持故,世间」烦恼「粗」重之「人,所不能见」,非其境界故。]

由这一句就更清楚的,我们世间的粗人,更不可能见到极乐世界,如果我们没有三昧力,念佛的三昧力,与佛相应,没办法见到佛。

像东晋的慧远大师,他念佛,他修这个十六观经,同时也弘法,

所以这个慧远大师念佛,念佛,三见弥陀,三次的见到阿弥陀佛立于虚空,他都没有说。

那师父是梦见,也不是梦见,很清楚的看见,很多次的佛,没有东晋慧远大师那种功夫,我见到的佛也是很大很大,像隔壁十二层楼那么大!很大,很大!

那么,每一个人的因为功夫不一样,所以你要有一点三昧的功夫,与佛心完全相应,就能够见到佛。自古以来念佛、见佛的人非常的多。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647 有一点三昧的功夫,与佛心完全相应,就能够见到佛

如果我们没有三昧力,念佛的三昧力,与佛相应,没办法见到佛。

像东晋的慧远大师,他念佛,他修这个十六观经,同时也弘法,

所以这个慧远大师念佛,念佛,三见弥陀,三次的见到阿弥陀佛立于虚空,他都没有说。

那师父是梦见,也不是梦见,很清楚的看见,很多次的佛,没有东晋慧远大师那种功夫,

我见到的佛也是很大很大,像隔壁十二层楼那么大!很大,很大!

那么,每一个人的因为功夫不一样,

所以你要有一点三昧的功夫,与佛心完全相应,就能够见到佛。自古以来念佛、见佛的人非常的多。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648 总结色界天:不出色界

4.总结色界天:不出色界

(义贯)经文120:【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以还名为色界。】

[注释]

[「独行无交」:「独行」,以无情欲,清净无侣,故曰独行。「无交」,指]跟[与五欲无交涉。]

[「未尽形累」:]这是[指此十八天之天人,以尚有化生之色质故,尚未尽形色之累。]

[「自此已还」:「此」,指五净居天。「已还」,]就是[以下,指]是[从五净居天至于梵众天。]

[义贯]

[「阿难,是十八」禅「天」之天人,无欲、无侣、离爱「独行」而与五欲「无交」涉,虽已离欲,以尚有化生之色质(色界天质)故仍「未尽形累,自此」五净居天「已还」,下至于梵众天,统「名为色界」。]

那么你就知道,到色界天,他是化生的色质,色界天的天质是很漂亮的!

简单讲,他们的皮肤是漂亮到极点了,对人间来讲的话,他们就不需要化妆了,天生丽质。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649 无色界中回心之大阿罗汉

C.无色界天

(A)无色界中回心之大阿罗汉

(义贯)经文121:【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歧路: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注释]

[「有顶」:即]就是[色究竟天,以居色界之顶,故]所以[又称]为[有顶天(「有」者,色界之谓也)。]

[「色边际」:色界之边际,即与无色界为邻之处。]

[「二种歧路」:「二种」,]就是[指利]根还有[与钝]根[二种人。「歧路」,]就是[分歧之路,]利根阿罗汉还有钝根阿罗汉,不要轻视那个钝根阿罗汉,他还是阿罗汉喔,他还是阿罗汉。

利跟钝,利根阿罗汉跟钝根的阿罗汉,那么利比钝少修了二十万大劫,利根的还是生生世世薰习的。

在座诸位!就像大家今天这样,你一直薰习,一直薰习,将来再修学佛道,就会变成利根,[谓利钝二种人所行不同。]

[「发明智慧」:开发显现无漏人空之智慧。]

[「回心」:回小心(小乘自求度脱之心)向于大心(大菩提心)。]

[义贯]

[「复次,阿难,从是」色界之「有顶」天(色究竟天)与无色界相邻之「色」界「边际中,其间」之增上者「复有」利钝「二种」人所行分「歧」之「路」:

其利根者,「若于舍」定「心」中开「发明」了无漏人空之「智慧,慧光圆」明「通」达,「便」超「出尘」世境「界」,离分段生死,「成阿罗汉」,然彼若不以得小果为已足,而更「入菩萨乘」,进修大菩提。

「如是一类」圣者,「名为回」其小「心」向于大心之「大阿罗汉」。]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650 无色界天--四空天:①空无边处天

(B)四空天 ①空无边处天

(义贯)经文122:【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空处就是连色身都没有,销碍入空,连这个色身都没有。

[注释]

[「舍厌成就」:欲舍质碍之厌离心成就。]

[「觉身为碍」:觉有色之身(色界身)仍为挂碍。]

[「销碍入空」:销泯色碍之身而入于空。盖此天系于地水火风四大之身生厌患,故]所以[销四大而入于空大(第五大)。]

[「名为空处」:「空处」,即]就是[空无边处天。此天之天寿二万大劫;以四空天没有「业果色」,唯有「定果色」,]

什么叫做定果色?用定力保持他的生命,叫做定果色。他的生命不是业,他的生命是定。跟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生命是用业来构成的,那么他叫做定果色,用定来做为他的生命。

佛在《华严经》里面,佛的生命是什么?佛的生命是愿力生,十方诸佛都是愿力来维持他的生命,那么就是跟着定果色,定果色是自力啰;那么愿力生,那个力道就非常的大,就是佛来投胎转世,统统是因为发愿而来的,示现的!

所以众生叫做业果色;那么罗汉叫做定果色;佛都叫做愿力,愿力的色身,不是真正的业报(身)![故]所以[其天唯有寿命而不言其身形长短。]

[义贯]

[在色究竟天中之钝根者,「若在舍心」之定中,仍欲进而「舍」其色界质碍身之「厌」离心「成就」,以「觉」有色之「身为」挂「碍」,故归]所以[坚修空观,]要空掉这个色身,[而入空处定,从而依彼定力「销」泯色「碍」之身,「入」于「空」境。

「如是一类」众生「名为空」无边「处」天。]空当然是无边处。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651 用定力保持他的生命,叫做定果色

以四空天没有「业果色」,唯有「定果色」,什么叫做定果色?用定力保持他的生命,叫做定果色。

他的生命不是业,他的生命是定。跟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生命是用业来构成的,那么他叫做定果色,用定来做为他的生命。

佛在《华严经》里面,佛的生命是什么?佛的生命是愿力生,十方诸佛都是愿力来维持他的生命,

那么就是跟着定果色,定果色是自力啰;那么愿力生,那个力道就非常的大,就是佛来投胎转世,统统是因为发愿而来的,示现的!

所以众生叫做业果色;那么罗汉叫做定果色;佛都叫做愿力,愿力的色身,不是真正的业报(身)!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652 无色界天--四空天:②识无边处天

②识无边处天

没有色相,识当然也是无边。

(义贯)经文123:【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就是识无边处,叫做识处。

[注释]

[「诸碍既销」:「碍」,]就是[质碍,即]就是[色法。「销」,]就是[销泯。谓能依之有色质碍皆]都[已]经[销尽。]

[「无碍无灭」:第二「无」字,即]就是[空义。谓连所依的无质碍之]的[空]也不可得[亦泯灭。]没有质碍的空也不可得。

[「其中唯留阿赖耶识」:以双厌色空,唯依于识,故]所以[只留第八阿赖耶识而不灭之。]

因为第八阿赖耶识非其境界,不是他们的境界,不是他们的功夫所能断的,所以叫做只留第八阿赖耶识而不生灭。

阿赖耶识是什么?就是三细,阿赖耶识就是很微细的,很微细的,这个是八地菩萨以上才有办法的,当然只留第八阿赖耶识而不灭。

[盖此天之天人,于六大中之前五大(地、水、火、风、空)并皆厌患,故]所以[唯依于识大(]就是[第六大)。]

[「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全」,]就是[保全。不但不灭阿赖耶识,连第七末那识亦]也[保全其中一半。]

叫做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全于末那半分,简单讲就是保有一半,因为它那个古时候的用字,用了还是六个字,全于末那半分,就是还保留一半的意思,保留一半微细,

[因为末那系]一半向内,对内缘第八识为自我,第七意识,就是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

所以末那识就是我、法二执之源地,开发的源地!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所以这个末那识,就是我执、法执、染有我,染有,染污了一个我,叫做末那。染有我,染污了一个我,叫做末那。所以染有我执,还有法我执,叫做末那识。

[一半向内缘第八识为我,另一半向外缘前六识为我所;今诸色已不存,故]所以[六识已灭,因此第七识之]的[半分(向外缘的部分)亦已]经[不存在。]

就是那个粗糙的已经不存在了,现在[且既保留住第八识,故]所以[向内缘的半分第七识仍在,因此而仍有微细之我相存在,以末那为我执中心故。]

注意那个微细的我执,什么叫微细的我执?就是俱生。俱生,与生俱来的。无量劫来与生俱来的,看到什么就一定会有一个我,叫做微细的我相存在,叫做与生俱来的俱生我执,不是分别我执,分别我执是后天的;这个俱生我执,无量劫来微细的习气,与生俱来的,那很难断的,以末那为我执中心故。

[「识处」:即识无边处天。此天之天寿为四万大劫。]

[义贯]

[此类天人,「诸」质「碍」之色「既」已「销」泯,所依之「无」质「碍」之「无」(空)亦]也[已「灭」,以厌离色空,唯依于识,故于「其」心「中唯留」第八「阿赖耶识」而不灭之,并保「全于末那」识向内缘之「半分」(一半)而维持其「微细」之我相。

「如是一类」天人,「名为识」无边「处」天。]还唯持第八意识的生灭,当然他就是没有断尽。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653 无色界天--四空天:③无所有处天

③无所有处天

(义贯)经文124:【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把前面都灭完了,空也灭完了,识也灭完了,糟糕了,要跑到哪里呢?无所有。若有若无,无所有,一片寂然,迥无攸往,到底要往哪去呢?第八意识的微细尚未断除,功夫也不到家,现在进去这个地方,泯然黑暗的一片。

[注释]

[「空色既亡」:谓于前]面的[二无色天]当[中,空与]跟[色皆]都[已]经[销亡。]

[「识心都灭」:「识心」,]就是[指犹存的半分末那识。]就是指微细的。[谓此天更进而将这]些[残留的半分末那识亦]也[予以伏灭。]

[「十方寂然」:「寂然」,即]就是[冥然。此]这个[即]就[是印度外道昧为「冥谛」之处(亦]也就[是中土儒道所谓之]的[混沌]的现象[、或]者叫做[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八八六十四卦,都是从这个来的。

[妄以为是一切真理之源,视为究竟之极理。以阿赖耶无分别,而半分之第七末那识既灭,因而此时但觉十方寂然,彼外道人便以为此乃太初之始,万象未兆之处,]

未兆的意思,就是说没有迹象,万象还没迹象的时候,还没迹象显现叫做万象未兆之处,万象还没有显现,没有任何的迹象的时候,浑沌的时候,这个叫做万象未兆之处,所以这个未兆,就是没有任何迹象,但是却是浑沌现象。[一切万物之本源。]

[「迥无攸往」:「迥」,]就是[远。「攸」,]就是[所。远无所往,谓]也[即]就是[不再远去,指不复于修行上更求增进或]者是[改善,]因为定慧不够,[以其自以为己]经[达诸法]的[之本源究竟]了[。]

[「无所有处」:以此天之天人觉色、空、识(身、心、内外)皆无所有,]但是不是那种佛慧的无所有,皆无所有,不是说他了解空无自性,是拼命的而到了一个阶段,咦!发现它无所有,不是体性本空的无所有,[故名为无所有处天。此天之天寿六万大劫。]

[义贯]

[于前二天中「空」与「色既」皆已销「亡」(初天灭色归空,二天灭空归识),此天则更进而将犹存的半分末那]的[「识心都」以定]力[伏「灭」之(以其觉半分向内缘之识仍易启散动,而为苦故);

此时第七识既伏灭,唯有第八识仍在,而因为阿赖耶识非有分别之作用故,因此这时但觉「十方寂然」安稳,而「迥无攸往」,是故彼即以此天为恒久究竟安身立命之处。]不知道这个仍然还是无明。

[「如是一类」众生,「名无所有处」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15: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