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786|回复: 227

[其它] 楞严经的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6 08: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第一卷 第一章 故事背景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08: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卷 第一章   故事背景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谘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实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在乔答摩悉达多舍弃王子的权势和享受,自剃须发出家修行成佛,号释迦牟尼之后,基本上都和大多数当时出家的其他类型的修行人一样,到处行走,随缘讲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没有一固定的居所和经堂。   但是后来追随他学习的弟子越来越多,整天那么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四处游荡乞食,就显得不方便了。恰好,有一个商人须达多(又名给孤独),非常仰慕佛的证悟和操守,当他亲眼看到这么一大群修行人的现况之后,就发愿要给佛以及这些弟子们一个相对固定的住所,以便让大众更好地听佛讲法。   须达多经过四处的打探和勘查,终于发现波斯匿王所在的室罗筏城(又名舍卫城)有一处非常好的园林,就打算购买。可是谁知道这个园林是波斯匿王王子祗陀的,这个王子要求须达多用黄金铺地,用这么多的黄金作为购买园林的价格,王子以为在这样的看似非常苛刻的条件下,是不会有人出手购买的。可是这个须达多可是铁了心了,他还真的拉来了许多的黄金来铺地,这下子让王子也非常惊讶和好奇。   当王子了解到原来须达多花这么大的代价购买这个园林,并不是自己享乐使用,而是打算供养给释迦牟尼佛,以便佛和弟子们能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讲经和修行的地方,一下子震惊了。当下决定连同园中的花草树木作为自己的供养,一起配合须达多对佛进行供养,并且还重修了园林的围墙和大门,须达多则在园林中修建了精舍。   从此之后,佛陀和随行弟子们就常常以这个祗桓精舍(又名祗树给孤独园、祗园)为基地,进行着弘法利生的事业。   日常伴随佛陀左右的,有一千二百五十五大比丘,这里面包括佛最初成佛后所度的桥陈如等五人、接着度化的三迦叶兄弟连同徒众一千人、接着度化的舍利弗、目犍连连同徒众各一百人。这些人出家苦修外道,一直都没有什么成果,但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给他们一讲法,他们当下就证得了阿罗汉果位。为了报答佛度化的恩德,他们就一直跟随在佛的身边,协助佛进行度化众生的工作。所以大家可以经常在经典中见到“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样的说法。   他们这些人,都是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大成就者,都已经属于没有世间诸漏之人。所谓的无漏,也就是没有烦恼的意思。为什么把烦恼称作是漏呢?因为我们所有的烦恼,全部来源于眼耳鼻舌身意,我们时时刻刻都被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根门所影响,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因为这些根门而关注在外面,被色声香味触法所左右,让我们欢喜,令我们忧愁,这些都是烦恼,可是我们却从来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就好像我们身心全部都是精华,只是在我们并不知道的情况下,随时随地从这些根门漏洞不停地漏失一样。因此,要想没有烦恼,要想彻底拥有自家的精华珍宝,不要有丝毫的漏失,就首先必须明白这些根门漏洞,要回光返照内在的身心真谛。但是这绝对不是要大家放弃所欲的见闻觉知,变得和土木顽石一般。具体的内容我们可以在后面详细谈论。   好笑的是,有些人不知道为什么,把无漏,说成是不漏失精液,说男精和女精,是人体最重要的精华,如果漏精了,就是漏失了精华;要想证得无漏的果位,就是要想法不要射精。因此就整天进行各种身体、气脉、性功能的锻炼。更为好笑的是,这样的说法,还真有一大群人跟随。如果说无漏就真的是不漏失丝毫的精液,那是不是把每一个人都结扎了,大家就都可以轻松成就阿罗汉果了?!真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太危险了!   他们这些大比丘,作为大阿罗汉,已经没有了烦恼,但是他们并不是自了汉,并不是自己成就就算完了,而是要帮助佛进行救度更多众生的事业,如此广大的发心,已经属于真正的佛子,真正的大菩萨的心境了。而且他们还通过严格守持佛所教授的戒律,通过行、住、坐、卧等各方面的行为,来展现佛所教导的修行的真谛,成为当时各种不同的出家团体中最为庄严的一群,最有行为举止威仪的一群。他们都能够严格按照佛所嘱托的教授,精进修行,引领他人,自利利他。   在这些大比丘阿罗汉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能够统领大众的,就是舍利弗、目犍连、拘晞罗、富楼那、须菩提、优波尼沙陀这几个了。   舍利弗,又称舍利子,其母亲因为眼睛黑白分明、转动灵活、犹如秋鹭之眼而被称为“舍利”,舍利子,则是因母而得名。甚至还在母胎之中的时候,就已经能通过母亲之口,展现出不可思议的辩才。在舍利子还没有皈依佛门之前,一直在修行外道,后来他的外道师傅死去之后,他就带领着很多的徒众,苦苦修行,但是始终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后来在见到佛弟子马胜比丘充满威仪安详地样子,就上前询问马胜比丘跟谁学法?都学些什么法?马胜比丘就给舍利子讲了非常著名的因缘偈“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做如是说”,令舍利子非常信服,因此就率领徒众皈依了释迦牟尼佛,见佛之后,一听佛讲法,立刻就证果了。舍利子是释迦牟尼佛出家弟子中智慧第一之人,我们大家所非常熟悉的《心经》中,就有以舍利子为对机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究竟的佛理阐述。   目犍连,又称大目犍连,目连,大采菽氏,上古有仙人采豆而食,后来母犍连母亲家族就以此为姓,而目犍连也是从母得名。目犍连和舍利子一样,都是一直修行外道法门的,但是一直感觉心中无法安乐,他曾经和舍利子有一个约定:双方不论谁,只要发现有好的导师,一定要通知对方。当舍利子告诉目犍连自己已经皈依释迦牟尼佛之后,目犍连也率领自己的徒众一起皈依了释迦牟尼佛。并且后来成为了释迦牟尼佛出家弟子中神通第一之人。能够遍游十方世界,但是他却救不了堕入地狱的母亲,后来在释迦牟尼佛的指点之下,才利益了母亲。因此才有了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俗称鬼节)的佛教节日,也有了《目连救母》的戏曲曲目。   拘晞罗,是舍利子的舅舅,平时和姐姐,也就是舍利子的母亲辩论的时候,从来没有失利过。可是在姐姐怀孕之后,却从来没有辩论赢过,拘晞罗就认为这是姐姐胎中的孩子经过大人之口表现出的辩才智慧,在母胎里就已经这样了,出生后还了得!就决定南下南天竺进修外道的十八种经论。别人嘲笑说:“很多人无数生都不能学完那些经论,你怎么能在一生的时间里学完呢?”拘晞罗就苦下决心,不眠不休,精进求学,就连修剪指甲的时间都挤不出来,最后爪甲极长,被人们称作长爪梵志。终于学成归来之后,却发现外甥舍利子皈依了释迦牟尼佛,就很不服气地找佛辩论,可是当佛令他立出一个辩题的时候,三下两下就把他辩得哑口无言,因此他也就皈依佛了。后来拘晞罗也成为释迦牟尼佛出家弟子中辩才第一之人。   富楼那,是从父而得名,意思是满,父亲在向天神祈祷求子的时候正值江水满溢,而且母亲也是梦到装满了各种珍宝的宝器后怀得孕,因此仍旧以满为名。富楼那是释迦牟尼佛出家弟子中说法第一之人。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08:5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富楼那,是从父而得名,意思是满,父亲在向天神祈祷求子的时候正值江水满溢,而且母亲也是梦到装满了各种珍宝的宝器后怀得孕,因此仍旧以满为名。富楼那是释迦牟尼佛出家弟子中说法第一之人。   须菩提,又名空生、善现,传说在他出生的时候,全家所有的器皿全部都空空如也,过了几天,又都满满当当。请占卜者观察后,占卜者说,这是非常吉祥的事情,家中所有器皿皆空而生,表示此子未来空成就,应当起名叫做空生。须菩提,是释迦牟尼佛出家弟子中解空第一之人。也是《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了义空的对机者。   优波尼沙陀,是近少、微细的意思,是观察思维尘性直至最极微细层次,从而真正明了“色性就是空,空色本无二”的道理而悟道的,从而被佛印证后赐的这个名字。   除了这些大比丘,作为出家僧众的首座之外,当然还有三迦叶等大弟子,但是因为本经对机的缘故,只说这几个上首弟子。   另外还有因为明白了十二因缘相附相生、如环轮转的道理而成就,被佛印证后的缘觉,也叫辟支佛;如果是在没有佛降世,自己独自觉悟因缘而悟道者,因为没有佛来印证,就只能称为独觉了。这些缘觉,也是成就了阿罗汉果位,一般而言,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已经达到了没有什么可以需要再学习的地步了,因此也称之为证得了无学位者。这并不是现在我们有些大学生因为英语不能过关,只能拿到大学毕业的学历证书,而不能拿到学位证书的无学位者。这些缘觉、独觉,以及更多的无学果者,还有一些刚开始发心进入佛门的修行人,和十方各处的菩萨众,都是来聚集听法的。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除了常伴随佛左右的千二百五十人之外,平常都在其他地方乞食、经行、修行,只是到了佛所制的结夏安居的时候,才聚集到一起,一来是因为夏天三月之内,虫蚁最为活跃,如果继续经行乞食的话,会增加杀生害命的机会,结夏安居不出门,则能大大减少对虫蚁的伤害;二是,在一段时间内大家聚集在一起,还可以通过相互探讨佛理而对各自的思悟进行检验和锤炼,相互督促和进步;三是可以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不符合正法的行为举止和内在思想进行检讨,从而加强修行的正确性,维护僧团的整体形象。大家都因为到了结夏安居的时间,而聚集到祗园,都希望能够在这段时间里,经过佛的讲法和大众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在修学上更进一步。都希望能够解决心中的疑惑,并且听到佛所讲授的更加深奥的密意。   如大众所愿,在这个结夏安居的过程中,释迦牟尼佛在大众中,开讲了非常清净玄奥的正法,每个人都解决了自己心中的疑惑,结夏安居的大众都非常欢喜赞叹。佛的法音,和雅悦耳,犹如迦陵伽鸟的仙音,遍布十方。迦陵伽鸟,是雪山的一种仙鸟,还在卵中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发出鸣叫的声音,等到破壳而出之后,叫声更加悠扬悦耳,比天人美妙的声音更加每秒,其他鸟的声音就更加难以相提并论了。佛的法音,也是出类拔萃,无人能及,因此用此仙鸟的鸣叫之声来形容。   在所有这些出家的大阿罗汉、缘觉、独觉等无学位者、初发心学习佛法者,还未到无学位,还没有证得阿罗汉果者,以及从十方佛土赶来的菩萨众人之中,以文殊菩萨为上首首座。文殊,又称为曼殊室利,是妙吉祥的意思,表示遍证一切佛的功德,并且法音柔和悦耳之义。代表智慧,和代表行理的普贤菩萨为佛的菩萨弟子中最为上首者。甚至佛还说:“文殊乃诸佛之母,诸佛之师。”就连释迦牟尼佛自己以前也是文殊的弟子,现在文殊示现为释迦牟尼的弟子,而帮助佛教化众生。文殊菩萨的道场,就在山西的五台山,据说有缘者现在去往五台山朝拜的话,还可以见到文殊菩萨呢!不过也许是个老头,也许是个孩童,也许是证得虹身的贝玛拉米扎,菩萨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时,又有几个人能够认识的呢?!   文殊菩萨是一切佛的随学弟子中的上首,真正的含义其实也就是说,学佛的人,应当具有智慧,智慧能够出生一切佛的功德,智慧能够破除一切魔障,智慧才是学佛者所应追求的终极目标。如果没有了真正的智慧,就算能够足蹈虚空、口出莲花、入火不焚、入水不溺,也都是邪门歪道,都不是正理。   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学佛的目的都是追求奇异,如果有特殊感应,特殊体会,就非常开心;反而平平淡淡的日子却没有一个佛学的人愿意过了,甚至有意识地不过日子了,还美名其曰发出离心。真是诚可怜者!   有些人因为没有智慧,学佛越学越苦恼,越学越迷糊,越学越感觉自己苦大罪深,越学越感觉所有人都是自己的障碍,所有的工作和学习等事业都是魔障,烧香应当烧几根,看香烟的形状来判断最近的福祸吉凶,磕头的姿势应当怎么,买了笼养的鸟儿放到山林中,等等,天天把佛字挂在嘴上,整天要做这个佛事那个佛事,闹得周围所有的人都感觉这个人越来越神经兮兮,怎么看都已经不正常了,甚至还因此而让别人对佛教产生了不好的看法,真是愚痴之至!   就像下文中的阿难一样,虽然这么多年跟随在佛的身边,佛所讲的了义不了义的很多法门经文他都能出口成诵,但是却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其中所包含的深刻理义,也从来没有把这些理论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过,不但这次搞得自己狼狈不堪。甚至在佛涅槃之后,大家要集中整理佛一生中所讲过的法的时候,因为他还没有证到阿罗汉果,迦叶尊者都不让他参加会议!简直太丢人了!   因此说,学佛,不是模仿各种行为就可以的,也不是学舌各种经文咒语就可以的,更不是过一种符合某种标签的佛化生活就可以的,而是要用心思悟其理义,深刻领会里面的为什么,还不能随便做出一个答案就了结,而是应当深深的追究下去,并且把自己的所悟所得,要在实际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去检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发自己本来的智慧,才能真正具足吃饭喝水的大神通,才能真正明白佛的苦心。   现在就有这样一个机会,就如同下文中,佛苦口婆心地根据每一次阿难地回答,一次又一次地纠正和引导,逐渐地揭示佛法的秘密一样,大家只要紧紧跟着这个揭示秘密的过程,就一定可以明白佛义。   准备好,开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08: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卷 第二章   阿难出事了!(上:不同的版本)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实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剎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又一次结夏安居完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结束后,祗园所在地的波斯匿王,要为其父亲的忌日举办斋饭,邀请佛以及大菩萨前来王宫应斋。这个波斯匿王,与佛同月同日出生,出生的当天,王城中布满了细微的毫光,犹如明亮皎洁的月光,因此其父王给其起名为月光;有有人说,因为佛的德行犹如日光,此波斯匿王的德行也非常高尚,因此当名之为月光;另外因为其父王希望将来长成后能够战胜一切敌对,因此也称之为胜军。   这个波斯匿王,对佛也是非常诚敬,知道本次的结夏安居和僧自恣日刚刚结束,恰逢父王的忌日,因此在王宫中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美味斋饭,邀请佛和大菩萨前来应斋;同时王城中的德高望重的居士们,也在各自的家里,准备好斋饭,打算一同请佛的其他弟子前来应斋。   佛令上首弟子文殊菩萨来安排所有菩萨和阿罗汉等人的应斋事宜,佛作为法主,自然应当到王宫应王斋,而其他臣宰和居士们的斋饭,则应当有大菩萨和阿罗汉等分别应斋。只是因为佛的堂弟阿难,提前接受了别的斋主的邀请而去应斋了,不能及时赶回来,因此赶不上这次的应斋了。   阿难,意思是庆喜,释迦牟尼佛之父净饭王,因为悉达多王子出家一事,一直非常苦恼;当他听人报告佛已经成道的时候,更加悲喜交集,心中的情感难以言说;恰好王弟斛饭王派人报告说,刚才生了一个王子,这才举国欢庆,因此就给这个王子命名为庆喜,也就是阿难。这个阿难,长大之后和佛非常像,佛所具备的各种相好庄严,他差不多也都具备了。因此,在别人看来,这个阿难实在是一个非常英俊潇洒的好青年。在佛五十五岁,也就是阿难二十五岁的时候,被佛度化出家,一直到佛八十岁涅槃,阿难整整在佛跟前承侍了二十五年。在释迦牟尼佛的出家弟子中为多闻第一之人。   等到阿难从他所应斋的地方赶回来,大家都已经应斋去了,而且祗园里也没有斋饭,阿难就只好按照佛制,托钵乞食了。   这个时候,也是阿难的劫难到了,身边没有一个资深的比丘陪伴,也没有亲教师指导,独独一个人入城乞食,阿难本身的长相就非常英俊潇洒、人见人爱,再加上阿难托钵乞食的时候,把佛所教导的威仪发挥的淋漓尽致,因此就有了被女子纠缠的基本因了。有了因,缘是什么呢?阿难自己的缘,就是他一直多闻,听佛讲过各种法门,但是却法是法,自己是自己,从来没有用正法的道理指导过自己,只希望自己是佛的堂弟,佛已经成佛了,那么在佛的提携下,自己也应当不费吹灰之力地就能成道证果(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因此也就从来没有真正地明白过世间的道理,也没有出世间的定力。   这就有点儿像现在学佛的有些人,一心寻找有神通的大家所传闻赞叹的成就者,而且找到之后,那真的是非常恭敬,师傅说东,那就是东,师傅说西,那一定是西,一心指望着能够在师傅的加持下轻松成就。可是这些人却从来不明白真正的诚敬师傅的方法,并不是这样,而是如法思维修行,以法供养师傅,以法和上师相应,和本心相应,和智慧相应。   阿难就是本着“一切有佛呢”的心态,给自己奠定了遭受尴尬的基础。所以,当他在下面遇到外部的女性的缘,尤其是有着五百年夫妻情份的缘的时候,什么经文咒语都不起作用,差点儿一败涂地。   这个阿难,在沿街乞食的时候,还是能够按照佛的教导约束自己的,把自己的僧服整理的妥妥帖帖,因为佛的要求是比丘一天最多只能到七户人家去乞食,如果这七家过了,也没有乞到任何食物的话,这一天就只能饿肚子了。因此在阿难的心中,还祈求着千万要在最后一家之前能够乞到食,否则佛连同所有的菩萨罗汉甚至初发心的出家人都去吃好的去了,我却饿了肚子。   而且按照佛的要求,在乞食的过程中,不能对前去乞食的人家有所拣择,应当本着平等之心而乞食,不论这家人是名门望族,还是屠夫奴仆。为什么这样要求呢?因为曾经有迦叶尊者,因为上祖是仙人,身带极大光明,以至灯光都看不到了,因此号称饮光氏。迦叶尊者在释迦牟尼佛的出家弟子中是头陀行第一之人。当迦叶尊者在乞食的时候,为了给现在贫穷的人家增添福根,因此就专门到贫穷的人家去乞食;而上文中所提到的须菩提,则是考虑到不让现在富裕的人家福报变差,因此就专门挑选富裕的人家乞食,对于这两个对乞食的人家有所拣择的尊者,大居士维摩诘都劈头盖脸教训了一顿,批评他们心不平等,才有贫富的区别,而学佛,就是要解决有所对的二元相对的种种概念,只有彻底没有了二元对立,才能够谈得上智慧。对于维摩诘的批评,迦叶尊者和须菩提无法应对,也只有文殊菩萨能够应对维摩诘的智慧,因此在《维摩诘经》中,那么多佛的弟子,也只有文殊菩萨能够代表佛去探望生病的维摩诘大居士。经过维摩诘教训迦叶和须菩提之后,所有的乞食,就不能挑挑拣拣了,只能沿路经过不论贫富的七户人家中去乞食。   当阿难威仪严整地沿路乞食的时候,他的外缘终于现前了,他经过了一户人家。这家有母女二人。母亲,在当时的种姓制度中,是一个卑贱种姓,所以称作摩登伽,而这个女儿就称作摩登伽女。该女子看到阿难庄严安详沿街乞食,人长得有圆满俊秀,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就央求母亲用大梵天的咒术迷惑阿难,让阿难和她成为夫妻。   阿难在摩登伽用大梵天咒术的迷惑之下,立马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也是往昔的业力成熟的缘故,就走进了摩登伽女家中。摩登伽女欢喜莫名,眼睛看着,心里笑着,手上也没停了摸摸抓抓,眼看着就要进入正题了。   关于这个摩登伽女在母亲的幻咒作用下,准备占有阿难的过程,在《大藏经》中,除了这本《楞严经》的这个说法外,还有着几种不同的说法,把另外的几种说法加以整理的话,发现其过程描述得非常详细,好像纪录片一样,个人感觉比较喜欢,就在这里插播一下。   这个女子的母亲,是一个给王城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在当时的种姓制度中,却属于卑贱种姓。可是这并不妨碍她信仰大梵天,一直在诵持着大梵天的咒语。   有一天,阿难在跟随大众入王城乞食之后,沿着一个水边准备回到祗园的时候,感觉有些口渴,就向旁边的一个女子讨些水喝。这女子就是摩登伽女,她告诉阿难说:“我是一个地位卑贱的人,不能提供水给您。”阿难说:“我是一个出家人,对这些贫富贵贱心无分别,你就放心给我水喝吧。”就这样,阿难喝了水之后就回到祗园了。   可是好奇心真是能杀死猫啊!这个女子,头一次见到还有人不分种姓,对自己这个卑贱种姓女子也没有歧视,况且小伙子人长得还是那么帅。就尾随在阿难的后面,看清楚阿难进入了祗园。就回来给母亲说:“妈妈,我看上了一个小伙子,一定要嫁给他。你懂得咒术,一定要帮我。”她母亲就问是哪家的小伙子,摩登伽女回答说是进入到祗园里去的一个僧人,名字叫做阿难。她母亲听了,就告诉女儿说:“有两种人,我的咒术是不可能起到作用的,一个就是已经断除了欲念的人,另外就是死人。听说祗园中的佛和他的弟子们都是没有了欲念的人,恐怕我也没有办法。况且波斯匿王一直对佛很虔诚,如果让他听说了我用咒术迷惑他的弟子的话,恐怕我们全家甚至整个种姓,都会被残杀也不一定。”摩登伽女因为心中欲望难忍,就躺在地上,撒泼打滚,一定要母亲帮他把阿难迷惑过来,而且说今生除了阿难,谁也不嫁。她母亲就只有这一个女儿相依为命,不忍见到女儿这么痛苦,就答应想办法。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08: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摩登伽女的母亲出面,请阿难到自己家里应斋,阿难不疑有诈,况且佛制之中,原也是允许比丘到信众家里应斋的,就跟着到了人家家里。到了摩登伽女的家中,阿难才知道原来这是个鸿门宴。   摩登伽女的母亲对阿难说:“我女儿一定要嫁给你做妻子。”阿难说:“我持着佛所制定的戒律呢,不能有妻子。”摩登伽女的母亲说:“那我的女儿如果不能嫁给你的话,她就要自杀,你总不能见死不救吧?”阿难回答说:“这个我也没有办法,我总要听佛的,不能和女子做交媾之事。”从这个问答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阿难是因为他已经出家,受了不淫的戒律,因此坚决不做淫事,可是他并不能说出更多的道理让摩登伽女和她母亲信服。   在双方都不能说服对方的情况之下,我的地盘听我的!摩登伽女的母亲就把阿难利用大梵天咒语困在家里。该咒术的过程是这样的:摩登伽女的母亲沐浴之后,身穿白色衣服,用雪山白牛之牛粪仔细涂抹了地面,然后到处扎上五彩丝线,并且准备好四碗水、四碗血、四碗各种香水、四碗饼浆、四把刀、四只牛角、四支箭、八盏灯、四幅死人骷髅,以花铺满地面,燃香,围绕三圈之后,燃起大火,面朝东方跪下,念诵咒语后,即请或天或魔或乾达婆或火神或地神,只要你听见了我的咒语,享用了我的奉献,就要让阿难听我号令。   阿难在这个咒术的作用下,根本无法从人家家里脱身,只要想走,就好像走入火坑一样。一直等到傍晚,摩登伽女的母亲已经让女儿在家中张灯结彩,鲜花铺地,准备好了新的被褥,即将和阿难完成夫妻之事。到了这个关键的时候,阿难终于有了一丝明白,哀叹:“想我一个随佛出家的僧人,一个大家尊敬的比丘,今天竟然要这样地犯戒了啊!佛啊!快点救救我吧!”   阿难的祈请,被佛的神念所感知,佛就念诵了一个能够解除所有众生的恐惧和怖畏的咒语,并且说:“持戒可以解除所有众生的烦恼酷热,持戒可以消除所有的无明愚痴,持戒可以让众人欢喜赞叹。假如我已经严持戒律,那么我的侍者就应当可以回来。”   在佛的这个神咒的作用下,摩登伽女母亲所发出的大梵天咒术的作用就消失了,阿难终于找到了这个机会,从摩登伽女家中急忙冲了出来,赶紧回到了祗园。佛教授阿难一个新的咒语,说:“这个咒语是过去六佛都说过的咒语,凡是念诵者,都能够免除一切灾祸,可以不受任何魔障侵扰,就连大梵天、天王帝释、四大天王,也都要恭敬持诵此咒。可是唯一有一样,定业不可改。”其实,佛这么说的意思就是,阿难你还有定业难逃啊,还不加紧实修!可是阿难不这么想,他认为,这次佛用神通把我救了回来,又传给我这个神咒,那我不就没有任何担心的了。   摩登伽女发现阿难跑了,就告诉了母亲,她母亲说:“这一定是佛用他的神力,破坏了我的咒术,佛的神力,实在是我无法比拟的,我也没有办法了。”摩登伽女还不死心,心想:“咒术起不了作用,那我就用我的美貌打动他。反正他每天都要进城乞食。”   第二天,摩登伽女早早地起来,把自己用最好的服饰打扮得花枝招展,专门来到城门口,就等着阿难进城乞食。果然,阿难以为有所依仗,还是像往常一样地来到城中准备乞食,在城门口,两个人相遇了。阿难认为自己有新的神咒护持,毫不在意,进城准备沿街乞食;而摩登伽女,则欢喜异常,笑容可掬地跟着阿难进城,一会儿看看阿难的脸,一会儿看看阿难的脚,不停的打量,越看越欢喜,感觉这个小伙子真是个可人儿。阿难这下子可没有办法了,摆脱不了,又不能喝斥,还要维持威仪,这还怎么乞食啊!阿难被整得又尴尬,又狼狈,没有办法,只好转身返回祗园,紧闭园门。摩登伽女也尾随而至,守在祗园门口。等了很长的时间,看阿难这次真的是铁定了心不出来了,就伤心的哭泣着回家去了。   阿难看到摩登伽女回去了,终于松了一口气,赶紧跑到佛跟前,向佛报告说:“那个女的今天又一直跟着我,我连乞食都没办法进行了。请您想想办法吧。”佛心想:“我都已经暗示你这是定业,躲都躲不过去,况且你也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要是但凭你自己的力量,那还不还俗了。看来还得我帮帮你啊!”就安慰阿难说:“你别担心,我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你以后还是要加紧修行,不要以为有我庇护,就放松了。你去把那个女子请过来。”   阿难就赶紧奔出园门,把摩登伽女追了回来。摩登伽女以为阿难是要答应这门亲事了,也就很高兴得跟着阿难一齐来到佛的跟前。   佛问摩登伽女:“你为什么一直跟着阿难?”摩登伽女回答说:“我看阿难英俊潇洒,况且他是出家人,没有婚配;而我也一直没有嫁人。就希望能够和阿难结成夫妻。”佛接着问:“婚配之事,需要父母首肯,你的父母同意吗?”摩登伽女回答说:“我的家长都听我的,如果不听我的,我就撒泼打滚,她也就会同意的。”当然后面这句话,摩登伽女只是在心中这样想而已,是不会告诉佛的。佛就说:“那还是得请你的父母亲过来,我要当面问清楚。”摩登伽女心想,这下子和阿难的婚事应该差不多了,我的母亲一定是听我的;现在听佛的口气,好像也没有反对。就很高兴地回家请母亲来到祗园见佛。   摩登伽女的母亲在给我顶礼之后,佛问到:“你真的是要把女儿嫁给阿难吗?”其母亲回答说:“就像佛所说的那样,我是希望能把女儿嫁给阿难做妻子。”佛说:“那好,就请你回家,你的女儿就留在这里,因为阿难就住在这里。”摩登伽女的母亲就返回了自己的家里。   正当摩登伽女看着阿难,满心喜悦,想着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了的时候,佛问摩登伽女:“阿难是一个出家比丘,如果你要和她结为夫妻,首先就要和她一样的剃发出家,你可愿意?”摩登伽女心想:“只要能和阿难在一起,剃发出家算得了什么呢?!”佛说:“你还是回家和母亲商量一下在决定吧。”   摩登伽女的母亲听说佛竟然要自己的女儿出家,大怒,说:“王城中有那么多的名门望族,又那么多的好小伙,又是我的咒术所能够控制的。为什么你死活一定要这个我根本没办法控制的阿难呢?!”摩登伽女坚决地说:“我此生非阿难不嫁,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如果母亲你真是爱我的话,就请不要阻拦我出家。”其母亲怒骂道:“你这个忤逆的孩子!真是丢脸!”可是摩登伽女依然非常坚决,其母亲也没有办法,只能依了她。   摩登伽女回到了佛跟前,告诉佛所有的要求,母亲都答应了,出家没问题。随着佛的一个偈句,摩登伽女头发自然脱落,袈裟自然着身,成为了一个出家人。心想:接下来是不是要准备婚礼了呢?穿着袈裟举行婚礼,这可真是独树一帜啊!   可是,接下来佛所说的话,令整个事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佛问摩登伽女:“你爱阿难,都爱他的什么呢?”摩登伽女仿佛眼睛都能放射出星星一样地,看着阿难,深情地说:“我爱阿难,爱他像莲花一样的眼睛,爱他挺拔的鼻子,爱他温润的嘴唇,爱他好看的耳朵,爱他柔和迷人的声音,爱他飘洒的行走姿态,我爱他的全部。”佛说:“哎呀!我看他的眼睛,还有眼屎没有洗干净;我看他的鼻子,还有粘稠的鼻涕;我看他的嘴巴,还有肮脏的唾液;我看他的耳朵里,全都是耳屎;身体里面,也全都是臭不可闻的粪尿和不净的黄水。男人和女人,只要有夫妻之事,就会有腥臭的分泌物产生;有了这些分泌物,就会生育孩子;有了孩子,就会有养育之苦,和死亡分离之苦,这样的身体,又有什么值得贪爱的呢?!”当然,佛除了讲述这些不净观之外,还讲了欲望的过失、持戒生天的享乐、苦集灭道等圣谛。也是摩登伽女善缘成熟,竟然随着佛的开示,而不断地深入思悟了进去,终于得以心开意解,直证四果阿罗汉果位。断除了一切的烦恼,当然也就不会想着去纠缠阿难了。阿难也终于摆脱了这个尴尬,但是人家摩登伽女当着他的面,证了阿罗汉果,自己还是原地踏步,这可真是新的尴尬啊!   上述的这个版本,个人感觉比较符合当时的情形,但是本着《楞严经》的说法,也能够自成体系,并且道出了整个佛教的大秘密,因此就让我们还是会按照《楞严经》的版本继续下去。   原文中有“将毁戒体”这样的说法,那是什么意思呢?
发表于 2019-9-6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善哉 。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8: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卷 第三章   阿难出事了!(下:淫戒的来历)   在佛教逐渐成熟的传统中,出家人在出家的时候,就要领受各种戒律,不但男女出家人的戒律不一样,刚出家的沙弥和正式的比丘所受的戒律,也有较大的差别。但是不论如何,只要在佛前受了戒,就相当于在身体中新生了一个纯洁的新的自己,这个新的自己,需要很好的守护,如果戒律守持的好,这个新的自己就会成长得更加圆满;反之,如果不遵守戒律,就会对这个新的自己造成伤害。因为这个新的自己是在领受戒律之后产生,能够说明戒律的严净程度,因此被称为戒体。但是,这只是一个方便理解的说法而已,我们根本不可能找到一个有形有相,可以捉摸的戒体,只是一个用来说明问题的名词而已。一切都要靠领受戒律的这个个体来自觉维护。   那么,这个“将毁戒体”,实际上就是说,阿难就要犯戒了,虽然是被摩登伽女用强制的手段强迫的。   那这个戒律又是怎么回事情呢?守戒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讲讲戒律出现的因缘,因为本《楞严经》是以阿难的淫戒将破为起因,因此我们就集中讲讲淫戒的制定过程。   在佛成道后,不断度化众生的十二年里,整个跟随佛学法的所有人,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个不好的事情,所有人都能自觉地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都放在思悟佛所讲的正法上面,也都能在行住坐卧一切时候,自然维持个人的威仪。这就令佛所率领的这个出家修行人的团体,得到了各方面的赞扬。而那个时候,所谓的佛要求所有僧侣一定要遵守的戒律,只是简单的几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护身语意,护一切众,善护其身,是诸佛教。这也可以被称作是最简单的别解脱戒律。虽然这几句话并没有非常详细地说明,什么样的动作、言语、思想是好的,什么样的动作、言语、思想是不好的,但是恰好因为没有事无巨细的明确,才能够令这些出家人做的更加到位和彻底。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一个团体,刚开始成立的时候,在人员相对比较少的时候,不用强调,大家也都能贯彻最初的团体思想,而到后来,事情多了,人也多了,必然就会出现懈怠和混乱,就必然要出现规矩。同样的,一个国家,在经过先烈们的浴血奋战,刚刚成立的时候,不用号召,人人都能够非常主动地毫不藏私地贡献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乃至生命;逐渐太平日子过久之后,就一定会出现贪官污吏,各种不法案件,法律也层出不穷,司法解释则几乎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有新的补充。   佛教的僧团,到了佛成道后的第十三年的时候,也终于出现了变化,被佛称为出了疱疮,生病了!   有一个人,名叫苏阵那,家里非常富有,各种金银珍宝绫罗绸缎稻米牲畜不可计数,堆积如山,甚至有人说他的财富,都可以和主宰世间财富的四大天王之首的毗沙门天王(也就是财宝天王藏巴拉)相媲美。苏阵那在成年之后,娶了自己同村的一户人家的女儿为妻,夫妻二人非常恩爱。   后来,苏阵那逐渐对佛的教法产生了信心,也慢慢地在家中减少了不善的各种行为、言语、思想,甚至断除了。终于有一天,他决心成为一个真正的比丘,就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受持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三皈依,也领受了断恶行善的戒律。   在出家的初期,苏阵那还是在家里住着,可是后来他认为自己应该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自己也没有证悟,这么样一只住在自己家里并不太好,就决心真正的和那些比丘一样,托钵乞食,游方行脚。   可是苏阵那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恰逢当地收成不好,是个饥馑之年,每户人家自己都吃不饱肚子,哪里还有更多的食物提供给游方僧呢!苏阵那到处周游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这样下去实在不行,我们家和我们村,基本上都还比较富裕,我不如回去劝告家人和村民,一起给游方僧提供斋饭,每月的初一十五等让这些修行人都能够吃的上饱饭。当然了,个人认为,苏阵那心中必定也想着自己也饿不着肚子了。   当苏阵那逐渐回转,走到自己村子边的时候,先没有直接回到自己家中,而是在村边人家比较少的地方,寻找了一个小屋,自己就住在这个小屋中。然后天天到村子的其他人家,去劝说大家给游方僧提供斋饭,也托人转告周围的游方僧,到这个村子来应斋,解决了不少僧人挨饿的窘况。苏阵那自己,则平时都在小屋中修行,饮食的时候,则是轮番到村子中沿门乞食。   终于有一天,苏阵那乞食到了自己家门口,可是因为自己这个家中的长子舍家而去,因此整个家人对出家人没有什么好感,一个新来的仆人远远地看见游方僧人到来,就躲开了。苏阵那看到这种情况,知道自己不会有所得,就打算到下一户人家去乞食。   这个时候,家里的老仆人看到这个游方僧人好像是自己主人家的公子,就急忙去找苏阵那的母亲报告,说:“老夫人,我好像看见公子回到了村子里。他还在我们家门口乞食,但是没有人给他,他就走了。”苏阵那的母亲,听到之后,就想:“儿子回来了?该不会是想我们了吧?或者是他娇生惯养地受不了修行的苦,想还俗了?或者是有别的出家人欺侮他了?”就让老仆人打探苏阵那的落脚之处。   第二天,苏阵那的母亲来到了小屋,问了上述的问题,并且说:“儿啊!我们家的财物,连同你结婚时获得的礼品,你也都知道,那实在是多的不得了!如果堆起来的话,两边的人都相互看不见的。还有,你父亲做官也不断有更多的财物带回了家里。这些,都是你的。你如果回来的话,你爱怎么办都成。”可是苏阵那回答说:“我并不是想念你们才回来的,也不是不想修行,也不是想还俗,更不是受别人欺侮。我只是想让大家多多给僧人供斋,积累些福报而已。”苏阵那的母亲,听到了儿子的回答,心中自然不痛快,但是也不能强行带他回家爱,就只好自己先回家,想着:“一定要有个办法把这个儿子弄回家。”   等苏阵那的母亲回到家之后,把儿媳妇叫了过来,说:“媳妇啊,等你下一次的月事干净的时候,记得一定要告诉我。”苏阵那的妻子也知道了丈夫回了村子但并不回家的事情,知道婆婆必定有办法让丈夫回来,就很高兴的同意了。   等到有一天,媳妇过来报告婆婆说:“月事已经干净了。”婆婆就让小姑子和仆人等,帮助媳妇盛装打扮起来,标准就是苏阵那在家里的时候最喜欢的样子。等到一切就绪,媳妇又像新娘子一样地漂亮之后,婆婆就带着媳妇一起坐着车子,来到了苏阵那的小屋。   这个时候,苏阵那正在小屋周围散步经行,看到母亲和妻子过来了,心想:“她们俩人来干什么呢?是来让我回家吗?我是不会回去的。”打过招呼之后,苏阵那的母亲说:“我知道你铁了心要做出家人了,我也不劝你还俗。只是,如果我们家没有子孙的话,等我们都老死了,所有的财物必定会被官家充公。所以,我别的不要求你什么,只要你能给我们家留下种子就好了。”苏阵那听了母亲的话,心中还是有些不踏实:“我终究是出家僧人了,好像我看到的那些出家人,没有一个行夫妻之事的。可是我感觉今天的这个媳妇,比新婚的时候更加漂亮。”就问母亲:“这样子合适吗?”母亲心中偷笑着,回答说:“于情于理于法,你都应该给我们家留下种子。”毕竟苏阵那只是简单知道断恶行善,并不了解淫欲的负面,况且年轻人,久别之后再见佳人,心中已经难以把持,更何况母亲非常肯定地从理法方面,给他吃了定心丸。苏阵那就牵着妻子的手,进入了小屋,如同没有出家前一样地行了夫妻之事,不一而足。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8: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成想,这几次的欢会,真的令苏阵那的妻子怀孕了,并且还是从妙胜天投胎而来的最后身的大智慧者,此子成人之后出家修行,即生成就大阿罗汉果位,广为人天赞叹。放下不提。   苏阵那经过此次事情之后,就又逐渐转回佛前听法。有一天,恰逢释迦牟尼佛开讲贪嗔痴的过失,讲到只要远离贪嗔痴,必定可以开发智慧,最终证悟解脱。苏阵那在众僧之中听到这样的法语,回想到自己已经出家,但是又和妻子发生了关系,这是不是自己的贪欲呢?自己还能够得到智慧,得到解脱吗?心中非常苦恼,表情也就愁容满面,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平时每次听完佛的开示之后,就有僧人到其他僧人的房间中去共同探讨佛理。这天来到苏阵那房间的僧人,看到苏阵那懊丧难过的样子,就问说:“平时你都是开开心心的,怎么今天闷闷不乐?是身体不舒服吗?还是有其他的事情?”苏阵那就回答说:“我并不是生病,而是心中感觉很苦恼啊!”说着,就把自己所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担心告诉了这位僧人。   这个僧人非常了得,他也没有假意开慰苏阵那,也没有对他表示看不起,只是让他好好休息,就告辞离去。这个僧人把苏阵那的情况报告给了释迦牟尼佛,佛就把所有的弟子集中到一起进行开示。   释迦牟尼佛,做事的方式,有点儿类似无为而治的意思,他虽然能够通晓一切人情世故,也通晓所有的修证方法和次第,但是为了不引起弟子们的不理解,从来都不会做超前的安排,而是根据每一件事情的发展,随缘说法。本次苏振那的事情,正好是佛制定淫戒的条件成熟了。   佛经过苏阵那亲口承认事情属实之后,对所有的弟子们说:“苏阵那做出了这种不清净的行为,是不符合‘远离贪嗔痴,开智得解脱’的,是出家僧人所不应作的,是不清净的。”释迦牟尼佛随之就讲述了很多有关淫欲的过失,斥责了苏阵那之后,对大众宣告说:“今天的这个事情,恰好说明僧团的行为守则需要更加详细的规则,制定更加详细的规则,会有十种好处:一是能够更好的管理僧团,二是能够令僧团更加祥和,三是能够令僧人愿意继续出家为僧,四是能够杜绝破戒行为,五是能够令有此类思想的人得到安定,六是能够令不信佛法的人信仰佛法,七是能够令已经信仰佛法的人更加诚信,八是能够断除现在的烦恼,九是能够断除未来的烦恼,十是能够让清净的出家修行更加长久存在,利益广大的人间和天上的众生。”接着就说出了一条规矩:“凡是出家僧人,只要是做出了两两交合之事的,就属于重罪,应当被摒出僧团。”   以上就是淫戒最初的设立因缘,当然,这并不是完整的淫戒,完整的淫戒,也是在不断有僧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解释自己所理解的淫戒,然后作出人与猕猴、个人自慰、出精不出精、有没有隔着衣物行淫、身体的不同孔窍内外行淫等等不同的不清净行为,而后逐渐被佛完善的。当然根据情节的不同,主动还是强迫,有没有乐的享受等,分成了轻重不同的破戒之罪。其他的杀生、偷盗等罪,也是在类似的各种因缘下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我们所应关注的是,佛制定淫戒(也包括其他戒律)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这些人因此而成佛吗?从上面我们所看到佛说的十种好处中,可以非常清晰的理解到,淫戒不破,最大的好处一方面是僧团的清净和稳定,另外一方面则是不被别人或者别的出家团体所讥笑,一旦僧团破裂,或者僧团被别人抓住把柄嘲笑了,那损失就是整个佛教的存亡。至于个人是否守了淫戒,就一定能开智慧得解脱,我看还差的很远。   而且,守戒所带来的好处,在大藏经中也有很清晰地描述。根据《佛说出家功德经》中所说的,一个王子,一直贪恋众女陪伴日日享乐,因为佛让阿难告诉他七日后必死的预言,该王子就打定主意,再疯狂六天,最后一天在佛跟前出家受戒。佛也答应了,因为该王子在最后的一日一夜中,非常清净地守持了戒律,第七天他死亡之后,在阿难的请问之下,佛说了该王子的投生去向:“这个王子,因为命终前的最后一天出家,并且能够在一日一夜中严格守持戒律,因此在他死后,已经转生到四天王天,成为北方毗沙门天王九十九名王子之一,在五百年的寿命中,随意享受天王之子的享乐,众多彩女陪伴;之后则上升到三十三天,成为天帝释的儿子,在一千年的寿命中,享受比四天王天还要悦意的享乐,众多天女围绕周围;之后则上升到夜摩天,成为夜摩天王子,在两千年的寿命中,恣意享受天上的色声香味触,无边的快乐;之后则转生为兜率天王子,在四千年的寿命中,随意享用此天更加增上的妙欲,此天天人互相目视即可满足欲乐,在享用心满意足之余,因为弥勒菩萨在兜率内院宣讲佛法,因此能够谈法论道,增长智慧;之后则转生为化乐天王子,享受八千年的增上欲乐;再之后则转生为欲界天最高层次的他化自在天王子,此天的种种享乐种种妙欲,比起前面的五层天来说,则是最为殊胜的,此王子可以在此天中,恣意享乐一万六千岁。命终之后,则又转生到四天王天,如此上上下下往来七次,享尽了天人之福;而且,因为他能够在一日一夜的时间内,严格持戒,因此他在二十劫的时间内,一直不会转生到地狱、饿鬼、畜牲这三种恶趣,一直在天道和人道这些善道轮转;直到最后一生,转生到人间富裕祥和的家中,先是随意享用人间的各种财富和享乐,到中年之后,才对这样的生活产生厌倦,生起向道之心,然后为了摆脱生老病死之痛苦,剃发出家,精进修行,时常能够具足行住坐卧的威仪,能够保持正法正念,最终因为彻底明白了构成身体的五蕴本来就是苦空无我的真谛,明白一切都是因缘汇聚而有,因缘失散而无的因缘法,而成就了缘觉罗汉,或者称作辟支佛,证得了成就的果位。”   也就是说,通过持戒,可以得到未来生人天的增上福报,这是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好处。虽然最终也可以在真正的佛法上证得成就果位,但是比起来直接思悟正法究竟智慧所得到的利益,还是差的很多了,至少是慢了很多。   因此说,持戒,如果不明白真正的智慧的话,永远只是在轮回中飘转,只是享乐的时间稍微多一些而已;而如果能够在具备了正确认识心地智慧的情况下持戒,那就可以在十六生、七生、甚至一生之中,证得比罗汉果更加彻底更加究竟的圆满佛果。   归根结底,学佛,还是要学智慧的,也是要用智慧去学的,就像佛在这个事情发生后,对阿难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一样,这才是真正的开智慧的法门。   这个时候的阿难,显然不明白自己所领受的戒律的真实意义,并且自己也没有智慧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被摩登伽女左右,即将违犯淫戒,按照佛制,犯了的话,可是要被摒出僧团的!这可怎么办呢?佛啊!快救我吧!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8: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卷 第四章   神咒救阿难!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奘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佛因为已经用神念知道了堂弟阿难的危险境况,早早地就从王宫中应完斋饭,没有像往常一样地给斋主讲法布施,就急忙赶回了祗园。波斯匿王以及在其他大臣和居士家里应供的所有菩萨、罗汉、比丘和供斋的斋主等,也全部都跟随着佛来到了祗园,大家都想着佛肯定会在祗园讲法的。   等到了祗园之后,佛什么话都没有说,安坐在法座上,从头顶放射出不可思议的百种宝光,宝光互相映照构成的五彩光芒的清净境界中,显现出来一个千瓣莲花,莲花上有一个佛的化身,双盘跏趺坐,化身佛口中念诵出一段咒语,然后佛就命令文殊菩萨带着这个咒语的威力,前往摩登伽女家中去救护阿难。文殊菩萨一到那里,摩登伽女母亲恶咒的作用就消失了,阿难也就和摩登伽女一起,被文殊菩萨带回了祗园,来面见释迦牟尼佛。   这里我们需要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佛也是要接受别人的邀请,去应酬的。也就是说,佛已经成道了这么多年,每天也都像普通众生一样地,要吃饭睡觉。按照《金刚经》中的描述,佛并不是每天都有人请吃饭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佛也是要整理好自己的袈裟,颇具威仪地,进入王城中去和他的弟子们一样的沿街托钵乞食,经过七户人家,没有乞到,今天就饿肚子;乞到的话,今天就有的吃。最后还是要托着钵,返回到祗园,吃饭,洗钵,再漱口洗脚,然后再自己整理好坐垫,升座安坐或者开讲正法。   佛都是要过日子的,可是我们有些学佛的人,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认为佛不吃不喝,才符合要求;甚至对于现在传授我们佛法的僧人也好、上师也好、大居士也好,都认为只要是能够传授他人佛法的,怎么都得有点儿和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饮食方面的特殊表现,比如说一些特殊的言语,比如说一些特殊的行为。早几年曾经在网络上,发现了一篇因为看到一个僧人,使用了手机、摄像机等先进设备而产生的有些声讨含义的文章,竟然颇有支持者。好像只有吃糠咽菜、粪扫衣具、对现代社会毫无知觉的人,才算得上是修行人。真是奇了怪了!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本来就是佛用来引导大家正确认知宇宙和人生真谛的法门,当世间众生对世间的认知发生变化的时候,传播佛法真谛的方式和方法也会随之而发生调整,但是不论怎么变,都不可能凌驾于生活之上。如果尽是一些神异之事,那必然属于邪魔外道,比如不吃不喝埋在地下多少天仍然存活啦,比如天眼见到鬼灵精怪啦,等等。在后面的经文中,都非常清晰地描述了类似的被魔所乘的各种表现。因此,能够过好平平淡淡生活,这是评价一个人是否真正具备了佛学的智慧,是否能够引导他人正确的佛法方向的最基础的要求。连过日子的智慧有没有,世间的事情都处理不好,更何谈出世间的大事呢!   我们需要讲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说,应了斋,就应当讲法回赠。因果的规律,颠扑不破。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就算有人真心的毫无所求地邀请你吃白食,在因果律上就已经种下了债因,一旦缘分到了,一定是要还的。更何况是自己一心想要强取豪夺的呢!有些人,在学了一些佛法之后,尤其是学习了密法之后,就以上师自居。开始用各种名目收取供养,或者通过师徒关系和戒律约束等设圈套,让弟子们自己主动提出奉献(金钱、物质、美色等),然后非常慷慨开恩地赐予很秘密的法。其实最后被证实只是只言片语,或者入门的加行或者前行准备法门而已。并不是说加行和前行法门就不重要,而是说,人为地把佛教的正法的学习,搞成了秘密帮会聚众。如果有弟子想从别的僧人或者上师那里学习佛法,就通过其他弟子的言语或者行动,让这个弟子感觉到自己好像背叛了师门,要么发露忏悔,要么逐渐脱离。像这样的作为,都是不懂得因果规律的表现,都是没有智慧的表现。大家可以从这些简单的表现方面,去观察自己是否应该从这个人跟前学习佛法。   当然,在学密风气大涨的现在,很多人都想学习藏传佛教的密法,这么广大的市场需求,被有心的聪明的人利用了。本人就亲耳听说有一个什么佛法都不懂的藏族小伙子,借了别人一套袈裟,就到了汉地,最后被各个城市的信众互相吹捧抬举地周游全国,游历完了之后,带着不可想象的财富返回了家乡,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当别人问他,你什么都不懂,别人向你求法,你是怎么对付的?小伙子回答说:“咱不是会唱歌的么,给他们唱一首放牛的歌,告诉他们这是至高的法门,他们一个个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呢!”从此就出现了藏族人不论老中青,全部赶赴汉地支援信众热情的事情了。这个小伙子,说他懂得因果吧,他利用了别人的希望学习藏传佛教的心理,利用了汉地信众不懂藏语文的实际情况,混吃混喝,还混了大笔的钱财,这个恶业可是披毛带角都还不清的了;说他不懂得因果吧,其实整个过程,完全都是一个个因果环环相扣的过程,有了市场需求,这是因,他又能够提供喇嘛打扮,这是自己的缘,再有不同信众互相推荐吹捧,以自己认识了藏地上师来抬高自己的身份为另外的缘,种种夹杂在一起,就有了别人被忽悠,小伙儿赚钱的果。因此,我们就可以明白,学佛,其实也就是通过增长自己的智慧,充分认识像密密麻麻的网一样的因果规律,然后能够利用这个规律,令自己的智慧达到究竟,这才是最正确的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8: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要说的第四个事情,就是在佛顶放光,光中化莲,莲坐化佛,宣说神咒。这么神奇的事情,是什么意思呢?只要是了解过一些佛法的人都会知道,有一个如来藏,或者叫做佛性的,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之中,唐僧唐三藏说的“去后来先作主翁”就指的是这个。(虽然这并不是最彻底的说法,但是为了方便理解,我们还是退几步回来,是用这样的概念来解释问题)   这个佛性,在每个众生的身体中都有,只是因为迷悟的不同,而分别称之为众生,或者佛陀。而且,从人体的部位来说,在这个名义上的自己最后离开身体的时候,离开的位置,直接能够说明轮转的善恶去向。所谓的“顶圣眼生天”,从头顶梵穴出去的如来藏,必然是成圣位了。因此在藏传佛教的号称不修成佛法门的颇瓦法中,不论是什么主尊,什么声音勾召,最后的如来藏(或者说自己的心识),都是从梵穴出去的。所以说,按照佛教临终关怀的方法,在亡者的照顾过程中,如果发现头顶最后变凉,或者说全身都变凉后,头顶还是温热的,就可以断定亡者成就圣位了。如果是额头和眼睛部位,则可以断定转生天界了。等等。   在本经中,佛从头顶放光,其实含义也就是最高成就,最真实教授的意思,表示楞严咒的至高无上。而后面的光中化莲,莲坐化佛,宣说神咒,则完全就是一个无上的瑜伽法门了。   大家其实在平时修持本《楞严经》,念诵万咒之王楞严咒的时候,不妨这样进行:首先端坐,能双盘跏趺坐则最好,如不能盘腿,就以舒适为要,然后观想自己的佛性,自己的心识,或者说如来藏,是一个放着光的光团的样子,从心口逐渐上升到头顶,等到了头顶的时候,先是光芒从头顶的梵穴外射,整个虚空中全部都充满了五彩的光芒,然后观想从光芒中幻化出了一朵千瓣莲花,自己的心识跳出梵穴后,就到了莲花的花座上,放射更加璀璨的光芒。然后猛然在一刹那间,光团变化成为释迦牟尼佛的样子,相好庄严,双盘跏趺坐姿,非常圆满,然后自己念诵楞严咒的时候,观想是头顶自己变化成的释迦牟尼佛在念诵。咒音伴随着五彩的光芒,遍布所有自己能够想象得到的世界,解除了所有善恶道众生的痛苦,令他们全部证得了佛果。念诵结束准备下座的时候,则反过来观想前面的过程,最后光团回到自己心口,安住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结束了。   所以说,这个《楞严经》绝对是饱含着佛教大秘密的真经,只要能够看懂了字里行间的意思,就一定能够展现出最殊胜的究竟智慧。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地跟随着《楞严经》经文,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智慧。   佛通过化佛宣咒,然后令文殊菩萨持咒力前去,不但解救出了阿难,也把当事人摩登伽女带了回来。   摩登伽女,作为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低下种姓人家的女子,这次竟然鬼迷了心窍,竟然让母亲利用大梵天的幻咒之术,妄想把佛的堂弟,一个出家的比丘,迷惑成为自己的丈夫。现在好事没有做成,不但阿难被救了回去,还要把自己带到祗园,看来这次难以善了,甚至会影响到全家乃至整个种姓的存亡。更何况,波斯匿王还坐在佛的旁边,这下子麻烦大了!   在阿难的心中,想的是:自己作为佛最宠爱的堂弟,并且伴随在佛的身边,听过佛所讲的各种法门,只是自己从来没有认真思悟过,没有任何的智慧和方法来解决类似的问题。自己尴尬不说,还给佛带来了麻烦,差一点还要被赶出僧团。这下被文殊菩萨带回去,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处置自己呢!把那个摩登伽女带回去,显然是作为人证,来确证事实的。   在众人的目光中,阿难和摩登伽女两个人,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佛对自己的处置,等待着命运的车轮缓缓驶来。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8:1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卷 第五章   阿难为什么出家?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麁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佛言善哉阿难。   在沉闷压抑的气氛中,阿难并没有迎来想象中佛所作出的劈头盖脸的呵斥,而是像苏阵那那样,佛半天没有说话。   阿难是个聪明人,认为佛这是给自己留个面子,因为今天,几乎所有的世间王公贵族和出世间的罗汉菩萨都在场,佛不方便做的太绝,但是又不能直接揭过去,看来只好运用自己最惯常的求法这一招了,只要自己求法,佛就得说法,这可是我当初出家的时候和佛商量好的:不管是有人求法,还是佛自己想要说法,只要我不在的时候,佛就不能说法;只要我求什么法,佛就得说什么法。   这样想着,阿难就哭着对佛说:“佛啊(本来是要喊哥‘啊!’的,因为今天人多,还是正式一点吧)!我好悔啊!我好恨啊!我后悔自己从来都是想着多听闻佛法,我恨我自己没有把所听闻的法义转变成自己的智慧道力!(这样应该可以了吧,不是我有心犯戒,而是我力有不逮,打不过别人啊)我现在知道错了,我想从头开始,踏踏实实地修行。请佛把十方三世,宇宙间所有佛成佛的最初修行方法告诉我,那么多的佛都成佛了,那我也能按照这个方法成就的。”   还真不是吹得,这个阿难,通过短短的几句话,把批斗会,一下子变成了佛的讲法会,并且这个话题,还真是在场的不论是阿罗汉辟支佛还是菩萨,谁都愿意听的。因为这个十方如来最初修行成佛的方法,实在是太有用了,用来度化最初发心学佛的人,最好不过了。因此大家全都不提如何处置阿难的事情,都想看看佛怎么接招。   佛心中悉知悉见,阿难心中的弯弯绕,他全都明白,而且,这次事情,说明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么多年来,还有很多个阿难并不知道佛法到底是怎么学怎么修的,况且这个摩登伽女的机缘也成熟了,我应当把心底最秘密的家当拿出来,恨铁不成钢啊!   佛说:“阿难!我的兄弟,你我同门血脉,手足之情(不用你多说,你心里想些什么,我全都明白)。现在我只想问你,当年你出家的时候,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出家的呢?到底是见到了我佛法中的什么,把你吸引的放弃了王子的享乐,跟随我出家的呢?”   阿难没有想到,佛并没有回答他让佛宣讲十方佛最初修行方法的请求,而是问了这么一个简单至极的问题,但是不管怎么样,把对自己的批评给绕过去了,阿难还是心中很高兴。他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见到佛成道之后的三十二相,那简直是胜妙绝伦,谁都不可能媲美的。看上去就像琉璃所造的一样,人见人爱,我看见了我也羡慕的不得了。我就想:像这样的三十二相,绝对不会是通过父母欢爱交合天生而成的;一定是由某种特殊的方法导致的。因为一般人经过爱欲结合产生腥臭的分泌物后才能生下孩子,但是从来没有具足三十二相的,从来不会身具紫金一般光芒的,只有佛才具有。而这个能够得到三十二相的方法也只有佛才能真正地懂得,我要想和佛一样的拥有三十二相的话,就一定要跟随佛出家才行。因此说,我是为了获得和佛一样的三十二相,才决心出家的。”   所谓的三十二相,是印度占卜星象方面一直以来流传下来的评价一个人是否能够获得巨大成就的在身体方面的标志,总共有三十二条,如果全部具足这三十二条的话,在世间,就必然是统领所有疆土和民众的大转轮圣王,如果出家的话,就一定是出世间最高成就的获得者。这三十二相包括:一、足安平相,也就是说足下平坦,皆悉平满,没有高低起伏,犹如箱子底部,那是不是传说中的扁平足呢?我也不知道;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的辐条,意思是足下布满了网轮纹,众相圆满,犹如千辐之轮;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纤细圆长,端直光润,用来弹钢琴一定没错;四、手足柔软相,意思是手足极妙柔软,温润舒适,具有良好的触感;五、手足缦网相,意思是手指中间和足趾之间,缦网交合,具有图案,犹如鹅王之足,好像有一些连蹼;六、足跟满足相,脚跟圆满,不像有些人的脚跟,非常明显的可以看见跟腱韧带;七、足趺高好相,这里说的是脚踝,高起如真金之色,脚踝上的毛发,青琉璃色,妙好圆满;八、腨如鹿王相,这里说的是腿部的肌肉,犹如鹿王,非常有力结实,并且非常有线条感,纤好第一;九、手过膝相,这里说的是双臂修直,在不俯不仰的情况下,双手也能下垂过膝,三国的刘备也有此特长,刘备本人可以说出了会哭之外,能够占据三足鼎立之一,与此相必然有关联;十、马阴藏相,雄马的生殖器平常都是收缩在肚腹之内的,只有在情欲炽盛的时候,才会昂然探出,曾经有城里的孩子见此情景之后,惊呼“马的肠子掉出来了,快找兽医!” 阴相藏密,犹如马阴,平日不可见,其实是欲念淡薄的意思;十一、身纵广相,这里说的是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双臂伸展和身高相等,非常匀称; 十二、毛孔生青色相,身体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毛色青色,手感柔软; 十三、身毛上靡相,全身诸毫毛,都是右旋向上而贴服在皮肤表面;十四、身金色相,肤色呈现紫金色,光明晃曜,众相庄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健康的小麦色;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佛身恒放光明,四面各一丈;十六、皮肤细滑相,皮肤细腻滑泽,不沾染灰尘,也不会沾水,更不会被蚊虫叮咬,当然也就不用控油补水了;十七、七处平满相,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挺拔端正,根本用不着使用背背佳;十八、两腋满相,当双手上举的时候,左右两腋平满而不凹陷;十九、身如师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师子王;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平直,没有含胸,没有脊柱侧弯,更没有鸡胸;二十一、肩圆满相,双两肩圆满而丰腴,没有端肩,也没有溜肩;二十二、四十齿相,常人只有三十六齿,只有佛具足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齐密,根复深固,唇红齿白,整整齐齐,就是牙医见了,也只能欣赏了;二十四、四牙白净相,最门面的门牙和犬齿,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相,两颊隆满,如师子王,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圆满面容;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平时唾液腺分泌旺盛的人,消化功能也必定好些,平常老是口干的人,一定消化不好,口臭; 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而至于发际,这是善说经法,不妄语的表示;二十八、梵音深远相,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比起现在所谓的歌星,佛的声音简直就是天乐了;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眼目清净明莹,就像青色莲叶,因此经常用莲目来形容佛的眼睛;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睫毛长而浓密,犹如牛王,说明眼睫殊胜,非常吸引人;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三十二、顶肉髻相,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也称作无见顶相,表示一切人天二乘菩萨,都不能完全见到佛的全部。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8:1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难说他就是见到了这么吸引人的佛的三十二相,也为了得到同样的三十二相,才决心出家的。这一番话,很清楚,很轻松,但是在佛的心目中,恰好证实了佛对阿难的判断——这小子,出家的目的就不清净,根本就是对眼睛所看到的美色的一种奢望之下,才出的家;在这样的根本因素的作用下,虽然他也听闻了很多的佛法,但是却仍然没有弄明白出家的意义,没有弄明白修行的目的,他只想得到三十二相这种非常吸引人的美色而已。放到现在的话,可能阿难根本就不用出家修行,只要找到功力深厚的美容专家,整整容、换换肤、照照光、种种牙,甚至可能连一分钱都不用花,直接就能够成为某家整容医院的形象代言人了呢!怪不得阿难在美色的作用下,差点儿就被人强暴了,虽然有大梵天幻咒的作用影响,但是外因从来都是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最根本的内因还是阿难自己对色相的追求。这怨不得任何人。   因此佛就说:“好啊好啊!我知道了。”佛已经知道阿难犯事的最根本的根源了,我也相信这个问题可能是所有人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最根本的一个死穴,这个问题不解决,根本谈不上任何的修行。   因此,佛就准备在下面的时间里,就从眼睛所看到的美色这个角度,彻底对阿难进行一番教育,顺便揭示出实际的修行秘密。   讲到这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想一下我们自己,虽然我们并没有出家,但是却想学佛,那么我们最初学佛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什么呢?是像阿难那样,改变自己的相貌?还是为了身体不再多病?还是为了家里不再有那么多的灾祸?还是为了增加做生意成功的机会,多赚些钱?还是为了跳出轮回,不再有生老病死的痛苦?还是为了让所有的众生不再痛苦?还是为了其他的什么呢?   我自己,最初想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被别人算命的时候算得那么准确,那样的话,这个人生好像全部被设计好了的程序一样,没有任何的挑战性。当我听说一个算命大师一直号称毫不失手,但是对于那些好的出家人,却只能算出出家前的事情,对于出家后的事情,则根本就算不出来。我才从此有了一个认识:原来学佛可以这么牛啊!谁也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完全由自己决定,因此就下决心学习佛教的知识,显密都没有放过。甚至在学佛的过程中,有个师傅通过算命者的占卜,告诉我某个决定会导致非常大的困苦,反而激发了我的怒气,偏偏就要这么做,看看会不会那么的困难。事实证明,算命者的话,根本就是一派胡言,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我就完全进入了崭新的人生轨道,而且一直非常顺心如意,日子过的很好,佛也学得自觉满意。   现在回想起来,我学佛的最初发心,其实也暗合了跳出轮回,或者说不再被因果规律所左右,而是自动自觉地掌握并利用因果规律,这个修行的最终目的。正因为有了这样最初发心,我才能在后来的日子里,一直到现在,都坚持在正确的道路上,天天都有进步和收获,也得到了根本上师的认可。   当然,最初发心并不是绝对固定、不可更改的,当发现自己的最初发心有偏差,或者说并不十分准确,不十分清净的时候,也就是发心即将得到升华和净治的时候。这个时机,有时候自己可以把握和发现,进而得到调整和上升;有时候,是需要在上师的指点之下,帮助你发现最胜的发心,并且把这个最胜的发心融合成为自己的生命航标,上师的重要性,在这里就可以窥见一斑。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8: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卷 第六章   问题的提出:心目何所在?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佛对阿难说:“阿难!你要知道,所有的一切众生,从那个没有开始或者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时候,就一直轮转在这个生死轮回之中,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这些众生,没有一个知道自己本来就具足的真正的自己,真正的心性,不知道本来就清净的觉明体性,是自己家里的原有的宝贝。反而使用各种的妄想,希望通过自己的种种妄想,来减少痛苦,增加欢乐,或者破除轮回,永享安宁。但是,因为众生的方法不对,全部都是用自己的妄想,因此从来都不会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就一直在这个轮回中沉沦。你今天如果希望能够明白至高无上的菩提觉悟,真正的明白自己的真心觉性,那就要老老实实地当下反应地回答我的问题。十方所有一切的佛,所成就的道路,全部都是一样的,之所以他们能够摆脱了生死的桎梏,能够自主于一切,全部都是来源于直心,全部都是来源于老老实实毫不矫饰的反应。不论是刚开始修行,还是已经到达了一定的程度,还是已经得到了究竟的成就,从来没有脱离过直心,从来没有弄虚作假来糊弄别人也糊弄自己的。”   佛在这里首先强调了众生全部都具足了成佛的根本,只是不知自己宝贝,反而妄图依靠各种邪门歪道来解脱轮回。其实正是这些邪门歪道,才导致了轮回难空,苦难难度。这也就说明,每一个人都不要自作聪明,要根据往昔像佛、祖师这样的成就者们的教导,通过正确的路子和方法,才能达到解脱的目的地。佛首先强调了导师的重要性。   接下来,佛立刻强调弟子诚实的重要性。虽然佛、祖师等有着无尽的神通和变化,但是每一个众生要想解脱,并不能靠上师像扔石子一样地把自己扔到苦海的彼岸,沉沦苦海的是自己,解脱的也是自己。   那么,在学佛的过程中,在应对上师的问题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去揣测上师的意图,然后通过自己的揣测,去说一些自己认为能令上师开心的言语,去做一些自己认为能令上师高兴的动作,认为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加持,可以更快地证悟。可实际上,这些扭曲了的作为,其实恰好属于佛刚刚所说的妄想,是不能获得利益的,哪怕你花了很多钱进行供养,哪怕你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因为是带有欺骗的性质,所以必然得不到真正的回报,当然要除了那些本来的目的就是沽名钓誉、追求声名利禄的人而外。弟子应当老实地当下反应地应对上师的任何教导,只有这样,上师才能够真正发现你的长处和短处,才能够做出符合你的特性的指导,否则就会误人误己。而且从究竟意义上来说,直心本来就是道场,直心本来就可以令人摆脱所有的束缚,直心绝对可以令人解脱。可是,真正的直心,又有谁能够做到呢?又有谁会愿意被人认为是疯子呢?!就连最亲密的夫妻之间,现在也都流行婚前财产公证了;就连师徒之间,也都随处可以发现斗智斗勇的案例。直心,难啊!   这里,在佛提出了这些要求之后,就抓住阿难刚才所回答的出家的最初发心,接着问道:“阿难,你刚才已经说了,你最初出家的发心,是看到了我的三十二相之后,也想获得这样的相好才出家的。那么,我来问你,你是用什么看见了三十二相?又是谁产生了爱慕的想法的呢?”   阿难对佛所提出的这个问题,肯定感觉有些怪异,什么!佛竟然问我是用什么看到了三十二相?难不成有人可以用脚丫子看东西么?还问是谁产生了爱慕的想法?不是我还能有谁?!可是,因为佛刚刚已经很清楚地强调了不要自作聪明,要老老实实地回答问题。因此,阿难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了佛的问题:“我,阿难,直心回答佛的问题:我是用眼睛看见了佛的三十二相,然后在我的心中产生了爱慕之意。”   大家觉得阿难的回答正确吗?相信如果这个问题让大家来回答的话,一定也是同样的回答。看东西,当然是用眼睛看见的了;产生爱慕之意,除了在心中产生而外,还有第二个可能吗?佛这么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佛的意思是这样的:“阿难,我能明白你所回答的意思,我也知道这是你真实的答案。你是用眼睛和心,产生了看见和爱慕。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眼睛和心是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了。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要想解决你在学佛修行上的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这个眼睛和心。如果你连眼睛和心都搞不清楚在哪里的话,那你就根本摆脱不了外尘和烦恼。让你轮转在轮回中的最根本的因素,对你来说,就是眼睛和心,那我在来问你:你的眼睛和心在哪里?”   这就是作为一个导师的功力了,尤其是一个传播佛教真理的导师,在传播佛法之前,一定先要清楚弟子的实际情况,清楚弟子的困难和要求,然后根据弟子的困难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法门,开、示、悟、入。而不是对所有人,都传一句“阿弥陀佛”,或者一句“念佛是谁?”,或者六加行各十万遍。这是不负责任、偷懒的做法,是对不起师傅的这个称呼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8: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在这里,紧紧抓住阿难的反应,打算从眼睛见色,心生喜乐的这个方向,来彻底撕开阿难的烦恼网,让阿难找到真正的歇脚处。   而且,因为阿难已开始请佛宣说十方如来最初成佛方便,佛现在直接从心入手,也恰恰说明了所有诸佛修行的核心,就是修心,就是要把心搞清楚。那么,所有入门学佛的人,如果一开始没有从心入手,我们就可以非常肯定的说,你并不是学佛的。因为佛在《楞严经》这个很高的经中,非常清楚地透露出解决心的问题,才是真正的成佛最初方便。   在这个方面,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等法门做的比较到位,注意了,我这里说的是比较早期的这三种法门,而不是目前已经被人为地增加了许多东西,甚至被改变了很多的目前的法本和做法。   而且,在这个问题提出的时候,其实佛已经给阿难挖了一个很深的坑,也已经知道阿难肯定会跳下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究竟意义上来说,如《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又:“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色声香味触法。”所有的能够被看见的色,包括三十二相,和能够去看的五蕴构成的身体的一部分——眼睛和心意识,都不是真实的存在,都是虚妄不实的。既然已经属于虚幻,那么就连眼睛和心这样的名词都不应该存在。也就不应该出现佛对阿难所提问的“心目何所在?”这个问题。   其实当佛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隐含了一个意思:假设心目是真实存在着的话。也就是说,佛并没有站在究竟的层面上来帮助阿难解决问题,而是退回来几步,打算用不了义的名相,帮助阿难尽可能去认识了义的真谛。这就是大家在传播佛教教义的过程中,或者说在学习佛教教义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迷惑的地方,到底这一段话中所讲的意思,是站在什么层面上来讲的?是究竟果位层面的吗?就像大圆满根本经典中的论断那样?还是接近果位的即将成就的上乘道位层面,就像圆满次第的法门那样?还是仅仅为了激发已经入门的学佛人的信心,而宣讲各种圆满功德和佛土利益的生起次第,或者说就像《观阿弥陀经》那样?还是仅仅为了让众生积累一些善根,结下佛教的缘分的抑恶扬善,持戒得福等最基本佛法?如果没有弄懂这一段经文所对应的对机、所讲经的场合、当时的问答机缘等问题,而直接依文解意地生搬硬套,那必然会领会错了佛意。   就像参禅的人,看禅宗公案,往往只是看那些文字的机锋,只注意什么喝茶、野鸭子、干屎橛等等,却完全忽视了当时的场景还原,就号称自己机锋无敌,其实最后也只是落得个鹦鹉学舌而已,落得个文字禅、狂禅而已,不会得到任何实际的利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禅宗流传至今,因参禅而悟道的人越来越罕见,禅宗也仅仅流于形式了。就连韩国和日本的禅宗学人,也叫嚣真正禅门不在中国,而在他们那里。可悲也夫!   学佛的一开始,就应当在明眼善知识的帮助下,先厘清自己所乐于见闻的属于了义教,还是属于不了义教,然后在这个大的类别下,再去选择具体的经教和法门,而且还要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反复锤炼自己的辨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在学佛过程中感觉到乐趣,得到进步和利益。   可怜阿难,这个时候并不了解佛的苦心,还是在心中对佛的这个问题感觉到怪异。他还真的就站在了佛给他挖好的这个坑底,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准备回答佛的这个问题呢!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8:1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卷 第七章   阿难的回答,终于引出首楞严!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花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秖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阿难对于佛所提出的“心目何所在”的问题,潜意识中感觉到可能并不是那么简单,因此在回答的时候,不但把所有众生都拉来陪绑,甚至还挑战性地把释迦牟尼佛也拉了进来,他回答说:“佛啊!据我所知,一切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众生,不管是十种异生中的那一个,全部都有一个识心在身体里头;而我所能够看到的眼睛,就连佛也是一样,你的犹如青色莲花一样的眼睛也都是在你的脸上。因此我说:作为眼睛这样的根,这样的器官,存在于我的脸上,而我的心则在我的身体内部。”   阿难在这里所提到的十种异生,是佛对于所有众生形态的一种归纳,在佛经过观察和分析归纳后认为,一切众生,都不外乎属于这十种生命形式:一卵生,经过父母亲代产卵形成生命,而后孵化出壳才能真正成为独立生活个体之类,比如鸡鸭等;二胎生,在父母亲代精卵会遇形成生命后,需要在母体子宫内成胎孕育至形态基本完整才出生之类,比如马牛等;三湿生,在温暖湿润之地才能够完成出生成长之类,如蚊蝇等;上述三类,都是需要父母亲代的结合才能产生下一代;四化生,没有任何依托,毫无凭借地,突然在业力的作用下出生,如地狱众生、天界众生等;五有色生,这里专指色界四禅天之众生;六无色生,这里专指无色界四空处之众生;七有想生,这里专指三界九地中除第四禅无想天之众生外,其余一切之众生;八无想生,这里专指无想天之众生;九非有想生与十非无想生,则指的是非想非非想处之钟声。为什么叫做异生呢?因为所有的众生,都不断地造着各种各样的业,然后在各自业力的作用下,领受各种不同的异熟果报,每一个众生都各有差异,因此称作异生。十种异生,也就代表了所有众生的意思。   其实,现在我们看来,佛所说的这种对生命形式的划分,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并不是绝对的截然科学划分。比如说,蚊蝇,它们在父母亲代交合产卵,开始具有了个体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属于卵生,虽然这个卵,并没有鸡蛋鸭蛋那样明显的大小个头,和相对比较坚硬的蛋壳;然后在合适的温度和水分的滋润孵化下,破卵而出的,并不是蚊蝇,而是他们的幼虫,需要在水池或者粪坑中不断成长,然后从一个虫子的样子,蛹化,之后再破蛹而出,才能够成为成虫,也就是我们所厌恶的蚊子和苍蝇,从这个样子变化的方面来说,似乎也可以归为化生。用我们人来分析,情况就更加复杂了:人的父母亲代,首先是产生了精卵细胞,两者在合适的温度和温润环境下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就已经开始了独立生命了,这好像有卵生的意思;但是这个受精卵离开了母体却不能存活,因此要在母亲的子宫内在胎胞的保护下,在羊水的包围中,逐渐发育成为一个胎儿,这又有湿生的意思了;因为在胎儿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刚开始的每一个胎儿,全部都是男女两套生殖器官同时完整具备的,到了一定的时候,才在基因的作用下,其中一个性别的生殖器官才会退化,从而让这个胎儿具有纯洁的性别,当然过程中还有鳃和尾巴的出现和退化,这些又是化生的意思了(如果退化过渡,或者不完整,就会造成性发育异常,石女、两性畸形等);最后在足月之后,从母胎出生出来,这绝对又是胎生了。   因此说,我们在阅读佛经的时候,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佛所说的一切全部都是绝对的真理,连一个字都不能改变;而是应该考虑到佛在世的时候,整个印度的文化和科技水平,来分析佛所说的话语,如何用我们现代人的思维去领会。当然,在当时的情况下,佛对于整个人类和周围环境乃至宇宙空间的认识,绝对是最顶尖的,无人能比的。(或者换一句话来说,我们可以认为佛是根据当时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讲授基本上能够被当时的人们所能够接受的道理和修法,在一定的时候,适当地提高一下而已,这也是属于随缘应化、观机度教嘛!)但凭佛把所有众生都摆在了一个绝对平等的位置上门,说他们都是含灵,都是有情,都是众生,都可以成佛,就已经完全说明,佛真正的是一个大成就者,是人天中最尊贵者。   在阿难的回答中,所有的众生,心都在身体内部,而眼睛都在脸上。这不对吗?谁敢说我的眼睛在桌子上,在空中,反正就是不在我的脸上?!是我的心,那当然只能属于我,而属于我的,必然不会离开我,况且是我的心呢,当然就在我的身体里喽。这样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问题。我想大家也会认为阿难的这个答案合情合理。   可是,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出来过,佛的问题,是一个很大很深的坑,这个坑,可以装下所有的众生。这个坑就是:心、目的概念。   首先,心和目这种概念,在佛的究竟意义上的见地中,仅仅是个名词而已,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心和所谓的目,如来说心,即非心,是名心;如来说目,即非目,是名目。在佛的究竟意义上的心和目,不存在任何的实法,只是为了方面交流和沟通,而说有心存在,有目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佛的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用回答,直接棒喝喝茶去即可。   可是阿难并不明白这个道理,而佛也不指望阿难明白了这个道理,因此,在佛的这个问题中,是假设了这个名词概念所对应的存在,看看阿难是否在降低了要求的情况下,跟得上来。   可从阿难地回答中,我们非常明确的知道,阿难真的是差得很远,他甚至都没有把心和如来藏、阿赖耶、第八识等建立联系,也没有和末那、六根识等联系起来,而是直接把心和眼睛当成了活生生的人体结构的一部分。因此,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会,直接回答了眼睛在脸上,心在身体内。也就是说,在阿难的实际中,他对心恰恰是最迷糊的,他那么多年的多闻,根本一点儿作用都没有发挥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8:1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听了阿难的回答,暗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这小子啥都不知道。我还是得慢慢引导他。”佛就对阿难说:“阿难,你现在正坐在讲法堂中,那么你说一下,花园树林在那里?”阿难心想:“佛今天是怎么啦?怎么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的,刚刚问我眼睛在那里,现在又问我树林在哪里?这么简单的问题,把我当成三岁小孩子了。”心中虽然这么想,但阿难还是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我和佛,以及这么多的大众,现在都在这个精美的精舍讲堂中,这个讲堂位于祗树给孤独园中,那些树木就在精舍讲堂之外。”   佛又问他:“那么,阿难,你在这个精舍中,往外望出去的话,首先看到的是什么?”阿难回答说:“因为我在精舍之中,因此当我向外望去的时候,最先看到的是佛威严的身体,然后看见了各位在座者,然后才看见了精舍外面的树林。”   佛接着问阿难:“阿难,你能够看到树林,到底你是怎么看到的?因为什么才看见的?”阿难回答说:“当然是因为这个讲堂的窗户打开着,因此我才能坐在讲堂里面,也能远远地看见外面的树林啊!”   经过这几个往来的问答,佛已经彻底清楚了阿难的问题根源,并且已经把坑挖得更深了一些。为了给阿难一些安慰,佛先没有对阿难上述这些答案给与评论,而是伸出手来,在阿难的光头上慈爱地抚摸着。这个抚摸,隐含的意思,就是阿难的回答我不满意,但是阿难实在是所有众生的代表啊,虽然他们什么都不懂,作为佛,还是要尽量引导他们解脱,不能让他们产生失望自卑的心理,摩摩顶,安慰安慰,加油啊,阿难!   可是,在我们一些人的心中,对摩顶,简直有着条件反射般的羡慕,哎呀!那是佛啊,佛给阿难摩顶了,佛给阿难灌顶了,阿难这下子可是得到好处了,他会不会马上就变得不一样了呀?大家不要觉得我这是在耸人听闻,的确有很多汉族人,对于被藏传佛教上师摩顶,抱有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情感,认为通过这个动作,可以达到很多目的,比如说一下子增加智慧,增加福气,以后不再倒霉,不再生病,甚至功力大涨,一下子可以开天眼,见神见鬼,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其实,摩顶这个动作,仅仅是上位者对下位者表示喜爱,或者安慰,或者鼓励,或者容忍,或者假意惩罚的一种传统动作,就向汉族人老人拍拍小孩子的头,长辈拍拍年轻人的肩膀一样,不要产生神秘感。   佛在给与阿难安慰后,就对阿难和在座的所有人说:“刚才阿难不是希望我能够讲讲十方佛最初成佛方便的嘛,经过我对阿难那几个问题的了解,我发现阿难的反应,和你们大家的反应,实在不容乐观。接下来,我就要把最秘密的法门告诉大家,这个法门,是一种三摩提,是一种三昧,一种定,而这种定,名字就叫做‘大佛顶首楞严王’;通过修习这种定,就可以圆满具足一切所应修行的动作,也就是说只要修习了这种定,就不用再做别的什么修行行为了。因为这种定,本身就是十方如来最为殊胜、至高无上、超越了其他所有法门的修行道路。你们可要仔细跟随我的开示,听下去。”   佛在这段话中,透露出来一个非常珍贵的信息,那就是虽然佛说了很多的修行法门,所谓的苦集灭道四圣谛、六度万行等一切法门,其实都比不上今天所要宣讲的首楞严;这个首楞严,已经含摄了所有的修行方法和效力,甚至更要殊胜。只要能够深入这个法门,把这个法门走到究竟,就一定能够像十方如来一样成为圆满佛陀。   另外,从下文中的整个开示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佛所认为的最秘密、最殊胜的法门,其实还是要通过反复的论辩思维才能确认的,而这个论辩思维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定的过程,没有一个不思不想傻傻地枯坐的一个定。因此,千万不要走上了枯坐顽空之定,以免沉沦愚痴难以解脱;同时最高深的法门,当然不是那些烧香磕头所能够比拟的,也不是整天嘴里呜隆呜隆念个不停就是学佛了。最直接的,就是按照佛将要进行的思辨过程,跟随着,深入下去就是了。   众人听到佛将要将十方如来最核心的机密在这里讲述,都安安静静地等着佛正式开始这个千载难逢的开示。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8:1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卷 第八章   心在身内、身外,错了!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脤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从这里开始的内容,都已经属于佛进行首楞严三摩提传授的内容了,大家要仔细分析思维,既不能盲目否定,更不能盲目接受,一定要要自己的判断和结论。   佛接着刚才阿难的“眼在脸上,心在身内”,开始进行分析,佛说:“阿难,就像你刚才所说的那样,你身在讲堂内,因为门户打开才能见到外面的园林。那么,有没有这么样的一个人,他也在这个讲堂中,他没有看见我这个佛,却见到了讲堂外的景色?”阿难回答佛说:“既然佛和那个人都在这个讲堂中,根本就不可能没有见到佛,却见到了外部景色。这种人是不存在的。”听到了阿难的这个回答,佛马上就用阿难自己的话,反击了阿难刚才的结论:“着啊!你说的很清楚,很对!同样的道理,你自己也是一样的呀,你的心是能够明了一切的,但是按照你刚才所说的你的心在身内,那么就先应该了知身体内部的情况之后,再来知道外面的情况。就算众生不能够实际上看见身体内部的心肝脾肺肾等脏器,至少也应该知道自己身体指甲生长、毛发生长、筋脉动荡呀!应当时时刻刻明明白白,可是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既然众生连身体内部的情况都不能知道,那么又怎么能知道外部的情况呢!因此说,你刚才所说的觉了能知的心,在你的身体内部,是不成立的。”   佛的这一段心不应当在身体内的分析,在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知识水平下,非常能够说明问题,基本上立刻可以让闻者放弃心在身内的论调,就像阿难一样。   就是啊!如果说心就是住在我身体里的最真实的我,那么它一定要先看到我身体内部的各种脏器,之后才能看到身体表面和身体之外的房屋树木等东西;但是我现在却真实的看不到我自己的脏腑,就连身体表面的毛发指甲等的新陈代谢也是不经意间发现长长了很多,并不能随时随地了解到关注到。因此,佛说的这个心不在身体内的理由,好像是很充分的。   在这样的分析下,阿难马上就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回答是在太没有水平了!佛之所以能够问自己这个简单的问题,早就应当知道背后是有猫腻的嘛!怪只怪自己急于摆脱被批斗的尴尬,直接就上套了。这个阿难,好像已经有点明白了。但是从接下来的应对中,我们还是痛苦地发现了阿难仍然没有摸到边。   阿难听到佛很有逻辑性地分析出自己说“心在身内”的答案是不对的,马上就回答说:“这个嘛,佛啊!我一听到佛所作的分析,一听到佛的法音,我立马就知道我的答案是不对的了。心,当然不可能在身体内部啊!我现在完全清楚了,心,就在我们的身体之外。只有在我们的身体外面,才可能既看到佛,也看到外面的房屋树木。对!一定是这样的。这下我的答案对了吧?况且,我还能够列举出证据来呢:就好像屋子里面点亮的一盏灯一样,灯光一定会先照亮屋子里面,然后才能通过门窗照到外面去。同样的,因为所有的众生,都不能看到自己身体里面,只能看到身体的外面,就好像屋子外面的灯,只能照到屋子外面一样,心就在身体外面。”   在阿难的心目中,这个心,既然佛经过分析说不在身体内部,不在内,那肯定就在外了,这还有什么值得分析的,非内即外嘛!可是,恰恰是这个几乎是下意识的回答,从根本上透露出阿难之所以不能明白他所听过的那么多佛法的道理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在阿难的心目中,或者说和阿难类似的所有众生的心目中,任何事情都逃不脱内外的分别,不在内部,那么就肯定在外部。   阿难还补充说:“我的这个分析是非常清晰的,清晰的就像佛所讲过的清清楚楚的了义经典一样。”用这样的语言,来把自己的分析和佛的法语并驾齐驱,期望给自己增加一点砝码,也期望能够得到佛认可的机会更大一些。就好像古往今来的很多学佛人一样,当他在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时候,我们往往只能听到某某大师说如何如何,某某高人说如何如何,等等,我们几乎很难发现这个人本身的完全属于自己的见解,大家都是语录的背诵者和转述者而已。   像阿难这样非常顺理成章地分析和思维过程,是所有众生最为根深蒂固的一个思想,或者用佛教的语言来说,最根深蒂固的无明,也就是不明白的地方,也就是愚痴的地方。任何事情,不是对就是错,不是好就是坏,不是美就是丑,不是光明就是黑暗,不是轮回那肯定就是涅槃,等等;反之亦然。   所有的众生,从来都是用这样的截然相对的二元相对的论调来应对和解决几乎所有的问题。可是,这就是正确的吗?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符合真正的事物客观规律吗?好像很少有人考虑过,哪怕是以打破一切相对、消除一切概念、解脱一切烦恼为目标的佛教的学人,也往往陷入了种种新的相对概念之中。比如,“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中的善恶的一对矛盾对立,比如“要舍轮回苦,要证涅槃乐”中的轮涅的一对矛盾对立,比如要“心无杂念,一心向佛”中的杂念和正念的一对矛盾对立,等等,随时随地充满在我们的生活中。搞得佛教要么就和民间的神鬼信仰没有了区别,要么就神神秘秘故作高深远离生活。鲜有能够戳破这层窗户纸,直接坦诚地把佛教核心托付给所有人者。用佛刚刚在前面对阿难要求的话语来说,鲜有“直心人”啊!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8:1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将心比心,我们也就可以理解阿难一听到佛说“心在内不对”,马上就回答佛说:“我已经明白了,心就在身体外部。”这样的答案了。   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错误。这一点,佛也很清楚,因此,佛也没有作其他的动作,直接就在此予以分析否定,而且这个分析更加简单:“阿难啊,你看这么多在座的比丘,有很多人都是刚刚从王城中托钵乞食回来的,其中有乞到食吃饱了的,也有没有乞到食饿肚子回来的,而我呢,则是在国王王宫中吃饱了回来的。阿难啊,你说说看,这么多的人,一个人吃了,能让所有人都饱肚子吗?”   这也太简单了,阿难当然回答说:“这怎么可能!一人吃了,别的人又怎么可能饱肚子呢!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比丘,包括阿罗汉在内,全部都是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体,当然不可能一人吃了,大家都饱肚子了。”   佛马上接着说:“阿难,你的回答和分析都很对啊!可是,照你这么说,结合你刚才所说的能够了知的心是在体外,那么,身体和心是分离的,心所能够了知道的,身一定不能了知;而身体能够了知到的,心又不可能知道。身心二者毫不相干。”   说着,佛对这阿难展示了一下他的柔软温和的手,又问阿难道:“阿难,你的眼睛看到我的手的时候,心能够分别了知吗?”   阿难回答说:“当然啦,我眼睛一看见,心里就知道这是佛的手啊!”   佛说:“你现在一看到我的手,就能够在心里明白地进行分辨。既然这样,你的心又怎么能在身体外呢!你所谓的心在身外,还是不对的。”   从佛开始问阿难“心目何所在”,到现在,阿难已经进行了两次回答,但是这两次回答都被佛经过并不太复杂的分析给否定了。也就是说,当阿难说“心在身内”的时候,佛否定了;当阿难转过头来说“心在身外”的时候,佛也否定了。   大家要注意,在这两次的分析过程中,佛从来没有说过“心在******”这样肯定的回答,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佛教的教育中,不做肯定答复,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教育方式,这样做,比起来直接告诉学生一个问题的肯定答案,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肯定的答复,往往会被学生认为就是这个具体的答案,从而演变成为一个拘泥不变的定论。但是佛教的理论,常常是根据学生临场的实际状况灵活调整的,因此,一个肯定的答复,倒不如一个否定的答复能够留下一定的空间给学生得到自己亲身的答案,这一点,在禅宗的种种公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佛教的问题,可以说根本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此,肯定的答复,肯定是错误的;而否定的答案,才可以不断地接近正确。尤其是关系到“心”这样至关重要的命题的时候,肯定的答案绝对不正确。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什么是马?你怎么回答呢?你如果按照商务印书馆第十版新华字典中的解释说:“一种家畜,颈上有鬃,尾有长毛。供人骑或拉东西等。”如果说符合这个条件的就是马的话,骡子算不算马呢?骡子也是被人饲养的家畜,颈上也有鬃毛,尾巴上也有长毛,也能够被人骑,也能够帮人拉东西。可是我们都知道,骡子虽然是马和驴杂交的后代,但是并不是马。   通过这个例子,大家应当就可以了解肯定的答案所存在的问题了吧?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用否定式的回答,对于很多场合都能够有很好的效果。大家可以仔细寻找一下。   回到阿难这里,阿难已经被佛否定了内外两处的答案,接下来他会怎么办呢?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8: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卷 第九章   心在根内,心在明暗,都错了!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府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府。若不对者云何成见。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阿难这个时候,已经知道了佛的思路,那就是:“佛啊,听到你这么一讲,我算是明白了:因为心不能看见身体内部,所以不在体内;因为身心能够互相了知,不能够互相分离,因此心也不在体外。”   如果只看到这里,我们还可以对阿难抱有一丝希望:阿难,到了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能够赶紧回想一下,既然内也不对,外也不对,那么是不是这个心根本就只是个名义上的存在,而并没有真实的存在呢?或者,是不是可以去想一想:这个内外的分别,是否真的确切存在呢?如果能够顺着这两个思路深入下去,阿难的问题,很有可能就要解决了,很有可能就会跳出这个大坑了。当然,也就不会有《楞严经》出现了。   不知道应该是替阿难高兴,还是悲哀,阿难并没有敢于挑战自我,更加不敢挑战佛。阿难反而是用自己那填鸭式地灌满了各种名词和逻辑的脑子,想到了这样的一个答案:“佛啊,除了身体内外之外,我想到还有一个地方,可能是心的处所。”   佛听到阿难的话,心中的确也是好奇,这个阿难到底还要在坑里面转悠多久,就说:“在什么地方,你说说看?”   阿难说:“我认为,我的这个能够了知的心,因为不能够了知内部却能够了知外部,经过我的思维和判断,他应当就在我的眼根中,就好像有人拿了两个透明的琉璃碗扣在自己眼睛上一样,虽然眼睛上扣上了别的物体,但是因为透明的缘故,并不能影响眼睛看东西。只有心在眼根中,才能够眼睛一看见东西,这个住在眼睛里的心马上就能够分辨清楚。而且,因为我的心在眼睛中,因此,这个心并不能看见身体内部;同样是因为我的心在眼睛中,因此,这个心也同时能够毫无障碍地看见外部的各种景色。”   阿难的这个第三次的答案,是说心在眼根中,就好像我们现代人通过戴眼镜看东西一样的,眼镜因为透明,并不会干扰我们的视力,甚至还会在我们选择适当的情况下,改善我们的视力,或者保护我们的眼睛呢!但是,我们同时也能很肯定的说,这个答案一定不对,心如果在看东西的时候在眼睛的话,那是不是在听声音的时候,会跑到耳朵去呢?难道我们的心在我们的眼耳鼻舌等各个地方来回奔波吗?!那如果我们同时又看又听的时候,难道我们的心还要劈开两半,好像祥林嫂那样的吗?!还是说我们本来就有很多个同时存在于不同根里的心呢?这肯定是不对的。   关于阿难的这个回答,佛的分析直接还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阿难啊,照你这么说,心存在于眼睛中,就好像琉璃一样。那么,我来问你,当一个人把琉璃放到眼睛上,在他看到天空山河大地的时候,能同时看到琉璃吗?”   阿难根据自己的经验,很肯定的回答说:“是的,当这个人把琉璃放到眼睛上看东西的时候,他一定能够看见琉璃。”琉璃虽然很透亮,但是终究还是可以被看到的。   佛顺着阿难的答案,说道:“那么,你的心如果存在于眼睛的话,当你看到山河大地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能同时看到眼睛呢?如果能够看到眼睛的话,那就属于眼睛看见眼睛了,能看的和被看的成为了一个东西,这是不可能的。反过来,如果你不能够看见眼睛的话,又怎么能够像之前所说的琉璃合眼那样的说心存在于眼睛呢?!所以说,你刚才所说这个能够了知的心,潜藏在眼睛之中,好像琉璃一样的说法,还是不对的。”   阿难的第三次答案,就这样被佛否定了。   可是马上,我们的阿难,新的答案又来了,他说:“佛啊,经你这么一说,我知道我又错了。可是我还在思维啊,你看,我们所有的众生,所有的脏腑全部都在身体内部,而各种根窍都开在表面。对于脏腑来说,是黑暗不可见的;而对于窍穴来说,则是光明可见的。我现在用我的这个根窍眼睛对着佛,当我睁开眼睛看见佛的时候,可以称作看见了光明,看见了身体外面;而当我闭上眼睛,看不见佛的时候,就可以称作看见了黑暗,看见了身体里面。我的这种理解对不对呢?”阿难这个时候,已经不再像之前的三种答案那样肯定了,而是改进了一步,自己提出一个看法后,来请佛评价,算是有点进步吧。   可是,在我们看佛的评价之前,我们自己思维一下:当我们的这个眼睛睁开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景色;当我们的眼睛闭上的时候,我们就只能看见黑暗。是谁在看呢?是眼睛在看吗?看到光明和黑暗的是同一个吗?是谁在利用眼睛在看呢?是谁把眼睛所看到的景色进行分析判别的呢?这是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大家可以试试回答。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8: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阿难,当你的眼睛看见黑暗的时候,这个黑暗是眼睛所对着的吗?如果说黑暗和眼睛是正对着的话,那么黑暗就应当说是身体外部的了,又怎么能说是看见了身体里面呢?如果说和眼睛相对的黑暗属于身体里面的话,当一个密室中因为没有日光月光灯光的时候,所有这些黑暗全部都是你的身体里面的脏腑了?”阿难听着佛的这些分析,直觉上感觉有些不对,好像比眼见到的黑暗和密室中的黑暗,不能够直接划等号的吧?可是他又不懂能够看到黑暗的是谁?因此就只能接受佛的这个偷换概念的推理,并只能继续听下去。   阿难听到佛接着分析说:“如果说这个黑暗并没有和眼睛对着,那又怎么能被眼睛所看见呢?如果说这个时候,黑暗并没有在外面和眼睛对着,而是在里面和眼睛对着的话,当你闭上眼睛看到黑暗的时候,称作看见了里面;可是当你睁开眼睛,看见光明的时候,看见外面的时候,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脸面呢?既然看不见自己的脸面,又怎么能说是在里面和眼睛对着的呢?”   佛继续分析道:“就算你能够在睁开眼睛的时候,看见自己的脸面,那岂不是这个能够了知的心,以及能够看见的眼睛,全部都跑到了虚空中去了,当然不可能在内了!。如果眼根和心在虚空中的话,就是另外一个你了,就好像现在,我能够看见你的脸面,我在你的对面一样,很清楚的知道你的脸面属于你的身体一样。因为你的眼睛已经看见了,并且已经了知了,因此你的身体就不应当再了知了。否则,你的身和眼就应当有两个能了知的,也就是说阿难你一个人,未来会成就两个佛。这当然更是不正确的了。”   佛最后总结说:“因此啊,阿难,你刚才所说的看到黑暗,就是看到了里面,还是不正确的。”   有一句俗语:“灯下最黑”,说的是,不管你是点的油灯,还是电灯,灯的底部,包括那个方向,从来都是比其他地方黑暗的。当你看到一盏油灯的时候,会看的更加清楚。   灯下最黑,这句话,在描述这个事实的时候,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思考呢?灯在照亮别人的时候,给别人提供光明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这是一种奉献精神。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要考虑的关键,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当别人借着这个灯光,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的时候,灯也是集中照亮了别人的缺点,却从来没有照耀一下自己,来检查一下自己的缺点,自己的这个地方,从来都隐藏在黑暗中。   灯下最黑,提醒我们:要回光返照,反观自己,观照自己的缺点。   灯下最黑,用在佛教的修行上,就是应当放下外部的一切言词名相,放下外面的一切二元相对,而要观照自己的心,到底自己的心是什么?在哪里?颜色如何?形状如何?可否捉摸?可否记录?看看能否找到一个答案?看看自己能不能跳出大坑?能不能跳出轮回的束缚?   在整个的追寻自己心的过程中,不要轻易地落脚在任何一个答案上面,而是要用尽各种方法去否定自己暂时得到的这个答案,直到自己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另外一个答案。因为我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你轻易的驻足不前,满足于暂时的答案,那你的答案连你自己都说服不了。只有你不断的深入问下去,疑下去,就一定有打破所有疑惑,云在青天水在瓶,自然安乐的那一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0: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