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9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9-5-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9-9-28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898】解脱道一定要有所求,但是你解脱道进入到菩提道的时候,你有所求,就不能成佛了
“世尊!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听到佛陀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们看这个穷子怎么反应。“即大欢喜,得未曾有。”这个穷子已经不像前面那么的小智德薄,闻大逃避,而是怎么样?生大欢喜,得未曾有。而且他作如是念:“我本无心有所希求,而此宝藏自然而至。”穷子来到大富长者家,是追求衣食,远离痛苦。没想到这么一个经过以后,居然继承了这个长者所有的财富。
当然,这个核心思想,他为什么能够“会权入实”呢?就是不求而得,这个很重要。诸位!我们刚开始修行要有所得,我们必须让自己踏出第一步。因为我们面对烦恼业力的时候,一开始从解脱的角度,要找到一个你满意的结果,比方说极乐世界,比方说偏空涅槃。就是说,你要离开三界,你要给自己一个让你自己满意的理由,来说服你自己。你说我离开三界没有任何理由,那你不会离开的。凡夫的角度一定要先有一个目标。
但是你从解脱到成佛的时候,成佛就不能求了。就是说,如果你今天是穷子,你有两个选择:你还想领工资,那你一辈子就打工的,就算你做到管理者、当家师,你只要领工资,你就不是老板的儿子。没有看到哪一个家族企业还在领工资的。“不求自得”是说,他本来是有所求而来到家族,后来他终于知道不求是最圆满的求。他因为不求,也不再执着涅槃了,所以他的真如本性就显现了。
有一位禅师,他问另一位禅宗的大德说:“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就是禅宗的心法是什么?这个禅宗大德说:“与汝互动者是。”这句话说得好!与汝互动者是,就是“不求自得”。就是说,你念佛,你念佛的时候心中出现佛号。诸位!谁跟佛号互动?不是嘴巴念佛,是你的心跟佛号互动嘛。当你持咒的时候,与汝互动者是。说我心中创造一个咒语,谁跟这个咒语互动?能念的心,所念的咒语,是你的心跟它互动。好,阿罗汉他为什么不求自得呢?说,好,我喜欢偏空涅槃的寂静,与汝互动者是。谁跟空性的涅槃寂静互动?就是你的心。
所以没有错,诸位!这是一个过程。我们刚开始遭遇痛苦,我们要有所求来离开痛苦,叫做解脱道。解脱道一定要有所求。但是解脱道进入到菩提道的时候,你有所求,你就不能成佛了。所以这个佛法是一个过程。我们刚开始用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庄严来引导我们离开三界。但是我跟你保证,你到了极乐世界的时候心态会改变,你因为有所求而往生,但是你到了极乐世界,因为无所求你才可以成佛。不过没关系,佛法讲权法妙、实法妙,现在是要有所求,因为现在是你要解脱嘛。当然就是说,〈譬喻品〉跟〈信解品〉都是先权后实,先有所求,再不求自得。到了〈药草喻品〉就不一样,〈药草喻品〉是更高了,那是佛陀做总结了。就是我们经过〈譬喻品〉和〈信解品〉的会权入实,先解脱再成佛以后,到了〈药草喻品〉是权实不二,它把解脱道的有所求跟菩提道的无所求同时操作。所以我们现在学的叫“会权入实”,到了〈药草喻品〉是“权实不二”。对我们来说当然是比例的问题,就是你怎么样操作有所求的权法跟内观的无所求的真如,这个是要多少比例,那你就各人去操作。
总而言之,穷子从一个打工的升到最高的一个管理者——当家师,他为什么变成儿子?就是四个字,因为他“不求”,所以“自得”,就这样子,要超越因果法。你还想追求回报,你就永远不会成佛。我们今天先上到这,下一堂课我们用附表做一个总结。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