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大乘妙法莲华经----净界法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824】大乘佛法知见建立以后,第二个就是以精进修学为重

我们看第二段。

如人至心 求佛舍利
如是求经 得已顶受
其人不复 志求余经
亦未曾念 外道典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前面是讲修学佛法的开始,一个初学者,就是恭敬请益。你经过一段时间,大乘佛法知见建立以后,第二个就是以精进修学为重。后面就是精进了,因为你知见懂了,你这个车子就得上路了。什么叫精进呢?“如人至心,求佛舍利。”他可能要求一个佛像来礼拜或者供养等等;或者是求经,找一部经来受持,来顶戴受持。那么求佛像来礼拜,求经来受持也好,“其人不复志求余经,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这是一心行道了。

这段等于是说明,一个菩萨的成就,一开始先恭敬请益,最后就是精进修学。这种人都是大乘善根具足的,从这十种相状来看都可以判断,要么信根具足,要么慧根具足。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tr][/tr]
[tr][/tr]
【825】具足大乘的慧根或者大乘的信根,应该要为他来宣说《妙法莲华经》

丑二、总结可说之相

我们看丑二的“总结可说之相”,这里做个总结。看经文。

告舍利弗 我说是相
求佛道者 穷劫不尽
如是等人 则能信解
汝当为说 妙法华经

最后佛陀告诉舍利弗说,“我说是相”,前面有十种相状,就说明这个人具足大乘的慧根或者大乘的信根,以这两种善根,“求佛道者,穷劫不尽”。其实大乘的善根有五种,信、进、念、定、慧,但信是根本,慧是最后,中间的就是一个过程,信、进、念、定、慧。“如是等人”,就是前面十种相状的人,他听闻《法华经》一定可以信解受持,那么你应该要为他来宣说《妙法莲华经》,是这个概念。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826】整个〈譬喻品〉它主要是讲一个观念,叫做会权入实。一心三观你会操作,你就知道什么叫会权入实了!

〈譬喻品〉到这里告一个段落。〈譬喻品〉其实经文蛮长的,我们等于花了十堂课来说明〈譬喻品〉。整个〈譬喻品〉主要是讲一个观念,叫做“会权入实”。就是说,我们生长在五浊恶世,从现实的角度要马上求出离道,因为在五浊恶世会产生障碍,因为大火生起了、寿命短暂了。那么,我们在修习权法的时候,怎么样跟实法对接才不会伤害我们的大乘善根?所以它必须怎么样?把权法跟实法做一个会归。 “会权入实”,当然是一个理论,就是先权,然后会到法法消归心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会权入实的实际操作是什么?智者大师讲出四个字,叫做“一心三观”。所以,你一心三观你会操作,你就知道什么叫会权入实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827】《法华经》的思想就是,在修学之前先内观,先不要提佛号,你要先内观真如

我们简单说明一下。

“一心三观”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叫做一心,第二个叫三观。我们一般人修学不重视一心的。比方念佛,你就好好念佛,就忆念极乐世界,求生净土。但是你这样子的修学就落入因缘的修证。落入因缘的修证的时候,你少一种力量,少一种你内在的、发自内心的自性功德力。所以,你一旦直接提佛号,那你只能够得到佛力的摄受,你没办法得到来自于内心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议”,就没有了。所以,人家念佛是两种力量,你念佛只有一种力量,因为你不重视一心的概念,你没有重视《法华经》的这个一心。所以,《法华经》的思想就是,在修学之前先内观,先不要提佛号,你要先内观真如。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828】为什么我们这念心不能直接念佛?

什么叫内观真如呢?就把我们的心回归到生命的原始点——你从什么地方来?就是说,我们现在这一念心为什么不适合提佛号?因为它受过因缘太多的染污。我们落入轮回以后,我们做过人,做过畜生,做过蟒蛇,做过老虎,所以这念心有善根有烦恼,有烦恼有善根。那你用这一念生灭心去念佛,问题就很多,这是因地不真。就是佛陀说了,你这个因地带有夹杂。

就是说,你不能用你现在这一念经过轮回、经过很多生命经验的心来直接念佛,因为,这个佛号跟你的心接触,它肯定受你的内心的影响。“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陀没有意见的。所以,你直接提佛号的问题就是,你这一念心在长时间轮回当中受过你很多人生经验的熏习,这个心是不能用的。那怎么办呢?调整一下,就是回光返照,找到你的内心的原始点。

有一个禅师,他去参访雪峰禅师。雪峰禅师当时在福州。这个禅师是从山下一路地爬山爬到上面去,背着包包,很辛苦。到了以后,他见雪峰禅师,雪峰禅师问他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他说我从江浙而来。从江浙到福州有一段距离。雪峰禅师说,你远涉不易,辛苦了。你经过那么多的山,经过那么多的水,又爬到高山来见我,不容易。远涉不易,辛苦了。这个禅师就说:“仰慕道德,不惮辛劳。”说,我仰慕你的道德,我不怕辛苦。雪峰禅师讲一句话: “汝犹醉在!”说你还没有清醒,你还喝醉酒。这古人的修行,你看,谦卑求法,他马上跪下去:“请和尚开示!”雪峰禅师讲一句话:“出去!”这个人听了以后,当下开悟。

“出去”的意思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这念心不能直接念佛?我们这念心有所得,沾了太多相状,就像强力胶:这个是好东西,这个是坏东西;这个是有道德,这个是没有道德。凡有所住,即是非住!我们经过这个相,诸位,虽然你说你可以判断相状好坏,但“判断好坏”就是一种执着,就自我设限了。所以你这种心量是不能修学的。就是说,出去!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829】你如果不会回光返照,你就念两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念三遍,先把过去的相都放下,这叫安住心性实法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离相,就是把过去在心中所建立的知见、观念通通放下,回到生命的原始点,就是一念的清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如果不会回光返照,你就念两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念三遍。先把过去的相都放下,这叫安住心性实法,然后你再善知取舍。我们是先安住真如,再面对因缘。这很重要!就是实法妙,权法妙。虽然安住一念心性,在心性来看,娑婆不可得,极乐不可得,那叫做实法。但是我们一定要怎么样?一心还要修三观,要空假二观。当我们回归一念心性的时候,那生命没有什么取舍问题了,那叫一个安住。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830】整个《法华经》的思想就是内观外修,先回到心性,再面对因缘,这个就叫妙法!

但是安住以后,你开始怎么样呢?开始要从空出假,起观。面对因缘那就是取舍了:娑婆是痛苦的,极乐是快乐的;娑婆是染污的,极乐是功德的!所以在事相上要取舍,开始修四谛。取舍就是开始修不净、苦、无常、无我,诃责娑婆世界的苦,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所以,整个《法华经》的思想就是内观外修。就是怎么样?先从因缘所生法的心,把它带到真如,然后回过来再面对因缘,内观真如,外顺弥陀。就是先安住一念心性,先从一心来修空假二观。

理论上,我们的生命重点是在改造因缘,因为我们现在生命就是不满意,因为娑婆世界的因缘对我们障道。就是说,理论上我们是要把娑婆世界的因缘消灭,把极乐世界的因缘打开来。但是为什么不要直接面对因缘?因为你的心带有很多的杂染跟有所得,直接去改造因缘你做不到。所以怎么样呢?先回到心性,再面对因缘,这个就叫妙法!

我再讲一次,先把心带回家,你要先超越因缘。简单说,你要先“没有因缘”,才能够“改造因缘”。你直接契入因缘,你就很难改变它了,我们的我执、法执这个因缘就没办法改变了。阿罗汉一路走来他就是执着涅槃。阿罗汉为什么不能进步?简单地说,对阿罗汉来说是成也涅槃、败也涅槃。当初是“涅槃寂静”这个假相把他从三界里面带出来。按说他出来以后,他这个涅槃就应该放下,因为这是个过程,涅槃寂静不是众生本具的。

诸位,我再讲一次,众生本具的是一念心性;只要是 “法”安立的——三皈、五戒、四谛、十二因缘,都是佛陀要引导我们不要去做错事,所以“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如果我们不知道佛陀是善巧来引导我们,我们就会把它当真。阿罗汉一开始是把涅槃当真,在过程中没有错,因为你要放弃娑婆的快乐,你一定要东西来引导你。所以为什么说成也涅槃?他对涅槃的执取,成功把他从三界带出来。那你后半段怎么办呢?如果你还执取涅槃,你就是裹足不前,画地自限。

“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谁绑住你了?是你自己用涅槃把身体绑住了。这还好,遇到佛陀,告诉他这个涅槃是假相。我当初也没有虚妄啊,佛陀说,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你当初心量这么小,我跟你讲真如本性你也不能接受,所以我必须要捏造一个——不要说捏造,安立一个涅槃的快乐的相状来引导你。说,你不要在那边游戏,三界外有很多车子,你可以得到更多的快乐,而且是没有过失、没有火烧的快乐。

所以,佛陀在刚开始用涅槃的快乐来诱导三乘的诸子离开。离开以后怎么办?理论上这个人就全部休息了。当然佛陀不能这样做,佛陀要负责任的。佛陀第二件事情,要把他从涅槃带回心性,因为心性是真实的东西。什么叫真实?不管你用不用它,它永远都在,就日用而不知。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迟早要回归心性的,但是你越早越好。成佛的因地就是说,你要跟佛陀站在同一个平台去修一切法,你才会成佛。不能说佛陀站在真如,而你站在攀缘心,那这两个因地不一样。你要煮饭,结果你拿沙子去煮饭,这个因地不真,不是真实的因地。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831】你要用《法华经》的思想来念佛,先内观真如,再带起佛号,你这种念的佛号叫做菩提的佛号,这个佛号会把你带到极乐世界,然后它不会消失

诸位!我们现在要多用一点心,虽然我们这样操作多了一道手续。我们先内观真如,再带起佛号,但是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你这个佛号跟一般人念的佛号会完全不一样。你这个佛号是从真如的心而起的,虽然这个真如不是圆满的真如,好歹是名字真如,它的本质也是真如。初一的月亮虽然光明微弱,它跟十五的月亮本质没有差别,所以六而常即、即而常六。虽然我们现在是语言文字的真如,但语言文字的真如至少它随顺真如,它是初一的月亮。那么你这种念的佛号叫做菩提的佛号,这个佛号会把你带到极乐世界,然后它不会消失。因为你的因地是一种成佛的正因,它会从你到了极乐世界陪你到初地、到十地、到成佛,你会受你现在每一句佛号不断的加持。如果你今天用有所得心来念佛,这个佛号是用生灭心、有所得心,你没有回归真如,这个因地是生灭相的,这个佛号把你带到净土,然后就没有了,因为你的因地就是有限的因地。

所以,一心三观的核心思想在一心,就是不管你做什么,布施也好,持戒也好,尤其是念佛。就是说,我们希望创造的佛号是来自于真实的力量,就是诸佛所证、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从那个地方发动出来念佛。所以你要用《法华经》的思想来念佛,就是两道程序:先调整心态,再提佛号;先内观真如,再外修佛号。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832】这个就是《法华经》给我们的好处!

虽然说你今天多了一道程序,比较辛苦,但是你熟悉以后,临命终的时候它有什么好处呢?这个佛号不容易被破坏!因为你用离相的清净心,任何鬼神、冤亲债主要干扰你,不可能!因为这个因地特别坚固,并且特别圆满,到了极乐世界这个佛号还会继续地加持你。

这个就是《法华经》给我们的好处,就是权法、实法不二。我们同时要回归到圆满的佛性,我们同时要务实地面对因缘所生法。这两个不冲突,理观、事修不冲突,从现实的角度我们要到极乐世界,从心性的角度本来清净,本来就没有生死。

我们上次讲过一句话,“生本无可恋,死亦何须厌,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如果实际操作,应该相反,应该是说“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站在没有生死的角度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站在生命的原始点来改造我们的生命,改造我们的因缘,这个就是“权实不二”。整部《法华经》其实前半部都在讲这个,这是讲权实不二的概念。

好,我们今天上到这。下次就讲〈信解品〉。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三卷
【833】《法华经》把我们生命分成哪两个大部分?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一十一面,我们看己二的“中根领解”。我们这一大科讲到“约迹门开权显实”。

《法华经》主要讲了两个重点:一个是佛陀的智慧,一个是佛陀的功德。佛陀的智慧,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会权入实”的智慧,就是怎么样能够操作权法跟实法的关系。

权实二法的关系,佛陀有三周说法,法说、譬说跟因缘说。这一科是讲到譬说。譬说里面有三个譬喻,就是〈譬喻品〉〈信解品〉跟〈药草喻品〉。我们今天讲到的是〈信解品〉。

从义理上来说,其实〈信解品〉跟〈譬喻品〉的观念是一致的,都是会权入实。什么叫“会权入实”呢?我们简单地做一个说明。就是说,《法华经》把我们生命分成两个大部分:一个是生命的本体,一个是生命的相用。

什么叫生命的本体呢?就是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就是真如本性。作为一个生命的本体,它有两个特色:第一个清净,第二个具足。它的本质是清净本然的,它是没有相状的。虽然没有相状,却圆具十法界的染净诸法,有着十法界的因种,它蕴藏着这么一个能量在里面。它是清净,就是它不变;具足,就是它随缘。这个就是我们的本体。这个本体是十法界都一样的。我们的本体,跟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的本体是一如无二如。

但是作用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个作用就牵涉到个人过去的业力的熏习。我们过去因为有五戒十善的业力,所以我们今生变现人的果报出来,这就落入所谓的因缘所生法了。因缘所生法,简单地说就是生命的自体: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果报。这个五蕴的果报是生灭变化的。比方说你今生是一个人的五蕴,来生可能是一个天人的五蕴,再来生变成畜生的五蕴,它是变来变去的。这个变来变去当中主要是由业力主宰。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834】三界的果报,重点不在于痛苦,而是它是一种辗转相续,无有止尽

当然,我们现在比较重视的就是相续的问题。世间人很讨厌变化,我们不喜欢生命改变,因为我们不喜欢死亡。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出生会感到快乐,但我们看一个人死亡,我们会悲伤。所以世间人是颠倒,他认为变化是不好的,他讨厌变化。

但佛法不这么认为,佛法讨厌相续。就是说,佛法对于变化它不在乎,反正生命本来就没有快乐可言,所以“生本无可恋,死亦何须厌”。但是佛法比较在乎的是,你死了以后是不是继续地得果报。就是断相续,这个是我们在乎的。就是你死了以后到哪里去,这个是我们比较在乎的。

三界果报的可怕,并不是它给你痛苦,并不是这个,而是它没完没了,辗转相续。就是说,如果你从现在开始对三界的果报完全不理不睬,完全不管它,那就意味着未来有无穷无尽的生死等着你。你不管理它,它就会不断地相续下去,这个就是你的后果。所以我们对三界的果报,重点不在于痛苦,而是它是一种辗转相续,无有止尽。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835】我们今生的问题不在业力,我们是一种无明跟业力的和合,更糟糕在这里

所以,佛陀处理这个问题,他知道一个人落入因缘法的时候会产生我法二执。我法二执,当然第一个就法执,就弄假成真。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唯心所现的暂时的假相。比方你今天是一个成功的有钱人,或者你是一个贫穷的痛苦的卑贱的人,这都是一个业力的释放而已,但是我们却认为这个是真实的。这第一个,弄假成真。第二个,强作主宰。我们要去主宰我们今生的果报,就是我执。这个更可怕。因为我们要去主宰今生的生命,所以我们在三界轮回里面就很难出离了,这个就是我爱执。

人生主要是两块,心性跟因缘。心性是能变现,因缘是所变现,就本来这两块。但是我们凡夫在因缘里面执着一个我,多了一个自我意识出来,这个就是无明。所以我们今生的问题不在业力,我们是一种无明跟业力的和合,更糟糕在这里,就是我们捏造一个自我。当这个自我意识跟业力结合的时候,就好像一个念珠,本来是一颗一颗的业力,是片段的,你今天却用一个绳子把它串起来,这个我执就是把它串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836】佛陀为什么安立一个空性的权法?

所以佛陀现在要处理,不是处理业力。业力怎么处理呢?阿罗汉也没有把所有业都消掉。阿罗汉四生了生死,他无量无边的生死轮回,累积那么多的生死业力,难道他四生就把业力给业尽情空吗?不是的。他是把那个“我”抽掉了,“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一个转动的轮盘,你只要把那个我抽掉,那个轮盘就转不动了。佛陀看到了这个事实。

你看外道,外道为什么失败?因为他试图要解决业力的问题,他要苦行。他说,我们就是有罪业才痛苦。怎么办呢?赶快把罪业给消了。就用痛苦来解决业力。他说我早点受完苦,我的业力早点消掉。你用这个概念来解决生死问题,你什么时候能够了生死?我们的业力是遍虚空尽法界。你今天要处理业力,就注定了你要失败。业力怎么处理呢?业力是没办法处理,也不需要处理。所以只有佛陀出世,他知道问题不在业力,而是在无明。十二因缘的推动,它的核心在于我爱执。就是我们在业力当中,我们却要去主宰我们的业力,这才可怕,那种想要主宰业力的思想才可怕。所以佛陀安立了一个空性的智慧出来。

诸位!这个空性不是真理。真正的真理是真如,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但是佛陀把真如里面的空有无碍的思想中那个假观先拿掉,因为空观跟假观你没办法同时操作。因为我们一般就是在假相里面操作,产生执着,所以佛陀在一心三观当中先把假观拿掉,就先偏空。初学者稍微偏空是对的,治乱世用重典,所以佛陀安立一个空性的权法出来。

人生没有空性的东西。我说过,人生只有两个东西,中道的真如跟因缘所生法,一个能变现,一个所变现。就像镜子一样,一个是镜子,第二个是镜子所现的影像。人生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在生命的业力里面产生主宰。佛陀不得已,只好安立了一个我空、法空的涅槃出来,他不得不这样做。他要把我们从一种坚固的我法二执回归、把心带回家,是有困难的,这个距离太过遥远,没有几个做得到,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佛陀必须要在一种颠倒的我法二执跟真如中间安立一个暂时的休息站,就是我空的真理,或者说是我空的涅槃,这是不得已的。

那么佛陀就说,你们希望强作主宰,那就修无常、无我,生命是无常变化的,生命是不可主宰的。怎么知道不可主宰呢?你看我们生命会老、会病、会死亡,如果你能够掌握人生,你会让自己老病死吗?所以生命是由业力主宰。说,我现在可以买一套房子,我可以买一些什么东西,我可以主宰。你错了!那是因为你有福报,那是因为善业在主宰你。你以为你可以主宰?那是善业在支持你。你福报享尽了,你试试看。你福报享尽了,不要说买一套房子,你一杯水你都喝不下去。那是善业在背后主宰你,不是你主宰。我们以为我们在主宰人生,其实人生在主宰我们!

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求圆满,我们先把三界的生死给消灭掉,所以佛陀安立了一个我空的真理。这个真理叫做权法。就是佛陀不得不安立一个空性的涅槃假相出来,把凡夫从生死轮回先带到空性的涅槃;然后再从涅槃里面修学《法华经》,再“会权入实”,再带回到真如。一个人回归真如以后,再操作人生的因缘,那就是空有无碍了。他用空性调伏烦恼,用假观创造功德,那就是称性起修了,就开始创造功德了。

所以佛法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先不要去创造佛陀的功德,我们先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这是急迫的问题。所以先权后实,先用三乘的权法,先用三乘的空性,先把这个我拔掉;然后再用《法华经》的思想,把这个空性的思想再导归到真如本性;然后再发菩提心,生命重新开始,重新启动。是这么一个概念。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837】佛陀为什么要说这个“法说”跟“譬说”?

我们看讲义,附表第十一。

在解释〈信解品〉的经文之前,我们先看它的品目跟要义。我们看第一个,〈信解品〉的解释品目。

一、解释品目

夫根有利钝,惑有厚薄。说有法譬,悟有前后。文云:“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不生一念好乐之心。”初闻略说,动执生疑;广闻五佛,蒙笼未晓。今闻譬喻,欢喜踊跃;信发解生,疑去理明,故名为〈信解品〉。

我们先解释〈信解品〉的由来,先说明佛陀为什么要说这个“法说”跟“譬说”。

“夫根有利钝”,这个根指的是大乘的善根。大乘的善根有根利、根钝的差别。内心的烦恼也是有厚薄、执着轻重的差别。也就是说,大乘的善根,就是中道的思想,空有无碍。但我们凡夫是喜欢在有这一块,凡夫都是在有相的财色名食睡里面分别,去掌控;二乘人比较喜欢空性这一块。所以他们都不中道,偏空着有。真正的善根应该是空有无碍。所以佛陀说法就有法说跟譬喻说的差别,法说针对利根人,譬喻说是针对中根的声闻弟子。

所以在〈信解品〉之初,中根人四大弟子说了,世尊!“往昔说法”,您老人家在方等、般若二时的说法,“我时在座”,我们诸位弟子都在座。当时身体因为年老力衰而感到疲懈,我们的内心对于菩萨的功德庄严不生好乐。为什么呢?我们“但念空、无相、无作”。

小乘人的空是无常所建立的,“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所以这个空是我空。“无相”,其实小乘对相状是灭相,他是要把那个相状灭掉,所以小乘对相状是比较极端的,他不是去改造相状,他是把这个相状灭掉,无相。“无作”,这个无作又翻译作无愿,就是对整个有为的诸法不生任何的期待。

也就是说,声闻弟子也分成两种,有利根的,有稍微中根的。中根人对于大乘佛法是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我们解释一下。

诸位!我们前面讲到〈譬喻品〉之初,讲到舍利弗尊者的信解。你看,同样的阿罗汉,大家安住在我空的涅槃,同时听到了大乘的方等时跟般若时,看到菩萨的功德庄严,却有两种不同的反应。舍利弗尊者看到方等、般若以后,他“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看到功德妙有,他感到后悔:早知道如此,我应该不但是修空性,我应该是无住还要生心,我直接在离一切相的同时还要即一切法。所以,真正圆满是空性跟有相要双向操作,在无住的情况生心。但这个当然很难,所以我们偏空是对的。

但是,每一个人空性成就以后,看到菩萨的功德,舍利弗尊者是“甚自感伤”。这个人大乘善根深厚。而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是“不生一念好乐之心”,完全无动于衷的。所以他们这个空性的操作太超过了,这个就是中根人。

所以,这个时候佛陀不得不讲〈譬喻品〉。就是对于方等、般若完全没有感觉的人,佛陀在〈方便品〉之初,用法义来晓以大义,“动执生疑”,没有用;到了后半段,“广引五佛”,开权显实,也是没有用。“蒙笼未晓”,还是心中充满疑惑。那么“今闻譬喻”,到了〈譬喻品〉才“欢喜踊跃;信发解生,疑去理明”,“故名信解”。

就是说,我们这种钝根人,修习空性的时候我们会“有所得”,我们一般人很难中道。你要是说,一个人要积极行菩萨道!他就会投入有相因缘,然后就产生烦恼。如果你说,你一个人要收心!他就会把空性操作得过当。你看我们净土宗也是一样。你让他厌离娑婆世界,他就把厌离娑婆也操作过当,以后对于轮回就产生畏怯,所以我们很难中道。很难中道,那怎么办呢?稍微偏空一点是对的,因为你偏空以后佛陀会用《法华经》把你从空性带出来,不管是法说,不管是譬喻说。所以,这个〈信解品〉的目的,就是把这种稍微钝根的人从空性带出来,用这个譬喻的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838】什么才是信解?

我们看经文要义,请合掌。

二、经文要义

前文上根舍利弗,一闻佛说,即得信解,然未立〈信解品〉,以舍利弗陈述之文简略不多故。然须菩提等四人领解后,自述穷子喻,文繁义广,故专立信解一品。须菩提等,过去或解三而不信一。或信三而不解一。今闻法说及譬喻,信解具足。入大乘见道,故名为信;起大乘修道,故名为解。了达权实,会归一乘,闻圆教,入圆位,故名“信解”。若约“观心”,了达“心外无法” 名信。于“现前一念心中见一切法”名解。从“名字信解”,乃至“究竟信解”。

我们看这品的要义。前面的〈譬喻品〉说到,上根舍利弗在听到〈方便品〉的文以后开悟了。就在〈譬喻品〉的前面,有一段舍利弗信解的过程,但是那一段过程并没有安立〈信解品〉,因为舍利弗对于自己信解的过程描述不多,主要地说明自己“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什么叫感伤呢?就是“方等生疑,般若生悔”。这段经文比较少,所以佛陀并没有为舍利弗尊者的信解而安立一品。

但是到了须菩提等四人,须菩提、迦旃延尊者、目犍连尊者跟迦叶尊者四大弟子领解以后,他们自己讲出一个穷子的譬喻,这里“文繁义广”,所以专立〈信解品〉。就是说,须菩提等四人“过去或解三而不信一。或者信三而不解一”。简单地说,对三乘的空性产生信解,但对于一佛乘的中道实相而不信解。直到佛陀说〈譬喻品〉以后,才“信解具足,入大乘见道”,“故名为信”。

所以他这个信是破无明、证法身。我们说过,阿罗汉一旦信解中道实相,他从偏空而入真如的即空即假即中以后,他直接就入初地了。所以,他这个信是大乘的见道位才叫信,起大乘的修道叫做解。所以,了达“权实不二”,会归一佛乘的实相,“开圆解,入圆位,故名信解”。

如果约修行来说(修行当然就是观心),我们凡夫一开始没办法开显真如本性,我们现在只能做什么?观照真如本性。先观照它,先知道它的存在,但这样就很有力量了。因为你一观照它,你就知道心外无法,就是回归到万法唯是一心。我们开始摄用归体,叫做信。摄用归体以后,从一念的清净心提起,念佛、念法、念僧,开始创造因缘,创造一个新的因缘,叫做解。“从名字信解,乃至究竟信解。”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839】按照《法华经》的思想,为什么遇到事情不能马上处理?

蕅益大师把信跟解分开来,说明修行两大重点:信,它比较偏重在内观;解,比较偏重在外修。就是我们遇到事情,按照《法华经》的思想,先信。信就是随顺,就是遇到事情你不能马上处理。因为我们是有我法二执的攀缘心,你一处理,你这个业力带动无明,无明又带动业力,那我执跟业力就没完没了了。

所以按照《法华经》的思想,就是先怎么样呢?心外无法,先把心带回家,观照这一切法都是如梦如幻的,只有我一念心是真实的。先从因缘里面回归到一念心性,然后再处理,然后再用空假中三观,外修因缘,内观真如再外修。当你在外修的时候就是解,就是观照了。所以它是先安住清净心,再发起菩提愿。它是两个次第,先信再解。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840】〈信解品〉跟〈譬喻品〉的道理都是会权入实,但这两个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太一样?

这个地方我们再做一个说明。其实我们前面说过,〈信解品〉跟〈譬喻品〉的道理是接近的,都是“会权入实”,但这两个表达方式不太一样。〈譬喻品〉是从佛陀的角度来发明会权入实的真理,〈信解品〉是从弟子的角度来发明会权入实。我们做一个说明。

〈譬喻品〉是谁说的?是佛说的。佛陀是整个教法的施设者,所以他在讲〈譬喻品〉的时候,更多的是他个人对法门的施设,所以它表达的是佛陀大悲的善巧,更多的是佛陀怎么善巧方便把众生从三界火宅带出来,因为是从佛的角度来谈“会权入实”。

但〈信解品〉不一样。〈信解品〉是谁说的?是四大弟子说的,是实际操作者。〈信解品〉是一个实际的修行人接受佛陀教育以后,讲到他自己从一个生死凡夫落入外道,变成阿罗汉,再回小向大的心路历程。

一个是从佛法界来看“会权入实”;一个是从众生法界。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方说,这个世界上出现了一件事,叫做浪子回头。说有一个人,他离家出走,在外面流浪,后来被他父亲感化,带回来培训,最后变成一个跨国企业的大老板,成功了。这么一个故事,你要问他父亲,他会讲他自己的一套。他说我就是怎么样带我儿子的,我用什么方法什么方法。他可能更多地在诠释他个人的方法。但是这个故事,你问这个当事人,你问这个儿子说,你为什么回家呢?他讲又是一套了,他更多的是讲他的心路历程,他内心的世界。我一开始因为怎么样?在家里面待不习惯,在外面跑跑跑。以后吃苦吃多了,然后我爸爸就化妆,变成我的朋友,七弄八弄把我带回来了。

所以诸位!同样一件事,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父亲的角度跟儿子的角度,在说事情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前面讲到是父亲的角度,就是,佛陀的角度更多的是他的理性,他强调法门的施设。但是四大弟子更多的是他个人的心路历程,有很多他个性的、当时的感受。他从排斥、畏怯,到最后接受佛,到最后有所成就,到最后回家继承家业,他有很多的心路历程。所以可能我们一般凡夫看〈信解品〉,会觉得跟我们比较贴切,那是从众生法界来谈“会权入实”。这个〈譬喻品〉跟〈信解品〉虽然观念一致、理论一样,但是过程不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841】四大弟子为什么对〈譬喻品〉领解以后产生内心的欢喜?

己二、中根领解 分二:庚一、经家叙喜;庚二、自陈领解

我们看经文,己二的“中根领解”。中根领解这个中根,指的是佛陀的四大弟子对于前面的〈譬喻品〉会权入实的一佛乘的妙法产生领解。这地方有两科。

庚一、经家叙喜

经家就是结集经文的人,先叙述四大弟子对前面的〈譬喻品〉领解以后产生的内心的欢喜。看经文。

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

这一段是结集经文的人,把四大弟子在讲〈信解品〉之前所表现的身口意的动作先做一个说明。“尔时”,就是佛陀讲完〈譬喻品〉以后。这个四大弟子,第一个,慧命须菩提。“慧命”就是,声闻人以空性为慧,菩萨以中道的智慧为慧,凡夫是以自我意识为生命。慧命须菩提是解空第一的,在整个阿罗汉里面解空第一。摩诃迦旃延是论议第一,他对于空有法义的论述是诸阿罗汉弟子中第一的。摩诃迦叶尊者是苦行头陀第一。摩诃目犍连是神通变化第一。一般的阿罗汉会神通,但是目犍连尊者他那个神通会变化。他变成一只龙,这个龙还可以小中变大,大中变小,他有各式各样的变化。这个阿罗汉做不到,阿罗汉的神通是固定的。所以说明他这种善巧力强。

四大弟子这以下说明两件事:

第一个,“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为什么欢喜呢?第一件事情,他听到了〈譬喻品〉里面所说的“会三归一”的思想,这个是佛陀过去在阿含、方等、般若所没有说到的。因为《阿含经》讲我空,方等、般若偏重在法空,对于空性跟妙有之间怎么对接,没有明说。

我们刚刚说过,凡夫在有相里面起了颠倒,这种我相、人相,就在相状起颠倒,所以佛陀用空性来救拔我们。但是问题来了,一个人不能永远待在空性。生命的目的是要改造生命,不是要消灭生命,否则你会把有情修成无情!这只能当过程,不能当结果。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呢?是把有漏生命创造成一种无漏的生命,而不是把生命现象给消灭掉,不是这样干的。所以,当我们从有相的生命回归到空性的时候,阿罗汉就觉得所作皆办了,包括阿含、方等、般若大部分都是这种概念。

到了法华会上,佛陀才明确地说明,“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没有一个人能够永远待在空性不出来,不可能。你不能够说把一个有情生命,活生生的生命,修到这个生命消失掉了。没有这回事情!那是一个假名字。所以佛陀说世界上没有涅槃寂静这个东西,那是一种暂时的感受而已。但是这句话,佛陀在前面没有明确地说明涅槃也是唯心所现的假相,到了法华会上才明确地说明。所以这件事情,这第一个,未曾闻法。

第二个,世尊为阿罗汉授成佛之记。这件事也是未曾有。一个是听闻妙法,一个是看到原来安住在空性的人——一个灰身泯智的人,竟然还可以发菩提心,这个也是很特别的。所以发了希有之心,内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理衣服以后,“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身体屈曲,内心恭敬,“瞻仰尊颜”。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842】为什么这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后面这几个动作,我们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是表法的。主要有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个,“即从座起”。一般我们听佛陀说法是坐着。这个坐,一般我们讲安坐、坐法空座,就是表示二乘人舍弃了偏空涅槃的法执。因为他本来坐在座位,站起来了,从空而起,表示他们知道空性的涅槃不是究竟的目的,它只是过程。第一个,“即从座起”。

第二个,“右膝着地”。他从空性起来以后干嘛呢?就跪在地上。在佛法里面,这个地就是“真如本性,犹如大地”。所以他从空性会归到真如本性以后,叫做即权而实,从权法会归到实法。第二个是“右膝着地”。

第三个,合掌恭敬,“瞻仰尊颜”。就是向于佛道。发菩提心,向于佛道。

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三个表法:第一个即从座起,表示舍弃了空性的执着;右膝着地,表示趋向真如本性;趋向真如本性以后,他知道生命是空有无碍的,所以发了菩提心,最后趋向佛道。这是三个阶段。

这段是说明四大弟子在讲话之前有三个动作来表法。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843】阿罗汉们为什么在《法华经》之前没有追求无上菩提?

庚二、自陈领解 辛一、正陈得解;辛二、叹佛深恩

我们看庚二的“自陈领解”,自己叙述对一佛乘思想的领解。这个地方分两科。

辛一、正陈得解 分二:壬一、长行;壬二、重颂

正陈得解又分两科,长行跟重颂。

壬一、长行 分二:癸一、法中略说;癸二、喻中广明

长行当中也分两科。

癸一、法中略说 分二:子一、明昔日不求;子二、明今日庆得

癸一的“法中略说”,先用法的方式来做一个简略说明。

子一、明昔日不求

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面是用动作来表达,这以下用讲话的方式来表达了,“法中略说”。就是说,其实佛陀在讲《法华经》之前也用方等时、般若时,用大乘的功德来激发你;在佛陀讲《阿含经》,你们证得阿罗汉以后,为什么不发菩提心呢?你为什么不把空性回归到中道实相呢?就讲出三种理由,为什么没有追求无上菩提。

第一个,“我等居僧之首”。我们是僧团里面的上座比丘,一路走来都是修苦、空、无常、无我。如果我们回小向大,后来发菩提心了,恐为人所讥嫌,所以不求。这第一个,居僧之首不求。

第二个,“年并朽迈”。第二个理由就是年纪老朽衰迈。我发了菩提心,就意味我要行菩萨道。对广大的六度菩萨道,他自己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方等会上、般若会上看到菩萨的功德,他觉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年纪老迈了,所以不求。

第三个,“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就是说我已经不错了,相对于生死轮回的众生,一天到晚在生死轮回里面打转,受三恶道的痛苦,好歹我有一个涅槃寂静乐,一种永久安稳的休息处。所以我成就偏空涅槃以后,“无所堪任”,我不必再求进步了,所以“不复进求无上菩提”。

这说明当初经过方等、般若,在《法华经》之前为什么没有回小向大,到现在才回小向大的三个理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08: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