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大乘妙法莲华经----净界法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864】为什么在华严会上,小乘诸子只“住立门侧”?

寅一、子见父

这个地方是讲到儿子先见到父亲。在什么时候?华严时见到父亲。看经文。

世尊!尔时,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

这个地方儿子见到父亲,有三段:

第一个,“住立门侧”。“尔时,穷子佣赁展转。”这个诸子离家出走以后,当然就为衣食奔忙。什么叫做佣赁?就是到建筑工地打小工,贪一些微薄的工资,只能够省吃俭用,勉强衣食无忧。就是说,这个大乘的诸子大乘善根退转以后,流落生死,福德浅薄了。福德浅薄,但是他出世的善根没有退,所以遇到父舍,这个时候来到了华严会上,佛陀讲《华严经》。这个时候他怎么样呢?“住立门侧”,他不敢进去,他就在门的边边,“遥见其父”。为什么叫“住立门侧”呢?因为,你如果站在大门,叫做中道的实相。住立门侧就表示他这个时候只能够接受偏空的思想。要么偏空,要么着有,中间是中道。他就站在偏空的这个门侧,就躲在门侧,从远处看着父亲。

我们看第二段。

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几承足。诸婆罗门、刹利、居士,皆恭敬围绕;以真珠璎珞,价值千万,庄严其身;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覆以宝帐,垂诸华幡,香水洒地,散众名华,罗列宝物,出内取与,有如是等种种严饰,威德特尊。

这是儿子跟父亲的初次相见,在华严会上。华严会上当然佛陀现出的是一个功德庄严相。这个诸子因为福德浅薄,对自己没有自信,就不敢走大门,就在大门边边角的地方。干什么呢?“遥见其父”,在很遥远的地方,内心充满了怯弱,看到父亲是怎么回事?“踞师子床。”佛陀这是安住在中道的实相,这个“床”。“宝几承足”,有这个大乘的定慧来作为基础,以大乘的定慧生起中道的实相。

“诸婆罗门”,这个婆罗门是华严会上的等觉菩萨;“刹帝利”,刹帝利是古时候的王族,就是十地菩萨;“居士”就是三贤位的菩萨。“皆恭敬围绕”。这个是他的眷属,华严会上的眷属,都是大菩萨。

“以真珠璎珞,价值千万,庄严其身。”他的父亲有真珠璎珞,真珠璎珞是大乘的助道法门,就是禅定跟戒法,首楞严王三昧跟菩萨戒法。前面的这个师子床是中道实相,是正道法,正式的道法;这个地方是助道,以戒定做助道。

“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吏民僮仆就是他的眷属,白拂就是中道里面的空有二观的方便,用空观破我执,用假观破法执。站立左右两侧,就是方便波罗蜜。“覆以宝帐”,在这个房子的外面,覆以七宝的宝帐,而“垂诸华幡”,四边有华幡,这个华幡就是四摄法门。“香水洒地”,香水洒地就是用般若的香水来洒这个菩萨的心地,来洗除污垢,这个是般若的法水。“散众名华”,这是般若以外的大乘五度的庄严,地上除了般若法水,还有各式各样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个五度的各式各样的香华。“罗列宝物”,在仓库当中有各式各样的宝物,就是六度的功德。

“出内取与”,这表示这个菩萨的自受用跟他受用的功德,内取就是自受用,外与就是他受用。前面说过了,菩萨是要跟众生互动的,菩萨把东西拿进来是自受用,把东西交出去是他受用。有如是等种种的功德庄严,“威德特尊”。这个地方是做总结。他的正报色身,在天台宗讲这个报身叫做“胜应身”。佛陀现出胜应身,千丈的卢舍那身,无量光明、无量相好的这种胜应身。那么佛陀的应化身叫什么?叫做 “劣应身”,比较差的应身。那么这个时候佛陀是“威德特尊”,叫做胜应身,就是报身。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865】华严会上,诸子为什么心怀恐怖,疾走而去?

这个在外面流浪的小孩子,看到他的父亲这么功德庄严,他采取什么行动呢?看下一段。

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窃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见逼迫,强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

“穷子见父有大力势。”这个流浪的穷子看到他父亲有这么广大的威德力,现出报身佛,有各式各样的眷属、各式各样的功德庄严,他是怎么回事呢?心中怀有恐怖,而且后悔来到此地。

他为什么这样想呢?因为他私下是说,这个人要么是大国王,要么就是大国王的王族这些王爷们,实在不是我一个打工的流浪汉要靠劳力来得到工作的地方。那么我应该到哪里去呢?我应该到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去,那个地方才是我努力工作的地方,因为那样子我衣食容易得到。衣食容易得到,就是他容易得到偏空的涅槃。

那么他如果“长久住此”,“或见逼迫,强使我作”。我们前面说过,这个小孩子他本身长期地流浪以后,大乘善根退转了,所以只有一种出离心。所以他看到《华严经》里面菩萨的功德,发菩提心,广修六度,他很害怕被人家强迫广修六度,要经过长劫的修苦。所以“作是念已,疾走而去”,就赶快逃离现场。

我们看到这一段,蕅益大师他分两块:第一个,儿子为什么见到父亲?一定有因缘,来自于厌苦欣乐。蕅益大师用四个字说,能见父亲者,厌苦欣乐也。小孩子一开始不会想厌苦欣乐,到处流浪,但慢慢长大以后,他开始知道要离苦得乐了。他本身出世的善根是在的,所以他知道离苦得乐。他只能怎么样?修外道法。修苦行,修外道,从这个地方来远离痛苦,追求安乐,从这个地方栽培出世的善根。我们知道出世的善根或者菩提心,都是招感跟佛陀相遇的因缘。所以他用离苦得乐的心情来修外道法,这第一个。

但是不幸的是,见到以后,他是心怀恐怖,疾走而去。内心恐怖,快速地离开,这是华严会上的情况。那么为什么这样子呢?蕅益大师说,因为这个时候的诸子叫做“小智德薄”(其实外道某种程度也是偏空)。他有这种偏空的思想,又没有广大地修福德,只是修禅定、修苦行,所以小智德薄。法大机小,不相应,就只好恐怖疾走。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866】〈譬喻品〉核心思想在拔苦,〈信解品〉的核心思想在与乐

这一段我们说明一下。

〈譬喻品〉,诸位还记得吗?〈譬喻品〉整个故事的起头是长者见火,是从火宅来带动整个故事的主轴。就是三界起火了,所以长者见火,然后赶快进来救儿子。蕅益大师说,〈譬喻品〉的思想在拔除痛苦,这整个施设教法是赶快把他带出三界,是拔苦。

我们看〈信解品〉的思想是什么?是从一个流浪的儿子开始说起,简单说是浪子回头。就是这个小孩子在外面流浪,离开了佛,离开了法,离开了僧,他怎么样被佛陀带回来,开始工作,培训,最后继承家业。所以我们看,〈譬喻品〉是从三界火宅带动“会权入实”,这个地方是指穷子逃逝来带动他的回家。

但是他第一次的回家,第一次见到佛陀是不相应的,刚开始见到是不相应,因为落差太大。一个修学外道的、修苦行的人,看到佛陀为法身菩萨说法(当然刚开始这一出教法也不是为声闻人设计的),佛陀是先把这些法身菩萨度化了,下一出阿含时,才是佛陀要正式地面对这些流浪的诸子。这个时候可以说是法大机小,所以这个流浪的诸子是心怀恐怖,是疾走而去。当然佛陀不会放过这个小孩子的,一定有方法把他们带回来。

所以说,〈譬喻品〉核心思想在拔苦,这个地方核心思想在与乐,就是怎么样帮助这个流浪的儿子,慢慢地给他衣服,给他工作,最后让他继承家业,偏重在给他功德庄严、快乐这一块。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五卷

【867】为什么会善根退转?善根退转会出现怎样的征兆?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一十四面,我们看寅二的“父见子”。

这一科我们讲到〈信解品〉。〈信解品〉主要是讲一个穷子的譬喻。这个穷子譬喻,佛陀首先讲出两个状况:一个说明这个穷子善根退转。他是怎么善根退转呢?是因为舍父逃逝,久住他国。这个穷子本来是学习大乘佛法的,但是后来在轮回当中,慢慢地他离开了三宝,也不再拜佛,也不再学习佛法了。这是第一个因缘。第二个,长时间地在三界轮转,这对我们的善根是伤害的。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我们凡夫修学,在唯识学上说,叫做带妄修真。我们虽然是不断地拜佛、念佛、学习经典,在心中产生一种真实的道法,但是这个道法怎么样?不纯正,夹带妄想。就像黄金一样,这个黄金不是纯的黄金,它夹有各种的砂石。

真中带妄,这就有问题了。如果我们善根增上,我们这个时候善根强,由善根来主导妄想,那我们是处于一种进步的状态。你看你今天比昨天进步了,明天又比今天进步了。所以,善根主导的时候,我们就落入一种进步的循环。但不幸的是,当妄想增上的时候、由妄想来主导善根的时候,我们就处在退步当中了,就是你会感觉到你这段时间一天一天地在退步。所以我们凡夫的修学叫做真中带妄,它就是进进退退,退退进进,这就是凡夫的修学。

但这个问题还不大,因为你善根还在,所以这个妄想它有一定的分寸,一定的控制能力。那么最大的考验在什么时候呢?就是死亡到来的时候。死亡到来的时候,就有两种情况了:

第一种,就是你今天栽培的善根开花结果了。有结果了,那恭喜你:你或者到涅槃去,或者到净土去。那你今生的善根就有一定的美好的结果,那你就没有所谓的退转的问题了。因为你爬山一次到顶,你能够一鼓作气,一次到位。

第二种,如果不幸的是,我们今生的修行是没有结果的,就是你死了以后,不幸没有往生。没有往生,那就是考验你善根的时候了,就是你那个善根受到生死轮回的严重考验。如果你善根栽培得很强,就是观照力强,誓愿力也强:你对中道的实相有强烈的观照、对于菩提心有很坚固的发愿,那么你在轮回当中会很快地恢复你的善根力。你看智者大师、蕅益大师的传记,他们在一出生没多久就遇到三宝,就开始修学佛法,所以轮回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但比较麻烦的是,如果我们今生只是一种事修,有时间做做功课,平常就是打妄想,就是你那个理观非常薄弱,你平常只是在做功课,这样子的善根就很可能堕入印光大师所说的三世怨的法则当中。什么叫三世怨呢?就一个善根薄弱的人,堕入轮回以后,他今生没有结果,来生会出现大福报,这是最不幸的。就是你轮回以后,马上出现福报,就表示你善根退转了,这个善根已经不能把福德摄住了。出现大福报的结果就是放逸、享受,到最后第三生就堕落三恶道去。一旦你堕落三恶道,那你前面所修的善根基本上就破坏了。那么你的人生,就算你从三恶道出来,你离三宝就非常遥远了。

这个穷子善根退转,就是因为:第一个舍父逃逝,第二个久住他国。久住他国就是说,我们修行人,你要么就别修行,你要修行就一鼓作气,就是打铁趁热。我们最怕你生生世世修行都没有结果,你涅槃也不能去,往生也没有往生,你就在三界里面耗着。这种没有结果的修行到最后很容易退转,你扛不住生死业力的折磨的。所以这个穷子是怎么回事呢?说是舍父逃逝。他过去亲近过两万亿佛所,在两万亿佛所当中,蒙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栽培了大乘善根,应该也发了菩提心,但不幸的是他没有一鼓作气。

当然,大乘佛法一鼓作气很难,所以在退转的因缘当中,大乘的善根是最容易退转。这蕅益大师说,五浊障大不障小。因为中道的实相很难维持,我们很容易生起偏激的思想,要么偏空,要么着有。偏空着有是很简单的,但是你要保持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大乘善根是禁不起你修行没有结果的,不可以没有结果的。所以,轮回拖得越久,就是你修行一直没有结果,你前生也没有结果,今生也没有结果,来生也没有结果,那就是一个不幸的征兆了,就是一种退转的征兆要出现了,尤其是堕三恶道,那就真正退转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868】恢复善根有哪两个重点?

善根退转以后,我们现在在乎的是它什么时候恢复。善根退转总有个头吧?我们讲真能破妄。在经文上说,这个穷子经过长时间的流转,经过五十年的时间。这五十年,这个有大乘善根的穷子,他去过哪里呢?他去享受过天的快乐,他也做过人,他也去过畜生道,也去过饿鬼道,更不幸的是他也去过地狱,整个六道轮回全部经历过了。

那么,后来是怎么恢复善根的呢?“渐渐游行,遇向本国。”经文讲出两个重点:第一个,他得到人身。一个人要恢复善根,基本上没有一个人在天界恢复善根的,没有,因为太快乐了;也没有人在三恶道恢复善根的,也很少。所以,你过去的善根退转以后要恢复,请你一定要得到人身,就是暇满人身,第一个。

第二个,在经文讲到,这个穷子是怎么恢复善根的?身心穷困。一个人恢复善根,也很难在快乐的果报里面恢复善根,需要苦谛的刺激。

禅宗有很多公案。禅宗我们知道是不求生净土的,所以作为一个净土修行人,我们就很好奇,说你禅宗的大德祖师不求生净土,那你来生要去哪里呢?有很多祖师发愿:第一个,来生做人;第二个,生长在贫穷家庭。他是大福德的,他今生有很大的弘法因缘,但是他宁可把福报收起来。他是有智慧,他知道富贵学道难,所以他宁可做一个人,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让他继续地栽培善根。

这个穷子也是这样子,他得到人身以后,遇到身心的穷困。当一个人受到痛苦的刺激以后,就会把他的出离心给激发出来。所以他开始怎么样?寻求离开痛苦之道。当然那个时候佛法没有现前,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应化,他就接触了外道,修习了苦行,又修学了禅定,以此来解决暂时的痛苦。蕅益大师说,虽是外道,但是随顺佛法。它不是佛法,但是随顺佛法,因为他有出离心,所以也等于是他的得度因缘成熟了。也就是因为他得到人身,又遇到了身心的穷困,所以终于有父子相见的机会了,就是他的得度因缘成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869】“父子相遇”,佛陀为什么“心大欢喜”?

寅二、父见子

“父子相遇”,前面我们看到子见父,这以下看父见子。看经文。

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即作是念: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我常思念此子,无由见之,而忽自来,甚适我愿;我虽年朽,犹故贪惜。

那么这个父亲(作为佛陀),是什么情况见到这个儿子呢?“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我们知道,父子的流失,经过长时间以后第一次相见,“华严会上佛菩萨”,是在华严会上。在华严会上的时候,大富长者是现出功德报身,坐在师子座上。这个时候他看到穷子来到华严会上,他马上知道,这个就是我过去多生多劫之前教育过的弟子,整个内心“心大欢喜”。

为什么欢喜呢?这以下会解释。

为什么欢喜?因为他作这样的想法说:“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说我作为一个大富长者,我有无量无边的珍宝(这个珍宝在法上说,就是佛陀有无量无边的自性功德力)。这种功德力,终于“今有所付”,我终于能够托付给我的儿子了。也就是说,佛陀观察这个穷子度化机缘成熟了,终于可以托付大法,续佛慧命了。

他进一步就说,我过去经常思念这个儿子,但是机缘未熟,没有教化的因缘,如今“而忽自来”,就是双方没有约定,叫不期而遇。佛陀的大悲心跟穷子的善根力冥冥当中互相感应,所以叫不期而遇。可以说是“甚适我愿”,如此真是满足了我多年的心愿。“我虽年朽,犹故贪惜”,这比喻说佛陀的大悲心,爱子情深,为了可度之机而生起贪惜之念,那么离开了很长时间的父子双方终于在华严会上见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870】大乘思想为什么强调福慧双修?

我们前面讲到,当时穷子遇到父亲的心态叫做“心怀恐怖,疾走而去”。这个表示什么意思?“心怀恐怖,疾走而去”,这个穷子大乘善根退失了。所以蕅益大师给他四个字,叫做“小智德薄”。就这个穷子在整个三界的轮回当中,不断地轮回、不断地轮回,经过老病死不断的折磨,他的中道思想消失了。

一个人,大乘善根是需要保护的,特别大乘善根不能给他太大的痛苦。稍微痛苦其实是一种激励,但是你超过他的忍耐范围,一个人“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谤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所以,大乘思想为什么要福慧双修?因为一个人受到极大的痛苦,他一定会生起偏激的思想,一定会的,没有例外。他要么就是着有,就拼命地修福;要么就偏空,他完全放弃。你把他逼到身心到了极限的时候,他就完全放弃,他不会发菩提心的。发菩提心一定是在安稳的状态。

所以大乘佛法,你一旦福报耗损完了,你就是危机的开始了。大乘佛法,一个初心菩萨,是需要福报帮忙来资助的。小乘不需要修福报,因为五浊的障碍不会障碍你出离心。你烦恼越重,痛苦越深,越激发你出离心。大乘佛法不可以!大乘佛法的初学者一定要福报保护的。所以你看所有的净土,只要摄受大乘的凡夫,他一定把净土弄得非常的安稳。极乐世界也是这样。当然,你到了初地菩萨,你内心无所住,那对你来说痛不痛苦根本不算个事。但是凡夫就不可以经历太大的痛苦。

所以,这个穷子的大乘善根,虽然栽培了两万亿佛的因缘,但是禁不起生死轮回的折磨,所以看到华严会上的那些大菩萨的境界,还是一样,“心怀恐怖,疾走而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871】佛陀刚开始为什么遣使先追后诱?

丑三、遣使追诱喻 分二:寅一、遣傍人追;寅二、遣二人诱

那么父亲见到儿子是怎么回事呢?“心大欢喜。”我们看前面,这个父亲没有见到儿子之前,他内心有两种想法,我们前面说过,他是既忧念又期待。忧念的是,我这个儿子,我当初没有好好教好,恐怕是善根退转了。第一个,忧念。第二个,期待。我希望我儿子能够继承我的家业,让我家业有所付托。

所以前面的经文讲到父亲的忧念,没有见子之前,是忧念跟期待。但是,见到以后,看这个意思,佛陀是对这个儿子是期待多于忧念,他还是属于乐观的期待。就是说,没事,我过去生给他大乘的善根应该是还在的。当然,这个地方需要一些测试,所以佛陀就叫“拟宜”,用大乘的功德来拟宜教化他。就是先测试,看看他大乘的善根还在不在。这以下就有一些测试。既然有所期待,那么就乐观看待他的大乘善根,所以佛陀就有丑三的“遣使追诱喻”。先做一个追,用大乘佛法来追,追回他过去的善根;真的不行,再用小乘法来诱导。佛陀是乐观期待他的大乘善根还在的,所以佛陀先追后诱。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872】佛陀怎么用大乘佛法来追回穷子过去的善根?

那么怎么个追法呢?看寅一的“遣傍人追”。

寅一、遣傍人追

华严会上在佛陀旁边的是谁?法身菩萨。让法身菩萨带着大乘法门来追他。

看经文。

即遣傍人,急追将还。尔时,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使者执之逾急,强牵将还。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躄地。

作为一个父亲,对于见到儿子心存乐观的期待,所以他在华严会上马上遣傍人,就是佛陀两边的这些所谓的法身菩萨,用大乘的法门来怎么样?“急追将还。”急追就是快速地把他过去的善根追回。我过去给你的大乘善根,现在赶快生起来、运转!要赶快把它追回来。

这地方采取两个方式:第一个叫做“疾走往捉”,用快跑的方式去抓他。

“疾走往捉”表示什么意思呢?诸位!法身菩萨说法,讲的是大乘的中道实相。大乘中道实相当然就是我们讲的不二法门。就跟他讲说,你不用怕,“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讲这种大乘不二法门。比方说,佛陀在华严会上看到诸子以后,就请法慧菩萨说十住的功德,请功德林菩萨讲十行的功德,请金刚幢菩萨讲十回向的功德,请金刚藏菩萨讲十地的功德,讲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当然这个地方讲到这种大乘的自在,“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我们看穷子怎么反应。这个穷子经过长时间轮回,我们看看到底他大乘的智慧还在不在。“穷子惊愕,称怨大唤。”这个穷子听到以后,叫做震惊又惊愕,就是内心很恐怖,而且就埋怨大叫说:“我不相犯,何为见捉?”说我本来不求大乘功德,你们为什么以大乘智慧来苦苦相逼呢?所以看这个意思,对大乘佛法是没办法接受。这个地方表示他大乘的中道实相的智慧退失了。这也不能怪他,因为三界的痛苦对他的伤害太大,就使令他产生极端的空有的思想。

再看第二个,“使者执之逾急,强牵将还”。“强牵将还”,这个地方指的是用菩提心来强迫地摄受他,告诉他,你不能忘失菩提心,“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然后讲到菩提心的重要,说我们大乘菩提心,应该怎么办呢?他说:“众生罪故,入生死狱;菩萨慈悲,入狱救之。”说我们不要怕生死轮回,众生有这个生死罪业才落入轮回,菩萨应该用大悲心跳入轮回里去救拔他。

前面用智慧来引导,不行;再来看看他的悲心有没有退转,这用大悲心来引导他。我们看穷子的反应。

“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躄地。”那么穷子这一想,自念无罪而被囚禁!穷子在三界生死轮回当中,深受痛苦的折磨,他大悲愿力也退转了,所以他认为,为了利益有情众生而投入生死轮回,对他来说没有必要。我没有罪,我为什么要被三界囚禁呢?这一囚禁,恐怕会丧失我的善根慧命。所以他不但对菩提心不生欢喜,转更惊惶怖畏,乃至于“闷绝躄地”。闷绝躄地就是更加地堕入一种内心的反弹,落入无明业力的深渊当中。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873】这个穷子为什么对大乘的中道实相、对菩提心如此的害怕呢?

这段经文等于是佛陀的一个测试。当然,佛陀本来是乐观看待儿子,那你流浪这么久了,你善根到底还在不在呢?作为佛陀,当然会把他最好的东西授与众生,说佛陀出世的本怀是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所以佛陀就把他自己的中道的实相的智慧,跟菩提心的功德先展现出来。但是法大机小,不能相应。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对这个“闷绝躄地”作了说明。他说,这个诸子,其实严格来说,我们看后面的经文可以看得出来,他不是排斥中道智慧,他也不是马上否定菩提心,因为他毕竟修过大乘佛法,还不是一生,他经过两万亿佛所的修学。那么他今天为什么对大乘的中道实相、对菩提心如此的害怕呢?因为他对生死有很深的怖畏。这个已经不错啦,所以蕅益大师给他一个定位,叫做“厌苦欣空”。就是他厌恶痛苦,好乐空性。

这相对凡夫来说好多了。我们凡夫是不知道苦,我们凡夫是苦中作乐。而这个人已经知道痛苦了,但是他采取防守的方式。我们讲过,在痛苦极端地伤害一个人的时候,他不会发菩提心的,他也放弃了所谓功德。他会怎么样?先求自己安稳,他会安立一个空性把自己保护起来。就是厌苦欣空。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874】为什么法不契机比你懈怠还严重?

为什么他不这样做不行呢?蕅益大师说,否则会“闷绝躄地”。 就是说,一个人,他的善根退转以后,你勉强他修大乘佛法,蕅益大师讲一句话很重要:没有大乘方便而入生死,必当永失三乘慧命!就是说,你没有大乘的智慧,你还没有那种中道的智慧来化解你的烦恼,就投入生死轮回,那你会永远失掉你三乘的慧命。不但是大乘慧命,你小乘的慧命都失掉。所以这个地方是很重要。

按蕅益大师的说法,这个“闷绝躄地”,就是法不契机比你懈怠还严重。就是说,你到底想要追求什么很重要。如果你说,我今生不往生净土,我生生世世在生死轮回,我追求无上菩提,我就在凡夫的世界追求无上菩提。蕅益大师说,你最好有点本事,你要有大乘的方便力!这不能靠你一种豪情壮志,否则,它所伤害的就不是耽误你时间而已了,它障碍你三乘的法身慧命。这个叫做闷绝躄地。

一个人对目标的设定是很关键的。所以说不能跟着你的愿力走,要跟着你的智慧走。就是说,你有多大的智慧,你才能够设定你的目标,才能够发你的愿。不能够说我先发愿,我不管我的智慧方便,不可以的。就是说,无大乘之方便而入生死,必当永失三乘慧命。

这个地方就解释“闷绝躄地”,这个人已经昏倒在地上了,爬不起来了。你说这个人,他没学佛之前还可以走路,虽然是在贫穷的地方打工,修学外道,他好歹还可以走路;你用大乘佛法强迫他修行,他不但不能走路,昏倒在地上,这个反而更加伤害。法不契机,反而伤害他的善根。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875】佛陀知道穷子大乘善根退转,采取了什么样的补救方式?

那怎么办呢?佛陀用大乘的智慧跟菩提心这一测试,心里大概有数了:这个穷子离开我以后,可能大乘善根退转了。我们看佛陀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方式。

看下面的经文。

父遥见之,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莫复与语。所以者何?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贵,为子所难。审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语他人,云是我子。使者语之:我今放汝,随意所趣。穷子欢喜,得未曾有,从地而起,往至贫里,以求衣食。

其实佛陀没有亲自去追他,在华严会上佛陀没有亲自地开导小乘人,是叫法身菩萨开导,叫做“遣傍人追”。佛陀虽然没有亲自去追,其实他是站在远方看这个穷子的反应。所以,“父遥见之”,他看到这个穷子遇到大乘佛法以后,又是称怨大唤,又是闷绝躄地,他心里就有数了,就告诉这位华严会上的法身菩萨说:“不须此人,勿强将来。”这个人你不要再用大乘佛法教导他了,放他而去吧。

放他而去,怎么办呢?第一个,“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冷水表示一种灰灭的偏空的真理。就是中道的实相已经对他来说没办法了,没办法摄受了,就用比较冷的水——偏空法性的冷水,来洒他的脸。然后他就怎么样呢?他才有办法在无明的颠倒业力里面慢慢醒过来。醒过来以后,我们现在从今以后不要再提大乘法门了,包括中道的智慧,包括菩提心,这两个事情就绝口不能再提了。

“所以者何?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贵,为子所难。”这个穷子虽然经过大乘佛法的熏习,但是长时间地轮回,已经怎么样?“志意下劣。”他这个人智慧狭小,悲智未发。而作为佛陀,是一个豪贵的境界。

我们看《华严经》,《华严经》那是一个真如缘起,“一心万行,万行一心”,“一为无量,无量为一”,那功德是可以互相互含互摄。菩萨修布施,他同时具足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功德,他那个功德是互含互摄。菩萨不是说一定要修持戒才能够成就持戒的功德,菩萨修持戒也同时具足布施、禅定等等功德。

所以,华严会上那叫一个菩萨的豪贵的自在力。这种情况,对于一个连三餐都吃不饱的穷子来说,是很难去信解的,两个档次落差太大。所以,“审知是子,而以方便”,知道这两个之间的问题以后,就开始以二乘的方便门来摄受他。“不语他人,云是我子。”所以,经过测试以后,佛陀下定决心,不再讲说他是我的儿子、他一定要继承我的王位,就不说了。

佛陀在经过《华严经》的这么一个测试以后,包括在阿含、方等、般若都没有明确地说明你是我的儿子、你可以继承我的家业、我可以授记你做佛,佛陀对这件事情绝口不提了。“不语他人,云是我子”,反而“使者语之”,让这个使者就告诉这个穷子说:“我今放汝,随意所趣。”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不再强迫你修学大乘佛法。

那么这个时候穷子什么反应呢?“穷子欢喜,得未曾有。”这一看,哎哟,你不再叫我继续轮回下去了,我可高兴了。“从地而起,往至贫里,以求衣食。” 就从地面站起来,前往这个卑贱的小村落,继续地打工来获取基本的衣食。当然,这个打工就是准备要修四谛法、观四念处。这个就是一个贫穷的身心世界。

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叫做“拟宜大乘”,所以佛陀从这个地方就决定“舍几用车”,放弃了大乘功德,因为大乘功德对于一个流转太久、善根退失的人来说,实在是没办法接受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876】佛陀如何站在诸子希求的角度来施设方便?

那怎么施设方便呢?

寅二、遣二人诱

我们看寅二的“遣二人诱”。看经文。

这个经文有四段,先看第一段“遣使雇作”。

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汝可诣彼,徐语穷子,此有作处,倍与汝直。穷子若许,将来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语之,雇汝除粪,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时二使人,即求穷子;既已得之,具陈上事。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其父见子,愍而怪之。

长者就知道用强迫的方法不行了,只能诱导,现在就必须要恒顺众生了。不是说你有期待就够了。期待归期待,还要面对现实,佛陀必须站在诸子的希求的角度来施设方便。

那怎么施设方便呢?他只能够“密遣二人”。密遣二人就是说,隐密,就是隐瞒圆满之实法,派遣方便之权法,就是佛陀把空性的法派出来。但是,空性里面其实含有真如的道理,这个空性跟真如是一体的,佛陀把那个空性放在表面上。“密遣”就是说,表面上端出的是我空的真理,其实里面是含有真如的实相。这个“二人”,约法来说就是四谛十二因缘,约人来说就是声闻菩萨。就是用四谛十二因缘来密诠实相,但是表面看起来是权法。

那么这两个人是怎么回事呢?“形色憔悴,无威德者。”佛陀不再找法身菩萨了,派这个形色憔悴无威德者。因为二乘的教法,这四谛法,但明无常、无我的偏空理性,缺乏大乘的功德庄严。佛陀再也不谈六度了,再也不谈菩提心了,再也不谈中道实相了,就谈一个偏空的理性。这个空性里面没有六度的庄严,没有大悲的愿力,所以叫做“形色憔悴,无威德者”。

派这两个人干什么呢?“汝可诣彼,徐语穷子:此有作处,倍与汝直。” 你可以到那个穷子住的地方去,告诉这个穷子,用温和柔软的言辞来劝勉他,说“此有作处”,说我这里有工作的地方。这个作处就是小乘的见道跟修道二处。你来我这边工作,我给你更好的代价。

我们知道,小乘人现在心态是厌恶痛苦的。厌恶痛苦,所以他修外道法。他说你不就是想厌恶痛苦吗?我这里有更好的厌恶痛苦的方式,我用四谛法来厌恶痛苦,更彻底!相对于凡夫跟外道但得人天有漏的果报,二乘的涅槃可以说是多倍于他的价值。相对于外道、凡夫来说,它给你离开痛苦的力量更大了。

所以佛陀这个时候先不谈追求快乐,先谈离苦。为什么?满足他的心愿。

“穷子若许,将来使作。”如果他答应你,用这个方式来离开痛苦更彻底,你就把他带回来;他如果问你说“欲何所作”,做什么事呢?你跟他讲说“雇汝除粪”。你要离开痛苦,你就要断除烦恼、断除生死业力。所以这个时候佛陀就怎么样?不论净佛国土,也不论成就众生,不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求除惑取证。

而且,跟他讲说:“我等二人,亦可共汝作。”这个法身菩萨也示现声闻身,跟这些穷子共修小乘法,做同事摄。“时二使人,即求穷子。既已得之,具陈上事。”那么这两位使者就奉这个长者的使命去找穷子,找到以后就把这件事情如是如是地报告。

我们看穷子怎么反应。“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穷子经过前面的经验,他看到:你又是用中道智慧来抓我,又是用大悲心来逼我,我可要先问问看,我这样子工作,我的代价是什么?这个代价如果要投入生死轮回,那我就不干了。所以先取其价,先问我这个除粪的工作报酬是什么。

所以,小乘人的特点,你也可以说他急功近利,他要马上得到一个东西。你跟他讲说,我这样子无所得,回归到一念心性,真如功德会回报我。以无所得来生菩提心,对他来说意境太高了。他一定要索一个代价的。什么代价呢?涅槃寂静乐。就是说,从今以后,你的生命没有“痛苦”这两个字了。这个时候这个穷子就马上答应了,“寻与除粪”,好!这样子满足我的心愿。我的心愿就是厌苦欣空,我这样子做的目的是追求涅槃寂静乐。可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877】测一侧你适不适合生生世世在三界里面行菩萨道

这个穷子一答应以后,我们看父亲怎么反应。“其父见子,愍而怪之。”愍念其欣求小果,愍就是肯定。不错,你至少还愿意追求偏空涅槃;怪,怪其不长进,不求无上菩提。既愍又怪。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佛陀的态度是这样,就是说,佛陀度化众生,你可以看得出,他两个方法。他先用无所得的智慧来测试你,看你这个人大乘善根强不强。大乘善根强的人,他眼光看得非常远,他不会追求马上得到什么结果,不可能。所以一个人,你测试一下,你适不适合生生世世在三界里面行菩萨道,一个情况就知道,就你这个人有所得心很淡薄。你遇到痛苦、遇到快乐、遇到别人对你的刺激、毁谤,你一点都不在乎,你的心中只有菩提心:我的人生只是实践我的理想,如此罢了。你的内心如果真的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恭喜你!你真的适合在三界里面生生世世地轮回,你是真的这种个性。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878】有所得不一定错,关键是你的根机适不适合

如果不是,那佛陀就不是用实法,就开始用权法了,那你就要善用你的有所得心了。我们佛法不一定要把什么东西都讲得很高,什么东西都无所得,也不一定要这样。佛陀在《法华经》上说:“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

我问大家一件事情:净土宗是大乘法吧?是啊!净土宗有所得,有啊!净土宗你要欣求极乐,这不是有所得吗?极乐世界是一个因缘所生法!二乘人欣求涅槃也是有所得。诸位!有所得不一定错,关键是你的根机适不适合。你不要说,你这个人明明是有所得,你一定要把他放在无所得。说,不行,我要自我挑战,自我突破。结果只有一个,叫做“闷绝躄地”。法不契机是伤害最大的了(这个我讲过),法不契机、好高骛远,比懈怠还严重,那个伤害力是很严重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一件事情是双方都满意。佛陀有满意啊,佛陀 “愍而怪之”就是满意。佛陀是愍念他欣求小果,虽然有所责怪,但是佛陀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佛陀是要双方都可以接受。小乘人虽然除粪辛苦,但是他得到涅槃寂静,远离痛苦,满愿了。佛陀知道,只要你肯证得我空真理,我就有办法让你回归真如。所以双方都满意,达到双方都满意的协议。

好,我们看,这就是第一段,“遣使雇作”,双方达成一个都可以接受的协议,就是你来我家除粪,我给你涅槃寂静。双方都同意。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878】有所得不一定错,关键是你的根机适不适合

如果不是,那佛陀就不是用实法,就开始用权法了,那你就要善用你的有所得心了。我们佛法不一定要把什么东西都讲得很高,什么东西都无所得,也不一定要这样。佛陀在《法华经》上说:“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

我问大家一件事情:净土宗是大乘法吧?是啊!净土宗有所得,有啊!净土宗你要欣求极乐,这不是有所得吗?极乐世界是一个因缘所生法!二乘人欣求涅槃也是有所得。诸位!有所得不一定错,关键是你的根机适不适合。你不要说,你这个人明明是有所得,你一定要把他放在无所得。说,不行,我要自我挑战,自我突破。结果只有一个,叫做“闷绝躄地”。法不契机是伤害最大的了(这个我讲过),法不契机、好高骛远,比懈怠还严重,那个伤害力是很严重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一件事情是双方都满意。佛陀有满意啊,佛陀 “愍而怪之”就是满意。佛陀是愍念他欣求小果,虽然有所责怪,但是佛陀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佛陀是要双方都可以接受。小乘人虽然除粪辛苦,但是他得到涅槃寂静,远离痛苦,满愿了。佛陀知道,只要你肯证得我空真理,我就有办法让你回归真如。所以双方都满意,达到双方都满意的协议。

好,我们看,这就是第一段,“遣使雇作”,双方达成一个都可以接受的协议,就是你来我家除粪,我给你涅槃寂静。双方都同意。




补充内容 (2019-9-27 20:11):
【879】佛陀如何化身摄受穷子?

我们看下面的经文,“化身摄受”。

又以他日,于窗牖中,遥见子身,羸瘦憔悴,粪土尘坌,污秽不净。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着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

双方达成协议以后,就把这个穷子请到家里面来工作了,就是扫厕所。扫了一段时间以后,“又以他日”,就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个长者并不是把他请过来就放弃,他还在旁边看。在哪里看呢?在窗户。正中的大门是中道实相,这个墙壁上的窗户就是偏空的思想。因为窗户比较小,它光明狭小,表示偏空的理性,不圆满。所以佛陀是在窗户里面偷偷地看这个穷子,他到底做事情是怎么回事。

结果他看到的是什么情况呢?“羸瘦憔悴,粪土尘坌,污秽不净。”这地方有两段说明。

“羸瘦憔悴”是指他能观的智。就是说,穷子开始消除垃圾了,他用什么方法呢?用不净、苦、无常、无我,叫能观的智。因为能观的智不带六度的福德,但修空性,不修福德,所以“羸瘦憔悴”。就是不再谈六度福德了,我们先不追求快乐,但求离苦,不求快乐。所以他现出来的智慧是羸瘦憔悴的智慧。

看他的所观境。“粪土尘坌,污秽不净。”那么不净、苦、无常、无我四种智慧是观什么呢?观凡夫的身、受、心、法,看你的色身、看你的感受、看你的想象、看你心中的辗转的执取。这身、受、心、法充满了烦恼跟生死罪业,所以“粪土尘坌,污秽不净”。相对于大乘佛法所面对的是一个广大的佛道、广大的波罗蜜,小乘佛法相对是不净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众生法界的身、受、心、法。

那么这个父亲这一看,说,不错,孺子可教也!非常投入,很努力地用四念处观照身、受、心、法,修我空观。佛陀就觉得这个人不错了,就开始怎么样?变身。就是从华严会上的报身,这种无量功德庄严的身相,所谓的胜应身,就显出一个劣应身,显出一个丈六的老比丘相。这时怎么办呢?“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就把法、报的那种功德庄严的璎珞脱掉,“细软上服”,这种柔软的衣服也脱掉。细软上服是大乘的无生法忍,大乘无生法忍那是不思议境,“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没有什么追求涅槃这件事情。本来就涅槃,你追求什么?这种不二法门就是,在生死当中就是涅槃,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但佛陀把这种无生法忍,大乘尊贵的衣服,拿掉,显出怎么样呢?显出小乘的衣服,小乘的空性。

把这个璎珞脱掉,柔软的衣服也脱掉,严饰的这些大乘的福德功德也脱掉,那么穿上什么呢?穿上“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就是说,佛陀开始示现杂染。首先,佛陀的八相成道示现娶妻。说,你不用怕,你娶妻,我也娶妻。而且示范生子,示现这种烦恼相。陪同众生,示同凡夫,就现出这种垢腻的衣服。先示现娶妻生子,再现丈六比丘相,最后,成道以后还示现老病死的相状。甚至于“右手执持除粪之器”,佛陀也示现,说你修四念处,我跟着你修;你调伏烦恼,我跟你调伏烦恼。

而且更严重的是“状有所畏”,佛陀还现出业报相。比方说,佛陀曾经被金枪刺脚、三月马麦。就是国王请佛陀去三个月供养,结果这个国王享受快乐,忘了送饮食,所以佛陀三个月就吃马麦。有这个金枪马麦之报,就是佛陀显出这种受业力果报的情况。这个《阿含经》里面有说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880】为什么大小乘两个法不冲突?

《阿含经》强调的是业感缘起,你看佛陀在《阿含经》里面是没有自在力的,状有所畏。我们举一个例子。释迦牟尼佛的家族是怎么亡的?是被琉璃王灭族。诸位!一个佛陀的家族被灭掉,这是不得了的事情。你不是说“佛为法王,于法自在”吗?所以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有些地方看起来表面上是矛盾。佛陀你那么自在,你为什么不能阻止琉璃王呢?对不起!《阿含经》现的是应化身。他如果现报身,那不是这样境界了。应化身,他必须遵守生死业力的原则,所以佛陀不能去改变琉璃王去灭族,这个是他们的因果,佛陀是不介入的。佛陀也示现头痛、金枪、马麦,因为业感缘起的理论之下只有一句话,叫做“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包括佛陀。《阿含经》就是这个说法,就是佛陀都不能够避免生死业力的轨则。

当然,这样子在《华严经》《法华经》是不同意的,“佛为法王,于法自在”。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大小乘的差别。就是说,你今天的教法是业感缘起,那就是业力主导;但是《华严经》《法华经》是真如缘起,那是“一心万行,万行一心”,佛陀可以一念心中变现无量法,也可以从无量法会归到一念心。一心万法,万法一心,那叫做“佛为法王,于法自在”。这两个不冲突,看你是从大乘的角度,从大乘的缘起来看事情,还是你愿意从小乘的缘起看事情。

所以,佛陀为了摄受穷子,脱掉了尊贵的衣服,现出了垢腻的衣裳,状有所畏。这样子干什么呢?拉近彼此的距离。就是说,让他看:你看我这样子做,我也证得阿罗汉果,你们也做得到!来鼓励穷子。

这个是说明佛陀用化身来摄受他。当然,化身摄受,这也还得要佛法的教育。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看佛陀怎么样善巧开导。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六卷

【881】你连人生是痛苦的都不知道,那你这个人就没法度化了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一十六面。

我们前面说过,穷子的流浪,是因为他舍离了三宝,慢慢流转以后,善根退转了,但是他的出离心没退,这是他唯一得到救拔的地方。我们说过,一个人要得到佛陀的救拔,基本的就是出离心。就是,你不能解决痛苦,但至少你要知道这个是痛苦。就是“知苦”,这是基本,这是佛陀度化你的底限。你连人生是痛苦的都不知道,那你这个人就没法度化了,没办法度化了。因为你所有的修行的激发点、出离心都来自于知苦,其他都可以慢慢来。

这个穷子虽然智慧退失了、菩提心退失了,但是他对痛苦的觉察这一块是在的,所以佛陀和他相遇以后,就展开了善根修补的工作。只要你知道这个人生是痛苦的,有出离心,那所有的都可以想办法了。所以佛陀就利用他要厌离痛苦的心态,带他到二乘的四谛法门;四谛法门以后,佛陀为了能够更亲近这个穷子,就脱下了富贵的衣服,穿上污秽的衣裳,那么跟他怎么样呢?同事摄。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882】我们为什么会贪爱呢?怎么对治?

但是,你不是只用色身来摄受他,你还得要佛法来开导他。我们看佛陀在他工作的时候做了哪些开导。看经文。

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后复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当加汝价。诸有所须,盆器米面盐醋之属,莫自疑难,亦有老弊使人须者相给,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复忧虑。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壮,汝常作时,无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见汝有此诸恶,如余作人;自今已后,如所生子。实时长者更与作字,名之为儿。

这段是佛陀对于这个穷子的一段开示。这段开示等于是开示了三十七道品。

蕅益大师把它分成七科,叫做七科道品。

首先我们看第一科,“语诸作人”。

佛陀就开导扫厕所的这个穷子。他开导什么呢?开导四念处法。这个四念处法是一个正修,它观察的对象有四个:身、受、心、法。身、受是一组,心、法是一组。

我们对于色身跟感受产生贪爱的烦恼,所以佛陀用不净跟苦来对治。比方说,我们为什么会贪爱呢?要么就来自于物质世界,就是身,你可能吃了美好的食物,或者是享受什么样的游戏,这个贪爱是由色身产生的;或者是来自于感受,一种心灵的感受。不管是来自于物质还是来自于精神,这种快乐,佛陀要我们观察不净跟苦来面对。

其实,在四念处操作的时候有别相念、总相念,但真正操作起来是互相作用。比方说对治爱取,我们净土宗也是要对治的,因为你厌离娑婆,第一个对治的就是爱取。对治爱取有两个:一个是不净,一个是苦谛。不净就是说,虽然这个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会给你快乐的感受,但是你要想一件事情,这个快乐是有过失的、不净的。就是它这个美好的蛋糕的背后是有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什么样的过失呢?它里面有烦恼业力。你享受这个快乐,你就要付出老病死的折磨的代价。“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所以“非实安乐住”。所以,遇到三界的快乐,你要做如是思惟:这个快乐只是一时的,但是你要付出以后长远的痛苦。所以用这种苦谛跟不净的思惟来调伏你的爱烦恼,这是第一个。调伏爱烦恼,意思就是建立出离心。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883】如何对治我执?

有出离心当然不够。第二个,“观身受心法”这个“心” 。什么叫心呢?就是“我”的自体。我们凡夫去掌控人生,就来自于内心,那个内心捏造一个“我”,能够常、一、主宰的我。这个“法”就是“我所”,由我所掌控的人、事、地、物都叫法,我所。这个对治法就是无常、无我。

当然有两个选择。你可以先从“我所”控制。比方说,我们有些人喜欢去掌控子女。这个子女好,你就高兴;子女要是不听话,你就痛苦。这种主宰性来自于外境,你就观察无常、无我,这些都是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的,这人生是不能掌控的。人生在世那叫做业力的释放,完全都是业力在释放。业力会好,它就会好;业力会不好,它就不好。众生各有各的业力,不是我们说了算。所以,你可以从“法”上来对治主宰。或者,你可以直接观你的内心。你的内心,这个“我”是不可得,那你看我们的心刹那刹那生灭,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所以,用无常、无我来破除我跟我所,这个就是空正见。

所以,整个声闻法,就是一个出离心、一个空正见。就是透过四念处,身、受、心、法。就是出离心,放弃主宰,就这两件事情。那么这样子生死业力就慢慢慢慢地沉淀、淡薄乃至于断除。这第一个,“语诸作人”,就是四念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