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大乘妙法莲华经----净界法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844】阿罗汉们对大乘功德不生好乐的主要原因

这三个理由,我们看后面的经文,他整个的成长过程、心路历程,更多的是第三个,就是“自谓已得涅槃”,所以“无所堪任”。阿罗汉在之前,他为什么没有在方等会上、般若会上回小向大?虽然佛陀也用大乘佛法跟他对比,来激发他的菩提心,但是他法执太重了。法执这个重,天台宗给他四个字,就对阿罗汉,在法华会之前叫做“沉空滞寂”。

就是说,其实阿罗汉的特色,一个声闻人,他出离心很重。为什么出离心很重?声闻人跟菩萨相比,声闻人某种程度是一种悲观主义者,他对苦谛的体会特别深刻。他对人生的痛苦,可能来自于他生命的经验,也可能来自于他对无常的观察,也可能两个加起来,总之他的结果就是对三界的痛苦有很深刻的体验,所以他厌离心特别重。那么,好不容易得到空性以后,他很享受那种空性所释放出来的涅槃寂静乐。而且他非常满意,觉得这样子就够了,所以有点得少为足了。因为沉空滞寂而得少为足了,所以就不思进取。

所以,几乎所有阿罗汉都是如此,少数的利根除外。我们看《阿含经》,他只要证到阿罗汉果,他一天大概就是吃饭时间去托钵,托完钵回来以后脚洗一洗就入定。干什么呢?等待涅槃的到来。其他就是大事已办了。虽然佛陀讲经,讲方等经、般若经,他们也在座,但是他心中已经不生好乐。而不生好乐的理由主要就是“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是这样的一个概念。如果涅槃寂静是一个真实的东西,那你这样做还可以,关键是它是一个假相,所以这个地方是不能停留的。佛陀必须想办法把他们带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845】为什么阿罗汉对大乘菩萨不生好乐?

我们看下一段。前面是一个略说,三不求;这以下说明,广明,为什么我三不求。看经文。

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

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又今我等,年已朽迈,于佛教化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乐之心。
我们看这段的解释,这段解释就稍微详细一点。

他说,“世尊往昔说法既久”。就说我们证得阿罗汉果以后,我们在入灭之前,其实也听过方等、般若。佛陀往昔说法不但是说了阿含,还讲方等、般若,我们这些弟子来自于对佛陀的皈依,我们也在座。但虽然在座,出现两个情况:

第一个,“身体疲懈”。阿罗汉也不容易,经过长时间的修学,证得阿罗汉以后,他基本上觉得自己目标达到了,所以开始放松下来,身体感到疲懈了。

第二个,内心“但念空、无相、无作”三三昧。他虽然听到的是菩萨的功德庄严,他内心想的是什么呢?还是想他自己在因地修学的“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所以就证得我空,在空性里面观察一切的因缘所生法。这个“无相” 是没有价值,这个东西、这个相状对我来说都是没有价值。

第三个,无作。这个更可怕,心中对因缘所生法没有任何的期待。佛法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厌离娑婆,还要欣求极乐。你什么都不期待,你对于恶法不期待,对善法也不期待,也就是说对于大乘的菩萨法也不生好乐。

菩萨法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中道的智慧,叫做“游戏神通”。菩萨离开因缘以后,为了广度众生又回到因缘,这是一种神通,叫乘愿而来。这种神通,因为它有自在力,就加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神通,简单地说就是普门示现。菩萨从生死中离开了,您好不容易离开,为什么要回来呢?那种大悲心嘛。现出男众的相、女众的相,菩萨又回入娑婆,做众生的父亲、母亲,做她的先生,做他的太太,做他的儿子。后面会讲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菩萨用种种的神通变化来教化众生,应以何相得度,则现何相。这个过程是自在的,所以叫游戏神通。这个就是因为菩萨因地的时候修中道,他无住而生心,所以他在果地的时候能够真空妙有。这第一个,说明阿罗汉对于真空妙有的智慧不生好乐。

第二个,菩提心。菩提心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上求佛道,就是“净佛国土”,就是创建一个清净的国土。干嘛呢?“成就众生”,下化众生。对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阿罗汉也是心不好乐。

为什么你对于大乘的中道智慧跟大乘的菩提心不生好乐呢?世尊令我等修学四谛法门,而证得涅槃的空性;又者我等今天年已朽迈,于佛教化的大乘的无上菩提之法,不生一念的好乐之心。这个就说明,因为空性我已经很满意了,再者我年纪也大了,所以我就等待涅槃的到来。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讲到二乘的法执,为什么他对大乘菩萨不生好乐?他说二乘人修四谛法,他产生那个出离心的力量,好像湍急的水流流向大海一样。你看那个水,那个河流,快速的水流往大海冲的时候,你往上面丢东西,它只能够快速地流到大海,它已经不可能回到陆地了。那种出离心已经坚固到这种程度。所以阿罗汉“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你说叫他从空出假,来到众生修六度,他是不生好乐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846】为什么阿罗汉的慈悲心没办法变成菩提心?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菩提心跟慈悲心其实不太一样。在大乘经典也讲到说,其实阿罗汉是有慈悲心,他只是没有菩提心。比方说佛在世的时候,那些阿罗汉们,佛陀要他到哪里去弘法,叫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你们各领五百个弟子到哪一个地方去宣扬教化,他们都是去的。《阿含经》里面,你遇到阿罗汉,你向他求助,他会为你说法。

那么为什么他慈悲心没办法变成菩提心呢?我们说明一下。慈悲心是被动的,是有条件的;菩提心是主动的,是不需要条件的,它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看一件事情就看得出来慈悲心跟菩提心的差别:佛灭度以后的状态。佛在世的时候,声闻人、菩萨都代佛转法轮,但是佛陀一灭度以后,情况改变了,尤其是阿罗汉的僧团。对僧团来说,佛陀的入灭那是一个非常大的震撼,因为佛在世的时候,大家都是以佛为师,僧团发生什么事,请教佛陀就对了。佛陀一驾崩,就泰山崩坠,那所有石头都不存在。所以阿罗汉都要入涅槃,抢先要入涅槃,他们觉得住世无益了。还好,迦叶尊者召开了羯磨法,用大乘的羯磨法的力量,就告诉阿罗汉,不准入涅槃,我们要结集经典,结集完再入涅槃。所以好不容易把这些五百阿罗汉给勉强留下来,做小乘的结集,五百结集。

同时阿难尊者跟文殊菩萨那些大菩萨也做了结集。菩萨弘扬佛法跟佛陀在不在是没有关系的。菩萨是他有一个叫增上意乐,为诸众生不请友。

所以,阿罗汉的慈悲心,在宗大师的意思就是,少了一个增上意乐,他缺乏一种使命感,就是“弘护正法,续佛慧命,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所以他们只有慈悲心。不要说阿罗汉,包括诸天的天人,《大智度论》讲到这件事,说色界、无色界的天人往下看三界的众生在三恶道中受苦,他也感到不舍,但是他没有下来度众生。他只是内心感到不舍,他有慈悲心,但是他没有行动力,就是没有增上意乐。

所以很多人说,受菩萨戒差别在哪里呢?反正我就是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你没有受菩萨戒,你就没有增上意乐,只是你很想要断恶、修善、度众生。但是,你受菩萨戒,就是我一定要断恶、修善、度众生!这两个不同。所以声闻人缺乏的就是一种大乘的传承,就是增上意乐。

当然这个地方跟他的智慧有关系,因为他缺乏中道的智慧,他没有把假观规划到他生命里面来,他没有把“真空妙有”这个妙有规划到他的生命,他只是把空性当成他生命的追求。所以他对因缘法就抱着一种被动的配合:佛在世,我帮忙佛陀弘法;佛陀灭度,“如大象去象子随”,那我们也跟着走了。是这么一个情况。

这地方是说明迦叶尊者等四大弟子对于过去的菩萨道的看法。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847】只要你内观,把真如本性启动,空性就会被真如所吸收

子二、明今日庆得

那么现在当然改变了。我们看子二的“明今日庆得”,现在听完《法华经》以后,心态大大改变了。我们看经文。

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一直到了法华会上,佛陀讲〈方便品〉、讲〈譬喻品〉以后,有一件事情对阿罗汉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就是佛陀亲自为声闻人——为舍利弗授成佛之记,所以“心甚欢喜,得未曾有”。阿罗汉证得阿罗汉果以后,他以为这一生跟因缘所生法已经没有缘了。因缘所生法当然包括杂染法,也包括清净法。什么成就佛土了,度化众生了,佛道也好,佛法界、众生法界跟我通通没有缘,我就是空、无相、无愿。直到佛陀跟阿罗汉授记成佛以后,说出了舍利弗尊者未来成佛的国土,有依报的国土,有正报的色身,有各式各样的眷属,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鼓励。原来阿罗汉也可以死灰复燃,也可以重新回到佛道来,那对他们是很大的鼓励。

当然,第一个看到这个授记,第二个听闻希有之法,原来空性跟中道是可以对接的,我可以从因缘到空性,我也可以从空性回到真如,这个是希有之法。

只要你内观,内观以后把真如本性启动,空性就会被真如所吸收。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848】你把这个门打开了,其实后面就是真如

“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为什么叫不求自得呢?阿罗汉本来追求涅槃,是吧?他从来没有想到要成就妙有。但是诸位!空性的背后是什么?请问,空性背后是什么?当然是真如!就是说,日用而不知,你以为是空性,其实它是真如本性里面的即空即假即中,佛陀把即假这一块暂时盖住,其实空性的背后就是真如。你只要回光返照,它就是真如;你要向外求法,它就是空性。就像我们现在一样,你说到底有没有生死?你要向外攀缘,那就“梦里明明有六趣”;你要回光返照,“醒后空空无大千”。

所以,很多人在净土宗,到晚年的时候一个很大的盲点,就是生命的收尾,就是心怎么收得住。净土宗临终的时候,你不能攀缘三界的果报。但是我们是一个有感情的众生,我们在人世间活了七八十年,你不能说放下就放下。所以,放下难不难?你也可以说很难,你也可以说很容易。就是你要是老向外攀缘,那对你是非常难,那收心就变成不可能的事情了,你怎么收心呢?临命终你肯定是心有千千结,你怎么收心呢?你老是回忆过去,阿弥陀佛来都没有用。但是,你说难不难?你回光返照,那人生如梦如幻,跟你没有关系。所以,说难也可以,说它不难也可以。

所以,“不求自得”就是说,他求的是空性,其实佛陀给他的空性背后就是真如,就是在“开权显实”!你把这个门打开了,其实后面就是真如。就是说,佛陀本来给他三车,结果出去以后开来的是大白牛车,因为根本没有三车, “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这叫不求自得。就是,我在修无常、无我的时候,我心里想的是偏空的涅槃;结果佛陀告诉你,这个不是偏空的涅槃,这个就是真如本性里面的即空这一块,所以他是“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补充内容 (2019-9-26 20:09):
第五十四卷

【849】为什么这件事情对阿罗汉有很大的鼓舞?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一十二面,我们看癸二的“喻中广明”。

〈信解品〉主要是讲到四大弟子在接受佛陀教化以后的心路历程。基本上,对我们生死凡夫来说,我们对有相的东西是特别的喜欢,不管是财富的相状,不管是感情的相状,不管是美好的名声的相状,因为这种相状会让我们产生快乐的感受。所以,对我们来说中道很难,我们要么一味地投入,要么就完全拒绝。我们很难说“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不可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佛陀说,那你宁可偏空,稍微偏空一点。所以佛陀用空性的涅槃先把我们从生死轮回里面带出来,然后再从涅槃里面回光返照,再把空性带回真如,再从真如里面重新面对因缘。那就是真的中道了,那叫从空出假,那是真正的中道。

但问题是,从空性要把他带出来也不容易。其实,我们从有相的轮回回到空性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要从空性又回到中道的真如,也不容易,那必须要佛陀亲自带。因为一个人进入空性以后,那叫一个涅槃寂静乐。诸位!你要把一个人从生死痛苦带出来,可能还简单一点,因为他知道痛苦。你要从涅槃那么快乐的境界把他带出来,那你要有更好的东西。佛陀就是,我亲自为你授记,我把你过去、未来的成佛之道的因缘事先告诉你。

阿罗汉有一个特点,对佛陀是一心归命,佛陀讲的话他全部相信。诸位,舍利弗在听《法华经》之前,在听〈方便品〉之前跟〈方便品〉之后他做什么事没有?他什么事都没有做,他只是信解而已,佛陀马上跟他授记。诸位!佛陀的说话叫现量境,他不做比量。佛陀不做任何的猜测。记住!他不猜测。就是你的内心变化了,你的功德庄严出现了,佛陀才会给你授记的。所以,授记跟讲理论不一样,那是一个实际的东西,实际东西出现了。所以说,这件事情对阿罗汉有很大的鼓舞。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四卷

【849】为什么这件事情对阿罗汉有很大的鼓舞?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一十二面,我们看癸二的“喻中广明”。

〈信解品〉主要是讲到四大弟子在接受佛陀教化以后的心路历程。基本上,对我们生死凡夫来说,我们对有相的东西是特别的喜欢,不管是财富的相状,不管是感情的相状,不管是美好的名声的相状,因为这种相状会让我们产生快乐的感受。所以,对我们来说中道很难,我们要么一味地投入,要么就完全拒绝。我们很难说“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不可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佛陀说,那你宁可偏空,稍微偏空一点。所以佛陀用空性的涅槃先把我们从生死轮回里面带出来,然后再从涅槃里面回光返照,再把空性带回真如,再从真如里面重新面对因缘。那就是真的中道了,那叫从空出假,那是真正的中道。

但问题是,从空性要把他带出来也不容易。其实,我们从有相的轮回回到空性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要从空性又回到中道的真如,也不容易,那必须要佛陀亲自带。因为一个人进入空性以后,那叫一个涅槃寂静乐。诸位!你要把一个人从生死痛苦带出来,可能还简单一点,因为他知道痛苦。你要从涅槃那么快乐的境界把他带出来,那你要有更好的东西。佛陀就是,我亲自为你授记,我把你过去、未来的成佛之道的因缘事先告诉你。

阿罗汉有一个特点,对佛陀是一心归命,佛陀讲的话他全部相信。诸位,舍利弗在听《法华经》之前,在听〈方便品〉之前跟〈方便品〉之后他做什么事没有?他什么事都没有做,他只是信解而已,佛陀马上跟他授记。诸位!佛陀的说话叫现量境,他不做比量。佛陀不做任何的猜测。记住!他不猜测。就是你的内心变化了,你的功德庄严出现了,佛陀才会给你授记的。所以,授记跟讲理论不一样,那是一个实际的东西,实际东西出现了。所以说,这件事情对阿罗汉有很大的鼓舞。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850】一个人做错事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善根退转

癸二、喻中广明 分二:子一、喻说;子二、合法

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佛陀“喻中广明”。前面是用法说,略说,这个地方“喻中广明”有两段。

子一、喻说 分四:丑一、父子相失喻;丑二、父子相见喻;丑三、遣使追诱喻;丑四、领付家业喻

丑一、父子相失喻 分四:寅一、子背父而逃;寅二、父求子中止;寅三、子遂到父城;寅四、其父心忧念

寅一、子背父而逃

看经文。

世尊!我等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复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

这个地方先讲儿子的情况,因为整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儿子。讲这个儿子有两段,第一个先说他“舍父逃逝”,然后再说“遇向本国”。

“世尊!我等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我把我自己的学习过程用譬喻的方式来做一个说明。譬如有一个人,这个人是一个小孩子,“年既幼稚”,一个年幼无知的小孩子。年幼无知的小孩子在法上比喻什么呢?表示这些声闻弟子们。声闻弟子们今生会跟释迦牟尼佛同样生长在一个时代,受佛的教化,跟佛出家。前面说过,这些声闻弟子在过去两万亿佛所曾经受佛陀的教化,学过《法华经》,学过大乘佛法,也发了菩提心。但佛陀灭度以后,这些声闻弟子们就因为没有进入内凡,只是外凡的资粮位,所以慢慢地在生死轮回打转,就退失了大乘善根。所以叫年幼无知,就是整个大乘善根已经退转了。

我们知道,一个人做错事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善根退转。因为这种自我觉照的功力退转以后,后果就是“舍父逃逝,久住他国”。退转以后,第一个,舍离了佛陀(这个父亲就是佛陀),就跟佛的因缘慢慢淡薄了;第二个是 “久住他国”,就舍离了佛法。佛法是他的国度,佛陀是他的父亲。从大乘善根来说,这是整个一大家族,你不但舍离了父亲,也舍离了整个家族。所以,舍离了佛陀、舍离了佛法以后,经过了六道轮回,十、二十、五十就是经历了六道轮回。这个是说明,他小时候因为善根退转了,所以舍弃了三宝,流转生死。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851】他大乘的智慧退失了,但是他那种善根的信心还在,会慢慢内熏而增长

第二段,看看他长大以后怎么回事。

“年既长大。”我们知道,出世的善根有两种:一种是信心,一个是智慧。智慧是很容易退失的。他大乘的智慧退失了,大乘的觉照功力退失了,但是他那种善根的信心还在。这个长大是说,他的出世善根,那种出离的善根会慢慢地内熏而增长。所以他这个善根,那种来自于信仰的出世善根慢慢地内熏增长。

“加复穷困。”一方面善根的内熏增长,一方面受到生死轮回痛苦的折磨,受到老病死的折磨,就开始产生变化了,就开始“驰骋四方,以求衣食”。这个四方指的我们身心世界的身、受、心、法,在四个地方追求衣食。这个追求衣食怎么说呢?就是求外道法。因为善根退转了,佛陀那个时候还没出世,所以他只能够跟当时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来修学。主要是修两种:一个是苦行,苦行外道;一个是冥想外道。等于是修禅定跟苦行,用禅定跟苦行当作止痛药,暂时地解决身心世界的痛苦。因为佛法还没有出世,所以只好以这个来追求衣食,先追求衣食的温饱。

那么用这种苦行外道,加上自己的一种出世的善根,慢慢地游行,“遇向本国”,就是慢慢地向佛陀、向佛法靠近。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852】善根没有相续的造作,就流转生死了

我们做一个说明。这段经文是先把这个儿子的情况,这个小孩子是怎么回事,做一个说明。我们来看他小时候跟长大的情况。

他小的时候那叫一个“舍父逃逝”。就是,这个人本来是跟佛陀学佛法。我们学佛法应该是要一鼓作气,说实在,就是打铁趁热。就是说,你现在要修净土法门,你最好这辈子就往生,最好!因为业力是不可掌控的。那如果你今生没有把握,没有一鼓作气,你爬山没有一次爬到顶,那你可能从中间就摔下来,就归零了。也没有完全归零,你有些善根会退,有些善根不会退。

就是说,这些声闻弟子跟佛陀学了两万亿佛的大乘佛法,当时在大乘佛法里面只到了外凡位,是很容易退转。外凡资粮位,就是他当时登山的时候没有一次攻到顶,没有一鼓作气,就修到一半,快要成功的时候佛陀灭度了。佛陀灭度以后,就善根退转了。因为你出生的时候生长在非洲,生长在美国、欧洲,没有佛法的地方,那只好怎么样?“舍父逃逝,久住他国。”就是离开了佛陀,离开了佛法。这个善根没有相续的造作,那当然就流转生死了。这第一个,他小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853】修外道法,为什么能够向于佛道呢?

长大以后,他慢慢怎么样?“渐渐游行,遇向本国。”我们知道,善根,有些智慧的善根是会退转,但是他这种信心的善根不退转。所以,他那种出离心是在的,他那种对生死的厌恶的心是在的。那么在的时候他怎么办呢?修外道法。

修外道法为什么能够遇向本国,能够向于佛道呢?蕅益大师说,外道法虽复不当,就是方法不正当,但是“亦得为可化之缘”。就是说,外道法为什么是可度化因缘呢?因为他还有出离心。外道的可爱之处就是他起码知道痛苦,他起码知道三界的五欲快乐是有过失的。这种财色名食睡虽然表面甜美,但是你吃它的时候是要付出轮回代价的。那是刀上的蜂蜜,每一个蜂蜜后面是一把刀。外道起码知道痛苦。所以蕅益大师说,你看佛出道的时候,诸外道等都是先得度化,即此意也。就是外道不管怎么说,他还有出离心。

所以就是,这个小孩子大乘的慧根虽然退转了,但他的信根还在,所以靠着外道的苦行跟禅定,慢慢地积累一种出世的善根;因为这种善根,又慢慢地向佛陀重新一次地靠近。就是,他从佛法的山里面掉下来,但是他透过少微外道的这种资粮力,慢慢又开始趋向佛法。是这么一个过程。这是解释这个穷子。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854】应化身的特点是什么?

寅二、父求子中止

这以下解释他的父亲。寅二,父求子中止。那么儿子是这样的情况,那父亲是做什么事呢?我们来看看经文。

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财宝无量,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玻瓈珠等,其诸仓库,悉皆盈溢;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象马车乘,牛羊无数,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商估贾客亦甚众多。

我们知道这个小孩子是离家出走了,但是我们必须说说他的家庭背景。这个小孩子的父亲有两种身分:第一个身分叫做应化身,另外一个身分叫做法报二身。先看看应化身。

“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应化身强调的是大悲应化,他站在大悲心的角度。这个小孩子当初修学佛法还没有进门,没有进入这个家族之门的时候,离家出走,快要进去之前结果退转了。退转以后,这个父亲是非常的担心。释迦牟尼佛多次地示现于三界当中,也想方设法以大乘佛法施化,但是却求机不得,没有因缘可以度化,所以只能够让他慢慢从外道的禅定跟苦行去积集出世的善根,因为因缘不具足。所以这个父亲经过长时间的尝试,没办法度化,到了某一个时间点,“中止一城”。

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中止一城”。这个“中止一城”就是,佛陀这个时候就住在方便有余土,现出有余依涅槃。这什么意思?佛陀的身有三土:一个实报庄严土,摄受法身菩萨的,十地菩萨;方便有余土是摄受二乘人;凡圣同居土是摄受我们这些生死凡夫的。所以佛陀基本上已经看出来,这个小孩子从离家出走,再来修学外道法,已经慢慢地怎么样?“渐渐游行,遇向本国。”他二乘的善根即将成熟,所以佛陀做好准备,现出丈六的比丘相。什么叫方便有余土?就是示现八相成道。已经做好度化二乘人的准备,准备现出丈六比丘相,准备要出家、成道、转法轮等等。所以这个是说明佛陀作为父亲的第一个身分,应化身,就是已经做好度化的准备。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855】财跟宝有什么差别?

再看看他作为父亲的另外一个身分,那是一个广大功德的法报二身。

“其家大富。”这个法报二身就是他有广大的财富。“财宝无量”,这当中有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玻瓈等七宝功德。那么这个财跟宝有什么差别呢?财表示福德,宝表示智慧。这个法报二身无量的福德、无量的智慧。前面的应化身特点在大悲应化,这个法报二身是福慧圆满。这么多的福德智慧的财宝,有多少呢?“其诸仓库,悉皆盈溢”,充满了各种仓库当中。这个是讲他的财宝。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856】法报二身的眷属有哪些?

这以下讲他的眷属,这法报二身有眷属。“多有僮仆。”佛陀这个报身,我们前面说过,报身是度化谁?法身菩萨。而且报身没有什么灭度的问题,他是恒常存在。应化身有分段生死,生老病死;报身他是恒常存在的。

他有很多很多度化的眷属。比方说谁呢?臣、佐、吏、民。这个“民” 就是十住菩萨,就是刚刚入见道位的,就是圆教的十住。这个十住是圆教十住,就是破无明证法身的。为什么叫民呢?因为十住菩萨只是安住,老百姓求的就是安居乐业,叫做民。刚刚入法身,叫做民。“吏”,这个吏就是地方的县市首长,表示十行的菩萨。十住是安住真如,到了吏的时候开始称性起修,修六度,开始历事炼心,积集资粮。吏就是十行菩萨。“佐”是十回向,十回向开始空有无碍,理事圆融。这表示省长级的了,这个官做得比较大了,他能够进行各式的空有的调停。“臣”就是中央级的官员,这表示十地菩萨,他多少能够辅佐佛陀来度化了。这个就是法报二身的眷属,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857】象车、马车、牛车、羊车各表示什么法?

他不但是有人做眷属,他还有佛法的这种车乘。这个车乘能够运载。有什么车呢?有四种车:象车、马车、牛车、羊车。象车跟马车表示中道实相的教法,这个是实法。象车就是圆顿的一心三观,马车是次第一心三观。这都是真实法,是随顺真如的。牛车跟羊车表示权法,空性的权法。牛车是体空观,羊车是析空观,方便的教法。所以,这个法报二身不但是有菩萨做眷属,还有各式各样的权实的二法来做辅助。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858】这个法报二身干什么呢?

“出入息利,乃遍他国。”那么这个法报二身干什么呢?他除了有这么多的财富,有这么多的眷属,有这么多的教法,他经常怎么样?“出入息利。” 他跟众生要互动的。自行的功德叫做入,就是你把东西买进来,遇到好的因缘再把东西卖出去。买进来叫做自行的功德,把东西卖出去就是化他,叫做出。在这一进一出里面得到一些功德,“乃遍他国”,普遍在整个九法界当中。所以,应化身度化的偏重在三界,而法报二身遍整个九法界。

这当中,“商估贾客亦甚众多”。商,行商的是从他方来本地做贸易的,叫做商。他方,就是法报二身说法的时候,有他方菩萨来听法,叫做商。本土的,在本土做贸易的叫做贾客,就是本地的菩萨来听法,叫做贾客。“亦甚众多。”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859】你跟法报二身结缘,但是你可别忽略了跟应化身结缘

我们前面说过,这个小孩子有两种情况:小时候是离家出走,长大以后比较能够开始找衣服饮食,慢慢地找到一些基本的资粮。他的父亲也是两种情况:一个本门,一个迹门。本门,财富广大,眷属众多,利息丰盛。迹门,他为了寻找儿子,他不惜离开他自己所住的豪宅,而住在一个简陋的小城市。这是讲到迹门。

我们一般跟佛陀结缘,本门、迹门都要结缘。你看有些人他只是修理观,尤其是禅宗,很喜欢修理观,经常正念真如,“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内观的时候,那你跟十方诸佛的法报二身结缘,因为佛陀的法身、报身就是在一念心性里面。所以你一旦摄用归体,那就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跟法报二身结缘。

但是你可别忽略了跟应化身结缘。所以我们要透过事修,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念、意业的观想。诸位!我们讲一个现实的问题。其实对我们凡夫来说,真正对我们产生大利益的,是两千五百多年前陪着我们流转生死、为我们讲经、为我们施设了戒法的释迦牟尼佛。所以,你要不跟应化身结缘,那你变成一种好高骛远了。你只跟法报二身结缘,那你这样子很难得到应化身的度化。所以我们两个都要结缘,理观跟法报二身结缘;事修,透过礼拜、赞叹、供养,跟应化身结缘。

总之,这个小孩子的父亲有两个身分:一个是大悲应化,一个是福慧功德圆满的法报二身。这说明父亲跟儿子之间的情况。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860】在佛陀的定义,你要有资格做我的儿子,一定要三乘善根

寅三、子遂到父城

我们看寅三的“子遂到父城”,慢慢开始准备要相遇了。看经文。

时贫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时贫穷子”,这个贫穷的儿子,我们前面说过,小时候是到处跑,离家出走;长大以后,开始注意到现实问题,开始要吃饭,要穿衣,就开始知道要蓄积一点资粮。当时佛陀没有出世,就修禅定,修苦行,靠了这个资粮,

“游诸聚落,经历国邑”。聚落是小村庄,国是大国,邑是中等的城市。这比喻什么呢?国——十八界,邑——十二处,聚落就是五蕴,简单地说就是身心世界。就是经历过整个六道轮回,慢慢地跟释迦牟尼佛的应化身的八相成道相遇,终于受生于佛世之中。这个就是一种感应道交。

但是我们要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能感的是三乘的善根,所感的是佛陀应化的大悲。所以诸位!我们今天能够感应佛陀,你靠人天的善根是不可以的。你说,我做慈善事业。慈善事业不在佛陀感应的儿子里面!就是说,在佛陀的定义,你要有资格做我的儿子,一定要三乘善根,要么声闻,对苦谛的体会;要么缘觉,对因缘法的深刻体悟;要么菩萨,对菩提心六度的好乐。所以,这个穷子虽然不是三乘,但是他修外道法;因为他曾经有大乘善根,所以他现在起码还是有出世的出离心,还是有二乘的善根。这个就是“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861】穷子凭什么跟佛陀能够感应,生长在佛世?

古德解释这一段说,穷子凭什么跟佛陀能够感应,生长在佛世呢?他说:“三生修福,百劫修因。”就是说,他今生修福,来生修福,第三生又修福,这个福报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他有他的因地,善根力,他能够有出世的善根,对佛陀过去生有礼拜、赞叹、供养,所以才能够生长在佛世。刚好这个流浪的小孩来到这个城市,释迦牟尼佛应化身也在这个城市,比方说印度,示现八相成道。就是两个人冥冥当中,蕅益大师给他四个字,叫做“不期而遇”,双方没有约定,但是自然地招感在一起。就是二乘人的出世善根跟佛陀的大悲两个感应在一起了,叫做“子遂到父城”。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862】释迦牟尼佛还没有跟诸子相遇之前,他内心哪两种想法?

寅四、其父心忧念

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怀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财物,金银珍宝,仓库盈溢,无有子息,一旦终殁,财物散失,无所委付,是以殷勤,每忆其子。

我们知道,佛陀的应化身跟我们相遇,必须要互相忆念。说我忆念你,你不忆念我,那就没办法。那么佛陀当初是怎么忆念这个孩子呢?他有两种忆念:一个叫做忧念,一个叫期待。他为什么忧念呢?就是说,这个大悲的应化身经常忆念他这个过去流失的儿子。说我跟那个儿子离别了五十余年,这个儿子离开我以后,离开了佛,离开了法,就投入到五欲六尘里面,经过了六道的轮回。这件事情,作为父亲,作为佛陀,“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佛陀过去在阿含、方等、般若,在《法华经》之前,从来没有说声闻人是佛陀大乘的佛子、能够继承佛位;佛陀只是说,声闻人以后你到偏空涅槃去,只有菩萨能够到我的家族,继承我佛的功德,能够绍隆佛种,弘传佛法。

所以,佛陀从来没有说声闻人能够从空性转到菩提的,没有说这件事,只是内心思惟,怎么思惟呢?“心怀悔恨。”为什么叫悔恨呢?悔己不勤教化,恨其疏我亲他。作父亲的后悔自己,我当初把他教到外凡位,我应该多用一点心,让他一鼓作气到内凡就好了,内凡好歹不退转了,不该那个时候把他放弃了。

当然,这件事不能怪佛陀。我们会离开佛陀,多分都是我们的错,是因为我们没有忆念佛陀。我们自己不再礼拜,不再赞美佛陀,就跟佛陀因缘淡薄了。当然,作为佛陀,他自己悔恨自己教化不够。恨呢,恨这个诸子离开我以后,疏我亲他,就慢慢地不学佛法,开始追求五欲的快乐,亲他。所以佛陀当时没有见面之前,心中的忆念是心怀悔恨。这第一个。

第二个,他自己也想一件事情,说我这么多财富,金银财宝,仓库充满,如果我今天没有子息来继承家业的话,一旦我这一期教化结束,入灭以后,那么我的财物将散失,无所托付,所以殷勤希望这个儿子能够浪子回头,能回到我的家族,继承我的家业。这个是他的一个忧念。

我们再看他的期待。看经文。

复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财物,坦然快乐,无复忧虑。

那么期待就是说,如果我今天在我这一期教化里面,让他们能够先证得偏空的涅槃,再回小向大,成就一佛乘的妙理,来发菩提心,给他们授记,那我就可以把财物交给他们了。这样子佛种不断,法脉得以相续,那我的内心就“坦然快乐,无复忧虑”。

所以这个地方等于说明,在释迦牟尼佛还没有跟儿子相遇之前,这个父亲有两种想法,一者忧念,二者期待,既忧念又期待。忧念的是当初我没有把他带好,让他流失了;期待呢,希望我这一次的度化能够一举成功,让他们证得阿罗汉果,然后临终之前讲《法华经》,给他们回小向大。这个是佛陀的期待。

我们看后面的结果,佛陀这个期待是成功了,果然把这些外道的诸子带回到阿罗汉,最后回小向大,最后给他授记了。所以佛陀的期待是成功了。

这个是说明释迦牟尼佛还没有跟诸子相遇之前,他内心两种想法,既忧念又期待。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863】如果你对于生死还没有决定要了,那你跟佛陀还很遥远

丑二、父子相见喻 分二:寅一、子见父;寅二、父见子

当众生跟佛陀因缘成熟的时候,他自然会相遇。我们前面说过,你会见到佛陀,只有一种情况,你宿世的善根成熟了,你已经决定要了生死了。这是基本功,不一定说一定要发菩提心。如果你对于生死还没有决定要了,那你跟佛陀还很遥远。就是说你不能列入佛陀的儿子,你只是一般的众生。所以,要成为三乘的诸子,才是佛陀的规划的范围。当然这个三乘的诸子也不是今生栽培的,是生生世世栽培,到现在因缘成熟了,终于要见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15: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