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大乘妙法莲华经----净界法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583】阿罗汉们过去无量的感伤、疑惑、后悔,为什么在听到《法华经》全部消灭?

庚二、重颂  分二:辛一、颂上述长行;辛二、颂领解前文

我们看庚二的重颂。前面是一个长行,后面把这个观念再加以说明。那么颂上述长行,当中分成四科。

辛一、颂上述长行  分四:壬一、颂闻法得解;壬二、颂昔失今得;壬三、颂昔疑今解;壬四、颂疑悔断尽

壬一、颂闻法得解

先看第一个,颂闻法得解。看经文。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闻是法音,得所未曾有。心怀大欢喜,疑网皆已除。

舍利弗前面讲的话用偈颂来表示说,“我闻是法音”,我听闻佛陀这个微妙的“会三归一、权实不二”的法音,我的心中可以说是“得所未曾有”。我从来就不知道,原来三乘法一开始是这么多的差别,但走到最后竟然能够对接到一佛乘,这法法还可以相通,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得所未曾有”。而且是“心怀大欢喜”,原来我虽然证得阿罗汉果,我什么都没有失掉,我只是第一阶段,我本来就应该先证得阿罗汉果,这是佛陀的善巧方便。所以“疑网皆已除”,过去的无量的感伤、疑惑、后悔,在听完《法华经》后全部消灭,取而代之的是“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是这么一个情况。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584】只要加一个内观,就不失于大乘

壬二、颂昔失今得

看经文。

昔来蒙佛教,不失于大乘。佛音甚希有,能除众生恼。我已得漏尽,闻亦除忧恼。

“昔来蒙佛教,不失于大乘。”虽然我过去蒙佛陀教导小乘的四谛法门,我也如实地修学,证得阿罗汉果,但是我如今才知道,只要我能够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会权入实”,其实我并没有失去大乘的功德。就是只要加一个内观,就不失于大乘,所以他就赞叹“佛音甚希有”,佛陀讲的《法华经》真的太希有了。为什么呢?“能除众生恼。”不但是对凡夫,当然对我们凡夫很重要,因为我们要赶快知道原来解脱道跟菩提道可以提前启动的,“内观真如,外顺弥陀”,这两个:解脱道、菩提道是可以同修的,所以对凡夫来说帮助很大。即便是我证得漏尽的阿罗汉,“闻亦除忧恼”,我自己心中的忧悔,也能够从《法华经》里面得到解脱。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585】一个人最大的障碍,就是智慧不够,你认为失掉那果然就失掉了!

蕅益大师对这段经文,他讲一句话说,阿罗汉过去的失,他的损失是怎么回事?蕅益大师说:“昔原不失,因迷故失。”阿罗汉其实什么都没有失掉,但是他自己认为失了,问题在这里。所以,一个人最大的障碍,就是你自己的智慧不够。你认为失掉那果然就失掉了,就这样子。“昔原不失”,过去原来是没有失掉的。

其实,阿罗汉一路走来,这个都是佛陀的布局。你想佛陀要你成就阿罗汉,佛陀肯定是为你好,他一定知道你必须经过这个过程。就像有些人,我们一定要先到净土去,再回入娑婆。当然,你今天离开了娑婆世界,你用过度的操作,你对娑婆世界的生死极度地厌恶:我受够了,再也不回来!那有障碍,是你自己的心态产生障碍。你不能怪说,佛陀,你当初干嘛设计净土法门?是吧?你不能这样讲,法门没有错。所以我们但修其法,但是不能生执。

法执法执,重点在那个执,法可没有错!佛陀让你操作法门,他是给你个方便,结果你弄假成真,你在法上加一个执,结果你自己造成了障碍。你不能说佛陀当初就是偏心。你看我到了净土以后,我证得是小乘的果位,我同梯的到净土以后证得初地。释迦牟尼佛说,这可不能怪我。同样一句佛号,你是怎么操作的?心力不可思议,法只是个工具。

“昔本不失,因迷故失”。就是说,本来阿罗汉什么也没有失掉,你自己自我设限。你一直认为你是阿罗汉,你有法执,所以法执引生所知障。当然,阿罗汉没有烦恼,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他没有看清。这个所知障就是障碍所知的境界,你看不清楚。就是说,你把方便当真实,结果你自己把自己限制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586】一个人会不会往生,这个观念很重要

我过去遇到一个修净土宗的居士,他跟我讲,说他学了大乘佛法以后受益很多。我说怎么回事呢?他说他以前念佛没什么问题,他佛号念得挺好,但是对往生有一点问题,有一点罣碍。因为这个往生必须要佛陀接引,这个地方就有距离的问题。“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这十万亿佛土的佛陀来到我眼前来接引我,这是一个距离的问题。第二个,法界的问题。佛是佛法界,我是一个业障凡夫,这一差差了四个法界。

所以我们一个人,没有修理观的人,会觉得:第一个,跟佛有距离;第二个,跟净土也有距离。所以净土宗难信就难信在这里。

你怎么突破?你怎么拉近你跟佛陀的距离?你怎么拉近你跟净土的距离?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内观,把生命归零。你从因缘所生法里面找答案,你就找不到答案。落入因缘所生法,那叫做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那就各各不同。净土是功德庄严,我们是业障凡夫,如果落入因缘果报的话,那就很难往生了。但是如果你想到“如是本末究竟等”,你把这些因缘果报全部会归到一念心性,就是把生命的因缘全部拉到生命的原始点,那就没有距离的问题了。所以,感应道交就在一念之间。

诸位!一个人会不会往生,这个观念很重要!

“感应道交”到底是十万亿佛土,还是在一念之间?如果你认为在十万亿佛土,你就很难往生了。你认为是十万亿佛土外的佛来接你,你就很难往生了,你知道吗?那你如果说往不往生跟距离没有关系,是一念之间,一念相应,那你就很容易往生了。所以这个往生的观念就在这里而已,你相信往生是一念之间还是十万亿佛土,你是在因缘上建立往生,还是在心性上建立往生,这就有差别了。所以修行不在法门论高下,就是你的见地很重要。所以舍利弗尊者说,我听到《法华经》以后,“闻亦除忧恼”。我过去所有的罣碍忧恼,我只要回光返照,我什么都没有失掉。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587】舍利弗尊者在方等会上为什么感到非常的悲伤跟自责?

壬三、 颂昔疑今解

我们看壬三的“颂昔疑今解”,第一个解开疑惑,第二个解开后悔。先看疑惑。

我们看经文。经文里面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我处于山谷,或在林树下,若坐若经行,常思惟是事,呜呼深自责,云何而自欺?

这一段是说明舍利弗尊者证得阿罗汉以后,在方等会上,他经历过大乘的功德殊胜以后,他的一个心态。说:“我处于山谷,或在林树下。”我们看这个情境就不太一样。你看阿罗汉成就阿罗汉以后,他可能会离开僧团,也可能不离开僧团,多数会离开僧团,因为他大事已办了,他不需要学习了。所以阿罗汉成就涅槃以后,他只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等待死亡的到来。他观察这个色身是臭皮囊,一点价值都没有,所以他的人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去托钵,回来就打坐,然后就等待死亡到来。死亡到来是他最快乐的时候,“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用三昧真火把身体烧掉。所以,阿罗汉他的涅槃叫做“处于山谷或在林树下”。当然,如果今天这是一个菩萨成就涅槃,那就不是在山谷林树下,那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了。就像后面〈信解品〉四大弟子说的,说我成就的涅槃,就像一个人住在空地上的小茅蓬,住一个草庵,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我一个人住,其他人都不能,我这个房子不能跟人家分享。大乘的涅槃是一个高贵的房子,里面很多珍宝。更重要是能够怎么样?出入贸易!这个珍宝还可以带出去给人家用,还可以赚钱,还可以出。出就是利他,入就是自受用。这菩萨的功德里面,他是“如来现起他受用”。

但是阿罗汉的涅槃,我们看到,“我处于山谷,或在林树下”,他只能自受用,他就静静地等待涅槃的到来。在哪里等待呢?在人烟稀少的寂静处,在那边或者打坐或者经行,然后就思惟说:“呜呼深自责,云何而自欺?”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舍利弗尊者不简单,大乘善根深厚。他证得阿罗汉果以后,并没有因此而自满,只是感到非常的悲伤跟自责:我怎么就当初轻视自己,没有修学大乘的因地和大乘的果报呢?他自己在方等时疑惑自己走错路了,而“失于如来无量知见”。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588】舍利弗尊者在方等会上的疑惑是什么?

再看第二段。

我等亦佛子,同入无漏法,不能于未来,演说无上道。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八十种妙好,十八不共法, 如是等功德,而我皆已失。

好,看第一个,相当于两个疑惑。

第一个疑惑,是透过内在的思惟而产生疑惑。“我等亦佛子,同入无漏法,不能于未来,演说无上道。”第一个,失去了大乘的智慧。说“我等亦佛子”,三乘都是佛陀的弟子,更重要的是三乘同时证得了我空的智慧、无漏法,但是为什么独独只有声闻人不能在未来世中演说无上道?我们只能够讲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我们不能讲“真空妙有”的道理。这个假观的智慧对我们来说怎么就没办法成就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演说中道的实相的道理呢?第一个,他怀疑自己失去了中道智慧,他一辈子只能在空性里面待着。这第一件事情。

第二个,他不是只有失去中道智慧,他还失去了大乘的功德。

先看第一个,外德,金色三十二相。你看一个阿罗汉,他成就阿罗汉以后,他以前长什么样子,他在死亡之前他还长什么样子,就这样子。他是一个心解脱,但是他没办法去改变他的外相。菩萨可不一样,菩萨成就涅槃以后,因为他花的时间长,他福慧双修。你看菩萨一旦要示现成佛,绝大多数都是做王子,王子出家,最后一生。就是他要示现成佛的时候,他那个福德力已经够到只要到天上就做天王,人间就做王子,甚至于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外德。第二个,内德,“十力诸解脱”。他不是外相庄严而已,他内在有十力、十八不共、种种的三昧解脱,简单地说就是菩萨的普门示现。这一点就不可思议。

菩萨度化众生他不是只用一个相貌。我们说阿罗汉成就阿罗汉以后,他这个相貌就是这个相貌了。而菩萨呢,你这个人需要现国王相,菩萨就现国王相摄受你;你这个人特别尊重学者,他就现学者相。所以这菩萨的身相是变来变去的。为什么?他有“十力诸解脱”,“十八不共”,就是不共于小乘的。

为什么同样证得一个我空的真如,我们二乘人没有这种外德的庄严、内德的功德呢?“而不得此事?”所以说,八十种妙好,这种外德跟十八不共的内德,“如是等功德,而我皆已失”。这是他经过内心深深的思惟所得到的结论:他失去了佛陀的智慧,佛陀的相好庄严,佛陀内在的功德。我什么都没有了。这第一个,感到疑惑。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589】舍利弗尊者在方等会上有什么悔责?

我们看下一个。

我独经行时,见佛在大众,名闻满十方,广饶益众生。自惟失此利,我为自欺诳。

前面的疑惑是舍利弗尊者自己内在的思惟,这以下的疑惑是他自己实际的见闻,他自己的生命经验。他说,我不是这样思惟而已,我还曾经独自经行的时候,亲眼看到佛陀在大众中“名闻满十方,广饶益众生”。佛陀有广大的福德力,他的名声遍满十方世界,他不是像我们舍利弗尊者名称普利于整个当时的印度。佛陀一旦说法,十方诸佛的大菩萨都来听,听完以后大菩萨再回去。不但是印度,还有诸天、人、修罗、鬼神道,整个九界众生都来听法。所以佛陀的摄受力、福德力是“名闻满十方,广饶益众生”。

而我自己,“自惟失此利,我为自欺诳”。这个就是我第二个损失了,不但是智慧功德,福德力也是不足。这个的确是。如果你去读《阿含经》,你会得到一个感觉,就是佛陀跟你是没有什么差别。我们只能说佛陀演得太像了。所以在阿含会上,阿罗汉认为佛陀就是一个大阿罗汉,如此而已。就是佛陀你也是一个生死凡夫,你也娶妻,你也生子,凡夫该干嘛你还干嘛,你只有后来在出家以后,在树下思惟开悟,然后你再成佛的。阿罗汉一路以来是这样认为,所以他认为说佛陀的智慧跟我没有什么差别,佛陀死了以后也入了无余依涅槃,跟我入的涅槃也是同一个涅槃,因为他在《阿含经》所得到的教法就是这么一个教法。

但是,阿罗汉经历了方等、般若以后,他可以说大开眼界。不是这么回事!佛陀不是你说的只是一个大阿罗汉,那叫做一个“演说无上道,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名闻满十方,广饶益众生”。光是这个对众生的摄受力,我们举一个例子。你看有一次舍利弗尊者他实际生活中跟佛陀饭后经行,佛陀走在前面,他走在后面。有一只鸽子从天上飞过来在地上。佛陀不经意地经过那个鸽子的时候,佛陀的身相影子罩到鸽子身上,鸽子感到内心安稳——佛陀的大悲心。阿罗汉还有习气,舍利弗尊者他因为有瞋心的习气,他罩到鸽子的时候,鸽子恐惧,赶快逃走。这一点就看出高下了。

其实佛陀,哪是说他一出生还是一个凡夫呢?那叫一个示现!所以,舍利弗尊者还没有得到《法华经》之前,他就能够悟到说他跟佛陀不一样,这一点也是不简单。他冥冥中知道佛陀原来不是阿罗汉,佛陀有中道的智慧,有三十二相,有十力诸解脱,能够名闻满十方,广饶益众生,而我什么都没有。自己感到自责,感到疑惑。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590】舍利弗尊者在般若时产生什么反省?

壬四、 颂疑悔断尽

我们再看一段。到了壬四,颂疑悔断尽。看经文。

我常于日夜,每思惟是事,欲以问世尊,为失为不失?我常见世尊,称赞诸菩萨,以是于日夜,筹量如是事。

前面是讲到方等时,他在经历方等时的时候产生的疑惑跟悔恨,这个地方讲到般若时产生的怀疑。

“我常于日夜,每思惟是事。”思惟什么事呢?很想要问世尊一件事:“为失为不失?”我们二乘人,在般若会上看到佛陀您老人家经常跟某一个菩萨授成佛之记,说你未来能够有什么样的国土庄严,你有什么样的眷属,你能够示现三十二相成佛之道,种种的功德庄严,但是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听到你为声闻人授记呢?“为失为不失?”这难道是我们二乘人在修行当中有所不足吗?或者是我们实际在修学上自身有些什么过失呢?其实两个都有。法门也有所不足,因为你发了出离心,没有发菩提心,这是第一个,法门有所不足。第二个,你对苦谛的操作也过当,法执太重。这两个都有。

“我常见世尊,称赞诸菩萨,以是于日夜,筹量如是事。”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思惟呢?因为我常常听到佛陀(这个常见佛陀是在般若会上)赞叹大乘菩萨的因地,某某菩萨能够发菩提心,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关键是修了以后还能够修无所得,以无所得修六度(这个是般若会上),所以我才产生这样的一种自我反省,“为失为不失?”这个是般若会上产生的自我反省,就是方等会上的疑惑在般若会上解除了,但是他产生另外一个,产生后悔。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591】原来三乘走到最后其实就是一佛乘,重点不在法,在心!

好,看下一段。

今闻佛音声,随宜而说法,无漏难思议,令众至道场。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余。

前面讲到般若会上的后悔,或者说是忧悔。到法华会上,如今开悟了。

“今闻佛音声,随宜而说法,无漏难思议,令众至道场。”今,就是在法华会上的〈方便品〉,听到佛陀所谓的“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可以说是“无漏难思议,令众至道场”,这真的是不可思议。原来三乘走到最后其实就是一佛乘,所以,三乘人都是可以成佛的,是我自己自我设限的。只要我把心胸打开来,其实成佛跟你刚开始选择什么法门没有关系。你刚开始是喜欢布施,你刚开始喜欢持戒,都不是问题,关键你的心量要够大,关键在这里。这些法真的是难思议。重点不在法,在心。

他讲到自己过去的一段因缘说:“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说我一开始遇到佛陀的时候是一个婆罗门。舍利弗尊者跟目犍连尊者以前两个是师兄弟,他们两个拜一个婆罗门的老师,各领一百个弟子修学。后来婆罗门老师往生了,就他们两个撑起了整个外道的修学,所以“为诸梵志师”。我领一百个弟子,目犍连领一百个弟子。 “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佛陀遇到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以后,佛陀的妙观察智看这两个根机,知道这个时候讲一佛乘恐怕要坏事。这两个根机,这个邪见的外道,我见特别重。佛陀作为一个大医王,观察根机以后,先拔掉他们的我见,并没有开显一念心性,先讲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当然,这个就是契机。佛陀的意思就是,不要什么事先求圆满。先求进步,再求圆满。

所以,“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因为佛陀为我说了这么一个相应的法门,我马上就能够把我见给拔掉,证得我空的真理。

“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我当时在阿含时还志得意满,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我以为修行到此大功告成。我听了《法华经》,“而今乃自觉”,到了法华会上才知道,原来离开三界只是成佛的第一步而已。“非是实灭度”,二乘的涅槃只是一个成佛的过渡。

你要是以〈方便品〉来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按照〈方便品〉的意思,阿罗汉的涅槃是一念心性当中所现的一个影像,如此而已。心中的影像,它不是心,它是心中所现的影像。佛陀用这个影像来引导阿罗汉,说没关系。当然,修行不容易,总要有个动力吧。要是什么都无所得无所求,他就没办法进步了。所以在〈信解品〉上说,佛陀创造一个假相,说没关系,你现在很痛苦,没事,前面有一个涅槃寂静乐等着你,你只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所以阿罗汉一开始是透过涅槃寂静的引导,成就涅槃以后,佛陀说,对不起,这个涅槃是假的。当然,后面会说,佛陀没有虚妄,因为佛陀会给你一个更好的东西。就是,“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其实是佛陀引导我们声闻人出离三界所创造一个涅槃的假相。

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功德圆满呢?“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必须要成就大乘的佛果菩提。什么叫佛果菩提呢?第一个,你要有外相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八不共,种种功德庄严;第二个,你要有广大的福德摄受力, “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得到九界众生的皈依恭敬,这样子才可以说是“永尽灭无余”,才是真正的大事已办。到法华会上他才知道是这么回事。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592】善用自己的特色没有对错,但是关键在于你要用特色去开显自性的功德,借假修真

看最后一段。

佛于大众中,说我当作佛。闻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

佛陀讲完〈方便品〉,其实舍利弗尊者是成就了信解,信解以后佛陀给他授记,但是这个时候授记还是授了通记。我听闻如此的法音,又得到佛陀授记以后,“疑悔悉已除。”

其实对声闻人来说,授记很重要。就是说,因为声闻人他们法执太重。我们没办法想象,阿罗汉那种涅槃寂静的心中,他烙到心中的那个痕迹有多深,你没办法想象。所以蕅益大师说,菩萨是我执重,法执轻。你看菩萨,你听《法华经》一听就懂,但是你很容易起烦恼,对不对?阿罗汉相反,阿罗汉不容易起烦恼,他的我执轻,法执重。但是你一旦让阿罗汉信解以后,他马上从阿罗汉跳到初地,因为他事修强。当然,他以前所落下的功课,比方说六度,比方说跟众生的互动,他都要补上去。但没关系,他成就初地以后,他要补做两个功课:第一个,福德资粮;第二个,他的中道实相的智慧还要加强。但是他的禅定,尤其是阿罗汉的禅定跟我空的智慧那是非常深刻的,因为他一路走来,事修;尤其他对苦谛的思惟,他那个出离心是很强的。所以各有特色。
但是,我们要知道一点,每一个人的学佛都不是今生的,没有一个人是今生的,所以每一个人都有特色,这个是正常的,但是你不能执着这个特色是究竟。就是说,“佛说阿罗汉,即非阿罗汉,是名阿罗汉”。你这个特色,如果是向内用来开显你自性的功德,那这个是好事。我的特色是拜佛,我越拜,我觉得我跟内心越靠近。恭喜你!你的方法对了,善用你的特色。我的特色是做义工,只要有打佛三、佛七,我就去为他煮菜。这是你的特色。你这个特色不断操作以后,你的内观加强了,恭喜你!如果你把你的特色变成执着,变成高慢,跟人家比较,那你方向就错了。

所以这个关键在哪里?就是外缘跟内观。就是说,有特色是对的,没有一个人学佛是平等的。佛法是这样:每一个人是完全不一样,到最后是越修越一样,就是“方便有多门”,但是“归元无二路”,你只要往心性中内观。所以,一个人有特色,越修,他那个特色越来越明显,这不是好事。另一个人是,有特色,修到最后那个特色好像有,又好像没有,恭喜你!好像有,又好像没有,佛说特色即非特色,是名特色。恭喜你,你有作理观了。这就是我们说的,你一个人是弄假成真,你执着特色,志得意满,那你这个特色变成你的障碍。你知道吧?你把特色叫做“借假修真”,用这个特色来敲开你自性功德之门,那你这个特色是好事。我不断地拜佛,不断地拜佛,我的心性更调柔,对清净心、菩提心更清楚,那这个特色是好事。

所以诸位,有特色是没有错的。你的特色是持戒,他的特色是布施,这个都没有对错,那是一个开门的密码。关键是你会不会用你的特色去开显你自性的功德,重点在这。所以你看舍利弗尊者的特色。声闻人的特色就是对苦谛深刻的体验,无常、无我。所以你别看阿罗汉,阿罗汉他在世间法真的是八风吹不动,你所有世间法,他只要现出无常、苦、空、无我,在他的观念里面,所有有为法完全没有价值。但是他对这个妙用就比较弱,这一点是不如菩萨。所以我们也不能看不起阿罗汉。菩萨没有入初地之前,他也容易起烦恼,容易退转。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往生到净土去。

就是说,我们菩萨,你今天会听《法华经》,多分来说你是菩萨种性,当然我们很难理解声闻人。菩萨种性是很容易起烦恼,但是他容易有大悲心,他容易建立中道的智慧,这就是我们的特色。

诸位,善用自己的特色没有对错,但是你要用特色去开显自性的功德,叫做“借假修真”。重点在这。这个是讲到舍利弗尊者他的一个修学的过程,一路走来,从阿含、方等、般若到法华,他终于从空性的智慧而回归到“一心三观”的智慧,他终于开悟了。所以佛陀给他授记,说未来会成佛。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五卷

【593】一个人要成佛,一定要两种法门同时修学

辛二、颂领解前文 分二:壬一、追叙疑悔;壬二、叙今领解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五面,我们看辛二的“颂领解前文”。

这一科是说到“身子领解”,就是舍利弗尊者在前面的〈方便品〉听到佛陀说“开权显实”的妙理,他把自己的理解讲出来。前面是一个长行,这以下是一个重颂。

那么舍利弗尊者到底是理解什么道理?我们做一个复习。简单地说就是悟到了一个真理,就是所谓的“权法妙,实法妙”。我们一个人要成佛,一定要两种法门同时修学,一个是权法的修学,一个是实法的修学。

那么什么叫实法呢?它必须要上契诸佛实相的妙理,就是你要成佛之前,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你要契理。真理是不能修证的,因为真理是本来具足的,众生本具,诸佛所证,所以真理不要修。你只要怎么样?只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可以了。你知道你打妄想的心的深处有一个一念心性,它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它是一切生命的根源,就可以了。真理在于观照,所以实法不是让你来修的,是让你观照用的,叫“内观真如”。这是一种真实法。什么叫真实?它不会变来变去的。你今天观它,它也是如;你明天功夫进步了,你观真如,它还是一样,如。它是不变的。不变的东西,就没有所谓的进步退步的问题。所以我们对于真理只有做一件事情,就是信解,观照,安住,这么一个情况。这个就是我们佛法说的,你要有一种菩提分。虽然我本身没有成就菩提,但是我随顺菩提,成就一种菩提分。你观照真如就是一种菩提分。你跟佛陀是怎么样?同一条线,顺从菩提。

但是,你只有顺从菩提,这是不够的。因为我们从因缘上来看,我们是一个业障生死凡夫,所以我们必须要怎么样?要有一个权法来做一个调伏对治。一旦讲权法,那就落入了因缘所生法了。落入因缘所生法,就每一个人不一样了,因为你的因缘跟他的因缘不同,你的烦恼跟他的烦恼不同。因为每一个人的生命经验不同,无量劫来我们经历过不同的生命经验,有些人贪烦恼重,有些人他脾气大,各式各样。所以,一旦落入权法的修证,那就各各不一样了,你修你的,他修他的。所以权法它不是只有明白而已,它要论修证,那是一种真实的功夫,我们叫做事修。

所以一个人要成佛,一定要两套专修:内观真如,外修三乘。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594】为什么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我们从舍利弗尊者的成长过程来看,他一开始接触的佛法是《阿含经》。

《阿含经》是一个权法,它讲四圣谛。它告诉你,一个生死凡夫怎么样能够快速地离开生死轮回,所以它没有成佛之道。舍利弗尊者在阿含会上,他可以说是充满了自信,因为他把整个四圣谛修完了。所以一般声闻人经过《阿含经》以后,他认为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他觉得他是大事已办了。诸位!每一个人证得阿罗汉以后,他认为他人生只有一件事情,就是等待死亡的到来。我们一般人怕死亡,阿罗汉他对死亡是充满了期待。他认为:“我今何用此色身,荷负众苦不休息。”阿罗汉认为他拖了这个皮囊,对他来说是一个负担了,但是他又不能自杀,因为自杀犯杀戒,所以他就今天去托钵,回来把脚洗洗就入禅定,他就等待死亡的到来,因为他觉得他大事已办。直到方等会上,他这个时候跟诸大菩萨一接触,看到这大菩萨的甚深功德,对他刺激很大。因为他认为“我等同入法性”,就是说阿罗汉认为,我入了涅槃,你们菩萨也入了涅槃,他认为涅槃是一样的。结果,在方等会上发觉,此涅槃非彼涅槃。我的涅槃只有寂静安稳,菩萨的涅槃叫做功德庄严;甚至于到般若会上,佛陀还跟他们授记,说你的涅槃是可以成佛的。但是阿罗汉们在般若会上,从来没有看到佛陀跟阿罗汉授记,所以心中是既疑又悔,充满了悔恨。想当初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这条路呢?因为在方等、般若会上,佛陀讲的是差别法。你修声闻四谛法,你到了阿罗汉就没了,停了;你修十二因缘成就缘觉;你修菩萨乘成就菩萨。所以,在法华会上之前,阿罗汉是认为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当初选错了因地,现在已经没法改变。所以他充满了悔恨:我当初为什么就匆匆取证,我应该稍微等一下,想清楚了。所以他认为对他来说是一种重大损失。

直到法华会上,佛陀说所有人都没有损失,任何的不足都可以把它修补过来。为什么?因为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刚开始你是修慈善事业的,那说你是人天种性,没有错,从因缘上你是人天种性;你这个人接触的是一个小乘的教理,修四圣谛的,二乘种性;或者你是修菩萨种性等等,这个都是因缘的修证。如果我们今天愿意做一件事情,就是“回光返照”,会把所有的差别相找到一个共同的平台,所谓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样子,你修什么法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你已经“会三归一”,你已经入了佛陀的菩提法性之海。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所以舍利弗尊者从开始的悔恨,到法华会上听到说原来他没有损失,声闻法就是成佛之道,菩萨法也是成佛之道,所以“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所以他前面这一段都在讲他自己成长的修学过程,从最初的自己认为的损失,到最后原来可以弥补,最后生起欢喜。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595】阿罗汉们听到佛陀讲到实智的不可思议,讲到权法的方便,为什么心中产生惊怖疑惑?

前面的是长行,这以下舍利弗尊者用重颂的方式把它做一个简要的说明,做一个复习。这以下有两段。

壬一、追叙疑悔

我们看壬一的“追叙疑悔”,他当初的疑悔。看经文。

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
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

这一段说是“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这个初闻是指什么时候?这初闻,这个地方的时间点,是舍利弗尊者听《法华经》的〈方便品〉的前半段。前半段诸位可以稍微复习一下,它是什么?它是略“开三显一,动执生疑”。

佛陀先略说。佛陀在刚开始〈方便品〉的时候,他讲两件事:

第一个,讲到佛陀的实智不可思议。我们因地观照真如,因地叫做实法,我们在修实法;成功以后变成智慧叫做实智,真如本性所发出的智慧。所以佛陀一开始在〈方便品〉之前说:“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说阿罗汉们,你不要以为我跟你是同样阿罗汉,我的智慧是你们不能了解的,我所安住的一念心性的即空即假即中思想,那不是你们无常无我的智慧、我空的智慧所能理解,那档次差太多了。第一个佛陀赞叹实智的微妙不可思议。

第二个,赞叹权智。“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这个地方对舍利弗尊者打击也很大。多少的岁月,阿罗汉不容易啊。诸位!阿罗汉要放弃他所有的感受、想象、色身,他必须把物质、内心的世界全部放弃。为什么?因为他想追求涅槃。所以,支持阿罗汉不断用功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涅槃寂静乐。现在你告诉我这个涅槃是方便力,那只是一念心性所现的一个影像,一个假名假相假用,没有真正的涅槃,所以这个时候,对舍利弗尊者们的打击是很大的。所以“初闻佛所说”,听到佛陀讲到实智的不可思议,讲到权法的方便,这个时候心中产生惊怖、疑惑。

什么样的惊怖、疑惑呢?“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这难道是魔王以神通力化作佛陀的身相,来扰乱我的心思吗?这个一开始就是佛陀的规划,就是先一个略说。干什么呢?动执生疑,先把他的疑惑给逼出来。基本上,声闻人的思想,他一路走来,他的教法是我空法有。他放弃生命所有的主宰,追求涅槃。但他的问题在哪里?他法执坚固。他认为生死是真实的,“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涅槃也是真实的,所以怎么样?我放弃了生死,追求涅槃。所以《大智度论》上龙树菩萨说,声闻人闻诸法空如刀伤心,就像用刀去割他的心一样。你跟我讲“生死涅槃等空华”,那对阿罗汉的打击是很大。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在整个声闻人心中唯一的目标,在法华会上刚开始,佛陀说是一个方便法,那对阿罗汉们来说,可以说是产生很多的惊怖跟疑惑。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596】佛陀是如何断除阿罗汉们的惊怖跟疑惑?

当然,作为一个圣人,阿罗汉,舍利弗尊者不可思议。他这个时候并没有退转,他反而起身殷勤三请,请佛陀讲清楚一点,什么叫做“权法妙”、“ 实法妙”,“权实不二”的概念。这个时候请佛陀再广“开三显一”,断疑生信。

就佛陀开始广说。

我们看下一段,请合掌。

佛以种种缘,譬喻巧言说,其心安如海,我闻疑网断。佛说过去世,无量灭度佛,安住方便中,亦皆说是法。现在未来佛,其数无有量,亦以诸方便,演说如是法。如今者世尊,从生及出家,得道转法轮,亦以方便说。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以是我定知,非是魔作佛,我堕疑网故,谓是魔所为。

这一段是依人而断疑,先断除疑惑。等到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殷勤三请,佛陀正式地“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佛以种种缘,譬喻巧言说。”佛陀用什么样的事缘来说明呢?佛陀举出五佛的说法仪式。什么叫五佛呢?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释迦佛,还有十方佛。那等于是所有的佛都这样做了。说十方诸佛出世来说法,都是用“权实不二”的概念来说法,都是用实法来做一个目标引导,内观真如,用权法来做对治,没有一个例外的。没有哪一尊佛说,你只要理观,你只要知道你是清净具足就好了,什么都不修了。那你就执理废事了。也没有哪一尊佛说,你就好好拜佛就好,其他什么道理都不学。那你执事昧理。你没有站在佛陀的同一条平台线,没有顺从菩提,你怎么成佛呢?你事修是向外攀缘,真如本性是向内。今天你煮饭应该用白米去煮,结果你用沙来煮饭。你本身不是菩提性,你不可能有菩提的果。所以三世诸佛说法,一定是两套的法门,一定是向内讲实法,内观一定是真如;向外一定是方便,权法,三乘,没有例外。过去佛如此,现在佛如此,未来佛如此,释迦佛如此,十方诸佛如此,五佛的说法都是这样子。这是第一个。佛陀的说法,第一个。

第二个,佛陀用大悲心加持他。“其心安如海。”这段古德解释说,舍利弗尊者堕入惊怖、疑惑的时候,“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佛陀用大慈悲心来摄受加持他。阿罗汉是有三明六通八解脱的,一般的魔王也经不起他的神通智慧的观照,所以他以智慧观进去佛陀的内心,发觉佛的心甚深广大,安定如大海,没有任何的差别对待的心。所以,他从佛陀的大智慧跟大慈悲里面得到的结论:“我闻疑网断”,这个不是魔变现的。这是一个总说。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597】《法华经》什么时候学最受益?

这以下说明他疑网是怎么断的,详细地、个别地说明。

首先看过去佛。说过去这么多佛来到人世间,然后出生、出家、说法、入灭了。那么这些佛是怎么说法呢?也是“安住方便中,亦皆说是法”。蕅益大师说,绝大部分的佛陀在说法的时候,很少有佛陀一开始就讲《法华经》的,很少。即便是一个净土的大菩萨,净土的一个环境,只要对凡夫说法,很少人直接讲《法华经》的,很少,都是先“为实施权”。所以初学者学《法华经》,可能他学了以后也不见得受益。《法华经》是什么时候最受益?你什么法门都修过了,找不到目标了。拜忏也拜了,持戒也持了,念佛也念了,这么多多元化的事修以后,你不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这就是你学《法华经》的时间到来了。不要向外攀缘,内观以后你就知道你的方向在哪里,向内安住。

过去佛的说法都是“安住方便中”,都先讲权法。为什么?破障。一开始你讲深的道理没有用。所以你看忏公师父在摄受初学者,他不跟你讲《法华经》的,要你赶快去拜佛,工作、拜佛。为什么?“安住方便中。”你障碍这么重,心思这么粗重,跟你讲一佛乘的妙理,你听得懂吗?跟你讲说,没关系,你打妄想的心就是真如,你会受益吗?你不会受益的。初学者就是多拜忏、持戒,忏悔、持戒、修福。就是什么?“安住方便中。”过去佛就是这样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597】《法华经》什么时候学最受益?

这以下说明他疑网是怎么断的,详细地、个别地说明。

首先看过去佛。说过去这么多佛来到人世间,然后出生、出家、说法、入灭了。那么这些佛是怎么说法呢?也是“安住方便中,亦皆说是法”。蕅益大师说,绝大部分的佛陀在说法的时候,很少有佛陀一开始就讲《法华经》的,很少。即便是一个净土的大菩萨,净土的一个环境,只要对凡夫说法,很少人直接讲《法华经》的,很少,都是先“为实施权”。所以初学者学《法华经》,可能他学了以后也不见得受益。《法华经》是什么时候最受益?你什么法门都修过了,找不到目标了。拜忏也拜了,持戒也持了,念佛也念了,这么多多元化的事修以后,你不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这就是你学《法华经》的时间到来了。不要向外攀缘,内观以后你就知道你的方向在哪里,向内安住。

过去佛的说法都是“安住方便中”,都先讲权法。为什么?破障。一开始你讲深的道理没有用。所以你看忏公师父在摄受初学者,他不跟你讲《法华经》的,要你赶快去拜佛,工作、拜佛。为什么?“安住方便中。”你障碍这么重,心思这么粗重,跟你讲一佛乘的妙理,你听得懂吗?跟你讲说,没关系,你打妄想的心就是真如,你会受益吗?你不会受益的。初学者就是多拜忏、持戒,忏悔、持戒、修福。就是什么?“安住方便中。”过去佛就是这样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598】十方诸佛为什么都是先讲权法,再讲实法,没有例外?

好,我们看现在佛。 “现在未来佛,其数无有量,亦以诸方便,演说如是法。”过去佛如是,现在的佛、未来的佛都是这样做的,一出世以后先讲阿含、方等、般若,先把你的粗重的身心世界把它脱落了,再“开权显实”,讲《法华经》。

“如今者世尊,从生及出家,得道转法轮,亦以方便说。”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如此,我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做。我从八相成道的出生、出家、得道、转法轮,我也是一样,先广设方便,讲三乘的教法。先求解脱,再求菩提。

所以这个五佛的过去、现在、未来,释迦佛、十方佛,都是先为实施权,再开权显实。所以舍利弗尊者得到一个答案:“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波旬作为一个魔王,他虽然有能力现出三十二相的身相,但是他没有那种智慧来讲权法妙、实法妙,他没那么高的智慧。阿罗汉都想不出来了,魔王怎么想得出来呢?这是一种真实之道。“为实施权”,再“开权显实”,所以结论:“以是我定知,非是魔作佛。”那么为什么我惊怖呢?是我自己,刚开始我的智慧不足,法执太重。“我堕疑网故,谓是魔所为。”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今天不只是释迦牟尼佛的说法规划是这样布局的,先讲权法,再讲实法,十方诸佛都是这样做的。

我们现在讲平等,当然佛法强调平等,你学《法华经》就知道什么叫做平等了。不是说佛陀出世以后所有人都要怎么做,不是这样子。这叫齐头性的平等。佛陀的平等是一种契机式的平等。你这个人对痛苦有很深的感受,可能你的环境造成的,佛陀为你说苦谛;你这个人个性主动积极,佛陀直接讲道谛,你可以从道谛下手,你就好好地去修布施、持戒、忍辱。就是说,修行一开始不要要求圆满,你要找到你相应的法门。后面会说到,你相应的法门,你有兴趣,会激发你的意乐,你就会想要精进地去追求,你就容易找到一个修行的突破口。先求上路,再求圆满,三世诸佛都是这样做的,没有例外。没有一尊佛陀一开始就把你抓来听《法华经》的,没有。一开始都是“安住方便中”,等到因缘成熟了,再说这个真实道。

所以这一段的经文,舍利弗尊者他为什么后来就把疑网给断了呢?古德解释,来自于对佛陀的信心,因为过去佛如此,现在佛如此,未来佛如此,都是这样,所以由人而断除疑惑。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599】怎么判断你已经走上了一个成佛的道路了?

但是只有断除疑惑是不够的,你要产生信解,所以依法生信解。前面是依人而断疑,这以下讲依法生信解。我们看下一段。

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演畅清净法,我心大欢喜。疑悔永已尽,安住实智中。我定当作佛,为天人所敬,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

前面的一段是说明舍利弗尊者因为对佛陀的信仰,所以断疑,这以下对法的理解而生信。 “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第一个,我得到佛陀大悲心的摄受,佛陀的柔软音声那种大悲心,让我能够安定下来。第二个,佛陀用这种大智慧的所谓的“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所谓“权实不二”的概念,来演畅甚深微妙的清净法,所以“我心大欢喜”。当然他的欢喜是因为“自知当作佛”,那觉得自己没有失掉。所以,“疑悔永已尽,安住实智中”。我过去怀疑我自己不能成佛,我自己觉得我损失重大,这种疑悔都消失掉了,而安住在一心真如当中。所以结论:“我定当作佛。”听完〈方便品〉以后,后半段他知道,原来他从来没有走错路,这个是他必经之段。

诸位!成佛之道,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你有你的路子,他有他的路子,我们只要求真理一样。就是你回去打坐的时候跟他打坐的时候,你回光返照入的真理是一样的。你们从佛堂出来,你做你的,他做他的,事修不可能一样。所以这叫常同常别。你喜欢布施,不影响你成佛;你喜欢持戒,也不影响你成佛。事修没有决定性,“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你为什么要布施,这个比较重要,你的因地发心。说我布施为了追求快乐果报,我因为深信因果而布施,那你的档次就不太高了,因为你依止的理论是要追求快乐。说我布施,因为我不可得,无常、无我;既然我不可得,我放弃主宰,众生有需要我就给他,声闻种性。其实按《法华经》的意思,你的布施一个重要理由应该就是,我要透过布施开显我自性的功德,是这样子想的,这叫安住实道。你能够知道“法法消归心性”,所有的法门都在开显自性的功德,无有少法可得,那么你就是怎么样?“我定当作佛。”因为你已经走上了一个成佛的道路了。

那么成佛是怎么样呢?这古德用身口意三业的功德来说明:第一个,“为天人所敬”。成佛不是只有一个涅槃寂静,要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相的功德,你那个身相要为大家所恭敬。第二个,口业的功德。你要能够方便说法,权法妙,实法妙,口业的功德。第三个,你有意业的功德,教化诸菩萨,你要有一种中道的实相智慧。

前面这一段就是舍利弗尊者的一个觉悟,从断疑到生信。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600】怎么能够让自己会权入实(一)?

我们来看附表第六,说是“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什么叫实道?这一点是整个《法华经》的核心思想,我们做一个简要的说明。看附表第六。附表第六,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修行要有一个观念,就是怎么样能够让自己“会权入实”。有些人喜欢从持戒下手,有些人喜欢从拜忏,有些人喜欢从念佛。没关系,这都是权法。重点是你怎么把权法导归实法。

我们先看第一个,观身不浄,怎么样会权入实。

一、观身不净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切莫把未烂骷髅认作真。

我们一般修学,正常人(你如果是法身菩萨乘愿再来就不说了),一般的生死凡夫都是先修权法。先假设我们现在没有学《法华经》,所以第一句话先不要看,我们从第二句话修起。如果你一开始刚学佛,四念处第一个,“观身不净”。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我们不净观,第一个观,观我们身体的内相。就是把这个皮肉拨开以后,看到自己身体里面的结构,脓血屎尿等等,种种不净物,所以身体里面的结构是不清净的。

再观外相不净。“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说我们这一层皮看起来很漂亮很庄严,但是七孔也经常流出不净,就是两个眼睛、两个鼻子、嘴巴、大便处、小便处等等,所以外相也不浄。

第三个,死后不浄。“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一个人死亡以后,你的色身开始腐败,然后膨胀,最后破裂,最后剩下一堆白骨。所以结论:“且莫把未烂的骷髅认作真。”

诸位!如果你是一个初学佛法者,你没学《法华经》,先没有安住真如,直接从因缘上修证,然后你一路看到你的色身,外面不净,里面不净,最后死亡以后不净,你最后会有什么结果?你将会有什么结果?你猜猜看(因缘果报嘛)。

结果就是(先讲优点),你临终的时候不会贪爱色身。恭喜你!但它的后遗症,你生生世世厌恶色身这个东西,这个就是你没有入实法的后遗症,法执。你认为色身是不清净的,而这个法是真实的,不可改变的。

我要提醒求生净土的人:净土宗是大乘法门,所以他是有生命现象的,他是有依报、正报庄严的。什么叫正报庄严?他是有色身的。你没有色身,你怎么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呢?你怎么有寿命久远呢?如果我们今天因地是完全修权法,就是所谓的“执事昧理”。除非你因缘很不错,后来听到《法华经》了,开权显实了,把权法的假相拨开来,原来一切法是一念心性所变现。如果你没有遇到《法华经》,你一路的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这样不断地观下去,你的后果就法执很重。

那如果加上第一句话,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来看:“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诸位!你要讨厌色身之前,先做一个动作,先把心带回家。这个色身是怎么来的?你不要一开始就扑上去,就是你不能站在色身的角度去讨厌它。你要认为色身是真实的,去讨厌它,那你以后就跟色身完全无缘。你如果修得好,可能你要先到四空定,就是无色界。无色界就是讨厌色身,把色身空掉了。其实色身是空不掉的。诸位!五蕴是因缘所生法,色受想行识是通十法界的,色身空掉是不正常的,色身只能转变,不能断灭。它不像烦恼,不像业力,那叫多余的,那是遍计执,那是可以消灭的。依他起性是不能断灭的,色身怎么能够让你断灭呢?

我要怎么样能够破除烦恼,又不坏因缘所生法,又不坏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

来,第一句话:“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怎么有色身的?是我们过去生的临终的时候,一念的爱取烦恼,那再加上我们业力的牵导,看到父精母血的结合。所以恩爱迷情的心法,一个颠倒妄想跟这个业力所变现的,这个父精母血的结合,才虚妄有此色身。

这个“妄有身”很重要。也就是说,色身是怎么回事?是我们一念心,因为业力跟烦恼的和合变现出来的,它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影像。这样子讲那就是 “借假修真”了。那这个影像有什么好断的呢?虽然是如梦如幻,但是还是要断,我们要借观照色身的不净,来断我们心中的烦恼,不是要断色身。

诸位!色不迷人人自迷,色身其实没错。所以不净观只是一个方便说,因为我们喜欢色身。喜欢异性叫做淫欲心,喜欢自己的色身叫身见。那佛陀的方便就是说,问题在于你心中的烦恼,不是色身。你看阿罗汉,看到漂亮的色身他也不贪爱嘛。那怎么办呢?我们透过一种方便门,权法。就是说,我们透过观察色身不净,来调伏我们心中的贪爱烦恼。这个方法就对了,这样的修学就完全没有后遗症。用如梦如幻的法药,来对治如梦如幻的五蕴。所以你整个修学一定要安住实法中,一定要先安住,才能够谈调伏。就像你打少林拳,一定要把马步蹲好。所以你看,你整个观身不净,你把第一句话读完再来读后面的话,那叫做“会权入实”,那就不是解脱道。

所以,我们《法华经》的修学是,把解脱道跟菩提道同时修学。调伏爱取是个解脱道,但是你安住一念心性,变成菩提道。你多一个内观真如,安住一念心性,来对治如梦如幻的不净色身。那么这样子,就把一种断灭的概念做了一种转化:我不要有漏的色身。所以你看我们净土宗一定是两句话的,“厌离娑婆”,一定有下一句话,“欣求极乐”。没有人只修厌离娑婆的,不然你到最后跟阿罗汉一样。你不要娑婆世界,你要去哪里?所以,你少修一段,这个因地就不圆满了。净土宗,我们要把娑婆世界的五蕴身心看破放下,但是你要怎么样?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要欣求。大乘佛法都是这样,都是转变,关键点就是安住一念心性。过去我们在〈方便品〉也一再强调一个观念,你要改变因缘所生法,你自己要先跳脱因缘。所以为什么要先“离一切相”,才有资格谈“即一切法”?先把心调整好了,再来对治。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601】怎么能够让自己会权入实(二)?

好,再看第二个,观受是苦。对感受是怎么观的,我们先看这段论文。

二、观受是苦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苦果实堪悲,辛酸难比。世乐虽荣,享尽愁还至。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好,我们也是一样,实法先不看,先看权法。

说这感受是怎么回事?“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快乐跟痛苦是不能主宰的。四念处有别相念、总相念。虽然观受是苦,但是不净、苦、无常、无我这四个智慧是互相操作的。它是先观无我,就是人生的快乐跟痛苦你说了不算,是过去的业力决定的,所以业感是不能主宰的,痛苦跟快乐是由业因决定的。先说明感受的来源,是由业力变现出来的。

痛苦的果报当然是觉得辛酸。快乐的果报虽然有一时的荣耀,但是你别忘了,无常败坏!所以从不坚固的角度,它也是痛苦,因为它让我们过度地期待而产生失望。所以结论:“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诸位!如果你没有学《法华经》,你也观想一下,如果你对感受一路看起来,它是痛苦的,是无常的,不可控制的,你没办法作主的,那你对感受就完全放弃了。但是你别忘了,弘一大师讲一句话说,修大乘佛法的人,心志要苦,意趣要乐。你看一个人,修行老是苦苦恼恼的,你说这个人也可以修大乘佛法吗?没办法。当然你不能把自己修得太快乐,太快乐你就没有出离心。但是你一路的悲观,其实也不利于菩提心的。你自己都没有快乐,你怎么可能给众生快乐呢?这不合乎人性。

那怎么办呢?有方法,看第一句话。

“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中道是很难的,我们凡夫要么就过度地追求,要么就一昧地排斥,这个都是落入空有二边。那么怎么能够空有平衡呢?看第一句话,先看这个感受怎么来的。“妄想驱驰”,是一念的妄动,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然后攀缘前面的六尘,那么心法跟六尘的色法的和合变成六根,有六根才有六种感受。这个感受活动要有根来依止,就是你没有身体,你哪有感受呢?它有个六根的。所以这个感受是“因缘所生,唯心所现”,是没有真实体性的。

所以修行它是这样:这个感受的操作,我们要放弃三界的感受。因为三界的感受虽然有些快乐,虽然你的福报很大,你有能力来享尽世间的快乐,但是我劝你不要这样做,即便你有能力你也不能这样做。因为三界的快乐有过失,

“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那你这样讲,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对感受的期待完全放弃?也未必。你看极乐世界,佛陀要你“欣求极乐”。你看看,佛陀讲《阿弥陀经》,佛陀自己也说:“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佛陀也没有否定快乐的感受,佛陀也是用快乐来引导我们。所以,快乐本身不是罪过,问题是你的快乐不能在三界里面得快乐,你要追求大乘的法乐。为什么叫意趣要乐?你看有些人拜佛,拜一拜,法喜充满。喜欢拜佛的人,他越拜越轻松。当然他有方法,他是下实上虚。喜欢打坐的人,他打完坐以后思惟法义,他读一遍《法华经》,读一品《法华经》,他也是身心法喜充满。这也是快乐的感受。难道你要一昧地否定吗?你完全否定快乐,那你就变成阿罗汉了,想受灭。阿罗汉就是把感受灭掉,把第六意识的想蕴也灭掉,前五识的感受也灭掉了,所以这个人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六根的功能基本没什么作用。

所以,我们在操作佛法的时候,怎么样把握中道平衡?就是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就是这个“权实不二”的概念。诸位,为了以后着想,为了你的成佛之道以后不要有障碍,请你不要用一种断灭的方式、极端的手段来处理问题。除非有例外,你这个烦恼太重了。你这个事情,你看上一个喜欢的东西,你看上这个包,你本来一开始控制,但是你非买不可,一个礼拜以后你还是喜欢这个东西,那你用断灭的方式,偶一为之,可以。但是这种权法的操作不能当作常法,就是针对某一种特殊的烦恼,你偶一为之,用断灭的方法来下重药,这个是可以的。但是绝大部分的情况,都要站在就是它本来是不存在的,然后再去对治它,正常是这样子的。就是“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你这样子做,我跟你保证,你未来的菩提道,你这个叫做坐大白牛车,那就是顺畅,直达车,你的进步会比别人快,你中间没有任何障碍,直趋无上菩提。这个就是《法华经》的妙法。




补充内容 (2019-9-2 20:51):
第三十六卷
【602】怎么能够让自己会权入实(三)?

请大家打开讲义,补充讲表第十三面,我们看三,观心无常。

这个四念处,它的本法是四谛法。四谛法里面有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个里面的“修道”,道法,开出来有三十七道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念处。所以,整个四谛法门等于是,只要你要修出离道的,必修的。

那么四念处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不净跟苦,这两种智慧是对治爱烦恼,贪爱的烦恼,对治我们身心世界的贪爱;另一个是无常、无我,这是对治见烦恼,就是我见的颠倒——我们老是想要去掌控,这种主宰性、这种我执的颠倒。前面的不净、苦我们说过了,我们看第三个,“观心无常”,就是对治我见的颠倒。

三、观心无常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

从四念处观心无常的本法来看,我们先看第二句话。“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我们的心要打妄想,它有两个重点:一个能分别的心,一个是所分别的境。我们的妄想叫做生灭心,它是要有外境的刺激才会有的,所以,离开了外境它是不能存在的。它不能单独存在,不像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可以不需要外境,它能够离一切相,而单独地生起了别的功能。佛陀知道众生的根机,众生不必要现前。但是凡夫的妄想一定要有所缘境,说是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凡夫的打妄想一定要有外境,外境拿掉了,这个心就觅之了不可得了。可见得这个妄想是因外境而有的,所以你没有真实体性,叫“离尘无体”,离开外境没有真实体性。这第一个。

第二个,“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这说到我们众生的毛病了。我们凡夫,尤其是那种成功人士,他往往有一种错觉,就是我为什么成功呢?因为我对我的事业,我打很多妄想,我比一般人用心。我操碎了心,我今天才会成功。其实不是这样子的。你会成功,跟你打妄想没有关系,是因为你有福报力,你知道吗?你不用这么操心,你也会成功,你懂吗?操心的人多了去了,少数人成功嘛,是吧?所以我们凡夫总是觉得,我什么事都得操心,这个事情才会变好。我跟你讲实在话,这个事情会变好,你操心也没有用。它本来就变好,它就是变好;它本来会变不好,也跟你的操心没关系。所以我们操心叫做白操心。“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可能刚好是因为你操心,这个事情本来就会成功,刚好让你碰上了,所以你认为你的操心让它成功。其实不对,你是白操心了,你不操心它也会成功。这个地方有一种无我的意思了。其实无常跟无我它们两个是混着说的,就是打妄想是多余的。这是从空间上来说。

从时间上来看,“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蕅益大师常说的。为什么叫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呢?因为“未生无潜处”。你看你那个操心的心,外境没有生起之前它在哪里?你正操心的时候,“正生无住处”,这个心在活动,它住在哪里?它也不在身体里面,也不在外面,但是它就是在操心,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事情过了,那个心也不可得。所以过去也不可得,现在也不可得,未来也不可得,它就是一个假名假相假用,没有真实体性。所以,它没有所谓的时间、空间的东西。

结论:“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 这个念头就是刹那刹那生灭,因为很相续,所以我们把它当真实。

如果我们今天操作只有一路在权法上,用无常、无我来观这一念心,那后果不堪设想。那你会得到一个结论,所有的心识活动通通是多余的。我们从权法来看就是这样。但是你看大乘佛法,看净土宗,它不是这个概念。净土宗要欣求极乐,它是要有心识的。你要观察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要作莲花观,要作正报观、依报观。诸位!一个人对极乐世界完全陌生,是不会往生的。对陌生的东西,《法华经》讲很清楚,《法华经》的假观第一个是什么?“如是相”。极乐世界的相状在你的心中没有生起,表示你跟极乐世界没有“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你连因地都没有,你结果也没有。就极乐世界跟你完全没有因缘,就这么回事。有些人念佛,他只跟阿弥陀佛结缘,他不跟净土结缘的。这很奇怪,好像他只想念佛不想往生。佛陀讲得很清楚,念佛是修皈依,往生要欣厌二门,要“厌离娑婆”,要“欣求极乐”。欣求极乐的前提,请你把极乐世界的相状在心中不断地观想,那个相是一个开关。没有相,它就不能创造潜在的功能,外在的因果。

那怎么样能够保持中道,能够有所放弃、有所追求呢?来看第一段。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我们在面对妄想的时候,首先一件事,你从什么地方来?妄想是一念的真如本性(一念心性、真实的心性)一念的妄动,然后产生一种攀缘的心,这个攀缘心慢慢累积形成一团就变成妄想。所以它的本质是真如,它不能断灭。你看有很多人他不学《法华经》,他就是什么都不想,很多人不用第六意识的。他们会认为,第六意识是众惑之门,“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但是,第六意识,我跟大家讲,它是众妙之门,“诸佛正遍知海,从众生心想生”。你修六度,你也要去思惟,思惟六度的功德;你往生要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生起好乐。所以怎么办呢?首先你要知道,你调伏妄想,但是不能破坏真如本性。

所以它这个地方就是说,破妄而且要显真,就是等于是引导。就好像我们说是黄河泛滥,有人用围堵的方式,我就不让你泛滥,用一道墙把它堵起来。这是不对的。阿罗汉就是这样干的,他就是想受灭,他把第六意识给灭了,叫做灰身泯智。其实,你这个第六意识可好用了,它是众妙之门。你要发菩提心,你要忆佛念佛,都要靠第六意识的,所以叫疏导。就是你把打妄想的心,不要打在娑婆世界,把它引导到极乐世界,叫做忆佛念佛,要疏导。就是佛法说的不要断灭而转变,要转变不要断灭。当然这个地方就必须要实法的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08: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