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微尘众

[论] 中观论颂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来依世俗说有六根、六境、六识
      一般声闻学者,就把六根看为有实在自体,有见色、闻声自性作用

      本品,就是从一切法性空的立场,扫除六情妄计
      这不但显出性空六情;并且因为能观察六根空无自性不起戏论颠倒,那就不起爱、取惑业,得到清净、解脱;
      所以说『无生,是大忏悔』。
发表于 2018-11-19 20: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空即无生,是大忏悔』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乙二 别观

丙一 观世间  

丁一 观六情

戊一 立

      眼耳及鼻舌 身意等六情 此眼等六情 行色等六尘

  有所得的小乘学者说你说诸缘不生,也就不来不去,但在我看来,是有生的,有六根就有有情的来去,怎么可说无来去呢?假使真的没有,佛为什么说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情」,有「」(照了)「色等六」境的作用,就是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
      见闻觉知对象,叫做「」。
      我们所以能认识境界,是六根取境而后能认识,所以就能取六根,把认识境界,分为六尘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戊二 破

己一 广观眼根不成


庚一 观见不成
      是眼则不能 自见其己体 若不能自见 云何见余物
      火喻则不能 成于眼见法 去未去去时 已总答是事
      见若未见时 则不名为见 而言见能见 是事则不然

  初观眼根不成其为能见

      关于
      有部眼根作用
      犊子部能见
      大众部眼根不能见眼识才能见,不过要利用眼根才能见

      这里眼根能见,是针对有部的。
      有部眼根色法,是一种不可见而有对碍色法不是指外面可见的扶根尘,是指分布在瞳仁里面的微细清净色,叫净色根。瞎子不能见,就因净色根坏了。
      据性空者看来,这自性眼根见色大成问题
      他们承认眼根实有能见的,这种见性,是眼根特有作用
      眼根不因他(色识等)而自体成就能见性,那么,在没有见的时候,眼根能见性成就,应该;这时,既不见而有能见性,那就应该能见自己,否则,怎么能知道他是能见性呢?
      但事实上,他从来只见到外境,「不能自见己体」的。
      眼根不能离色境等而作用,这作用,显然是众缘和合存在的,不能自己自己,怎么说眼根能见自性呢?
      「若不能自」己自己,就证明了不是眼根自性成就作用,那怎么还说他」其「余」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人说:你不能这样说,我举个「火」烧的譬「喻」吧。      自己不能烧自己,却能烧他物
      眼根也是这样,自己虽不能见到自己,却能见色境,所以眼根名为能见。

      这譬喻,其实「不能成」立「眼」是能「见法」,因为火喻的自不烧而能烧他,我是不共许的。
      本来,这问题在上面已「去、未去、去时」的三去无去中,「已」经「总答」的了!可惜你自己不觉得。
      请问:火是怎样的烧呢?已烧是不能烧,未烧也不能烧,离却已烧未烧,又没有正烧的时候可烧。

      能成的火喻,尚且不能成立,那怎能成立所成的眼见呢?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一定要执着眼根能见,那就应,无论开眼闭眼光中暗中有境无境一切时一切处,都能见
      事实上并不如此,在「」「未见的「时」候,「不名」,这就是众缘和合而有了。「而」还要说「见能见」,怎么能合理呢?所以说「是事则不然」

      (楞严经中主张眼根的见性常在,开眼见色,闭眼见闇,与中观的见地不合)。


补充内容 (2018-11-19 21:47):
      在「」「未见的「时」候,「不名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庚二 观见可见见者不成
      见不能有见 非见亦不见 若已破于见 则为破见者
      离见不离见 见者不可得 以无见者故 何有见可见

  本颂依青目的解说:上面说能见性眼根不成其为能见;这又非见性眼根不能见

      或者想:因为不能自见,证明他的非见性
      这,他该是非见性,在色等众缘和合下,他才能见。
      这还是不行。

      说他是「,尚且「不能成立功能;若转计「非见」,就与瞎子一样,或耳朵、鼻子一样,他如何能见?所以也「」。
      非见者能见,佛法中,本是没有这种计执的,不过怕他转计他性能见,所以作这样的推破,

      如依安慧释看来,本颂的意思是:
      上文说见性眼根自体不可见,这是说非见他物应当
      既见性不能见非见性不能见,这就是根境和合不能见
      所以,见性眼根非见性色尘可见物),如有独立自性,都是不成见事的。

      依无畏释:这非见,是总结上文的。
      在时,不能
      不能,所以不能有决定见用
      在不见外色时,更不成其为

      这也不可见,那也不可见,既「已破」了,自然也就「」了「见者」。
      因为,有了见,所以称之为见者,见都不可得,那里还会有见者呢?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0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犊子系各部的,他们主张眼根不能见,要见者——我使用眼根可见
      现在破道:你说见者能见,到底怎么见的?
      若说「」的眼根见者,那么没有眼根的人,也应该能见,而事实上离却眼见,「见者」就「不可得」。
      若说「不离」,要利用眼根才有见者可见,这岂不就是眼根能见,何必要有这多余见者

      你如果说,单是眼根没有作用,非要有见者利用眼根可见
      那么,眼根见者自体不能见都没有,补特伽罗利用了眼根,如瞎子与瞎子相合,也还是不能见的。

      「见者」既不成立,那还「有」什么「」与「可见」?

      上一颂是从法无而推论到人无;这一颂从人无推论到法无。
      人、法不可得,也就是见者可见不可得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0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庚三 观见可见所起之果不成
      见可见无故 识等四法无 四取等诸缘 云何当得有

  从自性「见」与「可见」没有,影响到从根境和合生起一切法,都无从建立
      阿含经说:『内有眼根,外有色法,根境二合根境三和合,触缘受,受缘爱』。
      这从根境而起的四法,是心理活动过程,都是要依根境和合,才得发生。
      现在既没有」与「可见」的自性,那能依的「四法」当然也「」有了。
      经上说有六六法门:就是六根六境六识六触(眼根所生触、耳根所生触……意根所生触)、六受(眼触所生受……意触所生受)、六爱(眼受所生爱……意受所生爱)。
      这就是说十二缘起中现实生命活动的一系:识是识,境是名色,根是六处,触就是触,受就是受,爱就是爱,这可见十二缘起因果连系,是以六根中心的。
      他是前业感得有情自体,依着他,又有烦恼业力的活动,招感未来的果报
      ,已到达了烦恼的活动,爱着生命与一切境界,再发展下去,就是
      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四取」。
      因了染着系缚,由染着而去追求执着,就是
      因爱、取烦恼的冲动种种非法身语恶业;纵然生起善业,也总是在自我的执着下,是有漏的生死业。
      身心活动保存功能,所以十二支中叫做
      有缘生,生缘老死,这种「诸缘」的因果相生,因根本根境)的不成,都不能成立,所以说「云何当得有」?

      从缘起性的见地来看,自性十二有支,都不可得



补充内容 (2018-11-20 21:26):
      欲取取之一。谓贪欲之心,能取着五尘也。

补充内容 (2018-11-20 21:37):
      取:卽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是名见取

补充内容 (2018-11-20 21:42):
      我语取执着种种有关我见自己观点)的言语而言。为四取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0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己二 例观五根不成
      耳鼻舌身意 声及闻者等 当知如是义 皆同于上说

  上说可见见者不可得,是依眼根而说的,这里再观其它五根不可得
      「耳鼻舌身意」是五根,五根的对象是「声」香味触法五尘。
      ,叫「闻者」,能嗅香,叫嗅者,能尝味,叫尝者,能觉触,叫觉者,能知法,叫知者。
      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实在独立的自性
      所以,不成的意「义」,「同于上」面破眼根不成中所「说」的。
      破的方法是一样的,不过所破的根境不同,所以这里也就不消多说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0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染心不净 发表于 2018-11-19 20:46
『空即无生,是大忏悔』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五阴品第四

      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奘师译为五蕴

      有人说:奘师是法相宗,所以译为五蕴;什公是法性宗,所以译为五阴。
      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像什译的法华经,译为五众,众是聚集的意思,与蕴义相合。不过什公顺古,所以这仍旧译做五阴。

      就是,是聚集的意思。
      如色法,那可对的、不可可对的、不可见不可对的;远的近的、粗的细的、胜的劣的、内的外的、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这一切色法总合为一类,所以叫做色蕴
      其余的四蕴,也是这样。
      这是把世间一切法,总为五类

      阿含经说『观五阴生灭,观六处集灭』,这是约特胜义说,实际上是可以贯通的。
      六处观集灭,重在认识的正确不正确,根、境相对而有无明与他相应,即认识错误就有等,自然要纯大苦聚集;若有与他相应,能见缘起的实相,那就受灭爱灭,而纯大苦聚灭了。
      五蕴观生灭,大都作为苦果去观察,所以说观他是生灭无常的,无常我、我所
      所以,平常破我,也都是约五蕴说。
      生灭无常就是无常就是自在自在岂不是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中说五蕴四识住是有关的。
      心识活动,必有境界
      不出二类
      一是质碍外境,像色、声、香、味、触,都是。
      一是内境,就是法处
      五蕴是能色、受、想、行。其中:
      色质碍外色
      受感受,也是感情的;
      把感受的,加以构划联想等,叫做,也可说是认识
      思考而有意志活动,叫,也就是意志的。

      这些,都是反省所知的心态。
      心识的认识,不是外色,就是心态等。
      这色受想行,都是无常、苦、无我的,我们不知,所以就生起贪爱的染着,由染着而追取,才有生死的流转。

      五蕴空、无自性,阿含里有明白的譬喻,如说:「聚沫,观水泡,观阳焰,观芭蕉,观幻事」。
      所以,从性空的见地来看,五蕴性空的,是根本佛教真义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二 观五阴
戊一 观阴性空
己一 观色阴空
庚一 因果相离破

      若离于色因 色则不可得 若当离于色 色因不可得
      离色因有色 是色则无因 无因而有法 是事则不然
      若离色有因 则是无果因 若言无果因 则无有是处

  色法因缘果色,考察他的因果关系,是不相离缘起存在

      萨婆多部色法二类:一、四大,二、四大
      四大色法,这虽各有他的自体,但色法生起,要四大作为他的,所以说是能造、是因果同时的。
      除了表、无表以外,四大的生起,都由过去业力,这业力(是色法)叫做异熟因感得色法异熟果
      如过去欲界,就感到欲界眼根等,这因果异时的。

      现在从因果不相离的见地,破斥他的因果各有自性
      青目释从平常见到的色法──,说明他的因果不离,意义特别明显。
      譬如:,是由一缕缕的织成的,果色,一缕缕的色因
      假使「色」法的「」,」是「不可得」的;
      反过来,「果「色」,「色因」也「不可得」。
      这因果二者,有他的相互依存不能独立存在
      如说「色因」,这「不就成了「无因」的吗?
      如一缕缕的纱,一块块的布,决不能离却的。
      所以「」,这是「不然」的。

      原来,龙树中观见,凡必是因缘因缘即等于没有
      但小乘学者,有说虚空无为择、非择灭无为,是实有的;
      外道也说神我时间空间极微等,是实体的。
      中观者不承认不待因缘的东西;就是无为法,也是有为施设,是缘起的。
      每一存在的、显现的,必是相互观待的;否则,就根本不能成为认识对境,也就不能成立他的存在
      提婆百论的广破常住,说得非常明白。
      性空论者的意见,若有一法因缘而可现起,那就是缘起自性见,要根本否认他。

      离开而有不可能,一般人还可以接受;若说离了也不可得,这就难得领会。
      譬如:离缕无布,这是对的;离布无缕,那就觉得不然。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缕是布的因,他之所以成为布的因,这是因为他织成布。如把缕放在别的地力,他还是果,是由其它的原因所成的。
      但众生不了解相互观待而构成因果的关系,他见到布是由纱织成的,就联想起一切纱都是布的因。
      但本身说,不能决定,他或者在其它因缘的和合下,是布的因,或者把他搓成线,搓成绳,做成灯芯。
      一定说他是,这就是只知固然、而不知必至了。

      所以,「若」说「色」法,而「色法的「」,就成了「无果」的「
      」的「」,与,一样,也是「无有是处」。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庚二 有因无因破

      若已有色者 则不用色因 若无有色者 亦不用色因
      无因而有色 是事终不然 是故有智者 不应分别色

  再从果色的或,批判他没有因果的关系。

      若是实有,这等于说早「」「」了这「
      果色早已存在,这自然就「不用」再有「色因」了。
      能作成果法,所以要说已有了,还要做什么呢?

      假使说「无有实在」,这在外人就把他看为没有,既是什么都没有,那又哪里说得上「用」什么「色因」呢?
      这因为果法,有才能说有,如父亲是所生儿子的父亲,没有生儿子,这也不成其为父亲了!

      所以,果法实有,或者实无都没有成立色因的可能。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1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说「而」可以「」,这是「终」于「不然」的。      ,这过失太大了。
      所以,「有」」的学「者」,切切「不应分别」一切的「

      不分别不是世俗缘起中,不见不闻,这才叫不分别。
      这是说不执实在自性,也不推究色法的、先的、因果,是
      自性分别一异有无,那就是戏论,再也不能正见诸法的实相

      这不分别,最容易被人误会,
      以为不分别,就是一切分别,不论什么邪正善恶,什么都无所谓,一概不睬他。
      这如何使得?

      无分别,是说胜义观察自性不可得通达空性缘起法相寂灭不显现,叫做无分别
      世俗缘起假名,那是一切宛然可分别的。

      所以佛说:世间说有,我亦说有;世间说无,我也说无。随顺世间,分别显示宣说一切。
      如果世俗假名,都不可分别,这就成为黑漆一团的胡涂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庚三 因果相似不相似破
果似是事则不然 果不似因 是事亦不然

  这是约因果间的相似不相似破斥他的实有色法
      相似,就是同样的;不相似,就是不同样的。

      假使说色「似于色「」,这「是」「的。
      如:线条平面可以不可做
      说他完全相似,这怎么可以呢?

      若说色「」「色「相似,同样的「是」「
      如:织成的,总不会的;织不成棉布
      不能说他没有一种类似的关系。

      所以,自性自性,那就相似不可说不相似不可说了。
      这因果相似不相似正破有部同类因果异熟因果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己二 观阴空
受阴想阴 行阴识阴等其余一切法 色阴

      五阴中的色阴粗显,他具有质碍性,常人很容易把他看做实在有
      但观察起来,他的自性尚且不可得,那内心感受等的精神活动,自然更易知道他的如幻如化了。

      「」是感情领受,就是与外境发生接触的时候,用是否合于自己态度精神上生起或不苦不乐感受;感受有种种,总合叫受阴

      「」是认识摄取意象,就是对境界安立种种的界相施设种种的名言

      「」是意志活动,就是推动内心生起种种的善、恶心所,进而造作一切善恶事业

      「识阴」是主观心体对于客观了别认识的作用。

      这四阴,以及「其余」的「一切法」,若执有实在自性,「皆同于」上面色阴」所破,这里不再繁琐的一一指责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戊二 赞叹性空
      若人有问者 离空而欲答 是则不成答 俱同于彼疑
      若人有难问 离空说其过 是不成难问 俱同于彼疑

  五阴空性,已明白显示了。现在就从性空的特点,加以赞叹

      从理论上研究起来,一切法不空,是不行的,非空不可。
      比方「有」人向你讨论或请「问」,诸法的现象或实体,假使你不理解,「空」义去「答」覆他,这绝对「不」能「成」为「答」覆的。
      因为你所答复的道理,最后还是「同」他一样的堕在疑」惑当中,不能得到问题的解决。

      或者,「有」人想「难问」其它学派的理论,说他的思想如何错误,这也须依据正确的性空观,显出他的过失。
      否则,「正确的性「空」,宣说他人的「,这还「是不成」为「难问」的,因为他所批评的,并没有评到他的根本,结果,也还是「同」他一样的堕在疑」惑里。

      第一颂是立不成立的似立,第二颂是破不成破的似破。这些在上面立破善巧中,已约略谈过。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性空批评别人,答复别人,都不行;      性空,那就一切可以了,这似乎过于为性空鼓吹。
      其实,这是事实,空确有立破的功能。

      一切法因缘,佛法称之为「」,就是相待的,可以说他具有矛盾特性
      彼此的对立,固然是矛盾矛盾统一,这还是矛盾
      矛盾绝对的,虽是强调,但缘起存在者,必有矛盾性可说,却是事实
      所以,什么都可从各方面看的:你从这方面看,是变化无常、流动不息的;他从那方面看,却是动中常静,变化中的不变。从这点去观察,是统一的;从那点上去观察,却是种种的。
      所以,统一种种不变静止运动等争辩,始终没有解决。
      这不同的两面,宇宙人生,一花一草,小到不能再小,大到不能再大,都具有的。
      这是世间奥秘没有般若空慧,透进他的底里,无论怎样是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青目论释说:你用无常破斥他的常,他可以常破斥你的无常,都有道理。
      虽两方都说自己成立,实际上是互相对立了。

      佛教以无常,是说无有常住缘起非常非断相续不是没有
      以无我,是说没有一般执着实在缘起如幻假我,还是的。

      性空破斥实有者,原则很简单,就是用他自己的手,打他自己的嘴,显出他的矛盾,使他知道自己所执为实在有的一切,不成其为实在。
      离却实在自性见,这才了解如幻缘起
      常断一异自性不可得,而自性的、幻化一异断,却都可成立

      立要这样的立,破要这样的破,不空是绝对不行的。
      批评别人,建立自己,在言说上,尚且要依空,解脱自然更非空不可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6 16: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