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微尘众

[佛教经藏] 《大般若经》第二会(第401-600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2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20 14:40
大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经
卷 第 四 百 三

此下教授三宝。
以菩萨所愿成办之事欲得之果安立为佛果。是为佛宝教授。
菩萨依无相无愿之般若波罗蜜之法成办一切事业,以般若为法宝。
以一切善法依菩萨而出生故,行般若波罗蜜之菩萨为真净福田,为僧宝
发表于 2016-5-22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5-22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5-22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20 15:52
大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经
卷 第 四 百 三

此上为僧宝教授,说菩萨是真净福田能生无量符。是真僧宝。
发表于 2016-5-22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20 16:16
大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经
卷 第 四 百 三

此以下至修“不著色若空若不空。不著受想行识若空若不空。不著色若有相若无相。不著受想行识若有相若无相。不著色若有愿若无愿。不著受想行识若有愿若无愿。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与如是法相应故。当言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

为教授不耽遍。不耽即于以一切法无执无贪。此为般若精要。心经即大部分同此节。
发表于 2016-5-22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20 16:53
大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经
卷 第 四 百 三

不执著之原因即明一切法空。经上说七空。一为蕴根尘处界的苦谛空,2.集灭道谛空。3为无明空。4无明所生一切业苦空。5一切法空。6有无为法空。7为本性空。

本性空即离能见所间,一切法不可得毕竟空。
所以初不见色相应不相应,即不见色实有,离遍执。次不见生灭,即离依他。由能生所,由所立能。故无生无灭。
无净无染,是说胜义之净非胜义之染不可得。

不见色与受合等,这个合字,我认为应该作一体解。那么这里说的是诸法非一非异。
发表于 2016-5-2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20 17:32
“舍利子,诸色空,彼非色;

       诸受想行识空,彼非受想行识。

这里及下面正说空性,诸色空彼非色,这个空说的是空性,所以说色空性非变碍相,同时法界观中也说到色青黄非空,色不即空故。
所以后面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等。
发表于 2016-5-2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22 11:34
“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

此以下说十法之不疲厌教授。以一切无求无得故,于空于果不做证故,空亦空之,故又叫第一义空。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6-5-22 20:08
此以下说十法之不疲厌教授。以一切无求无得故,于空于果不做证故,空亦空之,故又叫第一义空。

谢谢师兄!!!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17 18:14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

       “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 ...

——《佛学大词典》

无住

       所住之意,意为住着之所

无住,
无固定实体
       或指执着于一定之对象不失自由无碍作用者。

       又称不住
       将无住引申为否定固定状态之用语,故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故为无所住’

       盖事物不会凝住于自身不变性质人之认识亦不应固定概念作为其固有本质

       般若理论据此作为诸法性空重要内容
       摩诃般若波罗蜜序品载,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应色中住,不应受想行识中

       此因诸法均处于因缘联系生灭无常中,故不应住

大智度论卷四十七阐释无住三昧(大二五·三九九下):

       ‘无住三昧者,是三昧名无住三昧,住是三昧中,观诸法念念无常,无有住时。’

       故无住,实为现象共性
       理论运用亦常作一切现象本源,成为真如、法性之另一称谓。

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中之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僧肇于注维摩诘经卷六详释之(大三八·三八六下):‘

       无自性缘感

       当未起,莫知所寄

       莫知所寄,无所住

       无所住故,有无

       有无而为有无。’


       中观学派并以无住空性作为因果报应一切法得以成立证明

       六祖坛经更进一步认为于诸法念念不住,即可使思想不受束缚,而得解脱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17 18:14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

       “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 ...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无住

       无自性
      无自性,故无所住着随缘,故云无住。故无住万有也。

维摩经观众生品曰:
       ‘从无住一切法。’

同注曰:‘什曰
       无自性缘感。当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无所住
       无所住有无有无而为有无。’

起信论义记上曰:
       ‘夫真心廖廓。(中略)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
       但以无住,随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沈,因缘起灭。’

宗镜录八曰
       ‘文殊师利云:无住一切法
       睿公释云:无住实相异名,实相性空异名。’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17 18:14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

       “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 ...

——《佛学大词典》

不可得

       为异名

       指无论如何寻求,皆不能得知

       佛教谓一切诸法存在并无固定不变形态,若推察寻求之,皆不可得,称为不可得空

故知此一名词包含下列四义
       1.不可能
       2.不存在
       3.自体存在执着,如‘诸法不可得’
       4.对于不确定无本质,求亦不可得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17 18:14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

       “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 ...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不可得 异名也。

诸法空无所得实体也。

智度论五十二曰:‘空中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

涅盘经德王品曰:‘一切诸法本性自空。何以故?一切法不可得故。’

释签二曰:‘不可得即是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18 11:14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安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 ...

——《佛学大词典》

不可得空

       又作无所有空

       十八空之一。

       生死涅盘等一切诸法性相寂灭求之不可得,称为不可得空

即由三种不可得而称为

       1.于蕴、处、界中,不可得

       2.因缘中,求自性不可得

       3.因缘不可得

       其中,第二种不可得,如于五指之中求不可得

       第三种,五指不可得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17 18:44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疾证得一切智智,当学般若波罗蜜多;

       欲疾圆满一切智、道相智、 ...

——《佛学大词典》 一切智智 佛陀智慧一切智中之最殊胜者。音译作萨婆若那

一切智通于声闻缘觉三者,今为区别佛智前二者,故称佛智一切智智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上):‘
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

大日经卷六(大一八·四一中):
离一切分别无分别,而彼无尽众生界,一切去来,诸有所作,不生疑心;
如是无分别一切智智等同虚空。’

可知一切智智中之
犹如虚空界离一切分别
又如大地,为一切众生所依
又如风界除去一切烦恼尘
又如火界能烧一切无智之薪
又如水界众生依之欢乐

非但一切种遍知一切法,亦知此究竟之常不坏相不增不减犹如金刚故为究竟实际实智,亦唯如来自证解脱味

点评

又谓此智,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3 16:14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23 16:10
——《佛学大词典》 一切智智  指佛陀之智慧是一切智中之最殊胜者。音译作萨婆若那。

一切智通于声闻 ...

又谓此智菩提心大悲方便究竟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17 18:44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疾证得一切智智,当学般若波罗蜜多;

       欲疾圆满一切智、道相智、 ...

——《佛学大词典》

正性离生

       见道别名

       为法性、法相家用语

       又作圣性离生

       谓入于见道圣道涅盘正性一切烦恼皆断尽无余远离烦恼

大毗婆沙论卷三载,

       正性,即涅盘、圣道等,其正纯邪曲

       ,为烦恼异名
       或谓善根未熟能令有情轮回于生死苦海

       今涅盘所证能脱离烦恼无漏圣道能超越善根未熟故称正性离生

       又虽通于见道、修道无学道然以见道其始意义特重故为见道别名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18 11:14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安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 ...

——《佛学大词典》

十八空

       即为种种邪见所说之十八种空。

1.内空
       指眼等六内处中,我、我所眼等

2.外空
色等六外处中,我、我所色等

3.内外空
       即总六根、六境内外十二处中,我、我所

4.空空
       不着前三空内空、外空、内外空

5.大空
即于十方世界,无本来、定方、彼此

6.第一义空
又作胜义空真实空
       即诸法外,别无第一义实相自性可得,实相无所着

7.有为空
因缘集起因缘相,皆不可得

8.无为空
涅盘法定取

9.毕竟空
又作至竟空
       即有为无为一切法,毕竟无有遗余

10无始空
又作无限空、无际空、无前后空
       即一切法生起于无始,亦于此法舍离取相

11散空
又作散无散空、不舍空、不舍离空
       即诸法和合假有毕竟别离散灭无所有

12性空
又作本性空,佛性空
       即诸法自性空

13自相空
又作空、
       即诸法不可得

14诸法空
又作一切法
       即蕴、处、界一切法自相不定取相

15不可得空
又作无所有
       即因缘法中,求不可得

16无法空
又作无性空、非有空
       即诸法已坏灭自性可得未来法亦如是

17有法空
       又作自性空非有性空
       即诸法但由因缘现在即非实有

18无法有法空
又作无性自性空
       即三世一切法生灭无为法,一切皆不可得

此十八空,各经典依废立互异,而立十三空、十四空、十六空、二十一空等诸说。

点评

一内空 内即内身。 谓三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 净相不可得故。 是名内空。 三十六种者。 毛发、爪、齿。 眵、泪。 涎、唾。 屎、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3 17:33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23 17:18
——《佛学大词典》

十八空

内空
       内即内身
       谓三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
       净相不可得故。
       是名内空

三十六种者。
       毛发、爪、齿      眵、泪。       涎、唾。       屎、尿。
       垢、汗。                皮、肤。       血、肉。筋、脉。
       骨、髓                肪、膏。       脑、膜。
       肝、胆、肠、胃、脾、肾、心、肺。
       生藏、熟藏。         赤痰、白痰也。

九孔者。
       两眼。两耳。两鼻。口。大便。小便也。


外空
       外即外色
       谓愚夫为染故。所着以为净相
       亦如我身净相不可得故。
       是名外空

内外空
我身不净外亦如是外身不净我亦如是

点评

——《法界次第初门》 十八空 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空空、 五大空、 六第一义空、 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 十无始空、 十一散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3 18:25
 楼主| 发表于 2016-5-23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5-23 17:33
一内空
       内即内身。
       谓三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

——《法界次第初门》

十八空
       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空空、
       五大空、
       六第一义空、
       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
       十无始空、
       十一散空、
       十二性空、十三自相空、
       十四诸法空、
       十五不可得空、
       十六无法空、十七有法空、十八无法有法空

九种禅。而辩十八空者。

       前九种正为重显波罗蜜深广阶级
       今十八空次成般若波罗蜜。智慧照了无得无著之妙绝也。故次而明之。

十八通言空者无也
       无此十八种。故名为

       若菩萨始从初修自性禅。终至清净净禅。
       虽有大功德神通智慧之用。而禅定是门户。诠次阶级之法。

       若不善以十八空慧。照了遣荡。
       或于所证诸禅三昧中。十八有法随滞一有。则不得无碍解脱。纵任自在。

       故须修十八空。照了无住无著也。

       经论明空。开合名数不同。
       或以略故。合十八空。但为十四空。或为十一空。或为七空。乃至三空。二空一空。
       或以广故。开十八空。为二十空。二十五空。乃至无量空。
       今处中用十八空。遣荡诸有。罄无不尽。
       则诸波罗蜜禅定三昧。万行悉皆清净也。

内空

       内空者,内法空。
       内法者。所谓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

       眼空,无我、无我所
       无眼耳鼻舌身意。亦如是。
       是为内空也。

外空

       外空者。外法空
       外法者。谓外六入色声香味触法

       色,无、无我所
       色声香味触法。亦如是。
       是为外空也。

内外空

       内外空者。内外法空。
       内外法者。所谓内外十二入
       十二入无我无我所无内外法。是为内外空

空空

       空空者。以空内外空。内外空破三空。故名为空空也。
       故维摩经云。得此法已。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故名空空。

大空

       大空者。十方相空。故名大空。
       所以者何。
       东方无边。故名为
       亦一切处。有故名为
       遍一切色。故名为
如是大方能破。故名为大空
       乃至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如是

第一义空

       第一义空者。诸法中第一者名为涅盘
       涅盘亦无涅盘相
涅盘空第一义空

有为空
       有为空者。有为法因缘和合生。所谓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
       今有为法。二因缘故空。
       一者无我无我所。及常相不变易不可得故空
       二者有为法。有为法相空不生不灭无所有故
是为有为空

无为空
无为空者。无为法无因缘常不生不灭如虚空
       今有为。故说无为。
      若有为法不可得则无无为可着
故即是无为空

毕竟空
       毕竟空者。以前八空破诸法毕竟尽净。名为毕竟
       若无诸法亦无毕竟可着。故名毕竟空

       又解毕竟名为终竟观。是终竟之法亦不可得
       则不执有究竟之法。名为毕竟空
       故法华经云。乃至究竟涅盘常寂灭相。终归于空。

无始空
无始空者。一切世间。若众生若法。皆无有始
       如佛告诸比丘。众生无始无明。覆爱所系。往来生死。无始可得
       可破无始。于无始执着
故名无始空也。

十一散空
散空者。五众和合有人
       若以智慧。一一分别。破散五众所破散法皆空无所有
       如佛告罗那。此色破散灭令无所有。余众亦如是。
是名散空。

十二性空
性空者。自有不待因缘
       若待因缘。则是作法不名
       今诸法皆无性。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皆从因缘生
       因缘生则是作法
       若不从因缘和合。则是无法
       如是一切诸法性不可得
故名为性空。

十三自相空
自相空者。一切法二种相。一总相。二别相
       总相者。如无常等。
       别相者。诸法虽无常。而各有别相
       如地有坚相。火有热相。
       如是二种相皆空。故名相空

       分别性相不同。或言名异体同。或云名体俱异。所以者何。
       其体其识据内据外
       见黄色金相。而火烧石磨。知非金相性
故别明相空。

十四诸法空
诸法空者。一切法名。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是诸法空。皆入种种门。
       所谓一切法。有相、知相、识相、缘增上相、因相、果相、总相、别相、依相
       是等一切皆空。空无实故。
诸法空。

十五不可得空
不可得空者。一切法因缘毕竟不可得。故名为不可得空
       又解云。上以诸法空空一切法皆不可得若作可得则为断灭
       "若知 '是不可得'亦不可得。" 则于不可得中心不没
故名不可得空也。

十六无法空
无法空者。无法名。“法已灭’是灭‘无”。故名无法空
       有人解云。过去未来法。名无法“是无法“不可得
故名无法空也。

十七有法空
有法空者。有法名。诸因缘和合生。故二法无故。名有法空
       有人解云。现在一切法。及无为法。名为有法。如是有法。皆空故。名有法空

十八无法有法空
无法有法空者。无法有法相不可得。故名无法有法空
       亦以观无法有法空。故名无法有法空。
       有人解云。过去未来现在一切皆空。故名无法有法空也

点评

师兄,这十八空或十六空解析很多。有空做空性解,即是从十八个方面说空性。有做对治解执前者为实破此说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理解。 要依解深密经。佛自解为依。或依辨中边论弥勒菩萨解。或依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3 20: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18: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