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微尘众

默照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1:4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1.四种大乘禅法   依据中国天台智者大师《摩诃止观》介绍的大乘禅法,共有四类,称为“四种三昧”:①常坐三昧,②常行三昧,③半行半坐三昧,④非行非坐三昧。   《六祖坛经》所主张的“一行三昧”,即属于第四类的“非行非坐三昧”,又可名为“随自意三昧”,因为《六祖坛经》的《定慧品》有云:“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什么是“一直心”呢?即是“于一切法,勿有执著”。如何是没有执著呢?即是“于念而无念”、“于相而离相”、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也就是说,一行三昧的一直心,便是无念、无相、无住,是不论何时何处,于日常生活的四大威仪之中,皆可修行的一种大乘禅法。六祖惠能大师自己,就是修一行三昧,所以他也以之传授弟子。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1: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1: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1)不著心   不执著虚妄心,实际上就是“放舍诸相,休息万事”。当发现妄念时,不讨厌、不怨恨、不排斥、不喜欢。发现有妄念,那很好,勿拒勿迎,那就是不著心;不要将妄念当成对象,妄念就不是问题了。普通人在练习修行时,要完全没有妄念是不可能的,只要不管妄念,回到默照的方法,妄念就会愈来愈少。   (2)不著净   欣净厌垢是分别心,取净舍垢是执著心,将心待悟是生死心。故在用默照禅法时,“默”是不著一法,“照”是全体齐收,没有善不善法的分别之思,只有我在打坐的一个念头。遇到坏状况不用烦恼,遇到好状况不用高兴,心中朗然,不受影响,该坐就坐,该起便起;有杂念无杂念,皆不在乎,只管默而常照,照而常默,既不见心净,亦不见不净,净与不净,都是平等。   (3)不著不动   “不动”有两层意思:一种是不动情绪的智慧心,另一种则是心止于一念的禅定境。《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是住于禅定的不动心,而是不动情绪、执著的智慧心。入了一般的次第禅定后,身不动、心不动——身不动是坐姿,心不动是住于静境。禅宗的坐禅,不是教人“常坐不动”,亦不是教人“看心观静”,乃是于相而不著相,于念而离于念,念念之中不思前境。知有相是照,不著相是默;知有念是照,离于念是默;念念分明是照,不思前境是默。因此可知,默照禅法的源头,是与《六祖坛经》接轨的。   不论是次第禅定或大乘禅法,“舍”了一境又一境,乃是基本原则。例如:四禅中有离生、离喜、定生、舍念等,都是在进入一种定境后,便当舍离,始能更上一个层次。逐层地舍,连四无色定也舍掉,即成为舍无可舍的涅槃境——其实没有涅槃,乃是不住于境,故大乘禅法要讲无住。《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执著定境的不动相,也是虚妄境。因此,《六祖坛经》主张“定慧一体”,也就是说,大乘的禅定和智慧是不一不二的,是体用不离的。   定是默,慧是照,定慧一体,即是默照同时。

点评

碍着了。?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7 08:0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1: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是次第禅定或大乘禅法,“舍”了一境又一境,乃是基本原则。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1: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的禅定和智慧是不一不二的,是体用不离的。   定是默,慧是照,定慧一体,即是默照同时。

点评

水不洗水,心不自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7 07:57
发表于 2015-12-7 07: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5-12-7 01:59
大乘的禅定和智慧是不一不二的,是体用不离的。   定是默,慧是照,定慧一体,即是默照同时。

水不洗水,心不自心。

点评

阿弥陀佛 末学请教师兄:“心不自心”怎么解?谢过师兄。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7 08:07
发表于 2015-12-7 08:0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5-12-7 01:52
(1)不著心   不执著虚妄心,实际上就是“放舍诸相,休息万事”。当发现妄念时,不讨厌、不怨恨、不排斥 ...

碍着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宇 发表于 2015-12-7 07:13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wucy 发表于 2015-12-7 07:57
水不洗水,心不自心。

阿弥陀佛 末学请教师兄:“心不自心”怎么解?谢过师兄。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点评

都是心。就是照时是心,放任也是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7 10:4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知道、放下,便是直接而简单地在修默照禅了。
 **

补充内容 (2015-12-7 10:22):
       修行的观念称之为「正知见」,修行的方法是「正行」,而「正精进」则是指修行的态度。 **

补充内容 (2015-12-7 10:26):
例如我这个人,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已经很了不起,其实我从小就是在不顺利中成长,一向比不过人,也没办法与人相比。当我在念书的时候,好几次应该可得第一名,但是总有因缘,阴错阳差的把我的名次弄到后面去。直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曾听说过,修行得道需要多少时间吗?以小乘的解脱道而言,阿罗汉果最快的是三生,最慢的则是六十劫;辟支佛果,最快四生,迟则百劫;而大乘的成佛之道,最快的是三大阿僧只劫,最慢则是无量阿僧祇劫。现在有许多人,一下子就希望证得阿罗汉果,或者即刻证得无上道果,这都是不正确的邪知见,跟因果的原则是不相应的。相信因果的话,对过去的,必须要接受;对未来的,从现在开始就要精进的努力。
 **

补充内容 (2015-12-7 10:31):
正知见,这里说的知见,是属于佛学和佛法的观念,就是因果法和因缘法。 **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正行
  
  「正行」,是指有正确观念及正确方法的修行生活。由于每个人有不一样的因缘,所以有不一样的结果,这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以及环境状况,都跟因果及因缘有关。我们要接受因果、因缘的事实,同时要时时设法来努力改变、改进、改善因果和因缘的事实,这就是成佛之道的修行原则。修行成佛之道的过程中,一边要精进不懈,一边要不怕阻碍,不求安乐、不拒艰难,也就不会在阻碍之前退失道心。 **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正精进
  
  很多人不清楚精进的意思。要知道,紧张和心急不是精进,这只会使你容易疲倦,甚至烦躁、不安。正确的修行心态,就是要将心情放松、身体放松。所谓精进,是细水长流,就像天然的泉水,汨汨地、缓缓地、持续地、不断地往下流注。不会修行的人,往往拚老命似地用猛力,那就好象下了一阵暴雨之后,山涧的洪水,于一时间内排山倒海直奔而下,但雨过天晴,洪水冲完就没有了;而且猛冲狂奔的洪水,会造成灾害损伤,那不是精进,而是一种自我摧残的行为。
  
  精进的态度,不是希望马上得到结果,或希望马上见到、经验到打坐的好处。打坐,首先要练习持续的毅力、平静的心情、放松的身体,自然而然就会体验到坐禅的好处。如果心浮气躁、希望速成、急求效果,那便等于揠苗助长,所得到的必定是反效果了。
  
  「正精进」,是以精进心对治懈怠心,正精进有异于盲修瞎练的苦行,而是不急不缓、不苦不乐的中道行,要像细水长流的泉水,而不是像一泄而下的洪水,泛滥成灾。
 **

补充内容 (2015-12-7 10:41):
阿弥陀佛 就是平和、从容、淡定、坦然、轻松,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行的基础条件共有四个:那就是信、戒、定、慧的四种增上。
  
  (一)信增上
  
  「信增上」是信自己能成佛,信佛是不诳语者,信法是苦海舟航,信僧能住持佛法。
  
  1.相信自己
  
  「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修行禅法的人,必须先要相信自己有佛性,佛在心中住,只缘迷妄,所以未见,因信起修,就是为了转迷成悟、亲见自心中的佛。
  
  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我们是人,当然要相信,而且唯有以人的身心,最适合修行,一旦建立起自信心,认知我们有修证的条件,便该着手修行。
  
  不过有许多人是缺少自信心的,特别是缺少能够明心见性的信心,所以需要有人接引、有人鼓励、有人协助,那就是善知识的重要性,让信心不足的人,知道他们能够生而为人,就是有了善根的。
  
  要使我们对自己有信心,除了听闻善知识说法,得知自己的确需要修学佛法,也知道自己真有善根,所以听到了佛法,便是有了信心。进而更应该如法修行,在练习修行方法的过程中,使信心更加增长、善根更加深厚。
  
  如何相信自己真有善根?佛说人身难得,我今已得人身;佛说佛法难闻,我今已闻佛法──这不就证明我有善根,并与三世诸佛,都曾有过因缘吗?以我来说,我自信是有善根的,否则我不会出家做和尚,不会终身以学法、护法、弘法为专职;诸位也应该相信自己是有善根的人,否则怎么会正在阅读这本讲佛法修行的书呢?将自信心建立起来之后,就会珍惜这个善根因缘,虽在用功修行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挫折与困难,但应该勉励自己说:「这些都是成就道业的大好因缘,经得起无数的历练,善根就越来越深厚、越来越壮大,终究完成无上菩提的圆满佛果。」
  
  多打一次禅七,多得一次利益;多用一天工夫,多得一天的好处,同时也多增一分自信心。很多人误以为只有开悟见性才算有用,事实上,凡是修行,便会有益,虽尚未实证佛性,却已亲证信心了。
 **

补充内容 (2015-12-7 10:44):
不过有许多人是缺少自信心的,特别是缺少能够明心见性的信心,所以需要有人接引、有人鼓励、有人协助,那就是善知识的重要性,让信心不足的人,知道他们能够生而为人,就是有了善根的。

补充内容 (2015-12-7 10:45):
如何相信自己真有善根?佛说人身难得,我今已得人身;佛说佛法难闻,我今已闻佛法──这不就证明我有善根,并与三世诸佛,都曾有过因缘吗?

补充内容 (2015-12-7 10:46):
凡是修行,便会有益
发表于 2015-12-7 10:4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5-12-7 08:07
阿弥陀佛 末学请教师兄:“心不自心”怎么解?谢过师兄。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都是心。就是照时是心,放任也是心。

点评

阿弥陀佛 末学愚痴,谢过师兄开示。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赞叹 礼敬 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7 10:4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wucy 发表于 2015-12-7 10:45
都是心。就是照时是心,放任也是心。

阿弥陀佛 末学愚痴,谢过师兄开示。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赞叹 礼敬  阿弥陀佛

点评

随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7 11: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2.相信三宝
  
  接下来要说明信仰佛、法、僧三宝。
  
  (1)佛
  
  是指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信佛,即是信仰他的人格、他的智慧、他的悲愿。由于相信佛是真实语者的大导师,所以接受佛所说的观念及方法,并且用来帮助我们。从思想上来纠正我们、指导我们,从方法上来让我们练习着如何离贪、瞋、无明之苦,而得解脱自在之乐。
  
  (2)法
  
  是指佛所说的离苦之法,也就是佛教圣典中所记载的道理和方法。是由佛及佛的圣弟子们说的,梵文叫做「达磨」(Dharma),这是佛法的根源,即是禅法的根源,已经流传二千五百多年。凡曾经接受佛法的人,都很受用,所以值得我们生起信心。释迦牟尼佛经过长劫修行,最后悟得的便是正法,也就是佛法僧三宝中的「法宝」。释迦牟尼佛将他从修行中开发出来的成果,传给了弟子,然后代代相传,直到我们,称之为法脉传承。
  
  (3)僧
  
  是指住持佛法的、如律如法的、清净精进的、和乐共住的团体。僧伽本可通用于僧俗四众的团体,但在《阿含经》及《毗奈耶》中,皈依三宝中的「僧宝」,是指出家的比丘僧。由于这是个修行正法律的团体,能将正确的佛法守护、应用、传持下来。然而为什么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呢?因为个人不能持久,也不能代表清净和合的精神。所谓僧团,就是有众多精进学佛的人在一起。但是在各种团体之中,能依佛的正法律,清净、精进、和乐共住、同修菩提道的,就只有出家僧伽了,所以标准的僧宝必是以出家的团体为原则。出家僧的重点,是在于坚守不淫欲的梵行,实践不蓄私财的出离行;少欲、离欲,是解脱道的基础,也是菩萨道的共法,所以唯有如律如法的出家僧团,才能真正负起住持佛法的重责大任。
  
  信奉三宝,又称为归敬三宝,这对于修持佛法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修行用的法宝是佛说的,法宝是由僧传播的,如果不信三宝,便无佛法可修。大彻大悟之时,自己便与三宝融合为一,称为自性的「一体三宝」,故仍不离三宝。然在尚未彻悟之前,必须要深心信仰住持三宝,否则,若只信自己而不信三宝,那就是一个大狂人了。
  
 **

补充内容 (2015-12-7 10:53):
信佛,即是信仰他的人格、他的智慧、他的悲愿。由于相信佛是真实语者大导师,所以接受佛所说的观念及方法,

补充内容 (2015-12-7 10:55):
清净和合的精神

补充内容 (2015-12-7 10:56):
清净、精进、和乐共住、同修菩提道

补充内容 (2015-12-7 10:57):
信奉三宝,又称为归敬三宝,这对于修持佛法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补充内容 (2015-12-7 10:58):
大彻大悟之时,自己便与三宝融合为一,称为自性的「一体三宝」,故仍不离三宝。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戒增上
  
  「戒增上」中的「五戒十善」是人天善法的根本,「比丘比丘尼戒」是解脱道的基础,「三聚净戒」是菩萨道的原则。戒分为「声闻戒」及「菩萨戒」两大类。声闻戒重于自律自清净,自己求解脱;菩萨戒则在于自利,而尤重于利他行。人天善法是成佛的根本,解脱道是成佛的基础,菩萨道则是成佛的过程。
  
  1.戒是度脱苦海的浮囊
  
  一般人听到「戒」这个字时,都会有点害怕而心生抗拒,认为那是用枯燥不合情理的教条,禁止人的自由,拘束人的行为,其实不是这样的。譬如说我们美国纽约象冈道场有很多鸟,鸟在生蛋之前一定多半会在树上筑巢,其目的是为了安全的防护,以免所生的蛋,会受到地面上老鼠、蛇,乃至人类的攻击。在孵蛋时,有了这个鸟巢把几个卵集中在一起,也容易把小鸟孵出来。修行人持戒,就像是鸟儿筑巢,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智慧蛋以及慈悲蛋,顺利地孵出成佛之道的鸟来。
  
  我曾说过:「鸟儿要有后代,必须有巢;人类要有后代,必须有家;出家人要有后代,必须有寺院;修行人为了成就道业,必须有戒体。」因此,受戒如筑巢、如起屋。在佛经中将持戒譬喻为度脱苦海的浮囊,那是防止我们放逸而做不善业的保护伞。
  
  戒的主要功能,在于防非离过、防微杜渐。受了戒的人,自然会提高警觉心,减少犯罪的机率,声闻戒戒身口恶业,菩萨戒尤重于起心动念处,但也不必担心犯戒。《菩萨璎珞本业经》说:「有戒可犯是菩萨,无戒可犯是外道。」受戒之后难保不犯戒,但总比还未受戒的人少造恶业多造菩萨业。
  
  2.五戒的内容
  
  戒增上的根本项目共有五条,称为「五戒」,也是声闻戒及菩萨戒的基础,故将五戒介绍如下:
  
  (1)戒杀生
  
  主要是不杀人,如能进一步也不杀动物更好,乃是为了增长慈悲心的缘故。杀生的种类有:自杀、杀他、教他杀、见杀随喜。杀生的动机有:因贪杀、因瞋杀、因愚痴不正知而杀;因疑杀属于愚痴,因妒杀属于贪瞋。所以,杀生的行为,既伤慈悲心,也无智慧心。
  
  (2)戒偷盗
  
  不与而取,名为偷盗。暗窃是偷,明抢是盗。偷盗的种类包括:自行偷盗、教他人偷盗、见他人偷盗而生欢喜。偷盗的动机,与杀生的动机类似,所以既伤慈悲心,也损智慧心。
  
  偷盗是出于不劳而获的心,因此,对于一些不愿好好地修行,却想顿悟成佛的人,称为偷心的人。如果不能脚踏实地,老想占人便宜,专门在期待奇迹,就是很危险的偷心了,因为那跟因果律不相应。偷盗是恶业,必将得恶果。
  
  (3)戒妄语
  
  言而非实是「妄语」,语中有刀是「恶口」,挑弄是非是「两舌」,淫词秽言是「绮语」,这四类都属于妄语。
  
  妄语也包括自妄语、教人妄语、闻说妄语而生欢喜。其动机性质与前二戒类似,所以既伤慈悲心也损智慧心。妄语的人,必然自食恶果。
  
  (4)戒邪淫
  
  凡是不稳定、不正常,不受法律、风俗所认可的性行为,皆名为邪淫;此对个人的身心、家庭、社会,均能造成失衡现象。在精进禅修期间不得行淫欲,称为修梵行,在平常生活之中的在家人,则应遵守不邪淫。若修禅定,须修梵行。梵天行是色界天人,住于定境,自然没有欲界众生的淫行,如有淫欲,纵入禅定,必落魔境。
  
  平常人在打坐时,生理上可能会有性冲动的现象,这种反应,对于血气方刚的年轻男子,往往会无法控制。可以用禅修的方法化解,或用勇猛精进、参话头,乃至大声的参问,性冲动便会消失。默照的方法亦最有用──只晓得自己的身体在打坐,不要特别去留意身体某一部分或任何部分的状况,渐渐地这种性反应的感觉就会消失。如果性的反应非常强烈,根本无法安心打坐,则可以惭愧心及快动作来拜佛,拜到全身是汗,性的冲动也就自然化解了。
  
  (5)戒饮酒
  
  酒精本身不是罪恶,饮酒的人可能酒后乱性而造作恶业。经典中曾有一个例子:有一位居士,由于误将一大碗酒当做凉水喝光,便酒性大发,失去理智,见邻居的鸡跑进他家,便抓起来杀了、煮了,当作下酒的菜;邻女来问他,有见到她养的鸡吗?居士说没有,又见邻女貌美,便强暴了她。这则故事是说,由于饮酒,竟然使这位居士连续犯下了偷盗、杀生、妄语、邪淫的四条重戒。
  
  在精进禅修期间,由于禅修规则,故不可能违犯以上的五戒,然而回到平常生活环境之后,若不随时提醒自己是在修行,就难免会偶尔违犯。假如违犯了,应当恳切忏悔,若能如此,犯戒的机会便越来越少,成为一个五戒清净的修行人了。
 ◎本文转自: 显密文库,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33415

补充内容 (2015-12-7 11:03):
声闻戒戒身口恶业,菩萨戒尤重于起心动念处,但也不必担心犯戒。《菩萨璎珞本业经》说:「有戒可犯是菩萨,无戒可犯是外道。」受戒之后难保不犯戒,但总比还未受戒的人少造恶业多造菩萨业。


补充内容 (2015-12-7 11:10):
言而非实是「妄语」,语中有刀是「恶口」,挑弄是非是「两舌」,淫词秽言是「绮语」,这四类都属于妄语。
  
  妄语也包括自妄语、教人妄语、闻说妄语而生欢喜。


补充内容 (2015-12-7 11:13):
如有淫欲,纵入禅定,必落魔境。
  


补充内容 (2015-12-7 11:14):
以惭愧心及快动作来拜佛,拜到全身是汗,性的冲动也就自然化解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菩萨璎珞本业经》说:「有戒可犯是菩萨,无戒可犯是外道。」 末学不懂,请教各位过路师兄。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12-7 11:1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5-12-7 10:48
阿弥陀佛 末学愚痴,谢过师兄开示。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赞叹 礼敬  阿弥陀佛

随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3 22: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