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微尘众

默照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祖坛经》所主张的「一行三昧」,即属于第四类的「非行非坐三昧」,又可名为「随自意三昧」,因为《六祖坛经》的〈定慧品〉有云:「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什么是「一直心」呢?即是「于一切法,勿有执着。」如何是没有执着呢?即是「于念而无念」、「于相而离相」、「念念之中,不思前境」名为「无相」。也就是说,一行三昧的一直心,便是无念、无相、无住,是不论何时何处,于日常生活的四大威仪之中,皆可修行的一种大乘禅法。六祖惠能大师自己,就是修一行三昧,所以他也以之传授弟子。 **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2)不着净
  
  欣净厌垢是分别心,取净舍垢是执着心,将心待悟是生死心。故在用默照禅法时,「默」是不着一法,「照」是全体齐收,没有善不善法的分别之思,只有我在打坐的一个念头。遇到坏状况不用烦恼,遇到好状况不用高兴,心中朗然,不受影响,该坐就坐,该起便起;有杂念无杂念,皆不在乎,只管默而常照,照而常默,既不见心净,亦不见不净,净与不净,都是平等。
 **

补充内容 (2015-12-7 15:58):
欣净厌垢是分别心

补充内容 (2015-12-7 15:58):
取净舍垢是执着心

补充内容 (2015-12-7 15:59):
将心待悟是生死心

补充内容 (2015-12-7 16:03):
「默」是不着一法,「照」是全体齐收,没有善不善法的分别之思,只有我在打坐的一个念头。

补充内容 (2015-12-7 16:04):
心中朗然,不受影响,该坐就坐,该起便起;有杂念无杂念,皆不在乎,只管默而常照,照而常默,既不见心净,亦不见不净,净与不净,都是平等。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3)不着不动
  
  「不动」有两层意思:一种是不动情绪的智慧心,另一种则是心止于一念的禅定境。《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是住于禅定的不动心,而是不动情绪、执着的智慧心。入了一般的次第禅定后,身不动、心不动──身不动是坐姿,心不动是住于静境。禅宗的坐禅,不是教人「常坐不动」,亦不是教人「看心观静」,乃是于相而不着相,于念而离于念,念念之中不思前境。知有相是照,不着相是默;知有念是照,离于念是默;念念分明是照,不思前境是默。因此可知,默照禅法的源头,是与《六祖坛经》接轨的。
  
  不论是次第禅定或大乘禅法,「舍」了一境又一境,乃是基本原则。例如:四禅中有离生、离喜、舍念、无相等,都是在进入一种定境后,便当舍离,始能更上一个层次。逐层的舍,连四无色定也舍掉,即成为是舍无可舍的涅槃境──其实没有涅槃,乃是不住于境,故大乘禅法要讲无住。《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执着定境的不动相,也是虚妄境。因此,《六祖坛经》主张「定慧一体」,也就是说,大乘的禅定和智慧是不一不二的,是体用不离的。
  
  定是默,慧是照,定慧一体,即是默照同时。
 **

补充内容 (2015-12-7 16:22):
知有相是照,不着相是默;知有念是照,离于念是默;念念分明是照,不思前境是默。

补充内容 (2015-12-7 16:25):
大乘禅法要讲无住

补充内容 (2015-12-7 16:26):
执着定境的不动相,也是虚妄境

补充内容 (2015-12-7 16:26):
定是默,慧是照,定慧一体,即是默照同时。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慧增上
  
  慧,梵文称之为般若,这和英语中的Wisdom,以及中国人用的智慧,意思稍有不同。我曾经说过,智慧的梵名是般若,它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学问,而是无我的态度。
  
  1.佛法根本即智慧
  
  智慧增上,虽列于第四项,其实,第一信增上,即需信佛的正见,也就是依佛的智慧,来指导我们信什么──信三宝、信自性即佛性;持什么戒──有七众声闻戒及大乘菩萨戒;修什么定──有世间定、出世间定、如来定,亦即四禅八定、九次第定及一行三昧等大乘禅法。如果缺乏正见,前面三种增上都会有问题,就有麻烦了。那便可能变成了迷信,可能是持狗戒、牛戒、鱼戒等的苦行外道,也可能是修习与贪瞋等夹杂的邪定了。所以在四种增上之中,均以慧增上为依准,行者未开慧眼之前,须援用佛菩萨及诸善知识的智慧,来修前三种增上,待开了慧眼之后,仍以和佛菩萨及诸善知识相应相同的智慧,继续圆满四种增上功德。
  
  从禅宗《六祖坛经》的〈般若品〉中见到:「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又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一切时中,念念不愚(迷),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又说:「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
  
  由《六祖坛经》中所明的般若智慧,即是菩提的异名,亦是悟见自性的功能、是不执着诸境的觉照力用。智慧是离相而无相的,因为离一切相,所以能如《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便是慧增上,亦即六波罗蜜中的智慧波罗蜜。也可以说,佛法的根本,就是智慧。世间的一切知识、学问、聪明、才智,虽是有用,却不能破除烦恼,唯有离诸相、离执着的般若智,才是波罗蜜多(度脱),才能开悟而出迷愚的世间。
  
  2.般若为基,信戒定相依相生
  
  因此,在释迦牟尼佛悟道成佛之前,这世间尚无般若智慧,在佛悟道之时的能悟之心便是智慧心,成道之后所说的一切教法,都是从佛的大觉智海中流露出来,我们后世的一切佛弟子,皆因佛的智慧之教而获大利益,甚至也能开发各自心中的本有佛性,也是仰赖佛智的引导而浴于佛的大智海中了。
  
  四种增上,以信增上为方向和目标,以戒增上为行为的准则,以定增上为修三昧的方法,以慧增上贯串悟前悟后。这四种增上是相互依存的,四者若缺其一,便不是正确的佛法。
  
  有些人为了求财、求子、求寿、求官运等而到神祠、神宫、鬼灵显现处许愿拜祭,那是民间信仰,不是正信的佛教,因其缺少戒定慧的三种增上。
  
  有些人与佛教徒相同,也持五戒,目的是为现世福泽,称为人天善法,不是正确的佛教。因其缺少对三宝的信心,未曾修习禅定,未与佛法的智慧相应。
  
  有些人修习禅定的目的,或是为了健身,或是为求神通。其结果,禅修的道场,变成了健康中心;禅修的方法,变成了魔术棒;禅修的人士,变成了气功师及魔术师。最危险的是修定入魔,自称是神再来、是佛菩萨化现,说得好听是新兴宗教的创教主,说得不好听,则是巫筮性质的江湖术士。
  
  几年前,台湾有位中学教员突然变成了一位教主,他叫他的几十户信徒们移民到美国德州的一个小镇,准备乘飞碟升天。这使得台湾、美国的新闻媒体和警察单位都很紧张,就怕他们像几年前的人民庙教派那样集体自杀。后来,约定的日子过了,并没有上帝真的来接他们升天,也就不了了之了。
  
  修习禅定,假如不用佛法的智慧作指导,最高点也可能获得四禅八定,但却极可能有许多的副作用产生。只要心里有所期待,就会有状况发生,有的是神经错乱,有的则是一些幽灵或灵体趁机而入。因此,遇到任何身心的状况时,都要「放舍诸相、休息万事」,这是最安全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金刚经》的智慧所见。
  
  3.智慧是无我的态度
  
  智慧不是知识、学问、经验,而是一种无我的态度,但是真正要具备无我的态度是相当难的,常人必须要练习修行的方法。如果不透过方法的修行,而自以为已有无我的态度者,就是常人口头所说的:「我不在乎人家怎么看我、怎么说我的!」「我绝对不是为我自己设想的!」「我全部都是为了你们!」这就是一种傲慢心。或者说:「我没关系的啦,我真的什么也不懂!」「我不重要的啦,真的不要把我算在里面!」则是一种自卑心。很多人误以为傲慢心与自卑心便是无我的态度,那是错的。
  
  根据《六祖坛经》所讲,般若和智慧既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也是一种修行的体验。没有开悟的人,用它作为方法;开了悟的人,它就是经验。怎么说呢?《六祖坛经》的〈般若品〉里用三个名词,形容摩诃般若波罗蜜:「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无住,是不住于现在;无往,是不执着过去;无来,是不执着未来。如果具足了这三种心,就等于超越了时间上的现在、过去、未来,不受三世所限,便是大智慧者,便能与三世诸佛同起同行,三世诸佛即在现前的一念心中。
  
  有的人想象力很丰富,认为真能与三世诸佛牵着手同行,想象之中真是太微妙、太有意思了,其实这只是对大智慧心的一种形容,因为没有执着,所以智慧心的功能「竖彻三世际限,横遍十方涯畔」。
  
  只有此心彻底的不住于过去,不住于现在,不住于未来,才能够绝对的自由自在,这个时候称它为「无心」。不过,当你在练习用方法时,可以先有现在,而不管过去,不管未来。念念念于现在,念念放下现在,这便是不住于过去,不住于未来,也不住于中间的现在,这就是「中观」,亦名「空观」。此心如《六祖坛经》所云:「于一切法上,无有执着」,亦即一行三昧。
  
  《六祖坛经》的这个观点和《金刚经》所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亦不可得。」是相同的。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开始,现在的这一念,介于过去及未来之间,既无过去及未来,现在这一念缩短到极限,也是不存在的。若从智慧之心所见,念念只见过去的前尘及未来的梦景,现在的状况并不存在。凡夫不能亲证,因此,要用禅修方法来体验它,体验念念不住,念念不牵挂前尘,不憧憬后影,也不住于现在极短的一点,这实际上就是修刚才所讲中观、空观、一行三昧。初用功时的下手处,仍得要随时随地练习在方法上,不论有什么好的、坏的,以及各种各样的心身状况反应时,都不要去执着它,放舍诸相,只住于方法;当把方法用到既不执着前、也不执着后的时候,那就可以连中间的现在也不执着了。不过,没有执着三世的情绪心,仍有如实应用的智慧心。至此便可了解《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深意了。
  
  4.无念、无忆、无着
  
  此外,《六祖坛经》的〈般若品〉里,还有三个名词是可用在方法上的,那就是无念、无忆、无着。它的原文文句是:「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这是说,每一个人的智慧,是经常现成的,因其未离每一个人的自性。若能悟得这个智慧之法,即是由于无念、无忆、无着;悟后的智慧之心,便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所以真如自性之用,即是智慧观照的功能。如何才算是智慧观照?那是「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也即是放舍诸相而至舍无可舍,连舍亦舍,那就能够见性成佛了。
  
  现将无念、无忆、无着的修行方法,条列说明如下:
  
  (1)无念
  
  即是念念于念而无念,即是把心系于方法,也是妄念,是以方法的妄念取代散乱的妄念,既不住于散乱的妄念,也不执着方法的妄念。有散乱的妄念时,就用方法的妄念;没有散乱的妄念时,连用方法的念头也是该舍的妄念。当在执着妄念之心,成了不取不舍之心,便是无念的智慧心现前。
  
  (2)无忆
  
  就是不要回顾,刚才使用修行方法的这个念头,只要一回顾,便成攀缘过去,那就离开了正在使用的方法而成了妄念。因此,已经过去的念头究竟是怎么样,不要去回顾它,不论是好的、不好的,均不要执着牵挂,不取不舍,便是如实的以智慧观照。
  
  (3)无着
  
  也就是不要有取舍心,既不要执着诳妄的散乱心,也不要执着使用方法的专注心;既不要执着使用方法的专注心,也不要执着方法绵密时的统一心;既不要执着与宇宙化合的统一心,也不执着纯净自在的解脱心。到了此时,才是不取不舍的大智慧心现前。
  
  其实,无念、无忆、无着的不取不舍心,就是默照同时的大智慧心,既然是默,当然要晦、要隐,可是心里非常清楚,这就是照。只是对于身心环境的一切现象,虽会如实因应,但已不起诳妄的自我执着心,这就是默照同时。这种默照同时的工夫,其实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本文转自: 显密文库,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33415

补充内容 (2015-12-7 16:29):
慧是无我的态度

补充内容 (2015-12-7 16:29):
佛法根本智慧


补充内容 (2015-12-7 16:32):
均以慧增上为依准,行者未开慧眼之前,须援用佛菩萨及诸善知识的智慧,来修前三种增上,待开了慧眼之后,仍以和佛菩萨及诸善知识相应相同的智慧,继续圆满四种增上功德。

补充内容 (2015-12-7 16:33):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

补充内容 (2015-12-7 16:34):
:「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

补充内容 (2015-12-7 16:35):
。」「一切时中,念念不愚(迷),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补充内容 (2015-12-7 16:36):
:「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

补充内容 (2015-12-7 16:37):
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补充内容 (2015-12-7 16:38):
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

补充内容 (2015-12-7 16:38):
般若智慧,即是菩提的异名,亦是悟见自性的功能、是不执着诸境的觉照力用

补充内容 (2015-12-7 16:40):
智慧是离相而无相的,因为离一切相,所以能如《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便是慧增上,亦即六波罗蜜中的智慧波罗蜜。

补充内容 (2015-12-7 16:41):
唯有离诸相、离执着的般若智,才是波罗蜜多(度脱),才能开悟而出迷愚的世间。

补充内容 (2015-12-7 16:44):
悟道之时的能悟之心便是智慧心

补充内容 (2015-12-7 16:45):
有些人为了求财、求子、求寿、求官运等而到神祠、神宫、鬼灵显现处许愿拜祭,那是民间信仰,不是正信的佛教,因其缺少戒定慧的三种增上。


补充内容 (2015-12-7 16:46):
有些人与佛教徒相同,也持五戒,目的是为现世福泽,称为人天善法,不是正确的佛教。因其缺少对三宝的信心,未曾修习禅定,未与佛法的智慧相应。


补充内容 (2015-12-7 16:47):
有些人修习禅定的目的,或是为了健身,或是为求神通。其结果,禅修的道场,变成了健康中心;禅修的方法,变成了魔术棒;禅修的人士,变成了气功师及魔术师。最危险的是修定入魔,自称是神再来、是佛菩萨化现,说得好听是新兴宗教的创教主,说得不好听,则是巫筮性质的江湖术士。


补充内容 (2015-12-7 16:48):
修习禅定,假如不用佛法的智慧作指导,最高点也可能获得四禅八定,但却极可能有许多的副作用产生。只要心里有所期待,就会有状况发生,有的是神经错乱,有的则是一些幽灵或灵体趁机而入。因此,遇到任何身心的状况时,都要「放舍诸相、休息万事」,这是最安全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金刚经》的智慧所见。


补充内容 (2015-12-7 16:48):
遇到任何身心的状况时,都要「放舍诸相、休息万事」,这是最安全的

补充内容 (2015-12-7 16:49):
只要心里有所期待,就会有状况发生,有的是神经错乱,有的则是一些幽灵或灵体趁机而入。

补充内容 (2015-12-7 16:49):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金刚经》的智慧所见

补充内容 (2015-12-7 16:50):
如果不透过方法的修行,而自以为已有无我的态度者,就是常人口头所说的:「我不在乎人家怎么看我、怎么说我的!」「我绝对不是为我自己设想的!」「我全部都是为了你们!」这就是一种傲慢心。

补充内容 (2015-12-7 16:51):
或者说:「我没关系的啦,我真的什么也不懂!」「我不重要的啦,真的不要把我算在里面!」则是一种自卑心。

补充内容 (2015-12-7 16:51):
很多人误以为傲慢心与自卑心便是无我的态度,那是错的。

补充内容 (2015-12-7 16:52):
般若和智慧既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也是一种修行的体验。没有开悟的人,用它作为方法;开了悟的人,它就是经验。

补充内容 (2015-12-7 16:53):
六祖坛经》的〈般若品〉里用三个名词,形容摩诃般若波罗蜜:「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3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种增上,以信增上为方向和目标,以戒增上为行为的准则,以定增上为修三昧的方法,以慧增上贯穿悟前悟后。这四种增上是相互依存的,四者若缺其一,便不是正确的佛法。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3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年前,台湾有位中学教员突然变成了一位教主,他叫他的几十户信徒们移民到美国德州的一个小镇,准备乘飞碟升天。这使得台湾、美国的新闻媒体和警察单位都很紧张,就怕他们像几年前的人民庙教派那样集体自杀。后来,约定的日子过了,并没有上帝来接他们升天,也就不了了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3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心里有所期待,就会有状况发生,有的是神经错乱,有的则是一些幽灵或灵体趁机而入。因此,遇到任何身心的状况时,都要“放舍诸相、休息万事”,这是最安全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金刚经》的智慧所见。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3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祖坛经》的《般若品》里用三个名词形容摩诃般若波罗蜜:“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3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住,是不住于现在;无往,是不执著过去;无来,是不执著未来。如果具足了这三种心,就等于超越了时间上的现在、过去、未来,不受三世所限,便是大智慧者,便能与三世诸佛同起同行,三世诸佛即在现前的一念心中。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人想象力很丰富,认为真能与三世诸佛牵着手同行,想象之中真是太微妙、太有意思了。其实这只是对大智慧心的一种形容,因为没有执著,所以智慧心的功能“竖彻三世际限,横遍十方涯畔”。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4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此心彻底地不住于过去,不住于现在,不住于未来,才能够绝对地自由自在,这个时候称它为“无心”。不过,当你在练习用方法时,可以先有现在,而不管过去,不管未来。念念念于现在,念念放下现在,这便是不住于过去,不住于未来,也不住于中间的现在,这就是“中观”,亦名“空观”。此心如《六祖坛经》所云:“于一切法上,无有执著”,亦即一行三昧。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4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祖坛经》的这个观点和《金刚经》所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亦不可得”是相同的。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开始,现在的这一念,介于过去及未来之间,既无过去及未来,现在这一念缩短到极限,也是不存在的。若从智慧之心所见,念念只见过去的前尘及未来的梦景,现在的状况并不存在。凡夫不能亲证,因此,要用禅修方法来体验它,体验念念不住,念念不牵挂前尘,不憧憬后影,也不住于现在极短的一点,这实际上就是修刚才所讲中观、空观、一行三昧。初用功时的下手处,仍得随时随地练习在方法上,不论有什么好的、坏的,以及各种各样的身心状况反应时,都不要去执著它,放舍诸相,只住于方法;当把方法用到既不执著前、也不执著后的时候,那就可以连中间的现在也不执著了。不过,没有执著三世的情绪心,仍有如实应用的智慧心。至此便可了解《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深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4.无念、无忆、无著   此外,《六祖坛经》的《般若品》里,还有三个名词是可用在方法上的,那就是无念、无忆、无著。它的原文文句是:“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这是说,每一个人的智慧,是经常现成的,因其未离每一个人的自性。若能悟得这个智慧之法,即是由于无念、无忆、无著;悟后的智慧之心,便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所以真如自性之用,即是智慧观照的功能。如何才算是智慧观照?那是“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也即是放舍诸相而至舍无可舍,连舍亦舍,那就能够见性成佛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1)无念   即是念念于念而无念,即使把心系于方法,也是妄念,是以方法的妄念取代散乱的妄念,既不住于散乱的妄念,也不执著方法的妄念。有散乱的妄念时,就用方法的妄念;没有散乱的妄念时,连用方法的念头也是该舍的妄念。当执著妄念之心,成了不取不舍之心,便是无念的智慧心现前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5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散乱的妄念时,连用方法的念头也是该舍的妄念。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5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执著妄念之心,成了不取不舍之心,便是无念的智慧心现前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2)无忆   就是不要回顾,刚才使用修行方法的这个念头,只要一回顾,便成攀缘过去,那就离开了正在使用的方法而成了妄念。因此,已经过去的念头究竟是怎么样,不要去回顾它,不论是好的、不好的,均不要执著牵挂,不取不舍,便是如实地以智慧观照。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5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3)无著   也就是不要有取舍心,既不要执著诳妄的散乱心,也不要执著使用方法的专注心;既不要执著使用方法的专注心,也不要执著方法绵密时的统一心;既不要执著与宇宙化合的统一心,也不执著纯净自在的解脱心。到了此时,才是不取不舍的大智慧心现前。   其实,无念、无忆、无著的不取不舍心,就是默照同时的大智慧心,既然是默,当然要晦、要隐,可是心里非常清楚,这就是照。只是对于身心环境的一切现象,虽会如实因应,但已不起诳妄的自我执著心,这就是默照同时。这种默照同时的功夫,其实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5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此时,才是不取不舍的大智慧心现前。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念、无忆、无著的不取不舍心,就是默照同时的大智慧心,既然是默,当然要晦、要隐,可是心里非常清楚,这就是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3 22: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