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子孙满堂

[有关皈依] 皈依三宝的好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6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德的人,不说亏德的话;无道德的人,不说有德的话。为什么?关键在智和愚的分别。。【宣化上人开示录(一)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7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定慧一般指三无漏学,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修戒——完善道德品行;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修慧——培育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7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戒”主要是说遵守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最常见的是佛教的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9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学按内容又可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止持戒是指止非防恶的各种戒;作持戒是指奉行一切善行的戒。这二者相辅相成,为的是让佛教徒严防身、口、意三业,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理的、足以使身心染污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戒”的原意来看,佛教中的“戒”,它主要是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做,也就是在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杜绝坏的行为习惯,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一个人如果培养出了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他就不会去干坏事。如果是一个将戒行思想根植于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坚守这些戒律,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集中精力于修行,这便是无欲无求和功德无量的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坚守这些戒律,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集中精力于修行,这便是无欲无求和功德无量的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1 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我们才能更好的思考。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1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中,通常将培育到高级的定力成为是“禅定”。禅定是指心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一个人如果可以达到禅定的境界,那么他就可以强化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持续得维持极度的喜悦、快乐、平静等各种心情状态。减少自己的不良情绪,让自己多处于平静的状态。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1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将禅定分为八个层次,包括四种色界禅那和四无色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些定境是越往高处越殊胜的。在高级禅定中,即使连喜悦、快乐都消失,内心只处于极度宁静、微妙和殊胜的状态,这就是“定”的最高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2 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学的慧学指的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上述二学所提倡的,守戒律,习禅定,其根本追求就是更好的悟彻“慧”。基本缘由就在于佛教智慧彻悟宇宙人生真相,通达社会事理,所以佛教智慧既是佛教守戒习禅的理性基础,又是守戒习禅的理性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2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提倡培养智慧,是因为他能够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把他们连根拔除。但是这里佛教中所提及的智慧,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不同,它不是简单得指智商高,记忆力强或者是某一项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3 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彻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也被称作是“般若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3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中的智慧跟四圣谛息息相关。在经典中,将通彻了解四圣谛称为有智慧。四圣谛具体是指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和道圣谛。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4 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智慧了知名色法属于苦圣谛;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圣谛。当禅修者的观智成熟时,即生起超越世间的智慧——道智。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4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智能彻底地断除相应的烦恼,证悟涅槃。涅槃即是灭圣谛,是道智的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5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证悟涅槃的道智即是道圣谛。另外,从道圣谛是导致苦之灭尽的途径来说,也可以把培育戒定慧的过程称为道圣谛。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5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禅修者彻底地断除一切烦恼之后,他即称为“漏尽者”——断尽一切烦恼的人,也就是达到了功德无量的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的人要先学规矩礼法,规矩礼法都不懂这不能学佛。往往我们学佛学来学去,还有一种贡高我慢,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思想,觉得我比旁人都好,觉得旁人都不如我,一天到晚执著这个我!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还想不到修行一定要「慈心下气,恭敬一切」––慈心,对谁都有慈悲心;下气,就没有贡高我慢了。没有我的执著,没有人的执著,没有众生的执著,没有寿的执著,把这一切执著都破了,这才能实行菩萨道––就是Bodhisattva所行的道路。【宣化上人开示录  一、学佛的人要先学规矩礼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5 16: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