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演程居士

[实修记录] 佛弟子[演程]参加实修--念佛,楞严咒,大悲咒,净土五经,法华经,楞严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31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有五百大鬼常遮其前。是比丘七劫不见佛,佛不授手,不得受檀越物,五千大鬼常随其后,言佛法中大贼,比丘不应作”。所以受施主供养,必要按照僧伽次第差遣,因在次第差遣的僧众中,有的是佛示现为僧的,有的是证四道果的圣僧,有的是发了大心的菩萨僧,有的是七贤位上的贤僧,有的当然是一般的凡夫僧。凡圣僧以及大小乘僧,其功德无疑是有大小的。信施供僧,目的是培福,如次第遣僧受供,施主就可从各种不同僧中,得到广大的福德,这对施主是多么的有利?假定仅你一人去受供,而你又是普通凡夫僧,使信施供养不到三乘贤圣僧及佛’所示现的僧,岂不失去施主所欲获得的广大之福?所以为佛弟子,不但不得独受利益,亦不得受别请而利养归己,假定独受别请,不将所得的利养分与众僧,在佛认为这不是释沙门,亦不是佛种子。问题既是这样的严重,不忍佛子落於这样的境地,所以制不受别请。唯菩萨僧有例外者,就是某个信施请我去弘扬戒法,为了戒法的弘扬,受他别请,没有什么不可。或见某个信众必得我,乃能成就所作功德,受他别请,是也没有过失!

佛对大众说:“若”有一个受了菩萨戒的“佛子不论在什么时候,“一切”是都“不得受别请”,以期“利养入”於自“己”。此中所说的一切是总指,谓凡一切王臣士庶,在家出家,凡是供养众僧的财物,不论界内界外,都不得自求入己。如以信徒请斋来说,不管信徒是不是专门请你的,你都不得私受人请,而应


455

发表于 2021-2-1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众同被受请。如果信徒的力量不够,不能同时请寺中这么多僧人受供,那就不妨次第受请。关于这、声闻法与菩萨法略为不同:声闻法中的修学行人,有的是奉头陀行的,有的不奉头陀行的,奉头陀行的,绝对不受别请,不奉头陀行的,有时亦可开许。至菩萨法中的大乘行人,不论是奉头陀行,或不奉头陀行,除了应请弘扬戒法,一切时中不受别请。

所谓利养,是指对身心有益的东西,而信众发心供养,其体通於十方,一切僧众有分,所以说“而此利养属十方僧”,既是属十方僧物,“而”你“别受”其请”,无异“即取十方僧物入已”,亦即等於夺取十方僧的财物,使之不得利养。十方僧物。极为珍贵,任何人不得私用,现在你把它夺取过来,作为个人的私自享用,其过失的深重,自不待言,将来所感苦果,更加不堪设想,所以应审慎的不得受别请!


依戒律说,僧得利养,不论所得的是什么,向上应供养自己所尊敬的三宝,处中应奉事对自己有恩的父母,向下应施舍值得悲愍的有情,所谓“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就是此意。现在如你去受别请,不但是取十方僧物归於自己,亦是夺取八福田中物归自享用,这那里像个真正佛子?“八福田中”者:一、“诸佛” 二“圣人”,三、和尚, 四、阇黎,五、众“僧”,六、“父”,七、“母”,八“病人”。其中,佛为果人,圣为因人,“一一师”是指和尚、阿阇黎、尊证的十师,僧即大众,父母是生身的二亲,病人,总指一切亲怨眷属之中的有病患的人
456

发表于 2021-2-1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五是敬田,次二是恩田,后一是悲田,如此八者,皆是植福修慧的良田,所以称为福田。八福田中的财物假定归於公用,就可获得广大的福德,假定取为私用,那就得到无边的罪恶。今别受请,是取八福田中物,直 为 自己”所用,所以为你结成“犯轻垢罪。

在此有人问道:从戒律及阿含经看,佛是常常受别请的,为什么不说佛犯此戒?当知佛是无上福田,虽受信施别请,但不有损施者的等心之福,同时一世界只有一尊佛,纵然去受别请,但不有夺馀佛的利养意义,所以不可说佛会违犯此戒 。


此戒出家五众同犯,所以是为僧众所制;由於在家二众,没有受利养的事,所以不为俗人所制。不过如照善生经说:“若优婆塞受招提僧卧具床座,得失意罪”。为此戒所兼制,亦不是不可的。特别是到了现代,因僧团的不健全,出家众的生活不如法,一般在俗信徒,受用十方僧物及福田中物,可说到处皆然,而且是公开的,其至是强取的,以什么非法的信徒代表,控制寺僧的经济,由所谓信徒代表,受用寺僧的利养,使寺僧居於从属的地位,违背戒律何有过於此者?所以此戒兼制在家二众,不得将寺僧利养入於私囊,在今天来说,可谓极为恰当。


不过、瑜伽菩萨戒本又有不同的说法:谓住戒菩萨,如遇有檀越施主,为了求取福慧,发心来到僧田中,或请你到他的居家之中,或请你到其馀的寺里,奉施饮食及衣服等诸资生具,亦即对你作种种的供养,你做菩萨的,应受其请到他所指定的处所应供,才是 457

发表于 2021-2-1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合乎菩萨的恒顺众生之道。假定这个菩萨为骄慢烦恼之所制伏,或怀嫌恨心及恚恼心,不接受他的所请,不到他所请的地方去,接受他的衣物等的供养,那就背了菩萨慈悲摄取众生之道,对菩萨戒有所违犯。因为心怀骄慢恨恼,所以这是染污违犯。设若是由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受所请,非染违犯。

然而是要怎样,才算不违犯戒?论中接着说有十四种缘,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不违犯如来的戒禁。如自己正在卧病当中,或因年老衰弱而没有气力,或因内心的颠狂迷乱,你如不受别请,是不有所违犯。或所礼请要去的道路是很遥远的,或所要去的道路上有很多的恶虫、恶兽以及凶恶的盗贼,如果从这路上走去,是很恐怖惊畏的,说不定有生命的危险,或欲藉这不至其所,不受所请的方便,调伏对方,使他从不善的地方出来,安立在良好的地方,做个善良的人不去不受请是没关系的。或在事前已受别人的恭请,分不开身再接受这人的邀请,由此而不赴请,是也没有什么关系的。或者自己正在精进勇猛的不休息的修诸善法,为了不使所修的善法间断而不成就,你不受请是也没有什么问题的。或为引生无漏智的生起,以证诸法的真如。这是从来所不曾生起过的,现在为了使他生起而修加行,无暇受他人的恭请,不去自然是可以的。或是自己正在思惟所闻的法义,不致让它忘掉,或是在与他人论议抉择诸法性相的道理,你不受请,更是理所当然的。或知来请的人不存好意,或为维护持多人的嫌恨心,或为护僧团的制度,僧众为毁


458

发表于 2021-2-1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涉三宝者作覆钵羯磨,不许比丘到他家乞食应供,不去是也不犯。 戊二八别请僧戒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今欲请僧求愿。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 别请者,是外道法,七 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前戒是戒受请的福田僧不得接受别请,此戒是戒请僧供养的施主不得别请福田僧。当知做个菩萨行者,理当牺牲自己的生命,护持如来的正法,凡是不合正法的事,都当竭力的避免,那里容许故意的违背圣教,别请自己所亲切的人?请自己有关系的人应供对於其他的出家人,不予恭敬尊重供养,说老实话,你要修集福慧,不可能得到的。可是一般俗人,不了解供僧的真义,总是随着自己的情见,为自己所钟意的就请来恭敬供养,为自己所不喜欢的、就没有供养之意。像这样有所选择,有所分别的施供,最不合乎等施的意义。佛为防范世人这样的过失,所以特制此戒。让发心供僧的人知所遵循。随情请供,所以要不得,因你有分别心,分别这僧人是福田,那僧人不是福田,如此分别,不但失去平等,且其心极狭劣。如经德王品说:“当知自心,则为狭劣,失平等心”!


此戒七众同犯,因为不论僧俗,都 可能要请僧福 田而为自己求愿的。所以如不僧次请,就是违反了此
459


发表于 2021-2-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戒。但大小乘的行者,对此戒的违犯,是又有所不同。如你是个大乘菩萨,不论是在家或出家的菩萨,欲设斋会请僧供养,都应僧次的奉请,绝对不可以别请,设若只请一人受供,是就犯了此戒。可是小乘行人的设斋供僧,只要是在同一地方受食,不问人数是多是少止请一僧次,那是不算违犯的。有的亦作这样的说法。僧次的规模已具,亦不是为了别施,但为了尊重高僧大德,认为唯有大德高僧,别有生善灭恶功能,所以特地别为礼请,在道理上应该无犯。还有、在僧次以外,由於王力的别请,为了随顺世间,是也无所违犯。这两种情形,在现实世间,随处会发生的,所以特为开许。再如有些在家学佛者,为欲说法授戒,化导广大人群,选那德学俱优,戒行庄严的高僧应供,是也没有什么不可的。但以纯正的佛法立场讲,最好当然是无所选择的设斋供僧,因不选择,是就等於无相布施,无相布施的功德,广大得犹如虚空的那样的无边无际,这在金刚经中说得非常清楚。假使有所选择的设斋供僧,因有选择,是就等於有相布施,有相布施不是没有功德,毕竟是有限有量的。所以应遵圣制,次第斋僧,不应别请 。

佛告大众说:“若”是一个受了 菩萨大戒的“佛子,或 有出家菩萨”,或有“在家菩萨”以“及 一切檀越”,欲“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出家在家,是指已受菩萨戒者,一切檀越,是指未受菩萨戒者。所谓请僧福田求愿,显示不论那一类人请僧供养,不是无所求的吃喝而已,而是别有其所求的。有的是求将来


460

发表于 2021-2-2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天享受天福,有的是求现生长寿一切安乐,有的是求解脱轮回大苦而得涅槃之乐,有的是求证得最高无上菩提,有的是求听闻道法度生为愿,有的是求生到净佛国土中见佛闻法。总之、请僧供养,是有各种不同所求的。但要所求的得以如愿实现,必当於三宝前宣达自己心愿,请求三宝加被,以令所愿满足。所以要於三宝前求愿,因为三宝是一切众生植福的良田。三宝得以长期的住世,全赖众僧的住持,所以这里特别说为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向僧求愿,等於向三宝求愿,所谓僧在即法在,法在即佛在。三宝是不是住也,全看有没有僧伽住世,所以僧在世间,有其特别重要意义。在这僧众日少的今天,其重要性尤为显著。所以这样说:什么时候世间没有了僧宝,三宝也就灭没於世。这问题相当严重,有心住持佛法者,不得不重视这问题,应多劝人发心出家,延续如来的慧命!

当你欲设施会请僧求愿之时,不是想请就可请得福田僧的,首先你“应”进“入僧坊”之中,亦即到佛教的寺庙里去,请“问”寺庙中的“知事人”说:我某某,“今欲请僧求愿”,但我不敢自主,请你告诉我,应当怎么办,才合乎佛法?该寺中的“知事”人,会遵佛法的戒律回“教”你说:你欲请僧求愿,这是很好的,但应遵照佛所制定的请僧次第,“次第”而请。那你“即得”供养“十方贤圣僧”,所求亦就可以如愿。为什么定要依僧次请?要知僧团中的同住大众,是圣是凡委实很难辨别,亦即凡夫肉眼,看不出谁是圣僧凡僧,你如依教僧次而请,那你所请的这一僧人,就 461

发表于 2021-2-2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十方僧中的一个,於十方僧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则你虽请一僧供养,但可得如从十方僧的福德。如你依次於大海中饮一滴水,一滴水看来虽很少,但你确已饮了阎浮提中的一切河水;若你别饮一大江水尽、亦不过只饮一江水而已,不得说是饮於一切河水;当知僧次别请也是如此。可见依僧次请,即凡夫僧就是贤圣僧,因在你的内心中,不曾有所分别拣择的。事实上亦不容我人对僧有所拣择,因在十方僧内,所谓凡圣交参,龙蛇混杂,试问何得有所选择?一旦落於分别选择,斋僧虽不是没有福,但毕竟是有限得很。供僧所以不得选择,实因僧中有很多示现的圣僧。如经律说:佛曾敕十六大阿罗汉,各领徒众百千,都已证得四果,示迹同於凡夫,密受人天供养,令诸施者得到殊胜的果报,但世人没有那个能认识的。你如选择来供养,恰巧遗漏了圣僧,这对你岂不是极大的损失?如以平等心行,普施十方僧众,既不会漏了圣僧不供养,而所得的福德,如虛空一样的广大,为什么不僧次请? 设若不然,定要从分别心出发,“而”如“世人那样的“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是就有违圣制。罗汉是小乘僧,菩萨’,是大乘僧。一般世人看来,罗汉僧及菩萨僧,其功德是殊胜的,如果恭敬供养,自己的福德就大。殊不知这想法是错误的!当知这样的拣名別请,远“不如”於众“僧”中“次”第请“一凡夫僧”所有的功德。为什么?要知次第请僧,即凡大僧是贤圣僧;设若别请某僧,即贤圣僧成凡夫僧。戒因缘经说:“毗舍佉母,别请五百罗汉。佛言:毗舍佉母,462
发表于 2021-2-2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智,不善,不得大福。若於僧中次请一人者,得大功德,果报最胜,利益无穷”。 这末说来,五百圣僧难道不及“凡夫僧?这要看你从那个立场来讲。如果从因而论福德的胜劣,凡夫僧的福德不及圣者的福德百千万亿倍。像阿那律尊者过去以一钵饭供养独觉圣人,於九十 一劫中,天上人 间受福不灭。这里是约心论,就是以有选择的分别心与无选择的无分别心延僧供养,其所得的功德,自然有所不同。以有选择的别请五百罗汉僧及五百菩萨僧,好像别饮一江之水一样,不得说为饮一切河水;若无选择的僧次请一凡夫僧,好像吞饮大海一滴水一样,所有阎浮提的江河之水都为你饮到。在此有人问道:别请僧亦是十方僧中的一人,怎么可说不是十方僧摄?不错,他虽属於十方僧中的一个,但当在别请时,你的心只是注意在所欲请的一人,并没有把心放在十方僧的身上,所以你所请的只是一僧;僧次请时不然,你没有专注在某一个欲请的人,而是著眼於整个僧众的。所以一次虽亦只请一僧,但因心该一切,十方僧自亦无不含摄其中,二者不可一概而论。阿含经说:“师子长者别请五百罗汉。佛言不如僧次。一人福不可量,如饮大海,则饮众流;五百罗汉人数虽多、但是现前一类僧数,其犹江水但一味尔。若僧次一人虽少,便具十方僧数,如海一滴便具百川”。而且别请某僧供养既违平等无相法门,亦失广大圆满福德,不论从那方面说、都是要不得的。所以真正设斋供僧、定要依於陀的教诫,僧次请不得别请。 463
发表于 2021-2-2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悟佛知见 于 2021-2-2 18:41 编辑

进一步说,僧次请,不但释迦佛的戒法是如此、过去毗婆尸佛等亦如此,可说这是七佛的定法,谁都应该为法遵守不得有所违背。“若别请僧者”显示你心有所高下,“是”就成为不平等的“外道法”,不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佛法,因为“七佛”所说的教法、是都“无”有“别请法”的。经中所以多引七佛为证。因为七佛多在此土应化,而且过去的时间还不太久,近在一百小劫之内,长寿天的天人亦都曾经见过,引以为证,使得一般信者易於明了,不致认为是久远事而不信受!所谓七佛:一、毗婆尸佛,亦名维卫佛,译为胜观。二、尸弃佛,亦名式弃佛,译名为火。三、毗舍浮佛,亦名毗舍婆佛,亦名随比佛,亦名随叶佛,译为遍一切自在。四、拘留孙佛,亦名拘楼秦佛,译为所应断。五、拘那含牟尼佛,译为金寂,或译金仙。六迦叶佛,译为饮光。七、释迦牟尼佛,译为能仁寂默或译能儒。於中,前三尊佛,都於过去庄严劫出世;后四尊佛,都於现在贤劫中出世。七佛尚且依僧次请,何况修学菩萨行的大士?不依次请,有所拣择,是忤佛逆僧,所以“不顺孝道”。所以设供斋僧,应平等视僧如法恭敬,“若故别请僧”而违於佛制“者”,好像尊敬父亲侮慢母亲,所以为你结成“犯轻垢罪”。

戊二九邪命自活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毒。蛊毒


464

发表于 2021-2-2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无慈愍心,无孝顺心。若故作者 犯轻垢罪。

前戒是戒对於殊胜福田的违背,而失去了善法功德的增长;此戒是戒对於一般劣事的学习,以免增长罪恶的恶心。生命生存在世间,需要生  活的维持 这是谁也不能否定的,但生活来源的正不正当,是就值得注视的一个问题。以在家学佛者说,唯有从事正当的职业,谋取合法生活来源,才是正常的经济生活如种田、经商、做工、教书、担任法官业,皆是可以的。“如没有知识、技能,从事正当的职业,寄生生活是遭遇悲惨结局的”。但若从事有关淫、杀、酒以及占卜、厌禁、大秤小斗等,同样是要不得的。至於出家众,不论是比丘,不论是菩萨,都要过正命或净命的生活,绝对不可以邪命自活的。邪命拣别不是正命,自活拣别不是为人。若以不正当的方法,求得生活上的所需,纵然你的生活过得很乐意。甚至为一般短见者流所羡慕,但衡以纯正的佛法,你已失掉释子的资格,因这连清净信士都不可做的。 做了一个出家的佛子,不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当以乞法乞食而为生活。所谓乞法,就是乞求如来的正法,对之珍重守护,以期证得法身。所谓乞食,就是乞取檀越的一餐之供,清净自活以资色身。果能这样的谋取生活。不但可以自利完成德业,亦可利益人群令培福德。这是佛陀为出家佛子所制定的正命生活不应有所违犯。特别是出家菩萨,理应本於大慈大悲的精神,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去救济各类所需要救济的众生,哪里可以容你为个己的利益,以恶法损害他 465

发表于 2021-2-3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用邪命得利养,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当知这不是清净心慈悲心的菩萨所应有的表现。邪命自活、在这世间,比较容易做得到,所以古代印度的社会,甚至一般的宗教徒,往往以不正当的方法,谋取生活所需,因这轻而易举,不要费太大的劳力!佛陀见此,深深的认为这是要不得的,不是佛弟子所应如此的,所以特别制了不得邪命自活的一戒。可是到了末法的今天,放眼看看教内的佛子,不以邪命谋取生活的,究有几人?到各寺庙里走走,所见到的无非与净命相违的,且这已经沿习成非而不知其为非!但社会人士见了,却留下极为恶劣的印象,以为佛教徒所做的,都是误导人们走上迷信的一途,与佛法的真精神离得太远!

佛告大众说,“若”做一个受了菩萨戒的“佛子”不以好心行菩萨道,而“以恶心故”,“为”求财“利”奉“养”自己,作诸邪命自活的事。为利养,明显的不是为了救济众生的痛苦;以恶心,明显的不是以善心追求无上佛道。如果以善心做好事,拔除众生的痛苦,那就可以生起很多的功德。所谓邪命自活的事,约有如下的多种:


一“贩卖男女色”:谓做男女的买卖,先将青年 男女买来,然后再给他人为行欲事。亦即等於开淫舍以谋利润。这是罪大恶极的事!不但出家人不可做这离他骨肉、玷人门风、不顾廉耻、不知羞辱的事,就是在家佛法行者,亦不可做这贩卖男女色的勾当!二、“自手作食”:谓亲自烧煮饮食来吃,这制於出家众,不遮在家众的自炊自食。佛制比丘於用食时,


466

发表于 2021-2-3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净人授受方食,那里还听沙门作生活计。如果这样做时,既失比丘的威仪,亦长比丘的贪心,所以不可。但这到今天,由於工业的繁荣,不自手作食很难。

三、“自磨自舂”:谓亲自磨舂五谷以供食用,亦不可以。因为五谷中有很多的微生虫,假定亲自去磨舂,会伤害众生的生命,而为世人之所讥嫌!这亦唯制出家众,不遮在家众的自磨自舂。但若发心行菩萨行,以劳力供养人,自手作食与自磨自舂,是也未尝不可!


四、“占相男女”:占是占卜,妄判男女的祸福寿天;相是察形观气,妄判男女的穷通得失。不知一个人的生命如何,根本不要去占相卜卦,全在自己是不是向做好人方面去做,如果是向好人方面做的,前途一定是好的,反之,自然不会怎样理想。或为男女占卜婚嫁事宜,计算年庚八字是否相合,皆不是出家人所应为的。俗人如果不是以此活命,偶亦为之,并无什么违犯。


五、“解梦吉凶是男是女”:梦是每个人都有的。一般说为至人无梦,佛法说为唯佛无梦。梦,本是如幻加化的,没有它的实在性,但世人做了梦,往往求人为之解梦,看看梦中所梦的,是吉还是凶,甚至怀了孕的,还要问所生的是男是女。由於世人有这样的需求,所以一般自以为会为人解梦的,就替做梦的人圆梦,以妄断人的吉凶祸福,或妄定六甲所生是男是女。出家佛子,修道度生都来不及,那有馀暇做这些事?不过在俗的佛法行者,假定不是以取钱财,是也不在禁止之内。


六“咒术工巧”:咒术是外道的邪咒符景及诸幻。 467

发表于 2021-2-3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术。符咒能驱神遣鬼,将人的魂魄摄了去,使人感到种种的不安。幻术能幻种种的幻事,以幻惑欺诳於人,使人不知不觉的堕其术中。工为精工,巧为巧匠。凭其精工,造作精妙的东西,以显他的技术奇特,使人对他另眼相看。这都是一般俗人所作的,不是佛子所当为。

七、“调鹰方法”:鹰是鹰犬,亦即猎狗,为猎人打猎的帮凶,所以猎人特先善调鹰犬,教它在山中怎样猎取目的物。不用说,这是伤害生命的,有违佛法慈悲的,所以出家菩萨,假定为了护身,不是为的活命固可特许,除此绝对不可以适当的方法善调鹰犬 八、“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毒、蛊毒”:谓取世间的一切毒药,和合汤膏丸散,以伤害其他众生的生命,最不合於佛法的慈悲之道,所以不论在家出家的佛子都不得做。毒药有百千种之多,当然不能一一说出,所以略为举出几种。一、和合蛇毒害人及害一般众生命。蛇毒在尾在头,如五月五日的毒蛇,或取其脑,或取精液,合成毒药,既可以此伤人,又可以此避毒蛇等。二、和合生金银毒,由於生金生银,其性是最毒的,以此和合毒药,就可毒人害物,因服食了金银毒,立即就伤失生命。三、和合蛊毒,“是集毒虫在一起,让它们自相残杀,到最后剩下一只,把它弄死,磨粉末,然后偷放入仇人的食物或衣服中,使他受毒致毙” 如上所作而得利养自活,皆不是正当的谋取生 活 之道,佛法称为邪命。不应作而去作,是即显示你“都之 无慈悲心,无孝顺心”。这话怎讲?当知做个真正的菩萨
468

发表于 2021-2-3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心时刻怀抱着的,就是怜愍众生犹如赤子一样念念都在想着,怎样才能使众生得大利益,现在不但不如此,反而为了自活以去害人,好像吃赤子之肉样,那里还有慈愍心的存在?调换一个观点。以菩萨观点说,菩萨视诸众生,皆如自己父母,时时想到应怎样的奉养父母才对,现在不但不如此,反而为了自活去伤害双亲,忤逆之甚何有过於此者?所以证知无孝顺心。这样,那里还有资格称为菩萨?

一 切邪命自活既都不可为,“若”果不是误为而 “故作者”,是就为你结成“犯轻垢罪”,但这轻垢,是约“为利贩卖,种种营私,内失慈心,外伤风俗”判的。如果众生因此而丧失身命,那就构成重罪!各种和合毒药,结成轻罪,亦就和合时说,若到毒死众生命时,就又结为重罪,这是我们所不可不知的!毒药如此,调鹰亦然 。

将这摄归三聚,情形是这样的:不邪命自活,是屬律仪戒摄;生慈悲孝顺心,是属善法戒摄;不生恶心以害众,是属摄生戒摄。邪命自活戒,看来很简单如真能做到,菩萨的三聚净戒,尽在其中!

邪命自活,经论中有不同的说明。龙树智度论说净目女问舍利弗言:不净活命?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活命者,是下口食;有出家人,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不净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者,是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学种种咒术,占算吉凶、如是等种种不净活命者,是名维口食。姊!469



发表于 2021-2-3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堕是四不净食,我用清净乞食活命”。本此可知,像这四种口食,就是邪命,为佛弟子,守道居贞,清净活命,那可向邪命方面发展。但是细观今日僧众,不堕四不净食的,可说极少。另有说为五种不净食的。一为了生活的利养,许现种种的奇特;二、为了生活的利养,自说自己的功德;三、为了生活的利养,替人家占相吉凶;四、为了生活的利养,故意的高声现威,令人对他高度的敬畏,从而给他种种的供养;五为了生活的利养,常自向人家宣说,今天什么人来供养我,明天什么人来供养我,别人听你这样说,也就来供养你,因你打动了他的心。像这都是非法的谋取利养,是为不净食。真正的净命食,经中也说有四种一 深山果菜 ,二常行乞食;三、檀越送食;四、僧 中净食。以此活命,不污心地,所以名为净食。

戊三十经理白衣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著。於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作恶而损害众生,有违菩萨的慈悲故制前戒;然毁破如来的禁戒,有伤菩萨的德行,故制此戒。或有以为戒是声闻人所重的,菩萨於世从事度生的工作,不必那么认真的守持,可以方便的不妨予以方便,这是绝对错误的看法。当知如来的净戒,不论那类佛法行人,都要严格的遵守,不得有一点大意!特别是菩萨
470

发表于 2021-2-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萨行者,游化於广大人间,在在与人群发生接触,如本身的德行不健全,怎可为人天的表率?怎能说服人群来随你修学佛法?所以一个真发菩提心的菩萨,洁身自好胜过声闻,护持禁戒的一念心,如金刚一样的坚固,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亦不毁犯如来的禁戒,那里还容生起恶心去做淫杀盗谤等事?假定去做,自然是不如法的。所以菩萨行者,不要以为自己是菩萨,对如来的禁戒,就随便的破坏,破了如来的禁戒,其果仍然要你去受的,决不因你是菩萨,就不负违背戒律的责任,这是值得特别深思的 此戒,有的称为不敬好时戒,现在称为经理白衣戒。好时,是指三斋月、六斋日说的。相传这是鬼神得力之日,如於这个好时日中,修善作福所得的功德胜过其馀的时日。世人对好时日如加敬畏,诸天就很欢喜,并且护国降祥,让人民过安居乐业的生活。假定对好时日不加敬畏,诸天就要忧愁,甚至招诸灾异使人民的生活受到极大的苦痛。现在名为经理白衣戒,是从出家人这方面结过说的。做个出家人,不论从那方面讲,都应指导白衣,令他如法斋戒,令他向解脱道上走,现在不但不如此,反而说空行有,为白衣人经理种种世俗的事,将白衣人导向生死路上去,那里是出家人所应做的?所以易为经理白衣戒。在这末法时代,有人发现一切都颠倒过来,就是在家学佛的做出家事,如为人做经忏等,出家的做在家事,如从事商业等。因为这样颠倒过来,僧俗之间的争执,也就层出不穷的演出。而且这怪现象,不是一地如此,乃是

471

发表于 2021-2-4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皆然,佛法不衰何待?要想佛法兴隆起来,划清僧俗所应做的事,亦是当务之急。如在家的以护法为任务的,就应站在护法的立场护持佛法,不得去做出家人所做的事;而出家的以弘法为事业的,就应站在弘法的立场弘扬佛法,不得去做在家人所做的事!佛告大众说:“若”做一个受了菩萨戒的“佛子”不以好心行菩萨道,而“以恶心”之“故”,亦即於三宝中不存好心,“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自身谤三宝,显示身业的不净;诈现亲附,显示意业的不净;口便说空行在有中,显示口业的不净。如是三业不净,都可称为恶心。亦可这样解说:身谤三宝,拣别不是单以口谤。一个人的所以谤三宝,要还在一念心,由於心的不正,身体自然不端,身体果然不端,不论做什么事,都是不真实的。如人来归投三宝,终於毁谤三宝者,是即显示他对三宝没有真诚的信心,而是诈现亲从以图依附,一旦依附而表现了自己对三宝的亲近,希望别人能对自己恭敬供养,如果这个目的不能达到,就开始对三宝的毁谤,说三宝的如何不真实等。由存这样的心意来依附三宝,虽然有时像煞有介事,向人宣说空等解脱的道理,但在行为的表现中,时时都还在有中打滚。所谓“发言则口口说空,行履则时时行有”。这在佛教界中,到处有的现象。具体的说:如说我是空的,而自己的我执比什么人都大。或说钱为五家所共,什么都不是你的,到头来总归是空手而去,但自己则希望钱财越多越好,而且一钱亦舍不得拿出来去救人,这就是口便说空,行在有中 472
发表于 2021-2-4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理白衣”这句话,在有的戒本中没有。现在加这一句说在家白衣的事,本不是出家人所当去经理的,而你现在去经理,名为经理白衣。如“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著”就是。通是传达,致是致意。谓将女方的意思转达於男方,再将男方的意思转达於女方,使他们发生苟且的行为。从此,男方缠缚於女方,女方染著於男方,相互染著,自他缠缚,流转生死,不得解脱,岂是出家人所当为的?出家菩萨,应该为人解粘去缚,说生死的过患,逐渐引导人们走上解脱的大道,不再流浪生死中,为诸系缚之所解缚才是!

“六斋日、年三长斋月”,是指好时好日说的。六斋日,指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 十九 三十。假如遇到月小,没有三十日,就改为二八、二九。此六斋日是六善日,为天神巡狩人间,考较善恶的日期。初八及二十三日,是四天王的使者,到人间来巡行,看看世人行善的多还是作恶的多。十四及十九日,是四天王的太子,到人间来巡行,看看世人行善的多还是作恶的多。十五及三十日,是四大天王本身,亲到人间来巡行,看看世人行善的多还是作恶的多。如发现修善的人多,诸天就感到极大的欢喜,给予国界的妥善保护,同时降福给广大人民。若发现造恶的人多,诸天就感到极大忧愁。给予国界的很大不安,警告世人的改恶向善。由於这样的关系,佛制在家男女,不论是但行三归的,或是曾经受五戒及菩萨戒的,逢这六斋日,应於一昼夜中,受持八关斋戒,其 473

发表于 2021-2-4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得的福德胜过馀日。年三长斋月,是指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这三个月,此三斋月是三善月,是帝释天亲自巡视的月份。“此天殿中有大宝镜:从年正月则照南赡部洲;二月则照西牛货洲;三月则照北俱卢洲;四月则照东胜神洲。五月复照南赡部洲。如是三番,察人间善恶。凡人举心动念,自然镜中显现分明”如此斋日斋月,尽是鬼神得力的日月,亦是天王替相巡视的好时,为佛子者,宜应劝人斋戒放生,远避种种的罪恶,修集种种的福德,那才是助人为善之道。设若对这大好的日月,不知好好利用来作诸福德,反而於此时中做违背戒律的事,自是罪大恶极的!但此应当特别注意的,就是佛令六斋日或三斋月去恶修善,不是说除这斋日斋月外,就可任意的去作恶。“譬如各地机关首长,农工商学,平日莫不勤职务业,然遇高级官长出巡视察之时,亦必倍加检点,悉力整饬”。如以为斋日斋月,应该修身进德,其他的月日可以马虎,那就大错特错!

於此斋日斋月,不好好的行善,反而使他“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当然为你结成“犯轻垢罪”。假定真的教人杀生、劫盗,是就不是轻垢而是重罪了。现在所以判为轻罪,由於你为白衣通致男女等事,免不了要为杀盗等而作远缘。在这好时日中,应该受持八关斋戒,而你未能如法奉行,是为破斋犯戒。瓔珞经说:“若菩萨摩诃萨,修习六度清净之法,兼修八关诸佛禁法,此善男子善女人,於六度法具足清净之行。如不修持、是曰犯戒”。初津又作别解说:“不修净行,47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3 0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