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演程居士

[实修记录] 佛弟子[演程]参加实修--念佛,楞严咒,大悲咒,净土五经,法华经,楞严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5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无父母?谁无子女?谁又愿意家庭被人拆散?不要以为世间没有贩卖人口的事,如西贡最近就一连串的发生拐带小童事件,闹得一时风声鹤唳,家家为儿童而担心。这不仅是民间的传说,而且已为政府当局 之所证 实,就是各郡警司接获投诉小童失踪案件共二十五宗,并曾捕获多名涉嫌拐带的妇人,其中六人证据确凿。可见这是现实世间的事实!不唯如此,此拐带案、且激起公愤,市民群起殴毙一拐带儿童妇人,致使拐带孩童事件,成为广大民众的谈话主题。儿女众多的家庭更是人心惶惶,严禁年幼的儿女上学读书或出外游玩 。

由於拐带儿童去贩卖是罪恶的行为,所以该被指为拐騙儿童的妇人,虽遭活活的打死、但全没有得到在场围观的男女市民的丝毫怜愍与同情。反之,人人众口一词的痛骂:“该死!该死”!试想天下父母心谁不爱自己的儿女?谁叫你拐骗人家的骨肉?无怪有位年迈的老太太,抑压不住对拐騙事件的憤怒说:“这种人该是死有余辜,这种人本不配称为人”!原因就是拐騙贩卖良好的儿童,是种残忍而无人道的行为。佛陀深知此种罪恶的重大,而且随时随地都可能有这样的事件发生,所以特别严格的规定不得贩卖良人以免犯下轻垢之罪!


现实世间是无奇不有的,如贩卖良人,不但有上述的事实,还有更悲惨的事,就是贩卖少女做不正当的丑事,这虽是自古有之,但可说於今尤烈!最近载有个专门在东南亚各地贩运少女卖淫的国际性织。现时已震撼了整个亚洲地区,并引起了东南亚各国治338

发表于 2020-12-5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当局的关怀与重视。据查这个国际贩卖人口集团经常招募东南亚各地女性,说是介绍到某地去做事务员或店员,待遇从优,使被騙者一旦到达某地之后,立即受到胁迫,或担任脱衣舞女郎,或在娱乐部门陪酒,或令跳阿哥哥舞,或使干其他色情勾当 丧心病狂到极点?其罪恶自亦很大。

试想这不是贩卖奴婢,亦是属於贩卖人口的一种,使男的成为人家的奴隶,使女的成为人家的婢女,永远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永远在暗无天日之下饮泣吞声,永远没有抬起头来做人的一日!这在古代奴隶制度的社会,是常见的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到了现在这个时代,贩卖奴婢自然没有。但贩卖为工奴农奴的,不能说绝对没有。菩萨慈济为怀,利人为本,只有使人离苦得乐,怎可增加人的痛苦?所以为追求个人的利益,以贩卖奴婢为业,是绝对不可以的!贩卖六畜,是指猪、马、牛、羊、鸡、犬的六种家畜说的,实际此可通於一切众生,就是动物中的任何生命、不论是空中飞的,不论是地上走的,不论是水里游的,做菩萨的,都不得以贱买貴卖的贩诸众生。要知你偷贩生口,出卖畜类,无异是为杀害之缘,让它们受到汤火生剥杀害等的惨毒之苦。所以不论在家出家的菩萨,都不得贩卖六畜,以免构成轻垢之罪。不过在家学佛者,假定先作净施,然后受戒,畜耕牛等不是为了贩卖,那是不犯罪的。如果不是如此,畜耕牛等,还是会得失意罪的。


市易,就是在市井中贸易,亦即是在市场上做生意。在家菩萨做生意,并不是不可的,但做棺材、板 339

发表于 2020-12-5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盛死之具的生意,亦为佛陀所不许可的、以由木板所做成的,木板,是尚未做成棺材的,可材就是木板,木板就是棺材。或说木板是棺材的原材料,木尝不可。盛死之具,是指棺椁车辆之类,或指函瓷瓦缸等载尸骨器。为什么不可在市场上做这些生意?因这都是属於旃陀罗业,不是佛弟子所应做的。而佛教对於人死的处理,只有火葬、水葬、林葬的三根本不许用盛死人的工具,何况还亲自贩卖以行非法的事?将本求利,规矩买卖,怎可说为行非法事?当知市易棺木,为了求得生意的茂盛,不期然的会生起希望有多人死去的恶念,多死一个人,你就可以多做笔生意。如疫症的流行,不是这儿死人,就是那儿死人,棺材店的生意,就会兴旺起来。假使医药卫生办得好,久久没有人死去,棺材店就会门庭冷落,难得有一个人来问津,做棺材生意的人,不惜咒人会死以期售出棺材,试想这种心理,那里是菩萨行者所应有的?不唯不应有这样的心理,而且果真这样去做如果说得严重一点,无异是犯盗罪与杀罪,所以佛制僧俗,不得做这生意,要知一个真正菩萨行者,只有坚定不移的舍生命财,以财法二者施与一切众生,那里还可内怀贪求的心理,外做贩卖的行为,如是下贱活命,自行既已亏损,杂染之甚,还有什么过於此呢?是以不得不严禁贩卖。

不但自己不可这样做,亦不可教人这样做,所以说“尚不应自作,况教人作”?明显的告诉我们,自他都不可以作。但菩萨於自他两利中,以利他为先决340

发表于 2020-12-6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条件,所以举自况他。所谓教人作,或是教他来替我做这样的生意,亦即使他成为自己的雇员,或是教他自己做这样的生意,亦即使他本人成为店主。不论自作及教他作,同样是得罪的,所以说:“若故自作,教作者,犯轻垢罪 。

於中我们还得知道的:罪最重的是贩卖良人,其次是贩卖奴婢,最轻的当然是贩卖六畜以及一切动物这是约所贩卖的生命说。为求众多的利益,将人畜卖给恶人,使他或她受极大的痛苦,其罪最重,反过来说,其罪是轻,这是约贩卖的动机说,是以同样贩卖其罪有轻有重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以求利心而做如上所说的买卖,固然是不可以但若买畜类及鱼虾飞鸟等放生,不但不犯罪,还有大功德,设或购置棺材木板等,以施贫苦的人民,同样不犯罪,而有功德的。如依小乘诸部经律,为三宝建立而专心修持,是可听许畜养良人、奴婢、六畜等以供使用,并不是存心在於贸易的。但这亦唯出家的五众可以这样,其他的人还是不听许的。至若为利众生直买直卖,自更没有问题。


戊十三谤毁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无事谤他良人、善人、法师、师僧、国王、贵人,言犯七逆十重。於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心、慈悲心,而反更加於逆害,堕不如意处者,犯轻垢罪。


前十重戒中,有“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谤三宝戒”。不论从那方面说,是都不可毁犯的,但
341

发表于 2020-12-6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欲护持这三重戒的清净不犯,首先你得好好的重视现在所说的谤毁戒,因这戒就是为了防护三种戒而制定的。同时要知道的,就是一个善良的好人,我们应要好好的爱护他,让他不断的向善向上的路上走去、怎可以莫须有的罪名去恼乱他?使他不能安心的为善。为了远离恼乱好人的过失,所以不得任意的毁谤他人。

一般说的家丑不可外扬,就是实有其事,尚且不可说、何况一点事实根据没有,而竟予以毁谤?佛法流行在世间,就是希望世人来信受佛法的,但这要奉行佛法者,经常保持其僧格的尊严,使能获得社会人士的敬重与信奉。如果佛弟子间,吃饱饭没事做,专门互相在说坏话,使得世人觉得佛法中没有一个好人。试问怎能叫他来信奉佛法?为了护持佛法的尊严,为不使社会人士对佛子有不良的印象,如何避免毁谤这事,该是每个佛子所当特别重视的。而且,我们不要以为口没遮拦的随便说说,没有什么关系,要知现在你毁谤了别人,不论别人是否受到损害,可是由於你谤毁人的罪过,将来所获的不善果报,真的是要够你受的。不说为了别人声誉,我们不应进行毁谤,就是为免自招重业,亦当应该不要毁谤,毁谤对於自他是都无益的,所以一个能够自律的佛子。应严格的守持这条戒,不得轻启毁谤。


毁谤两字,古德的解释是:“无根讪说曰谤,坏人名德曰毁”。做菩萨的,慈悲为怀,应该互相赞美,法门一天天的光显起来,使胜德一天天的表彰出去才是道理。通常所谓:“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亦即


342

发表于 2020-12-6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意。因为僧赞僧,就是使僧德外彰的最好办法。如果不是这样,反而尘黩贤善、内无惭愧之心,外遭讥嫌之丑,这对被谤者固是一大打击,对佛法亦是一大损害!

此戒所戒的既是在於谤他重事,则与十重中的第六说四众过戒,又有什么差别?有人这样简单的分别说:不问;是有事实根据或无事实根据的,只要你是向不同法的讪说、其所产生的祸患是没有穷尽的,所以所犯的是重罪。如前说四众过戒已制,现在不用再谈。设若你是向同法的人讪说,不论其境是高是低,不论其人有戒无戒,因为还在佛法的内部。没有张扬出去其害不广,所以是轻。


有人又这样的说:第六重中所制的是实有其过,就是该文中说的说四众罪过;现在此戒所制的是止无事谤,如本文中说的谤他良善人。前后两戒,对所向说人,有戒无戒,是都没有简别,在道理上讲,应该是通俱。


再以自赞毁他来说如果是为恭敬利养而如此的,那就是重而非轻戒。瑜伽菩萨戒中,对此明白的说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假定不是为恭敬利养而如此的,那就是轻而非重戒。瑜伽菩萨戒中,对这亦明白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於他人所,有染爱心,有瞋恚心,自赞毁他,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


在此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答的:声闻法中、无根谤的过失较重,说实过恶的过失较轻;菩萨法中刚刚相反,就是说实罪恶的过失重,无根谤的过失轻,这什么道理?当知声闻戒法,旨在制护自过,所以无


343

发表于 2020-12-6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根讪谤他有情,其过是很重的,设若有根而说他有情的过失,其过失或较轻,因为事实俱在,不是隨说的。可是菩萨戒法,旨在制扩损他,如果将他的实事张扬出去,使人知他有这样的过失,可能永远的会损害他,令他再也没有办法在人的面前站起来。设若对他作无事实的毁谤,由於没有事实的根据一旦到了水落石出时,还可洗刷他的不白之冤,不致水远的受到损害,所以制有重轻不同。

佛对大众说“若”做个受了菩萨戒的“佛子”,设“以恶心故,无事谤他良人、善人、法师、师僧、国王贵人”,说“言犯七逆、十重”,这是绝对要不得的,存心毁谤他人,必是不怀好意,所以讪谤毁坏,虽是出之於口,但实还是由於心意使然,亦即恶心为起谤之因。


恶心,要不外於贪、瞋、痴的三毒。设若是以名利而兴毁谤的,则以贪为恶心,设若是以宿怨现而兴毁谤的,则以嗔为恶心,若贪若瞋是都离不了痴的。这么一来,自然是以三毒为起谤的原因。从三毒出发复而毁谤他人,不仅是为求得个己的名闻利养,主要实在还是为了破坏他人的名闻利养。除这,还有为了取眷属的众多,以毁谤他人的。一般人总有个错误的观念,以为不把别人说得一文不值,名利既不会归之於我。徒众亦不会跟我而来,只要不断的宣说他人的过恶,让信众知他混身都是罪恶,自然就一个个的离开他到我这边来,而我也就可以名利双收。为徒众,大兴毁谤之口,在这现实世间,可说到处都是。不但没有地位的,要毁谤有地位的,就是地位已经


344

发表于 2020-12-6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巅峰的高位,也还放不下别人在大兴毁谤,说别人这样不对,那样不对,天地间似乎只有他一个是第一等好人。殊不知人类的眼睛是最明亮的,谁是好人,是坏人,大家看得清清楚楚,不是一人所能遮尽天下耳目的。所以从现实社会中亦可明显看出,就是越看望徒众多,不断在毁谤别人的,等到他的假面具揭开,狰狞面目被暴露出来时,不但不能得到徒众,反而失去所有徒众,不但不能得到名闻利养,反而获得恶名远播,这不是毁谤罪的现报是什么?至於妒贤嫉能而兴毁谤,无一不是出於恶心。

无事谤,是说他所要谤的那个人,既没有犯戒的实事,亦没有见、闻、疑的三根,只不过是妄生兴谤而已。从这无事谤三字,就可看出谤者的用心不良。因为被谤的人,根本没有你所谤的事实,即或有时听到别人说他一些闲言闲语,而你没有去查查是否事实,亦即人云亦云的跟着这样乱说,同样是属讪谤。


关於无事谤,或称无根谤,在声闻律中,属於僧残罪。其经过是这样的:佛世时有个已证阿罗汉果的沓婆摩罗子(亦有称为陀驃摩罗子),发心担任作分僧卧具有差次受请饭食的工作,佛曾赞他分僧卧具最为第一。可是一次有个慈地比丘,深夜始从他处来到罗阅城,所以分配到的卧具及住处,都不大好的。慈地比丘就感到老大的不高兴,以为沓婆尊者有分别心。他所喜欢的,就给好房与好卧具,他所不喜欢的,就给坏房与坏卧具。世事竟有这凑巧的,到了第二天,尊者差僧到外面去受供养。时城中有个檀越,常於每年 345

发表于 2020-12-7 17: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梵网经菩萨戒》要想成佛,必受持金刚宝戒】https://mr.baidu.com/r/e4rsL1D6H6?f=cp&u=9a8b2a62783510c2
发表于 2020-12-9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巅峰的高位,也还放不下别人在大兴毁谤,说别人这样不对,那样不对,天地间似乎只有他一个是第一等好人。殊不知人类的眼睛是最明亮的,谁是好人,是坏人,大家看得清清楚楚,不是一人所能遮尽天下耳目的。所以从现实社会中亦可明显看出,就是越看望徒众多,不断在毁谤别人的,等到他的假面具揭开,狰狞面目被暴露出来时,不但不能得到徒众,反而失去所有徒众,不但不能得到名闻利养,反而获得恶名远播,这不是毁谤罪的现报是什么?至於妒贤嫉能而兴毁谤,无一不是出於恶心。

无事谤,是说他所要谤的那个人,既没有犯戒的实事,亦没有见、闻、疑的三根,只不过是妄生兴谤而已。从这无事谤三字,就可看出谤者的用心不良。因为被谤的人,根本没有你所谤的事实,即或有时听到别人说他一些闲言闲语,而你没有去查查是否事实,亦即人云亦云的跟着这样乱说,同样是属讪谤。


关於无事谤,或称无根谤,在声闻律中,属於僧残罪。其经过是这样的:佛世时有个已证阿罗汉果的沓婆摩罗子(亦有称为陀驃摩罗子),发心担任作分僧卧具有差次受请饭食的工作,佛曾赞他分僧卧具最为第一。可是一次有个慈地比丘,深夜始从他处来到罗阅城,所以分配到的卧具及住处,都不大好的。慈地比丘就感到老大的不高兴,以为沓婆尊者有分别心。所喜欢的,就给好房与好卧具,他所不喜欢的,就给坏房与坏卧具。世事竟有这凑巧的,到了第二天,尊者差僧到外面去受供养。时城中有个檀越,常於每年 345

发表于 2020-12-9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次上妙饮食供僧。沓婆尊者就差慈地比丘去受供,照理是应该欢喜的。那知檀越对慈地没有好印象, 准备好的上妙饮食收起来,另做比较差的饮食供养。慈地不知这是施主的意思,反而迁怒到沓婆尊者,以为这是沓婆搞的鬼!越想越恨,闷闷不乐的坐在那儿。刚好慈地的妹妹弥多罗比丘尼,来向他问讯致敬,慈地一反往常态度,对他的妹妹不理不睬。弥多罗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对我,我并没有什么对不住你。慈地答说:我对你讲有什么用?沓婆欺负我,你亦不能帮助我。弥多罗说:你要我怎样帮你?慈地告诉她:以无根波罗夷谤沓婆尊者。弥多罗顾念兄妹之情,就听从慈地的指使,於佛比丘僧集会时,在大众中说沓犯我,请僧和合为作灭摈,以免他后来再找我的麻烦!时沓婆离佛不远,佛知而故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应在僧中表白清楚!沓婆回答佛说:我从生已来,未曾忆及梦中有过行不净,况於觉悟时而行不净?沓婆表白以后,佛知慈地比丘作无根波罗夷谤。於是予以种种呵贲,最后结成此戒。

‘无根的根,是指见、闻、疑的三根。见根,就是实在见到行非梵行,见到偷五钱以上,见到断绝他人命等,闻根,就是实在听到行非梵行,听到偷五钱以上,听到断他人性命,听到自叹得上人法等。疑根,这又分从见生疑与从闻生疑。除这见,闻、疑的三根,更以余法谤学佛行人的,亦即没有这三种事实根据的,是为无根法谤。如果以无根波罗夷谤於清净梵行比丘,比丘尼,那他将来必然是要堕地狱的,所以不可任意以无根谤。346

发表于 2020-12-9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悟佛知见 于 2020-12-9 10:21 编辑

在声闻律中,以无根波罗夷谤,是属僧残罪,僧残虽不比波罗夷重,但比其他的各戒都来得重,可说是属重,为什么现在列为轻罪?问题在於大小行人的智慧深浅来分别:菩萨的智慧深邃,不容易受人所惑,所以向同人说诸谤事,其罪轻而不重:声闻的智慧浅薄,很易受别人所惑,所以向同法人说诸谤事,其罪重而不轻。

十重中的自赞毁他及谤三宝,都是属於重戒,现在同样是毁谤,为什么是轻罪?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来问。我们的答覆是:自赞毁他戒,不但是毁谤於他还自称自赞,所以是重;现在这条戒,只是对他毁,并未称赞自己,所以是轻。谤三宝戒,不唯是谤僧且还谤佛及法,所以是重;现在这条戒,只是谤僧,未佛与法,所以是轻。两相比较,自可看出它们的差异。


良人等以下,是要所谤的对象。这些人,应当予以尊重而不应加以毁谤,现在竟然加以毁谤,自然造成很大过失!良人,就是温良的人,亦即外无恶相的人。善人,就是善良的人,亦即内心柔和的人。法师,是以教法为师,亦以法而为人师的。站在大乘佛法说:大乘戒定慧法,能够自轨轨他,不论受持,不论书写、不论读诵都可称为法师,所以法华说有五种法师。但严格说来,当然是以宣扬如来三藏圣教,开诱众生进入佛之知见的,方可称为法师。师僧者。师即自己和尚及阿阇黎,不唯指的三师七证,甚至你曾依止他一宿 ,或是从他受 一咒一偈,乃至闻一句话,都是你的阿司阇黎。僧即五德六和的僧众。贵人,是指国王,大臣,官长的贵势之人,佛曾以佛法付嘱他们护持的,如是好 347

发表于 2020-12-9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好友,圣主贤臣,不唯世人共所敬仰,亦是三宝赖以固若金汤的。内而教导之德,外而护持之恩、我顶戴感荷都来不及,那里还可以七逆十重去毁谤之?

於中最重要的,是对师友的毁谤。经中曾说天下善友,莫过师长,因他是指导我们修道的,假定我们真能照着师长所指导的去修道,必然会能获得自利的果实,是则应对师长报答给予我们的深恩思重德。要知父母虽能生育我们的色身,训诲我们的怎样做人但不能使我们出离三途。师长不然,他能诱导我们走上佛法的正道,出离生死的苦海,得到涅槃的真乐。当师长这样诱导我们时,为使我们身心的如法如律、有时自不免要管教得严格点,於是你就不大愿意,不但不肯无条件的诚意接受,甚而至於对诸师长口出恶言或当面对师长的侮辱诽谤,或背后对师长的横生是非,致使师道不严,佛法衰弱。像这样谤师毁师憎师嫉师的人,不但不够資格称为佛子,简直是佛法中的大魔。不是来信奉佛法的,而是来破坏佛法的。


善恭敬经中,佛曾这样说“修学佛法的人,假定於师长所,不能生起恭敬尊重,反而乱说师僧有长短像这样愚痴的人,应以佛法予以如法的制裁,不能让他一味的这样下去。为什么?不说师长没有过错,我们不得随便乱说,就是师长的确有过,我们做弟子的亦不应说。假定於师方面,真的不能恭敬,那他将来要堕一种特别的推朴地狱,身虽一个而头有四,并且举体燃烧,如大火聚一样,猛焰炽然不息。还有钩嘴虫,常常啮其舌根,受种种的痛苦。后来从地狱出


348

发表于 2020-12-9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生畜生之中,恒时食屎饮尿。及至畜生报尽。虽得生来人间,亦是生於边地,不得修学佛法,皮肤长得不像人,常被人们所轻视,受到人们所毁谤、不时给人所凌辱,一生愚痴无智慧。到了这个人的生命结束又堕到地狱里去,受无量无边的痛苦 谤佛经中佛又这样说过:谤佛的罪不算是重罪,谤法师的罪才是重罪。设若有人谤辩积法师,那就无异於是在谤佛。所以初发心的菩萨,应时刻的思念师长的功德及其深恩,对师长生起最大的恭敬尊重心来。要知修学菩提行的菩萨,没有什么更比师长来得紧要,试观现实世间的人要做什么,假定没有师长的教导,尚且一事无成,何况我们无间从恶趣来,现在转过来要想走上从未走过的菩提道路,怎能没有师长的指导?又怎能不对师长加以尊重?

神变经中佛对文殊师利说:假定有这么一个人,把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诸佛塔庙,悉皆加以焚毁得一无所存,其过失当然是很大的,但若另外有这么一个人对於信解大乘的菩萨生起瞋恚心来,或者加以骂辱,或者给予诽谤。那他所得的过失,较前焚毁诸佛塔庙那个人所有的过失,要超过无量阿僧祇数那么多。我们怎可随便毁谤法师?


菩萨学论中亦引用佛的话:假定有人对于菩萨生起凌蔑的话,我说是人生住於地狱的时间是没有限量的。为什么?要知做菩萨的如对说法的法师生起诽谤的话,这不但是对法师的个人诽谤,亦是显示他的远离诸佛,毁谤如来的正法,毁谤清净比丘僧。是即无 349

发表于 2020-12-9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异毁谤三宝,试想一想看,毁谤三宝的过失多大?若有人对说法的法师,生起轻贱而不加以尊重、是即对於诸佛如来的不生尊重!一个佛弟子不尊重佛还成什么话说?因此,为了要尊重佛,就得尊重法师,尊重法师就是等於尊重佛。发觉净心经中、佛特为此而说偈言:“莫於他边见过失,勿说他人是与非,不著他家净活命,诸所恶言当弃舍”。

如上说来,我们对於法师、师僧等,应当加以敬供养,绝对不可以恶心毁谤,“使彼良者不良,善者不善、圣者非圣、贤者非贤,法师失其名,师僧丧于德,由此陷没,遗臭世间。然白璧青蝇,亦可畏也 。


以什么语言毁谤如上好师好友,圣主贤臣?这当然是很多的,凡不利於他们的话,都可加在他们头上。但在这人世间,最大的罪恶,无过於七逆十重,如以这来毁谤,就说他们或是杀过父的,或是杀过母的,或是做过破坏和合僧的勾当,或是曾经奸盗邪淫无所不作。诸如此类的毁谤以上的人,别人听了这人是这样罪大恶极的,那个还敢与他来往?人人都要把他看成是个人间的恶魔!想一想、随便对人的毁谤,使人受到这样的大损害。其过失是多么大?所以不应任意的毁谤他们,而应对他们加以敬重。


怎样才可算是敬重?谓於父母兄弟六亲中,生孝顺心、慈悲心”。六亲,在此可作两说:一是现实所有的六亲,就是自己的父母、伯叔、兄弟的六亲。二是菩萨常念一切众生,如自己的六亲一样。师僧国王,就含有父母的意义在内。良人善人,就含有兄弟350

发表于 2020-12-10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的意义在内;长官贵人,就含有六亲的意义。既然如此,对在上一辈的,就当生起孝顺心来,想到他们对我有恩,我当报答都来不及,那里还可丧心病狂的对他们加以毁谤?

对在下一辈的,就当生起慈悲心来, 想到他们愚痴颠倒,我为与乐拔苦都来不及,那里还可忍心的再对他们毁谤? 有了孝顺心则不敢毁谤,有了慈悲心则不忍毁谤果然如此,不但可以成就如上诸人的名德,亦可成就自己见生的名誉,真是所谓一举两得!一个人如果没有孝顺心与慈悲心,那就一点顾忌都没有,是则什么事都可做出来,岂但毁谤於人?假定孝顺心与慈悲心能生起来,逆谤之事就不会有,现生自成善果,当来受用无穷。


做菩萨的对於师僧,应生孝顺心的不生,“而反更加於”忤“逆”不孝。对於善良之人,应生慈悲心的不生,而反更加於迫“害”不慈,恶谤逆於上,毁谤害於下,虽非事实如此,但受谤毁的人听了,有冤没有处诉,终日闷闷不乐的感到不安,甚至愤世嫉俗的,感到做人的为难,走上自绝的一途!或因你的毁谤丧失他的名利,使他事事不能称心,因而时时内怀懊恼。如是使他坏名败德,所以“堕不如意处”。这样,为你结成“犯轻垢罪”。虽然是属轻罪,但所感报不轻。不说谤毁恩人、德人,就是谤一比丘,所得苦报亦是无穷的! 总经说过去有个七岁的童女,无知的轻笑一比丘如鸟,结果五百世受瞎鸟身。其母听佛这样说,特到前求忏悔,仍然不免要受这样的苦报,要知毁谤是 351

发表于 2020-12-10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属性罪,不管是受戒不受戒的,只要你去毁谤别人、会感受不良恶果。经说:“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报恩经说:“人生世间,祸从口出,甚於猛火,猛火惟一世,恶口能烧无数世,猛火但烧世间财,恶口能烧七圣财。是故一切众生,常当护口,口中之舌,凿身之斧,灭身之祸”。古人又有这样的话说:“唇如弓,心如弦,声如箭,长夜虚发,何能伤人?惟自加涂炭”本身没有什么缺陷的,不必害怕别人对自己的毁谤。这从上面所引的几句话,可以了然!永嘉大师对这有更好的提示说:“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鎔顿入不思议”。对补恶言毁谤听了如饮甘露,那就真可得到佛法的受用!

戊十四放火焚烧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烧。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不谤毁戒、目的在使我们不要损恼人,以让正报安然无畏;不焚烧戒,其旨在使我们不要伤害物,以 让依报的完整无恙。楞严经说:一个清净比丘,或是一个菩萨,如在歧路上行走,不得任意的践踏生草,生草尚且不得践踏,何况以火焚烧山野?放火焚烧,不论烧於何处,必然会要损物害命。为了维护可能道成杀罪,所以不得焚烧山野;为了维护可能会犯盗戒,所以不得焚烧屋宅。一个学佛者,特别是学菩萨行者,如果放火焚烧 一定会受到社会人 士的种种批评或毁谤。 352

发表于 2020-12-10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这决不是发心利生的菩萨所应有的行为。俗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初放火,似不觉得怎样,但若稍一大意,就会蔓延开来,那所造成的损害是极深而且广,所受到的怨嫌,亦是无量无边,大圣佛陀为了哀愍放火及被火之所伤害的生物,所以特别制这条戒,严禁学佛行人放火!至於放火焚烧的过失轻重,在看生命财物的损失多少来决定。损失多的,过失就重,损失少的,过失就轻。

有所选择的杀生,损害的生命,是有限量的,无所选择的杀生,损害生命的众多,那就无过於放火。智度论中说有这样一个事实:一次,有个大山林发生猛烈的大火,栖止於这山林中雉鸟。感到无数众生,将葬身於火海,内心有所不忍,於是就飞到有水的地方,润湿自己的两翅,再飞回被大火燃烧的山林,洒下翅膀上的河水,以期扑灭这个大火、挽救无量无边众生!虽说这是杯水车薪,无济於事,但有这样的存心不能不说是难得,我们想想:雉尚润湿救烧之难,做菩萨的反而放火烧山,还成什么话说?所以不管以何因而放火,罪同归於损人害物 。


佛对大众说:“若”做一个受了菩萨戒的“佛子”,如“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而其时间是在“四月乃至九月放火”,是绝对要不得的。此中所谓恶心,不是说他存有什么恶意,而是约他恣情任意,没有慈心愍物的意念说的。放大火,简别不是小小因缘的错误,而是指他存心有意的玩火。烧山林旷野,显示所353

发表于 2020-12-10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烧的范围大,所损的生命和产物多。四月至九月、这是约时间说。在多寒的国土,到了这个时候,各种有生命的小动物,都从冬眠中苏醒过来,不说广大的山林旷野,有很多的生命,就是方寸那么小的地方,亦有很多的生命於中活动。这时放火烧山,所伤害的众生,真是不可胜数,所以特别制订在这时候,不得放火烧山。假定是在少寒的国土,亦即在温热带的地方对於放火一事,尤须谨慎小心!因为温热带的地方大小各类生命,时时都在活动,没有所谓冬眠时期不但四月至九月不可放火,就是任何一个月份中亦不得放火,以免随时随刻伤害众多的生命!就是在寒带的地方,如果於腊月中放火,佛在律中亦规定先率众持咒,围着整个山头绕一转,并不断的向微细生物告知就说我们现在要烧山了,你们可先各自远离这个地方经过这样的持咒与告诉,然后纵火焚烧,方不致於有过,若不持咒告诉,恐怕有损虫类,是还不大美满的。

山林旷野予以火烧,固然不可,“若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官物”,亦所不可。这里说的烧人家屋宅等,不是为了损他而有意去烧的,只因焚烧山野,偶而略一不慎,火随风势所转,以致延及屋宅等。声闻律中有过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佛陀一次在旷野城(此在王舍城与波罗奈城之间,位於恒河岸。原是盗贼聚集的地方,后为瓶沙王攻破,兴大慈悲,筑城安民,众不为贼),时六群比丘,互相这样说我们在诸上座的面前,拘拘束束的,不得自由自在的谈话,不如到房外的露地坐坐,无拘无束的随便谈谈,354

发表于 2020-12-10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知他们到了露地以后,不但任意的高谈阔论,而且拾诸柴草及大树株,燃火来耍。当时树株里面有条毒蛇,受到大火的热气所逼,就从树孔中挣扎出来。六群比丘见了,不禁大惊失色的叫道:“毒蛇!每蛇”!就将所烧的柴薪,散掷东西满地,进火乃烧佛堂,这是露地烧火,波及房屋的最明显的例子。诸比丘知道了这事就将实情报告佛陀,佛也就以此因缘,制了不得露地然火的一条戒。是则规定四月至九月火烧山野有犯,馀时不犯,与露地燃火戒相似的。但若烧屋等,一切皆犯。

设有存心去烧舍宅,由於焚烧山林,以致殃及人家不能不说有大意的过错。於中所说的田,是生植百谷的所在,如将田中的百谷烧掉,不但使耕种的人,受到很大的损失,而且还影响到社会民生!鬼神官物,有人把它分为两种,就是鬼神的村舍和官家的生物,有人把官家改为宫字,说为鬼神宫物,因在律中,名一切草木为鬼神村,所有鬼神都是依之而住,把诸草木当作宫殿舍宅看的,所以比丘不得坏诸草木。如那庭湖庙内的竹木如有需要用的,得先向神乞求,神许可了,方可去砍,如神未许,辄自去砍,那你行於洞庭湖的船,就会覆没!这样说来,僧俗冥阳,公私诸物,都不得放火焚烧,以免获罪。


总说一句:“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烧”。放火烧山当然不是存心伤害生命,但是到了大火燃烧之时定会伤害到各类生命,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此意。严格说来,不伤害到有情的生命,尚且不可放火焚烧,何况伤害到很多生命的生存?所以不论物命有损无损,皆不得故烧。“若故烧者,犯轻垢罪”。3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04: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