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8098|回复: 1140

[实修记录] 佛弟子[演程]参加实修--念佛,楞严咒,大悲咒,净土五经,法华经,楞严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6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20-6-27 18:04 编辑

https://www.baidu.com/link?url=j ... a2c000000065ef7168c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动画

目錄
卷第一|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一卷第二|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二
卷第三|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三卷第四|世主妙嚴品第一之四
卷第五|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五卷第六|如來現相品第二
卷第七|普賢三昧品第三
    世界成就品第四
卷第八|華藏世界品第五之一
卷第九|華藏世界品第五之二卷第十|華藏世界品第五之三
卷十一|毘盧遮那品第六卷十二|如來名號品第七
    四聖諦品第八
卷十三|光明覺品第九
    菩薩問明品第十
卷十四|淨行品第十一
    賢首品第十二之一
卷十五|賢首品第十二之二卷十六|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
    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
    十住品第十五
卷十七|梵行品第十六
    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
卷十八|明法品第十八
卷十九|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
    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
    十行品第二十一之一
卷二十|十行品第二十一之二
卷二十一|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卷二十二|昇兜率天宮品第二十三
卷二十三|兜率宮中偈讚品第二十四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一
卷二十四|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二
卷二十五|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三卷二十六|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四
卷二十七|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五卷二十八|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六
卷二十九|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七卷三十|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八
卷三十一|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九卷三十二|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十
卷三十三|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十一卷三十四|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
卷三十五|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卷三十六|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三


13608474_055911500000_2.jpg
8644ebf81a4c510fca44ee786159252dd52aa5cb.jpg
4853191548462079529.jpg
发表于 2012-11-6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20-3-26 10:54 编辑





妙法莲华经浅释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妙法莲华经浅释
序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譬喻品第三
信解品第四
药草喻品第五
授记品第六
化城喻品第七
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法师品第十
见宝塔品第十一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劝持品第十三
安乐行品第十四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嘱累品第二十二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品
第二十八卷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总目录

万佛城僧众教读慢诵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经|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TA的栏目查看更多TA的栏目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列表(22)






TA的栏目查看更多TA的栏目


发表于 2012-11-8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欢迎您在这里和各位师兄共修,记录实修成长!祝您修学愉快,福慧增长!

500首佛教歌曲(随喜转载,佛必护佑)
2013-07-03 | 阅:1  转:108  |  分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修改

[table=9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凡有缘见到此文诚心念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者,佛必佑之。随喜转载
南无阿弥陀佛

500首佛教歌曲视频合集


在线播放佛教歌曲,请查看最新佛教歌曲。也可点击佛教歌曲大全佛教导航音乐台查找佛教音乐

大佛顶密因了义首楞严经者。乃竺干之洪范。法苑之宝典也。昔能仁。以出震五天。独尊三界。假金轮而启物。现玉毫而应世。观四生之受苦也。惠济庶物。愍群机之未悟也。力垂善诱。于是。俯仰至理。述宣微言。辟大慈之门。廓真如之海。以为。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起。一切众生。不出因缘而有。乃知生死轮转贪欲为本。



作品信息
  • 作者赖永海、杨维中
  • 定价0.10元


作品目录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20-6-27 18:06 编辑

佛教动画: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 佛弟子网2016年3月1日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道证法师念诵 慧律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钞演义》道安老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安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宏海法师《...
www.fodizi.com/fofa/li...[url=][/url]
- 百度快照

为您推荐:佛说无量寿佛经动画片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动画第一季发大誓愿第六品
无量寿经第6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视频动画片佛说大乘无量平等觉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道源法师
民国六十四年讲于志莲精舍
民国六十九年能仁佛学院同学依录音带共集于海会寺
民国八十八年释法律重新整理于基隆灵泉禅寺及海印寺
**  道老这种为法为人的精神,以世俗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佛法说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在大陆时期他老求法弘法的经过,已略如上述,其在台湾将近四十年的弘法过程,大约计算一下,所讲经、律、论,大小部头即有二十八种之多,其中包括:法华经、楞严经、大涅槃经、圆觉经、仁王护国经、净土三经、贤首五教仪、大乘起信论、往生论、以及律典各种戒本等;

**  ·愿道源长老再来人间
  ·上道下源老和尚行状
  ·纪念道源法师
  ·当代说法第一的道源长老
  ·跋文
  ·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殊胜
  ·解释经题
  ·翻译的人题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分身集会品第二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地狱名号品第五
  ·如来赞叹品第六
  ·利益存亡品第七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称佛名号品第九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2.11.8

楞严咒一部
大悲咒10部
佛号1000已完成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2-11-10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20-3-19 18:20 编辑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道源法师讲述 广化法师记
  净土宗有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及往生论。本精舍以往已讲往生论及阿弥陀经,现在续讲观无量寿经,此经又名十六观经,谓此经内容为十六种观念法门也。十六观经与无量寿经及阿弥陀经,鼎足而立,同等重要,不可偏缺,净土宗才可以兴盛起来。在同等重要中,又有差别,即观经较弥陀经、无量寿经。尤为重要,乃重要中之重要者。大乘佛法中,最高的是华严经,我们每天作晚课蒙山施食时,必念华严经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谓欲了知的是什么?即是欲了知三世诸佛是何处来,应从自心中求,佛教大乘法,凡是心外求法都名外道,须观法界性,了知三世一切佛,统统在我心内,皆是我心中造出来的。十六观经教人观想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先造一尊佛出来。能造一佛,即可造十方三世佛,这就是十六观经告诉我们心造诸佛之法。然若不研究观无量寿经,则一切唯心造,徒具空理而已。故须研究十六观经,才能知道‘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道理,这个道理通华严经亦通禅宗,是大乘佛法中最高理论,这十六观经上统统有。
  
  经前玄谈
  略释经题
  正释经文
  甲一、序分
   乙一、证信序
   乙二、发起序
  甲二、正宗分
   乙一、明净业
   乙二、辨妙观
    丙一、日观
    丙二、水观
    丙三、地观
    丙四、树观
    丙五、水想观
    丙六、总观
    丙七、华座观
    丙八、佛菩萨像观
    丙九、佛身观
    丙十、观音观
    丙十一、势至观
    丙十二、普往生观
    丙十三、杂明佛菩萨观
    丙十四、上品生观
    丙十五、中品生观
    丙十六、下品生观
   乙三、彰利益
  甲三、流通分
   乙一、王宫流通
   乙二、鹫山流通
  



  印光大师行状,如本书《行业记》已有介绍,乃是近代绝无仅有的一位彻悟自心、圆悟藏性而为我国佛教界所公认奉为净土宗第十三祖。作如来使,代佛宣扬;其所行者,如佛所行;其所说着,如佛所说。实为近世乃至未来人天导师,为令末世众生度脱生死苦海作舟航。遗著辑为《印光大师文钞》,字字珠玑,语语见谛,为正法眼藏,作人天眼目;诸佛度生,无越乎此。吾人何幸,得觏斯法;倘遇而不信,则失之须臾,沉沦永劫矣!(传印法师《印光大师答念佛600问》)

  印光大师所处的年代离我们较近,对现代社会众生的根性和情况最为了解。留下的《印光大师文钞》等著作,被誉为“小三藏”,实为末法之慈航,暗夜之明灯,是现代众生修习佛法的最佳指南。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曰:“凡欲于此有限人生获得佛法最大限度真实利益者,不可不读《印光大师文钞》,切切!”。
  ·序言
  ·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卷一 净土法门的缘起
  ·第一章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第二章 净土法门的弘传与净土经典
 ⊙卷二 净土法门与教义教理
  ·第一章 特别法门与通途法门
  ·第二章 靠自力与靠佛力
  ·第三章 净土行人与密宗
  ·第四章 净土内涵与净土特点
 ⊙卷三 净土法门与修持者根器
 ⊙卷四 净土法门与修行利益
 ⊙卷五 净土法门与修持宗旨
 ⊙卷六 净土法门与深信因果
 ⊙卷七 净土法门与信愿行三
  ·第一章 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第二章 真信切愿归命弥陀
  ·第三章 断疑生信,乘大愿船
  ·第四章 所有修持,回向西方
  ·第五章 念阿弥陀佛与兼念观音
 ⊙卷八 净土法门与至诚行持 2页
  ·第一章 念佛修持,诚敬为本
  ·第二章 念佛正行,持佛名号
  ·第三章 诸恶莫做,众善助行
  ·第四章 念佛功课配仪轨、方法
 ⊙卷九 念佛遇到境界念佛问题对治
 ⊙卷十 净土法门与临终关怀
 ⊙卷十一 念佛行人与应读典籍
 ⊙卷十二 普通疑惑与解答
  ·后记









2012.11,9.
楞严咒一部
大悲咒10部
阿弥陀佛1000已完成。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
太虚大师讲述
民国十年秋在北京

  妙法莲华经,传入震旦,信受甚盛。初在南方风行,南北朝时,有光宅、嘉祥诸师弘扬;隋时,天台智者大师集其大成,尤阐发无遗。继则贤宗诸师亦甚提倡,李唐之际乃大振于北方。慈恩大师著有玄赞四十卷,讲者多宗之。宋元以降,玄赞佚失,数百年来讲此经者,大都仅依台、贤二教。近时海上交通,始将玄赞一书从日本取回重刊。今以大众因缘,复在北方讲演,故依据之。

  讲演经文之前,有三问题须解释之:一、五乘一乘孰为权实:本经以一乘为宗,就佛出世本怀而言,唯一大事因缘,无二、无三。如一雨之所润,一地之所生,故应以一乘为实,五乘为权。然众生机类各各不同,如三草、二木形相互异,故应以五乘为实,一乘为权。又就佛法言,众生根性虽有差别,然昔以实相为体,如三草二木不离一地所生。就众生法言,实际理地虽平等无二,然离种种差别亦无所谓平等,如一地即是种种山川草木,非除去山川草木别有一地。是以各就一方面言,或以五乘为实,一乘为权,或以五乘为权,一乘为实,皆不违理。

  二、佛性有无孰为权实:就各种经论中,有谓一切有情皆有佛性;阐提不得作佛者,权巧之谈。有谓众生实有五性差别;言皆有佛性者,乃诱导不定性众生权巧之辞。兹以二门解说之:一、就理性行性言:理性则一切众生皆同,以理性即一相无相平等不二之真如性,亦即佛性,故无一众生不完全具足。因众生性与佛性本无二故,皆同一实相故。行性则一切众生不必皆同,以一切众生相乃种种业行所成,业行既异则众生界应各自成差别,故佛性不必皆有。以上二义,各具一理,皆真实了义也。二、就现实门展转门言:吾人现前一念上,观察过去之过去及未来之未来,众生种性皆各不同,决定有五性差别。若于十法界展转缘起上观察,则非有决定性。唯识论上,种子有本有、新熏两说,本有之种子虽不完全,因新熏则可成故。由以上二门,可知众生皆有佛性,其立言虽贯,均不违理。

  三、大乘一乘之异同:此问题,在经论无有明文,而学者每以大乘在三乘之内,以一乘超三乘之外。依本经言,一乘当即大乘也。大有二义:一、大对小而言,然小为大之方便,证小果后回心向大,则无大小之相对。二、大就法体言,法体无二亦无不二,强名为大,或名为一。故大乘与一乘,无二无别。

序经题
明纲宗
序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譬喻品第三
信解品第四
药草喻品第五
授记品第六
化城喻品第七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法师品第十
见宝塔品第十一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劝持品第十三
安乐行品第十四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嘱累品第二十二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楞严咒一部
大悲咒10部
阿弥陀佛1000
已完成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20-3-26 11:03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卷四十五|阿僧祇品第三十
     壽量品第三十一
     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
卷四十六|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一
卷四十七|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二卷四十八|如來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卷四十九|普賢行品第三十六卷五十|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一
卷五十一|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二卷五十二|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三
卷五十三|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一卷五十四|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二
卷五十五|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三卷五十六|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四
卷五十七|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五卷五十八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六
卷五十九|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七卷六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一
卷六十一|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卷六十二|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卷六十三|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四卷六十四|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五
卷六十五|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六卷六十六|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七
卷六十七|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八卷六十八|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九
卷六十九|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卷七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一
卷七十一|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二卷七十二|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三
卷七十三|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四卷七十四|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五
卷七十五|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六卷七十六|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七
卷七十七|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卷七十八|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九
卷七十九|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卷八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一
卷八十一|普賢行願品第四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20-4-7 19:01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rgb(34, 34, 34) !important]宣化上人
法总僧团

道场课诵



上人念诵
APP下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经典浅释
更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短篇精选
更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人开示
更多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6-9-8 19:14 编辑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海仁法师主讲
受业弟子释文珠笔记
  楞严经,起初在印度方面,以其为国宝,严禁外流。般剌密帝尊者,弘法愿深。以为佛法重在流通,两次冒险,思送中国,以求宏扬,不幸,皆为关卡查禁。尊者,费数年时间以蝇头小字,书于腊纸之上,剖开腿瓜,藏于肉中,方得混过关卡而至广东。访得房融是中国高官而被贬谪者,又精于文艺,乃剖出与之。然经适血渍包裹,凝聚坚固,日夜愁叹。其女问之,乃告以故。女曰:易耳,以人奶浸之,久而自溶。房融大喜,乃如法炮制,而经卷完整,乃请般剌密帝尊者主译,而自负笔受之责。
  楞严经传至中国,注之者无虑数十百家。谤之者,虽众喙纷纭,而劫火烧须弥,未损其一尘耳!……
  胜义谛中真胜义谛者,乃性觉妙明,本觉明妙。犹华严经中一真法界,事理圆融,于一微尘,含十方国土。此下绾巾成结,显六解一忘。二十五圆通。(五卷)文殊拣选圆通(六卷)戒定慧三决定义(六卷)。楞严神咒。干慧地等四十四心(七卷)。五十种阴魔(十卷)。读者依次读去,当得益匪浅也。
  海仁老法师,久住香港,为民国以来,讲经大德。德行兼优,诲人无算。圆寂前将楞严经笔记交文珠整理出版,文珠亦忙人也,集众务于一身,未能兼顾;惟因海公迭次入梦,逼不获已,乃抽暇为之。今将完成付印,嘱余为之序。余老矣,久不握笔,仅条其内容,俾读者知其概略,序也云乎哉!……

正脉疏序
卷四(悬示上)
卷五(悬示中)
卷六(悬示下)
卷七(经文卷一之一)
卷八(经文卷一之二)
卷九(经文卷一之三)
卷十(经文卷二之一)
卷十一(经文卷二之二)
卷十二(经文卷二之三)
卷十三(经文卷二之四)
卷十四(经文卷三之一)
卷十五(经文卷三之二)
卷十六(经文卷三之三)
卷十七(经文卷四之一)
卷十八(经文卷四之二)
卷十九(经文卷四之三)
卷二十(经文卷四之四)
卷二十一(经文卷四之五)
卷二十二(经文卷五之一)
卷二十三(经文卷五之二)
卷二十四(经文卷五之三)
卷二十五(经文卷六之一)
卷二十六(经文卷六之二)
卷二十七(经文卷六之三)
卷二十八(经文卷六之四)
卷二十九(经文卷七之一)
卷三十(经文卷七之二)
卷三十一(经文卷八之一)
卷三十二(经文卷八之二)
卷三十三(经文卷八之三)
卷三十四(经文卷八之四)
卷三十五(经文卷九之一)
卷三十六(经文卷九之二)
卷三十七(经文卷九之三)
卷三十八(经文卷十之一)
卷三十九(经文卷十之二)
卷四十(经文卷十之三)
 







2012,11,16
楞严咒一部
大悲咒10部
阿弥陀佛1000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嘉会
如是我闻。一时。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於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夫人密往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面。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尔时大王。食面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中。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
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面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面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於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
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
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
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敕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2

韦提哀请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未举头顷。
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於王宫出。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於清净业处。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偏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於中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国土。皆於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
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
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於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责任编辑:如是我闻 文章修订1.1 2011-03-2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於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次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著。名为粗见极乐园地。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3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佛教论坛www.shixiu.or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真珠绿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於众叶间。生诸妙华。叶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於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婆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座观
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於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昼。脉如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於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偏覆地上。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珍珠网。以为校饰。於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偏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珍珠网。或作杂华云。於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镜中自见面相。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目录   上页   下页
责任编辑:如是我闻 文章修订1.1 2011-03-2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偏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相。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偏满彼国。
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流水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
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於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2012,11,17
楞严咒一部
大悲咒10部
阿弥陀佛1000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更当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於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偏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护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偏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杂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播散一切。莫不弥满。其馀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馀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萨名大势至。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於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於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馀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於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名第十一观。
观此菩萨者。除无数劫阿僧只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於西方极乐世界。於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阿弥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於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是为杂观想。名第十三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者。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聚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偏十方界。於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於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於七日。应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偏至十方。历事诸佛。於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授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责任编辑:如是我闻 文章修订1.1 2011-03-28


图文解说佛教经典   >>   《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   上品下生观
上品下生观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见自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於众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於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2012,11,18
楞严咒一部
大悲咒10部
阿弥陀佛1000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品上生观
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於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观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於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於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观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曲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2012.11.19

楞严咒一部
大悲咒10部
阿弥陀佛1000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7-6-28 22:47 编辑

下品上生观
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偏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责任编辑:如是我闻 文章修订1.1 2011-03-28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如是我闻佛教网 - 中国上海 -















2012,11,20---21
下品中生观
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於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责任编辑:如是我闻 文章修订1.1 2011-03-28



  图文解说佛教经典   >>    《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    下品下生观下品下生观
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於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生辈想。名第十六观。
责任编辑:如是我闻 文章修订1.1 2011-03


夫人悟道
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所说。应时得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



侍女发心
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

王宫流通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
佛告阿难。此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汝当受持。毋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无量佛寿名。
佛说是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目录   上页   




足步虚还
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阗崛山。



图文解说佛教经典   >>
崛山流通
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无量诸天龙夜叉闻所言。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2 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