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14|回复: 0

[其他法师居士] 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8 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



    我们中国的净土宗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宗,就是因为有昙鸾、道绰、善导系统的判教体系。昙鸾大师继承龙树菩萨的「难易二道判」,以圣道修行为难行道,以净土法门为易行道。昙鸾大师的继承者道绰禅师在《安乐集》里边,判一切佛法为圣道门、净土门。

道绰大师把解脱生死的行法分为两大法门:
        一是靠自力修行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了生脱死,成就佛道,这叫圣道门,也就是龙树菩萨所说的难行道、昙鸾大师所说的自力门,这个很困难。
        二是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叫净土门,也就是龙树菩萨所说的易行道、昙鸾大师所说的他力门,这个很容易。
        我们可以这样来思惟:圣道、净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门,圣道门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比如,小乘果所谓「断五下、除五上」,大乘果要证「无生法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净土门是靠佛力
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是道绰禅师的面授弟子,跟随道绰禅师在山西玄中寺学习净土教法。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把一切净土教法集其大成,在净土门之内又细判为“要门”与“弘愿”: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要门——自积定散二善回向求生
        一种是修行定散二善,回向求生,称为“要门”: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要门”、“弘愿”,“定善”、“散善”,这些名词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因为净土行人在唐朝到清朝的一千多年间没有拜读过善导大师的著作,所以对这些名词感到陌生。那我们现在读到了,就是我们的福报什么是“要门”呢?就是修行定善和散善。
        什么叫“定善”呢?刚才讲过了,禅定的善。比如说止观,比如说打坐参禅修禅定,比如说修法界观、唯识观等种种的观想,以及观佛、观像等,这叫定善。什么叫“散善”呢?比如说修布施,别人没有钱,我给他钱,别人没有米,我给他米,这些不需要禅定的。布施、持戒、孝养父母等等这叫散善。修行定善和散善这两种善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叫做要门。
        善导大师这样的解释,让我们很清楚。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相信今天来的人,都是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对不对?(莲友答:“!”)我们都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来看,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善导大师分为两类:一是要门。靠我们自己修行定善和散善,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观像、观想、一心三观、修行禅定、明心见性……,这是定善;布施、持戒、孝养父母、尊敬师长、读诵经典…,这是散善。靠这些自己修行所累积的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称为要门。
弘愿——乘第十八愿念佛往生
        第二类叫做弘愿。弘愿就是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弘广无边(第十九愿虽然重要,但不是弘广无边,它只能救度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不能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难得利益。这个第十九愿依善导大师的解释叫做“方便接引愿”。所谓“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也就是《观经疏》里所讲的“定散二善”。一切的修行不过是定散二善。这定散二善概括了大乘佛法的圣道修行,以发菩提心为宗旨,所谓“发菩提心,修诸功德”。)。
        善导大师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一切善恶凡夫”:不管是能够修行定善、散善、能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善凡夫,还是不能修行的恶凡夫,不管是凡夫还是圣人,往生都是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
        这决不是说要我们不行善,而是要我们放下靠自己所修定散二善求往生这样的观念。你是能够修行禅定的,就以这样的面貌专称名号乘愿往生,不是叫你放弃禅定。你是能够孝养父母的,就以这样的面貌专称名号乘愿往生,不是叫你放弃孝道。各种根机的人,都来称念佛号、乘佛愿力、往生净土。而不是说把名号功德搁到一边,凭靠自己所积善功,以为往生的依据。我们虽然孝养父母,我们虽然五戒十善,我们虽然放生吃素,但是我们不是靠这些去求往生,我们知道六字名号的功德已经圆满了。
增上缘的误解
   或许有人说了:「这里讲‘增上缘’,是自己修到某种程度,阿弥陀佛再来加持。」这是依文解意、三世佛怨。他依「增上」一词,认为是「有了多少……再加一点……」不是这样!这里的「增上缘」也不是「四缘」当中所讲的增上缘,这里的「增上缘」就是强缘,「起法功强,故名增上」,什么叫「起法功强」呢?你不能达到这个效果,能使你达到这个效果,我们不能往生的人,能让你往生,叫做「增上缘」。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解释「佛光普照,唯摄念佛」的时候,解释亲缘、近缘、增上缘。其中这样解释「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重罪,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此人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增上缘就是念佛的名号,能灭罪障。原文这样说:「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诸邪业系」,「邪」是邪见,「业」是罪业,「系」是系缚,我们一生造作罪业,这些罪业本来要把我们捆绑在三恶道当中、六道轮回当中,不能出离,这叫「诸邪业系」,但是,念佛呢,罪业不能障碍,这个叫增上缘。也就是说,使得不能往生的人,单依念佛,乘佛愿力,能够往生。   
心怀惭愧,不自夸耀
        有人担心说“哎呀,如果我做不到这些,那我念佛也没用,不能往生”——不是的。我们知道:即使我做这些,也不圆满,也不清净(烦恼惑业未断尽故)。虽不圆满,并不影响往生。但是,我还是在做——是这样子的。往生虽然不靠这些,但还是尽量去做,这是佛弟子的本分。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你行善,就以行善的身份念佛往生;你出家,就以出家的身份念佛往生;你持戒,就以持戒的身份念佛往生。心知往生全靠阿弥陀佛的功德,不炫耀、不矜夸、不标榜自己在行善,“我高你一等,我这样的才能往生”——不是的!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恶凡夫回心念佛,同样往生。无论是怎样的根机,以这样的根机,信愿念佛决定往生西方。所以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
        其实,作为博地凡夫,我们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以善导大师的祖师根机,都“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我们更应体会这一点,心怀惭愧,心地柔软,“我功德很少,罪业很重,我还是念佛,以六字名号为资粮,靠阿弥陀佛去往生。我这点滴小善,微不足道,不足夸耀”——这样的心理。那么,这就叫做弘愿。
三福九品导入念佛
        好了各位!我们愿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观察我们的心态是在要门还是在弘愿呢?大家想想,如果是要门的就转入弘愿。由要门入弘愿,这是善导大师根据《观经》所判。
      《观经》是一部很特殊的经典,用很大的篇幅讲了十三定观,即要门的定善。在讲十三定观之前,讲了三福,即要门的散善。三福包括世福(世间的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戒福(小乘戒法: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行福(大乘行法: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观经》先讲三福(要门散善),接着讲十三定观(要门定善),以十三定观的定善和三福散善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到了《观经》的结尾,在讲下辈三品的时候,就专门讲念佛。这是三福九品导归念佛的地方。下辈三品,既没有大乘的善,也没有小乘的善,甚至也没有世间的善,纯依名号功德往生极乐。
上辈往生  
      《观经》可能大家比较陌生。《观经》的上辈三品是大乘善根的凡夫,修行大乘善法。那么,他可以靠大乘行福回向求生。
中辈往生  
      《观经》的中辈上品和中辈中品修行小乘善法,可以靠小乘戒福回向求生。《观经》的中辈下品修行世间善法,他孝养父母,可以靠世间善福回向求生。
下辈往生  
        可是来到下辈三品呢,是十恶罪人、破戒罪人、五逆罪人,他们没有世间善,更谈不上出世善。那么他们靠什么往生呢?对于这样的众生,用什么救度他们呢?大乘善救不了他了,因为他修不来,他快要死了;小乘善也救不了他了;世间善也救不了他了。靠什么?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在下辈三品当中,就直接讲念佛。
        下品上生说: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这个十恶罪人回心念佛,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殊胜不殊胜?殊胜!
        下品中生说: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这个破戒罪人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发起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心,想念佛、嘴巴还没有张开,当下断气了,刹那之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殊胜不殊胜?殊胜啊!
        下品下生说: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这个五逆罪人比前两品更差,快要死了,意业茫然,跟随善知识嘴巴喊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灭罪往生了。殊胜不殊胜?殊胜啊!所以是以这样三品的众生,显示大乘善、小乘善、世间善不能救度的众生,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善能够救度。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善是不是善中之善?是不是大善根?(莲友答:。)是啊!下辈三品就是三福九品导入念佛的地方。
十三定观导入念佛
        十三定观也是导入念佛的。释迦牟尼佛讲十三定观,能够修行十三定观的,固然可以修。但是绝大多数众生修不来,那怎么办?就以十三定观导入念佛。在哪里?在第九观。第九观叫“真身观”,是十三定观的最高峰。十三定观分为假观和真观,这个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假观,就是前面的日想观和水想观。
        第一观日想观,观想西天的落日。落日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景物,并不是极乐世界的,极乐世界没有太阳(所以称为假观)。这是通过观想落日,显现光明——极乐世界是光明世界。怎样作想呢?面向落日的方位,正坐谛观,见日欲没,状如悬鼓。闭目开目,皆令明了。第二观水想观,水代表极乐世界非常平坦,没有高山,非常清净,地如琉璃。由水想来从假入真。这是假观,假观不如真观。真观,比如第三观——观极乐世界宝地,第四观——观极乐世界宝树等等。
        如果不是从假入真,叫我们直接观想极乐景象,我们观不来。先观娑婆世界的清净景象,慢慢假想,心神凝定了,佛力加持,就显现出极乐宝地的景象。然后一观一观地次第成就。那么,地想观属于依报观,就是极乐世界的环境。依报观不如正报观,对不对?正报观从第八观“像观”观起,就是先观一丈六的阿弥陀佛像,眼中观看,心中想象,这也是假观。通过娑婆世界的阿弥陀佛像,逐渐到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真身,进入第九观——“真身观”。
        观阿弥陀佛的报身,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我们观得来吗?观不来啊!这个数字太大了!“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怎样想象?那么对我们这样观不成就的众生,真身观的意义在哪里呢?释迦牟尼佛说:这一观观成就了,最后看到什么景象呢?看到阿弥陀佛的真身!所谓: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大家跟我合掌念: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光明唯摄念佛众生    阿弥陀佛的真身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这么庄严,放出八万四千大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取称念弥陀名号的人,这就从观佛进入念佛。所以《观经》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但是目的是从观佛进入念佛。讲十三定观的目的,不是停留在十三定观,是让我们通过十三定观,这样的描述,让我们懂得:佛的本愿是在摄取念佛的人。所以善导大师用两句话来解释: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念佛顺佛本愿,所以佛光摄取。佛放光明,当然摄取祂因中发愿所约定的众生。这样,因地的本愿跟果上的光明就成为一体了。
    果上成为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的阿弥陀佛,所摄取的众生,就是因地法藏比丘所誓“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的众生,亦即“称我名号”的众生。所以,阿弥陀佛的光,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是为了寻找念佛的众生,找到之后就摄取不舍,不离开你,不舍弃你,让你百分之百、万无一失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家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会羡慕观想念佛,即使我们不会观佛,只要会念佛,佛光就会摄取我们。
殷重的付嘱: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解释《观经》到最后结尾的地方做了一个总结性的解释,这也是顺着《观经》来的。
    我们把这部经再回顾一遍:十三定观,以第九真身观证达最高峰。证真身观的目的,是在说看到佛的八万四千光明摄取称念弥陀名号的人。所以,就从定善观走向专念弥陀名号。那么散善(要门包括定善、散善),散善三福说大乘善、小乘善、世间善,一直到后面的九品之行,最后下辈三品,既无大乘善,也无小乘善,也无世间善。对于这样万善救不了的众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六字名号的法药拿出来,显示讲三福也是为了讲称名。好了,十三定观讲完了,三福讲完了,到最后释迦牟尼佛就把祂的本心托出来,讲了一句话,告诉阿难,这叫做《观经》付嘱文。
    “付嘱”就是最后做总结性的交代,“你把这个记好”。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阿难啊,你要好好地受持这句话。”“好”就是认真、不要有差池。“持”就是受持。“是”就是我释迦牟尼佛讲的这部《观经》——可是《观经》讲了很多啊,讲了十三定观,又讲了三福九品,到底是持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就说:我讲这部《观经》,虽然讲了这么多,要点、核心、提醒你好好受持的,就是“持无量寿佛名”,就是专称弥陀名号。不是叫我们“持十三定观”,也不是叫我们“持三福”,而是“持无量寿佛名”。为什么?无量寿佛名号里面,十三定观也有了,三福、九品通通都有了。我们持这句无量寿佛名,定散二善含摄无余,三学六度一样不缺,而且是功德圆满。
    所以,善导大师在解释这段经文的时候,就做了结论性的总结。他说: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这部经一开始,叫“上来”。从一开始,到经文的结尾,释迦牟尼佛虽然说了——这个“虽”字很重要,“虽说”,虽然说了定散二门,说十三定观回向求生极乐,说三福九品回向求生极乐,但是(“虽然”后面就有“但是”,“但是”后面才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望佛本愿”:是谁的本愿呢?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是谁望佛本愿呢?是释迦牟尼佛,祂虽然站在这个地方,但是眼睛却看向那个地方,这叫做“望”。大家会望吗?就像一位母亲,天黑的时候盼望儿子回来,站在门口,踮起脚尖,看向远处。脚站在这里,眼睛看着远处,叫做“望”。
    释迦牟尼佛站在娑婆世界,站在我们凡夫执著定散二善的起点上,先给我们讲定善、散善。因为韦提希夫人请求“教我思维,教我正受”嘛,“您教我修行定善”,她认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定善怎么可以?也有人认为:没有定善至少要有散善,没有散善怎么可以?所以,释迦牟尼佛只好站在这个起点先讲修行定善、修行散善。但是,祂的眼睛、祂的心,是望向哪里呢?“望佛本愿”,祂望向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国,望向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望佛本愿”,“佛”是指阿弥陀佛,祂的本愿是什么呢?就是“念佛往生愿”。
    释迦牟尼佛脚站在这个地方、口中在讲定散二善,这是顺凡情。我们往往以为定善高级、散善超越,以为念佛不殊胜,不了解名号的功德,可谓愚痴颠倒。因此释迦牟尼佛只好暂时随顺,引导我们说:“好!你修行定善很尊贵,回向求往生;散善也很殊胜,回向求往生。”但是,释迦牟尼佛讲了这么多,慢慢慢慢讲,在定善里就讲“唯摄念佛众生”;在散善九品里,大乘善不能救、小乘善不能救、世间善不能救的劣根众生,唯有念佛能救。
    这个时候,世尊就把祂的本心托出来了,说:“你要持无量寿佛名啊!”这叫“望佛本愿”。祂为什么讲“持无量寿佛名”呢?这不是释迦牟尼佛自己的私心,是因为祂心中已经看清了阿弥陀佛的本愿,是在这个地方,所以“意在众生”。释迦牟尼佛讲定善十三观,讲散善三福,祂的意思——“意”就是佛意,佛的本意。佛的本意,最终不是让我们停留在十三定观,也不是让我们停留在三福,祂的意思在哪里呢?“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大家听到这个地方就懂得:修行定散二善,十三定观也好,三福九品也好,释迦牟尼佛的意思在哪呢?不在十三定观也不在三福,是“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那么这一段就是从定散二善的要门导入一向专称的弘愿。一向专称就是弘愿,就是第十八愿,就是念佛往生愿。(净宗法师二〇〇八年十月讲于湖北仙桃弥陀寺)
【心路历程】
    根据善导大师教判,我们可以来对照平时的修学方法,是属于要门,还是属于弘愿门?我们说到,要门可以广泛诱导圣道门的根机。圣道门的修行人,是依靠自己戒定慧三学,在此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证悟圣果。但是,经过修学,发现自己毕竟达不到,他的目光就转向净土,「我想往生!」想往生,怎么办?很自然的,把我原来修行的功德回向求往生,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要门。进入要门之后,慢慢地了解净土教理,也了解到阿弥陀佛的大誓愿,知道我们凡夫所修行的一切功德,跟六字名号的功德比,属于「少善根福德因缘」,属于「随缘杂善」,是「杂毒之善」,是「虚假之行」,不能往生报土,不能前往「极乐无为涅槃界」,那这个时候,他就会放弃自力的我执,不执着自己有为有漏的小修行,而专称弥陀名号,就进入弘愿门。有这样的次第关系。
【有隔膜的专念】    我们有的同修,虽然也专念名号,外表与弘愿门行持一致,但是,内心还有某种差别,比如,有的人念佛号,他是求禅定一心,这就是前面所讲的「息虑凝心」,不了解六字名号本身所含的功德,不了解六字名号与我们的关系,不了解六字名号有什么功能,而是把名号当作工具,来「息虑凝心」,要达到某种程度的禅定,功夫成片,一心不乱,这个属于定善,心态是如此;或者有的人,「禅定心达不到,我呢,克服妄念,克服烦恼……」这就属于散善然后说以这样的修行,回向求往生。虽然念的佛号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但是对净土宗可以说不了解,有隔膜。
【老实念佛】
    真正念佛的行者,虽然念这句名号一天三万、五万、六万、八万,乃至最精进的有十万,不执著说「是我自己修行的力量,是我自己克服妄念、禅定一心的力量」,不是这样的,而是「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念一声,是靠佛的愿力,念一万声、五万声,声声都是靠佛的愿力,所谓称我名字,乘我愿力」我们念佛的人,念佛的名号,就是乘佛的愿阿弥陀佛有此大愿,我们念佛才能往生这个叫做「死心念佛」、「老实念佛」,不然你念佛,你那个心不能死。「死心念佛」,就是不要有自力执著,了解这句名号必然救度我们,知道六字名号是弥陀大愿所成就善导大师解释阿弥陀佛的「念佛往生愿」这样说: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定得往生。这是解释第十八愿。「如果我成佛,十方一切善恶凡夫,称念我的名号,下至十声,若不能往生我的净土,我则不成佛。这尊佛的誓愿现在已经完成了,称念佛的名号,乘佛的愿力,必定往生。」
【六字名号才是真因、正因】
    净土法门,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一句很重要。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这是佛在经中说的话。我们修行,因果要相符,因如果不真的话就得不到期望的果,比如蒸沙取饭,终不可得。往生净土,一定要「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个因就真了。如果不是如此,是以我们凡夫有漏、有为、造作的修行想要了生脱死、往生成佛,这就好像是蒸沙求饭,用沙子想煮成饭,这个梦都梦不着。
    净土法门的发心就是这一句话:「以果地觉,为因地心」。阿弥陀佛果地的觉悟,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阿弥陀佛果觉如果解释,十方诸佛都赞叹不尽,但是也不过就收在六字名号当中「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成佛了就是成了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无量的神通、功德、道力、慈悲、智慧都收在六字名号当中,所以这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果地觉悟;而现在作为我们因地之心,这个就真了。没有比阿弥陀佛果觉更加真的。这才是真因、正因,不是虚假之因、邪曲之因。
【以名号作为我们的信心和愿心】
    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为涅槃界」,这个因一定要大,这个因要圆满。那么在哪里呢?——果地觉。所以,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个信愿之心、因地之心,不是率尔小事,是非常大的事情,庄重得很。大家要明白,是以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作为我们的信心和愿心。
    信,不是信我自己有修行,信我自己有清净心、信我功夫好、信我会拜忏、信我会持咒、信我会诵经……,信这些,都是因地心不真了。是信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祂的誓愿要救度我,我念祂的名号,如果我不能往生,那阿弥陀佛不能成佛。祂发愿了:十方众生,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们信,就是信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的誓愿,以「果地觉」作为我们的信心。我们愿生极乐世界,也是靠这句名号愿意去往生。
凡心投觉海】
    那么,信愿持佛名号有什么样的效果呢?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觉海」:佛的大觉海。凡夫心跟佛的大觉海,可以讲完全不是一个境界,根本不能契合的。凡夫心就是事相分别——好、坏,长、短,不能够契入不生不灭的真如理体。佛称大觉海,已经完全证悟不生不灭的真如理体。如果以我们本身的状况来讲,跟佛的大觉海完全不相融。不要说我们跟佛的大觉海没办法相融,就是菩萨,就是阿罗汉,你都无法思惟。经中讲:「举心即错,动念即乖。」你起心动念都是错,都违背真理,跟佛的大觉海完全两回事。这样的话,我们就永远隔在佛的大觉海之外。
    为什么释迦佛不劝我们念别的佛、往生别的净土?因为那些佛都安住在祂本身的境界——大觉海当中,但是祂们没有特别架一个管道跟我们沟通,祂们需要你成为登地的菩萨,你豁破无明了,你跟这些佛本身的觉悟气氛才能沟通得上。
    所以按照通途的教理,要登地以上的菩萨才可以到诸佛的报土。因为登地的菩萨已经破无明了,已经不退转了。佛所见,他能少分而见;佛所知,他也少分而知。那对于我们而言跟佛的觉悟智慧差得太远了,没法沟通。但是,信愿持名一法,能够让我们凡夫心(「投」就是投归、投放),放在阿弥陀佛的大觉海里面。我们一旦放在阿弥陀佛大觉海当中,我们就变成阿弥陀佛大觉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5 13: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