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微尘众

[有关持戒]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9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4-29 09:38
@a167294385
师兄,法师在这一段的解释里,为什么说戒体就是菩提心?
我记得,有的经论上说戒体是有的 ...

菩提心是成佛的因成佛的基础,成佛的基础就是自性。如法师如所说。

所以《梵网经菩萨戒》的戒体是看得更深,把阿赖耶识这个因缘所生法拨开来,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一个如的境界现前。这个时候你以你这一念的清净心跟诸佛相同的清净心去发菩提心,这个时候你一开始就相信你就是佛、名字即佛,你是从清净心出发,所以《梵网经》的戒体是「本源自性清净」,它不是阿赖耶识的善种子。

菩萨戒从根本而言它不是外在的规定,它是自性觉性无我任运大悲周遍自然流露出来的事相表现。所以菩萨戒的戒体是是菩提心根本自性。所以瑜伽菩萨戒它更重因地,它的戒体只说菩提心,所以不因生死而是否舍戒。梵网戒更深以自性为戒,无法舍戒,戒体常在,有犯无舍。又叫佛性宝戒。

跟二乘别解脱戒不同,别解脱戒是在意地上升起一相续为体。所以称为法处色。这色是有碍的意思。

点评

南无阿弥陀佛,师兄说的真好!赞叹! 末学已经非常高看菩萨戒了,以为是大乘种姓的缘故,不想却是从自性中流出者!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9 16:16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6-4-29 16:08
菩提心是成佛的因成佛的基础,成佛的基础就是自性。如法师如所说。

所以《梵网经菩萨戒》的戒体是看 ...

南无阿弥陀佛,师兄说的真好!赞叹!
末学已经非常高看菩萨戒了,以为是大乘种姓的缘故,不想却是从自性中流出者!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次所修学的戒法叫做《瑜伽菩萨戒》,「瑜伽」就是所谓的相应,就是相应于大般涅槃,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真实的如法修学《瑜伽菩萨戒》法,它的确能够引导我们彻底的离开痛苦,得到究竟的安乐。那么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够如法的奉持菩萨戒法?


《瑜伽师地论》上说,奉持菩萨戒法二个主要的法门
       第一个就是所谓的根本法门,我们首先要安住在菩萨种性


       安住菩萨种性主要有二个内涵


       第一个就是发起坚固的菩提心,就是我们在生命当中,我们应该观察「我们只要在三界里面得一个果报,而每一个三界的受生,整个生老病死的过程都累积很多的痛苦」,所以我们透过对生命的无常苦谛的观察,我们内心当中生起一个出离心,我们愿意离开这三界的火宅,我们愿意去追求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涅槃境界,就是我们要受持菩萨戒,你一定要能够发起出离的心。由这个出离心,我们进一步应该观察在整个三界的流转当中,不但是我在流转,还有无量无边的有情也在三界流转,他的生命也在承受着老病死的折磨,跟我们的痛苦是一样,而每一个有情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对我们有很大的恩惠,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但是自己求出离,我们也生起了一个要救拔众生的愿力,就是所谓的大悲心。当我们依止出离心生起救拔一切有情的愿力,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发起坚固的菩提心,我们内心当中真实的希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来当做自己生命努力的目标。


       有了这个目标以后,你第一个要做的就是能够具足大乘正见,就是你对生命的真相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也就是说生命的本质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产生的,生命的果报不管快乐痛苦,它有它的因缘,有它因缘的力量。这个生命是什么因缘创造的呢?为什么有些人如此的富贵、有些人如此的卑贱等等?我们透过佛法的学习,我们知道其实生命的果报主要是由业力,「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就是由于善业的因缘而创造了安乐的果报,也由于罪业的因缘创造了痛苦的果报,所以生命是我们每一个人业力的累积所创造出来的。当我们再进一步观察业的本性,什么叫做「业」?其实业是由心所创造的,所以它的背后还有一个主宰者,就是「心为业主」,每一个的业都是由心识的引导,否则这个业是不能成就的。所以当我们从业的观察再深刻以后,我们会发觉其实生命是由心识所创造,因为心引导你的业力,所以我们能够如法的修学,了解到「其实生命是由我们的心念剎那剎那的变现出来」,古德说是「生命恒转如瀑流」,生命就像一个相续的水流,这个生命的水流我们从每一点的观察,会发现每一个生命的自体都有二件事情:第一个是它有所继承,就是我们每一个生命体都是在继承过去的业力,也就是所谓的受用果报。如果你现在感到快乐满意,那是因为你的善业起现行;如果你现在对你的生命非常不满意,那表示你过去的罪业起现行。所以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在继承你过去的业力,有所继承。第二个更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有所开创,你的心面对快乐痛苦果报的时候,你用什么心情去面对?这件事情会影响你未来的果报,你可以选择用善良的心识面对、你也可以用比较邪恶负面的情绪面对,那你在受用果报的时候所产生的心念,又会累积一个新的业力来引导你未来的果报。所以我们一个有正见的人,我们内心去接触果报的时候,对于快乐痛苦不会太在乎,因为往者已矣,更重要的是说我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因为你每一个不同的心态,都会决定你未来的果报。所以从这样的观察,我们开始认真的去调伏自己、改造自己负面的情绪,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痛苦,所以我们用种种的方便来改造我们的心念。当我们能够如实观察到生命就像一个永远不停止的水流,它每一个念头都是有所继承、有所开创,这样子一个所谓「万法唯心」的观念,


       我们就说你发坚固的菩提心、具足大乘正见,你这二个条件具足,你就是安住菩萨种性,你也就安住在菩萨的戒体。有这样的一个根本的戒体,我们就可以生起一种广大的行门,就是菩萨的三聚净戒,所谓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的四重戒法偏重在摄律仪戒,就是从四条戒法当中引导我们破除内心贪瞋痴的烦恼;


       这一科事实上是摄善法戒,我们要生起六种的善根,我们不但是灭恶还要生善。


       这一科是属于摄善法戒里面的布施度,要生起一种施舍的心,


       布施度里面有七条戒,这是布施度里面的第三条戒「不敬同法戒」: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3庚三、不敬同法戒

       辛一、犯相

       壬一、染违犯

       首先我们解释这个戒的标题。



       「同法」就是同受菩萨戒法


       同受菩萨戒法这个戒文里面的意思有二种情况:


       第一种是我们的长辈,就是戒腊比我们高很多的长辈;


       第二种是我们的同辈,戒腊跟我们差不多的同辈,或者说是同参道友。


       我们对于这种「同受」菩萨戒法的长辈或者同辈,不加以身业口业的恭敬,就正式犯到这一条戒,也就会障碍我们布施善根的生起


       这一条戒分成二科,我们先看第一科「辛一、明犯相」,说明犯戒的相貌。「犯相」当中分二科,先说「壬ㄧ、明染违犯」,依止烦恼所违犯的相貌,我们看戒文: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憍慢(mana)所制,怀嫌恨(aghata)心、怀恚恼(pratigha)心,不起承迎,不推胜座;若有他来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称正理发言酬对 :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净戒律仪」的「菩萨」,换句话说这条戒所对治的众生是已经发起了菩提心、安住菩萨种性。这个菩萨「见诸耆长有德可敬」,他亲眼看到的长辈,年龄、或者戒腊比自己高很多,而且他内心当中「有德可敬」,他不但是外表的年龄比你大,他内心当中是有功德的,有戒定慧的功德值得我们尊敬,这是一种情况,所谓的长辈的境界现前;
第二个是「同法者来」,或者我们看到我们的同辈,戒腊跟我们差不多的同辈:总之你看到的是你同受菩萨戒法的菩萨现前。菩萨看到长辈的菩萨、或者同辈的菩萨现前,他内心当中依止「」心跟「」心,就是他的菩提心被他的「憍慢」心所调伏、所遮蔽。


       憍慢心的相貌我们简单的说一下。
       「」在唯识学上说是「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 。
       「于自盛事」,就是说一个人会憍,他可能内心有一些功德,可能他是福报广大、或者广学多闻、或者持戒清净等等,他对于这样一种内心的功德深生染着,醉傲」,他感到自我陶醉,所以就产生了憍,对别人看不起了。
       「」,憍跟慢是不完全一样,慢是「恃己于他,高举」。


       ,一个人会产生憍,他不一定跟别人比较,他可以孤芳自赏,他自己觉得自己不得了,所以他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生起憍的、人多的时候也可以生起憍,当然会生起憍的人他一定有功德;
       但是就不同,慢是「恃己于他」,慢心的生起就是一种对比的,你一定是跟众生接触了,然后你把自己高举了,你觉得你与众不同,所以这个慢是要跟别人比较以后才生起
       总之,「憍慢」就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你自己特别尊贵,别人都是卑贱的,当然这个是伤害你的菩提心。


       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看到长辈、同辈的菩萨,所谓「同法」的人现前,我们依止「憍慢」心,依止憍慢心而「怀」着「嫌恨」,嫌恨就是嫌弃之心,就是看不起对方;或者「怀」着「恚恼心」,恚恼心就是说对方的菩萨可能曾经触恼过你,所以你看到他不欢喜。因此你产生了下面的二种情况:


       第一个是「不起承迎,不推胜座」,这就是身业不敬,你「不起」来「承迎」,不来接迎他,而且不让,「不推」就是不让,不让给他殊「胜」的「座」位,这个是身业的不敬;


       第二个是口业的不敬,「若有他来语言谈论」,「他来」跟你作种种的「谈论」。什么样的「谈论」呢?「庆慰、请问」,他或者是跟你作一些语言的问候、或者对你有所「请问」,你依止「憍」心「慢」心,产生「嫌恨」跟「恚恼」,「不」以合「理」的「发言」来加以「酬对」来面对他,只是以冷漠的态度来面对他,这种情况「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你这样子的行为就会伤害到你好不容易所栽培的菩提心,也会伤害到你的菩萨种性,所以这样子「是染违犯」,是依止染污心所犯的,这个地方的染污心指的是憍心慢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壬二、明不违犯相

【非憍慢制,无嫌恨心、无恚恼心,但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假设我们今天对于同法者没有生起让座、或者口业的慰问,我们不是依止「憍慢」心也没有「嫌」弃「恚恼」之「心」。只是一时的「懒惰、懈怠」,懒得站起来、懒得跟他打招呼,或者是一时的「忘」失正「念」 ,或者是「无记之心」 ,这样子也「是犯」到菩萨戒的,但是因为是「非憍慢所引生的,所以是「非染违犯」 ,是轻的突吉罗罪,责心忏就可以了。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布施度」前面几条戒的所缘境是面对三宝的境界,常住十方三宝、佛法僧的三宝,佛陀要我们对三宝不断的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归依跟三宝结缘;但是这个地方是指善知识或同参道友

       在整个成佛的过程当中,当然三宝很重要,但是三宝毕竟不是跟我们生长在同一时空的一个补特伽罗,他不是一个有情;所以从我们今生能够及时改过修善的一个因缘来说,同参道友或善知识就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因为他跟你活生生的生长在一起,你受的法门跟他受的法门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同法者有什么意思?同法者就是说你犯错他知道,这个很重要。他知道他就有能力来纠正你,你就有改过修善的机会。我们对于同参道友不理不睬,你对他不理不睬,他也只好对你不理不睬,我们做错事情变成没有人纠正,我们也就随顺这个等流性一天一天的做下去,直到这个罪业圆满去受果报为止。所以佛陀的慈悲,要我们对于同法者,他有能力劝谏我们、纠正我们这些同辈们,乃至于善知识们我们对他恭敬,这样子我们就能够承蒙善知识、同参道友的摄受,乃至于改过修善


       我们从现实的生命来观察,也的确有这些差别的因缘:有些人他的生命的成长过程,特别幸运,他就有很多人摄受他,他一犯错,马上有人会纠正他、开导他,使令他从错误的障碍当中解脱出来;有些人就不那么幸运,他有善根来到僧团,他做错了没有人管他,没人管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就错下去,错到他那个业力太强大的时候,他只好退转。但是这件事情是怎么造成的呢?不是上帝安排的,就是我们自己没有生起恭敬同参道友的这样的一种善根,没有去造这个业,这个因缘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佛陀要制戒的本意,就是你要跟你的同法者结善缘,以便于创造一个有人来劝谏你的因缘,你不会继续的犯过失,这条戒的制意是这个意思。我们再看下一科: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辛二、明无违犯相

这个地方是说明开缘的情况,有十条,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无违犯者:谓遭重病;或心狂乱;或自睡眠,他生觉想而来亲附、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或自为他宣说诸法论义决择;或复与余谈论庆慰;或他说法论义决择属耳而听;或有违犯说正法者,为欲将护说法者心;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护僧制;或为将护多有情心:而不酬对,皆无违犯】。

       以下开缘有十条,是不伤害你的菩提心的:



       第一个「谓遭重病」,就是你有重大的疾病,身体虚弱,当然不能起来身业的恭敬、口业的慰问;
       第二个「或心狂乱」,你精神错乱了,自己作不了主了;


       第三个「或自睡眠」,你是在睡眠当中,但是对方这个同法者以为你在「觉」醒当中,所以「来亲」近你,来跟你作「语言谈论」、种种的问候,乃至种种的「请问」,你事实上是在睡觉当中,你没有知觉,所以这个地方是不违犯的,就是你在睡眠当中;


       第四个「或自为他宣说诸法论义决择」,你正在「为他」人「宣说」佛法的「论义」,你在「论」说「义」理的内涵、或者在「决择」是非的差别,你等于是为别人说法,遇到善知识、同参道友现前,你因为尊重法故,所以没有起来迎接、或者是种种的问候,这个是为了尊重法的缘故所以开缘;


       「或复与余谈论庆慰」,你正在跟别人讨论事情、或者正在跟别人互相的问候,如果说你跟别人讨论事情到一半,突然间去迎请同法者,这是有失礼节的,所以为了尊重礼节的缘故,我们也就开缘;


       「或他说法论义决择属耳而听」,有人正在为你「说法」、或者是为你「论义」、或者是为你「决择」是非你在专心的「听」法,也是为了尊重法故,所以你就不起来承迎、乃至于问候;


       「或有违犯说正法者,为欲将护说法者心」,就是说你可能是在法堂当中听法,如果你起来去迎接善知识、或者问候善知识,可能会干扰到「说法者」的心,所以你为了保「护说法者」的「心」,你暂时不起来,这个是不违犯的;


       「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同法者来,他有身口意的过失,你暂时不理睬他,菩萨观察这样的因缘,他会产生惭愧跟反省的心,对他有一种「出不善处,安立善处」的功能,他会因为你暂时的不理睬他,会产生惭愧心来自我反省,使令他出离过失「安立善处」,菩萨等于是以不理睬来当做对治众生的方便,这种情况是开缘的;


       「或护僧制」,在僧团当中,每一个道场各有它的制度,比如说你现在是止语的时间,所以人跟人碰面的时候就暂时不打招呼,为什么呢?因为尊重制度,或者打佛七,打佛七当中我们也是见到长老不起来承迎问候,这都为了要护持僧团的制度;


       「或为将护多有情心」,就是说这个人他在这个地方不受欢迎,你过去跟他打招呼会引起多数人的不高兴,当然我们不能够随顺一个人的心情,而引起多数人的不高兴,所以「为」了「将护多有」情的「心」情,我们就不加以应对。


以上十种情况「而不酬对,皆无违犯」,你完全不是依止憍慢心,这种情况是开缘的情况。

       这个地方的内涵就是恭敬同法者,对于同见同行同法者应该加以恭敬。站在自利的角度,同见同法者有教诫我们改过忏悔的功能;从利他的角度,这个地方还有一层比较深的内涵,就是如果我们今天担任僧团的执事,这条戒也要注意。从利他的角度,一个出家众来到僧团,他本身有障碍,在我们的成佛之道当中,凡夫跟圣人的修行有很大的差别:圣人的内心当中依止菩提心、依止正知见,他那个船是一帆风顺,没有波浪的障碍,因为他内心没有烦恼、没有业力、没有老病死。但是生死凡夫在修行的时候是障碍重重,他内心有烦恼三天二天的干扰他;不但是有烦恼,他还夹带了无始的业力,他过去世当中有杀盗淫妄的业力,这个业力也饶不了他;他本身的果报体有这个报障、老病死的折磨:所以凡夫是带着业障等在修行。他发了好心、发了菩提心,也具足正见,在这个时候他障碍重重,所以他来到僧团当中,可能更需要一些僧团知识的关怀、慰问,所以这一条戒对利他来说,对摄受众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缘

       我过去参加男斋斋戒会的时候,有一次忏公师父在斋堂开示,他说:我们有志于菩萨道,有三件事情很重要:第一个解门,第二个行门,第三个性格。

      
       第一个是解门,你要有见地、有高超的见地,你要判定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判定是非这个解门、这个正见很重要;


       第二个是行门,你要有行力,能够拜佛、念佛,乃至作务等等;


       第三个是性格,你是不是养成一个谦卑恭敬的性格


       忏公师父说「这三个最重要的是性格」,他说:「你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性格不好,这个人还是不行」。我体会老人家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天是修小乘法,小乘法观察世间是无常、苦、无我的,他也不管众生得度不得度,他一心一意的趋向于空性的涅槃,所以这个性格好坏其实是帮助不大。
       但是你有志于行菩萨道、你有志于正法的住持、对众生善根得度与否你有一分的期待跟关怀,那你的性格就非常重要了。众生第一个接触的是你的性格,你的性格好众生就愿意亲近你,进一步众生才看到你内心当中美好的德行,所以众生第一个跟你接触的是看到你那个亲切谦卑的性格,所以这个地方对摄受众生来说又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所以佛陀的智慧跟慈悲就安立这条戒,以便菩萨在自利方面能够上求佛道,在利他方面能够下化众生,所以我们应该恭敬同法者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4庚四、不往应供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明染违犯

       前面的三条戒布施的所缘境三宝、或者是同参道友,是偏重敬田,我们所恭敬的众生;

       这以下的四、五、六、七,有四条戒是偏重在我们的下辈,一般的众生,属于悲田,悲田,我们应该生起一个施舍怜愍的心。


       「不往应供戒」就是说有居士真诚的来请我们去应供,而我们拒绝,这个就犯到这条戒。这当中分二科,先看「辛一、明犯相」,犯戒当中又分成二科,先看「壬一、明染违犯」,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延请,或往居家、或往余寺,奉施饮食及衣服等诸资生具,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净戒律仪」的「菩萨」,「他来延请」,这个「他」主要是指在家的居士,就是对佛法有信心的在家居士,居士「他」以恭敬、或者感恩的心情「来」邀「请」我们。邀请我们到哪里去呢?「或往居家」,或者是往居士家去;「或往余寺」,或者是到其它的寺庙去。去干什么呢?「奉施饮食及衣服等诸资生具」,来供养我们饮食、衣服,还有滋养生命的种种器具。菩萨依止,对这个居士或者是「怀嫌恨」,就是你看不起对方;或者是「怀」着「恚恼」,这个居士可能曾经对菩萨有所侵犯,所以菩萨对他有瞋恼之心。依止憍慢所引生的嫌弃跟瞋恼,就「不」到这个居士的地方、或者「余寺」的地方接受供养,这样子「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就犯到菩萨的戒法。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壬二、明不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如果我们今天不到居士家应供,只是因为一时的「懒惰懈怠」,就是你懒得出门;或者是「忘念无记」,你本来答应他的,后来一时忘掉了;所以「不至其所,不受所请」,这样子是「非染违犯」,虽然也犯到了菩萨戒,但是这个是轻的突吉罗罪,责心忏就可以了。

       这条戒佛陀的制意,在古德开示当中说:我们不往应供,这当中有弃舍众生的意思,就是你乖违了菩萨摄受众生的心情。



       菩萨的修行法门跟声闻法门有很大的地方不同,后面会讲到。就是说声闻法是以出离为体,所以他的内心是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声闻人对于众生没有期待,你是不是得度、你是不是进步,他内心当中没有任何的期待,所以他对你没有希望,他也就拒绝一切人事的往来
       菩萨以大悲心为自体,他安住在多事、多业、多希望住,他对众生有所期待,希望他能够进步。你要能够摄受众生,当然就会有一些必要的人事往来,而这样的人事往来现前的时候,你依止憍慢心断然的拒绝,这样子就有弃舍众生的意思,你当初在三宝面前曾经很认真的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这样的行为刚好违背了你当初的誓愿,所以就佛陀制立这条戒,就是你弃舍了众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辛二、明无违犯相

       看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或有疾病;或无气力;或心狂乱;或处悬远;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余先请;或为无间修诸善法,欲护善品令无暂废;或为引摄未曾有义;或为所闻法义无退;如为所闻法义无退,论义决择,当知亦尔;或复知彼怀损恼心,诈来延请;或为护他多嫌恨心;或护僧制:不至其所,不受所请,皆无违犯】。

       以下有十四条是开缘的:



       「或有疾病」,你身体有病,所以不适合外出;


       「或无气力」,就是你身体很虚弱,虽然没有病,但是身体虚弱也不适合外出;


       「或心狂乱」,你精神错乱;


       「或处悬远」,这个居士请你去的处所太遥远了,来回会耗损太多时间,或者这个悬远也不一定说处所遥远,也可能是交通不方便耗时太多;


       「或道有怖」,这个道路当中有种种恐怖的情况,或者是有盗贼的出入、或者刚好有某种传染病的流行。


       「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这个地方古德的解释有二个内涵:
       第一个是对方的身口意有过失,你拒绝参加,对他产生一种反省、检讨的力量
       第二个是施主的发心不正,他表面上邀请你去应供,但是他内心当中可能另有企图,可能因为你的供而增长他的名闻利养,这样子菩萨如是的观察可以拒绝,因为他不是真实要供养,所以这样子也可以说是「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就是他的发心不正。


       「或余先请」,你事先已经答应其它人去应供,时间相冲突了;


       「或为无间修诸善法 ,欲护善品令无暂废」,你正在做一种行门的加行,你可能在做一种定课、或者团体的共修,你希望这个善品的加行不想要停止,比如说你正在闭关、或者打佛七等等之类的,这种行门加行你不想暂时的停止;


       「或为引摄未曾有义」,前面是行门,这个是解门,就是你正在「引摄」,就是你正在学习,你心中「未曾生起的甚深法义,就是你可能正在学习一个新的法义、或者正在听闻一个新的法义;


       「或为所闻法义无退」,可能你正在修止观,在寂静当中深入的思惟观察「法义」的内涵,你不想因为应供的因缘而打断你这样的一种修行;


       (11)「如为所闻法义无退,论义决择当知亦尔」,正如你在闻法思惟法义不想让他退转的因缘,就是说你正在为他人演说论义,乃至于决择事相的差别,有这种情况也是开缘;


       (12)「或复知彼怀损恼心,诈来延请」,你内心当中知道对方不是发好心来供养你的,他是「怀损恼」之「心」假装来供养你,事实上是没有供养的事情


       (13)「或为护他多嫌恨心」,就是说如果你去参加这个应供,可能会引起众多人的嫌恨,因为你的参加,有很多人会嫌恨你、讥嫌你,你为了护持多人的心,就可以不去


       (14)「或护僧制」,就是说对方这个居士是邪知邪见、毁谤三宝,他曾经公开的发表文章、或者发言论来毁谤三宝,这个居士是邪见缠心,所以在戒律里面我们是做覆钵羯磨,我们暂时不跟这个居士往来,这样子是可以的。
       「不至其所,不受所请,皆无违犯」。

       这一条戒我们说明一下。菩萨的戒法,诸位我们往后的学习,你会发觉它有的戒法是偏重在上求佛道,就是你的所观境是三宝的境界、师长的境界、同参道友的境界,这些境界对你自己戒定慧的增上是有帮助的,这个是属于偏重在上求佛道

       另外一种戒法是偏重在下化众生,就是你接触的境界是苦恼的众生,比你还差的,你跟他在一起,你自己帮助不大,但是对对方有帮助的,这个是属于偏重在下化众生。


       如果我们稍微很细心的去观察这个开缘的情况,你会发觉:佛陀对于上求佛道的开缘少比较严格对于下化众生的开缘比较多。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整个菩萨的戒法是广大的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但是在整个菩萨的修持当中,摄律仪戒做基础,也就是说虽然你的生命当中有三大目标──断恶、修善、度众生,但是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基础,所以你只要是正在做一种断恶的加行,可能在持戒、或者修定修慧,你都可以暂时不去关怀众生暂时不去跟众生接触,这个佛陀都是允许的。

       但这个地方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就是说你暂时不去关怀众生,你内心当中不能依止瞋心、慢心、嫉妒心。在菩萨戒当中诸位要知道,我们内心的烦恼活动:有的烦恼对菩提心的伤害并不是很大;有的烦恼活动对菩提心的伤害非常的严重,就是这三个烦恼──瞋、慢、嫉

       第一个、你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发脾气你的菩提心容易失掉;
       第二个、你这个人很喜欢姿势站得很高,什么都把你自己看得很重要,你的菩提心一定也很容易失掉;
       第三个、你看到别人有功德,你嫉妒他,你的菩提心也容易失掉。


       所以我们即使在自己用功,我们可能一生当中不去度化众生,但是内心当中所生起的是对众生释放善意,我不去度化你们、不关心你们,是因为我要先完成我自己的道业,他内心不能跟瞋、慢、嫉相应,这一点大家要注意,你要善用其心来保护你的菩提心善根。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十卷

净界法师   主讲


 
       《瑜伽菩萨戒本》,



       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八页: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5庚五、不受厚施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明染违犯

       这一科是属于「障布施度」,布施的善根主要是一种内心施舍的心情,当我们以施舍的心来付诸身业跟口业的造作,这个叫做布施度。

       前面的几条戒,它施舍的对象是属于敬田,就是我们恭敬的三宝,乃至于善知识、同参道友;这以下所施舍的对象是偏重在田,就是我们下辈的众生。
       「不受厚施戒」就是说,居士对我们菩萨有一些厚重的布施,而我们不接受,这个菩萨就犯了这条戒。这当中分二科,先看「辛一、明犯相」,「犯相」当中先看「壬一、明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持种种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宝,及持种种众多上妙财利供具,殷懃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恼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舍有情故】。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持种种生色」,这个「」指的是一般的居士,这个居士可能知道你要成就某一种三宝的功德、你要成就一种佛教的事业,他也想参与,就拿了很多的「种种生色」,「生色」就是黄金,黄金本来就是黄色的,所以叫做生色,它生来就是黄色;「可染」,「可染」就是白银,白银在沙弥的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戒中又叫做像色、或者叫可染,因为它能够染成各种颜色;「末尼」就是珍宝,种种珍贵的宝石;「真珠」,真珠就是跟王字旁的珍珠是一样的;「琉璃」,这个是碧绿色的宝物;或者拿其它「种种上妙」的「」物「」养;乃至于生活的资「具」。很真诚的来供养三宝,希望你能够接受这样的供养,把这样的供养资具花费在整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佛教事业上去,这个居士内心当中有这样的一个心情。



       但菩萨「由嫌恨心、或恚恼心,违拒不受。」这个菩萨可能是「嫌恨」,就是看不起对方,可能对方种性卑贱、或者是种种的因缘而看不起对方;或者是怀「恚恼心」,对方可能曾经得罪过菩萨;所以菩萨就「拒」绝「不」接「受」。这样子这个菩萨就「犯」到菩萨戒法,而且「是染违犯」。为什么犯到这条戒呢?「舍有情故」,因为这个居士可能会因为这样的布施而跟三宝结下深刻的因缘,在他未来生命当中有得度的一个善根力量,结果你拒绝了他的布施,他就断失了这个机会,你不应该这样做,因为你弃「舍有情故」,有情众生可能布施的因缘现前,他想要掌握这个机会,在未来生命当中跟三宝结下一个深刻的因缘,结果你把这个机会给断失掉,所以这个菩萨就违犯了菩萨戒法。

    

壬二、明不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你不是依止嫌恨心、或者恚恼心,只是一时的「懒惰懈怠」,你不肯发心接受这样的供养、你也不肯发心以这样的供养转做佛教事业,只是「懒惰懈怠」;或者是一时的「忘」失正念:暂时的「不」接「受」,这样子是「有」违「犯」,但是是轻的突吉罗罪。

   

辛二、明无违犯相

       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或心狂乱;或观受已心生染着;或观后时彼定追悔;或复知彼于施迷乱;或知施主随舍随受,由是因缘定当贫匮;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或知此物劫盗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缘多生过患,或杀、或缚、或罚、或黜、或嫌、或责:违拒不受,皆无违犯】。

       开缘八种情况



       第一个「或心狂乱」,就是菩萨本身精神错乱;


       「或观受已心生染着」,一个初心菩萨内心自我调伏的功夫可能做得还不够圆满,不够圆满的时候,他如果接受这么重大的布施,他内心可能会产生爱着之心,从此以后他在静坐的时候,心中就有种种罣碍而障道了,内心当中就想着珍宝的事情,不再想着佛法僧三宝的境界。初心菩萨,我们说过「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生命的三大目标,但是所有的修善、度众生断恶基础,你没有这个断恶的基础,你生起的善法、你度化的众生全部受到染污,所以如果你修善跟断恶有所冲突,初心菩萨应该选择偏重断恶。往后看你就会知道,佛陀有很深刻的意思,就是要你先把基础打好,但是你对众生不要有嫌恨心、瞋慢心,你对众生永远释放善意,所以你暂时不修善是没有过失。所以如果你内心当中对财宝这种无常败坏的东西还没有真实的看破,你可以暂时的不接受,可以,保护你的道业。


       「或观后时彼定追悔」,就是说有些施主在供养的时候很冲动,他可能一时的因缘发好心来布施,但是他布施的财物超过他的能力、超过他的能力了,这个菩萨以智慧观察,「他这样布施以后一定会后悔,后悔就不好」,所以菩萨可以劝他,请他再慎重的考虑一下,三思而后行,暂时不接受是可以的。


       「或复知彼于施迷乱」,「于施迷乱」这句话古德解释有二种的内涵:
        第一个是说这个施主之心是安住在迷乱当中,他可能喝醉酒了,喝醉酒的时候他内心当中是精神迷乱,他醒过来以后绝对会后悔,所以菩萨暂时不接受,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说施主对布施的法门不生信心,他完全不相信造善能够得安乐的果报、造恶会招感痛苦的果报,他对整个生命的因缘、业力在主宰整个生命苦乐的因缘,他完全不相信这回事情,不相信这回事情,他也可能会有一时的恻隐之心来布施,但是这样的布施他以后一定会后悔。
       一个善行没有正见的引导,这个善行是不坚固的,宗喀巴大师就是这个意思,宗喀巴大师说「正见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因为你没有方向,一辆马车它很有动力,东跑西跑,当这辆马车有了方向以后,这辆马车才能稳定的前进,这个方向就是正见。
       所以如果这个施主对于布施这个法能够招感安乐的果报,他根本完全不相信,这样子我们可以不接受他的布施,他愚痴「迷乱」,布施以后决定后悔,到时候可能会毁谤三宝。


       「或知施主随舍随受,由是因缘定当贫匮」,这个人布施的心很强,但是如果他布施以后,我马上接受,这样子布施的施主超过他的负荷,他可能会变成贫匮,乃至于负债。他因为供养三宝的缘故而负债贫匮,可能会引起众多人对三宝的讥嫌,所以菩萨的智慧观察到这个因素,所以暂时加以拒绝、暂时的不接受。


       「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你事先知道这个东西是「僧伽物」,即十方僧众之物 ;或者是「窣堵波物」 ,即是佛塔之物。换句话说,这个施主是偷盗三宝物 所得的,这个是不净物、不净之财,那当然是不能接受的,我们不能接受不净物的。


       「或知此物劫盗他得」,这个东西是偷盗所成,就等于是赃物,若是赃物而你接受,这个等同分赃,违背世间的法律,所以我们不接受。


       「或知此物由是因缘多生过患」,你接受这个厚重的布施,会引生以下的过患
       「或杀」,可能会引起别人的谋财害命
       「或缚」,你可能会招感牢狱之灾
       「或罚」,你可能会接受到僧团的责罚
       「或黜」,你可能会被驱逐出境
       「或嫌」,众多人会嫌恨你
       「或责」,或者责备你


       菩萨因为这样的因缘「违拒不受,皆无违犯」。这个地方的布施所面对的是一个珍宝,珍宝的境界现前,佛陀告诉我们:面对众生供养你珍宝,你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来处理。

       我们刚开始修声闻法的时候,如果我们回忆一下,诸位还有印象的话,刚出家的时候,我们刚开始对治烦恼的时候,我们对珍宝的境界是诃责的,「譬如毒蛇毒害我们的法身慧命,譬如大火使令我们热恼」,我们基本上是认为珍宝是一种过失相,我们相信大火跟毒蛇是没有一点好处的。但是到菩萨戒的时候,对珍宝的看法就有一点改变了,珍宝是无自性的,它有可能会让你堕落;但是你处理得当,珍宝也会变成一种广大菩萨道的力量,它能够盖个道场、来办一个念佛堂,使令很多众生因为这样的因缘,在这个地方栽培善根。



       所以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对珍宝的看法,你会发觉心情截然不同:一个是完全的否定;菩萨在菩萨戒里面对珍宝,佛陀是引导你正确的去运用它。不过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一点:我们在研究戒法,你要知道这个重点在哪里,我们把这条戒再加以回忆一下:「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持种种生色」,这个地方是「他持」,就是说他主动来供养你,不是你去找他的,这个地方你要注意。就是说即使你是成办佛教事业你也是随缘尽分


       我们一个出家众品格的高尚在于无求,对众生无所乞求,我们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情,没有因缘我们就用功,人至无求品自高。所以这个地方是说居士主动发心护持三宝,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从开缘的情况可以看得出来,你要考虑对方在布施的时候,他的能力是不是堪可、是不是超过他的负荷。这二个考量,是我们对珍宝是不是该接受的判定标准。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6庚六、不施其法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明染违犯


       这条戒是说有居士来向我们求法,而我们不为他说法,这样子就犯了这条戒,这当中分二科,先看「辛一、明犯相」,「犯相」当中先看「壬一、明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来求法」,「」指的是一般的有情众生,不管是富贵、不管是贫贱,他有心来向你求法。这个「求法」在古德的解释有二个内涵:第一个是求我们为他说法;第二个是他来跟你求索这种法宝经论,他跟你要一些佛法的数据,这都是属于求法。菩萨因为「嫌」弃对方、看不起对方、或者瞋「恼」对方,内心当中产生一种「嫉妒」,这个「嫉妒」就是不耐他荣,别人有功德的境界出现,我们内心当中不高兴,也就是说你恐怕因为为他说法的缘故,对方的能力超过你,所以你对他产生「嫉妒」,因为内心怀有「嫉妒」,就做出了「变异」的行为。这个「变异」是说你并没有完全的说出你所觉悟的法门,你有所保留,你可能有十分,你只讲八分、乃至于七分等等。 为什么你会有所保留呢?因为你嫉妒对方,你看他天资善根特别强,你告诉他,他可能马上就超过你了,菩萨没有修习随喜功德,依止嫉妒心,所以「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这样子是一个重的突吉罗罪,深深的伤害你的菩提心,应该要对首忏。



壬二、明不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我们不为众生说法,不是因为嫉妒、憍慢、或者嫌弃,是一时的「懒惰懈怠」,可能我们身心相当疲惫;或者是一时的「忘」失正「念」,「不施其法」,这样子是「非染违犯」,这是轻的突吉罗罪。



辛二、明无违犯相

       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谓诸外道伺求过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于是法未善通利;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羞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于广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而不施与,皆无违犯】。

       这个当中开缘有八条



       第一条「谓诸外道伺求过短」,对方是个邪见外道,他之所以来跟你求法,并不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他是要寻求佛法的过失,了解佛法以后,找出佛法相互矛盾的地方来破斥佛法,这种情况当然我们不能为他说法。如果对方是一贯道、基督徒、天主教徒等所谓的外道,但是他有心来了解佛法的内涵,了解佛法的生命观、因缘观,我们为他说法是可以的。关键不在于外道、内道关键点是对方是不是有「伺求过短」之心,所以诸位在学开缘,你要知道重点不在他是外道,因为他有「伺求过短」之心。


       「或有重病」,你自己有重病;


       「或心狂乱」,你自己精神错乱;


       「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就是说对方他经常来请法,结果他产生轻慢心,你随说他随忘,他不能产生一种珍重爱惜之心,所以你暂时不为他说法,令他产生警惕,这样子来对治他这种轻慢的恶法,使令他生起尊重善法的功能,这种情况是开缘。


   「或于是法未善通利」,这个地方很重要,你自己对于这个法门还没有通达明白,你最好是不要马上说法,所以莲池大师说「著作宜在晚年」,就是你今天要发表一个观念、你要投稿到某一个杂志去,你最好想一想,不要冲动,因为等到你年纪大了以后,你会发觉「你年轻很多的想法是错误的」,但是等到你发现的时候,这个法门已经散播出到很多人的心中去了,你没办法收回。他可能听到你这个观念以后产生一种邪见、偏执,而他的障碍是你引生的,这就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对于一个法门还没有完全从各种角度圆融的了解它的因缘之前,少说话、少说话,除非你真的明白了。因为弘法跟吃东西不同,你吃东西大不了肚子消化不良,二三天就恢复了;你今天一种错误的观念给众生以后,这个法门留在他的心田当中,生生世世跟着他。你怎么办呢?这个伤害是生生世世的。所以在《华严经》上说:恶知识的过失是超过老虎、超过师子猛兽,因为老虎牠咬你今生的生命、伤害你的生命;恶知识给你一种错误的理解,他伤害你生生世世的生命,你都不能解脱。所以对一个法门、对一个看法、对事情的决择,你还没有把握之前,不要随便发表言论,最好是这样子。


       「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羞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求法者他根本不合乎求法的因缘、不合乎求法的仪轨内心不恭敬、没有羞愧之心,外表也是以依止恶威仪,比如说他是翘着脚、或者躺在床上等等。这种情况在律藏说「他求法不如法,如果我们为他宣说,说法者有过失,听法者没有好处」,他没有恭敬心,你为他说也是白说,而说法者你也有过失,慢法。不过这个地方有开缘,比如说临命终的时候,你不能叫临命终人赶快站起来,对不对?他已经有重病,临命终的时候他这种情况是开缘的。


       「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你知道这个人的根性还没有成就大乘种性,他可能是人天的善根,他的生命当中对三界的生命深深的爱着,他只想要追求善业,追求善业得到可乐的果报。或者他是二乘种性,欢喜偏空的涅槃,他对「于」这种大乘方「广」的「法教」,所谓的「得法究竟」、所谓的发菩提心、修习三大阿僧祇劫成就无上菩提之道,他内心当中「深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他根本就没有成就大乘善根,你如果为他讲这种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萨道,他对佛法、对修持产「生怖畏」,而且甚至于会开始产「生邪见」、毁谤三宝,来「增长」他的「邪执」,所以这样子对他的善根来说反而是「衰损恼坏」,对他以后得度的因缘更加的障碍。这个地方也是要注意,说法你得看根机。在《大智度论》上说:小乘的学者观我空法有,他观五蕴色受想行识当中是剎那剎那生灭,没有一个常一不变的我;但这个法是真实的,宇宙间有很多的法是真实,善法恶法都真实的,生死的杂染法、涅槃的清净法都是真实。所以小乘的学者听到大乘般若法门的时候,「闻诸法空,如刀割心」,他听到法是自性空、涅槃是如梦如幻,他如刀割心,所以佛陀不为他讲法空的道理。所以龙树菩萨说:大乘佛法譬如师子乳,师子乳用普通的杯子装会破裂,你要用琉璃的杯子装才可以。所以你也不能够随便说法,你要看他是不是契合大乘的根器,你看他这个杯子是不是能够装师子乳 。


       「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你事先知道这个人来跟你求法,他不是要自己学习,他可能要转送给他人而得到个人的利益。这种情况「而不施与,皆无违犯」。


       前面的「悭惜财法戒」是属于重戒,重戒的原因是因为他对于财法皆悭,不管是财物、或者佛法都悭。这条戒为什么判做轻戒呢?他只是对佛法悭贪,所以他的过失比较轻微,故判做轻戒。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7庚七、弃舍恶人戒


辛一、明犯相二       壬一、辨犯
癸一、染违犯

       「恶人」就是暴恶的犯戒众生,如果我们心存「弃舍」之心就是犯戒了。看「辛一、明犯相」,「犯相」当中分二科,先看「壬一、辨犯相」,「辨犯相」当中先看「癸一、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暴恶犯戒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由彼暴恶犯戒为缘,方便弃舍,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内心当中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呢?「于诸暴恶犯戒有情」,他内心当中面对一个内心有上品贪瞋痴烦恼的人,这个人内心当中有粗猛的烦恼,在身口当中有很多非威仪的犯戒行为,身口意都有很多很多的过失,这当中众生他们有很多进步的空间,这个菩萨内心「怀」着「嫌恨」,嫌弃之心,看不起对方,或者是「怀」着瞋「恼」之心。为什么会嫌弃瞋恼呢?因为他内心「暴恶」,还有身口「犯戒」的因「缘」,所以菩萨就假借种种的「方便」,或者是诃责、或者是骂辱对方,使令他离开这个道场而去,「不作」摄受「饶益」的行为,这样子菩萨就违「犯」了他的菩提心,而且是依止「染」污心所「违犯」的,是重的突吉罗罪。

癸二、不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弃舍,由忘念故,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我们今天之所以没有摄受暴恶众生,实在不是嫌恨心、瞋恼心,而是「懒惰懈怠」,懒得去摄受他,或者一时的「忘念」,而「不作」摄受「饶益」之事,这样子是「犯」轻的突吉罗罪。

壬二、释犯所以


       这个地方是说明「犯」戒的理由,为什么不摄受暴恶犯罪众生是犯戒呢?以下佛陀亲自讲出这个理由出来:


何以故?非诸菩萨于净持戒身语意业寂静现行诸有情所,起怜愍(anukampa)心,欲作饶益;如于暴恶犯戒有情,于诸苦因而现转者】。


       为什么菩萨对于暴恶众生、犯戒众生加以放弃是犯菩萨戒呢?佛陀说:「非诸菩萨」,不是说菩萨单单只是去摄受这些「持戒」清「净」的、乃至「身语意」清净的众生,他内心当中「寂静现前」,「寂静」是他有这种止观的力量来调伏他的烦恼,所以他内心当中是一种寂静相。意思就是说,菩萨所摄受的众生,不应该只是单单于持戒清净、内心有寂静调伏功能的众生。「而」生「起怜愍」,而生起种种的摄受「饶益」。菩萨也应当对「于」内心「暴恶」,身口有「犯戒」行为的众生,内心当中有种种的「苦因」,「苦因」就是有烦恼跟罪业,这是招感痛苦之因,有烦恼罪业的众生在内心当中「现」行的人,也应该生起怜愍之心也应该以种种的方便来摄受饶益他


       如果我们受了菩萨戒,我们可以稍微回忆一下:你当初所发的愿是「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化」,也就是说在我们整个广大的菩萨道当中来断恶、修善、度众生,当初你发愿并没有简别所度的众生,就是我们当初发愿的时候并没有说「我只度化善良的众生,暴恶众生我不度化」,我们没有发这个愿。而且古德在这个地方开示说:菩萨要面临二种众生:第一种是寂静现行,身心调柔;第二种是暴恶众生。但是这当中,其实暴恶众生更须要你度化。为什么呢?因为他寂静起现行,你不度化他,他死掉以后,他起码不到三恶道,所以他来生至少保存人天的果报,他还可以继续在三宝的境界当中不断的栽培善根,乃至于成就圣道,所以在整个度化当中反而不是那么的急迫。但是暴恶众生可不同了,暴恶众生他内心当中有烦恼罪业,他遇到你的时候,你不加以开导来改变他,他马上就到三恶道去了,他就要承受生命很大很大的痛苦,所以暴恶众生在度化的因缘当中反而更加的急迫、反而是更加的急迫。这个地方,如果我们对暴恶众生随便加以放弃,这样子就是犯了菩萨戒


       这个地方我们简单说明一下。当然我们「众生无边誓愿度」,但是这个「度」你要知道这个众生的因缘。智者大师众生有四种:有一种众生是根利遮轻,善根强、烦恼淡薄,这种众生最好度化,每一个人都想度这种众生,随便讲几句他就进步很快;有一种众生是根利遮重,善根强,但是他内心烦恼也重。就是说有一种众生他在没有学习佛法之前,他可能遇到一些不好的环境、不好朋友的诱惑,造了很多杀盗淫妄的事情,可能被关在监狱;但是在监狱当中,他可能遇到佛法深深的忏悔感动,触发他无始劫的善根,这种人开始精进的时候比任何人都精进。这种根利遮重的众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他有烦恼,但他也有善根,他曾经因为暴恶的因缘做下一些犯罪的事情,但是他善根现前了,这个时候你不应该因为他过去的暴恶而放弃摄受他,是这个意思。

辛二、明无违犯相


无违犯者:谓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为将护多有情心;或护僧制:方便弃舍,不作饶益,皆无违犯】。


       这当中有四种开缘:

       「谓心狂乱」,这个菩萨本身精神错乱。
       「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广说如前」就是「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就是说这个暴恶众生你经常教化他,他反而产生一种轻慢心,不生珍惜,你暂时的不管他,这样子他能产生惭愧反省而加以对治,这个是开缘。
       「或为将护多有情心」,这个暴恶众生可能引起众怒,社会上所批评讥嫌的对象,我们身为宗教师如果今天对他加以摄受,可能会引起广大社会的讥嫌,我们应该要放弃这件事情,因为要「将护多有情心」,要考虑更多人的善根。
       「或护僧制」,你为了要维持僧团的制度,换句话说这个人可能是犯了僧团的共住规约,你加以摄受他就跟僧团制度不符了。以上的四种因缘,对暴恶众生「方便弃舍,不作饶益,皆无违犯」。

       这个地方我再补充一下。对暴恶众生的摄受,除了他的善根以外,你还要考虑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你跟他的因缘。我们修七重因果,今天我们对众生生起大悲心,就是跟众生先建立一个关系:你观察在无量劫当中,每一个众生都做过你的母亲,所以你应该平等的对众生生起救拔度化的心情;但是度化一切众生的心要付诸行动,宗大师说这是有次第的,你要把这个心情付诸行动有次第:

       第一个、你先摄受有缘的;第二个、摄受无缘的;第三个、摄受恶因缘的。所以如果这个暴恶众生对你是有缘,你就可以摄受,他虽然暴恶,但你跟他有缘,你跟他讲话他会接受。你看中国的皇帝隋炀帝,隋炀帝这个人恶名昭彰,但是诸位知道吗,隋炀帝曾几何时是很用功的一个修行人,隋炀帝在没有做皇帝之前做晋王──晋王广(杨广),诸位知道吗,他做晋王的时候受过菩萨戒,跟智者大师受过菩萨戒,智者大师还给他一个法号叫总持,说:「大王宜遵圣教,堪称总持」 ,你身为大王,你能够遵守佛陀的菩萨戒法,不得了,总持,以世间法总持佛法。这当然是对他的鼓励,晋王广也回应智者大师一句话:「大师传佛法灯,宜称智者。」所以智者大师这个智者是晋王广给他的封号。我看智者大师的传记,他提到晋王很赞叹,就是晋王当初亲近智者大师的时候,他很多大事情都请教智者大师,而智者大师寄给他的书信,他贵为一个晋王,他看他师父的信是跪着看的,是这样子的。但是你看智者大师往生以后,他的徒弟就不象样了,晋王后来做皇帝,在历史上说隋炀帝是把他父亲隋文帝害死,有一点篡位的意思。他也没有好好的做皇帝、没有好好的照顾百姓,放纵自己的私欲,在位时间很短就往生了。我看了这段历史,我想:如果智者大师多活几年,隋朝的历史会有一点变化。就是说这个人根性暴恶,但是如果有一个善知识能够摄受他,他还是有办法令他善根现前、恶根不现前,还是可以的,就是说你跟他有缘的话,你跟他讲什么他听得进去

       这一条戒意思就是说,他虽然曾经暴恶过、他也可能现在还是烦恼很重,但是他跟你有缘,宿世跟你有缘,你对他种种的开导、种种的摄受对他有帮助,那你不应该放弃他。即使说你跟他没有缘,你也不应该以嫌弃心、瞋恼心,你可以默默的祝福他,因为你跟他没缘实在很难度化。人跟人之间的因缘是不能勉强的,你跟他没有缘,你要刻意去摄受他,可能也是事倍功半。但是这条戒意思是说,即使你跟他没缘,你也应该对他释放善意,但是你暂时不采取行动也是可以,但是你千万不能怀着嫌恨心、瞋恼心来责罚他,使令他对三宝、对道场弃舍而去,这一条戒就是这个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我们今天就暂时讲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我回答几个问题。

       问:菩萨种性的修行者修不修声闻种性的空无相无作

       答:这个地方诸位可能有些误会。

       就是说如果你是菩萨种性,那你不是修声闻种性,你虽然修空观,你也会修不净观来对治你的烦恼,这个是正常的,但你不是修声闻种性,因为这二个种性是相违背的


       就是说你依止菩萨种性来修人天的善法、修声闻的善法,就是说根本法门只有一个,那枝末法门方便有多门


       你有这个病,你当然要吃这个药。其实声闻法里面很多的法是对治三界的贪欲菩萨都是要随学的,只是说菩萨在学声闻法的心情跟声闻人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修声闻法是为了成佛而修的,他修那个法门是为了趋向偏空涅槃,这个心情不同,就造成不同的种性,所以菩萨的种性也应该要修声闻法,甚至于也应该修人天的善法。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念佛法门是属于波罗蜜多大乘,还是密宗大乘?

       答:念佛法门是属于显教的法门,因为它的法义是明显的开展出来──信、愿、持名,跟密咒的三密加持是不同的,它是属于显教的。



       不过「显教」古德判做难行道易行道难行道就是属于圣道门,靠自力断烦恼、求增上生在三界当中一生一生的增上。你今生没有成佛,但是没有关系,你发愿「来生我不到天上去、我也不到三恶道去,我以我的善业力来生再得一个人的果报」。所以如果你不求生净土,诸位要知道「你来生一定要求做人」。


       如果你有志于行菩萨道,你千万不能到天上去,障道,因为天人的果报不适合修学圣道,那个快乐的境界刺激太厉害了,那种色声香味触的刺激太厉害了,你很快容易迷惑。三恶道也不适合行菩萨道,因为三恶道的苦恼太厉害了,苦恼太厉害你要修学圣道有困难。人道的苦乐是参半。所以如果你不求生净土,你有志于行难行道的菩萨道,那你来生一定要求做人,而且要遇到三宝、遇到善知识。


       如果你求生净土,我认为这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你容易不退转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净土当中三宝的力量强、佛法僧的力量强。你在娑婆世界这个秽土,这个众生的染污力量强。诸位也可以感觉到现在的环境跟以前的环境也不一样,所以跟古德的环境更不一样。现在的环境你要堕落很容易,但是你要增上非常困难,这就叫做魔强法弱,就是放逸的势力太强大了,圣道的力量太薄弱了,这就是一个问题,你不求生净土就有这个问题,你来生的修行应该会比今生更困难、更加的艰苦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六年学戒的次第,到底是应该先学声闻戒后学菩萨戒,还是应该按照《梵网经菩萨戒》第十六条轻戒「若佛子,应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

       答:从我们中国的传统佛教祖师大德的开示,初学者先学大乘经论,就是你先确定你修学的目标、你为什么而修行。你不是为了要做国王、你也不是为了到偏空涅槃,你是为了要成佛、度化众生,也就是说你先把你的种性先确认下来,你看蕅益大师、莲池大师、历代祖师的开示都有这个意思。当你的种性确定以后,你去修声闻法、人天法、菩萨法都可以。如果你今天不先成就菩萨种性,你先学声闻法,一个人很容易先入为主。诸位不知道有没有跟南传法师接触过?你接触南传法师,你跟他讲大乘佛法,他完全不相信。这种人他在成佛之道当中几乎是别无选择,他一定要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然后再回小向大;回小向大的时候,他还带着很多小乘的习气,慢慢慢慢的改,所以这不是一个理想的成佛之道的选择。先修声闻再回小向大,从《法华经》的思想,这条道路是不得已的。佛陀在《法华经》里面是赞叹直趋大乘的菩萨,当然直趋大乘,可能在生生世世的流转当中有退转的因缘,所以佛陀有胜义方便引导初心菩萨求生净土,成就法身以后再回入娑婆、再行菩萨道,这样子成佛之道的规划应该会比较好一点。你先成就大乘种性,当然大乘种性的菩萨还是有烦恼,可能有贪瞋痴的烦恼,你在声闻法当中找一些能够对治你烦恼的方法来对治,当然重者先治。你找声闻法当中,哪一个法门对你这个烦恼特别有对治疗效果的,你去对治它,然后让你今生求生净土。先成就法身以后,再回入娑婆,再广修六度法门。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若已先学声闻戒,又该以何种心态来回小向大学菩萨戒?

       答:学声闻戒也不一定就是声闻种性,你可能是在次第上先学声闻戒,不过你要能够成就大乘种性,你应该要多读大乘经论,就是这个种性的成就主要是靠智慧的观察



       菩萨对生命的观察比声闻人更加的透彻,那是一个见地的问题。所以蕅益大师说:一个人对大乘佛法生起真正的信心,是来自于对大乘佛法的理解,「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才能够把疑根拔掉。否则他有志于行菩萨道,他只是一时的冲动,那这个是不会持久。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或者为了避免受戒后未学小乘戒而犯戒累累,而应该要大小乘同时并学?

       答:这个声闻戒也是要学,因为这个声闻戒法,特别是我们出家众,这个声闻戒很多都是护世讥嫌,它有些微细戒法,虽然你没有染污心,但是你这样子做会让居士产生讥嫌,所以为了要令正法久住也应该学习。所以声闻戒法除了调伏心中的贪欲以外,声闻戒法诸位可知道「很重视治贪欲」,你看对出家众的衣钵有多少个、资具、财宝,这都是要说净,有很多的限制;它另外一面的意义就是护世讥嫌,要保持出家众一个美好的威仪、美好的幢相,使令正法久住,所以这一点也是要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30 17: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