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微尘众

[有关持戒]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己二、明犯过失

说明犯到重戒所引生的「过失」:

【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

       你今天在四种他胜处法随犯一种以后,你第一个过失,你就「不」「能」再「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所谓的「菩提资粮」指的是福德资粮智慧资粮。换句话说你忘失菩提心,你失掉了菩提心,修诸善法都是魔业、都是生死业


       我们讲大乘、小乘,这二个乘的力量不同,这个乘只有佛法叫乘;一贯道、基督教也修善业,但是他们没有资格叫乘,因为他没有到彼岸的力量。就是基督教、一贯道他们去布施,或者去做慈善事业,这样的善业能够使令他们在人天当中得到一个安乐的果报,但是安乐的果报消失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他这样的一个善业,不能引导这个生命从痛苦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没有这个力量

       菩萨在修善的时候之所以能够构成,你所有的善业能够趣向无上菩提,是来自你的菩提心正知见,这就所谓菩萨的戒体

       所以你的菩提心被贪瞋痴烦恼消灭以后,你虽然广泛的受持菩萨戒法但是你已经不是在「摄受菩萨」的「菩提资粮」,只是在创造人天的善业,是这个意思。

       第二个「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前面是就着浅位的资粮位的菩萨说「你不能去积集福德智慧资粮」;就着深位的菩萨所谓加行位的菩萨,特别是暖、顶、忍、世第一这四加行的菩萨,假设你犯到了四重戒法你「不」能在你的「现」生的生命当「中」得到这种「清净」的「意乐」。

       清净的意乐是指初地菩萨,初地菩萨内心当中有我空、法空的智慧,所以他内心是清净的,没有这种爱取的杂染

       换句话说,「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表面上你虽然行菩萨道表面上你断恶、修善、度众生,但是本质上来说,你的一切的善法已经不再随顺于无上菩提了,所以你已经不是在行菩萨道了,叫「非真菩萨」,一种表面的菩萨,不是真实的菩萨

       这一段是说明若犯到重戒,会产生这二个严重的过失。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戊二、明舍不舍

   己一、标简品类

       说明舍掉戒体「不舍」戒体差别业,这当中分成三科,先看「己一、标简品类」,说明重戒的品类

【菩萨若用软中品缠毁犯四种他胜处法,不舍菩萨净戒律仪;上品缠犯,即名为。】

       菩萨若用软中品缠」,「」就是轻微下品的、或者「中品」的,是用下品或中品的烦恼犯四重戒法,这样子是不舍菩萨净戒律仪」;


必须要上品缠犯才「名为」。所以这个地方有别于声闻戒法

       诸位在研究菩萨戒要注意,声闻四重戒法的犯,只要因缘具足就犯戒了,比如说你说杀戒:杀戒就是「是人」,对方是个人;「人想」,你作人的转想,你知道他是人;「起杀心、兴方便」;「命断」,对方死就犯戒。不管你是用上品的瞋心、中品的瞋心、下品的瞋心,只要有瞋心、有境缘,具足了就犯戒,声闻戒的戒体就失掉了。

       但是菩萨戒不是这样子,就是说你这四种他胜处法,你必须是依止上品烦恼去犯,这个戒体才会失掉,如果是下品、中品的烦恼,这个是不失戒体的,所以这个地方是有所不同。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己二、释上品相

       前面说明四种他胜处法违犯有三种相貌,有下品的烦恼、中品的烦恼上品的烦恼。这以下是解释什么是上品烦恼的相貌呢:

【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

       这个地方说所谓的上品烦恼,这当中具足二个条件

       第一个「数数现行都无惭愧」,就是说你对这四种他胜处法,你一次一次的造作完全不修对治,就是你对贪瞋痴的烦恼完全没有调伏的力量,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你内心当中烦恼一活动的时候,贪烦恼活动的时候、瞋烦恼活动的时候,乃至于痴烦恼活动的时候,你内心当中只能够心随境转,你一点去消灭它、调伏它的力量都没有,而且你也不想这样做,就是数数现行都无惭愧」。
第二个「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前面指的是你烦恼的粗重这个地方是产生邪见了,你把犯戒的行为当做功德,你认为你这样的造作能够让你得到安乐,你「见是功德」而「深生爱乐」,把这「四种他胜处法的造作当做「功德」想,这样子就是「上品」的烦恼

       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这二句话,在古德的批注主要有二种的差别。

       慈舟律主是以次数判定上品缠,他说:你如果只是造了一次,造了一次以后,你至诚的忏悔,永断相续心,只造一次叫下品缠;你做二次、三次,从今以后就不再造作了,叫中品缠;你只要做四次以上,那就是上品缠。慈舟律师是这样判的,以次数来判定上品、中品、下品,这当然可以参考。

       不过蕅益大师《菩萨戒本经笺要》上认为:所谓的上、中、下品的关键点在于惭愧心的有无
       蕅益大师说:你如果在造作的时候根本时生起惭愧心,那就是下品成已时造作以后起惭愧心,那是中品造作以后才起惭愧心;你不管造作、造作以后都没有惭愧心,这个就正式犯到上品
       蕅益大师是以你在整个造作过程当中,你去检查你的惭愧心是不是有生起

       如果我们看《瑜伽师地论》的整个〈菩萨地〉,其实蕅益大师所说的道理是比较合乎〈菩萨地〉的内涵,也比较合乎戒的意思。诸位去看《瑜伽师地论》的菩萨种性,《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地〉,这个「戒品」是〈菩萨地〉开展出来的。
       什么叫菩萨种性呢?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一言以蔽之,一个成就菩萨种性的菩萨,他内心当中有增上惭愧,这个是关键点
       一个人,他内心当中有增上惭愧,这个增上惭愧表现在他的生命当中有二个相貌
       第一个、虽造恶业,速疾能悔。我们老实一点说,我们是一个凡位的菩萨,凡位的菩萨偶尔会起烦恼,有时候会忘失正念造了罪业;但是菩萨种性的菩萨跟一般凡夫不同,「虽造恶业,速疾能悔」,他内心当中出现罪业的时候,他会发动惭愧心反省自己、诃责自己,诃责自己的过失,然后立定誓愿永不再造作,「虽造恶业,速疾能悔」,这是在因地上说。
       第二个、若堕恶趣,终不久留。一个菩萨种性的菩萨,他在流转当中,如果他没有到净土去,他也可能会因一时的罪业到三恶道去。一般人到三恶道去,他一定要把内心的罪业完全释放出来,他才能够从三恶道跳出来,一点都不能减少;但是菩萨种性的菩萨到三恶道去,他内心当中跟苦恼接触的时候,会触动他的增上惭愧,以惭愧心的缘故,「若堕恶趣,终不久留」,他很快会弹出来。

       这个菩萨种性就是指着他内心当中有他的菩提心正知见,一个人有惭愧心一定是依止正见,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虽然不能抗拒一时烦恼而造罪,但是他知道这是错的。这一点很重要,你要知道你自己做错了,这件事很重要

       所以在菩萨戒当中判定上品烦恼,就是「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如果说你对于你所做的错事,你一直让它错下去,完全不修对治,这样子正是损坏了菩提心,失掉戒体

       这个地方就是以惭愧心的有无来安立上中下品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己三、明舍分齐

       说明舍戒差别

【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他胜处法,便舍菩萨净戒律仪,如诸苾刍犯他胜法,即便弃舍别解脱戒。】

       这个地方是说这个「菩萨」不是「暂一现行」,不是你偶尔一次出现四种的「他胜处法」就失掉了「菩萨」戒体,不是这样子;


       你必须要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才失戒体

       这个地方简别声闻戒,不像「苾刍」、比丘尼只要「犯他胜法」,这四种根本重戒只要犯一次,你就「弃舍」了「别解脱戒」,比丘、比丘尼的戒体就失掉了
       这个地方是菩萨戒不共于声闻戒的地方。

       因为声闻戒是以事相来安立的,你犯了一次,等于这样的戒体就失掉了,无作戒体就失掉

       但是菩萨戒是依菩提心的,你偶尔犯一次,它不是重的烦恼,它不一定会伤害菩提心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戊三、示堪重受

【若诸菩萨由此毁犯,弃舍菩萨净戒律仪,于现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如苾刍住别解脱戒犯他胜法,于现法中不任更受。】

       「菩萨」在违「犯」这四种他胜处法的时候,在「现」世当「中」是可以「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就是说如果你犯了四种他胜处法,表示你菩萨的戒体失掉了;但是透过如法的忏悔,你还可以重受成为一个新的菩萨。如果你愿意改过,重新发愿,重新去受戒,这样子你还是可以重新你的菩萨道


       不像「苾刍」的「别解脱戒」,比丘、比丘尼的声闻戒法,你「犯」到了四种根本重戒,「于现法中不任更受」,杀盗淫妄这四种的戒法你犯了以后,你在小乘的戒法当中不通忏悔,即使你用大乘的取相忏见到好相,也只是灭除业果的罪,不能灭除制教的罪。我们看得出来,佛陀对于比丘、比丘尼的制戒是比较严格的,因为比丘、比丘尼有住持正法的功能,所以你的形像非常重要,所谓的住持三宝嘛,佛陀灭度以后,佛法赖僧弘传,所以僧团清净是表达正法的住世。所以你只要犯到四重戒法,即使你取相忏见到好相,只是灭除你业道业果的罪,灭除你三恶道的罪;但是你今生当中,永远不能恢复比丘、比丘尼的本位,不可以了。

       但是菩萨戒可以,你可以重受菩萨戒,即使你犯到四重戒法,你取相忏清净以后还是可以受菩萨戒

       但是声闻戒不可以,因为声闻必须要保持僧团清净的幢相,他有住持正法的功德。

       所以这个地方作一个简别,菩萨若是犯到四种他胜处法,可以忏悔以后再重受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七卷

净界法师 主讲

 
       《瑜伽菩萨戒本》,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三页,

       「丙二、明诸轻戒」。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的戒法主要是引导菩萨的修学法门。菩萨是一个觉悟的有情,就是我们既然已经觉悟了生命的真实相,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对于生命真相的觉悟,从佛法的教义当中是告诉我们「莫向外求」,就是我们想要观察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要回光返照我们内心的世界,所谓的「现前一念心性」,从内心的观察,我们就知道整个生命的变化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

       像《大乘起信论》当中,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来观照心性,基本上在《起信论》当中是分成二门,从二个角度来观察我们的心性:第一个是心真如门,第二个是心生灭门。我们刚开始先观照心真如门心真如门就是我们每一个众生的本来面目,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虽然现在是有很多的差别,你的长相跟别人不一样,你的个性、想法也跟别人不一样;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来面目,是后天的造作熏习所成,我们众生的本来面目是绝待圆融的,就是在这个真如门的境界当中,我们是一种整体的生命──一真法界没有我相、人相的对待没有我跟你的差别,没有这回事情。所以当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回归到原点的时候,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是清净本然的,而且具足无量无边的功能德用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种时空的障碍,在古德的批注当中安立说「这个是一种整体的生命」。后来在真如门当中,因为我们有情众生生起一念攀缘心,我们总是觉得「我们不愿意安住在这样绝待圆融的境界,欢喜向外攀缘」,所谓的真如不守自性,一念的妄动,我们总是觉得「在这样如的境界是不欢喜,应该要到外面去走走看看才好」。当我们的心一动的时候,这个时候心就有变化,就从一种整体的生命转化成一种个体的生命,就有你、我、他,有时间相、空间相,有业力、各式各样的生命就出现,我们生命就是这么回事出现的。这个时候整个真如门变成一个个体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一种藏识,我们现在的生命就是以阿赖耶识为自体,我们离开我们原来的家已经是相当的遥远。当然我们想要回家,就应该要就着原来的路回去,就路还家。

       阿赖耶识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呢?在《大乘阿毗达磨经》上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T31,14a)先讲它的因相、因地的相貌,就是「无始时来界」:我们每一个人的阿赖耶识、内心深处的仓库,它含藏很多的界,这个界是一个界限的界,不过这个地方的界是种子的意思。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很多的种子就是很多的功能,有些人善良的功能大、有些人邪恶的功能强;但是总体来说,只要我们是凡夫:你再好的人也会有邪恶的功能,只是你没有表现出来;再坏的人也有善良的一面,只是他没有因缘表达。所以在我们的个体生命当中,我们每一个人内心当中都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这个种子是潜伏的功能,它没有表达出来。等到因缘成熟的时候,「一切法等依」,这个时候我们内心的功能就会表达出来,这个表达的因缘是由环境来决定的,我们唯识学上说是「心随境转」。说一个人他有善良的功能、他也有邪恶的功能,怎么知道他是起善起恶呢?就是环境决定。当我们来到三宝的地方,当我们唱起了炉香赞,我们内心生起道心;但是当我们到染污的因缘,跟染污的境界接触,我们就很可能造杀盗淫妄,因为我们作不了主。是谁作主呢?我们心中的妄想作主,妄想引导我们去造善业,也是由妄想引导我们造罪业,我们对妄想一点办法都没有,一点调伏的力量都没有。所以在我们的个体生命当中,我们内心的世界是隐藏很多善良的功能、邪恶的功能,遇到染污的境界会造善或造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生命有很多很多的业力,就是来自于功能。这样的因地等到临命终的时候,就「腊月三十算总帐」。到最后的果地是怎么回事呢?就是「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临命终的时候,当你的善业势力是强大的时候表现出来,你就在人天得果报;如果你今天是一种恶的功能强盛,你就到三恶道去受卑贱痛苦的果报:就是你那个业力现出来。换句话说,基本上我们从阿赖耶识的观察,我们的个体生命是作不了主的,是由内心的烦恼跟业力来引导我们生命在六道当中上上下下,所以这个叫做不定种性的众生,不决定,譬如空中的羽毛,可上可下。空中羽毛它自己不能决定它是什么方向,如果风往上吹,这羽毛就往上飘荡,如果风往下吹,它就往地下下坠。就是每一个人生命在流转当中,如果我们今天依止一个好的环境、清净的环境,就把这个善的菜单现出来;当我们不幸遇到一个不好的家庭、不好的环境、社会的引诱,我们就把恶的菜单达出来:这就是我们凡夫一个苦恼的情况,在三界流转当中我们完全作不了主。

       这个时候大智慧的佛陀出世了,为了挽救我们的生命,祂安立了菩萨戒法引导我们,我们应该要在佛前先发个愿,以愿导行。就是说虽然我心中有强大的妄想势力,但是不要怕,你先跨出第一步,你先试着在三宝的面前很坚定的许下三个誓愿:我从今以后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你内心当中先立定一个清净广大的誓愿,这个时候我们很郑重的受到三宝的感动,在三宝面前许下这样一个清净的誓愿,这个时候在我们的妄想当中出现了一朵莲花、出现了一分的光明。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当然妄想还是会出现,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的愿力也会出现,告诉我们「不可以,这件事不能做、那件事应该做」,就是在内心当中有另外一个声音会出现,来引导我们的生命,而这个声音就是我们非常珍贵的菩萨戒体,也就是我们的菩提心

       当然这个菩提心刚开始栽培是非常的羸弱、非常的脆弱,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是一种愿力,要付诸行动,使令菩提心增长广大。所以佛陀在引导我们成就菩萨戒体以后,安立了菩萨四重四十三轻的戒法,就是要使令我们把你所发的愿实际的付诸行动,所谓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明白的开出一条道路,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透过这个戒法的实践,一次一次的把我们心中愿力的光明慢慢的扩大、慢慢的扩大,这个时候随着光明的扩大,黑暗慢慢的消失,总有一天就把这个阿赖耶识虚妄的相完全消灭了,所谓的「如是展转,能尽妄源」。所以当我们今天很认真的去思惟生死流转的痛苦、很认真的思惟无上菩提的功德,我们立定一个生命的目标以后,我们应该学习菩萨的戒法,我们才知道什么样的作法是随顺菩提心,什么样的作法是违背菩提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丙二、明诸(四十三)轻戒

     丁一、总举令知

       前面的四重戒法是偏重在断恶,断除四种恶法,所谓的自赞毁他、悭惜财法、瞋不受悔谤乱正法,这个是应该断。这四个法如果在我们的身口意出现,是严重的伤害我们的菩提心。前面的四条戒是属于摄律仪戒


       这以下的四十三轻戒就广泛的说明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所以叫「明诸轻戒」。这当中有三科,先看「丁一、总举令知」,先把轻戒犯相的差别总标出来,我们看戒文:

如是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有违犯及无违犯,是染非染,软中上品,应当了知。】

       当我们妄想的心「安住」在「菩萨」的「净戒律仪」,就是安住在我们的菩提心跟正知见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去了解,在菩萨戒法当中有些是「有违犯」「无违犯」的情况。「有违犯」就是说你违犯你的菩提心,你当初在佛前发下了「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的誓愿,有些行为是会「违」背你的誓愿,有些情况是「无违犯」的、是开缘的情况,这个你应该了知。


       在「有违犯」当中又分成「染」污犯「非染」污犯
       染污就是烦恼违犯的情况,有的是依止烦恼所引生的;
       有的只是你一时的懒惰懈怠你没有去做,你内心当中不是依止烦恼,只是暂时没有因缘去做,这样子是比较轻微,叫「非染」污犯
       在染污犯当中,染污的烦恼也随着你内心惭愧心的有无而分成「软中上品」,分成下中上品,这些都是我们学习菩萨戒法「应」该要确实「了知」的差别相。

       拢总来说,有违犯事实上就是突吉罗,以下的四十三轻戒都是突吉罗罪

       突吉罗罪律上分成二类:一种是由身业引生的身体的造作叫做恶作;一种是由口业引生的叫做恶说。在轻重方面也分成重的突吉罗罪跟轻的突吉罗罪。就是说你是依止烦恼引生的,你故意去这样做的,这个是重的突吉罗罪;你不是依止烦恼,你是依止懒惰懈怠不去做,这样子是轻的突吉罗罪

       重的突吉罗罪必须对首忏轻的突吉罗罪责心忏就可以。对于「违犯」、「无违犯」,「染」污犯跟「非染」污犯,乃至「软中上」品的情况,我们在以下的戒文当中应该要如实的了知,所以在正式进入戒文之前,先标犯相的差别层次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二、广显戒相

   戊一、摄善法戒六

   己一、障布施度七

       这以下「广」泛的说明「轻戒」的「相」貌,这当中分二科:先看「戊一、摄善法戒」,再说「戊二、摄众生戒」。


       菩萨的三聚净戒

       前面的摄律仪戒偏重在止遮止我们恶法的出现

       以下是属于作持,鼓励我们应该修习善法,在菩萨的善法当中有六度的善法,这六度的善法都应该去做,假设没有做就违背了菩提心。

这当中有六科,先看「己一、障布施度」。

       首先我们解释布施的体性,我们看《讲义》的后面「附表」第「一」: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表一─布施度

 (一)布施自性

       以下我们根据《瑜伽师地论》《菩提道次第略论》来解释「布施」的「自性」「差别」。


       「布施」菩萨所修的法门,「度」是指这个法门所产生的功能德用,「度」就是波罗蜜的意思,就是到彼岸。就是说我们透过布施的法门,能够使令我们从生死痛苦的此岸而到达涅槃安乐的彼岸,所以叫做「度」,「布施」有这样的功德。

我们解释布施的内涵分二段:先看第一个「布施」的「自性」,先解释什么叫布施,它的定义是什么,我们看论文:

【舍之善思,及彼发起之身语业,是彼身语于施趣入时之思也。彼中圆满布施波罗蜜者,非待以所施物惠舍于他,令诸众尽离贫苦,谓但自坏悭执,并将施果舍他之心修习圆满,则成就施度也。】

              ─《菩提道次第略论》─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地方对菩萨在修布施的时候什么叫布施作一个明确的定义

       「舍」就是一种施舍的心,整个布施是一种「舍」的「善思」,一种善良的造作,「思」就是一种活动心理,表示这不是一种种子位,它必须是一个现行位,他开始活动了,已经落入有为法。

       施舍的造作以及依止施舍的心所「发」动的「身业」跟口「业」:你可能是去做义工,用身体来表达你施舍的心;或者你讲一句去赞叹别人、鼓励别人的话,用口业来表达你施舍的心。依止施舍的心所表达的「身」口二业,在身口二业当中,主要就是在布施的时候产生一种造作的活动,

       「施趣入时之思也」,换句话说,其实整个布施的体性,它并不是约着你的身口造作来安立的,是约着你在布施的行为当中内心所表达的一种施舍的心情,约内在的舍心来安立布施。

       比如说你现在有一个东西,这东西破旧你不喜欢了,这东西我根本不想要了,我就随便送给别人。当然我们应该相信这样的施舍是一种善业,至少你把你不要的东西送给别人;但是在菩萨道的定义不认为你这个叫布施度,因为这是你本身不要的你的施舍没有一种对治悭贪的功能,佛法很重视「返妄归真」的对治生起,因为你这样的布施对你内心的妄想没有对治的力量,你只是积集一种善业,所以不能叫布施度只能够称为布施

       所以当我们今天把不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我们只能够说这叫布施的善业不能叫做布施度不能列入菩萨的六度,因为他没有波罗蜜的功能,因为你没有生起施舍的心。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整个布施的定义是约着你在身口造作的时候,内心必须生起施舍的造作活动而安立做布施度。

「布施」度的「圆满」,并不是说你的东西去施「舍」给众生,让所有的「众」生都「离」开痛「苦」,关键点是你能够在布施当中「自坏悭执」,你能够产生一种施舍的心对治你内心悭贪的习性、悭贪的执着,而且另一方面可以把布「施」的「果」报回向无上菩提、回向法界众生,这样子就是布施度的圆满,所以布施度的圆满不是约外境安立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宗大师提出一个观念让我们来思惟这件事情,他说:佛陀的六度是圆满的,佛陀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圆满。

       其它我们不说,说佛陀的布施度圆满,佛陀的舍心已经修习圆满,佛陀悭贪的心已经全部消灭,但是在无量无边的众生当中,还是有很多众生在贫苦当中,很多众生并没有得到佛陀布施的加被恩惠而离苦得乐,佛陀怎么圆满呢?

       我们不能这样讲,布施的圆满不是约外境的圆满,就是说佛陀在布施的过程当中,他修习他内心的舍心,他能够施舍外财、施舍身命手足,他没有一个东西不能施舍的,这个时候他功德圆满了;众生在苦恼当中,众生各有业力,跟佛陀的功德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年台湾发生了九二一大地震,南投伤害很大,特别是寺庙,因为寺庙的大殿都是头大身体轻,所以一晃以后,甚至可以说是重创整个南投的寺庙。有些居士就非常的沮丧,其中有一个居士来找我,他说:他真是后悔,他把他生命当中所有的积蓄都供养南投一个道场的大殿,这个道场破坏了,他的功德都被破坏了。我说:你的功德的确是被破坏了,但是你的功德不是被地震破坏了,是被你内心后悔的心破坏了。

       因为三世诸佛在行布施的时候,他盖了很多的大殿,其实这些大殿几千年后几万年后都化为灰尘,但是留存在佛陀内心的功德是依然不变的。诸位,我们如果研究过「业」你就知道,本身是一种造作性、生灭性,你依止你那一念善良的心去布施大殿的时候,「心境和合」,其实大殿完成的时候,你的业已经成就在你的心中,其实你布施的行为当心境成就的时候,那整个业已经究竟了;之后的大殿能够维存多久,那是众生的共业,跟你内心的功德是没有差别的,地震没有力量跑到你内心当中去破坏你的功德,它没有这种力量。但问题是你没有正见,你后来看到这个境界以后,你对你前面的事情产生追悔,这个后悔在心所的意思,后悔这个心所诸位要注意,它是不定,它不决定是善、不决定是恶,但是这个后悔的体性是破坏性的,就像推土机一样,它是破坏性:假设你用后悔的心所面对善业,你会破坏善业;假设你用后悔的心所去面对罪业,它也会破坏罪业。所以不要随便后悔,你要看情况,要看面对的所缘境。所以我们内心的功德,只有内心能够建立起来,你内心的功德也只有你内心能够破坏,谁也不能破坏你内心的世界。所以「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你的过失永远是从你内心发动的,你的功德也永远从你内心发动的,任何人、任何环境只是扮演一个增上缘的角色,我们应该要清楚这个观念。

       这个地方的布施是约着你内心当中的舍心,生起以后增长广大,对治你的悭贪,慢慢慢慢的把悭贪消灭了,你施舍的心在内心当中完全没有障碍,你什么东西都能够布施了,这个时候你就布施度圆满了,是这个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布施差别

       前面是说明布施的体性;以下我们根据《瑜伽师地论‧菩萨地》 (T30,479a-),开展出施舍心的「差别」相貌,有一个问答:

问:云何菩萨施波罗蜜多种性相

       什么是「菩萨」布「施」「种性」的「相」貌呢?以下回「答」,先看总说

答曰:       



                                         ┌于诸现有堪所施物,恒常无间                              

                  谓诸菩萨本性乐施┤   │性能于他平等分布

                                                   └心喜施与,意无追悔。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说这个人本性乐施」,他的个性欢喜把他的东西布施给他的朋友、或者是需要的人,不必任何人的教导、也不必别人强迫,他的本性就有这种习性,这个就是菩萨布施种性的相

      他在布施的时候要依止三种心情:

       第一个「于诸现有堪所施物恒常无间性能于他平等布施」。这点很重要,一个成就布施种性的菩萨,他在布施的时候内心是「平等」。

所以蕅益大师批注《菩萨戒》的时候强调:我们亲近善知识应该有所简别,亲近善知识不能平等,因为我们应该要知道什么是有正见的善知识、什么是具足邪见的恶知识,应该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所以亲近善知识要简别。

       但是布施不可以这样,你不能够拿了一大堆菜说「我这些菜只供养这个道场里面持午的法师,不持午的不供养、不能吃这些菜」,这样不可以,布施不能简别,你在供养僧众的时候不能简别,因为你这个平等随顺于佛性

       这个时候你的心量广大,招感的果报才能够广大

       不管你布施多少,一定是要平等、平等均布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心喜施与」,这一点也很重要,你在布施的时候要起欢喜心

       比如说你今天去做一个厨房的工作,这个厨房的工作谁都不想做,劳心劳力、又被人家埋怨的。假设你今天用欢喜心去做,跟用烦恼的心去做,这二个果报是不一样的。你用欢喜的心去做一个善业,你得果报的时候,那个果报非常顺利,你从小出生的时候就生长在王永庆的家庭,很自然的去继承这么大的财富,这个果报得来非常自然;

       你今天布施的时候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你也去做了,内心烦恼重重,你得果报的时候就会障碍重重。有些人得到财富是继承家业,你不是,你是白手起家,白天工作八个小时、晚上加班,辛苦的工作而得到财富,你得到这个财富是诸多辛苦、诸多障碍

       为什么呢?这个世间上是非常公平的,因为你因地造业的时候跟他不一样,他欢喜,你不欢喜,所以他得果报没有障碍,你有障碍。

所以第二个,我们在布施的时候一定要欢喜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个意无追悔」,要坚固心,不能后悔,这个也会影响你的果报。

       九二一大地震,三间房子在那个地方,地震破坏二间,他的房子没有破坏,他的果报火不能烧、水不能淹、地震不能破坏;有些人的果报很脆弱,你看他小时候很有钱,长大钱财都没有了,他的果报非常脆弱,就是他因地造业的时候他的心脆弱,他造了善业但后悔

       所以我希望大家,我们在布施的时候量力而为,你有多少能力做你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但是尽量在布施的过程当中保持欢喜心保持坚固不退转的心不要使令自己后悔,否则你的果报以后会被破坏

       所以在《瑜伽师地论》当中说:一个布施种性的菩萨,在布施的过程当中要具足三心:第一个是平等心;第二个是欢喜心;第三个是无追悔心,或者叫坚固心这个都是我们应该要努力的方向

       这是一个总说

       以下别明,把这样的概念开展出来。

       别明当中分成三段:先讲财施,再讲法施、无畏施

       财施当中有三小段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第一小段:「施物虽少,而能均布;惠施广大,而非狭小。」一个有智慧的菩萨,他可能能力有限,他能够布施的财富资具很少,但是因为他内心平等,他在布施的时候是希望一切的众生都能够得到这样的受用,所以他的功德「惠施广大,而非狭小」,他内心跟真如法性相应,所以他招感的功德是广大的,不是狭小的。第二「无所惠施,深怀惭耻。常好为他赞施、劝施,见能施者心怀喜悦。」他遇到苦难的众生,他没有资具布施,他内心当中感到惭愧;但是别人能够做这件事情、能够布施,他是赞叹随喜,看到别人布施,他内心经常随喜,这个很重要。随喜功德,我们每一个菩萨如果能够善于利用这个随喜功德的法门,每一个功德你都有参与、参与一部分,这个很重要。《遗教经》上说:别人有一个火把,你没有火把,这个火把当然是功德光明,你能够随喜功德,你能够把他的火把引导,变成你也有火把,这不是很好吗!就是你能够引用别人的功德而变成你自己的功德。这个地方就是说:即使我们今天菩萨不能布施,要以惭愧心来随喜别人的功德。第三个「于诸尊重耆宿福田应供养者,从座而起,恭敬奉施。」对于长老大德应该供养的,我们应该以恭敬心、欢喜心来布施,这个就起欢喜心。财施能够成就我们今生、来生的一个福报,成就福报。再看法施: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第一小段:「施物虽少,而能均布惠施广大,而非狭小。」
       一个有智慧的菩萨,他可能能力有限,他能够布施的财富资具很少,但是因为他内心平等,他在布施的时候是希望一切的众生都能够得到这样的受用,所以他的功德「惠施广大,而非狭小」,他内心跟真如法性相应,所以他招感的功德是广大的,不是狭小的


第二无所惠施,深怀惭耻。常好为他赞施、劝施,见能施者心怀喜悦。」
       他遇到苦难的众生,他没有资具布施,他内心当中感到惭愧;但是别人能够做这件事情、能够布施,他是赞叹随喜,看到别人布施,他内心经常随喜,这个很重要
       随喜功德,我们每一个菩萨如果能够善于利用这个随喜功德的法门每一个功德你都有参与、参与一部分,这个很重要
       《遗教经》上说:别人有一个火把,你没有火把,这个火把当然是功德光明,你能够随喜功德,你能够把他的火把引导,变成你也有火把,这不是很好吗!
       就是你能够引用别人的功德而变成你自己的功德。

       这个地方就是说:即使我们今天菩萨不能布施,要以惭愧心随喜别人的功德

第三个于诸尊重耆宿福田应供养者,从座而起,恭敬奉施。」
对于长老大德应该供养的,我们应该以恭敬心、欢喜心来布施,这个就起欢喜心。

财施能够成就我们今生、来生的一个福报,成就福报

再看法施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其彼彼此世他世有情无罪利益事中,若请不请,如理为说。】

       我们对于「彼彼」,「彼彼」指的是众多的邪见众生,邪见众生就是他对生命没有正确的理解,就是心随境转一天过一天


       邪见众生当然非常可怜,菩萨对于有情众生,「此世他世」,不论是今生或者来生,对于这个「有情」众生有功德「利益」的「事」情,「无罪利益」就是功德利益的事情,这件事情对于他的生命会创造安乐果报的,不管他有祈」、或者没有祈请菩萨都能够主动的为众生演「说」真理,使令他知道什么事情是过失相,什么事情是功德相,使令他能够如实的了知

       财施所招感的果报福报法施招感的果报智慧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居士应该偏重在财施出家众应该偏重在法施

       财施法施有什么差别呢?
       财施能够使令一个众生得到现世的安乐;但是法施能够使令众生得到今生乃至于究竟的安乐,今生、来生究竟的安乐都可以。
       比如说他没有饭吃,你带他去吃饭,这个当然是财施;但是他把饭吃饱以后,内心当中并没有开启心中的觉悟,他还是颠倒、他还是继续的造罪业,他对于整个生命流转的痛苦没有解脱的力量。
       如果我们今天能够开导佛法的真理,让他知道流转的因缘在哪里、让他知道怎么样能够离苦得乐,他就能够从痛苦当中解脱出来,得到究竟的安乐。
       所以法施的影响是更大的,因为他有解脱的力量财施不能产生解脱的力量

       这个地方是鼓励我们应该要法施,当然我们刚开始要先财施,因为以布施度来说,你先用资财布施,先跟他结个善缘,他没饭吃你先给他有饭吃,他对你印象好,他对你印象好,你为他说佛法他就能接受,是这样子。

       所以这个是先施设方便,再开展究竟义

第三个是无畏施
       无畏施能够招感健康的果报、健康的果报,这当中分三小段,先看第一小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9 07: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