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微尘众

[有关持戒]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一次的菩萨戒法叫做「瑜伽菩萨戒」,玄奘大师用「瑜伽」这二个字来赞叹菩萨戒法的殊胜,「瑜伽」(Yoga) 这二个字翻成中文叫做「相应」,就是相应于大般涅槃。

       在修习菩萨戒法的时候基本上是二个主要的法门

       第一个法门叫做根本法门。根本法门就是说,首先我们在修习菩萨戒之前,我们必须要发起坚固的菩提心,就是说我们虽然是一个生死凡夫,我们在内心的妄想当中要确立一个生命的希望,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我们希望能够上求佛道,我们希望能够下化众生」,内心当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引导着我们,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要安住在我们的菩提心

       第二个法门就是我们应该要有大乘正见,就是我们应该要有正确的智慧来观察生命的真相,在整个十法界的因缘果报当中,主要的因缘就是我们内心的造作。换句话说,
       我们由于内心的恶念罪业,所以招感三恶道的果报
       我们由于内心的善念善业,而招感人天的果报
       我们也由于内心的出离心,而招感二乘的偏空涅槃
       由于内心的菩提心,而成就无上菩提

       所以我们应该要正确的了解整个生命的因缘是由我们内心所变现出来的,所谓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当我们能够发起坚固的菩提心、具足大乘正见,这样子在《瑜伽师地论》上说,我们叫做「安住菩萨种性」。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整个菩萨戒当中,我们是安住在根本法门依止这样的菩萨种性,我们开始发出行动去修学广大的菩萨戒法,所谓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这种三聚净戒,这三聚净戒的实践就叫做枝末法门

       我们能够依止根本法门修习枝末法门本末双举这个时候我们就正确的走在成佛之道,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正式的安住在瑜伽的功德当中。这个就是整个菩萨戒的修学纲要

       前一科我们讲的「修学纲要」是讲到根本法门;这一科的「随文释义」,就随顺菩萨的戒文来解释它的义理,这个是讲菩萨的枝末法门,有三聚净戒。我们看科判: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甲一、受戒劝修

       ○入文分三 ┼甲二、广明戒相
└甲三、结劝应修

     

     
古德把菩萨戒「分」成「三」科:「甲一、受戒劝修」,我们受了菩萨戒以后,我们应该要修学的内涵,首先先作一个大纲说明;「甲二、广明戒相」,这一科就正式广泛的说明菩萨戒的戒相,把三聚净戒开展出来,有四重四十三轻的开遮持犯,「广明戒相」等于是整个菩萨戒的正宗分;「甲三、结劝应修」,当我们了解了菩萨的三聚净戒以后,就着一个初发心的菩萨,我们面对这么一个广泛的三聚净戒,我们应该依止什么心情来受持菩萨戒法,在第三科当中有一个明显的开示。现在我们看第一科: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 甲一、受戒劝修

       ○入文分三 ┼ 甲二、广明戒相


                        └甲三、结劝应修

     

       古德把菩萨戒分成「三」科:

       「甲一、受戒劝修」,我们受了菩萨戒以后,我们应该要修学的内涵,首先先作一个大纲说明;

       「甲二、广明戒相」,这一科就正式广泛的说明菩萨戒的戒相,把三聚净戒开展出来,有四重四十三轻的开遮持犯,「广明戒相」等于是整个菩萨戒的正宗分

       「甲三、结劝应修」,当我们了解了菩萨的三聚净戒以后,就着一个初发心的菩萨,我们面对这么一个广泛的三聚净戒,我们应该依止什么心情来受持菩萨戒法,在第三科当中有一个明显的开示。

       现在我们看第一科: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甲一、受戒劝修
       就是我们受了菩萨戒以后,我们所必须修学的内涵,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作,此非菩萨正所应作。】
【既思惟已,然后为成正所作业,当勤修学。】
【又应专励听闻菩萨素呾缆藏,及以菩萨摩呾理迦,随其所闻,当勤修学。】

       我们受了「菩萨戒」,等于是发了菩提心,也具足了大乘正见,这个时候戒文当中说到我们应该要修学二个内涵

       第一个「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作,此非菩萨正所应作」。我们「应」该要「专谛」的「思惟」,当然这个地方从一个修学的次第,我们应该要先学习,我们受了菩萨戒,在整个成佛之道只是跨出第一步,我们对于成佛生起一个这样的希望,有了希望表示有一个开始。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先亲近善知识、听闻菩萨戒法听闻以后,我们应该去「思惟」。思惟什么事情呢?
       思惟这「是菩萨正所应作」,「正所应作」是指作持,就是菩萨所应该去奉行的,包括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这个都是作持,我们应该要奉行的;
       第二个、思惟「此非菩萨正所应作」,这个是遮止的,就是止持,属于摄律仪戒。所以我们「受」了「菩萨戒」以后,我们整个身口意就有一些规范,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就有一个规范,这个规范我们都应该要事先去听闻,然后「思惟」产生一种理解。
       「既思惟已,然后为成正所作业,当勤修学。」经过我们如理的思惟以后,我们应该要付诸行动,「然后为成正所作业」,这个「正所作业」指的是菩萨的二大事业,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是菩萨的主要作业。根据这样的一个目标「当勤修学」,对于应该断的、应该修的法门,应该要努力的去修学

       这个地方我说明一下。我们在没有受菩萨戒之前,我们众生的心情是没有目标的,就是我们没有远大的目标来引导我们我们一般众生的心情就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就是心随妄转内心随顺妄想而转──我现在打什么妄想,我就去做什么事,没有任何的轨范来约束我们。当我们内心有这样一个菩提心的理想以后,受了菩萨戒,我们就应该有轨范,而这个轨范不是我们自己想出来,这有传承,你应该要亲近善知识,如理如法的去学习菩萨的戒法,然后把它付诸行动,就是你受了菩萨戒以后,第一个应该要去修学菩萨的戒法,包括止持、包括作持第二点「又应专励听闻菩萨素呾缆藏,及以菩萨摩呾理迦,随其所闻,当勤修学。」

       「素呾缆藏」就是经藏,或者叫修多罗藏;「摩呾理迦」就是论藏。你受了菩萨戒,你不但是要修学菩萨戒法,你还应该要修学大乘的经论。这一点,在古德的开示当中举出二个理由来说明「为什么受了菩萨戒一定要学大乘经论」呢?

       第一个理由、因为菩萨的戒法是分散在各种大乘经论当中这个是不同于小乘的地方小乘的戒法是完全归纳在小乘的律藏,所以我们在学小乘戒律的时候,只要看声闻戒法就可以了,因为整个小乘制教、化教的区分非常明显。但是菩萨的戒法,它的制教、化教是不明显,换句话说,整个菩萨的止作二持是分散在整个大乘的经论当中;所以我们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那你必须要广泛的学习。这个就是第一个理由,因为很多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方便分散在各种经论当中
       第二个理由、因为菩萨戒法重视的是心地法门特别很强调你的菩提心,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你要保护你的菩提心。我们凡夫的菩提心跟圣人的菩提心有什么差别?圣人的内心当中没有烦恼,所以他的菩提心特别坚固。我们凡夫发了菩提心以后,我们可能在整个生命当中,遇到三宝境界的开导,启发我们的善根发了菩提心;但是我们凡夫的内心有烦恼,贪瞋痴各式各样的烦恼,假设我们不能修习止观加以调伏烦恼的话,我们的菩提心就会被烦恼所破坏。菩提心整个菩萨戒的根本,这个菩提心被破坏以后,你的整个菩萨戒法就不能成就无上菩提了,变成一般的善法。所以我们修学菩萨戒,你一定要学习大乘经论,明白止观的道理,在内心当中产生一种调伏的力量这一点很重要,要保护你的菩提心

       所以蕅益大师《灵峰宗论》上开示说:整个菩萨的戒定慧三学是相辅相成没有出世的妙戒,绝无出世的定慧。就是说你整个修行当中你不以出世的妙戒做基础,你修习的定慧谓之邪定邪慧外道的邪定邪慧,所以「没有出世的妙戒,绝无出世的定慧」。「没有出世的定慧,并失出世的妙戒」 ,假设你内心当中只有持戒,只有身口勉强的去奉行,而内心当中没有栽培一种止观的调伏力没有出世的定慧,「并失」,你绝对会失掉你出世的妙戒,「并失出世的妙戒」。

       所以我们在修习菩萨戒这一点是不共声闻的地方,它是戒定慧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在学习菩萨的三聚净戒之前,先有一段的「受戒劝修」,就是我们一个菩萨弟子应该要修学菩萨的戒法,也应该要修学大乘的经论栽培内心的止观,来保护我们的菩提心

       我们再看下一科: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甲二、广明戒相

乙一、明持犯相

       丙一、明四重戒

    丁一、总标名数

       这以下广泛的说明菩萨戒法的「戒相」,分成三科,

       「乙一、明持犯相」,说明持戒、犯戒的相貌。这当中分成三科,
       先看第一科的「丙一、明四重戒」,先说明四重戒。「四重戒」也分成三小科
       先看第一小科「丁一、总标名数」,把四重戒法的名称数目先标出来。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住戒律仪,有其四种他胜处法。】
       一个安住在菩萨净戒「律仪」的「菩萨」,就是你安住在菩提心正知见,你必须要奉持不犯这「四种」的「他胜处法」。

什么叫「他胜处法」?「」指的是内心的烦恼,「」就是我们的菩提心
       我们在没有受菩萨戒之前,我们凡夫的心是以妄想自体心随妄转,就是我们生命当中没有目标,内心跟着感觉走,你现在的感觉想做什么事,你就去做什么事了,所以你的生命是不决定的,可能会造善、也可能会造恶,你来生的果报也不决定,可能是生天、也可能到三恶道去,说是譬如空中的羽毛随风飘荡,可上可下。我们受了菩萨戒,我们的生命就明确的决定下来,因为我们的生命当中有一个目标来引导我们,就是菩提心,我们生命当中要做二件事:第一个、上求佛道;第二个、下化众生
       所以一个菩萨戒弟子,他的内心当中不再以妄想自体,而是菩提心为他的自体,他的生命当中以菩提心为自体,所以菩提心是「自」。这个烦恼就退居做「他」,不再是我们的主人。但是烦恼可也不是普通的力量,它是长时间的熏习,所以这个「他」也经常会来干扰我们的菩提心。
       当这个烦恼的力量已经「胜」,已经是「胜」过我们菩提心的力量的时候,我们叫做「他胜处法」,就是你的菩提心已经被烦恼所破坏了,这叫「他胜处法」。你好不容易在三宝面前发起了清净的誓愿,所栽培的一个成佛的善根没有好好的保护,被烦恼破坏了,这叫做「他胜处法」。这个「他胜处法」总共有四条,「四种他胜处法」,先把四重戒的名称数目标出来。

       他胜处法我们先看第三页,我们简单的说明一下。
       在中国的传承当中,菩萨戒翻成中文有六种菩萨戒:《菩萨璎珞经》有十条重戒;《梵网经》也是十条重戒;《善戒经》是八条;《优婆塞戒经》是六条;

       《瑜伽菩萨戒》是四条,第一个是自赞毁他戒、第二个是悭惜财法戒、第三个是瞋不受悔戒、第四个是谤乱三宝戒,有四条。好,我们回到《讲义》的第九页。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说明的,在《菩萨璎珞经》跟《梵网经》的重戒都讲十条;

       《瑜伽菩萨戒》只讲四条,没有把杀盗淫妄这四条戒列入菩萨戒里面。古德的解释有二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因为你受菩萨戒,你次第一定先受过声闻戒法,如果你是在家居士,你一定先受过五戒,你如果是出家众,你一定受过沙弥或沙弥尼戒,在前面的五戒跟沙弥沙弥尼戒已经有四重戒了,所以《瑜伽菩萨戒》就不再重复,只提到菩萨增上戒不共于声闻的地方就可以,所以它只列出四种他胜处法,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菩萨行者「若顺若逆」都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就是说杀盗淫妄在利益众生的因缘之下是有种种的开缘,后面也会讲到四重戒开缘的情况。
       但是《瑜伽菩萨戒》所安立的四种他胜处法,是一切时一切处都不可以开缘不管你是自利、不管你是利他,这四条戒法都不允许开缘这四条戒法只要有所违犯,就会严重的伤害你的菩提心

       所以在《瑜伽》当中但安立这四条戒,因为这四条戒是绝对不能开缘的,所以安立四种他胜处法,是这样的一个因缘。

       好,我们再看下一科: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二、征释戒相二

   戊一、征问

       这以下是用问答的方式来说明四重戒法的戒相,先有一个问,先看「征问」:

何等为四?

       这是一个问,以下回答。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戊二、辨释四

       1. 己一、自赞毁他戒

       回答当中,先看「戊二、辨释」,分别的解释

       解释当中有四条,先看第一条戒「己一、自赞毁他戒」。
这一条戒事实上具足二种过失
       第一个过失自赞」,叫做自赞己德你自己赞叹你的功德你向别人宣扬你自己有布施、持戒、忍辱的种种功德
       第二个过失是「毁他」,毁他之短,你毁谤他人的过失。当我们的身口意出现了自赞毁他这二种条件,就正式的犯到这条戒,这叫自赞毁他戒」。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为欲(lābha)贪求(adhyavasita)利养恭敬(satkāra),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

       一个安住在菩提心的「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指的是希望,这个希望就是整个犯罪的动机。说这个人他为什么会做这件事情?他内心当中有一个希望


       什么希望呢?「贪求利养恭敬」,他要「贪求」更多的「利养」、财物资具,或者是要博取种种的「恭敬」,得到别人的尊重赞叹。有些人比较重财物;有些人对财物很淡泊,但是对名声看得很重,他比较资深、你比较资浅,你站在他的前面他就不高兴。总之,他内心当中对「利养恭敬」有所「贪求」,他就采取了「自赞」己德、「毁他」之短过失,这个就是「第一他胜处法」。
        这个地方的「」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地方的「」有二个他:
       第一个、从自赞己德的角度,这个叫做贪欲的烦恼,你对三界的果报有所贪求
       第二个、毁他之短所带动的烦恼是嫉妒心,不耐他荣
       所以这个地方的烦恼,是贪欲嫉妒这二个烦恼所构成的,叫「他胜处法」。

       这条戒对我们整个佛教的兴衰基本上是有关系的。佛教兴衰人事的和合

       在《涅槃经》上说:魔王要是看到有二个普通的居士在斗争他内心起欢喜心但是这个欢喜的相貌不是很明显
       这个魔王要是看到二个住持正法的菩萨互相的毁谤斗争魔王大欢喜
       为什么呢?譬如二虎相斗,一死一伤,这就表示佛教即将要衰亡
       因为自赞毁他很容易造成人事之间的不和佛教的推广就会产生障碍,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倒是要注意。

       这个自赞毁他」,我们应该要随喜功德对治

       整个佛法的事业其实不是单一的因缘,诸位如果慢慢思惟整个众生的因缘多元化的因缘,所以我个人经常用一个偈颂自我勉励,这个地方提出来给大家作参考,我经常想的一个偈颂就是:「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
       就是说佛教的事业,有很多人会创造很多的功德,能够住持正法、续佛慧命,这个功德不一定是我要去做,我也可以扮演一种次要的角色,乃至于我根本没有参与都可以,我们在生命当中不要把这个「我」看得太重要。
       当然佛法是讲无我,但是我们一个初心菩萨,刚开始不要这么高的标准说是「我空」,就是把这个自我意识压低一点,压低一点就是说「成事不必在我」。世间上有很多很多的功德出现,这个功德不一定要我去做,很多人去做都可以。这个功德出现在别人的身心上,我是用什么心情呢?「随喜一切功德」,只要我发出我的随喜,我对这个功德就有一种参与感。

       换句话说,其实我们采取自赞毁他对我们自己完全没有好处
       诸位想想看,我们今天去毁谤他人,他人的功德不会跑到我的身心上,不可能,你只有给自己障碍成佛之道,自己障碍自己

       当然今天一个人会自赞毁他,这个人应该是多少有一点资粮了,有点资粮的时候,你应该压低自己的姿势,不一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自己去做。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应该要修随喜功德来对治,这是第一条「自赞毁他戒」。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2 己二、悭惜财法戒

       前面的自赞毁他对于没有得到的利养恭敬去追求,所以只好采取自赞毁他

       悭惜财法是你已经得到的财物、或者是佛法,你用悭贪的心情不肯布施出去。
       前面是没有得到的去追求这个是已经得到的没有加以布施犯到这条戒。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lobha)故,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不起哀怜修惠舍;】

正求法者来现在前,性悭(matsarya)故,虽现有法而不舍施:】
【是名第二他胜处法。】

       这条戒有二个情况:

       第一个是这个「菩萨现有资财」,表示你内心当中的确是有资财的,但是「性悭财故」,就是你多生多劫产生了习性,对财物产生一种悭贪个性。因为你的悭贪,结果「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

       这个「」指的是残废病痛,这个众生身体有残废、有种种的病痛
       「有贫」,「」就是说他身体虽然健康,但是物质缺乏
       「无依」,是指年老孤独,年纪特别老,孤独没有依靠
       「无怙」,是指年幼无养,年幼没有人去照顾他
       这四种人都是属于菩萨所应该要资助的对象
       这个时候这四种境界在菩萨的生命当中出现了,「正求财者来现在前」,
       「正求财者」是指对方的乞求是合理的乞求,换句话说,他对你的乞求是你做得到的菩萨本身有能力能够做得到,这叫做「正求财者」。
       这个时候菩萨「不起哀怜之心修惠舍」,不修施舍,这个是对财物的悭惜

       第二个是对佛法的悭惜,「正求法者来现在前」,
       「正求法者」是指众生他具足闻法的根机,要是听闻这个法以后,他能够产生信解、乃至能够依教奉行,他有这种闻法的根机
       菩萨「性悭法故」,他对自己所拥有的佛法产生悭贪,「虽现有法而不加以舍施」。「是名第二他胜处法」,这个时候菩萨好不容易栽培的菩提心,就被他内心的悭贪烦恼所破坏了,叫做「第二他胜处法」。
       第二个「」指的是悭贪烦恼
       悭贪的过失,蕅益大师说「悭财者,世世贫穷」,我们今天对财富的悭贪是产生贫穷的果报
       「悭法者,生生愚痴,不可不惧也。」对佛法的悭贪,你来生会产生愚痴的果报,所以不可不惧也。(X51,381c)

       在经论上讲一个小故事: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老比丘,老比丘是年轻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他也想努力的修学佛法,但是他根性愚钝,虽然努力的修学,但是都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就放弃了学习去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当然这样下去,等于是身虽出家而心不入道,心中没有道法的摄受,这样子就空度光阴一天一天过去了,到年纪大的时候戒腊很高。这个时候有一个大富长者要请僧团去应供,要做一个供僧的修福法会,大众僧团就开会说:这个老比丘的戒腊最高,如果他去参加应供,按照戒腊他要坐在首座,他到时候要为大众开示,但他又不能开示,就有损僧团的声誉。所以僧团执事就决定不让老比丘参加,派老比丘去扫大殿的门口。这个时候大众师都去参加应供了,老比丘去扫大殿前面的广场,他愈扫地内心就起惭愧心,他想:我出家这么多年,真是惭愧,在三宝的加被之下,身虽出家而心不入道。这个惭愧心生起以后,他就想要以自杀来谢罪,就找一条绳子吊在树上准备上吊。这时候大智慧光明的佛陀就现前了,佛陀就明知故问说:某某人你要干什么呢?这个比丘就如是如是的报告。这个时候佛陀就善巧的诃责这个比丘:你知道你为什么会生生世世这么愚痴吗?佛陀说:你在迦叶佛时代是一个三藏法师,因为你做法师的时候悭法,你内心当中有殊胜的法门,你不愿意宣扬出去,因为悭法的缘故,所以招感这个愚痴的果报。这个时候老比丘就向佛陀至诚的忏悔,佛陀为他宣说四圣谛的法门,苦集灭道的法门。当然这个有善根的人,这个「善根」佛法说是金刚种子跟一般善业不同,善业是生灭法,他这个善根可能会被一时的罪业所遮障,但是它不能被破坏;所以他忏悔以后、把罪障消灭以后,佛陀跟他讲四圣谛法,他当下就证得阿罗汉果,启发他的智慧。佛陀说:你现在去应供还来得及,他以神通力到居士家就坐在首座。大众师都很紧张:诶,这个老比丘怎么跑过来了呢?但是他吃完饭以后为大众师开示,辩才无碍,他把他过去的善根都表达出来了,大家都听得非常的欢喜。这意思就是说,不管是财物、不管是佛法,一定要让它流通,流通了以后,我们自己才能够流通的过程当中产生增上。假设我们加以悭惜,我们对自己就会产生障碍

       当然爱着财物、爱着佛法是我们过去的习性,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个偈颂来思惟这当中的道理。

       宗喀巴大师在《广论》当中讲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思惟,他说:「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
       我们可能会因为过去的善业,我们今生积集了财富、或者是佛法,对于今生的财富我们有二个选择:

       第一个、我们把它占为己有。
       一般人对自己的生命没有安全感,以为「财富是我的归依处,我只有依止财富才能够离苦得乐」,这样的想法可是害了你自己。为什么呢?「诸未施财无常灭」,就是说你把这种无常败坏的财富占为己有,不管你愿不愿意,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死亡的法会把你的财物破坏,你对财物再也没有使用权,你离开人世间的时候,这个财物就不再属于你的,你就什么都没有了。不管你愿不愿意,你迟早有一天要离开你的财物,你对财物的悭贪,反倒是在整个过程当中你累积一个悭贪的业,你来生会因为这样子而贫穷,所以「诸未施财无常灭」。

       第二个选择,「由施反成有财库」。
       我们今天可以选择把财物布施出去,在布施的过程当中,我们会累积一个善业,就是把财物换成善业。因为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死亡能够破坏我们的财物,但是死亡不能破坏我们内心的善业,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会把无常的财物转成坚固的善业,你来生会因为这样的善业而继续得一个安乐的果报。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讲一个譬喻来解释这个道理,他说:在森林当中有二户人家,这二户人家都是有钱人家,这个时候这二户人家突然间起火,火烧得很厉害。有一户人家,他光顾着救火,就拿这个水去泼房子,结果这个房子还是被烧掉了,没有办法救了;另外一户人家是有智慧的,他看到这个火势如此的猛烈,他知道这个时候救火没有办法,他就赶快利用剩余的时间,到房子里面把价值的珍宝拿出来,到其它地方再盖一栋新的房子。
       龙树菩萨讲这个故事是说:世间上有二种人:第一种人就是房子被无常的火所燃烧,就是我们一天一天的面临死亡,我们爱惜这个生命不愿意布施,结果死亡的时候全部都破坏了;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能够运用生前的时候加以布施,结果「由施反成有财富」,把无常的财富转成坚固的善业,来生还可以继续受用。

       我们应该从因缘法上去思惟,来对治我们的悭贪,这个是第二条戒「悭惜财法戒」。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己三、瞋不受悔戒

       前面的二条戒都是依止贪心贪心的等流所造成的罪

       这以下是依止瞋心瞋心所做的罪

好,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kroda),由是因缘,不唯发起麤言便息;】

【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块石、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
【内怀猛利忿恨意乐。有所违犯,】
【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
【是名第三他胜处法。】

       一个「菩萨」他「长养如是种类忿缠」,

       「长养」就是数数现行不修对治,菩萨对烦恼一次一次的活动,他内心当中完全不采取对治的行动,就是放纵它,一次一次的放纵

       放纵什么烦恼呢?「如是种类忿缠」,
       「忿」是瞋恚心,「」是烦恼烦恼活动的时候会缠缚内心,使令内心不自在

       这个地方制戒的意义有三种层次,「种类」就是层次,事实上是有身口意三种瞋恚的层次
       这三种层次具足了,才构成了犯戒的条件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六卷
净界法师 主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页,「己三、瞋不受悔戒」。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
       一个「菩萨」他平常对于瞋心的烦恼,是数数现行不修对治经常放纵自己身口意的瞋恚

由是因缘」,因为经常放纵的关系,他就出现了这种身口意三业的瞋恚

先看口业的瞋恚,「不唯发起麤言便息」,他发动这种「粗」恶的「言」词来漫骂对方,口业

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块石、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这个是属于身业的瞋恚,因为瞋恚心遮「蔽」了自己的菩提心,所以他采取用「手」、或者是脚来伤害对方、或者是用「石块、刀杖,捶打、伤害」去「损恼有情」众生,这个指的是身业的瞋恚

第三个是意业,「内怀猛利忿恨意乐」,内心当中有很强烈坚固的瞋心:他的身口意经常有这样的瞋心。

有所违犯」,这个是指外在的境缘现前众生对他有所违背、或者是侵犯,众生所做的事情不能满足他的心意

他来谏谢」,众生做了违背侵犯的事以后,众生已经如理如法的向「他」来「谢」罪、悔过。

这个菩萨不受、不忍、不舍怨结」,不接受对方的忏悔也不能随顺对方的忏悔,内心当中不愿意放弃瞋心的相续,他内心愿意让这个瞋心继续的相续活动下去。这样子这个菩萨就犯到了「第三他胜处法」,这个菩萨的菩提心就深深的被他的瞋心所破坏,「第三他胜处法」。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先讲瞋心的过失,再讲对治的方法

《佛说决定毘尼经》 (大12,38c)上说:一个菩萨贪心来犯戒,这个是轻戒
       因为你这个贪心,犯戒当然对菩提心有伤害,但是这个伤害还不是非常重,所以叫做轻戒

但是瞋心来犯戒是名重戒。何以故?断自他善根
       一个菩萨动不动就起瞋心,使令众生不敢亲近你,这样子就失去你度化众生的大悲大悲心失掉就没有菩提心

我们一个人会发脾气,有二种人会发脾气:
       第一种人是放逸的人,他有事没事就发脾气了,这个我们就不讲了,这个人的生命也没什么目标了,他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了;

       第二种人就是我们要注意的,就是这种人个性特别清高,他做什么事有他的原则章法,这种人多数对名利淡泊,但是他原则太多别人就很容易触恼他,他就发脾气了。怎么办呢?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瞋心因缘所生,也可以假借还灭的因缘来对治。

       蕅益大师对于瞋心开出二个法门
       第一个、我们去思惟「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就是从业果上来思惟。
       就是说生命就像一个水流,它是一个流动性,这当中生命的每一个点都具足了传承性跟开创性,我们现前的生命对望着过去,我们看到过去,我们今生是在承受过去的果报,就是你前面的水流是脏的,现在当然是脏的。所以我们现在的生命,一方面传承过去的业:如果是善业起现行,你当然就是安乐;如果是罪业起现行,你就觉得这段时间处处不如意。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第一点。
       第二个、最重要的就是说我们的每一个生命具足开创性,又不断去传承。我们面对这个苦乐果报的时候,我们用什么心态去面对,又会决定我未来的果报。所以我们每一个生命本身,对望过去是一个果报,对望未来生命它又是一个新的因地。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过去在佛学院做执事,带了一批新生,这当中有一个居士来佛学院读书。当然一个居士刚刚来到佛学院,心思粗重这难免的。他做香灯的时候,就把大殿内一个很漂亮的碧绿色大理石做的香炉打破了,破成好几块了。同学很紧张,就把我叫了去。

       我一看,内心当中也是非常不高兴:这个香炉好端端的怎么会打破在地上呢?但那个时候我就说:你把这个香炉拿起来,用强力胶粘一粘再放上去。为什么呢?那个时候我想:这个香炉已经打破了,我不管做什么事都无济于事。

       我有二个选择:第一个、让事情更好;第二个、让事情更糟糕。只有这二种选择而已,没有其它的选择。今天我发脾气,只会让这个因缘变得更错综复杂。

       "今天这个东西会打破,不是他打破的",我们要这样思惟;不要说「你打破的」,那这不是他生吗?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这个香炉什么时候会破,它有它的因缘。今天这件事情果报已经出现了,我今天发脾气,可能这个居士会因为自责而住不下去了,这就障碍了他的善根,我又造了一个罪业了。本来香炉打破已经很遗憾了,现在如果又出现另外一个遗憾的事情!所以我们今天要想想看:我们今天遇到事情就发脾气,其实你发脾气只有让事情更糟糕。你回忆你今生过去当中所做的经验,你有哪一件事情因为发脾气变得更好?我看没有,绝对没有。所以我们发脾气,对自己、对众生都没有一点好处

       所以我们今天遇到事情不如意,一定要思惟:这个背后一定有它的业力不是谁去主宰这件事情不是上帝、也不是做的、也不是做的、也不是做的,是因缘的力量促使这个境界出现

       过去的因缘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重要的是我现在怎么去面对这个因缘。你可以让这件事情变得更好,心平气和的,随缘消旧业,事情过了就算了,不要再继续的错下去。或者你愿意发脾气,让事情搞得更复杂,让这个恶因缘相续下去.

       所以我们说菩萨为什么要有正知见?你光是有菩提心、有一股的冲动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你对生命的观察不够透彻,你就是障碍重重,你的菩提心很快就会失掉。所以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要知道一件事情的出现一定有它的业力,我们应该去面对承当,乃至于化解这个业力,不要再继续造罪业。所以第一个、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当然这是比较消极的一个面对。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蕅益大师说「转逆缘成菩提道,把他当善知识想」。

       站在一个菩萨道历事练心的角度,其实我们的生命酸甜苦辣都需要,这样你的营养才会均衡。

       你一个人从小到大都是顺境,这件事情不是吉祥。为什么呢?我们有的功德在顺境当中可以栽培,比如说你的信心,你对佛法的信心,你在顺境当中容易成就;但是有的功德必须在逆境当中成长,就是对众生的宽恕包容

       你对众生的宽恕、包容不可能在顺境当中栽培起来你如果是一直在顺境中成长,你不可能对众生产生宽恕包容宽恕包容是修大悲心的基础你对众生起大悲心,不是他处处随顺你你才对他起大悲心你一定要去宽恕他的过失,让他有成长空间

       所以在菩萨道当中,当然你一个人逆境太多也不好,这个挫折感太重,你要是对佛法的信心不够,你也会退失菩提心,所以我认为酸甜苦辣最好是都平均最好。一个人有一点顺境、有一点逆境,在顺境当中保持我们的精进在逆境当中考验我们的忍力,看你自己过得了过不了关,你能够跨得过去,你内心的忍力又增长一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亲近过忏公师父一段时间,我觉得忏公师父他老人家在教导弟子,他主要是二个法门、二个重点:

       第一个、老人家在培养你的行力他强调拜佛、念佛,「不能拜叫他拜,不能念叫他念」,多拜佛,从行力当中积功累德

       第二个、他要弟子们培养忍力,他经常会在生活当中出一些考验,这个考验有时候是没什么道理,在考验你对逆境的忍力。我们一个人行力强,如果你没有忍力,你那个功德不能保持下来

       所以你看佛陀讲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为什么佛陀讲布施、持戒还要讲忍辱呢?

       因为忍辱就像仓库一样,譬如仓库能够珍藏珍宝,你布施、持戒所成就的功德,假设你没有忍力你的功德就容易破坏

       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所以忏公师父有一次对我们弟子开示说:一个人要成就大功德一定要有忍力忍辱以积大德

       如果我们今天动不动就发脾气,你这个人成不了大事情

       所以这个地方,一方面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一方面把这个逆境当做是自己菩萨道的一个考验,看你是不是能够忍得过去

       这是第三条「瞋不受悔戒」。我们看第四条: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4 己四、谤乱正法戒

       前面一条戒是瞋心所引生的过失这是愚痴、邪见

       「」就是毁谤,「」就是混乱毁谤混乱大乘的「正法」,依止邪见愚痴毁谤混乱大乘正法,就是正式犯到这一条戒。

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谤(apavada)菩萨藏,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于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转,是名第四他胜处法。】

这个「菩萨谤菩萨藏」,他毁谤大乘的「菩萨藏」。他用什么方式来毁谤呢?

       他内心当中「爱乐」,「宣说」的方式、或者「开示」的方式、或者「建立」的方式像似正法」。

       「宣说」就是文字的宣扬,写出很多的东西、或者是讲出一些话,从文字来「宣说像似正法」;
       或者是「开示」,「开示」就是把义理加以发挥义理的发挥叫开示
       「建立」,「建立」就是安立宗旨,他不但是用文字宣说、义理发挥,他把这样的一个观念安排成一种修学的宗旨对于「像似正法」加以「宣说、开示、建立」

       什么叫「像似正法」?蕅益大师解释说:实非大乘正法,而相似于大乘正法。它本身不是大乘正法,但是听起来又好像是大乘正法。
       举个例子,有人说:「大乘行者以大悲心故,要生生世世的流转,所以大乘菩萨不断烦恼。为什么?依止烦恼来滋润生死。」我后面会讲到,这叫「像似正法」。事实上菩萨在三界流转是依止清净的愿力不是依止烦恼来招感生死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它实际上不是大乘正法,但是像似大乘正法。这个「像似法」是怎么产生的呢?以下说出它产生的因缘。

第一个「或自信解」,这个人自己生起对大乘像似正法的信解。
      
       自己生起信解有二种情况:

       第一种人、他但修行门,不学教理
       这个人他出家以后一路的修习行门,他行门的加持会让内心产生一种强大的堪能性,他会在这个强大的堪能性当中自己想出一个道理来,那这个道理并没有经过教理的印证,很可能就错误了
       所以说「但修行门不学教理」,没有经过佛法清净的传承就会产生一种「像似」似是而非的观念他把这个像似正法「自」己「信解」,乃至加以弘传,就使令很多人产生了错觉。

       第二种人、不善学习,断章取义
       他对佛法的学习并没有全面的融会贯通只是断章取义而产生了误解,也可能会产生这种像似正法的理解。这个就是说他自己的信解。当然这种人会产生自己的信解,他在家的时候多数是有一点文字的基础,应该都是一个知识分子才会有这样的理解。

「或随他转」,自己没有产生信解是由「他」,就是受邪师邪友所影响。他的师长邪师邪友这样子讲,他也跟着他这样讲。

       这样子「是名第四他胜处法」,这个地方「他」指的是愚痴邪见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条戒古德的批注讲得很多,事实上历代的祖师对「谤乱正法戒」都非常的慎重也有很多的开示跟警告,我们把古德的开示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当然整个过失都是依止烦恼生起,但是前面的贪瞋烦恼他产生过失的时候,基本上他对整个佛法还是具足正见的所以他在造罪的时候是有惭愧心

       第四条戒所产生的过失,你在造这个罪的时候是无惭无愧的,因为你自己根本就起邪见,你认为你是对的,所以你造这个罪的时候心力特别强,力量特别强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从时间上来观察,前面三条戒的贪瞋烦恼是有期限的,你不管自赞毁他、悭惜财法或瞋不受悔,他只是在某一种境缘之下去造作,这个境缘消失了,你就不再造作了,所以时间是短暂的
       但是谤乱正法,你对于这样的一种邪知邪见加以宣说开示建立只要这样的邪见在世间上继续流传一天你的过失就存在一天,所以这个罪业对众生产生负面的影响是长远。时间上是长远的;
       从空间上力量也是特别强大无惭无愧

       所以在整个四条戒当中,谤乱正法戒的过失是最重的,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痴烦恼痴心来造罪是最重,因为无惭无愧,第二个你的时间久远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佛法,我想我们今天每一个人的善根不同,有些人喜欢持戒、有些人喜欢唯识、有些人喜欢中观,但是我们都应该要知道一个观念:就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你不管从修中观的空观下手、或者修唯识观下手,其实到最后会归到清净心的时候是没有差别的

       换句话说,佛陀的教法都是在对治众生的应病与药,所以我们不应该在过程当中互相毁谤,这个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当然这条戒,你最好是能够广学多闻、融会贯通

       如果你不能融会贯通,起码你在过程当中,我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完全融会贯通之前少发表意见、少发表意见因为每一个教法都有它安立的宗旨

       你看我们中国佛教,唯识跟中观一路不合,互相毁谤,中观说「唯识学安立阿赖耶识有自性执」,唯识学说「中观的学者偏空」。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笑话,把中观跟唯识的融通,他一开始讲一个开场白说:

       有一天,无著菩萨遇到龙树菩萨(哈哈),无著菩萨是唯识的学者,无著菩萨就指着龙树菩萨说「你偏空」;龙树菩萨就指着无著菩萨说「你是着有」;

       二个正在争吵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出现了,释迦牟尼佛说「你们二个都对」。

       意思就是说,中观的学派为了要破除我们的障碍、执着安立了空,他讲自性空,他讲自性空的意思就是因缘有因为空,所以你造什么业,就出现什么果报

       但唯识学安立阿赖耶识,他没有说阿赖耶识是有自性的,他说阿赖耶识受熏,我们生命当中的自体是阿赖耶,叫藏识你造了一个业,阿赖耶识就把你这个业保存下来;但是阿赖耶识是变化的,你昨天的阿赖耶识跟今天阿赖耶识不同,因为你今天多拜一部《八十八佛》,所以你今天的生命跟昨天的生命已经不同。你不要说今天跟明天,你前一剎那的生命跟下一剎那的生命就不同,所以阿赖耶识在唯识学上说是顿生顿灭。其实我们看到生命是相续的,其实不是这样,这个生命、阿赖耶识是顿生顿灭,一下子全部出现、一下子全部消失

       所以中观的学者批判阿赖耶识是有自性的,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阿赖耶识是受熏变化的,它为了建立业果的相续,安立一个阿赖耶识

       所以我们在学教法的时候,一定要学习彼此互相尊重,「良由众生根机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各有各的传承,避免谤乱正法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三、料简犯相

   戊一、明犯相

   己一、彰犯分齐

       前面说明四种他胜处法的戒相,以下「料简」就详细的说明「犯」戒的差别「相」貌,把这个犯戒的相貌再作一个说明。


       这当中分成三科,「戊一、明犯相」,说明犯戒的相貌

       这当中分二科,先看「己一、彰犯分齐」,彰显犯戒的差别内容。我们看戒文:

【菩萨于四他胜处法,随犯一种,况犯一切!】

       「菩萨」在「四」种的「他胜处法」中,只要「犯」到「一种」,菩萨的戒体就失掉


       菩萨戒体失掉的意思是说,你虽然广泛的去断恶、修善、度众生可惜的是这样的善业已经不再庄严无上菩提因为你已经不再是菩萨,因为这个菩提心是根本法,一棵树的根坏掉了,那个枝叶花果都没有意义了,你这样子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戒行只是一种有漏的人天福报

       所以你只要「犯」到「一」条戒就失掉了菩萨的戒体何「况」具足「犯」四种就是你只要「犯」到「一种」就失掉戒体了,不必全部犯到四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9 08: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