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微尘众

[有关持戒]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我们作一个总结:

       故于最初入大乘数,亦以唯发此心安立;后出大乘,亦以唯离此心安立。

       所以我们判定这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大乘」的菩萨,关键点不在于他造了善业或造了罪业关键点在于「唯发此心安立」,这个人他内心当中是不是真实的想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假设这个人他以后退出了大乘菩萨的阶位,也是因为他离开了菩提心安立他退出了大乘关键点在于菩提心之有无,而不在于一个人的善业、罪业。这个地方是讲到根本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讲一句话:「诸法无性,尽随心转心为菩提,一切法趋菩提心为名利,一切法趋名利。」


       「诸法无性」,我们今天造作一个善业,或者你布施、或者持戒,或者你修习忍辱、禅定,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善业能够成就安乐的果报,我们只能够这样讲,就是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这样子判断是对的;但是这个安乐的果报到底趋向什么方向这个善业还没有决定一个方向


       「诸法无性」,我们创造一个善业以后,这个善业的方向性是谁来决定呢?


尽随心转」,你的因地发心,就给与这个善业一个方向。如果你今天修习善业是为了菩提


       「心为菩提,一切法趋菩提」,你的布施、持戒乍看之下是一个人天的善法,但是因为你有菩提心的引导,整个都带有菩提心的气氛。如果你今天布施、持戒是为了成就人天的安乐果报,


       「心为名利,一切法趋名利」,你整个善业都沾满了名利的气氛。就是因地是有漏自然是招感有漏的果报


       所以我们可以思惟一件事情: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修习种种的善业,魔王在因地的时候也修习很多的善业。我们从经典可以知道,魔王,当然我们今天是厌恶魔王,因为他障碍修行人,但是魔王在因地的时候,他可也是盖寺庙、修习种种的布施、修了很多无遮大会,这当中还供养一个辟支佛、还奉持八关斋戒,以三种福业的关系生为魔王,享受世间五欲的快乐。


       但是我们想说,为什么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修习善业,而这个善业成就佛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的万德庄严,清净庄严的果报?同样一个善业,跑到魔王的内心当中,这个善业变成一个杂染五欲的果报?为什么同样的善业,出现在佛的心情跟出现在魔王的心情会有不同的结果呢?就是我们因地发心的不同,就是这个善业我们给它们不同的方向,这个善业就趋向于不同的结果。


       印光大师在《文钞》当中讲一个譬喻说:牛去喝水,毒蛇也去喝水,牠也会口渴去喝水。但是牛喝了水以后,牛因善心的因缘,创造了牛奶来滋润滋养众生;毒蛇去喝水,因为瞋心的关系,而把这个水转成毒液来毒害众生。这二个众生同样去喝水,一个创造了牛奶,一个创造了毒液,说是「诸法无性,尽随心转」。


       所以我们在刚开始修学佛道的时候,一定要先「诚意正心」,你一定要把你的目标弄清楚:你到底要想干什么?你到底要追求什么?在你的生命当中你想追求什么?这个就是一个关键点。


       假设我们今天忘失了菩提心修诸善法,那都是魔业。在《华严经》上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T09,663a)为什么是魔业呢?你不想追求无上菩提,你修习善法是追求人天果报,你来生招感一个富贵的果报;但是富贵的果报会使令一个人容易堕落


       你福报一大的时候,你的业力愈大、你的事情更多,这是你前生所造的善业变成你今生的障碍,你想要修学佛法就有困难,因为你有太多事情要去忙碌、分心。这个障碍,你修习圣道就是魔业,魔王所做的事情就是障碍修行人,希望大家都不要出离,在三界里面继续的流转。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今天要知道什么样的因缘能够入大乘,并不在于你今天积集多少的功德,而在于你内心当中真实发起菩提心,这是我们第一个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丙二、示菩提心之修学方法二

       既然菩提心如此的重要,怎么样才能够真实发菩提心呢?



       这个地方在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讲到,菩提心要以出离心根本。就是说你今天不先发出离心直接发菩提心,你这个菩提心会夹杂你个人的贪欲,你这个菩提心就不够清净了,所以我们照这个次第,也应该要先修出离心


       出离心的修学有二个,主要是对治我们对三界果报的贪爱


       首先我们要先对治对今生安乐果报的爱着。有些人,特别是福报大的人,他过去生有种种的善业,所以今生有种种的福报、享受的境界现前;有些人身体特别健康,很少生病,精神体力特别旺盛,而且他眷属美好、财富资具又特别的广大。在这种如意的境界当中,他很难出离三界果报,因为这些都是如意安乐的境界。那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引导这些福报大的人解脱福报的障碍呢?
       这个当中就是要思惟死殁无常,死殁无常就是说:
       第一个、你要思惟死亡,你相信「你今生绝对要死亡」的,有生必有死,乃至于三乘的圣人、尊贵的佛陀都要面临死亡,所以我们即使福报再大,我们总有一天要面临死亡,这是第一个,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第二个、死亡的时间是不决定的,不是等到老再死亡,有些人说「我现在年轻,老了再死亡,至少我这十几年能够好好的享受放逸一段时间」,不对,死亡的时间是不决定的,也可能明天就随时会死亡。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们要作些什么准备呢?
       第三个、你思惟死亡的时候,除了佛法的功德以外,其余的都带不走,其余的对你都没有帮助。就是说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我们所有的福报都被死亡所破坏,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这个时候,也就是我们的生命规划,我们一般人的生命规划只规划到今生,就是我们从小时候读书就立定志向,要怎么怎么的:我好好的读书几年,好好的工作几年,好好的规划我的退休生涯。但是我们人很少规划到来生,你来生干什么不去想。问题是我们既然有来生,我们为什么不为来生作规划,为什么不为来生积集资粮?一个人不应该把所有的精神体力耗损在今生,否则死亡的时候你一定恐怖,因为你把所有精神体力都在经营今生的快乐,而死亡到来的时候,你会发觉「你今生的任何果报都完全破坏」,你内心没有依靠,没有善业依靠。所以我们一个人要花一半的时间经营今生,这是可以理解;但是你要花一半的时间为来生积集资粮,因为你要面临死亡,你迟早要面临来生。所以这个时候透过死亡的观察,我们知道「我们今生这个生命当中只是暂时的因缘」,我们马上要面临一个新的生命,而新的生命到底是快乐痛苦,跟我们今生的修行有关系。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会开始想到要积集善业,因为在死亡到来的时候,当今生所有果报结束了以后,我们内心的善业不会被死亡破坏,从今生带到来生去受用。所以这个地方,我们透过无常的思惟对治对今生福报的爱着,因为我们还要为来生积集资粮,这是第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我们要断除对来世安乐果报的爱着


       有些人说「我今生苦一点没关系,我希望来生做大国王、到天上去」。这怎么办呢?


       要思惟生死的过患,思惟在三界当中有三恶道的痛苦,你就算暂时不到三恶道去,但是在流转当中,我们内心当中有罪业,迟早到三恶道去


       你看迦叶佛时代有一个维那师(T03,141c),他因为讥嫌一个老比丘「诵经的声音像狗在叫」,就堕落到狗身。在做白狗的时候,牠去偷吃主人的肉,被主人把四条腿都打断了,打断以后就丢到森林当中。这只狗就起瞋心:我只不过吃了你的肉,你把我伤成这个样子!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在寮房当中天耳遥闻,以神通力带了一杯牛奶给这只狗喝,然后为牠说法,说四圣谛的法门,把牠的瞋心化解掉,这只狗就在安详的法义当中往生,就没有到三恶道去,后来出生做舍利弗尊者的徒弟叫均提沙弥。


       你想想看,这个维那师他可是一个修行人,一个僧团里面做到维那师不容易,一念差池,造了口业堕落到狗身!所以我们在三界里面基本上是不安稳的,因为你随时都有可能到三恶道的危机。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说:三界的安乐果报你为什么不能贪着呢?因为「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就是三界的果报,你心里要有准备,它虽然是一个甜美的食物,但是它夹杂毒药,一个有甜美的食物夹杂毒药,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去吃的。因为你吃下去以后,虽然你感受到内心的快乐,但是你也把毒药吃下去了。(T25,197a)


       所以在三界当中流转,你虽然可能一时做国王、做天人,但是你迟早有三恶道刀山油锅的危机,它不是一个究竟的安乐处。所以我们透过对于无常的观察对于苦谛的观察,来对治我们对今生安乐的爱着、对治对来生安乐的爱着,开始知道要出离三界,我们知道三界不是我们的归依处,我们应该追求出世的究竟解脱,这样子的生命才是安稳的。


       这是我们在修菩提心之前,应该先修出离之心做菩提心的基础


       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菩萨戒本》 第三卷

       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页,「贰、修学宗要」。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大科是讲到我们修学菩萨戒法的一个纲要,这当中分成二科


       「甲一、正明大乘二种根本」。我们修习大乘菩萨戒法依止二个根本


       第一个是「菩提心」,
       第二个是「正知见」。


       菩提心就是我们心中的愿力,我们内心当中虽然有很多的烦恼、种种的障碍,但是我们内心希望能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其次,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正知见,我们对生命能够作正确的观察跟判断


       这二个整个大乘菩萨戒法所依止的根本


讲到「菩提心」,这当中分二科


       先说明「丙一、明发心为趣入大乘之门」,就是菩提心是趣入大乘功德的一个法门


       现在我们讲「丙二、示菩提心之修学方法」,我们昨天也大致讲到,就是我们在修习菩提心之前要修习出离心


       出离心的修法主要有二种:
       第一种是思惟死殁无常,也就是我们在今生的生命当中,也可能因为过去的善业,使令我们今生现出一些可爱的果报出现,比如说你有一些恩爱的眷属、你有广大的财富,乃至于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等等,我们很可能就被这些可爱的果报障碍了──我们就不思出离、不想再进步了,我们觉得这样子就已经够好了、这就是我生命的归依处了。但是我们应该思惟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就是你这个果报不是久住的,是可破坏的,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我们今生所有一些可爱的果报都要被破坏,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当我们失去了以后我们依止什么而住呢?就是我们应该思惟这个无常的道理,从现前的可爱果报当中解脱出来,看到无量的生命,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思惟无常来对治对今生对可爱果报的贪着。我们对三界的果报,不但是对今生贪着,我们还对来生有所期待,我们希望我们今生因为布施、持戒的因缘,来生得可爱的果报。这个时候你应该思惟生死的过患。就是说我们今生可能会积集一些善业,这个善业是一种功德相,能够招感可乐的果报,这种善业我们有二个抉择:第一个、我们把这善业让它在三界得果报,这第一个抉择,你可能做一个大国王、或者做一个天人,享受殊胜的五欲快乐;第二个、我们把这个善业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把它回向到净土去。你有二个选择。假设我们今天把善业投资到三界的果报有什么过失呢?这个三界的果报它有三恶道的危机,「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我们今天选择在三界继续流转,我们就不可避免总有一生要堕落三恶道去,因为我们的内心当中虽然有善业,但是可也有一些罪业。所以西藏的上师说:「已作地狱业,云何安稳住?」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阿赖耶识,事实上都累积很多地狱的罪业,只是还没有去触动它、还没有让它得果报而已,所以我们经常要有一个会堕落到地狱的危机意识,我们就知道不应该对来生有所期待。透过无常的观察、透过对三恶道苦谛的观察,我们就知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T09,14c),我们内心当中,从内心的深处真实的发起一种要出离三界的心情,而这个心情就是我们修大悲心的基础。虽然我们对于三界的烦恼不能完全的断灭,但是可以使令我们对于三界果报的贪着变得淡薄一点、淡薄一点。当然只有这个出离的心,这种心还不是圆满的,因为这个心情的建立只是考虑到自身的安乐,所以我们修大乘法,你建立了出离心以后,你应该要进步、要往前进一步,就是修菩提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丙二、示菩提心之修学方法

    丁一、依阿底峡尊者所传七重因果法修学二

  戊一、修习利他之心

       这个方法有二科,我们先看第一个方法,依「阿底峡尊者所传七重因果法修学」。



       阿底峡尊者是印度的一个大师,后来到西藏去,被西藏尊称为密教之父


       阿底峡尊者所传的菩提心修法,是根据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讲到一些修菩提心的方法,阿底峡尊者根据这个方法揉合成七重因果


       「七重因果」的「法」有二段,先看「戊一、修习利他之心」。


       这个菩提心的修学是以大悲心基础,就是要有一个利益他人的心情。「利他之心」我们先看第一段「平等舍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恩怨中庸今虽现,思量各各无决定;

   修
等舍心

                    └不应虚妄分爱憎,勤修舍心求加持。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等舍」。


       我们先讲一个譬喻,譬如农夫要播种,他不能直接把种子播在地上,要先把不平的地整理整理,使令这个地变成松软平坦,这个地才能够播种,因为你如果不先整地就直接播种,有些地方可以播种、有些地方不能播种,就是你播种的量不能普遍


       我们如果不修平等舍心直接修大悲心,我们对于某一类有情能够生慈悲,但是对于某一类有情不能生慈悲心,大悲心不能普遍就不能称之为大,所以「平等舍」就是我们在修慈悲心之前先把内心不平等的相貌弄平等


       好,这以下我们看宗喀巴大师的偈颂

恩怨中庸今虽现,思量各各无决定;
不应虚妄分爱憎,勤修舍心求加持。


       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所面对的众生境界有三大类:
       第一个是恩爱的眷属,我们看到一些过去结善因缘的眷属,我看到他很欢喜、他看到我也很欢喜,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是怨家彼此看到对方都不欢喜
       第三个是中庸彼此都不认识,看到对方的时候,彼此的心情很平静,也没有欢喜、也没有不欢喜,就是内心当中没有任何的感觉


       在整个生命当中,我们众生的境界三种相貌:一个是亲属的境界、一个是怨家的境界、一个是中庸的境界


       「今虽现」,在今生的生命当中是很明显的现在眼前。我们对于这三种境界应该怎么思惟呢?

       「思量各各无决定」,这个是修平等舍的关键,「思量各各无决定」。


       所谓恩爱的眷属,他的体性也是不决定的,他没有自性,他之所以跟我保持好的关系,是有一定因缘的支持;假设这个因缘破坏了,那这个亲属可能随时变成怨家


       反过来说,你们二个是怨家,但是这个体性也不决定,这也是建立在某一种因缘力量的支持而造成了一种怨家的气氛;假设这个因缘改变了,你们也可能会变成一个亲属。所以我们不要认为「亲属、怨家是这么的坚固不能改变」,不是这样子,就是说所谓的亲属、所谓的怨家是一种因缘所生法,他是可以透过我们的善意而改变的。


       我们内心当中一定要把这个观念先加以疏通,虽然我们暂时做不到,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道理,就是说恩怨的境界是「各各无决定」,这个是会随顺因缘而作一些改变的。所以「不应虚妄分爱憎,勤修舍心求加持。」


       所以我们不应该在暂时这种因缘法所建立的恩怨境界当中,产生一个坚固的爱跟憎应该怎么办?应该勤修平等舍心祈求三宝上师的加持


       当然我们凡夫有情执有情执时我们看到眼前的境界,就会马上对眼前的境界产生一种自性执──这件事情就是这样子,不能改变。


这样子我们应该修平等舍心修因缘观,就是眼前的境界他所扮演的角色,虽然暂时是个怨家,但是这个角色的安立某一种因缘之下成立的,只要我们试图去改变这种恶因缘让这个恶因缘的力量消失,这个怨家就能够变成亲属


       我们在内心当中,先把这种不平等心平等,这个是我们在修大悲心的一个基础──「修平等舍」。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第二段「修悦意之心」,这个就是正式修大悲心了。


       「悦意」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应该对一切众生生起珍重爱惜之心


       我们人跟人之间会发生冲突彼此互相伤害,就是我们人跟人之间感到很陌生。就是说我觉得「你跟我没有关系,我跟你也没有关系,彼此之间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就是你是一个独立的自体、我也是一个独立的自体,那么人跟人之间是建立在一种彼此非常陌生的因缘之下,只要有一点碰撞,就很容易产生对立、产生互相的伤害。因为我们跟众生之间没有建立一种殊胜的、亲密的关系,我们很难对众生产生宽恕包容。比如说今天,我们亲爱的人对我们有一点小小的磨擦,我们很容易宽恕对方。


       所以在修大悲心之前,我们一定要观察众生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一定要建立一个密切的关系,建立这种关系叫做珍重爱惜的心,这叫做「悦意之心」。

       这当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知母」,我们看宗大师的偈颂:

二、


                                    ┌生死流转无其始,入胎受生亦无初;

       修悦意之心知母
                           └故知有情皆是母,愿生斯见求加持。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众生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就是「知母」,一切众生曾经做过我们的母亲


       怎么知道呢?以下宗大师教导我们怎么观察,说是「生死流转无其始」,就是说事实上我们经历了很多次的「生死」,这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如果我们今天有志于行菩萨道,你一定要让自己的生命观开阔,你一定要看到无量的生命,你才能够做出一些超然、伟大的佛教事业,就是你不认为你的生命只有今生,所以你能够把今生的得失看得很淡泊,就是你看到无量生命今生只是一个暂时的因缘


       怎么知道有前生,乃至无量的生命呢?这样的观察思惟就很重要。就是说我们要知道有前生,当然不能从外在的物质去判断,你冷静的观察你内心的变化,你就知道有前生。就是说我们内心的相貌有各式各样,有善的相貌、有恶的相貌。有些人喜欢布施、有些人喜欢持戒,这种善恶功能的相貌不是自然产生的,是你经常去持戒,你今天持这条戒、明天也持这条戒,时间久了以后,你很任运的就持这条戒,你内心对持这条戒的功能就特别强大。所以我们的内心是由业力的熏习而产生,不管是善的功能或恶的功能。比如说你这个人瞋心很重,你经常发脾气,发久了以后你那个瞋心就很大。所以我们内心的功能,是由数数造作的业力熏习而成。我们现在的心是由去年的心熏习而成,去年的心又是去年的心熏习而成,如此往前推的时候会有一个问题: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刚从母胎出来的时候的那个心,那个心也是有差别。比如有些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的相貌是寂静、有些人的心好动,有些人喜欢哭、有些人喜欢笑,相由心生。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的心就有各式各样的差别,试问:这个心是由业力的熏习,表示他出生之前就有这种差别的功能,一定是有一个前一期生命的数数造作,才创造这个刚出生小孩子心的相貌。所以古德说:父母未生之前,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父母未生之前你一定有一个生命,否则你不可能刚出生的时候就有这种功能,有这么多差别的功能。如果我们只有今生,每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所有的心应该从零开始。但是不是这样子?我们出生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就各式各样,当然今生的造作会加强它的力量。所以我们从一个初生儿内心当中的差别相貌,我们肯定一定有前一个生命的造作,才创造这个初生儿心的差别,所以我们相信一定有前生。既然有前生,也自然就知前生还有前生,就有无量的生命。


       换句话说,「生死流转无其始」,我们在三界流转不是今生才开始,有无量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的产生,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入胎受生」。


       换句话说,我们每一个「有情」生命的成就,一定要有一个母亲的生育跟照顾,所以说「故知有情皆是母,愿生斯见求加持」。我们每一个生命的产生都有一个母亲,所以在无量劫的流转当中,每一个有情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我们产生这样的知见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也请求三宝跟上师的加持,来建立这样一种清净的正见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古德的开示当中,修大悲心「知母」是最重要的,你真的能够跳脱今生的因缘。今生他跟我看起来 「我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我」,但是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到今生,今生在无量的时空当中是一个非常短暂的因缘而已。我们看到的,虽然今天他不是我的母亲,他是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蚂蚁,但是在无量的生命当中,他们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这个跟我的关系密切。


再看第二个「念恩」:


       ┌今生爱我母为最,众母爱护亦如是;

  念恩┤

     └思此厚恩未能报,忆念母恩求加持。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第二个「念恩」:


       ┌今生爱我母为最,众母爱护亦如是;

  念恩┤

     └思此厚恩未能报,忆念母恩求加持。


       这个地方就是要忆念母恩



       在我们的「今生」当中,我们接触过很多很多的人,在所有的人当中,最「爱」护「我」的、对我牺牲奉献「最」多的就是我的「母」亲。


       我们从小出生的时候,我们不能自己照顾自己,我们的饮食、各式各样的生活要靠母亲的照顾,由于母亲多少天的熬夜,才使令我们能够长大。所以说「众母爱护亦如是」,在一切有情当中,母亲对我的恩惠是「最」多的,「众母爱护亦如是」,无量的有情过去扮演我「母」亲角色的时候,他对我的「爱护」就像今生母亲对我的爱护「是」一样的。


       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一只蚂蚁,当然凡夫的情见,看到蚂蚁没有任何感觉──牠是蚂蚁,我是我,你是你,你是不是离苦得乐跟我没关系了,我自己要离苦得乐。但是我们这样思惟是非常狭隘的,就是说「众母爱护亦如是」,就是说这只蚂蚁牠过去曾经扮演我母亲的时候,牠对我的恩惠就像今生的母亲一样,虽然牠今生不是我的母亲,但是牠过去对我的恩惠是不会因为时间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所以这只蚂蚁对我有母亲的这种恩惠。


       「思此厚恩未能报,忆念母恩求加持。」我们应该要「思」惟每一个有情,他们都曾经对我释放过这种深「厚」的「恩」德,而我现在都还没有来得及回「报」,所以我们「忆念母恩求加持」,应该去「忆念」每一个众生,他们在流转的因缘当中,都曾经对我们释放过「恩」惠,这个是「念恩」,忆念如母有情的恩惠。


       第三个是「报恩」: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个是「报恩」:

         ┌若知有恩犹弃舍,似我下劣更有谁;

    报恩┤

    └是故图报当拔苦,并与胜乐求加持。


       假设我们今天「知」道一切有情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我们知道这件事情以后,我们还是把众生给放「弃」,我们不管众生是不是离苦得乐,你自己自求解脱!就是说在圣道的修学你有二个选择:



       第一个、你学声闻道,声闻道很容易的,利根的六生成就、钝根的六十小劫,你不必广修一切方便,你也不要去跟众生接触,只要观察我空法空的智慧,在空性当中把你内心的我爱执消灭掉,你就是解脱三界的生死,这是第一个选择;


       第二个选择就是修习菩萨道,自利利他。


       但是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说:「若知有恩犹弃舍,似我下劣更有谁。」今天这些在生死当中、在承受老病死折磨的这些众生,他们都跟我们有深重的「恩」惠,我们知道这件事情,我们还把他们放「弃」了,但求自身的解脱,这样子「下劣」的心识,「似我下劣更有谁」,比世间的善人都还不如。世间的君子,他们尚且知道要孝养父母来回馈母亲的恩惠,何况是我们一个出世的圣人!


       所以说「是故图报当拔苦,并与胜乐求加持。」所以今天不管我们能够做多少,但是我们的内心要有一个愿力、有一个希望,希望一切如母有情能够拔除身心的痛苦,他有老病死的痛苦、他有各式各样的痛苦,我们希望他能够离开痛苦;但是只有离开痛苦是不够的,他缺乏种种的安乐,我们希望给他现世的五欲乐,我们更希望给他究竟的涅槃乐


       我们内心当中,真实的发出这样的善意出来,虽然我们还做不到,但是在菩萨道的第一个出发点,你应该对有情众生释放这样的善意,就是我真实的希望你离苦得乐,因为你对我有恩惠,这个就是「修悦意之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凡夫的判断能力跟实际的相貌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多看经典你会知道,或者我们日常生活观察,我们也会知道:就是我们凡夫的见闻觉知是依止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眼睛有障碍,你一个眼睛,一张纸就把你障住了;我们看不到前生,我们很多事情不明白,我们只能够靠着这种浅薄的人生经验来作判断,往往判断错误,所以使令我们胸量非常狭小


       这个时候大智慧的佛陀跟历代传承正法的菩萨祖师们,告诉我们怎么样解脱你现前六根的障碍,从这个现前的因缘跳脱出来,看到无量的生命,这个很重要。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天有志于行菩萨道,你一定要让自己的生命跟众生的生命建立一个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是他曾经做过你的母亲,这个观法我们要知道,这个不是假想观


       我们有时候在照见五蕴皆空,我们观察我们的色受想行识消失掉,这是假想观;而现在这个是一种如实观,就是说其实每一个有情众生他曾经扮演我的母亲,这个是一个真实相


       我们看《梵网经菩萨戒》,佛陀在《梵网经》上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世无不从之受生,是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T24,1006b)所以说每一个有情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这是一个事实。


       因为我们颠倒了,所以我们透过这个观法看到真实相,是这个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我们再看第三段。


       透过我们对一切有情观察,我们开始「修习慈悲之心」,就是对如母的有情生起与乐拔苦之心


       先看「慈心」,慈心就是给与众生快乐


                                      ┌有恩母等乏安乐,我以身财善根施;

   修习慈悲之心 ┬ 慈心 ┤

                                      └愿诸有情皆得乐,一切圆具求加持。




       「有恩母等」,就是一切的如母有情,他们在三界流转当中缺「乏」身心的「安乐」,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以身财善根施」:我以这个「身」为众生服劳役;「财」就是用种种的财富资具,使令有情众生的生活没有匮乏;更重要的是「善根施」,前面是让众生得到现世的安乐,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以佛法的真理来开导众生,使令他能产生信进念定慧的善根,得到究竟的涅槃乐


       所以「愿诸有情皆得乐」,得到世间、出世间的安乐,「一切」的安乐都能够「圆具求加持」。在修行当中,我们不断的对众生释放一种「希望他得到安乐的一个心情」。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悲心」,前面的慈是与乐,这个悲是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

       ┌母等众生苦所逼,苦因苦果愿尽离;

     悲心┤

       └纵有余殃我代受,勤修悲心求加持。

       一切如「母」的有情,他们的身心世界有很多的「苦」恼。在佛法中讲到苦恼有二种:一个是色身的苦恼,一个是内心的苦恼



       色身的苦恼:比如说我们今天肚子饿,这也是苦恼;或者在冬天当中没有衣服穿,这也是苦恼。但是这个色身的苦恼是短暂的,是一个外在因缘刺激的时候才感到苦恼,但是这个因缘结束了,这个苦恼就恢复了。


       最重要的苦是心的苦恼就是忧愁,因为这个心的苦恼假设我们不把它解开,这个因缘结束以后,他内心的障碍还是继续的留存,乃至到来生、到尽未来际,心有千千结,内心的忧愁是更可怕的


       一般来说,年轻人的苦偏重在身苦,因为他六根的感应非常敏感老人家他眼耳鼻舌身六根的反应迟钝,所以老人家吃好东西、吃坏东西,他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他内心的感受特别敏感,你对他有一点不恭敬,他马上感觉出来,而且他内心的障碍会留存很久很久,他那个心的感受特别灵敏。所以老人家的苦多分来自于心苦,特别是没有修行的人,他不能用智慧化解他的障碍,那这老人家心的心苦就特别厉害,回忆过去不如意的事情,乃至忆念现前不如意的事情等等。


       总之,「众生」就是在「苦」当中不能解脱


       这个「苦」当然有它的「因」,因就是烦恼罪业;还有它的果,「苦果」,苦果就是老病死。我们希望众生的「苦因、苦果」都能消灭


       「纵有余殃我代受,勤修悲心求加持」。即使还「有」一些剩「余」的灾难,「我」们愿意「代」如母的有情来接「受」,「勤修悲心求加持」。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悲心的观法在修学的次第有三种:


       第一个是思惟修
       就是我们在佛堂的寂静处当中先修止、或者念佛持咒,让内心能够把昏沈掉举调伏下来,产生一个寂静的相貌,在寂静当中思惟「有情众生他们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对我有恩惠」,我内心当中真实的希望他们离开痛苦,真实的得到安乐,这叫思惟修。


       第二个是作愿修,其实作愿修就是回向
       我们可能会做一些功德,或者布施,或者持戒,或者持大悲咒、念佛。当我们成就一个功德以后,我们希望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众生,你可以观想这个功德变成一道的光明释放给众生,众生因为这个光明的照摄而离开痛苦得到安乐,这个就是作愿修,就是回向。


       第三个是荷护修,荷护修就是采取行动
       我们资粮位的菩萨偏重在思惟修跟作愿修;法身菩萨他有神通三昧,他能够采取行动让众生离苦得乐。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慈悲观,我过去参加过莲因寺斋戒学会,有一次在斋戒会的时候,大家在念佛堂拜佛,那一次有二个住众法师在念佛堂拜佛,拜到一段时间以后电话响,结果大家都没有去接电话。忏公师父出来就很生气,他说:这个电话都没人接,居士打电话来寺庙是表示有事情要我们帮忙,我们修行人要想「给人家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我内心感到忏公师父那种慈悲心,我自己感到惭愧,就是「给人家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在修慈悲观、我们今天积集功德,要按我们过去的心情,我愿意把这个功德加持在我的生命,使令我离苦得乐,这个是一种很狭隘的心情;


       现在我们修慈悲观以后,我们发觉我们自己的个体跟众生有很重要的关系,我们开始关怀众生、对众生释放善意,把功德回向一切有情。但事实上,有情也不一定会因为你这个因缘而得到安乐,不一定;但是重要的是你自己先得到安乐,你自己先回馈回来。所以我们讲因果,其实你对众生所释放的任何的业力,到最后都是返回到你自己的生命上。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对慈悲观有一点小小的经验,提供给大家作参考。


       我有一段时间住在净律寺的文殊院做一个短期的闭关。文殊院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后面有很高的树。我们都知道有树的地方就有树神,比人高的树就有树神。我也曾经听一些老前辈说「文殊院不好住」,但是想「没有选择余地」就去住了。果然住没多久,晚上各式各样什么声音都有,你要不管它就睡不好,但是你管它,它也是照吵。怎么办呢?后来我想:这个东西不能用硬的,一定要用慈悲观。我开始晚上做完功课以后就回向,我就特别的持往生咒,往生咒持完以后,我就观想往生咒每一个咒语就像一道光明,放大光明,这个光明照射到后面树上那些树神,我观想这些树神得到这些往生咒的加持,他们的痛苦消失掉,而得到很多的安乐。我开始每一天不断的对那一些树神释放我的善意。我说:我今天修行,并不是想来干扰大家,我修行的功德是要回向给你们的。果然没有几天以后,晚上再也没有声音了。


       没有错,我们修慈悲观,乃至我们对冤家修慈悲观,他不一定马上离苦得乐,因为他自己有障碍,他不一定能够接受我们这个讯息;但是你修慈悲观,你自己就先得到利益,因为你的心,从凡夫的障碍心跟佛的心更接近,一切唯心造。


       如果对方能够把执着放开,他真的是可以得到利益,当然他的利益比你的利益少,大概得到七分之一的利益。所以说我们今天要有一个观念:我们今天保持狭隘的胸量,对自己绝对没有好处,我们的生命要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老是保留过去狭隘的思考,所有的安乐、所有的功德只考虑自己,我们的生命想要突破不可能。


       就是我们一定要对众生释放善意,这是一个关键点


       再看下一段「增上意乐」。增上意乐就是把前面慈悲心的心情加以坚固,「增上」就是坚固,把它转成一个对众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我们看宗大师的偈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9 07: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