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微尘众

[有关持戒]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壬二、别明不共戒相七     癸一、杀生三     子一、明杀生境

       说明在身口七支当中,是在什么样的境缘之下才能开缘,这当中有七科,先看「癸一、杀生」。「杀生」的意思就是断绝有情众生的生命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把这个有情众生的生命断绝了,就叫杀生。这当中有三科,先看「子一、明杀生境」界,就是所谓的少分现行,这种少分是在什么情况之下?这个地方说明杀生的情况,我们看戒文:

谓如菩萨见恶劫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

       这一段是说明杀生的一种特殊境缘。比「如」说「菩萨」亲眼看到一个「恶劫贼」,内心特别暴恶,而且是无惭无愧。这个「恶劫贼」,当然我们用一般的道理要劝谏他是不可能的,他不能以正常的道理来加以劝谏改过。这个「恶劫贼」他为了「贪」求「财」物的缘「故」,准备要做以下的三件事情:

       第一个「欲杀多生」,他准备要去杀害很多的众生,比如说恐怖分子要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安置什么*等等,他为了要得到这种财物,他准备要杀害很多很多的众生,很多众生可能因此而牺牲死亡,这是第一种境缘;
       第二个「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声闻、独觉、菩萨」是三乘的圣人,就是说整个佛法的住持是有赖三乘圣人的住世,才能够使令佛法的光明代代的相传,所以这三种人的死亡会影响正法的住世,这是第二个,他有意要伤害三乘的圣人;
       第三个「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这个盗贼想要造很多的「无间业」,「无间业」有五种,就是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阿罗汉,乃至于破和合僧。无间地狱的果报我们解释一下。无间在佛法的意思有五种的意思:
       第一个是趣果无间,趣果果报,就是说造无间业的罪人,他临命终的时候,前一剎那死亡的时候,下一剎那马上受生,他没有经过中阴身,所以要超度是不可能,罪业太重了,所以他去得果报的时候是没有间断的;
       第二个是受苦无间,一般的地狱罪人在受苦的时候是局部的,可能是头部、或者脚部,无间地狱的罪人在受苦的时候,是从头至脚、从脚至头,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幸免,受苦无间;
       第三个是时间无间,他受苦的时间是没有休息的,每一个剎那每一个剎那都必须要承受痛苦的果报,所以叫做时间无间;
       第四个是寿命无间,他在无间地狱当中,他的寿命是随死随生,比如说罪人被丢到油锅里面去炸,炸到肉都干掉了、死亡了、剩下骨头,这个时候春风吹又生,一阵春风吹过来,他那个骨头又长出肉、又活起来,活起来以后又继续炸,所以他的整个寿命是没有间断的;
       第五个是身形无间,身形无间就是说一人亦满、多人亦满,这个无间地狱的罪人,他自己感觉到所有的刑具都是在对他施设,比如说他同时感觉到他是在刀山、而且同时在油锅、同时在拔舌地狱,所有的刑具都是对他在施设。
       换句话说,菩萨等于是看到众生的颠倒,他要去造很大的罪业,这就是这里所说的「杀生的境界现前」。

子二、明无染心
       这个时候菩萨的内心是依止什么样的意乐?前面是讲外在境缘,这个地方是讲菩萨内心是怎么思惟这件事情,我们看戒文:

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

       这个时候菩萨「见」到前面的三种境缘现前,他内「心」当中就深入的「思惟」,思惟当中具足二个条件:

       第一个「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这表示菩萨的智慧,他善权方便的因缘观现前,菩萨这个时候是依止很冷静的智慧观察,菩萨想:我现在有二个选择:第一个「我」去「断」绝他的「生命」,这样子我可能就造了罪业了,我必须要受「堕」到「那落迦」这个地狱的果报;或者我第二个选择,我就「如其不断」,我就少管闲事,这个时候对方的「无间业」即将「成」就,当来要「受」无间地狱广「大」的「苦」恼。所以这个菩萨他这个时候不是依止冲动,他很冷静的观察,他现在有二个选择,这二个当中都有些差别的因缘,这是第一个他去思惟因缘的智慧。
       第二个、他生起了大悲心,「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这个菩萨因地当中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大悲心就触动了他的心,他想:「我宁」可在这个众生还没有造无间业之前把他给「杀」死,我来「堕」入到地狱,也「不」要使「令」众生堕入「无间」地狱受「苦」。他内心当中有一种「愿代众生受无量苦」的大悲心现前。到这个地方是说明菩萨对于这种境缘的一种思惟观察。

       以下的第二段是说明菩萨所采取的行动。「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菩萨依止智慧跟大悲的「意乐」去「思惟」对暴恶的盗贼,他怎么知道这个盗贼要去做罪业的事呢?「或」者是「以善心」,「善心」就是菩萨的智慧、他的一些经验,他观察到这个盗贼要做这个事;「或」者是「无记心」,「无记心」 就是禅定的心中所引生的他心通禅定当然是无记的,他或者是在禅定当中知道这件事。总之他「知」道以后,「」了要「当来故」,为了要减免众生当来的痛苦,他以「深生」的「惭愧」心,不做功德之想、不以高慢心,「以怜愍心而断彼命」,换句话说,菩萨虽然造这件事情,他是一种自我牺牲
       但是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很强调:菩萨做利益众生的事,他是以惭愧心,不能够以高慢心、或者做功德之想。也就是说菩萨深自惭愧,因为他没有其它的方法来度化他了,他根本就别无选择,这个人马上就要造无间地狱的罪业了,以惭愧心来断绝他的生命。这个是讲到菩萨对于这样一种杀生境缘现前以后,他内心的思惟跟他所采取的行动。看看他造了这件事情以后,他有什么果报:

子三、明无过
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由」于前面的「因缘」,这个菩萨以惭愧心、怜悯心来断绝众生的生命,因为他内心依止的是清净的意乐,所以他没有过失,因为他这个地方念念之间增长菩提心,所以「生多功德」,所以他不但是没有过失,反而是增长了菩提心。

       这个地方我们也简单的作一个说明。从这一条戒我们可以看出声闻戒法菩萨戒法对整个生命的态度不同的:声闻戒法基本上的根本在出离心,所以他的内心是安住在无诤三昧,无诤,他要求对众生不损恼,但是他不主动积极的去帮助众生,也就是说他安住在「少事少业少方便住」;菩萨的精神是菩提心,所以他的整个生命是「为诸众生不请友」,他是主动的观察因缘去摄受众生。


       比如说《法华经》有一品叫〈常不轻菩萨品〉,讲到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行菩萨道的一件事,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做常不轻菩萨,他好乐礼拜、礼敬十方诸佛,但是他礼拜不是在佛堂礼拜,他跑到都市人群众多的地方,他看到众生就拜下去,拜下去他就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做佛」。就是说每一个众生打妄想的心中,他的本性就是佛性,把大乘不二法门、真妄不二的法门开展出来。这当中有些人的反应就非常的欢喜,感到常不轻菩萨善巧方便,透过礼拜让众生能够回光返照自己的佛性,对常不轻菩萨生感恩心,得到受用。但是有些众生对于这样的举动起瞋心,他说「我不必你这样子虚妄的授记」,甚至于有些人瞋心太厉害,就拿棒子、拿石头打常不轻菩萨。常不轻菩萨被打了以后就跑,跑的时候还回过头来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做佛」。这样子的因缘就产生二个情况:有些人赞叹常不轻菩萨,生天了;有些人毁谤伤害常不轻菩萨,因为这个的罪业到三恶道去了。但是诸位要知道「顺逆皆方便」,在三界流转当中,佛法不怕恶因缘就怕你跟三宝完全没有缘,因为恶因缘也是缘,恶因缘这个缘是先受痛苦的果报,但是他能够得到得度的因缘。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的时候,佛陀就说:与会的大众有很多都是因为在常不轻菩萨那个因缘之下而得度:有些人生天了,生完天以后来到人间,遇到《法华经》;有些人到三恶道了,三恶道罪业受完以后,又遇到《法华经》。

       所以这一段经文,智者大师在批注的时候特别强调说: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有时候会给众生一些暂时的痛苦,但是菩萨着眼点在给众生究竟的安乐。就是说这个众生明明要造五无间地狱的罪业了,这菩萨你看得很清楚、别无选择,任何方法不能改变他,虽然断绝他的生命是给他暂时的痛苦,但是却因为这样带给他究竟的安乐。

       所以这一点上,在声闻戒法就是有些不共的地方。也就是说,因为声闻人对生命的规划跟菩萨对生命的规划有所不同,所以他们自然就采取不同的行动。这个地方是讲到杀生不共的戒相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癸二、不与取
子一、废黜其位

       「不与取」的意思就是主人没有给与,而我们方便夺取,主人不给与而方便夺取叫「不与取」。不与取的戒相条,先看「子一、废黜其位」。好,我们看戒文:

【又如菩萨见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恶,于诸有情无有慈愍,专行逼恼。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现在是看盗戒的境缘现前,「菩萨见」到「有增上」,「增上」指的是地位尊贵的国王;或者是「增上宰官」,握有权力的这些辅相大臣,辅相大臣就「增上宰官」。不管是国王、或者是大臣,他的内心是一种「上品」的「暴恶」,他的内心可以说是无惭无愧、烦恼炽盛。「于诸有情无有慈愍,专行逼恼」,这种国王跟大臣当然握有很大的权力,但是他们却对有情「专行逼恼」,「专行逼恼」就是说他滥用职权逼迫恼害众生,换句话说,众生在国王跟大臣的统治之下,受到很多很多身心的痛苦,这个是讲到少分现行盗戒的境缘现前。


       我们看菩萨对这件事情他会生起什么样的思惟?「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菩萨见已」,这个地方的「见已」应该也包括了一种思惟,也就是说菩萨作一些智能的因缘观,他知道没有其它的方法可以使令大臣跟国王改变、悔过,所以菩萨「起怜愍心」。「怜愍心」包括二种

       第一个、他对国王、大臣的怜愍,国王、大臣造的罪业
       第二个、他对于被逼恼的众生也生怜愍
      
       所以他生起要「利益安乐」众生「意乐」的一种动机。这个地方是说明他内心的思惟,以下看他采取的行动。「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增上等位。」菩萨「随」顺他能「力」的范围:对国王跟大臣「若废」,「」就是罢免他的职权,把他的职权罢免;或者是「黜」,「」就是驱逐出境,重新选出一个有德行、有能力的人来担当。这等于是发动政变的意思。这样子的行为,「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这样子的行为对「菩萨戒」是「无所违犯」的,因为他的意乐清净,而且增长他的菩提心。

       菩萨戒对于恶国王的态度基本上是不赞成战争,你读《梵网经》就有这个意思,因为战争会伤及无辜,所以我们不管是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大家要注意,不管任何一个国家,他战争的理由是多么的充分,他是以正义之军来打击什么恐怖国家等等,我们都不能够支持,任何形态的战争都会杀害很多很多无辜的众生,所以菩萨不管是身口二业,乃至于内心方面,都不应该随喜任何理由的战争,不管这个战争有多么充分的理由都不应该支持。但是菩萨可以以善巧方便来废黜有权力的国王、大臣,就是针对个人把他罢免、把他驱逐,可以,所以这一点大家必须要去了解。

子二、夺盗贼物

       这一科等于是「夺」取「盗贼」的财「物」,我们看戒文:

又如菩萨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执为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起怜愍心,于彼有情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逼而夺取,勿令受用如是财故,当受长夜无义无利。由此因缘,所夺财宝,若僧伽物还复僧伽,窣堵波物还窣堵波,若有情物还复有情】。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十四卷

净界法师   主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六页,「子二、夺盗贼物」。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科是说明盗戒不共学

又如菩萨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
       「菩萨见」到「盗贼」,这个盗贼做什么事呢?「夺他财物」,他去夺取他人的财物。夺谁的财物呢?这以下讲出二个:「若僧伽物」、或者是「窣堵波物」。「僧伽物」等于是十方僧众之物;或者他盗取的是「窣堵波物」,「窣堵波物」是佛塔物:他盗取僧伽物跟佛塔物。

       而且不是盗取一点点,盗「取」很「多」,「取多物已」。盗取以后干什么呢?「执为己有,纵情受用。」诸位都知道,十方僧物跟十方常住物,因为它的体性是通于十方,所以他广泛的跟十方僧众结罪,这个罪也特别的重。这个盗贼当然是不深信因果,把十方僧物跟十方常住物「执为己有,纵情受用」。

       「菩萨见已,起怜愍心」,「菩萨见」到这个众生造了这么大的罪业,他自己又没有防非止恶的功能,而这个罪业天天的增长广大,已经不可能用其它的方法使令他忏悔改过了,所以菩萨「起怜愍心」,希望他这个罪业赶快停止,不要再相续下去。所以「于彼有情发生利益安乐意乐」,对这个盗贼「有情」生起了要「利益」他的动机。他采取什么行动呢?「随力所能,逼而夺取」,菩萨就用他的善巧方便,在他的能力范围之下,以种种的方便来「夺取」这个盗贼的财物。为什么要夺取呢?因为「勿令受用如是财故,当受长夜无义无利」,因为他所受用的是三宝物,所以他每一天受用都增长很多很多的罪业,因为这个罪业会到三恶道去受一些「无义无利」。「无义」就是不见三宝故,没办法遇到三宝,不能增长智慧的善根,所以叫「无义」;而且三恶道的果报会使令身心苦恼,所以「无利」。

       菩萨「因」为这样的夺取,「所夺财宝」,当然菩萨不能占为己有,如果是「僧伽物还复僧伽」,如果是佛塔物「还复」佛塔,如果是其它「有情物还复有情」。这段戒文省略了一段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这一条戒是夺盗贼物

       诸位,我们研究过声闻戒都应该知道,就是在声闻戒里面,佛陀是禁止比丘、比丘尼去夺盗贼物的。比如说在律上讲一个公案:佛世的时候有一个大阿罗汉叫毕陵伽婆磋(Pilinda-vatsa),毕陵伽婆磋去托钵的时候,他经常去一个乡士的家去托钵,这个家庭夫妇出来供养的时候,他的小儿子也会跟出来,很可爱活泼,就抱着毕陵伽婆磋的腿,毕陵伽婆磋会跟他说一些佛法。这一天他来托钵的时候,这个居士忧愁苦恼、小孩子也没有出现,尊者就问这个居士说:你今天为什么心情忧愁苦恼?这个居士说:我小儿子被盗贼抱走了,所以我忧愁苦恼。毕陵伽婆磋起怜愍心,当下就入定观察这个小儿子的因缘,哦,这个小儿子被带到码头上,准备要运到船上去卖掉了。当然阿罗汉有大神通,一剎那间屈伸臂顷,就在禅定当中用这个手就把他捉回来。 捉回来以后这个盗贼就生气毁谤说:这个比丘犹如贼夺贼物。我是贼,你也是贼。为什么呢?我去偷别人的东西,你又偷我的东西,贼夺贼物。如此的讥嫌当然对整个三宝的形像就有所损伤了,所以佛陀就制定比丘、比丘尼不能去管闲事,也就是这个意思,你不能去夺盗贼物。当然这个在菩萨戒是开缘的,因为菩萨本身是安住在菩提心,他不能安住在少事少业少方便住,所以这一条戒是不共声闻修学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子三、夺执事物

       「执事」指的是执掌三宝事物的人叫执事,我们看戒文:

【又见众主、或园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思择彼恶,起怜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业,当受长夜无义无利,随力所能废其所主。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

       菩萨「又见众主」,「众主」指的是执掌僧众事物的执事,是众僧的执事叫「」;「园林主」,「园林主」是执掌佛塔的执事,执掌佛塔物的执事。执掌僧众事物执掌佛塔事物的执事,他利用这个职权「取僧伽物」以及「窣堵波物」,利用这个职权非法夺取十方的僧物乃至佛法物,夺取以后当然是无惭无愧,「言是己有,纵情受用」,把它当做是自己的东西纵情的来享用,当然每一次剎那的享用都累积了很多很多的罪业。「菩萨见已,思择彼恶,起怜愍心」,「菩萨」的大悲心跟智慧,那一念心性观察到众生在造罪业颠倒的相貌,他「思」惟「彼恶」,「思惟」这个众生实在是愚痴,为了暂时的安乐去夺取三宝物,三宝物是体通十方的,每一念的受用当中都累积很多很多的罪业。而且这个众生在颠倒坚固的心中,已经没有什么方便能够去改变他。这个时候「起怜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业,当受长夜无义无利,随力所能废其所主」,希望这个众生不要因为这种不正当受用三宝物的罪业,来生招感三恶道「无义无利」身心的苦恼。所以菩萨「随」顺他「能」力所做的范围「废其所主」,就把这个「主」执事人员给罢免。「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菩萨」虽然这样子做,但是对菩萨的戒法是没有过失,而且是有「功德」。

       从不与取的因缘我们应该要知道二件事:

       第一个、事前的思惟很重要,菩萨的每一个慈悲心都不应该跟冲动相应的,你看整个戒文都是菩萨见已,深入思惟。就是说这个人他是在干什么?他做这件事情是在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罪业,菩萨很清楚,而且菩萨也知道这当中是别无选择,没有其它的方法能够使令他改过。就是说你在采取行动之前,一定是安住在智慧慈悲
       第二个、你事后在夺取盗贼物、或者是十方僧物以后,一定要归还原主这个很重要,你不能占为己有。如果是僧伽物还复僧伽,如果是佛塔物还复佛塔,如果是有情物还复有情,事后一定要归还原主。

       这个地方讲到性罪的少分现行,我们也可以再跟遮罪的地方作一个比较。在遮罪的开缘当中,我们可以作一个回顾,看二十三页「癸三、广显不同之法」。菩萨的遮戒开缘是「如是菩萨为利他故,乃至于求衣、求钵、求卧具、求珍宝等等」,所以遮戒的开缘,它的条件是比较简单,只要你有成办利他的事业就可以开缘,只要是慈悲心,你刚好要成办某一个道场、或者念佛会、或者共修团体等等,就有开缘的情况,能够积集衣钵财宝。但是性罪的开缘比较严格,我们看《讲义》二十四页,我们再作一个回顾,它的条件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你不但是有利他的因缘,你还要依止智慧的观察,如果你有其它的方法,你就不能采取这种断然的方法,这种情况是在你别无选择的情况之下偶一为之的,少分现行,这个地方不能当常法的,也就是说这种性罪的开缘少分现行特殊的情况偶一为之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癸三、欲邪行
子一、明在家菩萨有门三
丑一、欲境现前

       这当中分成二科,先看「子一、明在家菩萨有门」,就是这一条戒在家居士是有开缘的情况,这当中开缘的情况有三种条件,先看第一个条件「丑一、欲境现前」。什么的情况现前才能够少分现行?我们看戒文:

【又如菩萨处在居家,见有女色现无系属 ,习淫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梵行】。

       这个「菩萨」的身分是「处在居家」,他并没有出家,他是现在家居士的相貌,他认识了一个女众,「见有女色」,「女色」就是年轻的女子。这当中必需要具足三种条件:

       第一个、这个女子「现无系属」。「现无系属」有二个情况:
       1、她没有父母的摄受保护,也就是说她已经是年满二十岁了,已经是成人一个独立的情况,她没有在父母保护摄受的一种情况
       2、尚未嫁人,她是属于单身未婚的状态:她没有系属于父母、也没有系属于夫主,这是第一种境缘,「现无系属」 。
       第二个「习淫欲法」,这个女子多生多劫的习气爱乐淫欲之法,也就是说她的淫欲心很重,一时半刻也改不过来
       第三个「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这个女子跟这个菩萨宿世有缘,所以她看到菩萨以后爱恋「菩萨」,希望能够跟这个菩萨行「非梵行」的事情,爱恋菩萨。这当中淫欲的境界是说明:你必需是一个居士,而且这个女众未婚、年满二十岁,且「习淫欲法」,爱恋菩萨,具足这三种条件

丑二、住慈愍心

菩萨见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亦当令其舍不善业。住慈愍心,行非梵行】。

       这个在家「菩萨见」到前面的三种情况现前以后,他就「作意思惟」。什么思惟呢?说这个众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如果我今天不随顺她的心意,她是决定要起瞋心,起瞋心以后她还会付诸行动,造很多很多罪业的事情出现──杀盗淫妄,可能她就是自甘堕落,甚至于做出一些自杀、种种偏激的事情出现。这个菩萨在寂静的心中思惟这个众生的因缘,「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我如果能够「随」顺他内心的希望,这个女众就能够身心「自在」安乐。


       所以这个菩萨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亦当令其舍不善业」。「方便安处」古德解释为「纳为妻妾,善巧教化」,就是说淫戒的开缘,佛陀只开缘菩萨正淫不开邪淫,所以他必须是纳为妻妾。纳为妻妾,然后以种种的佛法来教化他,使令她内心当中虽然有烦恼,但是她能够在烦恼的心中成就信进念定慧的「善根」。善根的力量不可思议,光明能够破除黑暗,一个人有善根以后,他内心当中对这种罪业的事情就慢慢的排斥,所以她就能够对于淫欲的「不善业」慢慢的远离。菩萨以依止「慈愍心」,采取善巧方便来「行非梵行」。这个是讲到菩萨内心的智慧跟慈悲的观察。

丑三、无过有德

       这一段等于是佛陀对在家菩萨做这件事情作了一个总结:

虽习如是秽染之法,而无所犯,生多功德】。

       在家菩萨为了要摄受众生,暂时满足她的心意,「虽」然表面上行「秽染之法」,但是在菩萨戒,因为内心当中是依止清净的意乐,所以他没有过失,因为他念念之间增长菩提心,所以「生多功德」。这个地方古德也再三强调:在家居士虽然有这种淫戒的开缘,但是是要先纳为妻妾,如果是邪淫的话也是犯戒

子二、明出家菩萨不许

       这一条戒「出家菩萨」不管是任何理由都「不」开「许」,看戒文:

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令不坏灭,一切不应行非梵行】。

       身为一个「出家菩萨」,我们有责任「护」持「声闻」法,因为这是大「圣」佛陀的「教诫」,大圣佛陀为了使令正法久住,必须要维持僧众的清净幢相,所以为了使令僧宝乃至于三宝的正法「不坏灭」,在任何的情况之下,出家菩萨都「不应」该开许「行非梵行」。这个地方是说,正法的住世不能以任何理由取代,我们不能为了满足一个人的需要,而使令整个僧团的形象因此而破灭让众生对三宝产生讥嫌、乃至退失信心,不能够因小失大。


       所以这个地方身为一个僧众,这种情况是完全不能开缘的,不管在任何理由之下都不能开缘。所以这条戒很特别,在整个身口七支当中基本上都是通于在家、出家,只有淫戒出家众是不允许的,因为要维持僧团的形象。乃至于你看密宗的双修法,他也必须要舍戒还俗的。

       不管你是上求佛道、不管下化众生,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就是「一切不应行非梵行」,所以你只要看到出家众行非梵行,这个一定是过失相、一定是违背佛陀的教诫,这一点是说明出家众不允许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癸四、妄语

妄语」的定义就是说不真实的语言、说一些心口相违的话内心所想的嘴巴所说的相违背了,所以叫妄语。我们看戒文:

又如菩萨为多有情解脱命难、囹圄缚难、刖手足难、劓鼻、刵耳、剜眼等难,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不正知说于妄语,然为救脱彼有情故,知而思择,故说妄语。以要言之,菩萨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自无染心,唯为饶益(hita)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异语。说是语时,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为了「有情」众生要「解脱命难」,妄语的境界就是有情众生他的生命出现了灾难。

       什么样的灾难呢?以下提出了五种:
       第一个「囹圄」,他有牢狱的灾难,或者是「缚难」,他会被绑住的灾难,「囹圄缚难」他有牢狱或者被绑住的灾难;
       第二个「刖手足难」,他可能会被斩断手足,这个也是非常苦恼的,「刖」就是斩断,斩断手足的灾难;
       第三个是「劓鼻,「劓」就是割除,他可能会被割除鼻子;或是「刵耳」,「刵」跟「劓」都是割除的意思;「剜眼」,「剜」就是挖除,他眼睛要被挖掉:总之,这个菩萨是看到有情众生他有这种生命的重大灾难即将现前

       「虽诸菩萨为自命难 ,亦不正知说于妄语」,这个地方是先强调菩萨本身的德行,说身为一个菩萨,他如果今天是为了自己的命难,他绝对不说谎。意思是说,菩萨对于功德的好乐强过对于自己的生命。当然身为一个众生,生命是我们所好乐,但是内心的功德也是我们所好乐,如果说要逼我们去选择的话,二个不能兼备,我们只好说是「我不爱生命,但惜无上道」,就是我们宁可放弃暂时的生命,去追求内心永恒的功德。所以这个地方是先强调菩萨的妄语不是为自己,就是说如果这件事情是出现在菩萨本身,菩萨绝对不说妄语。但问题是这件事情是出现在有情众生的身上,有情众生他内心不一定有这样的见地,所以菩萨为了「救脱有情」众生的命难,「知而思择,故说妄语」。比如说你看到一个猎人、或者很多的恶人,拿刀拿枪去追杀一个人,你明明看到这个人往东边跑过去了,他们问你说「你看到这个人吗」?你说「有看到,他往西边跑过去了」。这个就是说,「知而思择,故说妄语」,就是说菩萨知道他必须要善巧妄语,才能够解脱有情众生的灾难,是这样的因缘。

       「以要言之,菩萨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菩萨的内心是观察对众生的生命有没有「义利」而作出妄语的行动。「自」己没有这种欺诳的「染心」,完全是为了「饶益」解脱「有情」的命难,所以暂时的「覆想正知而说」出不真实的「语」言。「说是语时,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菩萨这样的方便妄语,因为内心当中是依止清净的慈悲心,所以「无所违犯」,因为增长菩提心,所以「生多功德」。

       这一条戒,诸多的古德都强调「其实我们很容易犯打妄语」,就是说我们一定要知道「说真实语对我们的重要性」。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 上说:说真实语的人内心端正内心端正的人容易解脱烦恼罪业譬如丛林之中拖曳树木,直者易出。说在丛林的树木当中,我们要把树木拉出来,弯弯曲曲的树木不容易拉出来,但是端直的树木就容易从丛林当中拉出来。就是说我们在无量的生命当中,我们内心都累积很多的烦恼罪业,我们同时亲近了佛法:有些人对佛法的接受速度很快,他很快就能从烦恼罪业中解脱出来;但是有些人,他亲近佛法的时间很久,但是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经常讲真实语,内心端正,他容易解脱烦恼罪业。你妄语讲多了以后,内心就容易邪曲不正,你要解脱烦恼罪业就有困难


       所以龙树菩萨(Nāgārjuna)讲完这个观念以后,讲一个小故事给大家作参考: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叫因儒童 ,这个居士准备要结婚,根据婆罗门的规矩,在结婚的时候要先礼拜太阳,他们所归依的是大梵天王 ,所以就在大富长者的门口建了一个礼拜太阳的台子,一个高高的台子。这个时候大智慧的佛陀知道这个事情,就带阿难尊者来到因儒童家的门前,佛陀请阿难尊者去跟里面的人说:今天因儒童的善根成熟了,我佛陀要来度化他。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如是的宣说,婆罗门就大笑说:因儒童今天明明要结婚了,沙门为了饮食说此妄语。在他哈哈大笑的时候,婆罗门群中有一个叫五顶婆罗门 ,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智慧,而且非常冷静的婆罗门,他说:诸位!我们不要如此轻视佛陀,从过去的观察,佛陀每一次讲的话都灵验的,我们一定要早作准备。因儒童是我们的大护法居士,绝对不能被佛陀度化。怎么办呢?大家就想出一个办法,于是大家就手拉着手,把礼拜的台子绕成七圈。就是说只要因儒童结婚的典礼结束,佛陀要度化他就有困难,大家就把因儒童保护住,不让佛陀靠近因儒童。慢慢的太阳升到天空去了,在日正当中的时候,因儒童开始礼拜的仪式,礼拜以后,从太阳当中出现一个人影,白发苍苍、满面慈祥,穿着一件羊皮的衣服,拿着一只金的手杖,就从太阳当中慢慢的飘下来。婆罗门就合掌鼓掌说:因儒童是大福德,因为至诚礼拜,招感大梵天的现前。这个时候大梵天就问因儒童说:你在干什么?因儒童就很害羞的说:我是随顺世间法在做婚嫁的事。大梵天说:你今天办婚嫁准备多少钱呢?他说:我今天准备三千金。大梵天说:你这三千金是怎么利用?他说:我一千金供养这些婆罗门、亲属饭菜的钱;另外一千金是给婆罗门当红包衬金,吃完饭以后给他们带回去;第三个一千金是给女方当聘金。大梵天就说:你前面二件事都会招感可乐果报,但是你第三件事做得不恰当。为什么不恰当呢?你用一千金来做聘金值得吗?你要算一算,女众的头发值多少钱?她的眼睛值多少钱?她的鼻子值多少钱?她内脏的心肝脾肺肾、脓血屎尿汗、肪膏脑膜种种的不净物值多少钱?佛陀这样子讲以后,因儒童就随顺佛陀的言词思惟,内心寂静离诸染爱,这个时候佛陀为他说四圣谛法,就证得初果。证得初果以后,当然初果就是有正见,这个时候佛陀现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还原本来面目,带着因儒童从虚空飞出去了,回到僧团出家,后来也证得阿罗汉果。

       龙树菩萨对这样的公案作出评论说:一般人在结婚的时候烦恼非常坚固,因儒童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之下能转得过来呢?有些人内心,佛法进去的时候他没办法吸收;有些人的内心,你跟他讲佛法,他有办法吸收,转成一种功能、善的功能。就是因儒童过去的个性,内心端正、讲真实语,所以他跟佛法接触的时候,佛法能够马上产生很大救拔的力量

       所以这个地方虽然在利益有情的因缘之下是开许方便妄语,但是不能养成习惯,所以古德在这个地方再三的教诫,就是说菩萨的方便妄语是为了解脱有情的命难,如果就着菩萨本身,菩萨即使面对了生命的灾难,也不会为了挽救暂时的生命而牺牲自己永恒的功德,所以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癸五、离间语

离间语」就是二舌向此说彼,向彼说此,乖离亲厚说一些挑拨离间的话,看戒文:

【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恶友朋之所摄受,亲爱不舍。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能随力说离间语,令离恶友,舍相亲爱,勿令有情由近恶友,当受长夜无义无利】。

【菩萨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间语,乖离他爱,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菩萨见诸有情」,「有情」众生「为恶友朋之所摄受,亲爱不舍」,有情众生一时的迷糊,被邪知邪见的恶知识所摄受,有些人邪知邪见,但是他有广大的福报,他有他的摄受力,众生被恶知识所摄受的缘故,彼此的感情「亲爱不舍」,感情非常的深厚,你不可能有其它的方法来劝谏他离开这个恶知识,不可能。「菩萨见已,起怜愍心」,菩萨见到这个众生因为亲近恶知识的缘故,不管是他的道心、或者正见,都一天一天的在堕落当中,所以这个菩萨内心当中非常着急,「发生利益安乐意乐」,生起要利益有情众生的意乐、一个希望。


       他采取什么行动呢?「随能随力说离间语」,菩萨就依止自己的智慧能力,就讲出了「离间语」。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什么叫离间语呢?在这个情况之下,你把对方的过失如实的说出来、如实的说出来,也不要去加油添醋,把恶知识种种的过失如实的说出来,使令众生知道恶知识的真实相貌。当然这个目的并不是要去伤害恶知识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这个众生「离」开「恶友,舍相亲爱」,不要再去亲「近」这些邪知邪见的「恶」知识,造成内心的邪见。

       「勿令有情由近恶友,当受长夜无义无利」,不要有情众生因为亲近恶知识的摄受教化,产生颠倒邪见,长时间堕落到三恶道受苦。「菩萨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间语,乖离他爱,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这个地方是说离间语的对象就是他亲近的恶知识,亲近恶知识比一个人造罪还可怕

       我们在学佛的过程当中偶尔也会有罪业出现,我们并不是一个身心清净圆满的众生,我们很努力的来调伏自己,但是有时候会失控,但是因为我们有正见,我们内心当中经常有观照力来调整自己。但是你亲近恶知识,这样就不同了,你完全产生邪见了,你不可能有改变的情况。所以《华严经》上说:亲近恶知识的过失,比你亲近老虎跟师子还可怕老虎跟师子的伤害伤害你一生,来生就没事恶知识伤害你是生生世世的颠倒。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菩萨为了令众生离开恶知识,所以只好说离间语,使令他能够了解恶知识的真实相。

       这一条戒在身口七支当中是唯一共声闻修学,其实声闻戒法也有这一条戒的意思,就是「破恶伴党」,就是说有这个恶伴党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把恶伴党的过失如实的表达出来,使令这些僧众离开恶伴党,所以这一条戒是唯一共声闻学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的过失太重了,如果不说离间语,所产生的过失非常广大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癸六、粗恶语

       说「粗」暴责骂的言词,看戒文:

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粗恶语,猛利诃摈,方便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

菩萨如是以饶益心,于诸有情出粗恶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菩萨」看到「有情」众生「为行越路」,他的行为超越了正常的轨范,内心当中「非理而行」,内心随顺烦恼而转,而且是不知惭愧。 你说一些柔和的言词、讲出一些道理,他已经没办法接受,就是他的烦恼特别的坚固炽盛。菩萨这个时候只好采取比较猛烈的手段,就是「出粗恶语,猛利诃摈」,面对众生的颠倒炽盛,就说一些「粗」暴责骂的言词,来的「猛利诃」责、来骂詈对方。他的目的就是「方便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使令他远离过失成就善法


       「菩萨如是以饶益心,于诸有情,出粗恶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就是说有些人出现过失,我们的确能够婉转的劝谏;但是有时候你看他的样子,你看他的样子就知道这个人烦恼坚固,这个时候讲道理就没有用。我们中国的禅宗最喜欢用这种方法,「临济棒、德山喝」,你要去问临济禅师说:什么是佛法的真实义?他先给你一棒,先打你一棒。为什么呢?我曾经问过我的恩师上达下理老和尚,他说:有些人妄想很重,你跟他讲道理,佛法没办法进入他的心所。就是说他的内心跟佛法中间有一道墙壁,打妄想,你这个棒子打下去他痛(呵),有能够截断妄想的作用。把他妄想截断,突然间他内心寂静下来,这个时候你佛法讲进去他就有感应。禅宗这种特殊的教育有他的效果,就是以一种骂詈的方式、粗暴的方式来给你一些刺激,你会从这种颠倒妄想当中醒过来,这个就是一时的方便。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癸七、绮语

       「绮语」就是讲出戏论的言词,我们看戒文:

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信乐倡伎、吟咏、歌讽,或有信乐王、贼、饮食、淫荡、街衢无义之论】。

菩萨于中皆悉善巧,于彼有情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现前为作绮语 相应种种倡伎、吟咏、歌讽、王、贼、饮食、淫、衢等论,令彼有情欢喜引摄,自在随属,方便奖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

菩萨如是现行绮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菩萨见」到「有情」众生内心喜欢二件事。

       第一个是游乐的言词:游乐言词包括「信乐倡伎」,「倡伎」就是舞蹈;「吟咏」,吟咏就是吟诗作曲;或者是「歌讽」就是唱歌,这个是属于游乐的言词
       第二个是有情众生他喜欢闲杂的言词:他欢喜国「王」论,欢喜跟你谈谈国家跟国家之间的政治;或者盗「贼」论;或者「饮食」,要怎么去煮菜;或者是男女的事情;或者是「街衢」,「街衢」就是马路消息。总之就是对内心灭恶生善完全没有帮助功能的这种论调。

       「菩萨」内心当中为了摄受有情众生,他也应该要「善巧」的学习这些游戏言词、闲杂言词。为什么呢?要对他「起怜愍心」,来「利益」他的缘故。所以有时候菩萨会随顺「现前」的因缘,「作」出一些「绮语」,或者是游乐的言词、或者是闲杂的言词,「种种」的「倡伎、吟咏、歌讽、王、贼、饮食、淫、衢等论」。菩萨为什么要做这些戏论的言词呢?因为要「令彼有情欢喜引摄」,就是说众生佛法的善根没有成熟以这样的戏论言词来投其所好对众生能够产生一种「引摄」去摄受摄受以后,这个众生就会「自在随属」,他会主动的亲近菩萨,做为菩萨的眷属

       这个时候菩萨在这样的一个好的关系之下,就能够以种种的「方便」来鼓励他、开「导」他佛法,使令他能够「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内心当中产生灭恶生善佛法的功德。所以「菩萨」暂时的「现行绮语」,是「无所违犯,生多功德」。也就是说我们如果面对有一类的有情众生,佛法善根没有具足,他好乐讲一些戏论,就是说你跟他讲佛法他还不一定接受,你要跟他算算命、看看风水地理,他就很崇拜你,崇拜你的时候,你跟他开导佛法,他就能够信受奉行。所以在菩萨戒的后面讲到「障智慧度」提到这个观念,如果你是一个初心菩萨,你应该要一心的修学佛法,一心行道;如果你是老参,对大乘佛法已经通达,你可以拨出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学习外道的典籍,但是你还是要拨三分之二、多分的时间来学习佛法。为什么要学外道典籍呢?因为要摄受众生,说是「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你没有方便门,众生没办法进来佛法的真实相。所以这个地方是说对一类的有情众生,他的佛法善根没有成熟,我们可以随顺一些世间的绮语来暂时摄受,使他对你产生好感、欢喜,然后再开显真实的佛法。

       以上的七条戒都是菩萨不共学的地方。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性罪中的不共。在遮罪当中,我们为了利益有情众生,若不摄受衣钵财宝是犯戒,所以在遮罪当中你不做是犯戒;但是在性戒当中,你有做有功劳没做没有过失,也就是你可以选择自己的能力量力而为,所以在性罪当中,佛陀只有鼓励赞叹,但是并没有说「你不做就染违犯」、就伤害菩提心,不是这个意思。
       就是说你做的话,如果在这样的条件具足之下,「善巧方便,为利他故」,而且是在特殊的境缘,少分现行,这样子增长菩提心;如果你没有把握,你不做也不损害菩提心。所以这个地方有这样的差别。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我回答一些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受菩萨戒的人要学普贤行吗?

答:我们应该说你受了菩萨戒「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所有的善法都要修学,何况是普贤行呢!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普贤十大愿王对修行有什么重要?对净土的往生有什么帮助?

答:普贤十大愿王我们应该从二方面来说:先讲「普贤十大愿」,再讲「王」。


       普贤的愿有十个: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这三个是修归依,主要是修对三宝的信心。就是说我们要对三宝有信心要怎么做呢?礼拜、赞叹、供养。当然三宝不须要你供养,但是我们假借礼拜、赞叹、供养成就一个未来得度的因缘,所以刚开始偏重在礼拜、赞叹、供养

       慢慢开始修智慧请佛住世、请转法 轮,学习佛法。所以前面是偏重在修归依忏悔业障、随喜功德、灭罪生善,其实这些都是前方便,普贤十大愿王的前面几个都是前方便;真正的正修是在请佛住世、请转法 轮,这个时候正式修学佛法,成就内心的戒定慧

       最后一个普皆回向大悲心,把前面的归依、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的功德,乃至成就智慧的功德,普皆回向一切众生

       普贤十大愿王的殊胜点在哪里呢?为什么称为「王」?因为它是时空无尽的,你看他每一个愿都是「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礼拜乃至普皆回向无有穷尽」,这空间无尽,他没有简别任何有情;而且他时间上「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是菩萨道不共声闻的地方。声闻人在生命当中的修学,他仅限于他生命在的时候,所以声闻人入涅槃以后,什么事都不做了,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事都不做了;但是菩萨道不是这样,菩萨道是时空无尽的,「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不管时间、空间都是遍满时空的。

       所以为什么这个地方也提到「《无量寿经》皆遵普贤之德」。什么叫普贤之德?《华严经》上说:「十方诸佛有长子,其名号曰普贤尊」。说十方诸佛的长子,任何一个人要成佛之前(长子是继承佛位的),你一定要遵循普贤之德,普贤之德就是时空无尽的行愿,没有休息的;那当然对净土有帮助的,因为你往生净土,你为什么往生净土?你不是去享受,是为了菩提道求生净土,所以求生净土也是追求无量时空的行愿,只是说我们选择先到净土去成就圣道。有些人愿意以凡夫的阶位来行菩萨道、他愿意求增上生;有些人认为以凡夫的阶位行普贤愿容易退转,所以他先到净土去:都可以的,根本上都是时空无尽的行愿。诸位你们拜《八十八佛》的时候,后面那个七支供养就是普贤行愿。我每一次在上课之前的打坐,我听到你们在回向内心很感动,你们唱诵非常庄严。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儒家的思想可不可以做菩萨修学的基础?

答:儒家思想当然是可以啦,儒家思想跟大乘佛法很接近,它在自利方面克己复礼,也是讲调伏力,说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可以的


       其实你看中国的古德,蕅益大师、莲池大师、印光大师都是通达儒学以后才学习佛法的,所以它是可以做基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对大乘经论的理解、培养菩萨种性信心的方法,有无阅读的次第?

答:培养菩萨种性,当然因人而异啦。菩萨种性的修学,我个人认为《法华经》最殊胜,它比较全面,当然你也可以参考其它的经论。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策发菩提心除了藏系佛法当中《广论》所言的七重因果跟自他交换,汉地的方法是否就是修持菩萨戒,做为策发菩提心的方法?

答:当然菩萨戒是一个策发菩提心的方法,不过比较偏重在实践。诸位如果看藏系跟汉系的经论不同


       中国的祖师在开显佛法非常圆融,你读蕅益大师《灵峰宗论》的开示、你读印光大师的开示,你读完一遍,你达不到效果,你感觉不出他在讲什么

       不像藏系,藏系的佛法是次第分明,它告诉你,「第一个、你思惟你今生决定要死,修无常观;思惟死时的时间是不决定的,随时会死;第三个是你死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除了佛法的功德,一切都带不走」,从无常告诉自己什么该放弃、什么该去追求,所以藏系的佛法是次第的。

       但是中国的祖师讲出一句话:「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他这个话你看不出他在讲什么,但是你多读几遍、把味道读出来以后,你会觉得祖师大德的话不可思议,他是圆融性的、整体性的。

藏系的佛法是条理性的

       但是从现在的思考,我看藏传佛教会兴盛,因为它跟现在知识分子的思考接近;但是中国汉系的佛教有不共的地方,如果我们只看藏系的、不读汉系的,你总是会觉得在整个次第当中少一个会归处:就是汉系的佛教是圆融性的藏系的佛教是次第性的

       所以有些人批评中国佛教没有次第,这是不应该的,因为它的特色就是圆融,就好像你批评藏传佛教没有圆融性一样,它每一个教法都它的特色,所以这二个教法都应该要去参考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瑜伽菩萨戒》「弃舍恶人戒」当中讲到不可弃舍暴恶众生,请问法师:有无一阐提跟定性声闻的存在?定性声闻会成佛吗?

答:当然都会成佛每一个众生迟早都会成佛的。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本性如此


       我最近在研究《大乘起信论》,我感觉到说是「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麤」,说是我们违背本性,说我现在去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违背本性。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本来具足很多功德,但是表达不出来。为什么?因为违背本性。就好像厨房买一台机器,这一台机器有很多功能,但是功能都表达不出来,因为你没有遵守它的操作轨则,我们没有遵循它原来的操作轨则。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性、本性是不适合作杀盗淫妄,不适合,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原来的设计不是让你用来造罪的,这个诸位体会得到吗?它不适合造罪,你用来造罪,你就违背本性。就是为什么你造罪以后你内心会不安?就是它不适合造罪,你一定要用它来造罪,那你违背它的本性嘛。

       那为什么我们随顺善业的时候我们内心很坦荡安乐呢?因为随顺本性嘛。从这个地方你就可以知道,哦,原来我们今天去造善法是正常的,因为心的本来面目本来就应该要造善嘛。你把它拿来造罪,你违背它的操作原则,它本来的设计不是用来造罪业的。这是我最近研究《大乘起信论》的一些观念、一些心得。

       所以一阐提、所谓的邪恶众生,他们只是暂时的迷失本性,不是说他失去本性,所以他还是可以恢复的因为本性如此吗。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十五卷


 
《瑜伽菩萨戒本》,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页,「庚三、住邪命法戒」。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菩萨戒的修行内涵基本上是二大内涵:第一个是戒体,第二个是戒行


       谈到戒体,就是我们必须要先安住菩萨种性


       菩萨种性在《成唯识论》当中提出二个内涵:第一个、你必须要发坚固的菩提心;第二个、你要具足大乘正见。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正知见,这二个事实上就是一种所谓的观照力,对生命的观照


       我们在成就大乘种性,就是你首先要有一种智慧来观察生命的真相,在经论上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就是说我们在观照生命的时候,应该从他因地的相貌跟果地的相貌来观察。从因相来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有一种功能,有一种摄藏,「无始时来界」,这个「」就是种子,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所造作的业力虽然剎那剎那的过去,但是它的种子、它的功能会被我们内心保存下来,在因缘成熟的时候,种子又会生起一种善恶的现行,所以我们在造善造恶的时候,会愈造势力愈大就是这样。你刚开始去造作一个善法、或者恶法的时候,那个力量是薄弱的;但是你造久以后,不管造善造恶,势力都是增长广大。就是我们内心的因地,它像滚雪球一样,有一种展转增胜的功能。这种功能到因缘成熟的时候会有什么果报出现呢?「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因为这种功能的累积,会使令我们在生命当中就出现差别果报:有些人善的功能强,就出现安乐的果报;有些人恶势力的功能强,就出现痛苦的果报。所以生命的本质就是一种因果的相续,但是因果相续的关键点在于我们内心的相续,因为因果是由心所摄持


       所以事实上在观照因果的时候,我们应该要进一步的去观察心的相貌,观心。怎么观察这一念心呢?在《成唯识论》指导我们怎么观心,它说:你应该观察这一念心是「恒转如瀑流」,就是我们的心就像一个急速的水流,这个急速的水流你可以从二个方面来观察:
       第一个、它是恒常相续的,它这个水流是不能停止的,表示我们每一个造作,这个因果是相续的,因果丝毫不爽,你今生的果报是前生的因地所创造的,来生的果报又是今生的因地所创造的,所以前世的因招感今生的果,你今生又创造一个新的因地又会招感来生的果报,因因果果是相续的,就像一个水流它从来不会停止,所以心有恒常相续的功能
       第二个、心有前后变化的功能,「」,就是说它虽然相续,但是这个水流可是剎那剎那的变化,这当中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自我,这个自我意识的个体意识是不存在的,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就是说因果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的,说是我空、法空,就是生命是可以改造的。所以我们从观察这一念心性当中,就明白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它当体即空;但是在空性当中,每一个造作对我们生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它又是变化性、又是无常无我的。


       当我们这样子去观照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去发起一个誓愿,所谓的「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由内心的观照发起了菩提的愿力,这样子的观照力我们叫做安住菩萨种性,也就是安住菩萨戒体。


       由这个戒体就付诸了真实的行动,所谓的戒行。在本戒当中讲到戒行,等于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有断恶、修善、度众生三种戒行。这三种戒行其实就是分成二部分:从自利的角度,就是断恶、修善,就是一种内心的调伏,透过观照以后,我们知道应该要去调伏自己的过失,以增长自己的善业,调伏力;从利益众生的角度就是一种摄受力,这个时候观照就不是向内观照,是向外观察众生的根机众生得度的因缘施设种种的善巧方便,这个就是所谓的摄受力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整个菩萨戒的修行就是三种力量:第一个是观照力为自体,表现在自利方面的观照就是调伏力,以戒定慧来调伏自己的过失;表现在利他方面就是对众生的摄受力:就是观照力调伏力摄受力。其实我们每一条戒都是具足这三种力量。好,我们看《讲义》三十页: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10庚三、住邪命法戒

辛一、明染违犯

       这个讲到「持戒度」,持戒度当中有七条戒,这是第二条戒

       首先我们解释「邪命」,什么叫「邪命」呢?就是用不正当的方法来取得财富、来资养我们的生命,你取得财富的方法不正当、非法,叫做邪命
       这当中分二科,先看「辛一、明染违犯」,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生起诡诈,虚谈现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 ,味邪命法,无有羞耻,坚持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内心当中具足对生命正确的观照力,但是他这个时候「生起诡诈」,他内心当中生起一个「诡」,「」就是虚妄不实的意思,他明明没有这个功德,他假装有这个功德,叫虚妄不实。他为什么虚妄不实?主要的动机就是一个「」,就是想要欺诳他人,「诈」就是欺诳他人,以虚妄不实的功德来欺诳他人,内心当中有这样一种邪恶的动机。他以这样的一种动机,当然就是他的观照力失掉了,他开始随顺妄想而转。他进一步付诸行动,「虚谈现相」:「虚谈」是一种口业的邪命,用口业来创造邪命;「现相」是一种身业的邪命,以身体的造作来创造邪命。

       口业跟身业的邪命,在《大智度论》当中讲到出家众五种邪命 前面二种是身业
       身业当中第一个是诈现异相,就是说出家众本来的身相应该是剃发染衣,但是你这个头发故意不理,头发留得很长、胡须留得很长,穿着破旧的衣服、打着赤脚,表现出修行苦行的样子,以这样子来博取别人的供养,这个就是诈现异相。
       第二个是占相吉凶,出家众的本业应该是弘护正法、续佛慧命,你却从事看地理、看风水、算命卜卦,以此来获取财富,这个也是一种邪命,这是属于身业的邪命。
       口业的邪命有三种:
       第三个是自说功德,你经常在居士的面前赞叹自己的功德,你说「你看我持戒多么庄严,我内心当中有殊胜的禅定、有殊胜的智慧、有殊胜的种种德行」,你自说功德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去博取别人的供养;
       第四个是高声现威,我们在居士面前故意现出一种有威严的声音、很特殊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摄受力、来博取别人的供养;
       第五个是说所得利,就是说你在彼处得到利养而在此处宣说,你向某一个人说「某某居士他供养我什么什么东西」,言下之意,你也希望对方能够比照如此的供养,这个也是属于邪命。出家众的邪命等于是由身业跟口业,当然这样的邪命主要的是内心生起了「诡诈」,有虚妄不实的欺诳之心。


       总之,他的内心当中没有安住在内心的功德上,等于是「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以种种口业、身业的方便来取得众生的供养,目的就是「假利求利」,就是以利养来求取利养。「假利求利」有另外一层意思,律上也有说明,就是我们出家众,你可能是个执事,你把僧团的东西送给居士,或者你把别人供养你的东西送给居士。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呢?你就是要拉拢感情。本来身为一个僧宝是要受居士的供养,做众生的福田,结果你反而拿东西来摄受居士、来拉拢感情,希望他对你做出更大的供养,这样子就是「假利求利」。


       总之这个意思就是说「味邪命法」,贪着邪命之法,内心当中「无有羞耻,坚持不舍」,对于这样的过失,你内心当中没有想要改过迁善的意乐,念念的「坚持不舍」,这样子就违「犯」了菩萨戒,也等于是伤害了菩萨戒体。这个地方「虚谈现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主要是讲到出家众的邪命,但是因为菩萨戒是通于出家在家,所以在《涅槃经》当中也讲到在家居士十六个邪命 ,身为在家菩萨要避免的:
       第一个是屠儿,屠就是作杀生的事业
       第二个是魁刽,魁刽就是厨师,也不能做厨师,因为厨师拿刀子去杀众生,伤害你的慈悲心;
       第三个是养猪,养猪虽然你不直接杀生,但是你跟杀生造共业,你为什么养猪?你不是慈悲心要去养牠,你是把牠养大了要卖掉杀掉,所以养猪也造了共业;
       第四个是网鸟,去抓鸟;
       第五个是捕鱼
       第六个是捕蛇
       第七个是养鸡,养鸡跟养猪一样,都是去创造一个杀生的因缘
       第八个是猎师,从事打猎;
       第九个是捕贼,你抓贼,抓贼的过程当中也容易起瞋心,去做一些伤害众生的事;
       第十个是咒龙,就是用咒术去杀龙;
       第十一是做贼,你自己做贼;
       第十二个是做狱吏,狱吏就是管犯人,犯人的个性刚强,你去管他们,你可能会起瞋恨心,数数起瞋恨心就容易伤害你的菩提心;
       第十三个是做淫女
       第十四个是沽酒,卖酒,在菩萨戒是非常忌讳一个居士卖酒,因为酒是无明药,你把无明药卖给众生,这个过失很重;
       第十五个是洗染家,就是你不能开洗衣店,因为洗染家、洗衣店都会放一些漂白水、消毒水,这些东西排到水沟的时候会伤害这些水沟的众生;
       第十六个是压油家,这些豆子要压成油之前都要放一段时间,可能会长虫,所以你在压油的过程当中也会伤害生命。
       总之在家居士,不能够从事有关杀盗淫妄的职业,这个就是所谓的邪命法,就是以不正当的方法来取得财富、来资养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辛二、明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炽盛蔽抑其心,时时现起】。

       这一条戒的开缘是初心菩萨,可能你在没有受菩萨戒之前曾经有邪命的业有邪命的因缘,你现在受了菩萨戒,知道这是过失相,你内心当中已经「生起」要「除遣邪命这样的一种「意乐」,换句话说,你内心当中已经依止正见来如实的观照,观照邪命法在生命当中,对你来说是创造一种过失的,你开始厌恶邪命之法,而且你「发勤精进」,你也采取对治调伏的行动,开始慢慢的去改造这个事情。但是因为这个邪命之法在你的生命当中,你可能已经从事了好几十年,所以对于邪命的「烦恼」特别「炽盛蔽抑其心」,心有烦恼的活动经常的障碍你的正念,所以你有时候会经常的「现起」这个因缘,这条戒在这种情况下,佛陀把它列为开缘。

       这个地方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我们研究菩萨戒,我们看到佛陀对于一个人生起增上惭愧心是非常的包容,如果我们今天看这个戒律会发觉一件事,佛陀当然也会待人处事,你看佛陀在僧团当中有二个弟子跟他特别亲密的:一个是阿难尊者,一个是提婆达多。这二个都是佛陀的堂弟,但是佛陀对这二个人的态度是截然不同。你看阿难尊者(Ananda)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过失出现,佛陀的口气是摄受的、鼓励的;但是如果是提婆达多(Devadatta)犯错,佛陀的口气是非常严厉的诃责詈。有弟子就说「佛陀的心不平等」,佛陀说:我的心就像大地一样平等的呵护众生,但是为什么对阿难尊者跟提婆达多有不同的差别呢?因为阿难尊者内心当中具足惭愧提婆达多是无惭无愧,所以不用这种骂詈粗恶的言词,他没办法改过的。



       佛陀讲完这个事情以后,就讲了一个小故事 来说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佛陀说:过去有一个婆罗门,这个婆罗门发心要做一个功德,就是在荒野山路的地方,他挖了一个井叫做义井,提供过路的人在这个地方歇歇脚、喝喝水、洗洗脸,很多人因为这样子就得到很大的利益。有一天黄昏的时候来了一群野干,野干也到这个井来喝水、洗脸、休息,野干用完水要离开的时候,野干王就把头伸在勺子里面,头往上一摇、往地上一摔,就把这个木头做的勺子给摔坏了,摔坏以后牠就很得意。其它的野干就劝谏说:这个勺子有它的作用,很多人用它来汲水,你把它破坏了,其它人就不能受用了。野干王说:我的心情只管我欢喜不欢喜,这个勺子有什么作用,我不在乎的。讲完以后牠就离开了。离开以后,这个时候有人就跟婆罗门报告说:你的义井做得很好、地点很好,但是你的勺子被摔坏了、被野干摔坏了。这个婆罗门说「没关系,摔坏了我再做一个」,他又做一个新的放在旁边。第二天这个野干王又带一群野干来用水,用完以后,牠又把头伸进去,然后一摔又把它弄坏了。摔坏以后,人家又跟婆罗门报告,他又补上去一个,这个野干王总共把勺子摔坏了十四个。凡夫的心情在做善业耐心是有限的,凡夫跟圣人的善心不同,凡夫的善心是夹杂烦恼,你不能刺激他。这个婆罗门被摔了十四个勺子以后,他的烦恼被触动了,他说「是谁障碍我做功德」?他很生气,这一天早上就拿着一根棒子,躲在树后看看是谁破坏这个勺子。早上过去了,没事;中午也过去了,没事;哦,到了黄昏的时候,野干王又带了一群野干来喝水,喝完水以后,野干王的烦恼习气又发动了、老毛病又犯了,又把头伸进去准备要甩的时候,婆罗门就拿起棒子把野干王打死。佛陀说:野干王就是提婆达多的前生,提婆达多的个性,做什么事情都是数数现行、都无惭愧,一个人没有惭愧心,在佛法来说是非常严重

       我们身为佛弟子,我们也会犯错;一般的人他没有学佛,他也会犯错:但这二个错误所产生的因缘果报是不同的。就是我们犯了错以后,我们回到了佛堂会拜佛静坐,这个时候把心静下来,把心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内心正见的功能就发动出来,开始观照自己今天身口意的行为,我们就会马上检查到自己的过失出现,这个正见的善根会产生一种惭愧反省的力量,这个在我们生命当中是非常珍贵的、非常珍贵的。一个人其实不怕犯错,就怕你那个错误出现的时候,你没有反省对治的力量,你就会一直错下去了;就是这个人开车,他永远不知道踩煞车,这个车子就一直开下去,直到撞到墙壁为止。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菩萨戒本身的修学是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学,诸位要知道菩萨戒不是引导大家成就阿罗汉,阿罗汉四生就可以成就,这是一个成佛之道。换句话说,菩萨戒的四重四十三轻戒的圆满,是成佛的时候圆满,那是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修学四重四十三轻。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佛陀要求每一个菩萨:我们不可能刚开始就把菩萨戒持得圆满,但是你起码要先把观照力、调伏力栽培起来,你要有惭愧心。你有惭愧心,就表示你的生命永远充满了希望,虽然你现在做得不好,但是你充满了希望,你的生命会不断的增上。



       所以佛陀看到这个人未来增上的功德,所以对他暂时的过失生起包容,因为他有潜力,他这个过失相是暂时的,他马上要解脱这个过失。如果我们今天一个人没有惭愧心、没有观照力,那你真的是没有希望、没有解脱的希望。当然惭愧心来自于观照力,而观照力的根源来自于正见,你要多多学习经论、明白道理,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你才能够生起观照、生起惭愧。这个地方是说一个人已经开始生起观照、生起调伏,虽然「烦恼炽盛」暂时的「蔽抑其心」而「时时现起」,但是佛陀认为这个人是无违犯,因为这个只是暂时的因缘,他已经开始在改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20 0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