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微尘众

[有关持戒]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次善现。汝问齐何当知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者。
       若菩萨摩诃萨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时。从一地趣一地
       齐此当知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


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从一地趣一地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一切法无所从来亦无所趣何以故。
       善现。以一切法无去无来无从无趣。由彼诸法无变坏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所从趣地不恃不思惟虽修治地业而不见彼地
       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时从一地趣一地


云何菩萨摩诃萨修治地业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初地时。应善修治十种胜业云何为十。
       一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增上意乐业。利益事相不可得故
       二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一切有情平等心业。一切有情不可得故
       三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布施业。施者受者所施物不可得故
       四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亲近善友业。于诸善友无执着故
       五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求法业。诸所求法不可得故
       六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常乐出家业。所弃舍家不可得故
       七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爱乐佛身业。相随好因不可得故
       八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开阐法教业。所分别法不可得故
       九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破憍慢诸兴盛法不可得故
       十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谛语业。一切语言不可得故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初地时。应善修治此十胜业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二地时。
       应于八法思惟修习令速圆满云何为八。
       一者清净尸罗二者知恩报恩三者住安忍力
四者受胜欢喜五者不舍有情六者常起大悲
       七者诸师长敬信心咨承供养如事诸佛
八者勤求修习波罗蜜多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二地时。于此八法应思应学令速圆满。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时。应住五法云何为五。
       一者勤求多闻常无厌足。于所闻法不著文字
       二者无染心常行法施。虽广开化自高
       三者为严净土植诸善根。虽用回向自举
       四者为化有情。虽不厌倦无边生死憍逸
       五者虽住惭愧所著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时。应常安住如是五法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四地时。应于十法受持不舍。云何为十。
       一者住阿练若常不舍离。二者常好少欲
       三者常好憙足。四者常不舍离杜多功德
       五者于诸学处常不弃舍。六者于诸欲乐深生厌离
       七者常乐发起寂灭俱心。八者舍一切物
       九者心不滞没。十者于一切物常无顾恋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四地时。于如是十法受持不舍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五地时。应远离十法云何为十。
       一者应远离居家。二者应远离苾刍尼
       三者应远离家悭。四者应远离众会忿诤
       五者应远离自赞毁他。六者应远离十不善业道
       七者应远离增上傲慢。八者应远离颠倒
       九者应远离犹豫。十者应远离贪嗔痴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五地时。应常远离如是十法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六地时。
       应圆满六法云何为六。
       所谓六种波罗蜜多即是布施乃至般若


       复应远离六法云何为六。
       一者声闻心。二者独觉心。三者热恼心
       四者见乞者来不喜愁戚心
       五者舍所有物追恋忧悔心
       六者于来求者方便矫诳心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六地时。
       常应圆满前说六法。及应远离后说六法


复次善现。
       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七地时。应远离二十法云何二十。
       一者应远离我执乃至见者执
       二者应远离断执三者应远离常执
       四者应远离相想执
       五者应远离见执。六者应远离名色执
       七者应远离蕴执。八者应远离处执
       九者应远离界执。十者应远离谛执
       十一者应远离缘起执。十二者应远离住着三界执
       十三者应远离一切法执
       十四者应远离于一切法如理不如理执
       十五者应远离依佛见执。十六者应远离依法见执
       十七者应远离依僧见执。十八者应远离依戒见执
       十九者应远离依空见执。二十者应远离厌怖空性


应圆满二十法云何二十。
       一者应圆满通达空。二者应圆满证无相
       三者应圆满知无愿。四者应圆满三轮清净
       五者应圆满悲愍有情及于有情无所执着
       六者应圆满一切法平等见及于此中无所执着
       七者应圆满一切有情平等见及于此中无所执着
       八者应圆满通达真实理趣及于此中无所执着
       九者应圆满无生忍智
       十者应圆满说一切法一相理趣
       十一者应圆满灭除分别。十二者应圆满远离诸想
       十三者应圆满远离诸见。十四者应圆满远离烦恼
       十五者应圆满止观地。十六者应圆满调伏心性
       十七者应圆满寂静心性。十八者应圆满无碍智性
       十九者应圆满无所爱染
       二十者应圆满随心所欲往诸佛土佛众会自现其身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七地时。
       常应远离如前所说二十种法及应圆满如后所说二十种法


复次善现。
       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八地时。应圆满四法云何为四。
       一者应圆满悟入一切有情心行
       二者应圆满游戏诸神通
       三者应圆满见诸佛土如其所见自严净种种佛土
       四者应圆满承事供养诸佛世尊如来身如实观察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八地时。于此四法应勤圆满。


复次善现。
       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九地时。应圆满四法云何为四。
       一者应圆满根胜劣智。二者应圆满严净佛土
       三者应圆满如幻等持数入诸定
       四者应圆满随诸有情善根应熟故诸有自现化生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九地时。于此四法应勤圆满。


复次善现。
       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时。应圆满十二法云何十二。
       一者应圆满摄受无边处所大愿随有所愿皆令证得
       二者应圆满随诸天龙及药叉等异类音智
       三者应圆满无碍辩说。四者应圆满入胎具足
       五者应圆满出生具足。六者应圆满家族具足
       七者应圆满种姓具足。八者应圆满眷属具足
       九者应圆满生身具足。十者应圆满出家具足
       十一者应圆满庄严菩提树具足
       十二者应圆满一切功德成办具足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时。应勤圆满此十二法
善现当知。若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已。与诸如来应言无别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6-5-14 13:25
复次善现。汝问齐何当知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者。若菩萨摩诃萨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时。从一地趣一地。齐此当知菩 ...

谢谢师兄!
刚读了一遍,重新编辑发了出来。
发现有些菩萨戒条目也在其中,不过只能看出很明显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大宝积经》上说:「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T11,495c)佛陀把我们这个生命的造作做一个比较:
       假设我们今天用「满设恒沙界」的「珍宝」,以恒河沙这么多的珍宝来供养最尊贵的佛陀,从的角度来说,他这个能供养的心非常的虔诚,他把他恒河沙的珍宝,他自己没有受用,拿出来供养,所以能供养的心是非常的虔诚;所供养的十法界最尊贵的佛陀,也是最殊胜的福田:所以他这个造作是一个广大的福德善业


       但是这样的善业「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这样广大的福德善业,比不上我们在一天当中短暂的时间来修习寂静的功德。「寂静」在佛法的意思,就是我们透过止观修学调伏我们的烦恼所显现的一种相貌叫「寂静」。


也就是说福德的善业对烦恼并没有调伏力量,虽然我们积集了善业,但是我们的烦恼还是原封不动,烦恼原封不动,遇到染污的因缘自然就会造作罪业,所以我们积集福德的善业会招感一时安乐的果报,但是也会带来很多罪业的过失


       我们今天能够听闻佛法,在佛法当中产生一种正确的观照力,由观照的增长产生调伏的力量,这样子对烦恼有解脱的力量,这个是在生命当中最为珍贵的,还有解脱烦恼的功德。为什么?我们今天得到珍贵的人身,能够暂时放下世间的尘劳来听闻菩萨的戒法,让我们知道在成佛之道当中,什么事情我们不该做、什么事情我们应该做,对我们的成佛之道作出一个正确的规划,这件事情对我们的生命是意义重大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31辛二、憍慢不听法戒

壬一、有违犯

癸一、染违犯

       我们这一科讲到「憍慢不听法戒」。



       这一大科是讲到「障般若度」,「障般若度」分二科:


       第一科是「对法明犯」,对于所修学的佛法的一个轨范来说明犯戒的情况;


       这一科是「对人」,对人主要是针对弘扬佛法的法师来说明犯戒的因缘。


       这一科「憍慢不听法戒」分成二科,「「壬一、有违犯」,


       这当中我们先看「癸一、染违犯」,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说正法论议决择,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往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就是具足菩提心跟正知见的菩萨,他「闻说正法」,他听人说起有大乘佛法弘法的因缘。什么样的因缘呢?或者是「论议」,或者是「决择」。



       「论议」是就着义理论辩,比如说这个法师在开显业果的道理、或者是空性的道理、乃至于真如佛性的道理,对于世间的真理有种种详细的论辩,叫做「论议」。
       「决择」是就着事相修学,所修学的法门有净土宗的法门、有禅宗的法门,对于所修学的法门来「决择」是非。什么样的因缘对这个法门是增上的,什么样的因缘对这个修学法门是有障碍的,对于事相的通塞加以「决择」。


       总之,这个菩萨他听人说起有人在弘传大乘佛法的理论跟他所修学的方法。这个菩萨依止「憍慢」心,他的内心本来依止菩提心,但是他在这个因缘当中「憍慢」心出来活动了,把菩提心给障碍了,就是他的菩提心为「憍慢」心所制服。


       「憍慢」心它的相貌就是「恃己于他,高举为性」,「恃己于他」,换句话说一个人会产生憍慢,这个人还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是一个有功德的人,在多生多劫的生命当中积集了一些善业的资粮。
       这种憍慢因缘在佛法当中提出有四种因缘


       第一个、就是他种性高贵,他这个人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或者是有很高的学历,所以他这个人特别的高贵,他就憍慢;
       第二个、他是聪明有智,这个人他的悟性特别高,别人在听闻的时候要听好几次,他一听以后就懂,懂了以后他就永远不会忘掉,他有这样的一种聪明有智;
       第三个、年纪长老,这个人出家很久了,戒腊很高了,长时间在佛法当中修习很久了,也累积很多的经验;
       第四个、福德广大,有很大的福报,受到很多人的恭敬供养。他因为内心当中有这四种的功德,就把他学习佛法这种好乐佛法的心情给遮蔽了,就起憍慢心。


       因为「憍慢」的缘故,就「怀」着「嫌恨心」跟「恚恼心」,嫌弃这个说法的法师,看不起这个法师,这个法师可能是种性卑劣、或者是戒腊很低、或者等等不足的因缘。所以他就「怀」着「嫌」弃的「心」情、看不起的心情,或者「怀」着「恚恼」的「心」情,就产生瞋恚心,「而不往听」法,这样子就「犯」了菩萨戒,就「是染违犯」。因为这整个因缘当中有烦恼的活动,有憍慢心跟嫌弃心、瞋恼心的活动,就会染污我们菩萨的戒体。

癸二、不染违犯

       【若为懒惰懈怠所蔽而不往听,非染违犯】。

       他不往听法不是憍慢心,也不是瞋恚心、嫌弃心,是一时的「懒惰懈怠」,可能最近比较忙、事情比较多,一时「懒惰懈怠」「所」遮「蔽」了他一种求法的心,「而不往听」法,这样子也是有犯,但是他在整个犯的因缘当中并没有这种粗重的烦恼活动,也就不会染污他菩萨的戒体了,所以是「非染违犯」,是轻的突吉罗罪。

       大乘佛法的修学,我们还不怕你一个人善根不够,最怕的是憍慢心,就是憍慢心特别障碍圣道的,特别是他憍慢的所缘境又是一个佛法,这个过失也就特别重了。

       智者大师《法华玄义》当中讲到我们听闻佛法四种利益



       第一个是欢喜,就是佛法是一个功德的相貌、是一个宝,佛法僧三宝,我们这一念苦恼躁动的心跟法宝接触的时候,内心有法喜,现世就有安乐,不要说是以后的解脱,内心当中法喜充满;
       第二个是生善,我们一次一次的听闻,经过如理思惟,就在内心当中产生信进念定慧五种善根──对佛法的好乐心、对佛法的精进、正念、禅定、智慧,就是我们数数的听闻,能够在我们染污的心中生起五种的善根;
       第三个是破恶,善根慢慢的增长,它对于我们内心的烦恼就有调伏消灭的力量,光明能够破除黑暗,有灭恶的功能;
       第四个是最重要入理,就是我们在整个生命差别事相当中,我们能够找出一个正确的道理、正确的轨则。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是很多人造了善业、也很多人造了罪业,罪业跟善业到底是遵循什么轨则在运作?宇宙间一个不变的道理,我们经过听闻佛法能够悟入,这个就是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四种因缘


       佛法有四种因缘,本来我们应该是要数数听闻的,结果我们依止憍慢心不听闻,就障碍自己进步的空间。


       一个人会产生憍慢,我们可以从二个角度来看这个事情:


       有一种人是愚痴,就是说他这个人可能是一路修福报的,他也就不重视智慧,他也就不知道对生命观照的重要,这种人当然对于听闻佛法也就没有兴趣了,他也不觉得这件事对他有什么重要,就憍慢,以自己的福报来憍慢,这种人我们就不提了;


       第二种人、他知道佛法的珍贵,但是他有一个地方有问题,就是他没有把佛法用来回光返照,他累积佛法的知识以后,只是用佛法来为人演说,没有把佛法道理自我回光返照,他就容易得少为足,就是有这个问题,他觉得「这些他都学过了」。我们一个人能够把佛法回光返照,你有一种特殊的心情,就是你对佛法没有疲厌的心情,你每一次的听闻,佛法都进入到你的心中,对你产生欢喜、生善、破恶、入理灭恶生善力量,一次二次佛法的听闻,二次的灭恶生善,就像我们在疗病,擦一次药就有一次的效果。


       所以当我们不把佛法回光返照来调伏自己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些你都学过了」,就以自己所得的因缘来憍慢。


       西藏有一个上师叫敦珠仁波切,他讲一个重要的话说:如果我们明天要死亡,我们今天还是要学习。你看这个上师讲这个话出来!也就是说佛法的道理虽然是数数的听闻,但是每一次的听闻,在我们的心中都发挥了一种灭恶生善的力量,何乐而不为!所以憍慢是不对的,应该要数数的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壬二、无违犯

       看开缘的情况:【无违犯者:若不觉知;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知倒说;若为护彼说法者心;若正了知彼所说义,是数所闻、所持、所了;若已多闻,具足闻持,其闻积集;若欲无间于境住心;若勤引发菩萨胜定;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不往听者,皆无违犯】。

       开缘的情况有十种



       第一种「若不觉知」,「不觉知」就是这个法师所说的法太过高深,太过高深就是不契机了。就是说我是一个初学者,这个法师所说的法太高深了,我纵然去听闻也得不到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四悉檀因缘,所以我暂时不听法,因为实在不契机了。


       「若有疾病」,就是你身体有病,你的心没办法专注,你听法也是有困难的。
       「若无气力」,虽然没有病,但是身体虚弱,不能久坐,不能久坐,你坐在那个地方、走来走去,会影响说法的因缘,所以就列入开缘。
       「若知倒说」,你知道这个说法者不能随顺正理而说,换句话说,这个说法的法师是邪知邪见颠倒说法,你去听闻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对你菩提的善根产生伤害。


       ——前面的「不觉知」是不契机,这个是不契理。


       「若为护彼说法者心」,为了要保护「说法者」的「心」意,就是说这个说法者知见可能低劣于你,或者是你的徒弟、或者是你的学生等等,总之,他的整个见地都比你还低劣,你如是思惟「如果我到说法的处所去听闻,可能会让这个说法的法师产生压力,乃至于产生怯弱的心情,会影响他说法的情况」,有这种情况,为了要保「护说法」的「心」情,你暂时不听闻。但是你对于他所说的法表示尊重,只是在这样的因缘之下,你暂时不听闻。


       「若正了知彼所说义,是数所闻、所持、所了」,就是说这个法师「所说」的法「义」,你已经「数」数听「闻」,你平常就一次一次的听闻,而且是受「持」不失,觉「了」无碍,这个法你是非常非常的通达熟悉的。


       「若已多闻,具足闻持,其闻积集」,「多闻」就是说你对于各种的法门都通达了,而且是「具足闻持」,「闻持」就是忆持不忘,而且产生一种「积集」,「积集」就是产生一种坚定不移的理解。不但是听闻,而且对里面的一些理论、方法、次第,都产生坚定不移的理解。


       「若欲无间于境住心」,「于境住心」就是说你可能是僧团的执事,刚好僧团发生了特别的事故,你要马上处理,为了这个事情,你不处理可能会对整个常住的运作有一些伤害,你不能中断的,但是你对于这个法是充满了好乐之心的,这个是一时的难缘出现,列入开缘。


       「若勤引发菩萨胜定」,前面是一种事务的障缘,这是你自己要做一些行门的加行,你要引生一种殊胜的禅定,或者你在闭关拜忏、或者你在打佛七,有说法的因缘你暂时不去听法,这个是开缘的情况,因为你现在正在栽培另外一种殊胜的功德


       「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你知道自己根性非常的「愚钝」,对于法义的接受很困难,而且「其慧钝浊」,不但愚钝,你这一念心也特别散乱,就是你妄想特别多,可能这个人刚出家、或者刚学佛,一方面善根薄弱,一方面妄想粗重。你对于所闻的法很难领纳在心,很「难」去「受」,也很「难」忆「持」不忘;对「于」法师所说的「法」义,他这个「所缘」境,你很难「摄心」在「定」。就是你根本定不下心来,定不下心来,你到了法堂去,你内心还是东去西去,到处打妄想,没有随顺法师的法义而转,所以你这样子想「干脆去拜佛算了」。因为你这个因缘是特殊的,暂时没有听法的因缘,就是根性「愚钝」,心思粗重


以上十种因缘,「不往听法,皆无违犯」。这是开缘的情况。

       这个地方「不往听法」的开缘很多,但佛陀所对治的主要是憍慢心而不去听法的因缘,因为你看佛陀在「不往听法」也开出了很多很多的因缘,这个地方所对治的主要是憍慢心。

       我们看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当中有一个重要的历史是楚汉相争,就是在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登基以后,胡亥这个人昏庸无能,天下大乱,这个时候各路英雄开始逐鹿中原,这当中主要就是楚国的项羽跟汉的刘邦。我们看从过去生的因缘观察他们二个人的差别:项羽出生于贵族,项羽不管是他的福德资粮、他的智慧资粮、他的武功都远远超过刘邦,你看项羽是楚国的一个王公大臣,他领几十万的楚军骁勇善战;刘邦,刘邦是一个亭长,亭长等于是现在一个村长,一个小村长,他是领着一百多人去做苦工,但是秦朝末年大家没饭吃,国家乱成一团,这一百多人跑的跑、死的死,到了现场的时候失去一大半。他想「这个是死罪,好歹都是一死」,他想说「这个没办法交差,我一百多人带到工作地点的时候剩下二三十个」,结果他就叛乱,就这样子叛乱起来,一开始领着二三十个人叛乱。项羽这个人的问题就是他过去生的善根,使世间的智慧福德都强,你看刘邦刚开始跟项羽讲话都跪在地上,但是项羽人格上有一个问题就是高慢、刚愎,很多的人才投奔他都不为他所用,他对于这些有智慧的参谋给他提很多建议,完全是言不听、计不从。反观刘邦不同,他的姿势站得非常低,谦卑、包容,你看刘邦这个人是很平庸的人,你看不出他有什么样的功德,但是一定要说有功德,就是这个人谦卑、包容,他能够广纳贤才,你看他有萧何、韩信,樊哙、张良,几乎那个时候所有的人才都被他网罗了,虽然他一时的气势弱,但是他知道「」。其实刚开始打下关中,就是当初最重要的关中,秦始皇的首都关中是刘邦打下来的,但是打下以后项羽才知道世间上有这号人物刘邦,他就开始对他很注意、很生气。这个时候刘邦赶快把关中送还给项羽,说「我是为你打下的」,就把关中送给项羽,他就处处的谦让。到最后就不同了,项羽这个人到处树立敌人,到处打别人,刘邦一直谦退,慢慢他的势力就扩大,到最后在垓下一战,韩信用军队就把项羽打得完全失败了,几十万的楚军、骁勇善战的楚军,因为项羽的轻敌几乎全军覆没,死的死、投降的投降,到最后项羽一个人骑着马。项羽是不得了的,你看项羽被韩信的军队追的时候,追的快到的时候,项羽骑着马往后一诃责,后面骑马的掉下来,你看他的心力多强!后来他骑到了河边的时候,他的参谋说「你还可以过这个河,再去招收楚兵再重新来过」,项羽说「我带着楚兵几十万人,死伤这么多,我没有脸见江东父老,无颜见江东父老」,就在乌江的地方自杀,一代的英雄!当然我们可以说世间的道理跟佛法的道理有些是相同的,这个理是相同的,一个人的失败背后有他的因缘,不是上帝安排的,刘邦会成功这背后也有他的因缘,他积集了成功的因缘,所以他成功的果报出现。我们一言以蔽之,刘邦的成功来自于他一个谦的功德,所以中国古人的圣贤讲出一句千古的名言「谦受益,满招损」。

       没有错,我们在无量的生命当中,每一个人各有各的功德,善根不同,但是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今天活在世上,不是你一个人活在世上,还有很多人活在世上,其它人到底对你扮演什么角色?有些人,其它的众生对他扮演的是一种受益的,别人对他是加持的、帮助的;有些人,其它人对他来说是折损的。这是什么因缘呢?佛法说一切法因缘生,为什么其它人对这个人是加分,其它人是减分呢?就是说如果你今天的姿势站得低一点,谦卑,别人对你是加持的、帮助的,如果你姿势站得高,刚愎自用,别人对你来说刚好是折损。这是为什么你今天安立在谦的角度你就会受益,就像刘邦一样,他得到很多人的资助;今天项羽他以这样过去好的一个资粮,但是因为他的憍慢,所以他就折损。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不管我们过去生有多么殊胜的善根,我们对于佛法的学习应该要谦卑不停止的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32辛三、轻毁法师戒

       我们看戒文:【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说法师,故思轻毁(avamānayati),不深恭敬(asatkaroti),嗤笑调弄,但依于文,不依于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安住在菩提心跟他对生命正确观察的正见,他的所缘境是一个「说法」的「法师」、他能够演说大乘的佛法,他内心对这个法师是「故思轻毁」,「」指的是意业轻视,「」是身业口业毁辱,就是轻」视「毁」辱



       他这种轻视跟毁辱是「故思」,是故意的并不是一时疏忽,他是故意要这样做的。


       他所表现的轻视跟毁辱是二个相貌:从内心意业的轻视来说,「不深恭敬」,他内心没有恭敬的心情,从身口二业来说;他有种种的「嗤笑调弄」,「嗤笑」就是口业,有种种的讥笑的言词,身业有种种「调弄」毁辱的相貌出现。


       他为什么会对这个说法的法师如此的「不深恭敬,嗤笑调弄」呢?这以下讲出犯戒菩萨的一个心情,这个听法者「但依于文,不依于义」,可能这个人是一个知识分子,他对于听法的诉求是偏重在文词的修饰,文词要修饰得好,不管这个法师他的义理正确不正确。换句话说,可能这个法师在弘扬佛法的时候,他的文词修饰不够美妙,虽然他的观念是正确的,他就对他产生轻视毁辱了。所以这样子的因缘,「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这一条戒因为是轻毁法师,障碍佛法的弘传,所以就没有开缘的情况。



       这个地方跟前一条戒有所不同:前一条戒是「憍慢不听法」,他根本就不去听法;这一条戒是说他去听法,但是说法的法师他不满意。为什么不满意呢?就是这个法师他不会作文词的修饰,缺乏文词的修饰,只作义理的开显,所以他就轻视毁辱

        这个地方我们说一下「轻毁法师」。基本上佛法修学的根本功德在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们可以讲一句话,一个佛弟子离开了三归依,你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三归依当中最重要是归依法,佛陀的真法,但是这个法本身没有演说的力量,它这个法没有自我表达的力量,法必须有佛陀出世的演说,还有历代的善知识,所谓僧宝的住持,代代的相传。所以我们为了归依法的缘故,也连带的归依佛、归依僧。



       这个地方为什么会轻毁法师呢?可能这个法师的身口二业,身业的威仪、口业的表达有一些瑕疵出现,所以我们就很容易轻毁法师。这个怎么办呢?如果我们今天生长在正法时代,我们亲自听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说法,因为大菩萨圣人他的身业庄严口业表达也是特别美妙,你就不容易犯到这一条戒了。


       不幸的是我们今天生长在末法时代,这些圣人都相继的灭度了,弘传正法的法师多分都是凡夫,所以内心当中虽然有正法,但是他的身业、口业也有一些瑕疵,我们对法师生起恭敬就有困难,因为他的本身的确是有过失。怎么办呢?


       智者大师提出一个譬喻说:我们听闻佛法的心情,就像是一个贫人在求宝物,一个贫穷的人他追求宝物,但是不幸的是这个宝物不是放在干净的地方,它放在垃圾堆里面,你为了追求宝物的缘故,你必须忍受这个垃圾,是这么回事的。不然你怎么办呢?你不能说有垃圾,我连宝物都不要了。


       所以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上说:一个听法者的心情,你要事师如佛。就是对于升座的法师,你把他当佛看待。为什么把法师当佛看待呢?以法师来说,你把他当佛看待、把他当凡夫看待,对他来说不增不减,他也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问题是你把这个说法的法师当佛看待,宗大师说「你就像是听佛说法一样,得到佛的加持」,你把他观想成佛,结果你自己得到像听佛说法一样的力量,你看你自己得到这么大的受益!


       所以这个意思就是,「但见其法,不见其过」,这是一个听法的心情。你今天是跟他学佛法,他身口意有过失,他要自己调整自己,这个是约着我们自利的功德。站在利他的功德来说,基本上每一个人的得度各有各的因缘,这个法师你不契机,但是有些人他的根性契合这个法师的法,各有各的因缘。结果经过你的毁辱以后,其它人对这个法师也没有信心了,没有信心,这个人他得度的因缘就丧失了;这个法师他所传承的法,就因为我们的毁辱,从此在世间当中这个传承就断掉。你看这个过失有多大,使令佛法提早的衰灭,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对佛法的精进,我们今天说轻毁法师,轻毁法师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个人,有过失,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求得佛法,那是跟野干、跟罗剎跟畜生道、鬼神道求法的。你看释迦牟尼佛做释提桓因的时候,他以尊贵身跟野干求法,野干牠有四句偈,释提桓因来到人间跟一只卑贱的动物求法;释迦牟尼佛做修道仙人的时候,他在山中修行的时候跟一个罗剎鬼求法,跟鬼神道求法,他身体的肉都布施给他吃了,为了求四句偈而舍全身。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对于说法的法师,虽然这个说法的法师有身口的过失,但是因为他内心当中有传承正法,我们为了尊重法的缘故,也应该要去顺便的尊重这个法师,这样子不管是自己的受益,乃至于对整个佛法的弘传就会有很大的助益。


       以上是说明「障般若度」,就是我们修学般若法门,对于跟对于所修的法门所应该要遵循的轨则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33戊二摄众生戒四       己一障同事二 

庚一不为助伴戒

辛一有违犯二       壬一染违犯

       前面的「摄律仪戒」跟「摄善法戒」这种断恶、修善成就自利的功德;以下的「摄众生戒」是成就利他的功德



       在43条轻戒当中,「摄善法戒」占了32条,以下的「摄众生戒」有11条。「摄众生戒」有四大科,第一大科是讲到「障同事摄」。


       首先我们对于「同事」的定义作一个说明。我们根据《瑜伽师地论》来说,在《瑜伽师地论》 上说什么叫「同事」呢?「谓诸菩萨,劝他众生,修诸善根,自现受学与他事同,名为同事。」
       「谓诸菩萨」,就是这个菩萨劝他众生,劝勉这个众生,干什么呢?「修诸善根」,在佛法当中修习信进念定慧善根。这个菩萨他已经生起这个善根,但是他为了要劝勉众生修诸善根,
       「自现受学与他事同」,自己示现跟众生一起来学习,陪着众生来学习,跟众生同样去从事一个工作,这样子叫同事摄


       「同事摄」分成二科,「庚一不为助伴戒」,跟众生不作资助同伴,就犯到这条戒。
       「不为助伴戒」当中分二科,「辛一有违犯」,有违犯当中我们先看「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有情所应作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助伴。谓于能办所应作事,或于道路若往若来,或于正说事业加行,或于掌护所有财宝,或于和好乖离诤讼,或于吉会,或于福业,不为助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对「于有情」,「有情」是指菩萨所熟悉的有情,特别指的是这个菩萨所摄受的眷属,他所摄受的有情,这个有情有一些「所应作事」,日常生活当中有一些他必须要去做的,这个地方不单指的是佛法的修学,就是这个事情对有情他一定要做的,这个是他生命的必需品,只要是不违背佛法因果道理他都必须要去做,都叫做「所应作事」。



菩萨对于有情「所应作事」,「怀」着「」弃的「心」情、或者「怀」着瞋「恼」的「心」情,「不为助伴」,这是成立犯戒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因缘,「谓于能办所应作事」,就是说前面是就着有情所做的事情,他是「所应作」,这个有情他必须要这样做,他的生命的因缘如此;
       第二个菩萨对于这件事情有「能」力来成「办」,就是你不是没有能力,你对于这个有情「所应作」的「事」情,你有这方面特殊的能力能够帮助他的。


       「或于道路若往若来」,这以下讲出几种情况。什么叫做「有情所应作事」呢?或者说这个人他定期要去看病,他身体有病,或者他定期要去办事情,在「道路」当中或「往」或「来」,你也不陪他去。


       「或于正说事业加行」,这个有情众生去作一些经营管理、作常住的执事,「事业加行」,你对经营管理这方面刚好有专长,你不去帮助他。


       「或于掌护所有财宝」,对于财物的管理你刚好有这方面的善巧。


       「或」者是对「于和好乖离诤讼」,对于这种人事的协调乖离斗争」,你刚好有这方面的专长。


       「或」者是「吉会」,常住要办庆祝阿弥陀佛圣诞、观世音菩萨圣诞的法会,办法会你刚好有这方面的专长。


       「或」者是种种的「福业」,放生、印经种种的福业,你对这样的一种放生、印经的福业,你也有这方面的专长。


       菩萨有这方面的能力,「不为助伴」,对有情众生不加以资助,实质的资助或精神上的鼓励,这个菩萨就犯了这条戒。

壬二、非染违犯

       【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为助伴,非染违犯】。

       就是说你不为助伴,实在是因为事情太忙,一时懒惰懈怠」,对于有情所应作的事情你没有去参与,没有去「助伴」,这样子是「非染违犯」。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二四卷

净界法师   主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七页。

       这一条戒是「不为助伴戒」,它的大意是说:

       有情众生有一些所应成办的事情,比如说他身体上真的有病要去看病、他要去办事、或者他要去成办一个法会、成办一个福业等等,这个人可能是个初学者,身心怯弱,他真的需要别人的帮助、在旁边从旁助伴,这是第一个因缘。

       第二个,菩萨他有能力堪可这件事情,你有足够的能力,你的现前对他的确有很大的帮助、有很大的资助,菩萨在这种因缘之下放弃了有情不为助伴,这就犯到了「同事摄」的戒,也损害了我们曾经在佛前所发的大悲心,这条戒的大意是这样子。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辛二、无违犯

       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若有疹疾;若无气力;若了知彼自能成办;若知求者自有依怙;若知所作能引非义、能引非法;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先许余为作助伴;若转请他有力者助;若于善品正勤修习不欲暂废;若性愚钝,于所闻法难受难持,如前广说;若为将护多有情意;若护僧制:不为助伴,皆无违犯】。

       开缘情况有十二种


       第一个「若有疹疾」,菩萨本身有重大的疾病现前,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若无气力」,这个菩萨本身身体虚弱,也就没办法作助伴了。

       「若了知彼自能成办」,就是对方有足够的能力去成办这个事情,不管是他外表的才华、不管是他的心力都特别的足够,也就是说他本身是一个老参,不必旁边的陪伴就能够把这个事完成。

       「若知求者自有依怙」,来求助伴的人本身有他依止的善知识来摄受他,这个人他有他的善知识,我们今天如果介入,可能不但不是助伴,反而变成一种没有必要的干扰,因为这个众生说是「因缘所生法」各有各的因缘,所以这种情况他「自有依怙」,我们就不应该去涉入。

       「若知所作能引非义、能引非法」,这个有情他所要成办的事业,
       对这个有情的生命会「引」生种种的「非义」,「非义」就是他内心会因为造作这件事而产生颠倒,没有意义
       第二个引生「非法」,不但是颠倒,还会造很多罪业、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
       这条戒我们要注意,「摄众生戒」摄受众生当然第一个是助伴,但是摄受众生目的是要引导众生修诸善根,大乘佛法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佛法为什么开方便门呢?只有一个目的──引导悟入真实相。如果这样的助伴不能引导他悟入真实的道理,你这个方便门就开错了,就变成随便了。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如果引生生命当中非义非法,会让他产生邪见、产生罪业的,我们一定要拒绝为他作助伴所有慈悲一定要经过智慧观照。

       「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我们不为他助伴,实在是他有一些过失,我们暂时不为他助伴,对他产生反省对治的力量,让他知道你做错了某种事情。

       「若先许余为作助伴」,我们已经答应别人了,刚好这个时间冲突,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空间跟时间,我们应该尊重我们曾经许下的诺言,你先答应别人。

       「若转请他有力者助」,你自己实在没有能力,但是你「转请有」能「力」的人来帮「助」他,起码你内心已经尽力了。

       「若于善品正勤修习不欲暂废」,你对「于善品」,这个善品你正在「修习」佛法的闻思修,或者听闻、或者在思惟、或者在如理的修学,你不想让这样一种内心善品的功德,因为你的助伴而停止了,你要成办一个殊胜的内心功德。

       「若性愚钝」,你这个人的根性特别的愚钝,而且心思散乱,不但愚钝、心思散乱,你对于你自己所修学的「法」门很「难」领「受」,也很「难」忆「持」不忘,也很难通达无碍,换句话说,你自己也是初学者,说实在是自身难保,所以不适合有太多的外缘。

       (11)「若为将护多有情意」,就是说你用智慧观察,如果你为这个有情作助伴,会引起众多有情的嫌恨,「为」了要保「护」众「多」有情的嫌恨跟信心善根,我们应该要作取舍。

       (12)「若护僧制」,这样的一种事情是僧团所不允许的,僧团制度所不允许的,我们应该尊重僧团制度。

       以上的因缘,「不为助伴,皆无违犯」。

       助伴的条件有二个:第一个是有情要成办一些如法的事情,第二个是菩萨有能力做得到,我们应该作助伴。

       「助伴戒」在整个「摄受众生」是排第一条戒,也就是它的重要性,扮演着重要角色。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前几年读一篇《读者文摘》,它里面讲一件事:

       在美国有一个妇女,这个妇女生了一个独生子,独生子去从军,打越战就阵亡,阵亡以后,美国把他的尸体送到家里面来。这个妇女是天主教徒,她就请牧师过来,牧师到她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这个牧师在她家客厅里面一句话都没有说,就陪着她看着她儿子的相片掉眼泪,就做这件事情。

       事情过后,这个妇女讲出她的感受:这个牧师虽然没有讲话,但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陪着我掉眼泪,这件事对我非常重要。

       就是说我们今天对有情助伴,重点不在你做什么,而是他这个时候最需要别人在旁边给他一些精神的鼓励,可能他刚开始学习佛法,他要去参加五戒、菩萨戒,或者他要去做一个善法,这个时候你在他旁边,你可能什么话都没讲,但是你对他已经是意义重大。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从另外一个思考来看这件事情,比如说我们今天归依佛陀,佛有三身:从自受用的角度,佛陀是法身报身清净法身圆满报身,佛陀安住在祂的大般涅槃,当然这个是最殊胜的功德,但是我们凡夫没办法,我们凡夫这个心、这个见闻觉知不能在无相的这种功德安住,不可以,我们的心一定要在色声香味触法这个有相境界活动。比如说我们今天直接归依清净法身有困难,肯定有困难,所以我们真正受益的是二千五百年之前在印度受生、示现八相成道的应化身,虽然这个应化身是一个丈六的老比丘相,它比不上报身的无量功德无量相好,但问题是我们真正是因为应化身而度化的,我们是因为释迦牟尼佛示现了生老病死,陪着我们流转,在流转当中从皇宫里面出家、成道、说法、转*轮、入涅槃,是不是?我们真正受益的是千百亿应化身的释迦牟尼佛,而不是卢舍那佛、也不是清净法身佛,我们是透过应化身才知道有法身、报身这回事,是不是这回事!所以我们今天自己的受益是如此,众生的得度也是如此,我们今天如果能够适当的为他作助伴,他对你就会生起欢喜心,你以后跟他开演佛法的道理,他就容易接受,他以后能够悟入诸法实相,刚开始的起点就是你为他作助伴结下一个善缘。

       所以佛陀整个「摄众生戒」第一条戒就是「助伴戒」,因为牵涉到他未来的得度与否。如果今天我们佛弟子不去助伴,一贯道、基督教去助伴他,他肯定信基督教、信一贯道去了,这个道理就是如此。所以摄受众生刚开始不是一个很深的道理,也不需要很大的功德,关键点就是你有一个想要陪他成长的心情,这样的心情对他是真实的受益,也为他以后得度种下一个殊胜的因缘。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34庚二、不往看病戒

辛一、于有病者二       壬一、有违犯二       癸一、染违犯

       这条戒是说菩萨看到众生有重大的疾病不往照顾就犯到这条戒了。

       这条戒有二科,先看「辛一、于有病者」,这当中又分二科,「壬一、有违犯」,
       先看第一科的「染违犯」,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遭重疾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见诸有情」,「见」包括见闻觉知,你亲眼见到、或者你听别人说起、或者你有其它的因缘去觉知这件事,总之你见闻觉知一个你所认识的有情,这个有情是你认识的、跟你熟悉的有情,这个有情他「遭重疾病」,这不是一般的病,他有一些特别严「重」的「疾病」出现。菩萨「怀」着「嫌恨心」、「怀」着「恚恼心」,可能你看不起对方,有嫌弃的心情;或者你跟这个众生过去有一些恶的因缘出现,你对他一直不能够忘怀,还有瞋恼之心。你就「不往供事」,「」是指一种资具供养,或者财物、或者生活所需供养;「」指的是身体侍奉,来满足他生命的需要。这样子「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因为违背你的大悲心的缘故。

癸二、非染违犯

       【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违犯】。

       我们今天「不往供事」,不是嫌恨心或者是瞋恼心,实在是事物繁忙,一时的「懒惰懈怠」,这样子是犯轻的突吉罗罪,就是有过失,但是这个过失的当中并没有污染烦恼活动,对菩提心的伤害是比较轻微的。

壬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自有病;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随顺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有势力,能自供事;若了知彼长病所触,堪自支持;若为勤修广大无上殊胜善品;若欲护持所修善品令无间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若先许余为作供事】。

       开缘的情况有十种


       第一个「若自有病」,说你不去照顾他,实在是你身体有病。
       「若无气力」,就是你的身体虚弱。
       「若转请他有力随顺令往供事」,你实在没有这种能力去看他,但是你「转请有」能「力」者,这个人有照顾病人的能力,前「往」去作一些资具的「供」养、或者作一些身体的侍奉,希望因为这样而减轻他的病痛。
       「若知病者自有依怙」,有依有怙,这个病痛的人已经有人照顾了,而且已经有人去供养他种种生活的资具,衣食无缺,所以他也就没有什么欠缺了。
       「若知病者自有势力能自供事」,他有能力照顾自己,换句话说,他病得不是很重,还不太须要亲自去照顾的情况。
       「若了知彼长病所触堪自支持」,这个人他得病也不是一天二天,他得了慢性病五年十年,他自己都习惯了,「堪自支持」,他自己对这样的病已经养成习惯了,这个病对他已经不能产生很大的干扰。
       「若为勤修广大无上殊胜善品」,菩萨为了要去「勤修」这种「殊胜」的「善品」,佛法讲殊胜的善品都是讲智慧,就是你刚好在听闻、或者在思惟一个法义,在培养你内心的观照力跟调伏力,你内心当中正在栽培一个影响你生命重大的一个功德,你不想间断。
       「若欲护持所修善品令无间断」。前面是偏重在闻慧,一种解门的闻慧,闻思智慧;这个地方指的是一个行门的加行,你刚好在从事一个拜忏、或者打佛七的行门加行,你不想让它间断。
       「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就是说你自己的智慧「愚痴」、心思粗重,你对于你自己「所闻」的「法」义都很「难」去领纳、很「难」去忆「持」,也很难去通达。就是一个初学者,如果自己的外缘太多,经常去看病会障碍自己的道业,这种情况就是开缘。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佛陀的意思,刚开始偏重在断恶修善,先以断恶修善的自利为基础,才能考虑利他的。
       「若先许余为作供事」,你已经答应别人来「作供事」了,这个时间刚好冲突,拨不出时间出来。

辛二、例有苦者

       【如于病者,于有苦者为作助伴,欲除其苦,当知亦尔】。

       正「如」前面的色身有「病」,这个地方是指内心「有苦」,他身体很健康,但是他内心遇到一些苦恼的障碍,他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他对这个不如意的事情产生坚固的执着,这个事情就障碍在那个地方,他通不过去了,这个时候我们也应该「作」一些「助伴」去开导安慰,来拔「除」他的痛「苦」,「当知亦尔」,跟前面有病的情况、犯不犯乃至开缘的情况是完全相同的。

       「摄众生戒」主要是二个方向:

       第一个是他的身体健康的时候,他要做一些善法,我们菩萨站在一种随喜鼓励的角度,应该为他作种种的资助;
       第二个是他身体有病、或者内心有苦恼的情况出现,菩萨这个时候该你出现的时候要出现,来作种种的助伴,鼓励安慰。

       前面一条戒的助伴戒不通于声闻戒法,就是他修善,在声闻戒里面不强调你要去作助伴;

       但是病苦现前的时候,这一条戒通声闻戒
       你看佛陀有一次在僧团当中,有大富长者要修福报,请大众师去供养,佛陀这个时候没有参加,大众师去供养以后,佛陀去巡视僧团的寮房,就看到一个有病痛的比丘都没人照顾,身体又脏又乱、衣服也没补,佛陀为他洗涤身体、为他缝制衣服,等大众师回来以后,佛陀就种种的诃责,就制定说:以后在僧团当中,只要比丘、比丘尼有病,如果有人发心是最好,如果没有发心的情况应该要僧差,次第的差僧来照顾这个病苦的比丘、比丘尼。

       我一路想,一个出家人也是难得,他把他的生命献给三宝,他也就没有眷属来照顾他,这个时候我们僧团的执事就是要负起责任,给他一些温暖。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时候,他的心力强,你给他助不助伴,影响不大的;但是一个人身体病痛时候,他需要别人关怀。所以「我也不是医生」,没有错,但是就算你去照顾他、你去看顾他,对他实质帮助不大,但是你在旁边的陪伴,你给他一些佛法的鼓励、精神上的安慰,对他是意义重大,意义重大。他可能就是一个关键,他可能这个时候甚至于要退失三宝的信心,因为你的出现,他这个障碍通过去了。所以出家人也应该要互相帮助,正如佛陀说的,如果有人发心最好,没有人发心的话僧差,把他当做一个僧团的事情来处理,他不是个人的问题了,这是僧团的责任。


       所以在《梵网经》当中讲到八种福田,说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八种法能够引生广大的福田:
       第一个是,佛陀有说法之恩,我们今天能够明白道理,是因为佛陀的出世说法;
       第二个是圣人,三乘的圣人都有使令佛法相续延持的作用,圣人有住持正法的功德;
       第三个是和尚,就是你的剃度、或者受戒本师
       第四个是阿阇梨,阿阇梨就是教授师,教授戒法、或者是教法教授师
       第五个是僧,僧宝,僧宝的住世就使令正法住世,佛法二宝赖僧弘传。
前面五个是属于敬田,我们所恭敬的敬田我们去造作引生广大的福德
       第六个是父亲、第七个是母亲
父母亲是我们的恩田,他对我们有恩,我们今天能够供养也是广大的福田;
       第八个是病人悲田,因为他生命当中,不管他色身有痛苦、或者内心有障碍,这个时候在他生命当中最需要别人帮助。

       在整个八福田当中,《梵网经》说「看病是最大的福田」,因为他最需要。就是说佛菩萨的功德广大,你去照顾祂,对祂是锦上添花;但是一个病人、一个内心有障碍的人,我们去照顾他,那是雪中送炭,雪中送炭意义超过锦上添花的,因为他生命当中正需要别人伸出援手,你拉他一把,他可能生命就有很大的变化。

       所以在摄受众生,我们在菩萨戒法是二个情况:
       第一个是他身体健康的时候,他修学善法,我们给他鼓励、摄受;
       第二个是他身体有病痛、内心有障碍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现前给他鼓励安慰,使令他过这个难关。

       这个是在「摄受众生」的第一条戒「同事摄」,就是说你这个事情你不一定需要,但是众生有需要,我们应该伸出援手。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35己二爱语摄非理不谏戒 庚一有违犯  辛一染违犯

       首先我们解释「爱语」的体性,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什么是爱语呢?

       「谓诸菩萨,常乐宣说,可悦言词,引摄法义」 。
       「谓诸菩萨」,这个菩萨「常乐宣说」,他经常喜欢宣说,「可悦」就是要你欢喜的「言词」,也就是说他表达这个言词的时候,是以柔和、欢喜的情况来表达,使令大家听了以后欢喜,这个言词能够「引摄法义」。
       先讲这个「」,就是这个言词本身就含摄很多佛法的道理;第二个叫「」,就是这个言词本身不是佛法的道理,但是它能够引生佛法的道理能够当佛法道理前方便
       我们对于这样能够「引摄法义」的言词,以柔和的方式来表达,这叫「爱语」。

       「爱语」只有一条戒,就是「非理不谏戒」,这当中分二科,「庚一、有违犯」,这当中先看「辛一、染违犯」,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为求现法、后法事故,广行非理;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宣说如实正理: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见诸有情」,「见」也等于是见闻觉知,「有情」众生的心情只有一个,希望能够离开痛苦、追求安乐,每一个有情都是这样。他是怎么样追求安乐呢?或者有些人偏重在「为求现法」,有些人他偏重在追求现世安乐,把所有的精神体力放在追求现世的安乐;有些人他对今生的安乐放弃了,他积集善业,他希望追求来世的安乐,他知道今生的安乐已经没有希望了。


       有情众生的心情是想追求现世安乐、或者是来世的安乐,但是不幸的是因为他的愚痴,他「广行非理」,他本来想追求安乐,结果他创造了一个痛苦的因缘,做一些不如法、不如理的事。我们举例子说,比如说他想追求安乐,结果去杀生,杀畜生来供养三宝,这个是颠倒,你供养三宝是追求安乐,结果你去杀生,那就是你不明白安乐的因缘是怎么回事。或者说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想供养、安立一个佛堂,佛堂是好事情供养佛陀,但是你这个佛堂是安立在下房、楼下,你自己住在上方,那就是错了。供养佛堂是积集福田,结果你住在佛像的上面,每天都在折损福报。也就是说有情众生他实在是自己的愚痴,因为他没有学习经论,虽然他出自一片的好心想要去积集善业,结果是得到反效果,他创造一个痛苦的因缘。这个时候菩萨知道这件事情了,这个菩萨「怀嫌恨心」,这个菩萨看不起这个众生,不屑跟他说法;或者「怀恚恼心」,这个做错事情的众生可能曾经对不起你,你对他有恚恼心;所以你就「不为」他「宣说如实」的「正理」,你没有把正确离苦得乐的因缘告诉他,你这样子就是「犯」到菩萨戒法。

       我们可以这样讲,一切罪业根本愚痴。一个人为什么愚痴呢?因为他愚痴,他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也就不会惭愧心,他做错了他也改不过来,他改不过来。这个时候善知识在旁边看到了,你自己学习过戒律、学习过教理,你通达正确的因缘观,这个时候你没有为他如理的宣说,让他的生命一直造作罪业的痛苦因缘,这样子就违背了我们的大悲心,是这个意思。

辛二、非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所蔽,不为宣说,非染违犯】。

       你之所以不为他宣说,实在是事情忙碌、身心疲惫,一时的「懒惰懈怠」,「不为」他「宣说」真实的道理,不是依止嫌弃跟瞋恼之心,这样子是「犯」了比较轻的突吉罗罪。

庚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自无知;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者说;若即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余善友摄受;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知为说如实正理,起嫌恨心,若发恶言、若颠倒受、若无爱敬;若复知彼性弊儱戾:不为宣说,皆无违犯】。

       开缘情况八条

       第一条「若自无知」,你对这个佛法因果的观念,你自己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安乐的因缘、什么是痛苦的因缘,你没有学,你自然也不知道,你不知道当然不能随便宣说。
       「若无气力」,你对于这个因缘观,不管是戒律、不管是教理都通达,但是身体虚弱,实在是心有余力不足。
       「若转请他有力者说」,就是可能你自己的德行轻薄,德行轻薄讲话也没有摄受力,你转请其它有德行的人来为他宣说,这是可以的。
       「若即彼人自有智力」,就是说这个广行非理的人,他自己可也是通达戒律、通达教理,虽通达戒律、通达教理,他一时的胡涂蒙蔽造了这个过失,但是你有把握,这个人他把事情做完以后,到了佛堂去拜佛静坐的时候,他的观照力会现前,就会知道他做错什么,他自然会产生反省对治的力量。就是说就算你今天不为他宣说因果的道理,他自己有调整自己的力量,你暂时不为他宣说是不犯,因为他自己有能力的,他只是一时的胡涂。
       「若彼有余善友摄受」,这个人他有相应的善知识,善知识自然在适当的因缘会去教导他,我们就不必去作一些干预。
       「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你不去教化他,是对他产生一种一时的对治,因为你不为他教化,他因为这样的因缘能够产生反省。
       「若知为说如实正理,起嫌恨心」,这个广行非法的人对三宝的信心不够,对三宝信心不够,你「为」他讲一些善恶因果的道理,他不但不信受,而且反而「起嫌恨」之「心」,对他完全没有帮助,因为他根本没办法接受;

       第八「若发恶言」,他不但不能接受,就是你为他讲佛法,他可能要毁谤三宝,跟三宝反而结恶缘,那这个过失就更重了,所以我们暂时不为他宣说;
       「若颠倒受」,这个人他的内心邪见坚固,可能是外道种性,你为他宣说正理,反而增加他的邪见,他会产生错误的理解,那这个时候是开缘;
       「若无爱敬」,就是对方对你根本就没有爱敬之心,对你是种种的轻慢,你为他说法,你自己有过失,他也得不到利益,所有弘法的因缘都是在彼此恭敬的因缘当中成就。
       「若复知彼性弊儱戾」,就是对方的个性「性弊」,他这个人执着心重,不管什么事情,他内心当中发生以后,他就是挥之不去、放不下的,而且「儱戾」,个性刚强很难调伏,不听劝谏。这种情况说法都没有意义,所以「不为宣说,皆无违犯」。

       这个地方是「爱语摄」,就是我们尽量用柔软的言词来表达佛法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佛法的修学当中讲身口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身口意三业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意业,你的正见。

       宗喀巴大师说「正见一切善法的根本」,一个人没有正见,他很难创造善法,就是有创造善法也不能相续坚固。

       所以当一个众生已经起颠倒的时候去造罪业,菩萨这个时候你有责任为他宣说如实真理,使令他明白生命真相,不要继续的造作下去。

       当然从开缘的情况,这当中有条件,你要观察他能不能接受,因为弘法的因缘都要在彼此恭敬的基础之下才能够得到利益。

       如果对方根本对三宝没有信心,甚至于会出言毁谤、乃至于产生错误的理解,这个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去宣说佛法,是这个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的戒法有二个法门:

       一个是根本法门菩提心正知见

       一个是枝末法门,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断恶修善度众生

       我们一路学过来,你会发觉,佛陀在宣扬菩萨的戒法,佛陀在有关摄律仪戒、摄众生戒,就是断恶、修善成就自利的功德,佛陀制得比较重,开缘的情况少;而反过来,佛陀对于摄受众生这件事情,佛陀制得比较轻,开缘的多,如果你的心细你可以观察摄众生戒的开缘情况特别多。这为什么呢?

       因为菩萨的戒法跟我们修学五戒、比丘、比丘尼戒不同,菩萨的戒法不是你一生一世能够完成的,唯佛一人持净戒,其余皆是破戒者,蕅益大师说的,就是谁把菩萨戒持好呢?佛陀。等觉菩萨都还在学习菩萨戒法,广大的三聚净戒──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只有佛做得到。

       但是我们是什么心情呢,这个地方很重要。天亲菩萨《三十颂》里面,对资粮位菩萨讲出一个偈颂说: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T31,61b6)一个资粮位的菩萨,他在修学菩萨戒法的困难点就是「乃至未起识」,他内心当中对于真理观照薄弱,他这一念心现前的时候,多分来说都随顺烦恼而转,能够克己复礼、能够以理性来引导自己的少,就是随顺理性的因缘随顺私欲的成分,因为他「乃至未起识」,他还没有生起一个正确的决择智,没有生起决择智当然是随着感觉走;

       但是这个菩萨的殊胜点,「求住唯识性」,这个很重要,他不放弃对无上菩提的追求、他也不放弃对度化众生的摄受;

       所以他「于二取随眠」。他对于能取所取烦恼都没有调伏,那他凭什么入资粮位呢?这个人怎么算是已经入了资粮位?在三大阿僧祇劫已经开始算时间了?就是「求住唯识性」,所以古德在解释这个偈颂,这个「」字很重要。

       所以诸位我们要知道,你学菩萨戒跟学声闻戒的心情是不同的,菩萨的精神在于不放弃对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意乐,你可以一时做得不好,甚至于你可以在出家生涯当中完全没有摄受众生,可以,因为你必须要先成就你断恶、修善自利的功德;但是问题就是说,你不能生起弃舍众生的心情,你暂时不采取行动都可以,佛陀都可以谅解,但是你不能起瞋心、慢心、嫉妒心,问题在这个地方。

       但是你要不学菩萨戒法,你就不知道我们凡夫都是对立的,不是好就是坏,我不是摄受你我就恨你,其实不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天暂时不摄受众生,我们也可以对众生释放善意,但是我现在必须内心有一些断恶、修善的善法要成就,你如是的作意,你还是走在你的无上菩提道上。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路学过来要知道,就是修行尽分、度众随缘,你断恶、修善成就自身解脱的功德,那你应该尽你最大的力量;但是摄受众生、为众生说法,这个你要等待因缘,而根本的问题是你要安住菩萨种性,你内心当中不管有多大的逆境,你永远不放弃对无上菩提的追求、对众生教化的追求,内心的意乐永远存在,那你还是一个菩萨,你在菩萨的跑道当中没有消失掉,这一点的精神我们应该要先抓住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问题:

       问:恭请法师慈悲开示,家中有设宫(这个宫是道教的宫),这宫里面有观世音菩萨、护法韦陀菩萨、伽蓝菩萨、太子、元帅、五营将军,只有家中的眷属拜而已,没有信众来拜,现在想将太子、元帅、五营将军恭请到某宫去给信众供养,而且宫匾也要请下来,只留下供养观世音菩萨跟护法韦陀菩萨可以吗?请问法师要如何处理?

       答:当然我们今天归依三宝,归依三宝的话你有二个作法,你就是把观世音菩萨放中间,这些太子、元帅、五营将军放在旁边当你的护法眷属;或者你觉得有罣碍,你把他们请到其它的宫中去供养,你不供养,但是这个太子、元帅、五营将军也是有德行的人,也有他的眷属。如果你觉得放在旁边不适合,你要请到其它的宫也可以,他有他摄受的眷属。

       问:要看吉日跟吉时吗?

       答:这件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佛弟子经常会遇到「要不要看地理风水、要不要看时间」的问题。其实要不要看,我们应该从佛法的道理来观察这个事情,一切法因缘生。什么叫因缘生?就是一切法无自性,这个因缘生就是无自性的意思,它没有决定的体性。如果你今天对三宝的归依强,你什么都不要看,就是你心能转境,你对这个根本完全不罣碍,你相信三宝的功德是真实的,那你就不要看;但如果是一个初学者,你有罣碍,那你就要看。就是我们对于外在的环境只有二种情况:第一个你心能转境,第二个心随境转,二种情况。如果你真实有罣碍,你要说你自己没罣碍,那这个有问题了,因为你的功力不够,你还不能从这个因缘所生法当中解脱出来,那你这个时候要看看时间,有障碍的时间你应该要避免。所以如果我们今天是初学者,你也不妨看看吉时吉日,还是有需要。当然一个老参、或者一个诸法通达实相、空性的人,这个对他的影响就不大了。

       问:要请法师处理吗?要诵经吗?要用大悲水洒净吗?

       答:你的意思是你是个居士?请法师当然是比较好。诵经,一般在请这个鬼神离开,通常是诵《般若心经》。诵《般若心经》有什么好处呢?大家不要有罣碍,好聚好散,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诵给鬼神听,诵《般若心经》这有道理,世间法因缘生,不能执着。持持「大悲咒」洒洒净也是有需要,破障。

       问:请问法师五营旗要烧化吗?要如何向五营将军说法?

       答:这个五营旗可能是将军的旗令,我建议你不要把它烧掉,烧掉他可能会不高兴。这个鬼神道的众生执着性很重,不管他的牌位、旗子,你都不要动它最好。就是说虽然你受了菩萨戒、你福报大,他一时不能伤害你,但是你跟他结恶缘。我的建议就是:你不能供养,你就拿到有愿意供养他的地方去供,他有他的眷属,他今天会做到将军、或做到太子、元帅,有他过去的福德资粮,虽然他没有因缘归依三宝,他可惜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要跟他结恶缘,你不养供养,不要把它烧掉,你暂时收起来也可以,或者请到有人愿意供养的地方去。

       问:宫匾要如何处理?

      答:也是一样。诸位知道什么叫做外道?心外求法,他们的道在外面。这是一个旗子,谁拿到这个旗子谁就解脱了,以外在的境界来判定一个人的功德。所以你面对外道,他的东西你最好不用动他,否则他肯定会生气。生气的时候,你要是福报比他小,他就直接伤害你;你的福报比较大,他不敢伤害你,但是结恶缘,都不好。所以他的东西,你最好是把他收起来,好好的保管;或者送给其它的人,由别人来供养。这是我的看法。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二五卷

净界法师   主讲


 

《瑜伽菩萨戒本》,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十页,「己三障布施摄」。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次所学习的课程叫做《瑜伽菩萨戒本》,「瑜伽」的意思就是相应的意思,就是相应于大般涅槃,换句话说,我们如果能够如法的修持菩萨戒法,这样的功德不只是成就人天的果报,也不只是成就二乘的偏空涅槃,它能够引导我们的生命从痛苦的生死此岸而到达究竟安乐的涅槃彼岸,它有这种力量。

       到底我们要怎么样的来修持才叫做如法的修持菩萨戒呢?
       所谓的如法的修学菩萨戒,我们一路学习过来,我们可以会归成三个重点:

       第一个是你要有誓愿力,就是说在修行当中,你一定要确立一个修行的目标。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基本上生命的目标就是离苦得乐,而离苦得乐的关键就是要解脱三界的生死,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关键。
       佛法告诉我们生命的相貌是「恒转如瀑流」,生命就像一个不断流动变化的水流,从这个水流的变化,我们知道生命的本质无常变化的,这个无常道理的观察,从经论的说明,我们可以从二方面来观察:
       第一个是粗分的无常,又叫做败坏无常,败坏无常就是就着我们一期的生命来观察,就是我们今生是人,我们死掉以后会随着业力的因缘,来生变成一只蚂蚁、或者是一只狗,这个狗做完以后又变成另外一个果报,所以我们的生命就是在这个流转当中不断的变来变去,这是第一个粗分的败坏无常;
       第二个是微细的细分的一种剎那无常,就是其实所谓无常的败坏,就是我们现前的身心世界每一剎那每一剎那的生起也同时被无常所破坏,所以我们从无常的观察得到一个结论,就是在我们生命当中,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东西,迟早都要被无常所破坏,所以我们这样子的观察,就会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不安稳,就是你根本就没办法去掌握什么,因为我们必须受无常力量所主宰
       所以从无常的观察,我们确定生命的本质是痛苦的,虽然我们能够在无常的生命当中积集一点布施、持戒的善业,但是从善业所招感的安乐果报,还是被无常的力量所破坏。就好像在一个火烧的房子,虽然火烧的房子当中有一些美好的资具,但是这个本质是一个火烧的房子,这是不能改变的,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赶快离开这个房子。所以在我们修行当中,透过无常而观察到生命的痛苦,而建立了在我们修行当中最为重要的出离心,内心当中培养一种出世的情操,从这样自身生命无常的观察而体会到苦谛、而培养出离心。
       我们还应该再进一步的观察,其实从一个同样的道理,每一个有情众生的身心也正受着无常大火的折磨跟燃烧,这些有情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所以我们也应该有一分的责任引导他们解脱这种生命的痛苦,这个时候我们从出离心扩大变成一种大悲心由大悲心生起的意乐,我们就会下定决心「为利有情愿成佛」,我们为了要解决一切有情生死流转的痛苦,我们应该要去追求无上菩提,这个时候在我们生命当中,就许下了一个崇高的目标,所谓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我们整个尽未来际的生命追求的目标。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拜佛?我们为什么要持戒?我们为什么要诵经?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我们受持菩萨戒法,第一个就是许下你生命的目标,就是所谓的誓愿力。

       第二个就是观照力,观照这个生命的因缘,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受无常生命的折磨、为什么三乘的圣人能够解脱这种三界流转得到涅槃的安乐,这个苦乐的因缘并不是上帝所创造的、也不是自然产生,它是由业力所招感的,这个业力的本质事实上是由心来主宰,所以在观照的因缘当中,主要的就是回光返照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观心法门观照我们这一念心性,在大乘经典上说「我们这一念心的相貌是真妄和合」,它有二个相貌:
       第一个真如的相貌,真如的相貌是我空、法空相应的一种无私的心理,所发动一切的作用都是安乐的;
       另外一个相貌是无明,就是以自我为意识的一种私心,我们随顺自我意识的欲望所发动的一切业力,都会招感三界的痛苦。所以所谓的生死是由无明所招感,所谓的涅槃是由真如所变现
       所以从这样的观照,我们知道改造我们的内心就变成是我们修行主要的目标,如何把我们依止自我意识的这种自私的心理、保护自我意识的心理消灭,而改成一种平等无私的大悲心,这就是我们整个努力的目标。

       要改造我们的心性必须要假借事相的修行,所谓的借事修心,所以就是第三个行动力,佛陀的慈悲就制定了三聚净戒,所谓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我们透过断恶、修善、度众生数数的造作、数数的修行,就能够把我们内心的无明慢慢的消灭把内心的真如慢慢的开敞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正确的走上无上菩提的道路,也就慢慢的离苦得乐。

       这就是我们整个菩萨戒的修行有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行动力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36 己三、障布施摄

庚一、不知报恩戒二    辛一、有违犯二    壬一、染违犯

       这一科「障布施摄」是属于行动力的「摄众生戒」,这当中有四科:同事、爱语、布施、利行,这是「摄众生戒」的第三个方便。


       首先我们解释布施体性,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什么叫布施呢?
       「谓诸菩萨,不顾自身一切资具,以所有无贪之施,及其所化身语二业」。
       所谓的布施就是一个菩萨能够不顾自身的资具,他对于自己所受用的财物、或者种种生活的资具不会珍惜爱着,他会以一种「无贪之施」,就是依止这种施舍的心情来发动他身业口业的行为
       换句话说,所谓布施体性不是依止外在环境而安立的,就是说今天你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你不喜欢,你把它送给别人,这个不能构成布施;布施的目的要依止你的施舍,它的本身是对治贪欲一种施舍心发动出来,才能够安立做布施。

       「布施摄」这一科有四条戒,我们看「庚一、不知报恩戒」,施舍心的第一个所缘境是面对有恩的众生,这当中分二科,第一科是「有违犯」,这当中我们先看第一科的「染违犯」,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先有恩诸有情所 ,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怀嫌恨心,不欲现前如应酬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安住」在「菩萨」种性的一个「菩萨」,他安住在菩萨的戒法当中,他「于先有恩诸有情所」,他对于在过去的生命当中曾经「有恩」于我们的「有情所」。「有恩」于我们的众生有二种的情况:

       第一种是一种财物的资助,比如说我们的父母、或者兄弟姊妹,乃至于我们的同参道友等等,他曾经以财物的资助来使令我们的色身得到了安乐,这是第一种财物的恩惠;
       第二种是属于佛法的教化,比如说我们的师长、阿阇梨等等,师长以佛法的教化使令我们内心得到调柔、得到寂静安乐,这个是一种佛法的恩惠。

       我们对于曾经资我们财物、或者佛法恩惠这种所缘境的众生,我们内心当中出现了二个相貌就构成犯罪了:
       第一个「不知恩惠」,「不知」就是我们不能如实了知众生对我们的恩惠,不能如实了知就是说我们总觉得「别人对我们的财物、或者是佛法的恩惠,这些都是应该的、是自然的,他本来就应该对我这样做的」,这样子我们就不能知道他这样对我们是一种恩惠的力量,你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或者第二个「不了恩惠」,「」就是铭记不忘,虽然你知道这件事情,他这样对你的财物跟佛法的施舍是恩惠,但是你不把它当做一件事情,你内心当中这种感恩心非常薄弱一下子就把它忘掉了

       我们对于有恩的众生,「不知恩惠、不了恩惠」,内心反而「怀」有「嫌恨」之「心」,怀有嫌弃怨恨之心,这个有恩惠的众生可能有一些过失出现,我们对他产生嫌恨心。「不欲现前如应酬报」,我们对于这样一个有恩众生这种现前的因缘,不能够随顺自己的能力来加以报答,身为一个菩萨,这样子就「犯」到菩萨戒,违背我们的菩提心,对菩提心就产生了一种伤害的力量,所以这个是结罪。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壬二、非染违犯

       【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现酬报,非染违犯】。

       我们对有恩的众生,内心实在是有感恩心,而且我们也一直的把他对我们的恩惠记在心中,但是我们的事务太繁忙,或是有一些特殊的境缘出现,因为「懒惰懈怠」的关系暂时「不」加以「酬报」,这样子是「犯」到轻的突吉罗罪,这个是因为有事缘的障碍,一方面加上个人的「懒惰懈怠所」造成,不是怀着嫌恨心,所以是轻的突吉罗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20 04: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