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18|回复: 9

[善导大师] 净土宗是弥陀慈悲救度的法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净宗师父开示:

**世间一切的形成都靠缘分,今天大家来到终南山下悟真寺也需要缘分,这是尊贵的佛缘、尊贵的净土法缘,也是尊贵的善导大师祖师之缘。下面先简单介绍悟真寺、善导大师,然后请上人给我们开示。

**悟真寺是隋朝净业法师开始修建的,包括上寺、下寺。上寺在山上,当时都是一体的,占地大约五千亩。门前有一副对联:“念佛放光第一梵刹,开宗立教根本祖庭。”善导大师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写下《观经四帖疏》,开创了净土宗。这里是净土宗的发源地,很殊胜。大家能够来到这里,表示和善导大师的缘分很深。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是纯正的净土宗教理。善导大师所开显的念佛法门是“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万不漏一。“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往生全靠佛力。如果出了家受了戒,进了祖师的门,却没有进净土门,没有靠上佛力,最后还到阎罗王那里去报到,那就太可惜了。今天大家进了这个门,就是进了净土门,进了善导大师的门,心灵上就会得到解脱、安乐。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在中国并没有完整地、持续不断地流传下来,大约在唐末五代之后就失传了,所以一千多年以来,像蕅益大师、莲池大师、省庵大师这些净土宗的高僧大德,他们的著作都没有引用到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只有近代的印光大师经常引用,因为在清末民初,善导大师的著作才从日本传回来。印光大师不仅流通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也印行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所以印光大师和善导大师的思想非常接近。

**上慧下净上人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系统地编译了善导大师这一法脉的书籍,并大力弘扬。

**弘愿寺传承这一法脉,流通的书有八九十种,有经典、祖典、现代的宣传介绍,还有手掌书之类。当今时代,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特别契理契机,人们特别需要,所以弘传的地域范围特别广泛。

**禅宗是圣道门的道场,叫“选佛场”,进来之后,一百个里可能只选半个,很困难。我们净土道场,只要进来,只要专修念佛,“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如果杂行杂修,善导大师说“千中难得三五”。印光大师赞叹这是“千古不易之铁案”。

**下面请上慧下净上人为我们开示弥陀救度的法门,开示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精要。


**慧净上人开示:

**悟真寺住持净宗法师慈悲,各位比丘、比丘尼,南无阿弥陀佛!

**恭喜各位比丘尼成为人天师范,住持佛法,依佛法修行,并指导信众修行,共同进入解脱涅槃门。

**能够离开三恶道,获得人身,就已非常值得庆喜;能够得到难得的人身,遇到难闻的佛法,成为三宝之一的人天师范,又能听闻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这是庆喜之中最可庆喜的。

**大家在香积寺受戒,出了戒场首先来到悟真寺,表示大家宿世以来和善导大师有深厚的缘分。悟真寺是净土宗的根本道场;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是开创净土宗的祖师,专弘净土。和善导大师有缘,就是和阿弥陀佛有缘,和净土宗有缘。

**大家出了戒场,一路前行,可说是任重道远。彼此之间要相亲相爱,如姐如妹,保重法身慧命。


**二谦、二和、二信

**首先以“二谦、二和、二信”来和大家互相勉励。


**二谦——谦虚、谦让。

**谦虚、谦让很重要,修行人最怕的就是骄慢心,一旦有了一念的骄慢心,就会毁掉一辈子所累积的修行功德。

**谦虚,为人处事首先就要谦虚,谦虚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才能学到知识。出家人将来面对信众,如果谦虚,就能够赢得信众的信任,所讲的话也能够令人信服。所以谦虚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德行。

**谦让,就是遇到纷争的时候能够不计较,不管有功德、没功德,都要“让美归功”,把好处、成就、利益让给别人,即使“功成”也要“身退”。自己先退让,就会和谐。

**谦虚、谦让,对我们修身养性、处众以及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和——和气、和蔼

**和气,是指说话方面;和蔼,是指态度方面。说话和气、不强势,会让对方感到亲切、温暖,就会受对方欢迎;讲发脾气、闹情绪、抱怨、纷争的话,就会让别人厌恶而离开。态度也是一样,太过强势、刚硬、骄慢,别人也不会欢迎。

**出家人对自己要严格,但是接引大众要宽厚、慈悲。若是以俯视的姿态面对信众,信众就会感觉没有温暖,就不会亲近我们,而会离开我们。

**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的个性就浮现出来了,往往是情绪化、有脾气的,是抱怨、烦恼、计较的,这时候就要反观自省,告诉自己要和气、和蔼,谦虚、谦让。

**不管圣道门还是净土门,修行最基本的就是要常常“观心”,不然累生累劫所带来的烦恼习气就会浮现。出家众是专业的修行人,要观照,以第六意识所学习的法义作为我们的生命,作为我们言语、行为的准则,不让第七意识——末那识的种种烦恼习气做主,因此就要常常观心。有一首偈子说:“愿我恒常观自心,烦恼妄念初生时,毁坏自己他众故,立即强行而断除。”


**二信——自信、教人信

**善导大师说:“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自信是信佛——佛所说的教言,理所当然要信受不疑,信受奉行。

**佛示现在世间的目的是度化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慈大悲就是佛的心。佛门是慈悲之门,一切善事功德,最根本的就是慈悲。既然佛是慈悲的,我们就要学习佛的慈悲。悲,就是拔除众生的一切苦难;慈,就是给予众生无量的安乐:拔除众生一切的痛苦,给予众生无量的喜乐就是“慈悲”。慈悲有三种:众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对凡夫众生来讲是众生缘慈,对菩萨来讲是法缘慈,对佛来讲是无缘慈。《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无缘慈是不分对象、不讲条件、自自然然的,天性自然就能够拔众生苦,给予众生乐。

**善导大师说要“学佛大悲心”,我们学佛,就要学佛的大悲心。即使是众生缘慈,也必须去缘众生的痛苦,以众生的痛苦作为对象。所以,让我们做到慈悲是很不容易的。众生缘慈尚且不容易做到,何况法缘慈、无缘慈。

**善导大师说要“自信教人信”,我们做不到慈悲,但是我们信受佛的慈悲——信佛,就是信佛的慈悲救度。我们曾经堕落三恶道,现在有幸生而为人,还是有老、病、死苦,有种种烦恼的痛苦。释迦牟尼佛来慈悲救度我们,拔苦与乐;想到其他众生的痛苦,我们就要传播佛的慈悲来救度他们,这就是“自信教人信”。


**引用经文来说明佛的慈悲和救度

**关于佛的慈悲救度,经典上有很多描述。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法华经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就像着了火的房子,众苦充满,令人怖畏。三界的芸芸众生,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正在火宅受种种煎熬。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间,就是要救度、保护三界的众生,让众生能够脱离三界六道的轮回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3-21 00: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3-21 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净宗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补充内容 (2016-3-21 01:57):
推荐视频:

大安法师《五濁惡世非念佛法門必不能度》,讲解的很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f0rON_wk-c

净宗法师《无条件的救度》 第02讲
http://fabao.hongyuansi.com/jzjt/2969.html
发表于 2016-3-21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慧净法师

也推荐慧净法师的《善导大师全集》还有净宗法师的《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若文言文不错,可以读读善导大师名著,观经四帖疏,很好的讲解了《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的九品往生。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3-21 02: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3-21 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3-21 02: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3-21 03:3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3-24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無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3-24 16:3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0 18: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