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明光1

[学佛交流] 这样能说读懂经典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8 12:3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5-9-28 12:31
不取两边直行中间,但修行去莫问前程。

师兄啥时候改玩口头禅了?
发表于 2015-9-28 12:3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jkdfan 发表于 2015-9-28 12:29
众生都是佛了,还修行什么?

呵呵,不修什么,认众生是佛
发表于 2015-9-28 12:3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jkdfan 发表于 2015-9-28 12:31
师兄啥时候改玩口头禅了?

唉,讲出来就是口头禅。修行不到

点评

修行不到,学了的不能忘。讲的再怎么样也不过万年系驴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8 12:37
发表于 2015-9-28 12: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5-9-28 12:34
唉,讲出来就是口头禅。修行不到

修行不到,学了的不能忘。讲的再怎么样也不过万年系驴撅。
发表于 2015-9-28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光1 发表于 2015-9-28 11:50
先不要高谈阔论,先把“圆满佛”这事说清楚,什么是圆满佛? 佛与圆满佛有什么区别?

那是你的错觉,懂的人并没有错觉。
死在言下,困在文字。
换个角度,众生怎么来的?也许能帮助你

点评

你发明了 “圆满佛”,请问:佛不圆满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8 17:57
发表于 2015-9-28 12: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jkdfan 发表于 2015-9-28 12:31
师兄啥时候改玩口头禅了?

不过修行真的不要去担心什么,要安心,安心第一。不要担心落空,也担心执有。担心落空,就忘不有的表现。但心执有,就是以经明白有不真了。也不要担心烦恼罪业,要消烦恼罪业除了安心修行还有什么办法?也不要担心法门好不好?能使身心安然,烦恼减少就是好法门。
另外也要担心往生还是下地狱。行因果自然会到。也不要担心经典看懂疑惑解不开,只要一心钻佛菩萨会告诉你的。
       这是我看到的一些文字,和一些自己感悟。


发表于 2015-9-28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jkdfan 发表于 2015-9-28 12:29
众生都是佛了,还修行什么?

众生是佛,却不做佛,枉受轮回,如怀珠人乞食他方,所以要修行,使的自己无量德能现显其前。

点评

所以众生当下不是佛。说众生是佛,是指的众生本具佛性,众生心与佛心无二无别。所谓不要心外求法也是从此而来。 观众生当下即是佛,如果是为了对治我慢,那是没问题的,但如果观自己是佛,怕是只会增长我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8 13:51
发表于 2015-9-28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这个本来是佛,是佛性,理即佛。理可顿悟。
讲修证是断细惑,破无明,去习气。事需渐修。
楞严经五十二个位次。法华经无量劫的修行,迦叶,阿难授记品都说明要无量大劫的修行。明心,开悟仅仅是开始。

点评

您说的理即佛,不是果位佛,是指佛性,相当于种子,如果叫佛是否恰当,是否容易被误解,尤其对初学者。 --供您参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8 18:01
发表于 2015-9-28 13: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5-9-28 12:54
众生是佛,却不做佛,枉受轮回,如怀珠人乞食他方,所以要修行,使的自己无量德能现显其前。

所以众生当下不是佛。说众生是佛,是指的众生本具佛性,众生心与佛心无二无别。所谓不要心外求法也是从此而来。

观众生当下即是佛,如果是为了对治我慢,那是没问题的,但如果观自己是佛,怕是只会增长我慢。
发表于 2015-9-28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5-9-28 13:04
他这个本来是佛,是佛性,理即佛。理可顿悟。
讲修证是断细惑,破无明,去习气。事需渐修。
楞严经五十二 ...

是的,回复里不能鲜花、赞叹,这里用文字表达了

点评

印广法师尽管讲的不够圆满,已经功德无量了。毕竟弘化一方,让许多人明白了一心三藏,自性是佛。有弘扬了两部大乘经典,接引了许多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8 15:59
发表于 2015-9-28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jkdfan 发表于 2015-9-28 13:51
所以众生当下不是佛。说众生是佛,是指的众生本具佛性,众生心与佛心无二无别。所谓不要心外求法也是从此 ...

所以这个问题上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要真懂得才行。
我们因为一直执着佛是个具体的人,所以不能正确认识佛

点评

不是的,一般执的不是佛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认为佛一种具体的境界。始终认为众生上面是佛,修行就爬楼梯。像一楼上面是二楼一样,一楼到二楼有五十五个台阶,爬完这五十五个台阶就到二楼。一楼二楼真实实有,一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8 14:30
发表于 2015-9-28 14:1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jkdfan 发表于 2015-9-28 13:51
所以众生当下不是佛。说众生是佛,是指的众生本具佛性,众生心与佛心无二无别。所谓不要心外求法也是从此 ...

你这是人我分别。观人是佛,观自亦是佛。人我平等,自他无别,我都没有了,那有什么我慢。
       只是不要观自己是佛,他人众生。另外不认自己开悟了明了,他人愚迷。这才是大妄语大我慢。要知道悟就是悟自他本无迷。
发表于 2015-9-28 14:3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5-9-28 14:08
所以这个问题上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要真懂得才行。
我们因为一直执着佛是个具体的人,所以不能正确认 ...

不是的,一般执的不是佛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认为佛一种具体的境界。始终认为众生上面是佛,修行就爬楼梯。像一楼上面是二楼一样,一楼到二楼有五十五个台阶,爬完这五十五个台阶就到二楼。一楼二楼真实实有,一阶一梯真实不虚。
发表于 2015-9-28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9-2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5-9-28 14:05
是的,回复里不能鲜花、赞叹,这里用文字表达了

印广法师尽管讲的不够圆满,已经功德无量了。毕竟弘化一方,让许多人明白了一心三藏,自性是佛。有弘扬了两部大乘经典,接引了许多人。
发表于 2015-9-28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於六观中,此名向观」。向就是回向。「谓向法界真如实际」。所以我们通常讲回向,回向有三个目标,第一个是回向真如实际,真如实际就是自性,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心行为与真如本性完全是一致的,完全是相应的,这就叫回向真如实际,完全相应。这一条是最重要的,能够做到这一条就是佛门里常讲的称性起修,全修即性,全性即修就是这个意思,禅家常讲的;第二种回向就是回向菩提,我们所修所学的,所修所行的一切功德,我们求什么?求无上菩提,不求其他的,就是像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不求神通不求富贵,不求人天果报,不求佛菩萨的地位,不求,我们只求无上正觉,这是回向菩提的意思。你看与真如实际相应。

  第三回向一切众生,我们特别是福德的一方面,我们有福德不必自己享受,给一切众生去享受,这我们的心量多大?不但能破我执,真正能长养慈悲心。慈悲心从这里显露出来了,从这个地方长养,所以自己有福要叫大家享,自己有福不要叫自己一个人享,不要叫自己家里几个人去享。能够叫一切众生都享你的福,你的福报就大,你的福报上与十方诸佛菩萨打成一片、融成一片了,下与一切众生也融成一片了。本来还没有什么福报,这个心一发,这个福报大得不得了,所以真正大的智慧、大的福报都是回向心里面成就的,所以不回向不行,不回向两种执著都不容易打破,所以在六观当中向观。

  「於六慧中,此名修慧」,这个地方诸位同修必须要注意到,菩萨所修的是三慧,三慧是一,不是有阶段的,在前面也跟诸位提出过。十住菩萨修闻慧十行菩萨修思慧,十回向菩萨修的是修慧,闻思修三慧。其实初住以上哪一位菩萨不是修的闻思修?统统是一样的,一样里面他有一点偏重,三慧都修。开头偏重在闻慧上,怎么晓得开头偏重在闻慧上?我们读《楞严经》晓得,你看《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讲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那就是提倡闻慧。其实是闻思修三慧一次完成,一次完成他特别著重在闻慧上。所以闻慧是根尘接触就叫做闻,三慧偏重在一方面,并不是那二种离开了。那二种离开闻慧不能成就,可以说是偏重,只能稍微偏重一点点,不是完全偏重,只可以说稍微偏重一点点。因为十住菩萨修空观,他偏重在闻慧有他的道理,而十行菩萨修假观,他偏重在思慧上,思是什么?明了,一接触就明了,就是觉而不迷十回向菩萨他是偏重在福报上,利益一切众生,大慈大悲心,所以他著重在修。修是什么?是离过,离一切过失就叫做修。他在一切境界里头他不迷,他不染、他不起邪见,这就叫修。




梵网经心地品---净空法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5-9-28 12:51
那是你的错觉,懂的人并没有错觉。
死在言下,困在文字。
换个角度,众生怎么来的?也许能帮助你

    你发明了 “圆满佛”,请问:佛不圆满吗?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5-9-28 13:04
他这个本来是佛,是佛性,理即佛。理可顿悟。
讲修证是断细惑,破无明,去习气。事需渐修。
楞严经五十二 ...

     您说的理即佛,不是果位佛,是指佛性,相当于种子,如果叫佛是否恰当,是否容易被误解,尤其对初学者。
      --供您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说的理即佛,不是果位佛,是指佛性,相当于种子,如果叫佛是否恰当,是否容易被误解,尤其对初学者。
      --供您参考。

点评

佛者觉也。本觉,始觉,究竟觉。 众生皆有佛性为本觉。 声闻修苦集灭道,三十七道品为始觉。 菩萨自觉觉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不圆满。 佛福慧双圆为究竟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8 18:11
发表于 2015-9-28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7)尊重己灵
  云何尊重己灵?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
  初句是征问,己灵,指众生自己本具的灵性,即是吾人现前一念的心性,亦即是佛性。此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生佛体同,圣凡无二。但释尊于无量劫前,早已成等正觉,而我等今曰,尚且昏迷不悟,颠倒行事,仍然做个凡夫,轮转六道,沉溺生死,备受众苦的折磨,得无遗憾?
  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
  释尊既然早己成等正觉,当然具有无量神通,无量智慧,无量功德,庄严法身理体。无量神通,是指佛之威力,神妙莫测,通达无碍,属于解脱德;无量智慧,是指佛的权实二智,佛以实智证理,以权智鉴机,权实不二,事理圆融,属于般若德;无量功德,指释尊累劫修因,积集功德,庄严法身,属法身德。而我等众生,不但贫穷无福慧,又因造无量劫来所造诸业,或善或恶,或粗或细,犹如绳子系缚于三界六道中受生,不得解脱,属于业障。烦恼,指贪、嗔、痴、慢、疑、邪见等,能恼乱人的身心,能昏蔽人之本性,令人心猿意马,妄念纷纷,胡作妄为,属于烦恼障。生死缠缚,是说众生沉沦生死苦海,升沉不已,无法解脱,属于报障。
  心性是一,迷悟天渊。静言思之,岂不可耻?
  众生本具佛性,与佛无异,但佛悟故,能起始觉智,证本觉理,具足三身,证三德,自利利他,快乐无比;众生迷故,起惑作业,由业感果,三障牵连,自害害人,苦恼无量,致使生佛,苦乐天齐,深夜思之,抚心自问,实在可悲可耻。
  譬如无价宝珠,没在淤泥,视同瓦砾,不加爱重。
  此引喻说明,宝珠喻佛性,淤泥喻烦恼。宝珠原本光洁明净,价值无比,但因被淤泥所污,失却本来光明,人皆视如瓦砾,不知爱惜珍重。喻众生本具佛性,原是灵明觉照,清净无染;但被众生心中烦恼障垢所蔽,光明不显,凡夫无知,随逐妄想分别执吝,流转生死,不知尊重本具灵性,不知寻求解脱。
  是故宜应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如珠被濯,悬在高幢;洞达光明,映蔽一切。可谓不孤佛化,不负己灵,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
  无量善法,指佛所说八万四千法门,是至善之法,可以对治众生心中八万四千烦恼。众生一向不知,佛性本具,与佛无异,用诸妄想,作业流转,如宝珠浸在淤泥,不知珍惜。今我等既幸闻佛法,亲近善知识,得知心性是一,诚应学习佛的无量法门。以无量善法,对治心中的无量烦恼,如是精进修习,日久功深,自然起始觉智,照本觉理。烦恼消除(解脱),智慧显现(般若),法身出缠(法身),圆证佛果三德,福慧具足,事理双照,等如将浸在淤泥中的宝珠取出,加以洗濯,回复宝珠本身的光明皎洁,若悬于高处,何止本身光明透彻,同时其光反映,还可以照破四周的黑暗。
  诸佛度生,悲愿深切,为对治众生烦恼,宣说无量法门,我等果能如法修学,佛所说的无量法门,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自行化他,令我与众生本具的灵性,破缠而出,光明照耀,利己利人。既不辜负诸佛慈悲说法教化之恩德,亦不辜负自己本具的灵性,故言:‘可谓不孤佛化,不负己灵,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
  (8)忏悔业障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
  心佛众生,本无差别,由于迷悟因缘,故苦乐天渊。佛悟之故三惑尽,三智圆,证法身,具三德,神通自在,自利兼他;众生迷故,被三惑所困,三毒所害,三障所缠,烦恼无边,生死无尽,痛苦无量。今欲出生死,断三惑,除三毒,消三障,非忏悔业障,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可。故忏悔业障,亦是发菩提心因缘之一。
  众生由身口意所作之业,有善,有恶,或属无记。今言忏悔,是著重于恶业,因为恶业,将招苦果,障碍圣道,障出生死,非忏不可。至于善业,凡夫有漏善业,能障出世圣道;二乘圣人,偏空之业,及权乘菩萨,未能离相之业,皆障碍中道,皆应该忏悔,忏悔之法有三:
  一作法忏:向佛前披露陈过,或对师长,或对和合僧,身礼,意诚,口说罪,求哀忏悔,誓不再犯,可灭犯戒之罪。
  二取相忏:对十方佛前,发露忏悔,坦诚公布自己的过失,求佛证明,悔不再造。或修礼各种忏法,定期忏悔,感佛来应,或摩顶现瑞,能灭烦恼罪,而得身心泰然。
  三无生忏:正心端坐,运用智慧,观无生理,深达实相故,亦名实相忏悔。如普贤观经言:‘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我心自空,罪福无生,是名大忏悔,是名庄严忏悔,是名无相忏悔。’所以说:‘罪由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皆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实相忏悔,能灭障碍中道的无明烦恼。
  作法忏,取相忏,皆属事相忏悔,唯无生忏,是理性忏悔。今言忏悔业障,包括事相忏,以及理性忏。不但忏悔业障,同时忏悔烦恼障,及报障。以烦恼障,是业障之因,报障是业障之果,故但言:忏悔业障,即概括三障。忏悔三障,由事相忏,进而理性忏,是名真忏悔。
  梵语突吉罗,略言吉罗,译名恶作,属身口之业。故戒疏中说:‘恶作恶说,同号吉罗。’是出家众五篇戒法中,最后一篇,属罪中最轻者,但犯之仍堕地狱受苦。时间,长如四天王天人五百岁。佛经说人间五十年,为四天王天一昼夜,然则此天一年,人问已一万八千岁。此天五百年,即人间九百万岁。犯吉罗小罪,尚且要堕地狱受九百万年之苦。
  今我等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
  ‘我等’指佛教四众弟子,‘尸罗’,正译清凉,旁译名戒。以受持佛戒,能防过止非,停息业火焚烧故。由于时世转移,去圣道远,我等佛子,无论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乃至日常生活,所须种种之用具,皆与佛世有异;是以一举一动,恒违佛所制之戒律,甚至一餐饭,一杯水,亦难免杀害众生,有违佛制。
  由于我等一举一动,皆频犯尸罗,然则谨一日所犯,已经无量。何况积年累月,以至终身数十寒暑,更何况自从迷失真性,无量劫来,生生世世,起心动念,所造之罪,实不可言喻。诚如普贤菩萨所言:‘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为优婆塞戒,尚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等戒,又不必言矣。问其名,则曰我比丘也;问其实,则尚不足为优婆塞也,岂不可愧哉。
  凡是佛弟子,必须严守佛戒,佛所制戒,可分为四级及四科。四级是五戒、八戒、十戒、及具足戒。在家佛弟子受持五戒、八戒;出家沙弥、沙弥尼、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皆名具足戒。
  四科指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戒法,是如来所制之法;戒体,是由师资相传,作法成业,领纳于心,能生防非止恶的功德;戒行,是依戒体而起行,令身口意三业,动作如法,不犯过失;戒相,是四级戒品,行相差别,各各不同,皆属小乘戒。此外还有大乘十重四十八轻戒,三聚净戒等,于大小乘戒中,今姑且谨言最基本的五戒。出家佛子,尚且未能严格遵守,十之八九难免毁犯;而且犯戒之人,很少肯发露忏悔,多数是包藏瑕疵。
  优婆塞,译名近事男,优婆夷,译名近事女,是在家二众。五戒,是在家佛弟子,所应遵守的戒律,亦是大小乘戒所共同的基础,尚且不能圆满具足,受持不犯,何况其他更严格,更难受持的沙弥,比丘,菩萨等戒?特别是菩萨戒,看似不拘小节,实际上较比丘戒更难受持。因为比丘戒,但能守口摄意身莫犯,三业清净,精进办道以自利便可。然菩萨戒则举心动念,皆应注意。即使能精进办道以自利,若不利他,不修持诸波罗蜜,以众善之法,饶益有情,便是犯戒。如梵网经中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以及优婆塞戒经中所说:六重二十八轻戒等,诚非一般初发心菩萨所能遵守不犯。身为出家佛弟子,堂堂比丘相,连最基本的五戒,仍未能严守不犯,然则,虽挂名比丘,实则不足为一在家修学佛法的优婆塞,岂能无愧于心?
  当知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不犯则已,犯则终必堕落。若非自愍愍他,自伤伤他,身口并切,声泪俱下,普与众生,求哀忏悔;则千生万劫,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八因缘也。
  以下是劝导大众,忏悔业障,发菩提心。省庵大师之意是:我等佛弟子诚应审察谛观,如实了知,未受佛戒的人,则无所谓持犯,若然已求受佛戒,便应当尽形寿,终身严持不犯。犯必有罪,由犯戒的罪,必堕恶道,受极苦果,是以佛在遗教经中,劝谕比丘:‘当尊重珍敬波罗木叉,如闇遇明,如贫人得宝。’又言:‘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又言:‘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是第一安隐功德住处。’故省庵大师言:‘当知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犯则终必堕落。’
  根据因果定律,犯戒之人,必然堕落三恶道受苦。然则我等比丘,连根本五戒,尚未能圆满具足,至于比丘戒,菩萨戒,更未能严持清净不犯,势必堕落。唯一自救之法,除非反省自责,求哀忏悔,为自己犯戒,将堕恶道而自怜愍,自己伤心外,更要为六道四生不知持戒,不求解脱,而悲愍同情,伤心流泪,身则恳切至诚恭敬礼拜,口则发露说罪,意则悲戚恳切,甚至声泪俱下,普与众生,求哀忏悔。凭此自利兼他,真诚忏悔之心,或可消灭犯戒之罪业,不致堕落三途受苦。否则,既已犯戒,又不知惭愧悲伤求忏悔。则恶报难逃,将万劫千生,堕恶道中,受苦无量。因此,忏悔业障,是发菩提心的第八种因缘。



文珠法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7 07: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