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415|回复: 141

[戒律] 梵网经---净空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6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首页 - 梵网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梵网经(第一集)
梵网经(第二集)
梵网经(第三集)
梵网经(第四集)
梵网经(第五集)
梵网经(第六集)
梵网经(第七集)
梵网经(第八集)
梵网经(第九集)
梵网经(第十集)
梵网经(第十一集)
梵网经(第十二集)
梵网经(第十三集)
梵网经(第十四集)
梵网经(第十五集)
梵网经(第十六集)
梵网经(第十七集)
梵网经(第十八集)
梵网经(第十九集)
梵网经(第二十集)
梵网经(第二十一集)
梵网经(第二十二集)
梵网经(第二十三集)
梵网经(第二十四集)
梵网经(第二十五集)
梵网经(第二十六集)
梵网经(第二十七集)
梵网经(第二十八集)
梵网经(第二十九集)
梵网经(第三十集)
梵网经(第三十一集)
梵网经(第三十二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 南国佛教  www.n12345.com QQ结缘:1553998766  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位置:首页 - 梵网经 - (第一集)
梵网经  (第一集)  1983/1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1-001-0001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

  今天我们有这样殊胜的因缘,在此地为同修们宣讲《梵网经•菩萨心地品》。这个因缘在今天来讲是非常的殊胜,目前讲经的道场在本省可以说是相当的多,而讲戒律的机会实在是非常的难得,尤其是讲《梵网经》这一品是全部的来讲解研究讨论,这种机缘更是希有。

  过去,祖师大德们教我们持戒念佛。念佛,如果我们要想成就,换句话说,要想达到一心不乱,真正成就这一生往生净土的目标,决不是只是每天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行。掐著念珠一天到晚在念佛的人多得很,而往生的实在是太少。过去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李炳老就告诉我,他说我们台中莲社念佛的同修,在莲社里头登记有姓名、有地址的总有二十多万人,实际上往生的(就是有把握往生的)也不过三、五人而已。换句话说,都不成比例。为什么念佛的人这么多,往生的人那么少?而过去永明延寿大师告诉我们,这个净土法门是「万修万人去」。为什么修的人这么多,往生的人那么少?这就讲到如法与不如法。念佛是手段,往生的条件是要一心不乱。换句话说,佛号不管你念多少,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乱,才具备往生的条件。念得再多,不能达到一心,换句话说,没有办法在这一生当中成就。如果如法,他念得少,念得少他就得一心,像经里面讲「若一日到若七日」,他只念一天,可是他一天就念到一心不乱,他就具足往生的条件。这一点我们要特别的注意到。

  如何才能够念到一心不乱?就像佛在《弥陀经》里面告诉我们,必须具备多善根福德因缘,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今天讲善根福德因缘可以说每个人都有,都有怎么样?少了,还达不到往生的标准。不是说没有,实在是少了;善根也缺少,因缘也缺少,福德也缺少,这三个条件我们都少。正是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少,我们对於大乘佛法的教义知道得太少,所以信心生不起来,於世出世间法还是充满了怀疑。你有这个疑念现前也好,没有这个疑念现前也好,总而言之,疑没有能够断掉,疑是根本烦恼。因缘不具足、太少了,就是没有一个修学的道场。

  民国初年,在大陆上净土道场只有一个,苏州的灵岩山。印光大师在那个地方教化,那是一个常年念佛道场,现在这个道场也不存在了。所以我们真正想修学,没有善知识领导我们,没有同参道友互相切磋琢磨,到了今天,不但修学的因缘没有了,连求解的因缘也不可多得。我们图书馆地方很小,不足以构成一个道场的条件,仅仅是一个小型的讲堂。我们在此地提倡净土法门,遵守古圣先贤的教诲,持戒念佛。过去,戒律我是劝勉同修们自己去修学,我还没有想到要来讲,所以只发愿讲《弥陀经疏钞演义》。我们图书馆专讲这一部。很难得的馆长她来启请,要求讲《梵网经》,讲梵网戒。我把这个戒本拿来看一看,觉得有讲全经的必要,因为如果不明菩萨心地,这十重四十八轻没有办法受持。展开这个经我们重新再温习一遍,觉得这个意思非常之好。所以我决定我们图书馆,从今以后每个星期天讲《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一遍讲完之后从头再讲一遍,周而复始。我们每个星期天是固定的,就是这个时候,像《弥陀经疏钞演义》一样。

  这个本子我们势必要印。我们采取的这个注解,是明朝宝华山开山的祖师(就是第一代的祖师),寂光律师的注解。这个本子是清朝同治年间宝华山的刻本,木刻本,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我手上有这么一部,这一部非常的难得。如果要翻印,这个书必须重新裱过一次,不裱过一次,这一次印了,这个书就毁掉了。一百多年以前的书,这个纸张已经很脆,翻翻都会翻坏,所以必须把它裱起来,像我们从前《法华经大成》一样。《法华经大成》,那个比这个还要早,也是一百多年以前的版本。将来就作为我们讲堂选用《梵网经》讲义的本子。

  这是说明我们因缘的殊胜,这个因缘只是解门的因缘;行门的因缘还要大家真正的发心,求佛菩萨感应,希望将来在本省有一个真正修学的道场,像从前印光大师那个道场一样。也是我们过去一再在讲堂提示我们所向往的道场,每天有八个小时讲经,有八个小时念佛。如果有这样的道场,那我们的因缘具足了,这三个条件可以说多因缘,只要我们的善根、福德不缺,就保证这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远的超越三界轮回。我们图书馆给诸位的可以说就是将善根、福德增上,帮助诸位增长善根、增长福德。讲堂,我一再的说过,我们不敢说讲经,更不敢说讲戒经,我们只是大家在一起互相的切磋琢磨。展开讲义,就是宝华山律宗道场第一代祖师寂光律师来给我们开导,我们只是寂大师私淑弟子而已,要以这样的态度在一起共修。




点评

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8 15:01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经文或者是讲义(现在诸位看的这个本子,只是经文没有讲义,因为讲义的分量多,到以后印出来再分送给诸位),如果有疑问的地方、有不明了的地方一定要问,提出来我们大家互相的讨论。经义、讲义明了通达,我们才能做到断疑生信;换句话说,才真正能够达到增长善根。善根增长,福德就会随著增长;福德是讲修证。真正信解,哪一个不愿意修证?我们在修证上会懈怠,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自己信解不足,疑虑重重,修行的心提不起来,证果这桩事情自己不能肯定,这样才是耽误了一生。

  道场启请的功德不可思议,也是诸位福德因缘不可思议,这是我们应当要特别珍惜的。这一次我们发起印《弥陀经疏钞》,本来想印三千部,二千部印的费用是够了,现在继续不断的我们还在徵求。我们看看如果这个款项还有多的,我们在二千部之外,把这个钱再移过来印《梵网经直解》,就印这个注解的本子,再不够的我想一定会许多同修们发心。因为这个本子非常之好,寂光大师的注解简要详明,文字不太深。虽然他是明朝时候的人,因为他是戒坛里面传戒的和尚,我们今天所称戒和尚。宝华山传戒讲《梵网经》就是用《直解》做讲义。他的对象是给戒子们所说的,因此他必须要简单、要扼要、要详细、要明白,使一般的戒子在五十三天当中,能够体会到菩萨心地,建立菩萨心地,培养菩萨心地。

  这部经的分量不多,诸位现在看到这个本子,上卷是讲菩萨心地,下卷是讲修行的方法,就是戒本。它的东西不多,但是涵盖了整个的佛法。昨天我们讲《华严经》提到这部经,它与《华严》,与《法华》,与《弥陀经疏钞演义》完全是贯通的。《华严经》卷数多,分量大,解说详尽,但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与本经「心地品」,实在讲无二无别,可以说「心地品」就是整个《华严经》的浓缩,《华严经》乃是「心地品」的扩展,内容真是无二无别。由此可知,这一品经的重要。

  今天第一次跟诸位在一起研究,我们依照寂大师的注解,先看本经的题目,「释经题目」。经名五个字「佛说梵网经」。从这个题目我们就能够明了世尊说法的义趣、宗旨,向下我们逐字来研究。从题目里面我们明了,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看到大梵天王王宫里面的罗网,这个「网」就是罗网。罗网在本省我还没有见过,大陆上从前的寺院、皇宫里面都有。可是我在大陆上那时候年岁很小,没留意。前些年到日本去访问看到了,日本在现在像京都有许多大的寺院里面,你去看有罗网,多半是以铜丝编织的。因为这个宫殿的梁柱,雕梁画栋,那是非常高水准的艺术品。用这个网保护著它,最重要的是怕鸟雀去做窝,会把艺术品损坏,所以就用罗网来保护,像纱罩一样来保护它。这个罗网非常之考究,在罗网当中往往系的有珠子,有明珠,有许多的装饰品,看起来非常的美观。大梵天王宫殿里面的罗网,当然比我们人间更要殊胜。它所系的那个珠子,珠珠放光,光光互映。佛一看到这个境界,就联想到十法界依正庄严就像罗网一样,所以就用这个来做比喻。比喻得很多,义趣非常之多,向下我们能够说到,讲义里面都有,用这个来比喻心地法门。

  十法界,上至佛菩萨下至恶道众生,就像梵网的孔目一样。孔目虽然有别,但是它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心地。心地有觉有迷,觉了是四圣法界,迷了是六凡法界。不管是迷与悟,总而言之,是一个心地而已。心地所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叫做戒,戒就是规律的生活。不但在我们个人或者是团体的生活方式,乃至整个宇宙的运行莫不皆有规则。这是我们今天许多科学家观察宇宙,看到许多星球在太空当中运行都有一定的轨道,一定的轨则,有条不紊。在佛法里面讲都是属於戒律,戒律是规则。这个戒律叫心地戒律,所以《梵网经》是心地戒品。

  经题五个字。「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像我们讲《弥陀经》,《弥陀经》也是《佛说阿弥陀经》。大概冠上佛说,这个意义比一般的经一定是更为重要。佛,我们道场常常讲,所以这个意思在此地可以省略。简单的说佛是觉悟的意思,它里头有三个意义,第一个是自觉,第二个是觉他,第三个是觉满,自觉、觉他都圆满。这三种解释是有来源的,自觉是对凡夫说的,凡夫不觉,不觉这就是迷,迷的现象就是烦恼,所以觉悟的人没有烦恼,迷的人有烦恼。

  我们要问我自己到底是觉还是迷?你就问问你自己有没有烦恼,如果有烦恼这是迷、是不觉。所以佛法常讲断烦恼,断烦恼菩提就现前了。所谓「菩提」是印度话,中国意思就是觉悟,觉悟就现前了。说到烦恼,这个烦恼有根本,我们过去也研究不少禅宗的语录,像《坛经》、《大珠和尚语录》我们都很熟悉,禅家教给我们从根本修,凡是要能把根本找到,那成就就容易。根本,烦恼的根本是什么?是我见。我们读唯识,唯识讲第七识,四大烦恼常相随,这个四大烦恼就是根本,烦恼的根本。四个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我见」,佛教里还有一个名词叫「我执」,实在讲我执,人我执、法我执。我执包括四大烦恼,我见、我爱、我慢包括这些,其中最主要的是我见。因为有我见,我见的作用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才起贪瞋痴慢,造作一切的善恶业。既然造作有业,当然免不了轮回善恶的果报,造善业感三善道的果报,造恶业感三恶道的果报,这是不能自觉。

  而诸佛如来当初跟我们也一样,他也是从凡夫发心修行证果的。释迦牟尼佛如是,阿弥陀佛也不例外。我们看看《无量寿经》,阿弥陀佛从做国王的时候发心皈依,发愿修行,经历很长很长的期限才修成功。我们在经论里头常看到三大阿僧只劫,三大阿僧只劫算不了什么。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看阿弥陀佛(其他的佛不要看,这两尊佛与我们比较接近)都是修无量劫。《梵网经》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他到我们这个世界,他是怎么修成的?他之所以能够修成佛,就是以「本佛性戒」为因地心。佛常在经论里教诫我们「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而这部经的特色,能说的佛是报身佛卢舍那佛,听众是谁?听众是化身佛。这个道场实在是太庄严了,听众里头没有别人,统统是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讲《梵网心地戒品》,听众是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是通号,不是一个人的专号,诸位要晓得这个意思。我们举一个比喻,我们把佛比喻作老师,释迦牟尼就好比国文,教国文的老师,国文老师太多了。所以诸位不要一听到千百亿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只有一个人,怎么会变成那么多人?如果你要想到这个地方开一个大会,这个大会里面在讲学,听众都是国文老师,国文老师太多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是通称,通号。他的名字叫悉达多,悉达多才是他的名字。「释迦」的意思是仁慈,「牟尼」的意思是寂默,寂默是清净,所以他这个名号的意义是既仁慈又清净。这样一个觉者在梵网会上千百亿之多,接受卢舍那佛讲「菩萨心地戒品」。

  我们讲到觉他,这个觉他的意思是不同於二乘人。二乘人实在讲他比较著重自己,不大注重别人,自己得清净、得解脱就好了,别的人他不管。他有慈悲心,慈悲心不广大、不普遍,他是被动不是主动的。菩萨就不一样,菩萨他是建立在平等心的基础上,二乘人心不平等,菩萨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所以我们要想学大乘,先修平等心,这是根本法。平等心里面先修怨亲平等,因为世人怨亲是最不平等,要从这里修,自己这一生才能成就。修平等心,平等心里面起作用就是平等性智;换句话,就是根本智。提到根本智我们都向往,有根本智而后才有后得智。根本智是什么?根本智是从平等心里面起来的,好比水,水在平静的时候像一面镜子,能够把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那个照就是根本智,水的平静就是心地平等清净。所以你的心不平等,你的根本智怎么能现前?

  佛法里面用念佛的方法,用诵经的方法、背经的方法,你也在学。可是你学的是什么?你是一个呆板的学法,你天天念佛,不能够把心念到清净平等;天天背书,不能把心背得清净平等。那这个念、那个背都没用处,不起作用。必须遇到不平等的境界,心里马上起一句阿弥陀佛,境界平等了,它起作用了。不平等,这个境极端不平等的时候,想到经里去背一段经文,心清净、平等了,这才起作用。否则的话,念得再熟、背得再多,一点用都没有,你的智慧不能现前,你的烦恼一天到晚在增长。修的是什么?修口不修心,那就是古德讲「喊破喉咙也枉然」,没有用处的,重要的是修心。

  菩萨因为心平等,所以他的根本智显露。根本智里面最殊胜的功德就是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清净心里面本来具足的德行,不是有意发心去做的,不是的,本来就如此。他不但在佛界里面服务於大众,他还能在魔界里面去利益他们,我们是有佛有魔不平等,他心里头佛魔是一样的、是平等的。这跟《华严经》里面所说的「入一真法界」,法界在他眼睛里头唯有一真,我们凡夫看到有佛有魔,他看唯一真法界,他没有分别。这就是觉他,不同於二乘人;讲觉满,不同於菩萨。菩萨虽然觉不圆满,佛的觉悟圆满了,菩萨度众生,由於他自己位次的高下,断证的浅深不同,所以自行化他都还没有圆满。尤其是初发心的菩萨,更应当认清自己,认清环境。

  菩萨的修学跟二乘人大大的不相同,二乘人的修学他完全是著重在自己,菩萨的修学就是初发心的菩萨,他是自他完全是平等的,这是菩萨心。一开始就是自他平等,所以他跟二乘人决定不一样。我们在一般断证位次上来说,像阿罗汉,四果罗汉的境界相当於圆教第七信的菩萨,但是诸位要晓得,那只讲断证,其他的,阿罗汉比七信的菩萨差太远了,不能比。给他两个并在一起,阿罗汉断了见思烦恼,七信菩萨也断见思烦恼,这个他是平等的。如果讲心地的清净、光明、慈悲,那阿罗汉没有一样能比得上菩萨。不但阿罗汉比不上七信菩萨,初信的菩萨他也比不上。为什么?初信菩萨虽然烦恼没有断,在断烦恼上比不上阿罗汉,可是慈悲心是阿罗汉比不上他,平等心阿罗汉比不上他。阿罗汉自私自利,初信的菩萨他就能顾虑大众,能够处处替别人想,事事替别人想,能够舍己为人,服务大众,这是小乘人没有办法跟他相比的。所以四果罗汉见到一个初发心的菩萨,他要尊重,道理就在此地。他是圣人,他不嫉妒,他尊重,他知道你的心量比他大,无论在什么场合他要退后、要让你,所以菩萨行、菩萨的心,在十法界里面的确是不可思议,无比的尊重。

  菩萨心是什么样子?本经就要告诉你什么叫菩萨心。上卷讲菩萨心,下卷讲菩萨行,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行为;下卷戒本是讲菩萨行,上卷是讲菩萨心。所以我们对於菩萨的心不了解,那行就谈不上,所以这个经尤其讲戒本是非讲菩萨心地不可。佛这是觉圆满了,自觉觉他都圆满了,九法界的众生对他尊重为「天中天,圣中圣」,所以他是究竟觉。菩萨叫分证觉,就是部分的觉,没有圆满,佛是圆满的觉,我们称佛、称如来,这个意思就是说三觉圆满。这个地方的佛,我们经品上的佛,是娑婆世界说法的教主,这个教主是报身教主卢舍那佛。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我们讲「说」,这一个字跟《弥陀经》里面那个「佛说」的说一样的意思。所以说「悦所怀」。第一个他自己证得这个境界,你想想他多欢喜,说是悦,喜悦,自己证得了,我们一般讲法喜充满。你今天念佛如果念到一心不乱,你喜不喜欢?念到一心不乱怎么样?生死了了,三界超越了,随时可以往生,没有生死,生死自在。住在这个世间,如果有缘多住几年,没有缘少住几年。什么叫缘?大家都很喜欢学,都很认真的学,多住几年帮助大家。什么叫没有缘?大家不认真,都在那里敷衍,在那里因循苟且,这是不必要,就走了。他自己没有生死,自己没有寿命,他的生死寿命是看大家,大家需要他,真正需要他,好,多住几天帮你忙;不需要了,不需要就走了。为什么?还有他方世界别人需要,因缘不在一处,世界无量无边。

  无量无边的世界,我们过去都曾经住过,都曾经跟他们接触过,所以无量无边的因缘,你怎么不欢喜?如果有很多人愿意修学,诚心诚意来请教你给他说,这个说是高兴,所以「说」这一个字就表示著法喜充满。自己成就又能够利益众生,为大众做增上缘,所以这个「说」不是一般勉强的说,不是为功利而说,是无条件发自於内心的喜悦,来说这个究竟了义的法门。

  我们要是拿梵网菩萨心地以及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行来念佛求生净土,真是这样修学法,我可以保证诸位在一生当中,决定能够证到理一心上品上生,生实报庄严土,还有什么疑问!有这一品经,《华严经》前面的五十九卷经文,我们真可以省掉,那个经太长。因为五十九卷所讲的就是说的《梵网经》上下两卷,我们以这个心、以这个行,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以《四十华严》是我们的一个样子,什么样子?生活的样子,这样结归在净土当然是上品上生,这是行真正的法喜充满。

  这两个字合起来看「佛说」。佛经有五种人说,佛在经里告诉我们,所以佛经不一定全是佛说的。有佛说的,有菩萨说的,还有天人说的,还有仙人说的,还有变化人说的。但是这五种人除佛之外,菩萨以下乃至化人所说的,必须要经过佛的印可,就是同意。佛的印可不像我们,说了之后点个头很好,我赞成,佛不说话,佛默然就是同意。你讲了,讲了不说话就是同意,因为你讲得不对,他马上要提出纠正,他一句话不说就是同意,所以默然就是同意,默认。这就等於是佛说的。

  说到佛我们晓得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佛都能说法,我们在《华严》里面看到,《六祖坛经》里面也看到。《六祖坛经》跟我们讲一体三身佛,这个地方的佛是「依法身根本智起后得智,现报身为说法主」,就是卢舍那佛,法身是无说而无所不说,法身遍一切处。「说」这一个字不一定是口说,表示也叫说,可是必得根性大力人,他见色闻声他就觉悟了,愚昧的人你给他讲,讲了也听不懂,那是根性愚昧。刚才说过,这一会听众是千百亿释迦为听众,可是卢舍那佛勉励与会的千百亿释迦佛,希望他们辗转在每一个世界去做说法主,把这个菩萨心地法门普遍的宣扬,说给一切大众听,就是六凡天人为释迦的听众。实在说,这个法门真是随时随地,随一切众生的根性,诸佛如来无时不说,无处不说,实在是我们自己烦恼业习太重了,不能觉察。

  再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经教,就是一个梵网法门。诸佛菩萨的行持,或者我们讲他的生活方式,他生活所表现的,把它整个归纳就是五十八戒。五十八戒就是全部的诸佛菩萨的生活,他的思想,他的行为;我们今天讲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不出这五十八条戒的范围。所以这个戒条,每一戒条里面都是无量无边,我们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出不了《梵网》的纲领。梵网好像是总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好像是细目。由此可知,这部经在佛法里,的的确确是属於大总持法门。所以佛佛承传,佛佛授受。《梵网经》乃是三身佛同说,法身、报身、化身。还有重要的一层就是表法,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如果不懂得表法,你就没有办法体会到佛说法的真实义,像我们开经偈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所以一定要晓得表法,就是它代表的什么?

  「网」,刚才说过是大梵天罗网,这个罗网的名字叫「因陀罗网」。因陀罗是梵语,翻成中国叫天珠,天赤珠。赤是红色的,珠是宝珠,这个宝珠它是系在网上的。经里面告诉我这个网有千重,光光互映,真是美不胜收。我们世间的罗网,能够看到三重的已经就不多了,大概最多就是三重,通常我们在日本看就是一重。珠子多,珠子都有光,都像镜子一样它能够照,这个珠照那个珠,那个珠照那个珠,你想想看这多美,所以光光互摄。佛看到这个情形,忽然想到这个比喻,比喻的法门。诸佛所说的一切法门、所讲的法门,理事圆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就像这个珠与珠,光光互摄一样。我们有个类似的,就好像我们现在这个讲堂,我们灯很多,每一盏灯都放光,光光互摄,彼此互相照映,个个不相妨碍。不会说这个灯光妨碍那个灯光,不会的,是圆融而没有障碍的。这就显示出法界相确实如此。

  无量的网孔比喻无量的世界,比喻无量众生心,比喻佛无量的法门,比喻菩萨差别阶级,比喻诸佛所受用的境界。所以这个比喻里面的含义是无量无边,而与《华严经》的经题有同样的义趣。《华严经》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华」是讲杂花庄严。好像一个花园一样,这个花园是一切的花,一切的品种应有尽有,美不胜收。他是用花庄严来比喻一切法,比喻一切世界,比喻一切众生心;此地佛是用梵网做比喻。虽然用的比喻东西不一样,一个是用花,一个是用梵网,可是里面的内容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你也就能够体会得到,《华严经》是《大梵网经》,《梵网经》是《小华严经》,里面所讲的境界只有详略不同,不能讲哪个说得多,哪个说得少,不行,不能那个讲法,都是说得很圆满;一个是详细说,一个是简单的说。《华严经》所多一个就是多一个入法界,就是多最后这一品,最后一品那是完全讲菩萨心地、菩萨的心行,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四十华严》,就是入法界品。今天我们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发表于 2015-7-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梵网经讲记05---净空法师  

2015-07-09 09:58:43|  分类: 戒律类--佛说梵网|字号 [url=]订阅[/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载LOFTER客户端



梵网经  (第二集)  1983/1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1-001-0002

  上一次我们将经题介绍到「释经题目」,这段我们还没讲完,说到「梵网」是世尊在大梵天见到大梵天王的罗网,引发他说法的机缘,也可以说是引发他说法的兴趣,用这个来比喻无量的法门。

  注解的本子今天我们带来了,有同修们想发心把它印出来,这也是一桩好事情。在我们道场来说也有必要,因为这部经(就是这部注解)我们决定长年的来讲,一遍讲完之后从头再讲,周而复始我们这样讲下去。来道场听这个机缘当然是特别的殊胜。我们道场里面的录影,这个录影带将来看看,如果我们有这个力量就保留,没有这个力量就不必保留。因为道场里面讲得详细,时间长,而我们流通到国外的影带要算时间的,所以就不能够细讲。像我们道场以往讲《六祖坛经》,我们讲了九十多次,这在外面是不可能的事情,九十多次,一天讲一次要讲三个月。所以我们在外面讲经的进度都不超过一个月,流通在外面的录影带一部经总是二十个带子左右。所以要把它浓缩,不能够详细讲。

  《梵网经》以及《华严经》甚至於《弥陀经疏钞》以后我们专门来录影,录流通到国外的,那个讲法统统要浓缩,浓缩一半还不止。所以这《华严经》我们预定是二百个带子,二百个带子就是四百个小时,而《华严经》讲到今天已经超过一千七百小时,全部经讲下来大概要二千七百小时。诸位想想这么长的带子人家看到都害怕,所以一定要浓缩,就是整部的《华严经》不能超过三百个带子。所以说在道场里面这因缘是特别的殊胜,是不可多得的。我们道场讲经一定是细讲,不受时间的限制,希望我们同修们当下就能够得利益,以这个为目标,录影是便利不能到道场来的同修们。

  在七种立题里面,这部经完全是比喻,经里面讲「世界法门,正摄众生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由此可知,世界、众生、心法简直就是分不开的。能够把这三样东西圆融就叫佛菩萨,这三样东西要是各个都独立就叫凡夫。其实这三样东西本来就是圆融的,而是迷惑颠倒的凡夫在这境界里面把它各别的分开,就是分别执著,毛病就犯在这里,就犯在分别执著;离开了分别执著,这是一个圆融的境界,所谓是一真法界。由此可知,《梵网经》称之为大乘心地,与《华严》、《圆觉》、《弥陀经》完全是一桩事情,而戒品的作用就是讲修学的方法。

  由此可知,这「五十八戒」每一条里面所包括的范围都是无量无边。你要只单单认为那是一个戒条,不但你不晓得这个戒条的意义,你也无从受持,因为每一条戒的精神、作用都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因为与菩萨心地相应,以菩萨心地来受持这戒条,「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这个戒条,这个戒法、戒相、戒行怎么不尽虚空遍法界?所以才说一受菩萨戒即登佛位,这话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世尊用这个来比梵网,实在讲,梵网如何能够比得上一真法界。但是梵网就好像缩小的形相一样,希望大家从梵网这个地方能够联想,所谓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从这个地方就觉悟。像《金刚经》里面所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也是个比喻,叫你从梦的这个境界里面联想推展到十法界依正庄严,类似这个现象,从这个地方去觉悟,这是世尊说法的用意。

  因此我们把它推广,无论是「大小横竖网孔」,比喻「无量宽窄仰覆世界」,这是《华严经》里所说的世界无量无边。我们在《华严经?华藏世界品》里面可以看到。「华藏世界品」里面所讲的这个世界比我们今天天文学上所发现的还要广大。我们今天天文学用无线电电波、望远镜所观测的宇宙要比华藏世界,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但是现在科学家承认,科学的发展没有止境,说不定五十年之后,一百年之后会把今天这个领域扩大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谁都不敢讲。

  佛不是一个预言家,不是凭空去推想的,佛的境界是现量境界,所以他证得五眼圆明,尽虚空遍法界是他亲自见到的,不是推想的。亲自见到现量境界绝对真实,所以科学的发展对於佛学是非常有力的,因为证实佛所讲的话句句真实,破除我们许多的疑惑,建立信心。其他的宗教怕科学,科学一发达,宗教就起了许多问号。譬如今天有人打问号,上帝究竟存在不存在?究竟有没有?天堂在什么地方?疑问重重,可是它对佛教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无量无边的世界从哪里来的?这也是现在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哲学家在那里探讨的。这个事实的真相试问问他能不能够得到?当然我们不能武断的说他不能得到,也不能够说他可以得到,原因在哪里?佛跟我们说得清清楚楚,离心意识就可以证得,那就变成现量境界;如果以心意识去探索它,那是决定得不到的。「心」是集起的意思,「意」是思量的意思,「识」是分别的意思;换句话说,用分别、思量这是达不到的,离开了分别执著这个境界就会现前。所以说这个境界是从清净心里面自自然然起观照作用而照见的,不是分别见是观照见,是照见。由此可知,佛法里面不管说多少法门,我们通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总而言之,那些法门都是求得一个清净心。

  法门是方法、是手段,目的就是一心不乱,或者说是禅定,说清净心都可以,都是一样的事情。一心现前,它就起作用。这个作用就是照见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都见到了,所以这一切法是众生心行所成的。这个意思很深很深,虽然极深,不是我们体会不到的,如果我们真正一点都不能够体会到,这个事情就难以相信,也能够体会到少许。譬如说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今天这个世界大家晓得处处都是公害,谁造成的?还不是我们这些众生心里天天在想,想一些科学的把戏,制造这些东西。这个制造就是行为,在那里想像是心行,制造出这么些东西出来产生许多副作用,给我们带来整个的灾难,这不是自己心行变现的吗?把整个自然界的秩序都破坏、环境污染。

  那些科学家天天在动脑筋,天天在想,那个想里头无中生有,在那里想。想什么?科技求进步,求更为精密,天天在想,想了之后再实验制造,这是讲大的,我们能够体会到整个自然生态,确实今天这个环境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小而言之,我们一个人的身体,要是多想善的,多想清净的,身体健康愉快;要是多想恶,多想一些不善的,你人即使不生病,你的情绪也低落也消沈,感觉到身心不安稳,这是讲个人。我们今天所讲的个人的幸福、个人的快乐,是你自己心行造成的;一个家庭、一个团体,就是你这一个家庭团体分子心行造成的,是兴旺还是要衰败就看这心行。像这些地方我们体会到一些,但是我们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依正庄严是大家心行造成的,我们没有想到这一层。佛给我们这么一点破,我们从这最基础的地方想起有道理,有道理。

  大家造成的,在佛法里讲共业所感。可是共业里面还有别业,如果共业里头没有别业,我们受别人的连累那简直是无可奈何。共业里面有别业,我们一样还得自在,所以佛示现到我们这个地方来,他还是佛,他没有受我们的连累;菩萨在今天这个世界里头,到我们这个地方来随类化身、来教化众生,他还是菩萨,他也没有受我们的牵累。纵然是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核子战争,菩萨也不会遭难、不会受累,这是什么?这是说共业里面有别业。共业与别业将来在经论里面还有详细的讨论。过去我们在《楞严》里面讲过很多次。

  佛给我们讲的大乘、小乘种种的法门,这里面许许多多差别的阶级,像小乘有四果四向,大乘有五十一个阶级。到中国来之后,我们中国这些祖师将一切经论分科判教,将一代佛法把它区分为藏、通、别、圆四教,这是天台智者大师为我们分的。贤首国师则分为五教,小、始、终、顿、圆,分为五教。但是分法虽然不一样,内容还是一样的,就是开合不相同。这些教法、这些阶级从哪里产生的?其实没有这回事情,会有这种现象是因为众生心所谓是染净不相同而分的,除此之外决定平等。

  佛法讲平等,有五十二个阶级不平等,有四教也不平等,其实佛法是平等的,不平等是你心地的染净不平等。讲染净都是虚妄不是真实的,你的真心决定平等。譬如,我们在六根讲六根的根性平等的,众生与佛无二无别,一点差别都没有。所以从本性上来说理即佛,一点都不假,我们的见性与佛的见性没有两样,我们的闻性与十方诸佛的闻性也没有两样。所不同的佛就是直接用见性见一切事,照见,用闻性闻一切音声;而我们是从见性里面变现出八识来见,从闻性里头变现出八识来闻,麻烦就在这个地方,但是所变的那个八识是虚妄的。

  八识是心法,心法是有为法,《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八识是虚妄的。这就说明真性是一切有情众生完全一样的,包括佛,生佛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就是他变现出八识之后。而这个识心里头染净的程度不一样,他染得少的我们就叫他地位高,染得多的我们就叫他地位低,其实他是平等的。生佛平等,平等,绝对是平等的。平等里面他有智愚、迷悟有这差别的相在,所以佛才给我们说种种教门、种种阶级。

  诸位必须要建立一个正确的概念,就是这些种种教门、种种阶级统统是平等的,不像世间。世间里它不平等,教门跟阶级不平等,佛法是平等的。我们对佛法常常产生一种误会,一看到这些就是用一种差别的心,用一种不平等的心、执著的心来看待,因此,佛法虽然是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不得其门而入。原因就是我们有一个错误的概念,有一个错误的执著,而不知道这一切法是平等的。所以我们对佛很恭敬,对菩萨恭敬又差一等,对罗汉又差一等了,完全建立在一个不平等的境界里面,怎么能得其门而入?


发表于 2015-7-1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我们在《华严经》喜目神里面所看到的,你看经文里面开示多明白、多清楚。「亲近善友,承事诸佛」,我们一看诸佛一定是十方已经成就的佛,你就不晓得六即佛,那个「诸」的意思不是讲十方三世已经成的佛,不是说现在佛,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统统包括在里面。理即佛那根本就是凡夫,不学佛的凡夫,理即佛。不学佛的凡夫他也是佛,我们要承事。承事就是服务、伺候,我们想想谁愿意干?谁愿意无条件的给大众服务?口口声声想学佛,心里也想学佛,但是就不肯干,不但你没有行到,你见都见不到,就是解都没有理解得到。佛是大慈大悲,经里面讲得清清楚楚,经文看不清楚你看注解。

  这个注子不是现代人注的。我们讲的《华严经》是清凉国师注的。我们今天讲《梵网经》,《梵网经》根本的注解是智者大师注的。今天我们用的《直解》是明朝寂光法师,寂光法师他讲的这个还是用智者大师的注子做底子,我们采取他的。他就是深入浅出,我们初学的人容易理解,不是现代人讲的。一千年前这些大德就这样的发挥,当然决不是他自己意思,而是祖祖相传。这些祖师大德各个都有师承的,这个师承是从释迦牟尼佛一脉相承,我们才能得到经教的正意,就是绝定正确的意思。

  这四教或者说五教阶级的差别,诸位必须要明了这在教学方法上一种善巧方便,是为了教学方便起见而设立的。到你心地清净极了,这些方便法就不用了。这个不用是什么?是对自己不用,可是你教学的时候还要用,为什么?因为大众的心理不像你那么清净。换句话说,真正觉悟的人不用,迷的人才用。我们要问觉到什么程度?跟诸位说觉到圆初住就不用了,圆初住是正觉;如果他还要用,他的境界就没法子提升,所以从此以后叫无功用道。任运的修学无功用道,纯熟自然,不加一丝毫的勉强。

  这也好比学校里头教学一样。小学、中学这儿童还没有成年,老师对待这些学生必须加以重重的约束来管制他,到大学研究所他成年了,所以老师对他开放,只指点不加以任何约束。我们修行也是如此,佛门在你没有开悟之前,就是没有见性之前,要以重重戒条来约束你、来管教你,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见了性之后就不需要管束了。虽不需管束,你的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自自然然合戒律,记录下来就是戒律,而你自己不感觉得是戒律,别人要把你记录下来给那个迷人看都是戒律,就这么回事情。

  所以《梵网经》里面这五十八戒就这么回事情,迷了人看到是戒条,觉悟的人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行持。换句话说,一切戒律就是觉者的心行,自自然然的心行。我们在迷位当中来学习,把我们种种错误的心行依照觉者的心行来修正、来改变,这就叫做持戒。因为有这许多差别,在方便设施里面也给他定一些名称,那就是四圣六凡,再细说就是菩萨种种的名目,这些都是因缘所生之法。

  因缘所生法当然是没有自性的,没有实体,而是由於众生不了自性,就是没有觉了自性,迷失了自性才会有这么多现象出来。好像我们作梦,梦是什么?梦是心,自心不熟自性才变现出梦境,所以心地愈清净的人梦就少。如果我们自己考验自己的功夫,从这上可以看得出来,梦愈少你的心愈清净,梦愈多天天晚上都作梦,这心不清净;如果天天晚上都做恶梦,那心就更不清净。像这些我想诸位同修要好好的去反省反省,能够觉察得到。我在没有学佛之前常做恶梦,学佛的前七年还有恶梦,逐渐逐渐减少,到现在虽然有梦,就是十多年来没有恶梦。从这个地方就晓得自己的心逐渐逐渐净化了,那个梦也少了,不会天天做了。这些地方都能够勘验自己功夫。到无梦那就得到念佛三昧了,跟诸位说就得事一心不乱。在功夫成片的时候还会作梦,偶尔有梦不是天天作梦,天天作梦功夫没有成片,一个月有个三、五次这就相当不错了。这些地方都是勘验自己的功夫,提高自己的警觉,我们自己是在什么境界里面,不必问别人,问自己,要问自己。

  佛在此地用「梵网」做比喻,比得很好,尽虚空遍法界依正庄严,这个比喻把它比尽了。假使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一听他就能够悟入,一听他就能够禀承「金刚光明宝戒」;换句话说,他的性德就现前,智慧就现前,就能够破除见思烦恼,甚至於尘沙无明,我们所谓一闻千悟。事实上有没有这样的人?我们读《坛经》六祖就是这样的人。他听一个人在那里念《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是听到这个地方,当然前面听得很多,听到这个地方他就豁然大悟。由此可证,确实有这样的人。他智慧开了,性德现前,就能够断烦恼生智慧。所以他到黄梅见五祖,初见五祖的时候就跟五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不生烦恼,不像我们现在一天到晚心中常生烦恼,他常生智慧。常生智慧是他心常清净,清净心接触外面境界所生的是智慧,染污的心接触外面境界生的是烦恼。

  由此可知,佛法的总纲领、大主义,不但是教我们,九法界的有情众生都是诸佛如来教化的对象。教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清净心。我们在《圆觉经》里面看到的,《圆觉经》一开端就讲「本起清净心地」,本起清净心地就叫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圆觉》上面讲的本起清净心地,也叫做真心,真心里面没有虚妄的境界。一旦要悟入,真正讲悟入了,入得愈深愈好。佛的一切教门、一切戒法无量的权巧方便,这时候在你心中全部都空寂了,像禅家所谓「迥脱根尘,灵光独耀」,这是什么境界?这就是所谓自受用的报身现前,就是你证得报身了。

  证得报身,报身是怎么回事情?报身是法身里面智慧的显露。可见得法、报、应身是可以证得的,这个境界在念佛人来说是属於理一心不乱,不是我们做不到的。可是诸位如果要想达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分证即佛。昨天我用比喻跟诸位说过,你要是真正想在一生当中达到这个境界,古人所谓是「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我们这个标准是愈高愈好。我们标准列在理一心不乱,如果实在得不到还可以得个事一心;如果我们标准只定在下品下生就好,这是毫无把握。下品下生的目标达不到,你还是堕落。所以标准一定要提升,而且要下定决心,要勇猛精进。可是第一个关口这是最难突破的,那就是平等心,第一个关口。我们在一切境界里总是看到不平,给诸位说就不得其门而入。这个境界不能突破,只有带业往生。

  带业往生里面修得再好也是中下品,而且带业,经论、祖师大德开示里面说得很多,所谓只带旧业不带新业。什么叫新、旧,旧是种子习气,什么是新业?新业是现行。换句话说,不带现行。这些话怕诸位听得不清楚、不明白,我再跟诸位用另外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忍辱,我能忍就不带现行,不能忍就发作了,发作了就是现行。我看到这个不平,心里头实在不平,但是在外表我表现的还是平等的,这叫什么?带种习不带现行。换句话说,忍辱功夫不到家不能带业往生。得事一心没有忍辱了,事一心不要忍,心平等,没有忍,还有忍就是在事一心之前,功夫没成熟,成熟时没有忍;我还有忍,这是凡夫不是圣人。得事一心,事一心是见思烦恼断了,他忍什么,他不需要忍了,他没有忍。所以我们凡事要忍让,忍让是带业往生的条件,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是我常常跟大家所说的,我们过去世中生生世世念佛,亲近无量无边的如来菩萨,都没有能够往生得了,就是我们连忍辱这个功夫都没有,所以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昨天我们看到诸菩萨,讲到相续次第。我们有相续,生生世世修行,这不是相续吗?但是从来就没有踏上一个阶级,没有次第,那就是忍辱没有。佛在《金刚经》里面一再劝勉我们,布施叫放下,接著就忍辱,这不忍行吗?功夫不到家,不忍烦恼就起现行,这一起现行怎么样?就随业流转,必然轮回六道,吃亏的是谁?是自己不是别人。念念要责备自己不要责备境界,为什么?外缘是中立的,没有善恶。你说这个人是个恶人,恨透了他,也有人喜欢他。如果他真正是个恶的标准,全天下的人见到他都恨他才对、都讨厌他才对,为什么还有人喜欢他?可见得外面没有标准。标准从哪里建立?是从自己心里面建立的,实在讲是自己心所法当中建立的,还不是八心王当中建立的,是与心王相应的心所建立的。假中又假,心王已经是假,心所更是假的,是从它那里建立。所以学佛的人教你离心意识,连心意识都要离,那心所当然更不能起作用,你的心才能得清净。


发表于 2015-7-11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们自己在一生当中不是不可能证得三身的,就跟六祖大师在《坛经》里开示一样「一体三身佛」,一生当中决定可以证得。能大师自己证得,所以他有坚定的信心来劝勉我们,他能证得我们为什么不能证得。实际上讲佛能证得的我们都能证得,祖师能够证得我们更能证得,能不能证不要问别人,要问自己。这些理论、方法、境界都在这些大经大论里面,我们选择这三部经可以说完全包括了。不但完全包括,说得非常的详尽。所期望的就是我们真正能够回头,佛法里头常讲回头是岸,从哪里回来?从迷里头回来,回归於觉,觉岸;从邪知见里头回过头来,回到正知见之岸;从染污里面回头,回到清净岸,回头是岸。肯回头才知道佛说《梵网》、说《华严》、说《弥陀经》都是度人到究竟觉位,真能回头,回因向果,才是真正持梵网戒而圆成佛道。

  所谓是因圆果满,佛法当中常说因里面有果,果里面有因,换句话说,因与果也是分不开的。所以这个经一展开佛菩萨都坐在莲花里面,莲花是表法的,就是因果同时,表这个意思。因为莲花一开莲子就在当中,不像其他的花它是先开花后结果,莲是因果同时,所以佛用它做比喻。你一发心这就是因,一发菩提心就是因,一发心就成佛。这初初一发心,名字即佛,认真的修行,观行即佛;观行是修行。所以一发心就成佛道,因果同时。跟莲花一样,所以叫坐莲花胎,不管你坐哪个地方都叫坐莲花胎,你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因果;换句话说,行住坐卧都在莲花之中,取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修学一定要明理,要懂得这个理论,要晓得这个戒条。每一条戒所谓是戒体、戒相、戒行,这一条戒的殊胜功德作用统统明了,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华严经》的五十三参。在一切境界里面历事炼心,成就自己心地的清净光明,我们的戒光就圆满,这才能契入一真法界。契入一真法界就是证得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这是这部经的殊胜功德。诸佛菩萨他们所修所行不离这个原则,不出这个范围,所以我们得到了梵网,就得到了一切。不要再三心二意见异思迁,最怕的是这个,最忌讳的也是这一点,为什么?要是涉猎多了你的心又分散了,换句话说,你要求得心地清净不容易,被其他的法门染污了。

  一个法门能够叫你心得清净,两个法门就会叫你心染污,为什么?你心有分别,你有比较,你还有高下,完全用的是意识心。假如你要是舍识用根,行!你涉猎三藏十二部都行,都是清净的,你要用心意识去分别三藏十二部那就糟透了。用心意识只能选一门,舍识用根可以博学多闻,为什么?它不碍清净心,所以古德教学提倡一门深入,道理就在此地。这一点诸位要晓得,善财童子博学多闻他是得清净心之后,他在文殊菩萨初会里面得到了根本智,根本智就是一心不乱,是理一心不乱,所以他有资格,我们现在没有这个资格。没有资格就守定一门,而守定的这一门,我在此地郑重的勉励诸位同修,我们今天选的三部经,《弥陀经》、《四十华严》跟《梵网经》。这三部经以什么为主体?以《梵网》为主体,前面这心地是根本、是理论,下一卷戒律是方法,有理论、有方法,《普贤行愿品》是境界,《弥陀经》是归宿,这够了!还用得著其余的吗?所以这部经的启请具足无量功德。

  我们把这个经本,这个经本也是很珍贵的孤本,不容易找到。你们哪一个人把那经本拿过来。这个本子是清朝同治年间所印的,距离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民国七十二年,宣统三年,光绪三十四年,这是同治年间本,一共四本。这个本子字很大,我们这次想翻印,但是这个本子如果拿去一翻印,这本子就等於废了,因为纸很脆。所以我必须先把它裱起来,像我们裱画一样,每一张裱起来,裱好了之后拿去印,这个书才能够保全。裱好之后我们也无需要装订,作为什么?将来诸位要是发心印的时候,我们这个底本就借给你用,裱好之后能够保存很久。这已经保存一百年了,裱好之后至少还可以保存五百年,留给后人。我们也想印六十四开的小本子,跟这次印的《弥陀经疏钞》一样大的本子,本子一样大,大家携带方便。这是理论、方法,因为这个少,《梵网经》不多。

  佛门里面受了菩萨戒的,诸位都晓得半月诵戒,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是希望每个星期都能够把《梵网经》,《梵网经》上下卷不多,这两卷不多,你在这一个星期当中念一遍再到这儿来听一次。经的内容熟透了才能修行,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才提得起观照的功夫,你要是不熟悉、不明白,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怎么不迷?这当然迷惑颠倒!这是佛在《观经》里面一再提倡的读诵大乘。对著本子是读,离开本子是背诵,这就是要熟。熟的时候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念念都能够提得起观照功夫,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他的功夫才能上轨道;换句话说,他才用得上功。

  观行即不简单,所以现在大多数都落在名字即中。名字即不行,名字即中不能往生,就是带业往生都做不到,下品下生都做不到,观行功夫起码你要懂得这个道理。由观行到相似,相似是事一心不乱,分证是理一心不乱,才能把我们自己的功夫、把我们自己的境界真正的向上提升,在一生成就,证得一体三身,从此之后超越六道轮回。如果再来那你是佛菩萨的身分乘愿而来的,不是业力轮回的,你到这个地方来是行大慈悲普度众生而来的,那情形不一样。

  「经」,这个字我们就省掉,因为我们常常讲贯摄常法,所以到这个地方我们算是把第一个段落介绍完了。第二个段落「释译经人」,这个经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我们也把它免了。下一次我们就从解释品题、明分科义跟诸位介绍这两段,再下一次我们就讲到经文。

发表于 2015-7-12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梵网经  (第三集)  1983/1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1-001-0003

  请看本经的品题。经题给诸位介绍过了,这部经翻译到中国来只有一品,这一品当然也是这部经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菩萨心地品」。菩萨是梵语音译过来的,而且还是省略的音译,因为中国人总是喜欢简单,所以将菩提萨埵就翻作菩萨,把后面的尾音统统略去了。这个字的意义在古译翻作「大道心众生」,玄奘大师从印度回来之后所翻的经我们叫它作新译,他翻菩萨这个意思称之为「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古今这两种译法都非常好,如果不是大道心,他不能觉悟,觉悟的人必定是发大道心。

  古印度的人喜欢繁琐,所以我们读佛经往往看有一个意思重重复复说很多遍,不厌其烦的详加阐释。跟我们中国的人的心情恰恰相反,中国人喜欢是愈简单愈好,人家是十句话能说清楚,你要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了,那你就比别人高明。所以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文章、言语它的标准是简要详明,做到这四个字,那就是第一流的文章,简单扼要又详细明白,要做到这样才是好文章。言语也是如此,要能达到简要详明这是第一等的口才,不像现在罗罗嗦嗦。

  因此经典翻到中国实在跟印度原文相去就甚多,特别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本经就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他的翻译完全是用意译,而不是直译。在文字上是极力要提升到我们中国人所要求的简要详明的标准。所以罗什大师译的经我们很喜欢读,就跟读中国人文章一样,一点都不罗嗦。玄奘大师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翻的经论很多,可是我们除了《心经》之外,几乎都没有人读玄奘大师的译本。那就是他的译法是直译的,就是照著原文翻译过来;换句话说,文法格局脱离不了梵文,同时也有梵文一样的繁琐。诸位要是读《大般若经》你就能够看到,《大般若经》六百卷,玄奘大师所译的。

  「菩萨」,我们必须要明了它真实的含义,而现在一般人对这个含义不明了,所以一说到菩萨就想到泥塑木雕的神像。像一般民间土地也是菩萨,城隍也是菩萨,鬼神也是菩萨,凡是泥塑木雕的都叫菩萨,这是大错特错!鬼神跟菩萨相去甚远,鬼神怎么样?他还是不觉,他是有情众生他不觉悟,不觉悟是凡夫。城隍土地是阎罗王,本省拜的妈祖、王爷公统统是凡夫,是饿鬼道的凡夫,六道凡夫鬼道凡夫;他要不觉悟他不能称菩萨,他不发菩提心不能称菩萨,他要发菩提心可以称作菩萨。世间所拜的玉皇大帝那是天神,天神还是六道之一。所以菩萨是单单指发菩提心的有情众生。

  我们自己发菩提心自己就是菩萨。发心说起来容易,发不容易,真正讲到发不容易。为什么说发不容易?如果菩提心发起来了,那你平常存的是什么心?本经就要给你说明菩萨心是什么样子的,菩萨心地,菩萨存心跟我们确实不一样,我们也像这样的存心,那就是菩萨。就大体上来说,菩萨是一个上求下化之人,所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是从大体上说、总纲领上说。上求佛道,佛道是觉道;下化众生这是运用大慈悲心,所以大慈大悲帮助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能够觉悟,都能够发菩提心,修菩萨道。

  菩萨的心行就是一个觉悟人的心行,我们讲一个觉悟的人比说菩萨这个概念上更为清晰。就是在一切境缘上,境就是物质环境,缘是讲的人事环境,我们生活在世间,脱离不了这两大类的环境。在境缘两大类的环境里面不迷,觉而不迷,净而不染,这就是菩萨。如果是迷惑、染污,起邪知邪见,就叫做凡夫。菩萨跟凡夫正好是个对比,所以凡夫是人,菩萨也是人。一个是迷惑颠倒的人、心被境界所转的人,叫凡夫;一个是明白人、觉悟的人,不为境界所转,这个人叫菩萨。所以这个定义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

  讲到心地,当然本经最重要的是讲心地,而不是讲菩萨。但是这个心地是菩萨心地,是一个觉悟的心地,而不是一个迷惑颠倒的心地。心称之为地,地是比喻。地能够生长一切万物,离开了地,一切万物就不能生存,所以地有生长的意思。最显著的像植物,一定要依地生长。心,它有生长的意思,它有出生的意思,它里面能够出生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我们今天所讲才艺都是从心而生的。从能生这个意思把它比喻作地。

  在佛法里面心要像地一样,它的功能就显现了。虽然有心,可是这个心不能生智慧,不能生功德,这个心不能算地。因此菩萨里面就有三贤十地,你就晓得三贤菩萨是修心,好像农家一样先在那里整地。我们要想种粮食,先要开垦,开垦就是三贤位。地完全开出来了,我们下种子了,那就叫登地了,地有用,我的地可以能够生长五谷杂粮了,那就叫地。如果我们先不整地不去开垦,那个山地多得很不能用,必须要加以开垦。发菩提心就是发心开垦,一直到地能用了,这个时候的心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登地了。这个意思很深很深,但是也不难理解。

  所以说到真正能够度化众生是地上菩萨,他这个心像大地一样,能生智慧、能生功德、能够利益一切众生。在三贤位的菩萨虽然讲是度化众生,实际上是度自己,为什么?他是在整地,地上还不能出生什么。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十住菩萨修直心,就是至诚心,十行位的菩萨修深心,十回向的菩萨修大悲心,这些统统是开垦,在那里整地,登了地这个地就有用处。这个道理要是不明白,我们的修学就没有重点。譬如说,你不知道这个道理,看到人家地上生产、出产那么多东西,你也去找一块地马上种植,结果种了怎么样?种了白费了心机,到最后是一无所获,这个原因是什么?你没有整地。由此可知,这个心地的重要,你要不明了你就没有办法修。

  在开垦它也有过程,譬如一块山地,先要把山上这些杂草先把它去掉,这是第一步的工作;然后再把沙石除掉,再把土地给它耕松,然后再下肥料来培养,它有一定程序,有先有后。我们要是开垦自己的心地,一样也有程序,头一个就是你这地上的杂草、杂树这些废弃物,第一个要去掉的是什么?就是那个不平等的心。菩萨首先要修怨亲平等,这是头一个要修的,这一条要做不到,其他的都不必谈了,什么深心、大悲心都不必谈了,纵然有也是感情用事。为什么?你完全是凡夫心不是菩萨心,你是迷惑颠倒的心不是觉悟的心。修行就是修心,它有次第、有程序,不能够乱的。本经所用的方法,用什么方法来修?方法是工具,我们今天开垦需要工具,没有工具用两只手去,手也是工具,这个工具就是本经所提出的「十重四十八轻」的戒律。那是工具,开拓心地的工具。这就是讲戒的重要。

  昨天我们在华严会上也提到这个问题。佛法的修学有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开悟,第二个过程是证果。所以戒律在这两个过程当中它的德用不一样,没有开悟以前就是要守戒条,你所持的叫做事戒。我们念佛讲事一心、理一心,讲事戒,一条一条的条文你要是犯了就叫破戒、犯戒。悟了以后叫心戒,不是事,所以这个时候的持不是事相的持,是理持,境界比前面这个事持要高得太多!譬如,佛门里讲的比丘戒、比丘尼戒,这是属於事持不是理持,可以帮助你得定不能开慧。诸位要晓得这个能帮助你达到事一心不乱,没有办法得理一心。梵网菩萨戒是讲理持不是事持,它的境界超越了小乘,超越了事一心,它能够帮助你达到理一心不乱,帮助你破无明见真性。如果我们要是不懂这个道理,把《梵网经》也用事持;换句话说,转大乘为小乘,迷理为事,把它降了一级,效果当然是大打折扣。这些都是在我们研究讨论之前必须要明了的。

  但是大乘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础上,没有小乘的基础没法子修学大乘。换句话说,没有事持的基础决不能达到理持。所以我们今天来研究讨论这部经,重点在了解菩萨心地,目的是叫我们自己生起向往之心。我们要发心,要学菩萨。可是要学菩萨要先平心地,要先平心地必须要著重在事持,才能够一步一步的提升到这个境界。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心地在本经有两重意思。第一个是就教相来说,教相就是按照我们经本表面的意思来讲,就是它所讲的「三十心十地」。诸位心只有一个,哪里会有三十个?这三十是讲位次,十住菩萨、十行菩萨、十回向菩萨,每个阶段他用的是什么心。这就统统讲开垦,他开垦开到什么程度。三十心圆满就登地了,就好像开垦,我这个地统统开出来可以用了,可以种植了;可以种植的时候才叫地,还不能种植的时候叫心。所以有十心,十心就是十地,从初地到十地,三十心十地就是这么个意思。换句话说,就是说我们的心逐步逐步清净,清净的相,然后到它起作用。这个作用也是逐步逐步作用到广大无边,是从这上说的。其实只是一个心,绝对不会有三十个心,四十个心,没有的,只有一心。这是从教相上说。
发表于 2015-7-13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意思这是从理体上来讲。这个心就是我们一切众生「本元心地」,换句话说,就是自己的真心理体。十方三世诸佛是这个心,我们也是这个心,畜生、饿鬼、地狱还是这个心。所谓是一心无二心。这一个心因为它有染净差别之相,所以它能够变现染净不同的境界。心清净的时候变现的就四圣法界,心染污的时候就变现六凡法界,这是从大的方面来看。如果要从小的方面来观察,你就更容易体会到。譬如说我们一天,不要讲过去,讲今天一天,心清净的时候好像身心舒畅很愉快,烦恼的时候好像一身都不舒服,这种情形就是心地变现的相状。轻安愉快就好比是四圣法界,一身不舒服的时候就好比是六凡法界。这个现相怎么产生的?心在那里变化。所以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真正把心安住在清净之处,那你就是永远的轻安愉快,这就是神仙生活,佛菩萨的净土。佛菩萨净土就是这么来的,正所谓「心净则土净」。

  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自己自心所变现的,一切善恶境界也是自心所变现的;除了自心之外别无一法。一切物质的境界、一切人事的环境都不出自己一心变现,正如同作梦一样。你在梦中遇到佛菩萨,那个佛菩萨是你自心变现的;梦到豺狼虎豹要伤害你,那还是你自心变现的。你不了自心,你迷在妄幻境里面,遇到善的境界你生欢喜心,你的心被境界所转了,欢喜是你心被它转了;恶境界里面你生了瞋恚心,你的心也被境界所转了。你不晓得境界是自己变现的!自己变现的不能转境界反而被境界所转,这叫做迷惑颠倒。迷惑颠倒一定造业受报,所以这些真正看清楚了,岂不是古人所谓的自作自受。谁给你的?自作自受。

  菩萨是觉悟的人、明白的人,他对於这个事实的真相十分的了解,晓得一切境界都是自心所变,他在这个境界用心,一心平等,他的心不被境界所转;就是好的境界他没有欢喜心,逆的境界他也不生烦恼。他晓得顺逆染净都是自己心变现出来的假象,好的境界里面了不可得,恶的境界里头也了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所以他在一切法里不起心、不动念。世间法所谓是六道,六凡、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出世间法我们叫四圣,声闻是阿罗汉,缘觉是辟支佛;辟支佛是梵语古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叫缘觉,辟支是缘的意思,佛是觉的意思,所以称辟支佛中国意思就叫缘觉;菩萨、佛,这叫四圣法界。

  凡圣的相不一样,心是一样的,是一个心,所以凡圣平等,只要你用一心,这个法界就是四凡六圣,就叫做一真法界。可是虽然是一真法界,但是在现前所呈现这个相状有迷悟浅深不同。迷悟浅深是说的理,四圣六凡是讲的相。其实这个四圣六凡怎么个分法?就是迷悟浅深上差别。譬如说十分迷惑的,这是地狱;九分迷惑还有一分觉悟的,这是饿鬼;有八分迷惑,有两分觉悟的我们讲畜生,是这样的差别。佛是十分的觉悟,一点都不迷,菩萨有九分觉悟还有一分迷,我们人道是迷悟参半,还迷得比较多一点,是这样的分法。十法界是从这里分的。同样我们在讲堂,大众坐在一起,我们每个人迷悟程度不一样。你在讲堂跟大众相处你是觉而不迷,一点都不迷,你就是佛,你有九分觉还有一分迷那你是菩萨。

  你要问十法界在哪里?十法界原来就在一法界里。所以天台大师讲百界千如,每一个法界里面都具足十法界,是这么个分法的。就是以畜生而论,畜生里面有畜生的佛,它虽然是畜生身它觉而不迷,畜生里面有菩萨,畜生里头也有地狱、也有饿鬼。所以每一界里面都有十界,十界合起来就是一百界;每一界里头有十如是,百界就有千如是,百界千如,说明宇宙人生的状况。这是智者大师在《法华经》里面给我们发明的。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迷了真心,迷了我们的觉心,现在不觉了。不知道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自己变现的,这就是不觉。好像我们在作梦一样,不晓得这个梦是我们自心变现的,这就是不觉。不觉问题就很严重,为什么?不觉是迷惑,迷惑就妄动,妄动就造业,造业当然有果报。所以如果我们造五逆十恶业,我们的心就会变,变那个地狱的相,变地狱的相就要受地狱的果报。譬如我们这个心不善,常常存著害人的心,晚上就常常做恶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常常要整别人,做个梦被别人整了。那个梦虽然是假的,也不好受!我们常常以慈心待人,以慈悲心那你就做好梦,这是诸位都有经验的,都能够理解的。六道轮回就是这么来的。你造五逆十恶就会变现地狱,本来没有地狱,地狱是你自己变现的,自己造地狱自己去受果报,就是这么回事情。

  什么叫五逆?这是必须要知道的。五逆这是最恶最重的罪过,第一个是杀父亲,第二个是杀母亲。诸位要晓得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多大,父母对我们养育之恩不知道报答还要去杀害,这是地狱罪业。父母他都要加恶心去害,诸位想想他还有什么人他不能害的;对父母都能忍心下手,这个人是残忍到了极处。第三是杀阿罗汉。阿罗汉是世间善人,是一个清净修道之人,他对於任何人都是以慈悲心,是利益众生的。所以这一个地方的善人,一个地方上的模范,地方有这样的人会给大家带来福报,善人国之宝!你要加害於他,把这个地方上的善根把它断掉了,这个罪是非常之重。所以这个地方上好善,今天所讲的好人,他能做好事、能照顾地方、能帮助大家,教化众生,这都是善人。

  第四条就是出佛身血。佛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神通,你就存心想杀佛,你也杀不到他。佛有善巧方便,佛有他心通,你心里起个念头他早就晓得了,他有办法回避的,不会被你杀的。但是偶尔的时候佛身上有一点伤害,叫他流一点血,这个事情有的。像提婆达多,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他就是处心积虑想谋害佛,但是佛不会被他害,叫佛受一点伤流一点血,有。佛是一代大师、是一个大教育家,不但影响当时,还影响到后世,这是世间第一等的大善人,你要杀他岂不是断一切众生的慧命吗?诸位想想佛为什么不能伤害?因为一切众生的福报太大了,你一个人的福报不能与一切众生的福报来抗衡,你抵不过,所以你伤害不了,道理在此地。偶尔有一点小障碍是可能的,大的障碍不可能,毕竟一个人的福报不能与大众的福报相比,所以这个罪也是地狱的罪业。

  第五条叫破和合僧。破和合僧就是破坏教学,阻碍弘法。佛以正法教化一切众生,他来阻碍,他来破坏。僧团是执行佛教学的机构,就是我们所讲的寺院、道场。所以建立道场有无量功德,启请讲经果报不可思议,障碍的罪过当然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佛法它是至善之法,纯善之法,这是要流通的!无条件的流通,就怕人家不接受,肯接受哪有不恭恭敬敬送给他的道理?所以菩萨用心跟凡夫不一样。你看看佛经每部经到后面流通分,佛都是劝勉大众尽一切的方法去流通,功德无量。佛没有说每一部经后头印个「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没有这个字样,那就不叫佛,那是凡夫。那是什么?只有我独家可以买卖,别的人不行,别的人你要盗版,我要法律起诉,要告你,要追究责任,要要求赔偿,那是生意买卖,那不是佛法。佛法是无条件送给人的,其目的是令他觉悟。如果我还要求报酬,我就迷惑颠倒了。也许有人会怀疑,我们统统布施了,不要求人家一点点,那我们的生活怎么办?这个想法就是你多余的顾虑,福报自然!

  今天你所有的福报从哪来的?是你因为平素修布施而得到的,你布施的愈多你福报就愈大,自自然然的福报,用不著自己操一点心。如果你布施的时候斤斤计较,那是你生意买卖,纵然得到利润,有的时候还有倒闭。你看这个世间发大财做大买卖的,公司一倒闭,很多卷款逃到国外去了,也没有脸见人。所以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是在迷的境界里头,都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这是在迷的境界。悟的境界里面是从你真心本性里面的福报、德能,那不是修来的,叫称性的福报。不但这个福报广大无边,而且享用不尽。我们在大经里面,《华严经》你看毗卢遮那的依正庄严,《弥陀经》里面,你看看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那是称性的福报,不是修得的,不是用什么自己智慧能力去赚得来的,不是的,自自然然现前。所以你要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操什么心?你操的那些心叫冤枉操的心,白操了心。所以五逆十恶决定造不得,这样才不堕地狱,为什么?你的心不会变现地狱的境界,不会变这个境界,心地清凉、清净。

  鬼道的业因当然也很复杂,可是里面最重的是悭贪、嫉妒,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这个心?悭是什么?悭吝,吝啬,自己有的舍不得拿出来,舍不得布施;贪心是自己没有的,总希望想尽方法得到,这是烦恼里面很重很重的烦恼。见到别人有财富、有能力,自己不如他就起嫉妒心,想种种方法去障碍他,不喜欢别人成就,这样的心就会变现饿鬼的境界,自己到饿鬼道里去受那个果报。所以境界是自己变现自己去享受,就跟作梦一样,他就会做这种梦。我们要想不堕饿鬼,就要把悭贪放下,自己有的可以全部拿出去,自己没有的,不想得到,不想。看到别人有的生欢喜心,恭喜他,他发达、他发财!决没有嫉妒。自己心地清净,福报就自然现前了,这真正叫修福培福!如果这个悭贪心很重,嫉妒心很重,跟诸位说那是折自己的福报,损自己的福报。自己有一百分福报,如果有这个悭贪嫉妒,打对折还不止。所以这不是修福,这是折福。
发表于 2015-7-14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梵网经讲记10---净空法师  

2015-07-14 19:59:21|  分类: 戒律类--佛说梵网|字号 [url=]订阅[/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载LOFTER客户端



畜生道的业因是愚痴。你看一般畜生都愚痴,这个因是怎么种下来的?就是对於哪是真、哪是妄,哪个是邪、哪个是正不能够辨别,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当作假的,颠倒是非,邪正不分,这是愚痴,所以才感畜生的果报。寂光大师在这个注解里面,这个注子的估价单已经送来了,我这个地方用的是影印本,原本已经拿去裱去了,我们想影印两千部,估价单送来这个价钱是十万零八千,大概就是一本五十多块钱。寂光大师这个注子非常之好,上一次已经给诸位介绍过了。我们的道场是一个专学的道场,持戒念佛。我们的《梵网经》就是星期天讲,每逢星期天讲《梵网经》,决定不变更,一部讲完了从头再讲。所以这个本子我们要印,寂光大师的这个本子深入浅出,容易理解,我们讲就依照这个注子来讲。

  他这个注子里面,除了我刚才所说的这个意思之外,他里头有说「乱伦理欺罔骗害等因,故有畜生」,畜生道里头确实有这个意思。我们常说欠人半斤要还他八两,这都是讲欺骗的。佛门里面常说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你出家是为了修道,大众才供养你,你得到供养又不修道,你就是欺骗大众。欺骗大众将来怎么样?变畜生去还债。这就是说明出家人欠施主的债欠得太多。我们听了不信,不相信,其实这个事情是真的。在过去寒山拾得这是诸位都晓得的,在天台国清寺住的那个时候。国清寺里头有放生园,这一般人买东西到那里去放生。而这个放生园里面有很多畜生都是寺庙里头已经过去的法师。那还算是不错的,他变了畜生,还有人把它买来送到它自己本庙里面去放生去,这个缘就很殊胜。寒山拾得老是逗它们那些鹅、鸡、鸭,他就叫名字,都是叫过去法师的名字,叫一个,哼了一声就到他面前来了,真的,一点不假!所以我们不要把这个当作笑话来看,千真万确的事实。

  由此可知,我们要想不堕畜生,就不能够欺骗人,对待一切人我们要诚、要敬,存诚敬之心;对待一切事我们要认真负责,不能够马马虎虎含糊笼统,虽然不是存心欺骗,也是对人、对事不负责任,这些都是属於愚痴,都是畜生道的业因。就是讲畜生心,就是这个心会变畜生道的境界。

  佛在经上跟我们说真正接受三皈五戒,这才能得人道,人是禀三皈五戒而现这个境界的,这是天然之道。佛教没有到我们中国来之前,我们中国列祖列宗教给我们的是伦常八德(五伦五常八德),跟佛法里面的五戒十善是相等的,所以我们要是读圣贤书,守圣贤的教诫,确实可以得人天善果。佛特别重视五戒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我们的修学从哪里学起?要从五戒学起。五戒是根本戒,将来在本经里面我们会详细的来说明,特别本经讲的这个五戒是从心地讲起,我们无论是对理、对事都要讨论明了。

  修罗道他跟人道是相同的,也是修五戒十善,可是他的性质就是心里带著一份刚强的偏激,带著这些,傲慢;他肯修福,他也能舍,但是我们一般人所谓刚强,逞强争胜。看到别人做好事了他也做,他要比他做得多一点,我要比你强,要在你之先,存这样的心,果报就是修罗。所以修罗福报一定很大,不管他在哪一道。因为修罗四道都有,天上人间、饿鬼、地狱里头都有修罗。修罗的福报比一般人都大,但是他没有一般人的心地的善良,就是他的本性刚强好胜,喜欢斗争,就是喜欢争胜,无论在什么场合当中,他总要争在别人前面,不甘落后。所以这种好胜的心、逞强的心就是修罗业因;就是他要争不到的时候,他瞋恚心就现前了。所以这个与瞋恚有密切的关系,心不容易得到平静。六道里面讲修罗道,都是讲的天阿修罗,人间阿修罗不说,专门讲天阿修罗。他和天人有同样的大福报,他没有天人那么慈悲。

  天道,这是讲修十善业道,所以他的道德标准比人高,要修禅定,要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这是天道的业因。阿罗汉闻四谛而悟入无生,辟支佛他在一切万法因缘当中以智慧来观察,晓得「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所以他能够在一切境界里面不为外境所转,真正能到如如不动,保持著心地的清净,声闻、缘觉。菩萨是以理智观行,自利利他,慈悲喜舍,上求下化,这是在有情众生里面可以说是第一等觉悟之人。

  本经主要讲的就是讲菩萨。所以菩萨要经历长劫的修行,他有耐心,不是一下就能够成就的,一般经论里面讲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而我们在《华严》里面所看到的是无量劫的修行,我们要晓得这些因缘果报。菩萨行到究竟圆满就叫成佛,所以菩萨跟佛是一体,没有圆满的时候叫菩萨,圆满了叫佛。好比我们在学校念书,学业没有读完的时候我们叫学生,读完了就毕业了,就得一个学位,像大学里学士学位,那个学士跟学生是一不是二,学士那是所有的课业修完了,没有修完叫大学生,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是说明六凡四圣合起来佛经里面常讲十法界。可见得这个十法界是怎么现前的?就是自己这一心当中迷悟差别,所以有这些现相。佛就这些现相给我们加以说明。说明一定要有方便,不给它按上名词我们很不容易理解,所以就给它取了个名字,这个名字是假名,让我们理解这个事实真相。而讲到究竟真实那是一念不生,凡圣迷悟了不可得,这就是净土里面所讲常寂光土,那是证到究竟真实,《华严》里面所讲的大光明藏。大光明藏就是净土里面讲的常寂光土,这是讲到究竟真实,所以菩萨是觉或者讲悟,他觉的是什么?他悟的是什么?就是悟的这个心地,这个心地能生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这个心地所生的。他悟的是这个。

  自心所生的万法为自己所受用,又以自己的心地去教化一切众生,变现为他受用。觉悟的人受用是自在,迷惑的人受用是痛苦的,这个事实就在眼前,就是我们当前的社会,我们现在的环境。你要悟了,自在,在这个里面念念成就自己的定慧,就像六祖所说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怎么不自在?他自在!无论是顺境、是逆境,他没有不自在的。迷惑的人怎么样?就是一般凡夫他的生活常生烦恼,一天到晚无论在哪一个场合当中愁眉苦脸,苦不堪言,迷!那个觉悟的人就是在地狱里面上刀山下油鼎也笑咪咪的很自在,为什么?因为他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不执著。作梦的时候梦到一只老虎吃掉你了,你晓得这个是作梦,梦是假的。来,给你吃,我就发个慈悲心,你饿得很我就喂你一餐。他很自在,他没有畏惧,没有痛苦,为什么?晓得一切法如梦幻泡影。迷的人不晓得,当真,作梦的时候老虎要吃你,吓得一身冷汗,怎么跑也跑不掉,吓死了!结果醒过来的时候一场梦,晓得这是个梦,何不给它吃?就是一个迷,一个是觉悟,所以悟了什么境界受用自在,没有不自在的!

  法界原来是一真!悟的人是一真,迷的人住十法界,悟的人住一真法界。那我们要问一问,究竟什么人住一真法界?这里刚才讲了三十心十地,初心就住一真法界。可见得我们现在很可怜,人家那个整地,他还有一块地,我们现在连地都没有,想整都整不到。不是地没有,是你自己没发现,你要发现你自己有地,这就叫初发心的菩萨。发现自己有心地,而且自己这个地跟十方如来那个地无二无别。佛菩萨的地已经开发了,我们这个地还是个荒地。你能够发现到你是个荒地,你就开始觉悟了,始觉;你还没有发现,那叫凡夫,你是不觉。觉与不觉是从这个地方说的。

  「地」的义趣、理体、相状、功德、作用,奇妙无穷!今天时间到了,意思没有讲尽,可是这个意思很重要,我们下个星期再继续的来给诸位说明。这个事情要不搞清楚,我们讲修行、讲用功,古人所谓「用不上力」,不知道从哪里用起,不晓得从哪里修起,盲修瞎练,费了许多时间,许多的精神是一无所获。如果你要统统明了,功夫得力,你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修心养性,法喜充满。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佛法还能传到今天吗?两千多年当中还有那么多人去学习吗?它的好处太多太多!我们今天没有得到,就是对於佛法是根本一无所知,确确实实是盲修瞎练,明白之后这才讲正修,正知正见,正行正修,我们决定得到正果。今天就讲到此地。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梵网经  (第四集)  1983/1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1-001-0004

  诸位同修,道场讲戒经因缘非常的殊胜。戒律是我们修学的基础,好比盖房子的地基一样。我们都晓得一个高大的建筑物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基础,修学佛法也不例外,离开了戒律不会有成就的,什么成就都谈不上。世尊给我们制定的是半月诵戒。半月诵戒是在当时的社会人心淳厚,大家都有道心。在今日之下,无论在意识形态上,在生活方式上以及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谈到修行确实是障碍重重。半个月诵戒在目前环境上来说也是一曝十寒,恐怕不发生什么效果了。

  我们想到戒律在时下是要天天诵,天天诵、天天检点才能有效果。所以莲池大师去我们四百多年,四百多年前,他老人家就用功过格每天来检点自己的行持。我们今天这个环境比起莲池大师的当时又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莲池大师每天要反省、要检点,我们现在真的要每个小时来反省检点,防非止过,才能谈得上修行。所以图书馆每个星期天讲戒经,这个意义很深。希望大家来听之前最好把《梵网戒本》念一遍。能够将全经,全经不多,《梵网经》实际上翻成中国文字只有两卷,上卷是「菩萨心地」,下卷就是「五十八戒」,能够念一遍非常好。就是不念上卷我们也念下卷,把五十八条戒十重四十八轻温习一遍,这样再到讲堂里面来研究讨论,自然有不同的效果。

  经本,特别是注解的本子,我们现在在发起翻印,这一次我们想印两千本,一半供给我们自己用,另一半我们寄到国外。现在在美国佛法是渐渐的也在那里推展了,这个功劳实在讲是得力於我们的华侨,特别是在我们台湾学佛的这些大专同学跟一些老居士们。最近几年,我们讲堂里面有好多熟悉面孔的老居士都不见了,都没有来了,我也没打听,在美国一讲经都碰到他们;这么多年没有见面,原来都跑到美国来了。所以有这些人来提倡持戒念佛,把这净土法门带到美国去,美国人有福了。美国人的福报是从台湾引进过去的,他们所缺乏的就是经书,所以我们以大量的经书来供养他们,这是我们应当做的工作。读的经本我觉得诸位现在用的这个版本不错,这个字的大小很适中,这是我们影印本。我们想把这个原本找出来,我们也印个一千本就够了,这是有人喜欢天天读诵的。读诵是以经文为主,研究是以注解为主,我们有读诵的白文本,有研究的注解的本子,对我们修学奠定深厚的基础会有很大的帮助。

  上次讲到解释经题,讲到「菩萨」,意思没有讲尽,今天我们再继续的补充。说到四圣六凡,这是大经里面讲的十法界,十法界都是自己心地变现的现相;换句话说,同一个心地。同一个心地为什么有这些差别?那是迷悟不同。学佛第一个目标就是要开悟。为什么不能开悟?是因为我们放不下。放不下,你心里面常常有东西,就障碍了悟门。六祖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你有一物在里面,有一物就障碍。这一物是什么?归纳从纲领上来讲,在一切法里头分别执著妄想,只要有这些东西在,哪怕是有一丝毫都障碍你的悟门,无论你怎么研究、怎么修学都是不得其门而入。

  你研究教、研究经典,你要是心不清净,就是以分别执著妄想来研究教。清凉大师讲的,这在《华严经》玄义里面说的,我们还没讲到。现在我们是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讲《华严经》,我们这是录影,这个影带主要是供给国外的。准备把全经录完,就是《四十华严》全经录完,预定是三百个带子,就是三百次六百个小时。同学有时间可以来听,听的时候要安静一点,因为我们现场录影。现在讲玄义还没有讲到品题,品题里清凉讲的,不能够舍妄想分别执著研究经教,叫做增长邪见;舍去了教理,我什么都不要,我就修行,我不要研究教了,清凉大师讲增长无明。你盲修瞎练。你们想想到底怎么办?

  禅家教给我们离心意识参,教下也要离心意识才能够大开圆解、大彻大悟。这个道理我们在讲堂里面不知道说了多少遍,我们听了总是千千万万遍。也许你会问没这么多?你要晓得你听经不是这一生,你过去世生生世世都听,一直听到今天不止千千万万遍。你为什么还不入门?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所以这个原因我们要去找。我自己所发现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心不平等,你不能入门。所以我常常劝勉同修要修怨亲平等,万法一如,你才能够入道。这一点一般人认为很难很难,的确是难,如果不难你早就成佛、成菩萨,何至於到现在还落到这样的地步。可是这个事情要做并不是真难,世间真难的事情是求人难,这个事情不求人,是求助於己不是求助於人,求自己问你自己肯不肯。所以自己要觉悟,我在怨亲上用心不平等,吃亏的是自己不是他们,仔细的算算这个帐,真正是得不偿失。

  以平等心待人处事,平等心是放下,平等心是清净心。亲人,生了一念欢喜心就不平等,冤家,起了一念怨恨心就不平等,心就不清净。所以净土里面讲一心不乱,二六时中待人处事就用一心,一心就是道,一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根基。我们今天在《梵网经》里面讲「菩萨心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这是悟。二心就是迷,迷了才有十法界,悟了只有一真法界。所以古德给我们讲,如果我们能一念不起,就是在怨亲这两种顺逆不同的境界当中,顺境不生欢喜心,逆境不生怨恨心,心是平静的。这个平静的心就是真心,就是真如,就是如来藏性。我们最近在《弥陀经疏钞》,在《华严经》里面读得太多了,这个境界里就是无生。无生是什么?自己心里面不生分别执著妄想,境界里面又没有差别。蕅益大师给我们说「境缘没有好丑,好丑是生於心」,所以你心清净了,境界就清净,这就叫顿契无生法忍。到这个境界凡圣迷悟全都没有了,如果你还有凡圣、还有迷悟,你又有分别执著妄想了。

  所以菩萨他就是悟明心地,他的受用是清净寂灭,万法一如。我们一般讲开悟的、大彻大悟的,圆教,《梵网经》是大乘、是圆教,初住菩萨就证得无生法忍了。他为什么证得?他在一切境缘当中,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能够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他的受用。阿弥陀佛请他到西方极乐世界,住的是七宝宫殿,百味饮食,他不起一念;阎罗王把他请到地狱,叫他上刀山下油鼎,他也不起一念。果真不起一念,天堂地狱是平等的,他没有苦乐的分别,他是平等的。平等是一真法界,天堂有,地狱也有。清净心里面看这些境界,没有一个境界不清净,这是他的自受用,正是所谓的「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不管在什么境界,他住在大定当中,这个定是自性本定。

  在前面也跟诸位说得很清楚,菩萨就是以这个心地教化一切众生,以无量的善巧方便(我们通常称为八万四千法门),教我们什么?教我们也觉悟这个真心理体,也能够得到像诸佛如来、诸大菩萨同样的享受,离苦得乐。这个心地就是一切众生日用平常六根门头自受用的境界,可惜的是什么?我们被无明烦恼盖覆了我们的心地,不是我们心地没有。无明烦恼从哪里来的?迷了自己的心地,这个心地就变成了无明烦恼。迷了心地就是一重的迷惑,又把无明烦恼当作真实的,这是加一倍的迷惑,这是我们凡夫的境界;愈迷愈深,於是乎我们这个日子愈过愈苦。再给诸位说个真话,我们在六道轮回一生不如一生。前一生不好我们还落到人道,落到现前这个样子,现在我们仔细再反省一下、检点一下我们这一生的行业,我们起心动念待人做事,把经论拿来对照一下,把戒律拿来对照一下,我们来生如何,自己心里就有数了。来生恐怕还不如今生!真是一世不如一世,一生不如一生,怎么得了?我们想觉悟,第一个要觉悟这一点,这一点不觉悟,以后的果报实在是不堪设想。

  我们看到诸佛那么样的逍遥自在,我们在《华严经》里面所看到的境界,向不向往?羡不羡慕?我告诉诸位我们可以做得到的,决定能够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肯?诸佛所证就是证的这个心地,菩萨所修就是修的这个心地,众生所迷还是迷的这个心地。由此可知,心地是一不是二。所谓佛、菩萨、众生这些名称,只是对这个心地迷悟浅深不同而建立的假名。本师释迦牟尼佛真正是大慈大悲,在这部经里面告诉我们,他到我们娑婆世界来教化众生,已经往返八千次了,为的是什么?只是帮助我们发明本有心地,如果我们直下承当,就不辜负他老人家的苦口婆心。你相信我们自己的心跟十方诸佛如来的心没有两样,只是他悟我迷。佛又告诉我们觉悟是本有,心地本来面目是觉悟的;迷惑本无。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如果我们要是信得过这两句话,本有的当然可以证得,本无的决定可以舍离,我们修因证果的心就坚定了,不会再怀疑了。
发表于 2015-7-16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佛出现在世间,其目的是希望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依自己的心地,这是佛法;不是依靠释迦牟尼佛,不是依靠观音菩萨,那都靠不住的,是依自己的清净心地。这就是修学依据的理论,这个理论就是自己的真心。依这个来修行,不是依自己的妄识,这一定要把它拣别得清清楚楚。换句话说,要依自己的无分别心,万万不能依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依这个就不好了。依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去修行,采取释迦牟尼佛的经律论,可是我们自己用的心是意识心;妄想是阿赖耶识,执著是末那识,分别是第六识。你用心意识、用这个心来学佛,完全根据佛法所讲的理论与方法来修学,你充其量只能得一个声闻、缘觉、权教菩萨。这是一点都没有犯规矩,规规矩矩做一个老老实实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你就能到这么个程度;如果稍微偏一点就落在邪道上,就变成魔子魔孙了,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如果依自己的清净心(依真心),就是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也就是诸宗所讲的离心意识。离心意识,诸位听了这个名词,有的时候一下会不过意思来,不知道心意识是什么,我给你讲妄想分别执著比较好懂。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就是离心意识。古人讲的心意识,我们现在讲妄想分别执著,离开这些,你所用的那个心就是清净心、就是真心。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用这种心才能够禀受「梵网金刚光明宝戒」;换句话说,你想得菩萨戒,用这个心就得到了。因为这个心起作用,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就是十重四十八轻戒。我在前面跟诸位说过,这五十八戒每一条戒的戒相都是尽虚空遍法界,为什么?它称性,真心就是本性,离开分别执著妄想那就是本性。本性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本性里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哪一条戒都是周遍法界,无论是戒体、戒相、戒行、戒果,样样都是周遍法界,不可思议。

  诸佛菩萨他们一切受用、一切的作为归纳起来就是五十八戒,他得受用,他悟心地得五十八戒的大用。这个五十八戒大用就是般若、解脱。我们凡夫是迷而不觉,迷失了五十八戒的作用,把五十八戒的大用变成了什么?愚痴烦恼,就是这么回事情。所以菩萨本修因就是依真实心地禀受戒体,这是我们要真正发心立志想在这一生当中不再受轮回生死,决定要超越三界,往生净土,要不依靠这一个法门是决定办不到的。这是我们特别重视这一部经的原因。我们从这里下手,就是依菩萨心地之理(理论),修五十八戒之行,入华严不思议解脱境界,住实报寂光上品净土。我们这一生真的没有空过,诸佛如来对你必定赞叹,护法龙天对你五体投地,顶礼膜拜。我给大家讲的是句句真实,绝无妄语,只要你信得过,直下承当,你一生成办,不要再等到来生。

  本经在下卷有几句经文说「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当当常有因故」。这话说得很明白,无有一法不入佛性戒中。由此可知,这个十重四十八轻戒是佛的性戒。佛性一切众生个个都有,我们有佛性。什么叫佛性戒?戒都是讲行为的,换句话说,佛性起作用就叫性戒,他所起的作用有规律、有条理,丝毫不紊,可以为九法界众生做模范、做典型的,这就称之为戒。

  又说「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这就说明《梵网戒品》是佛戒,就是佛的日常生活习惯,我们也学佛的生活习惯,那问你你不是佛是什么?所以受佛戒就成佛了,就入了诸佛位,这个话说得过不过分?说得是完全真实,一点都不过分,不过我们怎么样?我们今天去受戒,现在临济寺传戒了,你们也去受戒,你们有没有入佛位?跟你们说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你们用的是妄想分别执著,这一定没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讲「心地品」的道理。你没有菩萨心地,你学的十重四十八轻是凡夫戒,不是佛戒,你是入凡夫位,你入不了佛位。

  诸位想想大乘见道位是什么?我们有没有见道?见了道而后才能修道,没见道!大乘见道位是圆教初住菩萨,小乘见道位是须陀洹果,证到须陀洹就是说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小乘见道;破一分无明,大乘见道,才能够「禀受光明金刚宝戒」。我们怎么能够说,我一受佛戒我就入诸佛位?自己以为成佛了,受了戒就成佛了,不是大妄语便是增上慢。这个地方讲「入诸佛位」,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里面所解释的诸佛,从圆初住一直到妙觉这四十二个位次,叫诸佛。圆初住菩萨是分证佛,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天台大师所讲六即佛当中分证佛,那是真佛不是假佛。到妙觉,等觉再进一步妙觉,那叫究竟佛,究竟圆满了,所以分证是真的不是假的。分证之前是相似即佛、观行即佛、名字即佛,那都不是真的,分证是真正成佛,所以说「即入诸佛位」。

  此地这「众生受佛戒」,这个众生是九法界众生里面的菩萨众生,其他的不算,声闻、缘觉、六道没份。这样说起来我们也没份,我们是六道的人法界,没份。你这么想又错了,问题就是你发不发菩提心?你要一发菩提心,那你就是菩萨。菩提心是什么?清净心。诸位要记住,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理一心不乱就是菩提心。我们听到这个地方,又想到这个东西好难、好难!说难没错,但是也不是真难,所以你要懂得修行的原理原则,你要相信、要肯干。

  我在民国四十二年刚刚接触佛法,第一天去亲近章嘉大师,出家人我第一个跟他见面,头一天跟他见面,我也就提出这个问题。我问他学佛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叫我们直截了当一下就能入进去?他跟我讲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什么叫看得破?《金刚经》上有两句话说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彻底的看破。什么叫放下?放下一切妄想执著。看破就不分别了,放下就不执著了,心就清净了。说起来很容易。我就继续请教老师从哪里下手?章嘉大师告诉我从布施下手,布施是什么?舍!先舍身外之物。舍就是不执著,对於一切身外之物再不执著了,而后再舍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不执著,心开意解。我们世间有许多成语都很有学问,都是从佛法当中来的。你看世间人讲一个人忽然聪明了,这个人「茅塞顿开」。茅是茅草,草把你那个心堵塞了,现在那个草拔除掉了,茅塞顿开,心开了。茅怎么塞住?茅是什么?茅就是分别执著,就是放不下,果然一下想通了,想通就是看破,一下放下了,心开意解。

  定慧本来圆成,不是从外面得来的,不是修来的,原本就有。你的心本来就是定,本来就是慧,定慧都是心地。心地对一切世出世间法通达明了,这个作用我们叫慧;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我们就叫定。正是心地里面本来具足的,不要向外求的,外面没有,所以这个叫做佛戒,这叫做性戒。我们这一生当中能够遇到,像开经偈所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今天遇到了,也许你说这遇到人不少,哪一年传戒不在那里讲《梵网・菩萨戒品》?诸位要晓得,要真正明白觉悟了才叫遇到;否则的话,戒本、注疏堆在你面前,你完全不能体会,不能够理解,那是当面错过,那是没有遇到。

  遇到是真正发现这个东西价值之所在,好像一大堆的黄金珠宝摆在你面前,你不识货,你把黄金看成废铁,理都不理会它,那有什么用处?那个识货的人看到宝贵得不得了,他遇到了,不识货的当面错过了。我们是生生世世都是当面错过,虽然遇到等於没有遇到,对我们不发生一点作用。我们今天讲的遇到是什么?完全觉悟了,等於说在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无量宝藏当中,就是这三藏十二部经典、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我们真正得到了最好的宝藏,最殊胜的法门,一生决定成佛,这个道理。我们发现了这个门径,真正得到不是空言,凭藉这一个途径决定证无上道。

  世尊,就本经所说「初从妙光堂」,最后到摩醯首罗天,就是四禅天,「十处说法」。十跟《华严经》的意思一样,是代表无尽的;换句话说,无时无处不是结归究竟。将来我们在经文里面就研究到「心藏」,这个藏就是宝藏,心是真心。「地藏」,地藏是讲比喻,此地这个「地」我们在前面讲过就是十地,心是三十心。心是讲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我们称为心,十地我们称为地,心地品。「戒藏」,这个戒,心、地统统都有戒。戒藏的德用就是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无量的大行大愿,这叫「无量行愿藏」。他的果报、他的受用就是「因果佛性常住藏」。你看看佛法讲到这个地方,还有什么法比这个更圆满!

  所以我从前看《梵网经》看不出门道,意思看不出来。怎么会把这个东西看出来?是从《华严经》上得来的。我们《华严经》,连现在所讲的差不多已经超过一千八百个小时,再转过头来看《梵网经》,《梵网经》放光了,才晓得这原来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总结论。没有《华严经》详细的解说,这块宝藏摆在我们面前不认识它。《华严经》太大了,那个宗旨不容易抓到,纲领不容易抓到,而「梵网心地」就是《华严经》理论的纲领,「五十八戒」就是「离世间品」二千行门的纲领,一下抓到了,所以我说用这个才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四十华严》五十三参,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待人处事。到后面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实报寂光上品往生是太容易,真是探囊取物不费一点功夫。我们感觉到无限的幸运,真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在这一生碰到了。所以我有很坚强的信心决定成就,一点疑惑都没有。

  我自己庆幸我自己,我也庆幸大家,我跟你们是一样的博地凡夫,学佛三十年这才省悟过来,所以我们决定行门就是专门以这三部经为主。所以有同修来跟我说印经,我说其他的经以后一概不印了,为什么?现在到处都有人印经,让他们去印,我们所要印的经就是这三种:《梵网经》、《四十华严》、《阿弥陀经疏钞演义》。我们专讲这三部经,专修这三部经。图书馆一年三次法会都是祭祖,清明祭祖、中元超度、冬至祭祖,打佛七。打佛七是考一考我们这几个月的功夫,我们的境界是不是已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入进去的程度多少?你入了几分?我们用这三次佛七法会考验自己的功夫,解行相应,我们的人生多么踏实!世间人常讲的真善美慧,说得很好听,几个人得到了?唯有真正觉悟,他的人生才是真实的幸福,至善的幸福,美满的幸福。觉悟是大智慧,所以说真善美慧我们一时完全得到了。

 

发表于 2015-7-16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而言之,名字就叫做心地法门。所以佛在这部经里面这段经文,定的题目就叫做「心地品」,品是品类,就是这一类。这一个经的大部没有翻译到中国来,《梵网经》全经一共是「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这一卷经在全经里面它的顺序是在第十,就是六十一品里面它是第十品,第十品就是「菩萨心地品」。这一品有两卷,我们现在讲上、下两卷,其实在它那个地方是一共一百一十二卷,里面当然这个卷数不是我们现在讲的上、下两卷,因为一百一十二卷的经文我们没翻过来,只翻了这两卷。这两卷最重要了,上卷就是说明菩萨的「理智观行修证阶级」,就是说的三十心跟十地,等觉,等觉叫十一地,四十一个位次。《华严经》里面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说的这个。下卷就说明菩萨心地戒法,给我们讲戒律「轻重开遮止作持犯」。就是十重四十八轻戒,一定要样样都清楚,这个戒才晓得怎么修。就是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起心动念待人处事,这样才像一尊佛,才像一尊菩萨。

  你看看上卷是改变我们的心理,下卷是修正我们的行为,使我们的表里都跟佛一模一样,那就叫成佛了。表面上像佛心不是佛,那是魔在那里假装佛骗人;心里是佛表面不是佛,凡夫又认不出来,又没有办法跟你学,所以一定要内外一如,表里一致,这是真佛,所以才说「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我们讲到这个地方是把第三段就是解释经的品题讲完了。
发表于 2015-7-1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梵网经  (第五集)  1983/1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1-001-0005

  今天,首先给诸位介绍科判的意义。所谓「科」也就是类别、分类,「判」是判定。无论是大小乘经,也不论经文的长短,它必定是有组织、有体系、有脉络、章法结构等等。如果能将这些看得很清楚,分析得很明白,这部经里面的义趣就能够了然於胸。

  在大段落上来说,我们中国人所谓是「弥天高判」,这是对晋朝道安法师所说的。因为佛经当初翻译到中国来,我们中国人对於经典非常尊重,不敢轻易将经文把它分裂。而道安法师他开始将一部经分成三个大段落,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他把这一部经分成这三个部分。在当时有许多人提出反对,认为道安法师这样的把经文分裂是对经典不恭敬。一直到以后,亲光菩萨的论典就是《佛地论》翻到中国来之后,原来印度这些菩萨们也是将这个经典分为四个部分。他这四个部分跟道安法师所分的三个部分真正是不谋而合,於是大家对於道安法师这个分法才非常推崇,也能够遵守。这个分法是大分,依这个原理每一分里又可以分为若干个中段,而每一个中段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小段,愈分愈细,这就是后来所谓二十二重科判,分得非常的精密。这是诸位看到我们这边印的《华严经》科判,有《楞严经科会》,诸位一展开就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在此地我们也要先介绍,因为我们用这个本子,你看每一段经文它前面有一个标题,实际上那个标题就是科分的意思,而原本的经文上没有这个标题,这是诸位要晓得。原本这个经从始至终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当中并没有小标题,这个小标题是大科还不是细科,标上这个标题我们对於这一章、一节,它的内容旨趣就很容易的了解,对於我们研修有许多的方便。这三分的大义,序分就是说明这部经的来源。换句话说,佛为什么要说这部经?说明说法的因由,这才能够启发我们的信心,导致我们修学的意趣。第二个部分是正宗分,说明这部经的宗旨。换句话说,这部经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在正宗分。末后一段叫流通分,这一段在我们一般世间做文章是没有的,唯独佛法有,这一章里面的意思是希望我们接受这部经典之后,不但自己要依照这个经典的理论、方法来修学,而且还要流通十方,流通后世。他的意思在此地。

  所以,佛法是一切众生的佛法,不是某些人专利的。我们看到许多经典(这从前没有现在有)后面版权页上印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八个字跟流通分是完全对立。流通分是劝你要流通,你还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换句话说,只准我流通不准你流通,这是违背了佛法。我们看过去所有的经典课本,你看看决定没有这个字,都是什么?「欢迎翻印,功德无量」。「欢迎翻印,功德无量」就是流通分的意思。所以每个佛弟子不论是在家、出家都有流通大法的责任。

  而流通的方式是多方面的,将来我们在经典上会读到、会研究到。我们讲解、印经是流通,是流通的一种,传法利生是最重要的流通。在古代印度西域的高僧,像安世高、鸠摩罗什大师他们到中国来建道场、传佛法,这是流通里面最重要的,为什么?因为讲经时间短暂,讲完了大家就散了,几时听到过在这里讲一天经,这个地方人听了之后就开悟证果?如果在那里讲了十天、半个月或者讲个一年、二年,听众里头没有开悟的、没有证果的,只能算是给众生种一点佛法种子,做一点佛法宣传的工作而已,这是流通的枝末不是根本。根本的是建道场。建道场也不是说建一个寺庙,而是建立宗旨,建立道风与学风,这是流通里面最上乘的。

  佛法初到中国来的时候是宣传,初传,到什么时候才建立?就是十个宗派建立的时候,我们中国才算是真正有了佛法,有开悟的人、有证果的人了。从南北朝这是刚刚开始,隋唐的时候正式建立。法华、天台、三论、唯识、禅、教、律、论都是从这个时候建立起来,每个宗派都有开悟、都有证果的,这叫做建道场。如果这里面没有道风,没有学风,没有开悟,没有证果,这只有场不能叫道,是大家聚会的场所,有场不能讲有道。

  由此可知,佛法对於流通的重视。流是像水一样,它要向外流的,不是止於自己。我们看看过去历代诸大师,有许多大心菩萨,像龙树菩萨叫八宗祖师,就是大乘八个宗派都是以他为祖师。这个道场建立了,有人继承,将它发扬光大,他到另外一个地方再建一个道场;而不是建这个道场就据为己有,不是的。在我们民国初年,虽然比不上当年的这些菩萨祖师,给我们做示范的、做典型的有虚云老和尚。你们看看《虚云老和尚年谱》,他一生发心建寺安僧。出家人没地方修道,没地方修行,他福报大,到处建寺庙,整修寺院。他那个寺庙一建好,马上就请一个有修有学的出家人去做住持,他就离开了,那个东西就交给别人,再去建第二个。他一生当中所建的道场,你们在年谱里面看到不计其数。

  倓虚大师这是天台宗近代的祖师。虽然是中年出家,他出家的时候大概有四十岁,中年出家,他活了九十多岁,差不多也建了二十多个道场。他的作风跟虚云老和尚一样,建好了之后就交给别人,到别的地方去;哪个地方看看没有佛法,他就发心在那里建道场。倓虚法师的《影尘回忆录》就是他的传记,我们图书馆也曾经影印流通,现在我们这里还有一些本子,你们诸位都看到过的。这两位在近代都是流通佛法的典型,是我们应当效法的。

  流通佛法跟诸位说是修福,依教修行是修慧,因为流通是什么?就是法布施。我们印经是布施经典,我们讲解,讲解是使人家能够明白经典的大义,这也是法布施,全是布施。我们建立一个道场、建立一个寺院,供养那个地方,那是布施,那是布施大的,六波罗蜜当中第一条就是布施波罗蜜,布施波罗蜜就是流通大法,这样才能够续佛慧命。

  可是我们这部经在前面跟诸位讲过,它只是大经里面的一部分。因为《梵网经》全经一共有六十一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其中的一品,这一品是「菩萨心地品」,在六十品当中它是第十品;除这一品之外,其余的部分没有翻成中文,所以《梵网经》翻成中文本只此一品两卷而已。虽然这一品两卷,这一品两卷是全部经里面的精华。就好像我们《金刚经》,《金刚经》是六百卷《大般若》里面的一卷,鸠摩罗什大师在六百卷当中,把这一卷取出来译成中文本,单独流通。但是全经以后玄奘大师翻出来了,这六百卷完整的本子我们也有,可是不研究完本(六百卷般若),你就读这一部《金刚般若》就够了,六百卷的精华统统在一卷当中。我们这个地方也是如此,就是六十一卷的精华就在这一品当中,在这两卷。

  既然全经有这么多,而这一品又在当中,这序分一定在前面,流通分一定在后面。换句话说,我们这两卷经文是《梵网经》里面的正宗分,所以诸位一看到这个经文开头没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没有这个字样,因为那是在序分里面,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它是经典一部分,是正宗分一部分。就这一部分来讲也可以分为三个段落,就是依照道安法师这个三分,也可以在这一段里面它也有一个起头,一个因由,也有正说、也有流通的意思,所以这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等序分,等流通分,就是等於。经文从「尔时释迦牟尼佛,在第四禅地中」,从这个地方起一直到「问此光,光为何等相」,这一段文就等於序分;从「是时释迦即擎接此世界众」起,一直到下卷「四十八轻戒」,这一大段就是我们这一品里面的正宗分,当然也是全经最主要的一部分;从「诸佛子谛听,此十重四十八轻戒」起一直到这一卷的终了,就等於是流通分。我们读到经文就能看得很清楚。

  现在诸位看的是本文,而我们这次发起印的是印注解,就是《梵网经直解》,跟诸位介绍过了。这个本子里面,因为本子年代太久了,一百多年的一个本子,纸张很脆。所以为了影印而能够保全原本,我们将这个本子拿去裱褙了一次,就是后面裱褙一张棉纸,这样一裱褙,我们这个本子至少还可以保存五百年。这个本子很珍贵。可是这次裱褙很遗憾的,大概裱褙工人也是没有常识,里头有七页他给裱反了,这样照相没办法照。我这几天也是想办法找别的本子,不合适,找了许多本子不合适。前天王源松同学到我这儿来,他说:法师,你把这七张打字补进去不就很好?我一想这个对,所以把这七张拿去打字,然后再补在里面,我们这个注解的本子很快就可以付印,印好之后我们就讲解这个注解的本子。前面诸位虽然没有看到这个注子,我所讲的统统是注解里面的意思,诸位将来可以对照注解本子去研究。在此地等序分里头也有四段,第一段是讲「化佛说法」,我们将经文念一念:

  【尔时释迦牟尼佛。在第四禅地中。摩醯首罗天王宫。与无量大梵天王。不可说不可说菩萨众。说莲花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

  到这个地方是一小段。这一小段就是说明世尊给我们叙说心地法门的原由。『尔时』,就是无量天人、菩萨大众俱会的时候,也就是说时节因缘成熟了,大众有这个程度、有能力接受,又肯发心受持,这就是机会成熟了。所以「尔时」两个字它所含的意义相当的深广,表面上看是大众俱会的时候,其实大众俱会如果大家不发心,那还是不成熟,如果大家不相信也不成熟,如果大家听不懂也不成熟,听懂了又不能照做,佛还是不说;样样条件都具备了,时节因缘成熟,成熟,佛没有不说的。为什么?前面讲流通大法,不成熟想流通没有办法流通,这一成熟机会来了赶紧流通,要把「菩萨心地戒品」流通给十方三世。

  『释迦牟尼佛』。这就是说法的本师,也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这个教主诸位要记住不是宗教的教主,我们称教主是教化主,就是主持这个教学的,好像一个学校的校长,他是这个学校的校主,他是一个学校的校主。佛是教化众生,他不讲教,他讲化,化是从成就上讲的。教而不化,那这个教是白费,没有成绩可言;教了之后学生都能变化气质,教学有了成就,所以我们称为教化主。佛的名号是音译的,就是这五个字都是梵音,古印度的梵音,它的意思在此地必须要说明。我们在过去讲席当中常常提到,佛的名号就是他教学的宗旨,佛的名号不同,就说明了他教学的宗旨不相同,为什么?譬如小学教学的宗旨跟中学就不一样,中学教学的宗旨跟大学又不一样,工业教学的宗旨跟医学院教学的宗旨又不一样。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根性不相同,教学的宗旨怎么能一样?但是宗旨虽然不一样,它的目标是共同的,目标就是教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目标决定不变。

  娑婆世界的众生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慈悲心,自私自利,这是大病。佛的教育宗旨当然第一个要治这个病,所以佛的名号当中有「释迦」。释迦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能仁,他能够发起仁慈的心,他教我们每个人都能将本性里面仁慈的德能发现出来,可见得这个名号它有用意的。其次一个毛病,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毛病是心不清净,心是散乱的,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心不定,所以他的名号里头有「牟尼」。牟尼的意思是寂默,寂是清净、寂灭的意思,就是心里面一点妄想都没有,心得清净。由此可知,佛这个名号,正是他在娑婆世界针对我们众生毛病所定的教学宗旨。因此佛在我们这个世界所说的千经万论,无非是教我们以清净心发大慈悲,自利利他。「佛」的意思觉的意思,觉而不迷。这是我们的教主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名号。



发表于 2015-7-1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他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他这个名号行不行?跟诸位说不行,没用了,因为极乐世界人个个都大慈大悲。释迦,你看这字用不上,他都做到了;极乐世界的人心都清净,不散乱,都是一心不乱,牟尼两个字也用不著。所以这个名号在这儿适用,到那儿就不能用了,到那要改一个名号,要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无量觉,极乐世界众生已经是觉而不迷,这个觉要广大,要求无量觉。你们诸位明白这个道理了,佛没有一定的名号,在哪个地方用哪个名号,在哪个场合用哪个名号。这桩事情实在讲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我们现前这个身分名号也是各种不同。你要是做生意,到你公司你是老板,人家称你董事长,这是一个名号;回到家里你的儿女叫你爸爸,又是一个名号,你看你在哪个场合当中你的名号马上就变了,所以没有一定的名号。

  这个意思明白之后,我们还要说一点道理。这个名号当中也显示出大乘的宗旨,大乘法不住生死,不住涅盘,因为他大慈大悲。「释迦」就是大慈大悲,他仁慈,既然仁慈他一定要救度众生,救度众生必须要跟众生生活在一起,所以他就不能住涅盘;不像小乘阿罗汉,他住到涅盘那个境界里头,他不跟任何人在一起;所以叫不住涅盘。他又清净,一心不乱清净无为,他也不住生死。诸位要晓得六道轮回是怎么来的?是妄念来的,心清净就没有轮回,心不清净,你起一个善念就是善道轮回,起一个恶念就三恶道轮回,这常说的。我们发了个心修十善,发十善的心是天道,发五戒的心是人道,贪心重的是饿鬼道,愚痴是邪正是非颠倒、分不清的,畜生道,瞋恚心重的地狱道,可见得你起心动念就落在六道轮回。他心地清净,一切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牟尼」的意思,所以他不落在轮回里头,那就是不住生死。所以佛所住的这个涅盘就是《般若经》里面讲的无住涅盘,不住生死、不住涅盘。
发表于 2015-7-18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梵网经讲记14---净空法师 分类: 戒律类--佛说梵网

|字号 [url=]订阅[/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名号里面显示出教学的宗旨,教我们要学他们一样,即仁慈又清净。还有一个意思这个「仁」必定能忍,就是忍辱。我们中国古人造字,这个字里面有很深的意义。你看「仁」这个字是什么?是二人,二人在一起要不能够容忍,这两个人就天天要吵嘴、要打架。二人是代表什么?代表团体,代表多人,众多之人。我们在众多之人待人接物(这是特别从待人方面来讲),首先学忍,所以经典里面讲「仁者忍也」。所以六度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布施忍辱。布施是慈悲,忍辱是仁慈,仁慈里面不但是布施,必须有忍辱,对於一切顺逆境界都能够忍受,在佛法境界里面更往上提升,就无生、寂灭他都能忍,无生忍,寂灭忍。这个名号里面的意思实在是博大精深,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要是把它展开来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教,它的总纲领、总题目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以佛的名号就是佛一代教学的宗旨,教育宗旨。

  底下要跟诸位说明他所住在的地方,他讲这个经在哪里讲的?他在『第四禅地中』。我们晓得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我们这个世界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界二十八层天,第四禅是在色界最高的一层,无色界就不谈了,是精神的世界,所以经里面很少说它。四禅在这个世界里面讲福报最大,这个意思跟《华严经》善财童子参学的善知识都住在什么?都住在南方,福城。我们环境看到了,有福报的地方。第四禅福报最大,三灾不及。大三灾,初禅,大三灾(火灾、水灾、风灾)它统统都有;二禅没有火灾,有水灾、有风灾;三禅没有火灾、也没有水灾,它有风灾;第四禅是福报最大,三灾都没有。诸位想想这个意思,在这个地方讲,这个地方就是最有福报的地方;换句话说,这些听众是世间最有福报的人,这不是很显然的吗?

  人有福,地才有福,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得。佛常讲「依报随著正报转」,而不是正报随著依报转。人有福,地就有福,人没有福,找这些风水看相算命要找一个好地理就有福?没有那回事情,无非是被那些地理仙把你口袋里钞票骗到他口袋里去而已,哪有这回事情。到哪时候不灵了,他又有藉口,风水轮流转,福人居福地,他一句话就推卸掉了。这个地方是好土地,你没有福报那有什么办法,你要有福报,无论住在哪个地方,这个地就是福地;你没有福报什么样好风水,你一去风水就坏了。为什么坏?被你的心破坏了。所以今天我们这里讲「地」,讲「心地法门」,你要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不必看风水了,不必看什么,什么都不必了,你的心清净,心慈悲,就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大福报。我们要相信。所以连佛在小乘经里面,《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是小乘经,都教我们学佛弟子,真正佛弟子决不会去算命、看相、看风水、占卜,去问吉凶,去选日子,不做这个事情,晓得什么?境随心转,最重要的是修心地法门。所以第四禅里头说的这个意思。

  从这一句当中,你就看出这品经的妙处。一开端「第四禅」,这个经里面讲的最有福报的,第四禅叫舍念清净地,我们讲三界九地。舍念什么?舍一切妄念。换句话说,是三界之内的一心不乱,三界之内的净土,不是西方净土,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净土,也要得把妄念断尽,心地清净到这个地方来了。这个地方究竟在哪里?你不要去打妄想,你一想心就不清净了。如果你自己要舍一切妄念,心清净了,你现在住的地方就是第四禅。跟你旁边坐的,他是凡夫,他是凡夫地,你住的是第四禅。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是凡圣同居土,他看这个世界是污秽不清净的,你看这个世界是清净的,为什么?心清净,心清净看外面境界就清净,心不清净看外面境界就不清净。

  不但这个地方在第四禅,而且在第四禅里头最殊胜的一个处所,那就是『摩醯首罗天王』的宫殿,这就是第四禅的天王。这个世间福报最大的当然是王,王宫这是最富丽堂皇的地方,这就是福中之福,在这个地方讲的。经里面常常讲摩醯首罗天,也叫做色究竟天,就是色界里面最高的,再没有超过它的。而十地菩萨多半住在这个地方修学、教化众生,十地是法云地,就是第十地法云地的菩萨。为什么十地菩萨要选择这个地方来修学?这也就是我们中国古人在《易经》里面所讲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法云地的菩萨在菩萨当中福报最大,如果没有大福报、大心的众生,跟他志趣不能相投,所以他必须要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众生能够信解、能够奉行,他选择这个地区长住,来自修,来教化。如果是到我们这个世间来,诸位想想恐怕十地菩萨来了,他给我们讲的东西我们听不懂,我们也不肯相信,他来就白来了。这也是属於流通大法重要条件之一。

  所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他选择一个地方在那里建道场,不偶然,必须种种条件都具足。这个种种条件,诸位要晓得不是讲物质条件,而是讲众生心地上的条件。他的心清不清净,慈不慈悲,能不能忍辱,然后再看他的信解行,他能信、能解、能行,条件就具足了。物质再缺乏一样成就,局势、时代再动乱,他也一样成就;战乱当中也能建道场,也能够成就。所以条件是从这上来说的,不是说这个地方人有钱有力可以盖大庙,可以有很多人在一块居住,不是这样讲。那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我们要盖一个观光地区的条件,不是菩萨行道的条件。你想想释迦牟尼佛当年在鹿野苑,五比丘在一起,那是最初成立道场,什么都没有。鹿野苑是荒地,是养鹿的牧场,又没有房子,他们五个人在一起修行,晚上是树下一宿,白天到外面去乞食,那个道场建立了。因为这五个人条件都够、都具足,佛才来教化他们。他们不负佛的期望,个个人都能信、能解、能行、能证,五个人都证阿罗汉果,这叫道场。鹿野苑那边没有房子!

  由此可知,道场的定义就是信解行证,这是道场定义。十地菩萨选择这个地方来做道场是有道理的。佛在这个地方说法,诸位也就可想而知,他主要的对象就是度十地菩萨,为什么?因为这个戒品不可思议。这是我们从场所能够看出这一次的法会,佛所说的内容不可思议,也就是显示心地道品,心地戒法,甚深秘密,清净广大,与这个场所恰恰相应。如果不懂这个意思,五十八条戒我们看看没什么了不起,我们看不出苗头。每一条戒都说不尽的,到后来我们会讨论到。譬如第一条戒讲不杀生,不是说我们不能杀人,一切动物我们不能杀。诸位想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跟小乘戒有什么两样?跟五戒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其实大大的不相同,这一条戒它的内涵是尽虚空遍法界,对一切有情众生、无情众生决不起一念破坏之心,这叫不杀生。你看这个境界多广大!与《华严经》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对一切有情、无情都能够保全它的圆满,护持它的圆满,没有一丝毫伤害之心,这是地上菩萨的戒品,所以他的对象也是无量。

  『与无量大梵天王』,这是讲听众。其余的不说,只说大梵天王。梵天是初禅天主,初禅叫禅天,二禅叫光天,三禅叫净天,四禅叫福天,福报最大。由此可知,到这个地方来听经的,心地都是清净的,受持这个戒品的也要像梵天一样清净才能够正受,因为这个戒是菩萨戒不是凡夫。菩萨在二乘之上,二乘人他只要肯发心,回小向大,他就有资格受菩萨戒。他要不肯回小向大,就是二乘人心地清净了,他没有慈悲,所以他不能接受。接受这个戒品,既心地清净又要大慈大悲。大梵天是凡夫,有资格了,因为他得到初禅。初禅离欲了,他脱离欲界了,欲界是财色名食睡,这五欲他都离开了,都舍掉了。在五欲里面决没有贪心,没有贪心当然就没有瞋恚心,贪心跟瞋恚心可以说是同时起来的,得到就贪,得不到就瞋恚。没有贪心就没有瞋恚心,所以他心得清净,这是得初禅,心清净。

  四禅天人除了修禅定之外,他又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所以他有资格。换句话说,他在摩醯首罗天宫听释迦牟尼佛讲这个经,他这个资格是起码的资格,就是刚刚好有程度来接受这个大法。我们今天在此地讲,诸位在此地听,如果我们心还不清净,还不够慈悲,我们来听这个经,只能算是在门外旁听,不是在讲堂里头正式的学生,我们在门外旁听。旁听有一个好处,这个机会也很难得,他都没有旁听这个机缘,那就很可惜了。我们还有这点福报,还能做个旁听生,希望由旁听生再能够进入正科生,这就是一定要把五欲六尘舍离,要发大慈大悲,你也有资格来修学菩萨戒品。建立菩萨心地,修学菩萨戒品,以这个基础入华严境界,归实报净土上品上生,这是我对诸位的期望。

  大梵天王说「无量」,这个无量实际上还是有数字,数字的确是很多。因为佛在经里面跟我们讲佛的教化区是一个大千世界,这一个大千世界当中所包括的有一千个中千世界,一个中千世界又有一个小千世界,因此一千乘一千这里头有一百亿。一个小千世界就有一个大梵天王,所以佛这一个教化区之内,要把所有各地区的大梵天王统统集合起来有多少?有一百亿,所以称为无量,是这个意思。一百亿个大梵天王,这是梵天王,还有二禅天,二禅有光音天,三禅有遍净天。可见得光是天王就数不清了,何况还有天人,另外还有十方这些菩萨众,确实听众是无量的数字。

  『不可说不可说菩萨众』。菩萨是没有法子计算的,除了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学生之外,还有他方世界来参学的菩萨,知道这个地方讲经,有这样殊胜的法会,所以都来了。这几句它真正的含义是说明接受梵网心地戒品必定是大根性的人,小根性的人不能接受,因为他的心量太广大了,所以真正大根性的也就是指真正发菩提心的。发菩提心的相就是四弘誓愿,真正有心度一切众生,断一切烦恼,修无量法门,成无上佛道,他真有这个心愿,这就是发菩提心的样子。

  『说莲花台藏世界』。这一句所指的是华藏世界,是一个大世界。我们的娑婆世界是在华藏世界之内一部分,『卢舍那佛』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他今天所说这个菩萨心地戒品还不是他发明的,是他在莲花台藏世界卢舍那佛那个地方听到的,辗转在此地介绍给我们,这也是说明他有师承。他在哪里学的?他在华藏世界学的,莲花台藏世界就是华藏世界。他跟谁学的?他跟卢舍那佛学的。释迦牟尼佛也有老师,也有师承。所以有人说释迦牟尼佛他为什么成佛?他的老师是谁?从这看到他的老师是华藏世界卢舍那佛。说无师自通,那就是像《六祖坛经》里面所讲的天然外道。没有说无师自通的,你去找决定找不到,必得有师承。所以师承非常重要!

  


发表于 2015-7-18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学佛,在家求授三皈,给你授三皈的老师不重要,他只是给你作证明,这个不重要。你出家,出家剃头的这个师父不重要,这只是给你做个增上缘,帮助你出家。所以佛门里面最重要是什么?叫法子,这是最重要的。法子是传法的,就是师承,这是佛门里头最重视的。你在什么人会下开悟的,在什么人会下证果的,这个人是你的亲教师,他是你的传法人,这是师承。所以师承不是剃度和尚,剃度的不是师承,师承是传法。而且这个传法是你真正开悟证果的,这叫师承。你听他的,你没有开悟,不算是师承,没有证果不算是师承,必须在他会下开悟证果才是师承。

  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他的老师就是卢舍那佛。「卢舍那」也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净满,净是清净,满是圆满。净是什么意思?无明烦恼都断尽了,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断尽了。满是什么?福圆满了,慧圆满了,德能圆满了,没有一样不圆满。所以这尊佛就是圆满报身佛,而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所以千百亿化身佛,刚才跟诸位说过了,他到这个地方换这个名字,到那个地方换那个名字,化身。净满这是永远不会变的,无论到哪儿都不会变的。诸位懂得这个意思,叫一体三身。由此可知,他的老师是谁?他老师是根本无明烦恼断尽了,智慧功德圆满了,随一切众生心感应道交变化所作。所以这个变化所作与他的所证的这个境界,就有师承的意思在。依此类推,卢舍那有没有老师?有老师,还有清净法身,他是从清净法身来的,清净法身才是大根大本。虽然在这个地方我们能够体会到一体三身,师承的意思有,我们在修学当中没有师承是决定不能成就的,这是一定要懂得的。我们《坛经》讲过很多遍,诸位在《坛经》里面能够看得很清楚,你能看出师承的重要。
发表于 2015-7-19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梵网经讲记15---净空法师  

2015-07-19 08:58:19|  分类: 戒律类--佛说梵网|字号 [url=]订阅[/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载LOFTER客户端



『心地法门品』。「心地品」前面说过,什么叫「法门」?法就是方法,古人是用两个字解释,一个是轨,就是轨道的轨,一个是持,保持。这两个意思很好,特别是在今天我们很容易了解。譬如,火车它有轨道,它必须保持在轨道上行走,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个轨道就是法则,它一定要遵守这个法则。我们今天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高速公路就是轨道,必须在轨道上遵守这个轨道往前进,你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古人用这两个字来解释「法」的定义。可是解释没有办法把这个意思发挥到淋漓尽致,只能够举出一、二个例子让我们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换句话说,世出世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一定的方法,我们必须要遵循。无论哪一法我们今天讲它有原理,它有因缘,它有发展的过程,这是我们现代观察所用的术语,而在佛法只用这一个字就全部都概括了。「门」是通达的意思。我们这个房间因为有一个门,才可以与内外交通,所以门这个意思就是通达。理论明白通达了称之为门,方法明白通达了称之为门,我们境界通达了,这个也称之为门。所以这个意思就说明我们必须依照这个理论方法境界来修行,这样才能够将我们的生活,拿现在话讲叫生活品质天天提高。以整个社会来讲,把我们的文化水准一天一天的向上提升,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更美满、更幸福。

  讲到幸福美满到极处,那就是四禅天。这个地方还不止,因为它是大乘佛法,要把我们的幸福美满提到了极处,那就是如来果地,比摩醯首罗天的福报大太多太多了,那不能相比了。这才是佛说法的真正的意思,正所谓「十方婆伽梵,一路涅盘门」,我们在《楞严经》读过的。「婆伽梵」是梵语,也就是佛的称号,就是十方诸佛成佛的唯一途径。十方成佛怎么成佛的?就是存这样的心。我们讲上卷就是存心,是用这个心;下卷是讲行事,待人接物,就是「五十八戒」,那是讲行为。我们存这样的心,以这样的行为,这是成佛的大道。

  我为什么要讲《四十华严》?《四十华严》是模范,就是存这个心,以这样的行为表达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上,我们的私生活,我们的社会群体生活,那个境界就是《四十华严》。今天一般人所提倡的新鲜名词「人间佛教」,什么叫人间佛教?以梵网心地戒品入华严境界才是真正的人间佛教,再从人间佛教提升到实报寂光净土,达到了极处,那就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我们才选《弥陀经疏钞》来研究、读诵、受持。我们今天走这个道路,多么光明、平坦,没有一丝毫迂回,没有一丝毫怀疑,当生成就。《圆觉经》里面讲的「大陀罗尼门」也是属於这个。而在这一部经的下卷里面,佛亲自跟我们说的「汝诸佛子,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这个话我们要牢牢地记住,到后来我们会念到。语重心长,就是叫我们要辗转流通,自行化他,自己得到幸福美满,还得要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真正美满幸福的人生。所以佛的话真是苦口婆心,我们要能够体会。

  所以我们自己修行不仅是为个人,为个人修与不修无所谓,修是自己得利益,不修我堕地狱活该。我堕我的与你有什么相干?其实什么?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个人与社会群体有分不开的关系,我自己能修行就影响别人,别人看到我这么幸福、这么美满、这么自在,他一定会问你:你怎么会得到,我怎么这么苦?你就告诉他,我怎么得来的,他就会学了!自自然然就影响大众了。大家都肯修,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马上就要改名字,要改成极乐世界了。你们想想这个意义多重大,所以建立道场不纯为自己。如果为你自己,是诸佛菩萨护念,没这个道理,他凭什么护念你?护法龙天来保佑你,他凭什么?因为道场建立给一切众生带来幸福,所以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来保佑,他是责无旁贷,道理在此地。

  我们在修行大回向当中,最后还要代历代冤亲债主、一切无祀鬼魂来拜佛、来修法,这个心量多广大!不是单为自己,而是为一切众生来修学。四弘誓愿头一愿就说「众生无边誓愿度」;换句话说,你的修学就是为度一切众生,是为无尽众生而修学,这能不努力吗?这能不认真吗?不认真修学,怎么能对得起这么多众生。诸位真正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你自然就精进不懈,不需要人督促,这就是真正自觉。还要人督促,那还是迷惑颠倒,不觉悟。督促严了,心里还不高兴,这真罗唆,一天到晚找我麻烦,还生怨恨心。所以现在人家也不督促你了,为什么?何必跟你结冤仇?你迷惑,人家看你迷惑到底;你堕落,也看著你堕落,那没有法子,是你自己不觉悟!古德常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唯有真正觉悟的人,他能接受,不能觉悟的人,不但不接受反而结冤仇。

  佛在本经末后教给我们要传法、要利益众生,开心地法门。教给我们要「受持读诵,一心而行」。千经万论著重在一心,得到这个法门就得自在了。古人所谓是「若隐若显」,如果在教下来讲,就是显教、密教;「若出若没」,就是或进或退。真是随心所欲,方便说、真实说无不自在,这叫法门。底下一段是讲佛「放光现瑞」,示现瑞相,这里头也是表法的意思。

  我们今天讲到此地是一个小段落,有人问我,这部经要讲多久才能讲得完?我们没有时间限制,愈详细愈好,愈有受用。如果不细讲,诸位看这个经、看这个注解,意思看不出来。正因为你看不出来,所以我能看出多少,我就给诸位贡献多少,不要受时间限制,诸位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我到别的地方,国外请我讲经有时间限制,那就不能细讲,那福报就没有你们大,大福报的人才能够细说。到国外,人家说:法师,你给我们讲一部《金刚经》多少时间?六个钟点。他们只有那么长的时间,那只能够略说,点缀点缀而已;换句话,只能够介绍一下,说一个大意,很难得受用。真正得受用,在今天是要时时刻刻在一起仔细商量,来认真的修学。可是诸位得真发心,自己才有前途,佛法也有了前途,众生也有了前途。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梵网经  (第六集)  1983/1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1-001-0006

  请掀开经本,经文第二小段放光现瑞。

  【是时释迦身放慧光所照。从此天王宫乃至莲华台藏世界。】

  这段是说明这一次法会发起的因缘,也是发起序。佛在每一次法会当中,都必须要说明这一会发起的特别因缘,像《法华经》佛要说一乘实相,他就从眉间白毫放光,光中显现法界的事相,以这个来作为缘起。本经所说的法门在大乘佛法里面来说非常重要,说明这个心地希有之法,当然佛也会像其他的法会一样放光现瑞。这个地方我们所看到的他是全身放智慧之光,换句话说,就是在佛全身显示出智慧光明,叫人一看就能看得出这个人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这种相会使一般人都能够觉察得到。

  其实全身显示出智慧的这种相状,乃是我们每一个人个个都具足的。为什么有的人相我们一看,这个人愚痴,这个人呆头呆脑;一看到某一个人,这个人聪明,这个人有智慧,为什么我们所看的这些众生相各个不相同?我们见到佛菩萨,看到他的清净庄严、智慧圆满,就在相貌当中显露出来。这个原因佛在经论里面一再的告诉我们,我们是迷失了自己的真性,所以将本有智慧的光明埋没不能现前,并不是这一种智慧光明唯有佛菩萨才有,佛给我们说一切众生统统都具足,只是以无明、执著、烦恼而不能够现前,就是这么回事情。

  如果我们要想将我们本有智慧光明像诸佛如来一样的显露在现前,那应该要用什么方法?佛告诉我们,一定要用戒定的方法,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三无漏学。修戒,修戒的目的是得定,而得到定的目的就是智慧圆满现前,所以说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本经是「梵网菩萨心地戒品」,依这个理论来修学戒品,所以这一品经就是讲心地戒光;戒光就是智慧光明。佛说种种的戒法,像本经所讲的五十八条戒法,称之为戒法,就是戒律这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无非是发明我们自己本有的心地光明。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个地方体会得到,就晓得佛全身所放的慧光普照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自己内心里面流露出来的。

  佛有心我们也有心,佛的心地流露出智慧光明,我们的心为什么流露无明烦恼?这是真正值得我们反省检点的地方。我们的戒定慧到哪里去了?实在讲,我们的戒定慧就变成了贪瞋痴,所以三毒与三学是一不是二,觉悟了就叫做戒定慧,迷了就叫做贪瞋痴。所以贪瞋痴与戒定慧是同一个体性,无二无别,但是作用就不一样,悟的作用是广大无边,离苦得乐;迷了那个作用也不小,它起的作用是无量的烦恼,变现出生死轮回。生死轮回就是它变现的,本来没有,它会变现出这个境界让你在里面受无量苦。由此可知,迷悟是自己,升沈苦乐也是自己,这正是佛常说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这一次佛在『天王宫』殿,乃至『莲华台藏世界』,示现『慧光所照』之处。这个意思就是显示尽虚空遍法界情与无情无非一光所摄,也就是一个光是圆圆满满的统统包括尽了。这个光在唯识里面讲就是大光明藏,这是经里面讲的,《华严》里面讲大光明藏,唯识里面讲大圆镜智,净土里面讲的常寂光土,是一个意思,一个境界。佛示现这个光明,大家看到,看到之后当然他就会产生疑问。所以底下一段经文,接著第三段「睹光生疑」。请看经文:

  【其中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各各相视。欢喜快乐。而未能知此光。光何因。何缘。皆生疑念。无量天人。亦生疑念。】

  这段经文是说明大众发生了疑问,大众有了疑问。『其中一切世界』,这是讲的依报,『一切众生』,这是讲的正报,这种境界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此地所讲的世界与众生都是指天宫、华藏这两者之间,凡是佛光所照的一切世界,所有的一切众生,无不各个觉察到,就是看出来了,体会到了。如果你能够觉察体会到这样殊胜的境界,当然你欢喜,当然你也希望证得,这是一定的道理。如何证得?一定要请教佛陀,因为这个光是从他身上放出来的,我们一定要请教他。要请教他这个光是什么因?因是讲亲因,是什么缘?缘是讲的助缘,乃至於无量天人见到这个光心里面也有疑惑,也念著。「念」就是希望能够明白这个事实的真相。这一段只是讲疑念,内心里面有感触,有疑一定要问。我们中国人常说学问学问,你要学就得要问,你要不问你就学不成,所以一定要问。我们看佛经也是学问,大众看到佛现的相,有疑惑他就起来发问。底下有一位菩萨,「玄主集问」,这里面有两小段。我们看经文:

  【尔时众中玄通华光主菩萨。从大庄严华光明三昧起。以佛神力。放金刚白云色光。光照一切世界。】

  『尔时』,正是大众心里面起疑念的这个时候。『众中』,就是大众当中。大众人很多,有些人有疑,虽有疑他还问不出来,不知道怎么问法。所以这个大众当中在佛经里面一般讲就有四类,《华严》里面讲十类,十种众,它讲得详细、讲得圆满。第一种叫当机众,也就是在这一会佛所讲的这些理论、方法,正适合於这一类的人来修学,与他的程度相当,他得的利益最大。第二类叫发起众,这一类他是发起这一次法会的这些人,他们来发起。第三类叫影响众,那多半是菩萨,诸佛菩萨再来的,所以在法会里面提出问题来请问的多半都是这些人,因为这些人都是修行证果的人;换句话说,也是再来人。大众提不出的问题他懂得,他知道佛的心意也知道大众这个时候的心情,他两方面都了解,所以他可以代大众来发问,佛来开示、来讲解,叫大众得利益,所以这是这在五种发问里面叫「利乐有情问」。第四种叫结缘众,结缘众是什么意思?就是他的根性没成熟,虽然也参加这一会,也听佛说法,听得是似懂非懂,也没有办法依照这个修行,所谓是阿赖耶识里面种一点种子而已,这一生不能得成就,这一类的叫结缘众。

  这一位菩萨就是『玄通华光主菩萨』,他是华藏海会四众当中的当机首领,就是菩萨众里面的班长,可见得他的资格很深。佛放这个光的确含义太深了,如果不是一个大智慧的人,没有法子了解;不是过来人不知道佛的意思,一定要过来人。玄通华光主菩萨他历劫修行,这些事情他见多了,佛一放光,他就晓得佛的意思要讲《梵网经》,要教大家修学「心地法门」。心地法门乃是成佛的法门,成佛之道,不是修人天小果,也不是修二乘权教菩萨,是直截教我们修成佛之道。这位菩萨他有大行、有大智慧,过去曾经经历过这种场合,所以一看到佛放光,一看到佛的表态,他就明了了。他在大众当中能够起带头的作用,他的名号是从他德行当中建立的。玄是玄妙,通是通达,华是代表菩萨的因行,光是表智慧,主是自在的意思,也是大众当中首领的意思,所以他有这样殊胜庄严的德号。

  『从大庄严华光三昧起』。可见得他原来都是在定中,什么定?这个定的名称我们要晓得,定的名称要知道。这是说明因依果而起的,菩萨所修的是因,因从哪里来的?因从果当中来的。「大」这是说的体大,像《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体、相、用三大;「庄严」就是相大,「华光明」是用大。如果要配三身来说,就是法身、报身、化身,三身圆满的果报。法身是体,报身是相,化身是作用,这个意思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给我们说得很详细。人人都具足三身,佛能得三身的妙用,我们虽然有三身,却把三身错用了,迷失了三身,错用了三身,所以我们的智慧德相不能现前。

  还有一个意思,「庄严」是表果报,「华光明」是表因行。由此可知,菩萨这一种大定里面就显示因与果是同时的。像佛门里面常常以莲花来表法,因为莲花开花的时候,莲子就在当中,是因果同时。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在佛的教学当中,它含有主伴重重的意思,主是老师,伴是学生,今天讲就是师生。师生诸位要晓得也是相辅相成的,叫师资道合,老师帮助学生,学生同样也帮助了老师,所以他这个关系是相互的,这种情形就叫做教学相长,互相的在增长。

  智慧,如果没有人来发问,你的智慧不能现前,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老师也没想到,他也不去想,学生一问,他的智慧就现前了,可见得智慧从哪里显的?从许多学生发问当中显示出来的。譬如佛的智慧,如果没有这些菩萨弟子发问,佛一天到晚坐在那里面壁,盘腿面壁,闭著眼睛一句话也不说,他的智慧你能晓得吗?因为你有问题一发问,佛给你一解答,解答得头头是道,才发现到他的智慧之大。佛这些智慧从哪来的?跟诸位说不是学来的,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到,而是本有的。本有的智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我们学来的智慧,不见得每个人都有。我学过的你没有学过,那我有你没有;你学过的我没学过,那你有我没有,唯有这个不学的智慧大家是平等的,各个人都具足的,这是真智慧。真智慧就是前面佛放光,此地菩萨放光,真正的智慧他放光。这种光明我们迷惑颠倒的众生见不到,什么人能见到?你有戒有定就见到了,有戒有定不但见到自己常常在放光,像佛一样,见到诸佛放光,见到一切众生放光,所以前面讲无论是依报正报一光所照,都能够见到。

  「庄严法身果海」有三个意思。我们在课诵的时候,在法会的时候,常常念回向偈「庄严佛国土」。我们拿什么去庄严?是不是买一点鲜花、供果供养在佛像面前就算庄严?跟诸位说决定不是。第一我们要修「六度万行」,这叫庄严。一切的设施都是为了表法,我们在佛堂或者你自己的家庭,无论在什么地方,见到花就想到花是因,开花了,后来它一定结果;成佛这是结果,修行是因,所以花就代表修行。佛前面一定供花,为什么?叫你看到花就想起我赶快修行。佛前面供果,水果,你见到果,想到我应当快快证果,是这个意思。提醒你自己不要忘了修因证果,所以它是表法的,必须真正修行才叫做庄严佛国土,庄严佛法,庄严自身。

  第二个意思就是「一切智慧」,比前面一个意思提升了。前面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第二个阶段就是所有修学里面都变成了智慧了,花放光了,这是真正庄严。第三个意思就是证果,「第一义谛」,这是真实的庄严。菩萨名号实际也是表法,花刚才讲了修行,修行是福德庄严,光明是智慧,智慧就是智慧庄严。第一义是什么?常说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禅定,就是一心不乱。第一没有二,一心不乱这个一就是第一义谛,所以我们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算不算第一义谛?如果在初学的这个阶段当中算第一义,因为你在一切事相上你已经得一心,可是究竟的第一义谛是理一心不乱,这到后面我们会详细的来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5 17: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