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72|回复: 1

[专念必生感应录] 十五、念佛第一也,不用学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4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十五、念佛第一也,不用学问

**往生者,
念佛第一也,不用学问。
但,若为信念佛往生之理,可学之也。

**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是第一的,不用学问。学问再高、学问再低、没有学问都没有关系。不过后面加了一个说明:因为学问的目的(「学」是自学,「问」是请教他人。自学也好,请教他人也好,目的在哪里?)是要我们内心能够信顺念佛必生──念佛必然往生。如果我们内心里面对这一点还有怀疑,那就要学,就要问,这叫学问。如果不怀疑了,就能达成了。所以,「若为信念佛往生之理,可学之也」,所谓「理明信则深」,道理明白了,我们的信心就坚固起来了。

**学又怎么样学呢?法然上人就很慈悲!翻过来:

**十六、莫徒好智解,废称名之光阴

**若为知念佛往生之义,学而知之。
粗知则足矣。
设得广学,凡智无几,莫徒好智解,
废称名之光阴。

**你不知道,通过学习、请问,而知道念佛往生的道理。

**「粗知则足矣」:大略地知道就可以了,根本的原则把握住了,就可以了。所以,在法然上人看来,一切都是以念佛为标准。作学问啦,请教他人啦,讲信心啦,听闻啦,等等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念佛为标准,达到这一点;你就是学习,也不需要搞得那么精细,「净土宗与各宗的关系,各宗怎么样讲净土?我要看看了。然后怎么怎么样……」,你要这样广泛地学习,那你自己看根机了。

**「凡智无几」:凡夫的智慧没有多少。

**「莫徒好智解」:你不要仅仅在那里喜好以智慧来辨解,来做文句上、义理上的一种研究,这样反而浪费了称名的时间。


发表于 2014-10-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学问是为了契入信佛(信佛救度)念佛(专持佛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9 02: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