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495|回复: 197

[心经] 浅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7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南无十方三世佛法僧三宝
南无娑婆世界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浅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根据经文的意义和内在联系,断句如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甲、释经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或般若心经,也有称为观音心经的,历史上曾经多次由梵文译成汉文,有很多译本,现在流通最广的是唐朝玄奘法师的译本。心经全文只有二百六十字,字数最少,但含义极深,也是很富传奇色彩的一部佛经
末学在学佛以前,最初是由一位无神论者转而开始接受轮回思想,但那时还不知佛教为何物。有一天无意中在香港凤凰网闲逛,看了一些有关佛教方面的文字,看到有人介绍般若心经,然后就在百度上搜索心经的佛曲。当听到梵唱心经时,听着听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震撼和冲击了我的心灵。当时感到眼眶发热,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因为是在办公室,还有同事,我告诉自己要忍住,要忍住,但那种强烈的感觉却不听从我的指挥,最终眼泪夺眶而出,竟至于泪流满面。这是我今生接触心经的因缘,心经是我所读过的第一部佛经。四个月后,又因为另一个殊胜的因缘,正式踏入佛门。
经题中有“般若”二字,所以我们一看就知道它属于般若部佛经,是讲般若性空的。另一部般若部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也为我们所经常提及。
般若(bō rě):梵语,又作班若、波若、般罗若等。大智度论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又云:“般若名慧,波罗蜜,名到彼岸。”般若本是梵语,汉语音译为般若,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慧,智慧。但是般若是无漏的智慧,是能够洞彻宇宙人生的真相无上智慧,不同于世间有漏的分别慧,更不同于世间的聪明才智,所以为了加以区别,保留梵语的音译“般若”而不译为汉语的智慧。不过也有时候将般若译为空慧、妙慧。(漏是烦恼的意思。)
般若如灯,能照亮一切,通达一切。般若如眼,使我们不误入歧路邪途。般若为诸佛之母,十方三世诸佛皆依般若而成无上正等正觉。
心是心要、心髓的意思。心经二百六十字是对六百卷大品般若经的高度概括与压缩提炼,是一部纲领性佛经,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经是梵语修多罗的译意,又称契经或经本,是指佛陀所说的教法,为三藏之一,对律与论而言。
诸佛出现于世,都是为了说法普度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世尊本师释迦牟尼佛示现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一生说法四十五年。佛灭度后,由其弟子将所说之法结集流传于世,这就是佛经的由来。我们知道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出现于公元二世纪的东汉,所以较之更早的古印度佛经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刻在贝叶上的,被称为贝叶经。贝叶经就是写在贝多罗树(又名多罗树、扇椰子)叶子上的经文。
大约在公元前后即西汉末东汉初年,佛教随着西域僧人来中原译经而传入中国。中国佛教大致经历了译经、形成学派、创立宗派三阶段。古印度佛教最初在中国传播,由译经开始。最早的一批译经者,是西域来华僧人如安息国(今伊朗)安世高、月支国(今中亚)支娄迦谶(chèn)等法师。
玄奘(zàng)法师(602年-664年)是唐朝人,俗家姓陈,河南洛阳人。有感于当时中土佛经数量的匮乏,于是冒着生命偷越国境发大愿到印度取经。后人明朝的小说家吴承恩写有神话小说《西游记》,里面唐僧的原型就是玄奘法师。西游记是后人创作的小说,虽为虚构,但由唐僧西天取经之险也大略可知玄奘法师古印度取经之险。关山路远,万里迢迢,九死一生,前途莫测。唐朝义净法师有诗为证: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佛典分为三藏,就是经藏、律藏和论藏。经与律为佛说,论是菩萨造。精通经藏、律藏与论藏就称为三藏法师。讲经说法者称为法师,打坐修禅的称为禅师,修学戒律的称为律师。玄奘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所以称为三藏法师,是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也是非常有名的译经师。印度取经回长安后,晚年专门从事译经工作。
译是翻译,将外文译成中文。佛经原是梵文写成,所以要译成我们能读懂的汉语。朝庭组织有专门的译场,许多人在一起互相协作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解:
一、观自在:就是观世音。与更早的译经师相比,鸠摩罗什法师译为观世音,玄奘法师译为观自在;鸠摩罗什法师译为波罗蜜,而玄奘法师译为波罗蜜多,多了一个“多”字,仅是译经师翻译的不同。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讲到观世音菩萨名字的由来:[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二、菩萨:全称菩提萨(sà)埵(duǒ)。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有情是众生的意思,觉有情就是令众生觉悟。菩萨有自觉、觉他之义,但觉行还未圆满。
菩萨是佛的弟子。从凡夫初发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到圆满成佛共有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十信位是凡夫菩萨,十住、十行和十回向是贤位菩萨,从初地菩萨开始称为圣人。等觉菩萨就是一生补处的菩萨,下一世便成佛。观世音菩萨和弥勒菩萨等都是一生补处菩萨。(实际上观世音菩萨久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大悲心故,倒驾慈航现菩萨身广度有情。)妙觉菩萨就是佛位。
三、行:此处作功行、修行讲。
四、深:解释为有极深的修行功夫,已达到甚深的境界。
五、般若:如前所释,可译为空慧、妙慧。
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三种:1、文字般若以音声文字为体。文字虽非般若,但能生般若,能释般若,因中说果,立为般若,如佛教经论咒语等;2、观照般若以智慧为体。体是般若,观照是用,体用合说故名观照般若。大智度论云:“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3、实相般若以理为体,以无相为相。大智度论云:“般若者,即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
六、波罗蜜多:也有译为波罗蜜。波罗,岸,彼岸;蜜,到。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有时也译为度,(菩萨六度即六波罗蜜)有圆满、终极之义。大智度论云:“波罗蜜,名到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波罗蜜就是从生死的此岸越过苦海到达涅槃的彼岸。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
诸佛出现于世,都是为了说法普度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那么什么叫“离苦得乐”呢?就是“波罗蜜”,到彼岸,到了涅槃的彼岸就是离苦得乐。怎么到彼岸呢?“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智慧到彼岸的意思。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学佛是以佛为师,学习佛陀圆满无上的智慧。信为能入,般若为度。能够使我们到达常乐我净涅槃彼岸的,是般若,所以叫做“般若波罗蜜多”。经文连同题目先后出现六次,可见“般若波罗蜜多”使用频率之高,是本经的核心字眼。
七、时:时候。表明正在进行中,修行正进入到一种状态和境界。
八、照见:又作照鉴,明察。鉴,本意为镜子,引伸为照,其义为观察、审察。
结合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可知,此处的“般若”为观照般若,以智慧为体,体是般若,观照是用。一个“观”字,能起无限妙用,后面的[五蕴皆空]、[诸法空相]等等皆离不开一个观字。或许玄奘法师将观世音菩萨译为观自在菩萨自有他的考量。
九、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诸蕴。蕴,聚也,就是积聚的意思。也译作阴,五蕴也叫五阴。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的积聚。其中色蕴属物质,后四蕴属精神。
<壹>色蕴:就是色的积聚。
那么何谓色?一者含有“有形状”(占有一定空间)之意;二者又有变化、变坏之意。色有狭义与广义之别。
甲)、狭义之色
仅指眼根所取之境。对于声、香、味等而言,色乃专指眼根所识别之对象,如青、黄等质碍之境。为五境之一,六境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又作色境、色处、色界。
据瑜伽师地论卷一载,色大别有三种:
(一)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二)显色,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三)表色,凡是我们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显然可表示于外,而令人眼睛看得见的。盖此皆于五根、五境等色蕴中,特指眼根所取之境,故称为色。
乙)、广义之色
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即五蕴中之色蕴,五位百法中之色法(与心法相对),乃质碍(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
经论中对于色有多种分法,依据俱舍论卷一所载,色系指五根、五境及无表色等十一种。
一、五根 五根为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为眼耳等五识之所依)
二、五境 五境为五根所取之色、声、香、味、触五种境界。
一)色境 谓显色、形色二种,或总说有二十种。
1、显色 谓青黄赤白等十二种,称显色;
2、形色 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3、总说 谓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或空)、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二十种。
二)声境 有可意、不可意二种。此二又各有四种差别,共为八种。(谓欢乐之声,可适其意,故名可意声。)
1、有执受、无执受 言手等所发音声为有执受,风林河等所发音声为无执受。
2、有情名、非有情名 言有情名者谓语表业,余声则是非有情名。
三)香境 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不等香四种之别。
四)味境 味谓甘、酸、碱、辛、苦、淡等六种。
五)触境 触谓四大种地、水、火、风及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
三、无表色 谓意识缘于过去所见之境,虽分别明了,而无表对,故称无表。虽无所表,而于所缘之境执著不忘,故称为色。无表谓无形表,谓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综上所述,色为心法之对称,指物质而言。在将诸法分为五位时,与心、心所、不相应、无为法之四法相对之法,即为色法。若将诸法分为五蕴时,与受、想、行、识四蕴相对之蕴,则称为色蕴。色蕴总括五根境无表色等有形之物质。
所以色蕴涵盖的范围很广,是指广义上的色。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贰>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理作用,有苦受、乐受及不苦不乐受三者。
<叁>想蕴:对境而想象事物之心理作用。唯识论三曰:“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名言就是名目与言句,施设种种名言就是安立名相形成概念的意思。)
<肆>行蕴:其它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理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身、口、意三业的造作。
<伍>识蕴:识者心之异名,了别所缘之境名识。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则曰识蕴。
六根对六境而生六识,一般称为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识蕴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共八识。
以一众生来看,则色蕴一蕴就是身体,其它四蕴就是心。心之中,受、想、行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称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为心之自性,故称之为心王。
五蕴为身心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体之众生,从五蕴而成,而无色界无身之众生,由四蕴(除色蕴)而成,所以说三界众生皆从五蕴而成。
五蕴指的是什么呢?从小处讲就是我们三界众生的身心世界,三界的众生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区别在于欲界众生和色界四禅天的天人有色蕴的身体,无色界的天人没有色蕴的身体罢了。色蕴是指我们物质所成的色身肉体,识蕴是指我们的八识,受就是种种的苦受、乐受及不苦不乐受,想蕴就是取种种像并形成种种概念,行蕴就是由意志而起的身口意三业。
众生都是因缘和合,五蕴所成。“汝谓有众生,此则恶魔见。唯有空阴聚,无是众生者。如和合众材,世名之为车。诸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
比如我们说一辆马车,不过是由种种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制造而成的,然后给它安立一个名字,叫做马车。其实哪有马车这个东西,只不过是一堆材料在某种因缘下的组合而已。
诸法无我是佛法三法印之一。对于五蕴,佛在增一阿含经中说:“色如聚沫,痛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色身就象聚集在一起的小泡沫;种种感受就象浮在水面的水泡;而想象都不过如海市蜃楼一般;身口意三业的造作就象芭蕉一样,层层剥开来才发现里面是空的;眼耳鼻舌身意等种种识皆幻而不实。五蕴非我。
十、五蕴皆空:五蕴皆虚妄不实。
色从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识由妄念而生,故五蕴诸法,如幻如化,从因缘生,本无实性,当体即空,故谓五蕴皆空。其实这里的“空”指的就是空性。
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我们的身心是五蕴幻化而成,生相、住相、异相、灭相不断转变演化,这就是三法印之诸行无常。
十一、度:渡也。以海喻生死,菩萨自渡生死海又渡人,谓之度。如前文所述,波罗蜜也意译为到彼岸、度,即从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
十二、苦:佛地经云:“逼恼身心名苦。”苦有三苦、八苦、无量苦。
三苦就是苦苦、坏苦和行苦。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坏苦,由乐事之离去而生苦恼;行苦,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
欲界众生三苦俱全,最可怜。色界禅定中的天人有坏苦和行苦。无色界天人只有行苦。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天人也靠不住的。非想非非想天虽然寿长八万大劫,也终有无常到来的一天啊。
八苦就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以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依据佛经,八苦论述如下:
1、生苦:生苦有五种:一者,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二者,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三者,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四者,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五者,种类。谓人品有贵富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是名生苦。
2、老苦:老苦有二种:一者,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二者,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是名老苦。
3、病苦:病苦有二种:一者,身病。谓四大不调,众病交攻。若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强。二者,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是名病苦。
4、死苦:死苦有二种:一者,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二者,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是名死苦。
5、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
6、怨憎会苦: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是名怨憎会苦。
7、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
8、五阴盛苦: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名五阴盛苦。
三苦八苦仅是大略之说,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苦,因此说无量苦。
苦是四圣谛之一,即苦谛。苦是人生真相,我们要认清这个事实真相。
十三、苦厄:苦患与灾厄。厄:困苦,灾难。
小结:
这一小段经文,是整部心经的重中之重,核心所在,后面的经文都是围绕这一小段而层层展开并逐步论证的。
这里面有两重因果:第一重因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因,“照见五蕴皆空”是果;第二重因果,“照见五蕴皆空”是因,“度一切苦厄”是果。两重因果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如将此二重因果合并简化,则“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因,“度一切苦厄”是果。由此可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一切的根本。若再加以简化,则成“般若波罗蜜多”,这正是本经所要阐明的宗旨,是关键与核心所在。若再加以简化呢?则是“波罗蜜多”,(即波罗蜜)也就是到彼岸的意思。
所以,心经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到彼岸及如何到彼岸,这也是一切般若部经典所要表达的意思及目的所在。
现在,我们反过来推,如何到彼岸(波罗蜜多或波罗蜜) 呢?
那就是 “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智慧)到彼岸。大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般若有三种,经中这个地方的般若是观照般若。先从三藏十二部的文字般若开始,然后修习观照般若,进而“照见五蕴皆空”,最后终于“度一切苦厄”,到达涅槃的彼岸,证到实相般若。这其实也正是佛在楞严经中所说的戒、定、慧三无漏学。
白话译:
观自在菩萨,修行达到甚深境界,智慧到彼岸时,洞悉照彻五蕴皆虚妄不实,能度众生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远离一切的苦患灾厄。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解:
一、舍利子:就是舍利弗尊者,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心经讲的是般若,以号称智慧第一的舍利子为当机者。舍利是一种鸟,就是鹙鹭,又叫百舌鸟。尊者的母亲眼似舍利鸟,所以称为舍利。她的儿子因母立字,故名舍利子。鸠摩罗什法师译为舍利弗,是同一人。
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观世音菩萨对舍利弗尊者讲的,非世尊所说,但是菩萨身份特殊,久已成佛,所以同于佛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观世音菩萨深入禅定,以般若空慧觉照到五蕴皆虚妄不实,尔后,对尊者舍利弗一层一层讲解开来。
二、异:不同的。“不异”就是没有什么不同。
三、空:请注意,这里的“空”不是虚无的意思。虚无是什么也没有,断灭,就成了恶取空。断灭见属于邪见中之极恶者。
那么什么是“空”呢?空是指一切事物的存在皆虚幻不实,缘聚而生,缘散则灭,无自体、实体。万善同归集说:“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无实性故,是不断灭之无”。空有人空、法空二者。其实这里的空也是指的空性。
四、色不异空:就是“色不异于空”,换言之为“色于空不异”。色对于空来说,没有什么不同。这里的“色”指的是五蕴中的色蕴,是广义上的色。
“色不异空”,此是为了对治凡夫。众生自无始以来,执一切法为实有,认假作真,致使起惑造业,轮回六道,无法出离。所以菩萨为了让我们众生认清事实真相,说色即是空,乃至于识即是空,是为了破众生执着于有。知幻即离。
五、空不异色:空和色蕴没有什么不同。
“空不异色”,此是为了对治小乘人。众生虽不再执着于有,但是有的又会去执着于空,从而堕于偏空。小乘人自求了生死,断尽见、思二惑证阿罗汉或辟支佛果,入无余涅槃,但是并不圆满究竟,实是堕于偏空涅槃。法华经中,佛以“化城”为喻,二乘人所证的涅槃只是漫漫长途中稍作休息的化城,还没有到达最终目的地。菩萨说“空即是色”乃至于空即是识,是为了破二乘人的偏空。
十方三世如来皆希望众生都能证到无上正等正觉,圆满究竟成佛,而非作小乘自了汉。所以我们众生要修学大乘,修学最上乘,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堕有,不堕空,行于中道。
六、即:就是。
七、是:指示代词,这、此的意思。
八、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意为“色蕴和空没有什么不同啊,空和色蕴也没有什么同”。此两句是双重否定表肯定,多少含有讨论的语气。
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为“色蕴就是这空,空就是这色蕴”。接下来的这一句却是斩钉截铁,不容置疑,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色空不二,本是一。
十、亦复如是:亦,也;复,又,再;如是,象这样。亦复如是,也一一再象这样,也一一又象这样。
象哪样?具体展开来就是: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小结:
这一小段经文,承接经首第一小段而来,由[照见五蕴皆空]而引发,是对“五蕴皆空”作进一步地解释,但意义上更有增进。菩萨讲[五蕴皆空]、[色即是空]是破凡夫执有,讲[空即是色]是破小乘人执空。所以既不能执有,也不能执空,都不对,空有不二故。当我们说到山川万物、日月星辰乃至于三千大千世界之有时,当下它就是空——万法不过是因与缘和合而生罢了,当体即空,空无自性,无自体。在另一方面,当我们说空,谈空性时,当下也要明了此空能生万法,万法皆由此空性而生。
有即空,空即有,空有不二。不分别为一,分别而有二。
从这里开始,菩萨为我们讲述的已经涉及到般若空性。
白话译:
舍利子,种种色的积聚与空并没有什么不同啊,空与种种色的积聚也没有什么不同。实际上,种种色的积聚就是这空,空也就是这种种色的积聚。种种感受的积聚、种种想象的积聚、种种身口意三业造作的积聚、种种识的积聚也都是如此这般,完全一样的道理。

发表于 2016-3-18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与心经有缘,可精进修行心经!
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点评

承蒙师兄看重,感恩。 说起来我今生确实和心经有很深的因缘,后来还有一次听闽南语的心经也是流泪。若非过往生中和心经缘深,何以如此。学佛七年多,我现在对此深信不疑。 心经我可以两口气就背一部。孩子读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8 15:55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大悲观世音 发表于 2016-3-18 15:42
师兄与心经有缘,可精进修行心经!
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承蒙师兄看重,感恩。

说起来我今生确实和心经有很深的因缘,后来还有一次听闽南语的心经也是流泪。若非过往生中和心经缘深,何以如此。学佛七年多,我现在对此深信不疑。

心经我可以两口气就背一部。孩子读高三时听几遍心经就会背了,看来也是缘深。

点评

心经很殊胜。末学也坚持每天背诵或唱诵心经7遍。 佛法信则能入, 心诚则灵。希望师兄一直把心经的修学坚持下去,心经很殊胜,可以开智慧,证得般若空性,离苦得乐。 加油! 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8 16:15
发表于 2016-3-18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檀 发表于 2016-3-18 15:55
承蒙师兄看重,感恩。

说起来我今生确实和心经有很深的因缘,后来还有一次听闽南语的心经也是流泪。若 ...

心经很殊胜。末学也坚持每天背诵或唱诵心经7遍。
佛法信则能入, 心诚则灵。希望师兄一直把心经的修学坚持下去,心经很殊胜,可以开智慧,证得般若空性,离苦得乐。
加油!


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点评

末学修学净土,但心经和金刚经是作为早晚课来诵念的,所以天天都不离,而且也劝其他同修念佛之余也诵金刚经和心经。 净土的尽头是般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8 17:23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大悲观世音 发表于 2016-3-18 16:15
心经很殊胜。末学也坚持每天背诵或唱诵心经7遍。
佛法信则能入, 心诚则灵。希望师兄一直把心经的修学坚 ...

末学修学净土,但心经和金刚经是作为早晚课来诵念的,所以天天都不离,而且也劝其他同修念佛之余也诵金刚经和心经。

净土的尽头是般若。

点评

金刚经和心经都非常殊胜。是修般若智慧的。末学也喜欢这两部经。 随喜赞叹师兄修学心经和金刚经。金刚经是福慧双修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8 20:11
发表于 2016-3-18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檀 发表于 2016-3-18 17:23
末学修学净土,但心经和金刚经是作为早晚课来诵念的,所以天天都不离,而且也劝其他同修念佛之余也诵金刚 ...

金刚经和心经都非常殊胜。是修般若智慧的。末学也喜欢这两部经。
随喜赞叹师兄修学心经和金刚经。金刚经是福慧双修的。

点评

金刚经威力巨大,无坚不摧,对治抑郁症、强迫症等病人很有好处,治好了不少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8 23:39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大悲观世音 发表于 2016-3-18 20:11
金刚经和心经都非常殊胜。是修般若智慧的。末学也喜欢这两部经。
随喜赞叹师兄修学心经和金刚经。金刚经 ...

金刚经威力巨大,无坚不摧,对治抑郁症、强迫症等病人很有好处,治好了不少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解:
一、是:此,这。
二、诸法:一切的法,所有的法。
三、诸法空相:空相,诸法皆空之相状。因缘所生之法,无有自性,当体即空,是空之相状。中论偈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
长水之楞严经疏一之上曰:‘佛教因缘为宗,以佛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大乘入楞伽经二曰:‘一切法因缘生。’
先释因缘。
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拆解开来即是因与缘。维摩经佛国品注:“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诸法要因缘相假,然后成立。”《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三:“亲生为因,疏助为缘”。因者能生,缘者助生。例如种子为因,阳光、雨露、农夫耕作等为缘,此因缘和合而生谷物。
因有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相应因、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缘有四缘,即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一切有为所生之法,不出此六因四缘。
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起。因此,由因缘生灭之一切法,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和合。一切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假生,无有自性,这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所说的“缘起性空。”
佛教以“正因缘”遍破古代印度盛行的邪因缘、无因缘两种法执。
楞严经二曰:“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正因缘说一切法由因与缘和合而生,邪因缘说一切法从时、方、梵天等而生,无因缘说一切法自然而生。邪因缘说与无因缘说都是外道邪见。
若以烦恼为因,以业为缘,能招感迷界之果;以智为因,以定为缘,则能招感悟界之果。
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因缘,那么因果也就好懂了。那么什么是因果呢?
因者能生,果者所生。十住毗婆娑论十二曰:“因以得知,得者成就。果者从因有,事成名为果。”有因则有果,有果必有因,是谓因果之理。
众生所作善恶二业,能感召苦乐之果报,即善因得乐果,恶因得苦果。佛教的因果说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谓之“三世因果”。《瑜伽师地论》卷三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所以我们由此可知,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讲因缘就是说因果,谈因果离不开因与缘,因缘和合而招感相应之果,这就是因、缘、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果又称因缘果报。图示为:
因————果
又佛典中,性、相二字常为同义字,“空相”故亦可作“空性”解。
空性,真如之异名。真如为离我、法二执之实体,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之处,真如之实体跃然而显。真如依空而显之实性,就称为空性。
真如,真者为真实之义,如者是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有生灭变化,无常。真如则是如如不动,永恒不变。探玄记八曰:“不坏曰真,无异曰如。前则非四相所迁,后则体无差别,此约始教。又不变曰真,顺缘称如。由前义故,与有为法非一。由后义故,与有为法非异。二义同为一法,名曰真如。”我们常说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众生皆是未来佛,这里的佛性,指的就是真如,还有法身、自性清净心等等名称,不同的经论中有不同的说法,各宗各派也各有说法。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还有实相、中道、一真法界、圆成实性、大菩提、大涅槃、毕竟空,及真谛、第一义谛等等称谓,皆同体异名。
空相亦可作空性解,空性即真如,真如即实相。“诸法空相”即诸法实相。于诸经论中,对一切诸法之真实体相,有各种不同之名称,大品般若经称为般若、法性。大智度论卷十八认为诸法实相即般若波罗蜜,达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乃究竟之诸法实相。诶(éi),一说到“般若波罗蜜”,这个我们现在都知道,因为本经一开始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而且我们还知道“般若波罗蜜”就是智慧到彼岸的意思。那么到彼岸又是什么意思呢?不就是成佛了吗?是的,究竟圆满,证到无上正等正觉,从苦的此岸到达了涅槃的彼岸,[度一切苦厄]。所以绕来绕去,兜了好大的一个圈子,我们又绕回去了。这里的[诸法空相],指的就是前文中的[般若波罗蜜多],与前文相呼应。名相不一,说的却是同一件事,或曰到彼岸,或曰涅槃,或曰真如。
那么什么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呢?就是说成佛的那个境界,是离语言文字相的,不能写出来也不能说出来,一说就错,需要我们各人亲自去实证。我们众生的心是虚妄之心,念念生灭相续不断,如瀑流一般。成佛的境界是离于六识心的,我们众生无法用虚妄的意识心去计度分别,也就是说不可思议无法想象的。佛的境界唯佛能知,菩萨也无法完全明了,何况我们生死凡夫呢?
[诸法空相]就是金刚经中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光说这一句是不圆满的,别忘了还有后面的一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果见诸相非相,就见到了我们本具的佛性。如来就是佛,也是我们本具的佛性。“诸相非相”就是能所双亡;(能所是能与所,比如能念的心与所念的佛号。)“则见如来”即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修行到了能所双亡之时,便能见到我们本具的佛性,这也就是禅宗祖师据说的“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四、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由上文可知,[诸法空相]指的就是真如。这三句经文中有六个“不”字,分别从三个方面对真如作进一步的阐释。
我们知道真如又有佛性、法身、中道等不同名称。中道,中者,不二之义,绝待之称。《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 谓中道远离断常之二见,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谓之中道。智度论六曰:‘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说中道。’大乘中观派认为,以般若波罗蜜为根本立场,以远离一切执著、分别而无所得者为中道。据中论卷一观因缘品载,缘起之理法是打破生、灭、断、常、一、异、去、来等八种邪见,而阐明空之真理;万有以顺此缘起道理而存在,故离八邪,本无实体,不为执著之对象。如此,离八邪而住于无得正观,称为中道,此即八不中道、八不中观: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由此得破一切邪执,而显现诸法实相。
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心经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几句经文说的就是真如理体。有生灭,有垢净,有增减,有来去,就是对立,就是分别,则成有为法,虚妄,非真实不虚如常不变的真如。
不生,不灭:不生也不灭,是常住的别名,就是永生、永恒的意思。涅槃经说:“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
天台宗的一心三观:摩诃止观卷五上载,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若一切法即一法,此法即是空,是为空观;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
所谓一法一切法,指真如随缘形成一切现象,皆不实在,故为假。说的就是不生——生非生,本来不生。
一切法即一法,指一切现象皆真如显现,无独立之实体,故为空。讲的就是不灭——灭非灭,实为不灭。
众生妄生计度,执着分别,视缘聚为生,缘散为灭,其实真如理体真常不变,何来生灭。
不垢,不净:垢,指染污心之垢物,烦恼之异名。净是清净,离烦恼之垢染,曰清净。
不垢不净是佛的境界,有垢净之别是凡夫的境界。我们众生有贪嗔痴慢疑种种烦恼,习气很重,业障也不轻,但是,我们的清净佛性曾经被染污过吗?没有,从来没有。比喻一面镜子,上面满是灰尘污垢,黯淡无光,看起来很脏的样子,但是,镜子的本体从来不曾脏过。只要一点一点拭去上面的尘垢,又会光洁如新,映现万物。我们的佛性亦如是。
不增,不减:指常存,即真如、法性或法界。法身乃不变、常住、遍一切处者,无一法增,亦无一法减。
涅槃经四十曰:“无相之相,名为实相。”实相无相。不增不减是就实相之空理而言,真空无增减。
小结:
第一小段经文讲[照见五蕴皆空],第二小段([色不异空]等句)是对“五蕴皆空”作解说,那么本小段则是对“空”作进一步地解释。如果说[五蕴皆空]揭示的是人生真相(众生真相),那么[诸法空相]揭示的则是宇宙万有的真相。
“诸法空相”,诸法皆空之相状。因缘所生之法,无有自性,是空之相状,也就是真如、实相、般若波罗蜜。
诸法空相是整部心经的出发点和归宿。这部经讲的是般若,上一小段经文([色不异空]等句)只略有提及,这一段则专门讲到。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寻声救苦,[度一切苦厄]。如果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观照般若的话,那么此处[是诸法空相]则为实相般若,乃观世音菩萨(实为古佛)亲证。
实相般若就是一切种智。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卷八十四云︰“一切种智是佛智,一切种智名一切三世法中通达无碍智,大小精粗无事不知。佛自说一切种智义有二种相,一者通达诸法实相故寂灭相,如大海水中风不能动,以其深故波浪不起,一切种智亦如是,戏论风所不能动。”
白话译:
舍利子啊,这一切的法皆因缘和合而显现,空无自性,都如梦幻泡影一般并不真实。真如能生万法,但理体湛然不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破五蕴)

解:
一、是故:是,这,此。故,缘故,原因。是故,这缘故,这原因。
二、空:空是说因缘所生之法,不可得,无实性,毕竟空。同于[色不异空]等几句经文中的“空”,前文已释。
三、色,指色蕴;受想行识,指受、想、行、识四蕴。色受想行识合称五蕴,前文已释。
小结:
很明显,[是故]是承接上文[是诸法空相]而来,[诸法空相]为因,[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是果。果由因推导而出——有如是因,得如是果,此二者即是一种因果,上下经文内在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接下来的五个小段也是如此,皆由[诸法空相]推导而得。接下来的五段经文即[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都承接[是故]而来。
由上文我们知道,[诸法空相]是观世音菩萨(正法明如来)的实证。菩萨亲见本来,彻证实相的智慧就是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又名一切种智,《大智度论》卷八十四云︰“佛言︰一切种智是佛智,一切种智名一切三世法中通达无碍智,大小精粗无事不知。(中略)一切诸法可以名相文字言说,了了通达无碍,摄有无二事。”从这里开始,菩萨为我们众生广说无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无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了了通达无碍。
先破五蕴。
前文[五蕴皆空]已有论及,色蕴从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识四蕴由妄念而生,故五蕴诸法,如幻如化,从因缘生,本无实性,当体即空,所以叫做五蕴皆空。
这里先来学习了解何为“五位百法”。
五位是指五种类别,法相唯识宗将宇宙万有一切法分为五种,即:
(一)心法,指构成心主体之识,有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以及阿赖耶识等八种,是识的自性。
(二)心所法(心所有法),指心之作用,有五十一种,是识的所属。
(三)色法,指物质界,有十一种,是心法、心所法之所变。
(四)心不相应行法,非色法、心法而与心不相应之有为法,例如生住异灭”,便是说明存在之现象,有二十四种,是心法、心所法和色法的分位。
(五)无为法,其生灭变化并非因缘所作,亦不起作用,有六种。(因缘造作即是有为,非因缘造作即是无为。)
合之为一百法,其中前九十四种是有为法,后六种是无为法。
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有 [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之句。
在五位百法中,色蕴属色法,受想行三蕴属心所法,而识蕴属心法,包括眼、耳、鼻及阿赖耶等八识。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云何建立识蕴?谓心、意、识差别。”其中,第八阿赖耶识为心,第七末那识为意,前六识为识,是即总称此八识为识蕴。
人之将死,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相继失去作用,最后第六识意识也坏灭,但是第八识阿赖耶是不生不灭的。当阿赖耶离开色身时,一期生命才正式宣告结束,当遇到有缘的父母,起颠倒想,这样又重新入胎,开始新一期的生命,如此生生世世轮转不息。第八识又称种子识,“去后来先作主公”,无妨看作轮回的主体。
《俱舍论》云︰“蕴不摄无为,义不相应故。”五蕴以积聚为性,所以只是有为法。
因此这里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虽然第八识阿赖耶不生不灭,但是它仍属于识蕴,归在五蕴之中。
唯识论五曰:“薄伽梵(佛)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种法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即阿赖耶)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
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云:“阿赖耶识是一切杂染根本”,又说:“此杂染根本阿赖耶识,修善法故方得转灭。”《摄大乘论释》说:“转阿赖耶识得自性身,转诸转识得受用身”。
《大乘密严经》曰:[世尊说此识,为除诸习气。了达于清净,赖耶不可得]。阿赖耶识虽为一切杂染根本,但自性清净,与真如(如来藏、法身等)不一不异。真如不离阿赖耶识,离阿赖耶别无真如。
《入楞伽经》说:[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永明延寿大师《宗镜录》说:“然第八识无别自体,但是真心。以不觉故,与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义。和合义者,能含染净,目为藏识。不和合者,体常不变,目为真如,都是如来藏。”《大乘入楞伽经》:“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离於能所取,我说为真如。”法相宗认为到阿罗汉或七地菩萨以上果位舍阿赖耶识名相。
三界众生皆是五蕴所成:识蕴是八识的积聚,称心王,属心法;受想行三蕴属心所法,此四蕴组成我们的精神世界。色蕴包括五根、五境及无表色,是物质的积聚,属色法,色身由色蕴所成。我们人就是由精神与物质这两大部分所构成的,不出五蕴。五蕴是因缘所生之法,缘聚生,缘散灭,无有自性,不可得,毕竟空,假名故有。
白话译:
因为这缘故,真如空性中并无色,无受、想、行、识等五蕴。

 楼主| 发表于 2016-3-19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破十二处)

解:
一、眼耳鼻舌身意
十二处是指内六根与外六尘。
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还有六处、六入、六受等名称。
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花果。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眼根对于色尘(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尘(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者类此。
六根中前五根眼耳鼻舌身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被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而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意根属心法而非色法,即无色根。
需特别提请注意的是:当我们单纯谈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时,其中的意根对法尘而生意识,此意根是指第七识末那,但在十二处中,意处则同于五蕴中的识蕴,即包括全部的八识。五蕴论七页云:“言意处者,即是识蕴”。经中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是指十二处中的六处,其中的意处指的是五蕴中的识蕴。
可见,六根中的意根仅指末那识,而十二处中的意处则不但包括末那识,还包括其它七识,二者内涵并不一样。
二、色声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还有六处、六入、六境、六欲、六贼等名称。
尘,即染污之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发。涅槃经中称此六尘名六大贼,以能劫夺一切善法故。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外境。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
一、色尘,谓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形貌色等,是名色尘。
二、声尘,谓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声等,是名声尘。
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四、味尘,谓种种饮食肴膳美味等,是名味尘。
五、触尘,触,即着也。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纱衣上服等,是名触尘。
六、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
什么叫五欲六尘?
五欲是对色、声、香、味、触五境的贪爱执着,也有以财、色、名、食、睡为五欲的。六尘如上所述。
大智度论云:“云何却五事当呵责五欲。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
内六根与外六尘合称十二处,其中有关法处的解释,五蕴论七页云:“言法处者:谓受想行蕴、无表色等及与无为”。前面讲过,五蕴属有为法,不摄无为,但是从这里开始出现了无为法。十二处中的“法处”不但包括五蕴中的受想行三蕴以及色蕴(五根、五境、无表色)中的无表色,而且还包括无为法。经文中说[无色声香味触法],既然无法处,也就是说无无为法。原因何在?
先释有为法、无为法。
为者造作之义,有造作,谓之有为,因缘和合所生之法就叫做有为法。离因缘造作之法,称之无为法。
在前面所讲的五位百法中,前九十四种称为有为法,后六种称为无为法。无为法中,其第六为真如无为,前五无为皆依此假立。前五者为诠法性之相的假名,后一者为诠法性之体的假名。《解深密经》卷第二:[善男子,言无为者,亦堕言辞施设。(中略)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想谓之无为]。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佛言:离有为法,无为法不可得;离无为法,有为法不可得。]可见,所谓无为法,不过是安立一个假名,与有为法相待而存在。佛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说:[有为法如梦都无自性,无为法如梦都无自性]。有为法毕竟空不可得,无为法毕竟空不可得。
小结:
次破十二处。
五蕴中的色蕴摄十二处中的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中的无表色;受蕴、想蕴及行蕴归为法处;(无为法也归为法处)识蕴同于意处,这是五蕴同十二处的关系。
如果说五蕴仅摄有为法,那么十二处则包括了有为、无为一切法。
[有为法如梦都无自性],空,不可得;无为法如梦都无自性],空,不可得。有为法、无为法皆不过是安立假名。
至此,[诸法空相]则可解释为:有为无为一切法皆是空之相状,无有自性,毕竟空不可得——无五蕴,无十二处,当然也无十八界。
白话译:
无眼耳鼻舌身意内六根,无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尘。

 楼主| 发表于 2016-3-19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破十八界)

解:
一、界:界为种类、种族之义,界者各成界限也。六根为内界,六尘为外界,六识为中界。六根、六境、六识合称十八界。
1、眼根能见色,对色境而生眼识。
2、耳根能闻声,对声境而生耳识。
3、鼻根能嗅香,对香境而生鼻识。
4、舌根能尝味,对味境而生舌识。
5、身根能觉触,对触境而生身识。
6、意根能知法,对法境而生意识。
二、乃至:直至,直到。辅行二之三曰:“越却中间,故云乃至。”胜鬘经宝窟中本曰:“乃至者,还是穷到之辞。”
此句完整表述就是:无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无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无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十八界即是在十二处的基础上增添了六识界而成,而六识界其实是从十二处的意处中单列出来的。
小结:
后破十八界。
十八界是立心为八界,色为十界。众生心色俱迷,令其观此色心二法,皆从虚妄因缘而生,起惑造业,轮转生死。若达此妄源无有实体,绝名离相,则不为惑染所迷。(开色为十界者,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属于色,故开之为十也。开心为八界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意根、法尘,皆属于心,故开之为八也。)
蕴、界、处的相摄,总的说来,色蕴摄十二处中的十处或十八界中的十界。色蕴中的一分(无表色)和受想行三蕴以及五蕴所不摄的无为法,皆摄于十二处中的法处或十八界中的法界。识蕴摄十二处中的意处或十八界中的七界(六识界和意界)。
三科: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合称三科。
把一切诸法分为五蕴、十二处(又称十二入)、十八界,这是佛法对于宇宙万有的广略不同的三种分类,其中最略的是蕴,最广的是界,酌中的是处。三科总摄一切法,如能破三科则尽破我执与法执,彻证真如自性。
我执又名身见、我见,指五蕴假和合之身心,视为常一之义。唯识论四曰:“我见者,谓我执。于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大乘义章六曰:“言身见者,亦名我见。五阴名身,身中见我,取执分别,从其所迷故,名身见。以见我故,从其所立,亦名我见。”起我执则生烦恼障。
我执之外,还有一个法执。法执者,固执心外有有为、无为之实法之妄念。起法执即生所知障。成唯识论二卷四页云:“然诸法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无论俱生法执还是分别法执,都与蕴、处、界相有关联。成唯识论卷二:“法执皆缘自心所现似法,执为实有,然似法相从缘生故,是如幻有,所执实法妄计度故,决定非有。”
所以破掉蕴处界三科,就是为了破掉人法二执。真如为离我法二执之实体,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之处,真如之实体跃然而显。依空而显之实性,称为空性。空性,是真如的异名,这是前面已作的解释。
菩提心论曰:“二乘之人虽破人执,犹有法执。”二乘之人,虽断我执而不能绝此法执,大乘之菩萨则渐断之。
白话译:
无眼界,直至无意识界。

点评

浅解不浅。还可以深入探讨。宣扬佛法,功德无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9 20:38
发表于 2016-3-1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檀 发表于 2016-3-19 18:40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破十八界)
解:一、界:界为种类、种族之义,界者各成界限也。六根为内界, ...

浅解不浅。还可以深入探讨。宣扬佛法,功德无量。

点评

呵呵,师兄过奖。以末学浅陋的智慧,也只能到这个粗浅的程度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9 21:38
 楼主| 发表于 2016-3-19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毛中 发表于 2016-3-19 20:38
浅解不浅。还可以深入探讨。宣扬佛法,功德无量。

呵呵,师兄过奖。以末学浅陋的智慧,也只能到这个粗浅的程度了。

点评

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0 07:41
发表于 2016-3-20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檀 发表于 2016-3-19 21:38
呵呵,师兄过奖。以末学浅陋的智慧,也只能到这个粗浅的程度了。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破缘觉乘)

解:
一、无明:谓暗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也就是愚痴的异名。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十二因缘之一,又作无明支。
二、尽:竭也,终也。(《广韵》)
三、老死:老与死之并称。生支之后衰变而命尽,指众生衰变及灭坏之位。成唯识论八卷十页云:“诸衰变位,总名为老。身坏命终,乃名为死。老非定有,附死立支。”十二因缘之一,又作老死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被称作十二缘起,旧作十二因缘,又名因缘观,支佛观。
此句完整表述就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行,亦无行尽;无识,亦无识尽;无名、色,亦无名、色尽;无六入,亦无六入尽;无触,亦无触尽;无受,亦无受尽;无爱,亦无爱尽;无取,亦无取尽;无有,亦无有尽;无生,亦无生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释十二因缘。
一、无明,过去世无始之烦恼。
二、行,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
三、识,依过去世之业而致今世受胎之一念。
四、名、色,在胎中心身逐渐发育之位。名者心法,心法不能以体示之,但以名诠之,故谓为名。色者即眼等之身。
五、六处,六处即六根,为六根具足将出胎之位。此中有结胎五位。
六、触,二三岁间对于事物未识别苦乐,但欲触物之位。
七、受,六七岁以后渐对事物识别苦乐而有感受之位。
八、爱,十四五岁以后,生种种强盛爱欲之位。
九、取,成人以后,爱欲愈盛,驰驱诸境,取求所欲之位。
十、有,依爱取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定当来之果之位。有者,业也,业能有当来之果,故名为有。
十一、生,即依现在之业于未来受生之位。
十二、老死,于来世老死之位。
有关十二因缘之间的关系,佛在长阿含经卷第一中说:
[从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缘。
生从有起。有是生缘。
有从取起。取是有缘。
取从爱起。爱是取缘。
爱从受起。受是爱缘。
受从触起。触是受缘。
触从六入起。六入是触缘。
六入从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缘。
名色从识起。识是名色缘。
识从行起。行是识缘。
行从痴起。痴是行缘。
是为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病死忧悲苦恼。]
[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杂阿含经卷第一)
从无明顺观至老死,称为流转门。唯识述记四末曰:“流是相续义,转是起义。”一切凡夫作善恶之业,感苦乐之果,生死轮回于三界六道谓之流转。瑜伽论五十二曰:“诸行因果相续不断性,是谓流转。”俱舍颂疏三曰:“言流转者,以识为体,于生死中流转故也。”
[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
有无故生无。有灭故生灭。
取无故有无。取灭故有灭。
爱无故取无。爱灭故取灭。
受无故爱无。受灭故爱灭。
触无故受无。触灭故受灭。
六入无故触无。六入灭故触灭。
名色无故六入无。名色灭故六入灭。
识无故名色无。识灭故名色灭。
行无故识无。行灭故识灭。
痴无故行无。痴灭故行灭。
是为痴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忧悲苦恼灭。]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杂阿含经卷第一)
从老死逆观至无明,称为还灭门。灭者,涅槃义。造业受生死之果,谓之流转,而修道证涅槃,谓之还灭。俱舍颂疏根品一曰:“言还灭者,生死止息,名为还灭。”
十二因缘是讲众生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十二因缘与三世因果的关系图示如下:
┌1  无明   (贪嗔痴等烦恼)─────(惑)
     ┌过去二因─┤
     │     └2  行    (造作诸业)───────(业)
     │     ┌3  识    (业识投胎)───────(苦)
     │     │4  名色   (但有胎形六根未具)───(苦)
     │现在五果─┤5  六入   (长成眼等六根人形)───(苦)
十二因缘  │     │6  触    (出胎与外境接触)────(苦)
 与  ─┤     └7  受    (与外境接触生苦乐感受)─(苦)
三世因果 │     ┌8  爱    (对境生爱欲)──────(惑)
     │现在三因─┤9  取    (追求造作)───────(惑)
     │     └10  有    (成业因能招未来果报)──(业)
     └未来二果─┌11  生    (再受未来五蕴身)────(苦)
           └12 老死   (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苦)
十二因缘观是缘觉乘的修法。大智度论云:“缘觉有二种:一独觉,二因缘觉。一明独觉辟支迦罗者。若佛不出世,佛法已灭。是人先世因缘,能独出智慧,不从他闻,自以智慧得道故,名独觉。(中略)二明因缘觉者。因闻十二因缘觉悟,成辟支佛也。”二乘(声闻、缘觉)之一,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之一。乘(shèng),本意指马车,有乘载、运度之义,能把众生从生死的此岸运载到涅槃的彼岸。声闻乘、缘觉乘与菩萨乘合称佛陀的三乘教法。声闻乘与缘觉乘合称小乘,菩萨乘称为大乘。
本师释迦牟尼佛示现世间宣说妙法普度众生,因应众生种种根性,因此才有八万四千法门的由来。无论大乘佛法还是小乘佛法都是度人舟。
小结:
[无明,亦无无明尽]。尽,是终的意思,也就是终了,尽头。比如说一条小巷子,一直往前走,走到底就是尽头,然后从尽头去到大街。有这样的一条小巷子,也有这样的一个巷子尽头。在经文中,十二因缘是被否定掉了——既没有这样的一条小巷子,当然也就没有这条巷子的尽头。巷子都没有了,它的尽头又从哪里谈起呢?
无明本是空,不可得。实际上无明与智慧是一不是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烦恼即菩提的意思。无明即般若,非离无明别有般若。既如此,还哪里有无明的尽头呢?无明者迷,智慧者觉,破迷才能开悟,转凡而后成圣,就是这个道理。
心经讲“诸法空相”,毕竟空,不可得。所谓无明,所谓烦恼,也是毕竟空,不可得,无自性。无明如是,其它十一支亦复如是。譬如名色支,名与色合而为五蕴,经文一开头就讲到了[照见五蕴皆空],接下来破三科中又讲到了[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譬如爱、取、有三支,讲的是及至长大成人,对五欲六尘生起种种爱欲,然后立志要在世间大干一番,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及至人到中年,金钱名利地位等差不多都有了,而来世轮回之业也造下了,最后终于暮色苍苍走到人生尽头,两腿一伸,两眼一闭,此时我们得到了什么?又有什么可以带得走?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又譬如生和老死两支,有生就有老死,有老死就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生世世生死相续不断。但若问生死为何物,我们能抓得住吗?一时语结。生死如梦,六道如幻。生生世世不过象做了一场又一场的梦,我们就是那梦里人,迷而不觉,不知醒来。三界六道都如梦幻泡影,并非真实。
白话译:
没有无明,也没有无明的尽头;乃至没有老死,也没有老死的尽头。

点评

学心经,用心经进入实修,这里就是入门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0 16:00
发表于 2016-3-20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禅定修到经络全通、灵魂离体什么感觉都消失了,你就明白了一切。

点评

这怎么听起来象外道法?还灵魂离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0 14:35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静无染 发表于 2016-3-20 11:46
修禅定修到经络全通、灵魂离体什么感觉都消失了,你就明白了一切。

这怎么听起来象外道法?还灵魂离体?

点评

什么外道不外道的,是事实就行。释迦摩尼在世时搞个人崇拜,把其他修瑜伽的都得罪了。现代人还想继续搞门户之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1 10: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7 09: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