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牛头马脸

[心得体会] 吃素功德巨无边能度无情成为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3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染心半净 发表于 2019-4-23 08:22
好!

有情来下种,

古代妇人不做官,嫁个贵婿入金殿。无情因食转有情,合与有情成佛身。
许嫁不许嫁,许合不许合?

点评

咸丰:许合,也没许做老佛爷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3 09:36
妇人许嫁,充气娃娃不许嫁。 言归正传: 首先,牛头,"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你信还是不信? 2.无情因食转有情这个说法,在俺个人看来是不成立的。理由暂时只有一个: 你这个说法变相给无情赋予了命。如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3 09:29
发表于 2019-4-23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头马脸 发表于 2019-4-22 19:37
我也简化下观点:
把五蕴众生身中的四大,也认为是有情,是产生错误推理的根源。
学佛法,不但要有正见 ...

师兄还是很敏锐的,发现双方分歧所在

我前面已举出″身念处″,你可以对比一下,看是否是那个意思。然后,可以继续讨论。
另外,如实知五蕴(五阴),可以断我见。
发表于 2019-4-23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头马脸 发表于 2019-4-22 19:37
我也简化下观点:
把五蕴众生身中的四大,也认为是有情,是产生错误推理的根源。
学佛法,不但要有正见 ...

师兄还是很敏锐的,发现双方分歧所在

我前面已举出″身念处″,你可以对比一下,看是否是那个意思。然后,可以继续讨论。
另外,如实知五蕴(五阴),可以断我见。

点评

身念处有大小乘不同修法。你说的是哪个? 我已经请你出示你所闻经论。若言身念处,你尽管贴出来。说明你的理解,闻修体会。 贴出讨论的经论有那么难吗?不是法供养吗? 你若有得,不是正好供养给大家吗?你若有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3 08:48
发表于 2019-4-23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头马脸 发表于 2019-4-22 19:37
我也简化下观点:
把五蕴众生身中的四大,也认为是有情,是产生错误推理的根源。
学佛法,不但要有正见 ...

师兄还是很敏锐的,发现双方分歧所在

我前面已举出″身念处″,你可以对比一下,看是否是那个意思。然后,可以继续讨论。
另外,如实知五蕴(五阴),可以断我见。


补充内容 (2019-4-23 08:50):
这网络。。。。。又发重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4-23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9-4-23 08:44
师兄还是很敏锐的,发现双方分歧所在

我前面已举出″身念处″,你可以对比一下,看是否是那个 ...

身念处有大小乘不同修法。你说的是哪个?
我已经请你出示你所闻经论。若言身念处,你尽管贴出来。说明你的理解,闻修体会。
贴出讨论的经论有那么难吗?不是法供养吗?
你若有得,不是正好供养给大家吗?你若有失不是正好让大家有机会帮助你提醒你吗?

请你出示你闻思的经论来。

点评

既是对治法,何分大小乘? 哪个身念处是如实知五阴的?哪个大乘是吃素度无情成佛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3 08:53
既是对治法,何分大小乘? 哪个身念处是如实知五阴的?哪个大乘是吃素度无情成佛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3 08:53
既是对治法,何分大小乘? 哪个身念处是如实知五阴的?哪个大乘是吃素度无情成佛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3 08:53
发表于 2019-4-23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头马脸 发表于 2019-4-23 08:48
身念处有大小乘不同修法。你说的是哪个?
我已经请你出示你所闻经论。若言身念处,你尽管贴出来。说明你 ...

既是对治法,何分大小乘?

哪个身念处是如实知五阴的?哪个大乘是吃素度无情成佛的?


发表于 2019-4-23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头马脸 发表于 2019-4-23 08:48
身念处有大小乘不同修法。你说的是哪个?
我已经请你出示你所闻经论。若言身念处,你尽管贴出来。说明你 ...

既是对治法,何分大小乘?

哪个身念处是如实知五阴的?哪个大乘是吃素度无情成佛的?


发表于 2019-4-23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头马脸 发表于 2019-4-23 08:48
身念处有大小乘不同修法。你说的是哪个?
我已经请你出示你所闻经论。若言身念处,你尽管贴出来。说明你 ...

既是对治法,何分大小乘?

哪个身念处是如实知五阴的?哪个大乘是吃素度无情成佛的?

补充内容 (2019-4-23 08:54):
又发重了

点评

既是对治法,何分大小乘? 这个话就更加不可思议了。 对治法不分大小乘的吗? 一切法皆是法药。皆是治众生种种病的法药。也即皆是方便! 小乘治一类病。大乘又对治一类病。因病与药,哪个法不是对治?!正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3 09:18
怪了! 你提身念处。我请你出示身念处经文。你不愿意出示啊! 我说吃素功德能度无情成佛。早已经说过,千古未传,万圣未宣了!你要我从哪里取经文?你不是强人所难吗? 我无经文,不是请各位讨论吗?你若有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3 09:08
 楼主| 发表于 2019-4-23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9-4-23 08:53
既是对治法,何分大小乘?

哪个身念处是如实知五阴的?哪个大乘是吃素度无情成佛的?

怪了!

你提身念处。我请你出示身念处经文。你不愿意出示啊!

我说吃素功德能度无情成佛。早已经说过,千古未传,万圣未宣了!你要我从哪里取经文?你不是强人所难吗?
我无经文,不是请各位讨论吗?你若有根据有经论,贴出来就是。我不许吗?

你说身念处,自言依经。那不可以请你出示吗?

还大小乘不分?你有权利抹掉大小乘的差别?!

我言明我所说无直接的经论依据。早已经言明!
你们反对的话,我允许!但若以为我所说不合经论。那就请出示你们的经论证据!

若无经论。以自意反对。也允许,那就辩论呗!

依经论反对的。请出示经论。大小显密各有不同。谁知道你说的是哪一部分!
转贴个经论都不肯???

傲慢自大,毫不敬法!

慢说有请,不请也要方便转发啊!


我是欢迎讨论!


有经论示经论!
无经论辩辨明!
 楼主| 发表于 2019-4-2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9-4-23 08:53
既是对治法,何分大小乘?

哪个身念处是如实知五阴的?哪个大乘是吃素度无情成佛的?

既是对治法,何分大小乘?


这个话就更加不可思议了。
对治法不分大小乘的吗?
一切法皆是法药。皆是治众生种种病的法药。也即皆是方便!
小乘治一类病。大乘又对治一类病。因病与药,哪个法不是对治?!正因对治病机不同。方便不同,法药分为大小乘之别。及显密不同。


因为对治而不分大乘吗?我的哥!恰恰相反啊,我的哥!正因为对治而分大小诸乘及显密差别啊。


说因为对治何分大小乘,倒不是如说,皆是佛法,何来大小乘的好!


再往下说,凡所言说,皆无实言。大家论个啥,回家念佛,累了睡觉!


南无阿弥陀佛


补充内容 (2019-4-23 09:19):
再往下说,凡所言说,皆无实言。大家论个啥,回家念佛,累了睡觉!
再往下说,凡所言说,皆无实义。大家论个啥,回家念佛,累了睡觉!

点评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于地上,分作六段; 如是比丘观身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3 11:53
发表于 2019-4-23 09: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头马脸 发表于 2019-4-23 08:43
古代妇人不做官,嫁个贵婿入金殿。无情因食转有情,合与有情成佛身。
许嫁不许嫁,许合不许合?

妇人许嫁,充气娃娃不许嫁。
言归正传:
首先,牛头,"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你信还是不信?

2.无情因食转有情这个说法,在俺个人看来是不成立的。理由暂时只有一个:
你这个说法变相给无情赋予了命。如果成立的话,大涅槃经那段谷草无命就成了摆设。

3.
狭隘的说:
菩萨,是觉悟的情,佛是觉悟者,成菩萨,成佛都是有情的事。

佛经只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
若把这句佛说延伸为:有情无情,本来成佛。那离经就有点远了。

4.有情无情同圆种智,这句话不是佛说而是祖师说。与之相对,还有一个更有分量的祖师明确做出了"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的结论。
对有情无情同圆种智这句话的解释也有歧义。所以这句话并不能作为无情成佛的经典依据。

5.从般若角度看,争论无情成佛与否其实是堕入了边见邪见。因为不是正行,执着于这种问题同明心见性只会越行越远,对于明心见性没有啥好处。所以还是不要把太多心思花在这种没有佛经直接支持,只凭个人推论来做的结论上面。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多念佛,多持咒。

真的开悟,这些枝末也就不是问题了。开悟不了,又不肯念佛持咒,那真个白白蹉跎岁月,荒废大好时光了也。

个人见解,欢迎拍砖。


点评

.师兄所言皆是金玉良言!诚然顶戴也理所应当!然而,就第5小点。牛头拗性故。略为从不同的角度说一点硬拗的话。也是为硬拗范本继续显发故。 世尊经中言,兔无角,牛有角。也是说些事实。同开悟亦相关亦无大相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3 14:04
发表于 2019-4-23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头马脸 发表于 2019-4-23 08:43
古代妇人不做官,嫁个贵婿入金殿。无情因食转有情,合与有情成佛身。
许嫁不许嫁,许合不许合?


咸丰:朕虽许合,没许做老佛爷啊
发表于 2019-4-23 09: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头马脸 发表于 2019-4-23 08:41
我一巴掌拍死了你,是犯杀戒不犯杀戒!我骂你一句贱人矫情是恶口还不是恶口?!
请道来!


我犯重恶,你拍死我,以恶制恶犯杀戒,以善制恶不违道,戒与道你取何者?我取道。你骂我,其理亦然。有相之戒只为止恶,岂能合道?道者无相也,自心无非自性戒,自心无乱自性定,自心无痴自性慧。执我者只在相求,悟我者方知慧见。
发表于 2019-4-23 10:1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剑心魔 发表于 2019-4-23 07:30
我看见过净空法师讲破坏佛像是出佛身血。但这答案对不对?我信不信呢?我给你说下:如果你问我破坏佛像是 ...

看了师兄的回复,不错!
染心说的不动念就不是,也是对的。但我却说他说大话,是因为你的回复从全面讲这个问题是很好的,就是对答我的问也是对的,因为有我的问也有染心的答。

但是对山高云飞来说,染心的那个答复就不对,这因为山高云飞有明显的他的邪见,需要大家针对性的驳斥,染心的回答偏离了语境,效果不好,我问染心,也是本来想的染心读书比较多,我读的少,希望可以提供一些资料的。
我也再问问师兄,山高云飞属于哪种情况,A?B?还是C?师兄如何答复他?

点评

并不属于那一种情况,也都属于每一种情况,不止回答不一定,情况也不一定,你现在问我,这个情况已经不是云飞说的那个情况了,心境状态变了,现在给他下个结论,可以下,但也只是或是对的或是错的,所以我下个结论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3 10:35
发表于 2019-4-23 10: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染心半净 发表于 2019-4-23 08:22
好!

有情来下种,

这个偈颂,应该不是你理解的那样,但我也没找到关于这句很好解释的讲解,以前记得专题讨论过,好像没什么有建设性的结论
发表于 2019-4-23 10:3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9-4-23 10:10
看了师兄的回复,不错!
染心说的不动念就不是,也是对的。但我却说他说大话,是因为你的回复从全面讲这 ...

并不属于那一种情况,也都属于每一种情况,不止回答不一定,情况也不一定,你现在问我,这个情况已经不是云飞说的那个情况了,心境状态变了,现在给他下个结论,可以下,但也只是或是对的或是错的,所以我下个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想?

点评

写才像你的说话风格,你讲abc三种情况,虽有点正常讨论的意味,实际上还是你正常的风格,不过比平时微弱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3 11:22
发表于 2019-4-23 11:0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衡量别人如何如何时,其实还是在人我是非中打转,是自以为是的习气在发露,其实,别人如何并不关你啥事,自己提高修学养,才是关键。要时刻提醒自己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不要外驰,就算一时做不到,但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

对于这种自以为是的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内意修行
,比如在辩论的时候,自己有了观点,有了看法,有了主张要提出来的时候,提醒一下自己,我是凡夫,我的观点,我的看法,我的主张很可能是片面的,所以我不能固执己见,顽固不化,我要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来发现我的不遍知,从而尽量的让我的观点符合实相。
发表于 2019-4-23 11:0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衡量别人如何如何时,其实还是在人我是非中打转,是自以为是的习气在发露,其实,别人如何并不关你啥事,自己提高修学养,才是关键。要时刻提醒自己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不要外驰,就算一时做不到,但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

对于这种自以为是的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内意修行
,比如在辩论的时候,自己有了观点,有了看法,有了主张要提出来的时候,提醒一下自己,我是凡夫,我的观点,我的看法,我的主张很可能是片面的,所以我不能固执己见,顽固不化,我要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来发现我的不遍知,从而尽量的让我的观点符合实相。
发表于 2019-4-23 11:2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剑心魔 发表于 2019-4-23 10:35
并不属于那一种情况,也都属于每一种情况,不止回答不一定,情况也不一定,你现在问我,这个情况已经不是 ...

写才像你的说话风格,你讲abc三种情况,虽有点正常讨论的意味,实际上还是你正常的风格,不过比平时微弱些。
发表于 2019-4-2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头马脸 发表于 2019-4-23 09:18
既是对治法,何分大小乘?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

比丘者,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于地上,分作六段;


如是比丘观身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


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帖上一段,看看是在讲什么?

点评

高山云飞大德:汝帖中言: 而翠竹大德言: 汝言六段于地。四大以外即是空大与识大。别无他物在! 而翠竹大德言:“成的也是由四大组成的组合物而不是四大”。[/backcolor] 汝言四大,彼言不是四大!我佛学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6 16:29
感恩法布施!为我转经来 ! 师兄言让我看看讲什么。我看看我认为如是: 世尊对修定比丘言我此身分为六大界。所谓地水火风空及识。 此六大界可以观之分开成六分。各各不相关,各各不相知。如屠者屠牛剥皮分割推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23 13: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8 19: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