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835|回复: 112

[讲解文档]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慧净法师依善导大师讲解 全文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8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佛教常兴 于 2013-12-18 11:41 编辑

《阿弥陀经》讲义.doc (670 KB, 下载次数: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  序讲

一、本经四最
(一)最普及
《心经》文人喜爱。
此经民间不识字而会背诵者多。

(二)最重要
诸宗汇净土,万法归念佛。此经专说净土念佛。
净土宗正依经典之一。
净土三经之结经。
一切经之结经。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

(三)最受重视
寺家早晚课诵。
僧俗度亡仪规。
余经多为祈福,今经专为往生。世福与成佛,不可为比。

(四)最受误解

┌对根机的误解─唯有善人才能往生            
├对行因的误解┬必须勤修多种善根福德才能往生
│            └必须念佛达到一心清净才能往生
├对果益的误解─必须保证临终正念现前才能往生
├由文字而生的误解─依文解义               
├由听闻而生的误解─以讹传讹               
└由观念而生的误解─圣净不分,如戴有色镜   

余经误解,今经能救;今经误解,不可救。

二、古德注解
(一)自隋唐迄清,中国、日本、朝鲜传世者六十多种,湮没不传者难以计数。

(二)中国传世最有名者
《阿弥陀经疏钞》  四卷 明朝 袾宏(莲池)大师 撰
《阿弥陀经要解》  一卷 明朝 智旭(蕅益)大师 撰

(三)近代从日本传入者
《法事赞》        二卷 唐朝 善导大师 集记

三、今讲所依——善导大师
(一)为什么要有所依
避免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防止误导众生,一盲引众。
取舍诸家学说,必有标准。

(二)为什么依善导

┌弥陀化身,所说同佛────本地
├创净土宗,楷定古今─教德┐   
├证入三昧,念佛放光─证德├示迹
└专宗本愿,专倡称名─化德┘   

(三)怎样依

┌依根本精神─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依具体解释┬全经文句─《法事赞》
            └重要文段─五部九卷  

四、比较参考——《弥陀要解》
(一)《弥陀要解》,诸释最精,以一统余,众所熟悉、尊重、敬信。
(二)宗祖思想,普遍陌生,初闻难免惊疑、骇怪,无从措心。
(三)通过比较,知同异,辨优劣,明宗旨,立信心。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分  总述要义(玄义)

┌基础知识─前三点  
└本经要义─后十一点

一、玄义与文义
(一)总括性地说明全经义理大纲,称为玄义。玄:幽深玄妙,难知难见。
(二)逐字逐句解释经文的意义,称为文义。
(三)二者相对,为总体的解释与具体的解释。
(四)缺玄义,迷于文句,如见木不见林。
离文义,即无根据,如无木即无林。
二者结合,意义明了。
(五)如城市交通图,玄义示主干、环线,文义详路标。
(六)《四帖疏》第一卷即玄义,后三卷为文义。

二、五重玄义
(一)天台所立。
(二)从名、体、宗、用、相五个方面,解说一经之根本。
(三)简洁周延,讲家必用。今则故套含糊,学者畏难无味。
(四)万物皆有此五:

┌名:名称   
├体:本体   
├用:作用   
├相:形相   
└宗:使用方法

(五)如衣服、手机。

三、七门料简
(一)宗祖《观经四帖疏·玄义分》所示。
(二)序题门、释名门、宗旨门、说人门、定散门、和会门、得益门
(三)与天台“五重玄义”比较。一为诸经笼统样式,一为《观经》量身定做。
(四)惜《弥陀经义》失传。(见《善全》P161、170)今立十一门,如下。


┌ 1.净土宗正依经典
├ 2.净土三经之关系
├ 3.本经说法之理由
├ 4.本经主题      
├ 5.辨体         
├ 6.明宗         
├ 7.明用         
├ 8.明教相        
├ 9.经名         
├10.译者         
└11.组织结构      

四、净土宗正依经典
(一)净土宗正依三经概说

(二)正依经典之意义
    依,依准、依行。正依,或称专依、纯依、唯依。
    愿生净土,应当专依净土三经;若其余经论所说与净土三经不同,皆弃而不依。唯依三经为标准,不依余经为标准;唯依三经起行,不依余经修行。
    兼带而说者为旁依、参考;余者则不依,非不信。

(三)为何依三经不依余经
    众经各契有缘,对机、行法、利益各不相同。修余法门,即依余有缘经;修净土法门,即依净土有缘经。
    善导大师言:
       1(诸经)处别,时别,对机别,利益别。
       2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
        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愿生极乐,三经专明弥陀救度,专赞极乐庄严,专说称名往生,无有一言夹杂余事,其缘最深,最纯,最正,所以为正依。
    余经不说极乐事,故不依;纵说往生极乐,只是说余法门时兼带,不专以往生极乐为宗旨,不专显弥陀本愿之救度,与三经相比,其缘稍浅,偏而不正,杂而不纯,所以不能为正依。
    《行愿品》以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圆通章》为势至菩萨念佛之开示,是皆大有功于净土之弘通,故古德续于三经之后,合称“净土五经”,意同《观念法门》所言“六部往生经”,但非正依,而是旁依。

(四)正依三经之选定
古今注疏三经,难以计数,然不依之为正依,不立净土宗。如慧远宗地论、智者宗天台、吉藏宗三论、窥基宗唯识,各会自宗,释义改转。
探究三经内在一体性之本质,选定三经作为修行根本依据的标准,即所谓“正依经典”;依之系统地开演出一宗之教理,即所谓“依教开宗”的,是始于北魏的昙鸾大师(476—542),而终成于唐之善导大师(613—681)

五、净土三经之关系
(一)三经六同
  1.根源同。三经皆以四十八愿为根源。
  2.地位同。三经皆是净土宗正依经典。
  3.体性同。三经皆以弥陀佛名为经体。
  4.宗旨同。三经皆以专称佛名为宗旨。
  5.力用同。三经皆以凡夫入报为力用。
  6.教相同。三经皆是顿教一乘为教相。

(二)三经二别
  1.侧重别。
《大经》重在四十八愿,法门原理。
《观经》重在定散二善,法门摄机。
《小经》重在诸佛证诚,法门胜益。
  2.次第别。
《大经》为根源。
《观经》为展开。
《小经》为结归。

(三)三经各有侧重
    《大经》重点在说明往生的原理,即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因愿果德,乘彼愿力,定得往生。这也是三经共同的原理,但说在《大经》。
    《观经》重点在说明往生的机类,即定散二机、善恶九品,普皆有分,发起众生之欣求。这也是三经共同的摄机,但说在《观经》。
    《小经》重点在说明往生的方法与胜益,即凡夫专称佛名,往生极乐报国涅槃界,位齐补处。这也是三经共同的方法与利益,但说在《小经》。
    三经共明机教行益,互相贯通。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三经次第展开
    从三经不同的侧重,能看出三经次第承接、整体呼应的关系。所谓次第,有“法义承接”与“说时先后”两重。
    从法义相承来说,《大经》是根源,为先;《观经》是展开,为中;《小经》是结归,为后。

    《大经》侧重在说四十八愿。没有四十八愿,就没有阿弥陀佛,没有极乐净土,当然也就没有净土三经,所以《大经》是根源。
    根源既发,必待展开,不然不能广利众生,埋没法门奇功。这在《大经》已露其端,即是下卷初“三辈专念”之文,紧接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后,将一本愿念佛分布于三辈机品,一一劝以“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不过《大经》的重心并非在此,所以三辈专念文点到为止,接着又转入广泛地描述四十八愿之深广果德方面。

    《观经》续承《大经》三辈文,以定散二善、三福九品详细开演之,普摄一切定机、散机,大乘、小乘,善人、恶人,平生、临终,乃至一生逆谤阐提、大命将终、将堕地狱之机,齐归本愿,同称佛名,皆得往生。遂见法门广大,善恶齐归。
    既已展开,还须收摄,不然不能回归正辙,混淆法门纲际。这在《观经》也已作了交待,即是流通分“付嘱持名”之文。虽说定善、散善、念佛,可是到最后流通,世尊不付嘱定善,不付嘱散善,唯付嘱“持无量寿佛名”,这就是回归弥陀本愿称名。善导大师释言“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可知《观经》之特色在于以定散二善广收众机,归入念佛。所以,就能归之定散,不惜篇幅,广泛展开;就所归之念佛,仅选“下品”“恶人”“临终”为典型代表,而于流通分画龙点睛,可说余蕴悠长。

    《小经》续承《观经》流通分“持无量寿佛名”之文,详细展开“执持名号”之广大内涵,尽显《观经》余蕴。就根机:《观经》持名,机是恶人;《小经》则直称“善男子、善女人”,既显明称名即转恶为善,又显明称名不限恶机,而是普包一切善恶凡夫。就时节:《观经》称名只在临终,一声、十声;《小经》则扩展为平生,一日、七日,直到临终。就利益:《观经》称名,往生只在下品,似不太殊胜;《小经》则打破品位阶级,明直入涅槃国土,皆得阿鞞跋致,一生补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可知《观经》所说下品念佛为特例,《小经》所说执持名号是常规。
    《观经》持名,世尊对根机未熟众生,隐含委曲而说,用“定散”善衣,包“名号”妙药,交与众生服用,故定散先说,念佛后说;定散置上,念佛置下;定散外显,念佛内隐。《小经》持名,世尊对根机成熟众生,称性无遮而说,不用定散衣裹,直将名号付于众生,定散贬为“少善根福德”,不能往生;念佛称“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获六方恒河沙诸佛齐声证诚。
    《小经》六方恒河沙一切诸佛,齐出广长舌相,同证、同赞、同劝“一切凡夫,专称佛名,必生极乐”,以此种高度、规格、阵势、仪则,极显念佛一法,超尽一切法门。至此,三经之开展,如同万里长江,源于千年雪山之顶,途经千峰万壑,广纳百川众水,终于到达波平浪静的大海,呈现汪洋无边之景象。

    就说时先后,三经虽不能一一指出明确的年份,但根据经文及义理,同样是《大经》先说,《观经》次说,《小经》最后。法义相承之理,已如上说,现补充相关经文。《大经》上卷阿难有问:“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如果在此之前已说过《观经》《小经》,则阿难尊者不当有此问,可知《大经》最先说。又,《观经》“华座观”中有“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之句,“中品下生”也有“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可知《观经》说在《大经》之后。

(五)三经互收互摄
    三经虽说次第展开,但并非历然区分,而是互相含摄,其中任何一经皆含其余二经之内容,也被其余二经所包含,如帝网珠,互相映照。如《大经》四十八愿,包含《观经》《小经》二经,《观经》定散二善即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愿“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展开,《小经》诸佛证诚即第十七愿诸佛称扬的展开。同时,《观经》《小经》也都含有四十八愿的内容,二经当中所说无三恶道、宝树宝池、树鸟说法、一生补处、无量光寿等等依正功德,一一都是四十八愿成就;念佛往生即是第十八愿成就。
    可知三经总为一体,彼此相成,巧妙呼应,共成摄化。

(六)喻显三经关系
譬喻长江,上游源头,通贯全程;中游水系,河网密布;下游入海,平坦开阔。
    《大经》是上游源头,正源即第十八愿,此第十八愿一向专念,贯彻三经,往生极乐;正如一江之源贯彻上中下游,直赴大海。
    《观经》是中游水系,定散二善广收一切善恶凡夫,悉入念佛;正如河网密布,广收众水,悉入干流。
    《小经》是下游入海,一切诸佛,齐舒舌相,唯证念佛,不闻定散之名,不说辈品差降,六字法门海,深广无涯底,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正如江水入海,平坦开阔,海天一色,无有际涯。
    譬如沏茶,先以壶泡,再以杯盛,再取饮用。
《大经》如用四十八愿壶,泡六字名号茶;《观经》如用定散二善杯,盛念佛之香茶;《小经》如送杯入口,饮茶不饮杯。

(七)本经与四十八愿成就
  1.种种庄严——第三十二愿
  2.盛花供佛——第二十三、二十四愿
  3.闻法自在——第四十六愿
  4.无三恶道——第一、第二、第十六愿
  5.光明无量——第十二愿
  6.寿命无量——第十三愿
  7.声闻无量——第十四愿
  8.一生补处——第二十二愿
  9.诸佛称赞——第十七愿
10.闻名不退——第四十七愿
11.念佛往生——第十八愿

六、本经说法之理由
(一)为《大经》《观经》二经结论。
(二)为正直舍方便。
(三)为明诸佛证诚。
(四)叹难劝信,为五浊众生作最后付嘱。

七、本经主题
(一)本经主题
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指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

(二)本经三要素
对机:五浊恶世众生。
行法: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
利益:现生护念,往生成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辨经体
(一)什么是体
  1.体即本体,相对名称。
  2.体即本质,相对外表。如人身细胞为体,冰以水为体。
  3.体即属性,相对表相。如金坚性,水湿性。
  4.体即事物的本质属性、本体存在。

(二)为什么要辨经体
  1.体不同,用也不同。如金能断,木能燃。
  2.明体识用,依体起用。为修行证果,须明经体。

(三)实相为体
  1.天台: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
  2.凡夫迷倒,言念皆妄。诸佛大觉,无非实相。如蚕怀丝,口口吐丝。
  3.实相真理,能破虚妄无明。
言下谛信,妙契如是;依之起修,必成正觉。
说有极乐,就有极乐;说能往生,就能往生。

(四)佛名为体
  1.《往生论注》: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
  2.出第十七愿,咨嗟称名故。
  3.每文每句,国土庄严、如来法力、菩萨功德、众生往生,都是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的展现。
  4.体必具用。经以无量光寿名号为体,有摄众生同生净土、同证无量光寿之用。

(五)实相为体与佛名为体
  1.佛名为究竟圆满之实相。
  2.实相如稻米,佛名如香饭。成分虽一样,作用大不同。
  3.“实相”,又称真如、法性、佛性、心性、空性、一真法界等等,也就是万法本来的体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具含万德。
然有性有修,于凡唯是性德,不见修德,故众生佛性虽与如来等,依然不免轮回;修德有功,超凡入圣,方乃证显性德。然有分满,菩萨分证,唯佛满证。又诸佛所证三身四智虽皆平等,愿行因缘有别故,独有阿弥陀佛摄其满证实相、一切依正功德,于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中,全体授与浊恶众生。
  4.圣道门,理实相;净土门,事实相。
  5.理深解微,难行道。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6.事显可依,易行道。但称佛名,暗合道妙,潜通佛智。如手机、飞机。
  7.实相为体,广通诸大乘经;佛名为体,别显净土三经。
  8.佛名为体,纯彰愿力;实相为体,容混自力。
  9.直据实相起修,则成自力、难行。
10.若依佛名起行,自成他力、易行。
《往生论》“称名如实修行”。
《往生论注》判弥陀佛名即是“实相身、为物身”。

(六)问答
  1.问:同是三经,为什么有“实相为体”与“佛名为体”的判教差别?
    答:立场不同,角度有异。
天台宗站在“众生性德”,也就是圣道门自力修行的立场,总判诸大乘经以实相为体,判净土三经也不例外。
净土宗站在“弥陀修德”,也就是阿弥陀佛他力本愿的立场,显明净土三经以阿弥陀佛名号为体,所以独立于一切圣道诸经之外,高超于诸大乘经典之上,而成为净土宗之正依经典。
总判“实相为体”,若“以圣释净”,则掺杂而不纯粹,疏阔而不贴切,难以显明净土法门他力、果教的特色,下劣根机难以相契;别判“佛名为体”,纯粹“以净释净”,真正显出阿弥陀佛他力果教的实质,上契净土特别教理,下契凡夫陋劣根机。
    《弥陀要解》虽延天台宗通判实相为体,实则以一句无量光寿名号为实相至极,正与“佛名为体”相通,故能别出手眼,妙释持名。

  2.问:“实相为体”与“佛名为体”的不同判释,对净土教法及行人修持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实相为体”与“佛名为体”的不同判释,使自古以来的净土教形成风格迥异的两大体系。
    其一为纯净土系,即是以昙鸾、道绰、善导为相承的净土宗体系,判三经以“佛名为体”。既以佛名为体,落实在行人修持,解门上必然强化说明此一句名号因中之大愿大业、果上之万德万能,以激发行人之信愿;行门上必然以因地六度万行为方便,以果地万德洪名为究极,而总卷万善万行,归极于专称佛名一行,所谓“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虽说定散两门,意在一向专称,定散即是异方便,称名独为正定业;证果上必然速疾顿超,依佛名圆满功德,五乘齐入报土,速得阿耨菩提,即证法性法身,行普贤德,度化十方。
    其二为杂净土系,即是以天台宗为代表,夹杂圣道诸宗观念的净土教系,其判三经以实相为体。既判实相为体,解门上必然重在说明吾人心性之不生不灭、非东非西,所谓十万亿外极乐不出当前一念之心、无量光寿佛名正是众生本来心体,以启众生之解悟;行门上必然以自证心性之实相念佛为最上、究竟,而以持名念佛为下根入手之方便,目的在以持名证入实相;证果上必然依众生此土功行之深浅,显彼土得益之高下,故天台判四土差别,凡夫只能往生最下的凡圣同居土,再于彼土渐次修行,经久成佛。
    可见对净土三经经体的不同判释,正是形成净土两大教系的分水岭。

  3.问:有关净土三经,“实相为体”与“佛名为体”之判,何优何劣?
    答:角度不同,各有便利。
    与而论之,当以“佛名为体”为主,适当结合“实相为体”表述,更为明了。
    夺而论之,唯实相无自证之功,虽言“凡圣齐圆,普该于含识”,“但以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而名号有化他之用,乘“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愿,放“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光明,致使“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实相为体,唯有契证实相,才是如实修行相应,所以诸大乘经无不以契证实相为宗;名号为体,但只称名,如彼名义,即是如实修行相应,故净土三经皆以专称佛名为宗。
   实相为体,修因即不离当念;名号为体,起行必舍自归他。实相为体,入手难而功行渐,愚劣下机不能措心,虽有上根悟入,无奈无始业根难消,要藉生生不退,方有出尘阶渐;名号为体,下手易而成功高,五苦凡夫直尔称名,佛光来照,现生即入正定,毕命直取涅槃。十地等觉,位邻极果,尚赖闻无量寿佛声而心得开明,不敢有疑,信知一念大利、无上功德。
    实相为体,随证悟浅深,有品位高下,故机分三辈,土见四差,乃至无明分分破,实相分分圆,究竟登于寂光;名号为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五乘齐入报土,一道同归涅槃,证弥陀之光寿,显普贤之化仪:有如是等种种差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明宗
(一)宗的意义
物品:使用方法;
思想:宗旨;
法门:修行要径,会体枢机,万行纲领。
万变不离其宗。经文虽富,宗旨唯一。

(二)本经宗旨
  1.直示。本经以专称佛名为宗。
  2.从内容说明。本经内容主要有三点。
第一,世尊首先赞叹极乐世界依正种种庄严,劝我们应当发愿往生。
第二,世尊为我们选择往生的方法:少善福不能往生;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即得往生。
第三,往生是这样的容易,众生不易相信。为了破除众生的疑心,六方恒河沙诸佛出广长舌相,来证明世尊所说不虚,劝我们应当相信而念佛。
第一是引导念佛往生,第二是正说念佛往生,第三是劝信念佛往生。
三点归于一点——“念佛往生”,这是《阿弥陀经》的核心、宗旨。
  3.从事实说明。虽不识一字,称名之中,种种庄严皆备,自获诸佛证诚,必得往生。
  4.引祖语为证。
《观经疏》言:
《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法事赞》言: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十、明用
(一)用的意义
用是作用、功用、力用。如世间万法皆有其用。

(二)本经以凡夫入报为用。

(三)宗、体、用的关系
辨体明宗,为了知用。
以宗会体,由体起用。
体真实,用也真实;体坚固,用也坚固。
因称名(宗)而全体契入佛名之体(体)
由佛名(体)自然牵引凡夫往生无量光寿名号境界——报土(用)

十一、明教相
(一)教相的意义
体为内质,相为外相。
万物有体,也有相。
可见相,如形相、长相、食相、坐相。
不可见相,如著作。小说有小说之相,一看便知,不然就不像小说。
诸经教说,也各有其相。明了教相,即知此经功能力用。

(二)教相分类
佛经通说:渐教、顿教;声闻藏、菩萨藏;五乘。
诸宗义立:天台四教。华严五教。圣净二门。难易二道。
如一组人可随需要,按男女、年龄、身高、学历等排序。

(三)今经教相
二藏之中为菩萨藏,二教之中为顿教,五乘之中为一佛乘。
《观经疏》:
我依菩萨藏,顿教一乘海。
《般舟赞》:
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四)今经何以能称“菩萨藏、顿教、一乘”
  1.正答。诠释菩萨道,凡夫一生成佛。
  2.破疑。
未发大心,能否入今经?
不能顿悟,也是顿教?
只求往生,不愿轮回,也是一乘?
  3.显理。佛本愿力故,凡夫菩萨格,顿中顿,五乘齐入。

(五)总结
佛名为体,依正、主伴、凡圣、因行果益,皆是一句佛名。
称名为宗,统余行,摄信愿,全体契入佛名之体。
凡夫入报为用,顿教一乘为教相。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释经名

        佛说阿弥陀经

   1  梵语佛陀(Buddha)之略称,译为觉。脱离一切迷妄,觉悟一切真理,引导众生入觉道之人。这里是指释迦牟尼佛,简称释迦、释尊。释尊是迦毗罗城净饭王之子,母亲摩耶夫人,四月八日在蓝毗尼园树下诞生,称为瞿昙或悉达太子。长大后,娶拘利族长者善觉的女儿耶输陀罗为妻,生一子名罗睺罗。二十九岁(一说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一说三十岁)觉悟佛道。从此之后,四十余年间,游化四方,八十岁时入涅槃。
   2  赞叹。
   3阿弥陀  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Amitayus),译为无量寿;又,阿弥陀(Amitabha)译为无量光。此佛在纵的方面(时间上)长时以无量寿命救度三世之众生,横的方面(空间上)以无量光明广度十方众生,所以名为阿弥陀佛。
   4  佛所说的教义,以及记载教义的书籍。梵语修多罗之译解。修多罗是线的意思,如同以线贯穿花环一样,把佛所说的道理贯穿起来,使其不致散乱,叫修多罗。在中国,圣人的话叫作经,故将修多罗翻译为经。

  1.
    正指释迦,兼通诸佛。自觉、觉他、觉满。

  2.
(1)口说。称赞。
赞说。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劝说。应当发愿。当信受我语。当信是经。
证说。我见是利。东方亦有……

(2)八音说
    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
  ①极好音。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却未达极境;唯佛音声能令闻者无厌,得入妙道,为好中之最。
  ②柔软音。谓佛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闻者喜悦,皆舍刚强之心。
  ③和适音。谓佛常居中道,妙解从容,所出音声和雅调适,能令闻者心皆融适,因声会理。
  ④尊慧音。谓佛德位尊高,慧心明彻,所出音声能令闻者尊重,慧解开明。
  ⑤不女音。谓佛住首楞严定,有大雄之德,所出音声能令一切闻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归伏。
  ⑥不误音。谓佛智圆明,照了无碍,所出音声谛审真实,无有差谬,能令闻者各获正见。
  ⑦深远音。谓佛智幽深,行位高极,所出音声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令近声非大,远闻不小,皆悟甚深幽远之理。
  ⑧不竭音。谓如来愿行无尽,住于无尽法藏,所出音声令闻者寻其语义,无尽无穷。

(3)三轮说
  ①神变轮:又作神通轮、身轮。乃显现神通,变化胜异之境,而令众生发心入信。
  ②教诫轮:又作说法轮、口轮。即演说教法,令众生反邪入正而发心入信。
  ③记心轮:又作忆念轮、意轮。佛说法时,先以意轮鉴知众生根器利钝,随宜演说,无有差谬。

(4)六根说
住立空中,立摄即行。

(5)相好说
相好光明,唯摄念佛。

(6)一音说
含一切音,一切义,一切方言,一切众生语,一切众生心。一雨普润。

  3.阿弥陀
(1)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
(2)依正、主伴、能持所持、能度所度、能赞所赞、能护所护,总卷三字。

  4.
(1)法门。
(2)真理。
《论注》:
        经者,常也。
        言安乐国土,佛及菩萨清净庄严功德、国土清净庄严功德,
        能与众生作大饶益,可常行于世,故名曰经。
(3)道路。

  5.表解
  
  
  
  
  阿弥陀
  
  
  
  释迦
  诸佛
  
  赞说
  劝说
  证说
  
  阿弥陀佛
  阿弥陀净土
  阿弥陀圣众
  阿弥陀法门
  
  法门
  真理
  道路
  

  6.别题立信
(1)佛说,就人。
(2)阿弥陀,就行。
(3)经,立信。

  7.二尊遣唤
(1)佛说,世尊发遣。
(2)阿弥陀,彼国来迎。
(3)经,道路,名号白道。

  8.本经四名
(1)《佛说阿弥陀经》
(2)《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3)《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4)《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9.为何译者取今名?
    名包万德。本经世尊所赞叹的内容,不仅限于阿弥陀佛本身,还包括国土庄严、圣众功德,众生往生方法,及往生后所获功德利益、六方诸佛的证诚护念等等;此等功德完全包含在彼佛名号之中,故译者举“阿弥陀”三字以为经题,总摄其余,同时显明本经“名号为体,持名为宗”。
    元照大师《阿弥陀经义疏》言:
        据宗取要,别建此题,略有五意:
        一则上符经旨。经中唯示持名方法,故取佛名,用标题首。
        二则下适机宜。弥陀名号,众所乐闻,故用标题,人多信受故。
        三理自包含。但标佛名,称赞护念,任运自摄故。
        四义存便易。梵号兼含,耳闻淳熟故。
        五语从简要。后世受持,称道不繁故。

10.释迦、诸佛觉何法而成佛?
(1)《观经疏》言:
        无量寿者是法,觉者是人;
        人法并彰,故名阿弥陀佛。
(2)《弥陀要解》言:
       1一声阿弥陀佛,
        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
        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
        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2曰“诸佛不可思议功德”“我不可思议功德”,
        是诸佛、释迦皆以阿弥为自也。
(3)印光大师言:
        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也。
(4)《观念法门》言:
        《般舟三昧经》(一卷本意)说:
        ……于是念佛三昧中,有四事供养,
        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助其欢喜。
        过去诸佛,持是念阿弥陀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成佛。
        现在十方诸佛,亦持是念阿弥陀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成佛。
        未来诸佛,亦持是念阿弥陀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成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译者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1姚秦  东晋时代符坚(338—385)统一大半天下,国号大秦。姚苌(330—393)灭符坚建国,也号大秦。史家称前者为符秦或前秦,后者为姚秦或后秦。此经是奉姚秦第二世姚兴之请,于弘始四年(公元402年)二月译毕。
   2三藏  精通佛教经、律、论,明了印度、中国两国语言者的称号。
   3法师  依佛法修清净行,能引导世人的出家人。
   4鸠摩罗什  也称罗什三藏。译为童寿,龟兹国人。姚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来长安,翻译许多经论。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入寂。所译经论之数有35部297卷,另一说为74部384卷。

  1.姚秦弘始四年(公元402年),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奉国主姚兴王的诏请所翻译。
  2.另有玄奘大师译本。
  3.佛典之类型、来源与称谓。
经、律、论非本土所有,自印度传来,译。

┌经,多为佛说,少数由圣弟子说,经佛认定。
├律,唯佛制。                           
└论,菩萨所造,申明佛经。               

  4.本土著作之称谓。
    本土大德著作,撰、述、记、集,称注、疏、解、义、记、钞。

十四、经文组织结构
    一部佛经,通常都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个部分,这是道安大师(314—385)以来的古例。
    “序分”是表明开说此经前后过程、状况的部分。“正宗分”是说明本经主要教义的部分。“流通分”则是为了使本经广布流通而付嘱弟子之结文。
    《观经疏》言:
        然化必有由,故先明序;
        由序既兴,正陈所说,次明正宗;
        为说既周,欲以所说传持末代,叹胜劝学,后明流通。

本经从一开始“如是我闻”到“诸天大众俱”是序分。
从“尔时”到“是为甚难”,是正宗分。
从“佛说此经已”到“作礼而去”是流通分。
本经组织结构如下:(见《净土三部经讲话》604图表,但“发愿 正因 正果”改为“愿生彼国 少善不生 念佛必生)



┌【序分】┬(一)六成就之前五成就                                    

│        └(二)六成就之第六成就                                    
├【正宗分】┬(一)赞极乐净土┬1.略赞                                 
│          │                └2.广赞┬(1)依报┬①极乐名义            
│          │                        │       ├②宝栏网树            
│          │                        │       ├③宝池德水            
│          │                        │       ├④天乐金地            
│          │                        │       └⑤鸟树说法            
│          │                        └(2)正报┬①弥陀名义            
│          │                                 ├②成佛时劫            
│          │                                 ├③弟子无量            
│          │                                 └④生皆补处            
│          └(二)劝念佛往生┬1.念佛往生┬(1)发愿─愿生彼国         
│                            │          ├(2)正因┬①少善不生        
│                            │          │       └②念佛必生        
│                            │          └(3)正果┬①临终佛现        
│                            │                   └②命终往生        
│                            └2.证诚劝信┬(1)自证                    
│                                        ├(2)他证┬①东方佛证        
│                                        │       ├②西方佛证        
│                                        │       ├③南方佛证        
│                                        │       ├④北方佛证        
│                                        │       ├⑤下方佛证        
│                                        │       └⑥上方佛证        
│                                        └(3)劝信┬①释经名劝信      
│                                                ├②明发愿益劝信   

│                                                └③释尊诸佛互赞劝信

└【流通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部分  依文释义(文义)

  1.十七段分科。
第一段序分,最后一段流通分,中间十五段正宗分。
正宗分中,赞极乐依正七段,明念佛往生一段,明证诚劝信七段。

┌序分───────最先段
├正宗分┬极乐依正─共七段
│      ├念佛往生─第九段
│      └证诚劝信─共七段
└流通分──────最后段

  2.重点是第七、八、九三段,明一经之体、用、宗。

  3.核心是第九段,明往生正因。

  4.每段释义大分三项:开题,引《法事赞》,补充释义。
开题:说明当段经文来意、大意、分科等。
引法事赞:引用《法事赞》解释经文。
补充释义:依文句先后,扩展解释经文所含义理。

一、序分
(一)证信序,发起序;通序,别序。
(二)六成就:信、闻、时、主、处、众。
(三)本经只有证信序,无发起序。

〖经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前五成就)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
        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
        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
        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㝹楼驮,
        如是等诸大弟子;
        并诸菩萨摩诃萨——
        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
        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
        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第六成就)

〖开题〗
  1.来意
佛世经典,皆口口相传,并无记载。根据《大般涅槃经·遗教品》,当世尊将要涅槃时,阿难甚为悲痛,当时阿那律安慰阿难说:“你为何如此愁苦?如来涅槃时间已经到了,你依我语,请问如来四个问题:……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安何等语?”世尊回答说: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是经。

  2.大意
说明开说本经时的基本状况,也就是六成就。

〖分科〗
┌前五成就┬信成就
│        ├闻成就
│        ├时成就
│        ├主成佛
│        └处成就
└第六成就┬声闻众
          ├菩萨众
          └杂类众

〖略释〗
   1如是  听到佛的真实语,一点没错的意思。
    不变为如,无非为是。契理为如,契机为是。佛说为如,我闻为是。
    如是:佛说的真理;闻经的态度。
   2  阿难尊者自称之语,此为“流布语”,只是用以分别他人,故称自己叫作“我”,而不是指具有“常、一、主、宰”的“自在我”;是与别人相对的“我”,不是对无我所说的“我”。阿难尊者是世尊十大弟子中的多闻第一。世尊入灭后四个月,参加在王舍城附近毕钵罗窟,即七叶窟,以大迦叶尊者为上首,第一次集结经、律,阿难尊者是把所闻的经文背诵出来的人。本经之序分及流通分,即是阿难尊者所说。
   3  恭听。具足闻、不具足闻。闻若不信如不闻。
    我闻  师承清净。传说无误。
    如是我闻  后世弟子闻法得益之规。
    无量光寿名号、念佛往生法门,十方三世不异,名“如”;
    称此佛名,必为彼佛光明摄取,往生净国,光寿同佛,称“是”。
   4一时  当时。
    印度传统,不重记年。师资道合,机感相应,诸种因缘汇合点。
   5舍卫国  梵语Sravasti,译为闻者城、闻物城,是中印度拘萨罗国首都。拘萨罗国是位于摩伽陀国北方、迦毗城之西的大国,舍卫城在其中拉布提河畔。世尊在世时,波斯匿王建都于此,其子祇陀太子也住在这里。现在宇陀尔、普拉底须州的莎黑都、马黑都之地都有其遗迹。
   6祇树给孤独园  位于舍卫国之南约一里的地方。“祇树”是祇陀太子树,“给孤独”是须达多的译名。此园原是祇陀太子所有,须达长者欲为世尊建精舍,而向太子购此园。太子回答说,如能以黄金铺满此园就卖。须达长者果真照办,太子为其真诚感动,把园地卖给长者,同时还把地面所长的树木献给世尊。“祇树给孤独园”的名字由来如此,在此建立的寺就是“祇树给孤独精舍”,即“祇园精舍”。长者之名为“给孤独”,是因为常布施钱财给孤独的人。
   7比丘  又作苾刍,译解为乞士,上乞于法,下乞于食,以养身心,所以称为乞士。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男子。
   8 梵语samgha,具名僧伽,略称僧,译解为和合众。理和,同证无为解脱;事和,身口意见戒利。
   9千二百五十人 《贤愚经》优楼频螺迦叶领五百弟子,伽耶迦叶领二百五十弟子,那提迦叶领二百五十弟子,舍利、目连领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皆受佛化,得罗汉道。感佛深恩,常随佛后,无由暂替。佛知气习,摄令自近,不听外益。
  10阿罗汉  梵语arhat之音译,译作应供、应真等。指断尽一切烦恼而得尽智,值得受世人供养的圣者。
  11众所知识  知名度高。一切凡圣,知彼内德过人,识其外相殊异。
  12长老  年长有智慧的出家人之尊称。
  13舍利弗  梵语音译,译解为身子或鹙鹭子。佛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本来与目犍连尊者共事外道,各有弟子百人,世尊成道后不久,成为弟子,圆寂于世尊入灭前。《小经》以此人为对告众。
  14摩诃目犍连  音译,译解为大采菽。摩诃(Maha)译为大。神通第一。
  15摩诃迦叶  音译,译解为大饮光。头陀行第一。
  16摩诃迦旃延  音译,译解为大文饰或大不空。论义第一。
  17摩诃俱絺罗  音译,译解为大膝。答问第一。
  18离婆多  音译,译为星宿。无倒乱第一。
  19周利槃陀伽  音译,译为净路、边生。根钝仅持一偈,辩才无尽。义持第一。
  20难陀  音译,译解为欢喜。佛亲弟。仪容第一。
  21阿难陀  音译,译解为庆喜。佛堂弟。多闻第一。
  22罗睺罗  音译,译解为覆障。佛子。密行第一。
  23憍梵波提  音译,译解为牛王。宿世恶口余报。受天供养第一。
  24宾头卢颇罗堕  音译,译解为不动利根。久住世间受末世供。福田第一。
  25迦留陀夷  音译,译解为黑光。为佛使者,教化第一。
  26摩诃劫宾那  音译,译解为房宿。知星宿第一。
  27薄拘罗  音译,译解为善容。寿命第一。
  28㝹楼驮  音译,译解为离障。佛堂弟。天眼第一。
  29菩萨摩诃萨  摩诃萨(Mahasattva)译为大众生,指行菩萨道济度一切众生的人。与菩萨同义,菩萨摩诃萨指位阶高的菩萨。
  30文殊师利  音译,译解为妙德。法王子是诸大菩萨之别称,菩萨是即将得佛果的人。佛是法王,菩萨相当于法王子。
  31阿逸多  音译,译解为无能胜,弥勒菩萨的字。
  32乾陀诃提  音译,译解为香象觉,不休息。
  33释提桓因  全名释提桓因陀罗,译解为能天主,即帝释天。忉利天之主,是归依佛法者的护法神。
  34诸天大众  经末记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法事赞〗
  1.赞教兴
        愿往生,愿往生。
        诸佛大悲心无二,方便化门等无殊。
        舍彼庄严无胜土,八相示现出阎浮。
        或现真形而利物,或同杂类化凡愚。
        分身六道无停息,变现随宜度有流。
        有流见解心非一,故有八万四千门。
        门门不同亦非别,别别之门还是同。
        同故即是如来致,别故复是慈悲心。
        悲心念念缘三界,人天四趣罪根深。
        过现诸佛皆来化,无明业障不相逢。
        惭愧释迦弘誓重,不舍娑婆十恶业。
        稀遇道场闻净土,腾神永逝出烦笼。
        众等伤心共悲叹,手执香华常供养。
(1)为明世尊出世本怀专在今经法门,故先赞教兴——本经兴起因缘。
即是将本经放在世尊出世一生说法根本目的的大背景下来解读。
(2)释“如是我闻”。
以出世本怀,释“如是我闻”,是真如是我闻,所闻深远。
意同《观经疏》。
(3)先七行明“如是”,信成就;
次三行明“我”,次二行明“闻”,闻成就。
(4)杂释
  ①何故说诸佛?佛佛道同,本怀一致。
  ②何故说八相示现?为显世尊出世本怀。
  ③何谓同别?
八万四千,为别,随宜方便,慈悲心;
念佛往生,是同,如来本怀,如来致。
若不知同别,信不成就。
  ④何者我?三界、人天四趣、罪根深、漏于诸佛、无明业障、十恶业
  ⑤何者闻成就?
闻净土,出烦笼。
若不闻净土,不出烦笼,虽闻而不成就。

  2.赞教主
        愿往生,愿往生。
        释迦如来成正觉,四十九载度众生。
        五天竺国皆行化,邪魔外道尽归宗。
        天上天下无过佛,慈悲救苦实难逢。
        或放神光遍六道,蒙光触者起慈心。
        或住或来皆尽益,三涂永绝断追寻。
        或震大地山河海,为觉萌冥信未深。
        或自说法教相劝,展转相将入法林。
        法林即是弥陀国,逍遥快乐不相侵。
        众等倾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1)释“一时,佛在舍卫国”等。
(2)明时、主、处成就。
四十九载入今经一时,五天竺国入祇园一会。
一代时处,卷归今经。亦同《观经疏》,以一代为净土教之化前序,亦发起序。
一期行化,展转相将入法林,乃“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
(3)前三行总明一代主、时、处之成就。
次五行明说余法门为入今经。因入今经故,为主、时、处真成就。
(4)从诸佛到释迦,从无胜到娑婆,入娑婆一期化。
如镜头由远至近,广至狭,多至一,聚焦定格于弥陀国

  3.声闻众
        愿往生,愿往生。
        如来教法元无二,正为众生机不同。
        一音演说随缘悟,不留残结证生空。
        或现神通或说法,或服外道灭魔踪。
        自利一身虽免缚,悲心普益绝无功。
        灰身灭智无余证,二万劫尽复生心。
        生心觉动身还现,诸佛先教发大乘。
        众等回心生净土,手执香华常供养。

  4.菩萨众
        愿往生,愿往生。
        菩萨大众无央数,文殊师利最为尊。
        发大慈悲行苦行,不违弘愿度众生。
        或现上好庄严相,或现上好庄严身。
        含灵睹见皆生喜,为说妙法入真门。
        十方佛国身皆到,助佛神化转法轮。
        众等回心生净土,手执香华常供养。

  5.杂类众
        愿往生,愿往生。
        佛与声闻菩萨众,同游舍卫住祇园。
        愿闭三涂绝六道,开显无生净土门。
        人天大众皆来集,瞻仰尊颜听未闻。
        见佛闻经同得悟,毕命倾心入宝莲。
        誓到弥陀安养界,还来秽国度人天。
        愿我慈悲无际限,长时长劫报慈恩。
        众等回心生净土,手执香华常供养。

(1)明众成就
(2)列众先后
    《弥陀要解》言:
        声闻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僧传故。
        菩萨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随故,表中道义故。
        天人列后者,世间相故,凡圣品杂故,外护职故。
(3)诸经四众:发起,当机,影响,结缘。
(4)声闻:先明其实,当机众;后明其权,影响众。
    菩萨:影响众;复当机众,第二十二愿之益。
    人天杂类,正当机众,大悲救凡故。
    摄机之广,下从凡夫,上至等觉。
(5)念佛人,信则智同文殊,生则位同弥勒,任运进道不休息,自利利他常精进。
  ①同得悟。愿生净土、不退成佛为悟。人天同。凡圣同。
  ②先明随缘悟,故有三乘教法;后明同得悟,一音教法正在净土一佛乘。
    乃是“五乘齐入”之一佛乘,非仅“会三归一”之一佛乘。
  ③净土菩提心。先生后还。入净出秽。慈悲无限。长劫报恩。
  ④众等伤心、倾心、回心,皆净土所收机。

〖补充〗
(一)今经发起因缘
  1.世尊自发起。出世本怀故,无问自说,不待他人发起。
        佛与声闻菩萨众,同游舍卫住祇园。
        愿闭三涂绝六道,开显无生净土门。
    《弥陀要解》言:
        净土妙门,不可思议,无人能问,佛自唱依正名字为发起。
        又,佛智鉴机无谬,见此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获四益,
        故不俟问,便自发起。
  2.以一代教为发起。净土法门之前方便故。意同《观经疏》“化前序”。

(二)《弥陀要解》、善导大师皆以今经为佛自发起,有无差别?
    二皆妙释。若欲比较,自有远近、广狭、深浅、隐显之别。
    《弥陀要解》以“从是西方”为发起,善导大师以“一时佛在”为发起。
    《弥陀要解》发起,近在今会;善导大师发起,远亘一代。
    《弥陀要解》发起,限于数语;善导大师发起,博及诸经。
    《弥陀要解》发起,唯局世尊,显其孤高,弟子不及;善导大师发起,旁括圣众,明主伴一体,共为一大事因缘。
    《弥陀要解》发起,为善导大师发起之末,故入正说。
《弥陀要解》发起,已是妙说,超乎诸家;善导大师发起,深入佛智,究明佛心。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略赞依正段
〖经文〗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开题〗
  1.来意
世尊鉴机成熟,无问自说,开启本经,欲劝众生往生,先赞极乐依正种种庄严。
  2.大意
简略赞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并解释“极乐”名义。

〖分科〗
┌标起               
└正说┬略赞依正┬依报
      │        └正报
      └征释国名┬自征
               └自答
〖法事赞〗
        愿往生,愿往生。
        人天大众皆围绕,倾心合掌愿闻经。
        佛知凡圣机时悟,即告舍利用心听。
        一切佛土皆严净,凡夫乱想恐难生。
        如来别指西方国,从是超过十万亿。
        七宝庄严最为胜,圣众人天寿命长。
        佛号弥陀常说法,极乐众生障自亡。
        众等回心愿生彼,手执香华常供养。

  1.首一行半释“尔时”。
次半行释“佛告长老舍利弗”。
次三行半释“从是西方”至“现在说法”。
次半行,释“何故名为极乐”以下。
  2.佛知凡圣机时悟
圣者舍利、文殊,何亦说悟?
圣道悟,入净土悟。非所测故,莫能究故,如生盲故。
所悟为何?次四行。
悟入佛知见。悟弥陀智愿海。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凡圣同机、同时、同悟。唯佛知,余不知。
  3.极乐众生障自亡
以障释苦。极乐众生以有障佛道为苦,无障碍佛道为乐,如七地沉空难等。
未释诸乐。文简。障自亡,佛自成。十地愿行自然彰。

〖补充〗
(一)言略意周
    此后经文依次展开。如蚕抽丝,此为头绪。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预示要劝我们去往生;
    “有世界名曰极乐”,预示往生的地方;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预示往生的方法;
“今现在说法”,预示往生后的闻法证果。
又,“世界名极乐”展开依报庄严;
“佛号阿弥陀”展开正报庄严;
“现在说法”展开念佛往生、诸佛证诚。

(二)无问自说
  1.纯是佛说。佛自问答。

  2.无人能问。凡夫称名成佛,弥陀佛智,唯佛知之。
释迦、诸佛、弥陀,三佛道同,余人不知。
    《无量寿经》言:
        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
        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
        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3.自动而说。凡夫成佛,出世本怀故。一代调化,时机成熟故。
      1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
       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2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3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4.不俟他请。
莲池大师言:
       1此经救世最急,不俟请故。
       2末世众生,根钝障深,解脱禅定,甚难可得。
        佛以大悲,出此一门,横截生死,急救众生,唯恐不及,故不待请。
        譬如有人,卒患恶疡,命在呼吸;
        比有良方,依之修制,延缓日时,药未及成,命已先殒。
        现有成药,入口即活。
        有仁心者,即应速与,尚何俟其礼聘殷勤,然后投剂?
        佛救众生,意亦如是。
       3现前众生,乐著生死,不求出离,自能发起佛之大悲,说此经故。

(三)何故特告舍利弗
    《弥陀要解》言:
        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
        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
(1)绝待:绝诸对待,无凡圣、善恶、染净等一切分别,时人论净土法多在对待中。
    圆融:法体本自圆融,故使越专越圆,越圆越专;非机情使之圆融,机情唯割裂破碎之。
    不可思议;时人论净土法,皆落思议。
    圆收圆超,念佛外无有别法可得。若念佛外有别法,即非圆收、圆超。
(2)但能直下无疑,悉皆第一智慧。乃至展转无疑,皆称智慧。
(3)无论凡圣,仰信佛言为本,非凭自智为能。
(4)非以行人之智愚论能信不能信,而以信疑知其智愚。
(5)信者皆是智者,疑者皆是愚夫。
(6)明信佛智,为得大利;疑惑佛智,为失大利。
(7)缘深即信深,信深即智深。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释西方
  1.何故别指西方劝往生?
(1)
    弥陀净土于诸佛净土中最超胜。
  ①庄严胜。
  ②利益胜。
  ③本愿胜。
  ④因行果报胜。
(2)
    弥陀净土比诸佛净土容易往生。
(3)缘深
    阿弥陀佛与此界众生缘深。
(4)为令众生专心有在
(5)一即一切
念弥陀,即遍念无量佛;生西方,即遍生诸佛国。
  ①《法事赞》言:
       1一切佛土皆严净,凡夫乱想恐难生。
        如来别指西方国,从是超过十万亿。
        七宝庄严最为胜,圣众人天寿命长。
        佛号弥陀常说法,极乐众生障自亡。
       2诸佛境界,唯佛能知;国土精华,非凡所测。
        三身化用,皆立净土,以导群生;法体无殊,有识归之得悟。
        但为凡夫乱想,寄托无由,故使释迦诸佛,不舍慈悲,
        直指西方,十万亿刹,国名极乐,佛号弥陀,现在说法。
        其国清净,具四德庄严;永绝讥嫌,等无忧恼。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何意然者?
        乃由弥陀因地,世饶王佛所,舍位出家,即起悲智之心,广弘四十八愿;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②《往生礼赞》言:
        问曰:
        一切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亦应无二;
        随方礼念,课称一佛,亦应得生。
        何故偏叹西方,劝专礼念等,有何义也?
        答曰:
        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
        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是故释迦,及以诸佛,劝向西方,为别异耳。
  ③《安乐集》言:
        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先发心时,
        从此界去,于此众生偏是有缘,是故释迦处处叹归。
  ④《大经》言:
        此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
  ⑤《弥陀要解》言:
        问:何不遍缘法界?
        答:有三义。
        令初机易标心故,阿弥本愿胜故,佛与此土众生偏有缘故。
        盖佛度生,生受化,其间难易浅深,总在于缘。
        缘之所在,恩德弘深,种种教启,
        能令欢喜信入,能令触动宿种,能令魔障难遮,能令体性开发。
        诸佛本从法身垂迹,固结缘种。……佛种从缘起,缘即法界。
  ⑥《大乘起信论裂网疏》言: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多指归极乐者,略有四意:
        一者,阿弥陀佛与此土人最有缘故。
        乃至穷村僻坞,若男若女,若长若幼,若智若愚,
        无不知称阿弥陀佛名者。
        二者,法藏比丘愿力胜故。
        诸佛果德虽实平等,因中愿力任运摄生,无差别中有差别故。
        三者,令人系念得专心故。
        若不专叹,则众生既欲生西,又欲生东,心无一定,净业难成。
        所以十方诸佛,同出广长舌相,赞此一门,令人专忆。
        四者,阿弥陀佛即法界藏身,极乐世界即莲华藏海。
        故见一佛,即为见无量佛;生一土,即为生无量土;
        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即为一切佛所护念。
        以法身不二故,生佛不二故,能念所念不二故。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因该果彻,更无二故。
        余如净土经论广明,不能备述也。

  5.何故极乐在西方?
(1)《安乐集》义推:日出处名生,没处名死。藉于死地,神明趣入,其相助便。
(2)太空茫茫,本无东西。为逆生死流。人类共业,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3)《往生论》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6.佛教的宇宙观。三千大千世界。过十万亿佛土。

  7.指方立相
    为摄下劣凡夫,净土三经多皆指方立相,指出极乐之方位处所,言立依正之庄严境相。
    《观经疏》言:
        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
        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
        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释空有
  1.指方立相与无相离念
    佛教法门修持,所证真如是一,入手方便不同,大分为二:一平等门,二差别门。圣道证悟是平等门,无方无相;净土往生是差别门,指方立相。
    二门比较,圣道门悟平等理,破分别执,逆凡情故,必须是圣人根机才能修习;然而道理纵然悟到极处,至其修证,仍然是烦恼分分断,惑习分分除,功德分分满,果位分分证,虽说平等,还有差别。这是因为自力所限。
    净土门不须悟平等之理,不必破我见执著,直接就凡夫分别取舍心境之上,劝厌秽欣净,离苦得乐,巧顺凡情故,任何人都可以修持。虽然在凡夫分上不离妄想分别,一旦往生,则顿证无生,位超十地,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从有相而巧入无相,即事求而顿证极理,这是因为仰仗佛力的缘故,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所以,圣道门下手难而证果仍渐,净土门下手易而证果极顿极高。人们都认为圣道法门无方无相为高妙,不知道净土法门指方立相更为高妙。

  2.空与有
性空相有,真空妙有。不空不有,即有即空。
圣道自力,空门入有;净土他力,有门证空。
    我须空,佛须有。
  ①《维摩诘经》言:
        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
  ②《无量寿经》言: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③《往生论注》言:
        如冰上燃火,火猛则冰解,冰解则火灭。
        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
        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
        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④《弥陀要解》言:
        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
        的标实境,令欣求故;
        诚语指示,令专一故;
        简非乾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
        破魔邪权小故;
        圆彰性具,令深证故。
  ⑤莲池大师《弥陀疏钞》言:
        求生净土,乃悟无生,入有得空,即凡成圣。
(1)圣凡不同。
(2)顺逆不同。
(3)巧拙不同。强夺,置换。小儿玩具。
(4)难易不同。
(5)险夷不同。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恶取空。但空。
    《无上依经》言:
        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呰。
        增上慢人,执著空见,如一毛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

  3.理与事
    理性、理体,事实、事相。亦称性相。理事圆融,理事无碍。
    《安乐集》言:
        理深解微。
    般若性空之理,八不中道之理,平等实相之理,法界圆融之理,万法唯心之理,见性成佛之理,众生佛性之理。
    圣道偏理性,多以理夺事,尤其禅宗。为分别取相凡夫,必夺此间无常变灭事相,方悟平等无差之理,故所夺之事为此间凡夫取著之事,而非净土称性功德庄严。以理废事之害。
    净土重事相,其事乃称性功德庄严之事,真正理事圆融,故触其事,一一皆悟平等妙理。“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净土三经皆平铺直述,赞叹净土功德庄严,鲜谈玄妙理性。全理成事,全事即理,乃至高无上境界。
    《观经疏》言:
        理事相应,定散随机。
    《弥陀要解》言:
        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一一理性具足庄严,方是诸佛究竟依果。
    平淡之处更见神奇。比如药理与服药,飞机原理与乘飞机,手机原理与使用。
(1)平等与差别
(2)空与有
(3)理与事
(4)分别不分别
(5)执著不执著
(6)取舍不取舍
(7)苦乐与迷悟
(8)智慧与慈悲
    皆有圣凡、难易、险夷不同。

  4.彼佛现在说法,此土得闻否?
    闻名字、密闻、观成得闻。
       1他方国土,……闻我名字。
       2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3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
        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
        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佛以三轮说法,众生若常念佛,即六事成就,有亲、近、增上三缘,三业不离,冥熏密益,增福开慧。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释苦乐
  1.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等觉以还皆可名众生。
受人天乐,无人天苦。
受声闻乐,无声闻苦。
受菩萨乐,无菩萨苦。
受,接受、享受。现成,被动。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2.佛教的苦乐观
(1)人生是苦。苦集灭道。
(2)苦能启觉,乐多废道。苦恼的人有福了。厌苦缘。
    《维摩诘所说经》言:
       1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2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3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
       4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5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
       6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
        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3)众苦:三苦、五苦、八苦,生死苦。身苦、心苦,内苦、外苦。轮回大苦。
(4)诸乐:世间乐、出世乐。秽土乐、净土乐。苦的止息。人天、声闻、菩萨、佛涅槃乐。
       1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
        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
       2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3从苦入苦,从冥入冥。五恶、五痛、五烧。
       4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往生论注》言:
       1三界是虚伪相,是轮转相,
        是无穷相……是污染相,是破坏相……颠倒不净。31
       2三界盖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
        虽复苦乐小殊,修短暂异,统而观之,莫非有漏。
       3倚伏相乘,循环无际。杂生触受,四倒长拘。
        且因且果,虚伪相袭。32
       4欲置众生于不虚伪处,于不轮转处,于不无穷处,得毕竟安乐大清净处。
        是故起此清净庄严功德也。
        “成就”者,言此清净不可破坏,不可污染。
        非如三界,是污染相,是破坏相也。
       5“种种法味乐”者,毗婆舍那中,有观佛国土清净味、
        摄受众生大乘味、毕竟住持不虚作味、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
    善导大师言:
       1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
       2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
       3西方寂静无为乐,毕竟逍遥离有无。
        一入弥陀涅槃国,即得不退证无生。
        一到弥陀安养国,毕竟逍遥即涅槃。
        一入涅槃常住国,彻穷后际更何忧;
        念念时中常证悟,十地行愿自然成。
        如此逍遥快乐地,更贪何事不求生。
       4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
        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
       5简机堪受堪信,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
        八苦、五苦、三恶道苦等,闻即信行者,
        不惜身命,急为说之。
        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
        何以故?
        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
        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
        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
        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
        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若不乐信行者,如《清净觉经》(卷四意)云:
        “若有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如不闻,见如不见;
        当知此等,始从三恶道来,罪障未尽,为此无信向耳。
        佛言: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
        此经又云:
        “若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即悲喜交流,身毛为竖者,
        当知此人过去已曾修习此法,
        今得重闻,即生欢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5)佛说苦乐,为令众生正知苦乐,厌苦欣乐,离苦得乐;劝生净土,拔苦与乐。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3.问:为什么“无有众苦”一句不作详细说明?
    答:略有四点:
(1)无故不说。极乐本来没有这些苦,所以不说。
(2)知故不说。娑婆众苦,众生亲身经历,不说也知,所以不说。
(3)已说故不说。一切诸经是本经的前行基础、发起方便,本经是诸经的结归。娑婆众苦已在其余诸经里都说过了,所以本经不再说。
(4)无益故不说。诸经详说种种烦恼业苦以及对治方法,是想让众生依法修行,离苦得乐,而这些,浊恶众生靠自力根本做不到,所以世尊在这一部出世本怀经中也就只字不提了。

  4.离苦得乐
    愿求离苦,愿得安乐,是一切众生的本能愿望,人类的一切行为皆从此出发,但效果甚微。佛法对于众生的利益,正是在于能令众生离虚妄轮回之苦,得真实究竟之乐。
    佛法离苦得乐的方法有两种:
    一、即苦而离苦。也就是正当处在苦的环境中,却不会受到苦,反而安乐。如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好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金刚不坏,在太上老君高温猛火的炼丹炉里,一点也不觉得热,还觉得很清凉,居然在里面睡着了。又像一个人,自身具有解毒清新的特异功能,处在充满毒气的房间,不仅不会中毒,而且所有的毒气一经呼入他的鼻孔,立即转化为清新甜润的香风。
    二、离苦而离苦。也就是离开苦的环境,来到一个没有苦只有乐的环境当中,自然离苦得乐。
    两种方法比较,即苦而离苦太困难,只有极少数特殊的人才可以做到;离苦而离苦才是能救一切人离苦得乐的究竟办法。好像一所房子着了火,要离火烧之苦,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冲出来,来到露地,就是再大的火也烧不着了。要避开城市的空气污染,只是靠关好门窗,在房间里洒上空气清新剂,是不能根本解决的;但如果来到林泉树下的大自然环境当中,自然就没有了空气污染。
    即苦而离苦,是圣道门的修行方法,所谓“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这只有无生法忍的菩萨才可以做到。离苦而离苦,是净土法门的方法,一旦往生极乐,自然“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圣道门修行,为达到离苦得乐,首先要详细分析众生的身心状况,五阴四大、六根六尘六识、心王心所等等;继而说明烦恼业苦的品类,百二十见惑、八十一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苦五苦八苦无量苦等等;再说明种种对治方法,四谛、十二因缘、三学六度等等;再说明修行时节,多生累劫,难行苦行等等;再说明随所修治达到的果位,罗汉四向四果、菩萨五十一阶位等等。而初果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如此困难;娑婆罪障凡夫只能是随业流转,种种烦恼业苦剪不断、理还乱,越来越多,无穷无尽。善导大师言:“烦恼恶障转转增多。”《大经》说:“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来到本经,这一些通通不讲,只一句“无有众苦”,一切烦恼业苦就一扫而尽,好像大风吹散云雾一样轻松干净;再一句“但受诸乐”,无量法喜,一切安乐,顿时拥有,如同太阳初升,大地一时照明,普同金色。净土法门之高超、顿速,于此可知。

  5.拔苦与乐
    智慧门,破迷开悟,兴发慈悲。空、平等门。圣者,自力,难。因。渐。
    慈悲门,拔苦与乐,开启智慧。有、差别门。凡夫,他力,易。果。顿。
    说迷悟难解难行,说苦乐易知欣求。

  6.为乐愿生,能不能往生?
(1)能生
  ①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②经言:“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此名悟物之证也。
  ③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88
  ④韦提希夫人真心彻到,厌苦娑婆,欣乐无为,永归常乐。
  ⑤《观经》言:
        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157
  ⑥《观经疏》言:
        简机堪受堪信,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恶道苦等,
        闻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为说之。
        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
        何以故?
        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
        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
        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
        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意也。157
(2)不能生
    《往生论注》言:
       1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
        亦当不得往生也。111
       2此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
        假使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
        岂有得理!66
(3)以能生为正。救苦故,摄凡故,极乐立名本意故。
(4)说不能生者,为励上机发大心,为斥有人非求佛法乐。非水冰。内乐、外乐、法乐乐。115

  7.极乐立名之意义
(1)顺众生性,广结法缘。
(2)顺凡夫习,令知欣求。
(3)大悲救苦,急令出离。
(4)摄受下愚,难悟众生。
(5)令闻名得生。
(6)悲化无尽。

    《往生论注》言:
        经言:“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
        此名悟物之证也。
        出有而有曰微(出有者,谓出三有;而有者,谓净土有也)
        名能开悟曰妙(妙,好也,以名能悟物,故称妙)
        是故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2经言: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观经疏》言:
        弥陀本国四十八愿,愿愿皆发增上胜因,
        依因起于胜行,依行感于胜果,
        依果感成胜报,依报感成极乐,
        依乐显通悲化,依于悲化,显开智慧之门。
        然悲心无尽,智亦无穷;悲智双行,即广开甘露;
        因兹法润,普摄群生也。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七宝行树段
〖经文〗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
        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1栏楯  栏干。栏是竖柱,楯是横贯。
   2罗网  用珠玉串成的网。
   3行树  行列的树。广阔无边,岂以七行为量。
   4四宝  金、银、青玉(琉璃)、水晶。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
    功德为宝。涅槃界故,功德大宝海。
   5周匝  四周围绕。

〖开题〗
  1.来意
    承前“但受诸乐”,明受何种乐;先明住处乐,是家乡故,示安稳故。
  2.依报次第
    答何故名极乐,首先解释极乐名义,名能摄德,总括无余故;然后列举庄严功德,以德显名,名实相符故。
    解释极乐名义,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是极乐世界本质性的定义,一切功德庄严不出其外,都在其中。
    接下来举例说明“但受诸乐”是怎样的乐,大分四段:
    先赞叹极乐世界住处大环境的清净庄严;
    再说明往生人莲花化生小环境的清净庄严;
    再说明往生人莲花化生之后,受用、供佛之乐;
    再说明其闻法的快乐生活。
    次序正同我们随佛往生之后所亲身经历的状况,其中含藏着世尊欲劝我们“愿生彼国”的深深慈悲。

广赞依报┬先征释极乐名义┬自征      
    │             └自答(已见上段)
    └次列举功德庄严┬七宝行树─住处 
            ├宝池莲花─生处 
            ├天乐雨花─受用 
            └鸟树说法─闻法 

3.大意
明极乐住处庄严乐。

〖分科〗
┌赞叹庄严┬标名┬地上栏楯
│        │    ├虚空罗网
│        │    └中间行树
│        ├出体         
│        └明处         
└结名极乐               

〖法事赞〗
  1.劝厌欣
       1愿往生,愿往生。
        三界众生无智慧,惛惛六道内安身。
        诸佛慈心为说法,聋盲抵突伴不闻。
        忽尔无常苦来逼,精神错乱始惊忙。
        万事家生皆舍离,专心发愿向西方。
        弥陀名号相续念,化佛菩萨眼前行。
        或与华台或授手,须臾命尽佛迎将。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1)正入极乐依报之初,特别先劝厌欣;
意同地观:“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
(2)临时抱佛脚。

  2.赞当文
       2愿往生,愿往生。
        历劫以来未闻见,西方净土宝庄严。
        地上虚空皆遍满,珠罗宝网百千重。
        一一网罗结珍宝,玲珑杂色尽晖光。
        宝树枝条异相间,行行整直巧相当。
        此是弥陀悲愿力,无衰无变湛然常。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1)依三经及三昧证境,增释。下同。
(2)直说事相,不作玄解。
(3)结归愿力报土。理事相应。依《大经》。
(4)七重:百千重;周匝围绕:皆遍满。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一)树不思议德
  1.《观经疏·宝树观》言:160
        诸宝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
        由佛心是无漏故,其树亦是无漏也。
        《赞》(《往生论》)云: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言“量”者,
        一一树高三十二万里,
        亦无老死者,亦无小生者,亦无初生渐长者;
        起即同时顿起,量数等齐。
        何意然者?
        彼界位是无漏无生之界,岂有生死渐长之义也。
(1)体是无漏。
(2)量数等齐。
(3)同时顿起,无生死渐长。依报如此,正报可知。
(4)宝网覆空,宫殿童子。化鸟连声。
(5)华果自然,光成华盖,影现十方。

  2.《无量寿经》言:
        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
        其声流布,遍诸佛国。
        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
        耳根清彻,不遭苦患。
        目睹其色,鼻知其香,口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
        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
        阿难!若彼国土天人,见此树者,得三法忍:
        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
        满足愿故,明了愿故,坚固愿故,究竟愿故。
(1)风声演法。
(2)六根增道。
(3)见得三忍。
(4)本愿成就。
(5)树为佛事,可名佛树,亦是树佛。

  3.此界树木:
(1)虽有善德,然非究竟。
(2)森林大火。
(3)落叶萧条。
(4)病虫受害。
(5)蔽日寒湿。
(6)山林瘴气。
(7)猛兽毒虫,劫匪盗贼,忧恐怀怖。
(8)造罪缘,夺命缘。

(二)地不思议德
(1)《往生论注》言: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此四句,名“庄严地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
        见有国土,嶕峣峻岭〔嶕峣(jiāoyáo):高耸〕枯木横岑〔岑(cén):小而高的山〕
        岝峉陉嶙〔岝峉(zuòè):山高大不齐。陉(xíng):山脉中断的。嶙(lín):山石重叠不平〕
        莦茅盈壑〔莦茅(shāomáo):乱草,不可行〕
        茫茫沧海,为绝目之川;葻葻广泽〔葻(lán):风吹草倒伏)〕,为无踪之所。
        菩萨见此,兴大悲愿:“愿我国土,地平如掌。
        宫殿楼阁,镜纳十方。的无所属,亦非不属。
        宝树宝栏,互为映饰。”
        是故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2)《往生论注》言:
        庄严地功德成就者,
        偈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故。
        此云何不思议?
        彼种种事,或一宝、十宝、百宝、无量宝,
        随心称意,庄严具足。
        此庄严事,如净明镜,
        十方国土,净秽诸相,善恶业缘,一切悉现。
        彼中人天,见斯事故,探汤、不及之情,自然成就。
        亦如诸大菩萨,以照法性等宝为冠。
        此宝冠中,皆见诸佛,又了达一切诸法之性。
        又如佛说《法华经》时,
        放眉间光,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
        从阿鼻狱,上至有顶,诸世界中,
        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
        盖斯类也。
        此影为佛事,安可思议?
  ①光中所现景象,自然止恶进善,了达法性。
  ②此界地:尘沙粪壤,高下不平,山川为阻,火山、地震、泥石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宝池莲华段
〖经文〗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
        池底纯以金沙布地。
        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
        上有楼阁,
        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
        池中莲华,大如车轮,
        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开题〗
  1.来意
既明住处,需明从何来生。
  2.大意
显极乐生处庄严乐。
  3.依正次第与十六观比较
次序大略同《观经》,宝地、宝树、宝池、宝楼、宝莲花、佛、圣众。
不从方便,不用日、水、金像。
持名为主,不说佛身,唯说光寿。
独标弥陀,不及二侍。观音、势至含于圣众;经文“多有一生补处”,偈释“弥陀侍者二菩萨”。
普杂及三辈观含于念佛往生段。普观示来迎,杂观及三辈导入称名。

〖分科〗
┌广赞功德庄严┬宝池┬池中─德水
│            │    ├池底─金沙
│            │    └池边─宝道
│            ├宝楼            
│            └莲花┬形量      
│                 ├色光      
│                 └四德      
└结归愿力成就                  

〖略释〗
   1澄清  异此方浑浊。
   2清冷  异寒热。
   3甘美  异咸淡劣味。
   4轻软  异沉重。
   5润泽  {氵+宿}腐褪色。
   6安和  异急暴。
   7除饥渴  异生冷。
   8长养诸根  异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等也。
   9充满其中  异枯竭泛滥。底纯金沙,异污泥。
  10阶道四宝  异砖石。阶级名“阶”,坦途名“道”,重屋名“楼”,岑楼名“阁”。
  11七宝楼阁  异此方土木丹青也。楼阁是住处,及法会处。
    但得宝池莲胞开敷,便可登四岸,入法会,见佛闻法也。
  12池中莲华,大如车轮  轮王金轮大四十里,且举最小者言。
    若据《观经》及《无量寿经》,大小实不可量。
    由生身有光,故莲胞亦有光。
    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此亦略言耳。
  13微妙香洁  略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曰微。
  14无碍  曰妙。非形则非尘,故洁也。莲胞如此,生身可知。

〖法事赞〗
        愿往生,愿往生。
        极乐世界广清净,地上庄严难可量。
        八功香池流遍满,底布金沙照异光。
        四边阶道非一色,岸上重楼百万行。
        真珠玛瑙相映饰,四种莲华开即香。
        十方人天得生者,各坐一个听真常。
        是故彼国名极乐,众等持华来供养。
(1)前段“是故彼国名为极乐”,释“此是弥陀悲愿力”
    异译相通。顺《大经》。顺初劝厌欣。
(2)今段“成就如是功德庄严”,释“是故彼国名极乐”
    顺《大经》。显得生故名极乐。明国土名字为佛事。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一)水不思议德
  1.《观经疏·宝池观》中:169
(1)摩尼水。如意水。
(2)上下无碍,微波说法。
(3)光化宝鸟,赞佛法僧。

  2.《往生论注》言:
        此云何不思议?
        彼净土人天,非水谷身,何须水耶?
        清净成就,不须洗濯,复何用水耶?
        彼中无四时,常调适不烦热,复何须水耶?
        不须而有,当有所以。
        经言:
        “彼诸菩萨及声闻,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
        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
        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
        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
        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
        宝沙映彻,无深不照。微澜回流,转相灌注。
        安详徐逝,不迟不疾。
        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
        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
        或闻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
        或闻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
        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
        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
        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
        随顺三宝力无所畏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
        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
        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此水为佛事,安可思议!
  ①冷暖快慢高低,一切受用,随心如意。
  ②开神悦体,荡除心垢,灭罪增福。
  ③波扬妙声,随应闻法。
  ④水为佛事,可名佛水,亦是水佛。

  3.《往生论注》言:
        佛本何故起此愿?
        见有国土,或沄溺洪涛〔沄(yún)溺:江水大波。洪涛:大海波〕,滓沫惊人。
        或凝凘浃渫〔凘(sī):流冰。浃渫(xiáxiè):冻结〕
        蹙枷怀忒〔蹙(cù):拍击。枷:通“架”。忒(tè):失常〕
        向无安悦之情,背有恐值之虑。
        菩萨见此,兴大悲心:
        “愿我成佛,所有流泉池沼,与宫殿相称。
        种种宝华,布为水饰。微风徐扇,映发有序。
        开神悦体,无一不可。”
        是故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4.此界之水
(1)水是生命之源。
(2)水知道答案。
(3)浑浊、寒热、咸涩劣味、沉重、{氵+宿}腐褪色、急暴、生冷、损坏诸根,增病没溺。
(4)隔障、洪灾、冰凝、海啸、海水增高、污染。

(二)楼不思议德
  1.《观经疏·宝楼观》中:176。
(1)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
(2)楼外宝乐飞空,不鼓自鸣,无思成事。
(3)众音皆说念佛法僧,乐虽无识,即有说法之能。
(4)观察除罪,命终必生彼国。

  2.《往生论注》言:
       1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
        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2宫殿楼阁,镜纳十方。的无所属,亦非不属。
        宝树宝栏,互为映饰。
       3彼国人天,若意欲宫殿楼阁,
        若广一由旬,若百由旬,若千由旬,
        千间万间,随心所成,人各如此。

  3.此界高楼
    耗费资源,价格昂贵。
    障空逼碍,如陷囚笼。
    不得远视,不能采光通风,不见绿色,不接地气。
    装修光、声、气,生活垃圾,种种污染。
    多病罹障。
地震火灾,无处可逃。如美国“9·11”事件。
n>耗费资源,价格昂贵。
    障空逼碍,如陷囚笼。
    不得远视,不能采光通风,不见绿色,不接地气。
    装修光、声、气,生活垃圾,种种污染。
    多病罹障。
地震火灾,无处可逃。如美国“9·11”事件。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花不思议德
  1.严界
        莲华藏世界。
  2.来迎
       1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
       2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下上品)
       3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下中品)
       4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下下品)
       5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华还到此间迎。
  3.生处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此二句,名“庄严眷属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兴此愿?
        见有国土,或以胞血为身器,或以粪尿为生元;
        或槐棘高圻〔槐棘(huáijí):喻公卿大夫。圻(qí):方千里之地〕
        出猜狂之子〔猜狂:犹凶猛〕
        或竖子婢腹〔竖:童仆,引申为卑贱,出卓荦之才〔卓荦(zhuóluò):卓越,突出〕
        讥诮由之怀火,耻辱缘以抱冰。
        所以愿言:
        “使我国土,悉于如来净华中生,眷属平等,与夺无路。”
        故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此界胎卵湿生,杂秽不净,诸苦多端。
  4.坐处
        十方人天得生者,各坐一个听真常。
  5.乘空
        观音势至尘沙众,从佛乘华来入会。377
        同生知识百千万,乘华直入虚空会。559
    此界交通,事故频繁,空气污染,噪音污染,逼碍堵塞,能源危机。
  6.修供
        或取金华百宝叶,授与岸上看池人;
        受得香华千万种,即散弥陀大会上。553
  7.说法度生
       1华光出佛,普为十方说微妙法,
       2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华为佛事,安可思议!
  8.愿力所成
        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华为佛事,即是佛华,亦名华佛。

(四)问:极乐一切皆金银七宝,岂非缺少生机?
    此间金宝,坚强冰冷,无生命迹象。
    此间生命,无常生灭,扭曲痛苦,粗劣。
    此间贵重金玉称宝,为借其名,实为功德之宝,为阿弥陀佛称性功德所流现,温润,柔软,如意,正觉,增道,说法……乃生命本有觉性,最极微妙。
    情与无情,同成正觉。
    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同一涅槃。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
    安乐国为正觉善住持,其国岂有非正觉事耶!

(五)问:何以此界土石沙砾,种种秽染,而极乐世界如此清净庄严?
    答:境由心生。心净则土净,心秽则土秽。如人性净,满屋香洁;如人性秽,居室杂沓。此界众生,心存高下,故感地不平坦,山川阻隔;心多杂染,故感土石秽质;心含险恶,故感凶灾疾疫。
    极乐乃法藏菩萨清净愿心、大愿业力所成。其第三十二愿言: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
        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
        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此愿已成,故感极乐种种万物,最极清净庄严。

(六)结示佛力
    《弥陀要解》言: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
        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
        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
        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
        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
        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1.依正一体故,依报庄严能摄众生令往生。
  2.如何摄?万德成名,令信愿持名者成就如是功德。
  3.持名众生,非愿而有佛之大愿,无行而有佛之大行。玄会善导大师六字释。
  4.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5.六字愿行,往生功德,十劫已成,非今非当。
(1)名号成就。佛,十劫前。
(2)信心成就。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
(3)持名成就。正定业。平生业成。
(4)临终成就。佛圣来迎。
(5)生后成就。不退成佛。
(6)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6.如磁吸针,针即成磁。同一性故。
  7.全佛的,即是众生的。
(1)何人成就?阿弥陀佛。
(2)为谁成就?十方三世一切凡圣。
(3)如何成就?大愿大行。
(4)成就何事?净土庄严、往生、佛身。

  8.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9.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01: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