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从哲学本体论的实体角度说明了世上没有自性、永恒的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所有事物均缘起自性空,我们可以称之为因缘果报。 佛学认为人有前世、今天与来世,从科学角度看,把它视为一生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即可。既然因缘果报,你的过去业力会影响到现在,你的现在业力会影响到将来。 佛学的主题是离苦得乐,金刚经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如果承认因缘果报是真理,那么,执于相,执于自我的实体与物质实体,我执法执的做法必然与真理不符,所得福德必然较小。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以经济学具体原理为例来说明。比如我们去苹果店买苹果,如果你对苹果的评价大于价格,你一定会再买,随着购买数量增加,你对随后每一个苹果的评价会越来越低,当你对最后一个苹果的评价等于价格时,你的购买量也就决定了(此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时的购买量称为均衡数量。 我们说任何人做任何事,做到边际平衡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所获最多。以购买苹果为例,如果你的购买量小于均衡数量,你对苹果的评价大于价格,你多买能多获利。如果你购买量小均衡数量,你对苹果评价会低于价格,你少买能多获利。 我们可以把边际平衡原理类比为因缘果报,你如果我执、法执,远离因缘果报做事,那么,你的所获与离开边际平衡原则一样,必然较少。 那么,为什么可以用经济学道理类比佛学?因为佛学可以从科学角度看。科学是系统化的公理体系,即所有推理出来的结论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公理假设,二是逻辑推理,三是事实验证(波普尔称为可证伪性)。 如果把佛学因缘果报视为公理假设,那么,从中可以推出经济学公理假设即理性人假设:个人面对的利益增加或者代价减少个人选择愿意将增加。(即把利害视为因,选择视为果) 所以,边际平衡原理类比因缘果报是可以的(根据唯理论,大范围内成立的结论,在小范围内肯定也成立)。 那么,经济学人文科学上成立的,不见得佛学一定成立(小范围成立的结论,大范围内不一定成立)。我们可以再从自然科学说明一下。 比如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其实是粒子的位置与速度不可能同时确定),这也说明佛学因缘果报是成立的(量子也无自性)。 佛学因缘果报不但引导我们对科学不断探索与追求,如果它是真理(这需要从各个科学不断挑战它,不断试图去证伪它),那么,它也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如果不按此行事,福德可能会小一些,有的人可能还会危害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