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xvxin00

[其它] 有一个关于自己的问题,想知道。希望有明士解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3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
  月光童子,童贞入道,故叫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对佛说:我记得过去无量劫以前,有佛出世,名叫水天佛。他教诸位菩萨,修习水观定,观想水大而入正定。
  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
  首先观想我身中的水性,并无相克相冲之处。再观想鼻涕、口水,乃至咽下的津,喉外的液,骨髓里的精,筋肉里的血,一直到大便小便的水分,在身中旋转往复,不管它是清是浊,但水的湿性是一样的。同时身中的水和世界外的水,甚至浮幢王刹所有的香水海,亦是一样,没有什么差别。
  浮幢王刹,在普光摩尼香水海中,有一大莲花,名种种光明蕊香幢。华中有十佛刹及无量数香水海,一一海中各有一刹种,每一刹种,皆有二十重佛刹,垒垒高如法幢一样。这就是佛刹之王,故名浮幢王刹。
  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
  我在那时,修习水观,已有点相应,明白能观之智和所观之境,故入观之时,不见有人,只见有水,以水为身。但还未能得到无相,未能得到无身。当时我已出家,故常在静室里坐禅,修习水观。某次,我有一小徒弟,见我很久没出去来,便走去看看。从窗外瞻望,只见满室都是清水,没有其他的东西。
  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盼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
  童子无知识,又找不到师父,怀疑室中的水,是不是真的。就拿一小块瓦砾,投入水中,激水有声,知道是真水,便前后观望,然后走回去。我出定后,忽然觉得心痛,犹如舍利弗遭遇违害鬼伤害一样。
  舍利弗在阇崛山入定的时候,有违害和复害二鬼从虚空走过。一鬼要用拳打舍利弗,一鬼劝他不要打。但第一个鬼不听,便一拳打著舍利弗之头。舍利弗出定后,顿觉头痛,便往问世尊:“从来没有病痛,为何今天会头痛?”佛说:“有个伽罗鬼,打你的头。那个鬼,气力无比,若打须弥山,亦会打成二分,幸亏你有定力,要不然便会粉身碎骨。现在那个伽罗鬼,恶有恶报,已堕入阿鼻地狱了。”
  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
  我心里想,我已得到阿罗汉果,亦很久离开病痛了,为什么今天会生心痛呢?难道我已退了道心,失去果位?
  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我后出定。身质如初。
  这时童子,很快又走到我面前,把刚才他所见所做的事告诉我。我就对童子说:“你再看见水时,可开门把那块瓦砾捡出。”童子依教,等到我再次入定时,亦是满室清水,他便开门拿出瓦砾。我出定后,身体复元,不再觉心痛。
  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
  我继续修水观,经过无量劫,亦亲近无量数佛,一直到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时,我方能证到亡身,能和十方世界所有的香水海,合而为一。真心和水性相合;真心就是水性,水性就是真心,无二无别。现在佛的座下,得到童贞之名,参预菩萨之位。
  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不论内水外水,都是一味流通,并没有差别。我亦明白水性空寂,本自无生,亦无有灭,就得无生法忍,证入圆满无上菩提。故水观的法门,最为第一。

点评

居士,观鼻息有白气【双眼关照鼻子一呼一吸,冥想有白色的气?】。 观肉身内的冷暖气【是全身还是一部分?闭眼观?】 还请赐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4 14:12
发表于 2018-5-14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染心不净 发表于 2018-5-13 14:11
我并没有把自证分看作是与见分和相分相同的一个心识之成分,自证分是对见分的证知,与见分是对相分的证知 ...

师兄被一些佛学论文误导了。把四分看成一个实体的模型。四个部分相互作用。

唯识四分与一分二分三分实际上是一样。
都是唯一心识,开显不同。
依唯一心识,立为一分。
在凡夫前显现似有能取所取二分。故立为见相二分。然二分非实,唯是一体。
为显一体,故立三分。为见、相、及见相所依自证分。见相二分似有,自证分即识自体。
为显识自性,立证自证分。成四分唯识。
虽四分乃是一体。四分只是名言功能上说明。

其中第三分自证分是识自体。但第四分证自证唯依量理而立。然究竟为何,成唯识论及述记都未明言。不知义所指。但依窥基大师五重唯识第三即摄见相会归自证分,第四重即于一心识上,舍心所会心体。第五即舍识相而归性,而性依窥基大师原文即自性清净心。由舍执依他自体(即识体自证分)而证,但舍对其执着非遣依他归无。
而《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言菩萨住顶三昧照寂证灭相分见分入自证分达证自证分得住寂灭心定发根本圣行趣道实性。
则可认为证自证分即所证自性清静心。如是则与其他经论相通融。

成唯识论此识行相所缘云何。
谓不可知执受处了。了谓了别。即是行相。识以了别为行相故处谓处所。即器世间。是诸有
情所依处故。执受有二。谓诸种子及有根身。诸种子者谓诸相名分别习气。有根身者谓诸色
根及根依处。此二皆是识所执受。摄为自体同安危故。执受及处俱是所缘。阿赖耶识因缘力
故自体生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此中
了者谓异熟识于自所缘有了别用。此了别用见分所摄。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
现。彼相应法应知亦尔。似所缘相说名相分。似能缘相说名见分。若心心所无所缘相。应不
能缘自所缘境。或应一一能缘一切。自境如余余如自故。若心心所无能缘相应不能缘。如虚
空等。或虚空等亦是能缘。故心心所必有二相。如契经说。

 一切唯有觉  所觉义皆无
 能觉所觉分  各自然而转

  执有离识所缘境者。彼说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是心心所自体相故。心
与心所同所依缘行相相似。事虽数等而相各异。识受想等相各别故。达无离识所缘境者。则
说相分是所缘。见分名行相。相见所依自体名事。即[url=]自证分[/url]。此若无者应不自忆心心所法。
如不曾更境必不能忆故。心与心所同所依根。所缘相似。行相各别。了别领纳等作用各异故。
事虽数等而相各异。识受等体有差别故。然心心所一一生时。以理推征各有三分。所量能量
量果别故。相见必有所依体故。如集量论伽他中说。

 似境相所量  能取相自证
 即能量及果  此三体无别

  又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分。三分如前。复有第四证[url=]自证分[/url]。此若无者谁证第三。心分
既同应皆证故。又[url=]自证分[/url]应无有果。诸能量者必有果故。不应见分是第三果。见分或时非量
摄故。由此见分不证第三。证自体者必现量故。此四分中前二是外后二是内。初唯所缘后三
通二。谓第二分但缘第一。或量非量或现或比。第三能缘第二第四。证[url=]自证分[/url]唯缘第三。非
第二者以无用故第三第四皆现量摄。故心心所四分合成。具所能缘无无穷过。非即非离唯识
理成。是故契经伽他中说。

 众生心二性  内外一切分
 所取能取缠  见种种差别

  此颂意说。众生心性二分合成。若内若外皆有所取能取缠缚。见有种种或量非量或现或
比多分差别。此中见者是见分故。如是四分或摄为三。第四摄入[url=]自证分[/url]故。或摄为二。后三
俱是能缘性故皆见分摄。此言见者是能缘义。或摄为一体无别故如入楞伽伽他中说。

 由自心执着  心似外境转
 彼所见非有  是故说唯心

  如是处处说唯一心。此一心言亦摄心所。故识行相即是了别。了别即是识之见分。




窥基大师述记
1  论。依斯二分至无所依故。

  述曰。依止依他相.见二分。施设遍计所执我法二实分也。依起执故。若离于此依他二
分。彼无所依。故说依他为执依止。染分依故。此世间我法 圣教我法。义依于体亦复如是。
此显我法假说所由。上来总是护法解讫 安惠解云。变谓识体转似二分。二分体无。遍计所
执。除佛以外菩萨已还。诸识自体即[url=]自证分[/url]。由不证实有法执故。似二分起即计所执。似依
他有。二分体无。如[url=]自证分[/url]相貌亦有。以无似有。即三性心皆有法执。八识自体皆似二分。
如依手巾变似于兔幻生二耳。二耳体无。依手巾起。彼引世亲所造缘起论中末后决择。说无
明支许通三性。故除如来皆有二分是计所执 问此二体无。识体如何转似二分 答相.见俱
依自证起故。由识自体虚妄习故。不如实故。或有执故。无明俱故。转似二分。二分即是相
及见分。依识体起。由体妄故变似二分。二分说依自证而起 若无识体二分亦无。故二分起
由识体有 既有自体及此二分。依何分上假说我法 答依斯二分施设我法。依此相.见计所
执上。世间.圣教说为我法。此相.见之中皆说为我法。彼我法二离此相.见无所依故。故
依所执相.见二分施设我法。世尊能知识[url=]自证分[/url]及真如等。法性离言非我非法。为除愚夫所
执实我法。于彼识所变二分之上。假说为我法。方便诱引令知假说。非谓实有 问前护法解。
后安惠解。何故我法但依二分。不计自体以为我法 答若护法说。据实亦计。且举所变二分
为依。非无依于自体计也。略有三义所以不说。一二执遍。我执不依自证起故。二共许遍。
今古大小皆不许有[url=]自证分[/url]故。三义已说。若计自体即能取摄。见分中收。但言二分摄能所取。
非不依于自体分计。今显自证离见体无。故但说二见分中摄。显能所取摄法尽故 若安惠解。
凡是所执体皆是无。若执自体即说能取不异见分。故更不说为我法依。以[url=]自证分[/url]体是有故。
或离言故。不可依说 问护法云。相.见识所变。相.见名唯识。自证不言变。应非是唯识
 解若立三分。种所变故名为唯识。若说四分。三.四更互变名唯识。又即识体何故非唯 
问何故二师所说三分。义各有异今合为文 答译者欲以文同义别文约义繁。所以合二师总为
一文也。又如因明宗等多言名为能立陈那所说宗非能立。今举其宗意不违古文辞遣同。义取
所等因一喻二以为能立。理即别也。此文亦然。文不相违所以合译义有乖返故为二释 问真
如非识之所变现。何成唯识。亦依真如执为实法。宁非染分之所依止 答虽非识变。识实性
故亦名唯识。真如离言。与能计识非一非异。
非如色等可依起执。故非执依。此中不说 又
解深密经说亦为执依。然与依他稍不相似。依他之法与所计执。有少作用相状可同。随能计
心新新而起。心上所现即是依他。是能计心之所亲取。真如不尔。故此不说。远望疏言亦可
依执。诸末学者依起执故。解深密说亦不相违。真如既非识所转变。应非唯识。不以变故名
为唯识。不离识故亦名唯识。此中且说依他唯识 问依所变相执为我法。内道外道皆可了知。
依所变见执法可尔。如何依见亦执我耶 答如外僧佉执思为我。犊子部等我名能见。故依二
分皆执我法。前叙计中已略叙说 安惠已前诸古德等。皆说二分是计所执。护法已后方计三
四依他分也。实有四分。今说三者隐而不说。以对他故。义准知故。顺陈那故。略叙宗故。
非极研寻故且不说。第二卷中自当建立。

  论。或复内识转似外境。

  述曰。即是难陀。亲胜等义。依摄论说唯二义也。但立见.相以为依他。不说第三.第
四分也。相分体性虽依他有。由见变为故名唯识。此相分体实在于内不离于识妄情执为似外
境现。实在内也。即以依他似计所执。依此似外相分之上。世间圣教执说我法。见变似能取
亦相分摄 文虽有二。义即有三。或实说一分如安慧。或二分亲胜等。或三分陈那等。或四
分护法等。此中护法但说三分。以证[url=]自证分[/url]别义建立义相犹隐。所以不说。

2

窥基大师五重唯识《大乘法苑义林章》唯识章出体。

第一出体者。此有二种。一所观体。二能观体。所观唯识。以一切法而为自体。通观有
无为唯识故。略有五重。

一遣虚存实识。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都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
无故观依他圆成诸法体实。二智境界。应正存有。理有情无故。无著颂云。名事互为客。其
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成
唯识言。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
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唯
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如是等文诚证非一。由无始来执我法为有。拨事理为空。
故此观中。遣者空观。对破有执。存者有观。对遣空执。今观空有而遣有空。有空若无。亦
无空有。以彼空有相待观成。纯有纯空谁之空有。故欲证入离言法性。皆须依此方便而入。
非谓有空皆即决定。证真观位非有非空。法无分别性离言故。说要观空方证真者。谓要观彼
遍计所执空为门故入于真性。真体非空。此唯识言既遮所执。若执实有诸识可唯。既是所执
亦应除遣。此最初门所观唯识。于一切位思量修证。

二舍滥留纯识。虽观事理皆不离识。然
此内识有境有心。心起必托内境生故。但识言唯不言唯境。成唯识言。识唯内有。境亦通外。
恐滥外故但言唯识。又诸愚夫迷执于境。起烦恼业生死沉沦。不解观心勤求出离。哀愍彼故
说唯识言。令自观心解脱生死。非谓内境如外都无。由境有滥舍不称唯。心体既纯留说唯识。
厚严经云。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花严等说三界唯心。遗教经言。
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制之一处无事不辨等。皆此门摄。

三摄末归本识。心内所取境界显然。
内能取心作用亦尔。此见相分俱依识有。离识自体本。末法必无故。三十颂言。由假说我法。
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成唯识说。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体起故。
解深密说。诸识所缘唯识所现。摄相见末归识本故。所说理事真俗观等。皆此门摄。

四隐劣显胜识。心及心所俱能变现。但说唯心非唯心所。心王体殊胜。心所劣依胜生。隐劣不彰唯
显胜法。故慈尊说。许心似二现。如是似贪等。或似于信等。无别染善法。虽心自体能变似
彼见.相二现。而贪信等体亦各能变似自见.相现。以心胜故说心似二。心所劣故隐而不说。
非不能似。无垢称言。心垢故有情垢。心净故有情净等。皆此门摄。

五遣相证性识。识言所表具有理事。事为相用遣而不取。理为性体应求作证。胜鬘经说自性清净心。
摄论颂言。于绳起蛇觉。见绳了义无。证见彼分时。知如蛇智乱。此中所说起绳觉时遣于蛇觉。喻观依他
遣所执觉。见绳众分遣于绳觉。喻见圆成遣依他觉。此意即显。所遣二觉皆依他起。断此染
故。所执实蛇实绳我法。不复当情。非于依他以称遣故皆互除遣。蛇由妄起体用俱无。绳藉
麻生非无假用。麻譬真理。绳喻依他。知绳.麻之体.用。蛇情自灭。蛇情灭故蛇不当情。
名遣所执。非如依他须圣道断。故渐入真达蛇空而悟绳分。证真观位。照真理而俗事彰理事
既彰我法便息。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菩萨于心三昧真如性净中空无所得无捉无缚。是人尔时菩萨得证
入十空门。入内外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
空。尔时菩萨常住十空门。菩萨即达圣性圣道直心真空无一众生性虚妄心灭不见缘不见非缘
菩萨住顶三昧照寂证灭相分见分入自证分达证自证分得住寂灭心定发根本圣行趣道实性。菩
萨则于我人见缚八倒因缘不二法门无余灭尽。于世出世永不受八难。






点评

四分的施设同八识的施设都是为了说明关于心本识认知的结构与功能的理论。本识一转,二转三转而有八识。识四分,自证与证自证分互为量果而归本识。八识四分交互起用,一切凡圣皆以本识而有差别。 “安难陈护,一二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4 13:53
发表于 2018-5-14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染心不净 发表于 2018-5-13 14:11
我并没有把自证分看作是与见分和相分相同的一个心识之成分,自证分是对见分的证知,与见分是对相分的证知 ...

我算不上唯识信徒,不在乎蛋糕到底该切几块,不过你这么定位自证分实在有些名不正而言不顺。
四分的分,是 aspect 的意思,不是真格切蛋糕论块儿的,怎么能把识体的某一 aspect 当作见相二分以外的的另一念相续识体来看?
难道你是朋从于安惠的一分说,把见相二分视为遍计执,所以不能跟真实识体(自证分) 放一个层面上论?
如果认为两重证知不该同步,自证分与见相二分异体,便该把自证分的量果功能交代给次一念识来完成;既然是次一念识,自然不该再沿用“自证分”的旧名了。
发表于 2018-5-14 13: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8-5-14 00:21
师兄被一些佛学论文误导了。把四分看成一个实体的模型。四个部分相互作用。

唯识四分与一分二分三分实 ...


四分的施设同八识的施设都是为了说明关于心本识认知的结构与功能的理论。本识一转,二转三转而有八识。识四分,自证与证自证分互为量果而归本识。八识四分交互起用,一切凡圣皆以本识而有差别。(@大仙)
“安难陈护,一二三四”之说,不过是代表了唯识诸家对于心识结构及功能认识的一个渐进过程,即由存有论到认识论的认识进路。
认识四分,能更好从实践修行的角度去考察它在“转依”中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


推荐师兄看看《四分义极略私记》

四分义极略私记(大正藏2322部)
题挍刻四分义私记首
南京之古师论成法相者。数十家。而尚其可取者。唯善珠一人而已矣。松室忠算师。依凭珠公分量决。以作之私记。实亦可取也。大抵究法相学必先在善四分。四分既明则唯识教理自昭昭然。故之私记不可不读也。旧本有错简。今得善本。而挍刊之。庶玄鉴来英欲探唯识蕴则必详四分云尔。
宽延庚午之春沙门贤基谨题。
四分义极略私记上
西大寺别当忠算撰
问。释四分有几门耶。答。本疏中无立门辨释。但善珠僧正分量决有二门。一者明自体门。二问答分别门也。问。初门意如何耶。答。明四分名兼明其体此门意也。问。言四分者何耶。答。一相分。二见分。三自证分。四证自证分是也。问。何故名四分耶。答。分量决云。心用分限四种差别故名四分(已上)问。其言心用分限四种差别意何。答。相分是所缘用。见分能缘用。自证分缘见分之用。证自证分缘自证分之用也。故云尔也。问。若尔四分非体名耶。答。尔也。唯是用名(非体名)也。若强指其体以自证分可为体也。问。何云相分等耶。答。相者相状也。所缘为义。相貌差别为心所缘。故名为相。见者见照。能缘为义。心性明了能照前境。故名为见。自证者。见分体用非他故名自。此第三分证彼见分故为自证。证自证者。第三体用名为自证。此第四分能证知彼故为证自证分。问云。见分体非他意如何。答。见分是第三分缘外之用。体即第三分非他物。故名之为自。此第三分证知自缘外之用故云自证分也。问。相者谓相状者何义耶。答。所缘之法有体相相貌故云相状。问。其体相相貌如何。答。色法有长短方圆等相状。声尘有可意不可意等相状。香尘有香臭差别。味尘有甘辛等相状。约触有滑涩等相状。第六识缘法尘随则有色心法相状。第七识缘第八见分带我法之相状。第八识缘种子五根器界带其相状也。问。见照者何义耶。答。了别之义也。故论云。此了别用见分所摄(已上)意云。八识见分各了别所缘境有明了用。故谓了别为见照。问。四分者六种释中何。答。言四分者带数释也。若辨别名者相即分故持业释也。乃至证自证分应知亦尔。若唯云相云见之时无六释。无别义故。若云自证之时自之证故依主释也(证自证亦尔)问。四分以何为体耶。答。相分以十八界诸法为体。后三分以八识心王六位心所为体。(十八界者六根六境六识。八识者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心所如常)问。十八界几色法几心法耶。答。六根界中初五是色法。第六意根界为心法。色等六境界中初五是色法。第六法界摄一切色心法。后六识界是心法也。问。以十八界相配八识相分方何耶。答。五识如次色声香味触为相分。第六识以十八界诸法为相分。第七识以第六意根界为相分。第八识以三种境为相分也。若约果位者诸识通以十八界诸法为相分。问。若言相分者云相状之义者。心法无相貌。云何为相分体耶。答。心法虽无粗相状而有细相状。故为相分。问。其以心法为相分义如何。答。如后念之意识缘前念心又他心智缘他人心也。故疏下文云。或别人心或前后心(云云)问。约心所有假实俱具四分耶。答。实心所具四分。假心所不具四分。意云。忿心所离瞋心所无别体。故不具四分。见心所虚慧之推度用故无别四分。余准可察之。(已上初门)
分量决云。后问答分别者于中想有一十五门(云云)十五门者。一释名决疑门。二立分不同门。三行相异说门。四大小二乘行相不同门。五能所量果门。六内外分别门。七能缘所缘门。八三量分别门。九四缘分别门。十同种别种门。十一开合不同门。十二唯识解释门。十三一用多用门。十四四分相缘门。十五诸门分别门也。私略颂云。
释立行大小 量果内能所
三四同开合 唯一相缘诸(云云)
 楼主| 发表于 2018-5-14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8-5-13 23:18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 ...

居士,观鼻息有白气【双眼关照鼻子一呼一吸,冥想有白色的气?】。
         观肉身内的冷暖气【是全身还是一部分?闭眼观?】
              还请赐教。

点评

这么观是错误的,不能乱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4 20:14
哦,这两种简单一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4 15:22
随便选择一法都可以的。认真阅读经文与法师的讲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4 15:17
 楼主| 发表于 2018-5-14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前辈都是大才, 学的都是上智之人才能掌握的奥义。
发表于 2018-5-14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xvxin00 发表于 2018-5-14 14:12
居士,观鼻息有白气【双眼关照鼻子一呼一吸,冥想有白色的气?】。
         观肉身内的冷暖气【是全身 ...

随便选择一法都可以的。认真阅读经文与法师的讲解。

点评

请问居士,金色万字符,在下丹田旋转,能否凝聚宇宙能量,强化身体元神。三个丹田是否都能如此? 有一种说,万字符就是星系旋转的相,是否人体丹田能量旋转也是聚能的一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13 18:04
 楼主| 发表于 2018-5-14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xvxin00 发表于 2018-5-14 14:12
居士,观鼻息有白气【双眼关照鼻子一呼一吸,冥想有白色的气?】。
         观肉身内的冷暖气【是全身 ...

哦,这两种简单一点。
发表于 2018-5-14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毕陵伽婆蹉,意为除习,于过去五百世常为婆罗门种,性情骄慢。每逢过河,必叫“河神小婢,快快断流,让我过河。”因他已证阿罗汉果,故河神不得不听命。便太多次了,河神亦不高兴,便将经过向佛诉说。佛就叫他向河神道歉,他合掌对河神说:“小婢勿怪。”在会大众,都笑起来。佛便解说:“这是他的余习。因过去劫前,河神曾为他的婢女,叫惯了故今尚存这种习气。”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向佛说。
  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剌伤足。举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
  当我初次发心,跟随佛出家修道,我常听如来说:世间诸事,都是苦、空、无常,没有真乐的。有一天,入城乞食的时候,心中正在思想苦谛的法门,不知不觉中,一脚便踩中一根毒刺,当下就肿痛起来,牵连到全身都觉得疼痛。我想:这个痛亦是苦谛,但我身中能知道痛的又是谁呢?能觉知痛的可能是妄知妄觉吧!因我本来清净寂然的觉性,实在没有觉到痛,亦不会有痛觉的。
  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我又再继续思惟,一人一身,只有一觉,为何现在我身有知痛之觉,及清净觉心之觉,难道我一身有二个知觉?因此我就收摄我的知痛妄念,而随顺无痛之真觉。不多久,感到身心忽空,就明白身是疼痛之身根,心是觉痛的身识。疑团打破,妄除真存。故在二十一天中,灭尽诸漏,永离虚妄,成阿罗汉果。得到如来亲自印证我,已明白无学之道。现在佛问圆通,照我所证,忘掉识身妄心,纯一观注本觉真心,最为第一。

发表于 2018-5-14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xvxin00 发表于 2018-5-14 14:12
居士,观鼻息有白气【双眼关照鼻子一呼一吸,冥想有白色的气?】。
         观肉身内的冷暖气【是全身 ...

这么观是错误的,不能乱来。
发表于 2018-5-15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染心不净 发表于 2018-5-13 11:19
你说:
"染心所言“根本智是性智,八识转依的四智是相用无漏心智”
真如一尘不立,何来能所婉然?


“无相即是万象,无法即是万法”——同理可推:无能所即是有能所,一尘不立即是能所宛然

可以再参考一下智者大师的四门入道:

一尘不立是空门,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是有门
无念是空门,而生其心是有门
无能无所是空门,能所宛然是有门
执有执空都是病,不住空有是药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8-5-14 15:17
随便选择一法都可以的。认真阅读经文与法师的讲解。

请问居士,金色万字符,在下丹田旋转,能否凝聚宇宙能量,强化身体元神。三个丹田是否都能如此?  有一种说,万字符就是星系旋转的相,是否人体丹田能量旋转也是聚能的一种?
发表于 2018-7-13 19: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关注这个点就能聚集你体内的能量,能量转化为光。楞严经指出,静极光通达。破了色阴,就没有体内外的区别了。

点评

这种也可行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13 20:28
谢谢居士,我应该选着古人传承之法,先练才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13 20:26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8-7-13 19:59
你关注这个点就能聚集你体内的能量,能量转化为光。楞严经指出,静极光通达。破了色阴,就没有体内外的区别 ...

谢谢居士,我应该选着古人传承之法,先练才好。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8-7-13 19:59
你关注这个点就能聚集你体内的能量,能量转化为光。楞严经指出,静极光通达。破了色阴,就没有体内外的区别 ...

这种也可行吗?

补充内容 (2018-7-13 20:30):
172层,啦种
发表于 2018-7-13 20: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的。当然有人说不可以的。我是依据楞严经说的。二十五圣证圆通,法法圆通的。不是有人脚被毒刺扎了,疼得很。关注这个点就证果了。问题是你要坚持下去,禅宗有句话,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其他人所讲的也行,条条大路通罗马。

点评

是啊,坚持才能看到结果。 我身体不好,怕出问题。就像,有个初中生打了一晚上通宵游戏,神经就出问题,说话都说不出来,惨啊。 我们这些凡人难以预测,病说来就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13 21:18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8-7-13 20:40
可以的。当然有人说不可以的。我是依据楞严经说的。二十五圣证圆通,法法圆通的。不是有人脚被毒刺扎了,疼 ...

是啊,坚持才能看到结果。 我身体不好,怕出问题。就像,有个初中生打了一晚上通宵游戏,神经就出问题,说话都说不出来,惨啊。 我们这些凡人难以预测,病说来就来,。

补充内容 (2018-7-13 21:22):
身体好的不会这样的, 身体有问题的人就会这样。
发表于 2018-7-13 22:3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摩的修行出问题的太多了。这个论坛就有2个,有点境界就得少为足。就不得了了。禅宗人士最多,开悟了,成佛了。都是着魔了。楞严经说得非常详细的。被魔控制了,还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有时候,也有人跑到这里来显魂。这路人很多的,不得不防的。

点评

不知道魂魄,元神是什么东西,我没有感觉到受过。 我觉得,他们是多了一种感觉,或者是另一种生命。 中国觉有魂魄[元神】的人多吗? 有些事情,人往往是亲自感受到,才不得不信。我也是如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13 22:56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8-7-13 22:31
三摩的修行出问题的太多了。这个论坛就有2个,有点境界就得少为足。就不得了了。禅宗人士最多,开悟了,成 ...

不知道魂魄,元神是什么东西,我没有感觉到受过。   我觉得,他们是多了一种感觉,或者是另一种生命。    中国觉有魂魄[元神】的人多吗?   有些事情,人往往是亲自感受到,才不得不信。我也是如此

补充内容 (2018-7-13 23:01):
我心中也有疑虑,只是关联太多,我又感觉不到,又没有对它们的认知。

补充内容 (2018-7-13 23:06):
局太深,就是不知将来我的下场会是如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5 2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