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染心不净

妙法莲华经玄赞----法华学习贴3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4 22: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甚深即一乘体。无上甚深是大菩提。故胜鬘经中说一乘体唯真如故。即化城品之宝所也。今此经中依实胜慧唯取智性智相为体。菩提菩提断皆名菩提。智及智处皆名般若。摄一切故。火宅牛车即智相故。牛车言作各与一故。宝所旧有。即智性故。众共取故。示悟知见即是二故。由此有故余三自成。下云一大事因缘即唯此二。若因若果。谓此智慧是一乘真理。其智慧门是三乘权教。总标实权理教二别。欲令二乘舍权取实行因证果。故胜鬘由此说二乘等四智究竟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欲令舍二权而取一实故。其证甚深论有二义。一体妙二难了。体妙者论云证甚深有五种。难了者。论云又甚深者。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故。其五甚深古来唯依真如解。一者义深差别义也。二者体深自体性也。三内证深正智内证余智不得故。四依止深法界法性诸佛本故。五无上深体最胜故。谓大菩提即是所证无上正等正觉果也。若兼观照智性.智相合名五证义。甚深者其义甚深。谓正智如之用故。体甚深者谓真如。法本性故。内证甚深者重显正智。内冥如故所以名深。依止深者重显真如。一切德本所以名深。无上深者谓大菩提。大菩提者如来所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著金刚般若论云。无上菩提是法身理。三藐三菩提是报身智。故即通显此之二种。体过一切所以名深。此为本意。
 楼主| 发表于 2018-2-25 17: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若通义解。或随所应所诠四慧皆有义.体.证.依.四深。或智慧相性.伴.境四法。如次配初四种甚深。唯无上深在大菩提。诸德主故。又非喻所喻思议所思议故名甚深。上来解深唯在智慧不通慧门准论解经慧门亦有五。论名总句阿含深故即五难是。无量者智性.智相.智伴.智境如其次第。体遍用宽.德备.法广.如空无限。德数无穷。终必无尽.故名无量。然今但说智性.智相二种智慧名为无量。体.德.作用皆具无限无穷尽故。其门甚深亦有二义。一体妙二难了。体妙者论引经云。其智慧门难见.难觉.难知.难解.难入。具彼五难。难了者。二乘不知故。一由智义深故其门难见。二由智体深故其门难觉。三由智内证深故其门难知。四由智依止深故其门难解。五由智无上深故其门难入。以教五难别配智慧五种甚深。又智有二。一凡二圣。凡有二智一现二比。凡现智不知名难见。比智不知名难觉。圣智有二。一有漏二无漏。有漏世俗智不了名难知。无漏智有二。一根本二后得。初无漏智不知名难解。
 楼主| 发表于 2018-2-25 17: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无漏智不知名难入。入者证解。今此经中唯有二。无漏智不知故言难解难入。总显证.教二难了云。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唯佛能知故。佛今所以叹二深者。论自解云。为诸大众生尊重心。毕竟欲闻如来说故。为下将说一乘真实佛所得法甚深难解之由渐故。先叹智深。彰下所叹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二乘为权之由渐故。先叹门深令其发心希所闻也。不尔唯应叹智慧深。总揽万德以成佛故。
 楼主| 发表于 2018-2-25 17: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所以者何(至)意趣难解。
 楼主| 发表于 2018-2-25 17: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曰。此释前标阿含甚深。此中有二。初征.后显。所以者何者。佛所得法所谓解脱。三乘同坐解脱之床。二乘亦得。方便言教亦已依学。如何今说此之二种二乘不知不见。又此征意。佛之智慧二乘未得可名甚深。其智慧门二乘已得。何名甚深。云二乘不知。若依初解。所以者何。所得解脱三乘虽同。般若.法身。相.性智慧。彼所未得。汝定不知。且智慧门彼亦未了故。此以下但解阿含八种甚深。欲显二乘尚不能知教之甚深。况佛智慧。依第二解。所以者何。前征教门深所以者。今当具显。故此已下但显教深论牒经有八句。今此文唯六句。准论应言。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难解法者如来能知。随宜所说。意趣难解。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加今经中第六句难解法者如来能知加第八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故成八深。第一句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者受持读诵甚深。此显世尊经三大劫供养二十六恒河沙佛。于彼诸佛所受持读诵此法门故。所以甚深。非如彼二乘略即能解。故名甚深。第二句尽行诸佛无量道法者。修行甚深。诸佛福智二利道行皆尽行故。非如二乘略修因故。名为甚深。下皆准知。第三句勇猛精进者。果行甚深。果谓果决。精纯勇捍堪耐劳倦。所作皆成名为果决。
 楼主| 发表于 2018-2-25 18:0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或由精进所作善成。今获胜果名果甚深。一句投火半偈舍身。六年苦行七日翘足。非不专精勤劳得故。第四句名称普闻者。增长功德心甚深。由名远振凡圣普闻。勖励已身勤加修断。自功德心倍加增长。或名远振他闻之故。皆悉增长功德之心。一切闻知故成甚深。第五句成就甚深未曾有法者。快妙事心甚深。由所成法是未曾有快妙胜事。能成之心亦为快妙。快妙心说故教难知。第六句难解法者。如来能知者无上甚深。由极难解法如来能知。故此法门得成无上。或难解法体即无上。唯佛能知故是甚深。第七句随宜所说意趣难解者。入甚深。入甚深者名字章句意难得故。佛自住持入解此意。不同外道。自不能解何令他解。说因缘法极甚深故。入有二义。一难入解佛自解故二随宜所说令他入法故。意趣难解名为甚深。第八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者。不共声闻.辟支佛所作住持甚深。不同二乘所作外利所作.内利住持故成甚深。上来总说由近诸佛受持.读诵.修行.果决.增长功德心。证快妙事。成无上法。故随宜说。难可得解。二乘不了其智慧门名为甚深难解入故。况佛智慧非甚深哉。
 楼主| 发表于 2018-2-25 18:0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舍利弗(至)种种譬喻。
 楼主| 发表于 2018-2-25 18: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曰。上叹所证.所说法胜妙。下叹如来能证.能说法师胜妙。依论牒经次下应云。何以故。舍利弗。诸佛如来自在说因成就故。舍利弗。如来成就种种方便.种种知见.种种念观.种种言词。此上为总。下释上言。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于彼彼处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等。展转意言。由如来身于所证理成就自在说因圆满。是以今说所证智慧.及智慧门。二皆甚深。何等名为说因成就。谓种种方便.种种知见.种种念观.种种言词。此中初三合名因缘。因缘道理也。言词名譬喻。言词多说诸譬喻故。准论解经譬喻以上名为总句。广演以下名为别句。展转训释论有三解。初论自别释初四句。次论以经下诸句两番配此四句。其后二番中。初三义。一处明第四义一处明。初番别解云。如来成就四种功德故。能化度众生。一往成就。谓种种方便从兜率天退。乃至示现入涅槃故。能往十方起难思化。八相成道利益众生权巧智用故名方便。八相者。大般若经第五百六十八卷说一从兜率天没即入胎相。二婴儿。三童子四苦行五成道。六降魔。七转法轮。八入般涅槃。
 楼主| 发表于 2018-2-25 18:0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故示现八相者。彼经云。尔时最胜天王复白佛言。云何菩萨行深般若。为度有情示现诸相。佛告最胜。甚深般若相不可得。诸菩萨相亦不可得。但由方便善巧威力。为有情类示现入胎乃至涅槃种种化相。诸天计常谓无堕落。是故菩萨为破彼执示现入胎。因令彼天起无常念。世间最胜于欲不染。尚有堕落。况余天众而得常耶。故勿放逸勤加精进系念修道。如见日轮尚有堕没。即知萤火不得久住。复有诸天放逸著乐。不修正法。恣情游戏虽与菩萨同处天宫。不往礼拜不咨受法。各作是念。今旦受乐明诣菩萨当受法宝。共相谓言。我与菩萨常此同住。修行。何晚。是故菩萨如救头燃。破放逸行示现堕落。如是示现有二因缘。一令诸天离放逸故。二令有情咸得见故。乃至第八复有诸天人乐闻圆寂。菩萨为彼示现涅槃。摄大乘论第九卷中有少差别。华严经中示现十相皆广如彼。二教化成就。谓种种知见示现染净诸因故。由具知见于化身中。能示现有一切染因集能招苦。一切净因道能证灭。或示现染净诸法道理。因者所以.道理义故。前能现身。此于身中示有诸法染净道理。论下解此与第四别。
 楼主| 发表于 2018-2-25 18:0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依证法彼依说法故。三功德毕竟成就。谓种种念观。以说彼法成就因缘如法相应故。此意说言。以说种种念观等法。彼念观等佛皆成就。如所说法本末因缘皆相应故。言相应者契会证义。四说成就。谓种种言词。以四无碍依何等。何等名字章句。随何等。何等众生能受。而为说故。依何等者何等义也。即义无碍解。何等名字章句者何等之名字章句。法无碍解也。随何等者随何等方众生言音而为说故。即词无碍解何等众生能受为说者何等众生根器能受。佛便为说。辨才无碍解也。此四之中第一能起化身八相成道。第二能示现有染净诸法道理。第三如所说法皆毕竟得。第四具四无碍。由佛法师具此四种说因成就成胜妙故。其所说法亦为胜妙。论解四句已。重解第二句第四句差别云。教化成就依证法故。说成就者依说法故。依自所证苦集灭道染净道理次第为他说。名第二教化成就。依说法说。义法词辨次第为他说名第四说成就。皆无乱故。或前四种第一句是化身德。第二句是报身德。第三句是法身德。第四句四辨具足。由此三身四辨具足故能起说。三身具故智慧甚深。四辨具故慧门甚深。故此因缘即前三种方便知见。念观三也譬喻即是种种言词。
 楼主| 发表于 2018-2-26 10: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广演言教(至)令离诸著。
 楼主| 发表于 2018-2-26 11:2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曰。上依论文一番别释总四句已。论复第二以下经句配此四句。此即第一种种方便。次下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为第二种种知见。次舍利弗如来知见至解脱三昧。为第三句种种念观。次深入无际乃至本末究竟等。为第四句种种言词。论虽以下经文别配上总四句。然初以两番释上三句已。复以两番释后一句。彼论文长。乍披难解。应依此读。此中初番释云。复有义种种方便者示现外道邪法种种过失。诸佛正法种种功德故。如经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于诸著处令得解脱。文虽少异大意亦同。释无数方便更有四番。一方便者方便令入诸善法故。二断诸疑故。三令入增上胜智故。四依四摄法摄取众生令得解脱故。此六释中回邪入正进善破恶。自入胜智令他解脱。如次配之。以此方便引摄将导一切众生令离诸著。著者执本。爱染生死之根本故。论云诸著者。彼彼处著。或著界著地著分著乘。著界者著三界。著地者著戒.取.三昧初禅定地.乃至.非想非非想.灭尽定地。即以九次第定为地。戒取.见取执此三昧故名著地。著分者著在家分已同类作种种业邪见等故。著出家分名闻利养能起种种觉察烦恼等故。著乘著声闻乘乐持小戒求四果等故。著于大乘著利养供养恭敬等故。由著分别观种种法相乃至分别佛地故。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19:0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所以者何(至)皆已具足。  赞曰。此第二句。论初番云。复种种知见者。自身成就不可思议境界。与声闻.菩萨故。如经舍利弗。如来知见.方便到于彼岸故。到彼岸者胜余一切诸菩萨故。文少不同义意无别。知见者真俗二智体。根本智名知后得智名见。方便者此智妙用方便善巧。由自成就不思议境界故具知见。与声闻等名为方便。波罗蜜者到彼岸义。明佛成就二胜智体故。能成就不可思议境界。已到彼岸胜余一切。由具方便二智妙用。复能令他到于彼岸故。能以此不可思议境界知见。亦与声闻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19:0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舍利弗(至)解脱三昧。  赞曰。此第三句。论初番云。复种种念观者。如经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障无碍。力无所畏不共法。根力菩提分。禅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皆已具足故。文意大同多少有别。今言知见。广者无边。大者无上。深者难测远者时长穷未来故。此上乃是诸德总句。二智为性故云知见。又此诸德亦是二智眷属所摄故云知见。无量已下诸德别句。依此经文。无量者四无量。即论牒经无障也。无碍者四无碍解。力谓十力。无所畏者四无所畏。论本牒经中不共法十八不共法也。根谓五根。力谓五力。菩提分谓三十七。此上四种经本所无。禅谓色界四静虑。定谓四无色定。解脱谓八解脱。三昧者谓三三昧。三摩跋提谓九等至。此之一种经本亦无。论牒经中有十三门。今此经中合有八门功德名为念观。体即明记之慧解故不可广解。义门各应略为分别。四无量以五门分别。一列名.二释名.三辨行相。四出体性。五辨差别。列名者谓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释名者一缘无量境缘一切有情起此四故。二起无量行行解亦复极广大故。三感无量果得大梵福成如来故。名为无量。四者是数带数释也。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19:0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辨行相者。法界有情总为三类。一无苦无乐者无倒与乐名慈。无嗔为体。二有苦者拔苦名悲。不害为体。三有乐者助喜名喜。不嫉善根为体。复于无苦无乐者起离痴想。于有苦者起离嗔想。于有乐者起离贪想。平等欲令离诸恶故名舍。令舍恶故善舍为体。出体性者。合以三法。谓无嗔.不害.及舍。不嫉体即无嗔无别法故。辨差别者。此各有三。一有情缘作有情想。二者法缘不见有情唯作法想。三无缘复于诸法离分别心。作真如想故名无缘。或法无量缘诸教法。此三之中初共外道。次共二乘。后唯菩萨。初三安乐。后一利益。感果可知。与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有差别者。彼唯实观唯佛所起。缘三界生。并无痴俱。此通假实通凡圣起。缘界不定。非无痴俱。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19:0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无碍解以三门分别。一列名。二辨相。三出体。列名者。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四辨才无碍解。辨相者法谓能诠名句文教。义谓所诠真俗谛理。词谓诸方音声。辨才谓七种辨才。缘此四智无所拘碍。名无碍解。有多差别如决择菩萨地及十地论说。出体者此四即以无漏后得智为体。非证真故。义无碍解亦通正智。初地分得。九地任运离障圆成。佛果满足。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19:0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力略以五门分别。一辨名。二出体。三行相。四次第。五诸门。辨名有二。一列名二释名。列名者一处非处智力。二自业智力。大般若五十三名业异熟智力。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彼名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杂染清净智力。四根胜劣智力。五种种胜解智力。六种种界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彼名遍行智力。八宿住随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尽智力。释名者初总后别。总名力者能摧怨敌义。不可屈伏义。瑜伽菩萨地第四十九.五十.及决择五十七.菩萨藏经第五.显扬第四.对法第十四。大般若经皆释此相。与一切种利乐有情功能相应。毕竟胜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说名为力。故以威势能摧难屈名力。对法云善降众魔善记问论。故名十力。十者是数。力用不同有此十种。故名十力。依六释中带数释也。释别名者。因果相当名之为处。若不相当名为非处。故瑜伽云。净不净果非不平等。如实转因是名为处。处者建立义依义起义能建立果为依能起于果法故。因立处名。不平等因与上相违是名非处。于此二种一切智.无滞智清净智离增上慢名之为智。力义如前。各自所作三世三业。或顺现受或顺生受顺后受不定受名为自业。于此正知名自业智力。此于善恶业异熟果中而生智解。亦名业异熟智力。静虑者四静虑。解脱者八解脱。等持者一切有心定等至者一切有心无心定。于此正知名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此等诸定通有漏无漏。加名杂染清净根者信等五根。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19:0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耎中上名为胜劣。于此正知名根胜劣智力。若从他信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成耎中上。爱乐胜解名种种胜解。于此正知名种种胜解智力。若广建立种种姓。或一乘或三乘或四乘或五乘。或贪嗔痴等分行。等。乃至。有情八十千行名种种界。界是姓故。于此正知名种种界智力。若即如是诸趣门中随顺正行。如贪行者修不净观等名遍趣行。或趣一切五趣之行。或诸外道沙门婆罗门。各各异见品类诸行。或此世他世无罪趣行名遍趣行。于此正知名遍趣行智力。能于遍行诸趣之行而了知故。亦名遍行行。若于种种有情众中。四方名字假设安立。品类差别。随先过去所有自体八言说句。一如是名。二生类。三种姓。四饮食。五受苦乐。六长寿。七久住。八寿量边际。于此八中随念六种略所行行。有无量种宿住随念。六略行者。一呼召假名。二刹帝利等色类差别。三父母。四饮食方轨。五兴衰。六寿量。此等宿住是过去境。住宿世故。于此宿住而起随念念俱行智。名宿住随念智力。诸有情类临欲终没名为死时。住在中有名为生时。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19:0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善恶趣死时生时皆能正知名死生智力。一切诸法漏及随眠无余永断。名为漏尽。于此正知名漏尽智力。智者是体力是作用。然智即力更无别性。此中宿住随念相应智力。是邻近释。自余最初处非处。乃至漏尽。是所观境。智力是能观智。处非处乃至漏尽之智力。皆依主释。宿住是境。随念相应智力是能观。亦依主释。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19:0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出体者。决择分五十七云。佛具知根慧根为体。对法论云。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所。菩萨地云。谓总五根为其自性。虽复三文不同。然体有五。一最胜体。故决择分佛具知根慧根为性。二引生体。故对法云若定若慧。三克实体。菩萨地云五根为性。由慧胜故。且说十力慧为自性所以但言处非处等智力。不言信力精进等力。依此即会决择文讫。四相应体。对法又云。及彼相应诸心心所四蕴为性。五眷属体。五蕴为性。定共道共无漏色等助为体故。此虽无文理必应尔。遮犯戒垢助摧怨故。余之三门如无垢称疏第二卷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1 23: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