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1483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2-11-1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梦参老和尚:明心见性绝不等于成佛
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禅宗大德“成佛了”是错误的。开悟并没有成佛,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学习。如果不识文字就从文字学起。例如六祖大师虽然做到了明心见性,但因为不识字所以读经要由别人代读。由此也可见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另一方面,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只授记弥勒佛而并没有授记他人,所以也可以知道明心见性绝不等同于成佛。开悟只是明理,成佛还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修行的功德。
参禅之时要明白自己与佛之心无二分别。这个“明白”不是修得的,而是证得的。但我们学习教义的人要登上十信满心时要经过一万大劫。一万大劫是好长的时间--人的寿岁从十岁每过一百年增一岁直到八万四千岁,又从八万四千岁每过一百年减一岁直到十岁,这样的一增一减才是一小劫。一千小劫才构成一个中劫,一千个中劫构成了一个大劫。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而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成佛、(心)与佛无二无别”的说法在教义上讲是“素法身”。所以虽然我们的体、性与诸佛已成的体、性平等无二,但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成佛并不能与佛的功德相比。佛有利益无量众生的功德,明心见性成就的只是“心”而不是利益众生的功德!所以,念经的时候莫要错误理解。禅是极简单的开示,开示的就是人人都具有与佛无二的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就像人人都有权利来大学读书,但能否进入就要看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对于成佛这一目标来说,不仅仅是人,哪怕是一只蚂蚁都有佛性。在佛来看,人性、畜生性、众生性都可以成就佛性。
我们知道,“佛陀”是印度梵语“Buddha”的音译。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逐渐将佛陀省略为“佛”。佛陀的意义是觉者、觉悟、有智慧。而且这种觉悟不单局限于自己,还能够使别人觉悟。一念恶念已灭,身口意三业存善达到究竟。所以,佛法就是达到善、觉悟、智慧的方法。如果生活中念念不失觉悟,那么即是成就佛道。而禅就是让我们在生活中念念不失,因此禅所包含的范围很广。例如,禅堂前面挂着“选佛场”三字,就是让人们明心见性的禅通达佛道。
“明心见性”中的心可不是我们身体中的心脏。这个心范围极广,三千大千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等等凡用语言表达的事物都在心中。这个心,这个体性,或者经上常说的“觉性”与佛成就的心性平等。凡夫与佛只有此心迷悟之间的差别。而我们现在所用的心并不是这“真心”,而是妄识。这妄识就是将第七识末那识执着为心,而第七识则执着于第八识阿赖耶识。一分真心,一分妄心,妄心是真心所现的影子。
“明心见性”在教义中达到了“十信”,此时信心具足便不会再起恶念,再造恶业。成就十信之后就进入了“初住”,安住于心上。参禅之人与单单学习教义之人的差别,就在于参禅者能够达到明心见性,这正是禅堂所宣扬的。而单单学习教义者则距此甚远,连十信都没有进入,更不要提《华严经》所说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位。证据就是入“初住”的菩萨发菩提心具有大神通力,能够到一百个世界示现为佛与大菩萨渡化众生。有了这样的神通才表明真正进入了“初住”位,发心住的菩萨初发心时成正觉。而我们平时也经常说“发菩提心”,但我们所发的只是“欣乐心”——对佛法诚恳与信任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我们平时所说的“开悟”只是不再造恶业,明白自己的心性与佛无二无别。但达到开悟之后只是真修行的起点,还需要继续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开悟者连发心住菩萨的神通都没有具备,别说一百个世界,就连在这个世界中都无法示现佛身为众生说法。这就像从小学、中学、高中最后到大学的一步步教育,每一步都是为后一步做准备。佛教中的修行也是如此,一位一位而不能跳跃,绝不是禅宗所说的“顿超直入,立证菩提”。这个“成佛”只能说是明心见性而已。与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的大悟不同,释迦牟尼佛经过了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才获得了大悟。而且,即使是“顿超直入,立证菩提”,也是宿世修行的智慧在此时得以显现而已。佛教中没有便宜法门。龙女即身成佛,善财童子即身成佛,都是无量劫来修行的结果。所以,“顿超直入”是指由渐而顿。不仅佛教修行没有便宜,生活中也没有便宜可捡。某些人突然地发财,某些人突然陷入困顿,都是前世与宿世的因缘。学习中也是这样,有的人一学就会,有的人笨得很,怎么学也不懂。一学就会的人因为宿世积累的智慧才能有今天的“顿”。
参禅靠自己,而念佛则是依靠他力。通过观想与称名阿弥陀佛或观音菩萨,就会得到他们的加持。现在流行的念佛法门就是这种依靠他力的修行方式。而参禅却完全不同,参禅的道友会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完全是自力的。念佛的人则完全不同,是要求见佛,仰仗佛菩萨的功德。念佛、观想佛才能得到佛的加持力。两者间的区别大家一定要弄清楚。
【按】末法时期,凡夫能证到十信位的几乎没有,后面还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四十二个阶位,才能达佛境界,开悟只是明白真心,是修行的起点;而不开悟连修行也谈不上!结局如何?继续轮回!所以还是仗弥陀慈悲愿力,老实念佛,往生净土,最为稳当殊胜。对极乐世界至心信乐,信愿持名,往生净土即可一生成佛,佛无妄语;若是全靠自力,要想证得菩提,可说是完全无望。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和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的序中,都批判过“口头禅”现象,称之为“狂慧”,现在有些人看得几页经书,或看法师几段视频,就以为开悟,到处宣扬“自性本空”“见性成佛”之类的大话,这已经不是狂慧,而是狂妄。
【附录】深嗟末世狂禅,只学虚头,全无实解,步步行有,口口谈空。自不责业力所牵,更教人拨无因果,便说“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生遭王法,死堕阿鼻;受得地狱业消,又入畜生、饿鬼,百千万劫,无有出期!除非一念回光,立即翻邪为正;若不自忏自悔自修,诸佛出来也无救尔处!
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饮酒如屎尿相似,便可饮酒;若见端正男女如死尸相似,便可行淫;若见己财如粪土相似,便可偷盗。饶尔炼得至此田地,亦未可顺汝意在!直待证无量圣身,始可行世间逆顺事。古圣施设岂有他心,只为末法僧尼少持禁戒,恐赚向善俗子多退道心,所以广行遮护。千经所说,万论所陈:若不戒淫,断一切清净种;若不戒酒,断一切智慧种;若不戒盗,断一切福德种;若不戒肉,断一切慈悲种。三世诸佛,同口敷宣;天下禅宗,一音演畅。如何后学略不听从,自毁正因,反行魔说!只为宿薰业种,生遇邪师,善力易消,恶根难拔。岂不见古圣道:“见一魔事如万箭攒心,闻一魔声如千锥劄(扎)耳,速须远离,不可见闻!”各自究心,慎莫容易,久立珍重! (永明延寿大师《万善同归集》卷上)
●末世学佛所宜注重者,在知因果与修净土。以知因果,则不敢自欺欺人,作伤天害理、损人利己之事。修净土,则虽是具缚凡夫,便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净土。诸余法门,皆须烦恼断尽(三界内见思二惑),方可了生脱死;否则纵然大彻大悟,有大智慧、大辩才、大神通,晓得过去未来,要去就去,要来就来,尚不能了生死,况具足烦恼者乎?!讲净土,要将净土为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下凡与上圣共修之道,末世众生不修此法,则但种未来之善根,绝难现生出轮回等道理详说。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复郭汉儒居士书二)
须知西方极乐世界,莫说凡夫不能到,即使小乘圣人亦不能到,以彼系大乘不思议境界故也。小圣回心向大即能到。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纵修其余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蕅益大师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铁案也。能信得及,许汝西方有分。 (印光大师 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往生极乐世界,虽一丝烦恼未断,然已圆证三不退,位齐等觉,非己之功,全仗弥陀愿力加持。
常念那摩阿弥陀佛,发愿求生极乐净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