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759|回复: 90

[善导思想传承]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 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末学觉得,与其争论一些问题,不如先好好学习善导大师净土思想。《观经四帖疏》是净宗二祖善导大师的重要著作,也有很多法师讲解过。末学选取大安法师的观经四帖疏讲记来连载,一方面自己学习,另一方面感兴趣的师兄们也可以一起学习。我想这样争议会小一些。愿大家法喜充满。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经四帖疏》讲记
作者:释大安

  本寺第二届净宗研习班正式开学了,于此我们探讨善导大师(下简称导祖)《观经四帖疏》,这一部净土典籍非常重要的注疏,可谓因缘殊胜。

  导祖位列我国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上接古印的龙树、天亲和中国的昙鸾、道绰的思想,下启中国净宗历代祖师思想和净土实践之先河。导祖始终站在净土宗的本位(即阿弥陀佛本愿立场)来诠释净土思想,指导念佛实践,有着对现实世间与个己众生的冷峻解剖,对彼岸极乐世界的倾情仰慕,极具超越之宗教情怀,建立专称佛号之平实家风。其五部九卷,尤其是此《四帖疏》是探讨导祖思想的主要资料。


  导祖的生平德业平实而神奇,与净土宿有深缘。早年偶见西方变相图便油生欣慕之心,云:“何当托质莲胎,栖神净土。”二十岁受具足戒后,与妙开律师共看《观经》,悲喜交叹,乃曰:“修余法门,迂僻难成。唯此观门,定超生死。”抉择净土修行法门,确然不拔。遁迹终南山悟真寺,精修念佛一法。未逾数载,已成深妙。便于定中,备观宝阁、瑶池、金座,宛在目前,得念佛三昧。口念阿弥陀佛一声,即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百声千声,亦出亦然。故被后人称为光明和尚,所住锡的寺院称“光明寺”。受导祖教化的众生甚多,以至于道路上佛号盈野,屠夫也受感召改行来念佛。

  另有一误传导祖“舍身往生”之说,须辨析。道宣律师《续高僧传》记载:“时(导祖)在光明寺说法,有人告导(指导祖—注)曰:‘今念佛名,定生净土不?’导曰:‘念佛定生。’其人礼拜讫,口诵南无阿弥陀佛,声声相次,出光明寺门,上柳树表,合掌西望,倒投身下,至地遂死,事闻台省(指中央政府—注)。”道宣律师与大师是同时代人,其亲闻所记,不至有讹。阿弥陀佛发愿于行人临命终时,前来接引,故“舍身求往生”不符净土法义,亦为佛教戒律所不许,吾人不可不知。

  这部经典由刘宋良耶舍所译。刘宋是南北朝期间,刘裕击败桓玄,与农民起义军孙恩、卢循辈,迫使晋恭帝禅让,登上皇帝位,建立刘宋政权,成刘宋武帝,曾晋封宋王,遂国号宋。刘裕登基皇帝只三年,继位的是他的儿子叫宋文帝,是一个很开明的皇帝,形成了三十年的“元嘉之治”,其时,佛法也很兴盛。无论是西域还是中国北方的大德僧众,云集在南方,或从事佛经翻译,或作义学探讨,或展开种种修行。良耶舍是从西域来的一位高僧,精通三藏,禅学功夫甚深,曾入禅定七日。他来到宋国后,有一位僧含比丘,恭请他翻译了两部重要的经典,一是《药王药上经》,二是这部《观无量寿佛经》。那个时代这两部经典流通教内外,深受欢迎。《药王药上经》主要指向消业障,《观无量寿佛经》主要指向求生净土。

  从刘宋到隋唐,是中国佛教的黄金时期,大乘八宗就是在这个时期肇立与完成的。各宗各派祖师大德大多诞育于这个时期。诸如天台的智者大师,三论宗的吉藏大师,华严宗的杜顺大师与清凉大师,净土宗的昙鸾大师、道绰大师与善导大师,禅宗的达摩祖师等,建宗立派蔚成风尚。其时各宗各派的大德悉不约而同地对这部《观经》予以了关注,并撰写注疏流通。这些祖师大德站在自宗立场,对《观经》所作的阐释,诸如九品的特征、净土的类别、韦提希夫人的身份,以及本经的判教,各有不同,致使《观经》真义,郁而未彰,直接影响到念佛法门的弘传。

  导祖著述《观经四帖疏》,以“楷定古今”的气概,对以往流行的不正确知见,毅然予以拨正。导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非有佛力加持难以成办。故其跋文记载:“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浅短,然佛教幽微,不敢辄生异解,遂即标心结愿,请求灵验,方可造心……即于当夜,见西方空中,如上诸相境界,悉皆显现……自此已后,每夜梦中,常有一僧而来,指授玄义科文,既了更不复见。”可见此《四帖疏》的撰述缘起不可思议。诸佛菩萨悉具梦中作佛事的神力,导祖至诚感通,得佛示现梵僧指授观经玄义。诚可谓“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了。撰述已,又至诚祈请印证,复感夜梦西方瑞相。于此大师方自信满满云:“此义已请证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应知。”古往今来具眼善知识,诸如灵芝元照律师、莲池大师、印光大师等,悉皆推重《四帖疏》,视为等同佛说。吾辈净业行人,能有幸研读此注疏,当生稀有难遭之想。

  《观经》自译以来,智者大师、善导大师、清凉国师、元照律师,各为著疏。后唯智者一疏独传(宋四明尊者为作《妙宗钞》),余三皆佚。清光绪年间,杨仁山居士,由日本请来此经善导疏,刻板流通。印祖在普陀山闭关期间曾阅三遍,发现错讹甚多,因息心详校,订正多达六十五处。此次讲授本便是用印祖校正本。印祖对《四帖疏》高度赞誉:“善导和尚专以平实事相法门,接引末世凡夫,不用观心约教等玄妙法门,其慈悲可谓至极无加矣。”又赞云:“可谓契理契机,善说法要。弥陀化身,殆非虚传。莲宗二祖,万代景仰。”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请看《四帖疏》科判表,先看玄义分。玄义分文初有一段偈颂。

  ○玄义分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各发无上心,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欣。共发金刚志,横超断四流,愿入弥陀界,归依合掌礼。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法性真如海,报化等诸佛。一一菩萨身,眷属等无量,庄严及变化,十地三贤海。时劫满未满,智行圆未圆,正使尽未尽,习气亡未亡,功用无功用,证智未证智,妙觉及等觉,正受金刚心,相应一念后,果德涅槃者,我等咸归命。三佛菩提尊,无碍神通力,冥加愿摄受,我等咸归命。三乘等贤圣,学佛大悲心,长时无退者,请愿遥加被,念念见诸佛。

  《四帖疏》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第一是玄义分,即对《观经》玄妙意旨加以概述性诠释,类似天台家的五重玄义。此归三宝偈共有十四偈,分四段展开。一者劝大众发愿求生极乐净土(二偈),二者归命十方诸佛菩萨(七偈),三者归命净土法门(四偈),四者回向往生(一偈)。

  先看第一结构段,劝勉大众发愿求生极乐净土。道俗就是统指出家众与在家众,所谓佛的七众弟子,各各宣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无上菩萨心,此是成就佛果之要务。不发菩提心,则纵经尘点劫,依然还在轮回。我等凡夫在无量劫的轮转中,却很难产生厌离生死轮回之心,无始劫来,贪念执著于五欲六尘,纠缠于人我是非恩恩怨怨,由是无量劫难出三界火宅。厌离生死乃般若智慧的表现,由于宿世善根福德的匮缺,亦很难生起欣求佛法的道心。导祖观照到众生的轮回真相,便悲愍劝勉大众:幸得人身,幸闻佛法,尤其得闻稀有奇特之念佛法门,便当以如金刚般坚固的志愿,一心称名,求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此念佛法门乃横超三界生死之圆顿妙法,只要往生到极乐彼土,便能截断四种瀑流。一者欲流,即吾人五根对五尘产生的五种欲望,像漩涡一样的湍急。二者有流,指上面色界与无色界的有漏烦恼。三者见流,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见惑。四者无明流,即众生愚痴暗冥,有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信愿念佛,感通佛力,带业横超到极乐世界,任运伏断三界的见思惑、尘沙惑与无明惑。是故当至诚归命,合掌礼拜,求佛加被,圆满往生西方净土之愿。

  第二结构段表述归命佛宝与僧宝。首先,对佛禀白,我善导,至诚恭敬,运心广大,归命尽虚空遍法界十方法报化三身诸佛。法身佛即法性真如海,十方诸佛共证一法身。此法性真如像大海般的深广,故云法性真如海。由真如法身衍生出来的报身度化登地菩萨,由报身应众生机缘显现的无量化身,对此法报化三身诸佛悉要平等地恭敬归命。同时还要一心归命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一切诸菩萨。一一菩萨又有无量眷属,无量的身相庄严及无量神通。这些菩萨或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或是证入十地圣位,数量之多如大海般无涯无际。

  此三贤十地诸菩萨,因地修行的时劫或已圆满,或未圆满;果上的福慧或圆满,或未圆满;现行的烦恼,或已断尽,或未断尽;烦恼习气或完全消除,或尚未完全消除;自行化他的功行或有作意(七地以还),或契入无作妙用(八地以上);或已证一切智,或未证一切智;直到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正受金刚心”,以萨婆若相应之一念金刚智断尽无明,便顿然获证常乐我净之涅槃果德。这四十一阶位的菩萨,我以平等的恭敬心悉皆归命。同时祈愿法、报、化三佛菩提无上尊,以无障碍神通威神力量,于冥冥中,加持摄受,我亦以平等恭敬心悉皆归命。还有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声闻、缘觉与菩萨之三乘诸贤圣,他们长劫以来,常随佛学,效法佛的同体大悲心,自行化他,精进无退者,亦恭请祈愿他们遥相加被,令我得念佛三昧,随心愿得见十方诸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偈颂:
  我等愚痴身,旷劫来流转,今逢释迦佛,末法之遗迹,弥陀本誓愿,极乐之要门,定散等回向,速证无生身。我依菩萨藏,顿教一乘海,说偈归三宝,与佛心相应。十方恒沙佛,六通照知我,今秉二尊教,广开净土门。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第三结构段是归命净土法门。首先,自忖根机,我等愚痴业报身,迷惑颠倒,旷劫以来,于三界六道,常没常流转,今生幸得人身,幸遇释迦佛末法之遗教,尤其是净土经典所昭示的阿弥陀佛本愿之海,往生极乐世界之要门。《观经》所示定善与散善二门,平等回向,悉可得蒙阿弥陀佛弘愿摄受接引,往生到极乐世界,成为阿鞞跋致菩萨,疾速证得无生法忍。
  《观经》所示的定善与散善二门,从判教角度来看,乃属菩萨藏,义理境界如大海般深广之一乘圆顿教。我于此宣说归三宝偈颂,欲与十方诸佛拯济群萌的平等慈悲心相应,作如来使。十方恒沙诸佛以六种神通(即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尽通),能现量观照了知我的心愿。我现今欲秉承本土释迦牟尼佛和极乐阿弥陀佛两尊佛的教敕,广开念佛往生净土之妙门。自信教人信,真为报佛恩。

  最后一偈是回向发愿,愿以此撰述《四帖疏》的功德,平等回施一切众生,俾法界一切有缘众生共同发起念佛往生成佛之心。

  此《归三宝偈》表明导祖深沉的净土情怀。厌离娑婆,欣慕极乐。至诚恳请十方三宝加被,令凡夫业识心顿开佛慧,如实阐释经文法义,为末世注经者作一表范。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此观经一部之内,先作七门料简,然后依文释义。第一先标序题。第二次释其名。第三辨释宗旨不同,教之大小。第四正显说人差别。第五料简定散二善通别有异。第六和会经论相违,广施问答,释去疑情。第七料简韦提闻佛正说,得益分齐。

  这段疏文概述玄义分的结构内容,即讨论《观经》的微言大义,分为七个方面加以展开。玄义分七门料简已(料简即分析、选择、甄别的意思),然后便依随经文章句来消释其义理。这第二大部分便含摄着序分义、定善义和散善义这三分的内容。

  七门料简第一门是首先标举序题,即《观经》是由何等因缘兴起。第二门是解释这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经名。第三门是辨析抉择这部《观经》的宗旨,以及判教之大小。第四门是正面显示这部《观经》由何人宣说。佛经通常由五人宣说,这部经是佛亲口所宣。第五门是解释《观经》定善与散善的内容,以及韦提希夫人起初通请欲生无忧恼处,与光台现出佛国后,蒙佛冥加,别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异同。第六门是针对隋末唐初教界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引经据典加以驳正。主要是援引《观经》与《摄大乘论》的文句和会其真实法义,将表面上看似乎相违矛盾处,加以合会,澄清是非。针对九品往生的身份与“别时意”等重大的理论问题,广泛地设施了种种问答,予以驳正,具体由六个层次加以详细讨论。这是玄义分着墨最多的一科,目的在于破疑启信。第七门是讨论韦提希夫人闻佛正说,得无生法忍的内涵,以及获证决定往生利益是在何时。

  这七门料简,义理弘深,发前人之未发,奇才妙悟,振聋发聩,站在净土不可思议立场加以诠释,如狮子吼,气概非凡。万代之下读诵之,回肠荡气,得未曾有。梵僧指授玄义,果然与众不同。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第一先标序题者。窃以真如广大,五乘不测其边;法性深高,十圣莫穷其际。真如之体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无边,边体则元来不动。无尘法界,凡圣齐圆;两垢如如,则普该于含识。恒沙功德,寂用湛然。但以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

  第一门,首先标举序题。序的含义有二,一者端绪,如丝之得绪,能尽一蚕之丝。此玄义得序,能知观经之旨趣。二者东西墙,如观墙序,则知堂奥之浅深。观首序,则明全经之妙义,剖出经心。此段序题疏文,便有着高屋建瓴钩玄探赜的气势。

  导祖自谦自己私下每常认为,这一“窃以”亦表明导祖恒常思惟佛一代时教如何在末法之际,彰显度生之妙用。真如法性广大如虚空,究竟无边际,五乘(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行人靠自力不能测量其涯底。法性深邃崇高,十地菩萨无能穷极其本际,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真如之性体与性量,虽如是莫测奇妙,然也不越出我等凡夫介尔一念之心。法性无有边际,然无边际的体性却是清净本然,含裹虚空,即吾人每天诵念楞严偈之“妙湛总持不动尊”,六根六识六尘十八界与七大之事相中,如来藏性,完整具足,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无欠无余。
  这不染尘埃之一真法界,凡夫与圣人平等圆满具足,只是有迷悟修证的差殊。由这凡圣修证的差殊,分出两种类别的真如。我等凡夫是有垢真如,即汩没在烦恼中的真如,又称在缠如来藏。诚如《如来藏经》云:“佛告金刚慧菩萨,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乃至德相具足,如我无异。”无垢真如即出缠如来藏。十方诸佛在因地修行,由本觉生起始觉,精进修行,伏断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圆证无垢真如。虽从修证差别上强分两种真如,然从圆融体性上来看,亦只一真如。此真如体性,普遍平等地含摄于一切有情众生的业识心中。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一切众生悉皆具有世出世间恒河沙功德,一切众生悉能由真如寂定之体繁兴自行化他之妙用。由体起用,摄用归体,清净湛然,空而不空。吾人当内重己灵,自信自肯自重。吾人虽有如是尊严的真如佛性,然由于烦恼业障覆蔽深厚,本具清净的真如性体无由彰显其般若智慧的照用。我等凡夫于无明长夜,旷大劫来,起惑造业,轮回不休,苦不堪言。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故使大悲隐然施化,惊入火宅之门,洒甘露润于群萌,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三檀等被,四摄齐收,开示长劫之苦因,令证永生之乐果。只为群迷性隔,乐欲不同。虽无一实之机,等有五乘之用,致使布慈云于三界,注法雨于大悲。莫不等洽尘劳,普沾未闻之益。菩提种子,藉此以抽心。正觉之芽,念念因兹增长。依心起于胜行,门余八万四千。渐顿则各称所宜,随缘者则皆蒙解脱。

  这段疏文精辟地概述释尊出兴于世的本怀和应机施教的善巧,以及众生获益的情形。正因为释尊观照到我等凡夫轮回生死的苦痛,方以大悲心从常寂光土隐然垂迹于娑婆秽土,示现八相成道,应众生种种根机,施以种种教化。惊入三界火宅之门,遍洒甘露法雨,滋润苦恼众生的心田,浇灌发育菩提佛种。于众生浓重之无明永夜,点燃智慧的火炬,烁破众生内心的暗冥,开启智慧光明。释尊以种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以财布施、法布施与无畏布施,平等广被一切众生。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恒顺众生,俾令有缘众生齐入大涅槃城。

  释尊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为我等颠倒众生,开示轮回之苦(八苦交煎),以及招集苦果之因(即见思惑),指示涅安乐之胜果。令修三十七道品以证常乐我净之佛果。一代时教,五时说法,无非欲令众生回归心地本源,了生死成佛道,亦即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之一大事因缘。

  释尊虽以平等大悲,一音说法,一雨普润,然众生积迷已久,烦恼习气厚重,与本具佛性不隔而隔。只追逐世间五欲之乐,生不起一念出离之心。或外道修行者,寻求种种人天福报。释尊面对我等刚强难化众生,并无一念弃舍之心,深知众生鲜有好乐修习大乘佛法之善根,然亦不舍众生,随应众生陋劣之机,从一乘法开出五乘佛法之权用。如是,释尊击法鼓,树法幢,震法雷,广布慈云于三界,注法雨于三界枯槁众生心田。众生因佛说法,生起大悲心,因大悲心生起菩提心,因菩提心引导六度万行,最后圆成佛果。

  五乘佛法的宣演,平等普遍地滋润尘劳困顿的众生,令未闻佛法者获得好乐修习佛法之法益。众生本具的菩提种子,藉着佛讲经说法之胜缘,从心地中激活无上正觉菩提的根芽,因闻思修法,念念得以增长。依着如是菩提心,生起修习五戒十善、三学六度等胜行。

  胜行即佛的通途法门,导祖将其指称为门余八万四千。将八万四千通途法门称为“门余”,意指正门之余。那正门是指什么呢?正门正指净土法门。导祖有偈云:“惭愧释迦诸佛恩,标心为说西方乐,欲使齐归入正门。正门即是弥陀界,究竟解脱断根源。”(《法事赞》)正门即是弥陀界,意谓净土特别法门为正门,其他通途法门为门余。导祖此独具慧眼的判言,豁人心目,称合佛心。通途八万四千法门中有渐法,有顿法,随应种种众生不同根机,随宜宣说,众生修习与其有缘的法门,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解脱利益,此乃释尊一代时教兴起的大致因缘。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讲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请看疏文:

  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期。虽曰教启多门,凡惑无由遍揽。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仁,显彰别意之弘愿。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前面叙述释尊一代时教的应化因缘,以大悲愿力,惊入三界火宅,观机逗教,应病施药,开显五乘佛法,大小偏圆顿渐,种种法门,众生随顺有缘之行法,皆能获致解脱之法益。这主要针对正法与像法的修行者而言。

  释尊一代时教开启了种种法门,即律、教、禅、密、净这五宗。戒律,律身净心,三业清净,断烦恼、证佛性,是故佛世比丘清净受持二百五十条戒,即能证阿罗汉果;教宗(如天台、法相、华严等),依教法修止观,大开圆解,离指见月;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了百当;密宗讲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最后是净土宗,属特别法门,信愿持名,往生净土。虽然施设种种教法,能令众生获益多门,然而由末法角度来讲,末法众生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往生礼赞偈》),烦惑甚重,无由普遍涉入,更无从揽其纲要,以门余八万四千法门来悟证心性很难成就。望洋兴叹,入海数沙,徒然困弊,或是末法众生于通途佛法的一般写照。

  靠通途自力无从契入的众生,却侥幸地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缘。由于摩揭陀国韦提希夫人遭遇儿子阿阇世王子杀父囚母之恶逆,对此世间顿生厌离之心,向释尊哀求往生无忧恼处。佛于头顶光台现出他方世界种种净土,韦提希夫人特别选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祈求释尊教示往生西方净土的方法,即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这是《观经》发起的特别因缘。释尊乃娑婆世界应化之教主,因顺韦提希夫人请法之缘,即广开净土之要门。这里的“要”是切要、精要的意义,“门”是通达的意思。意谓通过这个念佛往生极乐净土之门,疾速了生死,成佛道,即为定善与散善二门。

  正在娑婆化主释迦牟尼佛广开净土要门之时,安乐能仁阿弥陀佛,应时显现在虚空,显彰无条件救拔众生之弘愿(即第七华座观中,韦提希夫人闻释尊说定善观想忧虑难以往生之时,阿弥陀佛应声即现,放光注照,传达“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

  将阿弥陀佛称为“安乐能仁”,寓示阿弥陀佛即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是安住极乐净土的报身佛,释迦牟尼佛是光中化现的应化身佛。二佛同体,华严宗的清凉国师曾说,卢舍那佛即阿弥陀佛。《华严经》中,释迦牟尼佛是卢舍那佛的应化身。若卢舍那佛即阿弥陀佛,则释迦牟尼佛亦即是阿弥陀佛的应化身,由此称阿弥陀佛为安乐能仁也就一以贯之了。可见释迦弥陀二尊开显的即是一净土之要门,并非在要门之外,又开出弘愿门。实则阿弥陀佛弘愿贯穿在要门之始终。吾人当如是体认。

  那么释尊开示的要门即是《观经》中所宣示的定善与散善二门定善就是止息攀缘思虑之乱想,令心静定生起慧力,作十三观之观想散善是以散乱心废恶修善,具体展开即是净业三福与九品往生

  弘愿即是阿弥陀佛以同体大慈悲心,平等接引一切众生往生净土的大愿力。诚如《无量寿经》所云,十方世界一切凡夫众生,无论是善的众生(修五戒十善,四圣谛十二因缘法,三学六度者),还是恶性众生(造作五逆十恶等),如是九法界众生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者,无不皆是乘托阿弥陀佛的大愿(四十八愿)业力(无央数劫积功累德之功德力),作为增上缘而成办往生的。增上缘即是一种助成果实的原因和条件,在某特定时空中,增上缘会上升为一种决定性力量。《法华经》云:“佛种从缘起”,即是佛的种子(指佛性、菩提心)虽然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然如不遇佛出兴于世开示讲经之胜缘,或善知识之化导,如是隐固之佛种亦无从生起。就净土法门来说,我等众生无量劫来,在三界六道头出头没,虽也曾修行,然业力烦恼浩繁,无能出离生死轮回。今生幸遇阿弥陀佛愿力光明,令吾人生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愿心,以此愿心,恳切执持名号,当即与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感应道交,乘托阿弥陀佛大愿船,驶离娑婆生死苦海,安隐抵达涅槃解脱之彼岸。

  今生幸得人身,幸闻佛法,尤其得闻胜妙难思之念佛往生净土法门,当生稀有难遭之想。亟宜拳拳服膺,死尽偷心,老实念佛,矢志极乐。庶不辜负释尊惊入火宅之悲心,弥陀垂手生死深渊、头头接引之慈愿。

  此段乃标显净土应化之因缘,意在劝勉大众舍通途自力,取他力救度。此由末法“教赴时机”所致。诚如印祖所示:“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耳。若不知此意,则法法头头,皆不思议,随修何法,皆无不可。……若知自是具缚凡夫,通身业力,匪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轮回。方知净土一法,一代时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耳。”此段开示与导祖之意蕴,可谓一鼻孔出气,若合符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所弗窥测。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毕命为期。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此即略标序题竟。

  这一段叙说净土法门的施设,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佛法的纲宗可概述为教、理、行、果。佛现量契证真如理体,由此理体应众生根机施设教法。众生依教法来修行证入佛果。于此佛的实智与权智,密意弘深,施设的教门妙合天然,不可思议。净宗教理行果之奥义,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的菩萨与圣位之十地菩萨,以其智慧,欲测度净土教诲奥藏,亦无能企及。更何况我等十信位之下的轻毛凡夫(十信为外凡之位,十信以下称为信外轻毛,以任随风吹之轻毛,比况凡夫心力怯弱,忽东忽西,进退无定),障重福薄,智慧全无,更无从了达净宗幽深之宗旨趣向。是故,我等众生于此净土法海宜生谦敬之心。

  然于此大不可思议之净土法门,吾人当从何入手呢?导祖慈悲地告示吾人——从仰信下手。惟佛语是从,释迦牟尼佛在此娑婆秽土,发遣我等众生,疾速离开此火宅恶世,劝勉吾人“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无量寿经》)。吾人当智慧观照五浊恶世的种种危象,诸如,邪见炽盛,灾难频仍,饮苦食毒(食品安全),竞相争利,不孝不忠,欲海狂澜,此乃我等众生三毒烦恼所感召,亟须时时觉照,成就厌离心。

  正当吾人随顺悲父释迦牟尼佛之发遣,恳求出离五浊之际,阿弥陀佛即如慈母,手中拿着莲华前来接引吾人往生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配合默契,彼唤此遣。阿弥陀佛十劫以来在极乐世界不断地呼唤着我们回归,然吾人业障覆心,有耳如聋,未曾闻到。释迦牟尼佛也是八千次来到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乃至示现百千万亿身,随形六道,悲心发遣吾人速离火宅,前往极乐清凉池。然我等众生刚强难化,不信不听,故令至今尚在轮回,备受众苦。今世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了知弥陀释迦的彼唤此遣,亟须撩衣便行,不容一刻之踌躇,以决定往生净土为生命之鹄的。

  在此苦难的世间,人命无常,国土危脆,苦空梦幻,无可眷恋。唯可精勤,奉行念佛一法,唯此为大,尽形寿执持名号,以此作为本命元辰,以此安立现前狂野之心,以此契入弥陀愿海,以此领略本地风光。如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持佛号,尽其一生,将佛号持至纯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决定兑现其临终接引愿,携观音势至及西方无量圣众,前来接引吾人。吾人当下舍弃此业报污秽之身,神识升入莲台,莲华闭合,弹指间即随阿弥陀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中,华开见佛,即可证入法性之常乐我净,得阿鞞跋致,疾速成就大乘的佛果。导祖以简洁的文字,将净土之应化因缘以及净土之胜妙,画龙点睛地予以彰显。第一序题门法义高度概括地标显,令《观经》之纲宗秘髓得以显豁畅达。开门见山,拨云见月,真实不虚。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第二次释名者。经言佛说无量寿观经一卷。言佛者,乃是西国正音,此土名觉。自觉觉他,觉行穷满,名之为佛。言自觉者,简异凡夫。此由声闻狭劣,唯能自利,阙无利他大悲故。言觉他者,简异二乘。此由菩萨有智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双行,不著有无也。言觉行穷满者,简异菩萨。此由如来智行已穷,时劫已满,出过三位,故名为佛。

  第二,次第解释这部经的名称。这部经全称为《佛说无量寿观经》一卷,梵文的句法结构是名词在前,动词置后,故云无量寿观经。中文的句法结构是动词在前,名词置后,故云观无量寿佛经。二者的意思一样,随顺国人故,即译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经》。

  经题逐一诠释,佛,梵文正音为佛陀,中国人好简,即用一佛字。翻译中文为“觉”,乃觉悟、觉醒的意思,意谓无明大梦中之觉醒者,具自觉、觉他、觉行穷满,三层含义。

  言自觉者,有别于凡夫的不觉,乃指破见思惑、证人我空之阿罗汉、辟支佛,只因二乘声闻心量狭劣,唯能自己解脱生死,发不起普度众生的大悲心。

  言觉他者,有别于二乘声闻,此由菩萨有般若智故,能不住生死而得解脱;有大悲心故,不住涅槃,随形六道,广度众生。无量劫来,常能悲智双行,不住无为,不尽有为,有无本空,中边不立。虽无众生相可得,而炽然拯济众生。

  言觉行穷满者,有别于菩萨,此由如来自初发心修菩萨道,动经三大阿僧祇劫乃至无量尘点劫的修行,断尽一切无明烦恼,最后还用一百劫修三十二相,千福庄严,最终成为超越凡夫、二乘和菩萨的无上士。佛陀出兴于世间,为众生讲经说法,以法光灼破众生内心的无明暗冥。幸闻佛所说的教法,亦是我等众生多生多劫善根佛缘所致。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言说者,口音陈唱,故名为说。又如来对机说法,多种不同,渐顿随宜,隐彰有异。或六根通说,相好亦然。应念随缘,皆蒙证益也。言无量寿者,乃是此地汉音。言南无阿弥陀佛者,又是西国正音。又南者是归,无者是命,阿者是无,弥者是量,陀者是寿,佛者是觉。故言归命无量寿觉。此乃梵汉相对,其义如此。今言无量寿者是法,觉者是人,人法并彰,故名阿弥陀佛。

  经题第二个字为“说”。“说”字由“言”与“兑”组成,表明教法是用音声语言来传达,即云口音陈唱。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故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楞严经》),是故释尊一代时教,大多属于口音陈唱,佛灭度后才始结集为文字经卷。

  “兑”有说义,有悦义。《周易》有一兑卦,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意思是说,善言感发人心至深,能令民众为其理想奋斗,而忘却劳烦,能令民众勇往直前,视死如归。善法陈说,民众得劝化之益,大矣哉!兑卦的卦象(卦象符号),上面一个阴爻,下面两个阳爻,给人一种开口笑的意象,愉悦的感觉,大畅本怀的欣慰。“刚中而柔外”,意谓所陈说的内容刚正,而用柔软的语气表达出来。“说以利贞”,意谓说正话真理,才能惠予众生以利益,上顺天道,下应人心,即是佛教讲的契理契机。佛陀在世,讲经说法之前首先要入定观机,出定宣说相应之法,言不虚发,令求法者,就路还家,悉证道果。

  又释尊一代时教,随应众生种种不同的根机,施设了种种不同的法门。或说渐法,或说顿法,或隐说,或显说。有时六根通说,佛六根清净,六根互用,即身业现神变放光,口轮演法,六根愉悦,或放光,或现神变,或密意加持,或四辩演说,令众生见闻觉知,悟入法性;或令众生透过眼根见色,悟入法性;或耳根闻法,悟明心性;或令众生鼻根嗅香,证入圆通;或令众生舌根尝味,觉悟心源;或令众生身根触觉,心光绽现;或令众生意根思惟,得无生忍。

  释尊不仅六根通说觉悟众生,亦以所具之相好光明,摄受众生,教化安立众生于无上正真之道。佛契证无为法性,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显现广度众生之无作妙用,随应众生度化机缘成熟,不失时机地施设种种教法,众生仰蒙世尊慈悲化导,悉获解脱之利益。说法之妙用,赞莫能穷。

  其次,解释经题“无量寿”,此乃这部经典核心词。无量寿是中文的意译。梵文正音为南无阿弥陀佛。可见无量寿与南无阿弥陀佛具等同之关联。具言之,“南”是归的意思,“无”(音mó)是命的意思,“阿”是无的意思,“弥”是量的意思,“陀”是寿的意思,“佛”是觉的意思。全称即为“归命无量寿觉”。归命,表达至极虔诚的信仰。人最看重的是生命,现在把生命都交托出来,表明信心之真确。净业行人把身心交托给阿弥陀佛,祈求阿弥陀佛垂慈接引,超越三界六道之生死旷野。无量寿是阿弥陀佛的核心功德,寿为寂定,光为照用。寂中有照,是故无量寿即具无量光。光寿一体,寂照不二,即是阿弥陀。是故归命无量寿觉,即是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梵音和汉语对应互文翻译,其义法尔如是。

  又《观经》名题中,无量寿是法,觉者是人,经题人与法互彰,故名阿弥陀佛。法即达摩,有轨持之义。“轨”者,轨道,有准则、规范、楷模之意。“持”,由此法则,可任持自性。证知无量寿体性中,含藏着世出世间的一切法,乃无尽之宝藏。是故吾人归命无量寿,即是归依法界无上之法,无量寿即是法界藏身。是故念阿弥陀佛就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生极乐世界就等于生到十方三世一切净土,因极乐世界乃法界藏土故。无量光寿即是当人之自性,亘古亘今,不增不减。乃由无量久远劫以前,有一大国王,舍家弃欲,行作沙门,在世自在王如来座下,称性发四十八愿,由愿导行,动经无央数劫六度万行的卓绝修行,圆满大愿,契证无量光寿,自致而成为阿弥陀佛。是故,阿弥陀佛即是人和法圆满具足的名号,乃是依托一切众生本具光寿之心性,以大智慧、大慈悲、大善巧方便、大威神愿力结晶成的普度九法界众生出离生死苦海的船筏。吾人当珍之宝之,依教奉行之。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又言人法者,是所观之境,即有其二。一者依报,二者正报。就依报中即有其三。一者地下庄严,即一切宝幢光明互相映发等是。二者地上庄严,即一切宝地池林宝楼宫阁等是。三者虚空庄严,即一切变化宝宫华网宝云化鸟风光动发声乐等是。如前虽有三种差别,皆是弥陀净国无漏真实之胜相。此即总结成依报庄严也。

  此段文句,又进而诠释内具人法的无量寿佛,乃是所观想的对境,全体乃一真法界,内涵意境甚深且广,具含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和正报二种庄严。依报即是正报众生依止生存的器界环境,正报是指有情众生。就依报庄严而言,可概述为三类,一者地下庄严,二者地上庄严,三者虚空庄严。略述如下。

  第一地下庄严,是指西方极乐世界七宝地下面所具备的庄严相状。诸如地下金刚七宝金幢,支擎着琉璃地。此金幢形状有八方八楞,一一方面,有百种珠宝构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有八万四千色,如千亿太阳之光明,辉映着琉璃地,流光散彩,互相映发,美不胜收,令往生者目击道存,自然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第二地上庄严,是指极乐世界地面的庄严,七宝地是能持,宝池、宝台、宝树、宝楼阁是所持。七宝地或黄金地面,或琉璃地面。或以黄金作为道路,地与道的界际分明,种种排列组合,由心回转。此由阿弥陀佛因地行德周备,致使感得极乐净土地平如掌,穷微极妙,圆满明净。

  第三虚空庄严,极乐世界不仅地下与地面庄严辉映,即虚空中也有无尽的庄严。由地下地面无量珠宝放出无量色光,其光变化成宝宫殿、宝莲华、宝网、宝云等,悬处虚空,又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遍满空中,又有宝池中摩尼宝珠光中化现的百鸟,诸如鹦鹉、迦陵频伽、共命之鸟,发出和雅的音声。八种清风,吹拂宝树枝叶与铃铎,流出百千万种美妙音乐,清畅哀亮,令人油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西方极乐世界是全方位的庄严。虽然前述有地下、地上与虚空三种庄严的差别之相,然皆源自阿弥陀佛无漏真实的愿心所流现的胜妙之相,即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此真空妙有乃即无相无不相之实相。是故西方极乐世界种种依报庄严,一华一水一叶一音,当体即是阿弥陀佛的三身(法报化)四德(涅槃之常乐我净)。往生者见色闻香,销归自性,当下即能体悟向上一着,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故乡风月。托事显法生解,妙用难思。如是依报三类庄严亦全体凝聚在阿弥陀佛名号中,吾人但信愿执持名号,即可与名号功德相应,徜徉于极乐妙境,沐浴弥陀光明,何幸如之。以无量寿佛总结成极乐依报庄严作为所观之境,令能观能念者,显发自性本具的极乐庄严,托彼名号,显我自性。方便究竟,佛恩浩荡。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又言依报者,从日观下至华座观已来,总明依报。就此依报中,即有通有别。言别者,华座一观是其别依,唯属弥陀佛也。余上六观是其通依,即属法界之凡圣。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通也。又就此六中,即有真有假。言假者,即日想水想冰想等,是其假依。由是此界中相似可见境相故。言真依者,即从琉璃地下至宝楼观已来,是其真依。由是彼国真实无漏可见境相故。

  这一段进一步讨论依报的通别真假,令行人对所观之境有更深入明晰的了解。从日观、水观、地想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直到第七华座观,这七观,总明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就此依报又分通依报和别依报两类。别依报有特别不共义,华座观即唯专属阿弥陀佛,乃阿弥陀佛别愿所成。其余六观,均属通依报,通有共通共享义,体通法界一切凡圣众生。换言之,极乐世界之宝池德水、宝树楼阁、天乐雨华、化禽风树等依报,全属法界一切凡圣众生所有,人人有份。十方众生但得往生彼土,即可现前共同受用。资生用具丰足,不假经营造作。阿弥陀佛果地功德福德之恩赐,早已成办了我等众生之大福。然吾人至今还客作穷子。可不哀哉!

  又就此六种通依报中,又有真依报与假依报之别。假依报有相似假借之义。即前三种观想:日观、水观、冰观等,是假依报。即由此娑婆世界与极乐净境相似、可见而熟悉的境相下手作观,日观为展现极乐净土光明作铺垫。水观、冰观为观成极乐世界琉璃地作前方便。由假依报过渡到真依报,乃是由渐到顿的质变过程,观成假依报(如日、水、冰),尚不能往生净土,唯琉璃地等观成,才能成办往生净土之事。

  从琉璃地下到宝楼观已来,即是极乐世界真依报。真依报是由阿弥陀佛真实无漏的心所流现出来的,真实无漏可观见的清净境相,即第一义谛妙境界相。极乐净土真依报庄严全体是阿弥陀佛无漏真实的功德,亦是一切众生本具的性德。昔唐代大行禅师,专持佛号,心佛相应,琉璃地现前,预知时至,往生西方。证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内具极乐净土全体依报庄严,何其神妙乃尔。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讲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请看疏文:

  二就正报中亦有其二。一者主庄严,即阿弥陀佛是。二者圣众庄严,即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又就此正报中,亦有通有别。言别者,即阿弥陀佛是也。即此别中亦有真有假,言假正报者,即第八像观是也。观音势至等亦如是。此由众生障重,染惑处深。佛恐乍想真容,无由显现。故使假立真像以住心,想同彼佛以证境。故言假正报也。言真正报者,即第九真身观是也。此由前假正,渐以息于乱想。心眼得开,粗见彼方清净二报种种庄严,以除昏惑。由除障故,得见彼真实之境相也。言通正报者,即观音势至等已下是也。向来所言通别真假者,正明依正二报也。

  前文讨论所观之境的依报庄严,此段疏文讨论所观之境的正报庄严,总说乃是依正不二,全彰实相自性。正报指有情识的生命体。正报包含两类,一者是极乐世界教主庄严,即阿弥陀佛是;二者是极乐世界圣众庄严。圣众庄严即阿弥陀佛眷属庄严,又称伴庄严。圣众庄严又分二类。一类是指现在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圣众,数量乃无量无边阿僧祇说;另一类是十方无量无边刹土中,已然圆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信愿持名,决定得生极乐净土的圣众,属于“若当生”类,其数量之多,亦非是算数之所能知。对于“若当生”者,仍归属极乐圣众数内,乃圆顿教不可思议之处。《无量寿经》唐译本中佛告阿难:“彼极乐世界所有众生,或已生,或现生,或当生,皆得如是诸妙色身。”亦是将“或当来往生者”列为极乐圣众一体观。蕅益大师开示:“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如称(通秤)两头,低昂时等。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只今信愿持名,莲萼光荣,金台影现,便非娑婆界内人矣。”(《弥陀要解》)。意谓正当信愿念佛时,七宝池中已生莲华。若精进勇猛,莲华愈加光荣。若懈怠退悔,莲华日渐枯萎。一念既尔,念念皆然。此土念佛为妙因,彼土往生为妙果,虽分彼此,不出现前一念心之自性外。喻如秤之两头,不离一秤。低昂虽分,在于同时。何必等待临命终时方才得生。即此信愿念佛时,便非娑婆之久客,乃为极乐之嘉宾也。

  又此正报中,又有通正报与别正报两类。别正报即阿弥陀佛是。此别正报中又有真正报与假正报之分。何谓假正报呢?即第八观的佛像观,以及佛之左边莲台观世音菩萨像与佛之右边莲台大势至菩萨像。为何在《观经》中,先施设假正报之像观呢?此由娑婆世界众生业障重,烦惑染污深,由是释尊观机,忧虑此等众生率尔观想阿弥陀佛报身容颜,浑浊心水无由显现阿弥陀佛真容,所以就权巧施设假正报——阿弥陀佛像观,来止住障重众生散乱浑浊的心。通过像观成就,便能入到真身观——阿弥陀佛法报化三身一体。释尊开示:欲观想彼阿弥陀佛真身,先当想阿弥陀佛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观经》)通过此像观,证入阿弥陀佛报身真境,是故称像观为假正报。

  何谓真正报?即第九真身观是。此由于观想假正报(阿弥陀佛像),渐渐止息散心乱想,心眼得开,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并见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佛菩萨像,皆放光明,便得遣除昏沉烦惑。由业障遣除故,得见极乐世界真实清净报土之境相,即阿弥陀佛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之身高,如五须弥山之眉间白毫,如四大海水之佛眼。我们天天念《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即是北宋择瑛法师依据《观经》真身观所作。

  别正报即阿弥陀佛,通正报即是以观音、势至为上首的净土所有圣众,以及“十方法界(念佛)同生者”。

  上面所辨析的依正二报,悉有通正(依)报、别正(依)报、真正(依)报、假正(依)报四类差别。如是辨别通、别、真、假之依正二报,乃体现为《观经》十三观,统为所观之境。进而应知,极乐净土依正二报庄严悉具于阿弥陀佛名号中,故知万德洪名,实为圆顿不可思议之法界。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言观者,照也。常以净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辉,照彼弥陀正依等事。
  言经者,经也。经能持纬,得成匹丈,有其布用。经能持法,理事相应,定散随机,义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缘因,乘愿往生,证彼无为之法乐。既生彼国,更无所畏。长时起行,果极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虚空。能招此益,故曰为经。
  言一卷者,此观经一部,虽言两会正说,总成斯一,故名一卷。故言佛说无量寿观经一卷。此即释其名义竟。

  这一段解释经题的最后二字。观,是观照的意思,前文所述无量寿(含依正二报),是所观之境。此观字表能观之心,并指第六识为能观体。或名想念,或称思惟,或号觉照,即此现前一念心生起观照的妙用。大小乘佛法悉皆重视观法,或不净观,或因缘观,或唯识观,或实相真如观。此《观经》,直接观无量寿之佛境,托彼依正,显我心性。宜常以清净信心为手,信得无量寿佛全体依正庄严,即是自性,能观与所观一体不二。藉佛地果觉之增上本质境,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这要由全佛即生、全他即自之大乘圆顿信心下手佛法大海,唯信能入,非布施、持戒能初入佛法。大乘经典常以手喻信: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珍宝;若无手,不能有所取。有信人亦如是,入佛法宝山,自在所取法宝。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此《观经》,以信心之手,以持智慧之辉(信心即般若之光),照彼真实妙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依正庄严等事境。

  经题最后一字是经,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导祖以织布为喻,经线能持纬线,纵横交错,得成匹丈,而有布饰之用。喻指佛所说的经,能持法义。以心作心是之理,衍生定散十六观,乃至称名念佛之事。事由理现,理赖事成,理事相应,随行人不同根机,修习或定善或散善之行法。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能令按《观经》之法修行者,借助定善与散善之教法,生起自己相应之行持,以此教法之胜缘,生起行人修习之正因,必定感应道交,乘托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往生彼安乐净土。

  须知,《观经》所示定善十三观,散善三辈九品往生,悉是依赖阿弥陀佛愿力加持方得成就。即如定善十三观,若无阿弥陀佛大愿加持,我等障重众生是观不清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因自第三琉璃地以来,即为极乐净土真依报,乃属实报庄严土,以通途佛法论,未破无明是不能现量看到实报庄严土的。然此世间行人得弥陀愿力加持,境观相应,即能亲见极乐世界依报境界,以此得遂往生。这不是凡夫自力所能达到,正是阿弥陀佛大愿加持所致。尤其罪恶凡夫,信愿持名十声,仰凭佛力,带业往生,备显阿弥陀佛大悲不舍任一众生之弘愿。

  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能得阿弥陀佛“正定必至涅槃愿”之强缘加持,先得阿鞞跋致(不退转),一生补处位。由极乐净土乃无上殊胜之道场,托事显法,香光庄严,能令往生者疾速证入法性涅槃,常乐我净,即圆成大乘佛果。业力凡夫一经往生极乐世界,便可远离一切恐惧,得大安乐,得大自在。以如佛的寿命,长时不间断地修菩萨六度万行,毕竟证到菩提涅槃果,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证一法身。此法身功德,亘古亘今,广大如虚空,究竟无边际。依此《观经》修行,能得如是胜妙利益,故称之为“经”。

  言“一卷”者,卷即卷怀之义,一轴之中包含无尽义理。此《观经》一部,包含两会正说,一是王宫会,为韦提希夫人说法;二是耆阇会,由阿难尊者在佛面前,为耆阇崛山诸比丘等覆说。故《观经》称为一经两会。虽为一经两会,然两会当机众所得的念佛往生成佛的利益相同,故可总为一部,普摄一切众生,平等惠以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之大利,所以名为一卷。

  由上所诠义理,故言“佛说观无量寿经一卷”,对此经名题的解释,足以彰显此《观经》核心义理。古人一闻经题,全经之大意,思过半矣。吾人得导祖别具慧眼之诠释,豁目警心,增上净土信愿,何幸如之。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三辩释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如维摩经,以不思议解脱为宗。如大品经,以空慧为宗。此例非一。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趣。言教之大小者。问曰:此经二藏之中何藏摄,二教之中何教收?答曰: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

  这段疏文讨论玄义分七门料简之第三门,正面辨别阐释这部《观经》的宗旨,以及判教。每部经都有其独具的宗旨,这是因众生的根机不同,说经场所不同,方法不同,利益不同等,所自然形成的差别性。

  譬如,《维摩诘经》以不可思议解脱为宗。不可思议解脱即证入空性(不二)之妙德,诚如僧肇法师所示:“夫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应,至韵无言而玄籍弥布,冥权无谋而动与事会。”至若维摩丈室,容三万二千狮子之座而不迫迮,向众香国请一钵香饭,悉饱与会大众而无遗;以一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以须弥山之高广,纳芥子中,无所增减,如是等不思议神迹乃证入不二之菩萨大士的解脱境界。

  又般若部中的《大般若经》六百卷,玄奘大师译。般若部为三藏之首。假言说,以显无言无说;晰名相,以显无相一相,而总归于无所有、不可得。《般若心经》以二百六十字,总摄大般若之纲宗法要,不踰无智无得二义。又经开显十喻(如幻、如焰、如水中月,乃至如镜中像),十八空(内空、外空、内外空,乃至无法有法空)。释尊讲般若系经典二十二年,意在破除吾人之执著,了达诸法空性,以同体大悲心,修菩萨大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净业学人亦宜常研读。第因真空妙有,与净土法门大有关联。只要了达真空,才能确信妙用。阿弥陀佛因地,即是证到了诸法空性,生发大愿,由愿导行,才成就西方极乐世界无尽庄严的。诚如《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所开示:“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第一义谛妙境界相,由兹而成立。

  上述两部经宗旨,对照此《观经》而言,非例同,因此《观经》乃一经二宗。历来注经家大多厘定此经以观佛为宗,然导祖说却提出《观经》具二宗旨之灼见。一以观佛三昧为宗,定善十三观经文可作明证;亦以念佛三昧为宗,这是散善九品往生之要目。而观佛三昧和念佛三昧,尤以念佛三昧为优为先。此关键节目,导祖在疏文最后和盘托出:“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导祖深契阿弥陀佛“以名号度众生”之本怀,引领一切众生信愿称名,导归弥陀愿海。天亲菩萨《往生论》中,亦将西方极乐世界三类二十九种庄严,归结为:“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量光)无为法身(无量寿)故。”由观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接纳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生起对阿弥陀佛名号的决定信心,导归名号度众生之本怀,即《般舟三昧经》中,跋陀和(即贤护长者)修般舟三昧成就,见到阿弥陀佛,为度众生故,向阿弥陀佛请问如何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方法,阿弥陀佛亦郑重明示:“常当守念”,即专称佛名,当得往生。

  而观佛三昧只可对应部分众生根机。天台宗学人,好乐止观,对《观经》甚为重视。四明尊者作《妙宗钞》,援入一心三观,理事圆妙。印祖曾于一次闭关中,息心读《观经四帖疏》三遍,对这两种《观经》的注疏有一对比性开示,“善导和尚专以平实事相法门,接引末世凡夫,不用观心约教等玄妙法门,其慈悲可谓至极无加矣。”“若天台宗《观经疏妙宗钞》,谛理极圆融,中下根人,莫能得益,故不若《四帖疏》之三根普被,利钝均益也。”此亦是对导祖虽标一经二宗,实则注重念佛三昧之说,予以首肯赞扬。二位祖师之见,超越时空,同一鼻孔出气,可谓深契佛心之正见也。

  无论是观佛三昧为宗,还是念佛三昧为宗,此二宗旨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是一心回向,以或观佛或念佛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为归趣。可见观佛念佛的目的价值就是求愿往生极乐净土,不可求开悟、得神通、人天福报,或求下一世童贞出家,一闻千悟,生生世世在此世间修菩萨道,这些知见悉与净土法门不相应。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三界火宅,不容一刻滞留,亟须如救头燃,握决定往生之左券,乃净业行人必备的净土情怀。否则,与阿弥陀佛接引大愿相违,便难往生。吾人于此切莫颟顸。

  从判教来看,有大乘的教法,有小乘的教法。有人问:这部《观经》,在声闻藏与菩萨藏中,属于何藏所摄?大乘教与小乘教二教中,属哪一教所收?导祖直截了当地回答:今此《观经》,属菩萨藏所收,顿教所摄。

  由是,净业行人当发大乘菩提心,念佛往生成佛度众生。诚如《观经》世尊所赞叹:“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顿教乃相对于渐教而言,通途教道,自力修行,从初发心直至成佛,经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其事甚难,其道甚远。今但观佛念佛,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一经往生,便住正定聚,成阿鞞跋致菩萨;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于念不退中,顿然超越四十一因位,疾速成佛。是故蕅祖赞誉净土法门乃圆顿中至极圆顿吾辈净业行人深知此《观经》所示观佛念佛法门,为大乘菩萨藏所收,至极圆顿教所摄,当生稀有难遭之想,拳拳服膺。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四辩说人差别者。凡诸经起说,不过五种。一者佛说,二者圣弟子说,三者仙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今此观经,是佛自说。问曰:佛在何处说,为何人说?答曰:佛在王宫,为韦提等说。

  第四门料简,辨析说经人的差别。凡诸小乘经典缘起宣说,概有五种。一者佛金口宣说;二者证到圣果的佛弟子,如声闻、缘觉及菩萨等能说;三者仙人宣说;四者诸天说,诸如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等;五者化人说,即佛菩萨应机变化而宣说。这五种说法者中,唯佛宣说为正,余四人说法,应得佛印证认可,或与佛教三法印(小乘)、一法印(大乘)冥符,方可称为佛教经法。

  今此《观经》,是释迦牟尼佛亲自宣说。净土法门乃唯佛与佛方能究尽并流通之法,非余四人所知境界。佛证一切种智,具大慈悲心。由佛称性宣说,我等众生方能就人生信,孜孜奉行。

  又问:释迦牟尼佛何处说此《观经》,为何人所说?回答:佛在摩揭陀国的王宫为国太夫人韦提希(并及诸宫女、天龙八部等)所说的。王宫是五欲炽盛之处,韦提希是遭受恶逆痛苦之秽质女人。说明净土法门的启化因缘正好从众生生命忧患深处,从众生烦恼处,经佛启迪,生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愿心,从众生烦恼淤泥中伸展出觉醒的莲华,绽放出解脱的芬香。这对于在生死苦海挣扎沉沦的我等众生来说,是一多么重大的幸事呀!韦提希夫人作为一切罪恶凡夫的代表,作为净土法门的启问者,令释尊和盘托出念佛往生净土一法,我等众生方有机缘听闻信受此稀有之法。为此吾人感恩释尊慈悲宣说之余,还得感激净土启教者——韦提希夫人。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讲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请看疏文:

  五料简定散两门,即有其六。一明能请者,即是韦提。二明所请者,即是世尊。三明能说者,即是如来。四明所说,即是定散二善,十六观门。五明能为,即是如来。六明所为,即韦提等是也。
  问曰:定散二善,因谁致请?答曰:定善一门,韦提致请;散善一门,是佛自说。

  玄义分具七门料简,前文已讨论了四门。现今第五门料简是就定善与散善两门的内容加以品评与甄别。导祖本人是一个侧重实修的念佛行人,一门深入专持名号,一往情深求生净土。然在此对《观经》教理作如此深入周详的讨论,可以折射出当时佛教内的生态。佛教自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一个高峰,也是中国大乘各宗各派建立,祖师大德云集的佛教黄金时期。一批义学比丘对经典教理作深入研究,撰述种种注疏论著,呈现百家齐放的局面。《观经》自畺良耶舍于刘宋时翻译以来,一直备受各宗各派大德法师的关注,对《观经》撰述注疏。诸如净影寺的慧远法师,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三论宗的吉藏大师,地论宗的慧光法师,都有《观经》的注疏出来,甚至法相唯识的摄论派的法师等,均对《观经》某些问题作出种种的阐释(导祖概称为诸师)。这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净土法门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由于诸师站在本宗的立场对《观经》所作的某些诠释,并未揭示净土法门真实义,或会阻抑行人对净土法门信愿的建立。有鉴于此,导祖以菩萨心肠,欲为利益广大众生,对此关系到“正法眼藏”、“人天眼目”的重大问题,岂忍缄默。是故条分缕析,撰为此疏,何啻长夜明灯,险途导师。

  定善与散善两门义趣的讨论,是对诸师不正确观点的厘正。诸师可以说都是那个时代的泰斗级的善知识,或是祖师级人物,虽然他们在本宗教理造诣精深,但要论及这个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的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也有其知见偏颇处,如不及时地加以拨正,或会酿成自障障他、不求往生之流弊。

  此定散二门料简分六个层面加以展开。第一是说明能请者是谁?即是韦提希夫人。大乘圆顿的净土法门均属佛无问自说的,因业力凡夫想不到,亦无从请法的。那能够请《观经》之法的韦提希夫人,恰遇一个特别的因缘,将她宿世的净土善根给激发出来,而呈现出能够请净土一法的奇特场景。《观经》发起序记载:王舍大城发生了宫廷政变,阿阇世太子听从恶友提婆达多的教唆,将其父母囚禁起来,韦提希夫人面对着儿子的恶逆行为,于此娑婆秽土顿生极大的厌离,愿托生无忧恼的世界。这说明韦提希虽然是秽质女人,却有着大乘的根性。而她的丈夫,频婆娑罗王遭受被囚禁挨饿的苦境,却无求生净土的愿望。可见频婆娑罗王乃属小乘的根机,不能成为《观经》净土法门的请法者。

  频婆娑罗王是佛的大护法,常依佛陀听法修行,原已证到初果,当其被囚禁之时,于韦提希请往生净土一法之际,世尊即便微笑,从佛口放出五色光明,一一光注照频婆娑罗王头顶,蒙佛光加持,频婆娑罗王当即超证第三之果,即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此云不来,意即不再来此人间受生死之苦了。三果圣人住于色界第四禅上边的五净居天,修夹熏禅,以断除色界和无色界的共八地七十二品思惑,以证阿罗汉果。而当韦提希遭此被囚禁之恶缘,生起厌苦娑婆、欣乐净土之心时,世尊心怀愉悦,何以故?正由韦提希之请,佛广开净土之门,不惟韦提希能得往生,一切有缘众生,若闻即信受,悉能蒙阿弥陀佛愿力接引,横超生死苦海。是故世尊微笑放光,先令频婆娑罗王得三果之益,继令韦提希的请法圆成。作为能请法者的韦提希,开始只是笼统地请往生净土之法,然十方法界有无量无数的净土,到底欲生何方净刹呢?释尊便慈悲地于光台中现出他方净土景象,并加持她特选西方极乐净土,这就完成了韦提希夫人从通请到别请的过程。

  第二要阐明的所请者即是释迦牟尼佛,佛的福德智慧究竟圆满,为一切世间天人所尊重的,又称世尊。佛法尊重,非请不说。虽净土法门本质上属无问自说的体例,然有众生恭敬请法的形态,效果更好。当频婆娑罗王被囚禁时,遥礼世尊,请慈悲派遣大目犍连给他授八关斋戒,世尊慈许,并遣富楼那尊者为王说法。而当韦提希悲恸恳请往生净土法门时,虽韦提希只是希望佛遣目犍连与阿难传达佛语,世尊时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与阿难一同随佛,从虚空飞行至王宫,出现在韦提希面前,来应请宣示这部无上甚深的净土经典。一则表明世尊具同体大慈悲心,二六时中关顾着众生,不失时机地拔苦与乐,二则表明世尊具一切种智,了达法界一切事理性相因果,知一切法,应机说法。尤其净土一法,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宣说流通。由此胜妙因缘,于耆阇崛山隐,显现于王宫,宣说净土稀奇之法。释梵护世诸天亦临空散华供养,亲聆玉音,感应道交,师资道合,成就此百千万劫稀有难逢之胜会。诚如《华严经》偈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

  第三阐明能说者即是释迦如来,这部《观经》所述的净土法门,超情离见,大不可思议,唯有彻悟法界实相、朗然大觉的如来,方能现量亲证净土一法之原始要终、事理因果以及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法界缘起及名号光明威神之力量,诚如《华严经》初卷云:“尔时世尊,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乃至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身遍十方而无来往。皆入诸相,了法空寂。三世诸佛所有神变,于光明中,靡不咸睹。一切佛土,不思议劫所有庄严,悉令显现。”此乃释尊大彻大悟,圆证心性之全体大用,方能称性宣说此奇特胜妙之净土法门。故云,能说者,即是如来。

  第四是阐明如来所说的内容,即是定善与散善二门,展开即为十六观门。所观之境,有极乐净土地下、地面与虚空全方位的庄严,悉由阿弥陀佛福智愿力所成就的无漏真实之胜相。极乐世界正报庄严有阿弥陀佛主庄严与观音势至等圣众庄严,亦是阿弥陀佛大愿所成就,这些通为定善门所摄,而三福九品之散善门尤显不可思议之德用。这些悉为释迦如来金口所宣之法言。

  第五是阐明能为的即是如来,能为意谓能有所作为。如来自证寂静三昧,离一切心意识造作,然以同体大悲,繁兴度脱众生之妙用。韦提希作为被烦恼贼所恼害的众生,于悲痛哀求之时,唯有如来五眼圆明,以威神之力,予以拯救,能满足一切众生的祈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无量劫以来都处在随时拯救的状态。即如大慈悲父阿弥陀佛站立接引众生的姿态,援手随时拯救。因如来具足大悲,有威神愿力,故云,能为即是如来。

  第六阐明所为的,意谓为佛所拯救的对象,即是韦提希等一切众生是也。以韦提希为代表的我等众生,旷劫以来,在生死苦海中挣扎,漩流湍急,遭受灭顶之灾。如来悲愍我等浪子,旷劫以来,随形六道,以种种化身,种种方便予以度化。为度我等业力轮回苦难众生,阿弥陀佛发大愿肇净土,立名号,欲令一切众生疾速脱轮回苦,得涅槃乐。释尊为度我等众生,数数入三界火宅之门,遍洒净土甘露法雨,惠予众生了生死成佛道之真实大利。吾等众生每念于斯,无不感戴释尊如天地般之高广的恩德,吾人唯有信受佛语,念佛求往生,庶几仰报佛恩于百千万分之一。

  上述定散两门之料简,能请与所请是一对,能说与所说是一对,能为与所为是一对。此三对展开的定善与散善的内蕴,至深且巨,直将如来悲智,方便善巧,净土奥藏,被机获益等法义彰显无遗。然微言深义,吾人根钝,还是有诸多不解处。导祖慈悲,又进而施设五重问答,深入探究定散二门之义蕴。

  第一重问答,有人问曰:定善与散善是因谁致请的?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伊时诸师大多认为定散二善悉是韦提希夫人所请的法,草草浏览《观经》,本然地会得出此结论,实则这是似是而非,偏离净土真义的观点。导祖慧眼独具,明确回答,定善一门是因韦提希致请而说,散善一门是佛无问自说的。或云:定善一门是佛随他意而说,散善一门是佛随自意而说。这个辨析惊心动魄,发人深思。定善十三观,是因顺韦提希“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之请,而宣说的内容。当时韦提希看到极乐净土如此庄严妙丽,便主观认为一定需要观佛观想功夫深厚方可往生。实则琉璃地观、宝树观、宝楼观,悉皆不易观想成就。韦提希由此也颇生忧恼。直至第七华座观章中,阿弥陀佛住立空中,放光传达“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的消息,韦提希方始得到往生的信心与安心。可见,释尊应罪恶凡夫的根机,宣说三福九品,方能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尤其是根钝业重的我等众生。释尊随自意无问宣说的散善一门,方是吾辈众生出三界之捷径。为诸众生作不请之友,六字洪名阿伽陀药,大悲普度九法界一切众生,令其速离分段与变易二种生死,速疾圆成大乘圆教佛果。唯自开散善一门,方大畅两土世尊度生之本怀。导祖如是见,如是说,吾人亦宜以拳拳服膺,如是信受奉行。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问曰: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被不虚,何机得受?答曰:解有二义。一者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木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除斯已外,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此即答上何机得受义竟。

  这段疏文含二重问答。第二问:既然定善一门,因韦提希之请而说,散善一门是佛自开,未知定散二门的经文出于何处?第三问:今定散二门的教法既然广被众生根机,令其获往生净土之益,E6实不虚,未知净土教法,何种根机的众生得以信受奉行?第二问涉及界定定散二门的依据,这是属于教法的问题。第三问是讨论何种根机者堪能修习净土法门,这是属于修行的问题。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于此辨析明了,于净土启信,意义重大,不可忽略。

  导祖先回答第三问,何种根机得受净土教法。回应此问,从二种法义加以解答。首先从不堪信受的根机来立说,乃有四种人。第一是诽谤佛法之人,佛法是释尊于菩提树下所证的法界真理,为怜愍救度我等众生故,一代时教,处处宣说,为我们留下宝贵的佛典。吾人研修佛法,渐能洞悉生命真相,修行出离解脱之道,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菩提心,最终获致圆满的出世法益。如无佛法之慧炬,万古如长夜呀,苦难众生无救无归呀。佛法于我等众生的恩典,纵然粉身碎骨,也难报其百千万分之一呀。然有愚痴人,不唯不信受,反而诽谤佛教是迷信,是避难所,西方极乐世界是虚无缥缈的乌托邦,或云大乘非佛说等。这谤法的罪业,比五逆十恶的罪还深重,后果是入地狱如箭射。阿弥陀佛大愿普度一切众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之人。

  第二是无信之人,即一阐提,断善根者,对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是心即佛,乃至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存在,一概怀疑否认。以其浅短的逻辑思维与日常知识加以驳斥,尤其是受现代科学教育出来的人,对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怀疑者甚众。念佛法门,素称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以果地觉作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感应道交,妙德难思。不唯世间俗人难信,乃至佛门内诸修行人中深信者亦不多。无怪乎导祖作偈云:“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自己生起信心很难,教化他人产生信心那就更难。然此难信之念佛往生净土一法,实乃十方诸佛大悲普度一切众生之妙法。吾人能自信教人信,乃真正成就报答佛恩之大事。信心功德无量,唯有狐疑是弃才。是故无信之人亦是拣别之列。

  第三是八难众生,即八种障碍见佛闻法的厄难。具言之,一者地狱难,坠入地狱,遭受种种苦刑,每日万死万生,受苦无间,无能见闻三宝,修习佛法。二者饿鬼难,镇日被饥渴所逼恼,觅食寻水,辛苦万端,不得如愿,无能见佛闻法修行。三者畜生难,被愚痴昏迷所困,受随时被人宰杀所惧,无能闻法修习。四者长寿天难,又称无想天,寿命五百劫,处色界第四禅,是修无想的外道所居,念头不动,如冰冻鱼,故起不了觉照心去闻修佛法。五者北俱卢洲难,四大部洲之一,寿命一千岁,无病夭,衣食自然丰足,生活快乐,生不起修道出离心,佛法不到彼处,属于边地。六者盲、聋、喑哑难,六根不具,障碍见佛闻法修行。七者世智辩聪难,六根完具,智商颇高,逻辑思维发达,然只好乐世间的知识技能,对不可思议的佛法多疑少信,聪明反被聪明误,障碍闻法修行。八者佛前佛后难,福德浅薄,不能生到佛世,不能亲炙佛陀。如出生在佛前,便不能听闻佛法,生在佛后,亦有不能闻法修行的风险。吾人属生在佛后的众生,所幸现处佛教末法时期,还有佛的遗教典籍存世,吾人当珍惜这一得人身闻佛法,尤其闻净土法门的大好因缘,了办出轮回成佛道之大事。末法万年后,释迦法灭,便长夜漫漫了。

  第四类是非人,非人不是指鬼神之类的,非人是指缺德者——非人行。儒家说五常八德是作为人的依据,做人若不奉行仁义礼智信五常,不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就被称为亡八,衣冠禽兽。这类非人,行为乖张,福德浅薄,便无智慧信受净土法门,故亦在拣别之列。

  上述谤法、无信、八难、非人行这四类众生,或因愚痴,或因烦恼覆心,或因恶业习气深厚,无从逢遇净土法门,或遇到也是法不入心,难植信根。这四种人就如同腐朽的木头,不能指望雕成器具,又如同顽石,任何雨水无能以渗入滋润。类似于我慢高山,不存法水。如斯之辈,自暴自弃,不受圣化,诚为可怜愍者也。

  除这四类众生之外,凡是闻到净土法门一心信乐,发起求愿往生之心,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上者尽形寿忆佛念佛,下则或平时或临终十声念佛,悉能乘托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净土。净土法门如天普盖,似地均擎,大造之中,不遗一物,万修万人去,真实不虚。上述讨论即回答何种根机得信受净土法门之义竟。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二出在何文者,即有通有别。言通者,即有三义不同。何者?一从韦提白佛,唯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者,即是韦提标心自为通请所求。二从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者,即是韦提自为通请去行。三从世尊光台现国,即是酬前通请为我广说之言。虽有三义不同,答前通竟。言别者,则有二义。一从韦提白佛我今乐生极乐世界弥陀佛所者,即是韦提自为别选所求。二从唯愿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者,即是韦提自为请修别行。虽有二义不同,答上别竟。

  这段疏文是回答第二重问:未知定善与散善二门经文的出处何在?(表明净土教义必以经文圣言量为依据。)这定散二门的施设,又与韦提希祈请往生净土的因缘直接相关。从《观经》发起序中,导祖梳理出韦提希的祈请有通请与别请二类。

  韦提希通请因缘中,含摄三层不同的法义。是何种递进不同呢?一者,韦提希因她儿子违逆,被囚禁深宫,命在旦夕,愁忧憔悴,遥礼世尊,哀求救护。见佛悲愍示现深宫,韦提希悲喜交集,恳诚向佛表白欣净厌秽之心。“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这即是韦提希标心所念,自为通请所求,乃属于欣厌启愿范畴。二者,韦提希既生起通请所求十方净土之心,而净土胜妙之处,必有胜妙之行,方克往生。韦提希恐有业障,障碍往生,便先五体投地向佛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此即韦提希标心所念,自为通请往生净土的行法。三者,世尊为酬韦提希广求净土之请(即通请),即放眉间光,照十方国,以光明广摄诸佛净土,还于佛顶上,化作金台,如须弥山,佛神力故,显现他方无量诸佛庄严净土,加被韦提希,令其悉皆得见。此段经文彰显释尊度生之善巧方便。因韦提希发言通请往生净土,即是广开净土法门之胜缘。此时若为之总说十方净土,恐韦提希因不能亲眼目睹,内心或存疑惑。是以释尊慈悲,将他方净土景象,一一显现在韦提希眼前。令其随心好乐,自选何方净土往生。上述三层法义递进不同,总答韦提希自为通请去行竟。

  别请即别选所求,包含两层意思。韦提希于世尊光台当中,一一目睹十方佛国,并皆清净庄严,然西方极乐世界,却超胜第一,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大愿智慧与大行福德所庄严成就,穷微极妙,全彰涅槃常乐我净四德,大愿光明普摄九法界众生,速生安养,速证无上菩提,并主动接引,平等普济。名号度众生,妙德难思,故使千经万论共指,十方诸佛赞叹,往圣先贤齐趋。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与娑婆众生有大因缘,致使释尊冥加密遣韦提希特别选择极乐净土作为归命处。是故韦提希明白无误地向世尊禀白别选所求。“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这种信仰的终极指归,既是韦提希宿世净业善根所致,更是释迦弥陀两土世尊加持的结果。经历旷劫轮回的苦苦寻求,终于有了今生的别选所求,称合佛心,诚为百千万劫稀有难逢之一时!

  二者韦提希既选得真往生处,便自忖,得具备特别的妙行,精勤一心修行,方可成就往生极乐净土之胜益。是故韦提希向世尊别求往生极乐之因行。“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韦提希自为请修别行。韦提希别请虽有二层含义不同,总答区别通请之义竟。

  综观韦提希通请与别请之心态与观念,有一共性特点,即是以凡夫的观点,自我的立场,予以祈请。属可思可议的范围,尚未能契入净土不可思议的特质,即以果地觉作因地心,感应道交的奥藏。均属“自为通请”,“自为别请”之列。故释尊随顺韦提希“自为”的祈请,所说的法(即随他意),亦有着相应的可思可议的通途佛法的定善特点。而随自说(即属于佛无问自说的)的三福九品之散善,恰正内具净土大不可思议的事理因果。导祖层层剥笋式的讨论,意在令吾人深明此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2 10: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