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菩提心海

[善导思想传承]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 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9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经文: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这段经文含摄两个层次。从“欲生彼国者”下至“名为净业”以来,即为第四层次——劝修三福之行。此段经文昭明十方一切众生,概有二种根机,一者定善(上根利智者),二者散善(乱想凡夫),若仅依定善来修净土行,即不能普摄一切众生。是以释迦如来善巧方便,显开净业三福之行,以此摄受散动根机之众生。

  言“欲生彼国”者,标举所归之有缘众生。言“当修三福”者,总标行门之内涵也。净业三福即为世福(或云人天福),戒福(或云小乘福)与行福(或云大乘福)。兹具述如下:一者世福,有四句法义。言“孝养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外缘而诞生,云何藉缘?欲界众生,或有化生(无而忽有,假随其所遇,化以离应),或有湿生(湿以合感,附势趋炎,趋避依怙),或有卵生(卵惟想生,动颠倒故),或有胎生(胎因情有,欲颠倒故),此胎卵湿化四生中,各各复有四生。即今胎生有情,弹指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此微尘识,亦受四气,又有四生。余卵、湿、化三生中,亦复如是,故云四生中各各复有四生,如佛经中广说。

  然众生无始劫以来,相因而生,即有父母。既然有父母,即有大恩。若无父者,能生之因(种子)即阙少;若无母者,所生育之缘即乖违;若父母二人俱无,即失诞生之地。要须父母二缘具备,方有受身之处。即欲托胎受身,以自己的业识(又云神识)为内因,以父精母血为外缘,因缘和合,故有此身体。以此生命诞育义理故,父母恩德深重。尤其母亲怀胎已,经过十月,行住坐卧中,因身体沉重故,常生苦恼。又复忧虑临产时死难,若生儿已,经于三年,为哺育婴儿,恒常眠屎卧尿,床被衣服皆亦沾上屎尿,不干不净。好不容易拉扯儿子长大,又操心儿子成家立业诸事。而儿子婚姻后,每每炽爱其妇,亲近幼儿,于父母处,反而生起憎疾之心,如此不行报答父母恩德,不思孝顺父母者,即与畜生无异。经云:“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是故儒佛圣人悉皆倡导孝道。儒家《孝经》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为德之本,本立而道生。佛言:“父母之恩,世莫能报。假令左肩担父,右肩担母,大小便利,随之而下,亦不能报。又使尽世间珍馐,供养父母,经恒沙劫,亦不能报。”孝顺报恩父母,即是修无上福田也。父母乃世间福田之最,佛陀即是出世福田之极,二者统称敬田。

  父母恩重,兹举一公案以证。昔释尊住世时,值遇时年饥馑,无有五谷,人皆饿死,野外白骨纵横。诸比丘等,乞食难得。于时世尊,待比丘等外出托钵去后,独自入城乞食。从早晨到中午,挨家挨户呼唤乞食,无人与食,佛只得空钵而归。明日复入城乞食,又还不得。后日复去,又亦不得。忽有一比丘在道路上逢见佛,见佛脸色异常,面呈饥饿之相。即问佛言:“世尊,今日已食竟也?”佛言比丘:“吾经三日以来,乞食不得一小勺,现今饥饿虚弱,无力共汝说话。”比丘闻佛语已,流下悲伤的眼泪,一直不能停也。即自思忖:“佛是无上福田,恩泽庇护一切众生。我宁愿将此三衣(即比丘所著袈裟)变卖,买取一钵饭,敬奉于佛,今正是最恰当的时机。”作是念已,即买得一钵饭,急速奉献于佛。佛明知故问言:“比丘,时年饥荒,人皆饿死,汝今从何处,得到此一钵纯色米饭来?”比丘将情况如实具白世尊。佛又言:“比丘,三衣者,即是三世诸佛之解脱幢相,此袈裟因缘,极尊、极重、极恩典,汝今变卖此衣,贸易得此米饭与我者,大领汝之好心,然吾不消此钵饭也。”比丘重白佛言:“佛是三界福田,圣中之极圣。尚且言不能消此钵饭,除佛之外,谁能消得了此饭呢?”佛言:“比丘,汝有父母已否?”答言:“有。”佛教敕:“汝将此钵饭供养父母去。”比丘言:“佛尚云不能消化,吾父母岂能消受此饭也?”佛言:“能消受。何以故?父母能生育汝身体,于汝有大重恩,为此可得消受。”佛又问:“比丘,汝父母有信佛心不?”比丘言:“都无信心。”佛言:“今有信心,汝父母见汝恭敬供养钵饭,大生欢喜,由此对佛即发信心。先教汝父母受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即能消受此钵饭食也。”时比丘即受佛陀教敕,既忧伤又敬仰而去。释尊以饥年钵饭因缘,阐释孝道之大义。是故,一切众生大须孝养父母。

  又佛母摩耶夫人生佛,经七日已,即命终,生到忉利天。佛出家成道后,至四月十五日(夏安居时),即升忉利天,一夏三月为母说法,为报十月怀胎之恩。佛尚为后人做榜样,垂范知恩报德,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孜孜孝养父母,故知父母恩深极重。

  言“奉事师长”者,父母生育我等色身,师长成就我等知识慧命。于世间法中,师长教导示范为人处世的礼节,传授知识技能,令成就道德人格;于出世间法中,教劝吾人发菩提心,勤修福慧资粮,乃至成就无上佛果。自始至终,悉皆仰赖师长善知识的提携之力,师长之大恩,最须敬重。服劳奉事,不疲不厌。然孝顺父母与奉事师长,名为敬上行。

  言“慈心不杀”者,此明一切众生,皆以生命为本,若见危及生命的恶缘,惊怖狂走,躲避隐藏,以求苟延残喘。《涅槃经》云:“一切畏刀杖,无不爱寿命。恕己可为喻,勿杀勿行杖。”恕道精神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自己珍爱生命,推己及人,奉行不杀生戒,并进而培植仁慈心,关爱保护一切众生。

  言“修十善业”者,十善业道乃一切世间出世间之大总持门,滋育一切功德。十恶之中(身业三——杀、盗、邪淫,口业四——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业三——贪、瞋、痴),杀业最重,故放在首位。十善之中,长命最善,故与十恶相对待而列,十善业从消极层面受持,即不杀、盗、邪淫,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不贪瞋痴。称为十止善。从积极层面受持,即放生、布施、梵行、诚实语、质直语、清净语与柔软语,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称为十行善。以下九恶与九善相对应者,至九品往生章中,自当广述,此十善业乃世间之善行,又名慈下行。

  小乘福中有三句。言“受持三归”者,此明世间善德轻微,感得的果报不究竟,不完备。然戒德巍巍,能感三乘菩提之果。有缘众生只要归投仰信,从浅至深,首先求受三皈依,然后教令求受众戒。

  言“具足众戒者”,释尊一代时教,殷勤宣说赞叹戒律。因众生持戒故,方得显发佛性。然戒的类别有多种,或五戒(在家居士戒)、八戒(又云八关斋戒,主要为居士方便修出世间法施设)、十善戒、二百五十戒(比丘所持)、沙弥十戒,或菩萨三聚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十无尽戒(《梵网经》所说十重禁戒,言无尽者,心无尽故,戒亦无尽。以一戒中重重无尽故)等,故名具足众戒。又一一戒的类别中,亦有或受持少分戒,或受持多分戒,或受持全分戒。随行人意乐,作种种开合不同。

  言“不犯威仪”者,此明身口意三业,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能于一切戒作方便威仪。有殷重持戒意识,若轻重粗细之戒条,皆能严谨护持,持小小戒犹如持重戒一样,皎如冰霜,若稍加过犯,即时忏悔过愆。故云“不犯威仪”,此名小乘戒善也。

  净业行人当培植殷重的持戒意识,须知,不受三皈,则不能植出世之种。不具众戒,则不能培出世之基。三皈众戒,乃入佛道正因故。

  大乘福含摄四句,言“发菩提心”者,此明众生欣心趣向大乘佛果,不可浅近只发小乘之心。自非广发弘大之心,何能得与无上菩提相会。唯愿我身,量同虚空,心齐法界,尽众生性。我以身业,恭敬供养礼拜一切诸佛,迎送来去运度一切众生,出离生死,无有遗漏。又以我口业,赞叹佛德,讲经说法,有缘众生皆受我教化,言下得道者无量无数。又我以意业,入定观察,何方众生得度机缘成熟,即分身散影,遍达法界,应众生根机予以救度,无一遗漏。我发此大愿,运运增长,犹如虚空,遍一切处,行化流畅,无穷无尽,尽未来际,度化众生,身无疲倦,心无厌足。

  又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又言“心”者,即是众生能求之心。众生发上求佛果,下化众生之心,即为“发菩提心”。

  言“深信因果”者,即有二层含义。一者阐明世间苦乐因果。若作苦(恶)因,即感苦(恶)果。若作乐(善)因,即感乐(善)果。犹如以印印泥,泥印坏时,印文即成。如是因果同时之原理,不得有丝毫的怀疑。

  言“读诵大乘”者,此明佛经教言,譬如明镜,反复读诵,反复思惟,即可开发智慧。若智慧眼开启,自然会生起厌生死苦,欣涅槃乐之道心。

  言“劝进行者”,此明娑婆秽土八苦交煎,众生饮苦食毒,邪师播扬邪知邪见,如刀断众生慧命,令众生起惑造业,流转六道,损害众生。今既善行如明镜,妙法如甘露,明镜即可照正道以回归真如自性,甘露即注法雨于世间而无竭。欲使一切含灵蒙受法雨滋润,平等会归法性之流,安住大涅槃境界。为此大事因缘,故须作如来使,相劝一切众生信愿念佛,径登极乐。

  言“如此三事”以下,总结成上妙之行,即名胜妙净业。

  从“佛告韦提”下至“正因”以来,为第五层次——引圣励凡。佛告韦提希,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十方三世诸佛尚且修持如是三福,得以成办往生成佛之正因。我等业力凡夫,何敢不常随佛学。但能以决定信,一心修持净业三福,必定可得往生极乐净土,这是毫无疑问的。

  上来虽有五个层次法义展开不同,广明散善显行缘竟。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讲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请看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

  这是发起序七科中的最后一科——定善示观缘。分七个层次展开:一者,敕听许说;二者,问当圣意;三者,劝持流布;四者,劝修得益;五者,是凡非圣;六者,重牒前恩,生后问;七者,悲心为物。

  此段经文含三个层次,从“佛告阿难”下至“清净业”以来,是第一层次——敕听许说。此明韦提希夫人前文恳请愿生极乐净刹,继而又请何以得遂往生之行。释迦如来心口已愉悦许可。今就此文句,正式准备开示显彰“教我正受”之方便,宣示念佛往生净土妙法,乃一大事因缘之极要,于九法界众生利益弘深。旷劫以来,稀有难闻,今于此王宫方始宣说。为显此法殷重难遇之义故,致使如来总命阿难及韦提希二人摄耳认真谛听(此即闻慧),于所闻法义,善思念之(此乃思慧)。

  言“告阿难”者,释尊今日欲开示宣说净土法门,汝宜守持此法,传布遐迩,不得令其遗失(为此,阿难于王宫一会后,回耆阇崛山,即为僧众覆讲,构成“耆阇会”)。

  言“告韦提”者,汝是此会请法之人,我今将宣说,汝宜审量听闻,深思法义,信受奉行,不要错失大好因缘。

  言“为未来世一切众生”者,意谓释迦如来降诞南阎浮提,化导众生,偏重于拯救将下三恶道的众生。今时既平等广布慈云,冀望能令未来一切众生,也能沾上念佛妙法的滋润(未来众生浊恶转盛,苦厄逼恼尤深)。

  言“为烦恼贼害”者,此经文阐明凡夫业障厚重,虚妄爱欲迷执深重,不了解三恶道的火坑,已然暗中布在人的足下。藉由宿世善根微因,幸得人身,逢遇佛法,随顺有缘之法,发心修行,拟作进取菩提之资粮。何其六根知闻其人修道之事,竞相侵夺功德法财(内六贼为眼、耳、鼻、舌、身、意,外六贼为色、声、香、味、触、法,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以贼譬之)。今时既已失功德法财,一贫如洗,何得无忧患悲苦之心呢?

  言“说清净业”者,此明释迦如来五眼圆明,以见现在及未来众生无量罪业故,为说忏悔业障之方法。欲令众生断除旷劫以来相续的罪业,洗除垢染,最终永令心地清净洁白。又言“清净”者,依下面十六观门,专心念佛,注心观想西方依正庄严,念念罪业清除,故得清净。

  从“善哉”以下,为第二层次,正面阐明韦提希夫人请问往生净土的方法,称合释尊度生之本怀。

  从“阿难!汝当受持”下至“宣说佛语”以来,为第三层次,正面阐明释尊劝勉阿难受持此法,并广为众人宣说。此念佛法门深妙,乃诸佛之心要,宜广为流通布散。此详明释迦如来前文总告阿难及韦提希,令安静心神听闻信受,此段经文则特别敕令阿难,信受奉行,不得忘失。稠人广众之处,广为宣说,令此妙法流行广播(比丘有住持法道、续佛慧命之责故)。

  言“佛语”者,此说明如来旷劫以来,已然口业清净,究竟远离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等过失,是故随有言说,一切听闻的众生,自然生起信心。于此,释尊劝勉阿难宣说佛语,不能宣说自己的意见,足证弘法当以“述而不作”为准绳。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经文:

  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此段经文,为第四层次,正面阐明劝修观佛念佛得益之相状。此明释迦如来为欲饶益韦提希夫人及未来世一切众生,显垂教法,用作修观之方便。注心观想西方,极乐依正庄严映现眼前,成就厌舍娑婆,欣求极乐之愿心。如是,观想又为成就信愿之方便。

  言“以佛力故”以下经文,说明众生业障深重,触目所及,不见圣境,犹如生来盲人(极乐净土实则与娑婆秽土同在一处,众生为业障所隔故,距离十万亿佛刹之遥,而不见不闻),纵然近于指掌之前,犹不能见之,隔竹帘亦觉远逾千里,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以此比况,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全然超越于凡夫境界之外。凡夫以心意识欲窥探寻求诸佛境界,如缘木求鱼,了不可得。若非佛力冥中加持,凡夫何由得睹极乐净刹。

  言“如执明镜,自见面像”以下,阐明韦提希夫人及未来世一切众生等,以西方依正庄严作为观想之对境,凝神不间断,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相应,即可显现极乐净境。当净土境界现前时,如同手执明镜,自见面像一样,清晰睹见极乐世界。

  言“心欢喜故,得忍”者,此经文表明阿弥陀佛愿力所成就的国土,清净光明,忽尔显现眼前,行人心生大欢喜,得未曾有,因兹大法喜故,即得无生之忍。此无生忍可通信前,称为相似无生;可通初住以上破无明实证无生。于此,多分判断,拟属相似无生

  故导祖又以三种称谓予以界定:亦名喜忍(安住法喜,得佛光照摄故);亦名悟忍(领解生佛父子天性相关,极乐净土实乃阿弥陀佛为我施设故);亦名信忍(深信阿弥陀佛愿力威神决定能令我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此乃玄妙谈及利益,尚未标显何时何处方可获致此无生忍(韦提希得悟忍在第七华座观时)。释尊预先标举,欲令夫人及未来众生,悕心仰慕如是利益,勇猛精进,专心观想,直待见彼净土时,始臻此悟忍。故此无生忍大多属于十信中的相似无生忍(以信心为体),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十地阶位的无生忍(此乃破一品无明以上之无生法忍)。可见,观见净境得忍,亦是成就信愿之近方便。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经文: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此段经文为第五层次,从“佛告韦提”下至“令汝得见”以来,正面阐明韦提希夫人是凡夫非圣人。由于非圣人故,不能靠自力观见西方净境,仰惟佛力冥加,极乐净刹虽距此界有十万亿刹土之遥,亦可明晰睹见。释迦如来担心现在及未来众生错会,言韦提希夫人是圣人非凡夫,由于生起如此疑惑,自己生起怯弱自卑心,意谓韦提希现是大菩萨,我等罪业深重凡夫,何能与韦提希相比?她能修成的事,我等不可企及。为断除诸多众生之疑惑,所以,在此经文中,释尊特别标明“汝是凡夫”。

  言“心想羸劣”者,由夫人实乃凡夫故,自无志向大乘菩提之大心。

  言“未得天眼”等者,此明夫人凡夫肉眼,所见远近有限。既具天眼,所见自界与下界,虽比肉眼略为广阔,然极乐世界乃是三界外的净土,极为遥远,只具肉眼的韦提希何能得见?

  言“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以下,此明前序文夫人依心愿于光台中所见到的十方净刹庄严情景,非凡夫肉眼能企及,亦皆是佛力慈悲加持,方能清晰明见。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经文: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此段经文含摄两个层次,从“时韦提白佛”下至“见彼国土”以来,为第六层次,阐明韦提希夫人再次重复陈白前面所蒙受的佛恩,用以生起后面的启问。此明夫人领会理解佛言“汝是凡夫”之深意,如上面序文中,光台中睹见十方净刹,谓是凭自己能力所睹见。谛闻释尊开示,始见乃是佛以善巧方便,冥加之恩典,方可得睹。若果如是者,佛今住世,众生蒙佛慈念加被,可依得见西方圣境;佛若涅槃,未来无由得蒙加被的众生,如何可得睹见西方极乐世界呢?

  从“若佛灭后”下至“极乐世界”以来,为第七层次,正面阐明韦提希夫人悲心系念佛灭度后的众生,能同自己一样,往生净土,永远舍离娑婆秽土,恒常优游安乐净土。可见,韦提希夫人天性具大乘种性,菩萨心肠。又说明释迦如来运心广大,普欲度脱一切众生,穷未来际而不休止。只是由于时世迁移,众生根机愈来愈浅薄,为度如是众生故,致使释尊减没永生之寿命,消泯可住世长劫的威神,示现成与人类相同的寿数,以示现无常来摄骄慢凡夫,以类同人类归于死亡来教化刚强众生。故云“若佛灭后”,释尊涅槃只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实则无有佛涅槃,也无有涅槃佛。

  言“诸众生”者,此明示释尊入灭息止教化,众生失去皈依之所,无佛力显加化导,烦恼习气现前,不明善恶是非标准,造作诸多恶业,纵横走于六道,或升或堕,于无明长夜中,蠢动慞惶。

  言“浊恶不善”者,是指五浊恶世:一者,劫浊;二者,众生浊;三者,见浊;四者,烦恼浊;五者,命浊。言“劫浊”者,劫是长时,总约四劫而立此假名。意指处于劫减时,诸多的恶法日益增加,诸恶法悉聚集于此时代,故称劫浊。现为住劫中第九减劫,从迦叶佛人寿两万岁时,便进入五浊,释迦佛于人寿百岁时,降诞此南阎浮提,五浊情状便愈加深厚了。
  言“见浊”者,谓自身众恶充满,不知忏悔,反而执著其恶的言行为正确、为善美;他人及有道德者,言行无瑕,然在其眼中,一切均为不是,肆口诽谤。
  言“烦恼浊”者,当今减劫,末法之众生,恶性炽盛,难以亲近。诸众生六根奔逸六尘,贪心追逐五欲享乐,若未获得,便生起猛利瞋恚心,损恼他人,危及社会。
  言“命浊”者,由于前面的见浊与烦恼浊,驱使众生多行杀害,伤及他人及其他众生的生命,无有仁慈报恩孝养之心。既然造作中断他人生命之苦因,欲冀长寿之果报,无由可得。故减劫众生,寿命越来越短促。
  然指称“浊”者,体性为不善。今概略标指五浊义蕴竟。

  言“五苦所逼”者,于八苦中,标取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此名五苦;更加上三苦,即成八苦,一者,五阴盛苦(色、受、想、行、识,如火炽盛);二者,求不得苦;三者,怨憎会苦;总名八苦。此在四圣谛之苦谛中有详尽的界说,兹不赘述。此总明八苦。

  如此五浊、五苦、八苦等,通于六道众生招感接受,未有能超出八苦之外者,此八苦恒常逼恼众生。若有不受此八苦煎熬者,即非凡夫,乃三乘圣人也。

  言“云何当见”以下,此明韦提希标举出未来世受苦劣根众生,所造罪业极为深重;又未生到佛世,不得仰蒙佛陀慈悲加持。此等众生,如何当得睹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上来虽有七层次展开不同,广明定善示观缘竟。

  综上所述,开初标明证信序(如是我闻之信成就、闻成就二种证信),其次标明化前序(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四种证信),最后标明发起序(化前序、禁父缘、禁母缘、厌苦缘、欣净缘、散善显行缘、定善示观缘七大结构段)。上来虽有三序展开次第义理不同,总明此经序分,表明此净土法门发起之殷重,旷劫难遇。藉由韦提希夫人因遇恶逆之缘而发起的净土启问,能令无量众生有幸听闻念佛妙法,成就无数众生往生净土,疾成佛果,可谓法界一大事起兴因缘。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极乐世界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讲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前文介绍过《四帖疏》的玄义分与序分义两大部分。现在进入第三部分——定善义。从此以下,即为全经正宗分部分,内含十六观。下面将对十六观一一观之文句中,对文诠显观想次第。文前标列名目彰显法义,无须预先备显。今且标定设立正宗分经文段落,与注解本经三家诸师略有不同。嘉祥吉藏法师将从“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以下,判为正宗分,而导祖将其判为序分义之厌苦缘。净影慧远法师将“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以下,判为正宗分,而导祖将其判为序分义之欣净缘。天台智者大师将“尔时世尊,放眉间光”以下判为正宗分,而导祖将其判为序分义之欣净缘。

  可见,序分义七大结构段,作为释尊广开净土要门之缘起以及信愿核心内容之展开。导祖慧目独具,判摄与众不同,直接从净土妙法之本质内涵给予标定。从日观初句,下至“下品下生”以来,判定其为正宗分部分。而日观以上经文,虽有多重含义(厌苦、欣净、显行、示观等)展开不同,审看此经文趋势,但是发起正宗分教法之铺垫(由序),应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经文: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

  兹就第一日观中,首先标举名目,其次辨析内容,最后是结语。此日观中又分为五个层次予以展开。这段经文含摄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从“佛告韦提”下至“想于西方”以来,正面阐明总告总劝。“总告”意谓,今欲广说日观等十六观法,先告请法者韦提希夫人,及现在与会乃至未来诸众生。“总劝”意谓,释尊殷勤劝勉端正观想心态,“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摄心专注所观之境,方克有成。此劝出现在初观,实则贯通其他诸观,悉皆宜专心系念,标定西方净境,遥想彼刹。“总告总劝”又谓韦提希于前文中,标心愿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继而又向释尊恳求往生净土正受之行法。释迦如来当时即许可为其宣说。但以净土义理圆顿,众生根机与因缘未能完备,彰显净土妙行难以周全。遂为散动劣机众生,更开净业三福之因行,用作培福载道,圆成信愿根力之助益。又释迦如来三次重复告劝韦提希及与会大众,殷勤劝勉发菩提心、流通此净土法门,此念佛妙法难说难闻。惠以众生出离生死之利甚大。宜广为流布,令一切有缘众生信解弥陀悲心愿力,信愿称名,径登极乐。

  言“佛告韦提:汝及众生”者,此经文明白告知劝谕,汝等若欲平等出离三界轮回者,唯求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方克有成。故宜于此念佛往生法门深加属意。言“应当专心”以下经文,昭示凡夫众生妄念纷飞、散乱动荡,心识攀缘驰走,剧于猿猴,无有一刻一时之安宁。六根遍缘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于此分别计较,贪恋执著,暂时止息妄心奔逸,亦不可得。从生到死,忙忙碌碌,为他人作嫁衣裳,亦乐此不疲。诚如古人云:“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释尊为度钝根劣机众生,施设种种善巧方便,了知众生所缘之境,芜杂甚众,六尘交参,光怪陆离。色尘甫一入目,即起分别而生贪取之心,引发种种计度机谋之乱想。于此,安定心神之三昧,何能获取?对治之法,亟须舍离六尘之妄境,转而系缘极乐之净境,令其专注观想,相续不断。是故于十方无量净刹中,直指西方极乐世界,作为所系缘观想之境,而简除九方之净国。如若系缘观境众多,散动众生便莫衷一是了。诚如导祖偈云:“一切佛土皆严净,凡夫乱想恐难生。如来别指西方国,从是超过十万亿。”

  为观日成就,世尊点示八种方法,统以“一”来指称。一者,端正一身,面向西方(一身);二者,止息六尘攀缘,令心不散(一心);三者,运转自心,专一回向极乐(一回向);四者,所系观想,唯西方净境(一处);五者,不夹杂其他境界,唯观想一境,如初观即曰谛观于日(一境界);六者,恒观一境,无余念间断(一相续);七者,修法唯仰凭阿弥陀佛加被(一归依);八者,依经文作观,心境相应(一正念)。以此八种方法一以贯之,贯彻修观全过程,是名观想成就,能得正定正受,现世便可灭除罪业,得诸信忍、喜忍、悟忍(总名无生忍)。临命终时,仰蒙阿弥陀佛垂慈接引,径登安养,速疾成佛,随此观心成就,解脱生死轮回之大苦(此八种“一”,亦是修习其他诸观之指导原则)。

  从“云何作想”下至“皆见日没”以来,正面阐明第二层次——牒所观事(标举所观之日没事)。此经文表明现在及未来一切众生,长劫流转生死,无明愚痴,不能信解安心之妙法。虽蒙佛慈,指示西方极乐世界为系缘之境,然却不能了知如何启心作观,故使释迦如来为此愚蒙众生反问:“云何作想?”意谓遣除众生疑惑情执,用以郑重开启正念观想彼境之方轨。

  言“凡作想者”,此明总括标举前文启问之意趣,开显后文契入观想净境之方便(由假依报观契入真依报观)。言“一切众生”者,总举修观得以往生之当机众生。

  言“自非生盲”以下,此为简别根机是否具备修日观想之起码条件。

  言“生盲”者,从母胎中出生,眼睛即不能看见物品者,即名为生盲,此生盲人不得教其作日观,由于他不识日轮光相,便缺乏观日之方便(条件)。除生盲者以外,有些是由于日后生病或灾祸等原因而失明者,教其作日观想,尽得成就。这是由于其未患眼疾或灾祸事件时,已曾识别其日轮光明等相状。现今虽然患目疾而失明,但令其善巧撷取日轮或升或落等相状,正念坚持观想,不限时节久暂,必得成就此观想。

  于此,导祖施设一问答,帮助学人对释尊首先拈日观作初观之深意的理解。

  问曰:韦提希上来向佛所请,唯见极乐世界之净境,及至释迦如来许可宣说,即先教令专注住心观想日轮,这里面有何深意呢?
  答曰:先标日观,微密之法义甚多,略标有三:
  一者,欲令众生识知境界系住心念,指示西方令专注不移。日轮亦随春夏秋冬四时更迭而变化,夏日没于西北方,冬日没于西南方,皆作正方,亦不可观,故不取冬、夏两季节,唯取春、秋二际。此时其日轮正东方出升,直西方没落,阿弥陀佛净刹正当日没处,直面超过十万亿佛刹即是。此为系心之方便。
  二者,欲令众生识知自己业障有轻有重。如何得知自己业障轻重呢?由于教其住心观日即可知。开初欲住心观想时,教其住心威仪,令其跏趺正坐,右脚著左大腿上与外齐,左脚安右大腿上与外齐,左手安右手上,调令身体正直,合上口齿,勿相互张开,舌尖抵柱上腭,为令咽喉及鼻孔中,呼吸气道畅通故。
  又日观之前方便,观令地水风火空五大皆空故。先令观身四大,内(自正报)外(依报环境)俱空,了无一物。初想身之地大,皮肉筋骨等,系心观想散向西方(☱兑卦,属秋,属金),尽西方际,乃至不见一微尘之相状。
  又想身之水大,血、汗、津、泪等,系心观想散向北方(☵坎卦,属冬,属水),尽北方际,乃至不见一微尘之相。又想身之风大,散向东方,尽东方际,乃至不见一微尘之相。又想身之火大,散向南方,尽南方际,乃至不见一微尘之相。又想身之空大,即与十方虚空一体相合,乃至不见一微尘不空之相状。
  又想身之五大皆空,了无一物,唯有识大(阿赖耶)湛寂凝然而住,犹如圆镜,内外明照(识大自体本是明净,名内明照;识大妙用能明,观照五大皆空,名外明照),朗然清净。作此观想时,杂心妄想得以除荡,能观之心渐次凝然静定。诚如《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中,《弥勒菩萨识大圆通章》所云:“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然后徐徐运转心念,审谛观想日轮。上根利智者,初始一坐即见日轮明相现于眼前,当日轮境相现前时,或见日轮如铜钱大,或见日轮如镜面大。于此日轮明相上,即可自见业障轻重之相。一者,黑障,犹如黑云遮障日轮(表五逆罪相);二者,黄障,又如黄云,遮障日轮(稍次之业障);三者,白障,又似白云遮障日轮(较轻之业障)。
  此日轮由为云雾所障故,不得朗然彰显明照。众生业障亦复如是,障蔽净心之业境,不能令真心明照。行者若见此三色云障之相,即须惕然警悟,生忏悔心,庄严修饰道场,安置佛像。清净洗浴,著净衣。又焚烧名香供养十方诸佛及一切贤圣。恭对佛像忏悔无始劫以来,乃至今生身口意三业,所造十恶业、五逆重罪(弑父、弑母、杀真人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毁四重戒(杀、盗、邪淫、大妄语)、诽谤正法、断信根之一阐提等罪行。忏悔时,极须悲泣雨泪,痛心疾首,深生惭愧。内彻心髓,痛切自责。
  如是至诚深切忏悔已,还如前跏趺坐法,安定心神,系缘日轮净境。
  日轮明相若出现在眼前,如前文所述黑、黄、白三种云障尽除,所观之日轮净境,朗然明洁清净,此名顿灭业障也。
  或一次忏悔即尽除三种云障,是名利根人。或一次忏悔但除黑云障,或一次忏悔得除黄、白等云障,或一次忏悔但除白云障,此名渐除业障,不名顿灭业障也。
  既于定中所见三种云障,识知自己多劫业相如是,唯须勤苦坚心忏悔,日夜三时(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六时(昼三时、夜三时)等,但信忆自身罪恶深重,即一心皈投阿弥陀佛愿海,唯祈大慈悲父摄取一己罪身。念念称名,时时忏悔,即最是上根上行人之行持也。譬如滚热汤火烧身,一觉知危害,即刻规避,岂可疏忽待时、待处、待机缘、待人,方始除灭业障也。
  三者,欲令众生识知阿弥陀佛依报与正报种种庄严光明等相,不仅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诚如天亲菩萨偈:“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往生论》庄严形相功德成就),内外照曜,超过此日轮光相百千万倍。净业行人若不识知彼极乐净境光相者,即看此日轮光明之相,若行住坐卧、礼佛、忆佛、观想彼土时,恒常作此信解,不久之间,即可得凝定之心,见彼净土之事相,快乐庄严,得未曾有。由观生信,令除疑惑。
  为此三种方便法义故(知方处、知业障、知光相),释尊先教行人作此日想观,用作成办净观之方便。明朝妙意法师赞云:“一轮明镜劫尘封,咫尺弥陀路不通。万法惟心初约日,从知大觉即心翁。”以具日之心,观即心之日,令本性日显现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缘法界境,起法界日,即为光寿一如之心翁。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经文:

  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这段经文含摄三个层次,从“当起想念”下至“状如悬鼓”以来,为第三层次,正教观察。此阐明正观方法,宜正身威仪,面向西方,谛观日轮欲沉没之处。守住事境,专想坚持不移,即能见到状如悬鼓之落日。

  从“既见日已”下至“明了”以来,为第四层次,辨观成相。此经文阐明净业行人标注心念,得见日轮,制止余想,除却他缘,念念不移,守境住心,日轮净相了然而现。又行者初在观想定中,见此日轮时,即得三昧寂静之乐,身心内外,轻安融润,法喜不可思议。当见此日轮光相时,更须摄心令其静定,不得生贪取境界之心。若起贪心,心水即动荡,以心动故,日轮净境即失,或摇动,或暗冥,或变黑,或青、黄、赤、白等色之变相。令能观之心及所观之日轮,不得安定。见此日轮变相时,即警惕自念言:此等境相,摇动不安者,乃由于我贪执心生,妄念散动,致使日轮净境动荡失灭,当下即自安定心神,保持正念。回到原点,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摄心专注所缘之境,心中摇动之相即可除灭,静心及所显净境重又现前。既知此过失,便须警觉,在以后修观过程中,更不得生增上贪心。不唯日观,乃至以下十二观,邪正得失,一同此日观修习之践履。

  观想落日,即见状如悬鼓之落日,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相符,名为正观;观日而不见日,乃见其他境相等,标心之观与所观之境不相符,故名邪观。处身于娑婆世界之大暗宅,六根接触六尘之事相,难以比拟极乐净土之庄严。唯有落日光璨舒辉,稍能比况极乐依正二报内外明洁之光相于百千万亿之一。由此日观想,先远寄心想于极乐,标名莲蕊于宝池。

  从“是为”以下,为第五层次,总结。以上经文所述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上来虽有五个层次展开不同,详细广明日观竟。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三圣.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讲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请看经文: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

  第二水观中,由三大结构段组成。先标举名目,其次辨析所观内容,最后是结语。由六个层次次第展开:第一总标地体,第二地下庄严,第三地上庄严,第四空里庄严,第五光音说法,第六总结。

  从“次作水想”下至“内外映彻”以来,为第一层次——总标地体(净土地面以何为体性)。导祖于此首先施设三对问答,对水观义蕴加以延展性阐释。

  第一问,问曰:前面经文教敕观日,为令行人识知业障轻重,故令作日观想。今于此观中,又教敕观水,未知又有何等深意?
  答曰:日轮恒常照耀,以彰显极乐净土光明不断,无有昼夜。又恐有人疑惑极乐地面不平坦,类似于娑婆秽国之高下不平。只因娑婆世界黑暗舍宅,唯日光能照明。而此世界之丘陵坑坎,未有平坦处。欲取能平之物象,无过于水。水至静而澄时,则水面平正,用以比况极乐世界之琉璃地。

  第二问,又问曰:此娑婆界的水,湿润且轻软,未审极乐世界的水,亦等同于此世界水性质不?
  答曰:此娑婆界水的平正性,以比况彼极乐界地面,齐等无高下;又况转水成冰想,比况彼界琉璃地,内外清澈辉映。
  此表明阿弥陀佛自发弘誓大愿以来,旷大劫来,平等修行六度万行,摧破人法二执,断除一切烦恼习气,故能感得地轮之平正映彻。

  第三问, 又问曰:既教敕观想水以住心, 转水想作冰想,转冰想作琉璃地观。未知云何作法运心,而能令三种境想(水、冰、琉璃地)现前?
  答曰:若住身威仪,一同前面日观中所教的住心法( 跏趺正坐, 舌柱<通拄>上腭等)。又若欲通过观水以取定心之行者,还须对相似之境而作观想(本质水与影水相似),即可容易得静定。行者可于宁静处,取一碗水,置于床前地上,水量无溢出亦无不足,自身在床上坐。可在自己双眉间置一白物,如豆许大,低头面对水上,一心照看此眉间白处,不可转移系缘之境。
  又水初始在床前地上,摇动不静住,临水观看,并不见面像。此时宜不间断地系观,渐渐地面像在水中显现。初时所观面像不定住,或长或短,或宽或狭,有时见,有时不见。水中面像显现时,更须极微细地运心照看。不久之间,水波动相减弱,渐成微细波纹,似动荡又似不动荡。于时,面像渐得清晰显现,虽见面上眼耳鼻口等相,亦无须执取以系心,亦不须强欲不见其显现。但随其自然,呈现者任其显现,能见者任其能见,无强求始无碍。内心照看眼耳等相现前而不执取,唯取眉间白处,了了观之。正念守护,勿令失念系缘他境。当见此眉间白处时,妄心渐渐得以安住,水性湛然静定。
  又行者等,欲识知自心中水波浪不住者,但观此碗中水,或动或不动之相,即可验知自心三境(水、冰、琉璃地),或显现或不显现,以及或明或暗之相状。又等待水静定时,取一米粒,当碗水上,随手投之于水中,其水波即动荡,遍于碗内;此时,自面临碗水上观看之,其眉间白物即动荡。更将一黄豆许,投之于碗水,水波动更大,临水观之,眉间白处,或见或不见。乃至取一红枣,投之于碗水,其水波动荡更大,面上白物及自身头面,总皆隐没不能显现,乃其水波浪翻卷故。
  此情景可喻以法义。言碗者,即喻四大色身容心之器;言水者,即喻自心水也;言波浪者,即喻乱想贪瞋烦恼也;言渐渐波浪止息者,即是行者弃舍五欲六尘之攀缘,由于内惑不起,得以制心一处也;言水静境观者,即是能缘之心无散乱,所缘之境不动荡。能缘心与所缘境悉皆安宁淡泊,所求之宝地境相得以自然呈现。
  又于所观之境呈现时,生起微细贪想及起增上贪之粗想,心水随即波动,心水既动荡,所观之静境当即失去。又以细尘(如米)及粗尘(如枣等)投之寂定心水中,其水波浪即动荡。
  又行者等,但看此碗水或动或不动之相,即可识知自心中水或静住或不静住。又当水、冰、琉璃地三境现前,或失或不失、或邪或正等情状,与前面日观中所陈述之情景无二无别。
  又天亲菩萨《往生论》偈赞云:“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此为第一清净功德成就)”,“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此为第二量功德成就)”。此二偈总括阐明极乐世界宝地之清净及广大的特质,彰显实报庄严土的胜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2 10: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