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菩提心海

[善导思想传承]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 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从此已下,次答定散两门之义。
  问曰:云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答曰:从日观下至十三观已来,名为定善。三福九品,名为散善。
  问曰:定善之中,有何差别,出在何文?答曰:出何文者,经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其文。言差别者,即有二义。一谓思惟,二谓正受。言思惟者,即是观前方便,思想彼国依正二报总别相也。即地观文中说言,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即地观文中说言,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定散虽有二义不同,总答上问竟。

  这段疏文具含二重回答,主要讨论定善与散善两门义趣。这是关涉净土正法眼藏之大事,必须毫不放松地作深入阐释,令净业行人独具只眼,不为通途教理所淆讹。第四重问答,或问:云何名为定善?云何名为散善?定善与散善即往生净土之二种善。凝心摒除杂念者为定善,即以定心所修之善。弃恶修善者为散善,即以散心所修之善。导祖回答,观经所说日观、地观、宝树观,至第十三杂想观名为定善。即以定心观极乐净土之依正二报庄严。后三观系以散心修习净业三福,九品往生之行,故称散善。定散二善为往生之因,阿弥陀佛之弘愿为往生之强缘,因缘和合感应道交之际,乃得往生净土之妙果。定善十三观是应韦提希所请而宣说,散善三福九品乃佛应罪恶生死凡夫之陋机无问自说,令其信愿念佛,蒙佛愿力加被,带业横超,就路还家。是故定善与散善二机总摄九法界众生,万修万人去,功不唐捐。

  第五重问答,或问:定善之中有何差别?若定善有差别,经文出于何处?问题的施设已暗含前提,定善十三观,有着功夫浅深的差别。故导祖回答,定善之中具差别性,亦有经文依据,经言“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定善差别的文句。

  定善差别即有二层法义,一者谓思惟,是即观前方便,思想忆念极乐世界依正二报庄严。依正二报又有总相与别相之分,总相即是通依报和通正报,别相就是别依报和别正报。思惟还是有能想所想,凝心不绝,即见净土之相,此名想心中见,犹有觉想故。即如地想观言:“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即合韦提希所请“教我思惟”一句。

  二者谓正受,是即想心渐微,觉念顿除,心境俱寂,能所不二,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三昧相应,名为正受。即如地想观之言:“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此时呈现的乃是极乐世界真依报,如海印三昧,现量得见极乐净土广阔无边,地平如掌,无量宝盖临空,宝阁华台遍满,无数珍宝曜彩,圣众飞通往来。如此功夫即合韦提希所请“教我正受”一句。观佛(或念佛)功夫虽有定心(正受)与散心(思惟)二义不同,然总答定善差别之问竟。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又上来解者,与诸师不同。诸师将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以为散善。正受一句,用通合十六观,以为定善。如斯解者,将谓不然。何者?如《华严经》说,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异名。与此地观文同。以斯文证,岂得通于散善。又向来韦提上请,但言教我观于清净业处。次下又请言,教我思惟正受。虽有二请,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都无请处,但是佛自开。次下散善缘中说云,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已下,即是其文。

  导祖在这段疏文中,将自己的上述见解与诸师的观点加以对比性考量。诸师将“教我思惟”一句,理解为净业三福与九品往生,判为散善的范围;将“教我正受”一句,通指十六观,判为定善的范围。导祖直截明确地说:这样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诸师的观点不正确呢?导祖提出两条理由,其一援引《华严经》(即晋译《华严》六十卷,佛驮跋陀罗尊者翻译)。《华严经》说,思惟正受只是三昧不同的表达名称而已。意谓思惟正受悉属于三昧范围,只不过三昧也有功夫境界浅深的差异,浅的三昧谓思惟,深的三昧谓正受。《华严经》的经文与《观经》地想观的文义亦相同:“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注:此为思惟义)。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注:此为正受义)。”思惟属事一心,正受属理一心,功夫境界有浅深,然均属地想观成就之相。以《华严》与《观经》文句可证,“教我思惟”一句,不得通于散善,乃属定善的范围。

  其二,上来韦提希通请得生之行,但言:“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在韦提希通请时的观念,唯有忏除业障,安心注想,心净则土净,方得往生西方清净处。在下文韦提希别求往生极乐因行时,又请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仍意谓唯有自力精勤,凝心思惟观察,方有希望获得往生之益。可见,韦提希的通请去行与别请去行,唯是定善。

  而三福九品的散善之文,纵观全经,韦提希都无祈请之处(实则三福九品超情离见,韦提希无从祈请)。证知,散善之文但是释尊无问自开,随自意宣说。亦是佛五眼圆明,观机逗教,为以韦提希为代表的我等罪浊乱想凡夫开出一条出离生死之捷径。在散善显行缘中,佛观照众生根机不一,若只是应韦提希之请,偏说定善之门,只能摄受上根利器,显然摄生未广。佛更观利钝诸根不同的众生,自开三福之行。经云:“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由此证知释尊慈悲方便,显开三福,以应散动根机的众生,令其培福增慧,进而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万德洪名妙德、主动接引众生的大悲愿力,生起决定信心,信愿念佛,带业往生,横超三界,是即九品往生之义蕴。是故,应韦提希之请所说的定善十三观与佛无问自说的散善三福九品,以应一切或定心或散心众生的根机,构成一经二宗,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然定善与散善二门,悉有阿弥陀佛弘愿之加持,一切善恶凡夫得生极乐净土,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而导祖诠释分剖《观经》微言大义,发前人所未发,楷定古今,启发我等众生净土正信,厥功甚伟。吾人当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大悲愿海,成办往生净业,庶几仰报导祖多方启迪、殷殷提携之深恩厚德。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讲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请看疏文:

  六和会经论相违,广施问答,释去疑情者。就此门中,即有其六:一、先就诸法师解九品之义,二、即以道理来破之,三、重举九品返对破之,四、出文来证,定为凡夫不为圣人,五、会通别时之意,六、会通“二乘种不生”之义。

  这段开始进入玄义分七门料简中的第六门讨论。即和融会通《观经》和《净土论》(天亲著)及《摄论》(真谛译)的真实义,消释其看似矛盾之处,并广为施设种种问答,释去大众的疑情。这一门主要针对陈隋时期流传于教内的种种观点,加以拨正。就此门中又分六个层次加以展开。第一,首先陈述诸法师(伊时注释《观经》的大德法师)对九品往生者身份判位的观点。第二,针对他们九品判位过高,如上、中六品悉是大、小乘圣人往生之观点,即引大、小乘教理加以破斥。第三,重举《观经》九品往生文句之真实义,加以破斥。第四,直接援引《观经》文句来证明:九品往生者决定是为凡夫施设而不是为圣人。第五,针对“摄论派”认为下品下生十声念佛不是当生往生,而是作未来往生之因的别时意观点加以破斥。第六,融会贯通“二乘种不生”之真实义,建立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报佛报土的观念,破斥当时将阿弥陀佛净土指为化佛化土的谬见。第六门料简乃玄义分中,着墨最多的部分,集中地体现出导祖护教之真情,楷定古今之弘毅,阐述净土真义之睿智,启发净业行人的信根信力,厥功甚伟。

  在第六门中,导祖所要拨正的诸法师观点,主要是指净影慧远、天台智顗、三论宗的吉藏,及摄论派的慧光,这些悉是陈隋时期佛门泰斗级的人物。其中主要以净影慧远为代表。净影寺慧远法师博通经藏,是当时的义学高祖,著述甚丰,尤其对十地论造诣精深,称为地论派的代表人物。

  伊时正逢周武帝灭佛之际,周武帝为从理论上证明灭佛的正确性,召集儒道释三家共五百位大德到皇宫。当时周武帝陈述灭佛的两个理由,第一是真佛无相,没有必要建寺院佛像,虚糜民财,是故宜应拆毁;第二是说舍俗出家不讲孝道、破坏伦常。周武帝盛气凌人,与会大众不敢抗辩,连当时的僧统法上和尚也沉默。唯慧远法师站出来,就真佛无相与佛教孝道问题与周武帝进行辩论。慧远法师以渊博的学识,缜密的思辩,将周武帝驳得哑口无言。最后慧远法师正义凛然掷地有声地说:“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拣贵贱,陛下何得不怖?”周武帝闻言勃然大怒,说:“但令百姓得乐,朕何辞地狱诸苦。”慧远法师针锋相对地说:“陛下以邪法化人,现种苦业,当共陛下同趣阿鼻,何处有乐可得!”周武帝理屈词穷,只好对大众说:“你们先退回去,以后再集议吧。”最终周武帝还是下定灭佛的决心,慧远法师随即入山隐居潜修。以后隋文帝复兴佛教,恭请慧远法师回京,敕建净影寺,供其专门讲经说法。慧远法师圆寂的时候,皇帝慨叹失去国宝,辍朝三日。

  慧远法师对《观经》和《无量寿经》均为注疏,并撰《大乘义章》,在当时及日后,悉有巨大的影响力。然这位通达教观的法师注解《观经》,尚有谬舛,足证净土法门全体乃不可思议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是故导祖虔恭祈祷佛力加持,得感应与印证后,方对诸法师不正确的观点加以厘正,这绝对不是意气之争,乃是高悬祖印、续佛慧命之使然。由此,吾人对导祖的理论勇气油生景仰。而慧远诸法师或大权示现对净土真义认知不足,彰显净宗之大不可思议,并以此作后来师心自用者诫。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初言诸师解者。先举上辈三人。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何故得知?由到彼即得无生忍故。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已来菩萨。何故得知?由到彼经一小劫得无生忍故。上下者,是种性以上至初地已来菩萨。何故得知?由到彼经三小劫始入初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乘圣人生位。

  先就诸法师解九品之义加以述说,主要以慧远《观经义疏》的观点为代表。首先标举上辈三品往生者。净影慧远认为,上品上生者,是四地至七地以来的菩萨。即是含摄四地、五地、六地、七地这样位次菩萨。为什么说上品上生者是这四个位次的菩萨呢?是由于《观经》云:上品上生者,一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可证得无生法忍。从大乘圆教判教立场来看(如天台、华严),证得无生法忍乃八地菩萨的水平,离一切心意识,无功用道。七地以来,还在心意识的范围,还有作意,还不叫真得无生法忍。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得无生法忍,由果推因,那此往生者一定是已达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菩萨的水平,才能一到极乐世界即得八地证位。这种推论从通途自力修行的立场来看,自是顺理成章,因为菩萨道修因证果,是一渐次过程,不能躐等。然净土法门的修行,自始至终全过程有着阿弥陀佛大慈愿力的加持,以果地觉作因地心,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便有超越通途自力渐次因果的妙德念佛法门之妙因妙果,超情离见,于此可见一斑。

  对上品中生者,净影慧远说是初地至四地以来的菩萨,含摄二地、三地的菩萨,何故得知上品中生者是这四个阶位的菩萨呢?《观经》云:上品中生者往生极乐世界,经一小劫可得无生法忍。经过一小劫就得八地菩萨的位次,所以此品往生者往生时,也应有着初地至四地菩萨的水平,方可一经往生彼土,便能在一小劫短时间内,证入八地。如是推断,于自力修因证果,似在情理之中。

  对上品下生者,净影慧远认为是种性以上至初地以来的菩萨。种性即谓习种性。菩萨阶位一般又分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四类。习种性属于十住位(十住前之十信位不列入菩萨阶位),属于内凡位,性种性为十行位,道种性为十回向位,圣种性为十地位,通常称为三贤十圣。净影慧远所判上品下生者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菩萨。何故得知上品下生者是这三十个位次的菩萨呢?是由于《观经》云:上品下生者,往生到极乐世界,经三小劫方入初地——即欢喜地。即是大乘圣位菩萨,历时三小劫,时间也不长。三贤位菩萨往生彼土获得。由果推因,似在情理之内。由此推断,可得出总的结论:上辈三品往生者,悉是大乘圣人往生的位次。大乘圆教将破一品无明者称为圣人,即初住以上三贤十圣是。天台智顗所判:上品上生者属道种性菩萨——十回向。上品中生者属性种性——十行,性种性就属于十行。上品下生者属习种性——十住。比净影慧远所判略低。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次举中辈三人者。诸师云:中上是三果人。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罗汉故。中中者是内凡。何以得知?由到彼得须陀洹故。中下者是世善凡夫,厌苦求生。何以得知?由到彼经一小劫得罗汉果故。此之三品唯是小乘圣人等也。
  下辈三人者,是大乘始学凡夫,随过轻重分为三品,共同一位。
  求愿往生者,未必然也,可知。

  其次标举中辈三品往生者的判位。净影慧远认为:中品上生者是小乘三果圣人(即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尤特指为第三果——阿那含。何以得知中品上生者是三果人呢?是由于《观经》云:中品上生者,往生极乐世界华开见佛,即得阿罗汉果。由此推想往生者一定有三果的水平,一去才能证到四果的位次。

  中品中生者是内凡位(对四圣谛发相似智解)。如果没有发相似智解就称为外凡。外凡是始修小乘行持,比如由修五停心观,进而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由四念处进而修四正勤(已生的恶要断,未生的恶不让生,已生的善增上,未生的善令生),这三贤位称为外凡。由外凡位进入到四圣谛,苦集灭道的观想,发相似的智慧理解。这阶段有四个位次,叫暖、顶、忍、世第一,称为内凡位。总称七方便人。净影慧远认为中品中生者是内凡位,为什么这样说呢?是由于中品中生者一经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能证得须陀洹果。由通途自力修行次第来看,一定要有内凡的资格水平才能得初果位次。如果还在外凡位,或者整个没有小乘行法的修行功夫,何以骤然得断见惑之初果呢?似顺理成章,无懈可击。

  那中品下生者是指修世间善法的凡夫,外凡位深心厌离三界之苦,恳切求生净土。何以得知中品下生者是外凡位人呢?是由于《观经》云:中品下生者往生到西方净土,经过一小劫,也能证得阿罗汉果的缘故。

  总而言之,中品上生与中品中生,唯是小乘圣人。即中品下生,也是修行世善,厌苦求生的小乘外凡人。

  对于下辈三品往生者,净影慧远认为悉是大乘始学凡夫,即初发菩提心,修行大乘行法者。只是由于其业障烦恼,还会造作种种罪过。随其罪过的轻重分为三品:诸如犯十恶轻罪者即下品上生;犯破戒的罪过者即下品中生;犯五逆重罪者即是下品下生。这三品往生者都是没有大小乘道位的作恶凡夫,然其恳切发愿,得遂往生者。

  以上陈述以净影慧远为代表的对九品往生的见解后,导祖给出一个总的判言:未必然也,可知。意谓诸师见解由通途可思议教理推断,似乎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而却暗于净土大不可思议之事理性相因果。故导祖慨然评曰:未必然也。当头棒喝,振聋发聩,其立论根据,请看下文。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第二,即以道理来破者。上言初地至七地已来菩萨者,如《华严经》说:初地已上,七地已来,即是法性生身、变易生身。斯等曾无分段之苦。论其功用,已经二大阿僧祇劫,双修福智,人法两空。并是不可思议,神通自在转变无方。身居报土,常闻报佛说法。悲化十方,须臾遍满,更忧何事,乃藉韦提为其请佛,求生安乐国也?以斯文证,诸师所说,岂非错也。答上二竟。

  这是第六门的第二层次,即以净土之道与大乘圆教之理来破斥诸师的谬见。九品往生的判位,关系到净宗的正眼法藏,容不得丝毫颟顸。上述净影慧远观点,认为上品上生与上品中生是初地至七地以来菩萨,那初地至七地以来的菩萨是何种境界呢?依《华严经》所述:初地以上七地以来的菩萨,悉是破无明的菩萨摩诃萨。与十方三世诸佛所证同一法身,都是法性生身,即以不生不灭的法性为身。又称变易生身,即三界外之殊胜微细的果报身,系由菩萨无漏的禅定力,以及他的悲愿力所感得的神妙难测之身,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令一切国土微尘,普能容受无边法界。这些菩萨没有三界内分段生死之苦,只是变易生身,不像三界内生死凡夫得经受分段生死中的种种厄难。

  论及初地至七地以来的菩萨的功德,他们已经历了二大阿僧祇劫,修行六度万行之福智;证得人我空(破见思惑)、法我空(分破无明),显发如来藏性,契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大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得大神通,转变无方,获大自在,心能转物;得佛华严三昧、海印三昧、普现色身三昧,念劫圆融,身土不二;随众生种种根性欲乐,作种种化现。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从以智上求自利的角度来看,彼诸菩萨身居实报庄严土,恒常听闻万德庄严之报身佛为其讲经说法。从以慈下化利他的角度来看,彼诸菩萨能分身散影,遍满十方刹土,教化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彼诸菩萨乃佛真子,堪能住持正法,续佛慧命。如七地(远行地)菩萨,“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于彼佛所,以广大心、增胜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恭敬听法,闻已受持,获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于诸佛所,护持正法,常为如来之所赞喜。”(《华严经》)如是广行上求下化大菩萨,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早已长揖三界,不受后有了,只是以慈悲愿力,大作梦中佛事,启建水月道场而已。还用得着仰藉韦提希为其请佛宣说九品往生之济凡之法吗?《无量寿经》记载:十方诸佛敕令座下的菩萨到西方极乐世界,彼诸菩萨一念之间,即得往生西方,供养赞叹阿弥陀佛,闻法授记,出入自在。是故以《华严经》与《观经》文句作佐证,诸师所说的上品上生与上品中生往生者是大菩萨位次,可不是错谬的吗?谨以此回答上品上生、上品中生身份判位竟。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上下者。上言从种性至初地已来者,未必然也。如经说:此等菩萨名为不退。身居生死,不为生死所染。如鹅鸭在水,水不能湿。如《大品经》说:此位中菩萨,由得二种真善知识守护故不退。何者?一是十方诸佛,二是十方诸大菩萨,常以三业外加,于诸善法无有退失,故名不退位也。此等菩萨,亦能八相成道,教化众生。论其功行,已经一大阿僧祇劫,双修福智等。既有斯胜德,更忧何事,乃藉韦提请求生也?以斯文证。故知诸师所判,还成错也。此责上辈竟。

  这一段是驳正诸师对上品下生者身份判位的谬解。净影慧远推断:上品下生者是从种性至初地以来的菩萨,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位次(又称三贤位)的菩萨。导祖直接予以否认:未必然也。如《大智度论》(龙树菩萨著)所说:此等三贤位菩萨,名为不退转菩萨,即阿跋致。具足三种不退转功法。即: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再退到凡夫位);二行不退(修大乘菩萨行,不再退到声闻自了行);三念不退(念念与一切智相应)。此菩萨有大悲心,常常回入生死苦海、烦恼稠林,拔济有缘众生。此等菩萨虽身居三界杂染之处,然因披上般若铠甲,了达诸法毕竟空、无所有,如梦幻泡影,其心清净,故不为五欲六尘所染。好像鹅鸭在水上游,因有隔水之羽毛,水不能沾湿。这是大菩萨自在游化之境界。而具足烦恼之凡夫,便会像落汤鸡,全身湿透,因无般若铠甲故。故《智论》云:阿鞞跋致菩萨方堪于三界度化众生,而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欲在恶世度众生,无有是处。

  《大智度论》记载,舍利弗在般若会上,向佛禀问: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疾与般若空性相应,那么这些人是从何处来到这个地球的?命终之后,他会生到什么地方去?佛告舍利弗:如是菩萨能行般若波罗蜜,疾能相应有两种来处。一是从他方佛国来到这个地球投生的,再就是从兜率内院来这个世间的。这两类人疾能与般若波罗蜜相应,种种陀罗尼、种种三昧疾得现前。若是从人道转生的,根机暗钝,难以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诸陀罗尼门、诸三昧门亦不能很快现前。可知大菩萨悲智双运,方堪以身作则,度化众生,而业力凡夫,于名闻利养、五欲享受面前,鲜有不败堕者。故经云:“名闻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吾人不可不深加戒惧。

  又《大品般若经》说,此三贤位中菩萨,由于得到二种真善知识守护故,方得不退转。是何二种真善知识呢?一是十方诸佛,二是十方诸大菩萨(八地以上)。这些诸佛菩萨,悲心护念他方世界诸菩萨,常以身口意三业自外加持,令其修行一切善法无有退失。是故,此等菩萨名不退转位菩萨。证知,诸菩萨修因证果全过程,都离不开佛力加持。

  据《华严经》载,八地菩萨离一切意识,证得不动地。若十方诸佛不与此菩萨起智门者,彼时即入究竟涅槃,弃舍一切利众生业,亦不能圆成佛果。此八地菩萨得诸佛劝勉加持,忆念宿世愿力,虽知一切法如梦幻泡影,还悲心相续度梦幻众生。见梦中众生沉没生死苦海遭受灭顶之灾,悲心往救,自己顿从梦中豁醒。可知度众生实则在度自己,自他不二故。若无度众生强大愿力,自己于无明大梦中也难得觉醒。可见,八地菩萨若无诸佛加持,在菩提道上,尚有陷阱,何况诸小菩萨。故知《华严经》十地菩萨,地地常不离念佛、念法、念僧,祈希三宝加持,良有以也。

  此等得佛加持的三贤位菩萨,分破无明,分证涅槃三德,亦能于他方世界示现八相成道,教化有缘众生。诚如《楞严经·观世音耳根圆通章》中所示,入流亡所,解六结,证三空,生灭灭已,寂灭现前,顿然获得二种超越,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众生同一悲仰。证到生佛众生等无差别之圆通自性,即圆教初住位,即有三十二应、十四种无畏等无作妙用,能够示现八相成道。初住菩萨能在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示现八相成道,二住菩萨能在一千个三千大千世界示现八相成道,位位增进十倍。分身散影,游戏神通,悲化十方,教化众生。论及此等菩萨修行功夫,已然经过一大阿僧祇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备修六度万行,福德广大,智慧深远。既有如是胜妙功德,还有何事可担忧的呢?此等菩萨难道要仰藉韦提希请求往生一法方可济事吗?由如是大乘经文所证,诸师所判的上品下生者是三贤位菩萨的结论亦是不正确的。上面斥责诸师对上辈三品判位谬见竟。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次责中辈三人者。诸师云中上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途永绝,四趣不生。现在不造罪业,必定不招来报。如佛说言:此四果人,与我同坐解脱床。既有斯功力,更复何忧,乃藉韦提请求生路?
  然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以斯文证,故知诸师所判,义同前错也。以下可知。

  这一段是驳正诸师对中辈三品往生者身份判位的谬解。诸师说中品上生者是小乘三果圣人。然此三果圣人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呢?初果须陀洹已断见惑,虽然还要七次往还天上人间,进而断思惑,然往返都是在善道,不会再堕到三恶道中去,即云三途(指火途地狱,刀途饿鬼,血途畜生)永绝。也不会受业力牵引,堕入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及阿修罗趣,即云四趣不生。三果圣人现世身口意不造罪业,来生必定不遭轮转之苦报。即如初果圣人,得道共戒,虽复转生到人道来修行,但是他自然不会犯戒。初果圣人耕地,昆虫自然离开四寸,这是其道共戒的力量使然。有一公案说有位初果圣人,投生在屠夫家,其父希望他继承屠宰行业。偏这儿子不肯杀生。其父便强行塞给他一把利刀,将他与一头羊关在一个屋子里,说你把羊宰了才能出来。过了一天,屋里没动静,其父就开门一看,惊呆了,他儿子自杀了,羊还存活着。可见初果圣人宁可自杀,也不会破杀生戒。

  初果须陀洹尚且不再造恶业,那二、三、四果圣人更是如此。佛都常赞叹四果圣人:与我同坐解脱床。即解脱见思烦恼,解脱三界生死的系缚,证人我空,得一切智,具六神通,游化人间,神妙莫测,作人天福田,为众生依怙。此三果圣人有如是功德威力,还有何事担忧,要仰藉韦提希请法求往生呢?

  诸师对九品往生者身份的错判,究其原因,乃在执著于自力修行功夫的立场,未能从佛的果觉悲心来考量。导祖深体释迦弥陀两土世尊之悲心,将净土奥要和盘托出。阿弥陀佛以平等大悲心,护佑九法界众生,然对三界中轮回之常没众生,心偏愍念。何谓常没众生?即在生死苦海头出头没,偶尔会伸出头来,但更多的是沉没水中。伸出头来即侥幸生到天人善道,然瞬间又沉堕到三恶道,头出的时间短,头没的时间长,故称常没众生。

  这常没众生很苦呀!剧苦的众生最能觉动诸佛的悲心,故法尔自然地心偏愍念加被常没众生,予以最先最急的救度。然对常没众生最先最急的救度是什么?就是劝勉引导他们深信阿弥陀佛的威神愿力,深信唯有阿弥陀佛,才能垂慈拔救;深信西方极乐世界,才是安乐的故乡。所以世尊来此娑婆,劝导我等常没众生回归极乐净土。所以无问自说九品往生章,乃是针对常没众生来说,正如溺水之人,生命垂危之际,赶急须要拯救。而对于已在岸上的人,便无须赶急,可作从容之救助。以喻表法,溺水之人喻业力凡夫,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恶。若不施以及时拯救,决定没入苦海漩流,坠入三途,长劫受苦。而岸上之者,喻小乘四果圣人、大乘三贤十地者。小乘圣人或已断见思惑,或向断见思惑,不会堕入三恶道,乃至毕竟竖出三界。大乘圣人已证人法二空,已了分段生死,于变易生死中,分破无明,分证常寂光,有大智慧,有大神通。自行化生,逍遥自在。两土世尊对此等大小乘圣人,比较放心,视时节因缘成熟,亦劝导他们导归极乐净土,以期疾速圆成佛果。

  诸师站在通途佛法的立场来阐释九品往生者的阶位,自有其顺理成章之处,然站在净宗特别法门的立场,站在阿弥陀佛大不可思议的愿力加被角度来看,未必然也。导祖援引《华严》、《智论》、《观经》等经文,证实诸师对三辈九品往生者身份判位的错谬。建立九品往生悉为常没众生所施设,由此彰显阿弥陀佛的悲心愿力与净土法门大不可思议之特质。拨云见月,高悬祖印,其功能利益,海墨难书。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讲

  诸位大德比丘、 诸位居士同修:

  请看疏文:

  第三重举九品返对破者。诸师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者。何故《观经》云,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者为三?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读诵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读经,唯能念佛法僧等。此之三人,各以己业专精励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续不断。各回所作之业,求愿往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放光授手,如弹指顷,即生彼国。以此文证,正是佛去世后,大乘极善上品凡夫,日数虽少,作业时猛,何得判同上圣也。然四地七地已来菩萨,论其功用,不可思议。岂藉一日七日之善,华台授手,迎接往生也。此即返对上上竟。

  这一段是七门料简中第六门的第三个层次,重新标举《观经》九品往生文句之真实义,对合经文来破斥净影诸师九品判位之谬见。

  首先来看上品上生,诸师云“上品上生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者”。前文中,导祖从教理角度曾予以驳正,在这里又进一步援引经文加以对破。《观经》在上品上生章云(引述大意):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极乐净土。第一种行人只是能够持戒,慈心不杀,这是指但能持戒修慈者。第二种行人好乐慧学,唯将读诵大乘经典为正修行科目。第三种行人是既未能持戒修慈,亦未能读诵大乘经典,只是修行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佛即是专念阿弥陀佛身口意三业的功德,念法就是念诸佛所证之法,念僧在净土法门就是念观音势至等莲池海会诸菩萨,念戒就是念持戒的功德,念舍就是念布施的功德,念天即是念最后身十地之菩萨。

  以上三种净业行人,各自对己所好乐的行业专心致志,精进勇猛。为出离生死,用功办道,如是行持,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续不间断地修持。各自将所修之行业回向,求愿往生极乐净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化佛、净土菩萨圣众,现在此净业行人面前。阿弥陀佛放眉间光,与诸化佛授手接引。于弹指间,此行人随从阿弥陀佛,即得往生彼极乐世界。

  以此《观经》文句证明,上品上生者正是佛灭度后,具大乘根性之极善上品凡夫。修行的日数虽少,然因发上求下化之大菩提心,修行精进勇猛,故得上品上生之胜益。生到净土,莲华即时开敷,觐见阿弥陀佛,悟证无生法忍,此乃行人发心与行业的猛利所感,阿弥陀佛愿力强缘加被之胜妙。何得判同大菩萨身份呢?前文亦曾论及,四地至七地以来的菩萨,若论其自行化他之功德利益,悉皆不可思议。诸如能够分身十方,行权方便,示现八相成道,游戏神通等,哪里还须藉助一日乃至七日修行之善,仰靠阿弥陀佛手托莲华,授手接引,方能往生净土呢?由此可证,上品上生者,并非四地至七地以来的菩萨,于兹援引《观经》文句来对破上品上生判位观点竟。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次对上中者。诸师云是初地至四地已来菩萨者。何故《观经》云不必受持大乘?云何名不必?或读不读,故名不必。但言善解,未论其行。又言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愿往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一时授手,即生彼国。以此文证,亦是佛去世后,大乘凡夫,行业稍弱,致使终时迎候有异。然初地四地已来菩萨,论其功用,如《华严经》说,乃是不可思议。岂藉韦提致请,方得往生也。返对上中竟。

  其次对上品中生者,净影诸师说是初地至四地以来的菩萨,这一判位是不正确的。导祖援引《观经》上品中生章文句:“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不必”是什么意思呢?意谓净业行人或得读诵,或不得读诵,明受法不定,根据行人根性好乐而定。但言“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意谓善巧信解大乘空义,或听闻一切法如梦幻泡影,毕竟空,无所有,无相无作。虽闻此说,其心坦然,不生疑滞。这些悉是对般若空性的善解,并未论及具备何种行持。

  又经云:“深信因果,不谤大乘。”表明此行人深信世间与出世间苦乐二种因果,不诽谤大乘佛法。以此信解大乘空性与因果的功德回向愿往生极乐净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化佛以及菩萨大众,现在此行人面前,同时授手接引,此净业行人即得随佛往生净土。以此《观经》上品中生章文句来佐证,亦是释尊灭度之后,具大乘根性之次善凡夫,修行德业比上品上生者稍弱(上品上生者具备一日乃至七日精进勇猛的修行),而上品中生者但论慧解,不论其行,故云行业稍弱。由是导致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前接引的状况有差异。上品上生者是阿弥陀佛与无数化佛前来接引,上品中生是阿弥陀佛与一千化佛前来接引。

  可见上品中生者亦是凡夫往生,不是登地以上菩萨的身份。若论初地至四地以来的大菩萨自证化他的功德,诚如《华严经》所说,乃是大不可思议的境界。一念之顷,分身无量,周遍微尘刹土,上供诸佛,蒙佛授记,宣扬演说一切经典,开化一切有缘众生。如是大菩萨还有必要仰托韦提希致请释尊讲法方得往生极乐净土吗?上述援引《观经》文句对破上品中生判位观点竟。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次对上下者。诸师云是种性以上至初地已来菩萨者,何故《观经》云,亦信因果。云何亦信?同上深信,故名为亦。又言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唯此一句以为正业,更无余善。回斯一行,求愿往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一时授手,即得往生。以斯文证,唯是佛去世后,一切发大乘心众生,行业不强,致使去时,迎候有异。若论此位中菩萨力势,十方净土随意往生。岂藉韦提为其请佛,劝生西方极乐国也。返对上下竟。即此三品去时有异。云何异?上上去时,佛与无数化佛一时授手。上中去时,佛与千化佛一时授手。上下去时,佛与五百化佛一时授手。直是业有强弱,致使有斯差别耳。

  这一段是对上品下生者判位过高加以对比性的破斥。净影诸师云上品下生者是种性以上至初地以来菩萨。种性以上乃圆教初住以上,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的菩萨,分破无明,得不退转位。而《观经》上品下生章云:“亦信因果。”何谓亦信?意谓或信因果不定,或信或不信,虽信不深,故名为“亦”。或可亦同前上品中生者之深信因果。又经言:“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意谓此净业行人,于一切大乘佛法,不生怀疑诽谤之心。若起怀疑诽谤,纵使千佛绕身,亦无由可救。

  唯以发无上道心,作为往生正业,更不论其他的善业。何谓无上道心呢?导祖精辟诠释:“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可见,吾辈浊世众生,可从厌离世间之苦下手。八苦交煎、人命无常、国土危脆、人心险恶、灾难频仍,于此自心所感秽土浊恶,深生厌离。于自心所具极乐净境,油生欣慕。带业往生彼土,疾速圆满菩萨福智功德,酬大悲愿力,还入此生死苦海,拯济一切有缘众生。此即是无上菩提心,将此发心功德回向求愿往生彼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现在此行人面前,同时授手接引,此行人即得随佛往生极乐净土。

  以此《观经》文句佐证,唯是释尊灭度之后,一切发大乘心的众生,修行德业不强,致使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前来接引场面与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有差异,而不是圣人往生的身份。若论三贤位菩萨的功德势力,亦是不可思议。初住菩萨能于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示现八相成道,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禀白的耳根圆通所证即是圆初住的水平。这些菩萨亦能分身散影,游步十方无量诸佛净土,随意往生,亲炙世尊。又岂需要藉韦提希为其致请释尊宣示净土一法,劝导往生极乐国呢?业力凡夫于命终时还有疑根,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还得告言“我来迎汝”断疑,坐于金莲华之上。然初住以上的菩萨有甚深智慧,听闻净土一法,能全体担荷。诚如普贤菩萨劝导善财童子与华藏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藏海会圣众悉皆求愿往生一样。援引经文,对破诸师上品下生判位之谬误竟。

  又即此上辈三品往生时圣众接引的场景有差异,上品上生者往生时,阿弥陀佛与无数化佛,同时放光援手接引。上品中生者往生时,阿弥陀佛和一千化佛同时授手接引。上品下生者往生时,阿弥陀佛与五百化佛一时授手接引。此乃上辈三品所修行业有强有弱,致使临命终时,蒙佛接引的状况有此差别。因果法则,功不唐捐,唯心所现,妙感难思。吾辈当依佛敕,孜孜修持,力争上品往生。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次对中辈三人者。诸师云中上是小乘三果者。何故《观经》云,若有众生,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比丘圣众,放光说法来现其前。此人见已,即得往生。以此文证,乃是佛去世后,持小乘戒凡夫,何小圣也。中中者。诸师云见道已前内凡者。何故《观经》云,受持一日一夜戒,回愿往生。命欲终时,见佛即得往生。以此文证,岂得言是内凡人也。但是佛去世后,无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缘,授其小戒,回愿往生。以佛愿力,即得生也。若论小圣,去亦无妨。但此《观经》,佛为凡说,不干圣也。

  这一段针对中辈三人判位谬见,引相关经文予以对破。净影诸师云:中品上生是小乘三果圣人(即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这个判位与经文法义不符。《观经》中品上生章云:“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意谓优婆塞、优婆夷奉持五戒(杀、盗、邪淫、妄、酒),八关斋戒(即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以及出家四众所奉持的沙弥十戒,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乃至佛教七众奉持的菩萨戒。如是净业行人深信因果,具持戒意识,规范身口七支的行为,不敢造作众多的罪过,尤其不敢造作五逆重罪(即弑父、弑母、杀罗汉圣人、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如是修持戒法,或是尽形寿,或一年,或一月,一日,一夜,一时等,大意皆毕命为期,不得毁犯。以此持戒功德,回向愿生极乐净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圣众,现在此行人面前,佛放金色光明,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声闻法,赞叹其出家功德。此净业行人见佛现前,心大欢喜,坐莲华台,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以此《观经》文句佐证,中品上生者,乃是释尊灭度之后,受持小乘戒的凡夫。虽有持戒意识,但未断见思惑,并非断见惑以上之三果圣人。

  中品中生者,诸师判为云是见道以前之内凡者,见道位即是初果须陀洹。初果以前的内凡位,即是由外凡位进入四圣谛的观想,发相似慧解,有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四个位次,这个判位亦与经文不符。《观经》中品中生章云:“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意谓若净业行人于上三品戒,皆同一日一夜,清净无犯,身口意三业威仪,不令有失。以此短时持戒功德回向,愿求往生极乐国,临命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前来接引,即得随佛往生彼土。

  以此经文佐证,中品中生者,乃是释尊灭度后,无善凡夫(既无戒善,又未念佛)于寿命将终之时,忽遇小乘佛法之法缘,蒙善知识授其小乘戒法。此行人认真地受持,以此戒德来回向,愿求往生极乐世界。即乘托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接引得以往生,并非小乘内凡位人。若云是小乘三果圣人或小乘内凡位者也无妨,因为阿弥陀佛平等摄受一切圣凡众生往生净土。然此《观经》本旨,佛但为业力凡夫慈悲宣说,与大小乘的圣人,并无关涉。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中下者。诸师云小乘内凡已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离者。何故《观经》云,若有众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彼佛国土乐事四十八愿等。此人闻已,即生彼国。以此文证,但是不遇佛法之人,虽行孝养,亦未有心希求出离。直是临终遇善,劝令往生。此人因劝回心,即得往生。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为出离故行孝道也。

  对于中品下生者的身份,净影诸师云是小乘内凡位以前的世俗凡夫,即是指小乘外凡众生,在生唯修世间福德而求出离三界者。这个观点亦是不正确的。须知,小乘外凡众生必定修出世间法,所谓五停心观、四念处、四正勤等。而《观经》中品下生章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意谓此类众生,天性调柔善良,居家孝顺父母,见到众生遭难受苦,自然生起仁慈恭敬心,修诸善行。此世间善人,临命终时,遇到往生善知识,为他广说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乐事,阿弥陀佛大愿功德。如是善人一经听闻,便激发信愿胜心,即时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以此《观经》文句佐证,中品下生者乃是一生从未遇到佛法之人,虽然行持孝养父母之善,并未有希求出离三界轮回之心。只是临命终时,也许是他今生善业或宿世善业所感,遇到了念佛善知识,以慈悲心,劝勉令他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此人因善知识劝勉,将世间善行全都回向,即得成办往生之大事。又此人在世间由其天性自然而然地行孝道,不是为了出离三界而行孝道。是故,此人身份乃是世间善人,并非小乘外凡众生故知,净业三福中第一人天福述及“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培植世间善福的基础,对往生净土亦大有裨益。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次对下辈三人者。诸师云此等之人乃是大乘始学凡夫,随过轻重分为三品,未有道位,难辨阶降者。将谓不然。何者?此三品人,无有佛法世俗二种善根,唯知作恶。何以得知?如下上文说,但不作五逆谤法,自余诸恶悉皆具造。无有惭愧,乃至一念。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教令称佛一声。尔时阿弥陀佛,即遣化佛菩萨来迎此人,即得往生。但如此恶人,触目皆是。若遇善缘,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途,未可出也。

  其次是对下辈三品往生者的判位。净影诸师云:下辈三品往生之人乃是大乘始学凡夫,由于烦恼习气未伏断,随其过犯或轻或重,往生分为三品,未有大小乘修道之位,也难以分辨其在大小乘佛法中的阶位差别。这个判位的观点亦不正确。为什么呢?此下辈三品往生者,既没有修习佛法的善根(戒福与行福),也没有世俗善行的善根(人天福),愚痴颠倒,唯知造作诸多恶业。何以得知?请看《观经》下品上生章文句:“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意谓下品上生者,只是未造作五逆与诽谤大乘的重罪,自此之外的诸多恶业,悉皆具造。此等愚人,虽造众罪,总不生惭愧心,乃至一念。此人临命终时,自然现出种种厄难,诸如恶病、恐惧、冤亲债主环绕等,这时忽遇善知识为他赞叹宣说大乘经典,复教令此恶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在此恶人称念佛号时,阿弥陀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前来接引此恶人,此人即得往生极乐净土。

  如是五逆谤法重罪不敢造,其他恶业无所不为的恶人,自古迄今,在世俗社会中,触目皆是,人数众多。证知我等众生大都属于五浊恶世之恶人。如是恶人,随业流转,重者先牵。若今生遇到净土之缘,信愿念佛,即得蒙佛大悲接引,带业往生。若今生遇不到往生善知识,闻不到净土法门,依据一己业力因果,必定堕到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百千万劫难以出离三途剧苦,可不憬悟一心归投弥陀愿海哉!然净业行人为恶业众生提供闻信净土妙法之缘,亦是深报佛恩众生恩之胜行。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毁破。又偷常住僧物,现前僧物,不净说法,乃至无有一念惭愧之心。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现在其前。当见火时,即遇善知识,为说彼佛国土功德,劝令往生。此人闻已,即便见佛,随化往生。初不遇善,狱火来迎。后逢善故,化佛来迎。斯乃皆是弥陀愿力故也。
  下下者。此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此人以恶业故,定堕地狱,多劫无穷。命欲终时,遇善知识,教称阿弥陀佛,劝令往生。此人依教称佛,乘念即生。此人若不遇善,必定下沉。由终遇善,金莲来迎。

  下品中生者是什么身份呢?《观经》下品中生章云:“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意谓此人曾求受过佛戒(或五戒、或八关斋戒、或比丘比丘尼具足戒),然受戒而不持戒,烦恼重故即便破戒,又偷盗常住僧物(寺宇米谷等),及现前僧物(据僧数即分之财物),又邪命说法(为名闻利养),兼造众罪,乃至没有一念惭愧之心。以此恶业,必当堕入地狱。临命终时,感召地狱众火(火蛇、火马、火车等),一时俱至。正当地狱众火现前苦痛慞惶之时,忽遇到莲宗善知识,为其称赞宣说阿弥陀佛的光明威神愿力与极乐国土功德,劝其信愿念佛往生极乐。此人闻已,依教奉行,即便见佛,随化佛菩萨,如一念顷,即得往生彼土。若此破戒恶人没有遇到善知识,那一定会堕入地狱之猛火铁城,经受百千万劫的剧苦。然幸遇往生善知识教令念佛故,化佛菩萨前来接引,得以往生净土。如是转地狱火为净土莲华,化佛接引的妙况,乃是阿弥陀佛威神愿力增上强缘所致。

  按通途教法,破根本戒属断头罪,不通忏悔,决定下地狱。然大乘无上圆顿之净土法门,阿弥陀佛之大慈大悲,对破戒众生开出一线生路。破戒众生只要生大惭愧心,深信切愿持名,阿弥陀佛亦以大慈愍心,摄取此恶人往生净土。六字洪名,妙德难思。

  又下品下生者是什么身份呢?《观经》下品下生章云:“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意谓下品下生者,生前烦恼习气极为厚重,广作种种不善业,五逆十恶,无所不为。此人以深重恶业故,入阿鼻地狱如箭射,无量亿劫都难得出离地狱众苦。此人临命终时,幸遇往生善知识,教他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劝令往生极乐净土。此人依善知识教诲,至心称念佛号,十声乃至一声,乘此念佛正念,见金莲华,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此具造五逆十恶重罪的众生,临命终时,若不遇善知识,一定堕入阿鼻地狱。由于临终得遇往生善知识,于紧要关头,得蒙净土开示,顿然信愿持名,感得金莲华来迎接。此亦是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所致。证知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度尽阿鼻苦众生”的誓言,真实不虚。五逆十恶之阿鼻地狱众生,阿弥陀佛尚且能够救度,我等罪行稍轻之众生,只要深信切愿持名,定蒙阿弥陀佛大慈接引,安隐往生净土,又何疑哉!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到彼华开,方始发心。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若作此见,自失误他,为害兹甚。今以一一出文显证,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这一段是总括性结论,导祖慧眼独具,称佛本怀,将净土要义和盘托出。谛审《观经》定善十三观,以及三辈九品往生的上下经文之法义,总是释尊涅槃之后,此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的业力凡夫,虽业障深重,亦具出离三界之念。这类众生,但以遇缘的差异,致令有九品往生的差别。

  何谓遇缘差别呢?上品三人是遇大乘佛法的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乘佛法的凡夫。遇大乘佛法者便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菩提心,受持菩萨戒。于此菩提心中,执持名号,求生净土,感应力强,遂致上辈三品往生。遇小乘佛法者,出离心强,持戒严谨,专志道业,回愿往生,蒙佛加被,遂致中辈三品往生。

  下品三人是遇恶缘法的凡夫。知见邪伪,不信三世因果,否定六道轮回,造作恶业,无有畏惧,以恶业故,定入三恶道。此恶人临终遇到善知识,传授此起死回生之阿伽陀药,此人至心十声称念佛号,乘托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乃得往生极乐净土。生到彼土,或经六劫,或经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二大菩萨,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此往生者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证知下辈三品往生者是生到极乐世界才发菩提心的,怎么能说下品三人是始学大乘人呢?

  导祖最后一针见血地点出诸师九品往生判位观点会导致“自误误他,危害兹甚”的后果。即令自己失去往生净土的利益,同时亦疑误其他的众生不得往生,危害极为严重。其根本原因是不了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之悲智,站在通途佛法立场,以一孔之见妄加推测,障碍净土法门平等普度的功能实施。导祖深体佛心,愍念浊恶众生,撰述此文,高悬祖印,揭晓净土真义。亦不敢师心自用,乃依据《观经》圣言量,一一出具经文,显彰证明九品往生之真实因行果报。目的是希冀五浊恶世末法之秋或善或恶的凡夫,普沾九品往生之大利。遇大、小乘佛法的善凡夫可得上辈中辈之六品往生,遇恶缘法的恶凡夫,临终遇善知识开导,信愿念佛,亦可蒙佛慈悲接引,得下辈三品往生之益。不仅人道中或善或恶的众生,可得往生,即蜎飞蠕动之物,诸如鹦鹉、八哥、鸡、猫、鼠,若宿植净土善根,得遇净土之胜缘,求愿往生,亦可乘托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接引,悉得往生极乐世界。古往今来,异类众生往生之公案,亦不胜枚举。

  于此大不可思议之感应法门,能生决定信心,不夹任何怀疑,即是人中分陀利。九品往生,阿谁无分,撩衣便行,定登极乐。导祖婆心劝勉,吾人亟宜拳拳服膺,依教奉行。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讲

  诸位大德比丘、 诸位居士同修:

  请看疏文:

  第四出文显证者。问曰,上来返对之义,云何得知世尊定为凡夫,不为圣人者。未审直以人情准义,为当亦有圣教来证。答曰,众生垢重,智慧浅近。圣意弘深,岂宁自辄。今者一一悉取佛说以为明证。就此证中,即有其十句。何者?第一如《观经》云,佛告韦提,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者,是其一证也。二言,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者,是其二证也。

  这是玄义分七门料简中第六大科(和会经论)中的第四科,出具经文显证。前文对诸师观点,从道理上加以拨正,又举出《观经》经文一一对比破斥,予以拨正,层层剥笋,直捣问题源头,直至拨云见月,得出“九品往生悉为凡夫,非为大小乘圣人”的结论。如慧日升空,疑霜顿消。一见导祖思虑之缜密,亦可见诸师观点彼时影响力之大。

  这里导祖又进一步引出经文圣言量证明九品往生悉为凡夫。在这里又为何要出文显证呢?因导祖于破斥之余,给出的结论出人意表,闻所未闻,故有人提出质疑:上来援引经文一一对破诸师观点,判言九品往生决定是为凡夫而说,不是为圣人,如是判断,未知是你以人情见识推出的意思,还是有佛的圣言量来作证?可见质疑者亦是需要圣教的充分证明方可采信的。

  导祖谦逊地回答:自己乃是业力凡夫,烦恼厚重,智慧浅薄近视。然佛经语深,意境义理甚为宏大深邃,凡夫怎敢师心自用,妄自臆断呢?在这里即一一标举圣言量,来证明九品往生“定为凡夫,不为圣人”的正确性。就此经文证明中,撷取十句,是哪十句呢?第一句是在《观经》散善显行缘中,释尊回答韦提希别请往生的行法,云:“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意谓韦提希所请定善往生行法,摄取众生未广。释尊更观与会众生,尤其是佛灭度后的一切凡夫,障深慧浅,心多散动,是故自开净业三福之行,是为九品唯凡之第一证明。第二句是《观经》定善示观缘中,释尊宣示净业三福后,正面回答韦提希前文所请得生之行。如来出兴于世,偏为常没众生,佛灭度后的众生慧浅障重,妄爱迷深,幸闻佛法,随缘修行,然六根贪著六尘,劫夺一切善法,尽丧功德法财。释尊照知众生心念罪恶故,为说忏悔之方便,宣示十六观门,专心念佛,注想西方,念念灭障除罪。故云“清净业”也。此是九品唯凡之第二证明。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三言,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者,是其三证也。
  四言,韦提白佛,我今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极乐世界者,是其四证也。
  五如日观初云,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专念已下,乃至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见日已来者,是其五证也。
  六如地观中说言,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者,是其六证也。

  第三句亦是《观经》定善示观缘中,释尊劝修得益之开示:欲令韦提希及未来世的一切众生,专心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厌舍娑婆秽土,欣求极乐净刹。以佛力加持故,得见彼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得无生法忍(证得往生之信忍)。此是九品唯凡之第三证明。

  第四句亦是《观经》定善示观缘中,韦提希领解释尊所示“以佛力故”之法义,始知如前光台所见他方净刹,乃是佛力加持得见之恩。如是佛今在世,吾辈众生得蒙佛慈悲加被,得见极乐净刹。佛灭度后的众生,无处归依,置身五浊恶世,自己行为又多有不善,为生、老、病、死、爱别离之五苦所逼恼。此等罪业极深的众生,无由见佛,不蒙加被,云何见于极乐世界。此明韦提希悲心为末法众生请法,冀愿与己同登极乐。此是九品唯凡之第四证明。

  第五句是《观经》日观想中,佛告当机之韦提希,汝及众生(佛灭度后之常没众生),欲出离三界,往生佛国者,应收摄散动,一心专注相续观想西方净土,然长久轮回之众生,虽闻佛专指西方,不知云何作意,是故释尊开显观想之方便。从日观想下手,除生来目盲者外,一切众生皆识日轮光明之相,弥陀佛国,当日没处,直西超过十万亿刹即是。此是九品唯凡之第五证明。

  第六句是《观经》地观想中劝法流通。释尊告敕阿难,劝持佛语,广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娑婆生死之苦者,说地想观之利益,地观想成就,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舍身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故,若有净土善根者,急为说之。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此是九品唯凡之第六证明。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七如华座观中说言,韦提白佛,我因佛力,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者,是其七证也。
  八次下答请中说言,佛告韦提,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者,是其八证也。
  九如像观中说言,佛告韦提,诸佛如来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者,是其九证也。
  十如九品之中,一一说为诸众生者,是其十证也。
  上来虽有十句不同,证明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以斯文证,岂是谬哉。

  第七句是《观经》华座观中,韦提希因佛力加持,得见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住立空中,光明炽盛,得蒙稽首,喜叹无以自胜,获得决定往生之信。韦提希领荷佛恩,又悲心为佛灭度后众生祈请,如何能同自己一样,得见西方三圣,同证往生信心。此是九品唯凡之第七证明。

  第八句亦是《观经》华座观中,释尊酬答韦提希的祈请,告敕韦提希,欲观见阿弥陀佛者,当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若望散动众生,欲作华座观,徒自疲劳。仰蒙阿弥陀佛愿力遥加,致使所观皆见。此是九品唯凡之第八证明。

  第九句是《观经》像观中,释尊敕告韦提希:阿弥陀佛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凡夫众生,标心观想佛身相好时,阿弥陀佛即应众生想心而现。此像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释尊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此是九品唯凡之第九证明。

  第十句是《观经》九品往生章中,一一辈品都说为诸众生者,即九品往生者无论是大乘初发心凡夫,小乘持戒凡夫,还是遇恶法的凡夫,悉皆专指常没众生。此是九品唯凡之第十证明。

  上面所援引的经文虽有十句不同角度的诠释,然共同证明着释尊所说《观经》定散二善十六观法,只是为常没众生(即三界轮回的众生),与大、小乘圣人,全无关涉。以如上《观经》文句作证明,印定九品往生但为凡夫不为圣人之观点真确而无错谬。以上反破与正证竟。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第五会通别时意者,即有其二。一论云,如人念多宝佛,即于无上菩提得不退堕者。凡言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报道理成佛之法,要须万行圆备,方乃克成。若将念佛一行即望成者,无有是处。虽言未证,万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华严经》说,功德云比丘语善财言,我于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谓念佛三昧。以此文证,岂非一行也。虽是一行,于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没,故名不堕。
  问曰,若尔者,《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亦应成佛竟也。此之二文,有何差别?答曰,论中称佛,唯欲自成佛果。经中称佛,为简异九十五种外道。然外道之中,都无称佛之人。但使称佛一口,即在佛道中摄,故言已竟。


  这是第六大科和会经论中的第五层问题讨论。陈隋朝时,有真谛三藏法师来华,翻译无著造论、天亲作注释的《摄大乘论释》,传授唯识学,精勤教育培养弟子,渐次流布。到了隋唐时期,在建康、长安等地,盛极一时,终成一大学派——摄论学派,成为伊时之显学,影响甚大。

  摄论学派对隋唐净土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别时意趣与净土观上。尤其是别时意趣,为隋唐净土宗会通与批判的焦点所在。对于“别时意趣”,真谛译《摄论释》云:

  “论曰:二,别时意,譬如有说,若人诵持多宝佛名,决定于无上菩提不更退堕;复有说言,由唯发愿,于安乐佛土,得往彼受生。
  “释曰:若有众生,由懒惰障,不乐勤修行,如来以方便说。由此道理,于如来正法中,能勤修行方便说者。是懒惰善根,以诵持多宝佛名,为进上品功德。佛意为显上品功德,于浅行中,欲令舍懒惰勤修道,不由唯诵佛名,即不退堕决定得无上菩提。譬如由一金钱营,觅得千金钱,非一日得千,由别时得千。如来意亦尔,此一金钱为千金钱因,诵持佛名亦尔,为不退堕菩提因。如前应知,是名别时意。”

  以上“别时意趣”所含的“别时性”与方便说,正与净土教义相违,对念佛法门的弘扬形成一大障碍。唐代怀感法师曾说:“自《摄论》至此,百有余年,诸德咸见此论文,不修西方净业。”(《释净土群疑论》)由此,净土宗大德如道绰、迦才、怀感以及后来的智顗、元晓,无不对此论点加以破斥,或予以创造性诠释,加以会通,用以廓清迷云。

  在这里导祖从两个方面,对“别时意”加以会通。一者成佛别时,涉及万行与一行的关系问题。《摄论》云:如人念多宝佛,即于无上菩提得不退堕者。摄论学者对此论文诠释:凡是谈到菩提,就是成就佛果之名称,亦是正报(指有情众生)修道证理成佛之法,成佛之法须要六度万行圆满具足,方可成就佛果。如果将念佛一行,便企望成佛者,无有是处。意谓念佛一行乃成佛之远因,非即时,故云别时意。针对摄论学者的这一判言,导祖首先对万行与一行的关系加以辨析。虽说一行未能证到佛果,然万行当中是其通向佛果之一行。何以得知?《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受文殊师利菩萨敕令,前往胜乐国妙峰山参访善知识。功德云比丘(此为晋译,唐译为德云比丘)语善财童子云:我于佛法三昧海中,唯知道一行,即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功德云比丘于此念佛三昧中,欲见一佛,十佛,百千万亿佛,乃至那由他恒河沙佛,欲见则见,于东方能如是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以此《华严》经文佐证:念佛一行,岂非功力超胜之一行。虽言是一行,能脱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乃至成就佛果永不退没,故名不堕。

  针对导祖所云,念佛一行乃通向佛果永不退没之一行,便有人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法华经》(方便品)中所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按经文意思,亦应是成佛已竟。那《摄论》与《法华经》所称的成佛,有何差别?(意谓《摄论》云念佛是成佛之远因,乃别时。而《法华经》云,念佛即已成佛,乃即时,此差别如何理解?)导祖回答:《摄论》中称多宝佛,唯欲自己成就佛果,而成佛须福慧圆具方可。佛方便诱导一类懈怠放逸的众生,令其念佛,作为修行上品功德之增上缘,故为成佛之远因,所以判言他未成佛果。而《法华经》中所说的一称南无佛,是为区别九十五种外道而施设。外道心外求法,不信三宝,不信诸佛名号的功德,故外道中无称念佛名之人。若外道当中有善根深厚者,只要他称一声佛号,即说明其反邪归正,即为佛道所摄受。那从他的这个成佛的过程,所云一念便得成佛,意谓若不发心,终不能证悟佛果。千里之行始于初步,诸佛万德庄严始于一念,标举诸佛也是由于过去世所种“一称南无佛”之微因,现已成佛,此文句真实不虚。一称南无佛,已得成佛远因,已为佛道所摄,非谓已成佛竟。证知《摄论》与《法华经》文义一味,无二无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0-2 20: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