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384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7-1-29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疏文:
第五会通别时意者,即有其二。一论云,如人念多宝佛,即于无上菩提得不退堕者。凡言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报道理成佛之法,要须万行圆备,方乃克成。若将念佛一行即望成者,无有是处。虽言未证,万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华严经》说,功德云比丘语善财言,我于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谓念佛三昧。以此文证,岂非一行也。虽是一行,于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没,故名不堕。
问曰,若尔者,《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亦应成佛竟也。此之二文,有何差别?答曰,论中称佛,唯欲自成佛果。经中称佛,为简异九十五种外道。然外道之中,都无称佛之人。但使称佛一口,即在佛道中摄,故言已竟。
这是第六大科和会经论中的第五层问题讨论。陈隋朝时,有真谛三藏法师来华,翻译无著造论、天亲作注释的《摄大乘论释》,传授唯识学,精勤教育培养弟子,渐次流布。到了隋唐时期,在建康、长安等地,盛极一时,终成一大学派——摄论学派,成为伊时之显学,影响甚大。
摄论学派对隋唐净土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别时意趣与净土观上。尤其是别时意趣,为隋唐净土宗会通与批判的焦点所在。对于“别时意趣”,真谛译《摄论释》云:
“论曰:二,别时意,譬如有说,若人诵持多宝佛名,决定于无上菩提不更退堕;复有说言,由唯发愿,于安乐佛土,得往彼受生。
“释曰:若有众生,由懒惰障,不乐勤修行,如来以方便说。由此道理,于如来正法中,能勤修行方便说者。是懒惰善根,以诵持多宝佛名,为进上品功德。佛意为显上品功德,于浅行中,欲令舍懒惰勤修道,不由唯诵佛名,即不退堕决定得无上菩提。譬如由一金钱营,觅得千金钱,非一日得千,由别时得千。如来意亦尔,此一金钱为千金钱因,诵持佛名亦尔,为不退堕菩提因。如前应知,是名别时意。”
以上“别时意趣”所含的“别时性”与方便说,正与净土教义相违,对念佛法门的弘扬形成一大障碍。唐代怀感法师曾说:“自《摄论》至此,百有余年,诸德咸见此论文,不修西方净业。”(《释净土群疑论》)由此,净土宗大德如道绰、迦才、怀感以及后来的智顗、元晓,无不对此论点加以破斥,或予以创造性诠释,加以会通,用以廓清迷云。
在这里导祖从两个方面,对“别时意”加以会通。一者成佛别时,涉及万行与一行的关系问题。《摄论》云:如人念多宝佛,即于无上菩提得不退堕者。摄论学者对此论文诠释:凡是谈到菩提,就是成就佛果之名称,亦是正报(指有情众生)修道证理成佛之法,成佛之法须要六度万行圆满具足,方可成就佛果。如果将念佛一行,便企望成佛者,无有是处。意谓念佛一行乃成佛之远因,非即时,故云别时意。针对摄论学者的这一判言,导祖首先对万行与一行的关系加以辨析。虽说一行未能证到佛果,然万行当中是其通向佛果之一行。何以得知?《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受文殊师利菩萨敕令,前往胜乐国妙峰山参访善知识。功德云比丘(此为晋译,唐译为德云比丘)语善财童子云:我于佛法三昧海中,唯知道一行,即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功德云比丘于此念佛三昧中,欲见一佛,十佛,百千万亿佛,乃至那由他恒河沙佛,欲见则见,于东方能如是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以此《华严》经文佐证:念佛一行,岂非功力超胜之一行。虽言是一行,能脱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乃至成就佛果永不退没,故名不堕。
针对导祖所云,念佛一行乃通向佛果永不退没之一行,便有人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法华经》(方便品)中所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按经文意思,亦应是成佛已竟。那《摄论》与《法华经》所称的成佛,有何差别?(意谓《摄论》云念佛是成佛之远因,乃别时。而《法华经》云,念佛即已成佛,乃即时,此差别如何理解?)导祖回答:《摄论》中称多宝佛,唯欲自己成就佛果,而成佛须福慧圆具方可。佛方便诱导一类懈怠放逸的众生,令其念佛,作为修行上品功德之增上缘,故为成佛之远因,所以判言他未成佛果。而《法华经》中所说的一称南无佛,是为区别九十五种外道而施设。外道心外求法,不信三宝,不信诸佛名号的功德,故外道中无称念佛名之人。若外道当中有善根深厚者,只要他称一声佛号,即说明其反邪归正,即为佛道所摄受。那从他的这个成佛的过程,所云一念便得成佛,意谓若不发心,终不能证悟佛果。千里之行始于初步,诸佛万德庄严始于一念,标举诸佛也是由于过去世所种“一称南无佛”之微因,现已成佛,此文句真实不虚。一称南无佛,已得成佛远因,已为佛道所摄,非谓已成佛竟。证知《摄论》与《法华经》文义一味,无二无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