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384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7-2-7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请看经文: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未举头顷。
这段经文为发起序七大结构段中的第四结构段—厌苦缘。就此厌苦缘中又分四个层次展开。
此段经文含第一和第二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夫人被禁”,从“时韦提希”下至“愁忧憔悴”以来,正面阐明韦提希夫人为儿子所幽禁。此事说明夫人虽然幸免于死难(因二位大臣苦谏故),阿阇世王余瞋未息,更将母亲囚闭于深宫,把守戒备极为牢固,令夫人插翅难飞,无由得出宫门。夫人此时唯有念念充满忧愁苦恼,身心自然忧戚困顿,情不自禁地哀叹曰:“祸哉今日苦!遇值阇王唤,利刃中间结,复置深宫难。”其悲伤绝望之情溢于言表,此时的韦提希夫人似乎觉得全世界的痛苦悉皆冲她一人压顶而来。
导祖进而施设一问答,诠显夫人愁忧之深意。问曰:韦提希夫人既得免于死难,理宜庆幸快乐,为何反而更愁忧呢?
答曰:夫人被幽禁已,其愁忧憔悴中,内涵三种不同的义蕴。一者说明夫人自己既被儿子幽闭深宫,更不会有人进奉饮食于频婆娑罗王,夫王又听闻我遭遇被囚之难,转而更愁忧我的处境。现今既无饮食,又加上内心愁忧,那夫王的生命,必定维持时间不久。夫人思念于此,倍感愁忧憔悴。二者说明夫人自忖己身既被囚禁之难,失去人身自由,不得前往佛所礼敬供养,不知何时更见释迦如来之慈颜及诸弟子。介于目前之危境,不禁更添忧思。三者说明夫人奉阿阇世王敕令,被禁于深宫,内宫卫兵把守得水泄不通,夫人命若悬丝,朝不保夕,每日面临死亡的威胁,可不忧愁重重?有如上三义深切逼迫身心,憔悴困顿,悲哀无助,自是难免了。
第二层次是“夫人请佛”。从“遥向耆阇崛山”下至“未举头顷”以来,正面阐明夫人因被幽禁,绝望无助之际,内心生起恳切求见佛陀,以冀陈述自己厌此恶界求生乐土的渴望。此明夫人既处于被囚禁之境,自身失去自由,而不能象平素那样觐见佛陀。此时,唯有单方面起心面向耆阇崛山,遥相顶礼世尊,殷切祈愿佛大慈大悲,鉴察了知弟子愁忧之心意。
言“如来在昔之时”以下,经文表述,有二义,一者说明父王未被阿阇世王囚禁时,或可父王及我身亲到佛边,觐见供养。或可如来及诸比丘弟子亲受王恭敬,来宫应供。然现今我及王身俱被囚禁,与佛相见的因缘断绝。王及夫人觐佛供养之志为此情,佛大悲应请之心名彼情。现双方俱不遂其志,故云彼此情乖。二者说明父王被囚禁以来,仰蒙世尊多次派遣阿难来慰问我。云何慰问?佛慈心覆护,以见父王被囚禁,恐夫人溺于忧愁烦恼,无以自拔,以是因缘,故遣阿难前来慰问,安抚忧思。
言“世尊威重,无由得见”者,此明夫人有自知之明,内怀卑下谦敬之心,深知作为女身,恶露不净,业障苦重。经典常云:女人有五障:“不得作如来至正等正觉;不得作转轮圣王;不得作第七梵天王;不得作天帝释;不得作魔天王。”(《佛说大爱道比丘尼经》)秽质女身,福田浅薄。佛之威德高厚,女人无由轻易接触,是故夫人谦卑祈愿佛陀,派遣尊者目犍连与阿难与我相见,于愿足矣。
问曰:如来既是化导众生的教主,应不失时宜,救助有缘众生。夫人不再三殷勤致意恭请,而只是求佛遣唤目犍连等前来相见,此中有何深意呢?
答曰:化导众生之佛事繁多浩大,在夫人心目中,佛的威德尊严,现今我被幽禁之难,于我故属重大灾难,然在佛边仍属小缘小事,故不敢轻率请佛而来。然但得见阿难,请阿难尊者做传语者,向佛禀告我的愿求,佛由此了知我的心意,复使阿难传述佛的教语,开示教授于我,由此义故,祈愿见阿难尊者。
言“作是语已”者,总说前文义蕴竟。言“悲泣雨泪”者,此明韦提希夫人思惟自己业障深重,如此苦境乃自作自受。然自力怯弱,难以解脱,特请佛垂慈哀愍,予以拯拔。为此致敬情深,愁泪满目。彼时只是渴仰佛的庄严形相,数数遥加顶礼,五体投地,叩头于地面,停留须臾,未及举头之际。此身体姿态说明夫人极为深切的哀敬之情。
请看经文:
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第三层次是“世尊降临”。从“尔时世尊”下至“天华持用供养”以来,正明世尊与诸众生,二六时中,以圆明佛眼观照众生,如母忆子,哀怜系念,如有众生得度因缘成熟,佛即不失时机地予以救度。彼时,世尊虽在耆阇崛山为比丘众说法,然已然了知夫人恳切致请之意。虽夫人只是谦卑致请目连与阿难,然此广开净土之要门,非佛亲自前往金口亲宣不可。是故世尊自来赴请,大悲哀愍众生,为诸众生作不请之友,于此可见一斑。
言“敕大目连等从空而来”者,此明回应夫人之致请,前面经文已表述夫人恳请世尊派遣目连尊者、阿难,与己相见,佛恒顺夫人之心意,遣二尊者先行,二尊者乃以神通从空中飞往宫内。
言“佛从耆山没”者,此明夫人被幽禁的宫内,警备森严,佛若如平日现身步行前往,恐为阿阇世王知闻,更生种种留难。以是因缘,佛以神通方便,一念间,于耆阇崛山没,即于夫人被禁的宫内出现。
言“时韦提礼已举头”者,此明夫人遥向耆阇崛山世尊致敬之时。言“见佛世尊”者,此明释尊于宫中已然出现,致使夫人举头即见。初时夫人只是遥敬世尊,现抬头即亲眼目睹佛陀,真是惊奇异常,悲喜交集。
言“释迦牟尼佛”者,此明标定本师别号,以袪夫人疑虑,因夫人意未请佛,不请而释尊出现,故疑是他方世界佛,或阿弥陀佛亲自现身。兹因诸佛名号相通,身相光明平等,故宜标定所现之佛为释迦牟尼。使夫人无由疑惑也。言“身紫金色”者,彰显释尊身相庄严,呈紫磨真金色,显常住不变之相。言“坐百宝华”者,佛坐百宝莲华,超胜天上人间华台,示入念佛三昧,绝百非证百法明门之威德。言“目连侍左等”者,说明此经王宫一会,唯目连尊者与阿难尊者,在佛左右侍立,更无他人在场。
言“释梵护世”者,此明欲界及色界诸天王众等,以天眼观见释迦文佛于耆阇崛山隐没,显现于王宫,如是奇特因缘,必说奇特之法,我等天人因韦提希致请故,得听未闻之法,得获无上法益,何幸如之!是故诸天各乘本念,迅飞至摩羯陀国王宫,临住虚空,天耳邀餐妙味法音,雨种种华香,用作供养。
案《瑜伽师地论》云:由七因缘,释梵诸天来至佛所。一为供养故;二为听法故;三为决疑故;四为翼从故;五为饶益他故;六为敬重佛教故;七为欲起会故。可见王宫一会,世间人少,天人却甚多,足徵此观经发起因缘之奇特。
言“释”者,即释提桓因,忉利天主,俗称玉皇大帝。言“梵”者,即色界大梵天。言“护世”者,即护持世界之四大天王。乃帝释之外将。须弥山半山腰有一山,名由犍陀罗。此山有四大山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四大部洲)。东方持国天王(护持国土),南方增长天王(增长善根),西方广目天王(以净天眼常观拥护),北方多闻天王(又称毘沙门,福德之名闻四方,四天王之首领)。言“诸天”者,即是色界欲界等天众。既见天王来向佛边,彼诸天众亦各随从本天王而来,恭敬供养,闻法获益。
请看经文: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
第四层次是“夫人见佛”。从“时韦提希见世尊”下至“与提婆共为眷属”以来,正面阐明夫人举头见佛,如同孤苦孩童猝见慈父。哀伤叹息,无以言表,怨恨情结甚深。言“自绝璎珞”者,此明夫人以种种璎珞庄严身体,虽处幽禁状况,还不忘梳妆打扮,足证女人爱染情重,不易觸除。夫人忽见释迦如来,自顾女人情态,深觉惭愧,便顿然将身上璎珞亲手撤除。
问曰:“自绝”有何深意呢?
答曰:韦提希乃国太夫人,一国之内,乃是贵中之贵,尊中之尊,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悉有众多宫女殷勤周全供给服务。每日所穿的各色衣服,皆是旁人小心侍候穿戴。今既见佛莅临王宫,羞耻惭愧之心深切。故不依钩饰连带次序,顿然自己拽断种种璎珞,弃置于地。如此“自绝”举动,亦有自绝意地贪欲以求佛心之义,故云“自绝”。
言“举身投地”者,此明夫人自从遭遇儿子恶逆事件以来,内心感愤纠结,怨恨之苦难以忍受。今见佛慈容,内心怨苦喷涌,身体不由得从跪坐踊身而站立,从站立踊身投地,如大山崩,此乃怨恨忧思积压极深,爆发出来,更不能做到如平素那样从容礼佛之威仪了。言“号泣向佛”者,此明夫人婉转于佛前,苦痛情深,号淘大哭。
言“白佛”以下,此明夫人于佛前,婉转涕哭,由号哭趋入抽泣,时间长久,渐渐平静下来,觉照心恢复,才开始端正身体威仪,恭敬合掌向佛禀白:“我自一生以来,未曾造作大的罪业,未审宿世业力因缘,有何等的灾殃祸咎,而与此儿(指阿阇世王)共为母子?”由此发问,表明夫人既自忖业障深重,不识宿世因果,今日被儿子迫害,似乎是横来之祸,无妄之灾,祈愿佛陀慈悲开示,指点我解怨释结,超生脱死之径路。
言“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以下,此明夫人,向佛陈白申述:我是凡夫,罪业烦惑不尽,遂致有此恶报,被恶子伤害,是事甘心领受。而世尊旷劫以来修行道业,烦恼业习俱尽,无量智慧朗然辉曜。福报智慧圆满,果号佛陀。未审有何等因缘,乃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夫人如是责问,意蕴有二:一者说明夫人深切怨恨儿子无端对父母痴狂生起恶逆之心,危及父母生命。二者又恨提婆达多,教唆我子阿阇世,策划新王新佛之恶计。若不是因为提婆处心积虑的挑拨,我儿总不会自行生起囚父禁母之恶意。为此因缘,故生起这二问。
又夫人向佛云:“与提婆眷属”者,即有二层意思。一者在家眷属,二者出家眷属。言在家眷属者,佛的伯叔,共有四人。佛是白净王儿;金毗是白饭王儿;提婆是斛饭王儿;释摩男是甘露王儿。这些就佛而言,是为在家外眷属。言出家眷属者,与佛作弟子,如难陀,阿难,提婆等。故名内眷属也。提婆达多出身释迦王族,又随佛出家修道,故与释尊关系密切。致使夫人有此责问。
就彼时韦提希夫人之心情,深怨恶子阿阇世与恶人提婆达多。然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殊不知,正是此二人的恶行,成为她往生极乐世界的逆增上缘。阿阇世王因害父已,心生悔热,遍体生疮,无能医治。耆婆劝王向佛忏悔灭罪,阇王深自鄙悼,不敢见佛。尔时其父频婆娑罗王,虽逢子弑,因闻佛法,已得道果,亦于空中劝王,往至佛所,求哀忏悔。释尊为阿阇世王,入月爱三昧,放大光明,往照王身,身疮即愈,热郁除灭。阿阇世王感戴佛恩,即向佛所,殷勤供养,至心忏悔,得免堕地狱之苦,闻佛说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获无根之信。
而提婆达多于小乘经典,多以恶人面目出现。然在大乘经典中,对提婆达多另有评说。佛菩萨度化众生方便善巧智,不可思议。即如提婆因害佛生身堕地狱。《报恩经》云:尔时,如来即遣阿难往到地狱,问讯提婆达多,苦可忍不?尔时,阿难受如来教,至地狱门外,问牛头阿旁言:“为我唤提婆达多。”牛头阿旁言:“汝问何佛提婆达多?过去诸佛皆有提婆达多。”阿难言:“我唤释迦牟尼佛提婆达多。”尔时,阿旁即语提婆达多:“阿难在外,欲得相见。”提婆达多即言:“善来阿难,如来犹能怜念于我耶?”阿难言:“如来遣我问讯,苦痛可堪忍不?”提婆达多言:“我处阿鼻地狱,犹如比丘入三禅乐。”佛言菩萨摩诃萨,修大方便,引接众生,具受生死无量大苦,不以为患。若有人言,提婆达多实是恶人,入阿鼻狱者,无有是处。
又《法华经·提婆达多品》,释尊云: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又曰: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具足十号。
证知:顺以逆成,善因恶济。阿阇世王与提婆达多示现恶逆,成就频婆娑罗王证得三果,韦提希夫人上品往生极乐净土,可不谓真善知识乎。
上来虽有夫人被禁、夫人请佛、世尊降临、夫人见佛之四层句义不同,然整合广明厌苦缘深义竟。
南无阿弥陀佛!
补充内容 (2017-2-7 15:32):
这层楼的帖子没有编辑不小心按错了键发上来了。如果管理员看到本层楼请帮忙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