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wlxg20130220

定弘法师:太上感应篇汇编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逆来顺受,这就是你的修养功夫。如果你能够容、能够受,你的境界就上档次,往上提升;如果你不能够容受,你生烦恼、退心,你考试没过关,那你就下去了,魔就欢喜,他得逞了,他就是让你退心,就是让你生烦恼,你上当了。所以修行人遇到什么境界都要如如不动,顺境我们不生贪爱,提得起、放得下,没有丝毫的沾染;逆境,人家来憎我、毁我、障碍我,不生瞋恚,如如不动、不生烦恼,你就过关了,成就自己的功德,也成就魔的功德。魔这么一障碍你,你过关了,他有功劳,如果不是他这样障碍,你这境界不可能大幅提升。所以魔也不是不好,也是好,没有他,我们的修行太慢、提升太慢;有了他,提升特别快,就像坐火箭一样往上冲。要诀就是不生烦恼、不退道心,逆来顺受,就像水一样,那边有障碍,就绕着流过去,不会跟它硬碰硬,一味的忍让,这样愈忍心里愈安、愈法喜,为什么?你所做的跟圣贤教诲相应,佛菩萨欢喜赞叹。了凡先生真正开始改过就努力的在心地上去对治,把贪瞋痴慢的这些习气改掉。心一改,命也就改了。底下我们来看:

  【到明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该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中式矣。】

  这是他第一次改造命运的效验。『到明年』,这是他遇到云谷禅师之后第二年,礼部举行考试,『考科举』,就是秀才考举人,按照了凡先生的命,他是得不到举人的,孔先生给他算过。这是第一次考试,考举人也是分好几次考的,第一次考应该是第三名,竟然考了第一名。你看孔先生说的就不灵验了,不是他说的不灵验,是这个命运已经在改,改了一点点,不多,从第三名考到第一名,跳了两级,但是这就给了凡先生很大的信心,原来命运真的可以改。到了秋天,『秋闱』,这是科举考试在秋天,考的院试,闱就是考试的院子,这是秋试。结果中式矣,中式就是合格,也就是他考上举人,这就跟他原来的命数不一样了。了凡先生于是就继续努力的改过自新,他看到光明了,确实云谷禅师说的没错,命自我作,福自己求。这个事情不用再去算命算卦,也不用去问什么神、问什么仙,求神问卜都不需要,自己可以改,看自己,于是就更加努力的改过。底下他说:

  【然行义未纯。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以过折功。日常虚度。】

  这是他改过的一个心路历程,很难得,跟我们分享得这么好,每个人都会遇到。要知道这些过错、这些恶习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冰结得太厚了,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融化得了的。所以改过也要有耐心、要精进,不能够觉得难而退惰,也不能够觉得一有点灵验就开始轻忽,「勿畏难,勿轻略」,要持之以恒。他这里说,『然』,然而,转折,『行义未纯』,发现自己断恶修善事确实在干,但是做得很不纯,也就是行为里面还夹杂着很多恶,想改却改得不完全,身口意还是不清净,『检身多误』,发现身上的毛病还是很多。一天下来,因为了凡先生是用功过格,这一检查就能检查出来了。所以功过格非常好,大家要做,检查检查,犯了还是这么多条,有些可能重复的犯,犯了又犯,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我记得在十年前,我当时还在昆士兰大学教书,我就经常开车到图文巴净宗学院亲近师父上人,师父上人特别爱护我,每次留我吃饭,跟他同桌。有次吃完饭了,我就向师父老人家请教一个问题,我说,「师父,听您讲我们学佛要真干,什么叫真干?有过一定得改,一定得断恶修善,要改习气、改毛病,要忏悔罪业。但是我发现自己确实很想改毛病、很愿意忏悔罪业,也知道自己有什么毛病、有什么罪业,每天也在佛菩萨面前发愿,我今天一定不犯,结果到晚上一反省,又犯了。于是第二天又振作起来,又在佛菩萨面前发愿,今天我一定不能够再重复的造那些恶,结果到晚上一看,还是犯。如是日复一日,那个过错想改都改不了,到最后自己都灰心了。我这是真干吗?我这有没有在欺骗佛菩萨?」自己都怀疑,说着说着自己眼圈都红了。

  师父表情很严肃,沉默了几分钟,然后跟我讲,「你这样就是真干」。我听了,当时眼泪就下来,感受到佛菩萨那种宽容、慈悲,对待业障深重的凡夫给这么多的机会,不会放弃他,也不会鄙视他,还是那样的等待他真正把过失改掉,能回头。所以诸佛菩萨帮助众生,生生世世追随着你。我当时就有这种感觉,我那个过失可能都不是这一生的,多生多劫的,习气深重,就是因为这些习气,所以出不了轮回。佛菩萨也不舍离我们,什么时候真正觉悟,咬紧牙关把这些过失断干净,这就出轮回了。了凡先生在这里给我们也是做如是的示现,就感觉到自己身上毛病还是没改完,很多很多,这是从改过的角度讲。从行善的角度讲,『或见善而行之不勇』,这也是我们常有的问题,明知这是善法、这是好事,想做又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不肯下定决心,没有那种勇气。行善得要有勇猛心,你要努力、要奋力去圆满这个善。譬如说见到别人修行很努力、很认真,你也很赞叹、很敬佩,但是就不肯学他,怕苦。教你每天拜一千拜,你看到别人拜一千拜,心里也很羡慕,但是自己又不肯干,这就是见善行之不勇。听到刘素云老师每天十个小时听经闻法,你听了也会觉得很振奋,轮到你去干,你也不肯干,这就是没有勇心。听到善法能够欢喜,这是善根,但是善根还不足,人家的善根足,人家成就了,我们的善根不足。

  下面也是,『或救人而心常自疑』,这也是善根不足的表现,知道救人好,但是心里很多疑惑,「该不该救?这样救会不会产生什么负面效果?」这疑心一起来就没有勇心,不肯去承担。我讲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在路上走着走着,忽然见到一位老人家晕倒在地,你不认识他,旁边的路人见到了也不肯伸出援手,从他身边走过,不理会他。这时候你看到,你能不能够立即去救他,或者马上送他到医院,叫部的士车就送医院,自己掏钱,让他入院赶快治疗,你能不能干这个事?可能第一念想去干,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第二念想到,「这个人是真是假,他真晕倒吗?他要是诈骗我,拉着我说是我把他推倒的,让我赔偿损失怎么办?或者是他真的晕倒了,我把他送医院,结果他儿女找上门来,说我把他推倒的怎么办?」这些念头都起来了,这念头一起来,于是就不敢干了。所以疑是大烦恼,断人的善根,断人行善的功德,那都是因为对因果不相信,或者不十分相信,你要对因果十分相信,你就不必去疑了。如果真的他是骗我的,那也是我欠了他,上辈子我欠他,我这生就还他,我这么做是对的,对得起我良心,这符合天理。他需要帮助,我就去帮助,甭管那后果如何,即使后果不好,也是应该我受的;如果我救人的后果都不好,那你说我的业障多重,这不是消业障吗?如果我不救他,那后果就更差了。你深信因果就没什么疑的,该干就干。

  譬如说我们现在要发心弘法利生,这是救人,救人的法身慧命,这是好事,是世出世间法最大的好事,但是困难重重,你做这个事情会不会有疑?首先第一个,我能不能做?我又不是佛菩萨再来,我是个凡夫,这事我能做吗?这个疑一起来就不敢做了,那都是佛菩萨的事业,护世息灾、续佛慧命,那是佛菩萨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觉得这是好事,但我做不来。怀疑自己的善根,那你就做不来了。或者是自己还是很想做,但是怀疑说,「我能力不够,虽然说佛菩萨应该会加持,但能加持多少?如果说佛菩萨加持我,为什么还遇到这么多障碍?」对佛力也有疑惑。就像《无量寿经》讲到最后「边地疑城第四十品」,两种疑惑,一种疑自力,自己的善根,一种疑佛力,这两种只要有一种,往往心就会退;如果两种都有,那你肯定干不成。所以疑乃菩萨最大的障碍,断菩萨的精进善根,有疑就不能精进,护持正法也是要精进。在遇到障碍的时候我们可以退让,但是绝对不退心,退让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成就,退心那就完了,前功尽弃。所以这个疑一定要把它断尽,深信自己善根,自己本来是佛,这件事情就是我要做的,我本分内事,别人不做那是当然,他没发心,我发了心,我就要承当,整个世界没一个人承当,我一个人能承当,正法复兴就我一个人来做,我都要做。然后也相信佛力加持,这件事当然不可能是我一个人做的,十方诸佛一起做,所有圣贤、佛菩萨一起来干,凡夫不肯干,佛菩萨怎么会不肯干?我没有能力,佛菩萨有能力。所以,只要这是好事,我们认定方向,我们就一直做下去,中间肯定有考验,考验都是帮助你提升的,但是你要相信最后一定能绝处逢生,而且你的成就会意想不到。

  我们看师父上人一生,他的弘法路程那是很多坎坷、曲折,往往都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什么?因为他没退心,佛菩萨就能加持得上;如果退心、不干了,佛菩萨也就加持不上了。那你就眼看着佛法衰亡在你手上,你忍心吗?你要是不忍心,就要承担,再苦再累、再多的委屈都要承受,而且要恬然容受。不是说觉得很苦,憋在心里,那不叫恬然,恬然是很欢喜,心还是那么安稳,顺逆境界都是那么欢喜、那么安稳,满怀着信心、满怀着愿心去做我们自己本分的事情,相信最后佛菩萨加持一定能成功,我们善愿必定能成就。我自己出家就是为了走弘法利生的道路,如果是为了自己了脱生死、求往生,不必出家,我出家前把教理都学得很通,我都开始讲《无量寿经》了,怎么往生我知道,不必要出家,而且在家更容易。《无量寿经》里面你看在家人居多,在家的菩萨有十六位上首列名,出家的菩萨只有三位,就显得这个净土法门在家人容易修,适合在家人。那我为什么要出家?就是为了弘法。以出家身分弘法方便,而且真正要复兴佛法、绍隆佛种,就要绍隆僧种,要自己以身作则,带起僧团回归佛陀教育。当然这件事情绝不是我一个人的能力能做到,但是我有信心,我有这个愿,就等着阿弥陀佛、佛菩萨给我安排。所以师父常常提醒我们,只要你真心为佛法、为众生,什么样的安排都是对你最好的,那都是佛菩萨安排,你自己不用操心。我就学着不操心。这是讲不能疑。

  下面说『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身体行为勉强的去行善。譬如说见到别人行善,自己跟着做,不做不好意思,勉勉强强;看见人家印经布施,自己不好意思不掏点钱,随喜一下;看见人家做义工,觉得挺赞叹,「好吧,我也跟你做两天」,很不情愿,不是发自内心真心去行善,当然这个果报就不会那么殊胜。而且还会口有过言,那就更麻烦了,这是怨天尤人。譬如说你看见人家行善做好事,你不好意思不做,你跟着做,做了之后有点麻烦,心里就抱怨,甚至说抱怨的话,「你看我早跟你讲不要干了,你偏偏要干,干到现在你看多麻烦」,这是口有过言。这些都是我们初学的人常常会犯的过失,口业很容易造,尤其是批评人。所以《无量寿经》里讲善护三业,第一就是「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不能批评人、不能讲人过失,尤其是背地里讲人过失,损阴德。下面,『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清醒的时候能把持得很好,能够断恶修善、能够恭恭敬敬,但是一喝酒喝醉了就放逸,了凡先生还没有戒酒,五戒没持好。本来酒戒不是性戒,是遮戒,就是喝酒本身没罪,喝醉了容易犯罪。

  所以佛制五戒,前面四条是性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是本来就有罪,你不持这个戒,你造这个恶也是一样有犯罪,也一样有果报;当然,如果是持戒、受了戒还会犯,那就是罪上加罪,不仅有性罪,就是本来的罪,还加上破戒罪。饮酒这一条叫遮戒,遮是防止,防止你喝醉了造杀盗淫妄;如果你酒量很大,像郑康成「会须一饮三百杯」,三百杯下肚,一点小小礼节都可以不缺,一点都不乱,这种酒量就没问题,他绝对不会犯杀盗淫妄,一般人不行。所以佛要制定这个戒,就是防止你破性戒。了凡先生就是喝醉了就放逸,功夫就破了,所以酒一定要戒。这里讲『以过折功,日常虚度』,他做功过格,了凡先生就是用《感应篇》做功过格,功要记下来,过也要记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看看抵消之后还剩多少条功,结果以过折功,最后剩下的没几条,也可能没有,甚至还有负数,日常虚度,这天就虚度了。这就是刚刚开始改过的人往往出现的状况,我们都有,你知道这是正常的,但是要突破,不能原地踏步,更不能够这时候退缩,要继续努力精进。下面说:

  【自己巳岁发愿。直至己卯岁。历十余年。而三千善行始完。】

  这是他发愿先修三千件善事,求中举人、考功名。他是『己巳岁』发愿,我们统计看他的历史,他那时候应该是三十五岁遇到云谷禅师,当时发愿修三千善事。『直至己卯岁』,这是十一年后,『历十余年,而三千善行始完』,头尾十一年才把这三千善行做完,不容易。他这三千善行是以过折功,就是以恶折善之后剩下的,这么积累下来三千条,虚度的不算,譬如说这一天干了十条善事,又干了五条恶事,那十减去五剩五条,只能算五条,积累到最后三千条,相当不容易。就是因为原来的过失抵消的很多,所以善他也是拼命干,但是抵消也太多了,所以十一年才完满他的三千善事的愿。我们可以学他,也可以发愿修三千善事,你也用功拿出十年断恶修善。那善和恶怎么来算?你用《感应篇》就行,《感应篇》里讲到的善就算功,讲到的恶就算过,一天到晚你看以过折功剩几条。其实这个积累也很快,因为《感应篇》总共这个功过格有一百九十五件事情,犯了就剔除,很快。等了凡先生四十五岁这年就圆满三千善行了。

  【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生男天启。】

  这是发的第二个愿。愿不要老发,人家了凡先生十几年才发一个愿,你得干完,圆满了一个愿再发第二个愿,别天天发愿,都不能兑现,发到最后自己都变成一个老油条了,随口就发愿,全都是打妄语。所谓君子发长愿,小人常发愿,别做小人,天天发愿,要发就发长久的愿,希望能够把这个愿心一生都坚持不懈,你成就了,一个愿就成就了。你看法藏比丘当年发四十八愿,无量劫来成就,人生能够圆满一条愿就不简单了。『辛巳』,他求子,也许行三千善事,第二个三千善事。因为命中无子,这在古代社会就觉得很对不起祖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既然已经成家,那就要有后才行,德不够就没有后。曾经我在北京大学做演讲,那是二OO九年,北京大学请我去讲传统文化,底下有五百师生听课。我讲完之后,因为我讲孝道,有一个人提的问题很尖刻,他问我,『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您现在怎么还没成家,您怎么还没后?你是谈孝道的』。我说,「是,这个问题我首先给你讲什么叫后。后,不是说你生了儿女叫后,能生就叫后,那简单,猪狗都叫有后,对不对?猪狗都是孝,那人怎么能跟猪狗相媲美?猪狗生的还多。你拿这个做标准,岂不是太下劣了?这个有后,是有真正好的后代能够承传祖上的家风、家学、家道、家业,而且能发扬光大、光耀门楣,这才叫有后」。

  我就问他,「传统文化从我们中国老祖宗,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孟这样传下来,几千年了,历代都有人能够发扬光大。传到今天,传统文化几乎没有人肯去学了,我们能对得起老祖宗吗,老祖宗看了会不会伤心?我们老祖宗就没有后了,那我们算不算孝?」然后我跟他举了个比喻,我说,「老祖宗就好像一个父亲,养了十个儿子,九个儿子成家立业了,都生养了后代。第十个儿子最小,他在那想,这九个哥哥工作很忙,他要为了维持家业全心全力去做,自己的儿女往往教育就会疏忽。而如果儿女不去教,他将来又怎么能承传父亲的家业?他会败家的。这第十个小老弟于是就发心,全心全意为他的九个哥哥来教育他们的后代,自己牺牲了,不成家,他的任务就是做老师教这些孩子,把这些孩子都教成人,教成优秀的圣贤人物,让自己父亲的家业有后」。然后我跟他们讲,「你们都是那九个哥哥,我愿意做那第十个小老弟,你们的儿女我来帮你们教,我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事业,让我们的老祖宗有后」。他听明白了。所以人的心量不能太小,就想到自己一家、自己那一支有后,老祖宗很多分支都希望要有后,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不能搞自私自利,要着眼于至少是一个民族来传承后代,这是最起码的心量。实在讲一个民族都不够,全世界所有的民族我们都要帮他们有后,优秀的传统文化,各民族的、各宗教的文化我们都要去传承、都要去护持,让正法兴隆,那是人类有后。这是大事业,要牺牲奉献才能做得到。

  这是个小插曲,讲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事情我们就明白了,什么叫大孝,什么叫小孝?只为自己家有后,那是小孝;为整个民族、整个天下人有后,这是大孝。了凡先生在这里起了『求子愿』,他是求自己有儿女,他就又发愿做三千件善事,结果感应很快。辛巳这一年,你看从己卯到辛巳就是过两年而已,这「天干地支」大家会算,就只过了两年,也就是他四十七岁这年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天启』,袁天启,这感应很快,三千善事没做完,马上就已经有感应。他第一次发愿也是这样,发了愿行三千件善事,第二年就考中举人。但是愿不能虚发,不能说这愿已经成就,举人到手,我就后面不再履行那个愿望了,那不行。他是兢兢业业的把三千善事做完,然后再起第二个愿。你看这个人多好,老实,不自欺、不欺天。他第二次这个愿两年成就了,但是要完成三千件善事恐怕还得十年,也得干。底下说:

  【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或施贫人。或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余圈者。至癸未八月。三千之数已满。】

  这里讲了凡每行一件善事都以笔记下来,很认真,这个诚敬难得。『汝母』,这是对他儿子讲,因为《了凡四训》是写给他儿子的家训,说「你的母亲」,就是了凡先生的夫人不识字,所以不懂得写,她怎么做?跟她先生一起干,每行一事就用鹅毛管印个朱圈,朱是红色,印一个圈在那个『历日』上面,就是日历上面,看这一天有几个圈,就是干了几件好事。这里面很多,举几个例子说,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布施贫人,或者买放生命(放生)等等。一天有的多到十余圈,一天可以干十几件好事,这样积累,至『癸未』这一年八月,你看从辛巳到癸未也是又过了二年,这一年是四十九岁,『三千之数已满』,第二个愿圆满。

  【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授宝坻知县。】

  这是了凡先生发的第三个愿,他起了『求中进士』的愿。原来是命中没有举人、没有进士,他第一个愿是中举,中了;第二愿求子,得子了;第三愿他要求进士,这是最高的功名,他发的愿是很大了。『许行善事一万条』,他许的愿也比以前的大,大概也有信心了,你看三千、三千都干下来,这回发了一万条善事的愿。第一次的三千善事用了十一年,第二次的三千善事用了四年,第三次他想按这个速度应该很快,所以他就敢发一万条善事这个愿,结果没想到感应很快。『丙戌登第』,丙戌就是癸未之后,癸是最后一个天干,再就是甲、乙、丙,又过了三年,就是五十二岁这年登第,进士考中,满愿了。朝廷封他一个官叫『宝坻知县』,宝坻就在现在的天津市(天津古时候就是个大市,现在也是直辖市,就在北京旁边,明朝的首都是北京,天津是很重要的一个港口),在那里做知县,知县就是县长,是个很重要位置的县官,他命中本来在四川做一个小县官,这个官就完全不同了,命运都在改。下面:

  【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编。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

  这几句体现出了凡先生真干,你看他用一个小册子,『置』就是放置在案头,『空格一册』,就是这个册子里头都是空格,专门是给他记善恶功过的,这个册子就叫『治心编』,对治心里的毛病习气。『晨起』,早上起来,『坐堂』就是上班,当知县要断案子,『家人』,家里的这些仆人就会把这个《治心编》也带着,『携』就是带着,『付』是交给,『门役』,衙门门口看门的人,就是让他转交到了凡先生的办公室。『置案上』,放到办公桌上,让了凡先生每天别忘了做这个事情,就是记录自己的功过。『所行善恶,纤悉必记』,纤悉,纤是非常细小的善恶,哪怕是起心动念都不放过,悉就是全,全记下来,必定记下来。晚上把一个供桌设在他的庭院里面,效法赵阅道『焚香告帝』。赵阅道之前我们有介绍过,是宋朝的一位御史大夫,为人刚正不阿,人称「铁面御史」,专门弹劾那些不如法的官员。他学佛修禅,最后开悟,临终预知时至,坐着往生,他这种修行功夫都是从断恶修善、老老实实真下功夫来的。你看他每天晚上焚香告帝,把今天所作的一切善事、恶事全部禀告上天,一点不欺瞒,不敢告诉上天的就不敢做,用这个来激励自己。袁了凡也学赵阅道,把他一天的功过格拿出来,也向上天禀告,这样来真诚的断恶修善。下面说:

  【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

  这是他的夫人为难了,见到现在当了官,宝坻知县,不像以前那样可以很多时间行善,所以所行的不多。于是,『辄』就是总,总是『颦蹙』,就是皱着眉头,就是很忧虑,说「我之前在家里帮助你去做善事,一条一条我们都很认真的干,所以三千善事数目很快就能圆满。可是你这次许愿一万条善事,而你又当官了,在衙门里平时很少能够有机会去像以前那样做善事了」,『无事可行』。像施贫人,你不能亲自跑去外面施贫人了;买放生命,因为你的工作关系,你也不能天天去干,那何时才能够圆满这一万条善事?了凡先生也觉得挺忧虑,真是不容易,一万条,这干到何年何月?结果有了感应。

  【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

  晚上睡觉,了凡先生做了个梦,梦到一位神人、天神,于是了凡就在梦中跟这个神人说了心里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说,「这一万条善事什么时候能完?很难」。结果神人怎么对他说?

  【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

  『只』是只是、仅仅,你曾经减粮这件事情,一万条善事就圆满了,底下就把这原委说出来。

  【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疑惑。】

  他在梦中梦到神人给他这么说,他就想起,说宝坻那个农田要征税,这些农民就等于上缴所得税,每亩上缴二分三厘七毫,这税相对比较重。了凡先生说,『余』,余就是我,我为区处,『区处』就是处理、安排的意思,我为这些农民做一个调整、安排,把原来的税收减至一分四厘六毫。你看减了一半,减了不少。这件事情确实有,『委有此事』,委就是确实,确实有这件事情,神都知道。『心颇疑惑』(原文是「心颇惊疑」),颇是很,心里很疑惑,不明白为什么神这么说?这只是一件善事,顶多算是一件,为什么说一万件都圆满了?

  【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

  『适』是刚巧,刚巧这时候有位出家人幻余禅师,也是一位善知识。你看从幻余,他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他知道「我」是虚幻,不是真的,所以叫幻余,假的,没有我。这位禅师从五台山来,当时了凡先生跟这些佛门的大德交往很多,于是大概就向他请教。他以梦告之,把这个梦汇报给幻余禅师听,而且问他此事应不应该相信,这神人说的话可不可以当真?

  【师曰。】

  就是幻余禅师的话。

  【此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

  你看这位法师真的是有见地,过去出家人为什么士大夫都佩服?你看他讲出来的话就是不同凡响,所以了凡先生进士出身都要虚心向这些法师请教,人家有道德、有学问。我们自己要惭愧,我们自己没有道德、没有学问,人家看不起佛法,我们也有责任,所以自己要真正好好修,才能振兴佛法,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幻余禅师说,你的心真切,『真』是真诚,『切』是恳切,用这种真诚恳切的心来行善,则能『一行可当万善』,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件事就等于万善了,用心不一样。有的可能万善还不如人家一行,很努力的干了很多事情,他的功德可能当不上人家一次做善事。了凡先生后面又举例说,有一个贫女,很贫穷的时候拿两文钱去布施寺院,这是她全部财产,全布施出去了,结果老和尚亲自给她来回向(大概老和尚有他心通,是一位证果的高人)。后来这位贫女福报现前,被皇上看中,选为妃子,入宫做了贵妃娘娘,她就感念当时曾经在那个寺院里面修的一点福报才有今天,所以她要还愿。于是带着千两黄金去那个寺院布施,结果老和尚没有亲自出来见面,叫一个小和尚代表,给她回向。这贵妃娘娘心里很不爽,就找到老和尚来询问,说:「我过去做贫女,只布施两文钱,你老人家还亲自给我回向。为什么我现在布施千两黄金,你只是打发一个小和尚来,马马虎虎就了事?」这个老和尚讲:「过去妳虽然布施两文钱,但是此心真切,两文钱超过千金。但是现在妳富贵了,傲慢习气都起来了,千金对妳不算什么,妳布施的心远不如往日真切,所以不需要老衲,只需叫个小和尚足矣。」这就是说明修福、修积功德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要真切,真诚恳切,不在乎事的大小,在乎你的心是不是真切。

  底下说『况合县减粮』,禅师跟了凡讲,你做宝坻知县,你给全县人民减粮,『万民受福』,你这个恩惠惠及万民,这县里不只一万个人,可能有几十万都受福了,所以你看这是不是一行可当万善?了凡先生明白了,真的原来公门里面好修行,当了官要行善积德很容易,一个好的政令下去,万民受福,这比以前修善方便多了。你看以前修善,第一个三千件善事修了十一年,第二次三千件善事还修四年,这第三次,一万条善事一天就搞定了,一念之间。有权有势,修善积德太容易了,反之,如果是造恶也很容易,它成比例的,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万民受灾,所以不能不谨慎。了凡先生明白了,于是:

  【吾即捐俸银。令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

  『吾』就是我,了凡就马上把自己的俸银,就是俸禄、薪水,把薪水所得的银两全捐出来,交给幻余禅师,请他,『令』就是使,叫他,『其』就是指幻余禅师,『就』就是回到五台山,『斋僧一万』。你看供万僧斋,过去的出家人都有修行,这一万个人里面往往都有佛菩萨再来,所以供养万僧斋功德很大,等于供养佛菩萨一样。现在估计很难,现在一万个出家人里面能有几个真修行就很难说了,所以功德相对就比以前少,少多了。一定是要提倡佛陀教育,真正以戒为师、以苦为师,真有道心的出家人,你供养他,这个功德才大,它是人天福田。这里了凡先生是敬奉三宝,供万僧斋回向,也就是他一万件善事圆满了。这是他一生改过得福、改造命运的经历,给我们很深的启示。底下是讲他的一些结语、结论,非常的精辟。

  【孔公算余五十三岁有厄。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岁矣。】

  孔先生曾经给我算命,说五十三岁我就得要寿终正寝,这个『厄』就是困厄、灾难,就是该走了。但是我未尝祈寿,我从来没有去祈求寿命,一生就发了三个愿,第一愿中举人,第二愿生子,第三愿中进士,都得了。没有求过寿命,但是寿命也得了,到五十三岁那年竟然无恙,『恙』是病,没有病苦,平安度过,今已经六十九岁了。了凡先生写这篇家训的时候是六十九岁,他实际上是七十三岁离开人世,你看五十三岁到七十三岁,多活了二十年,改造命运很明显。

  【书云。天难谌。命靡常。又云。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

  《书经》所说天道难相信,这个『谌』就是相信,天道就是因果,因果一般人不肯相信,但是它是事实。『命』是天命,『靡』当无字讲,『靡常』就是无常,天命没有说恒常不变的,它是可以改的。怎么改?根据你的心在改,不仅你自己的命运可以改,家有家运,国有国运,世界有世运,都可以改。你看马雅人几百年前就预言,二O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号有灾难,现代的科学家也发现太阳黑子活动剧烈了,可能会引发很多灾难,不都有吗?结果我们大家努力的祈祷、努力的念佛回向,护世息灾,不就改了吗?马雅人的预言不就不灵了吗?天道难相信,天命没有恒常的,都是可以改的,世界有世界的运,改的方法都是断恶修善,这个原理原则不会变。但是大家可不能懈怠,一懈怠,「行了,这已经没灾难了」,甚至说「原来灾难都是假的、骗人的」,继续为所欲为,可能变本加厉的造恶,那就完了,灾难可能在你根本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难说,为什么?天道无常。『又云,惟命不于常』,这个命就是天命,只有天命是没有长久的,都在改,随着人心在改。这些都不是诳语,就是不是欺骗人的话,都是真实的话。

  【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所以这里了凡明白了,我们也明白了,凡称祸福都是自己求得的,这是圣贤之言,圣贤是这样教我们的,就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自作自受;如果说祸福是惟天所命,这是天安排的,上帝给你注定的,这是世俗之论,也就是迷信之论。所以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改。下面说: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实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这几段话特别的精彩,可以做为自己的座右铭,不断的来警醒自己。这是了凡对他儿子讲的,说「你的命不知道如何?」其实了凡先生得到孔先生的邵子《皇极数》正传,他能够算,但是他不给儿子算。你看他这里说,「你的命我也不知道」,这就比孔先生要高,他会算都不算,为什么?命是可以改的,何必要去算?所以即使你的命运当荣显,应当是荣贵显耀的命,大富大贵,也常作落寞想。这样好,心能够卑下,不会傲慢,福报大的人容易傲慢,我常作落寞想,落寞就是潦倒、不顺利,那我就不敢放肆,不敢穷凶极欲,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即使时当顺利,你现在很顺利,考试都能及格,成绩很优秀,努力设定目标都能达到,这就是很顺利,『常作拂逆想』,拂逆就是不顺,那你就不会生傲慢。譬如说你遇到好的缘分,你不能觉得「这是我命中该有」,你要想到「万一我失去这个缘分怎么办?」很可能当你正在傲慢的时候,这缘分已经失去了,你就会痛苦。有这样的缘分赶紧珍惜,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你能够吃得饱、穿得暖,也要常常想到「我要是贫穷的时候怎么办?所以现在丰衣足食,我要多去布施、多修福报,等到真正有天灾人祸的时候我不至于很难过」,为后来要打算。富贵的时候不懂得修福,福享完了,到穷困潦倒的时候,那真的是很难挨;年轻的时候不懂得修福,到晚年没有福报,那是最难过。福要留到晚年享最好,年轻的时候拼命享福,都糟蹋完了,到晚年很凄凉,那才是真苦,年轻苦一点没关系,身体好,能挨过去,到晚年那是真苦。所以有钱多做善事、多布施,给自己修福,也给子孙积阴德。即使人相爱敬,人能对你敬爱,你要常作恐惧想,想想自己的德够不够,人家的敬爱是不是太过?太过了,我名不符实,那我就会有灾难。特别是你做弘法利生的好事,别以为「我有本事」,那是佛菩萨加持你的,你怎么能够把佛菩萨的功劳据为己有?这绝对不可以。即使家世望重,出身于名门贵族,很有声望,也常作卑下想,自己要谦卑、要低调、要尊敬别人。即使学问颇优,你很有学问,你读书很多、见多识广,你常作浅陋想,觉得「我学问还是不够」。山外有山,我们现在好像周围的人比不上了,但是跟古大德比起来怎么样?真的是太不如了,自己如果是因学问稍微好一点就傲慢、看不起人,这是浅薄,真正有道德学问的人觉得你根本一无是处。所以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你稍微有傲慢、稍微吝啬,不肯去帮助别人,你那些学问全是假的,不足看了。下面说: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这就是正思惟,前面讲的「常作落寞想、常作拂逆想、常作贫窭想、常作恐惧想、常作卑下想、常作浅陋想」,这都是正念正见。这里讲我们的思惟,远思发扬祖宗之德,祖宗虽远,不能忘记,自己要努力修学,发扬祖宗之德,不能让祖宗蒙羞。『近』,近处的父母我们能看得到,要常常思惟『盖父母之愆』,愆是过失,父母难免有过失,你不能张扬父母过失,批评父母、背后说父母,那都是大不孝,要盖住,隐恶扬善。父母知道了,他也会良心发现,也会改过。这是孔子说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能懂得隐父母之过。对上要思报国之恩,这是尽忠,前面讲尽孝,这里讲尽忠,国土、人民对我们都有恩,我们要报。『下思造家之福』,想到自己以后的儿女、儿孙后代,让他们要有福报,那我们怎么造福?多积阴德、多行好事,这就是造家之福,这家就能够长久。『外』,对外要常思惟济人之急,济是帮助人,别人有急难赶快帮助,不要犹豫、不要怀疑。『内』,对自己,『思闲己之邪』,闲是防的意思,防止自己产生邪念、邪行,这是对治自己的毛病习气。

  【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了凡先生劝导、劝谏儿子非常的恳切,苦口婆心,我们也要像了凡先生的儿子一样接受这位智慧的父亲的教诲。了凡说『日日知非』,非就是过错,谁的过错?不是别人过错,自己的过错,你看别人过错就全错了,天天要知道自己的过错,怎么知道?认真学《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你就知道。知道有错赶紧改,日日得改过,一天都不能懈怠。『一日不知非』,你这一天反省反省,好像没犯什么过错,这就有麻烦了,这就是你一日安于自是,你这一天偷安苟且、自以为是了,觉得自己很美,傲慢心、懈怠懒散都起来了,哪里说没有过失?没成佛之前都不可能没过失。还有一种觉得自己没过失,就是一阐提,满身的过失他看不出来,他觉得自己很美,目空一切,看别人全是过失,自己是最完美的人,这种人是地狱种性,将来必定堕地狱。『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所以修行进步就是天天改过当中得来,说这一天没有什么过失可改了,你这一天就没有进步,你觉得自己很好,那说明你就不能再好了;你认为自己不好,你就能再好。所以改过很重要,《感应篇》、《弟子规》天天不能够离开,它帮助你认识自己的过错、改正过错。天下聪明俊秀的人不少,就是利根的人不少,但是,『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他不能够努力的修德、努力的提升自己的道业,都是因为『因循』二字,因循就是懈怠、懒惰、不认真、不诚敬,随随便便的过日子,于是就耽搁了一生。本来一生能够成圣成贤、能够作佛作菩萨,来生还要沦落为凡夫,还要搞六道轮回,甚至是下三恶道,这就很令人痛惜。圣贤之道我们既然已经学了,那就要努力去落实,不能够耽搁一生,不能糟蹋一生。

  【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这是了凡先生最后总结的话,云谷禅师对他传授的立命之说就是这篇所说的道理,『乃至精』,至是到了极点,至精就是最精辟的,『至邃』是最深邃的,『至真至正』就是最真的、最正的道理,完全是佛知佛见,那才叫至。这种道理我们有幸能够闻到,要来学习。『其熟玩而勉行之?』不能够空过,熟玩,熟是细细的、反复的玩,这个字念「万」,玩就是玩味、咀嚼,去消化吸收。所以这篇文章要多读,细细的读,把它背下来,常常念着,叫熟玩。而勉行,你熟了才能努力去做,勉力行之。『毋自旷也』,毋是不要自己荒废了自己。「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一大段就以了凡先生「立命之学」做为一个大圆满。

  今天时间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是在你当下这个念头。如果你能够良心发现,克服自己的欲望,所谓天理战胜了人欲,这念就移到善了,你就向善人这个境界去迈步,而且你的果报就会愈来愈殊胜;如果这时候你纵欲,昧了良心,良心不是没有,你把它蒙蔽起来了,叫昧着良心,这念头就移向恶了,念念相续下去,最后就恶贯满盈,变成了极恶劣的恶报。所以报宜斟酌,宜是应该,要好好斟酌斟酌,就在你现在这念头偏向哪边。有时候我们的人生在转折点上就是那一念,看你移向哪。而上天往往会怜悯众生,佛菩萨更是慈悲不舍众生,当你在人生的转折点上,善知识、佛菩萨肯定会出现在你身边,会劝导你、鼓励你断恶行善,摆脱恶的念头,转移到善法,但是听不听就由你自己。机会你肯定有,不可能没有,只是看你那个时候会不会昧着良心拒绝善知识的劝导,机会错过就追悔莫及了。这时候的斟酌就是自己要斟酌,如果你能够信善知识的话,你能够听话、真干,就恭喜你,将来你的果报就非常的殊胜,你能够成圣成贤、往生成佛,所以全看自己能不能把握。下面说,『或在本身,或在子孙』,这是讲报应。有的报在自己本身,寿命还没到,报应就现前,尤其是大恶之人,他的福报很快就消了、没了,恶报就现前,现世报。或者是报在子孙的,现世看不出来,因为他前生修的福报很大,他造再大的恶,前生福报还没享完、还没消完,但是将来必定是堕恶道,而子孙的恶报往往就是他堕恶道的一个反映。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余庆、余殃是子孙要受。

  『或在现世,或在后身』,这是讲他自己,从三世因果来看,决定一丝毫不差。『大小迟速』,报应的大小根据你所行善恶的大小而定,绝不会多一点,不会少一点。迟速是讲报应来得早还是来得迟,有的报应很快,有的报应很慢,总在遇缘不同。『变化迁移』,报应也有变化,因为善恶也在不断变化。可能一个人在造恶的过程中忽然起了善心,良心发现,就停止了造恶,那么将来的报应他会得到恶报,但是恶报的时候绝处逢生,忽然善报会现前。善恶之报也能转移,善变成恶、恶变成善,所以果报就乐变成苦、苦变成乐,它都会转,丝毫都不会有差错,明眼人能够看得清楚。谚语有说到,『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决定有报应,只是看来早来迟而已。所以人不能只看目前,眼光太短浅不行,只看到眼前的善恶好像没有果报,你就否定因果,那就大错特错。『当观究竟』,应当看到最后,这个究竟不仅是这一生,你要从生生世世来看,从这家里头的世世代代子孙来看。『岂有不如影随形者哉?』你眼光看得长远就究竟、彻底,你就真正知道了善恶之报真的是如影随形。

  像释迦牟尼佛都给我们示现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成佛了都要受果报。所以世尊曾经有三个月马麦之报,他带着僧团没有粮食吃,没人供养他。结果有一个马夫拿着喂马的这些饲料跟释迦牟尼佛说,「我没有粮食了(刚好那年也是灾年,欠收),我们只有这些马麦(马的饲料),你要不嫌弃就吃这个」。释迦牟尼佛跟他的弟子们只好吃这个马麦,吃了三个月。弟子们就问,「为什么我们有这样一个遭遇?」释迦牟尼佛说,无量劫前他跟这些弟子们曾经都是外道,也是修行人,不过修外道,见到僧团到王宫里面应供,拿的这个饭食特别的香美,于是就起了嫉妒心,骂这些出家人,说「你们只配吃马麦」。恶口的报应一直都没有报,最后到成佛了之后才报,成佛之后还要自己受三个月马麦之报。所以你要看得究竟,无量劫的角度来看,善恶之报真的是如影随形。佛家有一首偈子,就讲这个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百千劫、无量劫造的业都不会消失,真的如影随形,善恶的种子藏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头,它不会磨灭,要报掉了才行。什么时候报?因缘会遇的时候就会报,因缘还没有会遇,就是还没有成熟,这个种子就存着,决定不会消失。下面说:

  【按佛经有通论三世之说云。众生造业。其报有三。一者现报。今生即受是也。二者生报。第二生受者是也。三者后报。第三生。及十百千万生受者是也。】

  佛讲的圆满,佛经讲三世,三世因果就是前世、今世、后世,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三世因果就是讲众生造的业,他的报应有今生报、来生报、后生报。这里讲有三种,一是现报,就是今生你造的马上就受报。譬如说你杀了人被逮住,被判予死刑,现报。这个我们看得很多,一生仗势欺人,到最后晚年的时候孤苦凄凉;过去欺人,这一生最后被人欺,这都是现报。还有不孝父母,儿孙对他也不孝,这最明显,这是现报。还有第二种是生报,就是第二生受报,这一生果报还没现前,第二生受,这也很多。譬如说贪欲重的人来生就变成饿鬼;瞋恚心强的人,傲慢、嫉妒、怨恨心很强,来生下地狱;愚痴、不信因果,来生变畜生。三恶道是贪瞋痴感召的,这是第二生要受报。还有第三个是后报,第三生或者是三生以后,十生、百生、千生、万生、无量生之后再报,都叫后报。就像释迦牟尼佛,刚才讲的马麦之报,这是无量生之后报的,过去他是无量劫前干的那个坏事,骂人、恶口,成佛以后还得报,佛也逃不了因果。所以佛只是不昧因果,对因果非常清楚,没有一丝毫的疑惑、迷惑,这叫不昧因果,但是绝不会不落因果,一定会落因果,成佛都免不了。

  【故世之造善得祸者。前生之恶熟也。造恶得福者。前生之善熟也。福中有祸。祸中有福。非纯善纯恶也。始福终祸。善心退也。始祸终福。恶心悔也。苦乐不移。显直报也。灾祥互出。隐巧报也。更有隐德隐过。非人耳目前之善恶也。亦非人耳目前之报也。】

  这个论述很深刻,这里讲『故』就是所以,前面说的要三世报,但是总有报。所以世间造善而得祸的人,我们看到譬如说颜回,孔老夫子最欣赏的学生,可是他三十多岁就过世了,而且一生都贫穷,所谓箪食、瓢饮、居陋巷。人家看这是祸,贫穷短命,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他是大善人、大贤人,这是什么原因?如果不从三世因果讲,真讲不通,还有天理吗?这样的大贤人、大善人最后得这个报应。但从三世因果你就知道了,他是『前生之恶熟也』,他前生肯定做过恶,连释迦牟尼佛前生都做过恶,更何况颜回?刚好这一生缘成熟,前生的恶报先显现。但是在这个恶报当中,难得的是他能够断恶行善,所以前生的恶报报掉,后生他的善报就很殊胜了。颜回死了以后可能是生天,人看不到,但你不能说善人就得不到好报,不能这么说,你看得太浅而已。下面,『造恶得福者,前生之善熟也』,造恶的人也得福报,大富大贵。像秦桧谋害了岳飞,卖国求荣,造了大恶,他得福报,他能够保住他的相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不能说这没有因果,只是他前生造的善太大了,这一生又遇到这个缘,所以那个善报先成熟,他享富贵。但是他这一生造的恶决定让他来生受惨报,肯定是下地狱。你从现在历史对他的评论,你就知道他要遭受多大的恶报了,这是大奸大恶之人。你看千百年之后,人们看到秦桧的铜像,跪在杭州岳王墓外面,人家见了这个像都吐口水,都拿板子打它,显现对这种奸臣的痛恨,遗臭万年。这就是那一生他造的恶现在报,这个报都叫余报,自己本身的报在地狱。

  还有的『福中有祸,祸中有福』,这福和祸交错在一起。这是什么原因?『非纯善纯恶也』,因为他造的因不是纯的善,也不是纯的恶,也是善恶交错在一起。譬如说他做好事,一半是为别人,一半是为自己。为别人好,真的他有这个心,同时也忘不了自己的名利;如果是只为别人好,自己一点名利都没有,他可能就不干了,他里头夹杂自己名闻利养。譬如说弘护正法的大好事,那是为了利益众生、觉悟众生,有没有这个心?也有这个心。但是做起来他还计较自己的名利,他有从里头得到的荣誉感、成就感,放不下名闻利养,放不下控制、占有的念头,这些念头是恶。所以他的善恶混杂在一起,将来受的果报有祸也有福,福祸也混杂在一起。最明显的,我们讲福气很大,福是很大,大富大贵,可是气也很大,天天生气。享富贵的人天天生气,看什么人都不顺眼、什么事都不顺心,虽然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豪华别墅,心里就是不快乐,这是什么原因?过去他布施的时候心不是纯善的,很多计较,有得失心、有傲慢心、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来做善事,所谓修罗心态。修罗就是争强好胜,别人做好事,我要比他做得更大,抢在他前面,这种心,感得的福里头就有祸了。

  下面说,『始福终祸,善心退也』。有的我们看到刚开始享福,最后遭到祸殃,这是果报,因在哪里?前生他刚开始行善,有善心,但是后来退了,所以福最后就变成祸了。譬如说你要帮助人,帮助人不能够一心到底,中途就退掉,自己烦恼现行,不干了,那么你的福就不能到究竟,将来享福,享着享着最后会有祸殃现前。

  还有『始祸终福』,刚开始是遭到很多的灾祸,最后转变成福报。这是他前因是『恶心悔也』,曾经造了恶,后来后悔了,悔过自新,所以那个恶必定有恶报,但是最后他悔过,转成善了,善也会有善报,彼此不抵消。不是说我造恶后悔了,那个恶报就没有了,不行,还是有。但是你悔过之后行善了,那个善也有报应,各报各的,它不会互相抵消的。但是我们能在缘上控制,我们希望自己善报先现前,那你现在就努力的断恶修善,创造善的缘,那么善报就容易现;如果我们现在要造恶,等于是给阿赖耶识里的恶种子创造缘分,那恶的报也会容易提早现前。

  『苦乐不移』,这是另外一种情况,『显直报也』,不移就是不改变,苦报一直苦到底,没有改的,或者是乐报一直乐到底,也没有改。那是因为他以前造因,造恶的时候一直恶到底,他没有悔过、不肯回头,所以将来享的苦报也一直苦到底,这是执迷不悟;乐报一直乐到底,是因为他前生坚持行善,不退缩、不退心,果报就很殊胜。你看乾隆皇帝,这是历史上享受乐报可以说是第一人。他的父辈、祖辈给他创下了基业,顺治、康熙、雍正都是很好的皇帝,打下很好的基础给他。所以乾隆皇帝上任、登基了,什么都很好,不用他操什么心,自己享福,做了六十年的皇帝。而且他当皇帝的时候真的是天下太平,他的疆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版图面积相当大的,北至西伯利亚,西至中亚,南至南洋,全是中国国土。自己做六十年的皇帝,本来他还可以继续当下去的,但是因为他的祖父康熙只做了六十年皇帝,他就不想超过祖父,这是他的孝心、谦卑。所以他把王位让给儿子,自己做太上皇,还做了四年。所以他自己自命为「十全老人」,十全十美了,乐报没有改变。你可想而知他前生修的善有多大,而且一定是很长久的、不懈的、努力的在修才有这个福报。

  『灾祥互出,隐巧报也』,这又是另外一种情况,有灾祸、吉祥互相更替出现。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因为前生造因的时候隐巧,他内心的善恶没有让别人发现,这叫隐,行为上又很巧,他不让别人知道。如果是善不让人知道,这是好事,积的是阴德;如果恶不让人知道,那叫大恶。所以内心里头善恶互相的更替,都不为人知,而实在讲那个果报可不会有差错,将来它也就变成灾殃、吉祥,而且往往是人家意料不到的。『更有』就是还有,『隐德隐过』,把自己的德行隐藏起来,这是所谓韬光养晦、谦卑低调、行善不欲人知,往往这是大德。隐过那就反之,掩饰自己的过错,别人指出来了都不肯承认,甚至用种种的方法、巧妙的手段把自己的过失掩盖得很好,没有人知道。那么得到的善恶自然就会很大,愈隐的过其实更是大过,愈隐的德更是大德。『非人耳目前之善恶也』,不是在别人面前显示出来的,耳闻不到、目视不到,但是这个善恶总有报。『亦非人耳目前之报也』,那个报应也是人家看不出来的。这里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栾黡之汰报在书。栾盈之死报在黡。颠之倒之。其例亦多矣。】

  这是一个历史故事,我们要解释解释。栾黡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栾书的儿子。底下『汰报在书』,这个书是栾书,是栾黡的父亲。栾黡是一个暴虐之人,很残暴、骄奢,这个汰报的汰就是骄奢、残暴。骄奢、残暴之人没有得到现世的报应,所以你看他最后得好死、善终,看不出他有不好的报应。他的父亲栾书其实也是一个很残暴之人,这里有个故事就讲到,当时晋国把这位栾书劫持了,结果没有杀他,把他赦免了。栾书就趁着厉公出游的时候,带兵回来造反,结果把厉公给囚禁起来,六十天之后就把厉公给杀死了。厉公当年把他赦免了,但是他却没有放厉公。这种行为叫以怨报恩,人家过去没杀你、赦免了你,你这回抓了人家,把人杀了,从这个举动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残暴之人。所以他生的这个儿子也是残暴,这是所谓父亲的余殃。

  『栾盈之死报在黡』,这个栾黡的报应也没现前,他父亲的报应和他的报应在现世都看不出来,他的儿子栾盈,栾盈是他儿子,结果就报出来了。在历史上记载,栾盈的母亲跟人家私通,竟然还诬告她自己的儿子作乱,这家里出现这么个问题。当然这也等于栾黡的夫人是一个邪恶的女人,所以能败家。结果后来这个栾盈逃到了楚国,又逃到了齐国,最后还是被围杀,而且这栾氏家族都被灭了。从这里可以看到栾盈这一生,本来栾盈历史上记载是一个喜欢布施的人,反而被杀死,而且这一族也被灭掉,那可以推到前面他的父亲、他的祖父所造的恶业。所以因果通三世,这个三世在世间来讲就是三代,祖父一代、父亲一代,到他自己一代,真的可以看出「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颠之倒之』,这看起来有点颠倒,你从他现世来看,这个人残暴居然得善终,栾盈是个好善乐施的人,竟然会死于非命。但实际上这里面的因果复杂,愚痴的人看不出来,明眼人看得非常清楚,这种事例在历史上很多。底下又说:

  【而白起之坑降卒。李林甫秦桧之毒流苍生。非一生可毕其恶也。】

  这里又举到历史的人物白起,他是春秋时期的,他在打仗的时候把敌军四十万人都坑杀了,而且这四十万人都是投降过来的。这在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惨烈的一个大屠杀,你看日本在中国南京屠杀三十万人,白起当年是四十万人,这个业造得太重。在《感应篇》里讲,「诛降戮服」,投降了的兵士你还要把他杀了。在伊斯兰教《可兰经》里讲,敌人放下了武器就要把他看成兄弟一样。怎么还能够去杀他?这是不仁,所以他自己的报应就很惨。根据《历史感应统纪》这部书说的,白起杀了四十万的兵士,万死不足以蔽其辜,就是他万世之后那个恶报都不会消失。在很多史书上有记载,说江南曾经出现一个女子陈氏,年十七,十七岁,不识字、没看过书,也不知道白起这个人。她有一次得病,到快死的时候忽然对别人说,「我是秦将白起(我是秦国的白起,白起是秦国人),过去杀人数十万,在地狱受无量苦,最近才得到人身,但是世世都要做女子,而且寿命不超过二十岁,今天又死,这是又一报」,说完就死了。然后又有记载说,在明朝,在吴山三茅观,有一次打雷,击死了一个白蜈蚣,白蜈蚣很长,有一尺多长,牠的背上写了「白起」两个字。又有说到,有一次一个屠夫宰一头猪,牠的皮上写的「秦白起」这三个字,可见得他确确实实生生世世在轮回受报。

  李林甫,这是唐朝人,曾经做过宰相。李林甫是口蜜腹剑,嘴上很甜,心里很狠毒,排斥异己,对他能够阿谀奉承的就举用,而尽忠职守、刚正不阿的这些忠臣就被他排挤。独权专恣,而且杜绝言论,他等于是一个人把皇上给封起来了,皇上听不到下面真实的言论,大奸臣。结果后来唐玄宗遭到了安史之乱,要知道奸臣当道就会乱,这个奸臣是大权独揽,挟天子以令诸侯,那肯定就会遭乱。所以当时安禄山反叛,几乎把唐朝给灭了,幸亏郭子仪率兵把唐朝给救过来了。李林甫到最后病死的时候,相传有一个张牙舞爪、很凶恶的鬼物,他看到了,不久之后李林甫就七窍流血而死。死了以后遭到杨国忠的诬陷,杨国忠当然也是个奸臣,他俩有矛盾,所以李林甫一死,杨国忠立刻就诬陷他,所以他被削了官爵,子孙都被流放,家产全部没收。在历史上还有一些记载说,惠州有一个娼妓,妓女,被雷给震死了,当街震死,她的身体上用红字写着「李林甫毒虐弄权,帝命三震之」。就是李林甫狠毒、暴虐,弄权,以权谋私,上帝下命要三次把他震死,出现这么一个情形。还有后来有一个人杀鸡的时候,发现鸡背上写着「李林甫」三个字。还有一头牛被雷震死了,被震开的那个皮肤里面也写着「此是唐朝李林甫,三世为娼,七世为牛」,这都是有记录的。

  秦桧,这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大奸臣,可能他可以排上首位了,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飞。

  『毒流苍生』,他们对于天下苍生的毒害很严重,而且很深远,所以造的恶就太重了。『非一生可毕其恶也』,一生肯定这报应不可能就完了,生生世世都要受报,而且在地狱里面时间会很长。下面说:

  【总之前生后生。同是一生。人诛鬼诛。等是一痛。世更不之忖也。然则报应何尝有爽哉。】

  『总之』就是做一个小结,『前生后生』,这报应『同是一生』,不管你在哪一生受报,那报应肯定是有。『人诛鬼诛』,诛是诛灭、杀死,一个人过去造恶,可能被人诛杀,譬如说王法,这是人诛;王法逃离了还有鬼诛,上天、鬼神不饶他,也一样诛杀。就像李林甫一样,王法虽然当时没把他诛杀,是他死后他的官爵被削掉、子孙被流放。他生前还没事,但是他被鬼诛杀,在阳间我们看是病死的,实际上都是被恶鬼弄死的。『等是一痛』,报应的痛楚是一样的。世间的人没有去认真的思惟,这个『忖』就是思惟,看得就浅薄了,看不出这个前因后果,就随便的说报应也会有差错,这是粗心大意,眼睛被蒙蔽。『然则』就是然而,『报应何尝有爽哉?』爽是差错,报应哪里会有差错?

  【而或者犹曰。王者彰善瘅恶。岂贵因循。天何不即施行。使人警惧。而有姑徐徐云者何也。】

  有的人还会问,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因果道理不是那么明了。『或者』就是有人,『犹曰』,他还会这么说。『王者彰善瘅恶』,王者是指圣王,圣贤的君王表彰善人善事,瘅就是憎恶恶人恶事。能够这样做,自然这善恶大家就能够认识清楚,善就会愈来愈多,恶就愈来愈少,人都不敢造恶。所以国家领导人对于扶正社会风气的作用是最大的,他要是能够表彰善人善事,社会就出现很多善人善事;他能够表态,而且自己以身作则、憎恨恶行、断除恶行,那社会的人自然也就会跟着断恶,不正之风就没有市场。总是上行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国家领导人自己正了,社会就正。这里说王者彰善瘅恶,『岂贵因循?』因循就是拖延,怎么会拖延,或者是轻忽、没重视这个问题?那就不叫王者,真正好的君王不会拖延表彰善行、憎恶恶行。连人里头的圣王都是这么做的,『天何不即施行?』上天为什么不立即去施行善恶之报,让人马上就看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使人『警惧』?警是警惕,惧是畏惧,自然就不敢造恶了。上天应该很慈悲,为什么不把这个善恶显示得非常明显,那大家自然就会回头?他问的也很有道理。『而有姑徐徐云者何也?』姑是姑且,而又姑且,徐徐是缓慢,很缓慢的来显现这个报应。就像前面讲的,有现生报、来生报、后生报,甚至报应善恶祸福交错在一起,你很难去判断,为什么上天没有把这些彰显得清楚?我们看下面回答:

  【此岂知王法尚有遗漏。天道必无疏虞。且王者不忍。必与矜全。天心至仁。每容悔祸。古称天公最有耐性。在人亦当有忍心。】

  这里回答得很好,这种问答帮助我们对于因果的道理弄清楚。理愈明,信就愈深;如果有疑夹杂,信心就容易被破坏,听到别人说几句话心就动摇了。所以这个《感应篇》有理有事,让我们信心坚固、深信因果。这里说『此岂知』,此就是前面那个人说的话,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怎么能知道『王法尚有遗漏』?他不知道。其实王法也不是一点遗漏都没有的,这种遗漏不是疏忽,而是往往在执法的时候给予罪人机会悔过自新,这就是执法人的慈悲。『天道必无疏虞』,王法可能会有遗漏或者有疏忽,或者是因为慈悲就有遗漏,不惩罚罪人,但是天道必定是没有疏虞,就是疏忽、失误。所以报必定会一丝毫不差错,那就比王法更加的周密,不会疏漏。『且王者不忍』,圣王有不忍之心、慈悲,只要看到罪人能悔过,都尽量的减刑甚至赦免。『必与矜全』,矜就是怜惜、可怜,保全他。『天心至仁』,老天爷的心至仁,仁慈到极处。『每容悔祸』,这每当常字讲,就是常容许人悔过自新,只要有悔心,这个祸就得到减免。『古称天公最有耐性』,古人讲天公最有耐性,就是只要人肯回头,都尽量赦免他的罪,只要人能够回心转意,就不让灾难现前,除非他实在不能回头,那只好让灾难现前了。『在人亦当有忍心』,所以我们做人也要像天公那样,要有忍耐的心,要有包容、仁慈的心。

  【譬犹负债。责偿在后。但所限岁月有异耳。夫一世二世。至于三四五世。是亦天地偿限之大数也。报迟则息必倍焉。】

  这里举譬喻,犹如负债,这个债必须得还,现在借了债以后得还,所以『责偿在后』,偿债在后面。什么时候偿还这个债务,那就不一定,『所限岁月』是有差异的,就是限期偿还的这个时间有长有短,借债的时候谈好,譬如说一年得还清或者十年还清,这有长短不同。同理,因果也是一样。『夫一世二世,至于三四五世』,多生多世,这都是『天地偿限之大数』,天地因果报应偿还时限的大数,它论世世,前生造的恶这一生受报,它的时间跨度很长。报得迟就报得很厉害,就像还债有利息一样,你欠的债愈长、愈久,还的利息就愈多,『必倍焉』,加倍的来偿还。

  【且人视为久远。天视之旦暮也。】

  况且人看到这个报应好像很久远,可能几十年之后才报,可能是好几世之后才报。可是上天看这个时间很短暂,就像早晨跟晚上,就是从早到晚而已,这是事实。佛经上讲四王天,这是天道最低的一层天,它的一天等于人间五十年,所以五十年之后报应在他们看真的就是『旦暮也』。忉利天一天等于人间一百年,所以人间一个世纪对他们讲就是一天。天愈往上层,那个时差就愈大,倍倍增加。再往上夜摩天又增一倍,一天等于人间两百年;兜率天一天等于人间四百年,如是倍倍增加。所以上天看人间真是短暂,朝生而暮死。

  【故曰。造作善善恶恶。报应如影随形。莫道造恶不报。直待恶贯满盈。莫道修善无应。直待善果圆成。】

  这是引一个格言的话,『造作善善恶恶』,人所造的善也好、恶也好,报应都如影随形,必定不差。所以莫说,不要说善恶没有报应,你一直等待他恶贯满盈再去看他。『恶贯满盈』这个成语最初是来自于《书经》(《尚书》),《尚书》里面记载商朝最后一个皇帝纣王暴虐到极点,恶贯满盈。所以讲「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是《尚书》的话,商是讲商纣王,商纣王的恶行积得太满了,到最后上天要诛杀他。所以就有武王革命,武王革命是人民推动,他自己并不想去革命,但是商纣王太恶劣了,人民忍无可忍,所以武王是等于替天行道。纣王是自己自杀的,不要说造恶的没有报,你看他造恶的时候真是为所欲为,不听任何人的劝谏。像比干是忠臣,劝谏他要改过自新,结果他把比干的心给挖出来了,对忠臣都这样来下毒手,你就可以想象到他的福报已经将尽了。愈是他最恶劣、最狠毒的时候,愈显示他已经到尾声了,强弩之末,就像蜡烛烧到最后会一下亮起来,但是很快就熄掉了。『莫道修善无应』,不要讲修了善没有报应,你要等待。『直待善果圆成』,你的善还修得不够,所以那个善的果报没有圆满、没有成就、没成熟,你要一直行善,行到最后善果成熟,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不能气馁、不能灰心。底下引佛经的话:

  【又曰。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这个我们刚才讲到。

  【是知三界苦乐。六道升沉。皆悟自心感召。天网难逃。即欲妄生趋避。如中路遇雨。四望皆濡。茫无躲处。】

  『是知』就是是以,所以我们要知道,『三界苦乐』,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讲六道轮回这三界。三界苦是真的,乐是假的,所以三界统苦,没有出三界根本享受不到真乐。真正的乐极乐世界有,没有苦,但受诸乐。在六道里面升沉,六道轮回时而作人、时而生天,时而又堕到了地狱、饿鬼、畜生,升升降降,无量劫就搞这个,都没出过六道,可怜可悲。而六道的这些果报你要悟,『皆自心感召』,就是你的善恶念头感召来的。因为你有念头,你的妄想、分别、执着不放下,所以就感召得六道里面的果报。善恶都是妄想、分别、执着,如果执着善,就能得善道,在六道里面升;如果是执着恶,那在六道里面就感得恶道,这是沉,全是自己感召。想真正脱离六道,必须把善恶的念头都放下,执着没有了才能出六道。『天网难逃』,天网就是讲因果的规律,逃不过。『即』,即使,『欲妄生趋避』,你想生起这个念头趋和避,趋是趋善,避是避凶,趋吉避凶,希望得到吉祥、福报,而逃避灾难、祸患。你这个念头只想着得好报,没去种好因,那叫妄念,所以叫妄生趋避。你真想得好报,你得修好因才行,不修好因,在那空想好报,不可能。这里举例,『如中路遇雨』,走到半路,走到荒郊野岭的时候忽然下雨了。『四望皆濡』,没有躲避的地方,东南西北四方望一望,全是浸湿的地方,濡就是浸湿,全是雨水浸泡,你上哪躲?『茫无躲处』,茫然没有躲避的地方。这是比喻没有好好修因,徒望好报,就如同中路遇雨,你想要躲避也躲避不了,该是什么报就是什么报。

  【但世人不悟。置焉不察。其报之远者。固不及见矣。即及见之。其寻常顺逆。既忽之而不觉。至大迪吉大逆凶之可信者。又援他不尽验之事。以自眩自疑。沉豫不反。就使阅历既久。觉悟忽生。而人老习成矣。少年豪气正炽。又复不信。此世之所以多迷途也。悲哉。】

  这里讲,但是世人没有悟到「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道理,对因果就不相信,也不能够细细的去省察。『置焉不察』,这个焉是代词,当之字讲,置之而不去觉察,放那儿,没有认真的去体会、省察,所以对因果道理就看得很浅,或者是看偏,自己看走眼了。『其报之远』,报应在很远,譬如说来生报、后生报。『固不及见矣』,固然就看不见了。即使是见到的报应,有些报应现世报,你能看得到。『其寻常顺逆,既忽之而不觉』,他总觉得很平常,这些报应他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好像也没说明什么问题,觉得很寻常。这个顺逆是讲顺逆天道、天理,顺天理的能得善报,逆天理的得恶报,他觉得这些事情又不太明显。实际上已经能看出来了,他还是不太相信,看得非常的粗浅。所以既忽之而不觉,对这些忽之,轻忽,没去重视、没去仔细的观察。实际上你仔细观察,眼前全是因果报应,你要从他的心上看,他是真在做善还是真在做恶。表面上好像在行善,实际上造的是恶,所以他的恶报现前了,你就知道必然是这样的,不能看表面,要看透他。当然这需要时间,而且深入圣贤的学问,慢慢你就会观人,学这些教诲的同时,在待人、处事、接物上你去落实、去留心,愈看就愈清楚,逃不过你的眼睛。所谓有学问的人有智慧,看一叶而知秋,叶子黄了就知道秋天到了。一片叶子就说明问题,不用找所有的叶子来证明秋天到了,不需要,一片叶子下来就知道秋天到了,这是明眼人。所以明眼人看人,你一个举动就知道你将来是什么报应。

  像历史上记载,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国君派他去治理河水,河水泛滥他也不知道怎么治理。结果遇到一个车夫,当地人,就跟他讲,「这个事情很简单,你就好好的祈祷水神,江河之神,请他不要泛滥,就能治好了」。结果他去禀告那个国君,国君就相信他,于是向这个神灵祈祷,果然那河水就不泛滥了。国君很高兴,这个臣子出了一个好的建议,嘉奖他,就问他,「你这个建议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别人告诉你的?」结果他说,「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感应篇》里讲「窃人之能」,人家的主意说成自己的主意,来邀功。结果孔子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说,「这个人将来要子孙都断绝」。果然后来他出事了,犯了罪就被削职,好像也是被斩杀了,子孙后来都流放,最后真的家族就灭掉了。孔老夫子厉害,就听你那一句话就知道你心里什么心地,就能够预卜将来你的报应,一般愚痴的人却是忽之而不觉。『至大迪吉大逆凶之可信者』,《书经》上讲,「惠迪吉,从逆凶」,迪当道字讲,道路的道,惠是顺,顺着道的就吉,逆着道的就是凶。这讲因果报应,也就是大是大非、大善大恶必有大的报应,这个应该相信。譬如前面讲的纣王恶贯满盈了,结果就最后被诛杀,这个哪能不信?可是这些愚痴的人,尤其是现在很多人就不信,还『援他不尽验之事』,援是援引、引证,他是另外的一些不那么特别应验的事情,善好像没有善报,恶也没有恶报。他用这些说法『以自眩自疑』,这个眩是迷惑,自己迷惑自己,生怀疑。

  『沉豫不反』,沉是沉沦,豫是犹豫,怀疑圣教,沉沦在自己的恶行恶念当中不能自拔、不能够回头。即使是最后『阅历既久』,这一生下来,阅历多,时间久了,『觉悟忽生』,终于有一天觉悟,但是人已经老了,而且已经养成恶习,要改就很难了,这就很可惜。『少年豪气正炽』,又不信。所以能够在青少年的时期接受正法教育是福报,少走很多弯路、少造很多恶业。千万不可以豪气正炽,目空一切、自以为是、不信因果、不信圣教,这就很悲惨了。『此世之所以多迷途也』,这个话对现在来讲,真的可以说是当今的写照,迷的人太多,误入歧途的人太多,都是不读圣贤书之过。『悲哉』,太可悲了,所以应当回头,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当好好学习因果,才不会虚度一生。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十六集)  2013/2/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16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大家打开经本第四十九页倒数第三行。我们继续讲《感应篇》「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一节经文,这里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清崇明黄永爵。相者决其无子。寿止六十。后有南洋一舟。遇风将覆。黄急出银十两。买渔舟救之。全活十三命。复遇相士。骇曰。君满面阴骘纹。必有盛德。不特有子。且登大魁。己亦上寿矣。后果生子。名振凤。中康熙己未会魁。己寿九十余善终。天道之可恃如此。人何不去恶为善乎。】

  这段是讲到清朝,在崇明岛,这是在长江入海口的地方,现在属于上海市,有个人叫黄永爵,他自己因为修了一个大善,改造了命运。他有次遇到一位相面的,看他的面相就跟他讲,「你这一生没有儿女,断后了,而且寿命只有六十岁」。说得很肯定,这个相士也是一位高人,他很会看。结果黄永爵有次在南洋遇到一个事情,这个南洋不是指新加坡那边的南洋,在过去清朝到民国时期,把中国沿海地区划分为南北两洋,就是两个区,南洋是属于山东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各省,那个沿海地区就叫南洋,江苏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各省叫北洋。黄永爵在海边见到有一艘船,是个小船,『舟』是小船,『遇风将覆』,海上刮起大风,这船几乎就要翻了。此时黄永爵就立刻拿出十两银子,跟岸边渔船的渔民来求请,请他们赶快去搭救那个将要翻的船,因为船上有不少人。结果这些渔民就纷纷出动去救援,全活了十三条人命,这是做了大阴德。后来又遇到这位相士,相士看到他的脸,面相已经变了,很惊讶,『骇曰』,就是很惊讶的说,『君满面阴骘纹,必有盛德』,君就是对他的尊称,说「您老人家现在满脸都是阴骘纹」。这阴骘纹也就是阴德所现出来的面纹,看面相的人就懂得看,这个阴骘就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那两个字。阴骘怎么修?文昌帝君在《阴骘文》里就讲得很清楚,重在心地。黄永爵出十两银子救活十三条人命,是出于至诚心,在当时危急时刻他没有想到自己、没有任何顾虑,也不会想「我救了这些人,那我没有银两了怎么办?这些渔民去救他们,万一救不成怎么办?我这银两不是白费了吗?」他没有这些思考,就是一心去救人。

  至诚心修的德就大,所以相士说,「你必有盛德」。盛就是盛大、崇高,你的德盛大、崇高,面相改了,命运也改了。所以相士对他说,「你不仅现在有子女,可以有后了,而且你的儿子将要考上全国大考第一名」,叫「大魁天下」,魁就是第一名。而且说「你自己也得上寿」,就是你有高寿,原来看你的命相,你只有六十岁,现在不止了,你会活很长命。后来黄永爵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黄振凤,他中了康熙己未年的会试第一名,『会魁』,会试里头的第一名。古时候考科举有三大考试,会试是属于第二等级的。第一个是乡试,第二是会试,会试就是乡试里面考出来,做了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考中的叫贡士,就是士兵、士人的士,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就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考中的就称为进士。黄永爵的儿子考上了康熙己未年(康熙十八年)会试的第一名,也就是他以第一名的身分参加殿试。而且黄永爵自己活到了九十多岁,得到善终。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一个人能发起至诚心来行善,改造命运会改得非常明显。这里最后两句是评论,『天道之可恃如此』,恃是依靠,天道是很可以依靠的,这个天道实际上就是讲因果的规律,那是决定真实的,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祸福都是自己求之。所以『人何不去恶为善乎?』这是反问,就是更加肯定的跟你说,你为何不去恶为善,把恶都去除掉,认真的行善?你能够断恶修善,果报是真实的。下面再看,还有一个故事,这是讲一个反面的例子,造恶得到的恶报。

  【秀水屠潘奇。多行不义。教人斗讼。攘人财物。淫人妻女。小不如意。怨讟神天。忽死。经夜复醒。呼妻集众。曰。阎君言死者受报。生者不知。受者方苦。作者仍炽。真可悲痛。今潘奇恶极。借尔以告万众。乃操刀自割其阴曰。此宣淫报。自剜目曰。此瞋视仙佛父母及众生报。自截手曰。此屠宰生灵报。剖腹刲心曰。此阴险残贼报。断舌曰。此欺妄诅骂报。远近观传。莫不警惧。奇宛转六日。体无完肤而死。自作自受。其速如此。】

  这个例子也是讲很明显的果报。讲的是在『秀水』,这是在浙江省嘉兴这个地区,有一个人姓屠名潘奇,屠潘奇。这个人『多行不义』,就是干坏事干得很多,凡是不正义的都会做。这里举出几个例子,『教人斗讼』,就是唆使人去争斗、诉讼、打官司,让人不和,甚至让人父子兄弟不和。『攘人财物』,这个攘是侵夺,侵夺人家的财产。『淫人妻女』,这是邪淫,强暴他人的妻女。小小的不如意就会怨天尤人,甚至这里讲『怨讟神天』,这个讟就是诽谤、毁谤,因为自己有怨气,不能够反求诸己,就把怨气发在骂神、骂天上,亵渎神灵到极点。『忽死』,就是有一天忽然死了,暴死,经一个晚上又苏醒过来,这时候其实已经不是他,他完全身体是被鬼神给主宰了。他于是就呼喊,把自己的妻子叫来,把众人都集合起来,当众对着大家说,『阎君言死者受报,生者不知』,阎君就是阎王爷,专门主管人的生死,说死了的人受报应,活着的人不知道。『受者方苦,作者仍炽』,在恶道里面受苦的人,他很苦,可是正在造恶业的人不知道,还在拼命的造恶业。这个炽是炽盛,造恶业很炽盛,就是说丧心病狂,坏事做绝了,不知道将来要受地狱苦报,真可悲痛。

  从这里可以看到阎王爷都很慈悲,他是执法的,根据人的善恶来判决,可是他内心是慈悲的,不希望人造恶,不希望人堕地狱。但是人偏偏不相信因果报应,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这次是把屠潘奇拿出来警策大家。于是他又说了,还是这个屠潘奇本人说,实际上是鬼神借他的身体向大家来宣告,『今潘奇恶极』,这个屠潘奇罪大恶极,今天借他来告诉大众。『告万众』,这个万众不仅是当时在场的人,他之后,你看我们现在读到的《感应篇》,我们所有的人都通过他的例子知道了,他要给大家显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道理。所以他就操刀,把刀拿起来,『自割其阴』,把自己的下阴割掉,然后说,『此宣淫报』,宣是公开的意思,公开邪淫的报应。邪淫本来都是一个很罪恶的事情,他竟然还不知道任何羞耻,以恶为能,所以阎王就拿他来首先把这个邪淫的罪示现给大家看。第二个『自剜目曰』,把自己眼珠子拿刀挖出来,然后说,『此瞋视仙、佛、父母及众生报』,用瞋恨的心怒视神仙、佛菩萨,怒视父母和众生,这个报应是把眼珠子挖了。然后又『自截手』,把两只手砍了,说『此屠宰生灵报』,过去用这个手来屠宰生灵,现在把手也砍掉了,你看现生受地狱的果报。

  然后『剖腹刲心』,把肚子开膛,把心给挖出来,然后跟大家讲,『此阴险残贼报』,心地阴险、暗箭伤人,残忍贼害众生的报应。然后『断舌曰』,把舌头伸出来自己斩了,说『此欺妄诅骂报』,这是恶口的报应,你看把拔舌地狱的景象先示现给大家看,欺是欺骗众生,妄是妄语、欺妄,还有诅骂,这是恶口,经常骂人、损人、尖刻的去批判人。就这样把自己的身体基本上都已经割截得体无完肤了,等于是自己给自己凌迟处死。『远近观传』,远近的人来这里看到了,互相传闻,『莫不警惧』,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生起警惕、畏惧的心,这是看到眼睁睁的事实,不由得你不相信。『奇』就是屠潘奇,『宛转六日』,宛转是这身体翻来覆去还没死,虽然手也砍了、下阴也砍了、舌头也断了、肚子也开膛了,但是他死不去,身体翻来覆去,在那里受苦痛的煎熬,一直有六天那么久,最后体无完肤而死。『自作自受,其速如此』,快速的速,你看自作恶、自受报,这个报应速度这么快。这是现报,也是花报,花报是现生报,来生报是果报,我们知道这是决定在地狱,而且地狱里肯定也是要遭受这么多残忍的割截,地狱的苦会更苦。因此这个例子后面,《感应篇汇编》这里作者有段评论,非常的好,说:

  【东岳庙联云。】

  『东岳庙』就是东岳大帝的庙,东岳是泰山,五岳里面东岳是之首,东岳大帝也是主管人善恶、生死的神,他的庙前有一副对联说到:

  【阳世奸雄。忍心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阳世』就是人世间,所谓的『奸雄』,心地奸险、残忍,私心很重、损人利己、无恶不作,虽然他在人世间好像得到了功名富贵,能够叱咤风云,不可一世。就像曹操,三国时代的,人称乱世之奸雄,确实他干了很多『忍心害理』之事,忍心是心地残忍,把自己的良心都灭了,伤天害理的事做绝了,那都是自己干的,自作必由自受。所以阴司的报应,下联讲你在阳世间虽然不可一世,可是你果报来临的时候,人世间福报享完了,那个果报在地狱,阴司里面阎王爷判决是不会徇私的,这报应绝对是不过分,也无不及。『古往今来放过谁?』谁都逃不过因果报应。屠潘奇正是这样的一个人,阳世间干尽了坏事,阴司的报应他显现出来给大家看,所以:

  【人何明知故犯。造苦无穷。愿猛生警悔。各早回头。破浪乘风牢把舵。临崖勒马急收缰。则均出祸关。同登福路矣。】

  这最后的评论也很精彩,可以做为格言常常来警策自己。人为何还明知故犯?因果报应你现在知道了,知道你还要犯,真的不怕报应?『造苦无穷』,尤其是明知故犯的人,是罪上加罪。所以愿我们能够『猛生警悔』,猛然生起警惕,能够忏悔,『各早回头』,各自早日回头,不要再造恶了。过去造恶,我们现在忏悔,后不再造,天不会惩罚忏悔回头的人。天很慈悲,鬼神也很慈悲,只要我们肯回头,我们都有机会改造将来的果报。尤其是我们能遇到净土法门,都可以带业往生,经上讲,五逆十恶的人最后能够忏悔,临终十念求生净土都能往生。最怕就是不肯回头。『破浪乘风牢把舵』,这个风浪是代表我们所遇到的种种诱惑、障碍。在人世间我们必须要经受考验,有很多的诱惑,我们自己要牢牢把持自己;有很多的逆境,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能熬得过去。这是破浪乘风牢把舵,舵是决定方向的,方向不能偏,要向正路上走,要向佛道上走,凡是不利于我们成圣成贤、往生成佛的,我们都要放下。『临崖勒马』,这是我们可能已经走偏,走到悬崖边上,马上就要掉下去了,在悬崖边上把马勒住,『急收缰』,还来得及;如果不及早回头,稍一犹豫、稍一迟疑就来不及了。所以闻到善法要立刻悔悟、改过自新,下定决心要勇于改过、重新做人,这样就不晚。『则均出祸关』,本来要遭祸殃的,现在能够平安度过,能『同登福路』,能够走到福的道路上,将来能够有福报,为什么?因为你的恶念去除掉,你的善心显发出来,祸消了福就来。下面我们再看一个故事:

  【宋曹彬。忠诚事君。谦恭自处。不急货利。不树私恩。振乏绝。恤鳏寡。喜愠莫见。富贵不骄。帅师征讨。未尝妄杀。】

  我们先看到这里。这是介绍宋朝北宋时期一位大将,叫曹彬。这位大将很忠诚事君,对于皇帝尽忠,『谦恭自处』,自己很谦虚,待人很恭敬。『不急货利』,对于名闻利养他不去急着争取,他能够看得开、放得下。『不树私恩』,对于个人之间的恩惠他不讲求,他就不会结党营私,所以一片公心,只想着尽忠为国。『振乏绝』,这个振是通假字,跟贝字旁那个赈(赈济的赈)是相通的,也就是赈济穷乏的人,或者是走上绝路、没有人帮助的人,常常去怜悯他们、帮助他们。『恤鳏寡』,这个恤就是关怀照顾,鳏是老而无妻,寡是老而无夫,就是单身的老人,我们现在讲五保户之类的,都是很可怜的人。一般讲鳏寡孤独,孤就是幼年丧父,这叫孤,孤儿;独就是晚来无子,这叫独,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鳏寡孤独都是可怜人。曹彬常常能体恤、关怀、照顾他们,这都是很好的阴德。

  『喜愠莫见』,欢喜和愠怒不现于颜色,就是这个人很稳重,他不会随意表现出自己的喜乐或者不高兴,他能够压伏自己的这种情绪。做官这点很重要,做大事的人如果常常喜怒无常,这种人就很难做成大事,必须要克服自己的七情五欲、烦恼习气,最好把欢喜、愤怒这种情绪都断掉,这些都是烦恼。阿罗汉是完全断掉了见思烦恼,所以他是喜怒不生,念头都没有,完全心地清净;喜怒不现于颜色,这是世间人的修养。喜怒不现于颜色,富贵就不会骄慢,这是曹彬之为人。「富而无骄」,这是儒家讲求,也是很难得的一种修养,当年子贡也能做到,他跟孔老夫子说,富而无骄他能做到。只要能读圣贤书,这都不难做到;富贵如果起骄慢心的人,其实他的富贵也不会长久。下面又说『帅师征讨』,因为他是将领,常常领兵打仗、征讨敌军,但是从来不妄杀,『妄』是随便乱杀,他未尝妄杀,说明他很有慈悲心,上阵杀敌是不得已,要保卫国家、保护人民,只要对方投降了,绝不能够杀。这一点《可兰经》上有句话就讲得好,说当敌人放下武器的时候,要把他们当作兄弟来看。这个是慈悲、爱心。下面又讲到,有一次:

  【克成都。有获妇女者。悉闭一室。窍以度食。且戒左右曰。是将进上。当密卫之。事罢。访其亲还之。无者。备礼嫁之。】

  这是讲他有一次征讨,在四川打仗,那个战役也是很激烈,『克成都』,把成都攻克下来,敌军当然就跑掉了,军队就抓获了很多妇女,妇女是无辜的,这些将领抓获之后向曹彬报告。曹彬就下令把这些妇女全都关在一间房子里,不准伤害,而且士兵都不能够靠近她们,把这门关紧,不跟她们见面,以免士兵们忍耐不住,会对她们伤害。所以在这个房子的墙上挖了个洞,把食品从洞里面送进去,『窍以度食』,窍就是挖洞,挖个洞度食,这个度是交给的意思,把食物交给这些妇女,人就不进去。而且警诫左右的人说,这些妇女是将要往皇上那里进贡的,『当密卫之』,要小心的去防护、卫护她们,不准有丝毫的伤害。当然这个是方便妄语,这样告诫左右,当然左右的人也就不敢造次了,所以对这些妇女就保护得很好。『事罢』,要处理的事情都处理完了,于是曹彬就访其亲还之,他就派人按照这些妇女所说的亲属,去找这些亲属,找到的就把妇女送还,送回家。『无者』,就是还找不到的,就备礼嫁之。这些年轻的女子还没嫁人的,于是曹彬主动拿出钱来给她备好嫁妆,把这些女子都找了合适的人家,把她们嫁了,这样就等于是救了这群无辜的妇女,这是大阴德。又有一次:

  【克金陵。】

  『金陵』就是南京,攻克了南京。

  【先焚香誓众。毋妄杀一人。前后全活无算。】

  当他攻克了金陵之后,他带领着这些将士一起向上天焚香祷告,并且发誓言说,「绝对不能够妄杀一人,只要他们不反抗,我们绝不会杀」。结果前后全活的人数都数不清,那是数以万计。要知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家讲的浮屠就是塔,造塔的功德很大,你能够救一个人,救了他的命,你的功德比造七级的塔还要更大,更何况救活的人无数?

  【他如舍怨而雪昌言。自诬而救全斌。缓决新婚之吏。不伤已蛰之虫。皆盛德事。】

  曹彬做的这些好事就很多了,『他如』,这是举其它的方面。『舍怨而雪昌言』,这是讲到一个典故,这个昌言是当时跟曹彬同朝做官的一个官员,叫赵昌言。他有一次就认为曹彬的军队纪律很涣散,于是就上疏,以曹彬没有抓紧军纪管理这个罪名,要皇上去诛杀曹彬,这个人也很绝。结果当时宋太宗还褒奖了赵昌言,说「赵昌言你这个建议很对」,当然曹彬没有受到诛杀,但是赵昌言就因此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可以说他是曹彬的仇人,要想把曹彬给置之死地。可是有一次当赵昌言也犯了过错,遭人弹劾,当时他想要觐见皇帝,皇上没有想去跟他见面,他没有机会见面。曹彬就奏请皇上,请皇上准许跟赵昌言见面,等于是以恩报怨,这也是厚德。这个雪是昭雪,就是赵昌言也是被人诬陷,有冤情,没有能够伸冤,曹彬等于创造机会让赵昌言昭雪平冤。第二个讲『自诬而救全斌』,这是讲王全斌这个人,也是一个将领,刚才讲到他跟曹彬一起在蜀地去平定暴乱。王全斌这个人为人就很残忍,当时他对敌军很残忍,当敌军想要投降的时候,王全斌竟然把敌军全师雄的军队杀害了很多,而且把全师雄的女儿都抢夺了,这件事情这是他纵容部下做的这种恶行。王全斌这样的一种恶行逼得敌方就奋死一战,所以搞得当时宋朝的军队都受挫了,后来曹彬率军把这个暴乱给平定了。王全斌就是因为促成了敌军的暴乱,所以皇帝要治他死罪,而对曹彬嘉奖。结果曹彬当时就辞谢、推辞说,「征西的将士都获罪了」,意思就是王全斌他们都获罪了,「我怎么能够单独受赏?」所以就推辞不要。这是讲到自诬而救全斌这件事情。

  下面说,『缓决新婚之吏』,这是讲有次曹彬在徐州做官,有个官吏犯了罪,就要被判决杖刑,当时是马上要执行的,结果曹彬判他缓期执行,到第二年才执行。别人问,「你为什么要缓期执行?」曹彬就说,「我听说此人刚刚娶了媳妇,如果要对他立即这样行刑,那可能他的媳妇就会被视为不祥,所以就缓期执行」。这就是通融,法律虽然要执法严明,可是有时候也要循一下天理人情,像这种新婚之吏,曹彬就缓期执行,所以法律虽然严明,执法也要慈悲。『不伤已蛰之虫』,更显出曹彬的慈悲,这个蛰是冬眠,一般很多昆虫到冬天就进入冬眠状态。《感应篇》上讲,「发蛰惊栖」,这是有罪过的,冬眠的小虫子睡得好好的,你把牠弄醒了,搅动了牠的元气,那牠就活不成了,牠冬眠是把牠元气给守住。发蛰就是惊动牠都不可以,更何况伤害牠们?这是一种慈悲心的表现。『皆盛德事』,连小虫都不伤害,那大的动物、人就更不会伤害了,这都是盛德,这样的心必然感得善报。底下讲他的善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在子孙。

  【其子玮。琮。璨。继领节钺。玘。封王爵。生光献太后。子孙昌盛无比。】

  曹彬的儿子曹玮、曹琮、曹璨都能够继承他父亲的功业,能够领取『节钺』,这个节是符节,钺是斧钺,都是古代帝王授予官员或者将帅权力的标志,换句话说,他这三个儿子都做了大官或者是大将。他的另外一个儿子叫曹玘,封了王爵,这地位就更高了。曹玘生的女儿后来做了皇后,就是宋仁宗的皇后,就是这里讲的『光献太后』,可以说这一家荣盛到极点了,他的子孙昌盛无比,都是因为祖上积德感召的。讲完曹彬这位大将,底下又讲了另外一个将领,叫曹翰,他俩是完全相反。我们看经文:

  【又如曹翰克江州。忿城久守。悉屠之。翰死。未三十年。子孙有乞丐者。】

  曹翰也是宋朝的名将,跟曹彬时代是相同的,他有一次攻克江州,在江州一战,当时这个仗打得很难,江州应该是属于江西九江市。曹翰久攻不下,他就很愤怒,『忿城久守』,敌方很顽固,守城守得很严密,一直攻打很长时间都攻不下。结果最后他攻下之后,他就开始把自己满腔的愤怒发泄出来,下令自己的将士屠城,就把全城的人全都杀光,一个不留。历史上记录他的这个屠城,当时杀的兵士就有八百,杀的百姓可能就无数。结果曹翰死了以后不到三十年,他的子孙就做了乞丐,整个家族就沦落了。这都属于「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而实际上这个余殃是子孙所受,自己本殃要在恶道里受。在历史上也有记录,曹翰死了以后,大概是从地狱里出来,还转入畜生道投生为猪,真的是有这样的记录,后面我们会讲到。曹翰的儿子没有长成人就死了,他的女儿也沦为娼妓。这里评论说:

  【夫二将成功虽一。用心则殊。天之报施。亦因之而异。】

  『夫』是语气助词,没有意思,提起这句话,说两个将领,一个是曹彬,一个是曹翰,同姓曹、同一时代,都是名将,都能成功。成功是同一个,是同样的,但是他们俩用心就很大差别,一个是慈悲心,一个是残忍心,所以天给他们的报应,报施就是施给他们的报应,『因之而异』,因他们的存心就有很大差别了。你看曹彬子孙昌盛,曹翰子孙沦为乞丐、娼妓,这就是天地之差。下面又说:

  【克昌厥后。要在先正其心始矣。】

  『克昌厥后』是《诗经》里面的一句,克昌,克字当能字讲,昌就是昌盛,让子孙能够昌盛、荣显,这个厥是其,当其字讲,是个代词,就是「你的」或是「他的」,讲某一个人,后就是后代子孙,意思就是说你能够昌盛、荣显子孙,这是《诗经》里讲的话。怎么做?『要在先正其心始矣』,这个要就是关键,首要在于先自己正其心,让自己心地端正,从这里开始下手。儒家《大学》讲正心,这是修身的要领,「修身在正其心」,怎么正其心?必须要把自己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去除,才能叫正其心。所以《大学》里讲,「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愤怒,这是瞋;「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这是贪;「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这都属于痴,愚痴才会恐惧、忧患,就是有贪、瞋、痴,心就不正了。要心正,就是老法师常讲的要放下十六个字,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你能够正其心,你就能够修无限的福报。这个福报能够令你的子孙都得到荣显,你自己就更不用说了,将来不是生天,必定也是大富大贵;如果你要求生净土,那是决定得生。《大学》又讲正心要在诚其意,意要真诚,诚意要致知,致知在格物,致知是致良知,人都有良心,所以他有良知、良能,这是我们本来具有的,现在为什么良知不会显现?像这个曹翰,竟然会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来屠城,就是他没有做格物的功夫。物是物欲,就是你的烦恼、恶习,你没有跟它格斗、没有把它格除,所以良知就现不出来,意当然就不诚,心就不正了。下面引司马温公的话:

  【司马温公曰。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子孙必有受其报者。】

  这都是可以做为我们的格言,常常去读。『司马温公』是宋朝的名相司马光。他说过这么一段话,「你能够积累金银财宝给儿孙」,这个『遗』就是遗留给他们,我们讲遗产,这些遗产『子孙未必能守』。你苦心经营一辈子的财产交给这些子孙了,他们能守得住吗?他们要能守得住,都是有福的人,没有福报守不住;如果他们德行不好,很快就把家给败完了。所以,既然如此,给子孙培福更重要,有福的,你不给他金银财宝,他将来也能够赚到;没福的子孙,你给他一座金山,他都能把你败掉。所以司马温公也是提醒我们,不必去给儿孙留什么财产。『积书以遗子孙』,这往往是书香门第,比较清高,财产不给子孙了,那写书,把书留给子孙,可是子孙未必能读。虽然你是很好学、很爱读书、学问很高,但是子孙未必能像你这样,这也要看他有没有这样的操守、德行。所以『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这才真正为子孙积。你能够积阴德在冥冥之中,冥冥是暗中,没人看到、没人知道你在做善事,这叫阴德。阳德是人家都知道了,人家赞叹你,对你吹捧得很高,你的福报都报掉了,那也积累不下来,所以积阴德才是真实的。『子孙必有受其报者』,祖上能积阴德,子孙就能有福报,福荫子孙。所以有财与其留给子孙,不如把财布施了,换成阴德给子孙,那个财拿来做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护持正法这些工作,这就是真有智慧的人。你有很高的学问,也不必一定要子孙去继承,你可以广开学路,让所有愿意求学的人都来你的会下学习,你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把你平生的学问都教给他们,这也是积德,子孙都能受享。我们再看底下,又讲了一个故事。

  【潘从先曰。予友阮见田。见屠人宰一猪。皮有秦白起三字。此沉沦鬼狱中。偶遣一方作猪。以彰业报。其千余年来。除受生屠戮外。必不绝刀山剑树之苦。未知何年。可结长平一案也。】

  『潘从先』,有这么一个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过他亲闻的一件事情,说『予友』,予就是我,我的一个朋友叫『阮见田』,你看有名有姓。有一次见到一个屠户,就是卖猪肉的、宰猪的一个人,宰了一头猪,那个猪皮上面竟然发现有三个字,叫『秦白起』,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个大将,他在跟赵国打仗,赵括是纸上谈兵,不懂打仗,被白起打赢了,白起竟然把赵国四十万的军队全都活埋,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兵,那一战是长平之战,可以说是历史上惨绝人寰的一次战役,就是把赵国军队全军都坑杀,白起造的杀业就重了。当时好像不可一世,他不知道后来果报之惨烈。这个猪就是白起投胎来的,要被宰杀了。这里评论说,『此沉沦鬼狱中,偶遣一方作猪』,作猪也都便宜他了,实际上他是死后沉沦在饿鬼、地狱当中,那个比作畜生要苦。只是偶然被遣送在一方作猪而已,换句话说,就像被关在监牢狱里面的罪人放出来,放放风而已,作猪等于是放风出来了,作完猪,被杀了以后还要回去受地狱苦报。这事也是可能阎王爷为了彰显因果业报,把他放出来作猪,还在牠的皮上写了三个字,秦白起。从战国时期到那个时候潘从先的朋友所见到的这个猪,已经有千余年,一千多年了,大概讲的应该是宋朝的时候。这白起『除受生屠戮外』,就像那一生他变成猪,受生做猪了,被屠杀、杀戮来还这个命债,很可能那个屠夫就是他以前坑杀的一个士兵,很可能他来还命债。除了这种还债之外,『必不绝刀山剑树之苦』,必定少不了在地狱里面受刀山剑树的苦刑。

  我们看到佛经讲的刀山地狱,那个刀非常尖锐,往上,罪人被恶鬼驱赶跑上刀山,脚踩下去就被刺得稀烂了,然后他因为痛就抬起来,一抬起来他的脚能恢复,因为地狱的身体都是化身,当然抬起一只脚,另外一只脚又得踩下去,所以另外一只脚又被刺得稀烂,于是他就拼命的在抬脚,愈拼命抬脚这刑罚就愈苦。剑树也是,那些鬼卒驱赶罪人,他们于是爬上树,爬上树他是为了逃避,结果没想到那是剑树,都是锋利的双刃剑,他们在爬的过程中就把身体割碎了。这都是过去生中他造杀业所得的苦报,完全是自己的恶心所变现出来的境界。过去章太炎先生,这是民国初年的国学大师,他是学佛的,学问很高,连鬼神都知道他。有次他被东岳大帝请去,请他做判官,判官的职务就相当于现在秘书长一样的职务,这是东岳大帝敬重他的学识,刚好可能这判官休假了,有个空缺,就请他做了一个月代理判官。结果每天晚上小鬼抬着轿子来迎他,他就睡过去了,睡得很死,不省人事,一直到天要快亮的时候他才回来,他才苏醒,这是过去讲走阴差,现在还有,我都见过走阴差的人。

  章太炎的这个官职很大,所以用轿子来抬。章太炎见了东岳大帝,想起他在经上看到有一种刑罚,就是炮烙地狱,这是罪人被逼着抱那个烧得火红的铜柱,一抱上去身体都焦烂。他认为这种刑罚太不人道了,于是就求请东岳大帝免去这种刑罚,东岳大帝微笑不答,派了两个小鬼带他去看刑场,走了一段路小鬼说,「到了,前面就是」。章太炎先生看到什么都没有,忽然他就醒悟了,才知道原来那些刑罚不是阎王爷、不是东岳大帝制造出来的,是那些罪人自己造了这个恶业,业力变现的。章太炎自己没有这种业,那个刑场就在眼前他都看不到,更不可能去受,所以都是自作自受。那个炮烙刑罚是淫业造的,罪人生前邪淫心很重,在这个地狱里面,他这种淫心就变现境界了,他看到那个烧得通红的火柱以为是美女,于是就抱上去,一抱身体就焦烂,死过去,阴风一吹他又复活了,但是他马上又忘了苦,看到那个火柱又以为是美女,又抱,如是无数次的受罚。等到什么时候他才能够从地狱中出来?他记起来了,「上一次我抱的是火柱,我这次不能抱了」,他能够记得,不敢抱了,这个时候回头,才能出地狱。所以都是自己恶心所变现的境界,白起在刀山剑树当中,那个刀山剑树哪里是阎王爷制造出来的?全是他自己心变现的,造杀业那个残忍的心就现这种境界,自己在里面受苦。受这种苦,『未知何年,可结长平一案也?』不知道等到哪一年才能够结掉长平这个杀戮四十万人的案?这个案子不好结,可能都得要千万年受报,才能把这个案子结了,还要把所有的命债都还了,至少得投胎四十万次,作猪或者作牛等等,受宰杀、还命债。下面又讲了一个故事:

  【又一耕牛。为雷震死。一士过之曰。不向人间除恶孽。偏从田内打耕牛。言讫。雷复震牛。裂肤作字云。此是唐朝李林甫。三世为娼七世牛。而今绝矣。由今计之。其受生现世所报。约略三百余年耳。外此阴府严刑极苦。殆无虚日。并求暂假为娼与牛。而复不可得者。恶业之难逃天网。固如此哉。】

  这又是讲到一个案子,这个案子是讲唐朝的李林甫,这也是一位名宰相,他后生的报应。这是讲到有一次田里有一只耕牛,就是耕田的牛,忽然天上打了个雷就把这个牛给震死了,正好这时候有个读书人,『士』是读书人,走过这里,看到雷打死了牛,就很感叹,说了一句话,『不向人间除恶孽,偏从田内打耕牛』,他就觉得有点不平了,替这个耕牛打抱不平,说「老天爷你怎么不在人间除那些恶孽、恶霸,那些造恶业的人,你不去打他们,不把他们震死,为什么在田里头把一头牛给震死了?那牛还是对人有好处的,牠们在耕田」。他就发表了这句感叹。话可不能随便说,这一说老天爷就知道了,所以『言讫』,讫就是完,讲完了,话音刚落,『雷复震牛』,复就是再次,天上又打了一次雷,把那头牛又给震了一次。这回就把牛的身体都震开了,『裂肤作字云』,牠的皮,牛皮是很厚的,全都给震裂了,翻开来,里面的皮肤上写了几个字,『此是唐朝李林甫,三世为娼七世牛,而今绝矣』,就写了这几个字。读书人看到这个字,这是老天爷给他的回答,他不是不平吗,说这耕牛为什么无缘无故被震死了?还觉得是不是天道给这些众生的报应有点不公平?其实没有不公平,完全是公平的。

  这个牛是谁?是过去唐朝的李林甫。李林甫其人大家应该很熟悉,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暗室屋漏之中要为善去恶、要断恶修善。所以才提醒人,想藉太上之口告诉人,有司过之神,这些司过之神检察人之所犯,这都是为了警醒人不要造恶业,让这些神灵检察人所犯的罪业,量度所犯罪的重或轻,来夺他的寿算。这种提醒就是慈悲,让他及早回头。

  【故曰。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也。】

  因此说人间窃窃私语,两个人交头接耳讲悄悄话,在密谋干坏事,以为人不知鬼不觉,可是不知道天神听起来,这个声音像打雷一样的响,大家都知道,哪有说能隐瞒得了的事?暗室中做了亏心事,『神目如电』,鬼神眼睛就像电光一样看得清清楚楚。

  【诗书中亦曰。上帝临汝。日鉴在兹。十目十手。神之听之。则吾心独知之地。自有鬼神。更严于昭布森列之时矣。此天人合一之理也。】

  『诗书』就是《诗经》和《书经》,都有讲到这种事情,这里举出《诗经》上说的话。『上帝临汝』,上帝就是天帝、上天,降临在你头上,『日鉴在兹』,鉴是监察,天天都会监察我们的行为。『十目十手』,这就是《大学》里面教我们慎独,讲「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十目是十个眼睛,十手是十只手,十只眼睛都会盯着我们,十只手都指着我们,别以为我们在暗室当中没人知道,其实鬼神看得很清楚,我们干亏心事,他们都会很气愤,会记录我们的恶行。『神之听之』,神灵听闻,就是见到我们的这些事情,这正是『吾心独知之地』,当我们自己在独处的时候,我们自己要知道,天地鬼神就在周围,头上三尺必有神灵。你自然生起敬畏心,你自然就会慎独了。『自有鬼神,更严于昭布森列之时矣』,昭布就是公布,森列就是森严排列,就好像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家都排得很整齐,一排一排的围着我们,看着我们的行径,这叫昭布森列之时。我们如果见到这么多人在我们周围,我们怎么敢乱来?你要知道,你在暗室之中,一个人的时候,也是有这么多的鬼神一排一排的看着我们,你真正知道这种事实,岂敢干亏心事?这就是『天人合一之理』。

  所谓天人合一,重在一个知字,就怕你不知,你要真知道了这个事实,怎么会不断恶修善?你心里真有天地鬼神,时时刻刻所做的就跟天地鬼神希望看到的相应,天地鬼神所希望的正是圣贤所希望的。圣贤的标准跟天地鬼神的标准是一致的,只是天地鬼神没有放下烦恼,他还没有成圣贤,但是他们的善恶标准决定正确。像阎王爷,他判决标准完全是天理,绝不徇私。所以你能够明了暗室之中神目如电,自然所做所思跟天地就能够相应,不会做出违犯天理的事情。下面引

  【华严经曰。人生各有二天人随之。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人常见人。人不见天人。即善恶二部童子是也。】

  《华严经》也这么说,《华严经》是佛门里面的经中之王,一切经里面数《华严经》最殊胜,也称为根本法轮,一切佛法不离《华严》,它也讲到很多因果,所有的佛经都不离开因果,《华严经》讲五周因果。这里讲的最浅显的因果,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讲人一生下来就有两个天人,就是神灵,跟随着这个人,在左右肩膀上,一个叫『同生』,一个叫『同名』,分别主管人的善恶。这两个天人常见人,就跟着这个人,从生到死都跟着,所以这个人所作所为都逃不过这两个天人的眼目,他们都做记录。人不见这两个天人,自己肩膀上的两个神灵自己见不到。这两个天人就是『善恶二部童子』,一个专记善行,一个专记恶行,到他死了以后,这善恶二部童子记录的他一生的行为,就可以做为他的判决书了,判定他将来要上哪一道去受生。

  【人于每日十二时中。举意发言动步。遇物应缘之处。常念此二天人。勿令恶念相续。偶或起一恶念。急着精彩。拽转头来。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直穷究到念头起灭处。则无边业障。一时清净。湛然如太虚矣。如此。则与夺之权在我。鬼神不得操之。尚何司过夺算之足云乎。】

  这是讲人在每天十二时辰当中,现在讲二十四小时,『举意』就是起心动念,意业,『发言』是口业,『动步』是身业,身、口、意三业造作,善恶二部童子都记录。『遇物应缘之处』,遇物是遇到了种种事物,应付种种的缘,就是待人处事接物当中,要常念及这二天人,你要想到真有这两个天人跟着、这两个鬼神看着,那就不敢起恶念,『勿令恶念相续』。『偶或起一恶念』,恶念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它起来是难免,古德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这个恶念一起来了,最关键的要觉悟,不能让这个恶念相续下去,相续就造业了,只要能够觉悟,立刻把它斩断。这里讲『急着精彩』,这个着就是要提起来,急急的提起来,不可以缓慢,精就是精神,彩是神采,也就是说立刻要提起警觉。『拽转头来』,拽是拉回来,就是回头,把你的恶念拉回来,把它压伏下去,这是下『克己』的功夫,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圣贤之所以能成为圣贤,就是因为他能下克己的功夫。人都有过错、习气,而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就是他能够勇于断自己的烦恼习气,他不纵容自己的习气;如果知道自己的习气不肯去改,纵容它,这叫自欺,自欺的人怎么可能成圣成贤?

  我们要求生净土,最怕的就是自欺,听经教听了那么久,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有害的,这些都知道了;哪些可以帮助我往生、哪些是障碍我往生,这些也知道了。问题是看你肯不肯真干,不肯真干的就叫自欺,那怎么能往生?所以要真发愿求生净土,就得要真改过、真念佛,要从真实心中做,不可以搞虚假的。克己,克服习气先从难克处克将去,就是你哪条习气最重、最难克服,从这里下手,咬紧牙关、铁了心肠要把这个过错一定断除,这种习气要克服,难克除的都能克除,那容易的、轻的习气就很容易了。古人对自己绝不会自恕,不会宽恕自己,绝不懈怠、绝不放松,『直穷究到念头起灭处』,断恶修善一直追究到哪?你的念头起灭处。念头从哪来的?我为什么会起这个恶念,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它的源头在哪里?要直断其根,把恶念的根本都断了,无边罪障一时清净,这样消业障是最殊胜。这个根本断除,心地一下就清净了。根本是什么?所有恶念都是从自私自利里面出来的,你有「我」这个念头就难免造恶。所以一定要把我放下,小乘断我执很不容易,要断尽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八十一品思惑才叫断我执,这很不容易。大乘断我执方法很殊胜,他不想自己,一心为众生、为正法久住、为众生离苦得乐,不想自己了。不想自己,自己慢慢就没有了,跟众生融为一体,这时候你就业障尽消了。

  湛然如太虚空,太虚空是真正清净,里头没有一物,所以真正清净,这是讲心地清净到一念不生,业障哪里还有?恶念、恶行都没有落脚处了。心地清净是把妄想、分别、执着全都放下,这就是真正究竟清净,就成佛了。『如此』,你懂得这个道理了,这样的话,『则与夺之权在我,鬼神不得操之』,与夺之权也就是将来你的命运,你是得善报还是得恶报,这个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鬼神不得操之。虽然有司过之神来主管我们的善恶记录,但是造作是自己,他只能够按照你所造作的去判决,他不可能徇私枉法。所以你的果报还是自己造出来的,鬼神没有加自己的意思。『尚何司过夺算之足云乎?』司过之神是因恶业来夺寿命,他主管这个事,是司法的,但是你不造罪了,他们就不可能来处置你,所以尚何司过夺算之足云乎?他们就不足以去谈了,你根本就跟罪业沾不上边,他们对你没事了。真正把我执都放下,自私自利完全没有了,所谓「身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了,鬼神敬重你都来不及,怎么还可能夺你的寿算?这都是说明自己要做自己的主宰。下面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比较长,讲得很经典,大意我先跟大家讲讲,然后我们来细细的读。

  今天时间到了,这个故事我们就明天再跟大家来汇报。今天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十七集)  2013/2/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17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大家打开经本第五十五页倒数第四行,我们今天还是讲经文: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这里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得很详细,确实对我们有很深刻的启发。

  【明沂州王用予。为人厚重简默。素奉文昌最谨。与里中结社。每岁元旦。轮建醮坛。祈福于云中山顶之文帝行宫。社中俞麟者。以孝谨称。远近皆负笈相从。又郁从周者。姿伟气俊。议论风生。下笔千言立就。里中推服二子。】

  先念到这里。这一段是讲在明朝,『沂州』是在山西省,有一个读书人,名字叫做『王用予』,他为人厚重、简默,就是比较忠厚、稳重,『简』是简静,『默』是沉默,就是不多言,人品也是不错的。他素奉文昌最谨,这个『素』是平素,平常尊奉文昌帝君最为谨严,就是非常恭敬、谨慎。『与里中结社』,跟同乡里头的一些读书人结「文昌社」,大概就是以《文昌帝君阴骘文》为他们的主修课目。道家以《感应篇》和《阴骘文》这两篇文章为修身的最重要的教材,所以估计他们在这个社中也是用功过格来修行。古代的读书人都非常的注重修身,特别是在明朝,当时用功过格修身的很多。『每岁元旦』,就是每一年的元旦,大年初一,『轮建醮坛』,轮是轮流,建是启建,醮是祭神,这样一种坛,醮坛,就是启建祭神的神坛来祭奠文昌帝君。『祈福于云中山顶之文帝行宫』,在云中山顶建祭神的坛来祈福,那个山上有一个文昌帝的行宫,就是一个庙,文帝庙。

  同社的人都是读书人,里头除了王用予以外,还有一个叫『俞麟』,他以『孝谨』称,大家看到他都是很孝顺父母,而且为人也很谨慎,不多言、不妄行。『远近皆负笈相从』,四周的这些读书人都仰慕俞麟的孝道和严谨的风范,所以负笈相从,笈就是书箱,背著书箱来跟从俞麟学习,可见得俞麟的德行大家都很赞叹。『又郁从周者』,还有一个人也是这个文昌社里的,叫郁从周,这个人很有学问,『姿伟气俊』,姿是他的姿态,就是风度看起来很崇高,他的气息也是非常的令人敬仰,所谓是一表人才、英俊潇洒,这么一位读书人。而且口才非常好,『议论风生』,谈起道理来可以倾倒在场的听众,风生就是还能够令听众因他的议论而振奋,气氛非常活跃,这个人很能讲,所谓是辩才无碍。不仅有辩才,文学水平也相当好,『下笔千言立就』,写文章一下笔,一千字以上的文章都不用发怵,不用怎么思考,一挥而就。所以在这乡里当中,所有的人都推崇、敬服这两位,就是俞麟跟郁从周。下面继续说:

  【正统辛酉元旦。用予先期赴宫宿坛。梦帝君升殿。天下城隍汇报乡试榜册。一朝冠绛服神。抱大册。送帝君签押。】

  这是讲到在明朝英宗正统年间,『辛酉』是指这一年,就是正统六年的元旦,大年初一。王用予按照他们的惯例,也是要到云中山顶文帝行宫去建坛祈福,所以他到了就住在那里,住一个晚上,叫『宿坛』,住一宿,结果晚上就梦到文昌帝君。我们知道,文昌帝君是专主读书人功名的,所以读书人对文昌帝是特别的敬重,在考试前都得要拜他。梦到了文昌帝君升殿,当时他在梦中就看到天下所有的城隍(城隍是主管一个城池的神),这些城隍们都纷纷来到帝君殿下,准备要汇报考乡试要中的这些人名,就是榜册。你看考试还没有开始,鬼神都已经把中榜的人名都预定好了,这是准备要给文昌帝君最后确认。其中有一位神,『朝冠绛服』,他穿着朝服、戴着帽子,那个衣服是红色的,绛是红色,大概是有一定地位的神。他抱着一大捆册子,里头全是乡试要中榜的提名,『送帝君签押』,准备给文昌帝君最后来确认,要打个押,这就确认了。

  【用予潜问抱册神曰。本省榜中。有王用予。及俞麟。郁从周否。曰无。】

  王用予在梦里面见到这种情形,他就偷偷的来问这个抱着册子的神灵说,「这册子里头,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不知道我们本省,就是山西省,在乡试考中的榜册里面,有没有我王用予,还有俞麟、郁从周?」就是同乡的这两个人。结果抱册的这个神说,「没有」。再看下去:

  【少顷诸城隍神退候。绛服神抱册入殿。跪陈几前。帝君一一批阅。每名下书一押。亦有踌躇不下笔者。良久。绛服神发册宣谕云。仍付各省城隍。速查阴德之家。仁厚之子。报名以换榜中未押者。】

  王用予问穿着红色朝服的神,问有没有这三个人的名字在这个榜中,神说没有。还没等继续问下去,这些城隍爷都要上殿禀奏文昌帝君了。过了没多久,『少顷』就是没多久,这些城隍都退下来,就是审批完毕了,在外面候着。此时绛服神,就是这个穿着红色朝服的神,抱着这一大捆册子就上了殿,跪在帝君案前向他禀报。这个『几』就是几案,帝君坐在他的办公桌前,这个神就向他禀报。帝君就拿着这些名册一一批阅,看得很仔细,今年中乡试的这些人的名单,他一个一个的去确认,每一个名字下面,确认的就画一个押,或者是拿笔点一下。『亦有踌躇不下笔者』,帝君对有的名字久久不能够下决定,踌躇就是一直在犹豫该不该下笔,点他上榜。就这样确认了很久,时间过了很久,大概确认也是很不容易。绛服神,就是穿着红色衣服的神,最后等到帝君批阅完了,就把这个册子收起来,向外面宣告,等于将文昌帝君的上谕,就是指令,宣告出来。命这些来自各地的城隍,『仍付各省城隍』,要交给每一个省的城隍速速去查实,哪些家庭有阴德,哪些家里的孩子是仁厚之子,为人仁慈厚道,这些人赶紧把他们的名字报上来。因为在原来的榜册里头,很多名字文昌帝君没有画押,就是他们没有资格上榜,就要替换,就再去找这些阴德之家、仁厚之子来补上这个名册。下来:

  【用予隐身柱下。忽闻殿内传呼王用予入见。用予匍匐阶下。召进几前。帝君曰。功名事。为天曹秘录。未可轻泄。因汝至诚。十余年如一日。故召汝析之。】

  此时王用予大概是看到帝君圣殿里头很庄严、很威严,所以他也不敢造次,躲在柱下,『隐身柱下』,就在这偷偷的听、看。忽然就听到殿上有人传呼说,『王用予入见』,召王用予去见文昌帝君。这时候用予就非常的敬畏,『匍匐阶下』,不是走路,是匍匐着往前爬到台阶下,然后听这个召唤,一直爬到帝君的案前。此时帝君就对他说,「功名的事情」,就是读书人该不该考上这些名册,「这种事情属于天曹秘录,是上天秘密的档案,不能够随便泄密的」。帝君召他来,这里讲是因为他有至诚心。『因汝至诚』,因为你侍奉帝君真有一种真诚心,十几年如一日,所以给你特别的教育。教什么?就是教因果。所以把你召来,给你细细的分析一下。然后帝君接着说:

  【汝祖父甚朴谨。自食其力。从无负人。已注尔前榜乡科。彰传家忠厚之报。因汝平生遇神佛稽首。但默求功名如意。及妻杨氏病痊。白头相保。孀母在堂。并未祈佑一语。以此降尔两科。中在下榜五十三名。汝宜改行。毋更触天心也。用予叩头谢罪。】

  帝君就跟他细细的分析,告诉王用予说,「你的祖父为人很朴实、很谨严」,谨言慎行,这是很厚道的一种人品。『自食其力』,从来不去求人,『从无负人』,也没有亏负过任何人,没有做过亏心事。因为你祖父的这种德行,所以帝君已经批注了,把你定为此次乡榜本来是考到前面几名,就是属于高中,这样来表彰你家里头『传家忠厚之报』。祖父有阴德,阴德能传家,他忠厚传家。可是你就不争气,『因汝平生遇神佛稽首』,你也信神、信佛,都跟他们叩头。也求,只是默求功名如意,求你自己得到功名,做事情能够一切如意,为自己求;以及为妻子求,妻子杨氏得了病,你求她的病好、痊愈,跟你能够白头相保,一直夫妻到老。可是你自己的孀母在堂,孀母是寡母。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就剩一个老母亲在堂。你却并未祈佑一语,从来没给你妈祈过福,只是求神、求佛保佑你自己、保佑你的太太,没给你妈求过。因为你这种自私自利的心,已经把你降了两科,本来你是名列前茅的,现在你只能中『下榜五十三名』,本来是上榜,现在变成下榜。然后帝君就告诫他,『汝宜改行』,宜就是应该,你应该好好改你的德行,不能再自私自利了,要求也先给你妈妈求,不要先求自己,然后你把心量扩大,要能为天下人求,你这种仁心才能感得天的好报。『毋更触天心也』,毋是不要,不要再触怒天心了,天帝这样提醒你,这是对你慈悲,你赶快改过。王用予听了文昌帝君这一番话,说的都是事实,立刻叩头谢罪,还好幸亏早听到帝君的告诫,要不然连下榜都上不了。下来:

  【帝君又曰。同社周吉。今科本省解元也。时社中惟吉最恂懦。而文字复不胜诸人。闻之不胜愕然。因叩问中元之故。】

  帝君又接着跟王用予讲,「你们这文昌社里头还有一个读书人叫周吉,是山西省这一次考乡试的第一名」。『解元』是乡试第一名,就是中举人,他是本省第一。『时社中惟吉最恂懦』,王用予当时听了也觉得很惊讶,因为他们社里头只有周吉这个人是最温顺,恂懦就是温顺、恭谨,很谦虚,对人很恭敬,所以谦能受福。他写的文字,就是他的文章也并不怎么样,并不能够超过其它这些书生,所以王用予听了之后就不胜愕然。『愕然』是很惊讶,惊讶得不得了,这是绝对想不到,他居然能中乡试第一名,解元。所以就叩问中元之故,于是又给帝君叩头,来请问为什么周吉能够高中乡试第一名?

  【帝君曰。周吉父祖俱为士。从无一字入公门。从不奸淫一妇女。相沿三代。未尝形人一短。暴人一恶。且其曾祖作百忍说以劝人。感化者多。故其父子祖孙。以简静基福者。六十余年。最上阴德。人皆不知。上帝克嘉。注昌三代。今吉发元。特福泽之肇端耳。】

  王用予听说周吉居然高中乡试第一名,解元,所以叩问什么原因。帝君就给他详细的解说,周吉的父亲、祖父都是士人,就是读书人,所以他也是书香门第。但是他的祖父、父亲从来没有写过状纸,没有一字入公门,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没有跟任何人打过官司、没有诉讼、没有给人写状纸,这就是积阴德。《朱子治家格言》里面就讲,「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不仅自己不要去争讼,也不要帮助人去争讼。过去读书人相对比较少,所以有些人打官司会找读书人写状纸,周吉家里祖父、父辈都没有做过这种事情。而且从来不奸淫一个妇女,家里祖祖辈辈为人都很清高,绝对不会做那些亏心事。『相沿三代』,从祖父到他三代了,都未尝形人一短、暴人一恶。你看祖孙三代人,为人都是厚道,特别是口业,绝不会去揭人的短处,人家有毛病,不放在心上,更不挂在口上。不暴人一恶,就是不暴露人的恶行,就是《感应篇》里面讲的不讦人之私。

  底下又说,除了这种厚道存心以外,他的曾祖,就是祖父的父亲,还作过『百忍说』以劝人,作了一篇文章,劝大家要忍耐,百忍成金,劝大家能够忍,这是很有功德的。现在这个社会乱,就是乱在大家都不能忍,都在争名逐利,都会损人利己、互相的争斗。这个「百忍说」劝了很多人、感化了很多人,这是法布施,功德很大,以圣贤教育来教化大众,这个功德是尤其的大。所以其父子祖孙,从他的祖祖辈辈下来,『以简静基福者,六十余年』,简默、安静,就是为人能够廉洁、安分守己,以积厚福,做为福德的根基,就是培这样一种福报已经有六十多年了。这是最上的阴德,而且人都不知道,正因为人不知,这才是阴德。阴德天报之,所以感动了上帝,就是一般我们讲玉皇大帝,佛家里面称忉利天主,上帝都嘉奖,准备要令这一家发起来。『注昌三代』,注就是已经下了批注,要使他们家三代昌盛,从周吉开始,就是周吉、周吉的儿子、周吉的孙子三代都昌盛,这是祖上有德,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次周吉发元,就是他中了解元,这是乡试第一名,后面他还要继续考试,乡试完了要会试,会试完了还殿试。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就是考进士,第一名是状元。周吉是刚刚开始,『特福泽之肇端耳』,这只是他家里的福泽之肇端,开端,后头的福报会延绵不断。这下王用予服了,才明白原来谁该考中、谁该不中,那都是靠德行来感召的。

  【用予复叩首云。】

  他又继续叩头问,因为他最看好同社的两个人,一个是俞麟,一个是郁从周。他就问:

  【同社俞麟。郁从周。未审发科第否。】

  这两个人不知道该不该考上功名?『科』是中举人,『第』,及第就是中进士。

  【帝君检阅太原士子册。色若不怿云。俞麟应得一科。因事亲腹诽。且溪刻论人。不近情理。而妄以君子自命。故黜其科。使其穷年潦倒诸生间矣。】

  文昌帝君此时也满王用予的这个愿,帮他查一查他问的这两个人的档案,即是『检阅太原士子册』。太原在山西,这些人属于太原管。文昌帝君把那些读书人的名册翻出来,找到他们俩的名字。脸色很不好看,『色若不怿』,好像很不愉快、很不悦,就说,俞麟这个人,他本来应得一科,本来这次乡试应该考上的,但是因为他『事亲腹诽』这个罪,这是第一条。事亲是好事,你看前面讲到俞麟这个人以孝谨称,大家认为他是很孝顺父母的,而且为人也很恭谨,但是帝君一查,原来他事亲腹诽。后面有解释什么叫腹诽,腹是肚子,诽是诽谤,肚子里诽谤自己的父母,表面孝顺,实际上不孝顺。『且溪刻论人』,溪刻就是很苛刻,在评论、批评别人的时候,讲得非常的苛刻、尖酸刻薄、不近情理,让人听了都受不了。而且他还妄以君子自命,因为他懂了一些道德仁义的道理,以为自己做得不错,别人也这样的称叹他,所以他就觉得自己是个君子,『以君子自命』,自以为是、觉得了不起,这样的心行就把他的福报给折了。『故黜其科』,黜就是罢除,本来他能够考上举人的,现在给罢免了,就是落榜。而且他一生都没有机会再考上举人了,『使其穷年潦倒诸生间矣』,他这一生只能做个秀才,秀才不算功名,功名是指举人、进士,秀才还是个学生。穷年潦倒,没办法做官,连公务员都当不上,穷年就是一生都潦倒,很不如意。王用予听帝君说了一个罪名,叫事亲腹诽,于是:

  【用予请问。何谓腹诽。】

  这个是什么意思?

  【帝君曰。彼于父母。言语举动。心辄不然。但勉强不露声色。浮沉顺之。真性日离。伪以相与。是视亲如路人矣。假行窃名。最撄神怒。故尔罚之。】

  这一段如果不是文昌帝君给我们说出来,可能我们自己犯了都不知道。帝君就解释什么叫事亲腹诽,说俞麟对他的父母,『言语举动』,父母的一言一动他心里很不以为然,就是瞧不起他的父母,没有打心里头生起对父母真实的恭敬心,只是勉强不露声色。毕竟是个读书人,读书人要讲求孝悌忠信,如果是表面上没做出来,那别人也会批评。更何况他们结了文昌社,提倡修身、立德,德以孝为本,所以必须得做个样子出来,更何况别人还赞叹他,以孝谨称,乡里头都称叹他这个人很孝顺,所以他必须得做出个样子来。虽然对父母没有真正恭敬心,他勉强不露声色,装得很像,表面上挑不出他的毛病,确实礼节上都做到了。对他父母,别人看来不错,这只是浮沉顺之,浮沉是随顺世俗、随波逐流,不是用真心来尽孝,而是勉强随着世俗、随着应有的这些礼节来顺着做,所以做的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性日离』,心与行不一致,这就一日一日跟他的真性远离了。真性本来具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德行,不是人教的,不是从外面学来的,都是真性中本有的。我们修这些德,目的就是为了回归真性而已。现在我们表面做一套,内心又是一套,这就是跟真性愈来愈远,全是虚伪假造,『伪以相与』,一日一日就变得虚伪了,人愈来愈谄曲、虚伪。到最后『视亲如路人矣』,他的孝心愈来愈淡掉、没有了,看父母就像路人一样。

  底下又说『假行窃名』,最麻烦的是他的这些德行都是假的、装出来的,而又得了好名声,你看乡里都称他孝谨,虚名而已;如果名不符实,『最撄神怒』,撄就是受,最受神怒,神最怨怒的就是那种搞假的、虚伪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5 20: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