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wlxg20130220

定弘法师:太上感应篇汇编讲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说这本书他要去印,在中国还没有版号,他申请个版号来出版,希望最好用成本价去售卖,最好不要加版权,能够流传、能广布无疆,这可以当万善。还有比这个更方便的就是网站,譬如说你构建一个网站,专门在流传《感应篇》、流传因果教育,弘扬正法,那也是广布无疆。疆是边疆,这网站真的是无疆,地球每个角落都能够收看到,当万善。这些很好的工具我们都要善于利用,这是很有智慧的人,懂得善于利用这种工具,你看费少力可以成大善。

  【时时称说。时时提醒。虽至田夫闺妇。牧竖村童。无不变化。善缘无边。福缘亦无边也。】

  这都是在劝勉我们要广布流通。这是遇到有人能够接受,我们就要跟他讲,劝他学习,『时时称说,时时提醒』,称说就是称扬、演说。这个不一定说你一定要上台讲《感应篇》,其实你在日常跟亲友一起聊天的时候,你就抓紧时机,这就是你弘法的时候。你看像有一次,有一个同修来这边看望老法师,中午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闲聊。我就跟他讲起,印光大师特别强调因果教育,有空就要多跟大家讲因果报应。那个同修马上就说出他一个亲身例子,他说他是一个老板,有一次,他就带全部公司员工去朝拜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其中有一个员工就不相信,不仅不相信,还对菩萨非常的傲慢,甚至亵渎,竟然在菩萨像下面撒尿,大家看了就觉得怎么能够这样做?结果他马上果报就现前,当天下午肚子疼得厉害,就在地上打滚,像中了邪似的。后来送到医院也救不来,竟然发现精神错乱,送到了疯人院,到现在还关着,这就是现报。感应特别的快速,这不是菩萨惩罚他,是天地鬼神惩罚他。鬼神是凡夫,他不是圣人,他爱憎分明,看到人行善他很欢喜、很护持,看到人造恶他很气愤。尤其观世音菩萨是他的老师,你竟然对他老师大不敬,那他就得给颜色给你看。就跟我们讲这么个例子,真实的,他绝不是骗人的。我就说,你这样的例子要多讲,时时称说、时时提醒,你吃饭、聊天,跟朋友在一起不用说废话,就讲这些故事。像我们这《感应篇汇编》里头故事很多很多,常常这么讲,这就是功德。

  『虽至田夫闺妇』,田夫就是农村里面耕田的农夫,很普通的人,闺门里头的妇女,就是男女老少。『牧竖村童』,竖是指未成年的童仆,就是牧牛娃,牧竖就是牧牛娃,村童就是农村里的儿童。男女老少听到因果『无不变化』,真的因果教育非常快速,一听就让人肃然、生起敬畏之心。你看我刚刚讲那个故事,转述那位老总亲身经历的这么一个事,你听了之后,恐怕你再不敢在菩萨像下面撒尿了,特别快,无不变化,马上他就生起对佛菩萨那种敬畏,生起对天地鬼神的敬畏。所以印光大师讲,要挽救世道人心,唯有靠因果,靠其它的都不够快了。现代人病得厉害,一般的药,药效不够,因果这个药效是最猛的。所以逢人便讲,这就是等于讲经说法,你跟大家结善缘、结法缘,『善缘无边,福缘亦无边也』,你能行善,时时刻刻想着弘扬因果,这个善缘无边,你的福报也是无边。下面说:

  【昔孙真人刊千金方。书成仙去。】

  『昔』就是古时候,孙真人,唐朝时候的孙思邈。这位是得道高人,对儒释道各宗各派、各种学说都很有体悟和造诣,尤其在医学方面。他传世的一部著作就是《千金方》,好像三十卷,他以这部著作传世,利益无边,有他这个方子,很多人可能得了病都能好。『书成仙去』,你看写好这个书,他福德就圆满,成仙去了。下面:

  【周篪与人说感应篇。脱饥馑籍。】

  周篪,前面我们讲过,在这部《汇编》里面第七页,有讲到南宋时候的周篪这个人,他就很爱跟人讲《感应篇》,逢人就说因果报应。结果本来他是属于要饿死的人,阎王爷那里,他的名字是在饥馑籍里头的,就是饥馑录,本来属于饿死的那类人。结果阎王爷知道他在世间弘扬《感应篇》、做了好事,所以把他放回人间,还嘱咐他要好好的修行,而且广为传扬。第七页你看,他从阴间出来,还遇到一个鬼吏跟他讲:「汝还阳,更宜将此篇广布」,你现在还阳到人间,回去人间了,更应该把这个《感应篇》广宣流布。「若一方受持,则一方免难;天下受持,则天下丰治。传授者、受持者,皆功业不浅」,你看这都是鬼神特别敬重那些弘扬《感应篇》的人。所以我们在这里学习、受持、为人演说,无形之中都增加了很多福报,都在改造命运。

  【公善之德。宁有量哉。】

  这是大善,为公则善。这个『宁』是反问助词,哪里『有量哉?』无量的。再看下面一段,这是讲第六条:

  【一愿增补发挥。古今善恶酬报者何限。偶笔记取。安能悉其大全。同怀此意者。或取之载籍。或得之见闻。不妨续入。更加大笔。挑剔微危。跃人心目。一句赞扬。便是一句护持善根。一念打动。亦是一念消弭罪业。发挥愈朗。至理愈显。助天阐教。为功厚矣。】

  这一段是劝『增补发挥』,愿我们大家都来增添、补充《感应篇汇编》这些事例,发挥它的道理,务必使它能够淋漓尽致。这篇古文为什么历朝历代这么多人批注?原因是每一个时代的人根性不一样、时代背景不一样,所以批注多有不同,这就是发挥。我们现代人根性,说老实话比古人要钝,为什么要钝?因为妄想比以前人多、欲望比以前人重、烦恼比以前人重,这就是根性钝。再加上现代人也不学古文,文言文也看不懂了,所以现在要讲这个《感应篇汇编》,就得详详细细的讲,一字一句都得开解。古人不用开解,看这个已经足够了,意思很明了。现在就得讲,而且还结合现代来讲,结合我们现实生活来讲,让大家真正能够受用、能够落实。『古今善恶酬报者何限?』古往今来善恶报应的这些事例是很多的,何限就是哪里有限量?无限的,真的是比比皆是。尤其是现代,只要我们冷静观察,眼前全是因果报应。所以这些案例如果是我们身边看到的,都可以把它发掘出来。『偶笔记取』,偶然之间笔录下来,把自己的见闻、案例写下来,『安能悉其大全?』安能就是哪里能,安字也是反问助词,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能把这个义理发挥得圆满、完全?所以批注《感应篇》每个时代都要做,批注、讲解、发挥。『同怀此意者,或取之载籍』,怀此意这个『意』就是流通《感应篇》、弘扬因果教育,这是大慈大悲,我们一起发这个心,自利利他。

  过去批注《感应篇》的很多大德,『或取之载籍』,载籍就是记载的这些文集、籍册,从这里面挑选古今的案例、名言警句、圣贤教诲,从这里摘录出来做《感应篇》的批注;『或得之见闻』,或者是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这些案例当中撷取精华来批注,『不妨续入』,如果你有这样的案例,不妨提出来。所以我们上次有提到,如果能够专门设立这种网站,就像现在博客那样的,大家可以投稿,专门是批注《感应篇》的案例,现代案例,或者从新闻媒体里面摘录,或者是自己亲身体验、亲眼所见,这个很有必要。现代因果实录,案例愈多愈好,最好是你能够对应《感应篇》某一句经文来讲那个案例,这更加理事互相发明。『更加大笔』,这是对真正有学问的、有见地的人,他能够发挥、补充深层的、没有说出的那些道理,这就是更加大笔,这是很尊敬的说法。『挑剔微危』,意思就是说,很细密的来发明道理,微就是微言,所谓微言大义,就是指很精当,但是含意很深远的话,叫微言。第一个微,微细的微;第二个危,也是危言,危言就是直言,危当直字讲,直截了当、直指人心的话。『跃人心目』,这个跃就是振动、启发人的心、人的眼目,让人看了之后就能够有所感动、有所觉悟。

  『一句赞扬,便是一句护持善根』,你用笔写或者用嘴说,来弘扬《感应篇》、弘扬因果教育,说一句赞扬的话,赞扬《感应篇》,就是一句护持善根,让大家相信。所以这个事情我们很乐意做,护持众生的善根、启发人的良心发现。『一念打动,亦是一念消弭罪业』,很多人造罪业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就没有学过圣贤教育,所以善恶、利害都分不清。哪个是善,哪个是恶?哪个是有利的,哪个是有害的?自己真的不懂,所以造了很多罪业。学了《感应篇》,听到圣贤教诲了,他就能够深受感动,生起惭愧、忏悔的心。惭愧、忏悔的心一生起来就能消弭罪业,就把罪业能消除,忏悔真诚,后不再造,过错以前不懂,胡涂,干了这些坏事、傻事,现在以后不再干了,这罪业就能消。所以你看,能够劝人断恶修善多么重要,他没有听到你的劝导,可能他永远处在黑暗当中。

  我今天收到协会传来的一位听众的忏悔信,很难得。他是说听到我讲《感应篇汇编》,他每个礼拜天在网上听,于是忏悔自己过去的过错,发露忏悔,写了一篇匿名信给我。他觉得不好意思写他的真实姓名,但是写得很真诚。我也想把他的事情跟大家供养出来,也等于消弭他的罪业。他今年三十六岁,从小因为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男女之事很好奇,到小学的时候就跟一个女孩子进行邪淫。到初中的时候就一直在看那些色情的书,还有视频,还出现手淫。结果不能自拔,到高中已经身体很弱了。我们知道淫欲心非常伤身体,尤其是伤肾,肾乃先天之本,这个现代非常的多。你看印光大师在《天下太平之根本》里面就讲到,当年,这都是将近一百年前的事情,印祖说,当一个孩子要到青春期的时候,就要跟他讲,不可以有不正当的这些念头,特别要从小给他扎好因果的根,尤其是《感应篇》。让他知道一举一动,哪怕一个念头,旁边都有天地鬼神监察,很多的众生看着,都知道,所以他就能够防非止恶。否则,印祖说十个里头九个都会犯,就是手淫的问题,这是一百年前的事;现代估计一百个里头九十九个都会犯。所以这个确实不能怪他,社会污染严重,他成了一个牺牲品,他最后肾功能不全,甚至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后来还做了手术,现在每天还吃药,痛苦万分,《弟子规》上讲,「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后来接触佛法,听了我们老法师的开示,知道自己这种邪淫的行为,是自己自作自受感应的恶报,深自悔责,自己很后悔、很遗憾,如果从小能接受圣贤教育,学了《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的话,就不会染上邪淫的恶习,就能够有快乐健康的生活。

  确实这是痛心疾首、掏心沥血的话,他很难得,他说鼓起勇气把自己的事写出来,一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童蒙养正的重要、圣贤教育的重要;二来也是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明白,看不良的书和视频的危害,以及手淫的危害;更多的也是深深忏悔自己的罪业。这位同修发这样的心地、这样的用心,功德无量。所以我们也成就他这个功德,用他的现身说法来告诫世人,因果不能不学,这个恶习不能沾染。《论语》上我们看到颜回终身奉行的「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一切圣贤之所以成就的关键。要守得住,必须在因果上深深扎根,现在学,亡羊补牢也不晚。什么时候学,什么时候觉悟;什么时候忏悔,什么时候就能回头,罪业就能消。现在痛改前非、后不再造,而且广劝世人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而能发愿广为流通《感应篇》、因果教育,以此功德来消罪业、增福报、断恶修善、破迷开悟,完全能做得到。

  古德有说,天大的过错都当不得一个悔字,只要肯忏悔,天大过错都可以消除,怕的就是不肯改、不肯回头。所以从这里看到圣贤教育多重要,它真的可以救人。假如我们从小就学《感应篇》,印光大师的标准是大概三、四岁,有知识、懂点事、可以认字了,就得学《感应篇》、学《阴骘文》,把它背熟,一天背三遍、五遍。然后大人跟他讲大概什么意思,直讲就行,不需要像我们这样详细的讲。等他再大一点可以听详细的讲解,而且在生活当中,随时随地要指出他的过错。譬如说兄弟之间闹矛盾了,骨肉忿争,马上把《感应篇》这句话提出来,「你怎么可以兄弟之间骨肉忿争?你不怕天地鬼神惩罚你?」这一提醒他就明白了,就是这样讲。父母也要背熟,随时随地能拈出那句话,让他印象深刻,这就是给他扎根。三、四岁就开始学,学到十几岁这根就稳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辈子他不敢干坏事。小时候没学,现在这个社会诱惑这么多、污染这么重,难免会造恶,到最后痛不欲生的时候,后悔都来不及。所以我们能体会到,现在众生多么需要这种圣贤教育,那我们就要发起大心、大慈悲心,自度度他,自己认真学、认真改过自新,而又能够大力的去推广,这就是菩萨事业。『发挥愈朗,至理愈显』,发挥,从事上、从理上把《感应篇》里头的含义给发挥出来、发明出来。发明得愈明朗,至理就愈显,至理就是至高无上的理,就愈明显。这《感应篇》不能小看,真的把它读懂、读通了,你都可以开悟。

  所以净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说过,「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一个明心见性的人,他教化世人用什么教?因果,必然不离开因果。而人能深信因果,最终能明心见性,为什么?因为心性跟因果本来就是一不是二。心性是讲体,万法的根源,宇宙的本体;而因果是讲相,一切的事相,我们讲宇宙的演变就是因果。相离不开体,所以他是一不是二。我们怎么能见那个性、见那个体?必须从相上见,离开相就找不到性,性相不二。所以要大明心性,就必须要深信因果、去体悟因果,把因果的事和理弄得清清楚楚,你那个妄念就不动了(打妄念都会有因果),所以你就得三昧、就得定了。得定久了,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因缘,你就能够大彻大悟。所以这个因果是根,一切世间、出世间圣人教化众生,这是大根大本。所以至理就讲到心性之理,也要从因果而彰显。我们要念佛求生净土,也必须深信因果。能深信因果,就是深信一切唯心,因为因果就是你那心的作用。因果怎么来的?因为你有念头,有念头就有相产生,前一念生起一个相,就会带起后一念起来;第二念起来了,第二个相又出生。所以我们从因果是看前相和后相,这就是因果,实际上就是前念与后念。你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要大明心性,就是深信只要有念头,因果就不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万法为什么空?都是念头现的。因果为什么不空?因为念头没空,念头在相续不断,所以因果报应相续不断。什么时候你把念头都放下了,因果就不再相续,心性就大明了。

  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不也就是因果吗?我们这念头现在转成阿弥陀佛,这阿弥陀佛的念头就出生极乐世界。这极乐世界三种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这清净句就是阿弥陀佛一句名号,这句名号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就是我们的心性,极乐世界就是心性所现。我们现在用一句佛号就把自性开显出来,所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不就是因果吗?至理得以彰显,『助天阐教,为功厚矣』,我们帮助上天阐明圣教,所做的功德就太厚了,古德所谓参赞化育之功,人人能做。你看,你聊天的时候,磕着瓜子跟人讲一个因果故事,那就是助天阐教,为功厚矣。要有这种心,时时称说、时时提醒,见一个人,对一个人说;见一百人、一千人,对一百人、一千人说,只要有缘就说。这一段就是《感应篇汇编》的前言部分。讲到第七讲,我们才把前言部分讲完,我们是讲得很慢,缓缓道来,但是我们不求速,扎扎实实的学。相信听者必定有所感动,能消弭罪业、能护持善根。底下就是进入正文,每一句经文开解得非常详细,有理有事,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先看第一句: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批注里讲:

  【此节合下一节为一篇纲领。乃垂训之大旨也。】

  这一节是太上老君说的,当然这是一个表法,实际上他就是讲的自性、真理。『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一节合下一节「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整一篇的纲领。提纲挈领、开门见山,这好文章没有废话,开宗就明义了,让你知道这篇讲什么,就讲善恶因果报应,『乃垂训之大旨也』,圣贤垂留下来的教诲。这四句是大旨,就是要旨,最重要的宗旨。

  【论圣贤之心。不因祈福避祸。而后为善不为恶。论造化之理。积善积恶。而余庆余殃。固不爽也。】

  圣贤的心纯净纯善,他没有任何的妄念,所以他不会因为祈求福报、避免灾祸,而后才为善不为恶、才断恶修善。他断恶修善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福、不是为了避祸,而是纯是一片济人利世之心,真诚、没有自我。『论造化之理』,造化是大自然,天地造化的道理,积善、积恶而得到余庆、余殃,这是《易经》上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积恶的家必有余殃,殃是灾殃,『固不爽也』,固然不会有差错。

  这一段我们刚开了个头,时间到了,等下一次我们再跟大家一起学习。今天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八集)  2013/1/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08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看经本第二十二页第二行,「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是《感应篇》第一句经文,昨天我们只讲了第一小段,我们就接着讲。它这里讲,此节合下一节总共四句,为一篇的纲领,是垂训之大旨、要旨。所论的圣贤之心,「不因祈福避祸,而后为善不为恶」,先是用祸福感应的道理跟一般人讲,让他能够生起祈福避祸之心,这还是凡心,不是圣贤之心。但是对凡人这个很有效,哪个人不希望得到福报、远离祸害?人都希望这样,那就应该断恶修善,因为祸福都是自己召的。这样不断的断恶修善,这里讲为善不为恶,时间久了,做习惯了,连那个祈福避祸的心都放下了,这就进入圣贤。所以,可以说这是帮助我们转凡成圣的一个很好的阶梯。「论造化之理」,这是讲自然的天道,就是积善就有善报,而且有余庆,这个余庆就是余福,能够福荫子孙;积恶必有恶报,而且有余殃,余殃是殃及子孙。「固不爽也」,固然如此,绝不会有差错。我们今天看第二小段:

  【小曰吉凶。大曰祸福。】

  这里讲吉凶、祸福可以从大小上来界分,小的报应就叫『吉凶』,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的报应就是『祸福』,它们的原理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君子趋吉避凶,就是唯有断恶修善,而不需要去祈求,那个福自然会来降临,它是自然感应的。所以:

  【无门。无定门也。】

  它没有一定的,说「你该怎么做,走哪一个门」,它是一种自然感应,非人为去刻意的安排,它是自然而然的。

  【自召。自作自受也。】

  作如是因,就得如是果。

  【言天地无私。因物付物。祸之福之。本无一定之门。】

  这里所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正体现出天地无私,天地就是造化,没有私心,没有偏袒谁,只要人行善,他就得福,造恶就得祸。这里讲『因物付物』,这个付就是赋予、给予,也就是报应的意思,因一物报一物。用我们现在简单的话来讲,就是一报还一报。『祸之福之』,天地降给人祸或者福,这个之是个代词,代指某人,降给某人祸或者福。无,本来没有『一定之门』,换句话说,它的门很多,报应的形式是多样化,但是原理原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下面说:

  【听招致以为报应。惟在人心自召耳。】

  『听』就是听凭,『招致』,招致的就是果报。意思就是说,上天没有私心、没有自己的意思,就听凭所招致的果报,这就叫报应。换句话说,就是惟人自召,而且是惟人心自召,那个果报完全是人心念头引发的。底下说:

  【然人一念未起时。此心湛然。如同虚空。何有善恶。只因此念才动。所向好事是善。所向坏事为恶。其先不过起一念。行一事。及后日积月累。遂有善人恶人之别。而得祸得福。悉决于起念之时矣。】

  这给我们分析得非常深刻、透彻,祸福怎么来的?真的惟有人心自召,自己感召的。所以祸福的门就在你的心里,一念心是善的,那个福的门就开了,福就进来了;一念心是恶的,这个祸的门也就跟着开了,招来的是祸。这祸福就好像门外的很多客人等着,看你招谁,善人就从善门那里进,恶人就从恶门那里进,实际上那门全是你自己心控制的、你念头控制的,换句话说,原来因果就是念头决定的。然而人一念未起的时候,你念头还没起,就是一念不生的时候,这个心叫真心。『此心湛然』,湛然就是比喻像湖水那样非常清澈,没有丝毫污染,这是比喻真心,真心照现万物,却又不染着万物,这个心不会动摇,就是六祖所谓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自性就是讲这里的心,这个心是真心,人人本有,本来清净,本来没有动摇。动的是什么?动的是妄念。所以这个真心『如同虚空』,虚空没有动摇,很清净,一尘不染,念头好比是虚空里生起的一片云彩,这就是我们的妄念,所以妄念有生有灭,就像云彩有生有灭,可是虚空没有生灭。我们的自性、真心就是虚空,何有善恶?本来就没有善、没有恶,有善有恶全在那个起来的妄念,『只因此念才动』,这个念头就是妄念。妄念为什么会动?就是因为迷了,迷而不觉,佛法称为无明,这叫根本无明。本来真心本性没有动摇,现在动了,动了还不觉,你没觉悟。觉悟了马上不动,这可以;现在不觉了还动,这一动就有相起来了,宇宙万物就跟这个念头一起出生了。

  就像人作梦一样,没有作梦的时候就没有梦境;现在作梦了,梦中不觉,心在动,所以这个作梦的心就开始生出梦境来了。所以梦境怎么来的?因为你有作梦的心。而且梦境跟你作梦的心是同时生起的,不是一个先一个后,说「我先起一个作梦的心,然后再起个梦境」,不是的,那个梦境就是你作梦的心,叫妄心、妄念。而这个念头念念相续,就产生相的相续,宇宙幻有就出生了,就像梦境一样,梦境就出现了,而且念念相续,这个相就在相续,这就是因果相续,所以因果原来是这么来的。你所向的是好事,你这个念头是善的,什么叫善?为人则善。你为了帮助别人、帮助众生,这是好事、这是善,就得到善报。善念生出来的就是善的境界,马上就有报。同样的,所向的是坏事,就是恶,什么是坏事?为自己的、自私自利的,那就是造恶了。所以这个善恶不能光从事相上来看,要从你的心地、你的念头上来看,那个果报是因你的念头而形成。譬如说你骂人,骂人这个相、这个事情,很难说是善还是恶,看你发的是什么心。如果你发的心是为他好,帮助他觉悟、教育他,让他断恶修善,让他记住自己犯的过错,以后不会再犯,这分存心纯是为他,这是善。假如这里头有一念有自己在里面,自己生气、动怒了,因为他做了错事,冒犯了我的利益,让我心里不高兴,我来骂他,有自己在里头,这就是恶。这都要自己细细去分辨,也可能这个念头一半是善、一半是恶,你一半是为他,一半还是有自己,虽然骂他是为他好,自己还真生气,这是半善半恶。也可能是百分之八十是善,百分之二十是恶,或者是百分之二十是善,百分之八十是恶,这个念头自己要细细省察。

  总之善必有善报,恶必有恶报,它俩不能互相抵消。你那百之二十是善,它就将来有百分之二十的善报;你百分之八十是恶,将来就有百分之八十的恶报。『其先不过起一念』,最早先的时候,就刚动这一念,很细微行一事,这可能是个小事,但是已有善恶分别了。如果在这里头没有觉悟,一直在起恶念、作恶事,『及后日积月累』,善当然积累是好;如果是恶,自己不觉察,一直在积累,这就形成大的果报,所以有善人、恶人的分别。其实最初「人之初,性本善」,大家都是善人,这个善还不是跟恶对立的那个善,是本善,这个本善就是『一念未起时,此心湛然』,那就是本善。真心本性是本善,那里头没有善、没有恶,什么都没有,叫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本性虽然一样,习性不一样,习性怎么来的?就是日积月累来的。最初那一念是善的,你念念相续都是善,那你就是善人;如果最初你那一念是为自己,自私自利,哪怕很细微,你没有觉察、你纵容它,还滋养它,日积月累,积小恶就成大恶,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就背千古骂名。像秦桧就是典型自私自利,卖国求荣、坑害忠良,坏事干得很绝,他杀了岳飞,在历史上留下骂名。可能他在最初的时候,那一念就不正,可能很小的时候,四五岁、八九岁的时候,他为了跟小朋友争一块糖果,就起了一个歹念,他要名闻利养,可能那时候只是个小糖果,但是他没有觉察,大人也没提醒。于是这个念头一直保存着,而且不断的长大,随着他自己长大,念头也开始长大,日积月累,最后他长大了,可以为了保存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坑害忠良。

  小的时候是为了一块糖果,大的时候是为了荣华富贵,其实那个念都是为自己,只是有小大之分。所以当我们起一个念头不善的时候,自己立刻要警觉,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恶不积不足以败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我们要积善修德。得福、得祸都起于那一念,取决于起念之时,所以真正修行从念头上修,这就是禅宗所谓的从根本修。一个人修行功夫得不得力,全看他能不能观照住自己的念头,把握住自己的念头;如果自己的念头不善,还不能观照,或者观照出来不能够去努力改掉,这都是没有修行,这就是放纵自己的习气。放纵自己的习气,要知道将来是福还是祸,你自己明白。现世的祸报、祸殃都是小,来世三恶道那个祸殃才大。特别是我们学佛,学佛的人都有使命,要将佛法发扬光大,我们这一念如果是善的,如果是能符合佛陀教诲,你就在发扬光大佛法;如果你这一念是恶,跟佛陀教诲相悖,你就不是光大佛法了,反过来你是在消灭佛法。消灭佛法的罪可重了,就看你那一念往哪个方向走,是往地狱走,还是往极乐世界走,不可不慎。下面说:

  【故太上开口曰无门。曰自召。懔懔于为人起念之时。吃紧提撕警觉。】

  『太上』,这里是笼统来讲,就是一切的圣贤垂训,道家可以专指太上老君。太上开口就说,就是这篇文章一开头就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是提醒我们,让我们起戒慎恐惧,这个『懔懔』就是戒慎恐惧的样子,起敬畏之心、起恐惧心,不敢乱来、不敢放肆。为人起念之时就已经有善恶分判,一个念头不对,已经注定未来的祸殃,已经引起了天地鬼神的愤怒,所以怎么能够不戒慎恐惧?知道这个道理就要用功,努力的断恶修善,要『吃紧』,吃紧就是努力,『提撕』就是提醒,『警觉』是我们自己要警觉,自己提醒自己,自己要有警觉心。这个吃紧二字说明我们要力行,不可以轻忽、不可以懈怠。下面说:

  【觉者。内观洞照也。人心善恶。莫不有几。一念内照。便知向往。易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于此觑得破。做得主。自然欲净理纯。动与吉会。若毫厘有差。天地悬隔矣。】

  『觉者』就是觉悟的人,他能够内观洞照,『内观』就是观自己的心,心在内,外面的境界全是心在改造,境由心造、境随心转,所以觉悟的人不去改变外面的境界,改变自己的心就行了。愚蠢的人才会改变外面境界,愈改变是愈麻烦,他没改变自己的根源,那就是心地。所以内观是常常能观心,『洞照』就是明察秋毫,内心里面哪怕是很微细的念头都能够观察出来,这就是功夫;如果心浮气躁,就观不出来。一定是要将气沉下来、将心安住,就像灵猫守在老鼠洞门口,看到小老鼠一冒头,牠立刻就抓上去,非常敏捷、非常迅速。我们对我们的恶念也是要这样,这个恶念刚冒头,我们立刻把它扑灭,不容它生存、不容它相续,这就是所谓圣贤克己功夫,克服自己的恶念,克服自己的毛病习气。『人心善恶,莫不有几』,这个几就是心很隐微的一动,这叫几。人心的善恶不是说已经造了很大的恶事,才能够看出这个心是恶的,不必,到那个地步已经是不可收拾了。观察我们的心地善恶就从最隐微的地方看,能观自己,你就能观人,你的心清净了,能够观照自己的善恶念头,你自然就懂得来者是善是恶,为什么?外面的境界你洞然明白,因为你的心平静如水,像那个湖水,很平静,像镜子一样把外面境界照得很清楚,哪怕是微微一动你都能了解,而且心愈清净,人心的波动会照得愈清晰,根本没有可能隐瞒的。所以你看,像我们在师父上人旁边,你就没有办法隐瞒。一个人有智慧,心地清净了,把你从里到外、从头到脚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除非你不动,你稍微一动他立刻就知道,你这念头从哪来,将来果报往哪去,你什么意图,前因后果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要瞒只能瞒那些愚人、凡夫俗子,比你功夫好的、智慧高的瞒不过,当然更瞒不过天地鬼神、佛菩萨。所以做人千万不可有欺心,欺骗的心,自欺欺人、欺天地、欺鬼神、欺佛菩萨,这种心已经是在造大恶了。『一念内照,便知向往』,内照就是内省,观照自己的念头,这一念起来了,立刻观察,「这一念该不该起,是善是恶?这一念起来了之后往哪个方向走,未来的果报是如何?」自己马上得清楚,便知向往。譬如说我这一念自私,我就知道我向着三恶道走了;如果我这一念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就是向着善道、天道走;一念念佛,这是向着极乐世界走。但念佛是心里真在念,真有,你的心是个佛心,不是嘴上念,嘴上念,心里还想着自私自利,那你还得往三恶道走,跟你嘴上动弹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跟你的心动有关系。所以《易经》说(《易经》是孔子亲自做的批注,是圣人的垂训。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爻辞,孔子批注卦辞、爻辞,形成《周易》,这里头讲的全是宇宙人生真相、圣贤的教诲),这里头一句话说,『几者,动之微』,这个就是解释几是什么意思,几就是微微的动,这个动当然是指心动,也可以是指你的言语、动作,很微小的那个动,叫几。『吉凶之先见者也』,就是能看出他将来的吉凶祸福,所以吉凶祸福先从你微微一动就能见到。譬如说了凡先生在家训里讲到的,看一个人能不能有功名、能不能考上,从他的一言一动是不是谦虚、谨慎就能看出。如果他谦光动人,整个就是谦虚的磁场,很诚恳、很谨慎,不敢走在人先,总是卑己敬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了凡先生说就可以预卜这个人一定能考中。他就是从这么一个小动作就能看到,而且很准,绝没有差错。用什么原理来预卜人的吉凶祸福?就是感应之理。

  《易经》用来给人算命,要知道那个是很其次的作用,最重要是用它来对照自己的言行。所以学《易经》不是为了算命、算卦,是用它来做镜子,对照对照,我有哪些恶要改,哪些善要修?然后你就可以预卜将来的吉凶祸福了。而吉凶祸福是不断的在变化,为什么?因为你的那个心不断的在变化。譬如说佛典里有个小故事,讲有一个小和尚,他的师父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有一天入定观察这个小徒弟,发现他的命数已到了,只剩七天的寿命,于是出定之后跟他的小徒弟说,「你准备回家吧,不要待在这了,回家看看父母,七天后再来」。意思就是说你回家正好就在家里可以往生了。小徒弟就告别了师父回家去,走在路上下雨,见到地上有很多蚂蚁被水淹了,就生起了一念慈悲,用土筑起一个比较高的堤,让那些蚂蚁都爬到那个高堤上,救了很多的蚂蚁。然后回家里住了七天,没事,又回到寺院。这阿罗汉看到小徒弟,「怎么又回来了?」很吃惊,于是又入定观察到底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这个小徒弟在路上救了很多生命,延寿了。所以命运在不断的改变,小徒弟就是因为这一念善,救生,他的命运立刻就改了,原来七天就得死,结果延寿了。所以吉凶最初就在那一念,如果那一念没有起来,看到这些蚂蚁被水淹了,还是麻木不仁的,就这么走过去,那么真的他七天就死了。一念仁爱心起来,要知道天有好生之德,你能够救生,也救了自己。

  所以『于此觑得破,做得主,自然欲净理纯,动与吉会』。于此就是从这个念头上,你能够看得破,觑就是看得破,看破什么?看破一切吉凶祸福都源自我们的心地。你真明白了,就叫看破,没有迷信,还需要算命吗?不需要了,命运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全是你念头在做主宰。所以你做得主,就是你能控制自己的念头、把握自己的念头,把一切不善的念头全都清除干净。自然欲净理纯,欲望都干净了,没有欲望,这个欲也代表一切烦恼,贪瞋痴慢疑,这都是烦恼,用一个欲字代表,全都扫净,天理就纯了,就是纯是天理,所谓天理就是自性的性德,念念与性德相应。所动皆吉,『动与吉会』,会就是相会,你的一言一动都跟吉相会,没有凶了,这个时候你请一个会算卦的人来给你占一卦,全是吉,不会有凶,为什么?吉凶是果,因是善恶,你都已经纯善无恶,那当然纯吉无凶。所以所动皆吉,根本就不需要再算卦了,此时此刻你所向皆顺、所做皆吉。『若毫厘有差,天地悬隔矣』,毫厘就是很小的差别,如果有丝毫的差错,这是念头上一念不正,天地悬隔。悬隔是很大的差别,天和地你看差别多大,悬是悬殊,这是讲果报上的悬殊,而那个因就是非常微细的差别。好比一个大圆盘,在圆周上的距离可能很大,但是那个圆心上的偏差可能很小,从圆心上出发,你方向稍微有一点偏差,可能只是一度、两度(总共三百六十度,就差一度、两度),可是一直走到圆周上,那个圆周上的距离就很大了。我们的心就是圆心,果报就是圆周,就是整个境界,境界随着你的心在转。下面一段:

  【宋灵源禅师谓伊川曰。祸能生福。福能生祸。祸能生福者。以其处危之时。切于思安。深于求理。尤能祇畏敬谨也。福能生祸者。以其居安之时。纵其奢念。肆其骄怠。尤多轻忽侮慢也。】

  这里引用宋朝『灵源禅师』的话,灵源禅师是一位开悟的大德,在传记上可以找到他,他跟『伊川先生』是同一时代的人。伊川先生就是程颐,二程的程颐,哥哥是程颢,弟弟是程颐,兄弟俩都是大儒,伊川就是他的出生地,程颐是洛阳伊川人。古人对人的尊称,最尊敬的不称他的名,也不称他的字,也不称他的号,称他的地名;次一等的称他的号,不称他的字;再次一等的,比较同辈的,平常的称呼称字,不能称名;称名只有父母、老师可以称,这是古人称谓的这样一个习惯。伊川先生就是程颐,灵源禅师跟这些大儒有来往,常常一起探讨宇宙人生的道理,开悟的人见地绝对不会有差错,所以这些大儒都常常请教这些佛门大德。灵源禅师说,『祸能生福,福能生祸』,这个话跟老子在《道德经》上讲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异曲同工,祸福是相依的。有祸的时候未必是个坏事,因为祸能生福;有福的时候未必是好事,福能生祸。怎么讲?底下说,『祸能生福者,以其处危之时,切于思安,深于求理,尤能祇畏敬谨也』。当在危险、困难、挫折的时候,就是处危之时,这时候虽然表面上是祸,但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人能够奋起。切于思安,切是急切,希望得到安乐,因为他没有安乐,他急需安乐。深于求理,于是他就会深刻的学习和悟这些因果的道理。人只要能够深入的思考、深入的学习圣贤的教诲,他一定能够有转变,而且尤能(更能)祇畏敬谨。祇,这是地神,像神祇就是指神灵,畏就是敬畏,敬就是恭敬,谨就是谨慎,意思说像对待神灵那样的敬畏、恭敬、谨慎。人往往是在危难、忧患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一种心,敬畏、谨慎,而这种心能造福,所以祸能生福。

  纵观历史,确确实实很多大成就的人物,都是因为在困难、危险的状况当中奋起而成就的。就拿最近的毛泽东来说,他能够用非常弱小的军队打败了国民党美式装备,也就是因为这个祸能生福。二万五千里长征,共产党的军队基本上都是消耗殆尽了,而在此时此刻,他们切于思安、深于求理,所以能够生存下来,能够有战斗力。下面说福能生祸,福怎么能生祸?『以其居安之时』,生活很安定,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于是人就开始懈怠,『纵其奢念,肆其骄怠』,放纵自己的奢侈的念头,放肆,肆就是放肆、随便,开始生骄慢、懈怠了,不再去发奋图强。『尤多轻忽侮慢也』,就是这个时候会有更多的轻忽,轻率、不谨慎、随便,侮慢就是骄慢,不能够谦卑。往往谦受益,满招损,打仗的时候骄兵必败,所以安乐不一定就是福。孟子曾经说过,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真正一个人想有成就,不要去享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那都是害人的,很容易让人生起奢念、骄怠、轻忽、侮慢,特别是奢侈、傲慢的心一起来,这个人注定要失败。他多大的智慧、多大的能力,只要有傲慢心,这个人就肯定注定要失败。修道更是如此,稍微有一点进步,这时候如果是生起骄慢,对人无礼,修行上懈怠,对自己观照、内省的功夫懈怠,那就一定会有大倒退;如果遇到恶缘,可能会一失足成千古恨,甚至堕落恶道,往往修行人到最后还会堕落三恶道,就是因为一念之差。所以祸福之门我们要守得住,那就是自己的心。下面:

  【东岳大帝训曰。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祸福密移。迷者罔觉。】

  这都是很好的格言,可以说这部《汇编》也是个《格言联璧》,这里头都是非常好的警世修身的言论,这里举出『东岳大帝』的教诲。五岳,东岳是泰山,五岳之首,泰山的神就是东岳大帝。他曾经教诲说,『行善如春园之草』,一个人行善积德,可能很难看到他的突出的效果,就像草在不断的长,『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你虽然没观察出来它一天长多少,但是它确实在长,一个月之后你就发现草长得很高了。这就是行善一定要有恒心,不能用浮躁的心,耐心做去,遇到考验、障碍来了,也不要退心。往往一发心来做好事、做义工,那都是菩萨心,遇到障缘自己就会退心,就没办法长了,所以要有耐心。日有所增,每天都要增加我们的善念。『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造恶的也是如此,都是不知不觉就损了大德。就像磨刀石,磨刀石把刀一点点磨掉,石头也在磨,不见其磨损,但是它确实在不断的亏损下去,可能五年之后石头已经下去一大截了,但是你一天天看,看不出来。这都是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要谨小慎微,不可轻忽小恶,也不可以因为小善而不去做。所以『祸福密移』,这个密就是暗暗的,看不出来,祸福都在移动、都在改变,跟着你的念头。迷者不觉,『罔觉』就是不觉,不觉察祸福的改变,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办法觉察自己的心念的改变,而最后愈迷愈深,没办法回头。下面引唐朝六祖惠能大师的话:

  【唐六祖惠能曰。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经云。吉凶祸福。皆由心造。又云。罪福二轮。苦乐两果。皆三业所造。一心所感。】

  先看到这里。唐朝六祖惠能大师,这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禅宗第六代祖,他在《坛经》里面教我们『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指心地。你看我们的心就是一方寸,大概一个拳头大,就是你的心,一个拳头也就是一寸,方寸就是指我们的心。当然实际上不是指我们的肉团心、心脏,不是那个心,它是指我们的念头。一切福田都取决于你的念头,福田由你的心去耕,看你播什么种,播的是善种,收获的是善的果报;如果播的是恶种,收的是恶果,反正田都给你,就看你播什么种。『经云』,就是佛经里说的,『吉凶祸福,皆由心造』,真的一切唯心造,这是《华严经》上讲的,当然吉凶祸福更是由心造。所以佛法就是重修心,这是抓住根本,宇宙万物都是心造的。又说『罪福』这两轮,就是善道和恶道,『苦乐』的两个果,这两极在果上看是分判得很清晰。『皆三业所造』,就是身、口、意三业所造的,『一心所感』,心就是念头,发动三业,所以三业的根还在你的心。戒律是从三业上来戒除不善,身不造杀生、偷盗、邪淫;口不造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意不造贪、瞋、痴,这就是戒律,在三业上来防范。禅和净土从心上防范,像我们念佛,就一心念佛,心里只有阿弥陀佛,什么念头都没有,当然三业就不会造恶,所以防住这个心,三业都防住了,这就是真正的持戒。所以蕅益大师讲,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是大持戒,这是总持。而心要是清净,自然就会有福报,这个福是自性里面的福报,不是你刻意、有心去修来的,它是自性自然流露的,所以万法皆是由心来决定的。下面给我们讲十法界的因是什么:

  【若一念心瞋恚邪淫。即地狱业。悭贪不施。即饿鬼业。愚痴暗蔽。即畜生业。我慢贡高。即修罗业。坚持五戒。即人业。精修十善。即天业。证悟人空。即声闻业。知缘性离。即缘觉业。六度齐修。即菩萨业。真慈平等。即佛业。】

  这是讲十法界,所以这完全是佛法,《汇编》是太好了,儒释道的内容都具足。这一念心决定了法界,法界就是你所处的这个境界、这个环境。我们现在是人道,下面有三恶道,上面有天道,还有修罗道,这是六道。六道以外还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全是一心所造。从最下面的开始看,一念心如果是瞋恚、邪淫,瞋恚是发脾气,怒火中烧,这里面很多的心所,譬如说起了嫉妒心,起了害人的心。这《感应篇》里面讲了很多大恶的念头,譬如说「见杀加怒」,那就是瞋恚心,没有任何仁慈心。邪淫就是地狱的因,感召地狱里面的铜柱、铁床,完全是一念心造的,你造这个业,你就受这个报;别人没造,别人不受报。过去章太炎先生曾经有这么一个遭遇,他曾经做过东岳大帝的判官,做过一个月,就是我们现在讲走阴差。我们知道,章太炎先生是国学大师,袁世凯当年都敬畏他几分,他的四传弟子刘克熊教授上次还来香港拜见我们师父,这是他第四代弟子。章太炎先生笃行佛教,他看佛经,结果那一个月刚好因为他得罪了袁世凯(袁世凯是大军阀,这个人很坏),他就把章太炎抓起来,关了一个月,理由是什么?章太炎没有骂他。不骂他,还要关人家。为什么不骂他?不值得骂。所以袁世凯很气愤,人人都骂他,就是章太炎不骂,他竟然就把章太炎关了一个月。在那一个月当中,晚上东岳大帝就派人来请他,所以一到晚上他就睡得很熟,怎么叫都叫不醒,他魂已经去了阴曹地府,做判官,东岳大帝也很敬重他的为人、他的学问。章太炎因为看佛经,看到有一种地狱叫做「炮烙地狱」,就是铜柱子烧得通红,然后逼着罪人往上抱,他觉得这个地狱很残忍,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刑罚很不仁道,就建议东岳大帝可不可以废除这样的刑罚。

  这种刑罚就是惩罚邪淫的人,男的看到女的就生起邪淫心,这种恶业积累得太多了,业力就会现出这种境界。所以那个罪人看到铜柱,看成是个美女,他就往上抱,结果一抱,那烧红的铜柱就把他整个身体都烧得焦烂。阴风一吹他又醒了,醒了之后看到的是美女,又抱,又被烧死了。如是活过来又死,死了之后又活,地狱里面是一日之内万死万生,真的是惨不忍睹。所以章太炎说,「能不能废除这样刑罚?」东岳大帝也没出声,笑笑说,「你可以去看看」,就命一个小鬼带着他到刑场,走了一段路,小鬼停下来说,「到了,前面就是」。结果章太炎什么都没看到。这时候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没造那个业,就在眼前都见不到;罪人造了这个业,他是自己业力现出来的境界,不是东岳大帝、不是阎罗王给他造出来的刑具,真是自作自受。他因为业力强,就变现这样的境界,一直要把他的这个业全部消完了,什么时候他记起来那是个铜柱,不是个美女,不敢抱了,他这个业就算消完了;他要是还不能有这个记性,就继续消业障,所以地狱是用来消业障的。所以章太炎就明白了,收回他的建议,不必再向东岳大帝建议了,建议没用,该受的罪他得受。所以完全是你这一念心感召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悭贪不施』,悭是吝啬,不肯布施,贪是贪婪,不肯布施还要贪婪别人的,这就是饿鬼业。饿鬼就是因为贪,愈贪愈得不到,所以他饥饿,饿到最后一点福报都没有,连浆水的声音都听不到,更何况他能吃什么?肚子很大,咽喉很细,口里还喷火。

  你看佛弟子目犍连证了阿罗汉果,用天眼看到他母亲堕到饿鬼道,很痛苦,真的一千年都闻不到浆水的声音。所以大目犍连用神通力把一钵饭送到他母亲面前,供养他母亲,结果没想到他母亲看到这饭马上就抓起来,还生怕其它的饿鬼抢她的,就自己吃,悭贪。她能吃得上吗?拿起饭刚往嘴里送,结果就变成火炭,业力把那个饭就转成火炭,吃不进去。连她儿子证得阿罗汉都救不了她。所以《地藏经》里讲,「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而这么大的业,连圣贤都救不了,最初可能就是那一念悭贪。小的时候可能看到人家糖果就想拿,别人、其它小朋友问他要,他不肯给,就是从这一念心开始,不能警觉、不能放下,不断的滋长,业力就开始形成,到最后改都改不了,叫做悭贪成性。『愚痴暗蔽,即畜生业』,畜生我们能见到,哺乳动物、卵生动物,这都很多,蜎飞蠕动,总之就是愚痴感召的。这样的身形就是因为愚痴暗蔽,牠的心性完全被蒙蔽了,完全失去了智慧,这是畜生业。而愚痴的根在哪?就在怀疑。所以怀疑要不得,喜欢怀疑的人愈来愈愚痴,最大的怀疑就是怀疑圣教、怀疑因果,这个疑心招感的就是愚痴。所以一个人愚痴的话,疑心就很重,做事犹豫不决,有智慧的人当机立断。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一个人有没有智慧,不在你的知识多少,你学位高不高,不在那个,甚至你没文化,可是你做事判断都很准确,这就是你的智慧。这个智慧从哪里来?从学习圣教、帮助人觉悟、法布施来,当然自己学习、深入经教才智慧如海。

  我慢贡高就是修罗业,修罗就是阿修罗、罗剎,福报很大,甚至可以跟天道的天王挑战。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自命为齐天大圣,他还要跟玉皇大帝打,有时候连天人都打不过他,这福报很大。我慢,傲慢、贡高,因为他福报大,所以他很容易生傲慢,待人无礼,自己不能谦和、诚敬,仗着自己有福报,目空一切,好争、嫉妒人。傲慢自然就会有嫉妒,因为傲慢和嫉妒就是俩姊妹,同一个心、同一个恶念,当看到自己比别人高,就会傲慢;当看到别人比自己高,就嫉妒,修罗心理。傲慢的人一定会不讲礼,没有礼、没有敬,就是连坐在那都随随便便,没有威仪,这叫修罗相,没有恭敬心。修罗福报虽然大,但是很快会享完,很快会糟蹋完,福报享尽了,一定是堕地狱,因为他在享福的过程中,肯定是造无量罪业。人一傲慢,什么业都会造出来,再加上他好勇斗狠,喜欢跟人争、跟人斗,甚至跟天斗、跟地斗、跟一切众生斗,所以造的业可太多了。『坚持五戒,即人业』,原来想做人必须得要坚持五戒。五戒基础是十善,所以五戒十善是作人的资格。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五戒没做到,作人的资格就没有了,现在还是个人身,那叫人形畜生心,衣冠禽兽。儒家讲五常跟佛家讲五戒是完全一样,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仁就不杀生,义就不偷盗,礼就不邪淫,智(智慧)就不饮酒(饮酒丧智),信就不妄语。所以它完全是对应的,儒、佛圣人讲的都是一样的。这五常德是恒常具有的,如果失去了,人心就坏了,天下就乱了。所以《春秋左传》上讲,「人弃常则妖兴」,妖魔鬼怪都起来了。妖魔鬼怪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天灾、人祸,种种反常的现象。

  为什么现在天灾人祸这么多?人弃常,五常不要了,仁义礼智信不要了,人心就坏了,社会就乱了。希望社会和谐,唯有提倡五常德、伦理道德教育、因果教育。『精修十善,即天业』,十善跟五戒差不多,但是这个要精修,精修就是纯,没有杂染,不容有丝毫恶夹杂,这是精修十善。十善,身不造杀、盗、淫,口不造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意不造贪、瞋、痴。十善跟五戒不同点在于,它在意地上规范,这是天业,天还有慈悲喜舍,所以纯善的心才能够跟天感应。『证悟人空』,就得声闻了,声闻就是阿罗汉,出了六道,连天道都超越了,这是他有智慧现前,证悟了人空,人空跟法空是两种空。声闻(就是阿罗汉)证悟了人空,还没有证悟法空,证悟法空就成佛了。证悟人空也是他了不起的智慧,这叫正觉,他了知万法因缘生,什么东西都是因缘所生。譬如说我定弘这身体,大家看到这么一个东西叫定弘法师,定弘到底是谁做主宰,哪个部分才是定弘的主要部分?肯定不是头发,因为头发可以剪掉,没头发定弘还在;肯定不是指甲,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指甲扔掉定弘还存在。那到底哪一部分是主要的?你说应该心是主要的,没有心定弘也就死了。现在医学发达,连心脏都可以移置,我把张三的心脏移植到我这定弘身体里,那我是定弘还是张三?五脏六腑都可以移植,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可以做你定弘的主,万法因缘生。原来这个定弘是因缘所生法,他由各种器官,五脏六腑、眼耳鼻舌、皮毛指甲等等组合而成,这些都是因缘,少一块定弘就不太象样了,都得要组合而成的这么一件东西,假名定弘。

  所以定弘本空,这叫人空,你要证悟这点,你就得声闻了,对一切法都不执着,一切法都是这么一回事,都是因缘所生法。对身体不执着,对一切人也不执着,没有情执了,全是假相,这就是证得阿罗汉,他就断了见思烦恼,贪瞋痴慢疑他统统没有了,但是他没证得法空。什么是法空?他还执着有因缘所生,有这个因缘、有这个万法,实际上连因缘、万法都是空的,为什么是空的?全是你念头变现的,没有一样是实的、是真有的,全是假的,是念头,念头也是空,压根就什么都没有,本自清净。证得了自性,这就是证得法空,就成佛了。声闻之上有缘觉,缘觉是『知缘性离』,他的智慧就更高了,缘觉比声闻智慧要高,他知缘,这个缘是十二因缘,这是佛法里面讲的术语,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叫十二因缘。这个我们就不展开了,展开就讲得太多了,可以查查《佛学大辞典》,你就知道十二因缘到底怎么个讲法。它讲什么?人为什么会轮回,为什么有生死,就讲这么一个性,这么一个原因或者过程。原因简单来讲,就是起惑、造业、受报。无明就是惑,疑惑、困惑,失去了本心,迷惑颠倒,所以就会造很多的烦恼、恶业,迷惑就造业。这一动,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就是它的动,本来是迷,现在动起来了,那就是造业。造业就去找父母、去投胎,胎中长大、出生,出生之后,慢慢就有感受、就有爱(爱欲),就会追求,最后就形成未来果报,就有生老病死,十二因缘就是讲这么一回事。

  知道十二因缘也是本空、性空,本性它是空的,空了就能离,知道它是空,你就可以把它放下,这叫知缘性离,知道缘之性全是空,全是你自己的妄念形成的,所以就断了。十二因缘断一条,整个都断了,就像这个链子,一条断就全断了,这就是缘觉,缘觉就是观十二因缘而证得的觉悟。这都是属于没有发大菩提心的,他只能自度,还不肯去度人,或者是他没有去主动度人。声闻叫小乘,缘觉叫中乘,都不是大乘,大乘是为度众生的,作菩萨了。『六度齐修,即是菩萨业』,六度也是佛法讲的术语,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都是菩萨修的菩萨业,六度一起修,而且很努力的、精进的修,这种人是菩萨。为什么要修六度?他是为众生,所以菩萨必定是发了大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发了这个心的人修六度,这个人是菩萨。所以那个心就是所谓菩提心发起来了,就入了菩萨法界。『真慈平等,即佛业』,佛是真实的慈悲,这个真是真心,没有妄念,那个慈悲才叫真慈,佛法里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就是没有条件的慈,同体的悲,意思是诸佛看一切众生跟自己同体,一体的。就好像我们自己看我们全身上下的器官,那就是同体,某一个器官要是生病、痛苦了,其它所有的器官都会协助、帮助。

  像左手要是痛了,右手就会抚摸它,这个根本都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不用起念头的,自然反应,无条件的帮助它,为什么?因为它是同体,同体还讲什么条件,还用经过去思量计度、讨价还价,「你左手给我多少钱,我右手能帮你」?它没有这样的思量,完全是自然,所以真慈,离开妄念了,没有念头,自然而然跟众生感应道交、跟众生平等,因为是一体。左手跟右手是平等,左手虽然迷,它病了、痛苦,右手是悟的,它没有痛苦,但是左手、右手都是一个身体上的,平等,不能说右手比左手高,左手比右手低,不能这么说。佛看众生就是这样,跟我一体,只是他还没觉悟,他不知道跟我一体,我是知道了跟他一体,就这么个区别。凡夫跟佛就是一个迷、一个悟,悟者就是佛,迷者就是凡夫。迷了以后就得不到佛的受用,很苦,这种苦很可怜,为什么?他根本不需要受这个苦的,他是自己自作自受,所以佛怜悯他们,怜悯众生,大慈悲、无条件帮助众生。这里看到十法界全是心所感召的,真的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用佛法来解释这两句就很圆满了。

  【夫心净则香台宝树。净剎化生。心垢则邱陵坑坎。秽土禀质。非从天降。岂属地生。祇在最初一念所致。离却心源。更无别体。】

  这话讲得多好,『夫』就是语气助词,提起这句话,『心净则香台宝树,净剎化生』,香台、宝树都是极乐世界里头的这些物品,香台是宫殿,宝树是七宝行树,全是阿弥陀佛变化出来的,在那里一切众生平等的得到这种受用,但受诸乐,无有众苦。在《无量寿经》上就介绍得很详细,《阿弥陀经》也有介绍,这就是净土。往生净土的都是莲花化生,这一切的一切,清净的佛土,在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众菩萨依正庄严,全是我们心净则土净,也是感召的。我们的心清净了,国土就清净(正报就是我们的身、心都清净了),都是惟人自召,完全是你的心感的。所以我们要求生净土,怎么求?念佛念到心清净,净土自然现出来。『心垢』,如果心里污垢、污染,想东想西,很多杂念,甚至很多恶念,就会感召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秽土。『丘陵坑坎』,看到高山低谷,『秽土』就是污秽的国土,『禀质』就是秽土的禀质,就是自然生成的这种资质。原来这个秽土也是我们心自然感召的,也不是人为造出来的,是自己的心感应的,所以『非从天降,岂属地生?』天不会降下污秽,地上也不会长出污秽,为什么我们见到这些污秽?这全是我们的心变现的。就像作梦一样,有的人做好梦,有的人做恶梦,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好梦、恶梦不都是你的心变的吗?所以净土、秽土同理,也是你那一念心感召的,极乐世界好比在好梦当中,现在五浊恶世就是像恶梦当中,一切唯心造,『祇在最初一念所致』。

  到底是什么时候叫最初一念?就是最开初,一般讲无始,无始是不是很久很久以前?不是,这个无始就是没有开始。所以最初一念就是你当下这念,你现在起什么念,就是这个最初一念,你就活在你这一念当中,你这一念就变现出境界,变现出娑婆世界,这个宇宙出现了,因你这一念所致。大乘佛法把这个道理讲得很清楚了,现在量子力学家也认同这个道理。所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未来宗教只有佛教可以指导科学发展。因为佛法讲到宇宙人生真相最究竟,原来整个宇宙就是你这一念形成的。『离却心源,更无别体』,心源是讲心是源头,万法的根源,离开了这个根源,什么都找不到,所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法就是一切现象,离了心之外就没有现象了,无一法可得。就像你作梦,梦境怎么来的?就是你作梦的心来的。离开你作梦的心,哪里有梦境可得?所以离开了你现前这最初一念(就是现前一念),万物都没有了,宇宙也都消陨了。所以永嘉大师在《证道歌》里面讲,「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觉悟之后念头放下了,没觉悟之前有六趣(有六道)、有大千世界,觉悟之后念头没有了,大千世界也没有了,因为它全是你念头变现的幻相。所以这个心是根源,《感应篇》就是讲修我们这个根,这个根修好了,作佛、作菩萨都不难,因为作佛、作菩萨都是靠它。下面一段:

  【微哉感应机。险哉善恶路。至难持守者人心。触物而动。渊沦天飞。随念而迁。凝冰焦火。故古人昼勤三省。夜惕四知。】

  我们先看到这里,这都是发表感慨、发表议论,能够策励我们断恶修善的心。『微哉感应机』,这是讲感应之机很微细,这个机就是先兆、先机,感应都有一个先兆,很微细,因为那就是你的一个念头、一个举动。『险哉善恶路』,如果我们这念头没注意,就很险,可能就导引你走上善路和恶路,善道、恶道。最初那一念不觉,愈迷愈深,到时候就陷于恶道不能自拔,太险了。所以『至难持守者人心』,最难持守的、保持守护的就是人心,就是自己的心,不是别人的心,修行就是修自己,不是修别人。《感应篇》可不能用来对照别人,你愈对照别人,愈会跟别人起对立,自己愈烦恼,愈在造罪业。你要对自己,帮你断恶修善、转凡成圣,你看是不是微哉感应机,险哉善恶路?同是《感应篇》,用的方向稍有偏差,善恶两道就天渊悬隔。所以『触物而动,渊沦天飞』,触物,这物是代表外面的境界,一接触你的心就动了,甚至有行动。这个心一动,是善还是恶,果报就一个天一个地了。渊沦就是沉沦深渊,这是恶念感召沉沦恶道,天飞就是指飞上天,行善积德就飞天,这是《易经》上讲「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比喻高险得志,就是享福报。

  『随念而迁,凝冰焦火』,随着你的念头在转移,譬如说本来是善,现在变成恶,这个命运也跟着改,就变坏了。凝冰和焦火,这温度上很大的区别,凝冰是结成冰的,那个很冷,焦火是烈火,温度很高,这是比喻悬殊的差别。从善改到恶,从恶改到善,都会形成最后很大差别的果报。所以一个人即使一生作恶,临终悔过、一念回头,这个人也能够生善道,他一念回头念阿弥陀佛,回心求生净土,他一样能往生;如果反过来一生行善,最后烦恼起现行、业力起现行了,那么他还是要堕恶道。『故古人昼勤三省』,古人,昼是白天,勤恳的来做自省、反省,这就是曾子(孔子的学生)「吾日三省吾身」。他的三省是第一「为人谋而不忠乎?」第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第三「传不习乎?」这三方面反省自己,为人谋就是替人做事,能不能尽忠、负责,还是随随便便、不负责任?跟朋友交往能不能够有诚信,还是有欺诈?这个传就是指圣贤传下来的教诲、老师的教诲,我能不能够去努力的实习,去做到?这三方面,三省。『夜惕四知』,这是讲东汉的故事,有一位太守叫杨震,有一天有一个人拿着十两黄金来贿赂他,他就拒收。结果那个人说,「没关系,你收下,反正没有人知道」。杨震说,「怎么可以这样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岂能说没人知道?」这就是著名的扬震四知,这是历史上一段佳话,表示他能够自守,自己守护自己的操履。大德都要从这些方面勤勤恳恳的做才能够得到,才能够成就自己冰清玉洁的人品。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先学习到这里,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九集)  2013/1/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09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看经本第二十五页倒数第四行。我们昨天讲到这一段,这一段是提醒我们,感应在人最初的一个念头就引起了,念头虽然很微细,但是,如果不能够及时观照、及时防范,演变下去就会形成很大的果报,那么善恶最后会有很明显的差别,所以古人提醒我们每天都要反省自己。儒家曾子每日都从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不一定是三次,可能很多次,至少得有一次,叫「吾日三省吾身」。东汉的杨震知道每做一事、每动一个念头都有天知、地知,遇到人,虽然只有两个人在暗室之中谈话,那也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就是所谓「杨震四知」,要警惕。这里经文又说:

  【更于鸡鸣而起。孳孳为善。无非时刻操存。令此心镜恒明耳。心镜明。则善恶自己作得主。而祸福亦作得主。固天命在我矣。故论祸福自召之理。推本于存心。再附先儒格论。以宣太上之旨云。】

  这里是接着上面的论述,『更于鸡鸣而起』,这里又提到鸡鸣,就是早晨,早上天还未亮,鸡就开始叫了,公鸡啼晓。古人没有时钟,所以都是闻鸡而起,听到鸡叫了就马上起床。《朱子治家格言》里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必亲自检点」。这是居家第一要务,极平常却极重要,第一就是早起。曾国藩先生说,如果一个家庭的子弟不能早起,这家就是衰相,将来必要败,所以子弟在家里先要讲求不晏起,就是不能晚起。古时候鸡鸣而起,现在大概五点钟就得起床,如果是学佛、修道,还要提早,像寺院里面三点就起床,四点或者三点半就上早课了。一个人能够早起养成习惯,其实他一天的精神都会非常好。在中医上讲,三点到五点这属于寅时,寅时就要起来,如果不起来,肺经不能得到舒展。实际上你多睡一个小时,对你并没有什么太大帮助,反而可能会有害处。古人早起是为了勤学,所以孳孳为善,早起起来读圣贤书。《格言联璧》我记得开篇第一句就教我们要读书、要积德,这两桩事要终身不能够懈怠。『孳孳』这个孳字是通假,通孜孜以求的孜,意思就是要很勤勉、很努力的来为善,就是行善、积德,凡见到善事,无论大小、无论难易都要努力去做,只要有能力、有因缘就不能推脱,必须是尽心尽力,直至圆满而后已。所以一早起来就要想到,这一天我要行善,行善就开始了。行善不一定要做事,只要能保持你的心不作恶、不动坏念头,这就是行善。你看佛家讲十善业道,都不是教你要做什么事,只是教你不要干那些坏事。身不干杀、盗、淫;口不讲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不起贪、瞋、痴,这就是为善,你根本不用费力气,只要防非止恶就行。

  所以无非时刻操存,可见得一天从早到晚,时时刻刻都是我们为善之时,会修的人就是这里讲的『无非时刻操存』。操存这个词出自《孟子》,《孟子.告子上》引用孔子的话说,「操则存,舍则亡」,这是讲操存。这个操是操履,就是能够把持住自己,你的心志不会退惰,你的言语不会造次,你的行为不会作恶,这是讲操履。操则存,你就能够生存,有这样的一个福报,如果舍了就亡了。能够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操履,令此心镜恒明耳,心就像一个宝镜,这个镜子本来是可以放光遍照。但是,如果我们内心有很多的恶念、邪思,行为有很多的不善,那就像是灰尘把我们的心镜给遮蔽了,所以镜光就显不出来,就没有光明了。要恢复我们的心镜光明,那就要努力的去除那些灰尘、污染,所以心地上的恶念、邪思要洗刷干净,行为上不能有丝毫不善间杂,努力做克己的功夫,心镜就能够恒常光明。人总是保持觉悟,心就不会放纵,就不会作恶。最怕的是七情五欲一起来,贪瞋痴慢现行,自己就迷了,这一迷,心就随着人欲,就忘了天理。所以从早到晚我们仔细观察,其实就是内心中人欲与天理在那交战,看看谁胜谁负。如果天理能战胜人欲,你就是在做操履的功夫,为善;反之,随顺了人欲,天理就不显,心镜就失去了光明。所以心镜明,则善恶自己作得主,这是觉悟了,心镜能够光明显发,那些恶念就不容落脚。怕的就是迷,一迷下去的时候,自己在造恶都不知道,做不了主。所以能到做得了主的这个境界,功夫已经得力,这时候祸福亦作得主了。换句话说,命运掌控在你自己手里,你根本不用去问那些算命先生,你的命运由你自己改造,因为你能做得了主。

  凡夫就是做不了主,所以业力在牵引,一生祸福就有个定数,而自己确实改变不了。所以要改变命运,就是做心地上断恶修善的功夫,能做得了主,心必须是定的、平的,不能乱,不能够妄念纷飞,心愈定你就愈做得了主。『固天命在我矣』,天命就是命运,命运就在我手上了。人出生的时候就有命运,所以你要拿生辰八字来算算,就能算得很准,可以算得出来,这个命运是过去生中造作的善恶因果而决定的。但是,假如你学了圣贤教诲,你就可以改;你不学圣贤教诲也可以改,就改成恶的,你拼命造恶、穷凶极欲,那你原来有的福报很快就享完,积累了很多的恶业,那命运也改了,所以命运操之在我手上,不在上天。所谓上天的命运,那都是过去的因所结的果,而未来的果取决于现在的因。所以古人讲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是什么?我们一出生的命运就不好,就好比是天作之孽,我们说孽障,命运很不好,但是可以去改变。如果自作孽,你自己去作孽,那就不可活,活不下去了,注定是死路一条。这是《书经》,就是《尚书.太甲》这篇里面讲的。所以论祸福自召之理,推本于存心,就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个道理很深,它的根本、根源都在我们的自心。所以整部《感应篇》实际上就是讲的心法,能够依教奉行,究竟圆满了,你可以明心见性。底下『再附先儒格论』,后面附上过去的大儒,大圣大贤的格言、言论。这个格论,格字有格物的意思,所谓格物就是跟物欲格斗,用天理战胜人欲,这是格的意思。用这些先贤的教诲以宣太上之旨,把太上的要旨、大意宣说得更为明显。我们来看下面二十六页:

  【或问鸡鸣而起。未与物接。如何为善。程子曰。只主于敬。便是为善。】

  下面的这些先贤教诲句句都精彩,句句都是格言。这里做了个设问,鸡鸣而起,刚才讲的,鸡叫的时候就起床,就要孜孜为善了。前面说孜孜为善,那现在还没有接触外面事物,你刚起来,还在床上,还没下地,还未曾与万物有什么接触,如何为善?这问得好,你看,这个问话的人以为为善就是从事上来做。实际上下面程子说,不是从事上做,是从心上做的。程子就是宋朝的程颐先生(伊川先生),前面我们介绍过了,这是大儒、理学家,理学的奠基人,后来的朱熹可以说是他的私淑弟子。程子说,『只主于敬,便是为善』。主于敬就是说心里头以敬为主宰,诚敬,这是儒家最讲究的学问。你看《礼记.曲礼》第一句就说「毋不敬」,就是没有不恭敬的,样样都得恭敬,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恭敬,这跟佛家讲的异曲同工。佛家,你看普贤行愿,菩萨最究竟圆满的行门,也是第一句讲「礼敬诸佛」,这个诸佛也包括很广泛,过去、现在、未来都有诸佛,有情众生、无情众生皆是诸佛,礼敬一切,这是普贤行愿第一条。所以敬字实际上是大学问,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个敬字就是为善。你想想,你心里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恭敬,不敢有丝毫怠慢、放任,那你怎么可能为恶?你不作恶就是为善,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只要不作恶,那就是本善。所以,圣贤学问不难学,不是要求你一定有钱去布施,或者有能力去干事,不是,你只要不去作恶,那就是修圣贤之道。下面:

  【宋张子曰。正心之始。当以己心为严师。凡所动作则知惧。如此一二年间。守得牢固。自然心正。】

  这是引宋朝张载的话,张载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创始人之一,是程颢、程颐(二程)的表叔,跟程子还有亲戚关系,也是大儒、大贤。他号横渠,所以后人也称他作张横渠、横渠先生,曾经做过官,也是学问造诣很深。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脍炙人口,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段话,这就是他一生学问的写照,没有真实学问讲不出这个话来。『张子』,就是张横渠先生,这里说『正心之始』,儒家讲诚意、正心,这是四书里《大学》三纲八目里头讲到的。三纲是所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以修身为本,而怎么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修的就是这个心,心要正。心怎么才能正?意要诚才行,意诚而后心正。什么叫意诚?这个诚字,曾国藩先生讲一念不生就是诚,心里空了、清净了,一念不生的时候就是诚。怎么才能使得意诚?你让我一念不生我做不到,冷静观察自己的念头,妄念纷飞。从哪做起?格物、致知,格物是格除物欲、断烦恼,致知就是开智慧,用佛家的话来讲,就是看破、放下,看破是致知,格物是放下。看破一分就放下一分,放下一分就看破一分,相辅相成,最后你才能够使得意诚、心正。

  所以这跟张子在这里讲的一样,正心开始的时候,就是下手处,当以己心为严师,己心就是自己能观照的这个心,自己动什么念头自己要知道;如果不知道,那就是无明、颠倒。要以己心为严师,这就是老师,而且是严厉的老师,对自己一个小的恶念都不能放过、不能自恕,自己宽恕自己,「没关系,这小念头,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也不会造什么大恶」,动一念伤害别人的心、占人便宜的心、「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这个心。这些心,虽然事上没做,但是它起来了,这就是贼,当下要把它拿下,要非常严厉,不可以自恕、不可以自欺。所以凡所动作则知惧,这个动作既包括身体的,也包括心中的,心中念头一起都叫动作。凡有一个念头起来了,就知道恐惧、敬畏,真的是天知、地知、鬼神皆知。古人有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大学》里讲「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别看你就一个人在那个暗室当中,以为干了坏事、动了恶念头没人知道,孰不知就在暗室里头都有十双眼睛盯着、十个指头指着你,天地鬼神都在旁边,怎么能够不生恐惧心?所以要戒慎恐惧、要慎独,自己独处的时候、一个人的时候,不可以有丝毫的歹念,不能放肆、不能有偷心,偷鸡摸狗的念头起来了,这都不可以,为什么?这些念头都有果报,而且心动神知,鬼神都知道。如果能够这样的来力行,克服自己的妄念习气,下这种功夫,真干,『如此一二年间』,你只要一、二年时间,这个根就扎好了。

  『守得牢固,自然心正』,这个守字就是提醒我们要坚持,可能你做一天、两天很用功,之后就开始懈怠,慢慢的就放任,这功夫就中断了,所以要坚持。守得牢固就是永远都不可以自欺、自恕,要真干,有过必改,妄念一起就要克制。儒、道、佛三家都是这样教导我们,做这种修心、诚意的功夫。我们现在一起来学《感应篇汇编》,预计大概要三年,三年扎根,古人一、二年间就能做到了,我们用三年时间,增一倍。如果你真有诚意,我们每个礼拜天在一起研讨、一起学习、一起反省、一起忏悔,这一天听了之后,一个礼拜其余的六天最好也都能每天听一遍,重复的听,或者《感应篇汇编》这些话重复的读诵,细细的咀嚼、消化,对照自己的言行,认真的改过自新。三年如果你不间断,守得牢固,自然心正,你就能够做到儒家诚意、正心的境界,也就是佛家讲的得清净心,我们师父上人提到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有了很好的基础。下面引朱子,就是朱熹先生的话:

  【朱子曰。罗先生教学者。静坐中。看喜怒哀乐未发时。作何气象。此亦养心之要。】

  我们知道朱子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时期的大儒,非常有造诣。他讲的很多话都在这里引用,他这里说『罗先生』,这位罗先生也是宋朝一位大儒,他曾经跟二程的首传弟子杨时在谈《易经》,杨时听到罗先生,他叫罗从彦,听了罗从彦讲的《易经》,知道他已经对圣贤之道通达了,所以说「我弟子千余人,没有人能及得上罗从彦」,对他高度的评价。朱熹朱夫子,他的父亲和老师(他老师叫李侗)都曾经拜罗从彦为师,换句话说,朱夫子可以说是罗先生的徒孙。他跟程子、李侗、朱熹并称为四大名儒,所以很有造诣,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收入了《四库全书》。朱子在这里说,『罗先生教学者』,学者就是在学习圣贤之道的人,不是我们现在讲的学者,现在的学者只是搞知识、搞学术,没有真正落实克己复礼的功夫,没有真正做诚意、正心的功夫,所以这里讲的学者是真干的人、学儒的人,不是搞儒学的。『静坐中,看喜怒哀乐未发时,作何气象?』这个我们要去落实,平常心要静,少言语、少应酬,静坐的时候把心定下来,观心,看看喜怒哀乐未发时是什么样的气象,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

  喜怒哀乐未发,这是出于《中庸》,原文是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讲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意思就是你没有动情绪(喜怒哀乐都是情,七情里头的四样),没有动烦恼、没有动喜怒哀乐,那个时候就叫做中,所以中道就是没有烦恼的时候的境界。实际上这个境界即使是在你喜怒哀乐的当下也不会失去,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要害怕,也不要气馁,要有坚勇心坚持,要锲而不舍,不要退心。既然它断,断了再念,我就是老念着它,我就花时间、花精力在这上面真干,什么时候发现间断,什么时候就提起佛号。『才觉间断,便是相续处』,这话说得好,关键是觉,你什么时候觉察打妄想、间断了,这就是你功夫相续的时候,立刻提起佛号。什么时候起了恶念,立刻当下觉照、放下,就是你善念相续。所以这句佛号是最好的方法,它专,容易、方便,行住坐卧、穿衣吃饭,随时随地都能念。只要念得从早到晚二十四小时都相续不断,这就是功夫成片。到了这个功夫,往生绝对没问题。『只要常自提撕』,提就是提醒自己常常要觉悟,念头一起来马上觉察,马上提起佛号,所谓「才动即觉,觉之即无」,念头一动立刻觉,就是常自提撕。觉了,那个念头就没有了。所以妄念起来就不要理它,回归到佛号上,你不要想妄念从哪来的,怎么回事,妄念为什么会出生?愈想妄念愈多,不要观照念头、不要观照妄念,观照这句佛号就行。妄念你愈观照它愈多,也不要想着「我怎么断它」,你愈想断就愈断不了。

  就像黄念祖老居士讲的,念佛不断妄想(不要你断妄想),欲断妄想,去一添两。你刚想断一个妄想,就等于添了两个妄想,原来是一个妄想,再加上你现在想断妄想那个念头,这就两个妄念,愈断愈多,所以不要理它就好,只理会阿弥陀佛。这样分寸积累将去,一点一滴、一分一寸这样积累你的正念、积累念佛功夫,这样久久自然接续,时间久了你就能成片。念佛功夫成片了,你《感应篇》就全部做到,所有戒律都能做得好,这叫定共戒。念久了就开智慧,开智慧了就理一心不乱,你现前就等于是作了法身大士,就是大彻大悟的境界。所以功夫要打成一片,就得要老老实实来念,做钝功夫,不能够投机取巧、想求快捷方式,想求快捷方式是永远找不到快捷方式的,而且愈绕愈远,老老实实就是快捷方式。蕅益大师讲,要死尽偷心来念佛,什么叫偷心?你想找快捷方式、想快速成就,这都叫偷心,都叫不老实。这句佛号你就老实念,想起就念,断了没关系,也不要后悔,也不要悔恨、内疚,「怎么我又断了?」那都叫打妄想,断了马上提起来就好,不要花功夫在那里悔恨,在那里自己愧疚、自责,不需要,想起来就念。所以才觉间断,便是相续处,你的功夫就相续了,那就念,念熟了自然就不间断。原来是妄想打得很熟,就是妄想功夫高、念佛功夫低,所以古德讲修行就是熟处作生、生处作熟,妄想原来很熟,现在让它生疏,不理它就生疏了;念佛原来很生疏,现在念熟了,这句阿弥陀佛把它念熟就行。下面又说:

  【又曰。静中私意横生。学者之通患。能自省察至此。甚不易得。此当以敬为主。而深察私意之萌。多为何事。就其重处。痛加惩窒。久久纯熟。自当见效。不可计功旦暮。而多为说以乱之也。】

  这一段又讲到『静中』,就是静处、静坐的时候,心平静下来了,你会发现私意横生,这是学者的通病。修学的人,你不修不会觉察,你真修的时候会发现真的是这样,心里一静下来,自私自利的念头都生出来了,妄念纷飞。我举几条私意,什么私意?自私自利的念头。譬如说跟人相处,你有是非的念头,某人好、某人不好;爱憎的念头,这人我爱他、我喜欢他,那人我厌恶他,讨厌、憎恶,这都是私意。还有恩仇、报复的念头,这个人对我有恩,常常念着报答,固然这是好的,但是也是妄念;那个人跟我有仇,我常常要报仇,想着这个念头,那是恶念。还有高己卑人的念头,觉得自己很不错,看不起别人。还有面子很薄,人家给我们一个脸色看,心里就老寻思,放不下;人家稍有对我们不恭敬(有意无意),我们就老念着,心不平。这些都属于私意,有自己,你有自己就是私意,无我就没有私意了。你想想,「我」都没有了,那人家对我恭敬也好、赞叹也好,我也不值得欢喜,根本没有他恭敬的对象,谁去欢喜?人家给我脸色看,人家打我、骂我、障碍我、陷害我,我也不用生瞋恚,「我」都没有,哪里有他障碍我、陷害我这个对象?只要放下我,妄念百分之九十都没了。但是这是普通初学的通患,患就是毛病习气,每个人都有。而且好像不修的时候你觉得没有,一修的时候它就有了。譬如说不念佛的时候,你好像还没那么多坏念头,怎么一念佛这念头全出来了?是不是念佛把它们念出来了?不是,实际上平常就很多,只是平常你心太粗,心浮气躁,根本没觉察出来,一念佛,心一静下来,全现出来,你看到、察觉了。这时候你不要害怕,不是念佛把它念出来的,是念佛的时候你发现了。

  所以能自省察至此,甚不易得,就很不错、很难得,你至少能观察出来了,这是第一步。你如果察觉都察觉不出来,那你这念头怎么克服?所以念佛第一就是察觉自己的妄念很多。然后此当以敬为主,主敬存诚,心里要诚敬,心要定下来。『深察私意之萌』,去观察我这个念头从哪出来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念头?这就是做反省,不外乎就是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就是这十六个字,私意从这出来的。所以反省之后要把它放下,念佛的好处首先就是让你察觉到有哪些恶念,察觉了你才能放下,往往障碍你功夫成片的就是你平常放不下的。『多为何事?』自己问自己,「到底什么事情我放不下?」譬如说你念佛的时候,念着念着,念你儿子了,那就是你儿子没放下,想着他今天谁照顾、上学没有、今天有没有背《弟子规》、有没有打架、有没有骂人,你想这些都是妄念,就是你没放下。放下了不是说你就不关心他、不教育他,不是,事上该做就得做,但是做完了立刻放下,提起佛号的时候心就空了。这样你能制心一处,念佛也能念得好,照顾孩子也能照顾得好。所以念佛觉察到自己私意从哪出来的,『就其重处』,那个最重的念头,对我影响最大的那个地方痛加惩窒。《周易》所谓「惩忿窒欲」,惩忿就是忿怒的时候要克制,欲望起来了要把它克制,就叫惩忿窒欲。痛加惩窒,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是不能有稍微的姑息、纵容,要很认真、很努力的来改正,往往就是忿怒、瞋恚、欲望,就是贪瞋会导致我们很深重的这些恶念。

  贪的对象很多,所谓欲就是贪欲,五大类:财、色、名、食、睡,这五大类自己检点,每个人贪的对象有轻有重,不一样,但总不出这五条,这是贪世间的东西。出世间的佛法也不能贪,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这个老师好,就跟这个老师,隔两天又听说那个老师好,又跟那个老师,都是属于贪。这些欲望都要把它克制,心才能清净。不顺心、逆境的时候不能生瞋恚,心平气和,这叫治心,对治自己的心所起的毛病习气。『久久纯熟』,功夫纯熟了,『自当见效』,效果自然就出现了,什么效果?就是刚才讲的,烦恼少、心清净、智慧长,它是自然而然。『不可计功旦暮』,这也是学者通病,我以前就是这个问题,计功求速。听我们师父上人讲要扎根,好,规定自己四个月扎完,四个月下来,功夫不扎实。好,规定自己一年扎好根,一年下来是有点进步,也还是不怎么样。就是这样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都想快速完成任务,计功求速的心理,实际上根都不深,往往就是拔苗助长,愈想快愈慢,欲速则不达。所以现在我们干脆「宽为限,紧用功」,放宽期限,放多宽?我跟大家老实讲,这一辈子都来扎根,这是老实话,不要好高骛远,你的根愈深,你修行成就愈大,它自然的。所以,与其把你的志向往上去攀,不如你把志向往下去深扎,根愈深,树就长得愈茂盛,一辈子扎根。

  所以《感应篇》一辈子得念,一辈子要用它来做功过格,一辈子下来能够这样持守,那你就成圣成贤了,往生西方决定有把握,而且你留下的著作真叫做永垂不朽;如果你想着搞大经大论,忽视了扎根教育,搞到最后只是变成学术,你的作品不可能传世。为什么?要传世的作品必须有厚德做根基,我们的德不厚,那个作品等你死了以后就没人看了,这叫枉费功夫,倒不如拿这些时间来扎根。怎么扎根?就是这样天天用功过格对照自己、反省自己,起心动念都要省察、都不可放恣。从最重的习气开始改起,痛加惩窒,重的习气改了,轻的习气就容易改。紧用功,但是我们不求速,我们甘心做钝功夫,所以这部《感应篇汇编》咱们就是一个礼拜认真的讲一次,其余的时间就是做对照、做反省。这样我们的学问才是实学,脚踏实地,三年讲完我们扎三年,五年讲完就扎五年,讲完之后再讲,你学完之后再学,反反复覆,不要求多,要专精,功夫就得力了。所以不可计功旦暮,旦暮就是想从早到晚就能成就了,不可能。因为从小我们没把根扎好,现在一辈子都得要扎,稍微一松懈就前功尽弃,真的我们现在的定慧力敌不过外面的诱惑;如果稍微松懈,财色名利前,外面诱惑自己真挡不住,真的会堕落。不可计功旦暮,而多为说以乱之也,这就是学得不扎实,听得很多、学得很乱,不专精,自己反而就功夫不得力,所以为学、修道重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部《感应篇汇编》实在是最好的教材,这里面儒释道最精髓的教诲全在其中,读这一部书,儒释道精要都读了。所以印光祖师讲,这是最好的《感应篇》批注,而《感应篇》又是我们学习圣贤的第一善书,这是祖师慧眼,拈出这么一个小册子给我们,让我们一生受用。下面又说:

  【又曰。心存。群妄自然退听。】

  这个『心』是正念,心存正念。我们具体做法就是念佛,只要这句佛号在,你没忘、你没丢,群妄自然退听,所有的妄念自然就退让,『听』是听从、顺从,顺从你的正念,这句佛号做足、正念做足了,妄念就不生。

  【又曰。孔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便是存心之法。】

  这是引用孔老夫子讲的话,这句话在《论语.樊迟问仁》这一章。樊迟是孔子的学生,他有一天问什么是仁,仁爱的仁。孔子老是说仁,什么是仁?孔老夫子就答复他,「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就是这三项即使到了夷狄,就是少数民族、野蛮地区,都不可以放弃、不可以抛弃,就是终身要奉行这三句。『居处恭』,你无论在哪,日常起居都要恭恭敬敬;『执事敬』,临事、做事也是这样恭敬;『与人忠』,与人是待人,待人要忠信、不欺,要诚敬。所以这三项就是讲诚敬,就是克己复礼,凡是不诚敬就是因为自己习气做主,把习气克服掉,诚敬心就现前。这是存心之法,我们怎样存心,我们的心摆在哪?就摆在诚敬。下面举两个例子,让我们知道什么叫诚敬,其实一点不难。

  【如说话觉得不是。便莫说。做事觉得不是。便莫做。亦是存心之法。】

  这里讲得很具体,让我们就可以落实了。你说诚敬,我怎么诚敬?我觉得我很诚敬了。你在说话、行事的时候就可以反省,如果说话觉得不是,这话不能说,那就不说;如果觉得不是,还要说,那就不诚敬。这件事觉得不妥当,那就不要做,做了就是不诚敬,所以说话、行事用自己的良知去判断。王阳明先生讲「致良知」,良知人人本有,我们的良心,就是本性本有的智慧、本善,你要用它才行。用它不难,只要你自己不要自欺欺人,你自然就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那是你的良知在作用;如果你知道它不该做还去做,那叫自欺,就是不诚敬,这就是存心之法。

  【又曰。学问须自警醒。瑞岩和尚。每日间常自问。主人翁惺惺否。自答曰。惺惺。学者宜法。】

  这里又讲到『学问』,什么是真实学问?『须自警醒』,自己能够警醒自己不要迷,这就是学问。你看圣贤讲的学问跟现在讲的不同,现在说你很有学问,那是你读的书很多,拿的学位很多、很高,那叫学问?错了,学位不等于学问,知识不等于智能,这里讲的学问是真智慧。真智慧怎么来的?你能够时时保持觉醒、不迷,就是真学问、真智慧。所以过去瑞严和尚,他也是一位开悟的大德,他每天怎么来参禅?他就是坐在石头上,每天唤『主人翁惺惺否?』这是他参的话头,自问自答。主人翁是谁?就是自己的心,心是主人翁。惺惺就是觉醒、清醒,自己的心是不是觉醒,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迷惑颠倒的?问了之后,自答曰,『惺惺』,我的心觉醒了,我没有迷。保持不迷,这就是佛,佛就是觉而不迷,迷了就是凡夫,凡圣就是一个迷、一个觉。凡夫也本有如来智慧、德能、相好,只是因为迷,就迷失了,好像没有了,实际上没有真的失去,它还在,如来智慧德相还在,但是得不到它的受用;只要觉而不迷,这些受用就现前了。观自在菩萨修的就是这个功夫,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是从他度人的这个德上讲,观自在是从他自度这个方向来讲。什么叫观自在?教我们这个法门,观你自心在不在,这叫观自在,就是这位瑞严和尚自问自答的「主人翁惺惺否?」自心在不在?自心在,觉了;自心丢了,这是迷了。

  『学者宜法』,真正修学的人应当效法。我们怎么做?我们念佛人也不需要问主人翁惺惺否,我们改成阿弥陀佛。观自在,观什么?观佛号在不在,阿弥陀佛有没有丢掉、有没有忘掉。阿弥陀佛现在听得清清楚楚,这就是在了。所以印光大师教我们念佛法,用十念记数,念十句佛号,每一句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心里记数记得清清楚楚,三个清清楚楚,摄住你的心、口、耳三根,佛号真在。佛号在你就是念佛,你没打妄想,就是「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里都摄三根,就把六个根都摄了,心、耳、口,六根当中三个根,够了。而三根当中最重要的是耳根,用耳朵听自己念佛,听得到就是惺惺,就是觉,就是念佛时;听不到就迷了,就在打妄想。下面又说:

  【门人周彦文问曰。】

  这是朱子朱熹先生的学生周彦文,他问:

  【近觉行坐语默。皆瞒不得自己。朱子曰。此是得力处。心灵到身上来了。但时时默识而存之。】

  你看,学儒怎么学?从这里就看到,大学问都是从这点点滴滴克己功夫得来。朱子的学生在用功,跟老师汇报说,近来觉得行、住、语、默(走、坐、讲话、静默)的时候都瞒不得自己,意思说正念没有丢,能观照得出来。朱子(就是他老师)就赞叹他,这就是功夫得力了。为什么?你的心灵到身上来了,你的心没有在外面攀缘了。孟子曾经说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我们平常心都放出去了,没有收回来,在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上面去攀缘,追逐尘境,丢了本心。所以现在要把这个心从尘境上收回来,这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谓都摄六根。朱子说心灵到身上来了,意思说你收回来了,这是实学,孟子所谓的「学问之道」。我们念佛人用一句佛号,叫净念,净念相继就能都摄六根,都摄六根才能净念相继,就用这个念佛方法。

  『但时时默识而存之』,孔子在《论语》中讲,「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个默而识之讲得很深,一般古德讲就是要静默、要记住,识就是记住,这理解得很浅。要从深处理解是什么?那个心是寂然不动,这叫默。不是不说话就是默,不说话,心还在乱动,就不叫默。心都不动了,心如止水,就像湖水很平静,一个波澜没有,外面这些境界,山河、大地、树叶、花草照得很清楚;如果稍微有一动,微风一过,波澜起伏,心就照不到、照得不清楚了。所以默而识之是心完全平静的时候,能照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这叫识。那个外面的境界没有被扭曲,完完全全记录下来了,这是真实学问。然后学而不厌,这是自己受用,诲人不倦是教他,他受用。孔老夫子一生就在追求这种学问,所以他说「何有于我哉?」很谦虚,我哪里做得到?实际上孔老夫子真正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都不难,难是难在默而识之,心能不动,这就是佛家讲的戒定慧功夫。所以默识而存之,让正念不失、常存,儒家、佛家、道家讲的理是相同的。《感应篇汇编》可贵之处就是融汇三家道理来给我们做开解。我们这里也会讲到很多,像儒家《论语》,四书这都谈到了;佛家的经典,这都会引用,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国学精要本。下面又说:

  【宋陈烈苦无记性。偶读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记得。乃闭门静坐。不读书百余日。以收放心。遂读书。一览无遗。】

  这里讲的宋朝的陈烈先生,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儒、圣贤,从小就品行端正、敬老尊贤,所以学问、品德在乡邻里都为人称叹,很多人跟他学习,学生有数百位。他不做官,朝廷多次要召请他,还有些官员多次的推荐他,他都婉言拒绝,真的名闻利养一丝毫都不沾,安贫乐道。他自己就是靠教书一点点收入,家里不富裕,人家给他一些供养,只要有余他都拿去布施济贫。四十年都是这样,安贫乐道来深入经典,所以他是个大通家。司马光评价他「平生操守,出于诚实」,为人非常诚敬,这跟佛家的出家修道人几乎都能够媲美,安贫乐道,所以有真实学问、真实的品行。你看这里讲了他的故事,他过去读书苦无记性,记忆力比较差。读书一个是讲悟性、一个是讲记性,两者都不可缺。陈烈记性很差,记不住,结果读到孟子讲到的(刚才我们也讲了这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们学什么?不是说你要记很多文辞、句子,那个不是学问,学问就是把自己放出去的心收回来。结果陈烈读到这句开悟了,就明白了。你看孔子、孟子都是这样来修的,这叫真学儒,后世的儒者只是搞文字、辞章去了,忘了什么是真实学问。我们学佛也是一样,你有没有真实的修行,你能不能够开悟,跟你读多少经典、听多少经没关系,关键是你能不能够把你的念头收回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天台讲止观,止就是放下,把妄念放下,你就把心收回来了,观就是看破,看破才能放下,放下就帮助你看破,看破是开悟了。

  所以陈烈这里开悟了,悟到什么?说『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记得?』我从来没有去做收心的功夫,即使是学经典也是打妄想,那怎么可能记得圣贤的教诲?真难得,悟了之后就真干,于是就做收心的功夫,『乃闭门静坐,不读书百余日』。万念放下,一念不生,把妄念全部都斩除掉,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就收回来了。书都不读,读书都会打妄想,你随著书里头的意思会思考,那叫打妄想。一百多天,三个多月,以收放心,就做这个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的功夫。结果这一百多天下来之后,智慧开了,『遂读书,一览无遗』,以后再读书,过目成诵,自然就记住,没有遗漏。我们说这太神了,真的可以这样吗?确实。为什么?自性当中本来具足万法,圣贤教诲、一切的学问全是你自性中本有,不用学,它自己就具足。只要能把这些妄念放下,真心现前了,不学全通。所以我们看到这段,上了年纪的人也不用苦恼了,原来做学问不用你记很多,求其放心而已。记不住没关系,这《感应篇》都背不下来也没关系,怎么做?老老实实把念头收拾干净。怎么收?最好是念佛。所以每天如果能够听经六个小时、念佛六个小时,天天都干,听经也不要记住,也不用做笔记。当然你学古文例外,学古文你可以做笔记,这个词怎么念、什么意思,那是做知识的学习,年轻人可以这么做。上了年纪的也不必了,就是专心听,听懂了就懂,听不懂就放着,再重复听。

  听的时候全神贯注、不打妄想,既不昏沉也不掉举(掉举就是打妄想、心不定),就是专注的听,念佛就专注的念,就收心,等到什么时候你就开悟了。这个开悟不一定是大彻大悟,但是也是大悟,心真正清净了就有大悟,然后你再读书,就一览无遗、过目不忘。而且你一听、一看全懂,人家来请教你,你可以讲得头头是道,让他也开悟。所以我们上了中年的人读到这一段也就有信心了,原来现在读书也不晚,现在做学问也不晚,方法用对了就行,就是求其放心,就是都摄六根。实际上孩子背书也是都摄六根,也是在求其放心,背书主要目的不是记那些辞章、文句,主要目的就是让你能够心定下来,不能打妄想。小孩也爱打妄想,想想「我得吃冰激凌了,我吃汉堡包了」,老想这个,不行,就是让他背经,心就专注,放出去的心就收回来了,不想冰激凌、不想汉堡包,想着经文,久了之后他也能开悟,这就是修戒定慧。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十集)  2013/1/3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10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看经本第二十九页第一行:

  【或问敬之貌。谢上蔡曰。于俨若思时可见。问。不免有矜持如何。曰矜持太过却不是。要在勿忘勿助长之间耳。】

  这一段接着上面的先贤的语录讲下来,尤其是讲这个诚敬,真实的学问都要从诚敬心中得来。诚敬心是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这样恭恭敬敬、一丝不苟,哪怕是细节都要认真,都不能够马虎大意,连很小的工作都不敢掉以轻心,你才能够承担起大的工作、大的使命。尤其是弘护正法,这是大使命,如果我们诚敬心不足,做起来一定就会有过失,有意无意就犯过错,这个过错影响可能就很大,甚至可能是一个小的细节,就会影响到众生的法身慧命。很多时候,帮助众生可能机会就一次,如果我们这个机会错过了,第二次重来再补,未必有这个机会了。所以真正想做大事的人,必定不敢忽略细节。那么诚敬是什么样子的?这里用设问,『或』就是有人问,『敬之貌』,诚敬的样子是怎么样的?『谢上蔡曰』,谢上蔡就是宋朝的大学者谢良佐,他是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就是程颢、程颐两位大儒的弟子,他是四大弟子之一,在学问上很有造诣,也是宋神宗时候的进士。他讲『于俨若思时可见』,这个俨若思出自于《礼记.曲礼》,「曲礼」是《礼记》的第一篇,这也是曲礼的第一段话,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这就是曲礼的第一段话。你看儒家首先教你要诚敬,毋不敬就是没有不恭敬的,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都要恭敬,对人恭敬自然有礼,对事恭敬自然就谨慎、认真,对物恭敬自然就会爱惜,整齐、有条不紊。

  俨若思,是讲容貌像在沉思一样那么端庄、庄重;安定辞,是讲说话很稳重、很谨慎,这样的容貌和言语表现出诚敬,就能影响他人;安民哉,就是使人民都能够安定。如果你是一国之君、领导人,你能够容貌端庄、说话稳重,也能够让一国人民安定;如果你是一家之主,你能够做到容貌端庄、说话谨慎、处处诚敬,就能使一家之人安定。所以从这里就能见到一个人的诚敬心,从表相见他的心。这里又问,『不免有矜持如何?』矜持是刻意造作,装出一个道貌岸然的样子来,你看他好像容貌、举动也很稳重,说话也很少、很谨慎,但是总觉得他不自然,这是矜持。所以这里问得好,故意做出这个样子来,不免有矜持,那是怎么样?『曰矜持太过却不是』,就是刻意、有为而为,这属于太过。自然而然的,这就是诚敬;如果矜持太过、太刻意,这就不是诚敬心了。为什么?因为他不是一贯如此,他是临时做出这个样子,很可能是在众人面前一套,自己私自一个人的时候又是一套,众人面前很矜持,自己私居独处却很放肆,这就不是诚敬,不真诚、不恭敬了。所以诚敬首先要对自己,自爱、自重,你才可能对别人爱、重,自爱才会爱人;如果是自欺,肯定是欺人。什么是自欺?不能够慎独,在暗室屋漏当中自己就会放肆,所谓肆无忌惮,这就不是诚敬了。一定是不管有人没人都是这样,做久了,诚敬就做出来了。『要在勿忘勿助长之间耳』,这句话出自于《孟子》,勿忘就是不能忘失正念,不能把诚敬心忘了,忘了就会放肆,自己的习气就现行。助长就是刻意,就变成矜持了,所谓拔苗助长,愈想诚敬愈不太像诚敬,不自然了,所以一切从真实心中做,不要装模样、不要搞形式,要在实质上下功夫。底下一段:

  【高景逸曰。每至夕阳。默检一日所为。若不切实锻炼身心。便虚度一日。流光可惧。】

  高景逸就是明朝的高攀龙先生,高攀龙是明代大文学家、政治家,著作很多。他讲过,每天到夕阳西下,到傍晚,一天已经过完了,这时候要检点反省一天的所为,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默』就是自己静静的检点,对自己负责任,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谓忏悔,最重要的是反省过失、改正过失,不是老对人讲自己有什么过失,又不肯改,那不叫忏悔。用什么来检点自己?最好的就是用《太上感应篇》功过格,要认真,哪怕是纤毫的过失都不放过。这里讲『若不切实锻炼身心,便虚度一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有过失,这正常,凡人不是圣人,一定有过失,贵在能改,要改过,首先要认识自己有什么过错。所以『默检一日所为』就能认识,一天认真的、细细的把《感应篇》一千二百字细细的读、细细的反省,有过错一定要认真的改,第二天不能再犯,切实锻炼身心,身的过错、心上的恶念邪思都要扫除干净,这叫锻炼身心。有过不肯改,这叫自欺,就是连佛菩萨都救不了,他不肯改,肯改的佛菩萨就能救他。

  像我们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身上、心中有不善,如果不肯改,你怎么能去西方?你说「我这个过错不是一天、两天能改的」,那没关系,你只要肯改,佛菩萨就可以救你;你要是不肯改,「这过失我改不了,算了」,不去努力、不去切实锻炼身心,换句话说,你不想去西方、不想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说「我改不了」,没有这个话,没有说改不了的,自己不肯改而已。真想改,佛菩萨都会加持你,哪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到临终时悔悟,发愿求生净土,他也发了真心痛改前非,罪业就忏除了,佛菩萨加持、阿弥陀佛愿力加持他,接引他往生西方,带业往生,他有这个心才行。我们现在当然尽量的把过失都改掉再去西方就更好,品位就更高了。所以自爱、自重者,必定是认真改过,这才不至于虚度一天,一天一天的虚度,这一生也就虚度。多少年轻俊秀的这些人,到老的时候最后一无所成,没有别的,就是因循度日,错过了一生,来生还要搞六道轮回。所以流光可惧,『流光』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所以叫流光,『可惧』就是我们要生敬畏心,时光一去不复返,把光阴浪费了,再也找不回来,修行愈年轻愈好,年纪愈大愈难修。所以当下明白、当下觉悟,就要当下修行、当下努力,不要等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又曰。所以要惜分阴者。不使邪思妄念。瞬息据我灵府。庶几日就月将。缉熙于光明。】

  这又是一段话,高景逸先生讲,正因为流光可惧,时不我待,所以要珍惜光阴。这个『分阴』就是寸寸光阴,分分秒秒,这个阴意思就是日影,阴影就是日影。古时候用日影来看时间,所以分阴、光阴都是讲时间,要珍惜。修行有成就的人没有别的,就是能珍惜时间,不空过一天,甚至不空过一小时、一分钟。『不使邪思妄念,瞬息据我灵府』,这是功夫得力,一秒钟的时间都不能让妄念落脚、邪思妄念有它容身之处。邪思是什么?我们师父老人家讲了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就是邪思,佛家里有个术语叫「见思烦恼」,我们师父讲这十六个字讲得很白,大家都能听得懂,这是我们轮回六道的因,就是这些邪思不肯放下。妄念就是起心动念、妄想,心定不下来,这些就好像障蔽太阳的乌云,乌云好比我们的这些邪思妄念,太阳好比是我们的真心、自性。现在太阳被挡住了,自性不能现前,我们要拨云见日,把这些乌云给扫荡干净。乌云本来没有的,太阳本来是当空朗照,现在被挡住了,挡住了太阳也不是没有了,还在,只是不起作用,光透不出来。所以现在我们就要努力的把障碍去除,不使邪思妄念瞬息之间占据我的灵府,灵府就是我们的心、心灵。心要空,别放东西,不要装人、装事、装物,刘素云老师讲,心里装人就爱憎多,心里装着事就是非多,心里装着物就贪念多。什么都别装,只装阿弥陀佛多好,心里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净念相继,你的心就灵了,邪思妄念就没有落脚之处,念久就得定了,就是念佛三昧;再继续用功就能开悟,就能念到理一心不乱,就能成佛了。就怕你不肯用功夫,虚度每一天。

  现在我对这方面就感觉特别明显,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告诫自己,不可再虚度这一天,一定要用功念佛,在待人处事接物我们随缘过,但是心里这句佛号不能让它断。结果晚上检点反省,断的时间还是很多,佛号一断,邪思妄念就很容易进来,很容易占据我的灵府,那怎么办?继续努力,这时候也不能气馁、不能灰心。知道自己业障重、习气重,想念佛就是念不成片,不想打妄想,妄想偏偏打成片,那就做生处做熟、熟处做生的功夫,把佛号念熟、妄想生疏,尽量少说话,尽量不想事,时间久了,心就能定得下来。我们现在紧用功,宽为限,我们预计三年扎根,就扎这个根,让自己的心空灵,只念佛号,那么行为自然就纯善,等到你念佛达三昧,你这三个根就全扎好了,你绝对不会犯过错、不会造恶了,这叫定共戒,得定了,戒律就圆满了。所以,但凡你造恶,但凡你发生过错,全是因为你把佛号给忘了。所以我们既要在身、行上面努力检点改过,同时也要努力念佛,双管齐下、正助双修,你决定成功。我们学《感应篇汇编》也是这样子,正助双修,学《无量寿经》以《感应篇》为戒律,我们就以《感应篇》做为自己修行的标准,持戒念佛。这样庶几日就月将,缉熙于光明,『庶几』是差不多、近似的意思,就是差不多可以说日就月将,缉熙于光明。这是《诗经》上的话,『缉熙』就是光明的意思,『缉熙于光明』意思是一天一天、一个月一个月的光明起来,就是一天一天进步了。这个光明我们可以解释成自性光明在显发,天天改过自新、天天念佛,自性光明就一天一天的显发出来。下面:

  【又曰。先儒入敬法。曰整齐严肃。曰常惺惺。曰收敛不容一物。今日我辈胸中。劳劳攘攘。千万物俱容在此。岂止一物。若要免此。须是常惺惺。要惺惺。须是整齐严肃。三法又有次第。】

  这是高景逸先生又说了一段,『先儒入敬法』,先儒是儒家的先贤,没有一个不是讲诚敬,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这种功夫。怎么个入敬法,入到诚敬的方法是什么样的?底下讲了三条,第一是『整齐严肃』,这是讲我们居室、我们所处的环境要整齐,像《弟子规》上讲的,「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什么事、什么物都有条不紊、整整齐齐,用这个把诚敬心给养起来。你一样东西要摆得很正、不能乱,这就是整齐,摆的时候就是用诚敬心;如果我们随随便便,东西乱放、乱丢,那诚敬心也给丢掉了。严肃是讲我们自己的行为、容貌都要庄严、要肃敬,不能有轻佻、浮躁的这些行为,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稳重,怎么稳重?缓慢就稳重,要急、要快,那就没有稳重,就没有那种庄严肃穆。我们师父老人家讲他学佛法的第一位老师章嘉大师,行为、言语都非常稳重、缓慢,真是经上讲的「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整齐严肃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去落实,养成习惯了,就不用刻意,自然做到,你的诚敬心就养出来了。我们现在见到师父上人真是这样,你进到他的房间,整整齐齐,什么东西该摆什么位置他自己很清楚,端端正正、干干净净,让人看了就肃然起敬。办起事来也是整整齐齐、有条不紊,什么事该先办,什么事该缓一步办,知其先后,则近道矣,他就是一件件事有条不紊,事情再多、再忙都不乱,心总是安详、总是稳重。待人、说话,你看言语不多、句句到位,「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你没见他讲废话、讲无聊的话,从来没有,不讲则已,一讲都是警策人心,鼓励人修学、劝人觉悟。

  第二『曰常惺惺』,惺惺就是觉醒的样子,永远保持觉醒、觉悟,不昏乱、不颠倒。这个也确实很不容易,一般人为什么诚敬心会丢失?就是因为颠倒、迷乱,在境界上忘失了正念,贪瞋痴慢就起来了,邪思妄念就起来了。我们用念佛的方法来保住自己的觉悟,保住自己秒秒觉醒不迷,怎么保持?只要这句佛号能不断,就是保持。所以常惺惺就是净念相继,这句阿弥陀佛什么时候断了,说明你迷了,忘失正念,那邪思妄念就插进来了。这要练功夫,要下死功夫真干,干上个三年,你功夫就得力了,就能成片,以后日子就好过了,你就不会再迷惑颠倒,你不会再造恶业了。第三『收敛不容一物』,就是收心,这就是都摄六根,前面常惺惺是净念相继,你看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的要诀。心里不容一物,不能想事、不能想人、不能想物,就是刚才讲的刘素云老师的「三不装」:不装人、不装事、不装物,只装阿弥陀佛,你的心就收住了。孟子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求其放心就是收敛身心,这是真实学问。『今日我辈胸中』,不要看别人,就看自己,自己问问自己,我这心里是不是劳劳攘攘?『劳劳攘攘』就是纷乱的样子,心里很乱、念头很杂,不是昏沉就是掉举,昏沉是精神提不起来,掉举是妄念纷飞,心定不下来,心里『千万物俱容在此』,心里的东西太多了,何只千万,『岂止一物?』

  所以,我们为什么精神、体力提不起来?就是因为心里想的东西太多,耗精神,真要用功念佛的时候就没精神了,学习圣教的时候精神就提不起来了,这是功夫没到家,怎么办?你也不能够自己跟自己生气,你还得要去练。所以,『若要免此』,要免除这个毛病,『须是常惺惺』,必须要常常觉醒、提起正念,要有警觉心。特别是修道人,这一生要了生死、要求生净土,就要知道轮回可怕,不能再搞轮回了。这一生要是我没有往生净土,我肯定要到三恶道去报到。印光大师当年就是这样警策自己,他说,「汝将死,快念佛,心不专一,决堕地狱,饿鬼畜生尚难求,勿妄想人天福果」。我把印祖的这个话贴在床头,我也是天天用它来警策自己,我自己知道这一生也造了不少地狱业,自己什么时候要死不知道,但是肯定要死的,没有人是不死的。所以自己要死了,还不赶快念佛,还不猛然提起警觉?心要是不专一,自己的这个恶业肯定会让我们下恶道、下地狱。师父老人家就告诫我们,尤其是像我这样出家的,在家同修当然也有一分,我们在家、出家都有护持正法的使命,佛法为什么那么衰微?都是我们不肯真干,所以人家看不起佛法,我们当然有责任。我们没有好好修,那佛法就会在我们这个身上灭了,我们是搞假的,不是搞真的,那就是参与灭佛法的工作;如果你真干,那你是兴佛法,你一定能往生极乐。所以要有高度的警觉,这就是常惺惺,常想到我为众生做一个什么榜样。

  『要惺惺,须是整齐严肃』,自己能够保持觉醒,在日常每件事都要保持觉醒。所以你能够事事物物都整齐、一言一行都严肃,这就是惺惺、就是觉醒,这就没有忘失正念,这就是修定、修慧。整齐严肃是持戒,收敛不容一物是修定,常惺惺就是开慧,戒定慧三学。你看高景逸先生讲的跟佛法讲的一样,一切圣学都离不开戒定慧。『三法又有次第』,这个次第用佛法一说大家就清楚了,基础是戒,戒就是整齐严肃;有戒才能得定,你的心才能收得住,收敛不容一物是得定;常惺惺是开智慧,这就是次第,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虽然说有次第,三者又不能分离,一而三,三而一,下手处从戒容易,当然也可以从定上下手,定和戒两个一起来做。开智慧就是保持心里要空、保持正念。戒定慧三学用念佛方法就可以统摄,你看你常念这句佛号,你不会有邪思妄念,戒圆满了;你心定在佛号上,这就收敛不容一物,只容阿弥陀佛,其它都不容,心里就是阿弥陀佛,定得到了;用这种清净心去待人处事接物,自然你能够做到觉醒不迷,你就有智慧,你不会迷惑。所以蕅益大师讲菩萨六度,就用一句佛号,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就是大持戒。大禅定、大智慧都是可以从念佛中得来。底下又说:

  【无欲故静。有主则虚。此心学纲要。】

  所以儒家跟佛法讲的异曲同工。『无欲』就是心里一切欲望都放下,无贪,贪是所有烦恼的根,把贪放下,烦恼就没有了,贪瞋痴慢疑这些烦恼自然就化除,心就能静,这个静就是得定、得三昧。《大学》里头讲,「知止而后有定,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修行提升的次第。知止就是无欲,心止在一处,不为这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所动摇,不受诱惑,这是知止,你就能得定;定久了心就静,心静就一念不生;静而后能安,就是三昧;安而后能虑,虑就是智慧现前了;虑而后能得,就是功德圆满了。

  『有主则虚』,主就是心里有主宰,念佛人心里有一句佛号,佛号是我们的主宰,阿弥陀佛是我们的主宰,心里只想阿弥陀佛,什么都不想,就虚了。心就如虚空一样,没有任何烦恼,而能包容一切,智慧现前,这是心学的纲要。这个心学是儒家两大学派之一,理学和心学,朱熹是理学的代表,王阳明先生是心学代表,当然两者虽有不同,实际上都是可以圆融在一起的。心学最主要的主张就是明本心、致良知,这跟佛法讲的很相似。人人本来的心性是一尘不染、纯净纯善,正因为有业障,才迷失了本心。什么业障?你的烦恼、你的邪思、你的妄念、你的欲望,把你的本心给覆盖了,要把它们去除,本心就现前,你就能致良知了。良知是在待人处事接物当中就知道该怎么做,不用人教你,这就是常惺惺,心就有智慧了。这智慧不是学来的,心性里本有的,像六祖惠能大师,没有文化,什么都没学,经典也没读过,他把自己的这些烦恼习气断除,明本心了,自然致良知。所以他待人处事接物一点过失都没有,人家不懂的问题来求教他,他都可以跟人解答得很圆满,还让人开悟。所以心具足万法,圣人之学就是心学而已,也就是明心。下面第三十页:

  【宋程明道先生弟伊川。渡江舟几覆。人皆惊惧。先生独正襟危坐如常。问之曰。心存诚敬耳。】

  这是儒家圣贤的榜样。『宋』是北宋,『程明道先生』就是程颢,跟他的弟弟程颐,人称为二程,两位贤人兄弟。这个『弟伊川』先生就是程颐,有一次渡江坐着船,江上起了大风浪,这个船几乎要翻了,船上的人都非常的害怕、恐惧、慌乱,这生死关头没几个人不慌乱的,只有程颐先生独坐在船头上,『正襟危坐』,依然是保持那种整齐严肃的样子,一点都不乱,正襟就是他这个衣服很整齐,危是直的意思,坐得很直。『如常』,平常他就是这样的,不是说在众人面前才这样,平常已经养成习惯了,不是刻意的,更没有任何造作,临危不惧,在最危急的时候都不改他的威仪。结果后来风浪就停了,想必是天地鬼神都被他感动。这江也有龙,这个龙王兴风作浪,看到这有一个真的修行人、大儒,牠也会尊敬,于是就保护。佛门讲护法神,就是因为他佩服你的道德、你的戒行,所以他来护持你。有人就问他,『问之曰』,问之就是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在这急难关头,还是能够这么样的安详、这么样的诚敬?就是你一点都不乱」。他就回答说,『心存诚敬耳』。这个诚敬是真的,假如他有丝毫的造作、刻意、掩人耳目,在这种危难关头他肯定没办法能这样安详自在。这就是真正儒家修身的学问做到家了,不管遇到什么情形,颠沛流离的时候、有生命危险的时候都不改他那种诚敬,所以平常不用功,怎么可能做得到?下面:

  【真空寺老僧曰。凡人妄想不一。或追忆数十年前。荣辱恩雠。悲欢离合。及种种闲情。此是过去妄想。或事到眼前。可以顺应。却乃畏首畏尾。犹豫不决。此是现在妄想。或期日后富贵荣华。子孙发达。与夫一切不可必成。不可必得之事。此是未来妄想。三者妄想。或生或灭。谓之幻心。照见其妄。随念斩断。谓之觉心。故曰不患念起。只患觉迟。此心若同太虚。烦恼何处着脚耶。】

  这一段说得特别好,告诉我们怎么来修心,怎么来做诚意正心的功夫。真空寺有一位老和尚,这肯定是得道的高人,他说过,凡人,就是我们自己很多妄想,妄想种种,不一样、不一定,想东想西,什么都会想。这里把妄想分成过去、现在、未来三大类,总不外乎就是这三大类,要不就想过去的,要不就是想现在的,要不就是想未来。或追忆数十年前那些事,『荣辱恩雠,悲欢离合』,这难免,尤其是人上了年纪,想到过去得意的时候怎么样,失意的时候怎么样,人家对我有什么恩、有什么仇,有恩的想报恩,有仇的又想报仇。悲欢离合,种种的这些遭遇,及种种闲情,『闲情』就是情执生出来的妄想,这些无聊的念头,这都是过去妄想。或者事到眼前了,现在遇到事情,可以顺应、随顺那个事情,随缘做。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随缘,什么是不随缘,不随缘是什么?『却乃畏首畏尾,犹豫不决』,这就是不随缘,思前想后,得失心很重,成败的念头放不下,做好了就觉得沾沾自喜,做不好,面子又放不下,所以他有所畏惧,畏首畏尾、忧患。《大学》里头讲,心里面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做事犹豫不决,这是没有智慧的表现,思前想后,总是决定不了。为什么没有智慧?妄念太多,把自性的智慧给障碍住。智慧是本来自性具足的,你只要把妄念放下了,事到眼前能顺应,事情没到,念佛,没到眼前别去想,到了眼前自然知道该怎么做,这就是放下现在妄想。还有未来的妄想是什么?『或期日后富贵荣华、子孙发达』,这是属于名利心、贪,种种的希望、欲望,想得到名闻利养、得到福报,子孙发达是福报。这些东西想不来,你要真想得到,有方法,佛教告诉你布施,布施财就得财富,布施法就得聪明智慧,布施无畏则健康长寿。你要勇猛的行三种布施,福报自然会来,你不用去想,它都会来,不是想来的,是修来的,愈布施愈多,与其在那想,不如去干。

  还有,『与夫』这个夫是一种语气助词,与一切不可必成、不可必得之事,你想这些。这事到底能不能成还未可知,未可知的事就是还没来的事,不必去想它,想什么?现在到眼前该做的时候,那就要想,没来的时候你想,就是妄想。所以,其实用不用去殚精竭虑,想怎么计划未来、筹划未来?不需要,事情来了自然有智慧去应付。所以人有愿,不必去想「我这个愿怎么能实现?」自己去规画,按自己的意思去安排,未必能够如愿,你那些全是妄想,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佛教我们安住于当下。这是未来妄想,放下。既不忆往,也不期来,放下将迎的念头,事没到,别去想它;明天该怎么样,也别去想,明天还没到,到了明天再说。

  所以我出家的时候,我自己给自己就订下了三条戒律,第一个我不会去做寺院的住持、方丈,我不管人、不管事、不管财;第二个我绝不去化缘,为了自己能生存,我去问人讨钱,我不去,宁愿饿死,该饿死就饿死,今天有饭吃,今天就好好修行,念一天佛,明天没饭吃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我,要有坚定的信心;第三个我不收出家徒弟,更不会给人传戒、传三坛大戒,这些我不去做,我自己没那个资格。老老实实的把佛念好,把我这个《无量寿经》学好,把《感应篇》做到,我这一生就感觉足矣,再想别的都叫妄想。为什么不想阿弥陀佛,为什么不想极乐世界?所以三者妄想,过去、现在、未来三种妄想,『或生或灭,谓之幻心』。我们自己观察自己的心,是不是这些妄想生了又灭、灭了又生?这种心叫幻心,也叫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本自清净、本不动摇,没有这些妄想。能照见其妄,这就很可贵,现在觉悟了,「我想这些东西不行,放下,想这个错了」,这叫照见。「这是妄念」,能照见就能够把它斩断,随念就斩断了。就怕你没照见,你的心迷了、颠倒了、忘失正念了,妄念就相继。只要一觉悟,妄念就断了,妄念断就是净念相继。『谓之觉心』,觉悟了就要真干,知道一切想都是妄想,一切境界都是幻境,《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凡所有相都是你幻心变现的幻境。所以看得破、放得下,要练真功夫,咬着牙把这句佛号提起来,换掉种种的妄想,这就是真修行。

  『故曰不患念起,只患觉迟』,患就是忧患,不怕念起,妄念生起来不怕,这是习气,人人都会有,就怕你觉太迟了,就不能照见这个妄念,所以你就断不了。此时如果你能够猛然提起《金刚经》的这个教导,「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赶快断除,「为什么我把佛号给忘了?」这一念起来,觉悟了,那个妄念就没有了,我们一天到晚就是在这个觉和迷当中摇摆不定。凡人,像我们现在初学佛的,迷的时候多,觉的时候少,但是你不要害怕,感觉「怎么我自己控制不了我自己的念头?」很纠结,愈纠结妄想愈多,因为纠结本身也是妄想,本来只有一个妄想,现在又添一个妄想,当然这解决不了问题。所以不要害怕,也不要纠结,就提起佛号,什么时候觉了,什么时候知道要提起佛号,就提起来;如果忘失了,那没办法,等到什么时候再觉了再提起。就这么练,练久了就有功夫,觉的时候多,迷的时候少,到最后觉连成一片了,这就是念佛三昧。佛号要真念、要老念,念得心空了,『此心若同太虚』,太虚是宇宙、虚空,心就像虚空一样,『烦恼何处着脚耶?』这烦恼自然就没有了。所以特别适用,念佛法门最方便,不用断妄想、不用断烦恼,只要老念这句佛号,念久了、功夫纯熟了,烦恼自然就没有了,业障就消了,什么是业障?烦恼是业障。下面说:

  【以上俱精微神化之论。有志者。所当深思力勉。期造纯熟自然而后已。】

  以上所说的这些格言、先贤的教导都是(『俱』就是都是)『精微神化之论』,精是精神,微是微妙,神化是出神入化,这是到登峰造极了,这些言论太精彩了,每一句都可以做为我们的座右铭。最关键的你得真干,要立志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学贵立志,你要肯成圣贤、肯成佛才行;你不肯,那佛来也没办法。你肯往生,佛就能帮得上忙,肯往生必须要断烦恼,你要立志断烦恼,但烦恼没断除可以带业往生,阿弥陀佛可以帮你忙;你要是没有立志断烦恼,那阿弥陀佛也帮不上忙。你不想断烦恼,你到极乐世界干嘛,到极乐世界生烦恼?真想断烦恼、真想成佛,你才能到极乐世界去,这叫发菩提心,立志重要。真正立志,佛菩萨就能帮忙,而你必须真干才行;你不肯真干、你没有立志,那是虚的,不是真实的。『所当深思力勉』,深刻的去思惟,「我这一生遇到圣教不容易,遇到佛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我遇上了,这是我有善根,有诸佛的加持,我可不能够把这机会错过」。所以力勉,要努力,要勇猛精进、依教奉行,特别是这个《感应篇》一定要做到,一定要百分之百去落实,不能有丝毫苟且、放逸、因循、懈怠。『期造纯熟自然而后已』,期是期望、希望,造就是到了纯熟的地步,自然了,没有丝毫勉强、刻意,完全是跟自性融合了,自然流露,怎么做?纯熟就行。断烦恼、念佛这些功夫一开始做是刻意的,没关系,你就努力去做,做个三年五载,慢慢就熟了;做一辈子,纯熟自然了,完全是自性自然流露。就像孔老夫子,到七十岁从心所欲不踰矩,自然了。而后已,这时候就圆满了,已就是完成,修行到家了。下面举一个古人的例子:

  【昔宋赵康靖公。置瓶豆二物。起一善念。投一白豆。起一恶念。投一黑豆。初则黑豆甚多。继而渐少。久之善恶二念都忘。瓶豆亦弃而不用。盖消磨至于莹澈矣。】

  这是讲过去宋朝『赵康靖公』,他叫赵概,宋朝仁宗时候的进士,是一个非常有道德学问的人,当时被封为太子少师(太子的老师),后来过世之后被追封为太子太师。康靖是他的谥号,就是人走了以后朝廷给他尊称、尊号,一般是皇上给他立的,等于是对他一生的道德功业的一种评定。赵康靖公怎么修行?他拿两个瓶子,还有豆子,譬如说绿豆、黑豆、红豆、白豆,他拿了两种豆,大概白豆(像扁豆、眉豆那种白的)、黑豆这两种。如果起了一个善念,就把一个白豆投进瓶子里;如果起了一个恶念,就把一个黑豆投到瓶子里,一天下来就看瓶子里的黑豆多还是白豆多。刚开始,『初』就是开始,『则黑豆甚多』,这是很自然的。你不信自己试试看,你也找个瓶子,找点黑、白豆,现在可以用围棋,白子、黑子,拿个大玻璃瓶你往里头投,看看一天下来是不是黑豆很多?但最重要是你要知道什么是黑的、什么是白的才行,就怕你都不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1 1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