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778|回复: 251

[学佛交流] 请演程居士(误佛知见)认清有没有谤法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4-25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4-25 15: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4-25 16:2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淡定 发表于 2016-4-25 15:59
藏密四皈双修,谤佛谤法,诡辩同罪!

为什么佛要把杀盗淫妄四种罪,定做根本重戒呢。
诸法无行经上说,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有无量佛道。
这几句话,是说贪,瞋,痴这三种性,本来就是无生法。
从这个念头起来的时候,就去追求这个念头,究竟是从什么地方起的,各处都搜寻到了,到底没有这个念头的起处。就晓得一切的妄念,实在本来是无生的。有无量佛道这句话,是说上边所说贪恚痴三种业,有无量无边的佛道在里头,很可以用功研究佛理的。
所以下面又说,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见者,是人为贪欲,将入于地狱。这四句话,是说若是一个人有认做实在是有我的那种心,同有认做真正有什么东西可以得着的那种见解,那么这个人,就要被贪欲的心,送到地狱里头去了。
照这样说法,就见得这贪欲的心,实在是万万有不得的,贪欲的事情,更加是万万做不得的。
发表于 2016-4-25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如来在大般涅槃经指出,以戒为师。在家居士不邪淫。出家不淫欲。这是基本戒律。楞严咒在汉传佛教早课必须读诵的。
莲花生以男女淫欲,乐空双运证空性,一生成佛,是印度大神湿婆教淫欲成仙的翻版。借佛教名相,骗财骗色,必须彻底揭露,避免上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4-2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淫戒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比丘戒以淫戒为第一条波罗夷,是因为比丘以出三界为目的,而淫欲是轮回的根本。《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是斯意也。菩萨戒既以慈悲为本,故以杀戒为第一重戒。淫欲虽不及杀、盗业重,但是以出世修道来说,淫业的障道因缘,比前杀盗二业尤甚。淫者,污秽交媾,是一个鄙陋堪耻的事情,名非梵行,不是一个清净、洁白之行,亦名为不净行,也叫做不净行,就是不清净之行,不清净的行为,正是一种生死轮回的根本。《楞严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生性命。”要是淫欲一断,就可以了生脱死了,所以这是生死不绝的根本。
“自淫”:自作污行。“教人淫”:劝他人作染污行,例如媒嫁等事,益使对方为爱网所缠缚,不得出离。自无迷染,但结轻垢,非重罪,是此戒兼制,不同杀盗之一概结重。或有一种别异烦恼,教人于自身行淫,此则结重。“淫因”,就是染污之心。“淫缘”,就是瞻视、随逐等事。“淫法”,就是以身、手足诸根等摩触、称叹等事。“淫业”,凡二根交接,入如胡麻许即成淫罪,不论精之出与未出,乃至与畜生女等行淫,皆举劣结过。
“非道”者,善生经云:“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以上所举出六种非仪,皆不顺世间道理,故名非道。“非时”者,或在日中,或每月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或每年三斋月(正月、五月、九月);或八王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或自妻娠妊产后等,均谓非时。“非处”者,除小便道,或于大便道,及口中。“非女”者,或是男子(同性恋),或黄门(男根生殖器割去,古之宫人或太监);或二根(一身具男女二根者)。“处女”者,未曾嫁人,又非己所摄受。“他妇”者,属他人所摄受,如他人妻或他所媒订女。“自身”者,令他人于自身或大便道,或口中,作不净行。以上均属“非道”之性行为。“净法与人”者,菩萨应以清净法教化施与他人,教人精持梵行,永离生死苦本;又以身作则,方是佛弟子慈悲本怀。
具缘:此戒具三缘成重。(一)是道:是淫道。(二)淫心。(三)事遂:就是事成。

梵网经菩萨戒讲记---慧僧法师

发表于 2016-4-25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淫戒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緣,淫法,淫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淫,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1
自淫。出家人的一切淫乐活动,在家人除夫妻以外的人淫乐活动;同时,包含同性恋和口淫等。

2
教人淫。教化或唆使他人行淫或卖淫;同时,包含以影像、书报、刊物等赞叹淫乐活动。

3
淫因。著色起心动念的意淫;同时,包含污言秽语和猥亵行为。

4
淫缘。以淫心相续的助因,成其淫乐;同时,包含自手或她手行淫。

5
淫法。利用一切性行为的泄欲方法或淫乐;同时,包含使用器具行淫。

6
淫业。以淫为职业,以提供性服务场所为行业;同时,包含制造性具。

于一切人不能邪淫,于一切动物不能邪淫,于一切鬼神、天人画像不能思淫亵渎。在家人的夫妻,在不适当的时间、地点不能行淫,不能不知止足的不正当的行淫。

淫业有极重、重、轻三种;邪淫母女姊妹僧尼为极重,邪淫众生为重,夫妻非时非地为轻。淫有事淫和理淫二种;事淫如戒淫,理淫为执著己乐。放下解脱为觉醒,识得自我悟无生;根尘不偶无因果,心转万法破无明。往昔或今生淫习重的人,应修忏悔法。

行菩萨道的人,应感一切众生恩而有孝顺心,应以喜舍心救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应以清净心、清净行对待所有人。如果不能如此持戒,反而对一切美色生淫而行淫,或对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或不择畜生行淫,是无慈悲心的人,获极重罪果报。

淫戒主要指邪淫,约束对象是受戒之人。淫业重的人,除堕三恶道受报外,若生人中有二种果报;一是妻不贞良或夫不操守;二是眷属违逆。如果净心不淫,现生与未来世得四种善报;诸根完具、常得清净、为人师表、妻贤子孝。



净慧法师
发表于 2016-4-25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淫戒】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现在来讲淫戒,佛法把这叫做不净行,就是以爱欲心染污了自己的内心,名为不净;经中有的地方亦称为非梵行,就是学佛的人,应修清净的妙行,可是现在污秽交媾。一般把这称为生死的正因,轮回的根本。如经中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龙树智度论说:“淫欲虽不恼众生,系缚故为大罪。”所以若男若女,对于淫欲生活,均应有所节制,甚至予以根绝。佛法行者,如能把爱欲对治掉了,其他种种贪爱,自也就可克服。
淫欲的过患有三:一、似乐实苦,已经离欲的人,见到男女的性欲是苦非乐;二、似味实灾,淫欲一事,从佛法的立场看,这是多灾多难很少滋味,不特障碍人们,得不到涅盘的乐,而且正由于此,招受无量痛苦;三、似净实秽,有颂说:“肉身虽不净,似净诳愚夫,乐秽而无厌,似猪乐淤泥。”如男女同意,得保护人同意,不违反国法,经公认的婚仪而结为夫妇;这种夫妇的正淫,为家庭组成的要素,子孙延续的必要,是正当的。有时,遇到特别的难缘,受到恶人的强逼,身不由己的做了染污行,在这样的情形下行淫:假定根本没有一点爱乐心,自然是无犯的;如其时有了一点爱乐,仍可说是有犯。
淫欲要有各种条件,即因、缘、法、业。淫因,是指初起的一念淫心;淫缘,是说一念淫心生起以后,其心相续不断,于是就对对方加以瞻视追逐,多种助成男女合会,名为淫缘;淫法,是指双方接近以后,彼此抚摸,互相爱怜;淫业,是说由如上的因、缘、法三者结合,成就淫事。
行淫亦具三障:贪淫的一念淫心,是烦恼障;成就淫欲的好事,名为业障;招感轮回的苦果,名为报障。学佛法者,要想不在生死中轮回,断淫该是最要的一著,不然的话,要想超脱轮回,是不能做到的。男女间的正常关系,在于二根的互相结合,其他非道行淫,是都名为邪淫。
淫欲的罪业构成:一、是道,道指大便道、小便道、口道;二、淫心;三、事遂。在熟睡时,或狂乱而坏心,虽曾有过淫事,但亦是不犯的。
在此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提出来加以说明的:就是在睡梦中失精是不是犯戒?大乘说:如于梦中行淫事,有精遗流于外,到了醒寤时,应生猛烈的悔改,严厉的呵责烦恼,为什么自己会这样的错乱颠倒?优婆塞戒经说:“菩萨想女人身上璎珞等,皆波罗夷”。涅盘经说:“虽不交女,壁外遥闻女璎珞声,心生爱著成欲破戒。”



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演培法师
发表于 2016-4-25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贪欲是涅槃, 恚痴亦如是,

    如此三事中, 有无量佛道。

    若有人分别, 贪欲瞋恚痴,

    是人去佛远, 譬如天与地。
生死涅磐等空花,离一切相既是般若菩提。菩提与贪欲,皆一空性。而平等无有异。
贪欲之实性, 即是佛法性,

    佛法之实性, 亦是贪欲性;

    是二法一相, 所谓是无相,以讲明白不用再议。
若有人分别, 是持戒毁戒,

    以持戒狂故, 轻蔑于他人;

    是人无菩提, 亦无有佛法,以讲明白不用再议。
   但自安住立, 有所得见中。

    若住空闲处, 自贵而贱人,

    尚不得生天, 何况于菩提?   以讲明白不用再议。
若有无智者, 乐于分别法,

    闻是实法者, 则生疑怖畏,

    是人无量劫, 备受诸苦分!’以讲明白不用再议。
佛教如是说,我们如是行,没有人违反啊。
发表于 2016-4-25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以戒为师
**如果人人持戒,佛教必然兴盛。但是,提倡律制的尊严,在中国的佛教社会中,殊为困难。前面说到僧团的羯磨法,本来是对佛门弟子自清自检的最好办法,奈何中国的佛教,一盘散沙;大陆时代的中国佛教,大丛林下有其清规的制裁,犯了重规,即予遣单;但因丛林各自为政,一般的小庙,更是不受任何上级教会的辖制,所以一处遣单,他处皆可挂单,一处犯了重规,也可到处再犯重规,故对犯戒的问题,也就不太重视了。同时丛林的遣单,往往出于少数执事僧的权力,也不是从大众僧的羯磨法中产生的效果,故也难免没有出于少数人的恩怨关系者。不像僧团制度的根本精神,僧团的决议,即代表十方大众的决议,如果犯了重戒,僧团制裁之后,即等于接受了十方大众僧的制裁,一处灭摈,即处处不许容身,因为处处僧房,皆在僧团之中,一个理想的僧团,等于一个无限大的共和政府,但此共和政府,不必定有固定的元首和行政的首都,凡是依照戒律,羯磨作法之后,即可得到十方大众僧的印可。佛灭度后,佛子以戒为师,戒为佛制,尊重戒律,即是尊重佛陀;凡为佛子,自皆尊重戒律。所以只要一犯根本大戒,势必舍戒还俗,这是佛制的根本精神,但愿我们能来恢复此一根本精神,否则的话,光是批评他人犯戒,犯戒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我们唯有以戒为师,才能自己持戒,并也能够协助他人持戒与保护他人持戒。否则,多数的人不持戒,持戒的人反将失去了应得的保障,那真是所谓「法弱魔强」了!
竺摩长老
发表于 2016-4-25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节 邪淫戒

除了夫妇之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均称为邪淫。

      《圆觉经》中说:「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可知众生的存在,皆由淫欲而来,若要凡夫众生,皆断淫欲,那是不可能的事;众生修证至三果阿那含位,始得永断淫欲;修禅定而入初禅以上,始能伏住淫欲;欲界众生,虽至第六天,仍在淫欲中。所以淫欲的烦恼,在人类世界是很难戒绝的。佛陀设教,固然盼望一切众生皆能离欲,但此终属不可能的事,所以巧设方便,在家弟子,允许有其正当的夫妻生活。
      事实上,人间的安立,端在男女夫妻的和合,正常的夫妻生活,不会带来社会的悲剧;男女问题之为社会造成悲剧,都是由于不正常的男女关系而来,如果人人安于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我们的新闻媒体中,便不会发现奸杀、情杀、强奸、诱奸、和奸,以及破坏家庭等等的字眼了。为了造成人间的和乐,佛陀为在家的男女信徒,制定了邪淫戒。
      邪淫戒以具备四个条件,成重罪不可悔:
1.       非夫妇──不是自己已经结婚的妻子或丈夫。
2.有淫心──乐于行淫,如饥得食,如渴得饮。否则便应如热铁入体,或腐尸系颈。
3.       是道──须于口道、小便道(阴道)、大便道行淫。
4.       事遂──造成行淫的事实。男女二根相接相入如胡麻许,即成重罪不可悔。
      若五戒信士,除了妻室以外,于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的三处(即口道、阴道、大便道)行淫;或于人男、非人男、畜生男及黄门(阉人及阴阳二性不全人)的二处(口道与大便道)中行淫;人二形(有时变男有时成女者)、非人二形、畜生二形的三处行淫,犯重罪不可悔;两身和合而未行淫,即行中止者,犯中可悔罪;发起淫心,而未和合者,犯下可悔罪。除女性的三处、男性的二处,于其余部分行淫,罪皆可悔。于熟睡中的女性三处、男性二处行淫,亦犯重罪不可悔。于死女性的三处、死男性的二处行淫,若死尸未坏或多半未坏者,亦犯重罪不可悔;若死尸半坏、多半坏、一切坏,乃至于骨间行淫者,中罪可悔。一切方便而未行淫者,皆犯下罪可悔。

在《优婆塞五戒相经》中说:「若优婆塞,共婬女行婬,不与直(同值)者,犯邪婬不可悔,与直无犯。」这是说,受了五戒的在家信士,给钱嫖妓,不为犯戒。此乃由于印度是热带民族,对于男女关系,非常随便。男人嫖娼妓,是普遍寻常的事,所以不禁,但在大乘菩萨戒中,若非地上的菩萨,为了摄化因缘者,不得有此行为。即在今日中国人的习俗观念中,狎妓而淫的行为,断非正人君子的榜样。我们既然信佛学佛,并且受了五戒的人,自亦应该视为邪淫了。

     今人为了避孕或防毒的理由,有用子宫帽及安全套的,虽然男女性器,未曾直接相触,但其仍受行淫之乐,若与夫妻之外的男女行淫,自亦视同邪淫。律中有明文,不论无遮隔(如用子宫帽及安全套)或一方有隔,或两方皆有隔,只要性器相入如毛头许(亦称胡麻许),即成重罪不可悔。不论是内中作,外边出精,或外边作,内中出精,一律犯重罪不可悔。
     如果是在家的信女,梵语称为优婆夷,除了自己的已婚丈夫,不得与任何男性发生肉体关系。

女人以三处(口道、阴道、大便道)受人男、非人男、畜生男、人二形、非人二形、畜生二形,及黄门行淫,而有淫乐的感受者,犯重罪不可悔;不论睡中或醒时,乃至强力所制,三处受淫,但有一念淫乐的感受者,皆成重罪不可悔;女人由于淫欲烦恼而于男性的死尸上行淫,若尸未坏或多半未坏者,重罪不可悔,半坏或多半坏者中罪可悔;女人由淫欲烦恼而利用器物入女根(阴道)中(今人所谓手淫)而受淫乐者,犯下罪可悔。

     有隔与无隔,准上可知。
     犯戒均在于心,如无邪淫之心,即不会主动去犯邪淫戒,万一受到强力的逼迫,而被奸污,若于被奸之时,了无受乐之感,虽被奸污,不为破戒。这在佛陀时代,有些比丘比丘尼,已经证得阿罗汉果,或因睡熟之际,或因病苦之中,也被淫女及暴徒之所强奸,但因罗汉已经离欲,断无受乐之理,所以并不犯戒。
     因此,淫戒也有开缘:若为怨家所逼,而不受乐者,无犯。
     邪淫的范围,不唯不得与夫妇以外的男女发生暧昧关系,即使自己的夫妇,亦有限制:
     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亲属──父母、兄弟、姊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月经期中、妊娠期中、产前产后,不得行淫;除了阴道,不得行淫;除了夜间的卧室中,不得行淫。最好还能做到:子女成年之时,即行节欲,子女婚嫁之后,即行禁欲。

因此,邪淫的罪过,分为三品:与母女姊妹父子兄弟六亲行淫者,为上品罪;与夫妇之外的一切男女邪淫者,为中品罪;与自己的妻子于非时、非道行淫者,为下品罪,以此三品轻重,分别下堕三涂。

      然在一切邪淫戒之中,以破净戒人的梵行者,罪过最重。所谓净戒人,是受了比丘、比丘尼戒、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戒,乃至受持八关斋戒于其斋日的佛弟子。破净戒亦称污梵行,但须是第一次破,若虽曾受戒,已先被他人破毁,再次与之行淫者,即不成破净戒罪,但为邪淫罪。若不受五戒而破他人净戒,虽未受佛戒,而没有犯戒罪,但其永不得求受一切佛戒,永被弃于佛法大海之边外,所以称破净者谓之边罪。
      邪淫戒,本亦颇为繁琐,比如不得说粗恶淫欲语,以及种种防微杜渐的细节,在此不能详尽,但愿各自摄心自重。一般而言,已婚的男女,既有夫妻的正常生活,守持邪淫戒是很容易的。
竺摩长老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4-25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什么是五戒

凡是一个有组织有理想的团体,有其组成的人员,也必有其组织的规章;组织的健全与否,但看其规章的内容而定。此一组织是否有其卓越的成绩表现,也由其规章中所含的理想而定。一切的社会组织,都是依其各各的理想,而制定规章,再由规章产生力量。不过规章的能否产生力量,尚视其组成人员的能否一致对其规章的拥护与遵守。

学校有校规,政党有党章,学生有自治公约,训练机构有学员守则,政党有其党员守则,军人除了军法军纪之外,尚有军人守则,童子军也有童子军的信条。再推至国际间的各种公约规章乃至联合国的宪章,都属同一性质的分门别类。其目的不外说明组成分子的权利义务与共同理想的追求。

但是世界上的任何公约、任何规章,不会永久存在,也不会永久不变的,唯有宗教徒的戒律是例外的。戒律的性质,虽然也跟一切社会组织的规章公约或守则相似,不过,一个宗教的能否相传不衰,而且越传越广,也要看其戒律的内容而定了。有史以来的人类世界,不知已有过多少宗教,而到目前为止,世所公认的宗教,却寥寥可数。因为戒律的功用,不唯防止信徒的腐化,更要能够增进人类大众乃至一切众生的幸福,否则的话,便会受到自然的淘汰!

虽然,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一个其它的宗教能够适用戒律的涵义而如佛教的内容者,我们却又不能否认他们之有部分戒律的作用。

本来,戒律两字是中国字,戒律两字的意义,也是各有所指,戒是有所不为,律是有所当为;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如此;戒是各人的持守,律是团体的活动。所以在梵文中,戒叫作尸罗(īla),律叫作毘奈耶(vinaya),不过,有时也可将戒律二义通用的,故也不必硬把戒律二字的定义分割开来。

现在我们所要讲的是戒字。

戒字的涵义,《说文解字》说是「警也」,是警觉的意思,不能做的、做不得的事,就不要去做,就是戒,故也实是一种道德标准的限制。比如通常说的戒赌、戒烟、戒酒等等,便是一种约束的行为。

我们既已知道戒不是佛教专有的东西,其它的宗教,同样各有各的戒规或诫命。不过佛教的戒与其它宗教的戒是不尽相同的。

但是,我们应当明白一个原则,凡为有益于人类的任何高级宗教,它就不能违反人类的道德基准。因此所制的戒律,也不会相差太远,虽然佛教的戒律,由于层层的发挥,而超出一切宗教之上。

我们的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础,但是五戒的戒目,并没有什么稀奇突出之处。在印度的古代,各宗教都有五戒,而且都是大体相同。即便基督教十诫的后五诫,也是如此,现在分别列举如下:

1.       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2.       《摩那法典》的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非梵行(不淫)、不贪瞋。

3.       《包达耶那法典》的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忍耐、不贪。

4.       《钱多佉耶奥义书》的五戒:苦行、慈善、正行、不杀生、实语。

5.       耆那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淫、离欲。

6.       瑜伽派的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不贪。

7.       基督教的后五诫:勿杀、勿盗、勿淫、勿妄证、勿贪他人之所有。

由上面的比较可以知道,佛教五戒的特色是不饮酒,其它各宗教没有戒酒的。因为佛教是重于智慧的,饮酒能使人昏迷沈醉(酒的害处,后面详说),所以不许饮酒。至于其它各宗教所标的贪欲贪瞋,那不是行为,而是心理现象,佛教的五戒之中,实已包摄无余(详于后面五戒摄十善)。

还有一点,中国古来,多有人主张儒释道三教同源之说,最早是见于后汉的《牟子理惑论》中,故将佛教的五戒,配于儒教的五常──仁、义、礼、智、信。

但是五戒与五常的配法,向来各有不同:

1.       天台《仁王经疏》中是这样的:不杀生配仁、不偷盗配智、不邪淫配义、不饮酒配礼、不妄语配信。

2.       《摩诃止观》卷六的配法又是两样的:不杀生配仁、不偷盗配义、不邪淫配礼、不饮酒配智、不妄语配信。

3.       通常的配法是如此的:不杀生配仁、不偷盗配义、不邪淫配礼、不妄语配信、不饮酒配智。

但此以佛教五戒配合儒教五常的方法,只能说明人间的道德标准,有一相近相接的趋势,却不能说是绝对贴切的。别的不说,光以不饮酒一戒而言,虽然含有礼与智的精神,但是儒教的礼与智,绝不等于佛教的不饮酒戒,因为实际上儒教并不戒酒。




发表于 2016-4-25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寅二 开释四重 分四  卯初 断淫  二 断杀  三 断盗  四 断妄 卯初分二  辰初 曲分损益之相  二 判决邪正之说 辰初分三  巳初 首陈持犯利害  二 预辨魔佛教仪  三 确定菩提成否 巳初分二  午初 持则必出生死  二 犯则必落魔道  今初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此明戒为三学之首。以初卷至四卷半,皆明生信开解,即是慧学。自举喻华屋,请示修门,至此乃是定学。以故向下为根机稍下者,正明戒学。则知此经,俱诠三学。然唯说四重,以是大小二乘,共具之根本戒也。温陵曰:诸经戒杀居首,谓设化以慈悲为先;此经淫戒居首,为真修以离欲为本。盖欲气粗浊,染污妙明,欲习狂迷,易失正受,续生死丧真常,莫甚于此,故须首戒也。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是以缠缚生死。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者:而于淫欲一事,非但不动身口,亦不生一念思想之心,方为不犯,方与摄心为戒相应。余三仿此,既心戒清净,则树倒根断,枝叶不生,自不随其生死相续。如后干慧地文云:‘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可证斯义。
  午二 犯则必落魔道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汝修耳根三昧,本思出离尘劳,尘劳即界内见思二惑。淫心不除,尘劳必不能出,淫欲为尘劳上首故。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此承上文,带淫修禅,尘不可出。纵有多智者:世智辩聪,善说诸法。禅定现前者:世间禅定,善入住出,而得现前。纵有二字,双贯多智、禅定二种。如不断淫者:于修三昧时,不舍绝淫念,皆为魔业,必落魔道,魔乐欲境。今既不断淫欲,上品则堕魔王,以魔界欲胜、福强、心灵,非禅智不能便生;今以禅智而助淫心,使淫增炽。如阴魔中,行空禅者,却留尘劳,广化七珍,多增宝媛是也。设无世智禅定,则直堕地狱无疑矣!中品则堕魔民,下品则堕魔女,上、中、下三品,则随福厚薄,以为阶降耳。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

发表于 2016-4-25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彼等诸魔,其徒实繁;以淫欲为传法,递相传授,令不断绝,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慢成习,非果计果。如受魔文云:其人亦不觉知魔著,自言谓得无上涅槃是也。初首陈持犯利害竟。
  巳二 预辨魔佛教仪 分二  午初 贪淫化世即魔教  二 教人断淫即佛诲  今初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我者佛自称。灭五住烦恼,度二种生死,即去世之别称也。正像已过,末法之中;去圣时遥,魔强法弱,故云多此魔民,炽盛世间。此多魔教,生受其惑,死为魔眷;如后受魔文云:‘命终之后,必为魔民’是也。如火炽然盛发,世间尽受其焚;如后想魔文云:‘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总成魔眷’是也。 广行贪淫者:即先世带淫修禅之辈,来为教师,现通现慧,密教行淫,以为佛事,递相传授。为善知识者:自以为善知行淫之事,善识行淫之理;如后想魔文云:‘赞叹行淫,不毁粗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是也。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爱即思惑,见即见惑,而以淫欲,为教化之端,则堕爱坑;而以淫欲,为真修之法,则堕见坑;不能自出,而失菩提正路矣!
  午二 众人断淫即佛诲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此嘱阿难,转教末世。初心修三摩地者:即耳根圆通。淫欲为大定冤贼,不唯身不行淫事,且要心不起淫念方可。此正防微杜渐,临深履薄之诫。果能如是,方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如来指今佛,先佛世尊,指过去诸佛,今昔之佛,皆作是说,定可信从也。第一者,居四重之首,决定断除心淫,清净修学,究竟明诲也。

发表于 2016-4-25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巳三 确定菩提成否 分二  午初 喻不断无成  二 劝深断方成  今初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
  此承上是佛教断淫之故。阿难!若不断淫心,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祗名热沙,此非饭本。而以禅定薰修,喻之以蒸;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喻如蒸米成饭。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
  设汝不断淫欲,是以淫身,求佛所证妙觉极果;此因果不孚,如蒸沙成饭相似。纵得妙悟者:谓纵经多劫修习,得开妙悟,合上经百千劫,只名热沙;经劫修习如蒸,得开妙悟如热相。皆是淫根五句:合上此非饭本,沙石成故。根本成淫者:有淫欲种子,触处便发,由此恶业日臻,必至轮转三途,必不能出;人身尚不可得,况欲修佛果耶?如来涅槃者:佛所证之如如理;何路修证者:沙石成故,决难成饭也。
  午二 劝深断方成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机者,发动之由,如弩牙也。谓身之淫机,由心使作,心之淫机,由念弛放,必使一念不生,身心二途,方得俱断。若使能断之性犹存,而所断缘影仍在,终非杜绝,必使断性亦无,方称药病双除,始为无病人也。正如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矣!即此无幻之性,方合于佛果菩提,菩提佛所证之如如智,斯可希冀矣!此与上科涅槃,乃理智一如,互影说故。《宝镜疏》云:身断淫,律仪戒也;心断淫,定共戒也;断性亦无,道共戒也。初曲分损益之相竟。
  辰二 判决邪正之说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此判决邪正。以当机深防,未来邪说乱正,魔佛难辨,而求说辨魔规则,佛则以四根本戒,以辨验之,令末世修学,永为龟鉴。如我此说,修三摩地,先断心淫者,是则名为佛说,急宜从之。不如此说,或行淫不碍真修,是即波旬说,速当绝之。波旬讹也,正云波卑夜,此云恶者。能伤法身,而害慧命者也,此释迦出世,魔王名也。魔字从石,梁武帝谓,此恼害于人,易之为鬼,今从梁易也。初断淫竟。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

发表于 2016-4-25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迦陵水音 发表于 2016-4-25 16:44
你未受戒,你谈基本戒律!你有资格!好就算你要谈。《楞严经》是对的。有谁说不对了吗?

     ...

巳三 确定菩提成否 分二  午初 喻不断无成  二 劝深断方成  今初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
  此承上是佛教断淫之故。阿难!若不断淫心,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祗名热沙,此非饭本。而以禅定薰修,喻之以蒸;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喻如蒸米成饭。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
  设汝不断淫欲,是以淫身,求佛所证妙觉极果;此因果不孚,如蒸沙成饭相似。纵得妙悟者:谓纵经多劫修习,得开妙悟,合上经百千劫,只名热沙;经劫修习如蒸,得开妙悟如热相。皆是淫根五句:合上此非饭本,沙石成故。根本成淫者:有淫欲种子,触处便发,由此恶业日臻,必至轮转三途,必不能出;人身尚不可得,况欲修佛果耶?如来涅槃者:佛所证之如如理;何路修证者:沙石成故,决难成饭也。
  午二 劝深断方成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机者,发动之由,如弩牙也。谓身之淫机,由心使作,心之淫机,由念弛放,必使一念不生,身心二途,方得俱断。若使能断之性犹存,而所断缘影仍在,终非杜绝,必使断性亦无,方称药病双除,始为无病人也。正如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矣!即此无幻之性,方合于佛果菩提,菩提佛所证之如如智,斯可希冀矣!此与上科涅槃,乃理智一如,互影说故。《宝镜疏》云:身断淫,律仪戒也;心断淫,定共戒也;断性亦无,道共戒也。初曲分损益之相竟。
  辰二 判决邪正之说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此判决邪正。以当机深防,未来邪说乱正,魔佛难辨,而求说辨魔规则,佛则以四根本戒,以辨验之,令末世修学,永为龟鉴。如我此说,修三摩地,先断心淫者,是则名为佛说,急宜从之。不如此说,或行淫不碍真修,是即波旬说,速当绝之。波旬讹也,正云波卑夜,此云恶者。能伤法身,而害慧命者也,此释迦出世,魔王名也。魔字从石,梁武帝谓,此恼害于人,易之为鬼,今从梁易也。初断淫竟。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4-25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迦陵水音 发表于 2016-4-25 16:58
贪嗔痴三事中无量诸佛道。你还是信佛语的。
问题是没见我主帖中的开头吗?这个谤法徒,说淫欲即是道,是 ...

巳三 确定菩提成否 分二  午初 喻不断无成  二 劝深断方成  今初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
  此承上是佛教断淫之故。阿难!若不断淫心,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祗名热沙,此非饭本。而以禅定薰修,喻之以蒸;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喻如蒸米成饭。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
  设汝不断淫欲,是以淫身,求佛所证妙觉极果;此因果不孚,如蒸沙成饭相似。纵得妙悟者:谓纵经多劫修习,得开妙悟,合上经百千劫,只名热沙;经劫修习如蒸,得开妙悟如热相。皆是淫根五句:合上此非饭本,沙石成故。根本成淫者:有淫欲种子,触处便发,由此恶业日臻,必至轮转三途,必不能出;人身尚不可得,况欲修佛果耶?如来涅槃者:佛所证之如如理;何路修证者:沙石成故,决难成饭也。
  午二 劝深断方成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机者,发动之由,如弩牙也。谓身之淫机,由心使作,心之淫机,由念弛放,必使一念不生,身心二途,方得俱断。若使能断之性犹存,而所断缘影仍在,终非杜绝,必使断性亦无,方称药病双除,始为无病人也。正如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矣!即此无幻之性,方合于佛果菩提,菩提佛所证之如如智,斯可希冀矣!此与上科涅槃,乃理智一如,互影说故。《宝镜疏》云:身断淫,律仪戒也;心断淫,定共戒也;断性亦无,道共戒也。初曲分损益之相竟。
  辰二 判决邪正之说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此判决邪正。以当机深防,未来邪说乱正,魔佛难辨,而求说辨魔规则,佛则以四根本戒,以辨验之,令末世修学,永为龟鉴。如我此说,修三摩地,先断心淫者,是则名为佛说,急宜从之。不如此说,或行淫不碍真修,是即波旬说,速当绝之。波旬讹也,正云波卑夜,此云恶者。能伤法身,而害慧命者也,此释迦出世,魔王名也。魔字从石,梁武帝谓,此恼害于人,易之为鬼,今从梁易也。初断淫竟。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发表于 2016-4-25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帝释三千宫女,国王美女三千人家有那福报。谁说啥来?你莲花生空手套白狼,欺骗幼女,处女,美女何得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12: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