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30|回复: 1

[善导大师] 【净土宗义探讨】试论“念观二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7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善导大师(以下简称大师)于《观经疏·玄义分》辩释《观经》宗旨言:

**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大师于《疏》末自言“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此“念观二宗”之判,即大师楷定诸师错解之一处重要释义。

一、二教二宗**古来诸师皆判《观经》以观佛三昧为宗,唯善导大师深入佛智,究明佛心,判《观经》以念、观二三昧为宗。藉此“念观二宗”之判,便可看出《观经》具含释迦、弥陀二尊二教。释迦教即定散二善回向求生之要门,弥陀教即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弘愿;要门以观佛为宗,弘愿以念佛为宗。

**要门行体即定散二善,然二善之中,定善为尊;于定善中,佛观为主,故取观佛为要门之宗。

**弘愿总通四十八愿,别局第十八愿。然第十八愿唯示“乃至十念”之行,故以念佛为弘愿之宗。善导大师“四十八愿,一一愿言”“四十八愿,唯明专念”等释,皆明此意。

**然有人滥解此文,以观佛为定善之宗,以念佛为散善之宗。如此解者,非但堕于一教二宗之失,亦违当段文义,全非祖师思想。

**教者,教理,为能诠;宗者,宗要,为所诠。所诠既有二宗,能诠必有二教,一教二宗不应理故,一教二宗即无宗故。又,宗为尊、主之义,亦即唯一无二,乃能成宗。如一国必无二主,国异则主别;一教亦无二宗,教别则宗异。

**然弥陀本愿摄化十方,普为一切善恶凡夫,犹如天子,主于中华;释迦要门娑婆一化,虽摄定散二善凡夫,还如诸侯,王于边国。中华、边国虽殊,同居一土之上;要门、弘愿二教虽别,俱存《观经》之中。

**又,若说定善以观佛为宗,散善以念佛为宗,则大师此段释文应改为“今此《观经》定善文中以观佛三昧为宗,散善文中以念佛三昧为宗”。然今言“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正说明《观经》一部所诠定散二善俱以观佛为宗,不然何说“即以”?后言“亦以念佛三昧为宗”,显明《观经》一部既以观佛为宗,也以念佛为宗,不然何说“亦以”?

**然此二宗隐显有别,观佛外显,此义浅近,故言“即以”;念佛内隐,义最深细,故说“亦以”。又,《观经》所主正在要门观佛,故说“即以”;旁通《无量寿经》弘愿念佛,故说“亦以”。

**又大师于《观经疏》定善义言:“《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文亦显明非仅散善以念佛为宗,定善亦以念佛为宗。以上二文合观,其义更明。

二、念佛为宗**前文已明定散二善俱宗观佛,此理浅近,诸师皆明;今当出文,更明二善亦俱宗念佛,此义最深密,唯善导独见。而分四重:一约真身观文,二约三心文,三约下三品文,四约付嘱文。

**(一)约真身观文者,定善十三观之第九真身观,直观阿弥陀佛真净报身。此观若成,见佛身相好光明唯摄念佛众生而不舍,以显此观归宗念佛。

**此观为十三观之极尊,定散二善之归宗;此观既宗念佛,则定散二善皆宗念佛。如举国之内,以王为尊;王若归降,臣民自降。

**(二)约三心文者,世尊于上上品开说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之三心,大师以此三心通九品,摄定散,辨定其为往生正因。然此三心既是念佛之安心,如《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故藉此三心,即能巧摄定散二善,归宗念佛一行。

**三心一言以蔽之,即是舍己归佛之信心,谓舍定散自力情执,归入弥陀本愿救度。此心真实不虚,说为“至诚心”;此心为求往生,说为“回向发愿心”。故知三心至要,在于“深心”,大师释为“深信之心”。

**然此信心如何建立?大师详示二途,谓就人立信与就行立信,而归于就行立信。又于就行立信中分判正杂二行、正助二业,显明唯就“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之“正定业”建立必得往生之信,以“顺佛本愿故”,以此可知三心归本于一句名号。

**故知,三心全以名号为体,而有摄众生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用。大师释“南无阿弥陀佛”名义言:“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能归之心,即是“南无”,属生边;所归之行,即是“阿弥陀佛”,属佛边。能归以所归为体,所归若真实不虚,能归亦真实不虚。众生若归弥陀,则能所一体,生佛不二,佛行成己行,决定得往生。

**(三)约下三品文者,世尊于下辈三品为一生造恶无善、临终将堕地狱之最下机说极善最上之念佛一法,此等众生仅一声、十声称念,便得罪灭,往生净土,暂滞莲胎,此准《观经》。若依《阿弥陀经》,则往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法事赞》言:“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可见,念佛具胜易二德,功超定散诸善,普摄十方众生。定散二善归宗念佛之义,至为明显。

**(四)约付嘱文者,《观经》付嘱文言:“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释此文言:“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讫至经末,世尊不嘱定散,唯嘱持名,即是统定散诸善,归宗念佛一行,极成念佛为宗之义。

三、二宗权实**善导大师虽判“念观二宗”,并非等量齐观,而是以观佛为权(方便),以念佛为实(真实);导权归实,废权立实。

**第九真身观为定散二善之极尊,大师释言“观佛三昧为宗”,此观若成,见佛身相好光明唯摄念佛之人。故知观佛为权,念佛为实。世尊开说此观,意在导观佛入念佛,摄定散诸行入一向专称,故言:“《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又,大师于五正行中判观佛为助业(助成念佛之业),归宗念佛正定业。为令众生藉此观佛之行而欣慕极乐依正种种庄严,生信发愿,求生极乐。如《往生论注》言“起观生信”,《观经疏》言:“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然往生因行,唯在称名,故大师唯判称名为正定业,释言“顺佛本愿故”。又言:“《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名陀佛名。”

**如此,藉观佛之助业入于念佛正定业,即是导权归实。

**善导大师释《观经》付嘱文言:“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定散二门以观佛为宗,一向专称即是念佛为宗。此文彻彰《观经》舍观归念玄旨,极成废权立实真意。

**以上种种,皆显明观佛为权,念佛为实。大师判“念观二宗”,意在导观佛宗入念佛宗,废观佛宗立念佛宗。

四、二宗深意**然,此“念观二宗”之判有何深意?且举九重义明之:

(一)为简他经一宗常例**诸师辨他经宗旨,或有立一宗,或有立多宗而终归一宗。

**《观经疏》中先举《维摩》《大品》一宗之例,言“此例非一”;次辨今经二宗之意,以简他经一宗常例。




发表于 2016-5-7 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导大师释《观经》付嘱文言:“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定散二门以观佛为宗,一向专称即是念佛为宗。此文彻彰《观经》舍观归念玄旨,极成废权立实真意。

此文彻彰的废立真意,是善导大师的,不是《观经》的。
不管《观经》是否佛说,站在作者的立场,他不嫌累赘推出了定散二善十六观门,然后自我推翻,只为了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他傻了吗?开头便直赞专称佛名不行吗!用得着这么绕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5 06: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