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xvxin00

[其它] 有一个关于自己的问题,想知道。希望有明士解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2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8-5-12 22:51
鄙人不是圣人,可以向圣人,佛菩萨道学习。而不是把圣人,佛菩萨道推翻。

知非即舍,你懂吗?

点评

大乘精神自利利人,舍己为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的离苦。,上与十方如来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菩萨精神不是声闻根性所能理解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3 08:21
发表于 2018-5-13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雷神 发表于 2018-5-12 18:22
我已经无数次说自己是凡夫了。
师兄也无数次自赞自夸了。
我确实不如你。

何止你不如,坛上这方面赶得上他的也就寥寥数人。
发表于 2018-5-13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教理来讲,有能所是常见,无能所是断见。一般人学佛前执有能所,看到佛经说无,又执没有能所,在两个极端上摇摆

辨法法性论说得很清楚:

由此无得故,入二取无别(证入能所二取无差别的圆成实境,并不是绝对没有能所二取之依他起相)
二别无所得,即无分别智(即此能所而无差别无所得的行相,是无分别智)
以是一切相,无得所显故(一切相即是能所,能所摄一切相。此能所即是无能所之所显故,甚至可以说此能所即是无能所,无能所即是能所,如同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仅认为能所是从无能所而生,并非就是无能所的性体本身,这种理解仍未脱离“异”的范畴)

在这一点上,成唯识论说法相同:此二取言,显二取取(意思是所谓的二取,是指对二取的执取,第二个取字是执着的意思。二取是依他起性,本无过患,凡夫执取二取,于无生法中自生系缚)

染心所言“根本智是性智,八识转依的四智是相用无漏心智”,以及之前和他的交流,他是认为真性上绝对没有能所,却又能随缘生出能所相用,这种断常二见。所以我对他说真如是根本智的所缘缘,能所宛然,二而不二

补充内容 (2018-5-13 07:16):
识论:三。所缘缘。谓若有法。是带己相。心或相应。所虑所托

补充内容 (2018-5-13 07:17):
述记:是带己相者。谓能缘心等。带此色等己之相也。带者。是挟带义。相者。体相。非相状义。谓正智等生时。挟带真如之体相起。与真如不一不异。非相非非相。若挟带彼所缘之己以为境相者。是所缘故

补充内容 (2018-5-13 07:18):
亲所缘缘者。若与见分等体不相离者。简他识所变及自八识各各所缘别。唯是见分内所虑托。此有二种。一是有为。即识所变。名内所虑。二是无为。真如体不离识。名所虑托。即如自证缘见分等。并是此例。

补充内容 (2018-5-13 07:22):
(根本智的)(分)托彼(真如而)生。即是缘义。然(根本智)心起时。(挟)带彼(真如)相起。名为所缘。带是挟带逼附之义

补充内容 (2018-5-13 07:24):
宗镜录:护法云。亦有所缘缘义。虽见相分。而可有带如相起。不离故。即本智见分。亲挟带真如之体相起故。名所缘缘。如自证分亲带见分。名所缘缘。此亦应尔。实无变带之义。唯有挟带。名所缘缘。故与后得别也

补充内容 (2018-5-13 07:25):
问。所明挟带是亲所缘缘者。为复挟体挟用。
答。应作四句分别。一。体挟体者。即自证分缘证自证分。证自证分却缘自证分是也。二。用挟用者。即八识心心所见分缘自亲相分是也。三。用挟体者。即根本智见分缘真如是也。四。体挟用者。即自证分缘见分也。


补充内容 (2018-5-13 07:27):
唐三藏救云。我宗大乘解带有二义。一者。变带变。二者。挟带变。若变带者。即变带似质之己相起。是相状之相。令根本智缘如时即无。若挟带者。即有根本智亲挟带真如体相而缘。更不变相分。故亦成所缘缘。

补充内容 (2018-5-13 07:29):
识论:三。所缘缘。谓若有法。是带己相
宗镜录:三藏云。谓若有法。即真如是有体法。名缘。即此真如是本智所虑处。又名所缘。二势合说。名所缘缘。所缘即缘。持业释

补充内容 (2018-5-13 07:30):
故知本智缘如。虽不变相分。然亲挟带真如体相而缘。亦成所缘缘。古大乘师错解所缘缘义者。夫所缘缘义者。以有体法是缘。即此有体法是能缘心所虑处故。便名所缘。今古大乘师。既唯将实相分为所缘者。错之甚矣

点评

你说: "染心所言“根本智是性智,八识转依的四智是相用无漏心智” 请问根本智不是性智是什么?四智不是"相用无漏心智”(果智)又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佛有三身四智,这个四智就是无漏果智。 所谓“转识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3 11:19
发表于 2018-5-13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雷神 发表于 2018-5-12 23:24
知非即舍,你懂吗?

大乘精神自利利人,舍己为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的离苦。,上与十方如来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菩萨精神不是声闻根性所能理解的。

点评

过去,我和你一样。认为自己发了菩提心,远超声闻。誓度一切众生。 后来我才知道,所谓的菩萨精神只不过是大我慢罢了。我只是一个凡夫。而且是无明贪爱具足的凡夫,不值一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3 09:04
发表于 2018-5-13 08:4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分的关系,楞严比喻为二月。用指按眼球,月亮(内二分)变成两个(见相),你说哪个不是真月?“但一月真”。佛只是用这个现象说明见相无非自证,而不是要我们断除见相(根本智有见分,后得智见相都有)

补充内容 (2018-5-13 08:59):
断见之无也是一种相。既是相,即有能无与所无,仍在依他法中打转,不悟真实


补充内容 (2018-5-13 09:05):
见相无非真月,为了达到经论说的无能无所而断除见相,则无从见到真月
发表于 2018-5-13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8-5-13 08:21
大乘精神自利利人,舍己为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的离苦。,上与十方如来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 ...

过去,我和你一样。认为自己发了菩提心,远超声闻。誓度一切众生。

后来我才知道,所谓的菩萨精神只不过是大我慢罢了。我只是一个凡夫。而且是无明贪爱具足的凡夫,不值一提。

点评

后来我才知道,堂而皇之的吹嘘自己是个大我慢的凡夫也是值得一提的事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3 10:33
请教一下,大乘发菩提心有没有前提条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3 09:29
尽管你很投入,很卖力气,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不如去修你的四谛法,证圣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3 09:25
发表于 2018-5-13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雷神 发表于 2018-5-13 09:04
过去,我和你一样。认为自己发了菩提心,远超声闻。誓度一切众生。

后来我才知道,所谓的菩萨精神只不 ...

尽管你很投入,很卖力气,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不如去修你的四谛法,证圣果。
发表于 2018-5-13 09: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雷神 发表于 2018-5-13 09:04
过去,我和你一样。认为自己发了菩提心,远超声闻。誓度一切众生。

后来我才知道,所谓的菩萨精神只不 ...

请教一下,大乘发菩提心有没有前提条件

点评

没有条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3 09:44
发表于 2018-5-13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杰里米 发表于 2018-5-13 09:29
请教一下,大乘发菩提心有没有前提条件

没有条件

点评

据我所知,不是这样啊,你的话有没有根据,还是又是信口开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3 09:59
发表于 2018-5-13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不是这样啊,你的话有没有根据,还是又是信口开河

点评

请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3 10:05
发表于 2018-5-13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杰里米 发表于 2018-5-13 09:59
据我所知,不是这样啊,你的话有没有根据,还是又是信口开河

请讲。。。。。。。。。。。。。。
发表于 2018-5-13 10: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8-5-12 20:01
另外跟大仙一起,
想听听师兄对四分唯识的看法。

1.唯识“四分说”的施设,是解释唯识学中“唯有识”的理念,以及解答“若唯有识,如何内识能自见内识?”这样的疑问,这是四大论师提出各自主张的原因和目的。

2.心识要素,唯识四分,曰见分,曰相分,曰自证分,曰证自证分。
(1)对相分的证知依赖于见分,因为没有认识活动,也就没有认识对象的产生。
(2)对见分本身及其相分的证知又依赖于自体,即自证分,因为如果没有自证分,认识活动(能缘)连同被认识的对象(所缘)也就不能被回忆和记起。在这里,相分是被认知的对象(所量),见分是能够认知的心识活动(能量),自证分是见分的量果。——这里的三分,依据的是所量、能量、量果的三分。
(3)对自证分的证知又复依赖于证自证分。
证自证分有两个前设:
其一,“心分即同,应皆证故”。也就是说,已经划分出来的心的三个成分(见分、相分、自证分)在性质上都是相同的,因此也都应当是可以得到证知或需要得到证知的。
其二,“诸能量者,必有果故”。也就是说,见分是相分的能量(或者说,量知功能),即心识活动能够认知心识对象,自证分是见分的量果,即自证分能够证知心识活动。但自证分既然可以证知。它也就是能量。而所有能量都必定有量果(量知结果)。自证分既然也是能量,也就必然有量果。这个量果不能由见分来提供,因为见分会有错误。自证分的量果即证自证分。
4.自证分和证自证分两者可以互相证知、互为量果。这样,“心、心所,四分合成,具所、能缘,无无穷过。”

5.见分对相分的“证知”与自证分对见分的“证知”并不是同一类型的证知。前者是对象性的(或者说,意向性的),后者是非对象性的(或者说,非意向性的)。对相分的直观证知和对见分的反思证知。这也是现象学所说的“外感知”和“内感知”。

发表于 2018-5-13 10: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8-5-12 13:20
不确定染心那路理解算不算一层包一层,但反正他是把一个识体给拆开来分配任务了。
一直没注意他曾否引 ...

唯识有个说法:四分三类,唯识学半。
但这些理论无法从经论中找到进一步的文本依据。唯识四分说是玄奘法师一脉对唯识学理论所做的独具慧眼的疏理和概括。
发表于 2018-5-13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雷神 发表于 2018-5-13 09:04
过去,我和你一样。认为自己发了菩提心,远超声闻。誓度一切众生。

后来我才知道,所谓的菩萨精神只不 ...
不值一提。


后来我才知道,堂而皇之的吹嘘自己是个大我慢的凡夫也是值得一提的事情。
发表于 2018-5-13 11: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杰里米 发表于 2018-5-13 06:44
从教理来讲,有能所是常见,无能所是断见。一般人学佛前执有能所,看到佛经说无,又执没有能所,在两个极端 ...

你说:
"染心所言“根本智是性智,八识转依的四智是相用无漏心智”

请问根本智不是性智是什么?四智不是"相用无漏心智”(果智)又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佛有三身四智,这个四智就是无漏果智。
所谓“转识成智”。就是佛果四智。将凡夫有漏的八识转为如来的四种无漏心智,具体地说,将第八识转变为大圆镜智,将第七识转变为平等性智,将第六识转变为妙观察智,将前五识转变为成所作智。

除了“果智”以外,还有证悟法性的智慧,或者说,方法的智慧。它也被简称为"性智"或“证智”。

八识向四智转变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过程,也就是“证智”的过程。“证智”可分为两种无分别智,即“根本无分别智”(简称“根本智”)和“后得无分别智”(简称“后得智”)。



你说:
"以及之前和他的交流,他是认为真性上绝对没有能所,却又能随缘生出能所相用,这种断常二见。所以我对他说真如是根本智的所缘缘,能所宛然,二而不二"

我看不懂你在说啥。你想表达什么?

这是我的观点:真如不变随缘能生万法。一既一切,一切既一,无相能生万象,无法能生万法。无相即是万象,无法即是万法。
断在哪里?常在哪里?请指点!

请教,真如一尘不立,何来能所婉然?



点评

“无相即是万象,无法即是万法”——同理可推:无能所即是有能所,一尘不立即是能所宛然 可以再参考一下智者大师的四门入道: 一尘不立是空门,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是有门 无念是空门,而生其心是有门 无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5 06:45
发表于 2018-5-13 12: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8-5-12 20:01
另外跟大仙一起,
想听听师兄对四分唯识的看法。


重点说说对自证分的认识
1.前五识的自证分:
前五识是向成所做智的转变。前五识的发生,需要有各种条件的支持。这些条件一共可以归为九种,而其中的“染净依”是第七识。前五识能够发生,须以第七识为前提。第七识不仅决定着前五识是否能够发生,而且决定着:前五识一旦发生,其性质究竟是染是净。
第七识是末那识,是自我意识。它意味着,心识把目光从外部世界转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由观察世界转为反思自我。从第七识的相分来看,它的对象是个体中心生命的自我。因此第七识的“相分属染”。这里的“染”,是“染污”的意思。也就是说,第七识的相分与“执着之妄念及所执之事物”相关。这些执着的妄念和所执的事物,也就意味着烦恼的产生。在这个意义上,“染”就是烦恼。正因为第七识构造出了个体的自我,对我的持续执着使得前五识和第六识也成为染污的。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前六识的相分虽然与执着的妄念无关,但却因第七识的相分而开始与所执的事物相关联。第七识的相分是染污的,而第七识的“自证分属净”。也就是说,从第七识的自证分角度来看,第七识是清净的。 “唯识无境”,原则上都立足于各个心识的自证分之上。
前五识的相分是染是净,要取决于它们所依据的究竟是第七识的相分还是自证分。若是前者,那么前五识所构造的对象原则上都会带有染污,也就是说。都会沾染自我的欲念,都会成为自我所执的事物。若是后者,则前五识便不带有自我的妄念,也不带有因此而引出的烦恼,故而便是清净的。
前五识本身也有自证分,因此,即使它因其所依的是第七识的相分而是染污的,它也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自证分而由染变净,从有漏转为无漏。

对于前五识本身的自证分,冯达庵大阿闍黎
区分了两种“自证分”的境界,一种是“眼所见种种形色,融归于一道光相,是谓眼识自证分,耳所闻种种声音,融归于一道响相,是谓耳识自证分,余三识准此,”他把这个自证分的阶段称作“变相观空之初级境界”。而后,“若将五识自证分,一概融归于净色根总体,不分由身五门出发,唯从脑部开放等同虚空之如如总相”,他把这个自证分的阶段称作“变相观空之高级境界”。
这两个阶段,与“根本智”和“后得智”对应的。是前者所达到的境界,排除了烦恼障与所知障这两种迷惑(海德格尔语,“遮蔽”),“亲证离言绝思的诸法真如”,智慧与实性浑然一体(智如不二)。可以说,这是凡人转识成智所能达到的境界。而后者所达到的境界,则是在获得根本智之后再得到的境界。可以说是菩萨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上,智慧对实性再做分别,“了达世俗谛上千差万别的现象”,看到它们的“忽生忽灭、忽隐忽现、忽有忽无、忽来忽去”。唯有如此,佛菩萨方可了解世间万象,救渡一切众生。因此,根本智是修行者的自利境界,后得智则是已修得者的利他境界。



(以上主要摘自倪梁康   徐相霖相关论述)







发表于 2018-5-13 12: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8-5-12 20:01
另外跟大仙一起,
想听听师兄对四分唯识的看法。


第六识的自证分:
前五识的见分所指向的对象都是实在的事物,即“性境”。而第六识的见分所指向的对象则包括所有三类:性境、独影境和带质境。即是说,第六识不仅可以指向一切实在的对象,而且可以指向虚构的对象,即“独影境”(或者说,虚境,因为它完全是由内心单独现起的幻觉所造成的),以及处在两者之间的“带质境”,它既有实境的成分,也有虚境的因素。
与意识相对应的是四智中的妙观察智。 “意”在这里是指“思量”。由于第六识本身分为两类:五俱意识和不俱意识,因此在这里谈论自证分也需要有所分别。
五俱意识与不俱意识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指第六识伴随前五识一起形成的意识,后者则是指没有前五识伴随而单独形成的意识。由此可以得出,前者属于佛教量论中的现量(感知的认识)的来源,后者则属于比量(所有非感知的认识:回忆、想象、推理、沉思、禅定、本质直观等等)甚至非量(形上学构想)的范畴。
就五俱意识而言,它的自证分与前五识的自证分基本相同。冯达庵将其概括为:“了知诸法如梦幻泡影,不复再被尘相迷惑,能将五尘尽收入心回复净色根总相。当时五俱意识同返内心,与此总相相函,自起无分别之见,所缘成一片如如净境,即契意识自证分。”把前五识、当然也包括第六识本身的相分都视作幻影,归作净色根所作的发识取境之作用,这是通过意识的自证分才能揭示出来的真谛。此时的第六识,即在自证分意义上的意识,已经转为妙观察智之初步。
但是,在不俱意识上的自证分则要困难些。固然,不俱意识已经不是现量,而是比量或非量,因此对它们的自证、对它们的变相观空看起来要容易一些。
例如把对龙的想象看作是一种虚幻(即纯粹意识活动的结果),比把对良辰美景的享受看作是一种虚幻要容易得多。俗语也说“眼不见、心不烦”。然而,在这里契自证分实际上要花费更大的功夫。因为,从不俱意识中排除与生俱来的烦恼障(俱生我执)和所知障(俱生法执),相对于从五俱意识中的排除要艰难得多。事实上,根除烦恼不是通过避开五尘就能做到的。印顺曾举例,“有比丘因淫欲心重,将生殖器割去。佛呵责他:当断的——贪欲不断,不该断的倒断了!”
但正因为第六识的自证分涉及到比量和非量,因此与它相关联的妙观察智就比前五识所转成的成所作智更为圆明。具体地说,由于前五识只涉及“现量”,只包含与对现实的感知有关的知识,因此它们所转成的“成所作智”只能观察到诸法的事相,还不能亲证(或者说,圆具)最终的真如妙理。而且,前五识依据第八识才能生起,在第八识尚未转成大圆镜智之前,前五识的智慧还是不彻底的,还是有漏的。或者也可以说,成所作智还只是初步的智慧,还不是佛的智慧,即真正的“觉悟者”的智慧。
而第六识则可以独立达到妙观察智,并且由此出发而进一步发展,清除所有烦恼障和所知障,断绝俱生我执和俱生法执,使烦恼种子皆灭、异熟皆空,达到纯无漏的境界。此时第六识所转成的妙观察智。已经脱离开第八阿赖耶识。


(摘自倪梁康相关论述)
发表于 2018-5-13 13:1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贴

第七识的自证分:
第七识的特点在于:它的见分所指向的对象只是“带质境”,所谓带质境,是指心识在一定程度上依仗了实境,再借助内心的作用而产生的境界。这类对象,第六识也可以造出,但第七识的特点在于,它的对象只能是带质境;更确切地说,它的相分只有一个:虚虚实实的自我(我相)。就像我们所看到的镜子中的自己一样,这个处在虚实(性境和独影境)之间的自我构成第七识的见分。佛教经论中有观点认为,第七识之所以能够造出我相,乃是因为第七识以第八识的见分为对象而缘之,也就是说,第七识的相分(意向对象)要依赖于第八识的见分(意向活动)。
以上是第六、七识在相分上的差异。此外,第六、七识之间还有见分上的差异:第六识的见分是外向的,第七识的见分是内向的。这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在此无须赘言。
而在自证分上,第六、七识之间却并无根本差异。这主要是因为,第六识的相分已经包含所有三种可能的对象,故而当第六识实现自证分(这里的“实现”,是指通过自证分而亲证到心识活动本身),从而把三类对象都看作心识活动的构成物时,第七识的相分也就包含在其中了。冯达庵对此描述说:“加行位第六识作如实观时,以五俱意带前五归于第八识总见分,则一味如如无所变迁。从而第七见分亦定于一。自无旋火轮式之我相发生。第六因与总净色根相应,亦无分别之见存,于是对境之分别法执,对己之分别我执,一时俱断。六七两识皆得显其自证分。”
当第七识与自证分相应时,平等性智也就初步得以显露。这里的“平等”,应当主要是指在个体生命(我相、你相、他相)之间无高下、浅深的差别。但由于在第六识自证分的实现过程中,修学修行者已经体悟到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识性、心真如性等等之上没有差别,因此第七识所转成的平等性智,只是对第六识所转成的妙观察智的深化,甚至可以说,前者只代表后者的一个特殊情况(殊相)。
尽管如此,第七识自证分的实现,在修行过程中有特别意义。冯达庵认为,禅宗就是直接从第七识的自证分人手,从证明我相之为无相,到进一步证明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这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从平等性智到妙观察智的道路。
发表于 2018-5-13 13: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贴:

第八识的自证分:
在自证分问题上与第七识密切相关的是第八识。第八识也叫“藏识”(音译“阿赖耶识”)、“种子识”或“异熟识”。这里的每一个名称都是对第八识的性质的标明。我们或许可以将它看作是心识活动本身的先天(a priori)能力;我们也可以说,它是超越论的(transcendental),因为它是使心识活动的各种超越(如前六识对外相的构造、第七识对我相的构造等等)得以可能的东西。 第八识的另一个名称是“本识”。与第八识相比,其他七识都是“转识”。 “转”在这里是生成现起的意思,指所有七识都是从本识中生起的。
第八识作为本识,是其他所有七识的生成源头。因此。第八识也叫做“初能变”。由此而转出“二能变”末那识和“三能变”前六识。 《成唯识论》便是顺着这个次序来论说八识。
第七识之所以能够从第八识中生起,乃是因为第八识原本不分相分和见分,仅有自证分。随心识活动的进行,逐渐有所分别,依次生出见分、相分,并且随后再进一步生出第七识的见分和相分。冯达庵大阿闍黎对此作如下描述:“众生身原具本心本质两性,各于胸部有微细活动。以第八识会之。自见自性者观之,两性交融不分彼此,所谓第八识自证分是也,于中随机取一点加以体认,则能认之本心转为见分,所认之本质转为相分,但见相二分皆细微不可了辩,概属无记类。而照顾此点以便第八见分之体认者,则属第七识见分。”
这里所说的第八识的自证分,是在开端上无我无物、本心本质一体的自证分,也可以说是在因位上的自证分。这个意义上的自证分所亲证的,就是“自性”。 《十八空论》中说:“自性有两义,一无始,二因。”即是说,第八识的自证分,不具有开始,因为它本身就是万法的肇始,同时它也是万法的原因,因为万法都可以追溯到它之中。
如果从第七识出发通过修行而进一步达到对第八识自证分的实现,则顺序相反:“第七识能与自证分相应时,必其见分不复息息变迁而后可,所以能不变迁,又以第八见分不变迁为先决条件。第八见分能不变之正理,必其相分常住不易之真如实体。能证明此实在体性者,即常住不易之菩提心。能证所证融成一片妙相,即第八之自证分。其未融化之前,能证犹属见分。第七识能坚持此见不被他见扰动,庶机得人本识自证分。”
这时的第八识自证分,是通过修行的回溯而达到的果位的自证分,它也亲证纯然无漏、无我无物、本心本质一体、见相二分密合无间的境界,但却不是原初的开端,而是被回溯的开端。这个意义上的“自性”,应该不再是前面所说的作为“因”的自性,而是作为“果”的自性,也就是冯达庵所说的“绝对善”。它包括真常:自性永不变迁;真乐:自性运用自在;真我:自性遍现十方:真净:自性脱离垢染。这个境界中的自证分,是完善完满的自证分。

发表于 2018-5-13 14:1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8-5-12 13:20
不确定染心那路理解算不算一层包一层,但反正他是把一个识体给拆开来分配任务了。
一直没注意他曾否引 ...

我并没有把自证分看作是与见分和相分相同的一个心识之成分,自证分是对见分的证知,与见分是对相分的证知是不同的。前者是对象性的(或者说,意向性的),后者是非对象性的(或者说,非意向性的)。
如果在一个行为中就出现两个对象:作为见分对象的相分和作为自证分对象的见分,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同时有两个行为在进行:对相分的直观证知和对见分的反思证知。即(“外感知”和“内感知”)。
倘若内感知和内感知是两个独立的行为,那么它们本身又都具有各自的见分、相分和自证分。如此一来,心识可以无限地被分隔下去,我们最终什么也得不到。


点评

师兄被一些佛学论文误导了。把四分看成一个实体的模型。四个部分相互作用。 唯识四分与一分二分三分实际上是一样。 都是唯一心识,开显不同。 依唯一心识,立为一分。 在凡夫前显现似有能取所取二分。故立为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4 00: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29 14: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