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781|回复: 94

应该一门深入还是应该深入经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3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居士:一门深入和深入经藏是否矛盾,我们到底应该一门深入还是应该深入经藏?请法师开示。

**法师: 一门深入是指从行门上来说的。我们在八万四千法门中,一定要选择一种法门来专心致志地修行,不能今天修这个法门,明天修那个法门,头头不清,帐帐不了,三心二意,那是不能成功的。  

**    深入经藏是从解门来说的。在两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深入经藏。第一种情况,在我们还没有选择合适的法门之前,我们需要对佛法多了解一些。第二种情况,就是弘法的法师,他要应对各种根机的众生,所以他需要深入经藏,了解通途法门和净土特别法门的种种异同。

**    对我们净业行人而言,一门深入与深入经藏是可以相得益彰的。深入经藏可以令我们产生信愿,进而加固我们的信愿,而一门深入的念佛行持又能开发我们的智慧,增加我们了解法门、判断是非邪正的能力。

**    就这个时代而言,深入经藏对少数人来说可行的,但是对于大部分信众来说,因为时间、精力、水平等方面的原因,要做到不太现实。

**    修学净土法门的净业行人,还是要把精力放在净土五经一论和净土宗祖师的重要著作上。实际上净土宗十三代祖师的这些著作也就是浓缩的大藏经。莲池大师的《云栖法汇》有三十四册;《蕅益大师全集》二十二册,包括了经律论;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有一百卷,乃至于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文钞》全集有一百多万字。这些都是祖师通读大藏经、浓缩经律论后,给我们末法众生配好的现成的中成药。如果你能够把这些著作好好通读几遍,对大小乘的义理、戒律的精神就有了大致的把握。否则,直接读大藏经,在你还没有形成一个好的知见去统摄的情况下,恐怕是入海数沙,一头雾水。所以说我们从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下手,从果上用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表于 2014-9-13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门深入就是深入经藏,一门深入经藏!
以一门进入,深入经藏必须是为了帮自己更好的理解一门。一门净土,学法华、学华严、禅宗、唯识等等都是为了解净土的疑惑就可以,当然,很多人心不定被转了。所以要自己把握。

点评

支持. 深入经藏是为了解相关修持的法门服务,净土行人深入经藏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净土法门,从而更好的树立净土法门的信心,坚定信愿,则尽此一报身究竟离苦得乐。只是请问师兄,现值末法,修持通途法门者,是否能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11:52
发表于 2014-9-13 10:1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成佛就学般若波罗蜜所以一定要把般若放第一位
发表于 2014-9-13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善光 于 2014-9-13 11:11 编辑

如果按照《楞严经》来讲,一门深入是指由六根门中的一门来深入

经中,观世音菩萨讲,末法众生由耳根(门)来深入修行比较容易,由耳根清净、逐渐清净六根,进而清净第八识恢复清净自性

由耳根听闻佛号、佛咒、佛经,就能逐渐消除世俗杂染和分别妄想,借此就能清净身心及累世业障

关于“深入经藏”,多读多诵佛经,可以摄受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六根

另外,通过读诵佛经、思维解义也能更加如法修行或为人解说、消除累世的邪见及无明

就像“一门深入”,如果读过《楞严经》,就会知道佛经之中对于这个名相是如何解说的,就不会被误导或产生疑惑和诤论

以上是从修行原理上面来解说,提供师兄们参考

合十感恩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点评

还有请教师兄一个问题无论我们学习哪个法门,净土法门也好,药师法门也好,准提法门也好,都是通过念佛、诵经、持咒等从而都摄门根的,但师兄所说的《楞严经》由六根门中的一门来深入,不知应该要怎样做才能做到“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12:15
末学根机陋劣,只读过一遍《楞严经》,依照个人理解,师兄所举例之“一门深入”与本主题所说”一门深入”是两种不种的概念,这个只能说是各自定义的不同,并不会存在诤论。 师兄说的“一门深入”是六根门中的一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12:08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4-9-13 10:11
一门深入就是深入经藏,一门深入经藏!
以一门进入,深入经藏必须是为了帮自己更好的理解一门。一门净土, ...


深入经藏是为了解相关修持的法门服务,净土行人深入经藏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净土法门,从而更好的树立净土法门的信心,坚定信愿,则尽此一报身究竟离苦得乐。只是请问师兄,现值末法,修持通途法门者,是否能因深入经藏后,而更好的树立对通途法门中某一法门的相关信心,从而尽此一报身获得究竟的离苦得乐呢?
净土诸祖师,可是在深入经藏后,了解通途法门和净土特别法门的种种异同,从而找到了脱生死的捷径,才因此尽此一报身,获得成就与解脱。末学常在网上看到现世有不少法师居士等临终都是通过净土念佛法门而蒙佛接引往生净土的。但末学从末看过有人生平修持通途的其它法门从而临终依此法门而获得解脱的。这个只能说是末学见识浅薄,看师兄您在论坛的一些发帖就知道师兄常识渊博,见多识广,不知师兄可否举些现今通过通途法门而获得究竟解脱的例子让大家多多了解与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光 发表于 2014-9-13 10:28
如果按照《楞严经》来讲,一门深入是指由六根门中的一门来深入

经中,观世音菩萨讲,末法众生由耳根(门) ...

末学根机陋劣,只读过一遍《楞严经》,依照个人理解,师兄所举例之“一门深入”与本主题所说”一门深入”是两种不种的概念,这个只能说是各自定义的不同,并不会存在诤论。

师兄说的“一门深入”是六根门中的一门来深入,但我们常在各种佛教网站论坛等看到诸如:观音法门、地藏法门、药师法门、准提法门、、、等等,难道我们应该因为师兄您举例出《楞严经》中所说的六根门中的”一门深入”就应该否定现各个佛教网站论坛中众佛子对于”一门深入” 中的一门的理解与定义吗?

点评

阿弥陀佛 随喜师兄转发法师开示,开解众生的疑惑 无量义经中讲,无量众生心,所以无量义 对于同一个名相,随着无量众生心,就会有无量种理解和修持,所以就会有不同的果报和成就 末学只是提出佛经之中对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12:3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休娴 于 2014-9-13 12:19 编辑
善光 发表于 2014-9-13 10:28
如果按照《楞严经》来讲,一门深入是指由六根门中的一门来深入

经中,观世音菩萨讲,末法众生由耳根(门) ...

还有请教师兄一个问题无论我们学习哪个法门,净土法门也好,药师法门也好,准提法门也好,都是通过念佛、诵经、持咒等从而都摄六根的,但师兄所说的《楞严经》由六根门中的一门来深入,不知应该要怎样做才能做到“六根门中的一门来深入”?师兄您平时是修行否也是通过”六根门中的一门来深入”的方法来修行的?
发表于 2014-9-13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善光 于 2014-9-13 12:36 编辑
休娴 发表于 2014-9-13 12:08
末学根机陋劣,只读过一遍《楞严经》,依照个人理解,师兄所举例之“一门深入”与本主题所说”一门深入” ...

阿弥陀佛

随喜师兄转发法师开示,开解众生的疑惑

无量义经中讲,无量众生心,所以无量义

对于同一个名相,随着无量众生心,就会有无量种理解和修持,所以就会有不同的果报和成就

末学只是提出佛经之中对于“一门深入”的解说、提供大家参考

有缘的佛弟子可以深入学习《楞严经》,了解佛陀是如何开示一门深入的

师兄也可以深入学习《楞严经》,多读多诵,逐渐就能了解一门深入和观世音菩萨所说的耳根圆通法门

读诵思维大乘佛经,了解大乘甚深法义,并不妨碍发愿往生净土,还会上品往生净土,不是吗?

如果末学的帖子令师兄不悦,末学道歉,忏悔


合十感恩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点评

支持师兄所言。 师兄的很多帖子让我颇有受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13:27
呵呵,我们只是在讨论学习佛法中的一些佛学知识与概念,又怎么会不悦呢,我学佛也有两年时间了,要是学佛这么长时间还这么容易不悦还算是学佛人吗? 《楞严经》目前正在断断续续的读着,第二遍还没读完。师兄您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12:43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光 发表于 2014-9-13 12:35
阿弥陀佛

随喜师兄转发法师开示,开解众生的疑惑

呵呵,我们只是在讨论学习佛法中的一些佛学知识与概念,又怎么会不悦呢,我学佛也有两年时间了,要是学佛这么长时间还这么容易不悦还算是学佛人吗?

《楞严经》目前正在断断续续的读着,第二遍还没读完。师兄您也是深入经藏的典型,所以末学是在向师兄您请教如何修习才能做到六根门中的”一门深入”,这是末学理解不了的,还请师兄不吝赐教。

点评

呵呵,师兄既然开始读第二遍《楞严经》,就是说师兄也是深入经藏咯 随喜,随喜! 只要师兄至心忏悔并且真心求法,会得到佛菩萨加持而读懂佛经的 佛菩萨的慈悲、智慧及威神之力不可思议! 一起加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12:59
发表于 2014-9-13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休娴 发表于 2014-9-13 12:43
呵呵,我们只是在讨论学习佛法中的一些佛学知识与概念,又怎么会不悦呢,我学佛也有两年时间了,要是学佛 ...

呵呵,师兄既然开始读第二遍《楞严经》,就是说师兄也是深入经藏咯

随喜,随喜!

只要师兄至心忏悔并且真心求法,会得到佛菩萨加持而读懂佛经的

佛菩萨的慈悲、智慧及威神之力不可思议!

一起加油!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呵呵,师兄这是答非所问呢。 末学自是知道只要以恭敬心、清净心、忏悔心诚心诵持各种佛教经典,必能获得佛菩萨加持而读懂经意的,但毕竟目前还没怎么用心去读的嘛,师兄即有此说,想必应该是已得到佛菩萨加持,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13: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光 发表于 2014-9-13 12:59
呵呵,师兄既然开始读第二遍《楞严经》,就是说师兄也是深入经藏咯

随喜,随喜!

呵呵,师兄这是答非所问呢。
末学自是知道只要以恭敬心、清净心、忏悔心诚心诵持各种佛教经典,必能获得佛菩萨加持而读懂经意的,但毕竟目前还没怎么用心去读的嘛,师兄即有此说,想必应该是已得到佛菩萨加持,了解佛经真实义了,所以师兄何不发表相关观点,令末学与其它看帖者提早获益?

点评

以下末学直言,师兄请勿动怒 请净心持念南无阿弥陀佛,然后再往下看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末学发了第一个帖子的时候,言语不够柔和,起转承接的不好,可能令师兄误会,所以师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13:29
发表于 2014-9-13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光 发表于 2014-9-13 12:35
阿弥陀佛

随喜师兄转发法师开示,开解众生的疑惑
无量义经中讲,无量众生心,所以无量义

对于同一个名相,随着无量众生心,就会有无量种理解和修持,所以就会有不同的果报和成就


支持师兄所言。
师兄的很多帖子让我颇有受益。
发表于 2014-9-13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善光 于 2014-9-13 18:22 编辑
休娴 发表于 2014-9-13 13:10
呵呵,师兄这是答非所问呢。
末学自是知道只要以恭敬心、清净心、忏悔心诚心诵持各种佛教经典,必能获 ...

以下末学直言,师兄请勿动怒

请净心持念南无阿弥陀佛,然后再往下看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末学发了第一个帖子的时候,言语不够柔和,起转承接的不好,可能令师兄误会,所以师兄给了末学两个回帖

师兄可以在净心的时候,再回头看看这两个回复,有没有不悦(不欢喜或起瞋心)?(如果没有,那末学再次向您道歉)

您虽然学佛两年,但是看到末学的帖子很快就不悦,这说明您的习气还很深重,
其实对于佛弟子来说,学习两年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有的佛弟子学习几十年还是习气很深重,动不动就对家人发脾气,指责和批评家人,也因此临终障碍很多

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习气业障还很深重,那么还是按照佛经的教导,先持戒,先修忏悔比较如法,
可以参考: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占察善恶业报经


佛法并不是学来争强好胜或者咄咄逼人的,如果有这样的发心是不可能读懂佛经的(而且很有可能会着魔)


以上与师兄们共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点评

其实末学自学佛来,最先碰到的论坛就是这个佛教论坛,当浏览这个论坛成为了一种习惯,就会有其它同修所说的会有一种回家人感觉,而对于这个“家庭成员”自然希望多些像师兄您一样即能够深入经藏、揗揗善诱、谆谆教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14:31
,看来是末学语言表达方面确实有待改进,所以才会令师兄误会我会有所不悦。不要说我学佛两年了,即使刚刚学佛,我也不会有任何的不悦。对于师兄在论坛的一些发帖,对于其它一些初学同修的引导,总是颇具耐心、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13:4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光 发表于 2014-9-13 13:29
以下末学直言,师兄请勿动怒

请净心持念南无阿弥陀佛,然后再往下看

,看来是末学语言表达方面确实有待改进,所以才会令师兄误会我会有所不悦。不要说我学佛两年了,即使刚刚学佛,我也不会有任何的不悦。对于师兄在论坛的一些发帖,对于其它一些初学同修的引导,总是颇具耐心、细心,末学内心里向来很是赞叹。

“佛法并不是学来争强好胜或者咄咄逼人的”,末学个人11楼所言确实是有咄咄逼人的趋势,但不是为了争强好胜,本来我是不想再多言了,但是后来还是故意写出来试探师兄的,看看师兄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看来五浊恶世,众生习气重,末学与师兄等都是习气深重,还得勤修戒定慧,多多忏悔才行。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光 发表于 2014-9-13 13:29
以下末学直言,师兄请勿动怒

请净心持念南无阿弥陀佛,然后再往下看

其实末学自学佛来,最先碰到的论坛就是这个佛教论坛,当浏览这个论坛成为了一种习惯,就会有其它同修所说的会有一种回家人感觉,而对于这个“家庭成员”自然希望多些像师兄您一样即能够深入经藏、揗揗善诱、谆谆教导的“家人”,这样大家才能更好的互相学习、互相鞭笞,共同进步。
师兄在论坛对于一些初学同修耐心、细心的引导,解疑释惑,末学虽然从末在论坛表达对师兄的随喜赞叹,但内心确实很是赞叹,当然还有论坛其它一些同样解疑释惑、有问必答的同修也一样很是从内心里赞叹的。不过在耐心方面,论坛的同修却鲜有同个能与师兄企及的。

末学11楼的发帖确实是一时兴起,故意测试师兄的,看来师兄测试没通过呢。

这是佛教论坛,不但有众多同修,还有佛菩萨护法神在冥冥之中关注着,不妄语是论坛发帖的最起码的标准,末学以上所言确实是真实语,帖子之中词意表达不当致使师兄误会,望与师兄一同忏悔、期待进步。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宝云经》:菩萨复有十法。名善说法。能令众生信受 所以为什么要深入经藏呢?通过这个帖子中末学与您的互动也可以有所了解 希望能够利益有缘众生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16:51
发表于 2014-9-13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9-13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休娴 发表于 2014-9-13 14:31
其实末学自学佛来,最先碰到的论坛就是这个佛教论坛,当浏览这个论坛成为了一种习惯,就会有其它同修所说 ...
末学11楼的发帖确实是一时兴起,故意测试师兄的,看来师兄测试没通过呢。


《宝云经》:菩萨复有十法。名善说法。能令众生信受

所以为什么要深入经藏呢?通过这个帖子中末学与您的互动也可以有所了解

希望能够利益有缘众生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知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点评

究竟是深入经藏还是一门深入,末学认为本主题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有时间、精力、水平的同修自可以“解宜多学”,但’“行宜专精”, 而无精力、时间、水平的人更主要的是做到“行宜专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18:41
发表于 2014-9-13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的组织确实也是锻炼出来的,我就觉得我有时候说话不留神让人误解了,比如有位师兄说《长寿经》网上说可能不是真经,我就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她其实这部经很不错,用了很有效果,但是打完发出去了忽然觉得话语生硬了,人家会认为我不高兴了,其实我是一点不悦都没有。
但是那天有位朋友说我说的有个子女虐待父母事件中的因果是封建迷信,这个我确实是不高兴了,有种秀才遇到兵的感觉。
确实感觉我自身的习气还需要努力地修学佛法,慢慢地去除。

点评

关于如何说话其实佛经之中按照众生的发心和次第也有不同次第的教导 对于普通佛弟子来说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 对于发心更加增上的菩萨行者来说,就要检讨自己说话会不会给众生带来不好的影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4 03:32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就以师兄这个旁观者来看,我回给善光师兄的相关帖子中,是否令师兄看来有不悦的感觉呢? 但我要表明的是我确实没有任何不悦的感觉,反之,我感觉有人在回帖时能够让自己从多方面看待相关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18:46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光 发表于 2014-9-13 16:51
《宝云经》:菩萨复有十法。名善说法。能令众生信受

所以为什么要深入经藏呢?通过这个帖子中末学 ...

究竟是深入经藏还是一门深入,末学认为本主题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有时间、精力、水平的同修自可以“解宜多学”,但’“行宜专精”,
而无精力、时间、水平的人更主要的是做到“行宜专精”。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悠悠龙儿 发表于 2014-9-13 18:24
语言的组织确实也是锻炼出来的,我就觉得我有时候说话不留神让人误解了,比如有位师兄说《长寿经》网上说可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就以师兄这个旁观者来看,我回给善光师兄的相关帖子中,是否令师兄看来有不悦的感觉呢?
但我要表明的是我确实没有任何不悦的感觉,反之,我感觉有人在回帖时能够让自己从多方面看待相关问题与相关佛法名词概念,令自己的看帖时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进步是挻有益的事,这也是我常不时会与人在论坛回帖讨论的最主要原因。

点评

这个啊点对点的感觉,旁观者有时候比较雾水,每个人说话风格确实不一样,每个人喜欢的风格也不一样,有的人风风火火大大咧咧,有的人柔柔细细小心翼翼。我说话的风格就不大好,咕噜咕噜说的欢,渐渐也就忘却了顾及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22: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6 05: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