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wlxg20130220

[其它] 刘克雄教授主讲汉字入门三十二集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一遍:

  学生读诵:石ㄕˊ。(甲文)(金文)(小篆)。石是山石的象形。小篆与甲文同。上以厂(ㄏㄢˇ)像山崖,下以「□」像石块。

  备注:《说文》:「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典籍所见:(1)磬。《书经.舜典》:「予击石拊石。」(2)斛。《国语.周语》:「关石龢均。」(3)砭石。《素问.病能论》:「夫气胜血聚者,宜石而泻之。」(4)碑碣。《史记.秦始皇本纪》:「乃遂上泰山,立石。」

  石字是部首字,凡由石组成的字,多与石头有关,如:碑、矿、磬等。

  常用词:金石之交,水落石出。

  教授:这个石,甲文、金文和小篆,都可以看出它演变的过程。

  板书:

  ㄏ,山石的崖壁凸出来,这是已成文。

  板书:□

  这是不成文的符号,是增体,石头,石。下一个字,「母」。读一遍:

  学生读诵:母ㄇㄨˇ。(甲文)(金文)(小篆)。母像有双乳,哺育儿女的母亲。甲文、金文及小篆母字,其中有两点,像人乳形。

  备注:《说文》:「从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典籍所见:(1)妈妈。《诗经.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2)本源。《道德经》「以为天下母。」

  常用词:衣食父母,贤妻良母。

  板书:

  教授:甲文,在字,这已成文,,它加两点不成文的符号:

  板书:

  这是增体的象形。女是个象形字我们都知道,我们才说过,像侧面跪坐,双手在做女红,这是女字。两点是标出哺育儿女的妈妈的双乳,这是增体的象形。《说文》它说:「从女,象褱子形。」像女人怀抱小孩,这是第一说;「一曰」,另一说,「象乳子也」,像母亲的双乳。如果许慎他能看到甲骨文,他应该就会赞同后面,「一曰象乳子也」,像母亲的双乳,不会说它像怀子形,因为他只看到小篆。接下来,读一遍:

  学生读诵:眉ㄇㄟˊ。(甲文)(金文)(小篆)。眉像人眼上的眉毛。甲文下部「」像人,上「」突出目上的眉毛。金文、小篆略去人形,只画出目及目上眉毛。

  备注:《说文》:「目上毛也。从目,象眉之形,上象頟理也。」

  典籍所见:(1)井边。《汉书.游侠陈遵传》:「居井之眉。」

  常用词:眉批,眉开眼笑,燃眉之急。

  板书:  

  教授:看这个甲文和金文,标出眼睛上面的眉毛,底下还有个人字,人的眼睛上面的眉毛。到了小篆:

  板书:

  它眉毛变成这样,然后:

  板书:

  眼睛变横为直,()这一部分,《段注》说它什么?「上象頟理也」,说这一部分像额头的纹理,这是小篆,段玉裁根据小篆这一部分来做说解。而实际上,从甲文、金文看出它,这个额理很可能是这个眉毛变来的。同学们一定会奇怪,眉毛怎么只有三根?上次我们还说一个三毛,是子字是吧。这只是能够表现眉毛就可以了,不能够画得太多,而且眉毛到底有几根是算不清楚的,每个人又不太一样,所以只略略的用这个符号来表示。下一个字,「儿」。

  学生读诵:儿ㄦˊ,。(甲文)(金文)(小篆)。儿像头囟未合的幼儿。

  备注:《说文》:「孺子也。从儿,象小儿头囟未合。」段注:「囟者,头会匘葢也。小儿初生。匘葢未合。故象其形。」按:现在简体的儿字,是根据《说文》中的古文奇字。古文指自古相传的文字,与自古相传的文字的字形不同,便称为古文奇字。古文字学者有以为甲文、金文儿字,像总角之形。(引备一说。)

  典籍所见:(1)子女对父母的自称,父母亦称呼子女为儿。《乐府诗集.焦仲卿诗》:「儿实无罪过。」(2)儿童。《文选.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常用词:儿孙满堂,生儿育女。

  教授:看甲文、金文:

  板书:

  从它甲文演变到金文,再到小篆,我们都可以看出小篆与甲文、金文的关系。许慎《说文》里面:「象小儿头囟未合。」脑盖骨头,小孩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你碰他这里,一块软的,碰过没有?是软的,他里面的骨头还没合起。古文字学家有认为,()这一部分,像小儿总角,绑的那个头发的样子,我们引作参考。下一个字,「包」。

  学生读诵:包ㄅㄠ。(甲文)(金文)(小篆)。包像母亲怀孕,腹中有子。甲文包字,像人怀孕,腹部鼓起,中为腹中胎儿;小篆从甲文递变而来。

  备注:《说文》:「象人褢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

  典籍所见:(1)包裹,容纳其中。《诗经》:「野有死麕,白茅包之。」(2)裹取。《汉书.匈奴传上》:「善为诱兵以包敌。」(3)丛生。《尚书.禹贡》:「草木渐包。」(4)包含。《易经.蒙卦》:「包蒙,吉。」

  常用词:包容,包含,包罗万象。

  板书:

  教授:看甲文,为什么这样画一个方方的?

  学生:甲骨上不适合刻弧形。

  教授:画母亲怀孕,怎么画成方方的?因为甲文,甲骨上面,刀刻弧线不容易刻,不容易刻成圆形。到了金文,里面这个胎儿,那是脚还是手?看不出来,反正就是母亲怀孕,里面有胎儿。然后再由它再演变到小篆:

  板书:

  外面就是我们现在写的勹,这就比较像怀孕(母亲怀孕),这是未成形的小孩。由它到了隶楷:

  板书:包

  下一个字「皃」,读一遍:

  学生读诵:皃ㄇㄠˋ。(甲文)(小篆)(隶书)(楷书)。皃是人面部的象形,就是容貌的貌。甲文、小篆皃字,下部像人身,上部「」、「」,为人面。

  备注:《说文》:「颂仪也。从人,象人面形。」段注:「上非黑白字。乃象人面也。」《一切经音义》:「古文皃,今作貌。」

  典籍所见:(1)虚浮无实的。《史记.商君列传》:「貌言,华也;至言,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也。」(2)姿体。《谷梁传.桓公十四年》:「察其貌而不察其形。」(3)恭敬。《荀子.礼论》:「情貌之尽也。」(4)容仪曰貌。《史记.陈丞相世家》:「平貌美如冠玉」。

  常用词:容貌,面貌。

  板书:

  教授:甲文下面是人,上面人的面貌、容貌。到了小篆,稍微有点改变。所以,这边是个「皃」,不能写成像儿童那样。容貌,看到隶书、楷书,我们现在用的「貌」。看《一切经音义》告诉我们,「古文皃,今作貌」。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古今字,古时候用「皃」,现在不用了。下一个字,「要」。

  学生读诵:要ㄧㄠ。(甲文)(金文)(小篆)。要像人两手叉腰,是「腰」的本字。甲文要字像女子两手自叉其腰。小篆是从甲文递变而来。

  备注:《说文》:「身中也。象人要自臼(ㄐㄩˊ)之形。」段注:「上象人首。下象人足。中像人要,而自臼持之。故从臼。必从臼者、象形犹未显。人多护惜其要故也。」

  典籍所见:(1)邀请,通「邀」。《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按:邀、要:于消切,二部,影纽,二者同音通假。(2)求。《孟子.告子》:「非以要利也,以民为务故也。」(3)成全。《诗经.郑风》:「叔兮伯兮,倡予要女。」(4)重要的。《史记.叔孙通列传》:「知当世之要务。」

  常用词:重要,要求,简明扼要,紧要关头。

  板书:

  教授:甲文大略是如此。它说当中是个女人的女字,两手叉腰,红的是两手叉腰。这上面应该是什么?刚才我们说的容貌的「皃」,这是甲文。到了小篆变得相当的多了,当中说不清楚了,旁边两个手倒还看得清楚。段注说「上象人首」,他是根据小篆说的;「下象人足」,两脚交叉;「中像人要,而自臼持之。故从臼。」为什么要从臼?他说光是象形,这两个手如果不画,「犹未显」,就看不出这是人腰的意思。又说明为什么两个手插腰,「人多护惜其要故也」。这是段注对这个「要」的解释,两个手插腰,人爱惜、保护他的腰。典籍所见里面引了《桃花源记》,「便要还家」。按语里面说,邀跟要,反切一样,是影纽,二部,这两个字同音,所以通假。下一个字,「足」。

  学生读诵:足ㄗㄨˊ。(甲文)(金文)(小篆)。足是人脚的象形。甲文上像足胫,下为脚。金文、小篆的上半部符号「口」非口字,而是胫的变形。胫在脚上,是足胫及脚的全体象形。

  备注:《说文》:「人之足也。在下。」

  典籍所见:(1)满足。《汉书.景帝纪》:「其唯廉士,寡欲易足。」(2)过分。《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3)器物下部的脚。《易.鼎》:「鼎折足。」(4)能够。《孟子.梁惠王》:「吾力足以举百钧。」

  常用词:手足情深,丰衣足食,三足鼎立,知足常乐。

  教授:大家看看甲文这个(),这个最像的。底下是脚丫子,还有脚趾头,连上来是腿。到了金文脚趾头变成「止」。人的腿那个胫,它就变成一个圆圈了。由此再到小篆,然后再演变到我们现在隶书、楷书。在甲文上面那个胫,以及金文、小篆上面的圆圈,这是不成文的,是一种增体的不成文的符号。看下一个字,「蜀」。

  学生读诵:蜀ㄕㄨˇ。(甲文)(金文)(小篆)。蜀是蛾、蝶类幼虫的象形。甲文、金文像蛾蝶类的幼虫,突出大的头,小篆是从甲文、金文递变而来。

  备注:《说文》:「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按:从虫,上应横视,像蜀之头,右曲笔像虫身。

  典籍所见:(1)国名。《战国策.秦策》:「蜀,西僻之国也。」

  常用词:蜀汉,乐不思蜀。

  教授:「蜀」这个字,甲文最为形象了。上面是头,底下弯弯的是它的身体。《说文》:「中象其身蜎蜎。」「蜎蜎」,许慎这两个形容词用得真好,是虫那个样子,形容它叫「蜎蜎」。甲文最为形象,到金文当中又加了一部分,然后到小篆又加了个虫。接着看下一个字,「血」。

  学生读诵:血ㄒㄩㄝˋ。(甲文)(金文)(小篆)。血是器皿中盛有牲血的象形。甲文、金文和小篆,外像器皿,中间像所盛的牲血。

  备注:《说文》:「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段注:「一象血形。在皿中也。」

  典籍所见:(1)用鲜血沾染。《荀子.议兵》:「兵不血刃,远迩来服。」(2)泪。《文选.答苏武书》:「战士为陵饮血。」(3)当作「恤」。《易经.小畜》:「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血字是部首字,凡由血组成的字,多与血有关,如:衇、恤等。

  常用词:呕心沥血,一针见血,一腔热血。

  板书:  

  教授:看甲文,外面是器皿,当中红的是装的牛、羊、猪牺牲的血。小篆可以看出它变化来。下一个字,「果」。

  学生读诵:果ㄍㄨㄛˇ。(甲文)(金文)(小篆)。果是树上结有果实的象形。甲文、金文像树上有果。小篆果字,木上的「田」,是果实的象形,不是田字。

  备注:《说文》:「木实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

  典籍所见:(1)果决。《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2)植物所结的果实。《周礼.地宫》:甸师共野果蓏之属。」(3)终局。《吕览.忠廉》:「果伏箭而死。」(4)确实。《战国策.楚策》:「而楚果弗与地。」(5)假若。《史记.赵世家》:「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

  常用词:开花结果,硕果仅存。

  板书:

  教授:甲文(),树上长着果实;到小篆(),三个剩一个,这是果字。不要误认上面这一部分是田野的田,它是果的象形,它不成文。

  学生:可以传阅。

  教授:传阅,开吉师您看。这是去年,林老师,在他家乡瑞安,他们成立一个林老师的纪念馆,我画了这幅画放在纪念馆里面,就是写的是那个「山高水长」。

  学生:就是「严先生祠堂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教授:是!同学们看下一个字,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朿」。

  学生读诵:朿(刺)ㄘˋ。(甲文)(金文)(小篆)。朿是树上带有针刺的象形。金文、小篆是从甲文演变而来。

  备注:《说文》:「木芒也。象形。」段注:「朿今字作刺。」

  典籍所见:(1)劝谏。《战国策.齐策》:「面刺寡人之过者。」(2)采取。《史记.封禅书》:刺六经中作王制。」(3)锋刃。《淮南.泛论》:「修戟无刺。」(4)杀。《国语.晋语》:「刺怀公于高粱。」

  常用词:针刺,悬梁刺股。

  教授:这个字很清楚。从甲文、金文一直到小篆,变化都不是很大,是长有刺的木头。所以从小篆我们看到,中间是个「木」字,木是已成文的字,然后在「木」这个字中间,它又加了这一部分,表示是树上面长的刺,这是不成文的。就像那个「果」字,树上面那个「田」,它不是成文的,它是个不成文的一个符号。翻过来看「巢」。

  学生读诵:巢ㄔㄠˊ。(金文)(小篆)。巢是鸟巢的象形。小篆与金文巢字略同,上像鸟营筑的巢,下从木,像巢高架在树上。

  备注:《说文》:「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段注:「像其架高之形。」

  典籍所见:(1)居住。《汉书.叙传上》:「妫巢姜于孺筮兮。」(2)上古人类所居曰巢。《礼记.礼运》:「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巢。」

  常用词:鹊巢,倾巢而出。

  教授:这也是在已成文的「木」上面加些符号,像鸟巢。金文与小篆有些不同,但大意是一样。金文底下也是木,上面也是像鸟筑的巢。下一个字看「冃」。

  学生读诵:冃ㄇㄠˋ。(甲文)(小篆)。冃是帽子的象形。

  备注:《说文》:「小儿及蛮夷头衣也。从冂;二,其饰也。」段注:「冃卽今之帽字也。」按:古文字学者有以为甲文上像羊角之饰,今湖南小儿头衣,常绣作兽头形,上出两耳谓可辟邪,与甲文此字状极相似。(引备一说)

  冃是个部首字,凡由冃组成的字,多与冠冕有关,如:冕、冒等。

  常用词:帽子,乌纱帽。

  板书:

  教授:同学们看看小篆,是帽的象形,当中这两横,《说文》说是帽子上面的纹饰、装饰,好看。看甲文,古文字学者有认为上面这个是一种装饰,还认为现在湖南地方,很多小孩的帽子上面还是有这种装饰,据说可以避邪。看下一个字「巾」。

  学生读诵:巾ㄐㄧㄣ。(甲文)(小篆)。巾是佩巾的象形。

  备注:《说文》:「佩巾也。从冂,丨象纟也。」《玉篇》曰:「本以拭物。后人着之于头。」

  典籍所见:(1)覆盖器物用的布。《国语.周语》:「陈其鼎俎,净其巾幕。」(2)盥洗后用来擦拭的布巾。《礼记.内则》:「盥卒授巾。」(3)覆盖。《庄子.秋水》:「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常用词:纸巾,毛巾,巾帼英雄。

  教授:这个字「巾」,「从冂」,当中这一竖是增体,它不成文,「象纟也」,像那种冂,就是一种垂下来的丝。所以这个巾字,当中这一竖是不成文的增体。典籍所见第三,我们前两天说过,《庄子.秋水》,我们有个小同学还会背这一则。接下来,「弁」。

  学生读诵:弁ㄅㄧㄢˋ。(甲文)(金文)(小篆)。弁是两手捧起皮弁的象形。甲文、金文像两手捧弁之形,小篆是从甲文、金文递变而来。

  备注:《说文》:「冕也。周曰覍,殷曰吁,夏曰收。从皃,象形。弁,或覍字。」

  典籍所见:(1)古冠名,《书经.金藤》:「王与大夫尽弁。」(2)惊惧。《汉书.王莽传》:「予甚弁焉,予甚栗焉。」

  教授:看甲文,像两手捧起一个帽子的样子,金文还是一样,小篆就变化很大。《说文》说「从皃」。

  板书:

  在前面我们看过「皃」字,「从皃」,上面那一部分:

  板书:

  增体的符号。而我们现在楷书写的这个「弁」字,跟哪一个最像?看一看,应该是甲、金文。甲文、金文,更像我们现在楷书用的这个「弁」字。小篆,皃字,这个字的上面这符号是增体。甲文、金文,双手这个拱已经成文。当中的一个皮弁的样子,画的是一个四方,或者像金文那个形状,这是不成文的增体的象形。再看下一个字,「衰」。

  学生读诵:衰(蓑)ㄙㄨㄛ。(金文)(小篆)。衰(蓑)是用草编成雨衣的象形。金文像草编成的蓑衣,小篆是从金文递变而来,加了「衣」为意符。

  备注:《说文》:「艹雨衣。秦谓之萆。从衣,象形。」段注:「衰俗从艹作蓑。」

  典籍所见:(1)微弱。《后汉书.班超传》:「臣老病衰困。」按:疑编草为雨衣,因不致密,故引申为衰弱,衰败,再引申为倒霉之义。(2)减少。《战国策.赵策》:「日饮食得无衰乎。」(3)年老。《淮南子.主术》:「年衰志悯。」(4)用粗麻布做成的毛边丧服。《礼记.丧服小记》:「斩衰,括发以麻。」

  常用词:衰落,盛衰兴废。

  教授:看金文,像用草编的雨衣。同学们看过蓑衣吗?蓑衣一般是用棕榈编的,也有用草编的。由于用草编成蓑衣,它总是稀稀的,不是太致密。我们在典籍所见里面第一,这个衰困,大家一定要想一想,衰本是雨衣,怎么会变成衰败?按语里面,疑,也是不敢确定,疑编草为雨衣,不是太致密,所以引申为衰弱、衰败;再引申为什么?倒霉。现在口头上常听说什么?好衰,听过吗?我今天好衰,意思说很倒霉。为什么这个雨衣会变倒霉?我说疑,可能,也不敢确定,可能是因为它编得不能够很致密,有稀疏的地方,所以引申为衰弱。下一个字,「兂」。

  学生读诵:兂ㄗㄢ。(甲文)(小篆)。兂是人头上戴发簪的象形。甲文像女人头箸簪之形。小篆从人,甲文从女,古人男女都用兂固定头发,如杜甫诗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以为证。

  备注:《说文》:「首笄也。从人,匕象簪形。簪,俗兂,从竹从朁。」段注:「篆右象其叉,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左象其所抵以固弁者。」

  典籍所见:(1)头簪。《史记.外戚世家》:「夫人脱簪珥叩头。」(2)插,戴。苏轼《答陈述古诗二首之一》:「城西亦有红千叶,人老簪花却自羞。」

  板书:

  教授:当中这是人字,红的这部分是来簪头发的,甲文当中是个女字,看得出来吗?上面是她的发簪。哪一部分是增体?

  学生:头发上面。

  教授:对了,头上红的那部分,发簪,它不成文,人是已成文,发簪算增体。甲文部分也一样,女字是成文。接下来,「舍」。

  学生读诵:舍ㄕㄜˋ。(金文)小篆。舍是房屋的象形。

  备注:《说文》:「市居曰舍。象屋也。囗象筑也。」

  典籍所见:(1)宾馆。《尚书.大传》:「以朝车送之舍。」(2)军行三十里为一舍。《左传.僖公廿八年》:「退三舍避之。」按:疑或因古代行军约三十里需要驻扎休息,所以三十里为一舍。(3)布恩德曰舍。《左传.昭公十五年》:「施舍不倦,求善不厌。」(4)止。《论语.述而》:「舍之则藏。」(5)舍弃。《孟子.尽心》:「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按:舍与舍为两字,《说文》舍:「释也。从手舍声。」舍与舍同音通假。

  常用词:舍身取义,锲而不舍,舍我其谁,舍己为人。

  教授:《说文》:「市居曰舍。象屋也。」「囗」这个符号象筑也。哪一部分成文?「囗」这一部分是已成文,上面的是像屋形。典籍所见第二,我们引到《左传》,「退三舍避之」。三舍是什么意思?一舍是三十里,三舍,退九十里。为什么舍当三十里讲?这里我的按语,也是疑,或者是因古代行军大约三十里就需要驻扎休息。三十里,因为行军他需要带各种装备,他走不是很快,行三十里就需要驻扎休息,所以舍当三十里来讲、来解释。我认为它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舍」当三十里说。典籍所见里面第五,说到「舍」与另外一个「舍」字,说它是同音。你怎么知道?要说得出来。

  学生:声子跟声母同音。

  教授:真好。形声字声子跟声母的关系,舍是声母,加提手旁的是从手舍声,形声字,它是声子,声子与声母之间它一定是同音,在形声字里面。所以像这种地方,同学们以后你们读经典,碰到这个情况,如果上下文你读不通,你稍停一下,想一想,它是不是同音通假?是不是另外一个字?譬如你碰到这里「舍」,本来是市居,怎么这里跟舍弃的意思一样?你一想它,它可能是提手旁的这个「舍」。所以我们学过文字学,帮助同学们读经典的时候会方便很多。接下来,「向」。

  学生读诵:向ㄒㄧㄤˋ。(甲文)(金文)(小篆)。向是在房子的墙壁上开了一个窗户的象形。甲文、金文和小篆同,「宀」像房屋正视之形,「囗」像窗牖形。

  备注:《说文》:「北出牖也。从宀囗。《诗》曰:塞向墐户。」

  典籍所见:(1)方位。《霞客游记》:「南北向皆有脊中亘。」(2)对着,朝着。《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上。」(3)接近。《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4)往昔。《庄子.寓言》:「若向也府,而今也倾。」(5)假如,假设。《后汉书.张衡传》:「向使能瞻前顾后。」

  常用词:欣欣向荣,所向披靡,改恶向善。

  教授:「向」这个字,后面宀像房屋,我们昨天在黑板上还把它加盖好了,这个宀,这是已成文。那个窗户,画一个框框,它不是成文的「囗」字,所以这个窗户是增体的一部分。《说文》说「北出牖也」,使我想起今天早上,我们昨天不是下了一阵雨吗,天气凉爽了,前两天好闷热。我住那个地方,后面窗子开开,一阵凉风吹过来,觉得非常的享受。我就想起,好像也曾经要同学们下载过一篇文章,陶渊明给他儿子写的那篇信:「与子俨等疏」。

  板书:与子俨等疏

  给他儿子俨等疏,同学们下载下来,好好的读,一篇非常非常好的文章,最好能够背得,那更是一种享受。里面提到,陶渊明跟他儿子说:「常言五六月中」,天气热不热?热。「北窗下卧」,朝北的窗子开开,在底下躺着。「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一阵阵凉风吹来,觉得舒服吗?「自谓是羲皇上人」。

  板书:自谓是羲皇上人

  在北窗下,五、六月中天气很热,躺在北窗下那里,遇凉风一阵吹来,感觉得非常舒服,舒服得像什么?像是羲皇上人。羲皇是谁?伏羲氏,还可以叫他庖羲氏。他认为舒服得像那个时代,那种无忧无虑的时代的人那么舒服。「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剩下的由同学们自己查去,我只记得这几句,他高兴得、享受得像羲皇上人。同学们也能享受到,你只要碰到凉风吹进窗口,你坐在那,你一定感觉到,你说我现在就是羲皇上人。要能学会做羲皇上人,这是非常重要。这个向字让我们学会做羲皇上人。好,接下来看下一个字,「齿」。

  学生读诵:齿ㄔˇ。(甲文)(金文)(小篆)。齿像人张口露出的前齿。

  备注:《说文》:「口龂骨也。象口齿之形,止声。」段注:「者,象齿。余口字也。」按:甲文与《说文解字》古文齿字作「」相近,像张口见齿之形。金文、小篆加「止」为声符。

  典籍所见:(1)年龄。《论语.宪问》:「没齿无怨言。」(2)排列。《吕览.直谏》:「不谷免衣襁褓而齿于诸侯。」(3)如牙齿般排列的物体。《晋书.谢安传》:「过户限,心喜,不觉屐齿之折。」(4)说,谈。《世说新语.简傲》:「不足齿,人伧耳。」

  常用词:没齿不忘,何足挂齿。

  教授:大家看看,金文、甲文、小篆,哪一个字最可爱?

  学生们:甲文。

  教授:我也觉得,真是可爱,就像天真活泼的小朋友,他那几颗稀稀落落的牙齿,你看到它就可爱。后来金文加一个止,是加了声符。这个字,根据小篆来说的话,止是已成文,底下那些牙齿都是不成文的增体。下一个字,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夫」。

  学生读诵:夫ㄈㄨ。(甲文)(金文)(小篆)。夫指成年男子。甲文、金文及小篆,下为「大」字,指正面站立的人。「-」为指示符号,像人头上的发簪。古代男子成人后,则束带、缨冠、佩簪,表示是已成年的人。

  备注:《说文》:「丈夫也。从大一,一以象兂也。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古文字学者有以为,「夫」与「大」二字,古本为一字(引备一说)。

  典籍所见:(1)古代称成年男子为「夫」,后泛称男子。《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2)文言文中的发语词,表提示作用。《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3)文言文中指示形容词。相当于「此」、「彼」。《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常用词:农夫,匹夫有责,万夫莫敌。

  教授:「夫」,这个字是在已成文的正立的人,上面它加了一个发簪,表示是已成年的人。后面《说文》说:「丈夫也。从大一」,这个「一」不是一二三的一。《说文》它说解的例子,从某,那个某一定是成文的;从某某,这两个字也一定都是成文的。所以在此地「从大一」,在许慎看来这个「一」是已成文的一二三的一,而实际上它不应该是已成文的。他底下又来解释「一以象兂也」,这个「一」,就是「从大一」有可商量,他说「大一」的一,那个「一」不是一二三的一。他又解释什么叫丈夫,他说周代的制度八寸是一尺,「十尺为丈」,十尺是多少?八寸是一尺,十尺是八十寸,八十寸就称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这个算数我算不清楚,同学们算得清楚吗?我一直算不清楚他这里说的。接下来看按语,古文字学者,这个「夫」,它与古文字的「大」,他们认为这两个字是一字。这是告诉同学们,古文字有这样的说法,「夫」。

  接下来看下一个,「省体」的象形。先读一遍,「丘」。

  学生读诵:丘ㄑㄧㄡ。(甲文),(金文)(小篆)。丘是两座山峰的象形。甲文像两座如山峰的土丘,金文、小篆是从甲文讹变而来。

  备注:《说文》:「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象形。」

  典籍所见:(1)山。《汉书.司马相如传》:「以登介丘。」

  常用词:山丘,丘陵,土丘。

  教授:从甲文看更清楚,山字我们看甲文是什么?三座山峰是吗?这里省掉一座,剩两座,所以我们说它是省体,「丘」。上次我记得有同学们问我一个问题:

  板书:

  往往我们写「丘」这个字少掉一笔,原因是什么?不是避讳,对孔夫子的尊敬。孔夫子名丘,我们不敢直称他丘,是尊敬。所以写的时候,把他这个字,本来是最后一笔省掉,应该是这样:

  板书:

  这样你会看不出什么字来,所以就省掉这一部分。这是山丘的丘,写,写成这样(),读的时候:

  学生:ㄇㄡˇ。

  教授:对了。古代也不敢直呼孔夫子的名,所以要读到这里的时候,读它为某,某某的某。

  板书:某

  这是对我们圣人的尊敬。下一个字「」。

  学生读诵:(堆)ㄉㄨㄟ。(甲文)(金文)(小篆)。是小山丘的象形,现写作「堆」。

  备注:《说文》:「小阜也。象形。」

  段注:「其字俗作堆。堆行而废矣。象小于阜。故阜三成,二成。」古文字学者有以为,「」(甲文)是「」(甲文丘)字的竖写。「」(甲文阜)是「」(甲文山)字的竖写,「山」与「阜」同,「丘」与「」同,以峰之多少,区别山与丘的大小。(引备一说)

  典籍所见:(1)高阜。《汉书.司马相如传》:「激堆埼。」(2)积,积聚《后汉书.王霸传》:「堆石布土,筑起亭障。」

  常用词:堆积,堆砌。

  教授:我们认得阜字,是吗?

  板书:

  这两个有什么不同?少一阶,是吧。它()比较高大,它()小,省体,省掉一部分。看下一个字,「乌」。

  学生读诵:乌ㄨ。(金文)(小篆)。乌是乌鸦的象形。

  备注:《说文》:「孝鸟也。象形。孔子曰:『乌,于(ㄨ)呼也。』取其助气,故以为乌呼。」段注:「鸟字点睛。乌则不。以纯黑故不见其睛也。」按:《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谓之雅(鸦)乌。」以乌毛羽纯黑,故不见目;秉性纯孝而反哺,故《说文》作「孝鸟」解。

  典籍所见:(1)黑色。《韵会》:「黑色曰乌。」(2)何。《汉书.匡衡传赞》:「乌能胜其任乎。」(3)发语词,表惊叹。《孟子.公孙丑》:「乌,是何言也。」

  常用词:乌云,爱屋及乌,月落乌啼。

  板书:

  教授:这两个有什么不同?它()全身黑的,眼睛也是黑的,看不到它的眼睛。一个鸟,一个乌,我们这里乌的金文,眼睛还特别明亮,看到吗?

  板书:功课完毕要回家去,先生同学大家暂分手,我们回去不要游戏,先把今天功课再温习,明朝会好朋友,明朝会好朋友,愿大家齐到校无先后。

  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我小学二年级时候,放学的时候就要唱这首歌。「功课完毕要回家去,先生同学大家暂分手,我们回去不要游戏,先把今天功课再温习,明朝会好朋友,明朝会好朋友,愿大家齐到校无先后。」好听吗?

  学生:好听。

  教授:现在要下课了,一起唱。跟着我唱好吗?慢慢哼。「功课完毕要回家去」;再来一次,「功课完毕要回家去」。再来,「功课完毕要回家去,先生同学大家暂分手」;「先生同学大家暂分手」。「功课完毕要回家去,先生同学大家暂分手」;「功课完毕要回家去,先生同学大家暂分手」。「我们回去不要游戏,先把今天功课再温习」;「我们回去不要游戏,先把今天功课再温习」。「功课完毕要回家去,先生同学大家暂分手,我们回去不要游戏,先把今天功课再温习,明朝会好朋友,明朝会好朋友,愿大家齐到校无先后」;「明朝会好朋友,明朝会好朋友,愿大家齐到校无先后。」以后每次下课回家就唱这歌。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课。     
   
   

汉字入门  刘克雄教授主讲  (第十五集)  2015/8/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6-181-0015

  教授:树师就帮读一遍:

  学生读诵:虍ㄏㄨ。(甲骨文)(金文)(小篆)虍(楷书)。虍是虎头的象形。甲文像虎头和大嘴。小篆是从金文递变而来。

  备注:《说文》:「虎文也。象形。」

  今只作部首字,凡由虍组成的字,多与老虎有关,如:虎、虔、虐等。

  教授:这是我们讲的省体的象形。昨天我们说到,乌鸦这个「乌」,从「鸟」把眼睛这一点省掉,是省体象形。这个「虍」,现在只当部首,它是由老虎这个虎字减掉底下那一部分,剩下一个虎头。所以在甲文里看到,这个虎头很大一个嘴巴,有点可怕吧。好,接下来翻过来,看「片」这个字。

  学生读诵:片ㄆㄧㄢ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体)。片是将「木」字剖开,右边一半的象形。

  备注:《说文》:「判木也。从半木。」段注:「谓一分为二之木。片判以叠韵为训。判者,分也。木字之半也。」按:古文字学者有以为是「床」字之初文,横看上像床板,下像足、桄(横木)之形。(引备一说)

  典籍所见:(1)偏。《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2)小的,单,薄。《宋史.王若海传》:「高宗尝以片纸书若海名。」又如《郑板桥.咏雪》:「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片为部首字,凡由片组成的字,多与木有关,如:牍、版、牗等。

  常用词:片甲不留,片言折狱。

  教授:这个「片」字,刚才读的有郑板桥的《咏雪》,第一句是「一片二片三四片」。由此可见,这诗很容易作,「一片二片三四片」。希望各位同学也慢慢练习,就像他这样。等到你练习多了,你就能知道诗是最精炼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你看他好像是信口出来,「一片二片三四片」,因为郑板桥他除了画好,他诗也作得好。所以看起来好像是信口出来,实际上都经过种种的锤炼。同学们可以日常哪怕你用诗句一句二句来记日记,久而久之慢慢就能成为很美的诗句。再看这个字:

  板书:

  本来是「木」,当中剖开,「片」。下一个字,「幺」。

  学生读诵:幺ㄧㄠ。(甲骨文)(金文)(小篆)ㄠ(楷体)。幺指一束细丝,是纟的本字。甲文作,实纟之初文,《说文》幺训「小也」,是由纟的本义「细丝也」所引申。

  备注:(1)排行最末的。如:幺叔、幺妹。(2)指数目一。如电话号码、打牌或掷色子,称最小的数目一为幺。

  教授:这个字看到甲文、金文,它省略纟下面那一部分。

  板书:

  「纟」是细丝,一束的细丝,这是漏出来的絮,丝的絮。把底下这部分省略,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这个「幺」字,所以由「细丝也」引申为有小的意思。这是象形有这种省体象形。以上我们介绍的是象形。假如造字的方法只有象形这一样,那么同学们看:

  板书:

  小桌子,「几」。上面:

  板书:

  表示什么?用象形的方法在桌子上放一盆花,这是象形的方法。那待会这盆花移走了,那他在桌子上面换了一样东西:

  板书:

  教授:这是什么?

  学生:鲲,北冥鲲。

  教授:对了。这是个鱼缸,桌子上面有个鱼缸,鱼缸这条鱼同学们都认识牠,名字叫北冥鲲。

  板书:

  桌子上面,北冥坤又被端走了,换个什么?简册。如果我们的汉字只有象形这个方法来创造文字的话,那你看,那就是不胜其繁。待会这北冥鲲,它又换了一条龙门鲤,又重新再画一个,所以就繁不胜繁。因此,咱们的祖先真是有智慧,他想出一个办法:

  板书:

  画这条长线,再一条短线,来代表一样东西在另外一样东西的上面,上面这个小横可以代表花瓶、北冥鲲、龙门鲤,还有简册种种。这就是我们现在写的,由它本来是这样,后来上面这一短横,可以演变成这样:

  板书:

  到了小篆有这样写的:

  板书:

  这个没有理由,这个没有道理。到了现在,我们现在写的:

  板书:上

  上。一样东西在另外一样东西的上面,它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它不是画的北冥鲲,它也不是画的桌子。把它倒过来,同学们当然知道:

  板书:

  这就是「下」。上、下。这种用抽象符号创造出来的文字,我们称它为指事。它不是实体的东西,可以用线条描绘,一百五十一页,这里对指事有个说解。妳读一遍指事:

  学生读诵:指事。《说文解字序》:「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所谓指事,就是以符号表示事象的意思。因为事情没有具体之形可象,只能用抽象符号表示事情的通象,来指明其事。使人看见它可以识得它的事象;观察它可以发现它的意思。例如「上」,是指一件东西在另一件东西的上面;「下」,是指一件东西在另一件东西的下面,这就是指事。

  指事与象形一样,也分正例与变例,所谓纯体指事(即正例),就是不增、不减、不变的单纯形体。例如用「一」来表示任何一件事物;用「八」来表示分别;用「亼」表示三合。都是用单纯的形体来指示某种事象。变例分三种:

  1、增体指事。所谓增体,是在原已成文的形体外,再加上不成文的符号。有所增符号表示某种事情的,如「夹(ㄕㄢˇ)」,从「大」,所增的「」,表示腋下藏着东西。还有一种是以所增的符号指示某个部位,如「亦」,从「大」,所增的「」,指示腋下的部位。前者所增都是物之通象,后者所增都是虚的符号。前者必非名词,后者必为名词。

  2、变体指事。所谓变体,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位置的变更,如「人」字,本为纯体象形,倒过来成为(ㄏㄨㄚˋ),便是变体指事,表示人起了变化。另一种是笔划的变更。如「大」本为纯体象形,下面的脚交叉起来,成为「交」便是变体指事,表示两脚相交。

  3、省体指事。所谓省体,就是在原已成文的形体内,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减省部分笔划,来表示某种事象。如「口」为纯体象形,本已成文,省去上面的一横,成为「凵」,表示张口,便是省体指事。

  教授:好。

  板书:

  这一横这个符号,代表数目字的「一」,可以说是一个人,一支花瓶,一张椅子,它是通象,不确指哪一样。

  板书:

  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分开相背的现象,我们现在写成「八」,有分开、有背的意思。这是一种指事符号,不是确实有一样事物可以让你来描画的,「八」。再看:

  板书:

  三个线条表示汇集在一起,这也是抽象的符号,没有具体的事物。

  板书:

  这是什么?

  学生:大。

  教授:大不大?

  学生:大。

  教授:它已成文,是象形文字。

  板书:

  加这两点,是抽象的符号,写成什么?

  板书:亦

  它是用这两点来指出人腋下的位置,我们现在写成这个「亦」。这是增体的指事。

  变体指事:

  板书:

  这个()同学都认识,记得吗?这个样子,侧面,人的侧面。

  板书:

  把它倒过来,由这个字,倒过来表示变化,,它不正常,变化了,这是字。

  省体指事:

  板书:

  把上面这部分省略掉:

  板书:

  省略笔划,是一种省体的指事。因此,指事变例有三种:增体,变体,省体。接下来我们看举例,「一」,读一遍:

  学生读诵:一ㄧ。(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一指数目一。甲文一、二、三、四,皆为累积笔划,代表数目,四字到了小篆,则变为假借。

  备注:段注:「一之形。于六书为指事。」

  典籍所见:(1)数之始。《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2)初次。《左传.僖公五年》:「一之为甚,其可再乎。」(3)专一。《礼记.礼运》:「欲一以穷之。」(4)皆,全。《荀子.礼论》:「一使足以成文理。」(5)统一。《孟子.梁惠王上》:「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常用词:一心一意,一表人才,一帆风顺,沧海一粟。

  教授:接下来读「二」、「三」。

  学生读诵:二ㄦ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二指数目二。是积两个「一」,代表「二」的数目。

  备注:《段注》:「两画当均长。今人上短下长便是古文上字。」

  典籍所见:(1)不专一。《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其子有二心,故废之。」(2)改变。《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3)并列。《史记.淮阴侯传》:「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

  常用词:一分为二,一清二白,一乾二净。

  学生读诵:三ㄙㄢ。(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三指数目三。是积三个「一」,代表「三」的数目。

  备注:《说文》:「数名。」

  典籍所见:(1)表示多。《论语.公冶长》:「三思而后行。」(2)反复。《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

  常用词:约法三章,三顾茅庐。

  教授:再接下来读四。

  学生读诵:四ㄙ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四指数目四。甲文、金文是积四个「一」,代表「四」的数目;到了小篆,以积画过多,不便识写,因此,四至九数,皆是假借而来。

  备注:古文字学者,疑「四」是从「泗」假借而来;「五」是指纠绳器;「六」是从「入」假借而来;「七」是「切」的初文,「八」表示「分别」,「九」是人的肘部。(详见「五」、「六」、「七」、「八」「九」字下说解。)

  典籍所见:(1)数名。《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2)多方面。《史记.苏秦张仪列传》:「天下四分五裂。」

  常用词:文房四宝,四面八方,四通八达。

  教授:数目字的:

  板书:一

  「一」,画一横,它不确指某一样东西。二呢?

  板书:

  画两横。三:

  板书:

  三横。四:

  板书:

  四横,代表数目的四。五呢?

  板书:

  容易认吗?不好认了。所以三,一、二、三用积数,到第四就假借:

  板书:泗

  水名的泗,这个「泗」字。第五,同学们看我们这个数目字的「五」。甲文和金文的写法,古文字学者他们有的认为五是一种纠绳器。什么是纠绳器?同学们放过风筝吗?用来缠绳子的。这个「五」像不像?用来缠绳子的纠绳器。树师,妳把五、六、七、八、九都读一遍,到十都可以。

  学生读诵:五ㄨ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指数目五。

  备注:古文字学者有以为,甲文五字,疑本义为纠绳器,后被假借为数目的五。

  典籍所见:(1)数目五。《尚书.尧典》:「五载一巡守。」(2)队伍,与「伍」通。《商君书.画策》:「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

  常用词:五体投地,五谷丰登。

  教授:这是「五」字。因为积画积到一、二、三、四、五画就很不容易认了,认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就假借纠绳器当作「五」这个数字。第「六」:

  学生读诵:六ㄌㄧㄡ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六指数目六。

  备注:甲文六,据古文字学者以为,是从甲文「入」字,假借而来。

  典籍所见:(1)数名,指数目六。《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常用词:五脏六腑,五颜六色。

  教授:这个字在甲文、金文,它是当作出入的「入」,就藉这个「入」字来代表数目字的「六」。这跟刚才我们说的一样,如果完全用积画,不但麻烦,而且你要认它到底是指的什么数目,我们要算一、二、三、四、五、六,慢慢去算,很麻烦。再看下面「七」:

  学生读诵:七ㄑㄧ。(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七是数目的七字。

  备注:古文字学者有以为,甲文、金文七字,是切字的初文。后因七被借为数目名,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不另造加刀的「切」字,代表本义。(引备一说)

  常用词:北斗七星,七言律诗。

  教授:这个字,甲文、金文,你看出一横,然后当中一竖,代表切开。然后到了小篆,当中那一竖底下起了变化。然后再由它,小篆再变到隶楷,就是我们现在写的七。这本在古文字里面是切的意思,它被假借为数目的七。要再用到本义切的时候怎么办?它就再加一个刀,表示切。「八」,妳念一遍:

  学生读诵:八ㄅㄚ。(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体)。八本义是相背分开,后被借为数目的八。甲文、金文和小篆相同,都是像分别相背的抽象符号。「分别相背」,可以指人,可以指物,可以指一切分别相背的现象。

  备注:《说文》:「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典籍所见:(1)数名。《管子.五行》:「地理以八制。」(2)多方面。《晋书.慕容德传》:「滑台四通八达,非帝王之居。」

  常用词:四维八德,八仙过海。

  教授:刚才我们黑板上写过这个字,我们说它是一种通象,不专指一样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物,这是用抽象的符号代表分别、相背的意思。然后,借它为数目的八。下一个,「九」:

  学生读诵:九ㄐㄧㄡ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九指数目九。

  备注:先师林尹先生《文字学概说》:「『九』象征一种极曲折的线条,引申作数目之极。」按:古文字学者有以为九像肘形,臂节屈曲。既假肘之象形字以为数名之九,遂不得不另制形声之肘以代之。(引备一说)

  典籍所见:(1)表示极多。《释三九》:「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九,以见其极多。」(2)极阳的数。《公羊传.庄公十九年》:「诸侯壹聘九女。」又《易经》凡阳爻皆称九。如干卦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及上九。

  常用词:三教九流,九九归一。

  教授:这个「九」字,从甲文、金文以及小篆看起来都是非常弯曲的线条,所以林老师他解释它是一种极曲折的线条,然后引申为数目的九。数目的九代表多的意思,我们形容很高的天上,九重天;形容很深的地下,九泉,九泉之下。代表多。为什么九会代表多?数目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到十又回到一,所以九代表数目极多。因此有一篇叫做《释三九》的,说到三,三就已经代表多,九是代表极多。《释三九》是谁作的,有同学知道吗?

  板书:汪中。

  清代汪中。同学们看后面,「十」。

  学生读诵:十ㄕˊ。(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十是数目十。一是数目的开端,积画到十,便又转而回到了一,这是十进制计数法。为了与一字区别,十字的甲文变为竖写的「丨」,再变为「」(中间为圆点),再变为「」(中间为短横),再变为「十」(中间为长横),最终变为小篆、隶、楷的写法「十」。

  备注:《说文》:「数之具也。」

  典籍所见:(1)多。《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2)完整。《周礼.天官》:「以制其食,十全为上。」

  常用词:十全十美,十拿九稳,闻一知十。

  教授:数目从一到九,然后九之后十进制它又回到一,为表示跟前面一的分别,所以它变成竖写:

  板书:

  甲文这代表十。在金文里面,碰到这种长的,竖的线条,它往往当中加点:

  板书:

  来让这个竖的长线条感觉到美观一些。后来中间这一点,它又变成小的横画:

  板书:

  再演变,小的横画又加长了:

  板书:

  这个字我们就很容易认识,现在我们写的十。同学们看到金文的写法,就是当中加了点的,长的线条求其美观。下一个字,刚才我们已经解释过,现在妳再读一遍「上」、「下」:

  学生读诵:上ㄕㄤˋ。(甲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上是上下的上。甲文、金文字,上画短于下画,表示一物在另一物的上面,丄为小篆,后又隶变为「上」。

  备注:《说文》:「高也。指事也。」

  段注:「指事者不泥其物而言其事。丄丅是也。」按:为古文上字,「丄」是小篆的上字。

  典籍所见:(1)上升。《易经.需卦》:「云上于天。」(2)到,就。《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上道。」(3)皇帝。《史记.高帝本纪》:「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4)尊长。《孝经》:「忠顺不失,以事其上。」

  常用词:承上启下,锦上添花。

  下ㄒㄧㄚˋ。(甲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下是上下的下。甲文和金文下字,上画长于下画,表示一物在另一物的下面。字形演变同上字。

  备注:《说文》:「底也。从反(古文上)为。」段注:「有物在『一』之下也。」

  典籍所见:(1)在低处的。《左传.僖公十五年》:「群臣敢在下风。」(2)下属。《易经.彖上传》:「上下交而其志同。」(3)退让。《论语.颜渊》:「虑以下人。」

  常用词:闻名天下,笔下生花。

  教授:同学们看甲文的上与下。

  板书:

  为什么这是弧线,也不是规整的弧线,它是不规整的直线,原因都是刀刻不便,在硬的龟甲上刀刻不便,往往会走样,他不是故意的。看下一个字,「永」。

  学生读诵:永ㄩㄥˇ。(甲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永像河水长流。小篆与甲文、金文略同,都像河水长流有波纹的样子。

  备注:《说文》:「长也。象水巠理之长。《诗》曰:『江之永矣。』」段注:「巠者,水脉。理者,水文。」

  典籍所见:(1)恒久、久远。《论语.尧曰》:「四海困穷,天禄永终。」(2)吟咏;同「咏」。《书经.尧典》:「歌永言。」

  常用词:永志不忘,永垂不朽。

  教授:同学们看甲文、金文、小篆,这个「永」字,字形略同,是像河水长流。同学们一定会问,它是象形吗?还是指事?我们说过指事是通象,而且指事它不是名词,以词性来分别,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是永远、长远的意思。如果是水呢?它是象形还是指事?

  学生:象形。

  教授:水就是象形。以词性来分别,水是名词,象形。这个永是永远、长远的意思。把这个永字反过来写,就是下面一个字,「(派)」。读一遍:

  学生读诵:(派)ㄆㄞˋ。(甲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派)指江河分支的小流。甲文、金文、小篆,像河流斜出有旁枝的样子。永是长流,反写为「」,表示与长流相反,小的支流。为流「派」、门「派」的本字,派为假借字,假借字行,而本字废,典籍多用「派」为「」。

  备注:《说文》:「水之衺(ㄒㄧㄝˊ)流别也。」按:古文字学者有以为「」与「永」,甲文、金文同为一字。(引备一说)

  典籍所见:(1)江河支流。《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出江派而风翔,入京师而雷动。」(2)人、事或学术的分支系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然则利交同源,派流则异。」

  常用词:门派,流派,派遣。

  教授:刚才我们认识「永」字,代表长远,把它反过来写是,代表分支,不是主流。接下来看下一个字,「交」。

  学生读诵:交ㄐㄧㄠ。(甲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交指人两脚相交。甲文、金文、小篆,像人两脚相交之形。

  备注:《说文》:「交胫也。从大,象交形。」段注:「谓从大而象其交胫之形也。」

  典籍所见:(1)纵横错杂。《孟子.滕文公上》:「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2)相接、接触。《楚辞.九歌.国殇》:「矢交坠兮士争先。」(3)往来相好。《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相会的时候或地方。《左传.僖公五年》:「其九月、十月之交乎?」

  常用词:交叉,交通,刎颈之交。

  教授:这个「交」字,甲文、金文、小篆,同学们看看,哪一个最形象?是不是甲文?大家都同意。它是两脚相交,这个姿势恐怕站不久,交。所以交通的「交」原来是跟人两脚相交、交叉的本意引申的。再看下一个字,「旡」。

  学生读诵:旡ㄐㄧ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旡指饮食不当,导致不得喘息的样子。

  备注:《说文》:「饮食气屰(ㄋㄧˋ)不得息曰旡。从反欠。」

  旡是部首字,但所从之字都不常用,不再举例。

  教授:这个字,同学们看看甲文,底下是个人字,上面你看它气好像很不舒畅,这是饮食不当而气逆的样子。所以我们看出甲文非常形象,到小篆,尤其到了隶楷就变化很多。接下来,下一个字,「出」。

  学生读诵:出ㄔㄨ。(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出指外出。甲文、金文「凵」外面的部分是指示符号,表示洞穴;里面的部分「」是脚印。古人有居穴者,「凵」与「」两者组合,表示从居穴出来。小篆、隶、楷是甲文、金文的讹变。

  备注:

  典籍所见:(1)自内至外也。《诗经.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2)产生。《易经.说卦》:「万物出乎震。」(3)表现。《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4)出外。《孟子.告子下》:「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常用词:出版,出神入化,人才辈出。

  板书:

  教授:大家看黑板这个字,底下像可以居住的坎陷,一个地洞这一类。人住里面要出门的时候,就画个脚印向外。这是脚印,这样写是向外,脚指在外面,人从居处出去、出门。金文由甲文演变过来,小篆就变得很多:

  板书:

  小篆。到我们写的隶楷:

  板书:出

  像是两个山,两个山怎么会有出的意思?不会有的。我们一追溯,原来是这个字(),清清楚楚。再看下一个字,「入」。

  学生读诵:入ㄖㄨ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入像尖锐可入物。甲文、金文和小篆,上端尖锐,像可以入物。

  备注:《说文》:「内也。象从上俱下也。」

  典籍所见:(1)收进。《史记.孟尝君传》:「岁余不入。」(2)接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3)落。《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常用词:一门深入,入木三分,入乡随俗。

  教授:这个字,我们书本上都很清楚,甲文、金文、小篆上面是很尖锐。所以《说文》它说:「内也。象从上俱下也。」我们看下一个字,「才」。

  学生读诵:才ㄘㄞˊ。(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才像草木初生。甲文像植物从地下刚发芽的形态,上像初生的嫩芽,中「一」指地,下像其根。金文及小篆是从甲文演变而来。

  备注:《说文》:「艹木之初也。从丨上贯一,将生枝叶也。一,地也。」

  典籍所见:(1)天赋。《孟子.告子》:「非天之降才尔殊也。」(2)假借为「材」。《诗经.鲁颂》:「思无期,思马斯才。」(3)方、始。《晋书.谢安传》:「才小富贵,便豫人家事。」

  常用词:德才兼备,真才实学,一表人才。

  教授:同学们看甲文:

  板书:

  这像地面,这像草木的根,刚刚发出的小嫩芽,这是甲文。金文大意也是一样:

  板书:

  金文。到小篆才有了变化,意思还是:

  板书:

  这代表根,地平面,代表刚刚冒出的嫩芽。所以我们现在说:

  板书:才

  才有什么?开始,有开始的意思。看下一个字,「端」。

  学生读诵:端ㄉㄨㄢ。(甲文)(金文)(小篆)(隶书)端(楷体)。端指草木初生。甲文中的端字增加了几点,像水形,水可养植物。上像植物初茁渐生歧叶的形状。金文和小篆是从甲文演变而来。端是开始,发端的本字,端是假借字。

  备注:《说文》:「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段注:「一,地也。『山』象初生。一下则象其根也。」

  典籍所见:(1)事物的起始。通「端」。《汉书.艺文志》:「言感物造端,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材知深美。」(2)器物的尖端。《周礼.冬官考工记》:「已下则摩其端。」

  板书:

  教授:甲文。演变到金文:

  板书:

  再到小篆:

  板书:

  隶楷:

  板书:端

  这一横都代表地面,然后草木的根刚刚发芽,发端。由甲文、金文变到小篆,都还清楚看得出来,端。同学们手上有没有带林老师的《声韵学通论》,有吗?这里也没有。

  板书:端此

  前人写信在末了常常用这两个字,看过吗?

  学生:看过。

  教授:这是什么意思?这个就不是按本义的意思,本义是发端,它这应该是借义。同学们想一想,我已经提醒你们,它该是哪一个字的假借?想到大胆说出来:

  学生:专。

  板书:专

  教授:有同学们告诉我了。前面写书信,写到最后专此,敬颂,日期,某某顿首,专门为这件事我写了前面这封信,这个「端」当「专」。同学们看下面一个字,「之」。读一下:

  学生读诵:之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之本义为前往。甲文「一」指地面,「」是脚印,有行走与前往之义。金文、小篆是从甲文递变而来。

  备注:

  典籍所见:(1)往。《孟子.滕文公》:「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2)诸、之于。《孟子.滕文公》:「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3)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4)和。《孟子.万章》:「得之不得曰有命。」(5)此,这个。《诗.周南》:「之子于归,宜其家人。」(6)表示「的」。《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

  常用词:言之有理,之乎者也,天之骄子。

  教授:同学们看甲文:

  板书:

  这个我们认识,告诉我:

  学生:脚印。

  教授:脚印,代表走的意思。因此在典籍里面,「之」往往当作:

  板书:往

  往。由它演变到金文,同学们看,脚印,它那个脚掌就省略了;然后再变到小篆,就看不出本来是脚印。所以我们现在很高兴能看到甲骨文,能更明确的明白这个「之」原来是前往的意思。下一个字:「至」。

  学生读诵:至ㄓ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至指到来、到达。甲文「至」的上部「」是甲文矢「」的倒置,从矢射「-」,「-」像正鹄(ㄍㄨˇ,即箭靶)。矢射到箭靶上,表示到达。金文和小篆是从甲文演变而来。

  备注:

  典籍所见:(1)到达、来到。《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2)大、完善。《孝经.开宗明义章》:「先王有至德要道。」(3)极。《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按:射中靶心,表示极准确。故引申为极至。

  至是个部首字,凡由至组成的字,多有到的意思,如:到、臻等。

  常用词:至高无上,骨肉至亲,福至心灵,自始至终。

  教授:看到甲文是一支箭射到箭靶上,所以至有到达。再看到典籍所见第三,我们按语说到箭射中靶心表示极准,所以引申为极至,像《陈情表》里面说的「至微至陋」,引申为极。下一个字:「文」。

  学生读诵:文ㄨㄣˊ。(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文像线条相互交错。

  备注:《说文》:「错画也,像交文。」段注:「错画者,交错之画也,文之本义,像两纹交互也。纹者,文之俗字。」

  典籍所见:(1)文字。《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2)文采。《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礼节、仪式。《论语.子罕》:「文王既殁,文不在兹乎?」(4)纹理。《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地文。」(5)掩饰。《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6)文饰。《荀子.儒效》:「小雅之所以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

  常用词:文化,文学,文以载道。

  板书:纹

  教授:同学们看甲文()是线条交错,有文采的样子。然后,后世写成这个「纹」字,纹理。这段玉裁就已经告诉我们了,「纹者,文之俗字」,看到吗?我们一开始讲到这个文和字的分别,大家还记得吗?文和字怎么分别?文是什么?

  学生:独体。

  教授:独体。像什么?象形、指事造出的文字,叫文。字是什么?

  学生:合体。

  教授:合体,是将已造出的文合起来,组合起来,就是后来的会意、形声。这是文与字的分别。所以这个文本义就是我们这里说的,是交叉的线条,显出有纹理。再看下一个字:「齐」。

  学生读诵:齐ㄑㄧˊ。(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齐指禾麦吐穗平整。甲文、金文虽有参差,实则高矮是一样整齐的。

  备注:《说文》:「禾麦吐穗上平也。象形。」段注:「从二者,象地有高下也。禾麦随地之高下为高下。似不齐而实齐。参差其上者,盖明其不齐而齐也。引伸为凡齐等之义。」

  典籍所见:(1)整齐《荀子.王霸》:「无它故焉,四者齐也。」(2)整治。《礼记.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3)使同等、一致。《文选.今日良宴会》:「齐心同所愿。」(4)同时。《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5)肃敬,庄重。《论语.乡党》:「祭必齐如也。」

  常用词:双管齐下,举案齐眉,见贤思齐。

  教授:大家看看甲文这样写:

  板书:

  到小篆,这里加了两横:

  板书:

  有这两横,还不如原来的甲文。你看到它(),禾麦很整齐的样子,一样高。看过没有?可能有些洋包子还没看过,稻田里的禾,麦田里的麦,它都一样高。到小篆,这里加了这两横,不得已,《段注》怎么说?刚才我们读过的,说「地有高下」,这些禾麦随地的高下而高下。实际上还不如原来的甲文没有这两横,还看得清清楚楚,同样高的这些禾麦。典籍所见引的《滕王阁序》,这里只引了一句,同学们一定能告诉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18: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