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wlxg20130220

[其它] 刘克雄教授主讲汉字入门三十二集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说明喻跟匣发音部位一样,这个清楚了吗?发音部位同属喉音。细分分成影、喻、为、晓、匣五个纽,这五个纽同属于喉音。这五个纽里面,前面三个影、晓、匣属于古本声,古代就有,喻和为是今变声,但是同属于喉音,发音部位一样。发声部位一样,它就很容易变化。因此,我们说这是同发音部位,就说它是双声。这两个字,一个是喻纽,一个是匣纽,这两个字都属于什么发声?喉音。这下同学们一定很高兴,要让两个字双声,原来还有这么多方便的,就像平仄一样,一三五可以不论。变声是从正声变来的,正声是古本声,古音就有的,变声是今变声。

  好,再翻回来,「页」。这是我们研究这个页字,从甲文,从金文,一直到小篆、隶书、楷书,它的演变,原来是人的头,这个页。因此马上我们就会联想到,书本为什么称一页、二页,这很奇怪。所以你就假设它可能是哪一个字的假借,然后再查它的声韵,终于被我们查到,它就是树叶的叶的假借。到这有问题吗?接下来,树师妳帮我读一下:

  学生读诵:甲文金文小篆。目ㄇㄨˋ,目是人的一只眼睛。甲文、金文目字,像人眼之形,小篆竖写且框廓整齐,已失目的象形。

  备注:《说文》:「人眼也。象形。」

  典籍所见:(1)目光,眼光。《南史.檀道济传》:「目光如炬。」(2)视,注视。《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去楚,渡河,船人疑其有金,目之。」(3)以目喻意。《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羽击沛公。」

  常用词:目不转睛,刮目相看,耳目一新。

  教授:甲文还有这样写的:

  板书:

  也有反过来:

  板书:

  他为什么把眼睛画得这么丑,三角眼?我们说过,做弧线在甲骨上面不方便,所以常常是直线条。这都是很容易了解的象形,只是到小篆以后,比较规整,当中两横,它本来是人的眼珠,变成两横了。本来眼睛应该横着画,变成竖的,难道这个人是横眉竖目吗?它是为着竹简竖写的方便。你认同吗?

  学生:认同。

  教授:下一个字,树师帮我念一遍:

  学生读诵:金文小篆。耳ㄦˇ,耳是人一只耳朵的象形。小篆是从金文递变而来。金文作「」,像耳轮廓及窍之形。

  备注:《说文》:「主听也。象形。」

  典籍所见:(1)闻、听。《汉书.外戚传》:「又耳曩者所梦日符,计未有所定。」(2)听觉器官。《诗经.大雅》:「匪面命之,言提其耳。」(3)垂。《唐书.南蛮传》:「衣朝霞,耳金环。」(4)器物的两耳。《史记.封禅书》:「有雉登鼎耳。」(5)位于句末。《史记.匈奴传》:「以骑驰蹂而稼穑耳。」

  常用词:忠言逆耳,耳濡目染,耳目一新,耳熟能详。

  教授:这个字也是很容易明白的,我们人体器官上的一个象形文字。尤其在金文所用的这个字,到小篆它渐渐变化,到隶楷就看不出是耳朵的一个象形了。接下来看下一个字,树师妳读一遍:

  学生读诵: 甲文  金文  小篆。自ㄗˋ,自是人鼻子的象形。甲文、金文像鼻子的形状,小篆是从甲文、金文递变而来,「∪」像鼻形,中画像文理。

  备注:《说文》:「鼻也,像鼻形。」

  典籍所见:(1)自己。《孟子.离娄》:「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按:人称自己时常用手指自己的鼻子,故借「自」为自己。)(2)由也。《诗经.大雅》:「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3)自然。《道德经》:「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4)从。《中庸》:「行远必自迩。」

  常用词:自在,自力更生。

  板书:

  教授:甲骨文它就大概是照着一个人的鼻子画,这个鼻子有点好看。你说,自己的「自」怎么原来是个鼻子?应该反过来,鼻子被借为自己。为什么会借为自己?人称到自己的时候,常常指自己的鼻子,我怎么样我怎么样,所以这个鼻子就变成自己了。这都很简单。接下来,帮我读这个「口」:

  学生读诵:  甲文  金文  小篆。口ㄎㄡˇ,口像人的嘴巴。甲文、金文、小篆字形略同。

  备注:《说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

  典籍所见:(1)器物纳入取出的地方。《论衡.道虚》:「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覆盖其口。」(2)人。《汉书.王莽传上》:「羌豪良愿等种,人口可万二千人。」

  常用词:金口玉言,养家糊口。

  教授:「口」就是我们嘴巴的一个象形文字。你说我们的嘴巴有这么丑陋吗?一个方方的口吗?造文字是大意如此,它不能像画一样画得那么美丽。还有一个问题,多少人,为什么说人口多少?一个人只有一个口,所以多少口就是多少人。下一个字,「牙」,树师帮我念:

  学生读诵:  甲文  金文  小篆。牙ㄧㄚˊ,牙像人的大牙上下相错之形。甲文、金文字形略同。

  备注:《说文》:「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段注:「统言之皆偁齿,偁牙。析言之则前当唇者偁齿。后在辅车者偁牙。牙较大于齿。」

  典籍所见:(1)咬。《战国策.秦策》:「投之一骨,轻起相牙者,何则?有争意也。」(2)饰有象牙的大旗。《文选.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缤纷。」

  常用词:牙齿,月牙,伶牙俐齿。

  教授:这个字好像不太容易看出象形,其实不是不太容易看出,是我们没有机会看到这个大牙,它就是大牙上下交错的样子。如果你是牙科医生,你就比较容易看到。在甲文、金文,还比较容易看出是大牙上下相错。到了现在的楷书,怎么样看也看不出是上下大牙的样子。这是隶变以后,就有很多不能够看出它原来象形的形状。接下来再看「(颐)」这个字,树师帮我念一遍:

  学生读诵:(颐)ㄧˊ,鼻子下面腮颊部分,字应横看,是颐的本字。金文和小篆字形略同。

  备注:《说文》:「颔也,象形。」

  段注:「者,古文頥也。此文当横视之。横视之,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则口上、口下、口中之形俱见矣。

  典籍所见:(1)养。《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2)面颊。《易经.颐》:「观我朵颐。」

  常用词:颐神养性,期颐之寿。

  教授:这个字,段玉裁告诉我们要把它横过来看,现在大家把它横过来看。外面是一个口,当中还有一横,口上口下,这是这个字,也是后来加了个页字,这个「颐」的本字。下一个,而且的「而」,树师帮我读一遍:

  学生读诵:  甲文  金文  小篆。而ㄦˊ,而是人胡须的象形。甲文像人的胡须,金文和小篆是从甲文演变而来。

  备注:《说文》:「颊毛也。象毛之形。」

  段注:「其象形,则首画象鼻端。次象人中。次象口上之頾。次象承浆及颐下者。」

  典籍所见:(1)而假借为「汝」、「若」。如《庄子.齐物论》:「我胜若,若不我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按:汝,人渚切,日纽,五部;若,而灼切,日纽,五部;而,如之切,日纽,一部。而与汝、若二字,双声通假。)(2)之,的。《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3)辞。《易经.屯卦》:「宜建侯而不宁。」(4)能。《淮南子.原道》:「行柔而刚,用弱而强。」(5)尚且。《庄子.天道》:「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之道乎?」

  常用词:不谋而合,适可而止,言而有信,迎刃而解。

  板书:

  教授:「而」就是胡须,段玉裁说,上横像什么?学生:鼻端。

  教授:就是鼻端,鼻子这里。当中有一竖,他认为是什么?

  学生:人中。

  教授:人中。这两撇是上面的胡须,底下这一把呢?

  学生:下面的胡须。

  教授:山羊胡。杜甫说的什么?捻断几根须,大概是捻这里。原来而且的而竟然是胡须,那怎么会借用为什么?假借为汝、为若。假借需要有个条件我们说过,各位一定能够知道了,什么条件?

  学生:音同。

  教授:对了。我非常高兴,我们才上课没几节课,大家就能够把这个重点能抓住了。要字音相同才可以通假。为什么字音相同可以通假?再告诉我:

  学生:声义同源。

  教授:真聪明!同学们将来是无可限量,马上能知道是什么?音同,声义同源。所以音同可以通假。如何知道这两个字声韵上的关系?你说我来读读看可以吗?

  学生:不可以。

  教授:那要怎么办?

  学生:查切字。

  教授:查它的反切。你查《说文》上面的反切也可以,你查《广韵》上面的反切也可以。查出反切来之后,把反切上字对照一下我们四十一声纽表,就知道它有没有双声。韵部我们用段玉裁他的十七部,他在注《说文》,每个字他都注了第几部,是吗?所以韵部很容易找到。「而」这个字本来是胡须,它跟另外两个字,跟汝、跟若。

  板书:汝

  同学们,这个字你一定知道它是什么,第二人称「你」。

  板书:你 女 若

  汝、女、若,这些字,声韵上都互有关联,所以可以互相假借。

  板书:既使我与若辩矣 若胜我 我不若胜 若果是耶 我果非也耶 我胜若 若不我胜 我果是耶 若果非也耶

  《庄子.齐物论》里有这么一段话,有同学能告诉我它说的什么吗?

  学生:即使我和你辩论,如果你胜了我,我没有胜过你,那么你就是对的吗?我就是错的吗?我如果胜过你,你没有胜过我,难道我就是对的,你就是错的吗?

  教授:很好,开吉师已经明白这里面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在这个「若」字,你把它代换为「汝」,

  板书:汝

  统统代换进去就清楚了。即使我与汝辩矣,你甚至把它代换成这个字:

  板书:你

  你,现在的这个字。即使我与你辩矣,你胜了我,我胜不了你,那你果是对的吗?我果是不对的吗?只要把这个「若」字代换进去,你就很清楚它整个意思。

  汝跟若在声韵上必定是要么同音、要么双声、要么迭韵。所以能够知道声韵上,这两个字它彼此有关联,那么我们再来读《庄子》,就觉得没有那么艰难了,就觉得很简单了,就像读白话文差不多了。所以声韵学重要吗?

  学生:重要。

  教授:从此就看出来,文字声韵,声韵是非常重要,这一代换进去就什么都解决了,是吗?我们下课。     
   
   

汉字入门  刘克雄教授主讲  (第十一集)  2015/8/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6-181-0011

  教授:今天下午我们讲到「而」这个字,大家记得「而」是什么东西?有人抓抓胡子,而。这里我们引到《庄子.齐物论》里面的一段话,说到「而」跟「汝」之间的声韵的关系。「而、汝、若」,这些声韵相近的字,为什么是代表第二人称你我他的「你」?

  板书:

  古时候农耕社会,在田里耕作都以男人为主,因为需要出很多力气。所以男人的「男」,同学们翻开《说文》:

  板书:男

  「丈夫也。从田力。言男子力于田也。」农耕社会,在田里劳作是需要出很大的力气。你们下过田没有?有同学下过田的举手我看看,有很多没下过田。光是插秧就非常累人,弯着腰在那插,还要除草种种,还有犁田。所以男人就以「田」、「力」。男子力于田,会意。在甲骨文里面,这个「力」字,研究甲骨文的古文字学家们,有另外一个看法,认为它不是力气的力,它是耕田的耒具,犁这一类东西,可以当作另外的一种说解。而许慎说,「男子力于田」。

  农耕社会出很大力气在田里工作来养家糊口,所以渐渐的就形成以男性为主的一种社会。男性为主,那男性的对方是谁?这个字,女人,女。所以这个女,由于是男性的对方,就引申为第二人称。明白吗?我们说过:

  板书:

  这什么字?

  板书:它

  它,象形的蛇,它。甲文有这种写法。上面加一个脚印,意思是说,千万要小心,脚不要去踩到这个「它」,牠会咬人。因为牠可怕,会咬人,所以人们忌讳说蛇,就用「那个、那个」来代替蛇。不说蛇,说那个、那个,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那个、那个就渐渐演变为第三人称「它」,那个、那个。所以这个「它」字就渐渐成为第三人称。

  第二人称,「女」。刚才我们说了,是以男人为主,那他的对方就指的是女,所以这个「女」就指第二人称。我们现在写成:

  板书:你

  你。跟它(女)同音或者音近的,有:

  板书:尔

  尔。有:

  板书:汝

  汝。还有:

  板书:若

  若。还有吗?还有那个胡子:

  板书:而

  而。这些声韵上都跟这个「女」字音相近,所以这些字,「尔」、「汝」就是指的对方,你。接下来,我们看下一个字,树师妳帮我念一下:

  学生读诵:心ㄒㄧㄣ。金文  小篆。心是人心脏的象形。

  备注:《说文》:「人心,在身之中。象形。」

  典籍所见:(1)人或动物的心脏。《史记.匈奴传》:「披发左衽,人面兽心。」(2)中央。刘禹锡《洞庭秋月行诗》:「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镕金。」(3)思想,意念。《文选.与吴质书》:「东望于邑,裁书叙心。」(4)心思。《诗经.关雎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5)性情。《韩非子.观行》:「董安于心之缓。」

  常用词:恻隐之心,心领神会,心安理得。

  教授:这是一个心脏的象形文字。

  板书:

  像不像心脏?用象形的方法造出的文字,心。古人以为心跟心思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往往在古文的诗文里面,譬如典籍所见第三,《文选.与吴质书》。这《文选》指什么文选?

  学生:《昭明文选》。

  教授:真好,《昭明文选》。

  板书:昭明文选

  梁,宋、齐、梁、陈的梁,萧统(昭明太子)他搜集的,他认为最优美的文学作品,《昭明文选》。季刚先生曾命我的老师林先生,要背诵《昭明文选》。同学们如果书斋里能备一部《昭明文选》,你随时多翻阅一下,选几篇你喜爱的把它熟读,你就能领会,我们唯美文学登峰造极的那个时代,作品是如何的优美。这是《昭明文选》。

  这里我们选到一个《与吴质书》:「东望于邑,裁书叙心。」这「心」指的什么?就是指的意念和思想。所以古人认为心是主思想。不像现在人已经知道思想是靠什么?脑袋。古人认为是心。典籍所见里面第二,引到刘禹锡「洞庭秋月生湖心」,这个「心」是什么意思?中央,湖心中央。我想起有一句诗:

  板书:波心朗月寂无声

  寂寞的寂,「波心朗月寂无声」。波心跟刘禹锡说的湖心,同样的意思。我敢断定同学们不知道这一句诗的出处。前面它还有三句,是一首七言的诗:

  板书:朝朝苇渚讨营生 何妨放欢酒自倾 梦醒一篙天野大

  可以把它抄下来。「朝朝苇渚讨营生」,这是题一幅画的诗。一个老渔翁在芦苇丛那里,在那抓鱼。「朝朝苇渚」,芦苇丛里;「讨营生」,打渔是他营生的方法。表面上写的是,这个渔翁天天(朝朝)苇渚讨营生;实际上写的是众人,你、我、他,大家天天都为着工作在那忙,朝朝苇渚讨营生。

  不过这位钓鱼翁,他好像比一般人稍微聪明一点,「何妨放欢酒自倾」。带壶酒在船上,一边钓鱼,等了很久,久不来,他喝它一口,自我娱乐,又有何妨,有何不可?何妨放欢酒自倾。他比一般的人,他晓得及时行乐,跟一般人还不太一样,这个钓鱼翁。

  有一次可能酒稍微喝多了,竟然睡着了。等睡醒以后天黑了,一篙伸出来,从芦苇丛中伸出来,「梦醒一篙天野大」。梦醒了,一篙伸出来,发现天那么高,湖面那么空旷,是很新的一个境界,跟芦苇丛里面不一样,境界放宽了。再抬头一看,正好一轮明月,「波心朗月寂无声」。平静的水泊,夜晚一轮朗月照在波心上,他没有说什么,就是寂无声。佛祖拈花微笑说些什么?没说。波心朗月,他说些什么?没说,寂无声,这是进到禅的境界。为什么我刚才说,我敢断定你们不知道这句诗出自于哪里?

  学生:刘家特写。

  教授:师父就是师父,是我画的一幅画,我题的一首诗,所以我断定你们不会知道。「梦醒一篙天野大,波心朗月寂无声。」鼓掌!好,看到刘禹锡「洞庭秋月生湖心」,你们的老师竟然也有一句跟他差不多,「波心朗月寂无声」。再看下一个字,树师也请妳读一下:

  学生读诵:手ㄕㄡˇ。(金文)(小篆)。手是人手五指俱全的象形。金文及小篆像画五个指头的象形。

  备注:《说文》:「拳也。象形。」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象指掌及腕也。」

  典籍所见:(1)凡表示动作多曰手。《晋书.杜预传》:「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2)执,执持。《公羊传.庄公十二年》:「手剑而叱之。」(3)取。《诗经.宾之初筵》:「宾载手仇。」

  常用词:手足之情,白手起家,手不释卷。

  教授:同学们继续看下一个字,「又」。妳再把「又」读一遍:

  学生读诵:又ㄧㄡˋ。甲文  金文  小篆。又是人右手的象形。小篆与甲文、金文同,均像右手之形,甲文、金文正反每无别,惟像右手,「」像左手,则划分甚明。

  备注:《说文》:「手也。象形。」按:手是五指全角,又省略笔划,是手的侧视。又为右手,后被借为重复之义,便借「右」来表示右手;为左手,后被专用为部首字,便借「左」来表示左手。

  典籍所见:(1)重复。《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连词。《诗经.卷耳序》:「又当辅佐君子。」(3)表示转折。《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4)表示并列。《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常用词:欲言又止,又快又好。

  教授:好,这是先看第一个「」,举起你的手看看,一、二、三、四、五,五个指头。这个呢「」?侧面看少掉两个,代表右手。所以也不一定说是要完全画五个指头,能够看出它是右手就可以。反过来「」,当然是左手。接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看下一个字「白」。树师帮我读一遍:

  学生读诵:白ㄅㄞˊ。① ②(甲骨文)①②(金文)(小篆)。白是大拇指的象形。

  备注:甲文实拇指之象形。(按:拇与白同属唇音,白,旁陌切,五部,并纽;拇,莫厚切,一部,明纽;白与拇两者双声。拇又名巨擘,擘,博戹(ㄜˋ)切,十六部,帮纽;擘、白亦双声,拇为将指,在手足具居首位,故白引申为伯仲之伯,又引申为王伯之伯。)

  典籍所见:(1)假借为白色。《说文》:「西方色也。」《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按:白本拇指,五行(金、木、水、火、土)中,金主西方为白色,故借白为白色。)(2)表明。《吕览.士节》:「吾将以死白之。」(3)皎洁。《屈原.渔父》:「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4)古代书信署名下的敬语,是说的意思。《与吴质书》:「二月三日,丕白。」又《山中与裴迪秀才书》:「山中人王维白。」

  常用词:明白,表白,白天,黑白分明。

  教授:同学们看看「白」,它实际上在甲文里面,找到甲文吗?甲文、金文,它就是(看我这)大拇指。白,这是大拇指的一个象形。后面备注里面,白,又引申到伯仲叔季。伯仲叔季,是排行里面老大、老二、老三、老么,伯仲叔季。伯是老大:

  板书:伯

  白与伯,同学们慢慢就能认出,「从人白声」,形声字。同学们查查《说文》,这个「伯」字有吗?「白」,我们已经把它的反切,在我们书本上写出来了。「伯」字有吗?看它的反切如何?「长也。从人白声。」就是要同学们动动手,让你确认这个「伯」字是「从人白声」,形声。你翻到《说文》了,你确认了,「长也。从人白声。」白是它(伯)的声母,伯算是声子,(白)声母,(伯)声子。声母与声子之间的关系,我们先说形声,这个声母是用来注这个字(伯)的字音,注音。所以声子它的读音应该,告诉我?应该跟这个声母是一样的,应该是同音的。因为用它来注音,明白吗?语言在渐渐的变,文字的字音也会渐渐的变,所以你看到同是从某一个声母那一群字,有的它与声母已经不完全一样读音,有的只保存双声,有的还保存迭韵。这是形声字声母与声子之间的关系。

  记得刚才我说的这段话非常非常重要。形声字,形、声。形声字它所从的声符我们叫它声母,形声字是由声母来注它的音,所以这一群相同声母的形声字,都是由它(白)衍生出来的,因此我们称它(伯)为声子。声子与声母之间的字音的关系,这点最重要。我们明白形声字是声母用它来当注音符号。古代没有我们的ㄅ、ㄆ、ㄇ这种注音符号,他就用这个办法。所以形声字,它的声子跟声母之间,既是用来当注音符号,应该怎么样?应该同音,来注音!这是造字当时。那造字经过几千年,语言在变,所以文字字音,以形声字的这一群声子,同是从白这个声母:

  板书:柏

  这什么字?现在读(ㄅㄛˊ),也有读(ㄅㄞˇ)的,松柏(ㄅㄛˊ),松柏(ㄅㄞˇ),这都是跟它的声母字音上稍微有一点变化,有时候没有变化。这是声母、声子之间的关系。这些东西本来是应该放在后面的「形声」举例来说的,现在不得已先说一下,不然你不明白。但是这就非常重要,形声字声母与声子之间的关系,记得它是什么?来用当作注音符号。所以形声字的声子跟声母,它造字当时必然是同音。它本身「白」这个字是什么?大拇指的象形,象形文字。在手上,大拇指是数在第一位,一开始,第一位;在脚上呢?也是一样。手、脚的大拇指都是第一位。在手足都是居于首位,故引申为伯仲的伯,又引申为王伯、公侯伯子男的伯。

  是用这个白色是吗?

  学生:只有这个字,但是查不到白色,那个西方色的白,这个版本里好像查不到这个白字。

  教授:找到了,你倒是很麻烦,害我们找半天才找到你。同学们翻到三百六十七页(这个书),看到这个「白」吗?注音是ㄅㄛˊ,它注ㄅㄛˊ。「西方色也」,许慎这里用的五行来做说解,因此他这里没有办法说清楚「白」这个字文字字形的本义,所以我就没有引《说文》,我们这里没有引《说文》,看到吗?因为他用那种阴阳五行来做说解,是有些牵强。我们就直接从古文字甲文、金文看出是大拇指,清清楚楚。

  板书:白 疾二切 十五部

  这个「疾二切」是另一个字,甲文它写成:

  板书:

  早上我们讲过这个字,像什么?

  学生:鼻子。

  教授:这个鼻子不太好看。这就是「自」,自己。到了小篆,整齐化:

  板书:

  就比较规整了,「自」。我们现在写成这样:

  板书:自

  《说文》在这个后面有一个这样写:

  板书:

  就紧接着在「自」后面。所以有同学看成它是白色的白,它是疾二切。疾二切切出来就是自己的自,明白吗?所以这个()不是黑白的白。现在我们进行下一个字,树师妳读下一个字:

  学生:凡ㄈㄢˊ,凡是木制器具托盘的象形。甲文像承盘之形。(按:盘,薄官切,十四部,并纽;般,薄官切,十四部,并纽;凡,浮芝切,七部,奉纽。今凡读轻唇音,然古读重唇音。「凡」实与般、盘同音。篆文「般」本应从凡,因「凡」、「舟」古文字形相近而误从舟。《说文》许慎「凡」为最括之词,乃假借义。)

  备注:

  典籍所见:(1)概略,大概。《汉书.杨雄传》:「请略举凡,而容自览其切焉。」(2)尘俗。《宗鼎录》:「至理一言,转凡成圣。」(3)总计。《史记.陈涉世家》:「陈胜王,凡六月。」

  常用词:超凡入圣,不同凡响,器宇不凡。

  教授:这个字如果不讲解,同学们可能会弄胡涂。看甲文,像木制的一种托盘,一种盘子,长方形,一种盘子。小篆从甲、金文的字形它起了变化,变到隶楷,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凡」,平凡的凡。

  这里我们分析了几个字,我们说甲文、金文的形状像托盘、承盘。分析了这个「盘」的字音,薄官切,十四部,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并纽;「般」同样是薄官切,当然也是十四部,也是并纽;「凡」呢?它是浮芝切,它不在十四部,在七部,奉纽。同学们先翻开四十一声纽那个表。

  板书:浮

  反切上字浮在奉纽找到吗?最后那个非、敷、奉、微,奉纽,找到这个「浮」吗?一定要看到它,不要让它跑掉,用手按住它,「浮」,找到了。

  板书:凡 浮芝切 七部

  凡,反切,浮芝切,在七部,「浮」刚才叫你手按住,不然它会跑掉,什么纽?

  学生:奉纽。

  板书:奉

  教授:奉纽。浮是奉纽,非、敷、奉、微这四纽都属轻唇。轻唇在注音符号里面属于哪一个?

  板书:ㄅㄆㄇㄈ

  这四个属于哪一个?ㄅ、ㄆ、ㄇ、ㄈ,就这个(ㄈ),就它(ㄈ),奉纽,轻唇音。我们说过,钱大昕他发现古无轻唇音,凡是轻唇音古代都读成重唇。好像上次跟同学们举过一个例:

  板书:

  现在读?

  学生:ㄈㄢˋ。

  教授:是什么?

  板书:ㄈ

  轻唇是吧?钱大昕说古无轻唇音,古代它应该不读ㄈㄢˋ,应该读重唇,重唇是这些(ㄅ、ㄆ、ㄇ),这(ㄇ)是带鼻音的,这两个是ㄅ、ㄆ。闽南音读它为什么?

  学生:ㄅㄥ。

  教授:ㄅㄥ是哪一个?ㄅ,ㄅㄥ。客家语里面有一路读ㄆㄢ(潘),「你吃ㄆㄢ(潘)吗?」你吃饭了吗?这是有ㄆ。ㄅ、ㄆ都属重唇,我也曾经跟同学们说明过,这两个发音方式有什么不同?ㄅ与ㄆ。再来一次,把手指头放在嘴巴前面,然后我们读ㄅ、读ㄆ。好了,你感觉到什么?再来一次,如果不清楚,ㄅ、ㄆ。好了,你会感觉到发ㄅ的时候,气流出来比较轻,发ㄆ的时候,有一股强烈的气流冲出来,冲到你手指头,ㄆ。在声韵学上,这叫送气。

  板书:送气

  发音的方法、发音的部位是完全一样,都是两唇闭起,气流从肺里出来,受到两唇的阻塞,然后打开。气流出来得轻,ㄅ;出来得重,ㄆ。发音的部位、发音的方法完全一样,只是送气与不送气的分别,ㄅ、ㄆ。现在读,吃饭,你吃饭吗?是轻唇。客家语有读泥舍潘某(你吃饭了吗)?ㄆㄢ是哪一个?ㄆ。闽南语读呷崩美(吃饭了吗)?ㄅㄥ,ㄅ重唇。所以我们说闽南音、客家音保存中原古音最多,像这就是一个例子。那同学们可能要问,饭是形声字,从食反声。它的声母:

  板书:

  它是声母,它现在读ㄈㄢˇ,反对的反。那它用来注音,这个字(饭)当然应该读ㄈㄢˇ,是吧?

  板书:

  这个字应该读ㄈㄢˇ吗?把那个木ㄈㄢˇ拿过来,是吗?

  板书:

  你开的那个出ㄈㄢˇ社在哪里?如果声母以前就读轻唇,那么所有这群(饭、板、版……)它的声子,都应该读轻唇,吃饭、木ㄈㄢˇ、出ㄈㄢˇ社。但是适得其反,这个木板,它还保留声母原来还没有声变的重唇音,ㄅㄢˇ,声母依然保存它原来的重唇ㄅㄢˇ。这(版)也是。现在这个声母(反)它自己音变,变成轻唇了,但是由它的声子(饭、板、版)可以来证明,它原来本来就应该读ㄅㄢˇ。

  这里我们要来说明这个字,「凡」,现在是轻唇,奉纽。浮芝切,奉纽,是轻唇,凡。

  板书:般

  同学们《说文》翻开这个字。看到这个「般」,它是「从舟从殳」。实际上它是,我们这里说解里面说到,篆文的「般」本应从凡,因「凡」和「舟」古文字形相近。凡,你看小篆的凡和舟,它字形相近,而误从舟。也就是「般」,它舟这边应该是从凡。所以这个般字,由于字形凡跟舟相近,而误以为是舟,其实它是从凡。因此:

  板书:盘 盘

  盘,盘,这边(舟),本来就应该是从凡。那同学会问,既然它(盘、盘)应该读ㄆㄢˊ,为什么这里(凡)读ㄈㄢˊ呢?凡,古无轻唇音,它就应该读ㄆㄢˊ。这个字很多古文字学家,他都不敢认定,只说怀疑。实际上我们只要能知道,我们确认古无轻唇音,钱大昕这个发现是正确的,我们就能够正确判断,「凡」读轻唇,古音就读ㄆㄢˊ。因此从它得声的般,以及从般得声的盘,从木般声的盘,都是它(凡)的重唇,都是由这个凡,古音它这个凡就读ㄆㄢˊ,重唇。更何况这个凡在甲骨文就像一个盘子。

  板书:

  一个长方形的盘子。这是,凡这个字,古音读重唇。因此从它得声的般,你说般它是从舟并不是从凡得声,因为它字形相近而误,从般得声的这些ㄆㄢˊ(盘、盘)都是重唇。

  板书:帆

  这是什么字?形声字,这个帆现在读轻唇,依然这个字都读它为帆船,帆,轻唇。有同学用闽南音读读看这个字,滂僔。滂僔,ㄆㄤ,ㄆ重唇;帆船,滂僔。所以这个字(帆),本来就读重唇。帆,ㄆㄤˊ;ㄆㄢˊ,到这里(盘、盘),盘子,这是重唇。我们翻下面,「止」。树师妳读一下:

  学生读诵:止ㄓˇ。甲文 金文 小篆。止是人的脚印,前像足趾,后像足掌。甲文、金文本是脚印的象形,到小篆,略去脚掌,侧重脚趾,有行走意,行终有所止,故又引申为停止。

  备注:王筠《释例》:「止者,趾之古文也,上象足趾,下象足跟,足掌。」

  典籍所见:(1)停止。《荀子.大略》:「流言止于智者。」(2)禁止。《左传.桓公六年》:「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3)古文止作「趾」。《系辞》:「履校灭趾。」(4)居。《诗.玄鸟》:「惟民所止。」(5)威仪。《诗经.墉风》:「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常用词:高山仰止,言谈举止,止于至善。

  教授:同学们,这个「止」看甲文。我们以前画过一个什么?

  板书:

  由它:

  板书:

  足掌缩小了,还是三个脚趾,省略两个。由它:

  板书:

  止:

  板书:

  再到现在,有问题吗?这样的演变。

  板书:

  范围的围。

  板书:

  范围代表土地,这个土地四周有四个脚印,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四周有人守卫。现在写成什么?

  板书:

  这是围。

  板书:

  上面的脚印。

  板书:

  下面的脚印。

  板书:

  旁边的脚印。

  板书:

  这边的脚印。

  板书:

  卫。

  板书:行

  同学们把这个字,《说文》翻翻看。「人之步趋也」,找到吗?段注告诉我们,步是行也,趋是走也,人之步趋就是人走路的意思。从什么?彳、亍。段注:「彳,小步也。亍,步止也。」

  板书:彳亍

  彳、亍。这个字(彳)注音读什么?ㄔˋ。这个(亍)呢?ㄔㄨˋ。彳、亍,段注上面有,不然你再查这两个字的注音。彳和亍,都是舌上音。把彳、亍两个字反切帮我查出来,彳、亍的反切。

  板书:

  哪位同学先查到,你上来帮我把它的反切写出来。

  板书:亍 丑玉切 三部。彳 丑亦切。

  再看看,丑是哪一个声纽?

  学生:彻。

  教授:知、彻、澄、娘的彻。亍,丑玉切。彳,丑亦切,它是几部?

  学生:《说文》上面没写。

  教授:没有,不要紧。同学们翻到三九O这个表,发音部位表。发音部位,喉牙舌齿唇。在舌这个部位底下,看到正声是端、透、定、泥、来;变声是知、彻、澄、娘、照、穿、神、日、禅、审,这些变声。正声里面,端、透、定、泥、来,就是注音符号里面的ㄉ、ㄊ,端、透,ㄉ、ㄊ。下面变声,就是卷舌的,我读不好那个卷舌音:ㄓ、ㄔ、ㄕ、ㄖ。

  它(丑)是彻纽,就是舌上音,卷舌的。钱大昕说什么?古无舌上音,古无轻唇音。凡是现在卷舌的舌上音,古时候都读同舌头音。所以这个(丑),是现在卷舌的舌上音,古代读ㄉ、ㄊ,不读ㄓ、ㄔ。

  因此这两个字(彳、亍),谁能说准这两个字现在闽南语里面怎么读?彳、亍,它既不是读彳、亍,不是卷舌的彳、亍,它应该读重唇的ㄉ、ㄊ。闽南音里面常用的,大胆说出来,踢投(去玩),没想到吧?我们一起去那里玩一玩、耍一耍,说去那里踢投。踢投,台语里面,闽南语里面踢投就是这两个字。踢投,彳亍。

  我记得以前台湾的「中央日报」,有一个小方块副刊里面,那个人来解释什么叫彳亍(踢投)。彳亍,台语里面天天挂在嘴巴上说的,彳亍、彳亍。那位朋友大概是从外省到台湾去,他大概不通闽南语,可是天天听到人家说彳亍、彳亍,他又要来解释这个彳亍。他说应该是台湾天气热,大家喜欢穿那木屐,在街上走路,踢踏踢踏的声音。是吗?不是。它就是这两个字彳亍。

  还有这样写的(踯蹰)。汉古诗里面,「执手野踯蹰」,读ㄓˊ、ㄔㄨˊ,彳亍。古音应该读它什么?踢投。很高兴,我们大家都喜欢彳亍(踢投)。好了,下课我们大家彳亍,好吗?     
   
   

汉字入门  刘克雄教授主讲  (第十二集)  2015/8/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6-181-0012

  教授:「人」这个字,请开吉师帮我念一遍:

  学生读诵:人ㄖㄣˊ。 ①②(甲文)(金文)(小篆)。人是人侧立的象形。甲文可正写可反写,如甲文①甲文②。

  备注:

  典籍所见:(1)别人,他人。《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众人。《公羊传.庄公十七年》:「齐人歼于遂。」(3)品行。《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常用词:正人君子,任人唯贤,志士仁人。

  板书:  

  教授:同学们看黑板。它就是人侧立的样子,看到我像它吗?

  学生:像。

  教授:头,身体,脚,手。在甲文它可以正反的写,「人」。演变到小篆笔画有一点改变,还是看得出来。楷书我们看到:

  板书:人

  人。我们说过,在甲骨文里面,它往往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可是我们说过有两个字不可以。

  学生:左、右。

  教授:左、右。

  板书:

  右手,如果把它反写也可以的话,那不变成左手吗?

  板书:

  这两个字它是左右不能反写。同学们翻过来,「大」。也请开吉师念一遍:

  学生读诵:大ㄉㄚˋ。(甲文)(金文)(小篆)。大像正面站立的人。

  备注:《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

  典籍所见:(1)众多的。《汉书.李广传》:「匈奴必以吾为大军之诱。」(2)猛烈的。《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3)重也。《荀子.性恶》:「大齐信焉而轻货财。」(4)与「泰」、「太」音同通假。《荀子.富国》:「儒术诚行,则天下大而富,使有功,钟击鼓而和。」(按:太、泰:他盖切,透纽,十五部;大,徒盖切,定纽,十五部。三者同音,可以通假。)(5)大小的大。《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按:《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天地并称三才,所以引申为大小的大。)

  常用词:正大光明,发扬光大。

  教授:这个字看到甲文、金文。

  板书:

  教授:看黑板,再看我,像吗?

  学生:像。

  教授:像正立的人。这里有个问题比较不好解释,本来是正立的人,怎么变大小的大?《说文》说:「天大,地大,人亦大」。后面我们又引到《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人是万物之灵,与天、与地并称三才。所以本来是一个正立的人,引申为跟天跟地一样的大,大小的大,明白吗?这是引申出来的。在我们典籍所见里面,第四说的与「泰」和「太」通假。底下我们引出它的反切,两个「太」、「泰」字都是他盖切,声纽是透纽,韵部在段玉裁十七部里面是十五部;「大」是徒盖切,徒属定纽,十五部。前面两个「太」、「泰」是透纽,十五部。大家会觉得「太(泰)」与「大」同是十五部,它们是迭韵没有问题。然后一个是什么?声纽,一个是透纽,一个是定纽。那同学会以为声纽不同。翻开后面那个表,三九O。翻开,「太(泰)」是属于透纽,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表上找到透纽。发音部位属于哪一部分?

  学生:舌音。

  教授:舌音。再看「大」是定纽,发音部位也在舌音。发音部位相同,因此它也是双声,在古音。所以「太(泰)」与「大」,既是双声又是迭韵。所以这两个字怎么样?

  学生:同音。

  教授:同音。同音可以通假,原因是?

  学生:声义同源。

  教授:声义同源。两个字之间如何可以通假,这是非常重要的事,不是用口头上读一读,看它声音是不是相同,而是要根据反切,然后再查它的声纽,再看它的韵部。我们已经练习了几次,我相信同学们都能掌握,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事。然后再翻到刚才那个表,「切语上字表」,要你再真正确认这两个字在什么纽。「大」是徒盖切,你把那个徒字找到,找到吗?

  学生:找到了。

  教授:按住它,别让它跑掉。再看「太」是什么切?他盖切。再找他属于哪一个纽,找到没?

  学生:找到了。

  教授:找到,好。确实找到了,这两个字属于四十一声纽的哪一个纽,然后乍看好像它不是双声,再看前面刚才的那个表,发音部位的表,你就知道原来它是同发音部位,它也属双声。像这些地方,就是需要我先跟各位同学先说一说,你才能知道怎么应用,要不然你光是看这个书,有时候不太容易理解。我们典籍所见引到的第二,《汉高祖.大风歌》,这只有第一句,还有两句有同学知道吗?

  学生: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教授:真好。「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汉高祖的《大风歌》,看出帝王的气概,哪怕只有三句,是吧!「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板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总共只有三句。接下来,请开吉师读下一个字:

  学生读诵:子ㄗˇ。① ②(甲文) (金文)(小篆)(隶书)。子是婴儿的象形。甲文①、金文、小篆,像幼儿在襁褓中两手舞动。甲文②像幼儿头上有发及两胫,今已不用。卜辞借为天干子丑之子。

  备注:段注:「像人首与手足之形也。」

  典籍所见:(1)后代、子孙。《文选.石崇.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2)男子通称。《礼记.檀弓下》:「使子叔敬叔吊。」(3)尊称,今称为「先生」。《论语》中:子曰、曾子曰。按:先秦对人的尊称,称「子」。汉代称「生」,如贾谊称「贾生」,现代称先生。

  常用词:正人君子,爱民如子,诸子百家。

  教授:同学们看甲文②「像幼儿头上有」什么?

  学生:发。

  教授:那个是应该写成哪一个字?

  学生:头发的髪。

  教授:现在他们简体字:

  板书:发

  把这个简体的「发」,你计算机把它一翻译就变成这个发财的发。这个(发)是发财的一个简体字,而他们用这个同音通假变成头发。现在大陆上就用这个字又当发财、又当头发,所以在计算机上你要把它翻成正体字,它就变成这个发字。实际上是应该头发的髪,同学们把它改过来。

  板书:

  子。大头,小孩子,襁褓里面的婴儿,他的头、身体比例显得特别大。头、身体、脚、两个手。你会问脚应该也是两个才对?怕他冷了,用一些小毯子把他裹起,在摇篮里面、襁褓里面。这个手为什么不把他裹起来?那他一定哭闹不停,让它在外面玩。「子」是象形,后来借为天干地支的子丑寅卯:

  板书: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是地支。上面还有天干:

  板书:

  你用白色的把这两个填到前面:

  板书:

  一开始,天干地支一配多出两个来,结果我们写成六行以后,最后这两个字(戌、亥),也正好配到天干最后两个字,这叫六十甲子。人六十岁就说他活了一甲子,从这开始活完这一个六十年。

  板书:数干支周遍又重头

  元曲里面有这么一个句子,「数干支周遍又重头」,这表示什么?六十岁。我记不全这个曲子了,一开头是「捻苍髯笑擎冬夜酒,人事远老怀幽」,说到干支我就想起这个句子,它整首我就记不得了。元人的曲,元曲,值得各位查出来背诵它,非常美的一首曲。以前我背,现在我忘很多了,值得同学们背诵,非常好。现在,我们要应用这一个表,孙中山先生革命成功是哪一年?

  板书:

  学生:辛亥。

  教授:辛亥革命。辛亥在哪里?

  学生:在倒数第二行。

  教授:戊己庚辛,辛亥在哪?在这。这是孙中山先生革命那一年。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建立民国是辛亥年,是公元一九一一。那天,我说过黄季刚先生,他过生日,过五十生日。太炎先生还做了一副对联,勉励他干嘛?「黄绢初裁好著书」。同年,季刚先生就过世了。我们知道季刚先生过世那一年是一九三五。现在同学们把这一九三五,应该是在这个表里面的哪一年?你去算一算。

  学生:乙丑。

  教授:这个乙丑吗?

  板书:

  教授:大家算算看,核对一下。很好算,你看,一九一一、一二、一三、一四,一五、一六、一七、一八,一九、二O、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O、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乙亥,晓得算了吧!我们知道他是一九三五年过世,我们想知道它在这个表里面是属于哪一年,要怎么推算?第一个,你先要知道辛亥是孙中山先生革命成功,是这个年代,一九一一。然后你就往前算,一九一一、一九一二、一九一三,这样往前算,会了吗?不难。

  为什么我们要特别仔细讲这个表?如果你碰到一张古画,清朝的、清初六大家的,是恽寿平的,或者是四王里面的一个,它上面纪年绝不是说一九多少,它都是用这样纪年。好,那你就要查一查,这个作者他是哪一个年代出生,这个都可以查得到的,人名大辞典都能查得到。查到以后,再看他,譬如他是这一年(乙亥)出生,而他画上面题的落款是这个(戊寅),我随便举。他落款是戊寅,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这一年(乙亥)出生,戊寅年,一岁、二岁、三岁、四岁,可能吗?不可能四岁。但是还有一个可能,他已经活过这六十年,然后周遍又从头,那是几岁?

  学生:六十四。

  教授:六十一、二、三、四,六十四岁画的画。好,然后再查《人名大辞典》,这个画家他只活了五十岁就过世,这个怎么样也不可能是吧?那怎么样?你就可以百分之百拍板,确定假画。明白吗?所以这个表有用吗?

  学生:有用。

  教授:非常有用。很高兴,我们今天又学了一招鉴赏断代。开吉师,麻烦妳再读下一个字:

  学生读诵:巳ㄙˋ。①②甲文 金文 小篆。本是子字的重文,是婴儿的象形。在甲文中,十二支第六位之「巳」,作形,即篆文「子」字;十二支第一位「子」字,则作形,即「子」字之籀文。二者实为一字,「巳」乃「子」字重文。从甲文笔画渐变为金文、小篆及隶书、楷书。

  典籍所见:(1)十二生肖以巳为蛇。《论衡.物势》:「巳,蛇也。」

  教授:这个字本是子的重文。重文,同学们翻开《说文》的「子」,在《说文》里面把「子」翻开。七百四十九页下半页,「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后面有个古文「」,在「子」上面长了三根头发,我怀疑是不是叫三毛?这个「」它是古文。再看下面还有一个籀文子,籀文子,许慎说:「囟有髪」。段注说发(指的那个三毛),「囟有髪,臂胫在」,这个字应该读它ㄖㄣˊ,绝不是ㄐ|,段注倒说它是ㄐ|。看到段注吗?「木部曰。床者,安身之几坐也。」他认为前面许慎说解「籀文子,囟有髪,臂胫在几上也。」认为这个字是几,然后他底下注说,像床几可以坐卧的地方。而实际上,同学们看这个籀文的写法,囟字头,上面有头发,两边是手臂,然后身体,底下应该就是两脚、两足。所以从这个笔画来分析,它是不是整体的一个象形?这个我们可以判断,并不是一个小孩把他放在一个几上面。这里主要是让同学们看到子这个字,它有两个重文,重是重复的重,重文,一个是说古文,一个是籀文。

  再看到我们的课本八十六页,巳在甲文写作子的形状,这个子跟前面我们说的那个子,小篆的两个手向上,甲文里面是一个向上、一个向下,说不定过一下他那个手又下,另外一个手上来,这无所谓的。这是甲文,这代表子,象形的子。刚才我们翻到《说文》,还有籀文。所谓重文、籀文、古文跟小篆,它说籀文怎么写,古文怎么写,也就是前面的小篆它有另外两体的写法。古文这样写,籀文那样写,加上小篆,让我们看出三种字体。这是所谓的重文,重当重复,小篆子是这样写,那小篆的籀文可以那样写,小篆的古文是那样写。这个巳,在甲文里面它就是子这个字,所以这两个字本来是一个字,子跟巳本来是一个字。「巳」的甲文②,它省略了在舞动的双手,然后它就变到金文的写法,甲文②跟金文的写法就是一致的。然后由金文再变到小篆,我们看起来,它与「子」就好像不一样了。接下来我们看下一个字,开吉师麻烦妳:

  学生读诵:女ㄋㄩˇ。甲文  金文  小篆。女像女子跪坐,两手操作女红,揜敛自守的象形。甲文、金文及小篆女字,像女子跪坐,两手有所操作。女红之事多在室内,男字则用力田会意,男耕女织,各有专司,故男女两字用工作的差异来表现。

  备注:《说文》:「妇人也。象形。」

  典籍所见:(1)假借为「汝」、「尔」。《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rǔ)独不庆寡人。」(按:古代狩猎、农耕以男子为主,男子的对方就是女人,所以「女」便成为第二人称。又因汝,人渚切,日纽,五部;尔(尒),儿氏切,十五、十六部之间;女与汝古音同,与尔,古双声,三字可以通假,现在写作「你」。)(2)将女儿许配给他人。《左传.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姑。」(3)女之未嫁者。《书经.尧典》:「厘降二女于妫汭。」

  女是部首字,凡由女组成的字,多与女性有关,如:妇、妊、娠等。

  常用词:郎才女貌,善男信女,男耕女织,男女老少。

  教授:这个女字。

  板书:

  像女子跪坐侧面的形象,头、身体,腿跪坐在这里,两个手在那里操作女红,绣花也是女红,这个「红」是读「工」。男人以田力会意,在外面去耕田,女人在家做家事。所以用工作的性质不同来造男、女两个字。这里面我们提到,典籍所见里面提到,它之所以成为第二人称,原因是我们上一堂课说的:

  板书:汝 尔

  它之所以是第二人称,我们书上说,男人的对方指的就是女人,女方,所以它就变成第二人称。而这几个字(汝、尔),还有若:

  板书:若

  这几个字跟它字音相同,在古音是字音相同,所以是本来应该用这个字(女),而借这些词来当第二人称。真正第二人称说到你我他的你,应该用这个字(女),这几个是因为同音被假借。我们把汝的反切、尔的反切,以及女的反切查出来。这两个字(汝、女)是同音,汝与这个女古音相同,同音。另外与尔是双声,尔与女反切的上字你可以查出来。真正指第二人称,是刚才我们说的应该是女这个字,第二人称。后来因为这几个字是跟它声韵古音相同,或者双声,或者迭韵,因此假借这些字为女,真正应该是用这个字,女。男人的对方,女。同学们也许会奇怪,她为什么不好好坐在椅子上?她为什么这样坐?我说过,怎么样?古代没有这种高的桌椅,席地而坐。所以就像她这个样子,跪坐。接下来我们看下一个字,开吉师麻烦妳:

  学生读诵:力ㄌㄧˋ。甲文  金文  小篆。力是人用力时,筋络鼓起,肌理分明的象形。

  备注:《说文》:「筋也。象人筋之形。」段注:「像其条理也。人之理曰力。故木之理曰朸(ㄌㄧˋ)。地之理曰阞(ㄌㄜˋ)。水之理曰泐(ㄌㄜˋ)。古文字学者有以为力像耒形,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即耕田用的犁。(引备一说)

  典籍所见:(1)力行。《荀子.劝学》:「真积力久则入。」(2)暴力。《孟子.公孙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3)功劳。《国语.晋语》:「吾君将伐,知而多力。」(4)务求。《礼记.坊记》:「食时不力珍。」

  常用词:自力更生,尽心竭力,齐心合力。

  教授:这个字「力」,说解告诉我们,像人用力的时候,他这种肌理显出来的样子,所以《段注》说,「像其条理也」。我们看过那些大力士,他这个手臂肌理一块一块的,用力的时候。看看甲文这样写,甲文还有一些不同的写法,类似这样。古文字学者有认为,它是像耕田的犁。所以前面我们讲过那个「男」,男人这个「男」字,古文字学者就认为底下那不是「力」,是耕田用的犁,男人在田里耕种。我们这里引备一说,让同学们知道有这样的一种说解。

  甲骨文是很好的数据,从甲骨留下来这种数据,对我们认识文字的构造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一定要先从《说文》入手,而且不可以随便;就是你看看它像什么,甲骨文它像什么,你就认定。因为只有一种证据,不能说它是完整的,你必须有旁边很多证据,才能说这个字《说文》说得不对,它应该是什么。如果真正的、客观的证据不足的话,不可以直接判定,「我看它像个犁田的犁」,所以它应该是犁。因此我们这里还是按照《说文》的说法,是人的肌理。

  还有《段注》说到后面,你看,「木之理曰朸(ㄌㄧˋ)。地之理曰阞(ㄌㄜˋ)。水之理曰泐(ㄌㄜˋ)。」这个注音跟力不一样。其实按照形声字造字的原理,你读它力毫无问题,明白吗?因为力是用来干嘛?注音。后来有音变,音变是什么情况?可能声稍微变了,它还保存迭韵;可能韵稍微变了,还保持双声,像这里,力跟阞,韵稍微变了,声还保持双声。可是按照造字的原理,形声字「力」即是当作注音符号。所以地之理的这个阞,你读它力也是绝对没有错误。这是明白形声字造字,它本来就是用声母来注音。我们接下来看下一个字。请开吉师帮我念一遍:

  学生读诵:火ㄏㄨㄛˇ。①②甲文  金文  小篆。火是火焰的象形。甲文①像火焰之形,金文和小篆是从甲文①递变而来,像火上炎,喷出的火花。

  备注:《说文》:「毁也。炎而上。象形。」段注:「大其下。锐其上。」

  典籍所见:(1)燃烧。《礼记.王制》:「昆虫未蛰,不以火田。」(2)急速、紧急。《庄子.天地》:「方且尊知而火驰。」(3)火灾。《左传.昭公十八年》:「陈不救火。」

  火是部首字,如放在字的底部,可写作四点。凡由火组成的字,多与火有关,如:焰、烧、炎、然等。

  常用词:火冒三丈,急如星火,飞蛾扑火,赴汤蹈火。

  教授:同学们看到甲文①,他就是画火焰往上冒的样子,底下大,上面画火焰的形象。甲文②就跟金文、小篆比较接近。《说文》说:火,「毁也。炎而上。象形」。火用毁来说解,同学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

  学生:声训。

  教授:声训。用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现在闽南音里面这个火,还读它为ㄏㄨㄟˋ,ㄏㄨㄟˋ就是这个毁,也就是火,这两个字原来是同音,ㄏㄨㄟˋ。没有的话,我们继续下一个字。请开吉师念一遍:

  学生读诵:鼎ㄉㄧㄥˇ。鼎(甲文)(金文)(小篆)。鼎是宝鼎的象形。甲文像鼎的两耳、腹、足,「鼎」全器的象形,小篆鼎字的下部,是从甲文、金文讹变而来。

  备注:《说文》:「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典籍所见:(1)鼎的三足。《晋书.霍光传》:「昔汉运将终,三国鼎峙。」

  常用词:三足鼎立,一言九鼎,大名鼎鼎。

  教授:大家看看甲文的写法,它就是宝鼎的象形。鼎上面有两耳,下面有足,中间是腹。我相信同学们一定看过,在博物馆里面一定看过鼎的实物。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它陈列铜器有一个专室,一进门有一个很大的鼎,叫毛公鼎;另一边陈列一个很大的青铜器铸造的盘,叫散氏盘。

  板书:毛公鼎 散氏盘

  毛公鼎这么大。

  板书:

  它这个里面,鼎腹里面:

  板书:

  忘了,你说为什么没有脚?鼎腹里面刻有一篇文字,是摹临书法非常宝贵的字帖,毛公鼎。另外,在这个铜器室的另一边,有一个很大的盘:

  板书:

  盘子。高大约十七、八公分,不到二十公分,大约这么高,那么大。在盘里面也有一篇铭文,这篇铭文也是我们摹临书法、我们写书法非常宝贵的钟鼎铭文,让我们用来摹临书法,非常重要的帖子。散氏盘大约有五百多字,里面文字,非常难得。毛公鼎我不太记得,也是一整篇的文字,确实多少字我不太记得。这个盘因为它比较平,所以把它拓印下来比较方正:

  板书:

  这个因为是圆的,所以它拓印出来以后,它就变成这样:

  板书:

  它没有像这么方正,因为里面是圆的。有机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去看看那个宝器。这两样宝器可以说是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它放在铜器室的前面那里,是不更换的,永久在那里陈列。铜器室里面有很多其它的器物,钟、鼎、戈、鬲很多种,以这两件是很大。所以有喜欢书法的同学,有机会,台北故宫博物院曾经把这里面的铭文拓印出来,还把外形也拓印出来,上面是孔德成先生题字:「西周毛公鼎」,印刷得也很精美。如果去旅游,去它一楼地方,有一个贩卖部,关于故宫里面他们复制的像这种拓片,都在那里出售,卖得也不贵。最早它是用黑色拓印出来,我一口气买了二十几副,为什么?我觉得很好。后来有朋友喜欢,我就送,后来送完了,自己没有了。我再去买的时候,它已经变成红色的,也很漂亮,我是一口气又买二十几副,我现在只剩一副,我再不送人。你们可以到那边买,如果觉得麻烦,我去复印一下,我可以送给你。这是非常宝贵,用来写字、书法。

  我曾经将这两套印刷的毛公鼎和散氏盘(它是先拓下来,然后再印刷),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送给一个朋友,他本身是写书法,而且他已经是成书法家了,他又喜欢金石篆刻,所以我送他这两份东西,他如获至宝,把它装在玻璃框,挂在墙上。然后隔一阵时间,他打电话给我,他说我真感谢你,他说我天天搬个椅子坐在这个前面读它,仔细的看,读它。他说我现在有个心得,所以我今天很高兴打电话告诉你,他说我篆刻,我现在胆量大了。这个我很能理解。一般篆刻都是根据小篆刻图章,根据小篆。小篆你怎么刻,只不过是工整,你很难变化。他们刻图章的有的不懂,买一个什么《六书通》,去翻这个字,「鼎」字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那样,但里面有很多是俗字,弄错了,他们也不知道。要真正看到这个毛公鼎或者散氏盘,胆气就大了。原来这个鼎字,甲骨文可以这样写。看看甲骨文,跟小篆不一样,他原来刻图章只敢用小篆那样刻,现在看到甲骨文、看到钟鼎文(金文是钟鼎文),毛公鼎、散氏盘是这样写,他就敢变化了。所以胆气大了,他非常高兴,他从此可以非常的天马行空来刻。书法也一样,你写过钟鼎,你胆气会大,你晓得变化。

  在中学生的时代,往往老师要你写什么?楷书。楷书像欧阳询、颜真卿,像柳公权,要你一笔一笔的写,楷书。我碰到一位书法家,我们两个聊天就谈到书法。他拿他的书法给我看,他很谦虚,希望能得到我的一些看法。我说:你书法已经写得相当的好。他说:你不要光说这些好听的话,你要真正告诉我。他说:我现在自己感觉,怎么样写,写来写去就是这样。我说:我明白,这是你碰到顶了,你前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你现在碰到顶了,你无法突破,你一直在底下。他说:你真是一针见血说到我心里话,我书法我自己感觉到无法突破。那要怎么办?他问我。我说:根据你写的这个楷书,我建议你可以写写魏碑。他说:魏碑好多种,哪一种合适?我说:魏碑有《张黑女墓志铭》,另外《张猛龙碑》。他记下来。

  他说:除了这个之外,如果想再进一步?我说:有,你可以写汉碑,汉碑有更多的式样。我就告诉他,你可以从《张迁碑》,《张迁碑》和《礼器碑》入手,因为它很工整,《张迁》、《礼器》。之后呢?他问。我说:之后,你到了功夫的时候,你就可以写《石门颂》。一定要先经过前面那些功夫,再来写《石门颂》。原因,《石门颂》大开大合,没有胆量的人不敢写,没有功底的人也不敢写。所以一定先前的楷书或其它的碑,你都练到一定相当稳固的功夫,再来写《石门颂》。有个现成的例子,画家张大千,他那个字好像跟一般人不一样。是他自己创吗?不是,他就是《石门颂》出来的。

  我们很崇拜弘一大师,他的墨宝如不食人间烟火。你说我崇拜他的书法,我直接摹写他的可以吗?我告诉你,你这样摹写的话,你将来只有形式而没有神采。你一定要从他,弘一大师他原来写过什么,你从那里去探究。那他,弘一大师写的是什么?当然写过很多,主要是魏碑里面的,刚才我提过《张猛龙碑》。你说好,专心写《张猛龙碑》,然后我的书法,我将来就能像弘一大师那样仙风道骨吗?那就看你的修养了。光笔下的功夫是不够的,还靠个人的修养。

  汉碑有很多种,我们刚才只提了《张迁》、《礼器》、《石门颂》,这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工整。譬如还有《乙瑛碑》也不错。《曹全碑》就比较的飘逸,不像我们认定的汉碑是那样的典重。如果这些都已经相当有了功夫,接下来还有吗?那就是看看黑板上说的,毛公鼎、散氏盘。你写过散氏盘或者毛公鼎,你的书法,你就有胆量变化。就像刚才我说的,刻金石图章的人,读过《散氏盘》、《毛公鼎》,他就大喜过望,他自己觉得已经解放出来,不再受小篆的拘束,可以解脱了,他可以自在的变化,再怎么变不会错误。这是原则,不能乱变。这是说写字、书法。

  我刚才说跟我一起闲谈那位朋友、那个书法家,谈了这么多之后,他真是贪心,他说:那还有呢?我说:有,这些帖我介绍的,你都写得可以乱真了,还有。他说:那是什么?我说:那就是修养。修养怎么来?多读书。读什么书?我说:这一时就说不清楚了,跟各人的性向不一样。这个可以慢慢的来,你该读什么书,我要了解你、深入的了解你,我才能推荐你,给你读什么书。所以书法是如此,你要写得一笔书法,真正到家,除了临碑帖之外,还要不要忘记读书、修养。读书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识的增长,一方面是修养的增长,德智兼修。这样才能够造就你书法的高度,成为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书法家。

  王羲之,公认他是书圣。他的《兰亭序》真迹,传说被唐太宗拿去殉葬了。不过当时他让他臣子,底下那些书法大家写的《兰亭序》也很好。你细细看,我们只能叹息,你无法改动里面的任何一笔,《兰亭序》,因此尊他为书圣。他光是平常练字就能到达那个地步吗?不是。你看他的书法,尤其行书你就看出来,非常飘逸潇洒。不要忘记,魏晋时代,王羲之是那个时代。同学们知道竹林七贤吗?听说。他们在那里谈些什么?玄谈。这都是有关修养的一些学识,他们经常在谈论这些。所以王羲之也是那个时代的人,因此,除了他书法平常练习之外,加上他当时那种学术的风气对他的影响,因此在他的笔下就是行云流水。所以修养对一个人是重要,对你的书法也很重要。

  我们看到近代、现代,台湾有另外一位画家,溥心畬先生,听说过吗?溥儒,他名字是儒,儒家的儒,字心畬。他跟张大千是好朋友,只是他过世得早,六十多岁过世。你看他的作品,不管他的画,不管他的书法,你展开,有一股书卷气迎面扑来,这就是修养。所以书法不是光练字形,最后要形成你个人的风貌,千千万万注意一个事,不要落俗。千万不能落俗,你的书法、你的作品被人家一看,说俗不可耐。那就完了,那就无可救药。要让人家一看,愈看愈喜欢,你说不出所以然来,这就是书卷气,明白吗?这里说到书法。

  画画也是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弹琴也是一样。弹琴也一定要注意到修养。修养怎么来?读书。多读书增加你的学识和增加你的修养,再加上琴本身的技巧,将来你才能够独树一帜,不光是演奏前人的曲子。尤其古琴,它允许你有些自由发挥的地方,你能弹出你个人的风格。同是阳关三迭,你弹的人家一听,这是某人弹的阳关三迭,这就是修养有关。更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作曲家,除了演奏家之外,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作曲家。这才能够真正传之千古,成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成为最璀璨的红宝石、蓝宝石或者祖母绿。你作的这个曲子,在历史长河里面它永远不灭,是一颗璀璨的绿宝石。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不光只是一个演奏家,演奏家人死了以后就没有了,更希望能成为一个作曲家。不一定贪多,有一曲、二曲能传世,能代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音乐。所以,像这方面,都是造就我们传统文化的高度愈来愈高、愈来愈伟大。传统文化有古人的,再加上你我不停的努力创作,我希望我们之间能有所成就,在古人的金字塔上面,能够加上一点,哪怕是一粒小小的砂石。赞同吗?

  学生:赞同。

  教授:大家努力。西洋的音乐我们也需要了解,就像画画的人,也要有机会就去看西洋的画家他们的作品。我在巴西圣保罗它那个艺术馆里面,看过塞尚印象派大师的几幅作品,有一幅我到现在都难以忘怀。画画的人都知道,一个画面上,如果要大面积的用绿的颜色,这是很难的事。塞尚有一幅画,画一棵大树,大面积的绿色,是画得那么好,看到他的真迹。塞尚以后,梵高我们都知道,画向日葵的。高更,他的朋友,都是一、二十幅挂在那里。没有玻璃遮挡,墙壁,地板上八十公分画一条黄线,观赏的人自觉不要超过黄线。八十公分也就是这样,你一弯身,可能你的鼻子都会碰到画,它是那样直接的挂在前面,让你好好的观赏。塞尚、梵高、高更,还有毕加索,就是这样挂在那里。我经常去,所以我了解他们的用色,什么色调,他的用笔。

  梵高为什么会那么值钱?一幅向日葵上亿美金,为什么?如果你细看、你细分析,就能明白,他是超出他当时同时代的画家的风格。他那个时代的风格是古典派,画得很细腻,画美人的皮肤,手是画得那么细腻,在当时。他梵高不一样,他用油彩,像画中国画的皴法线条一样,一笔一笔涂上去。你说,他怎么跟当时的风格是那样完全不同?显得那么粗糙。原因,我看了他有一幅画,他的自画像的背后背景,挂的有一幅(滚动条的)日本的浮世绘。日本浮世绘是什么?中国的版画。版画是什么?先是手画,然后刻在木板上再印,可以多印几张,版画。日本所谓的浮世绘就是中国传过去的版画,当然里面以线条为主。所以梵高他的作品,他受东方画的影响很深,用线条。不光是向日葵,他画乡村,稻田里面那个草垛,一堆一堆的草垛,同样是用油彩一笔一笔画上去,就跟我们中国画的山水里面石头山的皴法一模一样。就因为他吸收东方这种绘画的技巧,把这个元素放在他的作品里面,他就与众不同。

  有一次,我在北京的中国油画院,去做一次讲座。起先我对这群油画的朋友,我心里有点慌张,我不知道要跟他们讲什么,他们是画油画的。那个场所(是他们油画院里面的场所)很大,有三、四百人在底下,都是画家,油画的画家。假如你是我,你要跟这些画家朋友们要讲些什么?因为我学的是国学,今天在这跟各位讲文字学,我总不能跟他们讲文字学。我灵机一动,想到这么多的中国油画的朋友们,他们缺乏一样东西。缺乏什么?缺乏国学的修养。如果他们对我们传统文化能够多吸收一些,他能够用我们传统文化表达在他的油画布上面,那你想,他就能够与众不同。要不然你崇拜塞尚,就天天在那摹塞尚的画,你一辈子摹他的,你脱不掉他的外衣,你画到最后很像他的,但是始终不是你的。就像一棵大树下面的一棵小草,你崇拜的塞尚,你崇拜的毕加索,他就像一棵大树,你画几十年,最后画得很像了,你还是大树下面的一棵小草,你甘心吗?划不来。你一辈子卖力气,最后还是一棵小草,划不来。所以要怎么办?要画出你个人的风貌。油画如何画出你个人的风貌,最重要的,要把我们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精神灌注在你的画面里。你画出来的东西就跟毕加索不一样,说不定他看到了,他佩服你,因为你画的他不会画,有道理吗?因此,中国的油画家也不能不学习一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吗?

  学生:是。

  教授:如果你认为是,鼓掌。我也贪瞋痴太重,贪你们的掌声。说实在,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学任何东西,要有个人的精神表现出来,画画是如此,书法是如此,学琴,古琴也是如此。不然你永远只是一个演奏家,一般人说是匠,画画说他是画匠,他不是画家,不能称家。你只是一个演奏的匠,你不能称音乐家。离题太远了,回到我们的课本,请开吉师接下来读下一个「鬲」:

  学生读诵:鬲ㄌㄧˋ。甲文  金文  小篆。鬲是古代一种烹饪器具的象形,与鼎同属一类。

  备注:《说文》:「鼎属。实五觳。斗二升曰觳(ㄏㄨˊ)。象腹交文,三足。」段注:「上象其口。象腹交文。下象三足也。」

  典籍所见:(1)鬲谓隔绝于上。《荀子.大略》:「鬲如也。」

  鬲是个部首字,凡由鬲组成的字,多与器皿有关,如:融、鬵(ㄒㄧㄣˊ)、鬷(ㄗㄨㄥ)等。

  教授:大家看看金文这个「鬲」字,它非常的形象。

  板书:

  它这个脚,三个脚特别胖,里面是空心的。这也是个鼎的样子,可是它的脚里面是空心的,胖胖的。干嘛?生火的时候它容易吸热,里面东西容易煮熟。所以这个胖胖的脚叫鬲。我们看下一个字,「壶」。开吉师麻烦妳读「壶」这个字:

  学生读诵:壶ㄏㄨˊ。甲文  金文  小篆。壶是酒壶的象形。甲文、金文壶字,上像盖,旁有两耳,中像腹,上环纹,下像其圈足,小篆是从甲文、金文递变而来。

  备注:《说文》:「昆吾圜器也。象形。从大,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其盖也。」

  典籍所见:(1)酒樽。《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2)礼器,腹方口圆称壶,反之称方壶。《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

  常用词:冰心玉壶,箪食壶浆。

  教授:这个「壶」字非常的形象,你看甲文、金文,这个壶字不但形象而且很漂亮。认识了甲文、金文,再看到小篆,也就了解上面是盖,底下是壶身和两耳和壶脚。因此你也看出来,《说文》里面说从大,对不对?那不是大小的大,它是根据小篆的写法,上面那盖子,小篆变成大那个字的样子,所以它说是从大,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就是盖子。

  同学们也许有个想法,如果我们现在用的文字也能够像甲骨文那样,壶就画个壶,大家看起来不是很方便吗?是,没错。甲文、金文都很容易看出象形,实物的象形,到了小篆就有一点变化,到了隶书、楷书就受到伤害了。这个壶字还勉强,隶书、楷书。原来我们说过有几个字,隶楷以后,下面的四点有好几种,有的是鱼的尾巴、有的是燕子的尾巴、有的是鸟的脚、有的是火字,都变成四点,所以这是对文字字义的一种伤害。好在我们现在已经被它害得很久了,也就习惯了。所以说,如果像这个壶字这么漂亮,现在文字还是用这样写不是很好吗?好,是非常好,就是写起来很不方便。之所以会演变到小篆、隶书,也求其书写的方便。

  好,让它多留一阵,现在我们就准备吃饭好吗?     
   
   

汉字入门  刘克雄教授主讲  (第十三集)  2015/8/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6-181-0013

  教授:记得昨天我们下课前,讲到这个「壶」字,觉得它非常漂亮,舍不得翻过去,留到现在。现在看看它,还是这么漂亮。接下来我们看下一个字,树师妳帮我读:

  学生读诵:酉ㄧㄡˇ。(甲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酉是酒樽的象形。甲文、小篆上像口沿及颈,下像酒樽有花纹的腹。

  备注:《说文》:「象古文酉之形。」

  典籍所见:(1)方位名。《淮南.天文》:「太阴在酉。」

  酉是部首字,凡由酉组成的字,都与酒有关,如:酒、酿、醉、酌等。

  板书:

  教授:看这个像不像酒坛子?很像酒坛子。由它再演变到了金文,一直到小篆,都还是很形象的一个酒坛子。这是很容易了解。接下来看下一个字,妳读一遍:

  学生读诵:缶ㄈㄡˇ。甲文  金文  小篆。缶是盛酒瓦器的象形。甲文、金文和小篆字形略同。

  备注:《说文》:「瓦器。所以盛酒。秦人鼓之以节謌。象形。」

  典籍所见:(1)乐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2)盆。《汉书.五行志》:「季桓子穿井,得土缶。」

  凡由缶组成的字,多与瓦器有关,如:缸、罄、罐等。

  常用词:击缶,黄锺瓦缶。

  板书:

  教授:这是一个瓦器,上面是盖子,下面是容器,也是很容易认识的象形。我们常用词里面引到一个「黄锺瓦缶」。这个是出自于屈原的:

  板书:卜居

  有同学读过这一篇吗?《卜居》:「黄钟毁弃,瓦缶雷鸣」,出自于屈原的《卜居》。同学们翻开「缶」,《说文》,把它反切找出来。

  板书:宝

  什么切找到吗?

  学生:方九切。

  教授:方九切。

  板书:方九切 三部

  同学们把这个「宝」字找出来。

  板书:博晧切 三部

  教授:博晧切,三部,是吗?都找到吗?

  学生:是。

  教授:同学们再对照「方」是哪一个声纽?把四十一声纽表翻开,谁先找到告诉我。

  学生:非。

  教授:非,非敷奉微的非。

  板书:非纽

  非纽。再看「博」是哪一个纽?

  学生:帮纽。

  板书:帮纽

  教授:帮滂并明的帮。同学们再看黑板。这个宝字,我用红色标这个「缶」,是它的声符。刚才你们翻到《说文》,这个「宝」是说它(缶)是声符吗?再翻一下。

  学生:缶声。

  教授:对,缶声。「从宀玉贝。缶声。」同学们看到了。看黑板,上面宀代表什么?房子。《说文》说是「交覆深屋也」,大房子。这个是玉,你说为什么没有一点?玉,本来是没有一点的。贝,也当钱币用。房子里面有玉,有钱贝。这个字(宝)读什么用它(缶)来注音。那你说这个字(宝)用它(缶)来注音,现在它读什么?ㄈㄡˇ。那为什么现在这个字(宝)不读ㄈㄡˇ?想想这道理。先弄清楚「缶」,方九切,非纽,属轻唇。钱大昕发现什么?

  学生:古无轻唇音。

  教授:真好用。他这个发现真好用,马上能知道古代它(非)不读ㄈㄟ,它应该读重唇的帮滂并明。所以它(缶)本来应该读重唇,后来音变,变成非纽,现在读它为ㄈㄡˇ。这个字,宝贝的「宝」,用它(缶)当声符,反过来证明它声母本来就应该读重唇,明白吗?你不能说现在是缶贝,宝字,宝贝。形声字,这个(宝)我们称它为声子,这个(缶)称它为声母,用它(缶)来注音,声子跟声母之间应该是同音,明白吗?这是「宝」跟「缶」的关系。

  典籍所见,第一个引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有同学们读过吗?《廉颇蔺相如列传》有读过吗?读过,非常精彩。如果没有读过的同学,你回去翻一翻这篇,希望你精读。下一个字「皿」,树师帮读:

  学生读诵:皿ㄇㄧㄣˇ。甲文①甲文②金文小篆。皿是古代饭食用器的象形。甲文、金文、小篆略同。

  备注:《说文》:「饭食之用器也。象形。」段注:「上象其能容。中象其体。下象其底也。」

  典籍所见:(1)器皿。《礼记.礼器》:「器皿之度。」(2)覆盖。《国语.晋语》:「是不昭榖明而皿虫也。」

  皿是部首字,凡由皿组成的字,多与器皿有关,如:盆、盘、盂等。

  板书:

  教授:小篆的皿,上面是容器,这是它的座,器皿的皿字。这也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象形文字。看下一个字,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读:

  学生读诵:匚ㄈㄤ。甲文。匚,横视成「凵」,是一个方筐的象形。

  备注:《说文》:「受物之器。象形。」段注:「此其器葢正方。文如此作者,横视之耳。直者其底。横者其四围。右其口也。」

  匚是部首字,凡由匚组成的字,多与器具有关,如:匮、匣、匡等。

  教授:这个字也很容易看出来,只是他把它竖起来,你把它横过来看,就是一个筐子,放东西的、方方的一个筐子。接下来看「豆」:

  学生读诵:豆ㄉㄡˋ。甲文  金文 豆小篆。豆是盛食物器具的象形。甲文像器中盛有食物,金文、小篆是从甲文演变而来。

  备注:《说文》:「古食肉器也。象形。」

  典籍所见:(1)假借为豆类的总称。《广雅.释草》:「大豆尗也,小豆荅也。」(按:段注尗下曰:「尗豆古今语。」古时称尗,后世称豆。)(2)木制的礼器。《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又《论语.泰伯》:「笾豆之事。」

  豆是部首字,凡由豆组成的字,多与器皿有关,如:豊、丰、壴等。

  常用词:绿豆,豆奶,豆腐。

  板书:

  教授:看看甲文。豆本来是一个器皿,古时食肉器也,用来装东西、装食物用的一个器皿。甲文当中这一点,像是里面装的有东西。由它慢慢再演变到金文和我们现在的小篆,就有点不太一样了。

  板书:

  这个字也许同学们觉得很新鲜,这明明是吃的大豆、绿豆、红豆,怎么说是一个器皿?实际上古时候它这个豆字,本来是器皿。然后,黄豆、绿豆这个豆,古时候称「尗」。

  板书:尗

  教授:同学们把这个尗字翻开:

  板书:

  大家看到三百三十九页,「尗,豆也」。段注:「尗豆古今语。亦古今字。此以汉时语释古语也。」说这里用豆来解释尗,豆是汉代当时称豆,古代称尗。翻过来看,「尗象豆声之形也。」小篆尗,段玉裁注告诉我们,这一横代表地,底下是这个豆子的根,上面长着豆,尗。

  板书:

  甲文有这样写的,这像什么?种豆子。各位同学也许看过,它这个是豆子的藤蔓,然后攀在上面结一颗豆。慢慢演变到尗,古时候称尗,汉以后就称豆。如果我们生长在周秦那个时代,给我来一碗绿豆汤,他们一定听不懂。你要说,给我来一碗什么?绿尗汤;他就给你盛一碗绿豆汤来了。古今语,语言会变,古语、今语有所不同。也许同学会问,这个豆跟尗声韵上好像没什么关系。这个就很难追究了,语言的改变,古时候叫尗,后世变成豆。这是跟声韵上似乎很难追究它有什么关联,这语言的变化。接下来,「勺」,读一遍:

  学生读诵:勺ㄕㄠˊ。(甲文)(金文)(小篆)(隶书)勺(楷书)。勺是勺子的象形。甲文像勺形,短画为勺中之实。为取酒器。金文、小篆是从甲文递变而来。

  备注:《说文》:「挹取也。象形,中有实。」段注:「外象其哆口,有柄之形。中一象有所盛也。」

  典籍所见:(1)沾也。《楚辞.招魂》:「瑶浆蜜勺,实羽觞些。」(2)少许。《中庸》:「今夫水,一勺之多。」(3)乐名。《汉书.董仲舒传》:「于周莫盛于勺。」

  常用词:勺子,掌勺。

  板书:

  教授:甲文有这种写法的,甲文里面有很多是大同小异的写法。现在同学们看到有另外一个写法:

  板书:

  这个勺字。勺子这一点是什么?勺子里面的东西,舀的东西。《段注》说:「有柄之形」,有个柄,那个勺子;中间那一横,他说「象有所盛也」,装的东西。接下来看下一个字:

  学生读诵:匕ㄅㄧˇ。(甲文)(金文)(小篆)(隶书)匕(楷书)。匕是古代一种取饭器具的象形,今称为饭匙。甲文、金文匕,上面的一画乃匕端之枝,用来悬挂在烹饪的鼎鬲的边沿上。

  备注:《说文》:「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柶。」段注:「匕卽今之饭匙。」

  典籍所见:(1)短剑,其首像匕,今称匕首。《史记.吴太伯世家》:「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

  常用词:匕首,刀匕。

  教授:这个字也是一个象形。《说文》说:「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柶」。《段注》告诉我们,匕就是现在的饭匙。《段注》比较靠近我们,段玉裁是清代乾隆时间,而许慎就离得我们远了,东汉时候。所以段玉裁说的话我们比较容易听得懂,就现在的饭匙。短刀之所以称匕首,因为它有一部分像饭匙,短短的。下一个字:

  学生读诵:斗ㄉㄡˇ。(甲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斗是古代一种量器的象形。

  备注:《说文》:「十升也。象形,有柄。」段注:「上象斗形。下象其柄也。」

  典籍所见:(1)量词。《说苑.辨物》:「十升为一斗。」(2)量器。《淮南子.时则》:「角斗桶。」(3)星宿。储光羲《田园杂兴》:「清浅望河汉,低昂看北斗。」(4)险峭,同「陡」。《史记.封禅书》:「成山斗入海。」

  斗是部首字,凡由斗组成的字,都与量器有关,如:斛、魁、斟等。

  常用词:泰山北斗,才高八斗。

  板书:

  教授:这个是金文的斗,这是个柄对吗?这可以来舀的斗。甲文方向相反,小篆已经很难看出这个斗的样子。我们真佩服许慎,根据小篆能够知道它就是斗,它实在不像斗。这里引到储光羲:「清浅望河汉,低昂看北斗。」很亲切的诗,希望同学们自己找出来。《田家杂兴》有八首,非常亲切,自己找出来多读,最好能背诵。「清浅望河汉」,什么是河汉?好像我们说过,是吗?告诉我:

  学生:银河。

  教授:银河。没有见过银河的同学请你举手,没有见过的,要老实,真的没见过一定要举手。好,你们是洋包子,土包子就容易看到,在乡下很容易看到。银河,夜晚乡下相对来说灯光没那么亮,你看到夜空有一条比较闪亮的、相当宽的一带,那就是不晓得几亿个星球在上面,我们称它为银河。我记得告诉过你们,我小时候很傻,大人说七夕,七月七号,七夕,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郎织女半夜会渡河相会。我就躺在外婆家门口前面一个大石板,等着、等着,等、等、等,睡着了。等了几次都没看过,看牛郎织女相会。但是我认识了牛郎星和织女星。在银河的一边,有三颗,一颗比较亮的、颜色比较清澈的,那是织女;银河的这边也是三颗,它是成一个直线。

  板书:

  带红的这颗,是牛郎。

  板书:

  这是银河,这边有三颗,这一颗是织女。它好像比较漂亮,这个颜色。我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牛郎他挑着一担谷子,挑得很辛苦,所以脸都流汗,挑得脸都发红了,这牛郎星。所以我记得很清楚,这个是织女,那是牛郎。一直想在七夕那一天,想等他们两个来这里相会,始终不成功。我想以后我还有机会住乡下,我还要再等,看看能不能碰到他们相会,牛郎和织女。清浅望河汉,就是这一条。

  我做过一句诗,「风卷星河下碧溪」,前一句是「南华诵罢夜如水」。风卷星河下碧溪,星河就是这个银河,又称河汉,又称霄汉,云霄的霄。哪里称霄汉?我得想一下。同学们赶快帮我忙,在什么书上称霄汉?我想起来,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江水注》。提到这里,又希望同学们把这篇文章下载下来。读过吗?《水经.江水注》,好得无以复加。随便举一个例子,看它有多好。江水指的长江,他说「江水又东」,江水继续往前流,碰到一个景物,大巫山。然后,他要形容大巫山有多高:

  板书:壁立千仞 直冲宵汉

  他要说大巫山的高,他不直接说它直冲霄汉,他不直接说。「其翼附群山」,翼附群山,这是大巫山,它旁边翼附的群山。「并概青云」,都被云挡住了。「更就霄汉」,要从银河往下看,「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再读一次,大巫山之高,他不直接说,「其翼附(羽毛)群山」,其它像这些蓝色的,翼附群山。你在下面都看不到它们哪一个高,这些蓝色的。我们在这,看不出来哪一个高、哪一个低。「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都被青云给挡着、盖住了。「更就霄汉」,我们要跑到上面来,在银河上往下看,才能看出这几个翼附群山,是哪一个高、哪一个低。高明不高明?鼓掌。这么高明的形容,他不是加est,他就告诉你,他不直接说它是直冲霄汉,不说它是壁立千仞,他说「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真的让我们佩服。所以《水经.江水注》,同学们下载,好好读一读,对我们将来欣赏也好,下笔也好,一定有很大帮助。

  刚才这个斗字,还没说完,就变成翼附群山来了,我们还要讲这个「斗」。刚才说,我认识了牛郎、织女星,也认识了银河。北斗星,同学认识吗?有认识,有点头的;不认识要勇敢举手,大部分。很容易,只要不是在中心广场很热闹的地方,我们这就很方便看到。你仰头看,有一群星星:

  板书:

  七颗,就像一个斗,像这个斗。这两颗,斗的最后这两颗,延长,划直线延长七倍:

  板书:

  大概是这里,有一颗星星它光亮不是太亮,这就是北极星。你先找到北斗,然后你就能找到北极星。如果你在外面航海,你要找北极星,你要辨别方向。我东西南北看不清楚,你要找北极星不太容易找,它本身就不够亮;先找到北斗星,很容易找,然后记得它后面连接成一线,七倍左右,那颗不太亮的星就是北极星。如果我们人站在北极上仰头,它就在上面,在你头顶上,这是辨别方向。小篆这个斗,我们看不出来像斗。所以我们说,很佩服这位古今无双的许叔重,他能够这样看得出来是个「斗」字。接下来我们看下一个字:

  学生读诵:臼ㄐㄧㄡˋ。(陶文)(小篆)。臼是石臼的象形。

  备注:《说文》:「舂也。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象形。中,米也。」

  臼是部首字,凡由臼组成的字,都与舂器有关,如:舂、舀、臿等。

  常用词:杵臼。

  教授:这个字在甲文、金文,我们都没有找到相关跟它一样的字,只找到比小篆更早的有个陶文,在陶片上面,看出就是杵臼,用来舂米的这个臼。而当中那几点,段玉裁说是米。见过这个臼吗?同学们。我小时候我还用过,小小的,用过小小的。大的用来舂米,小的用来干嘛?磨粉。我为什么会用过?我小时候,我外祖父他很早就没有牙齿,他又想吃花生,吃不动。所以就买个小的杵臼,要我去帮他舂,他就可以吃了,很香。花生先炒过然后来舂。我这么辛苦,只闻到香味没吃到,不过最后有个奖赏,舂的那个杵上面粘住的是我的。所以我小时候用过这个杵臼,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下一个字:

  学生读诵:弋ㄧˋ。(甲文)(金文)(小篆)。弋是木橛的象形。甲文像下端尖锐的木橛。小篆从甲文递变而来。

  备注:《说文》:「橛也。象折木衺锐着形。」

  典籍所见:(1)缴射。《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将翱将翔,弋凫与鴈。」(2)打猎。《吕览.处方》:「韩昭厘侯出弋。」(3)取。《管子.侈靡》:「观危国过君而弋其能者。」

  教授:这个从甲文看是一小段木头,底下是尖锐的,这个东西称它为弋。使我想起吴均《与宋元思书》:

  板书:与宋元思书

  《与宋元思书》。刚才这个人爬到银河上,我都没想到有时候会有神来之笔,人可以到霄汉上。《与宋元思书》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来写一段非常美的风景。

  板书: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好像写的就是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写的就是富春江,说到这景色极美。然后说到:

  板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说这些世人来到这个地方,你都会望峰息心,看到这样美的景色,看到这里的山峰,你心都会静下来,都恨不得把尘俗的事统统把它忘记,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忙忙碌碌的人,窥谷忘返,看到这里的山谷那么美、那么漂亮,都会忘了回去。望峰息心,窥谷忘返。也冀望同学,你可以下载《与宋元思书》,短短的小一段,写得非常美,它是骈文的性质,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漂亮。下一个字,读一遍:

  学生读诵:ㄇㄧㄢˊ宀。①②(甲文)(小篆)。宀是房屋的象形。甲文像房屋正视之形。小篆是从甲文演变而来。

  备注:《说文》:「交覆深屋也。象形。」按:就是深广的大屋。

  宀为部首字,从宀的字,多与房屋有关,如:宅、家、宏等。

  教授:看甲文。

  板书:

  如果这边再添两笔,它就是什么?

  板书:

  就是一个房子。接下来,下一个字:

  学生读诵:户ㄏㄨˋ。(甲文)(金文)(小篆)。户是单扇门的象形。甲文、金文、小篆字形略同。

  备注:《说文》:「护也。半门曰户。象形。」

  典籍所见:(1)门扉。《晋书.光逸传》:「将排户入。」(2)家。《史记.货殖列传》:「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3)室也。《公羊传.宣公六年》:「俯而窥其户。」

  户是个部首字,凡由户组成的字,多与门或房屋有关,如:房、扉、扇等。

  常用词:家喻户晓,足不出户,夜不闭户。

  教授:接下来看下一个字,门。

  学生读诵:门ㄇㄣˊ。(甲文)(金文)(小篆)。门是两扇门的象形。甲文、金文门字,或像加键,或像上有楣。小篆是从甲文、金文递变而来。

  备注:《说文》:「闻也。从二户。象形。」

  典籍所见:(1)学派、宗派。《论衡.问孔》:「论者皆云:『孔门之徒,七十子之才,胜今之儒。』」(2)关键。《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3)门径。《老子.第五十二章》:「塞其兑,闭其门。」(4)攻,攻门。《左传.襄公十年》:「围宋,门于桐门。」(5)门第。《北史.刘昶传》:「唯能是寄,不必拘门。」

  门是部首字,凡由门组成的字,多与门有关,如:闭、间、闩等。

  常用词:书香门第,门庭若市。

  教授:先看这个「门」字,就更容易了解「户」字。「门」,是两扇的门。甲文、金文、小篆,一直到现在隶书和楷书,都还保持象形。「户」,那就是单扇的门。这里有个情况,大家想一想,《说文》说,「户,护也」,「门,闻也」,用护来解释户,用闻来解释门,这就是我们说的当时习惯用:

  学生:声训。

  教授:声训。「户」,是用来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的,所以用护。我们这个是叫什么?看这儿:

  学生:户。

  教授:可是我们现在都叫它「门」。也就是说语言也会变,照理说两扇的才叫门,可以开开,一扇的叫户,可是现在我们都不习惯说:从那个户出去。接下来,下一个字:

  学生读诵:郭ㄍㄨㄛ。(甲文①)(甲文②)(金文)(小篆)。郭是城郭的象形。

  备注:《说文》:「度也,民所度居也。从回,象城郭之重,两亭相对也。或但从囗。」(按:「囗」、「回」像城郭,甲文上像房屋。)

  甲文有作「」,古文字学者以为四屋相对,中函一庭。(引备一说)

  典籍所见:(1)外城。《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2)四周之内。《汉书.酷吏尹赏传》:「致令辟为郭。」

  教授:这个字,甲文①、甲文②,尤其是甲文②:

  板书:

  像一个范围,四周有房屋,这是城郭的郭。甲文②就只剩上下有两亭:

  板书:

  演变到小篆,还可以看得出来。演变到现在的隶楷就看不出来了。原来这四边都有房屋的,古文字学者有认为,当中是个大庭院,四周是四个房子,有点像四合院,当中有个大庭院,有这一种说法。所以我们说,按《说文》的说法是怎么?「城郭之重,两亭相对」。

  我要同学们找一篇文章,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有找到的吗?有找到的,好,给我看一下。「清月映郭」,看到吗?「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然后后面就说到他到山林里面,晚上,「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舂米的声音,「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这是他一个人在山里,看到晚上夜晚的景色,听到不远处村墟里面舂米的声音,跟感配寺里面的钟声在那好像一答一唱,相间。现在他一个人在这山里面,他不敢打搅他的朋友裴迪,因为什么?裴迪方温经,正在读经书,他没好意思打搅他,他就一个人到山里看到这些景色。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清月映郭,月光照在城郭上。「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看到「寒山远火,明灭林外」。又听到「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晚上舂米的声音,「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就想起以前跟你一起「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然后,「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同学们找到,是吗?多好!希望你找出来,希望你熟读,更希望你能背诵,它像一篇散文诗一样的优美。你看我是几十年前背的,我现在都还不忘它,因为它太美。「清月映郭」,我看到这个郭,就想起清月映郭。我们看下一个字,「弓」:

  学生读诵:弓ㄍㄨㄥ。(甲文①)(甲文②)(金文)(小篆)。弓是用来射箭的弓。甲文①和小篆像弓不用时解弦之形,甲文②和金文则像按上弦的弓。

  备注:《说文》:「以近穷远。象形。古者挥作弓。」

  典籍所见:(1)弓箭。《白虎通.考黜》:「弓矢所以征不义,伐无道也。」(2)制弓者。《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弓是部首字,凡由弓组成的字都与弓矢之义有关,如:张、弦、弹等。

  常用词:惊弓之鸟,杯弓蛇影,鸟尽弓藏。

  教授:接着我们看下一个字:

  学生读诵:矢ㄕˇ。(甲文)(金文)(小篆)。矢是一支箭矢的象形,是弓弩用来射的箭。甲文、金文和小篆上端是锋利的箭头,中间是箭杆,下端是绑有羽毛,是用来固定方向的箭尾。

  备注:《说文》:「弓弩矢也。从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像镝栝羽之形。古者夷牟初作矢。」段注:「弓弩所用之矢也。镝谓『丨』也。栝谓『八』(后面的尾巴)也。羽谓『一』也。」

  典籍所见:(1)箭。《孟子.公孙丑》:「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2)发誓。《论语.雍也》:「夫子矢之曰。」(3)陈列。《左传.隐公五年》:「公矢鱼于棠。」(4)直。《孟子.万章》:「其直如矢。」

  矢是部首字,凡由矢组成的字,多与箭矢有关,如:短、矩、矫等。

  常用词:弓矢,众矢之的,矢志不渝。

  教授:好。这两个字连起来看,就知道「弓矢」。前面的弓,甲文①跟甲文②不一样。甲文②是把弦安上去,就可以用来射了。在不用的时候,要把弦解开,免得那个弓身受力太久,会失去惯性。所以不用时把弦解开,就是甲文①的样子,看到吗?我们看到甲文②演变到金文。小篆是从哪里演变来?同学们看看小篆,跟甲文哪一个像?有同学没说,用手指①。甲文①跟我们小篆很近,这都很容易了解,它就是弓的象形。

  矢呢?看甲文。前面是很尖锐的箭头,后面是绑有羽毛,用来固定箭的方向。这个同学们一定奇怪,射箭,那根箭后面一定要绑些东西吗?是的。以前我小时候也玩过,我们自己做。去取一片竹子,然后把它弯过来,还要用火稍微烤一烤,然后再用绳子两头固定,就是一个弓。然后拿一根筷子就当箭射,怎么射它都乱跑,因为后面没有羽,没有绑上固定方向的。这是矢。「弓」、「矢」两个字合起来看,我们就明白,原来这都是弓和矢的象形文字。我们接下来看下一个字,「刀」。读一遍:

  学生读诵:刀ㄉㄠ。(甲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刀是一把刀的象形。甲文、金文、小篆字形略同。

  备注:《说文》:「兵也。象形。」

  典籍所见:(1)兵器名。《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2)小船。《诗经.卫风》:「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刀作偏旁写作「刂」,凡从刀的字多与刀有关,如:割、刑、剥等。

  常用词:刀刃,拔刀相助。

  教授:这是个象形,甲文、金文、小篆一直到隶楷,都很容易看出来。

  板书:

  告诉我刀柄在哪里?

  学生:上面。

  教授:这是吧!

  板书:

  教授:这是什么字?

  学生:刃。

  教授:用这种抽象的符号,如果指的是刀最锋利的刀刃,这是指事字。这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刀。下一个字,「斤」。读一遍:

  学生读诵:斤ㄐㄧㄣ。(甲文)(金文)(小篆)。斤是斧头的象形。甲文上部是横刃朝左,下部有一条曲柄的大斧头。金文、小篆是从甲文演变而来。

  备注:《说文》:「斫木斧也。象形。」段注:「横者象斧头。直者象柄。」

  典籍所见:(1)假借为重量。《说苑.辨物》:「十六两为一斤。」(2)斫木斧。《孟子.告子》:「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

  斤是部首字,凡由斤组成的字,多与斧头有关,如:折、断、斩等。

  常用词:公斤,半斤八两。

  教授:斤从甲文看:

  板书:

  柄,用来砍木头,斧头。那金文呢?就变成:

  板书:

  这一部分可能是由它()演变来的。由它()再演变到小篆,再到隶楷,现在我们写的斤。如果我们不读《说文》,可能你不会认识斤是一把斧头,以为就是来称重量的公斤。这里说一斤多少两?

  学生:十六两。

  教授:十六两。所以我们说半斤八两,一样的意思。好像我们在台湾一斤还用十六两吗?我记得是。别的地方有吗?没有。台湾、闽南一斤还用十六两。现在我们用的市斤是多少两?

  学生:十两。

  教授:十两。所以度量衡如果不统一的话,彼此来往就有些麻烦,你说的斤十六两,我们这里的斤十两,他说的公斤不知道几两。所以后来现在用公斤是国际上都通用的。一公斤是多少克?一千公克。它有固定的,所以国际间都可以通行。再下面一个字,「戈」。读一遍:

  学生读诵:戈ㄍㄜ。(甲文)(金文)(小篆)。戈是兵器戈的象形。甲文戈字为全体象形,中竖像柲,中长横画一端像刃,直画下端像其鐏,横画一端像垂缨。

  备注:《说文》:「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

  典籍所见:(1)戟。《楚辞.国殇》:「操吾戈兮被犀甲。」

  戈是部首字,凡由戈组成的字,多与兵器有关,如:戟、战、伐、戎等。

  常用词:铁马金戈,化干戈为玉帛。

  教授:在甲文同学们看,戈这个兵器,右边下垂的是它的垂缨,它本是整体的象形。在《说文》里面,它说「从弋,一横之」,那就没有把它看成是整体象形。他认为「戈」是从前面我们看过那个「弋」字,再翻回来看看,一O三页是吧?

  学生:大本一O一,小本一O三。

  教授:这是小本,一O三。

  学生:这是新版。

  教授:「弋」。看「弋」的小篆,再对照刚才我们说那个「戈」的小篆,有何不同?就差一横,是吗?

  学生:是。

  教授:所以许慎他就说,「从弋,一横之」。这里因为我们看到甲文是一个整体的象形,我们就不一定把它看成是「从弋,一横之」,它就整体的一个象形,就是古代一种兵器。说到这个「弋」,刚才上一堂课,我引到吴均《与宋元思书》,我弄错了,不是「弋飞戾天」,是「鸢飞戾天」,弋底下加个鸟。我以前背诵过的,时间隔太久了。最好同学们再查一下原文,能够下载下来,也能熟读背诵,非常美的一篇文章。看下一个字,「矛」。读一遍:

  学生读诵:矛ㄇㄠˊ。(金文)(小篆)。矛是长矛的象形。金文是上有锋利的矛头,下有长柄的象形。小篆是从金文递变而来。

  备注:《说文》:「酋矛也。建于兵车,长二丈。象形。」段注:「直者象其柲。左右葢象其英。」

  典籍所见:(1)古代的一种直刺兵器。《周书.王会》:「操弓执矛。」

  矛是部首字,所收的字很少,但都与矛有关,如矜字,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指矛柄。

  常用词:自相矛盾。

  教授:这也是一个整体的象形字,甲文没有查到,只有金文()。《说文》说它「长二丈」,就是很长的一种兵器,长矛,长的柄,然后尖端有兵器。接下来,「衣」。读一遍:

  学生读诵:衣ㄧ。(甲文)(金文)(小篆)。衣是衣服的象形。甲文衣像襟祍左右掩覆之形,小篆与甲文、金文同。

  备注:《说文》:「依也。上曰衣,下曰裳。」段注:「衣者,人所倚以蔽体者也。」

  典籍所见:(1)穿。《论语.子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2)衣服。《汉书.五行志》:「衣,身之章也。」(3)覆盖。《易经.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常用词:布衣蔬食,衣食父母,丰衣足食,节衣缩食。

  教授:这个衣字,同学们翻开《说文》,看看还有什么说解。

  板书:

  我要让同学们翻开,就是看到《说文》里面除了「依也。上曰衣,下曰裳」之外,它底下还说像什么?

  学生:「覆二人之形」。

  教授:为什么我们课文里面,我们书上没有把这一句话加上去?于是给同学们一个清楚的概念。看黑板,衣()不管甲文、金文、小篆都差不多是这种形状。很清楚看出衣服的袖子,穿起,这边掩过来,这边盖过去,是衣的整体象形。而《说文》说是像「覆二人」,他把这个看成二人:

  板书:

  这是一个人,这是一个人,这个衣服一定很大,可以盖两个人。这显然,我们从甲文看出来,它整体就是一件衣服。所以我把「覆二人之形」,我把它略去;这里特别要同学们再翻开来看,意思让你了解到,像这种不合理的我们就不要用它。下一个字,「纟」。

  学生读诵:纟ㄇㄧˋ。(甲文)(金文) (小篆)。纟是一束细丝的象形。纟即细丝,甲骨文作「」,像束丝之形。其上下端为束丝的绪。

  备注:《说文》:「细丝也。象束丝之形。」

  纟是部首字,凡从纟之字,多与丝线有关,如:绪、纯、织等。

  板书:

  教授:像一束的丝,读ㄇㄧˋ。好像段玉裁也注可以读作ㄙ,大家找一找,我印象是这样。没有吗?那我记错。之所以记错的原因,我们才讲过另外一个字:

  板书:虫

  这个字读ㄏㄨㄟˇ,又可以读什么?ㄔㄨㄥˊ。所以这个纟,我刚才说也可以读ㄙ是不对的,它是一束丝的象形。所以你看甲文,它这里三个,到了小篆是两个:

  板书:

  下一个字,「求」。

  学生读诵:求(裘)ㄑㄧㄡˊ。(甲文①)(甲文②)(金文)(小篆)。求是裘衣的象形。甲文①像兽皮的嘴巴、两耳、四足、一尾之形,制兽皮的人常在鼻端穿孔挂起。甲文②则像已制成的裘衣,古代衣毛裘翻在外。金文和小篆在甲文①的基础上多加了「衣」。

  备注:《说文》:「皮衣也。从衣,象形,与衰同意。求,古文省衣。」段注:「裘之制毛在外。故象毛文。」

  典籍所见:(1)索求。《战国策.齐策》:「欲有求于我也。」按:《广韵》索下曰:「求也。」求被借用为索求、请求之义,遂另造加衣的裘字,还其本义。(2)所追取者。《孟子.公孙丑》:「勿求于心。」(3)乞,请。《易经.蒙卦》:「匪我求童蒙。」按:《广韵》乞,求也。乞,去讫切。求,巨鸠切。两者双声,可以通假。

  常用词:求学,反求诸己,求同存异。

  教授:这里同学们看甲文①和②,写法不一样。甲文①是说像制兽皮的时候,常把兽皮鼻端钉在墙上或者树上,把它挂起,后面就像一张兽皮的样子。甲文②就像已经做成了衣服,裘衣的样子。你看有两个袖口吗?袖口可以穿。为什么还有一些毛毛?兽皮的毛做成皮衣,它毛是翻在外面的,所以他画象形画它的皮毛。到金文,它是根据甲文①这个写法,它外面又加一个什么?衣服的衣,看得出来吗?刚才我们才看过「衣」字。这是「求」这个字。到小篆也看得出来,「衣」里面是个「求」。隶楷这个「求」,应该是根据什么来的?《说文》里面有,「古文省衣」。同学们翻一下《说文》,翻这个「求」字。有找到的吗?看看它有个古文「求」吗?四O二页,隶书以及我们现在楷书用的「求」,就是《说文》里面「求」的古文的字形。

  在典籍所见我们引到第三,当请求讲。后面我们有个按语:《广韵》乞,求也。有个反切,再看求有个反切。这两者双声,怎么知道的,告诉我?怎么知道它双声?你已经会了,要翻什么?四十一声纽,反切上字表。

  板书:去

  一个是去字上字是吧?另外一个呢?巨。

  板书:巨

  看看这两字在哪一纽?

  学生:溪水的溪。

  教授:溪纽,不是溪部。

  板书:溪

  学生:巨在群纽。

  教授:群,是吧?

  学生:是。

  板书:群

  教授:你能告诉我,这两个不在同纽,一个在溪纽,一个在群纽,为什么可以说它是双声?

  学生:发声部位相同。

  教授:真好,你们快毕业了。告诉我,大家:

  学生:发声部位相同。

  教授:对了,见、溪、群、疑,同一个发声部位,可以说它是双声。真高兴,我们本来要一个月可以毕业,现在上一个礼拜就差不多可以毕业了,真好。

  昨天要同学们看看这《广韵》,你们大家有没有看看?不看,不好看是吧?实在不容易看是吧?要认识《广韵》,这个版本是最好的版本,泽存堂本。下课后,同学们一起看看《广韵》,第一个韵「东」韵,然后它「东」,它上面加一个小圆圈,是表示底下有一群字,这个东代表下面那一群字完全同音。总共有多少字它后面有个统计,在东的说解后面,下面它说「德红切」,然后有个数字,十七,表示东,加个小圆圈这个东,连它本身总共有十七个字,同样读德红切,同音都读东,这是第一个字。

  第二个字又不同了,第二个字是个相同的「同」,相同的「同」它也是上面有个小圆圈,表示用这个同字代表底下那一群字,有多少?也在它底下有注,同,「徒红切,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五」,有四十五个字同音。我们昨天黑板上还用过这徒红切是吧?就在这里。所以同学们大家传阅一下,看一看。如果你手上已经有一本《广韵》,你就在刚才我们看到,「东」第一个字,用红笔把它画个大圆圈,然后它后面「德红切」,用红笔画下,「德红切」。第二个字「同」,也画个大圆圈,然后「徒红切」,也要用红笔画下。醒目,东,德红切;同,徒红切。《广韵》。

  黄季刚先生每天对《广韵》不知道翻阅几十次。《广韵》对声韵学来说是一本最重要的书。我们这个《汉字入门》这本书的最后,刚才同学用过的四十一声纽表,这个表怎么来的?就是根据《广韵》它的反切上字,把它系联过,这四十一声类表,我们才能知道反切上字属于某一个声纽。像刚才我们黑板举的,一个溪纽,一个群纽,你怎么知道去是在溪纽,又如何知道巨是在群纽,那都靠我们后面那个表。这表又如何来的?根据《广韵》的反切上字。清代一个学者叫陈澧,他发现用《广韵》的反切上字,把它系联之后,可以有这四十声类;后来季刚先生再分出一类,成为四十一声类。这也就是让我们来了解到,这两个字古音是不是双声的唯一的方法;不是用我们嘴巴来读一读、念一念,那都不准。所以由此可见,《广韵》这本书是多么重要。

  好,我们回到课本。求,知道是一个皮衣服,毛翻在外面的象形文字。这里附带我们说到了乞和求,彼此之间为什么可以通假,就在典籍所见第三,看到吗?典籍所见,第三,「按:《广韵》乞,求也。去讫切。求,巨鸠切。」怎么知道巨跟去是双声?我们刚才已经说了:

  学生:发声部位相同。

  教授:对,所以可以通假。求之所以会变成请求,本来是衣服,皮衣服,为什么我们现在常常挂在口头上「请你、求你怎么样」,为什么有这个意思?现在看到《广韵》说,求跟乞的关系,它用求来解释乞,看到吗?「乞,求也。」然后我们再分析,求跟乞两个字的声韵,原来它是发声部位相同,可以说是双声,所以可以通假。所以《广韵》说,「乞,求也」。所以皮衣服,皮裘,现在用来当请求的原因,明白吗?声韵的关系。因此,如果不明白声韵,文字光看字形是无法理解的,顶多你能看懂几个象形的:马像匹马,牛像头牛;至于声韵上你如果不明白,你就无法理解文字。衣服、皮裘、皮衣之所以会用来当请求的意思,现在明白吗?

  学生:明白。

  教授:很高兴,一定把这个弄清楚。接下来我们看下一个字,「田」。

  学生读诵:田ㄊㄧㄢˊ。(甲文)(金文)(小篆)。田指整齐排列种稻谷的田地,中间的笔画,像纵横的田埂。甲文、金文及小篆,字形略同。

  备注:《说文》:「敶也。树谷曰田。象形,囗十,千百之制也。」段注:「取其敶列之整齐谓之田。凡言田田者,即陈陈相因也。千百之制也。此说象形之恉。谓囗与十合之。所以象阡陌之一纵一横也。」

  典籍所见:(1)田地。《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2)耕种。通「佃」。《汉书.高帝纪上》:「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3)层层相迭。姜白石《念奴娇》:「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常用词:田舍,田野,田园,沧海桑田。

  教授:这个字「田」字,很容易明白。外面画的就是一个范围,当中一纵一横,我们勉强说它是十,其实它不是十,它就是一纵一横,田地里面那种田埂,纵横的阡陌。小田埂走过没有?没有走过的举手我看看。洋包,没有走过小田埂。我是从小在田埂滚大的。田埂很好玩,不信找个机会到田埂去走走看,要光着脚走。所以当中那个不是十,外面也不是真正的囗这个字,它就是画一个范围,然后当中有阡陌纵横。这里附带典籍所见里面我引的一个姜白石的《念奴娇》,「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田田」两个字用来形容荷叶,很多的荷叶。其实就是陈陈相因,重重迭迭的荷叶,「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接下来看「土」。

  学生读诵:土ㄊㄨˇ。(甲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土是地上土块的象形。甲文、金文下一横像地,上像土块之形。小篆及隶楷,是从甲文、金文演变而来。

  备注:《说文》:「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按:许慎就小篆笔画说解字形,不确。)

  典籍所见:(1)地域、疆域。《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2)五行之一。《孔子家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常用词:积土成山,皇天后土,卷土重来。

  教授:大家看甲文和金文,像什么告诉我。高声说出来,像什么?

  学生:土块。

  教授:地上的一个大土块,小心你不要踢到它,会跌倒。「土」,甲文、金文就是地平上的一个土块,笔画渐变就变成小篆。上面那个土块,你看到甲文是虚中,金文是什么?说得出来吗?我说过的甲文是虚中,金文呢?

  学生:实。

  教授:填实,忘记了,填实、虚中。小篆笔画变成实的样子,是我们现在写的土。由于我们看到了甲文、金文的「土」,确实是画的地面上一个土块,所以对许慎这个说解,他说「二」这两横,像地之下、地之中,当中那一「丨」,像物出形也。这是根据小篆笔画勉强这样说解,我们不一定要根据他这种说解,由于他当时看不到甲文,能看到金文也很少,也不一定看得到这个「土」字,所以他只能根据小篆来解释。接下来我们看下一个字,「屮」。

  学生读诵:屮ㄔㄜˋ。(甲文)(金文)(小篆)。屮指草木初生一株小草的象形。

  备注:《说文》:「艹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以为艹字。」段注:「丨读若囟。引而上行也。枝谓两旁茎枝。」

  教授:这个「屮」字,你看到我怎么写吗?从底下往上,是段玉裁说的,他说什么?

  学生:引而上行也。

  教授:他读为什么?

  学生:囟。

  教授:囟。这一竖有三个读音,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分它上下,先从上或先从下,你光看到它这一「丨」,它读为什么?

  学生:衮。

  教授:衮。引而上行,从下往上写,读它为?

  学生:囟。

  老师:囟。引而下行?

  学生:退。

  教授:退。它有三音。段注告诉我们,这个「屮」它是当中这一竖,要读它为囟,是引而上行,意思是草木从地底下刚刚生长出来。这两边是这个草的枝,旁边的小的嫩芽,分开的。这个字读它为ㄔㄜˋ。段注说什么?现在我要很小心,怕读错。它是古文或以为什么?草。一株小草,两株小草。

  板书:

  古文这个「屮」,以为可以读作草。刚才是哪一个让我读错了?先是说虫。

  板书:虫

  虫可以读为什么?

  学生:虫。

  教授:虫。「屮」,古文以为草。所以这里就常常容易混,一个、二个读音容易混。上次我们说过一株小草,「屮」。两株小草,「艹」。三株呢?

  学生:卉。

  教授:花卉的卉。四株呢?

  学生:莽。

  教授:很多,草莽。前面举的象形字,我们称它为象形的正例。下面要讲象形的变例,变例我们留到下一节再讲。好,今天讲到这,下课。     
   
   

汉字入门  刘克雄教授主讲  (第十四集)  2015/8/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6-181-0014

  学生:向老师行鞠躬礼,老师早上好。

  教授:各位同学好,各位同学请坐。

  学生:谢谢老师。

  教授:同学们翻到一百二十页,变例,象形。一百一十六。

  学生读诵:变例象形,增体:雷ㄌㄟˊ。(甲文)(金文)(小篆)。雷指雷声,雷声不可像,用「」符号,表示隆隆滚动的雷声。按:雷声能听到但看不见,而雷与闪电常相伴随,因此古文雷字是从「」(甲文「电」)而来。甲文、金文雷字,中为电字的古文而稍有变化,「」是雷声的意象,隶楷「田」符号,是小篆「」的省文,是雷声的意象,而非田字。金文、小篆是据甲文加「雨」,表示雨天的雷声。

  备注:《说文》:「阴阳薄动生物者也,从雨,畾(ㄌㄟˊ)象回转形。」

  典籍所见:(1)大声。《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常用词:雷电交加,如雷贯耳,电闪雷鸣。

  教授:前面我们讲的是象形的正例,这里一开始我们介绍象形的变例,变例里面有增体。「雷」这个字,同学们看甲文、金文。现在假如同学们不看到这两个文字,要你创造天上打雷,这个雷你要怎么创造?想想看:

  板书:  

  金文()当中是闪电,()这个是增体的,雷声隆隆的滚动,似乎从远处滚过来,也可以从近处往远处滚,这叫增体。甲文()就比较简单些,还同样是闪电加雷声。声不可像,所以用这种符号()来表示,它并不是田野的「田」字。由甲文、金文到小篆底下那三个还是来表示隆隆的雷声。上面加「雨」,是用来形容、用来说明雷声都是夹着雷雨。再由它到隶书、楷书,就把底下原来的三个雷声省略成一个。看下一个字,树师读一遍,「州」。

  学生读诵:州ㄓㄡ。(甲文)(金文)(小篆)。州是水中陆地的象形。州为水中可居者,故甲文旁像川流,中央像土地。古文与甲文同,篆文则上下重迭二「川」,中有小州陆地,是隶楷所本。

  备注:《说文》:「水中可居曰州,水周遶其旁,从重川。」

  典籍所见:(1)水中可居者曰州。《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州。」(按:今用「洲」,是州的后起字。)(2)二千五百家曰州。《国语.郑语》:「谢西之九州岛。」(3)州谓九州岛,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公羊传.庄公十年》:「荆者何?州名也。」(4)稳固。《国语.齐语》:「令夫士,群萃而州处。」

  常用词:九州岛,神州,自治州。

  板书:

  教授:甲文、金文类似水中可居的陆地,州。到小篆:

  板书:

  从重川,两个川重迭。当中这还是水中可居的陆地。由它再演变到隶书、楷书:

  板书:州

  这三点是什么?可居的陆地。典籍所见,我们引到一个《诗经.关雎》。《关雎》这首诗,以前有没有教同学们唱过?没有。想不想听?

  学生:想。

  教授:我就知道你们爱听。好像我几次都提过,我们中国,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一大遗憾,音乐,古乐的亡失。当时孔夫子拿多少教材来教学生?

  学生:六经。

  教授: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六个。现在《乐》已经亡佚,这是自从《诗经》,然后汉乐府也已经不能唱。乐府诗,顾名思义当然是要配乐的,可是现在音乐已经亡佚。所以从诗经、汉乐府,唐代的七绝,还有从五代以后到宋代盛行的词,元代的曲,到现在都没有一样能唱。我们觉得是最大的遗憾,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项非常大的损失。朱熹,朱夫子,他说他找到好像是十二首《诗经》的音乐。我们觉得好高兴,朱夫子找到了十二首《诗经》的音乐。

  板书:

  同学们可以配上《关雎》。《诗经》以四言为主,就是说四个字一句,四言。这个乐谱也正好每小节四拍,如果配上《关雎》,我们就可以唱。我们先一起唱一遍乐谱:  简单吧!配上乐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容易吗?好听又容易。分析一下这个乐谱,我们发现它非常朴素,一字一拍,跟《诗经》当时文学发展的背景是一致的。《诗经》代表我们中国北方的文学。北方与南方有一个很大的差异,南方雨量充足,土壤比较肥沃;北方相对的比较干旱,因此土壤也比较贫瘠。由于这种地理环境影响到南、北人的性格,北方的人,由于土地贫瘠,养成他们勤劳、朴素、刻苦,反映在文学上是《诗经》,朴素、简单。南方不一样,雨量比较充足,物产比较丰饶,因此,南方的人不必像北方的人那样终年的辛勤的劳作,他有闲暇,他翘着二郎腿在那冥想,他的文学也就比北方简朴的文学,用现在的形容词来说,比较浪漫些。

  在周代,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代表北方的文学,《楚辞》就是南方的文学。你读《楚辞》:「采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虽然当中只加了一个兮字,你就感觉到节奏,跟《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不一样了。能感觉到吗?所以,刚才我们大略说了一下文学的背景,北方是那样简朴,反映在文学上是朴素,像《诗经》;音乐,那当然也是朴素。因此,一字一拍:  好简单,是吧,没有什么耍花腔那一套。我们会觉得很高兴,因为《诗经》遗失了的音乐,竟然被我们的朱夫子找出十二首来。可是我们做学问重要是什么?要有证据。不能因为朱夫子的光环很大,朱熹朱夫子,他说了就算数。我们要请教朱夫子,你找的《诗经》的音乐,你的根据是什么?他没有,没有证据。因此,这个音乐也就不算数,没有证据。只能说聊备这么一说,朱夫子找到的《诗经》音乐是这个样子。

  可能同学们会问,几千年我们灿烂光辉的文化,我们的音乐,难道就一点一丝都找不到吗?我曾经说过有一样,唐代传到日本,然后在他们明治维新时代,就是清朝末年,又从那里流回我们中国的一个琴曲,古琴的曲子,记得吗?我说过:

  学生:幽兰。

  教授:「幽兰」。它是用文字记的谱,可见唐代还没有乐谱。文字记的谱我也解释过,要记述一个音,譬如Do、Re、Mi,Mi这个音,它怎么记?用琴,用弹琴的指法来记述这个音。左手拇指按第几弦,第十二徽,我们找到十二徽,按住;然后,右手中指勾。这么多文字,你按住了,然后勾它一下,噔,这么一个声音。这是唐代的「幽兰」谱。很高兴,终于找到了唐代的「幽兰」谱。再晚一点,那就是姜白石的,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集》。姜白石,一般都称词集,宋代的词,姜白石他不称词集,他称歌曲,《白石道人歌曲集》。以前我在台北世界书局,买到一本姜白石的《白石道人歌曲集》。姜夔本身是南宋大的文学家,也是大的音乐家,所以他本身词作得好,音乐又是他自己作的。这是我们现在说填词,我今天填了一首词,请你指教;我不敢说,我今天作了一首词,请你指教。要说作词,要像姜夔一样,乐谱也要自己作,才敢说是作词。

  《白石道人歌曲集》里面,有几首,他在文字的旁边记上旁谱。他的谱也是简字的谱,经过现在音乐史的研究者,把它翻译出来。我好像唱过给你们听过,「扬州慢」,有没有?不记得了?还是没有唱过?「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唱)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后面,当中省略一部分。后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唱)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多美的文辞!他写扬州。

  板书: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摇着小船,「波心荡,冷月无声」。还想听一次吗?(唱)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这是宋词留下的一鳞片爪,可信的。不可信的,传说的,不算。这是有旁谱记载,可信的。我们说姜白石是一位大词家,你看他的文辞多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配上他自己作的音乐,是那么好听,这是真正作词。希望同学们哪天学好作曲,现在又可以参照西洋的音乐,他们的理论加上我们传统的,在座有志于音乐的话,往这个方向努力。

  很多人因为对于传统文化没有深入,不理解,总是认为西洋的音乐是那么伟大,中国的音乐破锣破鼓,敲敲打打,是吗?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先说你佩服的、你仰慕的西洋音乐,谁最了不起?你当然会说,那是乐圣贝多芬。是,我也同意。乐圣之前,如果没有巴哈(我们称他为音乐之父)他十二平均律的发明,就没有后来的乐圣贝多芬。因此,可见十二平均律是多么重要,巴哈。那你一定会叹口气,可惜巴哈不生在我们中国。查一查一个人,叫朱载堉,是明代,也发明十二平均律,时间比巴哈还早。只是我们没有继承它,好好的发扬,这跟后来的士农工商这种观念有关系。西洋人,他们对音乐家、对艺术家(画画的)都非常尊敬。中国有一段时间对音乐不重视;西洋唱歌剧的,男高音、女高音,他们都非常的尊敬。中国也有类似的歌剧,昆曲,南音里面的戏文,就类似西洋的歌剧。西洋人把那些唱歌剧的音乐家、歌唱家,都非常尊敬;中国却冷落的说他是伶工、戏子,不受尊重。因此,朱载堉虽然发明了「十二平均律」,不受到社会的重视,也不受到为政者的提倡,所以一直只在民间流传,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但不要忘记,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比巴哈要早,这个你可以查查中国的音乐史这方面的常识。有一本《中国音乐史》,王光祈作的,非常好,可以翻一翻,了解一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让我们唱了很多歌,耽搁太多时间了,回到课本。我本来还想唱歌,可是还要赶快把这个书讲完。下一个字,树师妳读「岳」。

  学生读诵:岳ㄩㄝˋ。(甲文)(古文)(小篆)。岳是高山重迭的象形。篆文为后起形声字,古文则是象形字,甲文与《说文》古文略同,并像层峦迭嶂,山外有山之形。

  备注:

  典籍所见:(1)高大的山。《文选.思元赋》:「二女感于崇岳兮。」(2)卿士之官,掌四时者也。《诗经.嵩高》:「维岳降神。」

  常用词:三山五岳。

  教授:好,大家看到甲文的写法,山外有山,重重迭迭,很近乎《说文》里面的古文这个「」字。小篆这个「」已经变成什么?形声字了,下面那个「」是它的声符。《说文》的古文,山已成文,又加上上面那一部分,这是增体的象形。

  板书:

  这是象形的山,它已经是一个文字,山。然后古文它又怎么样?

  板书:

  山外又有,好像远处还有很多山,这一部分是增体的象形。所以这个「岳」,小篆和隶楷这个「岳」放在这里不合适,应该只说上面的古文和甲文,我们这里举的是增体的象形,底下这个「岳」它已经是形声字。翻过来,「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17: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