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演程居士

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9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莎伽陀过去生中,自以为聪明,虽懂微妙法理,却不愿为众生说法,此为悭法,不作法布施,故今生得愚痴果报。不希望他人聪明,自己会变得更不聪明,所幸他曾深种善根,故还有开智慧的一天。我们学佛已久,却久久未能开悟,因为往昔未曾供养三宝及三世一切佛。此可譬为在栽种一棵树时,若能根深蒂固,此树必能枝叶茂盛。相反的,若在当初根不扎实,往后枝叶必定稀疏干枯而凋落。因此,人要多种善根,做诸善事,功德圆满时,自然能开悟。人要福慧双修,一面修行,另一面也要行善,切勿悭法,懂一句就要说一句,要躬行实践,以身作则。所谓:‘摩诃萨不管他,弥陀佛各显各。’菩提萨埵不管他人毛病过错,不论他人是非。我们不要尽给他人洗衣服,反而忽略自己的脏衣服。是故解行并用才是真修行,功德才能圆满。悭法是修行中之大障碍,果报不只是愚痴,还会得哑吧之果报,不但扫、帚二字记不得,连说的机会也没有了,这有多苦!开悟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
  以上所说诸位罗汉,皆代表千二百罗汉。他们皆得无上正等正觉,都同一名号,为普明佛。这时唯恐众生不明白,佛陀悲心切切的以偈颂而言。

发表于 2020-7-30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憍陈如比丘 当见无量佛 过阿僧祇劫 乃成等正觉
  常放大光明 具足诸神通 名闻遍十方 一切之所敬
  常说无上道 故号为普明 其国土清净 菩萨皆勇猛
  咸升妙楼阁 游诸十方国 以无上供具 奉献于诸佛
  作是供养已 心怀大欢喜 须臾还本国 有如是神力
  憍陈如比丘,于来世当亲见无量诸佛,承事供养,过无数劫后乃成佛道。常放光明智慧,圆满具足诸神通,佛名遍满十方界,一切众生所归敬,常说无上甚深微妙法,如慧光普放,是以名普明。在这个清净国土,菩萨们皆勇猛精进,咸升妙楼阁,得最微妙道品,到十方国土游观,修诸功德,以七宝供具等奉献诸佛。作如是供养已,内心畅悦,生大欢喜,片刻间还本国土,因有种种神力所致。
  佛寿六万劫 正法住倍寿 像法复倍是 法灭天人忧
  其五百比丘 次第当作佛 同号曰普明 转次而授记
  我灭度之后 某甲当作佛 其所化世间 亦如我今日
  国土之严净 及诸神通力 菩萨声闻众 正法及像法
  寿命劫多少 皆如上所说 迦叶汝已知 五百自在者
  余诸声闻众 亦当复如是 其不在此会 汝当为宣说
  佛之应身寿命为六万劫,正法住世是十二万劫,而像法是二十四万劫。若法灭时天人皆忧愁。五百尊者,转次授记,佛灭度之后,互相辗转,次第当作佛,都是名普明如来。其所化世间(其补处),如现在的娑婆世界,但国内严净,及种种神通自在变化之力。菩萨、声闻众等,正法及像法,寿命劫多少,如同普明如来国土正等无异,皆如上所说。迦叶,你已知我为五百罗汉授记,亦即为余诸声闻众——千二百者授记,若今日有不在场者,你应当为之宣说。
  尔时五百阿罗汉。于佛前得授记已。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悔过自责。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所以者何。我等应得如来智慧。而便自以小智为足。世尊。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
  五百尊者,于佛前得授已,非常欢喜,从座而起,到佛前头面顶礼,忏悔自责。能知悔过自责者,是圣贤之所为,不知悔过者就是愚痴的行为。罗汉们自责以住得少为足,未得究竟涅槃,却自谓已得。上不知有佛道可成,下不知有众生可度。只知自在安乐,什么也不管。现在方知以往全是错的,都是无智者之所为,今乃知我等修行,合应证得如来所有功德智慧。若人自以小乘四果为究竟涅槃,就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人’譬为自己,‘亲友家’譬为佛陀。醉酒而卧,‘醉’表示为五欲之酒所迷,故昏迷愚蠢,得少为足。这时,佛于此世度完了众生后就到他国。‘官事当行’:观此缘已尽,应到他方教化众生,以实相妙理教化众生,用大乘以教导之。然而其人无大智,只会沉迷于愚痴醉梦中,倒卧不起,不闻大乘法。在稍为清醒时,知道要求法,于是到他国去,行小乘法。为衣食故,求学小乘,如寒求衣,如饥求食,甚为艰难困苦,遍处乞索,不能自安,在小乘中,得少许境界,就自以为是,更不前进。
  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日月。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常可如意。无所乏短。佛亦如是。为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而寻废忘。不知不觉。既得阿罗汉道。自谓灭度。资生艰难。得少为足。一切智愿。犹在不失。今者世尊觉悟我等。作如是言。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灭。我久令汝等种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谓为实得灭度。
  于是,‘亲友’重遇见之——喻为今灵鹫山中,师徒相遇,佛惊叹言:你这大丈夫,为什么为了求索衣食而枉受艰难?为什么变得那么穷?因为你们得少为足,不知上求佛果,下度众生,只知做一个自了汉就算了。以前我想令你们得安乐,五欲自恣,即色声香味触皆圆满,亦即五根五力的圆满,故以大乘法教化众生。只是你们不知‘衣内系有宝珠’,只知求小乘而枉受勤苦忧恼,好像一般人为生活而奔波劳碌,以求自活,便以为足,这是太愚痴。现应修大乘法,因为你们‘衣内之宝珠’未曾失去,换言之,佛性仍旧存在,若修大乘法,可得应得之果位,常可如意,不再贫穷。
  佛亦如我们之亲友,以往为妙光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慧之心,但是我们久不接近菩萨,不知不觉将大乘法遗忘,只知在五欲上用功夫,背觉合尘,还自谓已得无上道。阿罗汉之小乘果位,如生活穷困之人,得一点就很满足。幸好以前曾发大愿,一切智愿犹在不失,现在得遇大觉世尊而觉悟我等之迷蒙。若人在往昔普发过大愿,今生因缘会遇时,亦会发大愿,即种下大乘种子。一如现在之罗汉,往昔虽然曾发大愿,但因时间太久,心性迷惑了,不知进退,自困其内,忧恼不已,幸遇良师——大觉如来,使彼等反迷归觉自识家珍。
  诸比丘,你们现在所证无学之果,只是小乘,非实在灭度。我从久劫来令汝等种佛之善根,以方便权巧,示现有余涅槃相,但是汝等却误以为是究竟寂灭。
  世尊。我今乃知实是菩萨。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以是因缘。甚大欢喜。得未曾有。尔时阿若憍陈如等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等闻无上 安隐授记声 欢喜未曾有 礼无量智佛
  今于世尊前 自悔诸过咎 于无量佛宝 得少涅槃分
  如无智慧人 便自以为足
  世尊!我等今者乃知自身本是菩萨,得受无上正等正觉,得以传授记别作佛因缘,是从所未有,故欢喜不已。当尔之时,憍陈如对佛言:‘我等得闻无上菩提,念心安隐,授佛记声,欢喜信受,得未曾有。现于佛前,生大忏悔心,自悔执小,迷昧大乘,引为自咎。得少分有余涅槃就自以为足,与无智愚人无异。’
  譬如贫穷人 往至亲友家 其家甚大富 具设诸肴膳
  以无价宝珠 系著内衣里 默与而舍去 时卧不觉知
  是人既已起 游行诣他国 求衣食自济 资生甚艰难
  得少便为足 更不愿好者 不觉内衣里 有无价宝珠
  ‘譬如贫穷人,往至亲友家’:贫穷人譬如为众生;大富亲友譬如为佛陀。众生皈依佛,如同穷人到富厚亲友家。其家甚大富有,具设诸肴膳——譬如禅悦食、法喜食。后来亲友因事外出而以无价大乘法给予穷人,就舍之而去,教化其他众生。但‘穷人’一向不知自求上进,不知大乘为无价之宝,而‘卧不觉知’。醉醒后,稍为有知觉时,发心修行,名为‘起’。但是忘大乘而修习小乘,如游他国。小乘阿罗汉果,非究竟涅槃,如彼穷人,乞食自济,资生之具,甚是艰难。不求佛道,得少为足,不知自性内本已有大乘之种子。

发表于 2020-8-1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珠之亲友 后见此贫人 苦切责之已 示以所系珠
  贫人见此珠 其心大欢喜 富有诸财物 五欲而自恣
  我等亦如是 世尊于长夜 常愍见教化 令种无上愿
  我等无智故 不觉亦不知 得少涅槃分 自足不求余
  今佛觉悟我 言非实灭度 得佛无上慧 尔乃为真灭
  我今从佛闻 授记庄严事 乃转次受决 身心遍欢喜
  佛为众生说无上甚深大乘法门,但众生因根机钝而不为意。譬如一人,为了使他开大智而说成佛之法门,但此人未能全信也不明了深义,时间一久,渐渐背道而驰,舍大乘而求小乘法,或者去印度,或者到泰国、缅甸、锡兰、尼泊尔及巴基斯坦等地,找来找去,倍复穷困。此为舍本逐末,舍近求远。幸重遇良师,苦口婆心,深切责此贫人。‘呵责’,乃佛菩萨慈悲之表现。目的令其发回小向大之心,舍权就实,入一佛乘。
  佛陀悟道后,本应先说法华等大乘法,唯独众生蠢钝,不能接受,故先说三藏、方等经,续而说般若,渐次入圆顿教,呵小叹大。开权显实,为实施权——此即‘苦切责己’。‘示以所系珠’:示以本已具有之佛性,使之明了应修大乘法门,如声闻人,得见佛性,如贫得宝,欢喜信受。若人能明了及实践大乘法,即是最富裕之人,有佛法于心中。‘富有诸财物,五欲而自恣’:色声香味触,无非三昧,随缘应用,广大自在,得不可思议之神通妙用。如人要色就有色,要声就有声,乃至于香、味、触,亦复如是。这不是很妙吗?‘财色名食睡’悉皆圆满具足,好像初祖摩诃迦叶入定于鸡足山内,这不是‘长睡’吗?‘睡’几千年不算长,几万年也一眨眼而过。‘食’,法界内有最美好的食物。‘名’,能得人所不能得之名。要‘财’时,只要随意伸手一抓,就能得到。
  我等亦如贫人无异,背觉合尘,如在长夜。世尊愍见,常起教化,令我等种无上菩提广大之愿。但我等无智慧,不知往昔曾发之愿,亦不觉知本有之佛性,得少许不生不灭之乐,而自满足不求大乘法门。现在听闻佛言,方觉悟此非究竟,只是中道之‘化城’,非真实灭度。唯有得佛智,才是究竟寂灭。佛给我们授记成佛后,方知大乘为无上正遍知觉,此国土之庄严,非凡非浊、殊胜之事,及转次授记,使我们身心遍体欢喜。
  求佛法者,需要具备忍耐,不畏艰难困苦之条件所阻,方能有所成就。
  有人说‘五欲自恣’太微妙,我为了得此‘境界’而发心。你错了!若人为了五欲而发此心,不久以后将会堕入地狱。这是错用心,求五欲者,其心不正,必入魔道,做魔王眷属。大乘法乃为舍欲、断欲、无欲而发菩提心,以上所说之‘五欲自恣’,只不过是一种比喻,形容一种大权菩萨自在神通力之表现。凡有大乘根性的菩提萨埵都不会稀罕这种‘安乐’,不执此境,名为善境,若执此境,则为魔境。菩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要成就佛道者,则必须先断淫欲,欲是苦根,否则是颠倒众生相。



  有关其他文章
· 下一页: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 返回目录
地藏孝亲网

发表于 2020-8-5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宣化上人主讲
  卷四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尔时阿难罗侯罗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设得授记。不亦快乎。
  当尔之时,阿难和罗侯罗两位尊者就生出了一个念头。他们在大众中说:‘我们常常会自我思惟,假使我们也能得到释迦牟尼佛世尊给我们授记,那不是很快乐吗?’虽然这两位尊者已经证到阿罗汉果位,但是他们在定中还会生出一念,这一念是和凡夫的念头不同的。凡夫所生出来的许多妄念都是不真实,而他们这一念是真念。
  既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此亦应有分。唯有如来我等所归。又我等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见知识。阿难常为侍者。护持法藏。罗侯罗是佛之子。若佛见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我愿既满。众望亦足。
  这两位尊者于是就从他们的座位站起,走到佛前,五体投地恭敬礼拜佛,然后他们一起同声的说:‘世尊!我们也应得佛授记的一份吧!唯有如来是我们一心所要归依之处。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众都认为我们是他们的善知识。阿难是常亲近侍候佛的弟子,也是专门护持佛的一切法藏,而罗侯罗尊者是佛的儿子。假使佛能慈悲为我们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的话,我们的愿力既可圆满,还有在法会中的二千位无学者们也一样满足他们的愿望。’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如阿难罗侯罗所愿。住立一面。
  当这两位尊者说完之后,有二千个有学无学声闻弟子,也都从他们的座位站起来,偏袒右肩,走到佛的面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他们心里所希求和渴望的,也是跟阿难和罗侯罗这两位尊者一模一样,虽然他们站在一旁而没有说话。
  尔时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当尔之时,佛就告诉阿难:‘你在未来世中,应当成佛,佛号为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因为阿难的智意广博犹如高山大海,真正得到自在,故成佛后,名号为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届时,他也具足如来十号,浅释如下:应受人天的供养。明了万法唯心,心生万法的真理。智慧修行都具足圆满了。解脱世间一切苦恼,得生安乐之处。到了佛最高上的果位。能调御一切众生的一位大丈夫。人天之导师。圆满了自觉觉他。是出世间的一位尊者。
  当供养六十二亿诸佛。护持法藏。然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教化二十千万亿恒河沙诸菩萨等。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国名常立胜旛。其土清净。琉璃为地。劫名妙音遍满。其佛寿命。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劫。若人于千万亿无量阿僧祇劫中。算数校计不能得知。正法住世。倍于寿命。像法住世。复倍正法。阿难。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为十方无量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共赞叹。称其功德。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阿难应当供养六十二亿的诸佛,用种种的善巧方使来护持这六十二亿的诸佛的一切法藏。最后他就得成无上正等正觉了。他成佛之后,所教化的众生有千万亿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诸菩萨等。这一切众都发大慈悲心行菩萨道,皆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佛的国土名为常立胜旛。因为阿难是多闻第一,每大辩论必定胜利,故他国取名为常立胜旛。这国里的土地非常清净,地面是用琉璃造成。劫名为妙音遍满,因为阿难说法的音声清脆洪亮,能遍满了整个虚空,闻者皆生欢喜,不觉厌倦,因此而取劫名为妙音遍满。
  此佛寿命有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劫那么长,若人在这千万亿无量阿僧祇劫中来计算这时间,也不能知其数量。正法住世比佛的寿命多加一倍,像法住世又比正法住世的时间多加了一倍。阿难!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就是你未来成佛的名号。你将得到十方无量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共同赞叹称扬你的功德圆满。这时世尊欲想把所说过的长行再重复一遍,而说出一首偈颂。
  我今僧中说 阿难持法者 当供养诸佛 然后成正觉
  号曰山海慧 自在通王佛 其国土清净 名常立胜旛
  教化诸菩萨 其数如恒沙 佛有大威德 名闻满十方
  寿命无有量 以愍众生故 正法倍寿命 像法复倍是
  如恒河沙等 无数诸众生 于此佛法中 种佛道因缘
  我今天对你们诸比丘、比丘尼众,说出阿难授记的因缘。阿难多生是护持一切诸佛法藏。他常尽形寿,恭敬供养一切诸佛,然后将来也会成佛,名号为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他的国土非常清净,名为常立胜旛。所教化的诸菩萨众,有如恒河沙数。这佛具有大威神力和德行,所以他的名闻遍满了十方世界。他的寿命有无量数那么多,为了怜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正法住世比佛的寿命多加一倍,像法住世又比正法住世多加了一倍。犹如恒河沙数,无可数量的众生,都在他的佛法中,种下种种佛道的因缘。
  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有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
  当尔之时,在法会中有八千位初得到菩萨游戏三昧的菩萨,他们都生出怀疑的心而作是念:‘为何我等都未曾听过佛给我们这些诸大菩萨授记,这是有何因缘呢?而那些小声闻却先得到佛给他们授记。’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诸菩萨众。其本愿如是。故获斯记。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彿知道这一切菩萨心生怀疑,于是就对他们说:‘所有的善男子!我和所有在法会中的一切声闻,已经在过去无量劫,在空王王佛所,一起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阿难发愿欢喜常深入经藏,多闻佛法,而我发愿常常要勇猛精进修道。所以我比阿难先成无上正等正觉。而阿难就护持我的法藏,也发愿护持将来无量诸佛的一切法藏,教化成就一切菩萨众。他早已在空王佛住世的时候发过这个誓愿了,所以现在他得到佛给他授记。’

发表于 2020-8-6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难面于佛前。自闻授记及国土庄严。所愿具足。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亦识本愿。尔时阿难而说偈言。
  这时阿难面对佛前,自己亲自听闻到佛给他授记,以及得知他未来国土的庄严,他心愿也就具足圆满了,于是心生大欢喜踊跃,得未曾有。这时候他立即能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所说的一切法藏,并都能通达无碍。这一切的法和现在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是一样的。他也记起了他以前所发的誓愿,于是阿难就用一首偈颂言:
  世尊甚希有 令我念过去 无量诸佛法 如今日所闻
  我今无复疑 安住于佛道 方便为侍者 护持诸佛法
  佛是世间上最希有的,能令我记忆起过去无量诸佛的一切法藏,此一切法是和我今天所听到佛所说的法是一样。所以现在我再不会生出怀疑的心来了,我愿安住在佛道,用种种善巧法门来作佛的侍者,常拥护受持诸佛的一切法藏。
  尔时佛告罗侯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蹈七宝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当阿难说完了偈颂之后,佛就告诉罗侯罗尊者:你在未来世中,也应当作佛,你的佛号为蹈七宝华如来,能受人天的供养,了知普遍正见,具有智慧德行,解脱世间苦恼,作无上的大士,能调御教化一切众生,作一切人天之导师,圆满了自觉觉他的一位出世间的尊者。

  当供养十世界微尘等数诸佛如来。常为诸佛而作长子。犹如今也。是蹈七宝华佛。国土庄严。寿命劫数。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无异。亦为此佛而作长子。过是已后。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可是当你未成佛之前,应当要供养十个世界微尘数的诸佛如来。因为你在过去生中,发愿要在每一个诸佛出世,你都要作他们的长子,就好像现在你作我的长子一样。这一位蹈七宝华佛的国土非常庄严。他的寿命和劫数、所教化的弟子、正法、像法住世都是和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一样,没有分别。他也将作此佛的长子,经过他作了所有诸佛的长子之后,那时他就应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己也成佛。当尔之时,世尊要再把所说的法重复一遍,于是就说出这首偈颂:
  我为太子时 罗侯为长子 我今成佛道 受法为法子
  于未来世中 见无量亿佛 皆为其长子 一心求佛道
  罗侯罗密行 唯我能知之 现为我长子 以示诸众生
  无量亿千万 功德不可数 安住于佛法 以求无上道
  当我作国王太子的时候,罗侯罗是我的儿子,我现在已成就佛道。他接受我的法而作我的佛弟子。在末来的世界中,他可以遇见无量亿诸佛。当每一位佛出世间时,他都作他们的长子,一心为了要求佛道。罗侯罗尊者是行密行第一,他随时随地都可以入定,唯有佛才知道他所修行的密行。他现身作我的长子,是为示现给一切众生看,求无上佛道。他的堑誓愿功德有无数亿千万,不可数尽。他愿常安住在佛法,为求无上的正等正觉——佛道。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其意柔緛。寂然清净。一心观佛。佛告阿难。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不。唯然已见。
  当尔之时,佛就用他的妙观察智来观察法会中的二千位有学、无学位的声闻,知道他们的心意都是很柔和善软。他们已没有欲念妄想,得到自性的清净。他们都同一个心,恭敬观看著佛。于是佛就告诉阿难:‘你看见这二千位有学无学的声闻的心意吗?’阿难答言:‘是。我已看见他们的心意了。’
  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恭敬尊重。护持法藏。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这二千位有学无学的声闻等,都应当供养五十个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他们都身心恭敬、尊重、拥护受持佛法的宝藏。等到这五十个世界微尘数的最后一位佛出世之后,他们都同时在十方国土,各得成佛道。因为他们能志同道合,一起成就佛道,同样称为一个佛名号,叫做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佛的别名。
  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正法像法。皆悉同等。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他们成佛的寿命有一个劫数那么长,国土又一样的庄严,所教化的声闻菩萨也是那么多,正法与像法住世都是同样的时间。这时,佛将要把刚才所说过的法重宣说一次,而说出一首偈颂言:
  是二千声闻 今于我前住 悉皆与授记 未来当成佛
  所供养诸佛 如上说尘数 护持其法藏 后当成正觉
  各于十方国 悉同一名号 俱时坐道场 以证无上慧
  皆名为宝相 国土及弟子 正法与像法 悉等无有异
  咸以诸神通 度十方众生 名闻普周遍 渐入于涅槃
  这二千位声闻能同修梵行,同种善根,同发菩提心,同结菩提果。现在他们都站在我的面前,因为他们的修行功德已经成就了,所以得到我给他们授记。他们在未来世中也应当成佛。他们所供养的诸佛,有如磨碎的微尘数那么多。他们在每位佛出世间时,都一起来护持佛法经藏,最后他们共成佛道。他们都各自在十方的国土而得成佛道。因为他们发过愿要同修同证,故成佛之后,他们的名号也都是相同的。他们也同一个时间坐道场,转妙法錀,成就无上的如来智慧。他们同号为宝相如来。他们的国土及弟子是有一样多的数量。正法与像法住世也是一样长久的时间,无论一切一切都是无有差别。他们同样的能以大神通力来度脱十方一切众生,他们的名声普遍十方世界,渐渐入于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
  尔时学无学二千人。闻佛授记。欢喜踊跃。而说偈言。
  世尊慧灯明 我闻授记音 心欢喜充满 如甘露见灌
  当尔之时,那二千位有学无学的声闻听闻佛给他们一起授记之后,心里非常的欢喜踊跃,而说出一首偈颂来:佛的智慧光明犹如灯光普照,我们二千位有学无学的声闻都已听见佛给我们授记了,心地皆充满了欢喜,好像已得到甘露法水的灌顶。



  有关其他文章
· 下一页:法师品第十
· 返回目录
地藏孝亲网

发表于 2020-8-9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宣化上人主讲
  卷四 法师品第十
  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药王。汝见是大众中无量诸天。龙王。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与非人。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品叫做法师品。法师分为五种:(一)受持法师,就是受之于心,持之于身,永不忘经义。心里既明白佛法的道理,而身体就按照佛理实行修一切法。(二)对著经文读的法师。(三)能背诵经文的法师。(四)书写经文的法师。(五)为他人讲解经文的法师。能受持、读、诵、书写是对于自己有很大的利益,亦即书写印刷流通,以法布施。若能为他人讲解经文,就是能利己利他。演说义理,法师也可以解释为以法为师,说法之师。即是以佛法布施他人的意思。在这一品是佛给所有的法师授佛记,指前五种法师,故名为法师品。
  当尔之时,佛告诉药王菩萨,及告诉八万位大士:‘药王!你看见了吗?在这法会里的大众中,有无量数的天众、龙王,在空中飞行的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大鹏金翅鸟)、紧那罗、摩侯罗伽、人与非人。还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有修小乘法的声闻众,有修中乘的辟支佛众,有修大乘佛道者。这些各种不同种类的人,各各都在佛面前,听闻佛说此部妙法莲华经的每一偈每一句,乃至他们能在一念中而生出随喜赞叹此部经,我都给他们授记,令他们也得到无上正等正觉。’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旛。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佛又告诉药王菩萨:‘当我灭度之后,假使有人听到这部妙法莲华经,乃至能听到此部经的一偈或一句,而能在一念中生出随喜赞叹,我都会给这些人授成佛之记。假使又有人能受持、读诵、书写、解说此部经或者能单单为人解说经文的某一首偈颂,那么这个人又把法华经恭敬礼拜好像是礼敬佛一样的看待。这人能作种种的供养,以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旛、衣服、伎乐来供养,乃至只是合掌礼拜。药王!你应当知道他们已经在过去生中供养过十万亿的诸佛。他们在诸佛的国土,能成就他们所发的誓愿,只因为他们慈悲怜愍一切众生,因此而生到人间来,目的乃是要度脱一切众生,同到彼岸,所以说,他们都是大菩萨的化身而来教化众生。’
  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示是诸人等。于未来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旛。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

  药王!如果有人问你,那一类的众生,在未来的世界中,应当作佛呢?你应该指示他们,唯有这些受持、读诵、书写、宣说这部法华经的人,在未来的世界中,必定能成佛。是什么缘故呢?假使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部法华经,乃至一句,或者用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旛、衣服、伎乐来供养这部经典。为什么我们需要供养经巷呢?因为经卷就是诸佛的法身。甚至若人能合掌恭敬这部经卷,这个人就是一切世间人所应该瞻仰和尊奉者。我们也应该供养这位法师,犹如供养佛一样。
  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度后。愍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
  你应当知道,在佛灭度之后,若有人能解说这部法华经,他们都是大菩萨的化身。他们早已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不过因为哀愍五浊恶世中我们这些罪苦的众生,而发大誓愿再生到此世间来广为演说,和分别解释这部法华经。何况是那些能尽他们的诚心去受持,和作种种供养此部经的人呢?药王!你应当知道他们都已经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发愿再来度脱一切众生,而舍去他们自己的清净业报,在我灭度之后,为怜愍一切众生而生到这五浊恶世,为一切众生广演宣说此部法华经。
  若是善男子善女子。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假使有善男子、善女子,在我灭度之后,能单独为一个人演说这部法华经,乃至只为他人解说经文里的一偈一句,或者少分,你应当知道这个人,是遵从如来所教,如受佛遣使派他来这世间为人讲述法华经的。何况那些能在大众中为他人广说此部经呢?


发表于 2020-8-11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王。若有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若人以一恶言。毁訾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

  药王!假使有恶性的人,以不善心,在一个劫中,现身在佛前,而常常毁谤骂佛,他的罪报还算轻。可是,假使有人用他的一句恶言,毁谤讽剌读诵法华经的出家和在家人,那人的罪报比毁谤佛的人更加重了几倍。那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佛是慈悲平等的。若人如何毁谤或赞叹佛,佛都如如不动。但是一个读诵法华经的人,若他还未证得无生法忍,而有人毁谤,令他生出嗔恨心或者退转心,而不能成就他的道业,那么,这个毁谤的罪就比谤佛的罪重得多了。而且佛经就是佛的法身。若人谤佛经,也就是毁谤佛的法身。在金刚经上说:‘凡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
  药王。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则为如来肩所荷担。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旛。衣服肴馔。作诸伎乐。人中上供而供养之。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
  药王!若有人能读诵法华经,你应当知道这人能得到像佛一样的庄严。这人好像被荷担在佛的肩膀上,无论他走到那一个方向,人都应该向此人恭敬顶礼,一心合掌问讯,恭敬而供养他,尊重和赞叹他。用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旛、衣服、素菜,种种的法乐来供养他,又可用世间最上等的供养具来供善他。应用天上的宝花而散在他身上,因为这人就是天上的宝聚,应该受如此的奉献和供养。
  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为何这人得到如此的供养呢?就因为这人最欢喜说法,使大众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可得到究竟的无上正等正觉。当尔之时,释迦牟尼佛欲再为法会中的大众们详细的说一遍,于是就说出了一首偈颂。
  若欲住佛道 成就自然智 常当勤供养 受持法华者
  其有欲疾得 一切种智慧 当受持是经 并供养持者
  假使有人想要住到佛道上,怎样才算是住到佛道上呢?就是能一心向佛道,不论顺逆境界来临,都不受摇动,这才能真正的住到佛道上。那么,想要住到佛道上,必须先要成就自然智。自然智也叫做无师智,就是不必在师父的指导之下,因为已经觉悟了一切法。就如五祖大师说:‘合是吾渡汝?’六祖大师就说:‘迷时师渡,悟了自度。’这就是得到自然的智慧,也就如过河不需舟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得到自然的智慧呢?就应当常常勤精进的恭敬供养能受持、读诵、书写、演说法华经的法师们。假使又有人想要很迅速的得到包罗万有,一切圆满的智慧,就应常常心念这部经的微妙,身实行受持读诵此部法华经,并且能转而供养其他受持法华经的人。这人必定能得到佛的一切圆满智慧。有了圆满的智慧,也就不再迷而不悟,认假为真,这就是真正住在佛道上了。
  若有能受持 妙法华经者 当知佛所使 愍念诸众生
  诸有能受持 妙法华经者 舍于清净土 愍众故生此
  当知如是人 自在所欲生 能于此恶世 广说无上法
  应以天华香 及天宝衣服 天上妙宝聚 供养说法者
  假使有人能受持这部法华经,你应当知道这些人都是佛使他们来的。那么为何他们愿生到这五浊恶世来呢?就因为他们怜愍一切众生,所以发愿再来度脱一切众生。所有能受持法华经的人,他们都舍离实报庄严土而愿生到五浊恶世。你应当知道这些人,他们都不是受业报而生到人间,而是他们很愿意自在的入此世间,并且能在这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广说这部无上的妙法,来教化一切众生。所以当我们遇见能受持广说这部经的人,就应该用种种的天华、香,及天上的宝具、衣服,天上最妙好的宝物,来供养这说法的人。我们修道人不要听到能受持法华经,能得到这么多的好供养,就赶快去学习受持解说法华经。这种念头实在是大错特错。我们受持诵念经典是为了修行,了生脱死,为了弘扬法华而不是为了要贪图供养。达摩祖师有一个女徒弟,她就是专门持诵这部法华经。当她死后,口里生出一朵朵青色的莲华来,这也就是她念诵法华经的功德。所以我们时刻都要提醒自己用功修行,譬如翻译经典、早晚课、听经之外,还能专持自己所应修的法门,这样在修道上才能坚固自己修持的功夫,不要随意把光阴空过去了。所以不论在家人出家人都应观空无我,才能远离妄念,得到寂静。要减少自己的习气毛病,把习气改了,毛病也蠲除,这时候才能住于佛道,才能与佛法相应。
  吾灭后恶世 能持是经者 当合掌礼敬 如供养世尊
  上馔众甘美 及种种衣服 供养是佛子 冀得须臾闻
  若能于后世 受持是经者 我遣在人中 行于如来事
  在我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能在这五浊恶世中受持这部法华经的人,我们应当向他合掌礼拜恭敬,像供养佛一样的供养这受持法华经的人。用上好的斋菜,以及种种的衣服来供养这一位佛的法子。希望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听到这部法华经。如果在未来世中,有人能受持和解说此部经,这一个人如同是我所派遣他到人间来,实行佛所做的事情。就是专受持、读诵、书写、为人解说这部法华经。

发表于 2020-8-12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于一劫中 常怀不善心 作色而骂佛 获无量重罪
  其有读诵持 是法华经者 须臾加恶言 其罪复过彼
  假使有人在一劫中,常怀著不善的心,板起面孔而毁谤佛,此人获得的罪报是重如须弥,说不能尽。可是如果有一个能受持、读诵法华经的人,而另有一人在短短的时间内毁谤他,那么这人的罪过比毁谤佛的罪过还要重。
  有人求佛道 而于一劫中 合掌在我前 以无数偈赞
  由是赞佛故 得无量功德 叹美持经者 其福复过彼
  假使有人一心要求佛道,而能在一劫中,在我面前合掌礼敬,还用无数的偈颂来赞叹佛。因为他赞叹佛,所以得到的功德犹如恒河沙数。假使能赞叹受持法华经的人,他的福报比赞叹佛的功德更大。
  于八十亿劫 以最妙色声 及与香味触 供养持经者
  如是供养已 若得须臾闻 则应自欣庆 我今获大利
  药王今告汝 我所说诸经 而于此经中 法华最第一
  能在八十亿个劫中,用最美妙的色、声,以及最美好的香、味、触来供养受持法华经的人。能如此供养之后,若能在短短时间内听见这部法华经,那就应该为自己庆祝一番,因为能在今天听到此部法华经,将获得很大的利益。什么利益呢?就是得到成佛的机会。所谓:‘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何况得闻这部微妙的法华经呢?
  为什么我说受持楞严经,能开大智慧,受持法华经能修成佛道呢?因为这部法华经是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和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也具有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所以说法华经是经中之王。于是释迦牟尼佛一心的来告诉药王菩萨和法会中的大众们:‘药王!我今天告诉你,我所说的一切经典,从华严、阿含、方等至般若时,而所有的经典之中,法华经是为第一中的第一,故称为经中之王。’所以,我们只要能听见这部法华经,都已经结了法华经的殊胜成佛因缘,将来必定能在二千五百有学无学声闻众的法会中聚会,若能勇猛精进受持这部妙法莲华经者,必定能速得亲近十方一切诸佛菩萨,龙华会上悉相逢!

  尔时佛复告药王菩萨摩诃萨。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某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当佛说完了前面的偈颂之后,因为不让一切众生对这部法华经生出疑惑的心,所以就再次告诉药王菩萨摩诃萨:‘我所说出来的一切佛法经藏,有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万亿那么多。在过去所说过的法,现在所说的法,未来所说的法之中,而此一部法华经是最难相信和解说的。因为这部法华经的法太奥妙了,必须要有妙人才能接受和受持此经。这部妙法莲华经也是十方诸佛最重要和秘密的法藏,是从来都不向外显说的。十方诸佛都一齐护持著此部经,所以一直都不显说出此部经。所以往昔以来,都没有详细地把它显说出来。为什么呢?就因为一般人都不相信这部经,并且当我说出这部经,有许多天魔外道、旁门左道都会生出怨恨和嫉妒心来,何况在我将来灭度之后?’
  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虽然这样,佛也要说出这部经。所以,药王!你应当知道当佛入涅槃之后,若有人能书写、受持、读诵、供养,和为他人解释此部经的义理,就可得到佛以袈裟来披覆在他身上,而且十方诸佛都会常常来保护和加被这些人,使他们都开大智慧。这些人都具足大的信心力,所谓:‘佛法如大海,唯信可入’,若人没有信心是不能到佛法里边来的。要有信心才有功德,才能修道!所以若有人能受持法华经,他们都必须有很大的信心,就是怎样都不会对此部经生出怀疑心,并且能立下坚固的志愿来奉持此部经。为什么这些人有如此的信心和志愿呢?就因为他们在往昔已种下一切善根和菩提种子。你应当知道他们常与佛住在一起,得到佛来摩顶。摩顶是佛对一切众生慈爱不舍的表示,就是佛用他的威德来加被一切众生,令消除一切障碍,得开佛智。
  药王。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旛。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药王!不论在任何地方,如果有人能解说、读诵、书写,还能在有这部法华经的地方,建造一个用七宝造成的宝塔,所造的塔也应该高广和庄严,那么就不需要再找舍利子来放在这个宝塔里面了。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如果把这部法华经放在宝塔里边,那就等于有佛的法身存在。我们就应该用一切的华、香、璎珞、缯盖、幢旛、伎乐、歌颂来供养以及恭敬尊重和赞叹此座宝塔。如果有人能见得到此座用七宝造成的塔,而能向这座宝塔合掌顶礼,乃至供养,你应当知道这些人,他们接近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不远了。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药王!有许多在家和出家人修行菩萨道,如果他们不能见到或听到读诵、书写、受持、供养法华经的人,你应当知道这些人还未圆满的行菩萨道,如果能行菩萨道,又能见到或者听到受持此部法华经的人,他们方能圆满的修行菩萨道。另外有一些众生,一心想要求得佛的果位,如果能见到或者听到这部法华经,过后能深入的去了解和修持这部法华经,这人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药王。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干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药王!就譬如有一个人,他觉得很干渴,需要水来解渴,于是就到一个高地上去挖土坑,想得到水。可是因为这地面是在高处,所以土地很干燥。这也就是比喻我们人的习气毛病犹如须弥山那么高。若在这须弥顶上要找一点水,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所以当你看见这一片干土,就可知道自己离开有水的地方还很远呢!这也就是说修道必须要念玆在玆,不是一日暴之,十曰寒之,若是这样就离道八万四千里了。若能不停的用功修行,就等于每天都在挖那个土坑,时间久了,虽然在这高地上,终究会见到湿土的,逐渐又见到湿的泥土,就如在修道上,逐渐能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若能把握著决定的心,继续的挖那个坑,就知道自己快要得到水了,也就是比喻一直能在修道上用功苦修,必定距离进入佛道不走。

发表于 2020-8-14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亦复如是。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也和前面所说的一样,如果有人没有听过或了解法华经的法,也不能依著法华经的微妙之法来修行。你应当知道,这人离开佛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还远呢?如果能得闻见、了解和思惟,依照法华经的法去修行,必得无量三昧,必定距离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不远了。所以说,此部法华经是开权显实的法,若能闻到法华经的人都是具有大善根、大智慧的人。
  所以者何。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属此经。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萨。而为开示。
  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菩萨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在此部法华经里包含著。此部经已把所有方便法门都揭开了,能指示出真实相的妙理。而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具有这实相理体,只不过是一般人都背觉合尘,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真实相。这部法华经所含藏的法,具有无量亿,犹如大海深不可测,是任何天魔外道所不可以破坏的,故译为坚固之法。而这部经中的法是隐而不见。以佛的果位来论,如果要到佛的果位上,必须要经过九个步骤,由九个法界到佛的法界上,是一段很长远的路途,因为太远了,所以人不容易到法华经的程度上。现在佛开权显实,而为你指示成就菩萨的大道。
  药王。若有菩萨。闻是法华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新发意菩萨。若声闻人。闻是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增上慢者。
  假使有菩萨听闻到这一部法华经,心生惊奇、怀疑和怖畏,你应当知道他们都是跟随著药王菩萨的八万位初发心的菩萨。如果一般声闻的人听见这部法华经,心生惊疑和恐怖,你当知这是他们不够恭敬和信仰佛法僧,故增长了贡高我慢心,就如在法华会刚开始有五千位佛的弟子,一听见佛要讲法华经,个个都退席而去了。
  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为四众广说斯经。
  药王,.假使有在家或出家的善男子善女人,想要在如来灭度后为四众演说此部经,应该怎么样做呢?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必须要住到如来室,穿上如来的衣,坐到如来的法座上,这样才可为四众广说此部法华经。
  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后以不懈怠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法华经。
  如来室者,就是具有大慈悲心。若能受他人的打骂,而不生一点嗔恨心,总是存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看一切众生的痛苦等于自己的痛苦一样,那就是进入了如来室。什么又叫做著如来衣呢?就是能存柔软和合及忍辱的心,没有无明火。若要学习真正的忍辱心,并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念著「忍辱’两个字,逆境当头时还是考不上的,因为这只不过是在皮毛上用功夫,刻舟求剑,无有是处。必须要老老实实去修行,那才能达到真正的忍辱功夫。若能看一切法皆空,不执著人不执著法,那就是坐到如来的座上了。若能具足这三种条件,然后以不懈怠的精神,为一切菩萨以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广说这部法华经,那么,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人非人等都会来护念和听是人讲此部经。
  药王。我于余国遣化人。为其集听法众。亦遣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其说法。是诸化人。闻法信受。随顺不逆。若说法者在空闲处。我时广遣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等。听其说法。我虽在异国。时时令说法者得见我身。若于此经忘失句读。我还为说令得具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药王!虽然我在娑婆世界入了涅槃,到其他的国土去教化众生,可是有人在世间能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来讲解这部经,我会派一切我所变化的人,各处去劝人来听此位法师讲这部经。我又派一些我所变化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来听这微妙的法。他们并且能依照法华经的法去修行,随顺接受经文的义理。假使那位说法华经的法师是住在山上或者偏僻的地方,我就派一切的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等,来听他说法。我虽然在其他的国土,但是我会常常令说法华经者得见到我的法身。如何呢?就是能广为演说、听闻、读诵法华经,就如见到佛的三身四智,因为如来的真身就是法华经。假使有人忘记了法华经的某一句经文,我会去告诉他,令他记忆起忘记的经文。这是说,承蒙佛的加被,得开大智慧,令他把经文都能一目了然。这时佛透露出他那种大慈悲的心,愿为太众重复的把前面所说过的法,用一首偈颂来说清楚一点。
  欲舍诸懈怠 应当听此经 是经难得闻 信受者亦难
  如人渴须水 穿凿于高原 犹见干燥土 知去水尚远
  渐见湿土泥 决定知近水
  若人想要舍离懈怠,就应当听此部法华经。这部法华经是难遭难遇的。即使有机会听到这部经的人,也不容易相信此部经里的妙法,所以也就不能得到此妙法的作用。譬如:有一个人觉得很口渴,需要喝水,所以就到高原处去凿穿一个井。可是,在高原的地方,土地都是很干燥,纵使花费许多时间去挖一个土坑,离开水源尚很远呢?若这人能下定决心再继续的往下挖,到最后,必定能得到所需要的水。这一个道理比喻我们人在凡夫的地位上,若想要修成佛道,必须要深入研究经藏,依法修行。虽然我们在这五浊恶世中,无始以来自性都塞满了无明烦恼,贡高我慢,故不容易修道,离佛的果位有八万四千里,但是若能把握坚固的志愿,埋头苦修用功办道,必定能从凡夫的地位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地位,而离佛不远。若能继续向前迈进,终会达到佛的果位上。
  药王汝当知 如是诸人等 不闻法华经 去佛智甚远
  若闻是深经 决了声闻法 是诸经之王 闻已谛思惟
  当知此人等 近于佛智慧
  药王!你应当知道,前面我所说的那些人等,若没有听闻这部法华经(这包括当时听佛说法华经的大众及佛灭度后的众生)的这些人,都是离开佛的智慧很远。若能听到这部法华经的深远妙法,他们就会真正明白,声闻乘的法,是佛权巧方便,知道妙法莲华经乃是经中之王。若能在听闻后聚精会神去思惟修习这部经的妙处和义理,你应当知道这一个人,将接近开悟佛的智慧了。
  若人说此经 应入如来室 著于如来衣 而坐如来座
  处聚无所畏 广为分别说 大慈悲为室 柔和忍辱衣
  诸法空为座 处此为说法 若说此经时 有人恶口骂
  加刀杖瓦石 念佛故应忍
  假使在我灭度之后,有人能为大众解说此部法华经,他应该要进入如来室,穿上如来的衣,坐到如来的座位上,然后在大众中能严整威仪,无有布畏,广说此部经。那是说,他必须要有佛的大慈悲心,发愿要救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对一切都能柔和忍辱,忍别人所不能忍,让别人所不能让的,还要破一切人法的执著,才能在法座上为大众说此经。若在讲解此经时,有人用恶口来骂他,或者用刀杖瓦石来打他,他应具足念佛慈悲的心,念一切法忍辱的心,念一切法皆空的心。

发表于 2020-8-16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千万亿土 现净坚固身 于无量亿劫 为众生说法
  若我灭度后 能说此经者 我遣化四众 比丘比丘尼
  及清净士女 供养于法师 引导诸众生 集之令听法
  若人欲加恶 刀杖及瓦石 则遣变化人 为之作卫护
  释迦牟尼佛又说:‘当我灭度之后,我在千万亿的国土中,现清净和坚固的法身,在无量亿劫中,为所有一切众生说法。如果在我灭度之后,有法师能解说此部法华经,我就会派遣我所变化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来供养这解说法华经的法师。我会引导一切众生,集合在一起令他们听法华经。若有人用刀杖和瓦石来伤害他,我就会派遣一些变化自在的人,来卫护著这位法师。
  若说法之人 独在空闲处 寂寞无人声 读诵此经典
  我尔时为现 清净光明身 若忘失章句 为说令通利
  若人具是德 或为四众说 空处读诵经 皆得见我身
  若人在空闲 我遣天龙王 夜叉鬼神等 为作听法众
  是人乐说法 分别无挂碍 诸佛护念故 能令大众喜
  若亲近法师 速得菩萨道 随顺是师学 得见恒沙佛
  假使在我灭度之后,有人想为大众说此部法华经,可是这人单独居住在荒野无人的地方,这地方是非常清净,每天都听不见人的声音。他在这个地方能读或诵此法华经,这时我将为这一个读诵法华经的人,现出清净光明的法身。这即是法华经,能令读诵此经者开大智慧,有了清净智慧就会有清净的光明,有了清净的光明自然就会现出清净法身,故称清净光明的法身。假使诵持法华经者,把法华经里的某一偈或一句经文忘了,我将默默的告诉此人,如在禅定中或者梦寐中,使他记忆起来。这也是说,佛常在常寂光净土中,以他的威神之力来加被受持解说的人,令他智慧增长。如果有人具足德行,为四众宣说法华经,或者在寂静处读诵此经文,我都会令他们得见我的法身。其实,这部法华经就是佛的法身,若会读诵者必开佛的智慧和得见佛的法身。假使有人在荒野深山里解说此部经,我将会派一切天龙八部、夜叉、鬼神等,去作此法会中的听众。此人欢喜讲法华经,而且能把此经的妙理,解说得圆融无碍,光光相照,孔孔相通,无有挂碍,因为佛都在加被著这个人,令他所说的法能使大众生大欢喜。如果有人常亲近这一位法师,必能很快就通达菩萨道。如果能跟随著这一位法师学习佛法,将来一定能见到恒河沙数的诸佛给他摩顶授记。’



  有关其他文章
· 下一页:见宝塔品第十一
· 返回目录
地藏孝亲网

发表于 2020-8-17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宣化上人主讲
  卷四 见宝塔品第十一
  第十一品,叫见宝塔品。
  见是看见,所见的宝塔,一般人是用眼见。其实我们所见,不单单用眼睛看见,还要用心去看;不仅仅心能看见,本性也能看见,因为多宝如来也在众生的本性里边。现是现本性的如来,见则是见本性的如来,也都是见宝塔。
  心见和性见的道理,有人会不相信。因为一般人,只知用眼见,而不知眼睛根本不能见。如果眼睛能见,为什么人死之后,眼睛仍在,为何不见呢?由此可证,不是眼见,而是性见。有人说:‘现在科学发达,可以把眼睛移植到另外一个人的眼中,还可以看见一切的东西。’那不是眼见,而是见性的见。因为眼睛有见性,所以能见。若是没有见性,它就不会见。那么这个见性是什么样子?你是看不见的。
  在楞严经上说:‘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见也要离开这个见,为什么你看不见呢?因为见是没有的嘛!若按照这个道理来讲,你看见的东西,也是不存在的。有人说:‘这个道理,我不相信。’就因为你不相信,所以不懂法华经的道理。法华经是破你的一切执著,你所见物质的见,是从八识的相分所现出来,其实也是假的,看不见的那个才是真的。那个是什么?就是你的自性,圆陀陀,光灼灼,圆融无碍。若能把假的放下,真的就知道了。总之,你看不见的,那才是真见;你能看见的,那是八识的相分,不是见分。这个道理,越研究越妙,今天所讲的见,到此为止。在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宝是七宝:就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1、金的性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代表坚固的智慧。2、银的色是洁白,代表清净的行门。3、琉璃是莹澈的透明体,表示明了的智慧。4、砗磲有转动的相,表示委屈心,修道人要有能忍能让的心。5、玛瑙是杂色,在里边有红色、黄色、白色,因有许多颜色,表示万行的智慧,所谓‘万德庄严’。6、真珠是圆明,表示圆融无碍的智慧。7、玫瑰是玉石,有温润性,代表温润的智慧。用这七宝来建塔,故称为宝塔。
  塔是方坟,供养佛和祖师真身之处,也就是佛舍利所在处。塔有四方型、六方型、八方型和圆型。有的是砖造,有的是石造,有的是木造。塔最高有十三层,最低有二层;八层以上为佛塔,七层为菩萨塔,六层为辟支佛塔,五层为四果罗汉塔,四层为三果罗汉塔,三层为二果罗汉塔,二层为初果罗汉塔。总之,凡是有可纪念性的地方,后人皆建立塔,表示尊敬不忘之意。
  好像释迦牟尼佛1、出生处,在迦毗罗卫城外,龙弥尔园立塔。2、成道处,在摩迦陀国南尼连河畔立塔。3、转法处,在迦尸国波罗奈城外鹿园立塔。4、现神通处,在舍卫城之东南只陀园立塔。5、从天降处,在桑伽尸国曲女城立塔。6、化度分别僧处,在王舍城立塔。7、思念寿量处,在毗耶离城立塔。8、入涅槃处,在拘尸那城立塔。今皆成为佛教徒朝拜之圣地。

  品是品类。聚类相同义理为一段。妙法莲华经有七卷,分为二十八品。每一品成为一个题目,内容和题目大致相同,有提纲挈领作用。以上是见宝塔品大概的意思。
  这座宝塔,是多宝如来入灭之后,一切众生所造的。多宝如来在未成佛之前,曾经发愿:‘我在未来的世界,凡是有佛出世,将要说妙法莲华经的时候,我的宝塔,从地涌出,现在其前,住在虚空,令大众皆能看见,证明说法华经的境界是不可思议。’所以可以知道宝塔现出是有征信的作用。
  因此,释迦牟尼佛将要说妙法莲华经时,多宝如来乘他的愿力,出现于虚空中。由此观之,法华经是多么的重要。佛在一生中先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最后说妙法莲华经。可是说华严经时,小乘人不能接受。慈悲的佛陀,改说阿含经,次说方等经,再说般若经。弟子们回小向大,机缘成熟,才开权显实,说这部法华经。
  一九六八年夏天,我们成立暑假讲习班,首先开讲楞严经。去年暑假讲习班,讲普贤行愿品、六祖坛经、金刚经等。今年讲妙法莲华经,现在讲到见宝塔品。大家在佛教讲堂(金山圣寺的前身),共同研究佛法,此非小因缘,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过,在你未获得宿命通以前,不晓得这种因缘。未证得天眼通以前,看不到这种境界。但是,你们在这里能听到见宝塔品,乃是不可思仪的境界现前。
  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种种宝物而庄校之。五千栏循。龛室干万。无数幢旛以为严饰。垂宝璎珞。宝铃万亿而悬其上。四面皆出多摩罗跋栴檀之香。充遍世界。
  说完法师品的时候,在释迦牟尼佛的面前,有七宝塔现出。这座宝塔高五百由旬,宽二百五十由旬(由旬是印度计算里数的单位,大由旬有八十里,中由旬有六十里,小由旬有四十里)。这座七宝塔从地下涌出,慢慢上升,最后停住在虚空。在宝塔之上,有种种无价宝物装饰著,在宝塔的四周,有五千栏楯,千万个龛室,及无数幢旛严饰著。又垂挂宝璎珞,又悬挂宝金铃,有万亿种那样多。在宝塔的四面,放出多摩罗跋(性无垢)栴檀香味。这种香气,充遍大千世界。

  五百由旬,表示众生在五道轮回中受苦。现在把五道轮回停止,令众生离苦得乐。二百五十由旬,代表二百五十条戒。修行人,必须照戒律修行,才能成就道业。行住坐卧四大威仪,各有二百五十条戒,合为一千。再加过去一千,现在一千,未来一千,合成为三千。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用种种宝物严饰,表示种种行门,庄严道业。五千栏楯,龛室千万,表示万善的一种功德。无数幢旛,表示定慧。幢表示定,旛表示慧。定就是静,慧就是动。定慧均等,智慧现前,这是一种表法而已。
  璎珞是用七宝所成的装饰品,挂在胸前,表示庄严。讲到璎珞想起一个公案:佛住世的时候,王舍城的国王,名叫频婆娑罗王,他是佛的皈依弟子,也是大护法。他的儿子,名叫阿阇世王,受提婆达多(佛之堂兄,阿难尊者之胞兄)教唆,将父王囚在七重门之禁室,禁止任何人去探望老王,只有他母亲例外。为什么发生这种政变呢?因为提婆达多想做新佛,对外宣传释迦牟尼佛是旧佛。他既想在佛教中起革命,如果无人援助,则不会成功。所以联合阿阇世王,鼓吹做国王的好处,劝阿阇世王弑其父,夺其位,口号是‘新王新佛共治天下’。这种坏主意,使得阿阇世王心动,欲做新王,必须废除老王。于是采取行动,夺父王的权利,自立为新王。二人狼狈为奸,处处找释迦牟尼佛的麻烦。
  其母后(韦提希夫人)每次见老王时,利用璎珞(中间空心)盛著葡萄浆,供给老王饮用,老王始能保住性命。二人在地牢中感叹地说:‘为何生了这种忤逆的儿子,莫非前生的业障?佛有神通,可以来救我们吧!’乃向灵山方向祈祷:‘世尊!请您大发慈悲救我们出苦海吧!’这时,目犍连尊者和阿难尊者,从虚空而至。佛身放紫金色光,坐在百宝莲华中,为他们说十六观经。
  宝铃乃是惊鸟之用,所以塔庙的角处,皆挂著各式各样的宝铃。风吹铃响的音声,可以惊吓雀鸟飞离此处。如有人发心,供养宝铃悬挂塔角,来生的声音,必定洪亮,所谓‘声如洪钟’,就有这种殊妙的感应。
  其诸旛盖。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高至四天王宫。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罗华。供养宝塔。
  所有一切的宝旛和宝盖,都用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高达四天王宫。四天王是欲界六天第一层天,位在须弥山的半山腰,在四方各有一天王镇守。东方是持国天王,南方是增长天王,西方是广目天王,北方是多闻天王。每位天王有八员大将,镇守忉利天的四方,防御阿修罗兵的侵略。韦陀菩萨是三十二员大将之一。
  三十三天(忉利天)降曼陀罗(白色)华,供养宝塔。三十三天在须弥山的山峰,因为四方各有八天,再加上中央的一天,共计三十三天,这是地居天,在各天有一位天主管理,中央的天主为天帝释。在道教称他为玉皇大帝,外道称他为天主,在佛教则称他为释提桓因。
  今天(一九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将三十三天的天主来历向大家说一说,令大家明白天主的真象。
  外道认为天主是最高无上的主宰,实除上天主是佛教的护法。在佛堂中天主没有坐著的资格,只能站著,甚至要站在门外。为什么?因为他是护法者的缘故。
  



发表于 2020-8-19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无量劫以前,有三十三个女人,共同发心修建庙宇及佛像。其中有位领袖,她领导其他三十二个女人行善。这位领袖,原来是个贫穷女人,可是有慈善心。有一天,经过古寺,发现佛像由于风吹雨淋的缘故,佛像的贴金已脱落,又见佛堂的屋顶,年久失修,瓦片破碎零乱。她乃发心重建,但是木身是穷人,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到处化缘。苍天不负苦心人,她的虔诚之心,感动三十二个女人,愿意随喜功德,完成她的愿心。于是大家一条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不久,将破败的佛殿、脱金的佛像,焕然一新,金碧辉煌。功德圆满之后,人生无常,这三十三位女人,相继无疾而终。便升忉利天做三十三天的天主。因为修庙的功德,而获得这种果报。

  记得在哈尔滨建三缘寺的时候,我到施主家化缘。一进门便说:‘我现在到你家里来,你们应该生欢喜心,我是来送福德,你们应把握机会种福德。现在三缘寺筹建大雄宝殿,如果布施金钱,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你们不要错过种福德的机会。’我是不会说话的人,可是我这样一讲,那些人都发心乐捐。有的说:‘我存了十年的钱,统统捐出修庙。’有的说:‘我把心爱的首饰献出修庙。’如是集沙成塔,化得很多钱,这是我化缘的经过。
  余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千万亿众。以一切华香璎珞。旛盖伎乐。供养宝塔。恭敬尊重赞叹。
  其余一切天龙八部,以及人非人等等,有千亿那样之多。他们皆用一切的妙华、妙香、璎珞、宝旛、宝盖及种种伎乐,来供养宝塔,并且恭敬、尊重、赞叹宝塔。
  现在将天龙八部大概解释一下。天和龙属于善心所。其余六部属于恶心所,但因为受佛的感化都变成护法善神。凡是讲经说法的地方,他们都来护持道场。
  1、天:就是欲界四王天,他们不但镇守天宫,而且保护人间。韦陀菩萨就是四王天三十二员大将之一。他受佛之托,护持修道人的安全,使魔不能扰乱修道人的身心。
  2、龙:它有神通,变化莫测。在往昔修道的时候,因为乘急戒缓,故堕为畜生,可是有神通。换言之,它修大乘法,勇猛精进,所以有神通。可是不守戒律,因此堕为龙身。
  3、夜叉:译为捷疾鬼。有三种夜叉:一为地行夜叉、二为空行夜叉、三为飞行夜叉。有的夜叉吸人气、喝人血,或吃人精,到处作祟,令人不安宁。
  4、乾闼婆:译为香神。以香为食,身放香气,是玉帝的乐神。玉帝想要听音乐时,燃起沉水栴檀香,他们嗅香而至玉帝的善法堂,演奏歌曲,令玉帝欢喜。
  5、阿修罗:译为无端正。男性阿修罗的五官不端正,可是女性阿修罗的相貌非常美丽(玉帝便娶阿修罗王的女儿为妻)。又译为无酒。他们在天上有天福无天权,因为无酒可喝,常发动战争,想夺取天主之位。
  6、迦楼罗:译为金翅鸟。其翅膀展开有三百六十由旬,可以将海水煽成海沟,把应死的龙吞进腹中,一次吞很多的龙。
  龙王眼见龙族到了绝种的边缘,一筹莫展,心想只有佛才有办法,拯救龙子龙孙,于是来到佛所,请佛帮忙。佛送它一件袈裟,拆开为线,挂在龙角上。这样,龙的性命得到安全保障,再不受金翅鸟的威胁。
  金翅鸟吃不著龙,饿得发慌,也来到佛所,对佛说:‘世尊!我们以龙为食,现在您说怎么办?没有龙吃,那就要饿死了!’佛说:‘你们不会饿死的,我令弟子在吃饭时,送给你们一份食物。’从此之后,僧人在吃饭前,一定送七粒米饭供养大鹏金翅鸟。
  7、紧那罗:译为疑神。因为似人,但头有一角,令见者生疑。善于音乐,也是玉帝的乐神,专奏庄严法乐,玉帝举行宴会或法会时,他们腋下流汗,直升天上,表演庄严的歌曲及舞蹈,令欣赏者生念佛念法念僧的心。
  8、摩侯罗伽:译为大腹行,即是大蟒蛇。它有嗔恨心,常喷毒气害人。人若有嗔恨心,死后为蟒。梁武帝之妃郗氏,生前嫉妒比她美丽的女人,在三十二岁死了,转为大蟒蛇。梁武帝遂请宝志禅师等写了一部梁皇宝忏,超度它离蟒身得升天上。
  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为大众说。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世尊。如所说者。皆是真实。
  天龙八部供养之后,在这时候,住在空中的宝塔,发出很大的音声,赞叹地说:‘好得很!好得很!释迦牟尼世尊能以最平等的大智慧,来教化菩萨的法。十方诸佛来护念你,以妙法莲笔经为大众讲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释迦牟尼世尊所说的法,都是真实不虚的妙法。’佛说此经时,多宝如来特意前来作证,令大众相信,而不生怀疑心。
  释迦译为能仁,牟尼译为寂默。世尊是世出世之尊。能仁就是慈悲度众生,寂默就是清净修成德。能仁是动,寂默是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不碍静,静不碍动,叫做不二法门。
  释迦牟尼佛虽然在静中,可是还在教化众生。虽然普化众生,可是还在静定中,这种境界妙不可言。玆举出浅显的譬喻来说明。就是说睡觉的时候和醒著的时候是一样,醒著的时候和睡觉的时候也是一样。就是这个道理,各位明白了吧!
  各位若是觉得醒著就是睡觉的话,那么,就是不睡觉,也不要紧。因为你睡觉不觉得是醒著,所以要睡觉。这个譬喻的醒,就是觉,睡就是迷。在睡的时候,绝对不会知道醒时所做的事情。也不知道昨天、今天、明天所做的事情。有人说:‘我在梦中所见的境界,第二天果然实现。’这是灵感,并非真知道,也许是佛菩萨帮助你,给你一个预兆。
  昨天所做的事情,明天所有的事情,在梦中都不知道,何况知道前生和来生的事情呢?大家不要因为没有见著,便否认三世因果的存在。
  尔时四众。见大宝塔住在空中。又闻塔中所出音声。皆得法喜。怪未曾有。从座而起。恭敬合掌。却住一面。
  在这个时候,四众弟子都看见大宝塔住在空中。讲到这里会有人生起怀疑心:‘宝塔没有地基,怎能停在空中?’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现在有很好的证明。人人皆知有太空站,它就是住在太空中,做为太空船联络和休息,然后再飞到第二个世界。
  你们想一想,人的力量尚且可做到这种微妙的境界,何况佛法更为微妙不可思议。这座宝塔停在空中,等于太空站一样,一点也不稀奇。科学越发达,证明佛法的真理越是正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宝塔住在空中,这是表法,表示无所著住。宝塔虽然住在空中,但是怎样住呢?这就是令人不要执著。如有我执和法执,就成为修道的绊脚石。
  四众弟子又听到从大宝塔中发出大音声,都得到法喜充满,忘掉烦恼。觉得奇怪!从来也没有见到宝塔住在空中的境界,于是,四众弟子都从座上站起,恭恭敬敬合起掌来,退到一边等待解释这个问题。
  何谓四众弟子?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浅释于下:
  (A)比丘:译为乞士、怖魔、破恶三种意思。1、乞士:就是上乞法于诸佛,以养法身;下乞食于众生,以资慧命。世间之乞人,只求衣食,不乞于法,不为乞士。乞食有什么好处?乞食是给众生有种福田的机会。众生供养三宝,才能得到福德。如果不供养三宝,福德就薄了。一般人不懂得种福德,所以比丘去乞食,令他们种福德,生出布施供养心,这是对施主而言。对比丘本身来讲,可以灭除自己的贪心。每天乞到什么便吃什么,绝对没有分别心。乞食要次第而乞,不可越贫而从富,更不可越贱而从贵,一视同仁,平等让众生来种福田。佛教主张平等,人人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这就是平等的精神。2、怖魔:有人出家修道,天魔就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少了一个眷属。当比丘受具足戒的时候,有三师七证。三师就是得戒和尚、羯摩和尚、教授和尚。七证就是七位律师来作证明。他们十位代表十方诸佛,传授佛的戒法。在这时候,戒坛的羯摩和尚问戒子:‘你发菩提心否?’戒子答:‘已发菩提心。’又问:‘是大丈夫否?’答:‘是大丈夫。’问答之后,地行夜叉传报空行夜叉,空行夜叉将这消息报告魔王说:‘现在人间又有一个众生——某某,他出家做比丘。’这话说完之后,魔宫殿发生震动,魔王生出恐怖心。3、破恶:就是破除一切烦恼。我们的烦恼是与生俱来的。好像小孩出生的时候,就会哭会发脾气。故比丘要破除烦恼,烦恼破了,菩提乃现。
  

发表于 2020-8-21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比丘有这三种意思,所以不翻译。古时译经有五不翻的规定:1、秘密不翻:如咒语。2、尊重不翻:如般若、菩提。3、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4、多含不翻:如比丘。5、此方无不翻..如庵摩罗果。
  (B)比丘尼:就是出家修道的女人,受具足戒者,为比丘尼。未受具足戒者,为沙弥尼。比丘尼受三百四十八条戒。沙弥尼受十条戒。佛之姨母——波阇婆提夫人,她是第一位比丘尼。佛之妻——耶输陀罗夫人,她随波阇婆提夫人同时出家,也成为比丘尼。
  (C)优婆塞:译为近侍男,就是亲近三宝的男子。凡是受三皈五戒的人居家修道者,称为居士。
  (D)优婆夷:译为近侍女,称为女居士。护持三宝、供养三宝,这是在家居士的责任。出家人所需的四事——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皆由居士供养,这是种福德的基础。
  尔时有菩萨摩诃萨。名大乐说。知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心之所疑。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宝塔从地涌出。又于其中发是音声。
  在这个时候,有位菩萨中的大菩萨,名号大乐说。他有他心通的智慧,知道天上的人、人间的人及阿修罗等等,心中所怀疑的问题,乃代表四众弟子,向佛请法。便对佛说:‘世尊!这是什么因缘,有这样的宝塔,从地涌出,现于空中?又从宝塔中发出大音声,这是什么道理?祈求世尊慈悲,为我们开示这种因缘。’
  何谓菩萨?原意是菩提萨埵。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就是觉有情,觉悟一切有情。又可以说是有情觉,有情中之觉悟者。换言之,他是众生之中的开悟者。
  何谓摩诃萨?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不但是众生中的觉悟者,而且又能行菩萨道。只要对众生有益处的事他都去做,不管自己怎样,唯一心一意度脱众生。在华严经上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种精神多伟大!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行菩萨道,曾舍身命有一千次,整个大千世界,无处不是佛过去生舍命之地。
  行菩萨道不是容易的事,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就困难。好像舍利弗尊者(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听佛赞叹菩萨行菩萨道,遂发心行菩萨道。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外出,走在路上,心中在想:‘无论遇到什么难行的事,一定要做成功,不可半途而废。我要学佛舍身的精神。’
  这个妄想刚生出来,就有境界来考验。他在路旁见一个哭泣的男人,看样子很伤心。舍利弗尊者想:‘这个人一定有困难不能解决,我行菩萨道,应该帮助他才对。’便问:‘居士!你为什么哭呢?’哭的人答:‘我的问题太难了,没有人可以帮助解决。’尊者又说:‘我可以帮助你,请你说出你的问题。’哭的人答:‘我相信你帮不了这个忙,说出来也没有用处。’尊者又说:‘无论怎样难的事,我会尽力帮助你,绝无戏言。’这个人反哭为笑地说:‘真的吗?因为我母亲患病,医生诊断,需要活人的眼睛,否则无法医治好的。我到各地药房去买活人的眼睛,可是买不到,而我又舍不得自己的眼睛。因此,我母亲的病也不会好的,所以我很悲伤。’
  舍利弗尊者听完这番话之后,便对哭的人说:‘这件事很简单,没有困难,我把我的眼睛送给你母视治病。’于是用力将自己的右眼挖出来,交给这个人。这个人接过来一看,不客气地说:‘我要的是左眼睛,这是右眼睛,没有用处。’说完又嗅眼睛一下,便说:‘这只眼睛很臭,其味难闻。’就将眼睛抛到地上,用脚踩碎。这时舍利弗尊者心灰意冷。心想:‘菩萨道真难行。算了吧!我不再行菩萨道,还是修小乘法吧!做个自了汉算了。’
  舍利弗尊者打完这个妄想,那个化缘的人,即刻腾身于空中,现出天人身,原来他是来考验舍利弗尊者行菩萨道的心,是真心还是假?舍利弗尊者禁不起考验,生退转心,那只眼睛又在舍利弗尊者右眼眶中生出,恢复原状,令舍利弗尊者莫名其妙,明明将眼睛挖出来,为何又在我眼中。所以可知行菩萨道者,绝不能退转的。
  舍利弗尊者是声闻中最有智慧的人,可是行不了菩萨道。由此观之,菩萨道是难行的。非得有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才能胜任。否则,一切等于零,不起作用。
  尔时佛告大乐说菩萨。此宝塔中有如来全身。乃往过去东方无量千万亿阿僧祇世界。国名宝净。彼中有佛。号曰多宝。其佛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告诉大乐说菩萨说:‘大乐说!在这座宝塔之中,有如来全身舍利。这位如来在过去世时,离此处的东方,经过无量千万亿阿僧祇那样多的世界,有个世界,用七宝所成,清净没有秽垢,名叫做宝净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位佛,名号多宝如来。这位佛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曾经发过大誓愿:“我若能成佛,在灭度之后,于十方诸佛国土中,只要有佛演说妙法莲华经的地方,为听这部经的缘故,我的塔庙从地涌出而现于十方诸佛的道场前,为说法华经这位佛作证明。”又赞叹地说:“好的很呀!”’
  彼佛成道已。临灭度时。于天人大众中告诸比丘。我灭度后。欲供养我全身者。应起一大塔。其佛以神通愿力。十方世界。在在处处。若有说法华经者。彼之宝塔。皆自涌出其前。全身在于塔中。赞言善哉善哉。
  释迦牟尼佛又告诉大乐说菩萨:‘这位多宝如来成佛之后,将要入涅槃的时候,在天人大众之中,告诉一切比丘说:“我灭度之后,如有供养我全身的弟子,应该建造一个大宝塔。而多宝如来,用他不可思议的神通和愿力,在十方世界所有的地方,假使有佛出世就在那说法华经,多宝如来的宝塔,一定会从地涌出,出现在这位佛前。多宝如来虽然灭度很久,可是他的全身仍在塔中,受天人供养。又从塔中发出大音声,赞叹这位正在说妙法莲华经的佛:刁太好啦!太好啦!”’
  大乐说。今多宝如来塔。闻说法华经故从地涌出。赞言善哉善哉。
  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大乐说!现在多宝如来的宝塔,为听法华经的缘故,所以从地涌出,发大音声来赞叹:‘真好啊!真好啊!”’这是在赞美之中又为赞美。
  是时大乐说菩萨。以如来神力故白佛言。世尊。我等愿欲见此佛身。
  在这个时候,大乐说菩萨代表大众向佛请法。因为以如来神力加持的缘故,所以才有这种智慧来请问。大乐说菩萨听到塔中赞叹释迦牟尼佛,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生出好奇心,便对佛说:‘世尊!我们大家都希望瞻仰多宝如来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形好,究兖怎样的庄严呢?’

发表于 2020-8-22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是多宝佛有深重愿。若我宝塔为听法华经故。出于诸佛前时。其有欲以我身示四众者。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尽还集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
  释迦牟尼佛告诉大乐说大菩萨:‘这位多宝如来在往昔未成佛以前,又发一个深重的大愿:‘假使我的宝塔为听法华经的缘故,出现诸佛之前,若有想见我全身的四众,必须请这位说法华经的佛,把他在十方说法所有的分身佛,统统集合在一处(这是一本散为万殊,万殊仍归一本的境界)。等待这位佛的分身诸佛,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然后我的全身才能出现于四众的面前。”’
  大乐说。我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者。今应当集。
  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大乐说!我的分身诸佛,在于十方所有的世界中说法,教化众生。现在应当召集诸佛来,共同瞻仰多宝如来身。这样,多宝如来才能现全身。’
  大乐说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愿欲见世尊分身诸佛。礼拜供养。
  大乐说菩萨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我们不但愿意见多宝如来的全身,而且也愿意见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分身诸佛。我们藉此机会,礼拜诸佛、供养诸佛。’
  何谓礼拜?礼就是顶礼,拜是参拜。有人说:‘拜佛是迷信,佛像是用木和泥所造,或者用金、银、铜、铁所造,或者用石和瓷所造,拜他有什么用呢?这岂不是迷信吗?’这不是迷信,拜佛有心理治疗的功用,能消除贡高我慢心,能生柔和心、生恭敬心,把刚强的性情,改变为和蔼的性情。拜佛又有生理治病的功用,又能令腹部缩小,使人不会有血压高的病状。
  佛在未成佛以前,也拜其他的佛。所以成佛之后,就有人来拜他。好像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为常不轻菩萨,见人就顶礼,还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因此,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就有很多人来拜佛。除非有人不想作佛,那又另当别论。若想成佛,一定要拜佛。所谓‘佛前顶礼,罪灭河沙。’拜佛能将无量劫的罪业消灭。拜佛的功德,能灭尽生死的重罪。
  拜佛是拜自性佛,将来成佛,也是成自性佛。
  何谓供养?进财行施以为供,有所摄资为养。在佛教最重要就是供养,供养三宝。供养佛以香、花、果、灯。供养法以赞叹、恭敬、受持、修行。供养僧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为什么要供养三宝呢?为求吉祥,一切顺利。为什么你没有好衣服穿?没有好房子住?没有好食物吃?皆因为你过去没有供养三宝的缘故。你看世间大官大贵的人,他们都曾供养过三宝,所以令生获大福报。在三世因果劝世文上说得很清楚:‘今生富贵是何因?前世舍财装佛金;今生贫贱是何因?前世不肯济穷人;今生长寿是何因?前世戒杀多放生;今生短命是何因?前世杀害众生灵;今生端正是何因?前世香灯供佛尊;今生丑陋是何因?前世污□身佛前行。’这是最好的说明。
  三宝是世间良福田,也就是种福的田地。所谓‘凡僧虽不能种福,但求福必假凡僧。’所以称僧人为福田僧。没有供养三宝,就没有种福田的机会,来生也得不到福报。
  尔时佛放白毫一光。即见东方五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诸佛。彼诸国土。皆以玻璃为地。宝树宝衣以为庄严。无数千万亿菩萨充满其中。遍张宝幔。宝网罗上。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从两眉之间,放出一道白毫相的光明(白毫相光表示一乘中道)。即刻照见东方五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那样多的国土诸佛。那些国土,都是以玻璃为地,不像娑婆世界,以瓦石为地。释迦牟尼佛用神通之力,三变土地,也就是三次变娑婆世界以玻璃为地。玻璃表示智慧光明。
  娑婆二字是梵语,译为堪忍。这世界的众生,能堪受忍耐一切诸苦,以苦为乐,不知出离苦海。苦有三苦、八苦及无量诸苦。
  又有宝树和宝衣,来作装饰。宝树能令众生得到清凉,脱离热恼的威胁。宝衣能令众生性情温柔,没有无明的火气。又有无数千万亿菩萨,充满其国。普遍挂著宝幔和宝网,罗覆其上,作为庄严校饰。
  彼国诸佛。以大妙音而说诸法。及见无量千万亿菩萨。遍满诸国为众说法。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处。亦复如是。
  在东方那些国土的诸佛,用大妙音声来说实相之法。又见到有无量千万亿菩萨,遍满一切诸佛国土,为众生说法。不但东方是这样的情形,就是其他九方,也是同样的情形。凡是释迦牟尼佛的白毫相光所照之处,都是这样的情形。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非一般凡夫所能想像得到。
  佛放白毫相光,为什么先照东方呢?因为东方是一切的开始。东方是甲乙木,是天干的开始;东方属于春,是四季的开始;日出东方,为一日的开始,所以白毫相光先照东方,次照其他九方。
  尔时十方诸佛。各告众菩萨言。善男子。我今应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并供养多宝如来宝塔。
  在这个时候,十方诸佛(释迦牟尼佛的分身化佛),都对本国的菩萨说:‘善男子!我现在应该往娑婆世界去,到释迦牟尼佛的道场,并且供养多宝如来的舍利宝塔。’
  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琉璃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八道。无诸聚落村营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薮。烧大宝香。曼陀罗华。遍布其地。以宝网幔罗覆其上。悬诸宝铃。唯留此会众。移诸天人置于他土。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以大神通力,将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恶世,变为清净的世界。以琉璃为地,宝树庄严,用黄金为绳,分界为八道,代表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所变的土地,没有聚落、村营、城邑,也没有大海、江河、山川、林薮(大泽),地平如掌,清净如镜。又燃烧大宝香(功德香)。用曼陀罗(适意)华,散布于地上(作为地毯,代表恭敬之意),又用宝网和宝幔罗覆其上。又悬挂各种宝铃,代表乐队,风吹宝铃,奏出欢迎的音乐。只有留下住在法华会上的大众。其余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统统都移到其他国土去。
  这是初次变土地的境界,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欢迎释迦牟尼佛分身诸佛及多宝如来莅临的缘故,所以要庄严一番。现在举出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明。好像有人请贵宾,一定将室中不清净的东西搬出去,打扫干净,焕然一新,然后一洒香水,使满室有芬芳之香味。令贵宾有心旷神怡,宾至如归之感。
  是时诸佛。各将一大菩萨以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宝树下。一一宝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庄严。诸宝树下。皆有师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宝而校饰之。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所分身化佛,各带一位大菩萨,作为侍者,一同来到娑婆世界,各到菩提树下。每棵菩提树的高度,约有五百由旬(小由旬四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大由旬八十里),菩提树的枝叶和华果,非常茂盛,次第庄严,令其美观。
  在每棵菩提树的下边,皆有师子宝座,其高度有五由旬。用最名贵的七宝,校饰其座,五光十色,灿烂夺目。这是表示欢迎贵宾之诚心。
  有人问:‘为什么叫做师子座?’就是诸佛说法时所坐的法座。因为诸佛说法,好像师子吼一样的有威德,令天魔、外道心惊胆寒,不敢兴风作浪,有调伏作用。师子是百兽之王,它吼叫时,百兽闻之,皆生畏惧。永嘉大师曾经说过:‘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因为这种关系,所以叫做师子座。

发表于 2020-8-23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诸佛。各于此座结跏趺坐。如是展转。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而于释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犹故未尽。
  在这个时候,十方诸佛,各在师子座上,结双跏趺坐。这样一位佛连著一位佛,辗转一排一排的坐,已经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可是在东方所分身的化佛,尚有未能入座,何况其他九方的诸佛呢?
  有人问:‘什么是双跏趺坐呢?’你们看佛所坐的姿势,先将左脚搬在右腿上,然后再将右脚搬到左腿上,这叫双跏趺坐。又有单跏趺坐,就是随意将左脚放在右腿上,或者将右脚放在左腿上。双跏趺坐叫做金刚坐,这是降魔坐。坐禅的人能结双踟趺坐,容易入定。这种坐法,能降其心,令人不散乱,精神集中,不生妄想。
  我们为什么不能开悟?就因为妄想纷飞,心猿意马拴不住,向外奔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道时,第一句话便说:‘奇哉!奇哉!奇哉!大地众生,无不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参禅就是克期求证,参话头就是控制妄想。由此可知,妄想是修道的绊脚石。
  在中国大陆佛教中有这样一句话:‘金山腿子高旻香’。在镇江金山寺坐禅的人,不准换腿。无论腿怎样痛,仍然咬紧牙根忍耐著。如果动一动,就挨香板子(用木做板子,打在身上,实在不好受)。久而久之,腿就听指挥。所谓‘金山禅和子,腿最守规矩。’
  在扬州高旻寺坐禅的人,最守时间的规矩。以香代替时钟,到止静的时候,就止静;到开静的时候,就开静,一分钟也不错,所以称为高旻香。凡是在这两寺参过禅、打过坐的人,经过大冶洪炉,千锤百炼出金刚。虚云老和尚,就在高旻寺参禅而开悟。
  结跏趺坐的功德,能生戒力、定力、慧力,三力具足。所有金刚护法神,都来保护你。所有天魔知难而退,离你远远的。所有恶鬼向你叩头。今天讲个公案:
  从前有位和尚,专为死人念经,维持生活,所以称为赶经忏。有一天,他为死人做完法会,半夜的时候,他便回庙。走到河边,天降大雨,他在桥下避雨。心血来潮,便结双跏趺坐。此时,来了两个鬼,见他是个金塔,因为塔中皆供养佛舍利,乃顶礼叩拜。不久,和尚觉得腿痛,将双跏趺变成单跏趺,二鬼抬头一看,金塔成为银塔,但也不计较,照拜不误。未几,和尚觉得腿还是痛,遂改变成如意坐(即是将双脚放下)。二鬼一看,银塔已变成泥巴堆了!二鬼大怒,要打泥巴堆。和尚一看,吓得魂飞天外,出一身冷汗。于是即刻恢复双跏趺坐。二鬼一看,又是金塔,便拜到鸡鸣而去。从此之后,和尚放弃赶经忏,专心修禅,不久明心见性,自称‘鬼逼禅师’。
  这个公案乃是传说,无法证实。可是,结跏趺坐,功夫纯熟,而自知时至的情形,却有真实的例证。玆向大家说说。
  我在东北家乡的时候,有位外道,名叫关忠喜。当时他有三千多个徒弟,跟他学道。学什么道?只要用钱买他的宝贝,等到大难临头时,可以逢凶化吉。大家相信他,不生怀疑,外道就有这种骗人的法术。
  其实他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是在耍戏法,愚夫愚妇信以为真,非常崇拜他。他对徒弟说:‘现在时机未到,不能将宝贝交给你们,等到世界大乱的时候,再将宝贝交给你们使用,可以不死,躲过难关。’
  后来,他自己觉得死期将至,不能再骗人,自己得学真道,以了生死。于是领侄儿(关占海)到处求道。经过三年的时间,也没有参访到善知识,当然也没有学到真道。于是天天愁眉不展,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天,我到他家访问(当时还是沙弥身份)。他的侄儿一见到我,乃对他说:‘叔叔!这个和尚,我在梦中见到他,他从我身撕下一张猪皮,把我吓得惊醒过来。原来是一场大梦。’他对侄儿说:‘他是有道行的人。今天道送上门来,我们不可错过。’于是叔侄二人商量一下,即刻跪在我面前求道。此时我对他们说:‘我没有道可以传授与你们。如果你们真心求道,我可介绍几位善知识,我陪同你们一起去。’
  经过两年的时间,参访几位善知识,皆不理想。于是二人再回来仍想拜我为师,我被其诚心所感动,答应传授结双跏趺坐的姿势,但不收为弟子。
  叔侄二人精进学习结跏趺坐。其侄年轻,很快习惯了。其叔年老骨硬,要下一番苦功夫。七十天后,我又到他家。见他腿肿如棒,行动不便,乃劝他放弃结跏趺坐。他坚强地说:‘我快要死了,如果不练,到死的时候,手忙脚乱,怎么办?我下定决心,除非死了,一切免谈。只要不死一定要练结跏趺坐。’这种求道之诚,令人佩服。
  百天之后,我又到他家去,见他行动自如,惊奇的问:‘你不练结跏趺坐吧!’他说:‘天天照坐不误,不但早晨坐,晚上也坐,不论坐多久,也不觉得腿痛。’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他在命终前几天,便对人家说:‘我在某日某时要走了,家中一切的事情,没有挂碍。唯一的心事,就是没有能见到安慈法师一面,觉得遗憾。’
  到了他要往生的日期,他便净身更衣,结双跏趺坐,无疾而终。在他死的那天夜里,全村的人,有很多在梦中见他跟著二个青衣童子往西方而去,后来他的侄儿跟我学道,成为我第一个收的弟子。
  时释迦牟尼佛。欲容受所分身诸佛故。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皆令清净。无有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又移诸天人置于他土。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见到三千大千世界已经坐满诸佛,在东方分身化佛,已经无座可坐。为容纳其余八方分身化佛,皆有座位的缘故。乃运用大神通之力,将八方各变为二百万亿那由他那样多的国土。皆令其国土清净。在其国中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以及阿修罗等。又将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统统搬到其他国土去。
  这好比宴客的人家,将室内庭外收拾干净之后,又将所饲养的猫狗等家畜,皆放到别的房间,以免惹事,破坏气氛。意思大致相同。
  所化之国。亦以琉璃为地。宝树庄严。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严饰。树下皆有宝师子座。高五由旬。种种诸宝以为庄校。
  所变化的国土,也是用琉璃为地,并有菩提树来庄严国土。树的高度有五百由旬。树的枝叶和华果,很有次第的庄严及校饰,在菩提树下,皆有师子宝座,座高有五由旬。用种种的七宝,来装饰此宝座,令其美丽而豪华。
  亦无大海江河。及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须弥山等诸山王。通为一佛国土。宝地平正。宝交露幔。遍覆其上。悬诸旛盖。烧大宝香。诸天宝华。遍布其地。
  所变的国土,也没有大海、江河、石山、大石山、铁围山(围绕四大洲的山)、大铁围山(围绕大千世界的山)、须弥山(妙高山)等诸山王。将所变的国土,统统成为一佛国土,宝地很平正,众宝交络的露幔,普遍覆盖其上。又悬挂一切的宝旛和宝盖。燃烧大宝香。诸天所散布的宝华,遍满其地,非常美丽而壮观。这是次变土地的境界。
  释迦牟尼佛。为诸佛者当来坐故。后于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皆令清净。无有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又移诸天人置于他土。
  释迦牟尼佛为使十方所分身化佛有座位可坐,又在八方,各变二百万亿那由他那样多的国土,皆成为清净。也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的众生,更没有阿修罗等。阿修罗爱斗争,令世界不安宁,好像害群之马,到处扰乱。
  又将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都搬到其他国土去。为什么?因为将五浊恶世,变成清净的国土,所以将他们迁移到另外的国土去。
  所化之国。亦以琉璃为地。宝树庄严。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庄严。树下皆有宝师子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宝而校饰之。
  所变化的国土,也是琉璃为地,又有宝树庄严其土地,菩提树高度有五百由旬。树的枝叶和华果很茂盛,皆是次第的庄严校饰。在每棵宝树之下边,皆有师子宝座,座高也有五由旬,皆用大宝所校饰,十分美观。


发表于 2020-8-25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亦无大海江河。及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须弥山等诸山王。通为一佛国土。宝地平正。宝交露幔。遍覆其上。悬诸旛盖。烧大宝香。诸天宝华。遍布其地。
  所变化的国土,也没有大海、江河、石山、大石山、铁围山、大铁围山、须弥山等一切山王。所变化的国土,通成为一佛国土。宝地非常平正,没有凹凸之处。众宝交织而成的露幔,遍覆在上边。又悬挂一切的宝旛和宝盖。燃烧大宝之香,远近都能嗅到其香味。诸天之宝华,好像下雪一样,遍满其地。成为华的世界,这种境界,妙不可言,这是三变土地的境界。
  本品所讲三变土地,究竟是什么意思?释迦牟尼佛以神通之力,将秽土变为净土。初变娑婆一世界,二变将八方各为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土,三变又将八方各为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土,皆令清净,成为净土。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招待多宝如来及十方释迦牟尼佛分身所化的诸佛,所以大事庄严,表示热烈欢迎之意。
  三变土地又有个意思。初变土地,表示断除见思二惑。何谓见惑?就是见解的迷惑。何谓思惑?就是思想的迷惑。详细的说,见惑是对境起贪爱。见到财生贪心,见到色起爱意。如果断了见惑(初果罗汉断尽三界的见惑),无论遇到什么境界,无动于衷。思惑是迷理起分别。对于道理不明白,起了分别心(四果罗汉断尽三界的思惑)。
  二变土地,表示断除尘沙惑。尘是微尘,沙是恒河之沙。在八识田中有尘沙那样多的惑。如果不断尽,仍在空与有上边打转。尘沙惑虽然很多,可是自己不知道。举一例子来说明:在清净的屋里,在表面上看来,好像没有微尘不洁之物。可是太阳光照进屋中,发现有无量的微尘,在虚空中飞来飞去、忽上忽下,有太阳光才能见到微尘,没有太阳光就见不到微尘。太阳光就是智慧,微尘就是妄想。有了智慧,才能发现自己的妄想。
  阿罗汉断尽见思二惑,尚未断尽尘沙惑。菩萨已断尘沙惑,还未断尽无明惑。见思惑为粗惑,尘沙惑为细惑。粗惑容易断,细惑就不易断。所谓‘起惑、造业、受报。’惑多么厉害!害人不浅,为了它而不得解脱,生生世世在轮回中旋转。学佛法就是学断惑的法。换言之,就是学智慧。智慧向何处求呢?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研究经典,是学佛法人必修之法门。
  三变土地,表示断无明惑。所谓‘破无明见法性’。无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佛法,不明事理,就是无明。有无明就有生死,断无明就没生死。证到等觉菩萨位,尚有一分生相无明(变易生死)未破,如果破了最后一分无明,便证佛果。
  见思惑就是尘沙惑帮助它不明白。尘沙惑是无明帮助它生出来。无明是谁帮助它生起?就是愚痴。无明惑为微细惑,最不容易断尽。
  释迦牟尼佛三变土地的大意,就是令我们断三惑。有三惑不能证佛果,断三惑即证佛果。这个道理很简单,人人皆晓得,可是人人不去行。佛也无可奈何!叹息地说:‘众生难度,不知回头!’在佛教中常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回头走,就到涅槃彼岸,得到常乐我净的真正快乐。可惜芸芸众生,认假作真,贪图五欲之乐,不知那是五条绳子,被捆得喘不过气来。
  三变土地,又有个意思,以八背舍(八解脱)、八胜处、十一切处三法,为远离三界贪爱之禅定。又叫做三昧,又叫做参禅三关。
  何谓八背舍?背是违背,舍是舍弃。违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舍弃五欲(财、色、名、食、睡)的享受。今将八解脱浅释如下:
  1、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有情情爱爱的色想,在外边见到色就迷惑了。如果心无这种思想,外边无论有什么色,也不会受其影响,心不会被境界所转。见到英俊的男人,或者美丽的女人,要做不净观,自然得解脱。
  2、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心中没有色想,观察外边的色相,统统是不净之物,皆是无常、苦、空、无我。能这样的观想,不颠倒、不执著,就能得到解脱。
  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在定中观想光明的妙色,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在身中具足圆满,而住在空中。这是净观。前面是不净观。
  4、空无边处解脱:讨厌色身,而修空观,得到空定。但是空也要解脱,否则,还有空障,障碍而不能解脱。
  5、识无边处解脱:这时,连空也厌离,留下阿赖耶识,把前六识统统消灭了,不起作用。唯有第七识,稍微攀缘,但不起大作用,所以识也要解脱。
  6、无所有处解脱:把第七识降伏了,第八识独存,不起现行。这时,空也没有了,识也没有了,我也无所有。可是心中还有个无所有的想法,所以也要解脱。
  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以定力控制第八识,好像似尽,故为非想。定力稍移,第八识似存,故为非非想。粗想要解脱,细想也要解脱,这才是真解脱。
  8、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就是使受之心所和想之心所二法,都灭而不起,这是灭受想定。若有灭受想,还是没有解脱。还是有障碍。若有所执著,就不能解脱。换言之,知见都要解脱,否则,不得解脱。
  何谓八胜处?胜是胜知胜见。胜知:凡是所知道的,都是正确。胜见:凡是所见到的,都是对的。这种胜知胜见和世间的知见不同。若能明白八解脱和八胜处的道理,那就不会被外境所迷惑,不会做颠倒的事情。这八胜处是观察人的死尸,有各种不同的现象,然后才能证入殊胜的境界。
  1、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2、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3、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4、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此胜处和八解脱的意思差不多。因为没有定力的时候,如果观多,恐怕定力散了,所以要观少胜处。等有定力时,再观多胜处,观什么?要修九想观。
  何谓九想观?就是(一)胀想:死尸之膨胀。(二)青瘀想:风吹日晒的死尸,变成青瘀色。(三)坏想:死尸之破坏。(四)血涂想:身体破坏之后,血肉流涂于地。(五)脓烂想:腐烂成脓水。(六)啖想:尸体被鸟兽所食。(七)散想:鸟兽食完之后,全体的骨头破裂分散。(八)骨想:剩下白骨一堆。(九)烧想:白骨被火所烧,成为灰土。修禅者,一定要观此九想观。否则,执著有我,不会成功。
  5、青胜处、6、黄胜处、7、赤胜处、8、白胜处。观完不净,再观放光。青色放出青光,黄色放出黄光,赤色放出赤光,白色放出白光,现出一种光明。这时,不要执著,好像没有那回事,这样才能到殊胜的处所。
  何谓十一切处?就是十种普遍一切处。也就是四色加六大。若有胜知胜见,就能成就遍一切处的功能。
  1、青遍一切处、2、黄遍一切处、3、赤遍一切处、4、白遍一切处、5、地遍一切处、6、水遍一切处、7、火遍一切处、8、风遍一切处、9、空遍一切处、10、识遍一切处。这十种法,参禅的人,必须明白这种境界,然后才能破本参。就是把本来所参的话头破了,也就是开悟。虚云老和尚在开悟时说:‘烫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就是这种境界,一切皆空了。
  三变土地,一变表示八背舍,二变表示八胜处,三变表示十一切处。经文的义理,深奥无穷,要贯通经义,才有用处。否则,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那就辜负学佛法之初衷。念经文不求甚解,不知经旨。终日和无明在一起睡觉,和烦恼在一起吃饭,和三惑在一起打同参,这样,焉能有所成就?总之,明白就离开它们,不明白就被它们所迷。
  学佛法的人,学而会用,才有效果。学不会用,无论学多少,也没有益处。就是学一句会用,就能得到无量的好处。学佛法最大的忌讳,就是能说不能行,成为口头禅。

发表于 2020-8-27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东方释迦牟尼所分之身。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中诸佛。各各说法来集于此。如是次第十方诸佛。皆悉来集。坐于八方。
  在这个时候,在东方释迦牟尼佛所分身之化佛,在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相等国土中诸佛,各在彼土说法教化众生,因为多宝如来到灵山法会做证,所以他们皆辞别大众来灵山集会。
  多宝如来为什么要来到娑婆世界灵鹫山法华会上来做证呢?因为在往昔的时候,曾经发过这样的愿心:‘凡是有演说妙法莲华经的道场,我一定前去做证明。’
  这样次第,从东方开始,十方诸佛皆来到灵山法会集会,坐在宝塔的八方。尔时一一方。四百万亿那由他国土诸佛如来。遍满其中。
  这个时候,在每一方各有四百万亿那由他那样多的国土。所变的国土,清净到极点。释迦牟尼佛分身的诸佛,都遍满其中。
  是时诸佛。各在宝树下坐师子座。皆遣侍者。问讯释迦牟尼佛。各赍宝华满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诣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所。如我辞曰。少病少恼。气力安乐。及菩萨声闻众。悉安隐不。
  在这个时候,十方分身诸佛,各在菩提树下,坐在师子宝座之上。乃派遣侍者,到释迦牟尼佛的道场去问讯。诸佛手捧宝华交给侍者,嘱咐侍者说:‘善男子!你到灵鹫山释迦牟尼佛的道场,代我这样地说:‘世尊!近来好吗?没有病痛吧!没有苦恼吧!气力充沛吧!身心安乐吧!世尊座下的菩萨及声闻等,他们都安隐吧!”间讯完了之后,献宝华,供养于佛。’
  以此宝华散佛供养。而作是言。彼某甲佛。与欲开此宝塔。诸佛遣使。亦复如是。
  诸佛又嘱咐侍者说:‘将此宝华散开,供养释迦牟尼佛。然后对佛说:“某某佛为想打开多宝如来的宝塔,瞻仰多宝如来的德相。”’不但一位佛派遣侍者问讯于佛,供养于佛,十方诸佛,都是这样问讯和供养。
  尔时释迦牟尼佛。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各各坐于师子之座。皆闻诸佛。与欲同开宝塔。即从座起。住虚空中。一切四众起立合掌。一心观佛。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见到自己所分身的诸佛,完全来到灵鹫山集会,每位佛皆坐在师子之宝座。又闻十方诸佛愿意打开宝塔的心声,即时从宝座站起,住在虚空中。这时,一切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弟子,同时起立,恭敬合掌,大众一心观佛如何开宝塔之门?聚精会神的等待。
  于是释迦牟尼佛。以右指开七宝塔户。出大音声。如却关钥。开大城门。
  就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用他的右手指,把七宝塔的塔门打开了,从塔中发出很大的音声,好像开城门的锁头一样。佛用右手指开宝塔,表示开权。多宝如来现身,表示显实。所谓‘开权显实’,把权巧方便法门收起来,现在显出真实的法门。佛以前所讲的经典,乃是权巧方便之法,现在讲妙法莲华经,乃是真实之法。此即本经的宗旨。
  即时一切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把宝塔之门打开了,在法会中所有的四众弟子,都看见多宝如来的全身,在塔中坐在师子座上,安然存在,没有损坏。好像入了禅定一样的安详,令见者情不自禁而生起恭敬心,所谓‘肃然起敬’。为什么?因为有威可畏,有仪可敬的缘故。
  又闻其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
  此时,又听见多宝如来在塔中说:‘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请你快点说妙法莲华经。我为听法华经的缘故,所以来到此处。’多宝如来为往昔的愿,而来做证明。
  尔时四众等。见过去无量千万亿劫灭度佛说如是言。叹未曾有。以天宝华聚。散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上。
  在这个时候,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看见过去无量千万亿劫,已经灭度的多宝如来,在宝塔中说出这样的话,大众称叹未曾有!大众皆用天宝华聚,纷纷散于多宝如来和释迦牟尼佛的身上。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
  在这个时候,多宝如来在宝塔中,将他所坐的师子宝座,让出一半给释迦牟尼佛坐,这样地说:‘释迦牟尼佛,你可以坐在我的旁边座上,我们二人共坐一座。’
  这时,释迦牟尼佛即刻进入宝塔中,同多宝佛共坐一座,在师子座上结跏趺坐。
  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坐高远。惟愿如来以神通力。令我等辈俱处虚空。
  在这个时候,法华会中的大众,看见二位如来在七宝塔中囧同于师子座上,结跏趺并坐,非常亲近,如同老朋友。大众皆生起这样的思想:‘二位佛坐在又高又远的宝塔中,令我们看不清楚,听不清楚。惟愿如来慈悲,用大神通之力,将我们在法会中的大众,都接到虚空中,瞻仰如来,礼拜如来,比较方便。’
  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这时,释迦牟尼佛因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的缘故,知道大众在打妄想,遂生怜愍之心,用神通力,把他们皆接到虚空中,满大众的愿。
  释迦牟尼佛又用大音声,普告四众弟子说:‘谁能在这个娑婆国土(此国土,众恶充满,万苦煎熬)中,广说妙法莲华经,现在正是时候。因为我(释迦牟尼佛)说完法华经之后,不久当入涅槃。每位佛都愿意将妙法莲华经,托付于人,希望有人能荷担这个大任,续佛慧命,令正法永远住世,不令断绝!’
  各位注意!受持法华经、读诵法华经、解说法华经、书写法华经、流通法华经,皆有想不到的功德。读诵法华经,能从口中吐出舍利子。书写法华经,能从笔尖落下舍利,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发表于 2020-8-28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世尊,愿意重新宣说此义,乃说出下边的偈言。
  圣主世尊 虽久灭度 在宝塔中 尚为法来 诸人云何
  不勤为法
  这一段经文,是释迦牟尼佛赞叹多宝如来所发的愿,凡有讲述妙法莲华经的道场,多宝如来一定前往听法,作为证明。你们看!讲述法华经的地方,多宝如来就去听经。何况我们凡夫,更要到讲法华经的地方去听经。
  圣主世尊,这是指多宝如来而言,尊敬他为圣中之主。世尊是世出世间最尊贵的人。他虽然在无量劫以前就灭度,住在多宝塔中。他既已成佛,不需要再听法。可是他为听妙法莲华经,尚且来到娑婆世界灵鹫山法华会。诸位!为什么不勤修佛法?
  不勤为法,就是懒惰、懈怠、放逸、不精进,也就是不专一其心来听法。真正信佛的人,除非没有讲经的法会,如果有的话,无论怎样忙,一定要安排时间去参加。为什么?因为听经比生命还要重要。一天不吃饭可以的,一天不听经不可以的。听经能晓得了生脱死的法门,依法修行,定能获得解脱。再者,听经比看经所得的印象更深,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以改为‘听法师一堂经,胜过读十卷经。’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此佛灭度 无央数劫 处处听法 以难遇故 彼佛本愿
  我灭度后 在在所往 常为听法
  多宝如来自从灭度以来,经过无央数大劫的时间,到处去听妙法莲华经,凡有讲妙法处,一定前来参加做证。释迦牟尼佛讲妙法莲华经时,他乘宝塔从地涌出,住在虚空中,来做证明。
  多宝如来既然成佛,为什么还前来听妙法莲华经?因为此经不容易遇到的缘故。所谓‘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唐朝武则天女皇帝所作的开经偈。在读经以前,必须先诵这首偈颂。
  多宝如来在往昔时,曾经发愿:‘我若成佛,就拥护讲妙法莲华经的道场。我灭度以后,无论何处何佛讲妙法莲华经,我常去听法,并作为证明。’
  为什么发这种愿呢?因为妙法莲华经是难遭难遇的经典。他要做影响众,引导大家踊跃参加法会。令大众知道此经典是经中之王,成佛的经典。所谓‘楞严经开悟,法华经成佛。’
  又我分身 无量诸佛 如恒沙等 来欲听法 及见灭度
  多宝如来 各舍妙土 及弟子众 天人龙神 诸供养事
  令法久住 故来至此
  释迦牟尼佛又说:‘我分身无量诸佛,好像恒河沙数那样之多,都来到此处听法华经。他们又想见已经灭度无量劫的多宝如来,所以十方分身佛,都舍弃自己的妙土,以及他们的弟子,而来灵鹫山。’
  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诸龙诸神等,都来供养多宝如来,为令正法久住于世间,所以多宝如来及十方诸佛皆来到这里。
  为坐诸佛 以神通力 移无量众 令国清净 诸佛各各
  诣宝树下 如清净池 莲华庄严
  我为诸佛安置座位,用神通之力,将无量众生移到其他国土,使此国土清净表示欢迎贵宾光临之意。
  十方诸佛各到菩提树下,坐在师子宝座之上,如同清净地一样。用各种颜色的莲华,作为庄严。设备周到,宾至如归。
  其宝树下 诸师子座 佛坐其上 光明严饰 如夜闇中
  然大炬火
  三变土地之后,把世界变得清净,分身诸佛,各各来到菩提树,坐在座上。每个宝座,皆用七宝来严饰,放大光明,照遍一切。好像在夜里黑暗中,燃烧大火炬,将黑暗驱逐。
  身出妙香 遍十方国 众生蒙熏 喜不自胜 譬如大风
  吹小树枝 以是方便 令法久住
  分身诸佛的身上,皆放出微妙的香味,芬芳扑鼻,其香遍满十方国土。所有的众生,被此香所薰染,皆大欢喜,而发菩提心。好像大风吹小树枝一样,无不披靡,也就是受到佛法的利益。
  用这种善巧方便之法,为使佛法久住于世。所以先讲权法,后讲实法,用意在此。
  凡是真正修持的人,严守戒律,绝不犯戒,生生如此,世世如此,其身体自然放出青莲华的气味。是一股淡淡的清香,而不是强烈的香味,不会令人有刺鼻的感觉。守戒的人,就是多天不洗澡,也没有臭味,仍放香味。不守戒律的人,其身有狐臭之味,令人讨厌。
  告诸大众 我灭度后 谁能护持 读说斯经 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释迦牟尼佛又告诉大众说:‘我说完法华经之后,就会入涅槃。在我灭度之后,谁能发愿受持此经、读诵此经,现在应当在多宝如来座前和分身诸佛座前,自动发誓言。’今后绝对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流通这部妙法莲华经。无论如何困难,不改变初衷,一定贯彻始终,不辜负如来之期望。
  其多宝佛 虽久灭度 以大誓愿 而师子吼 多宝如来
  及与我身 所集化佛 当知此意
  这位多宝如来,虽然久已灭度,可是仍以他的大誓愿,在宝塔中作大师子吼。多宝如来和我身,以及我的分身所化诸佛,都能知道你们所发愿的意思。然后护持你们,令身心安隐,专心修道。
  诸佛子等 谁能护法 当发大愿 令得久住 其有能护
  此经法者 则为供养 我及多宝
  各位佛的弟子!谁能有护法的心,应当发最大誓愿。令妙法莲华经的法,久住于世。
  假使有人能护持妙法莲华经,等于供养我和多宝如来一样有功德。为什么?因为妙法莲华经是如来的真身。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财供养是修福,法供养是修慧。福慧双修,功德才能圆满。
  

发表于 2020-8-30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多宝佛 处于宝塔 常游十方 为是经故 亦复供养
  诸来化佛 庄严光饰 诸世界者 若说此经 则为见我
  多宝如来 及诸化佛
  这位多宝如来,虽然坐在宝塔之中,可是常到十方世界去证明妙法莲华经的缘故。
  你们若能发心供养妙法莲华经,就等于供养我所分身的诸化佛。庄严一切国土,光饰一切世界。
  假使能解说妙法莲华经,就能见到我身和多宝如来身,以及我的分身诸化佛。
  诸善男子 各谛思惟 此为难事 宜发大愿 诸余经典
  数如恒沙 虽说此等 未足为难
  各位善男子!你们各位要审谛的思惟这个道理。能发愿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流通这部经典,这是一件很难的事。你们各位应当发大誓愿,生生世世亲近三宝、亲近善知识、拥护善知识。
  除了妙法莲华经典之外,尚有很多的经典,其数量如同恒河沙那样之多。虽然说这样多的经典,但是也不算是一件太难的事。
  若接须弥 掷置他方 无数佛土 亦未为难 若以足指
  动大千界 远掷他国 亦未为难
  假使把须弥山举起,抛掷他方无量的佛土,也不算是难事。只要有神通,便轻而易举。
  假使用足趾的力量,移动大千世界,把整个世界都抛到他方国土去,这也不算是难事。
  若立有顶 为众演说 无量余经 亦未为难 若佛灭后
  于恶世中 能说此经 是则为难
  假设站立在有顶天(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为众生演说无量诸经,也不是难事。只要有五眼六通的本领,就能行得通,没有一切障碍。
  假使佛灭度之后,有人能在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恶世之中,解说妙法莲华经,这是件难事,最不容易办得到的。
  假使有人 手把虚空 而以游行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自书持 若使人书 是则为难
  假使有个人,他神通广大,手拿虚空,到处游行,这件事还不出奇,可以办得到。
  可是在我(佛)灭度以后,或者有人书写此经,或者令人书写此经,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为什么?因为这种境界太不可思议,所以没有人会相信。
  若以大地 置足甲上 升于梵天 亦未为难 佛灭度后
  于恶世中 暂读此经 是则为难
  假使有人,将整个大地放在脚指甲上,可以上升到大梵天,也不是难事。
  在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能在五浊恶世之中短暂时间内,能读此经,这才是很难的事情,不容易做到。
  各位注意!没有善根的人,根本就闻不到妙法莲华经的名字,更不能读到妙法莲华经的妙法,以及能看见妙法莲华经的经文。现在你们各位是幸运者,能在佛教讲堂听妙法,乃是在往昔时,发过誓愿,亲近此经、受持此经。今生遇到有讲妙法莲华经的道场,这种机缘难遭难遇,诸位要珍惜,不可随便放过!
  假使劫烧 担负干草 入中不烧 亦未为难 我灭度后
  若持此经 为一人说 是则为难
  假使在劫火燃烧的时候,有人背著干草,入于劫火中,而不被劫火所烧,这也不是难事。只要有神通,就能办得到。
  在我灭度之后,如有人受持此经。或者为一个人解说,这是很难的事,不容易办得到。
  若持八万 四千法藏 十二部经 为人演说 令诸听者
  得六神通 虽能如是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听受此经
  问其义趣 是则为难
  假使有人受持八万四千法藏,以十二部经为人说,令一切听法的人,皆得六种神通,虽然能这样,但不算是难事。
  在我灭度之后,若有人能听受此经,再问此经的义趣,这才是一件很难的事。
  何谓十二部经?就是‘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共成十二部,广录大论三十三。’长行、重颂、孤起为经文的体裁。
  1、长行:就是经中之长文。2、重颂:就是前边长行的义理,用偈颂方式再叙说一遍。3、授记:佛与菩萨授成佛之记。4、孤起:忽然间起一首偈颂,其义理和前后的经文不相干,没有关系。5、不问自说:没有人请法,而佛自动说出的经文。6、因缘:就是见佛闻法的因缘。或者佛说法教化众生的因缘。7、譬喻:经文中说譬喻之处。8、本事:佛说弟子过去世的因缘。9、本生:就是佛说自身过去的因缘。10、方广:就是佛说方正广大真理之经文。11、未曾有:佛现神通的经文。12、论议:佛和弟子互相问答的经文。
  何谓六神通?开悟的人,才能证得这种境界。1、天眼通:上自诸天,下至地狱,皆能看得清清楚楚。2、天耳通:不但能看见天人一举一动,而且又能听到天人一言一笑,好像无线电一样的清楚。3、他心通:能知道他人心中所想的事和要说的话。4、宿命通:能观察自己和他人在往昔的因缘和末来的因果。5、神足通:可以在定中来去自由,不受任何限制。6、漏尽通:没有烦恼,没有妄想,一切漏皆消尽,不起作用。外道和鬼神只有五通,而无漏尽通,诸佛菩萨和大阿罗汉才具足六种神通。
  若人说法 令千万亿 无量无数 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
  具六神通 虽有是益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能奉持
  如斯经典 是则为难
  假使有人说佛法,能令无量恒河沙数的众生,皆得阿罗汉的果位,皆具足六种神通。虽有这样的益处,可是还不算是难事。
  
  

发表于 2020-8-30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灭度之后,有人若能奉持妙法莲华经,这才是一件很难的事。
  我们凡夫要听妙法莲华经,就是多宝如来和释迦牟尼佛分身所化诸佛,也来到灵山法会听妙法莲华经。由此可知,妙法莲华经如何之重要!此经是成佛之经典。要想成佛,必须受持此经,别无二法。
  在没有讲妙法莲华经之前,我不说妙法莲华经是难遭难遇的经典。现在讲到此处,经文上也说得很明白。希望各位注意听!能听一遍法华经的功德,感应来生的智慧,无可限量。好像大海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们为什么有愚痴?为什么有脾气?为什么有妄想?为什么有烦恼?一言以蔽之,皆因没有听过妙法莲华经的缘故。此经有不可思议的好处。此种好处,不可心思、不可言议,只有行者自己去体会,便知其中的妙味。
  我为佛道 于无量土 从始至今 广说诸经 而于其中
  此经第一 若有能持 则持佛身
  释迦牟尼佛说:‘我为教化众生,皆成佛道的缘故,所以在无量诸佛国土,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广泛解说很多经典。先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次说阿含经,再说方等及般若诸经,现在才说妙法莲华经。在我所说诸经之中这部经为第一。’这是最希有的经典。
  假使有人能受持此经,就是持诸佛的真身。佛的真身,就在妙法莲华经之中。所谓‘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这三种就是受持佛的真身。
  诸善男子 于我灭后 谁能受持 读诵此经 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各位善男子!在我灭度之后,谁能受持此经、读诵此经、解说此经、书写此经、流通此经。现在应当在佛的面前,自己说出誓言。学佛的人,一定要发愿,愿力能鞭策自己向正道迈进,不会误入歧途。发愿不实行,好像开妄华的树,没有用处。
  此经难持 若暂持者 我则欢喜 诸佛亦然 如是之人
  诸佛所叹 是则勇猛 是则精进 是名持戒 行头陀者
  则为疾得 无上佛道
  这部妙法莲华经是难受持的经典,没有真正善根的人,不能受持。假使有人在今生暂时受持、读诵此经,我很欢喜,诸佛也欢喜。为什么?因为这个人的善根深厚,能担当大任,将佛法流通于世间,令众生能闻三宝,发菩提心,成无上道。
  这个人受持法华经,为十方诸佛所赞叹:这个人受持勇猛精进而不懈怠,严守戒律而不放逸。修行十二种头陀行,很快会证得佛果。
  何谓十二头陀行?1、著粪扫衣。2、但三衣。3、常行乞食。4、次第乞食。5、日中一食。6、节量而食。7、过午不饮浆。8、住寂静处。9、冢间坐。10、露地坐。11、树下宿。12、常坐不卧。修苦行的行者,必守十二种的现定。为什么要这样苦呢?因为人有贪心。所谓‘欲望无止境’,贪而无厌,越多越好,结果妄想纷飞,到处攀缘,影响修道。若能修十二种苦行,看轻自己的身体,就不做它的奴隶,只要能维持生命就可以了。若无贪心,即无妄想。若无妄想,即能开悟。
  能于来世 读持此经 是真佛子 住淳善地 佛灭度后
  能解其义 是诸天人 世间之眼 于恐畏世 能须臾说
  一切天人 皆应供养
  这个人能在来世的时候,读持法华经,才是真正佛的弟子,住在最纯淳的善地,也就是佛地。
  在佛灭度之后,能了解此经典的义理,乃是诸天人之眼目。无论是天上的人,或人间的人,如果不诵读受持法华经,好像没有眼睛的盲人。
  在五浊恶世之中,能在须臾之间,解说法华经。这时,一切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都应该供养这位说法华经的法师。



  有关其他文章
· 下一页: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 返回目录
地藏孝亲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9 07: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