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5288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2-4-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大师兄新年吉祥。
大师兄提的这些问题,其实,只要看了《妙法莲华经》的,都能够理解。在《妙法莲华经》中,提婆达多有专门的授记的:
佛告诸比丘:“尔时王者,则我身是;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说于妙法,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众生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至不退转。时天王佛般涅槃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宝塔,高六十由旬,纵广四十由旬。诸天人民悉以杂华、末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幡、宝盖、伎乐歌颂,礼拜供养七宝妙塔。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议众生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真是妙不可言。
妙就妙在,在其他的授记品中,被佛陀授记众人,无不赞佛,欢喜踊跃,唯此提婆达多,授记之后不见片言只语。
为什么?
难道是提婆达多感到了佛陀的慈悲?
或者是得到了佛陀的救护?
都不是,提婆达多正沉沦在他的顽空之中,逃避呢,沉默呢,懊悔呢,他接受不了这个。“过后无量劫”,提婆达多亦当有觉悟之时。
佛陀示现世间,是了缘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应得度者,皆已得度,”当然,未即度者,亦作得度因缘,机缘成熟,必定得度。这才是了缘。确实如此。
师兄提到《楞严经》中“一人食时,诸人饱不?”其实,是个比喻,应了知身心内外是一是异。只是,这个,与牛头山法融法师之警语,不是说的同一样事。《楞严经》是说的体性,而法融法师此语,是说的体用,法师还是偏重于修行方便。所谓体性觉了,体用无穷。
在此,末学不妨粗粗地交流一下对法融祖师这个警语的体会,望大师兄批评。
首句“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正符合《金刚经》的生心无住,无住生心。是说恰到好处的用心,恰恰是符合中道的用心——无来无去,无增无减,正是般若真心之显现。
次句“曲谭名相劳,直说无繁重”,这是透过名相的繁劳(烦恼),体悟真实名相(般若空性),从而超越名相(烦恼),直抒、直达圣道(真空妙有)。是一种超越心性的境界,末学愚钝,只能说到这一层了。
第三句“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正因有了前一句的,达了真空妙有,体用才能恰到好处,好处无穷,妙用无穷无尽。而这个常用之心又非实有,竟也是符合般若空性的。
最后一句“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此无不与有对,也就是真不与妄对,可见此“无心处”是透过体用,见体性的话。末学体会,这个境界,与《六祖坛经—付嘱品第十卷》中的“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说的是一回事。
最后,末学想略谈一谈您提的最后一个问题。读过《盂兰盆经》的,都知道,目连的母亲,在佛陀、天下众僧的超度之后,得脱狱苦得生天界。又通过《地藏菩萨本愿经》,可以了解,佛陀成佛后,升天界为母说法,示现大孝,在《观众生业缘品第三》中,摩耶夫人闻地藏菩萨所言,示现“愁忧合掌,顶礼而退”。母者,生因。于世间为生生,一切众生其谁无母?于出世间为生不生,这便是般若波罗蜜多。末学愚钝,目莲的母亲为何没有证阿罗汉?《妙法莲华经》云:
尔时,世尊复告大众:“我今语汝,是大目揵连,当以种种供具供养八千诸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盖、幢幡,以用供养。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百万亿诸佛,亦复如是。当得成佛,号曰多摩罗跋栴檀香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喜满,国名意乐。其土平正,玻瓈为地,宝树庄严,散真珠华周遍清净,见者欢喜。多诸天、人、菩萨、声闻,其数无量。佛寿二十四小劫,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可见,目连尊者,当供养八千、二百万亿诸佛,并起塔盖庙,届时当得成佛,号多摩罗跋栴檀香。诸佛道同,当然,目连尊者成佛时,亦当升天界为母说法,演说《地藏菩萨本愿经》,示现大孝。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