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70|回复: 0

大德开示:弟子规是大人做给孩子看的,不是让孩子念的【第二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5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解】此离所取,远离妄想能取之心,故曰无愿。
  能取的心是念头,有没有?妄想,不是真的,也是假的。你看妄想能生物质现象,物质现象是假的,能生物质现象那个“想”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那什么是真的?真的是不生不灭。念头有生灭,我们所有物质现象有生灭,有生有灭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就不应该放在心上。不生不灭的是真的,不生不灭就是自性。本性、法性,这是真的。这个东西是共同的。所以全宇宙真的就像一个梦境,这场梦,梦里面像万花筒一样,什么都有,起来之后都没有了,醒过来了全没有了,《金刚经》的比喻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闪电,应作如是观。”它不存在,像闪电一样,亮一下就没有了,再也找不到痕迹了,教我们看破,看破就放下了,放下就不造业了,不造业就可以回归自性了,这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教我们明心见性,以这个为学**的目标。
  【解】又《智度论》云:“无愿故不造生死之业,亦名无作。”  断恶修善,要执着断恶修善的相,就叫造业。造业,造的什么业?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自己造的,自己出不去。如果断恶修善不着相,那就不造业,那为什么?他不感果报。你修的善,善没放在心上,三善道的果报你没有。度众生造恶,你看《华严经》上,胜热婆罗门愚痴,甘露火王嗔恚,伐苏蜜多女是妓女,贪嗔痴,手段是杀盗**,他造这种恶业受不受报?不受报。为什么?他心里头没动念头,那为什么造这个?度众生的手段,什么手段都可以用,你不能起心动念,你不能分别执着。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着就造业了。
  佛菩萨头一个,没有自己,所以他没有造作,无论干什么都没造作。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住世八十年,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他有没有造作?没有。他到最后告诉大家,他一句话没说、一个字没有说,谁要说他说法叫谤佛。那你说了四十九年是什么?一切都是诸佛说的,佛佛道同。他所说的跟诸佛所说的完全相同,不着相。
  度众生不着度众生的相,讲经教学不着讲经教学的相,这就叫“空、无相、无愿法门”,这是大乘菩萨,外表跟众生一样,天天造作,心里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个我们很难做到,我们学海贤就对了。海贤心里头就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吃饭心里是阿弥陀佛,没有想到这个菜好吃,那个不好吃,没有这个念头,阿弥陀佛不间断,工作、种田、种菜,干什么都是阿弥陀佛,心是阿弥陀佛,事跟大家一样干,心是阿弥陀佛,这叫真功夫。
  真功夫生真智慧,所以待人接物处理得都非常恰当,没有把事情做错,众生疑难杂症向你请教,你随口就给他解答,没有说错。这就是什么?不用妄心。妄心是阿赖耶,八识五十一心所是妄心,他不用,叫转八识成四智。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照见万法;转末那,末那是执着,把末那转变为“平等性智”;把第六意识转变为无分别智。六识是分别,七识是执着,不分别、不执着,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成就一切无量无边功德,没有放在阿赖耶,这就是把阿赖耶转掉了,“四智菩提”。第六意识不分别就是“妙观察”,不执着就是“平等性”,转从这两个转。这两个,因上转;第八跟前五跟着就转了,果上转,所以修行只要修这个——不分别、不执着,在这上下功夫。
  海贤老和尚一生,分别执着是阿弥陀佛,除这个之外什么都没有,真的一切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了。所以看什么都好,看什么都欢喜,为什么?全是自性变现的,全是性德,这就叫明心见性。在所有现象里面看到法性,清清楚楚,法性不生不灭。法相是极高的速度,高频率产生整个宇宙的幻相,所以他无愿。
度众生,不把度众生的事情放在心上,那这事能做得好吗?做事的时候用心,我们讲做完之后,不放在心上。功夫好的人,正在做的时候也不放在心上,纯熟了。  我们今天学海贤,无论一切时一切处,全是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没有第二样东西。这个人一生成就,就得力于这一声佛号,“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他念阿弥陀佛不止千遍,真听话,真干,九十二年不拐弯,一直念下去。
【摘自净空法师问答系列】
方法是一个原则,这个原则适合于一部分人,不是适合于一切人;适合一切人的方法,那个很难,那个也很高,我讲的这个方法适合于初学人。我们自己想一想,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学佛,学了不少年,为什么佛法最浅的效果转恶为善我们没有得到?我们还有恶念,还有恶的思想,还有恶的行为,这为什么?善恶的标准,我们用佛法里头最低的十善业,十善业我们有没有做到?为什么做不到?我们要找原因。原因在哪里?现在普遍的原因,没有耐心,就是心不定,没有长远心;还有一个是见异思迁,妄念多,自己没有主见,这都是我们不能成就的因素。对治的方法「戒定慧」,还是佛法里面讲的总的原则,总的纲领。
所以初学一定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古时候这个长时,长时还是有一定的时候,五年,五年的时间一门深入,五年之后才广学多闻。这都是根性利的,五年的训练他心定了,他在境界上能做得了主宰,不会跟着别人走,他有能力辨别是非,有能力辨别善恶,有能力辨别真妄,这个时候可以广学多闻,可以参学,没有这个能力之前不许可,只能跟一个老师。跟一个老师,受一个老师的指导,这就是戒;老师教你学的这一门,决定是一门,不会教你学两门的,这就修定,心定在这一门上。定的时间久了,自然开智慧,所以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什么道理?一千遍念下去心定了,智慧是从清净心生的,很有道理。你能不能把心定下来,一门东西学一千遍?这我们要懂。《弟子规》是基础,《十善业道》是基础,《大学》、《中庸》,四书好,都是讲做人基本的道理。在中国一千多年来,是中国人必读之书,念书人没有不读四书的。但是你要晓得,你读四书能不能依教奉行?不说别的,《论语》头三句你能不能做到?「学而时习之」能不能做到?学而时习之这一句话,就是我们常常讲的「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所以他才有「不亦说乎」。那个悦是法喜,我们佛门讲的悟处,他有悟处,法喜充满。「有朋自远方来」,那你是学有成就,你的道德学问有成就了,有很多人慕名来访问你,来向你学习,这朋是学生,向你请教的,「不亦乐乎」。后面这一条难,「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条难。你道德学问成了,没人知道,没人知道你也不难过,也不后悔,一天到晚还是自得其乐,这个难,这不容易。所以你能不能做到?
《大学》的三纲八目,那三纲不得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纲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法身、般若、解脱,这是总纲领。从哪里学起?从知止,知止是定,知止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放下,从放下下手,所以它讲的是「格物致知」。物是什么?物是欲望,物欲;格,格是格斗,不是跟别人斗是跟自己,跟自己烦恼习气斗,要把自己烦恼习气放下,然后你才能够致知。你看看跟佛法讲的,佛法四弘誓愿,「烦恼无尽誓愿断」,那一条就是格物,「法门无量誓愿学」,就是致知,这儒跟佛讲的是一样,你应该怎么做法?所以今天读这些书,还是无从下手,原因在哪里?原因是我们基础教育没有学好,基础教育是《弟子规》。我们今天是多少年来的观察,发现我们的病根,所以要求同学们补习。应当是小时候学的,小时候没有学,现在补习,恶补,一定要在一、二年当中把它完成,往后那就一帆风顺,无论学儒、无论学佛,没有不成就的,所以这比什么都重要 2005/7/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今天,我们在庐江建立了一个文化教育中心,我们培养乘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条件是什么呢?就是弟子规,一定百分之百做到。然后自己真正发心,牺牲奉献,能够舍己为人。我们不要名,不要利,不要物欲生活的享受。全心全力,中国传统圣贤的教诲,做出来给人看。希望你做这个时代的孔子,做这个时代的孟子。你进入中心至少十年不出来,好好在这个地方念十年书,讲十年学。一面教学,一面自己读书,你才会有成就。你要没有这种决心,不能把万缘放下,你不能成就。古人讲的“十年寒窗”,要做这种功夫。
我们学习的纲领并不多,儒家只讲到伦常八德。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起心动念,能不能与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与这十二个字相应。在佛法里面,能不能跟十善业相应,能不能跟六波罗密相应。如果你心里还有是非人我,还有喜欢这个,讨厌那个,你就完全不相应。(“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五句二十个字,有一个没有,全部都没有。一个字有,全都有。《华严经》上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要勉励自己做到。心目当中,一切众生都是我的老师,一切众生都是诸佛菩萨,学生就是我一个人。善人,我尊重他,我跟他学;恶人,我尊重他,我让他做我一面镜子。他所做错的,反省我有没有。我要有,赶快改。不要记别人的错,别人没有错,别人装出错给我看,提醒我。你的心才厚道。心目当中没有一个恶人。恶人是在我的面前表演的,然后,你的慈悲才能遍法界,善意满人间。你把自己的灵性提升了。你自己真做好了,就可以影响周边的人。周边人会跟你学。所以,自行就是化他,化他就是自行。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用儒家的纲领来讲,《大学》一开端,就把儒家教学的纲领提出来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讲跟古人讲的不太一样,我讲“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是动词;第二个“明“字,是名词。第二个“明”字是智慧,“明”是你本身具足的波若智慧,你现在迷了,不明了,要把他恢复。这是大乘教的核心。智慧就是明德。德,是德能,相好。德能、相好是从智慧里来的。明德之后,利益一切众生。“亲民”是教化众生。止于至善,指两种圆满。你自行,明明德,做得圆满,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你也做得圆满。这才叫止于至善。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你要明白这个道理,儒佛是真的是一不二。修学的次第也讲得很清楚。“知止而后有定”。知止,说得通俗一点,知足。人不知足,心怎么能定的下来?这是我讲得最浅的。然后再讲更深的一层意思,我们出家人人,止在自己的本分。世上无论哪个行业,你喜欢这个行业,止于这个行业。不要再搞别的。你把这一门做得圆满,做得尽善尽美,行行出状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5 16: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